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1036A - 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91036A
CN103391036A CN2013101647508A CN201310164750A CN103391036A CN 103391036 A CN103391036 A CN 103391036A CN 2013101647508 A CN2013101647508 A CN 2013101647508A CN 201310164750 A CN201310164750 A CN 201310164750A CN 103391036 A CN103391036 A CN 103391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mentioned
supply relay
resistanc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647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91036B (zh
Inventor
村松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91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10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910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10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Electri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构成抑制电源继电器的熔敷故障、且能够检测出电源继电器的异常的控制装置。第3电阻的一端连接在电源继电器与马达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电池的负极侧。放电开关设置在第3电阻与电池的负极侧之间,通过被进行接通操作或者断开操作,来允许或者切断经由第3电阻流向电池的负极侧的电流流动。微型计算机在点火开关被进行了接通操作而被从电池供给电力,且在经过第1规定时间后,对电源继电器进行接通操作。微型计算机在对电源继电器进行了接通操作后,对放电开关进行接通操作,并在经过第2规定时间后,基于检测出的电容器的电压,能够检测出电源继电器的断开固定异常。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控制向驱动对象供给的电力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具备允许或者切断电流向驱动对象的流动的电源继电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控制装置中,以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电动机作为驱动对象,并具备电磁式的电源继电器。该控制装置在电源继电器与电动机之间,还具备允许或者切断流向电动机的电流的电磁式的电动机继电器。另外,在电源继电器与电动机继电器之间连接电容器的一端。
专利文献1:JP2010-111311A
在专利文献1的控制装置中,当启动开关被驾驶进行了接通员操作时,电源的电力在电源继电器中迂回并被供给至电容器。由此,电容器被充电至成为电源电压程度的电压。其后,控制装置通过对电源继电器进行接通操作,来抑制大电流从电源经由电源继电器向电容器的流入。由此,抑制电源继电器的熔敷故障。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控制装置中,通过在对电源继电器进行接通操作后,对电动机继电器进行接通操作,检测规定时间经过后的电容器的一端侧的电压,从而能够检测出电源继电器的断开固定异常。这里,电源继电器的断开固定异常是指,无论是电源继电器的接通操作或者断开操作,一直保持断开状态的情况。具体而言,在检测出的电容器的电压比电源电压低了规定值以上时,由控制装置判定为电源继电器断开固定异常。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控制装置中,每当检测电源继电器的断开固定异常时,以电动机继电器的设置为前提。因此,在设为为了实现控制装置的故障率的减少、小型化以及低成本化而不具备电动机继电器的构成时,则无法检测电源继电器的断开固定异常。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作出在电源继电器的断开固定异常时电容器的电压与电源电压之间的电位差的方法,提出了一种使电动机的驱动电路工作的方法。然而,若为了进行异常判定而使驱动电路工作,则向电动机通电,有可能招致了不希望的电动机的驱动。不希望的电动机的驱动会给操作方向盘的驾驶员带来不适。另外,在为了作出电容器的电压与电源电压之间的电位差而使电动机的驱动电路工作的情况下,存在控制变得复杂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构成抑制电源继电器的熔敷故障,且能够检测出电源继电器的异常的控制装置。
本申请的一个例子所涉及的控制装置是控制向驱动对象供给的电力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具备电源继电器、控制部、启动开关、第1电阻、电容器、第2电阻、第3电阻、放电开关以及电压检测部。电源继电器设置在电源与驱动对象之间,通过该电源继电器被进行接通操作或者断开操作,从而允许或者切断电流从电源向驱动对象的流动。控制部通过被从电源供给电力而启动,并通过对电源继电器进行接通操作或者断开操作来控制电力向驱动对象的供给。启动开关设置在电源与控制部之间,通过该启动开关被进行接通操作或者断开操作,来允许或者切断从电源向控制部的电流流动。第1电阻的一端被连接在启动开关与控制部之间,该第1电阻的另一端被连接在电源继电器与驱动对象之间。电容器的一端被连接在电源继电器与驱动对象之间,该电容器的另一端被连接在电源的负极侧。第2电阻的一端被连接在电源继电器与驱动对象之间,该第2电阻的另一端被连接在电源的负极侧。第3电阻的一端被连接在电源继电器与驱动对象之间,该第3电阻的另一端被连接在电源的负极侧。放电开关被设置在第3电阻与电源的负极侧之间,该放电开关通过被进行接通操作或者断开操作,来允许或者切断经由第3电阻流向电源的负极侧的电流流动。电压检测部检测电容器的一端侧的电压。
另外,在本申请的一个例子所涉及的控制装置中,控制部通过启动开关被进行接通操作而被从电源供给电力,在经过第1规定时间后,控制部对电源继电器进行接通操作。启动开关被进行接通操作起经过第1规定时间后,电容器通过从电源发出后在电源继电器中迂回并经由第1电阻而被供给的电力,被充电至成为电源电压程度的电压。因此,即使在该时刻电源继电器被进行接通操作,也不会发生大电流从电源经由电源继电器流入电容器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电源继电器的熔敷故障。
这样,本申请的一个例子所涉及的控制装置代替以往的控制装置中的电磁式的电动机继电器而具备第3电阻以及放电开关。一般地,电磁式的电动机继电器大型且昂贵。由此,在本申请中,若例如将第3电阻以一般的电阻器等构成,将放电开关以一般的开关元件等构成,则能够使控制装置的大小缩小,并且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另外,还能够减少控制装置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关于本申请的上述以及他的目的、特征、优点,从参照附图的下述的详细的说明能够更加明确。在附图中,
图1是表示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具备应用了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转向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所涉及的电源继电器的断开固定异常的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4A是用于说明书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的工作的图,并且是正常时的图。
图4B是表示用于说明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的工作的图,并且是电源继电器中产生断开固定异常时的图。
图5是表示本申请的第2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所涉及的电源继电器的断开固定异常以及接通固定异常的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图5的流程图的后续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申请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的工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其中,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对实质相同的构成部位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将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在图1中表示。控制装置1控制向作为驱动对象的马达3供给的电力,对马达3进行驱动控制。控制装置1被用于马达3和例如辅助车辆的转向操作用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图2表示具备电动动力转向装置99的转向系统90的全体构成。在电动动力转向装置99中,转矩传感器94被设置于与方向盘91连接的转向轴92。转矩传感器94检测驾驶员经由方向盘91输入至转向轴92的转向转矩。
在转向轴92的前端设置有小齿轮96,小齿轮96与齿条轴97啮合。一对车轮98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经由转向横拉杆等连结于齿条轴97的两端。
由此,当驾驶员使方向盘91旋转时,与方向盘91连接的转向轴92旋转,转向轴92的旋转运动通过小齿轮96转换为齿条轴97的直线运动,一对车轮98被转向与齿条轴97的直线运动位移对应的角度。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99具备产生转向辅助转矩的马达3、对该马达3进行驱动控制的控制装置1、以及对马达3的旋转进行减速并向转向轴92传动的减速齿轮93等。马达3例如为有刷DC马达。马达3通过被从电源的电池2供给电力而驱动。马达3使减速齿轮93正向或逆向旋转。电动动力转向装置99包括上述的转矩传感器94以及检测车速的车速传感器95。
通过该构成,电动动力转向装置99基于来自转矩传感器94以及车速传感器95等的信号,从马达3产生用于辅助方向盘91的转向的转向辅助转矩,并传递到转向轴92。
接下来,基于图1对控制装置1进行说明。控制装置1具备电源继电器10、作为控制部的微型计算机20、作为启动开关的点火开关30、第1电阻41、电容器50、第2电阻42、第3电阻43以及放电开关60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还具备电力转换电路70。电力转换电路70具有开关元件71、72、73、74、电阻75、76等。开关元件71与开关元件72、以及开关元件73与开关元件74分别构成串联连接体。另外,开关元件71以及开关元件72的串联连接体、与开关元件73以及开关元件74的串联连接体构成并联连接体。各串联连接体的连接点分别与马达3的一对端子之一连接。电阻75、76为失效保护(fail safe)用的电阻体,且分别与开关元件71、74并联连接。这样,电力转换电路70构成了所谓H桥接电路。电力转换电路70通过由后述的微型计算机20进行工作控制,从而对来自电池2的电力进行转换,供给至马达3。
微型计算机20是以马达3作为控制对象,通过操作电力转换电路70来控制马达3的控制量(转矩等)的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20具有作为运算单元的中央处理单元(CPU)、作为存储单元的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21等。这里,非易失性存储器21例如是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等、无论有无供电均保持存储的存储器。
电源继电器10设置在电池2与电力转换电路70及马达3之间,是用于将电池2的电力经由电力转换电路70供给至马达3的电源电路。电源继电器10通过被微型计算机20进行接通操作或者断开操作,从而允许或者切断从电池2向电力转换电路70以及马达3的电流流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继电器10例如是模拟式继电器,更具体而言为活动铁心式继电器等电磁式继电器。
点火开关30是车载控制系统的启动开关,由驾驶员进行接通、断开操作。点火开关30设置在电池2的正极侧与微型计算机20之间,通过被驾驶员进行接通操作或者断开操作,从而允许或者切断从电池2向微型计算机20的电流流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控制装置1而言,在点火开关30与微型计算机20之间具备第1二极管4。第1二极管4将从点火开关30朝向微型计算机20的方向作为顺向而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具备一端连接在第1二极管4与微型计算机20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电源继电器10与电力转换电路70之间的第2二极管5。第2二极管5将从电源继电器10与电力转换电路70之间朝向第1二极管4与微型计算机20之间的方向作为顺向而配置。
第1电阻41的一端连接在第1二极管4与微型计算机20之间,其另一端连接在电源继电器10与电力转换电路70之间。即、第1电阻41与第2二极管5并联设置。这里,第1电阻41为一般的电阻器、且其电阻值例如被设定为50Ω。
电容器50的一端被连接在电源继电器10与电力转换电路70之间,其另一端被连接于电池2的负极侧即地线。电容器50被连接在使其与电力转换电路70的布线长尽可能缩短的位置处。对于电容器50而言,使用如能够向电力转换电路70稳定地供给电力那样的大容量电容器。
第2电阻42的一端连接在电源继电器10与电力转换电路70之间,其另一端接地。即、第2电阻42与电容器50并联连接。第2电阻42是为了使蓄电于电容器50中的电荷放电而设置的。这里,第2电阻42为一般的电阻器、且其电阻值例如被设定为1.2kΩ。
第3电阻43的一端连接在电源继电器10与电力转换电路70之间,其另一端接地。即、第3电阻43与电容器50以及第2电阻42并联连接。这里,第3电阻43为一般的电阻器,且其电阻值例如被设定为400Ω。此外,电流在第3电阻43中流动时的发热值为规定值以下。
放电开关60设置在第3电阻43与电池2的负极侧即地线之间。放电开关60例如是晶体管等能够进行开关工作的半导体元件。放电开关60通过被微型计算机20进行接通操作或者断开操作,而允许或者切断经由第3电阻43流向地线的电流流动。
微型计算机20通过从电池2经由第1二极管4以及第2二极管5中的至少一方被供给电力而启动,来执行各种处理。微型计算机20对马达3的控制量进行控制。即、微型计算机20通过进行开关元件71、74的周期性的接通断开操作和开关元件72、73的周期性的接通断开操作中的任意一方,而进行使马达3正转或者反转的处理。此时,根据接通操作时间相对于上述周期性的接通断开操作的1周期的时间比率,来控制供给至马达3的电流量。
另外,微型计算机20能够检测点火开关30的第1二极管4侧的电压(以下,适当地称为“点火输出电压VIG”。)。当点火开关30为接通状态时,点火输出电压VIG与电池2的电压,即电源电压相当。另外,微型计算机20能够检测电容器50的一端侧的电压(以下,适当地称为“电容器电压VPc”。)。这里,微型计算机20与电压检测部或者电压检测单元的一个例子对应。
微型计算机20在控制马达3的控制量之前,进行对电源继电器10进行接通操作的处理。这里,电源继电器10所具有的励磁线圈11的一端子连接于第1二极管4的微型计算机20侧,另一端子经由开关元件13接地。通过该构成,当点火开关30为接通状态时,微型计算机20对开关元件13进行接通操作,使开关元件13成为接通状态,从而电流从电池2经由电源继电器10的励磁线圈11流向地线。由此,励磁线圈11产生磁力,电源继电器10的可动接点12发生位移,从而其输入端子(连接于电池2侧的端子)与输出端子(连接于电力转换电路70侧的端子)成为导通状态。其结果为,允许从电池2向电力转换电路70以及马达3的电流流动。这样,微型计算机20在使向马达3的电力供给成为可能的状态后,对电力转换电路70进行操作,从而控制为了辅助驾驶员的转向的马达3的控制量。
这里,若点火开关30被驾驶员进行了接通操作,则在进行微型计算机20对电源继电器10的接通操作之前,使来自电池2的电力经由第1电阻41充电至电容器50(这里,将该充电称为“预充电”。)。因此,在对电源继电器10进行接通操作的时刻,电容器50的充电电压已经成为与电池2的电压、即电源电压同程度的电压。详细而言,电容器50的充电电压成为由电阻75、马达3、电阻76、第2电阻42以及第1电阻41对电池2的电压(准确而言,从这减去第1二极管4的电压降量而得的值)的分压程度。
如上述那样,第1电阻41的电阻值与第2电阻42(以及电阻75、马达3、电阻76)的电阻值比较,被设定为足够小的值。因此,在电源继电器10被进行接通操作的时刻,电容器50的电压已经被充电至电池2的电压程度。由此,当电源继电器10被进行接通操作时,能够使得经由电源继电器10从电池2流向电容器50的电流量足够小。
接下来,基于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进行的电源继电器10的断开固定异常的判定处理进行说明。这里,电源继电器的断开固定异常是指,无论是接通操作或者断开操作均一直处于断开状态的异常。图3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S100以驾驶员对点火开关30进行接通操作,电力被供给至微型计算机20为契机,由微型计算机20执行。
在S101中,微型计算机20判断从点火开关30被进行接通操作,电力被供给至微型计算机20起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即第1规定时间T1。在判断为已经过第1规定时间T1的情况下(S101:是),处理移向S102。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未经过第1规定时间T1的情况下(S101:否),处理返回S101。即、微型计算机20反复进行S101的处理直到经过第1规定时间T1为止,若经过第1规定时间T1,则移向S102。这里,第1规定时间T1被设定为“从点火开关30成为接通状态起到电容器50被充电至成为电源电压程度所需要的时间”以上。因此,在已经过第1规定时间T1的时刻,电容器50被充电至成为电源电压程度。
在S102中,微型计算机20对电源继电器10进行接通操作。由此,电源继电器10只要未发生断开固定异常,就成为接通状态。该情况下,电流经由电源继电器10从电池2流入电容器50,电容器50的电压成为与电源电压相同。换句话说,电容器电压VPc成为与点火输出电压VIG相当的电压。另一方面,若电源继电器10发生断开固定异常,则不会成为接通状态而保持断开状态。该情况下,从电池2经由电源继电器10的电流不流入电容器50,电容器50的电压为已经过第1规定时间T1的时刻的电压,即保持电源电压程度。在S102的后,处理移向S103。
在S103中,微型计算机20对放电开关60进行接通操作。由此,放电开关60成为接通状态,电流经由第3电阻43以及放电开关60流入地线。此时,只要电源继电器10未发生断开固定异常,则电源继电器10就为接通状态,因此电容器50的电压保持与电源电压(点火输出电压VIG)相同。
另一方面,若电源继电器10发生断开固定异常,则电源继电器10为断开状态,因此电容器50的电压降低。这是由于与电容器50并联连接的路径的电阻值降低。即、通过放电开关60成为接通状态,从而电阻75、马达3以及电阻76、和第2电阻42、第3电阻43与电容器50成为并联连接的状态。由此,与电容器50并联连接的路径的电阻值比第2电阻42的电阻值小。因此,与电容器50并联连接的路径和第1电阻41对电池2的电压的分压值比基于第2电阻42以及第1电阻41的分压值低。由此,通过对放电开关60进行接通操作,电容器50的电压降低。此外,在电源继电器10发生断开固定异常的情况下,在对放电开关60进行接通操作且经过规定时间后,电容器电压VPc与点火输出电压VIG相比降低了规定值以上。在S103后,处理移向S104。
在S104中,微型计算机20判断是否从在S103中对放电开关60进行接通操作起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即第2规定时间T2。在判断为经过了第2规定时间T2的情况下(S104:是),处理移向S105。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未经过第2规定时间T2的情况下(S104:否),处理返回至S104。即,微型计算机20反复进行S104的处理直到经过第2规定时间T2为止,若经过第2规定时间T2,则移向S105。这里,第2规定时间T2被设定成,假设在电源继电器10产生断开固定异常的情况下,电容器电压VPc降低而移向稳定状态的时间中尽可能短的时间。
在S105中,微型计算机20判断电容器电压VPc是否在从点火输出电压VIG降低了规定值α而得的值以下。在判断为电容器电压VPc在从点火输出电压VIG降低了规定值α而得的值以下(VPc≤VIG-α)的情况下(S105:是),处理移向S106。另一方面,在判断为电容器电压VPc不在从点火输出电压VIG降低了规定值α而得的值以下(VPc>VIG-α)的情况下(S105:否),处理移至S108。这里,规定值α基于与电容器50并联连接的路径的电阻值、第1电阻41的电阻值以及电池2的电压而被设定。
在S106中,微型计算机20判断为电源继电器10发生了断开固定异常。其后,处理移向S107。
在S107中,微型计算机20向驾驶员通知电源继电器10发生了断开固定异常。具体而言,微型计算机20例如通过使设置在车室内的驾驶员能够视觉识别的位置处的警告灯6(参照图1)点亮来向驾驶员进行通知。另外,微型计算机20禁止马达3(电力转换电路70)的驱动控制。由此,以后不向马达3供给电力,不对马达3进行驱动。由此,不进行基于电动动力转向装置99的驾驶员的转向辅助。在S107后,处理移向S109。
在S108中,微型计算机20开始马达3(电力转换电路70)的驱动控制。由此,以后,微型计算机20通过控制向马达3供给的电力,来对马达3进行驱动。由此,不进行基于电动动力转向装置99的驾驶员的转向辅助。在S108后,处理移向S109。
在S109中,微型计算机20判断是否由驾驶员对点火开关30进行了断开操作。微型计算机20在判断为点火开关30被进行了断开操作的情况下(S109:是),结束一系列的处理S100。另一方面,微型计算机20在判断为点火开关30未被进行断开操作,即、点火开关30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下(S109:否),处理返回S109。
以上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微型计算机20进行的与电源继电器10的断开固定异常的判定处理相关的处理流程。
接下来,基于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的工作例进行说明。
图4A中表示电源继电器10未发生断开固定异常的情况,即、正常时的工作例。图4B表示电源继电器10发生断开固定异常的情况,即、异常时的工作例。
如图4A所示,当在时刻t1由驾驶员对点火开关30进行了接通操作时,点火输出电压VIG上升至电池2的电压,以后,电容器电压VPc逐渐地上升。在从时刻t1起经过了第1规定时间T1的时刻亦即时刻t2稍前,电容器电压VPc成为与电源电压同程度的电压。
当在时刻t2由微型计算机20对电源继电器10进行了接通操作时,电流从电池2流入电容器50,电容器电压VPc成为与电池2的电压,即、点火输出电压VIG相当的电压。
虽然在时刻t3由微型计算机20对放电开关60进行了接通操作,但电容器电压VPc不产生变动。
在从时刻t3起经过了第2规定时间T2的时刻亦即时刻t4,微型计算机20检测电容器电压VPc。由于检测出的电压VPc与点火输出电压VIG相同,即、VPc>VIG-α,所以微型计算机20判定为电源继电器10未发生断开固定异常。以后,微型计算机20对马达3的驱动进行控制,电动动力转向装置99进行驾驶员的转向的辅助。
如图4B所示,当在时刻t1由驾驶员对点火开关30进行了接通操作时,点火输出电压VIG上升至电池2的电压,以后,电容器电压VPc逐渐地上升。在从时刻t1起经过了第1规定时间T1的时刻亦即时刻t2稍前,电容器电压VPc成为与电源电压同程度的电压。
虽然在时刻t2由微型计算机20对电源继电器10进行了接通操作,但电容器电压VPc不发生变动。此时的电容器电压VPc与电源电压为同程度,因此在该时刻难以判断是否电源继电器10发生了断开固定异常。
当在时刻t3由微型计算机20对放电开关60进行了接通操作,则电容器电压VPc逐渐地降低。在从时刻t3起经过了第2规定时间T2的时刻亦即时刻t4稍前,电容器电压VPc成为从点火输出电压VIG降低了规定值α而得的值以下。
在时刻t4,微型计算机20检测电容器电压VPc。由于检测出的电压VPc在从点火输出电压VIG降低了规定值α而得的值以下,即VPc≤VIG-α,因此微型计算机20判断为电源继电器10发生了断开固定异常。微型计算机20使警告灯6点亮,以后,禁止马达3的驱动控制,不进行基于电动动力转向装置99的驾驶员的转向辅助。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1)在本实施方式中,微型计算机20在点火开关30被进行了接通操作而被从电池2供给电力,并经过第1规定时间T1后,对电源继电器10进行接通操作。在从点火开关30被进行接通操作起经过第1规定时间T1后,电容器50通过从电池2发出而在电源继电器10中迂回并经由第1电阻41而被供给的电力被充电至成为电源电压程度的电压。因此,即使在该时刻进行电源继电器10的接通操作,大电流也不会从电池2经由电源继电器10流入电容器50。由此,根据本申请的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电源继电器10的熔敷故障。
微型计算机20在对电源继电器10进行接通操作后,对放电开关60进行接通操作。微型计算机20在经过第2规定时间T2后,基于检测出的电容器电压VPc,能够检测出电源继电器10的断开固定异常。例如,在电源继电器10正常动作的情况下,即、电源继电器10未发生断开固定异常的情况下,由微型计算机20对放电开关60进行接通操作,在经过第2规定时间T2后,电容器电压VPc与电源电压(点火输出电压VIG)相同。另一方面,在电源继电器10非正常的情况下,即、电源继电器10产生了断开固定异常的情况下,由微型计算机20对放电开关60进行接通操作,在经过第2规定时间T2后,电容器电压VPc成为比电源电压(VIG)低了规定值α以上的电压。这是由于在电源继电器10发生断开固定异常的情况下,电源继电器10不为接通状态,而放电开关60为接通状态,从而与电容器50并联连接的(包括第3电阻43)路径的电阻值降低。
由此,微型计算机20对放电开关60进行接通操作,在经过第2规定时间T2后,电容器电压VPc与电源电压(VIG)相同,即、电容器电压VPc高于“比电源电压(VIG)低了规定值α以上的电压”的情况下,判定为电源继电器10未发生断开固定异常。另一方面,微型计算机20对放电开关60进行接通操作,在经过第2规定时间T2后,电容器电压VPc低于“比电源电压(VIG)低了规定值α以上的电压”的情况下,判定为电源继电器10发生了断开固定异常。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代替以往的控制装置中的电磁式的电动机继电器(马达继电器)而具备第3电阻43以及放电开关60。一般而言,电磁式的电动机继电器大型且昂贵。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第3电阻43以一般的电阻器构成,将放电开关60以晶体管等一般的开关元件构成,所以能够缩小控制装置1的大小,并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还能够减少故障率。
(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电阻43被设定成比第2电阻42的电阻值小的电阻值。由此,能够缩短在电源继电器10的断开固定异常时从对放电开关60进行接通操作起到电容器50的电压成为规定值(比电源电压(VIG)低了规定值α而得的电压)以下为止所需要的时间。由此,能够缩短第2规定时间T2,能够缩短判定电源继电器10的断开固定异常所需要的时间。
另外,通过将第3电阻43设定成比第2电阻42的电阻值小的电阻值,能够增大在电源继电器10的断开固定异常时从对放电开关60进行接通操作起经过成了第2规定时间T2时的电容器50的电压与电源电压(VIG)之间的电位差。由此,能够提高异常检测的精度。
(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电阻43被设定电流流动时的发热值为规定值以下的电阻值。由此,通过放电开关60成为接通状态,即使电流持续流动在第3电阻43中,也能够抑制第3电阻43的过热。因此,在为了进行电源继电器10的断开固定异常判定而对放电开关60进行了接通操作后,不需要进行断开操作。由此,能够使用与以往同样的控制逻辑(在为了进行断开固定异常判定而对电动机继电器进行接通操作后,不进行断开操作的控制逻辑)进行对应。
(第2实施方式)
基于图5~7对本申请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物理构成虽然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但电源继电器10的异常判定所涉及的处理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基于图5、图6对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所涉及的电源继电器10的异常判定处理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图5、图6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S200,能够判定电源继电器10的断开固定异常和接通固定异常。这里,电源继电器的接通固定异常是指,无论是接通操作或者断开操作均一直为接通状态的情况。
一系列的处理S200以点火开关30被驾驶员进行接通操作,电力被供给至微型计算机20为契机,由微型计算机20来执行。在S201中,微型计算机20读入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1中的标志的信息。这里,标志是指,表示电源继电器10是否发生接通固定异常的诊断结果的信息。对于标志的信息,例如“0”时,表示“未发生接通固定异常”,“1”时,表示“发生了接通固定异常”。此外,在初次执行处理S200的时刻,“0”作为标志的信息被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21。在S201后,处理移向S202。
在S202中,微型计算机20判定在S201中读入的标志的信息是否为“0”。微型计算机20在判断为标志的信息为“0”的情况下(S202:是),处理移向S101。另一方面,微型计算机20在判断为标志的信息不为“0”,即、标志的信息为“1”的情况下(S202:否),处理移向S203。
在S203中,微型计算机20判定为电源继电器10发生了接通固定异常。其后,处理移向S204。
在S204中,微型计算机20向驾驶员通知电源继电器10发生了接通固定异常。具体而言,微型计算机20例如通过使警告灯6(参照图1)点亮来向驾驶员进行通知。另外,微型计算机20禁止马达3(电力转换电路70)的驱动控制。由此,以后,电力不向马达3供给,不对马达3进行驱动。由此,不进行基于电动动力转向装置99的驾驶员的转向辅助。在S204后,处理移向S205。
在S205中,微型计算机20判断是否由驾驶员对点火开关30进行了断开操作。微型计算机20在判断为点火开关30被进行了断开操作的情况下(S205:是),处理移向S208。另一方面,在判断为点火开关30未被驾驶员进行断开操作,即、点火开关30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下(S205:否),处理返回S205。
这里,当在电源继电器10未发生接通固定异常的情况下,点火开关30被进行了断开操作时,点火开关30成为断开状态,并且电源继电器10也为断开状态,因此从电池2向电容器50的充电路径被切断。因此,电容器50的充电电压、即电容器电压VPc在S205以后,伴随着基于第2电阻42的放电和微型计算机20的电力消耗而逐渐地降低。
另一方面,当电源继电器10发生了接通固定异常的情况下,点火开关30被进行断开操作时,点火开关30成为断开状态,而电源继电器10为接通状态,因此从电池2向电容器50的充电持续。因此,电容器电压VPc在S205以后保持与电源电压(VIG)相同。
在S208中,微型计算机20写入“0”作为标志的信息。其后,处理移向S209。
图5所示的S101~S109由于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处理(参照图3)相同,故省略其详细的说明。通过S101~S109,微型计算机20进行与电源继电器10的断开固定异常的判定相关的处理。在S109中判断为点火开关30被进行了断开操作的情况下(S109:是),处理移向S206。
在S206中,微型计算机20写入“0”作为标志的信息。该写入作为由微型计算机20进行的后处理之一而被执行。在S206后,处理移向S207。
在S207中,微型计算机20对电源继电器10进行断开操作。这里,当电源继电器10未发生接通固定异常的情况下,微型计算机20对电源继电器10进行断开操作时,由于电源继电器10成为断开状态,点火开关30也为断开状态,所以从电池2向电容器50的充电路径被切断。因此,电容器50的充电电压、即电容器电压VPc在S207以后,伴随着基于第2电阻42的放电和微型计算机20的电力消耗而逐渐地降低。
另一方面,即使在电源继电器10发生了接通固定异常的情况下,微型计算机20对电源继电器10进行断开操作,电源继电器10也保持接通状态,从电池2向电容器50的充电持续。因此,电容器电压VPc在S207以后也保持与电源电压(VIG)相同。在S207后,处理移向S209。
在S209中,微型计算机20判断从在S207中对电源继电器10进行断开操作起、或者在S208中写入标志的信息起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亦即第3规定时间T3。在判断为经过了第3规定时间T3的情况下(S209:是),处理移向S210。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未经过第3规定时间T3的情况下(S209:否),处理返回S209。
这里,第3规定时间T3例如被设定成下述所推定的时间的最小值以上,即:从向电容器50的充电路径被切断起,到伴随着基于第2电阻42的放电和微型计算机20的电力消耗,电容器电压VPc成为不足微型计算机20能够进行工作的下限电压Vth(例如5V等)所需要的时间。因此,在电源继电器10未发生接通固定异常的情况下,在执行S210的处理之前,微型计算机20不能够进行工作,成为断开状态。
在S210中,微型计算机20将“1”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21作为标志的信息。由此,下次,当标志的信息被读入时,判断为电源继电器10发生了接通固定异常(S201~S203)。在S210后,微型计算机20退出一系列的处理S200。
以上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微型计算机20进行的与电源继电器10的断开固定异常以及接通固定异常的判定处理相关的处理流程。
接下来,基于图7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的工作例进行说明。
图7表示电源继电器10未在整个期间发生断开固定异常,在时刻t6以前发生接通固定异常,在时刻t9与时刻t10之间消除了接通固定异常的例子。
当在时刻t1点火开关30驾驶员被进行了接通操作时,微型计算机20读入标志的信息,由于该信息为“0”,所以判定为电源继电器10未发生接通固定异常。
关于时刻t2~t4,由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正常时的例子(参照图4A)相同,故省略说明。
当在时刻t5由驾驶员对点火开关30进行了断开操作时,点火输出电压VIG成为0。此外,在时刻t5以后,微型计算机20执行各种后处理。在该后处理中,包括对放电开关60进行断开操作的处理、写入标志的信息“0”的处理等。
即使在时刻t6由微型计算机20对电源继电器10进行了断开操作,也由于电源继电器10发生了接通固定异常,所以电源继电器10也保持接通状态。因此,时刻t6以后,电容器电压VPc也保持与电源电压(VIG)相同的电压。因此,即使从时刻t6起经过了第3规定时间T3,微型计算机20也能够进行工作。
在从时刻t6起经过了第3规定时间T3的时刻亦即时刻t7,微型计算机20写入“1”作为标志的信息。
当在时刻t8由驾驶员对点火开关30再次进行了接通操作时,微型计算机20在时刻t9读入标志的信息,由于该信息为“1”,所以判定为电源继电器10发生了接通固定异常。因此,控制装置禁止马达3的驱动控制,不进行基于电动动力转向装置99的驾驶员的转向辅助。
当在时刻t10由驾驶员对点火开关30进行了断开操作时,微型计算机20写入“0”作为标志的信息。此外,由于在时刻t9与时刻t10之间消除了电源继电器10的接通固定异常,所以当在时刻t10由驾驶员对点火开关30进行了断开操作时,向电容器50的充电路径被切断。因此,在时刻t10以后,电容器电压VPc逐渐地降低。
在时刻t11,电容器电压VPc低于微型计算机20能够工作的下限电压Vth,所以微型计算机20不能进行工作,成为断开状态。由此,在从时刻t10起经过了第3规定时间T3的时刻亦即时刻t12,不通过微型计算机20写入“1”作为标志的信息,而保持“0”作为标志的信息。由此,在下次点火开关30被进行了接通操作时,微型计算机20能够判定为电源继电器10未产生接通固定异常。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点火开关30被进行了断开操作后,在对电源继电器10进行了断开操作的状态下经过第3规定时间T3后,微型计算机20能够检测出电源继电器10的接通固定异常。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能够以简单的构成检测电源继电器10的断开固定异常以外,还能够检测出接通固定异常。
(其他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1电阻、第2电阻、第3电阻的电阻值并不限定为上述的具体的电阻值,可以设定为任意的值。特别是,通过适当地设定第3电阻的电阻值,能够在电源继电器发生了断开固定异常的情况下,缩短从对放电开关进行接通操作起到电容器的电压成为规定值以下为止所需要的时间。由此,能够缩短第2规定时间,并且能够缩短微型计算机判定电源继电器的断开固定异常所需要的时间。
另外,通过适当地设定第3电阻的电阻值,能够在电源继电器的断开固定异常时,增大对放电开关进行接通操作并经过了第2规定时间时的电容器的电压与电源电压之间的电位差。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源继电器的异常检测的精度。
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3电阻可以被设定为电流流动时的发热值比规定值大的电阻值。该情况下,只要在微型计算机进行的电源继电器的断开固定异常的判定处理后,迅速地对放电开关进行断开操作,就能够抑制第3电阻的过热。
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每进行电源继电器的接通固定异常的判定时,将表示电源继电器是否发生了接通固定异常的诊断结果的标志的信息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例子。与此相对,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例如,无论微型计算机与电池的主连接的状态(点火开关的状态)如何,均可以将标志的信息写入维持馈电状态的备份(backup)RAM。另外,例如,可以将标志的信息写入易失性的存储器中。即使是该构成,在电源继电器发生了接通固定异常的情况下,经由电源继电器向微型计算机的馈电状态也被维持,因而能够保持标志的信息。因此,在点火开关再次成为接通状态时,基于易失性存储器中是否被写入“1”作为标志的信息,微型计算机能够进行接通固定异常的判定。此外,在该构成中,可以在点火开关被进行了断开操作时,省略写入“0”作为标志的信息的处理。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微型计算机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例子。与此相对,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微型计算机也可以不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这是由于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电源继电器的断开固定异常的判定中不需要标志的信息。
另外,本申请所涉及的控制装置并不局限于有刷DC马达,例如还可以将无刷DC马达等作为驱动对象。该情况下,例如考虑使用3相变频器等作为电力转换电路。
另外,本申请所涉及的控制装置还可以将电动动力转向装置所使用的马达以外的马达作为驱动对象。例如,还可以将齿轮比可变装置或者线控转向系统的转向装置所使用的马达作为驱动对象。另外,并不局限于车载装置所使用的马达,还可以将空气压缩机所使用的马达等、由电力驱动的所有设备作为驱动对象。
这样,本申请的控制装置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能够应用于各种方式。
本申请的控制装置是控制向驱动对象供给的电力的控制装置,具备电源继电器、控制部、启动开关、第1电阻、电容器、第2电阻、第3电阻、放电开关以及电压检测部。电源继电器被设定在电源与驱动对象之间,通过被进行接通操作或者断开操作,允许或者切断从电源向驱动对象的电流流动。控制部通过被从电源供给电力而启动,通过对电源继电器进行接通操作或者断开操作,来控制向驱动对象的电力的供给。启动开关被设置在电源与控制部之间,通过被进行接通操作或者断开操作,来允许或者切断从电源向控制部的电流流动。第1电阻的一端连接在启动开关与控制部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电源继电器与驱动对象之间。电容器的一端连接在电源继电器与驱动对象与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电源的负极侧。第2电阻的一端连接在电源继电器与驱动对象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电源的负极侧。第3电阻一端连接在电源继电器与驱动对象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电源的负极侧。放电开关设置在第3电阻与电源的负极侧之间,通过被进行接通操作或者断开操作,来允许或者切断经由第3电阻流向电源的负极侧的电流流动。电压检测部检查电容器的一端侧的电压。
本申请的控制装置中,控制部通过启动开关被进行接通操作而被从电源供给电力,经过第1规定时间后,对电源继电器进行接通操作。启动开关被接通操作并经过第1规定时间后,电容器被从电容器电源发出在电源继电器中迂回并经由第1电阻而供给的电力充电至成为电源电压程度的电压。因此,即使在该时刻电源继电器被进行了接通操作,大电流也不会从电源经由电源继电器流入电容器。由此,能够抑制电源继电器的熔敷故障。
控制部在对电源继电器进行了接通操作后,对放电开关进行接通操作,并在经过第2规定时间后,基于由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能够检测出电源继电器的断开固定异常。例如,在电源继电器正常的情况下,即、电源继电器未发生断开固定异常的情况下,放电开关被进行接通操作,在经过第2规定时间后,由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与电源电压相同。另一方面,在电源继电器非正常的情况下,即、电源继电器产生了断开固定异常的情况下,放电开关被进行接通操作,并在经过第2规定时间后,由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成为比电源电压低了规定值以上的电压。这是由于在电源继电器产生断开固定异常的情况下,电源继电器不为接通状态,放电开关为接通状态,从而与电容器并联连接的(包括第3电阻)路径的电阻值降低。
由此,控制部对放电开关进行接通操作,在经过第2规定时间后,由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与电源电压相同,即、由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高于“比电源电压低了规定值以上的电压”的情况下,判断为电源继电器未发生断开固定异常。另一方面,控制部对放电开关进行接通操作,在经过第2规定时间后,由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为“比电源电压低了规定值以上的电压”的情况下,判定为电源继电器发生了断开固定异常。
这样,在本申请的控制装置中,代替以往的控制装置中的电磁式的电动机继电器而具备第3电阻以及放电开关。一般而言,电磁式的电动机继电器大型且昂贵。由此,在本申请的控制装置中,例如如果将第3电阻以一般的电阻器等构成,将放电开关以一般的开关元件等构成,则能够缩小控制装置的大小,并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还能够减少故障率。
此外,在本申请的控制装置中,第3电阻的电阻值能够被设定为任意的值。因此,通过适当地设定第3电阻的电阻值,能够缩短在电源继电器的断开固定异常时从对放电开关进行接通操作起到电容器的电压成为规定值以下所需要的时间。由此,能够缩短第2规定时间,并且能够缩短判定电源继电器的断开固定异常所需要的时间。
另外,通过适当地设定第3电阻的电阻值,能够增大在电源继电器的断开固定异常时,对放电开关进行接通操作并经过第2规定时间时的电容器的电压与电源电压之间的电位差。由此,能够提高异常检测的精度。
以上,例示了本申请的控制装置的实施方式以及构成,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以及构成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及各构成。将不同实施方式以及构成中分别公开的技术的要素适当地组合而得的实施方式以及构成也保护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以及构成的范围中。

Claims (5)

1.一种控制装置,是控制供给至驱动对象(3)的电力的控制装置(1),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源继电器(10),其设置在电源(2)与上述驱动对象(3)之间,通过被进行接通操作或者断开操作,从而允许或者切断从上述电源(2)向上述驱动对象(3)的电流流动;
控制部(S100,S200),其通过从上述电源(2)被供给电力而启动,并通过对上述电源继电器(10)进行接通操作或者断开操作,来控制向上述驱动对象(3)的电力供给、
启动开关(30),其设置在上述电源(2)与上述控制部(S100,S200)之间,通过被进行接通操作或者断开操作,从而允许或者切断从上述电源(2)向上述控制部(S100,S200)的电流流动;
第1电阻(41),其一端连接在上述启动开关(30)与上述控制部(S100,S200)之间,另一端连接在上述电源继电器(10)与上述驱动对象(3)之间;
电容器(50),其一端连接在上述电源继电器(10)与上述驱动对象(3)之间,另一端连接在上述电源(2)的负极侧;
第2电阻(42),其一端连接在上述电源继电器(10)与上述驱动对象(3)之间,另一端连接在上述电源(2)的负极侧;
第3电阻(43),其一端连接在上述电源继电器(10)与上述驱动对象(3)之间,另一端连接在上述电源(2)的负极侧;
放电开关(60),其设置在上述第3电阻(43)与上述电源(2)的负极侧之间,通过被进行接通操作或者断开操作,从而允许或者切断经由上述第3电阻(43)流向上述电源(2)的负极侧的电流流动;以及
电压检测部(20),其检查上述电容器(50)的一端侧的电压,
上述控制部(S100,S200)通过上述启动开关(30)被进行接通操作而被从上述电源(2)供给电力,在经过第1规定时间后,对上述电源继电器(10)进行接通操作,之后,对上述放电开关(60)进行接通操作,在经过第2规定时间后,基于由上述电压检测部(20)检测出的电压,能够检测出上述电源继电器(10)的断开固定异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3电阻(43)被设定成比上述第2电阻(42)的电阻值小的电阻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3电阻(43)被设定成电流流动时的发热值为规定值以下的电阻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3电阻(43)被设定成电流流动时的发热值为规定值以下的电阻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S100,S200)在上述启动开关(30)被进行了断开操作后,且在对上述电源继电器(10)进行了断开操作的状态下经过第3规定时间后,能够检测出上述电源继电器(10)的接通固定异常。
CN201310164750.8A 2012-05-09 2013-05-07 控制装置 Active CN1033910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07435A JP5888101B2 (ja) 2012-05-09 2012-05-09 制御装置
JP2012-107435 2012-05-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1036A true CN103391036A (zh) 2013-11-13
CN103391036B CN103391036B (zh) 2016-01-20

Family

ID=49535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64750.8A Active CN103391036B (zh) 2012-05-09 2013-05-07 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88101B2 (zh)
CN (1) CN10339103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0287A (zh) * 2017-10-27 2019-05-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力供给装置和车辆
CN111055789A (zh) * 2018-10-16 2020-04-2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车辆电源电路
CN113281641A (zh) * 2020-02-19 2021-08-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源电路的控制设备
CN113383613A (zh) * 2019-01-04 2021-09-10 印度商宜诺摩托克普有限公司 车辆的照明电路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63514B1 (ko) * 2014-02-24 2020-01-09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쿨링팬 모터의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EP3370320A4 (en) * 2015-10-28 2019-03-20 Kyocera Corporation POWER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POWER CONTROL SYSTEM
KR102270232B1 (ko) 2017-12-11 2021-06-25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팩의 양극 컨택터 진단 장치 및 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3912A (zh) * 2004-05-05 2005-11-09 西门子公司 检验数字输出电路继电器开关触点的电路装置及方法
JP2007276706A (ja) * 2006-04-10 2007-10-25 Nsk Ltd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制御装置
US20100085060A1 (en) * 2008-10-08 2010-04-08 Denso Corporation Electric power source circuit and abnormality diagnosis system
CN201438207U (zh) * 2009-07-24 2010-04-14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故障检测电路
CN102030030A (zh) * 2009-09-24 2011-04-27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9003A (ja) * 1995-06-27 1997-01-17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車両におけるコンデンサの劣化判定装置
JP3511593B2 (ja) * 2000-11-10 2004-03-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制御装置
JP4749190B2 (ja) * 2006-03-24 2011-08-1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電源装置とこの電源装置のコンタクターの溶着を判別する溶着検出方法
JP2009261051A (ja) * 2008-04-14 2009-11-05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搭載用放電回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3912A (zh) * 2004-05-05 2005-11-09 西门子公司 检验数字输出电路继电器开关触点的电路装置及方法
JP2007276706A (ja) * 2006-04-10 2007-10-25 Nsk Ltd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制御装置
US20100085060A1 (en) * 2008-10-08 2010-04-08 Denso Corporation Electric power source circuit and abnormality diagnosis system
CN201438207U (zh) * 2009-07-24 2010-04-14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故障检测电路
CN102030030A (zh) * 2009-09-24 2011-04-27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0287A (zh) * 2017-10-27 2019-05-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力供给装置和车辆
CN109720287B (zh) * 2017-10-27 2022-03-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力供给装置和车辆
CN111055789A (zh) * 2018-10-16 2020-04-2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车辆电源电路
CN111055789B (zh) * 2018-10-16 2023-03-1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车辆电源电路
CN113383613A (zh) * 2019-01-04 2021-09-10 印度商宜诺摩托克普有限公司 车辆的照明电路系统
CN113383613B (zh) * 2019-01-04 2024-03-22 印度商宜诺摩托克普有限公司 车辆的照明电路系统
CN113281641A (zh) * 2020-02-19 2021-08-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源电路的控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1036B (zh) 2016-01-20
JP2013233861A (ja) 2013-11-21
JP5888101B2 (ja)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1036B (zh) 控制装置
JP4720896B2 (ja) 電源回路の異常診断装置、及び電源回路
CN103633922B (zh) 电机驱动装置
JP4572168B2 (ja) リレー接点の溶着の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JP5444992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0819141B2 (en) Power source device
JP4466657B2 (ja)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JP4676869B2 (ja) 車両用電力システム及び昇圧電源
JP5233377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136013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2188101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制御装置
CN107399366B (zh)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14830482A (zh) 电子控制装置以及电源系统
JP5946786B2 (ja) モータの駆動制御装置
JP2018196203A (ja) 電力供給装置
EP3744612A1 (en) Auxiliary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JP5407935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4482927B2 (ja) 昇圧装置
JP2009124914A (ja) 電源制御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電源制御装置
JP7104878B2 (ja) 電源装置および電源システム
JP5458954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1213255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7099066B2 (ja) 補助電源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5074267A (ja) 車両用制御装置
CN116780944A (zh) 电子控制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