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1933B - 洗衣机用门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洗衣机用门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1933B
CN103361933B CN201310111397.7A CN201310111397A CN103361933B CN 103361933 B CN103361933 B CN 103361933B CN 201310111397 A CN201310111397 A CN 201310111397A CN 103361933 B CN103361933 B CN 1033619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washing machine
door lock
machine door
intermedi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139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1933A (zh
Inventor
崔宰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c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0340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10331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0340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10330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0340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44282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c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c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61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1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19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19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装置于洗衣机本体,来锁定关闭盖子状态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尤其,涉及在中间板的上下配置印刷电路板(PCB)和马达,来将尺寸压缩化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

Description

洗衣机用门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洗衣机本体,来锁定关闭盖子的状态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尤其,涉及在中间板的上下配置印刷电路板(PCB)和马达,来将尺寸压缩化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4及图16所示,以往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包括:机壳10,形成外形;驱动部30,装载于上述机壳10的内部;以及锁销50,借助配置于机壳10的开口11的驱动部30的运转来进行前进后退。
上述开口11由分别为半圆形状的外壳10A和盖子10B合体而形成圆形,并借助开口11来可滑动地引导锁销50。
另一方面,上述开口11设置有O形环12,来起到防止外部异物的浸透的密封功能。
如上所述,上述机壳10由外壳10A及遮盖外壳10A的上表面的盖子10B形成。
在上述盖子10B的边缘的下端面10b设置有橡胶密封垫13。
因此,当上述盖子10B与外壳10A结合时,橡胶密封垫13压在外壳10A的边缘的上端面10a的同时,密封机壳10的内部。
并且,盖子10B的边缘突出形成有包围外壳10A的边缘外侧的外侧壁11。
如上所述,为了密封机壳10的内部,而使用独立的橡胶密封 垫13,因而存在增加组装工序又提高成本的问题。
并且,如图14所示,机壳10装载有利用导线21、23与驱动部30进行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20。即,由于印刷电路板20和驱动部30形成俯视时左右配置的结构,从而幅度增加与印刷电路板20相应程度,因此存在体积变大的问题。
并且,印刷电路板20上连接有接收外部的电源的端子部(未图示)的多个端子41。上述多个端子41固定在以一体形成于外壳10A的底面的端子盒(未图示)。
如上所述,由于在外壳10A设置多个端子41后,在外壳10A的内部安装印刷电路板20和马达31,因此至少进行2次组装工序。
并且,如图15所示,驱动部30包括:马达31;蜗杆33,其与马达31的旋旋转轴结合;摩擦传动组件35;中间齿轮装置37,其介于蜗杆33与摩擦传动组件35之间;以及齿条机构39,其将摩擦传动组件35的旋转动力转换为向锁销50直线运动。
因此,中间齿轮装置37的配置存在额外占用相应空间的问题。
另一方面,以往的齿条机构39包括:齿条39b,形成于形成有锁销50的滑动器39a的一侧面;以及摩擦传动组件35的小齿轮35b组。
蜗杆33作为运转齿轮,与中间齿轮装置37的蜗轮37a啮合,中间齿轮装置37的齿轮37b与摩擦传动组件35的齿轮35a啮合。
上述蜗轮37a和齿轮37b设置于轴S1上,如图17所示,摩擦传动组件35在齿轮35a的上下面形成有用于收容垫圈形板簧41a、41b的收容槽40a、40b。
此时,上述收容槽40a、40b的底面形成有与垫圈形板簧41a、41b接触的接触突起43a、43b。
上述接触突起43a的上面配置有形成于小齿轮35b侧的下端 的突缘47,接触突起43b的下面配置有下端的轴45a。
如果螺旋杆49通过上述轴45a来紧固在小齿轮35a一侧,接触突起43a、43b则起摩擦力,来使突缘47和下端的轴45a上下加压。
因此,平常齿轮35a的旋转力通过摩擦力来传递到小齿轮35b,而共同旋转。
由此,有发生异常时,例如,在锁销50因堵塞的异物而不能前进的情况下,齿轮35a产生大于(停止)摩擦力的扭矩,而无法向小齿轮35b传递旋转力,仅有齿轮35a进行空转,从而防止马达31的过负荷。
但是,上述垫圈形板簧41a、41b由于摩擦力大,而且发生滑动时的摩擦力同时对齿轮起作用,因此存在对齿轮产生坏影响的问题。
另一方面,附图标记45b(S2)是小齿轮35b的上端的轴,就摩擦传动组件30的旋转轴而言,上下的轴S2能够旋转地支撑于形成在外壳10A和盖子10B的轴支撑槽(未图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最小化装载用于运转锁销的部件的机壳的内部空间的布置来进行压缩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
并且,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节省组装工序和成本,而且还能够确实密封机壳的内部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
并且,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摩擦力不能同时对齿轮起作用,来保护齿轮的洗衣机 用门锁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300,装载于机壳100,用于使锁销500进行前进和后进,马达700,向上述驱动部300提供动力,以及印刷电路板600,与上述马达700连接;上述马达700和印刷电路板600以上下方向配置于上述机壳100的内部,上述马达700和印刷电路板600的中间配置有中间板400,来使上述马达700和印刷电路板600分别固定在上述中间板400的上下面。
此时,还可以,上述驱动部300包括:蜗杆310,与上述马达700旋转结合,摩擦传动组件330,与上述蜗杆310啮合,以及凸轮机构350,与上述摩擦传动组件330联动,并将从上述摩擦传动组件330传递的旋转动力转换为直线运动,来使上述锁销500前进后退;上述凸轮机构350配置于上述中间板400的一侧面。
并且,还可以,在上述马达700的后方,与上述印刷电路板600连接的端子部800配置在中间板400的一侧面,在上述中间板400的后方形成用于连接上述马达700与上述印刷电路板600的多个导线710、730分别插入通过的多个套管410、430。
并且,还可以,上述机壳100包括:外壳110,以及盖130,遮盖上述外壳110的上面;在上述外壳110的一侧形成用于支撑上述中间板400的前方一侧的底面的衬垫槽122。
并且,还可以,上述凸轮机构350与摩擦传动组件330联动,上述凸轮机构350包括:凸轮齿轮351,具有偏心销352,以及滑动器353,具有用于插入上述偏心销352的长孔的凸轮槽354;在上述滑动器353上设置上述锁销500,上述凸轮齿轮351设置于上述中间板400的一侧面。
并且,还可以,还包括与上述凸轮齿轮351联动的配置于中 间板400的一侧的手动解锁杆470;上述手动解锁杆470包括:环471,在内侧收容上述凸轮齿轮351的一部分,解锁突起473,形成于上述环471的内侧面,以及拉绳环475,设置于上述环471的外侧面;在上述凸轮齿轮351的上面形成插入上述环471的里面的突出圆盘357;在上述突出圆盘357形成卡止上述解锁突起473的解锁卡止部359。
并且,还可以,包括形成于上述中间板400和凸轮齿轮351并控制上述凸轮齿轮351的上限(锁销的最大前进)及下限(锁销的最大后退)旋转量的上限挡止部450U和下限挡止部450L;上述上限挡止部450U包括:第一可动突起451U,突出于上述凸轮齿轮351的外侧,以及第一固定突起453U,形成于上述中间板400,并用于卡止上述第一可动突起451U;上述下限挡止部450L包括:第二可动圆弧槽451L,形成于上述凸轮齿轮351的底面,以及第二固定突起453L,形成于上述中间板400,并允许在上述第二可动圆弧槽451L的内部转动。
并且,还可以,在上述中间板400分别形成具有同一中心,但是半径不同的圆弧内壁412和圆弧外壁414;在上述圆弧内壁412的内侧设置上述凸轮齿轮351;在上述凸轮齿轮351的上表面配置上述手动解锁杆470的环471;在上述圆弧内壁412的内侧面形成上述第一固定突起453U,来与突出于上述凸轮齿轮351的外侧的第一可动突起451U接触。
并且,还可以,在上述环471包括:第一环引导部471a,沿着上述圆弧内壁412的外侧面进行引导;以及第二环引导部473a,沿着上述圆弧外壁414的内侧面进行引导。
并且,还可以,在上述盖130的边缘形成具有外侧壁131和内侧壁133的插槽135,在上述外壳110的边缘形成插入上述插槽 135的插入突起115。
并且,还可以,在上述插入突起115的内侧面形成卡止上述内侧壁133的下端134的内侧卡止台肩114;在上述插入突起115的外侧面形成用于卡止形成于上述外侧壁131的内侧面的台阶部132的外侧卡止台肩112。
并且,还可以包括形成于外壳110的一侧以用于收纳上述端子部800的收纳孔120。
并且,还可以,上述摩擦传动组件330包括:蜗轮330a,与上述蜗杆310联动,摩擦齿轮330b,与上述蜗轮330a拥有同一旋转轴,并配置于上述蜗轮330a的上部侧,弹簧330c,设置于上述蜗轮330a的上部面,以及弹簧卡止部330d,形成于上述摩擦齿轮330b的底面一侧,并与上述弹簧330c相连;上述弹簧330c包括膨胀紧贴于上述蜗轮330a的开口环331c及上述开口环331c的两端向内侧弯曲的两个弯曲片333c、333c’;上述弹簧卡止部330d配置于上述弯曲片与弯曲片之间。
并且,还可以,在上述蜗轮330a的上面向上部突出形成环形状的第一延长管331a;在上述第一延长管331a的内侧壁形成用于收容上述开口环331c的外侧面的收容槽333a;在上述摩擦齿轮330b的底面突出形成圆盘形状的第二延长管331b;在上述第二延长管331b的底面包括拥有同一中心,但按规定间距隔开而突出的结合部333b,使上述蜗轮330a的第一延长管331a插入于上述结合部333b。
并且,还可以,上述摩擦传动组件330包括:蜗轮330a,与上述蜗杆310联动,摩擦齿轮330b,与上述蜗轮330a拥有同一旋转轴,并配置于上部侧,弹簧330c,设置于上述蜗轮330a的上部面,以及弹簧卡止环330e,在上述摩擦齿轮330b的底面一侧突出,与上述弹簧330c相连,并使上述弹簧330c位于内侧面;上述弹簧330c包括膨胀紧贴于上述蜗轮330a的开口环331c及上述开口环331c的两端向内侧弯曲的两个弯曲片333c,333c’,上述弹簧卡止环330e包括部分开放的开放部H,使各个上述弯曲片333c,333c’的末端通过上述开放部H来向上述弹簧卡止环330e的中央配置。
并且,还可以,在上述蜗轮330a的上面突出形成加固旋转轴337a;在上述摩擦齿轮330b的下面形成用于插入支撑上述加固旋转轴337a的加固支撑槽337b。
还可以,包括:开关650,设置于印刷电路板600的一侧面,以及开关片660,设置于上述滑动器353的一侧,启动上述开关650;上述开关650通过与上述开关片660的接触来发生信号,并包括以与上述锁销500的前进后退方向直交的方向相互隔开的第一开关651及第二开关652;上述开关片660设置于上述滑动器353的一侧,并包括分别与上述第一开关651及第二开关652接触的第一接触片663及第二接触片662;上述第一接触片663与第一开关651的接触时点和上述第二接触片662与第二开关652的接触时点不一致。
并且,还可以,还包括垂直于上述滑动器353的底面,并沿着上述第一开关651及第二开关652的隔开方向相互隔开形成的一对导轨661;上述第二接触片662配置于上述一对导轨661之间,并与第二开关652接触,上述第一接触片663向上述导轨661的外侧方向突出,并与上述第一开关651接触,上述第一接触片663与第一开关651之间的间距小于上述第二接触片662与第二开关652之间的间距。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会通过根据附图的下面的详细说明而更明确。
在此之前,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术语或单词不能解释为通常的及词典的意思,而是在发明者为了以最佳的方法说明自己的发明能够适当地定义术语的概念的原则下,解释为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意思和概念。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
第一,在马达和印刷电路板之间配置有中间板,形成马达、中间板及印刷电路板顺序的层压结构,来使与相对薄的中间板和印刷电路板的高度相比大大减少幅度,从而能够实现装置的压缩。
第二,通过凸轮机构来体现锁销直线往返运动,凸轮机构容易配置于中间板,从而为装置的压缩而做贡献。
第三,能够通过膨胀紧贴于蜗轮的开口环、由上述开口环的两端向内侧弯曲的两个弯曲片组成的弹簧、安装于上述弹簧的蜗轮及摩擦齿轮来稳定地传递动力。
第四,在中间板的后方侧形成分别插入通过连接马达与印刷电路板的多个导线的多个套管,中间板的后方侧被必需的导线固定,从而不需要独立的固定部件。
第五,在外壳的一侧形成支撑中间板的前方一侧的底面的支撑槽,致使中间板的前方一侧稳定地固定于外壳。
第六,对上述中间板形成控制上述凸轮齿轮的上限(锁销的最大前进)及下限(锁销的最大后退)旋转量的挡止部,上述上限挡止部包括:第一可动突起,突出于上述凸轮齿轮的外侧,以及第一固定突起,形成于上述中间板,并用于卡止上述第一可动突起,上述下限挡止部包括:第二可动圆弧槽,形成于上述凸轮齿轮的底面,以及第二固定突起,形成于上述中间板,并允许在上述第二运转槽的的内部转动,来提供凸轮齿轮的正确的旋转量,从而能够体现锁销的稳定的前进和后退。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的外观的斜视图及分开斜视图。
图2a及图2b是除去图1的盖的俯视图,是锁定前后的状态图。
图3是除去图1的机壳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图3的驱动部的斜视图。
图5a及图5b是表示中间板的斜视图及俯视图。
图5c是在图5b上设置凸轮齿轮的俯视图。
图5d是在图5c上设置手动解锁杆的俯视图。
图5e至图5g是表示本发明的中间板、凸轮齿轮及手动解锁杆的结合关系的分开斜视图。
图6a是摩擦传动组件的分开斜视图。
图6b是表示蜗轮的截面的截面斜视图。
图7a是图6的结合剖视图。
图7b是摩擦传动组件的再一实施例的的分开斜视图。
图8a~图8c是表示摩擦弹簧环的运转顺序的俯视图,图8a是启动前,图8b是传递动力的状态,图8c是产生滑动的状态图。
图9a是手动解锁杆和蜗轮齿轮的分开斜视图。
图9b是说明本发明的锁定销的动作的分开斜视图。
图9c、图9d是说明确认本发明的锁定销的前进后退位移的部分斜视图。
图10是背面表示图9a的凸轮齿轮的斜视图。
图11是外壳和盖的分开斜视图。
图12及图13是外壳与盖的结合前后的剖视图。
图14除去以往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的盖子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图14的主要驱动部的俯视图。
图16是以往的外壳与盖子的结合前后的部分剖视图。
图17取图15的17-17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与以往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a及图1b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包括:驱动部300,装载于机壳100,使锁销500进行前进后退,马达700,向上述驱动部300提供动力,以及印刷电路板600,与上述马达700连接。
此时,上述马达700和印刷电路板600以上下方向配置于上述机壳100的内部,上述马达700和印刷电路板600的中间配置有中间板400,来使上述马达700和印刷电路板600分别固定在上述中间板400的上下面。
即,在以往如上所述,由于印刷电路板和驱动部形成俯视时左右配置的结构,从而增加印刷电路板相应的幅度,因此存在体积变大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了这些问题,在上述马达700和印刷电路板600分别固定在中间板400的上下面,比以往减少印刷电路板600所占的空间,从而能够减少体积。
另一方面,如图1至4所示,在本发明中在形成于机壳100的开口101上设置锁销500。
此时,图11及图12所示,上述机壳100包括外壳110及遮盖外壳110的上面的盖130。
如图11所示,上述开口101包括形成于外壳110的一侧的半圆开口101a及形成于盖130的一侧的半圆开口101b。
并且,在半圆开口101a、101b形成有安装有O形环510的安装槽103a。
另一方面,如图1a及图1b所示,在上述外壳110的侧面形成连接突起103,在盖130的侧面形成被连接突起103卡止的的U字形状的紧固卡止部105。
并且,在外壳110的后面形成连接突起104,在盖130的后面形成被连接突起104卡止的钩状的紧固卡止部106。
此时,如图12及图13所示,在盖130的边缘形成具有外侧壁131和内侧壁133的插槽135,在外壳110的边缘形成插入插槽135的插入突起115。
通过这样的插入突起115与插槽135的凹凸结合,不使用独立的密封部件也能够密封机壳100的内部,从而既简化组装工序,又能够节省成本。
即,在以往如上所述,为了密封机壳100的内部,使用独立的橡胶密封垫13,因此存在既增加组装工序又提高成本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上述插槽135和插入突起115,不使用独立的密封部件也能够密封机壳100的内部,从而既简化组装工序,又能够节省成本。
另一方面,上述插槽135或插入突起115向规定方向倾斜形成,从而在相互结合时还能够使上述插入突起115弹性加压。
即,上述外侧壁131或内侧壁133可以是具有斜度θ的倾斜形状,以弹性加压插入突起115的内侧面或外侧面。
这样的斜度θ起楔子的作用,去除凹凸结合的缝隙,从而能够更加确实地进行上述机壳100的内部密封。
此时,上述插入突起115也优选地体现具有越往上幅度越变小的斜度的形状,来容易地初始插入于插槽135。
并且,优选地,在插入突起115的内侧面形成用于卡止内侧壁133的下端134的内侧卡止台肩114,在插入突起115的外侧面形成用于卡止形成于外侧壁131的内侧面的台阶部132的外侧卡止台肩112。
这样的内侧卡止台肩114和外侧卡止台肩112形成下端134与台阶部132的高度差结合,从而能够更加确实地进行机壳100的内部密封。
如图3及图4所示,上述驱动部300可以包括:蜗杆310,与马达700的旋转轴结合,摩擦传动组件330,与上述蜗杆310啮合,以及凸轮机构350,将上述摩擦传动组件330的旋转动力转换为直线运动,来使上述锁销500转换为直线运动。
此时,上述凸轮机构350可以配置于上述中间板400的一侧面。
即,在本发明中,在上述马达700和印刷电路板600分别固定在上述中间板400的上下面的状态下,可以将上述凸轮机构350配置于中间板400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配置于中间板400的上部侧。
另一方面,上述蜗杆310是运转齿轮,如图2a及2b所示,其轴311的先端能够旋转地收纳于形成于外壳110的支撑槽117。
并且,如图12及图13所示,在盖130形成堵塞支撑槽117的上面的堵塞突起137,轴311的先端的上下左右及前方受管束,从而从马达700的旋转轴向摩擦传动组件330提供稳定的旋转力。
如图6及图7所示,上述摩擦传动组件330包括:蜗轮330a,与上述蜗杆310联动,以及摩擦齿轮330b,与上述蜗轮330a拥有 同一旋转轴,并配置于上述蜗轮330a的上部侧。
即,通过上述蜗杆310的旋转来联动旋转蜗轮330a,并通过上述蜗轮330a的旋转来联动配置于上述蜗轮330a的摩擦齿轮330b。
为此包括:弹簧330c,设置于上述蜗轮330a的上部面,以及弹簧卡止部330d,形成于上述摩擦齿轮330b的底面一侧,并与上述弹簧330c相连。
即,通过上述蜗轮330a的旋转来旋转上述弹簧330c,此时,上述弹簧卡止部330d卡止上述弹簧330c,结果上,联动旋转上述摩擦齿轮330b。
此时,上述弹簧330c包括膨胀紧贴于上述蜗轮330a的开口环331c及上述开口环331c的两端向内侧弯曲的两个弯曲片333c、333c’;上述弹簧卡止部330d配置于上述弯曲片和弯曲片之间,从而能够如上所述地联动摩擦齿轮330b。
另一方面,上述弹簧卡止部330d还可以体现为如弯曲片333c和弯曲片333c'之间的形状的扇形。
如图6a、6b及图7a所示,在上述蜗轮330a的上面可以向作为旋转中心轴的方向的上方向突出形成第一延长管331a。
此时,还在第一延长管331a的内侧壁形成有收容开口环330c的外侧面的收容槽333a。
并且,优选地,弹簧卡止部330d在弯曲片333c和弯曲片333c’之间尽可能地向下深入配置,来增加上述弹簧卡止部330d与弯曲片333c,333c’接触的面积,从而能够确实地进行旋转动力的传递。
优选地,通过这样的深的配置,在蜗轮330a的上面底部如图7所示地形成槽335b。
上述槽335b的结构使弹簧卡止部330d的下端面的的一部分 连接于收容槽333a,而剩余部分未连接,以能够减少旋转时的摩擦阻力。
当然,在弹簧卡止部330d的下端面不连接于收容槽330a的情况下,可以不形成上述槽335a。
另一方面,在上述摩擦齿轮330b的底面突出形成圆盘形状的第二延长管331b。
此时,上述第二延长管331b的底面包括:拥有同一中心,但按规定间距隔开突出的结合部333b,使上述蜗轮330a的第一延长管331a插入于上述结合部333b。
即,形成拥有同一中心的环形状,但直径不同,并相互按规定间距隔开的上述结合部333b,然后在其之间插入上述第一延长管331a。
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上述蜗轮330a的上面突出形成加固旋转轴337a,在摩擦齿轮330b的下面形成用于插入支撑加固旋转轴337a的加固支撑槽337b;在下面的说明中也相同。
此时,在上述蜗轮330a和摩擦齿轮330b的旋转中心轴上,能够旋转地被固定在外壳110的轴331支撑。
另一方面,还可以如上所述地弹簧卡止部330d卡止弹簧330c,还可以如图7b所示地使用弹簧卡止环330e。
即,相同的是上述摩擦传动组件330包括与上述蜗杆310联动的蜗轮330a,与上述蜗轮330a拥有同一旋转轴,并配置于上部侧的摩擦齿轮330b,以及设置于上述蜗轮330a的上部面的弹簧330c。
但是,如图所示,不同的是包括突出于上述摩擦齿轮330b的底面一侧,与上述弹簧330c相连,并使上述弹簧330c位于内侧面的弹簧卡止环330e。
即,不同的是相比于在如图7a及图8a~图8c所示的情况下,形成梯形状的弹簧卡止部330d,在图7b所示的情况下,具有环形状,并在其内侧配置弹簧330c。
此时,相同的是上述弹簧330c包括膨胀紧贴于上述蜗轮330a开口环331c及上述开口环331c的两端向内侧弯曲的两个弯曲片333c、333c’;不同的是上述弹簧卡止环330e包括部分开放的开放部H,来使上述弯曲片333c、333c’的各个末端通过上述开放部H来向上述弹簧卡止环330e的中央配置。
参照图8a~图8c来说明如上述说明的摩擦传动组件330运转。
首先,如图8a所示,在平常摩擦传动组件330如同一体地接收蜗杆310的旋转动力,并向凸轮机构350传递,来使锁销500进行前进或后退。
即,如图8b所示,在啮合于蜗杆310的蜗轮330a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通过摩擦力,弹簧330c与蜗轮330a如同一体地进行旋转,同时弯曲片333c推着弹簧卡止部330d一同旋转,从而通过凸轮机构350来使锁销500进行滑动。
如果锁销500因异物堵塞而不能前进等异常情况时,在摩擦齿轮330b固定的状态下,蜗轮330a想要旋转。
针对这样的蜗轮330a的旋转弹簧330c也应一同旋转,但是由于弹簧卡止部330d的卡止,如图8c所示,弯曲片333c略微更向里面压缩,同时开口环331c的外侧的一部分也一同向里面压缩,致使收容槽333a(参照图6b)掉下。
如上所述,在运转初期不向齿轮一下子施加由于停止摩擦力而产生的阻力,从而起到保护齿轮的作用。
即,在上述状态下,在蜗轮330a与弹簧330c产生滑动时,仅有蜗轮330a进行空转,弹簧330c和摩擦齿轮330b保持非旋转 状态,从而防止马达700的过负荷。
前面所说明的图7b的情况也与这样的作用类似。即,在上述弹簧330c旋转时,由于上述弯曲片333c、333c’搭在上述弹簧卡止环330e的开放部H,如上所述,在蜗轮330a与弹簧330c产生滑动时,仅有蜗轮330a进行空转,弹簧330c和摩擦齿轮330b保持非旋转状态,从而防止马达700的过负荷。
如图9a至图9b所示,上述凸轮机构350与摩擦传动组件330联动,并包括:凸轮齿轮351,具有偏心销352,以及滑动器353,具有用于插入偏心销352的长孔的凸轮槽354。
此时,在上述滑动器353设置有锁销500,上述凸轮齿轮351设置于上述中间板400的一侧面,并通过这样的结构来使上述锁销500进行前进后退。
即,在蜗杆310通过上述马达700来旋转时,联动旋转蜗轮330a,并联动旋转摩擦齿轮330b。
此时,上述凸轮齿轮351联动于上述摩擦齿轮330b而进行旋转,由于上述偏心销352从上述凸轮齿轮351的中心轴按规定间距隔开设置,因此通过上述凸轮齿轮351的旋转来向前进后退方向移动。
而且,由于上述偏心销352插入凸轮槽354,因此通过上述偏心销352的前进后退运动来使上述锁销500前进后退。
此时,上述凸轮齿轮351设置于上述中间板400的一侧面,对此将后述。
另一方面,如图9c及图9d所示,为了监视滑动器353的前进和后退的距离,可以包括:开关650,设置于印刷电路板600的一侧面,以及开关片660,设置于上述滑动器353的一侧面,启动上述开关650。
此时,上述开关650通过与上述开关片660的接触来发生信号,并包括以与上述锁销500的前进后退方向(方向II)直交的方向(方向I)相互隔开的第一开关651及第二开关652。
并且,上述开关片660设置于上述滑动器353的一侧,并包括分别与上述第一开关651及第二开关652接触的第一接触片663及第二接触片662。
此时,上述第一接触片663与第一开关651的接触时点和上述第二接触片662与第二开关652的接触时点不一致。
这是例如,即使在锁销500前进时上述第二开关652与第二接触片662接触,并发生锁定信号,也存在由于实际上锁销500不能完全前进,因此不能达到完全锁定的状态的情况。
此时,使上述锁销500额外地前进,最终第一开关651与第一接触片663接触,以在发生信号的情况下,最终判断锁定状态。
换言之双重发生确认锁定状态的信号,以能够确认更完全的锁定状态。
此时,还包括垂直于上述滑动器353的底面,并沿着上述第一开关651及第二开关652的隔开方向相互隔开形成的一对导轨661,以能够精确地引导上述滑动器353的移动,而且上述导轨661可插入于形成于外壳110的底面的导轨槽R而进行移动。
另一方面,上述第二接触片662配置于上述一对导轨661之间,并与第二开关652接触,上述第一接触片663向上述导轨661的外侧方向突出,并与上述第一开关651接触。
特别是,上述第一接触片663与第一开关651之间的距离小于上述第二接触片662与第二开关652之间的间距,从而能够如上所述地双重发生确认所定状态的信号。
另一方面,如图所示,上述凸轮齿轮351形成为部分形成齿形的齿弧的一种。
如图2a、图9a及图9b所示,这样的凸轮机构350在解锁的状态(锁销后退)下,当凸轮齿轮351旋转时,偏心销352在凸轮槽354的内部旋转,使滑动器353向前进后退方向进行直线运动。
当然,在上述滑动器353的上面形成引向形成于盖130的导轨(未图示)的导槽355,以与如上所述的开关片660一起在上下稳定地进行引导。
并且,上述开口101也起到锁销500的直线运动的引导作用。
上述凸轮齿轮351设置于后述的中间板400上,通过如上所述的偏心运动,使锁销500进行更加稳定的前进后退。
由于能够如上所述地稳定地运转上述锁销500,从而无需如以往介入中间齿轮,也能够充分进行锁销500的前进和后退,并能够缩小中间齿轮的省略空间相应的机壳100的尺寸。
并且,凸轮齿轮351能够旋转地设置于中间板400的轴420上,来防止幅度变宽。
另一方面,如图2a至图4所示,在驱动部300上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有电连接的印刷电路板600及具有连接于的印刷电路板600的多个端子810的端子部800。
特别是,如图2a至图5b所示,印刷电路板600配置于中间板400的上面。
即,马达700连接于印刷电路板600,马达700与印刷电路板600之间配置有中间板400。
而且,如上所述,通过马达700、中间板400及印刷电路板600以相互上下层压的结构配置,从而能够减少印刷电路板600所占空间相应的空间。
此时,由于上述中间板400和印刷电路板600是薄的板形状, 因此机壳100的高度非常细小,整体上不属于占有空间。
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在外壳110形成有用于收纳端子部800的收纳孔120。
通过上述收纳孔120的结构,端子部800也能够在配置于马达700的后方侧的状态下进行收纳,从而能够体现幅度窄的超薄型机壳100。
并且,如图1b及图3所示,优选地,在上述中间板400的后方侧形成用于连接马达700与印刷电路板600的多个导线710、730分别插入通过的多个套管410、430。
上述套管410、430防止中间板400被导线710、730卡止而移动,从而保持稳定的位置。并且,在中间板400形成柱子401,在印刷电路板600形成插入柱子401的插入孔601。
通过在上述柱子401插入插入孔601,还防止印刷电路板600对中间板400动弹或摇晃。
另一方面,上述中间板400的前方一侧的底面403受形成于外壳110的一侧的衬垫槽122的支撑而稳定地固定前后。
并且,在上述中间板400的前方一侧形成第一卡止片405和第二卡止片407,在外壳110形成卡止第一卡止片405的卡止壁124及用于插入第二卡止片407的插入槽126,来使中间板400的前方侧确实地固定在外壳110。
另一方面,如图5a至5f所示,优选地,对中间板400形成用于控制凸轮齿轮351的上限(锁销的最大前进)及下限(锁销的最大后退)旋转量的上限挡止部450U和下限挡止部450L。
此时,上限挡止部450U包括:第一可动突起451U,突出于凸轮齿轮351的外侧,以及第一固定突起453U,形成于中间板400,并用于卡止第一可动突起451U。
即,在上述凸轮齿轮351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时锁销进行前进时,在上述凸轮齿轮351的第一可动突起451U与上述第一固定突起453U相接的瞬间,可限定为锁销的最大前进量。
并且,上述下限挡止部450L包括:第二可动圆弧槽451L,形成于凸轮齿轮351的底面(参照图10),以及第二固定突起453L,形成于中间板400,并允许在第二运转槽451L的内部转动。
即,相反地,在上述凸轮齿轮351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时锁销进行后退时,在上述第二固定突起453L在上述第二可动圆弧槽451L上移动的过程中与末端部相接时,可限定为上述锁销的最大后退量。
另一方面,在上述中间板400分别形成具有同一中心,但是半径不同的圆弧内壁412和圆弧外壁414;在上述圆弧内壁412的内侧设置上述凸轮齿轮351;在上述凸轮齿轮351的上表面配置上述手动解锁杆470的环471。
此时,如上所述,在上述圆弧内壁412的内侧面形成上述第一固定突起453U,来与突出于上述凸轮齿轮351的外侧的第一可动突起451U接触。
另一方面,如图9a所示,上述圆弧内壁412的外侧面也形成后述的卡止手动解锁杆470的卡止突起413的卡止部416,以在手动解锁杆470的启动时起到能够最大限度进行旋转的挡止部的作用。
在凸轮齿轮351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手动解锁杆470,以手动后退锁销500,从而能够解锁。
为此,如图2a、图5g及图9a所示,上述手动解锁杆470包括:环471,在内测收容上述凸轮齿轮351的一部分,解锁突起473,形成于上述环471的内侧面,以及拉绳环475,设置于上述 环471的外侧面。
此时,在上述凸轮齿轮351的上面形成夹着环471的里面的突出圆盘357,在上述突出圆盘357上形成卡止解锁突起473的解锁卡止部359。
而且,在将机壳100的向外出来的绳(未图示)向方向III(参照图5g)拉时,拉绳环475被拉的同时环471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上述解锁突起473咬住解锁卡止部359强行旋转,结果,上述凸轮齿轮351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使锁销后退,从而解锁。
并且,在上述环471包括:第一环引导部471a,沿着圆弧内壁412的外侧面进行引导;以及第二环引导部473a,沿着圆弧外壁414的内侧面进行引导。
而且,通过第一环引导部471a和第二环引导部473a来确实地引导手动解锁杆470的旋转。
如上所述,参照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来进行了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就显而易见在不超过下面的权利要求范围所记载的本发明的思想及领域的范围内能够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更或变形来实施。
【符号说明】
100:机壳 101:开口
101a,101b:半圆开口 103a:安装槽
103,104:连接突起 105:卡止部
106:紧固卡止部 110:外壳
112:外侧卡止台肩 114:内侧卡止台肩
115:插入突起 117:支撑槽
120:收纳孔 122:衬垫槽
124:卡止壁 126:插入槽
130:盖 131:外侧壁
132:台阶部 133:内侧壁
134:下端 135:插槽
137:堵塞突起 300:驱动部
310:蜗杆 311:轴
330:摩擦传动组件 330a:蜗轮
330b:摩擦齿轮 330c:摩擦弹簧
331a:第一延长管 333a:收容槽
331b:第二延长管 333b:结合部
337a:加固旋转轴 337b:加固支撑槽
331c:开口环 333c,333c':弯曲片
330d:弹簧卡止部 331c:开口环
335a:槽 331:轴(旋转轴)
350:凸轮机构 351:凸轮齿轮
352:偏心销 353:滑动器
354:凸轮槽 355:导槽
357:突出圆盘 359:解锁卡止部
400:中间板 401:柱子
403:底面 405,407:第一卡止片及第二卡止片
420:轴 410,430:套管
412:圆弧内壁 413:卡止突起
414:圆弧外壁 416:卡止部
450U:上线挡止部 451U:第一可动突起
453U:第一固定突起 450L:下限挡止部
451L:第一可动圆弧槽 453L:第二固定突起
470:手动解锁杆 471:环
471a,473a:环引导部 473:解锁突起
475:拉绳环 500:锁销
510:O形环 600:印刷电路板
601:插入孔 650:开关
660:开关片 661:导轨
700:马达 710,730:导线
800:端子部 810:端子

Claims (18)

1.一种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驱动部(300),其装载于机壳(100),使锁销(500)前进后退,
马达(700),其向上述驱动部(300)提供动力,以及
印刷电路板(600),其与上述马达(700)连接;
上述马达(700)和印刷电路板(600)以上下方向配置于上述机壳(100)的内部,上述马达(700)和印刷电路板(600)的中间配置有中间板(400),来使上述马达(700)和印刷电路板(600)分别固定在上述中间板(400)的上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部(300)包括:
蜗杆(310),其与上述马达(700)的旋转轴结合,
摩擦传动组件(330),其与上述蜗杆(310)啮合,以及
凸轮机构(350),其与上述摩擦传动组件(330)联动,并将从上述摩擦传动组件(330)传递的旋转动力转换为直线运动,来使上述锁销(500)前进后退;
上述凸轮机构(350)配置于上述中间板(400)的一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马达(700)的后方,与上述印刷电路板(600)连接的端子部(800)配置在中间板(400)的一侧面,在上述中间板(400)的后方侧形成用于连接上述马达(700)与上述印刷电路板(600)的多个导线(710、730)分别插入通过的多个套管(410、4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机壳(100)包括:
外壳(110),以及
盖(130),其遮盖上述外壳(110)的上面;
在上述外壳(110)的一侧形成用于支撑上述中间板(400)的前方一侧的底面的衬垫槽(12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轮机构(350)与摩擦传动组件(330)联动,上述凸轮机构(350)包括:
凸轮齿轮(351),其具有偏心销(352),以及
滑动器(353),其具有插入上述偏心销(352)的长孔的凸轮槽(354);
在上述滑动器(353)设置上述锁销(500),上述凸轮齿轮(351)设置于上述中间板(400)的一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上述凸轮齿轮(351)联动的配置于中间板(400)的一侧的手动解锁杆(470);
上述手动解锁杆(470)包括:
环(471),其在内侧收容上述凸轮齿轮(351)的一部分,
解锁突起(473),其形成于上述环(471)的内侧面,以及
拉绳环(475),其设置于上述环(471)的外侧面;
在上述凸轮齿轮(351)的上面形成插入上述环(471)的里面的突出圆盘(357);
在上述突出圆盘(357)形成卡止上述解锁突起(473)的解锁卡止部(35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于上述中间板(400)和凸轮齿轮(351)并控制上述凸轮齿轮(351)的上限及下限旋转量的上限挡止部(450U)和下限挡止部(450L);
上述上限挡止部(450U)包括:
第一可动突起(451U),其突出于上述凸轮齿轮(351)的外侧,以及
第一固定突起(453U),其形成于上述中间板(400),并用于卡止上述第一可动突起(451U);
上述下限挡止部(450L)包括:
第二可动圆弧槽(451L),其形成于上述凸轮齿轮(351)的底面,以及
第二固定突起(453L),其形成于上述中间板(400),并允许在上述第二可动圆弧槽(451L)内的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中间板(400)分别形成具有同一中心但是半径不同的圆弧内壁(412)和圆弧外壁(414);
在上述圆弧内壁(412)的内侧设置上述凸轮齿轮(351);
上述凸轮齿轮(351)的上面配置上述手动解锁杆(470)的环(471);
在上述圆弧内壁(412)的内侧面形成上述第一固定突起(453U),来与突出于上述凸轮齿轮(351)的外侧的第一可动突起(451U)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环(471)包括:
第一环引导部(471a),其沿着上述圆弧内壁(412)的外侧面进行引导;以及
第二环引导部(473a),其沿着上述圆弧外壁(414)的内侧面进行引导。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盖(130)的边缘形成具有外侧壁(131)和内侧壁(133)的插槽(135),在上述外壳(110)的边缘形成插入于上述插槽(135)的插入突起(11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插入突起(115)的内侧面形成用于卡止上述内侧壁(133)的下端(134)的内侧卡止台肩(114);
在上述插入突起(115)的外侧面形成用于卡止形成于上述外侧壁(131)的内侧面的台阶部(132)的外侧卡止台肩(112)。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于外壳(110)的一侧以用于收纳上述端子部(800)的收纳孔(120)。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摩擦传动组件(330)包括:
蜗轮(330a),其与上述蜗杆(310)联动,
摩擦齿轮(330b),其与上述蜗轮(330a)拥有同一旋转轴,并配置于上述蜗轮(330a)的上部侧,
弹簧(330c),其设置于上述蜗轮(330a)的上部面,以及
弹簧卡止部(330d),其形成于上述摩擦齿轮(330b)的底面一侧,并与上述弹簧(330c)相连;
上述弹簧(330c)包括膨胀紧贴于上述蜗轮(330a)的开口环(331c)及上述开口环(331c)的两端向内侧弯曲的两个弯曲片(333c、333c’);
上述弹簧卡止部(330d)配置于所述弯曲片与弯曲片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蜗轮(330a)的上面向上部突出形成环形状的第一延长管(331a);
在上述第一延长管(331a)的内侧壁形成用于收容上述开口环(331c)的外侧面的收容槽(333a);
在上述摩擦齿轮(330b)的底面突出形成圆盘形状的第二延长管(331b);
在上述第二延长管(331b)的底面包括拥有同一中心,但按规定间距隔开而突出的结合部(333b),使上述蜗轮(330a)的第一延长管(331a)插入并配置于上述结合部(333b)。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摩擦传动组件(330)包括:
蜗轮(330a),其与上述蜗杆(310)联动,
摩擦齿轮(330b),其与上述蜗轮(330a)拥有同一旋转轴,并配置于上述蜗轮(330a)的上部侧,
弹簧(330c),其设置于上述蜗轮(330a)的上部面,以及
弹簧卡止环(330e),其在上述摩擦齿轮(330b)的底面一侧突出,与上述弹簧(330c)相连,并使上述弹簧(330c)位于内侧面;
上述弹簧(330c)由膨胀紧贴于上述蜗轮(330a)的开口环(331c)及上述开口环(331c)的两端向内侧弯曲的两个弯曲片(333c,333c’)构成,
上述弹簧卡止环(330e)包括部分开放的开放部(H),使各个上述弯曲片(333c、333c’)的末端通过上述开放部(H)来向上述弹簧卡止环(330e)的中央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蜗轮(330a)的上面突出形成加固旋转轴(337a);
在上述摩擦齿轮(330b)的下面形成用于插入支撑上述加固旋转轴(337a)的加固支撑槽(337b)。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开关(650),其设置于印刷电路板(600)的一侧面,以及
开关片(660),其设置于上述滑动器(353)的一侧,启动上述开关(650);
上述开关(650)通过与上述开关片(660)的接触来发生信号,并包括以与上述锁销(500)的前进后退方向直交的方向相互隔开的第一开关(651)及第二开关(652);
上述开关片(660)设置于上述滑动器(353)的一侧,并包括分别与上述第一开关(651)及第二开关(652)接触的第一接触片(663)及第二接触片(662);
且,上述第一接触片(663)与第一开关(651)的接触时点和上述第二接触片(662)与第二开关(652)的接触时点不一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洗衣机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垂直于上述滑动器(353)的底面,并沿着上述第一开关(651)及第二开关(652)的隔开方向相互隔开形成的一对导轨(661);
上述第二接触片(662)配置于上述一对导轨(661)之间,并与第二开关(652)接触,上述第一接触片(663)向上述导轨(661)的外侧方向突出,并与上述第一开关(651)接触;
上述第一接触片(663)与第一开关(651)之间的间距小于上述第二接触片(662)与第二开关(652)之间的间距。
CN201310111397.7A 2012-04-02 2013-04-01 洗衣机用门锁装置 Active CN1033619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34068A KR101310331B1 (ko) 2012-04-02 2012-04-02 세탁기용 도어 잠금 장치
KR1020120034067A KR101310330B1 (ko) 2012-04-02 2012-04-02 세탁기용 도어 잠금 장치
KR10-2012-0034067 2012-04-02
KR10-2012-0034069 2012-04-02
KR1020120034069A KR101344282B1 (ko) 2012-04-02 2012-04-02 프릭션 기어 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세탁기용 도어 잠금 장치
KR10-2012-0034068 2012-04-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1933A CN103361933A (zh) 2013-10-23
CN103361933B true CN103361933B (zh) 2016-08-10

Family

ID=49364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1397.7A Active CN103361933B (zh) 2012-04-02 2013-04-01 洗衣机用门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19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21636B1 (en) * 2015-07-24 2022-05-11 Leica Instruments (Singapore) Pte. Ltd. Pivotable optical assembly for a surgical microscope
KR102512205B1 (ko) * 2016-02-18 2023-03-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도어 락킹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세탁기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1521A (en) * 1986-08-12 1989-04-18 Kiekert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Positioning drive for a motor vehicle door closing device
CN1397710A (zh) * 2001-06-26 2003-02-19 Ntn株式会社 开门器
CN1465790A (zh) * 2002-07-05 2004-01-0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洗衣机用齿轮电机的输出杆复原延迟装置
CN1465780A (zh) * 2002-07-05 2004-01-0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滚筒式洗衣机用门锁开关组合的门被锁状态下的滑座固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85203B2 (ja) * 1997-04-11 2004-11-04 テクノエクセル株式会社 洗濯機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KR101151618B1 (ko) * 2010-07-05 2012-06-08 주식회사 에스 씨디 냉장고 도어 열림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1521A (en) * 1986-08-12 1989-04-18 Kiekert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Positioning drive for a motor vehicle door closing device
CN1397710A (zh) * 2001-06-26 2003-02-19 Ntn株式会社 开门器
CN1465790A (zh) * 2002-07-05 2004-01-0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洗衣机用齿轮电机的输出杆复原延迟装置
CN1465780A (zh) * 2002-07-05 2004-01-0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滚筒式洗衣机用门锁开关组合的门被锁状态下的滑座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1933A (zh)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9873A (zh) 进退移动装置
CN102349200B (zh) 供电连接器
CN205440034U (zh) 用于锁定车辆座椅轨道的装置
CN202923513U (zh) 储存箱
CN101426662B (zh) 上推装置
CN101505023B (zh) 杠杆配合型连接器
CN103361933B (zh) 洗衣机用门锁装置
CN205440035U (zh) 用于锁定车辆座椅轨道的装置
CN203961528U (zh) 门锁装置
CN105945985A (zh) 一种执行末端设有旋转块的机器人
CN105818852B (zh) 转向装置
TWI599302B (zh) 雙軌道導引鉸鏈
EP2450225A2 (en) Round recliner for vehicle seat
US9850692B2 (en) Glove box for an automobile
CN104145382A (zh) 杆式连接器
CN104094480A (zh) 杠杆型连接器
CN103161926B (zh) 改善可操作性的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换档杆
CN101508270B (zh) 盖装置
CN103197733B (zh) 具线性动作的枢轴组件及滑盖式电子装置
EP1826308B1 (en) Device for closing and opening the access to a compartment
KR101716978B1 (ko) 커버 연동 돌출식 isofix
CN104866026B (zh) 转轴
KR102595745B1 (ko) 커버를 이동시키기 위한 어셈블리 및 방법
CN106285233B (zh) 门锁组件
CN105244686B (zh) 一种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