CN102740292B - 信息通信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息通信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40292B
CN102740292B CN201210021384.6A CN201210021384A CN102740292B CN 102740292 B CN102740292 B CN 102740292B CN 201210021384 A CN201210021384 A CN 201210021384A CN 102740292 B CN102740292 B CN 1027402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unit
link
information
ss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13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40292A (zh
Inventor
木村真敏
三浦优一
石冈英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40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02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402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02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2Casings with localised screening
    • H05K9/0022Casings with localised screening of components mounted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 H05K9/0024Shield cases mounted on a PCB, e.g. cans or caps or conformal shields
    • H05K9/0032Shield cases mounted on a PCB, e.g. cans or caps or conformal shields having multiple parts, e.g. frames mating with lids
    • H05K9/0035Shield cases mounted on a PCB, e.g. cans or caps or conformal shields having multiple parts, e.g. frames mating with lids with retainers mounted beforehand on the PCB, e.g. cli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9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for achieving mutual 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9Authentication using certificates or pre-shared ke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通信装置和系统。移动电话的链接单元进行操作,以在与多个PC可链接的状态下与用户选择的一个PC建立连接。所选择的一个PC进行确认,以查看已经将与移动电话相关的装置信息登记在该装置本身中,并进行操作以建立连接。在按照这种方式建立连接以后,在该移动电话与该一个PC之间执行装置链接处理。

Description

信息通信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文讨论的实施方式致力于信息通信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当将诸如移动电话的移动装置中的诸如图片和运动图像的数据采集到诸如个人计算机(下文称为“PC”)的信息处理装置时,迄今为止用户已经使用了存储卡(例如,微型SD卡)或专用电缆。
当使用存储卡时,用户需要将存储卡从移动装置移除以将该存储卡插入到信息处理装置中。并且,当使用专用电缆时,用户需要利用专用电缆将移动装置连接到信息处理装置。
为了使用户免于以上繁杂的操作,已经开发了通过无线LAN将移动装置中的诸如图片和运动图像的数据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的技术。无线LAN的使用使得用户能够容易地传送数据,而无需诸如移除存储卡和连接专用电缆的操作。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2-159053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5-117247号
当使用无线LAN时,用户需要在要作为站的装置中设定无线通信用的接入点的SSID(服务集标识符)和密钥。如果通过无线LAN的通信是例如用户所拥有的信息处理装置与移动装置之间的一对一的通信,则用户在该信息处理装置与该移动装置之间作为站操作的装置中设定SSID和密钥。
例如,为了将存储在一个移动装置中的诸如图片的数据采集到多个信息处理装置,用户针对该多个信息处理装置中的每一个执行登记与该移动装置相关的信息的操作,以实现与该移动装置的无线通信。
另外,为了在已经按照这种方式将与同一移动装置相关的信息注册在多个信息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下将来自该同一移动装置的数据发送到该信息处理装置(换言之,将存储在该同一移动装置中的数据采集到该多个信息处理装置),移动装置搜索要成为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信息处理装置。因此,已经登记了与该移动装置相关的信息的多个信息处理装置响应于该移动装置进行的搜索。从而,该移动装置要检测作为搜索结果的该多个信息处理装置。该配置允许将相同的数据从该移动装置方便地发送到全部多个信息处理装置。另一方面,为了在已经将与移动装置相关的信息注册在该多个信息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下将来自该移动装置的数据发送到特定的信息处理装置(换言之,将存储在该移动装置中的数据采集到特定的信息处理装置),该多个信息处理装置响应于该移动装置的搜索;因此,该移动装置难以识别用户希望被设定为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信息处理装置。与一个移动装置与多个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这种关系相对,在将与多个移动装置相关的信息登记在一个信息处理装置中的情况下也出现类似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将装置保持的数据发送到多个其它装置中的特定装置的信息通信装置和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方面,一种非临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种程序。该程序包括以下步骤:执行该装置本身与多个其它装置之间的相互认证和登记;存储在所述认证和登记时分别从所述多个其它装置获取的装置信息;接收用于从所述多个其它装置选择一个其它装置的输入;搜索所述其它装置;通过使用所述装置信息进行确认,以查看对于该搜索的响应是否包括来自所选择的其它装置的响应;以及基于所述检查确认请求与所选择的其它装置进行连接,以与所选择的其它装置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设置模式的连接操作的概要的解释图;
图2是按照快速模式的连接操作的概要的解释图;
图3是例示根据一实施方式的PC-移动电话链接系统的配置的功能性框图;
图4是例示链接单元的配置的功能性框图;
图5A是出厂时的SSID的数据结构的示例性例示;
图5B是用户改变后的SSID的数据结构的示例性例示;
图5C是设置模式的SSID的数据结构(不具有口令)的示例性例示;
图5D是设置模式的SSID的数据结构(具有口令)的示例性例示;
图5E是快速模式的SSID的数据结构(不具有口令)的示例性例示;
图5F是快速模式的SSID的数据结构(具有口令)的示例性例示;
图6A例示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设置模式下的处理序列;
图6B例示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设置模式下的处理序列;
图6C例示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设置模式下的处理序列;
图7A是移动电话链路选择画面的示例性例示;
图7B是针对来自移动电话的连接的待机画面的示例性例示;
图7C是PC链路选择画面的示例性例示;
图7D是PC链路开始画面的示例性例示;
图7E是用于搜索AP的画面的示例性例示;
图7F是装置选择画面的示例性例示;
图7G是与移动电话链接的画面的示例性例示;
图7H是与PC链接的画面的示例性例示;
图8例示了设置序列;
图9是概况信息的数据结构的示例性例示;
图10例示了装置链路连接处理的序列;
图11A是移动电话链接画面的示例性例示;
图11B是PC链接画面的示例性例示;
图11C是显示在链路连接状态下的PC上的画面的示例性例示;
图12是设置信息文件的数据结构的示例性例示;
图13是用于向多个PC发送数据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4例示互联网连接处理的序列;
图15是按照AP模式通信的画面的示例性例示;
图16A例示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按照快速模式的处理序列;
图16B例示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按照快速模式的处理序列;
图16C例示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按照快速模式的处理序列;
图16D例示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按照快速模式的处理序列;
图16E例示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按照快速模式的处理序列;
图17A是直接接收开始画面的示例性例示;
图17B是文件接收画面的示例性例示;
图17C是外出(away-from-home)模式画面的示例性例示;
图17D是文件选择画面的示例性例示;
图17E是发送目的地选择画面的示例性例示;
图18例示了软件配置;
图19例示了移动电话的硬件配置;以及
图20例示了PC的硬件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解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信息通信装置是指具有无线LAN(局域网)功能的PC和移动电话。这些装置是信息通信装置的示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首先,针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信息通信装置之间的链接,给出作为链接先决条件的连接操作的描述。作为链接先决条件的连接操作包括“设置模式”和“快速模式”。“设置模式”是当在认证以后在信息通信装置之间相互登记在“正常操作”中使用的SSID(服务集标识符)和装置信息以及在正常操作中总是连接到网络时使用的操作模式。这里,“正常操作”是指在无线LAN环境中执行数据通信。此外,“设置”是指用于实现信息通信装置之间的正常操作的设置处理。该设置处理包括例如认证和登记处理。“快速模式”是指当不属于网络的两个信息通信装置暂时连接到该网络时使用的操作模式。当按照快速模式连接到网络时,例如,数据可以暂时在这些信息通信装置之间被发送和接收。顺带地,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LAN环境采用例如Wi-Fi(无线保真),但是不限于此。并且,在无线通信中,SSID是为识别接入点而给出的接入点标识符。并且,正常操作中使用的SSID是第一接入点标识符的示例。并且,正常操作时使用的SSID是第三接入点标识符的示例。
图1是按照设置模式的连接操作的概要的解释图。在图1的示例中,将给出个人计算机(PC)a作为接入点操作而移动电话c作为站(客户装置)操作的情况的描述。如图1所示,针对PC a设置“FFFFFFFF-xxxxxxxxxxxx”作为正常操作的SSID。并且,PC a被归类为膝上型PC。
在这种情况下,PC b设置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以与作为接入点的PC a连接。此时,假设作为站的移动电话c处于不与PC a连接的状态。
移动电话c接着尝试按照设置模式与作为接入点的PC a连接。此时,作为接入点的PC a将根据是否存在口令(口令指用于网络构建处理和认证的密码)以及该装置本身的类别的标识符与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相加。这里,PC a将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与根据该设置模式、无口令和膝上型PC的标识符相加。换言之,PC a将SSID改变为用于连接操作的新的SSID,其中,指示设置模式的“$”、指示无口令的“R”、指示膝上型PC的“N”以及分隔符“_”与用于正常模式的SSID“FFFFFFFF-xxxxxxxxxxxx”相加。PC a接着通过使用用于连接操作的SSID与移动电话c连接。当PC a正执行与移动电话c的连接操作时,由于该PC a的SSID被改变,处于已经与该PC a连接的状态的PC b从该PC a断开。针对设置模式的SSID是第二接入点标识符的示例。并且,针对设置模式的SSID是第四接入点标识符的示例。
此外,在建立了PC a与移动电话c之间的连接以后(设置完成),PC a从用于连接操作的SSID返回为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以执行正常操作。另一方面,移动电话c基于上述SSID生成逻辑从由PC a在连接操作期间使用的SSID获取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以执行正常操作,并通过使用该SSID来搜索接入点,以与由该SSID指示的作为接入点的PC a建立连接。并且,由于PC a返回为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所以已经与PC a断开的PC b通过搜索接入点来找到PC a的SSID,以通过使用该SSID与PC a重新连接。
图2是按照快速模式的连接操作的概要的解释图。如图1中的一样,在图2的示例中将给出PC a作为接入点操作而移动电话c作为站操作的情况的描述。如图2所示,“FFFFFFFF-xxxxxxxxxxxx”在PC a中被设置为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并且,PC a被归类为膝上型PC。
在这种情况下,PC b设置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以与作为接入点的PC a连接。此时,假设作为站的移动电话c处于不与PC a连接的状态。
移动电话c接着尝试按照快速模式与作为接入点的PC a连接。此时,作为接入点的PC a将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与根据网络构建处理、是否存在口令以及该装置本身的类别的标识符相加。这里,PC a将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与根据该快速模式、无口令和膝上型PC的标识符相加。换言之,PC a将SSID改变为用于快速模式的新的SSID,其中,指示快速模式的“!”、指示无口令的“R”、指示膝上型PC的“N”以及分隔符“_”与用于正常模式的SSID“FFFFFFFF-xxxxxxxxxxxx”相加。PC a接着通过使用用于快速模式的SSID执行与移动电话c连接的操作,并且在建立了该连接以后接收从移动电话c发送的数据。当PC a正执行与移动电话c的连接操作并从该移动电话c接收数据时,由于该PC a的SSID已经被改变,处于与该PC a连接的状态的PC b从该PC a断开。用于快速模式的SSID是第二接入点标识符的示例。并且,用于快速模式的SSID是第四接入点标识符的示例。
此外,在PC a接收了从移动电话c发送的数据以后,PC a从针对快速模式的SSID返回为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以返回为快速模式之前的状态。移动电话b此时与PCa的通信是断开的。因此,已经从PC a断开的PC b通过搜索接入点的处理找到PC a的SSID,通过使用该SSID与PC a重新连接。
根据实施方式的PC-移动电话链接系统的配置
接着,将给出根据实施方式的PC-移动电话链接系统1的配置的描述。图3是例示根据实施方式的PC-移动电话链接系统1的配置的功能性框图。如图3所示,PC-移动电话链接系统1包括n个PC 2和一个移动电话3以及该n个PC 2与该一个移动电话3之间的链接。这里“链接”是指相互交换诸如图片和运动图像的数据。
PC 2中的每一个都包括WLAN单元21、链接单元22、输入控制器23以及显示控制器24。N个PC 2分别具有这些单元。
WLAN单元21通过无线LAN进行通信,并且在这里与移动电话3的WLAN单元31进行通信。WLAN单元21具有用于使得WLAN单元21充当无线LAN通信中的接入点的AP单元211和用于使得WLAN单元21充当无线LAN通信中的站(客户装置)的STA单元212。
链接单元22通过使用WLAN单元21与其它信息通信装置相链接,并且在这里是与移动电话3的链接单元32链接。稍后将描述链接单元22的细节。
输入控制器23接收用户利用诸如鼠标和键盘的输入装置输入的数据,并将所接收的数据传递给链接单元22。显示控制器24在显示装置上显示由链接单元22输出的数据。
移动电话3包括WLAN单元31、链接单元32、无线控制器33、输入控制器34、显示控制器35、呼叫控制器36、麦克风控制器37、呼叫记录器38、电话目录记录器39和位置检测控制器3a。
WLAN单元31通过无线LAN进行通信,并且在这里,与n个PC 2的WLAN单元21进行通信。WLAN单元31具有用于使得WLAN单元31充当无线LAN通信中的接入点的AP单元311和用于使得WLAN单元31充当无线LAN通信中的站(客户装置)的STA单元312。
链接单元32通过使用WLAN单元31与其它信息通信装置相链接,并且在这里与n个PC 2的链接单元22链接。稍后将描述链接单元32的细节。
无线控制器33通过无线电执行与例如其它移动电话、固定线路电话以及由移动电话服务提供商安装的计算机的音频通信和数据通信。输入控制器34接收用户利用诸如按钮的输入装置输入的数据,并将所接收的数据传递给链接单元32。显示控制器35在显示装置上显示由链接单元32输出的数据。
呼叫控制器36控制例如呼叫的连接、释放和监控。麦克风控制器37控制用于呼叫的麦克风,呼叫记录器38记录呼叫。电话目录记录器39管理电话目录,而位置检测控制器3a控制对移动电话3的位置进行的检测。
链接单元的配置
接着,将给出链接单元22和32的配置的描述。链接单元32具有与链接单元22的配置类似的配置;因此,将以链接单元22作为示例给出描述。换言之,将以PC 2的链接单元22与作为其它信息通信装置的移动电话3链接的情况作为示例给出描述。图4是链接单元22的配置的功能性框图。
如图4所示,链接单元22具有设置单元221、装置链接单元222、互联网连接单元223、快速连接单元224、链接数据存储器225、GUI单元226、装置选择单元227和控制器228。
设置单元221与未经认证和登记的其它信息通信装置执行相互认证和登记,并且在这里,是与移动电话3执行相互认证和登记。稍后将描述设置单元221的细节。
装置链接单元222与已经相互认证和登记的信息通信装置链接,并且在这里是与移动电话3链接。稍后将描述装置链接单元222的细节。
互联网连接单元223使得没有连接到网络的信息通信装置能够与处于可链接状态的其它信息通信装置协作来利用3G通信(第三代通信)接入到互联网。这里,在PC 2没有连接到网络(诸如在户外)的情况下,互联网连接单元223通过使用移动电话3具有的3G通信功能将PC 2连接到互联网。稍后将描述互联网连接单元223的细节。
快速连接单元224在无需预先认证和登记的情况下暂时与其它信息通信装置链接,并且在这里是暂时与移动电话3链接。稍后将描述快速连接单元224的细节。
链接数据存储器225存储与其它信息通信装置链接所需要的数据,并且存储例如用于该装置本身作为AP操作的情况的SSID、经相互认证和登记的其它信息通信装置的SSID、密钥、装置信息以及设置信息。这里,链接数据存储器225存储用于PC2作为例如AP操作的情况的SSID、移动电话3的SSID、密钥、装置信息和设置信息。如果存在经相互认证和登记的多个信息通信装置,则链接数据存储器225存储例如针对各个信息通信装置的SSID、装置信息、密钥和设置信息。并且,稍后将描述SSID的细节。
GUI单元226通过GUI(图形用户界面)与用户交互。这里,GUI单元226从输入控制器23接收由用户输入的数据,将该数据传递给控制器228,并从控制器228接收显示数据,以将该显示数据传递给显示控制器24。
如果存在经相互认证和登记的多个其它信息通信装置,则装置选择单元227显示有关该多个装置的信息,以使得用户选择链接目标装置。在PC-移动电话链接系统1中,即使多个移动电话3已经按照可链接方式进行了认证和登记,PC 2能够同时连接的移动电话3的数量也是一个,以便防止移动电话3与PC 2之间的不期望的链接。换言之,一对一地执行PC 2与移动电话3之间的通信。因此,如果PC 2与多个移动电话3链接,则PC 2依次选择移动电话3,以与各个移动电话3链接。类似地,如果移动电话3与多个PC 2链接,则移动电话3依次选择PC 2,以与各个PC 2链接。
控制器228控制整个链接单元22,或者更具体地说,执行诸如在功能单元之间移动控制以及在功能单元与存储器之间传递数据之类的事情,以使得它们整体充当链接单元22。
SSID的数据结构的示例
接着,将参照图5A至图5F给出SSID的细节的描述。在图5A至图5F中,“PC-NB”是指膝上型个人计算机,而“PC-DT”是指桌面型个人计算机。
图5A是装置出厂时的SSID的数据结构的示例性例示。在PC-NB、PC-DT和移动电话中的任意一个中,装置出厂时的SSID具有1至15字符的装置名称,“_”(下划线)和12字符的MAC地址,并且字符总数是14至28。
图5B是用户改变后的SSID的数据结构的示例性例示。用户改变后的SSID是对于用户唯一的ASCII字符串,在PC-NB、PC-DT和移动电话中的任意一个中,该串具有1至28个字符。
图5C是设置模式的SSID的数据结构(不具有口令)的示例性例示。针对设置模式的SSID(不具有口令)是这样的SSID:“$RN”、“$RD”或“$RM”和“_”(下划线)加到了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的前头。在PC-NB的情况下所加的是“$RN”,在PC-DT的情况下所加的是“$RD”,而在移动电话的情况下所加的是“$RM”。“$”指示作为接入点操作的信息通信装置处于设置模式,“R”指示不具有口令,“N”指示膝上型个人计算机,“D”指示桌面型个人计算机,而“M”指示移动电话。四个字符加到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的前头;因此,字符的总数是5至32。
图5D是设置模式的SSID的数据结构(具有口令)的示例性例示。用于设置模式的SSID(具有口令)是这样的SSID:“$FN”、“$FD”或“$FM”和“_”(下划线)被加到了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的前头。在PC-NB的情况下所加的是“$FN”,在PC-DT的情况下所加的是“$FD”,而在移动电话的情况下所加的是“$FM”。“F”指示具有口令。四个字符被加到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的前头;因此,字符的总数是5至32。
图5E是快速模式的SSID的数据结构(不具有口令)的示例性例示。针对快速模式的SSID(不具有口令)是这样的SSID:“!RN”、“!RD”或“!RM”和“_”(下划线)被加到了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的前头。在PC-NB的情况下所加的是“!RN”,在PC-DT的情况下所加的是“!RD”,而在移动电话的情况下所加的是“!RM”。“!”指示作为接入点操作的信息通信装置处于快速模式。四个字符被加到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的前头;因此,字符的总数是5至32。
图5F是快速模式的SSID的数据结构(具有口令)的示例性例示。针对快速模式的SSID(具有口令)是这样的SSID:“!FN”、“!FD”或“!FM”和“_”(下划线)被加到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的前头。在PC-NB的情况下所加的是“!FN”,在PC-DT的情况下所加的是“!FD”,而在移动电话的情况下所加的是“!FM”。四个字符被加到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的前头;因此,字符的总数是5至32。
按照设置模式的处理序列
接着,将给出PC 2的设置单元221与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之间的按照设置模式的处理的描述。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在下文中被设置为是与设置单元221相对应的设置单元321。并且,移动电话3的链接数据存储器被设置为是与链接数据存储器225相对应的链接数据存储器325。图6A至图6C例示了PC 2的设置单元221与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321之间的按照设置模式的处理序列。假设在图6A至图6C中还没有在PC 2与移动电话3之间相互执行认证和登记,在PC 2中由用户来选择移动电话链路,并且图7A所示的移动电话链路选择画面被显示在PC 2的屏幕上。并且,针对要链接的移动电话3,假设用户开启移动电话3并且图7C所示的个人计算机链路选择画面被显示在移动电话3的屏幕上。并且,经由WLAN单元21和31执行PC2与移动电话3之间的无线通信。
首先,PC 2的设置单元221确认是否存在因移动电话链接所登记的移动电话(步骤S101)。这里,将给出没有登记移动电话的情况的描述。当用户利用输入装置按下自动设置开始按键时(步骤S102),设置单元221开始设置模式。
于是PC 2的设置单元221将“$RN_”或“$RD_”添加到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的前头,以生成新的SSID,即,设置模式SSID(步骤S103)。换言之,设置单元221在PC 2是PC-NB的情况下添加“$RN_”,而在PC 2是PC-DT的情况下添加“$RD_”,以生成设置模式SSID。在出厂时预设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然而,该SSID可根据稍后将描述的移动电话链路选择画面改变为用户决定的SSID。
接着,PC 2的设置单元221针对设置模式SSID在特定条件下自动生成密钥(步骤S104)。设置单元221接着请求WLAN单元21启用AP单元211(在图6A和图6B中指示为AP)(步骤S105)。这里,作为AP单元211的示例,可以采用自身为符合IEEE 802.11的无线LAN的接入点(AP)的SoftAP。SoftAP用软件实现了作为AP的功能。
已经被请求启用AP单元211的WLAN单元21接着启用AP单元211(在图6中指示为AP),通知设置单元221完成了AP单元211的启用(步骤S106)。于是设置单元221显示指示对于来自移动电话3的连接处于待机状态的画面(步骤S107)。此时,设置单元221通知AP单元211执行设置模式(步骤S108),并从AP单元211接收ACK(确认)(步骤S109)。
另一方面,当用户利用输入装置选择了个人计算机链接时(步骤S110),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321显示提示来自PC 2方的移动电话链接的自动连接的个人计算机链接开始画面。此时,设置单元321指示WLAN单元31启用STA单元312。当PC 2的用户利用输入装置按下OK按键时(步骤S111),设置单元321接着开始搜索已经启动的PC,以启动设置模式(步骤S112)。
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321接着设置超时周期,并指示WLAN单元31搜索已经启动并作为AP操作的PC(步骤S113和S114)。WLAN单元31在从设置单元321接收到该指示以后执行该搜索(步骤S115)。换言之,WLAN单元31的STA单元312发送探测(Probe)请求(步骤S116),并且在该示例中,从PC 2接收探测响应,以作为AP操作(步骤S117)。在下文的描述中,作为AP操作的PC还被称作PC-AP。这里,如果在搜索范围内存在正在操作的其它AP(包括其它PC-AP、作为AP操作的移动电话、除这些以外的AP专用装置以及具有AP功能的路由器),则WLAN单元31的STA单元312从这些AP接收探测响应。按照这种方式,STA单元312获取搜索结果(步骤S118)。简言之,STA单元312可以获取一个SSID或多个SSID作为搜索结果。一旦接收到探测响应,则WLAN单元31的STA单元312将搜索结果告知设置单元321。
设置单元321接着在以上设置的超时周期内在从WLAN单元31的STA单元312获取的搜索结果中提取以“$RN_”或“$RD_”开始的设置模式SSID(步骤S119)。换言之,设置单元321仅提取正处于设置模式的PC-AP。
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321接着显示指示所提取的PC-AP(可能连接到移动电话3的装置)的装置选择画面(步骤S120)。如果存在多个PC-AP,则设置单元321基于用户通过输入装置在装置选择画面上的指示来选择要连接的装置(PC-AP)(步骤S121)。如果仅提取一个PC-AP,则设置单元321选择该PC-AP。
接着,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321针对特定条件利用所选择的装置的设置模式SSID生成密钥(步骤S122)。这些特定条件是与当在PC 2中自动生成密钥时使用的特定条件的算法相同的算法。设置单元321接着将所选择的装置的该设置模式SSID、所自动生成的密钥、处于设置模式的装置信息(概况信息)保存在链接数据存储器326中。
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321接着通过WLAN单元31将连接请求告知PC 2(步骤S123),该连接请求被添加了所生成的密钥并指出处于设置模式。于是移动电话3的WLAN单元31和PC 2的WLAN单元21开始通信,利用密钥执行认证,并且在认证以后建立通信。PC 2的WLAN单元21接着将通信的建立告知设置单元221(步骤S214)。并且,移动电话3的WLAN单元31将通信的建立告知设置单元321(步骤S215)。因此,完成了PC 2与移动电话3之间的认证。
如果已经在PC 2与移动电话3之间进行了认证,则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321与PC 2的设置单元221进行彼此认证和登记(步骤S126)。作为认证和登记的结果,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321将作为通信信道的另一端的一方的PC 2的正常操作下的概况信息保存在链接数据存储器325中。稍后将描述设置单元221和321的认证和登记的细节。
在认证和登记以后,PC 2的设置单元221指示WLAN单元21停用AP单元211(步骤S127),并从已经停用了AP单元211的WLAN单元21接收停用完成通知(步骤S128)。因此,断开PC 2与移动电话3之间的通信。
另一方面,在认证和登记以后,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321删除按照设置模式的概况信息、设置模式SSID和密钥(步骤S129)。设置单元321接着确认无线电的断开(步骤S130)。在确认无线电的断开以后,设置单元321针对搜索PC 2的搜索处理设置超时周期(步骤S131)。设置单元321接着通过WLAN单元31停用STA单元312(步骤S132),并从WLAN单元31接收停用完成通知(步骤S133)。
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321接着搜索PC 2的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移动电话3在以上与该PC 2建立通信时已经认证和登记了该PC 2(步骤S134)。设置单元321指示WLAN单元31进行搜索,并且WLAN单元31根据该指示执行搜索(步骤S135)。换言之,WLAN单元31的STA单元312发送探测请求(步骤S136),并将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的探测响应作为搜索结果告知设置单元321(步骤S137)。该示例示出以上处于设置模式的PC 2的AP单元211到探测请求的发送时为止没有处于正常操作状态的情况。因此,这里,设置单元321不能在从WLAN单元31的STA单元312接收到的搜索结果中识别出用于正常操作的相关SSID,并且对于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的搜索变得无效(步骤S138)。设置单元321通过使用被包括在步骤S126中的认证和登记时获取的概况信息中的并被存储在链接数据存储器325中的PC 2的SSID来确定作为搜索目标的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是否被包括在搜索结果中。
另一方面,在PC 2中,在断开了与移动电话3的通信以后,独立于移动电话3的以上处理来执行将AP单元211转换为正常操作状态的处理。在完成了AP单元211的停用以后,PC 2的设置单元221返回为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和用于正常操作的密钥(步骤S140)。设置单元221接着请求WLAN单元21启用AP单元211(步骤S141)。被请求启用AP单元211的WLAN单元21接着启用AP单元211,并告知设置单元221完成了AP单元211的启用(步骤S142)。设置单元221接着指示AP单元211执行正常操作(步骤S143),并从已经转为正常操作的AP单元211接收ACK(步骤S144)。
响应于以上搜索处理中搜索结果无效的事实,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321重新尝试搜索具有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的PC(步骤S139)。设置单元321指示WLAN单元31进行上述搜索,并且WLAN单元31根据该指示再次执行搜索(步骤S145)。换言之,WLAN单元31的STA单元312发送探测请求(步骤S146)。响应于该探测请求,已经转换为正常操作的PC 2的AP单元211将探测响应告知移动电话3的WLAN单元31(步骤S147)。来自PC 2的AP单元211的探测响应包括PC 2的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WLAN单元31的STA单元312将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的探测响应作为搜索结果告知设置单元321(步骤S148)。此时,该搜索结果包括PC 2的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如果通过重新尝试搜索的处理获得的该搜索结果是无效的,则只要在步骤S131设置的超时周期内就重复重新尝试搜索的处理。
已经从WLAN单元31的STA单元312获取到搜索结果的设置单元321从该搜索结果检测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步骤S149)。这里,如果存在在正常操作中使用的多个相同的SSID,则设置单元321通过使用包括在正常操作中的概况信息中的MAC地址来区分执行正常操作的PC。
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321接着通过WLAN单元31告知加上了用于正常操作的密钥的连接请求(步骤S150)。移动电话3的WLAN单元31与PC 2的WLAN单元21接着开始通信,利用密钥执行认证,并且在经认证以后建立通信。PC 2的WLAN单元21接着将通信的建立告知设置单元221(步骤S151)。设置单元221接着在PC 2上显示指示正通过移动电话链路进行连接的画面。
并且,移动电话3的WLAN单元31将通信的建立告知设置单元321(步骤S152)。设置单元321接着在移动电话3上显示指示正通过个人计算机链路进行连接的画面。因此,PC 2与移动电话3已经在正常操作中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
按照设置模式的处理序列中使用的画面的示例
图7A是移动电话链路选择画面的示例性例示。如图7A所示,当在PC 2中选择了移动电话链路时,PC 2显示自动设置开始按钮,以在PC 2与移动电话3之间自动执行设置。此外,PC 2显示用于将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改变为根据用户决定的SSID的文本框。在图7A中,PC 2被配置为能够设置根据用户决定的SSID。
图7B是针对来自移动电话的连接的待机画面的示例性例示。如图7B所示,针对与移动电话的链接,PC 2在PC 2上显示“处于针对来自移动电话的连接的待机状态”的消息,以提示通过移动电话3启用链接单元32。
图7C是PC链路选择画面的示例性例示。如图7C所示,当开启移动电话3时,移动电话3显示针对启用链接单元32的图标。
图7D是PC链接开始画面的示例性例示。如图7D所示,针对与PC的链接,移动电话3显示提示通过PC 2启用链接单元22的消息以及使得用户在PC 2启用链接单元22以后启动PC链路的OK按键。
图7E是用于搜索AP的画面的示例性例示。如图7E所示,移动电话3在搜索要作为AP操作的PC期间显示搜索画面。
图7F是装置选择画面的示例性例示。如图7F所示,在搜索要作为AP操作的PC以后,移动电话3显示作为搜索结果的可连接装置,并且还针对各个装置显示用于使得用户选择装置的自动连接按钮。
图7G是与移动电话链接的画面的示例性例示。如图7G所示,在返回到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并接着重新建立与移动电话3的通信以后,PC 2显示指示正通过移动电话链路与移动电话3连接的画面。
图7H是与PC链接的画面的示例性例示。如图7H所示,在通过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重新建立与PC 2的通信以后,移动电话3显示指示正通过PC链路与PC 2连接的画面。
设置处理的序列
接着,将参照图8给出对图6B中的S126中的设置处理的序列的描述。图8例示了设置序列。在图8中,将给出假设PC 2作为接入点(AP)操作而移动电话3作为站(STA)操作的描述。并且,假设PC 2与移动电话3已经通过使用设置模式SSID建立了通信,并且已经执行了认证。
如图8所示,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321向PC 2发送设置(认证和登记)开始请求(步骤S201),并且当接收到设置开始请求时,PC 2的设置单元221向移动电话3发送设置开始响应,作为对该设置开始请求的响应(步骤S202)。
当接收到该设置开始响应时,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321向PC 2发送请求以请求更新装置信息和无线LAN信息(步骤S203)。在接收到该更新请求并执行针对装置信息和无线LAN信息的发送的准备以后,PC 2的设置单元221向移动电话3发送更新响应作为对更新请求的响应(步骤S204)。当接收到该更新响应时,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321接着向PC 2发送请求以获取装置信息和无线LAN信息(步骤S205)。PC 2的设置单元221向移动电话3发送该装置自身的装置信息和无线LAN信息,作为对获取请求的响应(步骤S206)。这里,装置信息是指稍后要描述的概况信息。并且,无线LAN信息是指包括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和用于正常操作的密钥的信息。
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321接着接收从PC 2发送的装置信息和无线LAN信息,向PC 2发送接收完成通知,以告知正确地完成了该接收(步骤S207),并将PC 2的SSID、密钥和装置信息存储在链接数据存储器325中。
PC 2的设置单元221接收到接收完成通知之后向移动电话3发送请求,以更新装置信息和无线LAN信息(步骤S208)。在接收到更新请求并执行了针对装置自身的装置信息和无线LAN信息的发送的准备以后,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321向PC 2发送更新响应,作为对更新请求的响应(步骤S209)。当接收到更新响应时,PC 2的设置单元221接着向移动电话3发送请求,以获取装置信息和无线LAN信息(步骤S210)。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321向PC 2发送装置自身中的装置信息和无线LAN信息,作为对获取请求的响应(步骤S211)。
PC 2的设置单元221接着接收从移动电话3发送的装置信息和无线LAN信息,向移动电话3发送接收完成通知,以告知正确地完成了接收(步骤S212),并将移动电话3的SSID、密钥和装置信息存储在链接数据存储器225中。
PC 2的设置单元221随后向移动电话3发送设置终止请求(步骤S213)。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321接收设置终止请求,向PC 2发送设置终止响应,作为对设置终止请求的响应(步骤S214)。结果,移动电话3与PC 2之间的相互设置(即认证和登记)终止。
从设置的开始到设置的终止,无线LAN连接性可能丢失或者可能出现非预期的错误。在这些情况下,设置没有完全完成;设置单元221和321毁弃在设置期间已经接收到的装置信息和无线LAN信息就可以了。
概况信息的数据结构的示例
图9是概况信息的数据结构的示例性例示。如图9所示,概况信息存储版本号信息、型号信息、MAC地址、硬件信息、个体功能和链路功能。在它们的相应装置中的链接单元22和32的版本信息被存储在该版本号中。该装置自身的类别信息被存储在所述型号中。例如,膝上型个人计算机、桌面型个人计算机和移动电话之间的区别被存储在所述型号中。该型号的内容如果能够正确确定该装置的类别,就足够了。该装置自身的MAC地址信息被存储在该MAC地址中。关于液晶显示器(LCD)的像素数的信息以及照相机信息例如被存储在硬件信息中。关于是否支持WOL(远程唤醒)的信息被存储在个体信息中。关于是否支持链路功能的信息被存储在链路功能中。概况信息被逐装置地存储在针对它们的相应装置设置的链接数据存储器225和325上,并且例如在出厂时被存储。
按照这种方式,PC 2的设置单元221与移动电话3的设置单元321在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之前握手。换言之,设置单元221和321在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之前相互登记在通信信道的另一端的装置的概况信息和无线LAN信息。因此,即使将来作为AP的功能和作为站的功能调换,设置单元221和321也使得能够实现简单的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假设PC 2作为接入点(AP)操作而移动电话3作为站(STA)操作来给出描述。然而,移动电话3可以作为AP操作,而PC 2可以作为STA操作。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STA方的移动电话3被设置为首先向AP方的PC 2发送请求,以获取装置信息和无线LAN信息。然而,不限于以上情况,AP方的PC 2可以首先向STA方的移动电话3发送请求,以获取装置信息和无线LAN信息。
装置链路连接处理的序列
接着,将给出PC 2的装置链接单元222与移动电话3的装置链接单元之间的装置链路连接处理的描述。移动电话3的装置链接单元在下文被设置为与PC 2的装置链接单元222相对应的装置链接单元322。图10例示了PC 2的装置链接单元222与移动电话3的装置链接单元322之间的装置链路连接处理的序列。
图10中假设已经在PC 2与移动电话3之间相互执行了认证和登记,并且PC 2和移动电话3已经分别选择了要链接的移动电话3和PC 2。并且,假设用户已经选择了PC 2中的移动电话链接功能,并且移动电话链接画面正被显示在PC 2的屏幕上。图11A是移动电话链接画面的示例性例示。如图11A所示,例如,移动电话3的SSID被显示在该移动电话链接画面上。紧接在移动电话链接画面(装置链接单元222)的启用之后,显示在前一次执行移动电话链接功能时连接的移动电话的SSID。换言之,当执行链接功能时,移动电话链接功能起作用,以将指示通过该执行所连接的另一端处的装置的信息存储在链接数据存储器225中,在下一次启用时从链接数据存储器225读取该信息,并且将由该信息指示的移动电话3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链接画面上。并且,在启用了移动电话链接画面(装置链接单元222)以后,开始执行图10中的装置链接连接处理(步骤S301)的序列,将显示在移动电话链接画面上的移动电话3设置为链接目标装置。用户可以从该画面改变要连接的移动电话3,以执行移动电话链路处理。这里,假设在要链接的移动电话3中停用了链接单元32。通过WLAN单元21和31实现PC 2与移动电话3之间的无线通信。
如图10所示,装置链接单元222搜索所选择的要连接的移动电话3(步骤S301)。此时,移动电话3的链接单元32被停用;因此,不存在在已经启用链接单元32的情况下从移动电话3发送的响应(步骤S302)。并且,如果存在响应,则装置链接单元222检查该响应是否来自在移动电话链路中选择的移动电话3(步骤S303)。结果,装置链接单元222此时确定不存在来自在移动电话链路中选择的移动电话3的响应(步骤S304)。利用PC 2的从诸如睡眠状态和休眠状态的待机状态的恢复以及从关机状态的启动作为触发器,只要装置链接单元222被设置为在该序列的步骤S301中开始搜索处理,就足够了。并且,只要PC 2基于例如用户对PC 2的电源按钮的手动操作和移动电话3经由网络进行的远程指示(发送消息)而被恢复和启动,也足够了。
链接单元32此后在移动电话3中被启用,并且当用户选择了PC链接时,装置链接单元322显示PC链接画面(步骤S305)。在启用PC链接画面(装置链接单元322)时,在PC链接功能的前一次执行中连接的PC 2的SSID也被显示在移动电话3上,与PC 2类似。换言之,当执行链接功能时,PC链接功能将指示通过该执行所连接的另一端处的装置的信息存储在链接数据存储器325中,在下一次启用时从链接数据存储器325读取该信息,并且将由该信息指示的PC 2的信息显示在PC链接画面上。并且,在启用了PC链接画面(装置链接单元322)以后,开始执行图10中的装置链路连接处理(步骤S305)的序列,将显示在PC链接画面上的PC 2设置为链接目标装置。图11B是PC链接画面的示例性例示。如图11B所示,移动电话3显示PC链接功能正在操作中。并且,用户可以从该画面改变要连接的PC 2,以执行PC链接处理。
装置链接单元322搜索PC 2(步骤S306)。PC 2的装置链接单元222对由移动电话3的装置链接单元322进行的搜索做出响应(步骤S307)。移动电话3的装置链接单元322利用例如MAC地址来确认是否可基于来自所选择的PC 2的响应连接到PC 2(步骤S308)。该确认通过对包括在该响应中的PC 2的MAC地址与包括在已经在设置处理中获取的概况信息中的MAC地址进行比较来执行,并且在它们彼此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是可连接的。结果,如果所选择的PC 2是可连接的,则装置链接单元322向所选择的PC 2发送PC-移动电话链接模式通知(步骤S309)。另一方面,在所选择PC 2不可连接的情况下,装置链接单元322不发送PC-移动电话链接模式通知。
PC 2的装置链接单元222接着搜索移动电话3,以与所选择的移动电话3连接(步骤S310)。移动电话3的链接单元32已经被启用。移动电话3的装置链接单元322确定包括在该搜索中的信息是否与在设置处理中已经获取的概况信息一致,并且在作为结果这些信息彼此一致时对该搜索进行响应(步骤S311)。PC 2的装置链接单元222确定存在来自在移动电话链路中选择的移动电话3的响应(步骤S312)。
当存在来自在移动电话链路中选择的移动电话3的响应时,PC 2的装置链接单元222接着向移动电话3发送请求以获取设置信息文件(步骤S313)。稍后将描述细节;然而,该设置信息文件包括指示这些设置对于移动电话3中的相应链路功能有效/无效的信息。在接收到设置信息文件获取请求并执行针对该设置信息文件的发送的准备以后,移动电话3的装置链接单元322发送对来自PC 2的装置链接单元222的设置信息文件获取请求的设置信息文件获取响应(步骤S314)。在接收该设置信息文件获取响应时,PC 2的装置链接单元222接着向移动电话3发送针对该设置信息文件的文件获取请求(步骤S315)。移动电话3的装置链接单元322响应于该文件获取请求向PC 2发送设置信息文件(步骤S316)。PC 2的装置链接单元222接收从移动电话3发送的设置信息文件,向移动电话3发送PC-移动电话链路完成通知,以告知正确地完成了该接收(步骤S317),并且将指示链路连接状态的画面显示在PC 2上(步骤S318)。根据包括在该设置信息文件中的、移动电话3方的链路功能的有效或无效的设置来随后执行该处理,并且PC 2的装置链接单元222可以基于用户指示从移动电话3采集数据。
图11C是显示在链路连接状态下的PC上的画面的示例性例示。如图11C所示,当PC 2和移动电话3转换为链接连接状态时,PC 2显示基于设置信息文件的设置信息可从移动电话3采集的数据。在图11C中,PC 2可从移动电话3采集图片、运动图像和步数/动作量的数据。
设置信息文件的数据结构的示例
图12是设置信息文件的数据结构的示例性例示。如图12所示,设置信息文件存储各个链接功能是有效还是无效。这里,链接功能是图片数据采集功能、运动图像数据采集功能和关于步数和动作量的数据的采集功能。例如,在图片值是“0”的情况下,图片数据采集功能在移动电话3中被设置为无效,并且不允许在PC 2中采集图片数据;因此,在图11C中示出的画面上的与“图片”相对应的按钮不显示。并且,在此情况下,在运动图像和步数/动作量的值分别是“1”的情况下,采集这些数据的功能被设置为有效;因此,在图11C所示的画面上显示与“运动图像”和“步数/动作量”相对应的按钮。这些按钮是用户操作的显示对象的示例。
按照这种方式,PC 2的装置链接单元222从移动电话3请求设置信息文件,并且移动电话3的装置链接单元322向PC 2发送该设置信息文件。PC 2的装置链接单元222接着接收该设置文件,以显示与移动电话3链接的功能,换言之,基于关于所接收到的设置信息文件的信息显示可从移动电话3采集的数据。例如,只要PC 2的装置链接单元222没有在移动电话链接画面上显示与在移动电话3方被设置为无效的链路功能相对应的按钮而仅显示与有效的链路功能相对应的按钮,就足够了。并且,例如,只要PC 2的装置链接单元222在移动电话链接画面上显示与链路功能相对应的按钮,并且在选择了与在移动电话3方设置为无效的链路功能相对应的按钮时不执行数据采集处理,而仅在选择了与设置为有效的链路功能相对应的按钮时执行该数据采集处理,也是足够的。按照这种方式,装置链接单元222通过按照禁止执行这些链路功能的方式进行控制使得能够防止执行在数据发送方被设置为无效的数据链路功能。因此,防止了无用的处理的执行,这使得能够防止PC 2采集数据发送方的用户不希望发送给数据请求方的数据。
这里,链接单元22和32通过无线通信来发送和接收设置信息;然而,链接单元22和32还能够通过有线通信来发送和接收该设置信息。
并且,在以上实施方式中,示出了PC 2在步骤S301中开始移动电话3的搜索处理时移动电话3的链接单元32处于未启用状态的情况。因此,在步骤S304中确定不存在来自在PC 2的移动电话链接画面中选择的移动电话3的响应。然而,如上所述,当链接单元22(装置链接单元222)在从在PC 2的移动电话链接画面上选择的移动电话3接收到恢复或启用的远程指示(发送消息)而被启用时,装置链接单元222在启用时从在搜索处理中给出远程指示的移动电话3接收响应。按照这种方式,当来自移动电话3的指示成为装置链接单元222开始搜索处理的触发器时,PC 2开始在图10的步骤S310中而不是在步骤S301中开始该处理。因此,PC 2的装置链接单元222在启用以后立即转换为与移动电话3可链接的状态(能够从移动电话3采集数据的状态)。
与多个PC的链接
接着,将针对从一个移动电话3向n(n为2或更大)个PC 2发送的诸如图片、运动图像和步数/动作量的数据的情况给出链接单元32的处理过程的描述。图13是例示针对从一个移动电话3向n个PC 2发送诸如图片、运动图像和步数/动作量的数据的情况的链接单元32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然而,这里假设一个移动电话3与n个PC 2已经彼此相互认证和登记。换言之,图8所示的设置序列的执行(图6B中的步骤S126)使得移动电话3在链接数据存储器325中存储了该n个PC 2的装置信息,并使得PC 2在链接数据存储器225中存储了移动电话3的装置信息。并且,在下文将移动电话3的装置选择单元设置为是与PC 2的装置选择单元227相对应的装置选择单元327。
如图13所示,移动电话3的装置选择单元327基于用户指示选择第一PC 2作为发送伙伴(步骤S401)。用户可以从在图10中的步骤S305中显示的PC链接画面中选择PC 2作为发送伙伴。移动电话3的装置选择单元327向移动电话3的装置链接单元322告知用户所选择的作为链接目标装置的PC 2,并请求移动电话3的装置链接单元322与该PC 2链接。在请求与PC 2链接时,移动电话3的装置链接单元322执行与图10中的步骤S306的处理相似的搜索处理(步骤S402)。移动电话3的装置链接单元322接着使用与图10中的步骤S308相似的处理,基于从搜索开始的预定时间内的搜索结果确定是否存在来自所选择的PC 2的响应,并确定与PC 2的连接性(步骤S403)。当来自所选择的PC 2的响应被包括在搜索结果中时(步骤S403;是),移动电话3的装置链接单元322确定可与所选择的PC 2连接,利用图10中的步骤S309相似的处理,向所选择的PC 2发送PC-移动电话链路模式通知(步骤S404)。另一方面,当来自所选择的PC 2的响应未被包括在搜索结果中时(步骤S403;否),移动电话3的装置链接单元322不发送PC-移动电话链路模式,并且处理转移至步骤S407。
在发送PC-移动电话链路模式通知以后,执行与图10中的步骤S310至S317相似的处理,以在所选择的PC 2与移动电话3之间建立连接。在建立连接以后,根据用户的操作在所选择PC 2与移动电话3之间执行装置链接处理(步骤S405)。该装置链接处理是例如图11C和图12所述的从移动电话3采集各种数据。
当用户指示终止与所选择的PC 2的链接时,移动电话3的装置链接单元322从所选择的PC 2断开,以终止该装置链接处理(步骤S406)。例如,在显示已经切断了与PC 2的连接的效果以后,移动电话3的装置链接单元322接着返回到PC链接画面的显示。当此后由用户执行PC链接画面的终止操作时(步骤S407;是),终止该处理过程。另一方面,当不执行PC链接画面的终止操作时(步骤S407;否),并且由用户执行针对选择其它PC 2的操作时,处理转移到步骤S401。接着针对用户新选择的PC 2执行以上处理(步骤S401至407)。
按照这种方式,移动电话3的链接单元32进行操作,以在与多个PC 2可链接的状态下仅与用户所选择的一个PC 2建立连接,并且所选择的PC 2确认移动电话3的装置信息已经在该装置自身中进行了登记,并进行操作以建立该连接。在按照这种方式建立连接以后,在移动电话3与该一个PC 2之间执行装置链接处理。因此,即使移动电话3可链接,也防止了向没有建立该连接的PC 2(不应当被发送数据的PC)发送数据,并且在PC 2中防止了从移动电话3采集无用的数据。因此,确保了数据私密性,而不会将移动电话3中的数据泄露到无关的装置。这种效果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电话和PC,而是可以在保持数据的装置和多个其它装置之间的关系中类似地出现。
并且,在许多情况下,移动电话3在电力总是开启的状态下使用,而PC 2处于诸如睡眠状态或休眠状态的待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电话3的链接单元32向PC 2发送魔术包(magic packet),以恢复或启动PC 2,这使得可以通过启用链接单元22来启动PC-移动电话链接。
互联网连接
接着,将给出PC 2的链接单元22中的互联网连接单元223与移动电话3的链接单元32中的互联网连接单元之间的互联网连接处理的描述。下文中,移动电话3的互联网连接单元和设置单元分别被设置为与PC 2的互联网连接单元223和设置单元221相对应的互联网连接单元323和设置单元321。
图14例示了PC 2的互联网连接单元223与移动电话3的互联网连接单元323之间的互联网连接处理的序列。在图14中假设PC 2和移动电话3处于可链接状态,采用PC 2作为AP单元211(在图14中示出为AP),并且在图11C所示的移动电话链接画面上已经选择了“经由移动电话与互联网连接”。并且,图14示出了互联网连接单元223和互联网连接单元323作为链接单元。
如图14所示,PC 2的互联网连接单元确认与AP单元211连接的信息通信装置,并且在存在移动电话3以外的与AP单元211连接的信息通信装置的情况下在PC画面上显示告知通信断开的消息(步骤S501)。互联网连接单元223接着显示画面以选择互联网连接的继续或取消。如果用户选择取消,则互联网连接单元223终止该处理,并且控制返回到图11C所示的移动电话链接画面的显示。另一方面,如果用户选择继续互联网连接,则互联网连接单元223向移动电话3发送AP状态确认请求(步骤S502)。
基于此请求,移动电话3的互联网连接单元323确认用户是否同意经由AP单元311(在图14示出为AP)使用移动电话3上的3G通信(步骤S503),并向PC 2发送所确认的状态作为AP状态确认响应(步骤S504)。这里给出了使用3G通信的情况的描述;然而,可以使用诸如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和LTE(长期演进)的其它数据通信。
PC 2的互联网连接单元223接收AP状态确认响应,并且在移动电话3未同意经由AP单元311使用3G通信的情况下显示消息,以告知不能使用移动电话3的AP单元311。互联网连接单元223接着终止该处理,并且控制返回到显示图11C所示的移动电话链接画面。另一方面,在移动电话3已经同意经由AP单元311使用3G通信的情况下,互联网连接单元223显示画面以确认针对数据通信计划的供应商合同和订购(步骤S505)。互联网连接单元223接着显示画面以选择互联网连接的继续或取消。如果用户选择取消,则互联网连接单元223终止该处理,并且控制返回到如图11C所示的移动电话链接画面的显示。确认用户的针对数据通信计划的供应商合同或订购防止了用户在移动电话3上被无意地收取了分组费用。
另一方面,当用户选择了继续互联网连接以后,互联网连接单元223向移动电话3发送AP切换请求(步骤S506)。移动电话3的互联网连接单元323接收该AP切换请求,并向PC 2发送AP切换响应作为对该AP切换请求的响应(步骤S507)。
互联网连接单元223和323随后分别指示设置单元221和321执行设置处理(以执行图8所示的设置序列)(步骤S508)。这里,执行设置处理的原因是因为PC 2与移动电话3要相互交换最新的信息。并且,在图8所示的设置序列中,移动电话3向PC 2发送设置开始请求;然而,该设置还可以通过从已经接收到AP切换响应的PC 2方向移动电话3发送设置开始请求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图8所示的步骤中的处理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是要交换的。
当完成了设置处理时,PC 2的互联网连接单元223接着向WLAN单元21发送AP停用(步骤S509)。在接收到停用AP单元211的指示并完成了AP单元211的停用以后,WLAN单元21向互联网连接单元223发送完成了AP停用(步骤S510)。此时,切断与移动电话3以外的、连接到AP单元211的其它信息通信装置的通信。PC 2的互联网连接单元223接着接收完成了AP停用的通知,并设置超时周期(步骤S511)。当在搜索到作为连接目标的移动电话3的AP单元311以前就经过该超时周期时,用户被告知确认移动电话3方的AP单元311的状态。
互联网连接单元223在这里被设置为向WLAN单元21发送AP停用,并停用AP的操作;然而,其还可被配置为停用AP的操作。换言之,在PC的WLAN单元21中,AP单元211和STA单元212这两者还可以同时操作。
并且,当完成设置处理时,移动电话3的互联网连接单元323确认无线电的断开(步骤S512)。互联网连接单元323接着向WLAN单元31发送STA停用(步骤S513)。在接收到停用STA单元312的指示并完成STA单元312的停用以后,WLAN单元31向互联网连接单元323发送完成了STA的停用(步骤S514)。这些处理断开PC 2的WLAN单元21与移动电话3的WLAN单元31之间的无线通信(步骤S515)。
PC 2的互联网连接单元223此后搜索作为连接目标的移动电话3的SSID(步骤S516)。换言之,PC 2的互联网连接单元223指示WLAN单元21搜索作为连接目标的移动电话3的SSID(步骤S517),并且WLAN单元21的STA单元212发送探测请求。如果移动电话3的AP单元311正在操作,则移动电话3的AP单元311响应于该探测请求的接收发送探测响应(包括该SSID)。WLAN单元21的STA单元212从移动电话3接收该探测响应,并且PC 2的互联网连接单元223从WLAN单元21接收搜索结果(步骤S518)。图14例示此时作为移动电话连接目标的移动电话3的AP单元311未启用的情况;因此,该搜索结果不包括相关的SSID。因此,互联网连接单元223确认搜索作为连接目标的移动电话3的SSID失败(步骤S519),并重新尝试搜索(步骤S520)。
另一方面,移动电话3的互联网连接单元323向WLAN单元31发送AP启用(步骤S521)。在接收到启用AP单元311的指示并完成AP单元311的启用以后,WLAN单元31向互联网连接单元323发送完成了AP启用(步骤S522)。
PC 2的互联网连接单元223指示WLAN单元21进行搜索以重新尝试搜索(步骤S523)。WLAN单元21的STA单元212接收该搜索指示并发送探测请求。图14例示了移动电话3的AP单元311此时正在操作,并且移动电话3的AP单元311响应于探测请求发送探测响应。WLAN单元21的STA单元212从移动电话3接收该探测响应,并且PC 2的互联网连接单元223从WLAN单元21接收搜索结果(步骤S524)。互联网连接单元223接着检测作为连接目标的移动电话3的SSID(步骤S525),并指示WLAN单元21连接到该移动电话3的AP单元311(步骤S526)。
接着开始PC 2的WLAN单元21与移动电话3的WLAN单元31之间的通信并建立该通信(步骤S527)。WLAN单元21接着告知互联网连接单元223连接完成(步骤S528),并且WLAN单元31告知互联网连接单元323通信建立(步骤S529)。移动电话3的互联网连接单元323接着显示按照AP模式通信的画面(步骤S530)。图15是按照AP模式通信的画面的示例性例示。如图15所示,例如,将连接中的信息通信装置数和该装置自身的SSID显示在该按照AP模式通信的画面上。
按照这种方式,互联网连接单元223和323结束PC 2作为AP操作而移动电话3作为STA操作时的PC-移动电话链接,并且使得PC 2和移动电话3分别作为STA和AP操作。互联网连接单元223和323接着经由移动电话3将PC 2与互联网连接。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在PC 2与移动电话3之间切换AP和STA。因此,在PC 2没有连接到网络的情况下(诸如在室外),用户可以简单地通过设置PC-移动电话链接来容易地利用PC 2使用互联网。
并且,互联网连接单元223和323仅在允许经由AP使用移动电话3上的3G通信时执行AP切换,这使得能够防止使用用户不期望的3G通信。并且,互联网连接单元223要用户确认对数据通信计划的供应商合同和订购,这使得能够鼓励用户关注由于例如数据通信产生的费用。并且,互联网连接单元223和323执行设置处理,以在PC 2与移动电话3之间交换最新的信息,以使用移动电话3的AP功能。因此,即使在移动电话3的AP的状态已经被用户改变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使用该AP功能。
这里给出了互联网连接单元223和323将PC 2从AP切换为STA并将移动电话3从STA切换为AP的情况的描述;然而,互联网连接单元223和323还可以被配置为按照类似的过程将PC 2从STA切换为AP并将移动电话3从AP切换为STA。
按照快速模式的处理序列
接着,将给出PC 2的快速连接单元224与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之间的按照快速模式的处理的描述。如上所述,快速模式是在不属于网络的两个信息通信装置暂时彼此连接时使用的操作模式,其中在这两个信息通信装置之间进行连接之后直接发送和接收文件。这里,按照快速模式的文件的发送被称为“直接发送”,而文件的接收被称为“直接接收”。
图16A至图16E例示了PC 2的快速连接单元224与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之间的按照快速模式的处理序列。在图16A至图16E中,将给出假设PC 2作为接入点(AP)操作而移动电话3作为站(STA)操作的描述。并且,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被设置为移动电话3的与快速连接单元224相对应的快速连接单元324。并且,移动电话3的链接数据存储器325被设置为与链接数据存储器225相对应的链接数据存储器325。此外,在图16A至图16E中假设在PC 2与移动电话3之间没有预先相互执行认证和登记,PC 2中的用于接收文件的收件箱已经被用户选择,并且图17A所示的直接接收开始画面正显示在PC 2的画面上。并且,针对要链接的移动电话3,假设用户已经开启移动电话3,图17D所示的文件选择画面正通过PC链路选择画面显示在移动电话3的屏幕上。并且,经由WLAN单元21和31执行PC 2与移动电话3之间的无线通信。
如图16A所示,由用户在PC 2中按下直接接收开始画面上的直接接收按钮(步骤S601)。由此,PC 2的快速连接单元224显示指示确认等待的文件的接收的文件接收画面(步骤S602-1)。此时,如果AP单元211(图16A至图16E中示出为AP)正在操作并且与已经构造的网络中的其它装置的STA单元连接,则快速连接单元224在文件接收画面上显示该连接将被暂时切断的消息。因此,快速连接单元224能够清楚地向用户示出从已经连接的网络断开。
当用户按下文件接收画面上的OK按钮时(步骤S602-2),PC 2的快速连接单元224接着显示提示户设置在外出连接的情况下连接用的口令的画面(下文称为外出模式画面)(步骤S603)。相比在家,在诸如户外的公共场所中网络安全劣化。因此,用户在该画面上指定口令使得能够增强在例如公共场所中的装置至装置的连接的情况下的安全性。如果安全性不必被特别增强,则用户不需要在该画面上指定口令。这里,当用户指定了口令时,快速连接单元224基于此设置该口令(步骤S604)。
PC 2的快速连接单元224接着在链接数据存储器225中存储指示AP单元211是否正在操作的AP状态(步骤S605)。快速连接单元224接着通过在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的前头加上指示不具有口令的“!RN_”或“!RD_”或者指示具有口令的“!FN_”或“!FD_”来生成新的SSID(步骤S606)。新生成的SSID成为快速模式的SSID。换言之,快速连接单元224在不具有口令并且PC 2是PC-NB的情况下加上“!RN_”,而在不具有口令且PC 2是PC-DT的情况下加上“!RD_”。并且,快速连接单元224在具有口令且PC 2是PC-NB的情况下加上“!FN_”,在不具有口令且PC2是PC-DT的情况下加上“!FD_”。在该装置自身是移动电话的情况下,快速连接单元224在具有口令的情况下加上“!RM_”,而在不具有口令的情况下加上“!FM_”。
接着,PC 2的快速连接单元224在特定条件下利用快速模式SSID自动生成密钥(步骤S607)。快速连接单元224接着请求WLAN单元21启用AP单元211(步骤S608)。已经被请求启用AP单元211的WLAN单元21启用AP单元211,并告知快速连接单元224已经完成了该AP的启用(步骤S609)。
另一方面,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基于用户的指令选择将要发送到PC的文件(步骤S611)。
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经由WLAN单元31搜索要作为AP操作的PC,以搜索不属于同一网络而属于另一网络的AP(步骤S612和S613)。换言之,WLAN单元31的STA单元312发送探测请求(步骤S614)。响应于该探测请求,已经完成上述启用的PC 2的AP单元211将探测响应告知移动电话3的WLAN单元31(步骤S615)。来自PC 2的探测响应包括将标识符加上PC 2的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上得到的快速模式的SSID。WLAN单元31的STA单元312接着将来自PC 2的探测响应和在预定时间内获取的探测响应作为搜索结果告知快速连接单元324(步骤S616)。
已经从WLAN单元31的STA单元312获取了搜索结果的快速连接单元324接着从该搜索结果中提取快速模式SSID(步骤S617)。换言之,快速连接单元324提取以“!RN_”、“!RD_”、“!RM_”、“!FN_”、“!FD_”或“!FM_”开始的SSID。
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接着显示发送目的地选择画面,该发送目的地选择画面指示基于SSID提取的结果可以被指定为发送目的地的装置的列表(步骤S618)。快速连接单元324接着根据由输入装置给出的用户选择指示选择从该装置列表中选出的装置作为发送目的地装置(步骤S619)。这里假设用户已经从装置列表中选择了装置A、B和C这三个装置作为发送目的地装置。快速连接单元324又基于用户选择的结果选择装置A、B和C作为发送目的地,并执行文件发送处理。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将有关于在发送目的地选择画面上选择的装置的信息存储在链接数据存储器325中。
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在开始文件发送处理以前将当前网络的概况信息存储在链接数据存储器325中(步骤S620)。这是因为在按照快速模式的处理终止以后,连接将返回到当前网络。
发送到装置A
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从由用户选择的发送目的地装置中选择装置A,以开始针对装置A的处理。在需要输入口令的情况下,快速连接单元324提示用户输入口令(步骤S62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SSID以“!FN_”、“!FD_”或“!FM_”开始的情况下,这表示需要输入口令来与利用该SSID指示的装置进行通信。换言之,在所选择的装置的SSID以“!FN_”、“!FD_”或“!FM_”开始的情况下,快速连接单元324提示用户输入口令。
接着,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在特定条件下利用装置A的SSID生成密钥(步骤S622)。这些特定条件是与在装置A中自动生成密钥时使用的特定条件相同的算法。
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接着经由WLAN单元31向PC 2告知添加了所生成的密钥的连接请求(步骤S623)。当输入了口令时,快速连接单元324在连接请求中包括该口令。移动电话3的WLAN单元31与PC 2的WLAN单元21因此开始通信,并利用该密钥执行认证。此时,在口令被包括在连接请求中的情况下,还执行利用该口令的认证。在根据需要执行了利用密钥的认证和利用口令的认证的情况下,建立了移动电话3的WLAN单元31与PC 2的WLAN单元21之间的通信。装置A的WLAN单元21接着将通信的建立告知快速连接单元221(步骤S624)。并且,移动电话3的WLAN单元31将连接的完成告知快速连接单元321(步骤S625)。因此,进行了PC 2与移动电话3之间的认证。
到装置A的直接发送的处理
如果在装置A与移动电话3之间进行了认证,则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向装置A发送针对“等待接收文件”的搜索分组(步骤S626)。当能够接收文件时,装置A的快速连接单元224向移动电话3发送对于针对“等待接收文件”的搜索分组的响应(步骤S627)。
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从装置A接收对于针对“等待接收文件”的搜索分组的响应,并向装置A发送请求确认可接收的容量的请求(步骤S628)。装置A的快速连接单元224接收该请求确认可接收的容量的请求,确认该装置自身的存储器的可接收的容量(可用容量),并向移动电话3发送对于请求确认可接收的容量的请求的响应(步骤S629)。装置A的快速连接单元224在该响应中包括有关于所确认的可接收容量的信息。
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从装置A接收对于请求确认可接收的容量的请求的响应,对包括在该响应中的有关于可接收容量的信息与要发送的文件的容量进行比较,并且在确定装置A能够接收要发送的文件时向装置A发送请求接收这些文件的请求(步骤S630)。装置A的快速连接单元224接收该请求接收这些文件的请求,并向移动电话3发送对于该文件接收请求的响应(步骤S631)。
接着,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接收对于文件接收请求的响应,并向装置A发送关于要发送的文件的文件接收开始通知(步骤S632)。当装置A的快速连接单元224响应于文件接收开始通知的接收向移动电话3发送文件获取请求时(步骤S633),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向装置A发送这些文件(步骤S634)。
随后,当接收到所有文件时,装置A的快速连接单元224向移动电话3发送接收完成通知(步骤S635)。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将到装置A的发送的结果保存在链接数据存储器325中。这里,快速连接单元324将到装置A的发送是成功的事实作为发送结果保存在链接数据存储器325上(步骤S636)。从步骤S626至S636的处理被称为“直接发送处理”。换言之,直接发送处理是无需预先登记和设置在通信信道的另一端的作为一方的装置的信息而在装置之间暂时进行连接以后就发送文件的处理。
当与装置A的直接发送处理终止时,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经由WLAN单元31断开与装置A的通信(步骤S637)。另一方面,装置A的快速连接单元224指示WLAN单元21停用AP单元211(步骤S638)。WLAN单元21在停用AP单元211以后将停用的完成告知快速连接单元224(步骤S639)。
装置A的快速连接单元224接着接收停用AP单元211的通知,将AP单元211返回到快速模式之前的状态(步骤S640)。换言之,快速连接单元224读取在步骤S605中存储在链接数据存储器225中的AP单元211的状态,并指示AP单元21返回上述状态。例如,如果存储在链接数据存储器225中的AP单元211的状态是正常操作状态,则快速连接单元224将SSID从快速模式SSID返回为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并返回用于正常操作模式的密钥。结果,装置A要与在改变到快速模式之前构建了网络的另一个装置重构网络。
另一方面,当装置A与移动电话3之间的通信断开时,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从WLAN单元31接收断开完成通知(步骤S641)。接着,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确定是否存在还没有向其执行发送的装置(步骤S642)。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通过使用存储在链接数据存储器325中的、指示被选择为发送目的地装置的装置的信息和指示与这些装置相对应的直接发送处理的发送结果的信息来确定是否存在还没有向其执行发送的装置。当确定不存在还没有向其执行发送的装置时(步骤S642;否),快速连接单元324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683,以重新执行针对发送失败装置的直接发送处理。
另一方面,当确定存在还没有向其执行发送的装置时(步骤S642;是),快速连接单元324针对该还没有向其执行发送的装置执行直接发送处理。这里,装置B是还没有向其执行发送的装置;因此,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从这些选择目标装置中选择装置B,以继续开始针对装置B的处理。
到装置B的发送
接着,将给出在针对装置B的处理中从移动电话3到装置B的直接发送失败的情况的描述。从步骤S643至S647的处理与从步骤S621至S625的针对装置A的处理相同;因此,将不给出操作的重复描述。
到装置B的直接发送的处理
当在装置B与移动电话3之间进行了认证时,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向装置B发送针对“等待接收文件”的搜索分组(步骤S648)。当能够接收文件时,装置B的快速连接单元224向移动电话3发送对于针对“等待接收文件”的搜索分组的响应(步骤S649)。
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从装置B接收对于针对“等待接收文件”的搜索分组的响应,并向装置B发送请求确认可接收的容量的请求(步骤S650)。装置B的快速连接单元224接收请求确认可接收的容量的请求,确认该装置自身的存储器的可接收的容量(可用容量),并向移动电话3发送对于请求确认可接收的容量的请求的响应(步骤S651)。装置B的快速连接单元224在该响应中包括有关于所确认的可接收容量的信息。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从装置B接收对于请求确认可接收的容量的请求的响应,对包括在该响应中的有关于可接受容量的信息与要发送的文件的容量进行比较,并且在确定装置B不能接收要发送的文件时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656,作为与该可接收的容量相关的错误。
另一方面,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从装置B接收对于请求确认可接收容量的请求的响应,并在通过以上比较确定装置B能够接收要发送的文件时向装置B发送接收这些文件的请求(步骤S652)。这里,在装置B的快速连接单元224没有响应该文件接收请求的情况下,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基于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对该文件接收请求的响应来确定不能向装置B发送这些文件,并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656。
另一方面,当装置B的快速连接单元224响应该文件接收请求时(步骤S653),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接收对于该文件接收请求的响应,并向装置B发送关于要发送的文件的文件接收通知(步骤S654)。这里,在装置B的快速连接单元224没有发出文件获取请求的情况下,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基于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响应于文件接收开始通知的文件获取请求来确定不能向装置B发送这些文件,并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656。在与可接收的容量相关的错误、未接收到对于文件接收请求的响应、以及未接收到文件获取请求等任意状态的情况下,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将到装置B的文件发送失败这一发送结果保存在链接数据存储器225中(步骤S656)。
当到装置B的直接发送的处理失败时,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经由WLAN单元31断开与装置B的通信(步骤S657)。另一方面,装置B的快速连接单元224出于以上原因中的任意一个未能接收这些文件,因此保存等待接收文件的状态,以便待机等待由移动电话3进行的重新发送处理(步骤S658)。
当装置B与移动电话3之间的通信断开时,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从WLAN单元31接收断开完成通知(步骤S659)。接着,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确定是否存在还没有向其执行发送的装置(步骤S660)。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基于保存在链接数据存储器325中的上述信息来确定是否存在还没有向其执行发送的装置。当确定不存在还没有向其执行发送的装置时(步骤S660;否),快速连接单元324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683,以重新执行针对发送失败装置的直接发送处理。
另一方面,在确定存在还没有向其执行发送的装置的情况下(步骤S642;是),快速连接单元324针对该还没有向其执行发送的装置执行直接发送处理。如上所述,快速连接单元324能够基于存储在链接数据存储器325中的信息来识别还没有向其执行发送的装置。这里,装置C是还没有向其执行发送的装置;因此,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从这些选择目标装置中选择装置C,以继续开始针对装置C的处理。
到装置C的发送
从步骤S661至S681的处理与从步骤S621至S641的针对装置A的处理相同;因此,将不给出操作的重复描述。这里假设从移动电话3至装置C的直接发送是成功的。
当装置C与移动电话3之间的直接发送的处理是成功的并且通信被断开时,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确定是否存在还没有向其执行发送的装置(步骤S682)。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能够基于保存在链接数据存储器325中的上述信息来确定是否存在还没有向其执行发送的装置。当确定存在还没有向其执行发送的装置时(步骤S682;是),快速连接单元324转移至针对还没有向其执行发送的装置的直接发送处理。另一方面,当确定不存在还没有向其执行发送的装置时(步骤S682;否),快速连接单元324转移至步骤S683,以重新执行针对发送失败的装置的直接发送处理。
接着,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确定是否存在发送失败的装置(步骤S683)。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能够基于保存在链接数据存储器325中的上述信息来确定是否存在发送失败的装置。当确定存在发送失败的装置时(步骤S683;是),快速连接单元324确定是否已经执行了到发送失败的装置的重新发送(步骤S684)。稍后将描述细节;然而,该重新发送结果被保存在链接数据存储器325中,并且快速连接单元324能够参照重新发送结果来确定是否已经执行了重新发送。当确定没有执行对发送失败的装置的重新发送时(步骤S684;否),快速连接单元324确认保存在链接数据存储器325中的发送失败结果(步骤S685)。这里,快速连接单元324确认装置B失败。
到装置B的重新发送
作为向装置B的文件发送以失败结束、并且确认没有执行到装置B的重新发送的结果,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执行向装置B的重新发送。从步骤S686至S699的处理与从步骤S622至S635的针对装置A的处理相同;因此,将不给出操作的重复描述。
当在移动电话3与装置B之间执行直接发送处理并且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从装置B接收到接收完成通知时,快速连接单元324将到装置B的发送成功的事实作为发送结果保存在链接数据存储器325中(步骤S700-1)。另一方面,当从移动电话3接收到与可接收容量相关的错误时,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将到装置B的发送再次失败的事实以及失败的原因作为发送结果保存在链接数据存储器325中。并且,当不存在对文件接收请求的响应时,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将到装置B的发送再次失败的事实以及失败的原因作为发送结果保存在链接数据存储器325中。并且,当没有发出文件获取请求时,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将到装置B的发送再次失败的事实以及失败的原因作为发送结果保存在链接数据存储器325中(步骤S700-2)。
当与装置B的直接重新发送处理终止时,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经由WLAN单元31断开与装置B的通信(步骤S701)。另一方面,装置B的快速连接单元224指示WLAN单元21停用AP单元211(步骤S702)。WLAN单元21在停用AP单元211以后将停用的完成告知快速连接单元224(步骤S703)。
装置B的快速连接单元224接着接收完成了AP单元211的停用的通知,将AP单元211返回到快速模式之前的状态(步骤S704)。换言之,快速连接单元224读取在步骤S605中存储在链接数据存储器225中的AP单元211的状态,并指示AP单元21返回上述状态。例如,如果存储在链接数据存储器225中的AP单元211的状态是正常操作状态,则快速连接单元224将SSID从快速模式SSID返回为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并返回到用于正常操作模式的密钥。结果,装置B要与在改变到快速模式之前构建了网络的另一个装置重构网络。
另一方面,当装置B与移动电话3之间的通信断开时,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从WLAN单元31接收断开完成通知(步骤S705)。如果存在另一个发送失败装置,则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接着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683,以执行针对该发送失败的装置的重新发送处理。
返回到步骤S683,当确定不存在发送失败的装置时(步骤S683;否),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706,以终止按照快速模式的处理。并且,当确定存在发送失败装置并且已经执行了到所有发送失败装置的重新发送时(步骤S684;是),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706,以终止按照快速模式的处理。
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接着在移动电话3的屏幕上显示发送完成消息(步骤S706)。快速连接单元324接着从链接数据存储器325读取在快速模式之前的网络的概况信息(在步骤S620中存储了该概况信息),以通过使用该概况信息来重新连接(步骤S707),并且显示PC链接选择画面作为链接单元32的顶部画面(步骤S708)。
按照快速模式的处理序列中使用的画面的示例
图17A是直接接收开始画面的示例性例示。如图17A所示,当PC 2选择了收件箱时,PC 2显示直接接收按钮,以从移动电话3接收文件。在图17A中,PC 2能够从移动电话3采集诸如图片和运动图像的文件。
图17B是文件接收画面的示例性例示。如图17B所示,PC 2在从移动电话3接收文件之前显示接收确认消息。此外,PC 2显示已经构造的网络可能在文件接收期间被暂时断开的消息。
图17C是外出模式画面的示例性例示。如图17C所示,PC 2在从移动电话3接收文件之前针对诸如在户外的公共场所中进行连接的情况显示提示用户输入口令的消息。PC 2接着显示文本框以输入口令。当在图17C中的画面上输入口令以后,用户指示开始与移动电话3的自动连接,以便从移动电话3接收文件;因此,PC 2执行利用密钥的认证以外还增强了安全性的通信(直接接收)。如果在用户没有在图17C中的画面上输入口令的情况下开始自动连接,则PC 2要执行通过利用密钥的认证确保了安全性的通信(直接接收)。
图17D是文件选择画面的示例性例示。如图17D所示,移动电话3显示能够直接发送到PC 2的文件。用户控制图17D中的文件选择画面,以选择诸如图片、运动图像和音乐数据的期望的文件,并且移动电话3能够基于用户的选择控制来向PC 2发送所选择的文件。
图17E是发送目的地选择画面的示例性例示。如图17E所示,移动电话3显示作为能够被直接发送所选择的文件的发送目的地的装置的列表。用户从如图17E所示的所显示的装置列表中选择期望的发送目的地装置,并且移动电话3基于用户的选择控制向该发送目的地装置直接发送文件。针对发送目的地的选择,移动电话3能够一次选择多个发送目的地,或者能够逐个地选择发送目的地。
在该实施方式中,给出了假设移动电话3作为站(STA)操作的描述。然而,移动电话3可以作为接入点(AP)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在搜索要作为AP操作的PC之前请求WLAN单元31停用AP单元311(步骤S612)。在完成停用AP单元311之后,快速连接单元324接着请求WLAN单元31启用STA单元312。只要快速连接单元324在完成启用STA单元312之后接着转移到步骤S612以搜索要作为AP操作的PC,就足够了。
软件配置
接着,将给出在PC 2与移动电话3之间建立链路的软件配置的描述。图18例示了软件配置。如图18所示,在PC 2与移动电话3之间建立链路的软件包括OS 810、驱动器820和应用程序830。OS 810、驱动器820和应用程序830与硬件800配合建立链路处理。
驱动器820包括WLAN程序820。要在PC 2中执行的WLAN程序820实现了图3所示的WLAN单元21的功能。并且,要在移动电话3中执行的WLAN程序820实现了图3所示的WLAN单元31的功能。WLAN程序820包括STA程序821a和AP程序821b。在PC 2中执行的STA程序821a和AP程序821b实现了图3所示的STA单元212和AP单元211的功能。并且,在移动电话3中执行的STA程序821a和AP程序821b实现了图3所示的STA单元312和AP单元311的功能。
应用830包括链接程序831。要在PC 2中执行的链接程序831实现了图3所示的链接单元22的功能。并且,要在移动电话3中执行的链接程序831实现了图3所示的链接单元32的功能。链路程序831通过使用WLAN程序821与其它信息通信装置链接。换言之,PC 2(或移动电话3)的链接程序831执行与移动电话3(或PC 2)的链接程序831的链接处理。
移动电话的硬件配置
图19例示了移动电话的硬件配置。如图19所示,移动电话900包括无线通信单元910、显示单元920、音频输入/输出单元930、输入单元940、处理器950和存储器960。无线通信单元910、显示单元920、音频输入/输出单元930、输入单元940和存储器960分别连接到处理器950。
存储器960包括程序存储器961、数据存储器962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963。诸如用于实现图3所示的链接单元32的功能的链路程序831的程序被存储在程序存储器961上。存储在图4所示的链接数据存储器225上的诸如SSID、密钥、装置信息和设置信息的各种数据被存储在数据存储器962上。存储器960是例如诸如RAM和闪存的半导体存储器装置或者诸如硬盘驱动器(HDD)和光盘的存储装置。
处理器950是诸如ASIC(专用集成电路)和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集成电路,或者是诸如CPU(中央处理单元)和MPU(微处理单元)的电子电路。另外,处理器950从存储器960读取诸如链接程序831的程序并将这些程序装载到RAM963中;因此,诸如链接程序831的程序要充当诸如链接处理的处理。链接处理接着将例如从数据存储器962读取的信息适当地装载到RAM 963上的分配给该链接处理的区域,以基于例如所装载的数据执行各种数据处理。
PC的硬件配置
图20例示了PC的硬件配置。如图20所示,PC 1000包括RAM 1010、网络接口装置1020、HDD 1030、CPU 1040、介质读取器1050和总线1060。RAM 1010、网络接口装置1020、HDD 1030、CPU 1040和介质读取器1050通过总线1060连接。
另外,诸如用于实现图3所示的链接单元32的功能的链接程序831的程序被存储在HDD 1030上。并且,存储在图4所示的链接数据存储器225上的诸如SSID、密钥、装置信息和设置信息的各种数据被存储在HDD 1030上。
另外,CPU 1040从HDD 1030读取链接程序831以将该程序装载到RAM 1010中;因此,链路程序831要充当链接处理。该链接处理接着将例如从HDD 1030读取的信息适当地装载到RAM 963上的分配给该链接处理的区域,以基于例如所装载的数据执行各种数据处理。
介质读取器1050用于在诸如链接程序831的程序没有存储在HDD 1030的情况下从例如用于存储程序的介质读取诸如链路程序831的程序。介质读取器1050是例如CD-ROM或光盘装置。
网络接口装置1020是用于经由网络与外部装置连接并支持无线连网的装置。
顺带地,以上的链接程序831可以被存储在例如经由例如公共线路、互联网、LAN、WAN(广域网)连接到PC 1000的其它计算机(或服务器)中。在这种情况下,PC 1000经由网络连接装置1020从其它计算机等读取链路程序831,以执行链路程序831。
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该实施方式中,PC 2的链接单元22将用于识别装置的标识符与在作为用于无线通信的AP正常操作时使用的SSID相加。另外,当从要执行站功能的移动电话3接收到搜索AP的请求时,链接单元22发送作为该相加的结果新获取的SSID(设置模式SSID),以作为对于搜索请求的响应。根据这种配置,链接单元22被配置为发送加上了用于识别装置的标识符的新的SSID,作为对于搜索AP的请求的响应,这使得已经发送了该搜索请求的移动电话3能够识别AP的装置。结果,链接单元22能够使得移动电话3执行站功能以连接到期望的AP。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链接单元22将根据操作模式的标识符与在作为用于无线通信的AP正常操作时使用的SSID相加。根据这种配置,链接单元22被配置为将根据操作模式的标识符与正常操作时使用的SSID相加,这样使得接收加上了标识符的新的SSID的移动电话3能够去除要正常连接的AP。结果,链接单元22能够使得要执行站功能的移动电话3与期望的AP连接。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链接单元22将根据装置本身的类别的标识符与在作为用于无线通信的AP正常操作时使用的SSID相加。根据这种配置,链接单元22被配置为将根据装置本身的类别的标识符与SSID相加,这样使得接收加上了标识符的新的SSID的移动电话3能够根据AP的装置类别来识别要连接的期望的AP。结果,链接单元22能够使得要执行站功能的移动电话3与期望的AP连接。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链接单元22还将指示是否要求来自执行站功能的移动电话3的密码的标识符与作为用于无线通信的AP正常操作时使用的SSID相加。根据这种配置,链接单元22被配置为将指示是否请求密码的标识符与SSID相加,这样使得能够增强与正在执行站功能的移动电话3的连接的安全性。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执行站功能的链接单元32发送请求搜索AP的请求。链接单元32接着从要执行AP功能的信息通信装置接收作为对所发送的搜索请求的响应的、加上了用于识别装置的标识符的新的SSID(设置模式的SSID)。链接单元32接着通过使用所接收到的新的SSID与发送了该新的SSID的信息通信装置建立连接。根据这种配置,链接单元32接收加上了用于识别AP的装置的标识符的新的SSID,这样使得能够基于该新的SSID识别AP的要连接的期望的装置。结果,链接单元32能够禁止与不期望的AP装置的意外连接。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链接单元32针对与在要执行AP功能的信息通信装置通过使用所接收到的新的SSID生成密钥时使用的特定条件相同的条件生成密钥。链接单元32接着通过使用所生成的密钥与该信息通信装置建立连接。根据这种配置,链接单元32被配置为使用新的SSID以作为AP的信息通信装置的条件相同的特定条件自动生成密钥,这样使得能够容易地建立与该信息通信装置的连接。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链接单元32在连接建立的处理以及完成特定程度的握手以后,使用包括在新的SSID中的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与已经利用新的SSID建立了连接的信息通信装置重新建立连接。根据这种配置,链接单元32被配置为在利用该新的SSID建立连接以后,通过使用用于正常操作的SSID,与已经建立了连接的装置重新连接,这样使得能够与要连接的期望AP安全地建立连接。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链接单元32在完成握手以后删除新的SSID以及利用该新的SSID生成的密钥。根据这种配置,作为握手完成的结果,链接单元32能够获知AP的装置的装置信息,这样使得能够删除在正常操作时不会被使用的信息。结果,链接单元32能够增加可用的存储容量。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当接收到具有相同标识符的多个新的SSID时,链接单元32提示用户从新的SSID中选择任意的SSID。根据这种配置,当接收到具有相同标识符的多个新的SSID时,链接单元32能够提示用户选择作为AP的装置,以允许与期望的AP的连接。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如果被执行无线通信的站功能的移动电话3请求发送装置信息和无线LAN信息,则PC 2的链接单元22向移动电话3发送该装置自身中的用于执行无线通信的接入点功能的信息。当从移动电话3接收到完成了对所发送的信息的接收的通知时,PC 2的链接单元22接着请求移动电话3发送装置信息和无线LAN信息。根据这种配置,PC 2的链接单元22向移动电话3发送该装置自身中的装置信息和无线LAN信息,这样允许将该装置自身中的用于无线通信的连接的信息传送给移动电话3。并且,PC 2的链接单元22请求移动电话3发送装置信息和无线LAN信息,这样允许接收移动电话3中的用于无线通信的连接的信息。结果,通过无线电进行通信的PC 2和移动电话3能够获取用于无线通信的连接的相互信息。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当接收到移动电话3的信息作为对于发送装置信息和无线LAN信息的请求的响应时,PC 2的链接单元22将所接收到的信息存储在链接数据存储器225中。根据这种配置,PC 2的链接单元22存储移动电话3中的用于无线通信的连接的信息,这样使得即使将来AP功能与站功能在PC 2与移动电话3之间相互交换也能够简化连接。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PC 2的装置链接单元222从移动电话3获取设置信息文件并基于与所获取的设置信息文件相关的信息来显示与移动电话3链接的功能,换言之,显示可以从移动电话3采集的数据。因此,防止了在PC 2中采集移动电话3的用户不期望的数据。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移动电话3的链接单元32在与多个PC 2可链接的状态下进行操作以仅与用户所选择的一个PC 2建立连接,并且所选择的一个PC 2确认移动电话3的装置信息已经在该装置自身中登记,并进行操作以建立该连接。在按照这种方式建立了连接以后,在移动电话3与该一个PC 2之间执行了装置链接处理。因此,在移动电话3中防止了到即使可链接的、没有建立连接的PC 2(不应当被发送数据的PC)的数据发送。并且,在PC 2中防止了从移动电话3采集无用的数据。因此,确保了数据私密性,移动电话3中的数据不会泄露到无关装置。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互联网连接单元223和323终止PC 2作为AP操作并且移动电话3作为STA操作的PC-移动电话链路,并使得PC 2和移动电话3分别作为STA和AP进行操作。互联网连接单元223和323接着经由移动电话3将PC 2连接到互联网。因此,用户可以在PC 2与移动电话3之间方便地切换AP和STA。因此,用户还可以在PC 2没有连接到网络(诸如在户外)的情况下通过设置PC-移动电话链接来简单地利用PC 2使用互联网。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搜索AP的装置,从对该搜索进行响应的装置中提取处于等待直接接收的执行的状态的装置,并基于等待直接接收的执行的装置中的允许连接的连接信息来针对用户从所提取的装置中选择出的多个装置中的每一个执行连接的建立和数据的发送。根据这种配置,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不必针对要被发送数据的各个装置预先登记设置信息,并且能够与多个装置连接,以方便地向这些装置发送数据。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使用针对与处于等待直接接收的执行的状态的装置生成密钥时使用的特定条件相同的条件生成的密钥,作为针对与该装置的连接的信息。根据这种配置,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被配置为在与处于等待直接接收的执行的状态的装置的条件相同的特定条件生成密钥,这样使得能够无需针对该装置的预先设置(认证和登记)即可保持安全性的情况下建立临时连接。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如果不能够向作为数据发送目标的多个装置当中的特定目标装置发送数据,则移动电话3的快速连接单元324在发送失败时不执行重新发送处理,并且转移到向该多个装置当中的其它目标装置发送数据的处理。另外,在通过确定处理确定已经针对该多个装置中的全部装置执行了数据发送处理以后,快速连接单元324针对不能被发送数据的目标装置重新执行连接建立处理和数据发送处理。根据这种配置,在对该多个目标装置中的全部目标装置执行数据发送处理的同时解决数据发送失败的原因并且通过重新发送数据的处理而使得发送成功的可能性增加。例如,如果不完全的发送的原因是与可接收的容量相关的错误,则该错误的原因可通过在链接目标装置中预留可接收的容量的操作来解决。并且,例如,如果不完全的发送的原因是没有从快速连接单元324接收到针对文件接收请求和文件获取请求的响应,则该原因可以通过诸如减少PC 2的处理负担并解决网络拥塞来解决。并且,通过上述重新发送处理缩短了直到数据被发送到全部目标装置为止的周期。
其它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给出了对n个PC与一个移动电话链接的情况的描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还类似地应用于n个PC与m(m是2或更多)个移动电话链接的情况。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给出了对PC与移动电话链接的情况的描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还类似地应用于具有无线LAN功能的装置(诸如PC与PC、移动电话与移动电话以及移动电话与其它装置)链接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方面,实现了将装置保持的数据方便地发送到多个其它装置当中的特定装置。

Claims (3)

1.一种链接方法,所述链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执行装置本身与多个其它装置之间的相互认证和登记以利用无线通信与所述多个其他装置链接,所述装置和所述多个其他装置是个人电脑或移动电话;
存储在所述认证和登记时分别从所述多个其它装置获取的装置信息,所述装置信息包括MAC地址、所述装置的类别信息、与液晶显示器和照相机的像素数相关的信息、以及与链接功能相关的信息,所述链接功能是采集图片的功能、采集运动图像的功能、或者采集步数或活动量的功能;
接收用于从所述多个其它装置中选择一个其它装置的输入;
利用所述无线通信搜索所述多个其它装置;
利用所述装置信息确认对所述搜索的响应中是否包括来自所选择的其它装置的响应;以及
基于所述确认的结果请求与所选择的其它装置进行连接,以与所选择的其它装置连接;以及
在与所选择的其他装置连接后利用所选择的其他装置执行链接处理,所述链接处理是采集所述图片的处理、采集所述运动图像的处理、或者采集所述步数或所述活动量的处理。
2.一种信息通信装置,所述信息通信装置包括:
链接单元,所述链接单元用于执行所述信息通信装置本身与多个其它装置之间的相互认证和登记以利用无线通信与所述多个其他装置链接,并且在所述认证和登记时分别从所述多个其它装置获取装置信息,所述信息通信装置和所述多个其他装置是个人电脑或移动电话,所述装置信息包括MAC地址、所述装置的类别信息、与液晶显示器和照相机的像素数相关的信息、以及与链接功能相关的信息,所述链接功能是采集图片的功能、采集运动图像的功能、或者采集步数或活动量的功能;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链接单元获取的所述装置信息;以及
选择单元,所述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多个其它装置中选择一个其它装置,其中,
所述链接单元被设置为利用所述无线通信执行针对所述多个其它装置的搜索,利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装置信息确认对所述搜索的响应中是否包括来自所选择的其它装置的响应,以及基于所述确认的结果来请求与所选择的其它装置进行连接,以与所选择的其它装置连接,并且在与所选择的其他装置连接后利用所选择的其他装置执行链接处理,所述链接处理是采集所述图片的处理、采集所述运动图像的处理、或者采集所述步数或所述活动量的处理。
3.一种信息和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装置;以及
多个第二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装置包括:
第一链接单元,所述第一链接单元用于执行所述第一装置本身与多个第二装置之间的相互认证和登记以利用无线通信与所述多个第二装置链接,并且在所述认证和登记时分别从所述多个第二装置获取装置信息,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多个第二装置是个人电脑或移动电话,所述装置信息包括MAC地址、所述装置的类别信息、与液晶显示器和照相机的像素数相关的信息、以及与链接功能相关的信息,所述链接功能是采集图片的功能、采集运动图像的功能、或者采集步数或活动量的功能;
第一存储器,所述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第一链接单元获取的所述装置信息;以及
选择单元,所述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多个第二装置中选择一个第二装置,
所述多个第二装置各自包括:
第二链接单元,所述第二链接单元用于执行所述第二装置本身与所述第一装置之间的相互认证和登记以利用所述无线通信与所述第一装置链接,并且在所述认证和登记时从所述第一装置获取所述第一装置的装置信息;以及
第二存储器,所述第二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第二链接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装置的所述装置信息,
所述第一链接单元被设置为利用所述无线通信执行针对所述多个第二装置的搜索,利用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器上的所述装置信息确认对所述搜索的响应中是否包括来自所选择的装置的响应,以及基于该确认的结果来请求与所选择的装置进行连接,以与所选择的装置连接,并且在与所选择的装置连接后利用所选择的装置执行链接处理,所述链接处理是采集所述图片的处理、采集所述运动图像的处理、或者采集所述步数或所述活动量的处理,并且
所述第二链接单元被设置为利用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器上的所述装置信息确认所述搜索是否是由所述第一装置进行的,基于该确认的结果响应所述搜索,响应于所述第一链接单元的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一装置连接,并且在与所述第一装置连接后利用所述第一装置执行所述链接处理。
CN201210021384.6A 2011-03-31 2012-01-31 信息通信装置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402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81120A JP2012217049A (ja) 2011-03-31 2011-03-31 プログラム、情報通信機器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11-081120 2011-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40292A CN102740292A (zh) 2012-10-17
CN102740292B true CN102740292B (zh) 2014-12-10

Family

ID=45495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138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40292B (zh) 2011-03-31 2012-01-31 信息通信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44408B2 (zh)
EP (1) EP2506616B1 (zh)
JP (1) JP2012217049A (zh)
KR (2) KR20120111970A (zh)
CN (1) CN1027402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31568B2 (en) * 2011-09-27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a wireless device
JP2015516728A (ja) * 2012-03-23 2015-06-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通信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US9031050B2 (en) 2012-04-17 2015-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a mobile device to enable another device to connect to a wireless network
JP6418723B2 (ja) * 2013-02-15 2018-11-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5005256A1 (ja) * 2013-07-09 2015-01-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ユーザ端末
JP6024652B2 (ja) * 2013-12-27 2016-11-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ラオケ用通信方法及びカラオケ用通信システム
US9836594B2 (en) 2014-05-19 2017-12-05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Service channel authentication token
JP6503734B2 (ja) * 2014-12-26 2019-04-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772466B2 (ja) * 2016-01-26 2020-10-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システム、表示装置、制御装置、及びこれらの制御方法
JP6834140B2 (ja) * 2016-02-17 2021-02-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情報配信プログラム、情報配信方法および情報配信装置
KR20180059207A (ko) * 2016-11-25 2018-06-04 에이치피프린팅코리아 주식회사 모바일 단말을 이용한 화상 형성 장치의 무선 연결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화상 형성 장치
JP2019096176A (ja) * 2017-11-27 2019-06-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機器探索装置、及び機器探索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332A (zh) * 2005-01-11 2006-07-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安全组管理系统
CN101795453A (zh) * 2008-12-31 2010-08-04 英特尔公司 用于建立设备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28250B2 (ja) * 2000-11-17 2005-03-09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用いられる登録・認証方法
JP4104524B2 (ja) 2003-10-06 2008-06-18 サクサ株式会社 無線lan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登録方法
US20050250474A1 (en) * 2004-05-07 2005-11-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dle mode location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316488B2 (ja) * 2004-12-27 2009-08-19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接続設定方法
KR100748683B1 (ko) 2005-12-08 2007-08-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랜 단말의 접속 액세스 포인트 선택 장치 및 방법
JP4754964B2 (ja) * 2005-12-28 2011-08-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網制御装置及び無線網制御システム
JP2007221286A (ja) * 2006-02-15 2007-08-30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lan基地局
JP2007221288A (ja) * 2006-02-15 2007-08-30 Fujitsu Ltd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JP5090470B2 (ja) * 2007-02-19 2012-12-05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内で、ユーザ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1772980B (zh) * 2007-07-31 2013-08-1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lan终端和搜索接入点的方法
US8302166B2 (en) 2008-02-18 2012-10-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Associating network devices with users
JP2010011404A (ja) * 2008-06-30 2010-01-14 Toshiba Corp ワイヤレスデバイス、およびワイヤレスデバイスの制御方法
JP5319375B2 (ja) * 2009-04-14 2013-10-1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の接続設定方法
JP5257306B2 (ja) * 2009-09-11 2013-08-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120142315A1 (en) * 2010-12-06 2012-06-07 Jong-Moon Chung Method for authentication and key establishment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mobile station and a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332A (zh) * 2005-01-11 2006-07-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安全组管理系统
CN101795453A (zh) * 2008-12-31 2010-08-04 英特尔公司 用于建立设备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06616A3 (en) 2013-04-03
CN102740292A (zh) 2012-10-17
US20120252412A1 (en) 2012-10-04
EP2506616A2 (en) 2012-10-03
KR20140074265A (ko) 2014-06-17
KR20120111970A (ko) 2012-10-11
US8744408B2 (en) 2014-06-03
KR101733527B1 (ko) 2017-05-10
EP2506616B1 (en) 2018-05-23
JP2012217049A (ja) 2012-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0292B (zh) 信息通信装置和系统
CN102740499B (zh) 链接方法以及信息通信装置、方法和系统
CN102740500B (zh) 链接方法以及信息通信装置、方法和系统
CN102740293B (zh) 信息通信装置和链接方法
JP5257306B2 (ja) 無線通信装置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20120137759A (ko) 단말 간의 피어투피어 연결 방법 및 장치
CN102740288B (zh) 链接方法、信息通信装置和系统
CN102740410B (zh) 链接方法以及信息通信装置、方法和系统
JP6215853B2 (ja) プログラム、情報通信機器およびシステム
JP6020078B2 (ja) 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端末の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への接続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