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1394B - 利用微生物转化制备9α-羟基-雄烯二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微生物转化制备9α-羟基-雄烯二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1394B
CN103361394B CN201310342583.1A CN201310342583A CN103361394B CN 103361394 B CN103361394 B CN 103361394B CN 201310342583 A CN201310342583 A CN 201310342583A CN 103361394 B CN103361394 B CN 1033613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drostenedione
conversion
alpha
hydroxies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425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1394A (zh
Inventor
张保国
魏长龙
曾俊华
王珊
史吉平
姜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dvance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dvance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dvance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dvance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3103425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613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61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1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1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13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转化制备9α‑羟基‑雄烯二酮的方法,包括:1)将红平红球菌作为生产菌种,并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得种子;2)将种子接种于转化培养基中,培养,得发酵液;3)在发酵液中投入雄烯二酮溶液,继续培养,得到转化液,并检测转化液中的9α‑羟基‑雄烯二酮含量;4)分离和提取转化液中的9α‑羟基‑雄烯二酮。本发明的方法具有高效专一、环保、投料浓度高、转化率高、产物纯度高、收率高、成本低等优点,而且整个制备过程简单,经济实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且对于扩展甾体原料药物雄烯二酮的用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Description

利用微生物转化制备9α-羟基-雄烯二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9α-羟基-雄烯二酮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转化制备9α-羟基-雄烯二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9α-羟基-雄烯二酮(9α-OH-AD)是一种抗动情甾体工业化生产中的关键中间产物,在甾体工业化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9α-羟基-雄烯二酮作为前体物可以合成氢化可的松、17α-OH黄体酮、依普利酮、β米松、地塞米松、可的松、氟美松、氟孕酮、氟氢松、特美肤、曲安西龙等多做种重要的甾体原料药,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制备9α-羟基-雄烯二酮的关键是在雄烯二酮第9位健上加一个羟基。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化学合成法,但是化学合成法不仅合成步骤多、收率低,而且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有毒化学试剂,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3-甾酮-9α羟基化酶是甾体微生物代谢的一个关键酶,该酶在微生物中广泛存在,例如:红球菌属Rhodococcus、诺卡氏菌属Nocardia、节杆菌属Arthrobacte、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3-甾酮-9α羟基化酶负责在甾体的多元环的第九位上引入一个9α羟基。因此,利用具有9α羟基化酶活性的微生物转化雄烯二酮为9α-羟基-雄烯二酮已成为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Mutafov及同事研究了具有9α羟基化酶活性的红球菌(Rhodococcus sp.)菌株转化雄烯二酮生成9α-羟基-雄烯二酮的能力,发现其转化率仅为25%左右【Process Biochemistry32(7),585-589(1997)】;Kieslich等研究了利用Corynespora cassicola菌转化雄烯二酮为9α-羟基-雄烯二酮的方法,虽然其转化率提高到80%左右,但是其底物投料浓度不到1%(参考美国专利4237220A);Marsheck等对Nocardia canicruria转化雄烯二酮为9α-羟基-雄烯二酮也进行了报道,其转化效率可达90%左右,但是其投料浓度也非常低,不到1%(参考美国专利4397947A)。
综上所述,利用微生物法转化雄烯二酮为9α-羟基-雄烯二酮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底物投料浓度低、生物转化效率低、产物总收率小、生产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开发一种简单高效、经济实用的9α-羟基-雄烯二酮的制备方法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转化制备9α-羟基-雄烯二酮的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投料浓度低、转化时间长、生产成本高等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利用微生物转化制备9α-羟基-雄烯二酮的方法,包括步骤:
1)一级种子培养
将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作为生产菌种,并接种于含碳源和氮源的种子培养基中,在150~350rpm转速下,26~35℃培养12~30h,得适于接种的种子;
2)二级发酵培养
将步骤1)所得种子接种于转化培养基中,在150~350rpm转速下,26~35℃培养12~30h,得发酵液;
3)底物雄烯二酮转化
在步骤2)所得的发酵液中投入雄烯二酮溶液,继续在150~350rpm转速下,26~35℃培养48~96h,得到转化液,并检测转化液中的9α-羟基-雄烯二酮含量;
4)分离和提取步骤3)所得的转化液中的9α-羟基-雄烯二酮。
所述步骤1)中,红平红球菌为红平红球菌ATCC14887;含碳源和氮源的种子培养基中,碳源选自葡萄糖、麦芽糖、甘油、可溶性淀粉或它们的组合,碳源的含量为0.5g/100mL~3g/100mL;氮源选自酵母膏、蛋白胨、玉米浆、大豆粉、蚕蛹粉或它们的组合,氮源的含量为1g/100mL~6g/100mL;种子培养基的pH优选范围为pH7.0~7.2。
所述步骤2)中,接种量为5~8vol%(体积百分比);转化培养基的组分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其中,碳源选自葡萄糖、麦芽糖、甘油、可溶性淀粉或它们的组合;碳源的含量为0.5g/100mL~3g/100mL;氮源选自酵母膏、蛋白胨、玉米浆、大豆粉、蚕蛹粉或它们的组合;氮源的含量为1g/100mL~6g/100mL;无机盐选自镁盐、磷酸盐、钠盐或它们的组合;无机盐的含量为0.001g/100mL~0.1g/100mL;镁盐包括:硫酸镁和氯化镁;磷酸盐包括: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钠盐包括:氯化钠和硝酸钠。优选的转化培养基的配方为:水、葡萄糖0.5g/100mL~1.5g/100mL、蛋白胨0.2g/100mL~1g/100mL、玉米浆2.5g/100mL~5.0g/100mL、磷酸二氢钾0.02g/100mL~0.08g/100mL和硫酸镁0.01g/100mL~0.05g/100mL,pH为6.8~7.5。
所述步骤3)中,雄烯二酮溶液中的第一溶剂选自甲醇、DMSO(二甲基亚砜)、DMF(二甲基甲酰胺)或它们的组合;雄烯二酮的投入量为2.0~4.5%(即20~45g/L发酵液);雄烯二酮溶液的投入方法为:用溶剂将雄烯二酮在80~90℃溶解后,在无菌条件下,投入至发酵液中;检测转化液中的9α-羟基-雄烯二酮含量的方法包括:通过薄层层析或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检测;另外,本步骤中,可以雄烯二酮转化成9α-羟基-雄烯二酮的转化率达到90%以上时作为转化终点。
所述步骤4)的具体步骤包括:
A、产品粗提
转化结束后,将转化液减压过滤,滤饼加入第二溶剂,加热回流至澄清;然后,过滤,保留滤液;
其中,第二溶剂包括:甲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二氯甲烷或甲基异丁酮等;
另外,本步骤中的滤饼还能重复加入第二溶剂,以获得滤液,即滤饼还可重复以上步骤至滤液中基本没有产物,合并滤液备用;
B、脱色、结晶
在步骤A所得滤液中,加入相当于投料底物雄烯二酮10wt~15wt%(质量百分数)的活性碳,在55~105℃下搅拌脱色1~2h后,降至室温,过滤去除活性炭,得第一滤液,并用第二溶剂洗涤滤饼,得第二滤液(含第二溶剂的洗涤溶液),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合并,然后,在40~60℃下减压浓缩、析晶、过滤、烘干,得9α-羟基-雄烯二酮(白色结晶产品)。
本发明中,底物雄烯二酮转化为9α-羟基-雄烯二酮的反应式如下:
本发明通过优化转化培养基成分及其他微生物转化参数,并通过底物雄烯二酮溶清投料方式,建了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雄烯二酮为9α-羟基-雄烯二酮的工艺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具有高效专一、环保、投料浓度高、转化率高(如90%以上)、产物9α-羟基-雄烯二酮的纯度高(如97%以上)、收率高、成本低等优点,而且整个制备过程简单(工艺简单),经济实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且对于扩展甾体原料药物雄烯二酮的用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采用的试剂如未特别说明,均为商业化产品。
另外,以下实施例中涉及转化液中的9α-羟基-雄烯二酮的检测分析方法为HPLC法,其具体检测分析方法如下:
1、样品制备:取转化液1mL,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震荡均匀后,放置分层。取上层有机相约800μL,用有机膜(0.4μm)过滤后供HPLC检测。
2、色谱条件
1)色谱柱:Inertsil ODS-3,4.6mm×250mm×5μm或等同;
2)流动相:甲醇与水的体积比=70:30
3)检测波长:240nm
4)流速:1.0mL/min
5)柱温:30℃
实施例1
(1)一级种子培养
一级种子培养基:蛋白胨0.5g/100mL,酵母膏1.3g/100mL~1.4g/100mL,葡萄糖1.2g/100mL,水,调pH至7.0-7.2,并灭菌。
取一接种环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ATCC14887至20mL一级种子培养基中,在旋转式摇床200rpm转速下,30℃培养18h,得适于接种的种子。
(2)二级发酵培养
转化培养基:葡萄糖0.5g/100mL、蛋白胨0.2g/100mL、玉米浆2.5g/100mL、磷酸氢二钾0.02g/100mL、硫酸镁0.01g/100mL、水,初始pH为6.8,并灭菌。
将步骤(1)所得种子5mL接种于95mL转化培养基中【接种量为5%(V/V)】,在200rpm转速下,28℃震荡培养18h,得发酵液。
(3)底物雄烯二酮转化
在80℃下,用3mL甲醇溶清2g雄烯二酮,在无菌条件下,投入步骤(2)所得约100mL发酵液中,继续在200rpm转速下,28℃震荡培养48h,得到转化液。
其中,转化培养结束后,经HPLC测得的雄烯二酮的转化率(雄烯二酮转化为9α-羟基-雄烯二酮)为93.5%。
(4)产物分离提取
转化结束后,将转化液减压过滤,固形物滤饼加入30mL甲醇,80℃加热回流至澄清;然后,趁热过滤,保留滤液;滤饼再加入30mL甲醇重复以上步骤,经过3次甲醇回流萃取后,滤饼中基本没有产物,合并滤液。
在上述滤液中,加入3g活性碳,在60℃下搅拌脱色2h后,温度降至室温后,过滤去除活性炭,用10mL甲醇洗涤滤饼,合并甲醇溶液,然后,在40℃下减压浓缩甲醇、析晶、过滤、烘干,得到1.5g9α-羟基-雄烯二酮产品,经HPLC检测其纯度为97%,产品总收率为75%。
实施例2
(1)一级种子培养
步骤如同实施例1,但培养的条件改为:在旋转式摇床150rpm转速下,35℃培养12h。
(2)二级发酵培养
二级转化培养基:葡萄糖1g/100mL、蛋白胨0.6g/100mL、玉米浆3.5g/100mL、磷酸氢二钾0.06g/100mL、硫酸镁0.03g/100mL、水,初始pH为7.0,并灭菌。
将步骤(1)所得种子5mL接种于95mL转化培养基中【接种量为5%(V/V)】,在250rpm转速下,30℃震荡培养20h,得发酵液。
(3)底物雄烯二酮转化
在90℃下,用3mL甲醇溶清3.5g雄烯二酮,在无菌条件下,投入步骤(2)所得约100mL发酵液中,继续在250rpm转速下,30℃震荡培养56h,得到转化液。
其中,转化培养结束后,经HPLC测得的雄烯二酮的转化率(雄烯二酮转化为9α-羟基-雄烯二酮)为92.2%。
(4)产物分离提取
转化结束后,将转化液减压过滤,固形物滤饼加入30mL甲醇,80℃加热回流至澄清;然后,趁热过滤,保留滤液;滤饼再加入35mL甲醇重复以上步骤,经过3次甲醇回流萃取后,滤饼中基本没有产物,合并滤液。
在上述滤液中,加入4g活性碳,在70℃下搅拌脱色1.5h后,温度降至室温后,过滤去除活性炭,用10mL甲醇洗涤滤饼,合并甲醇溶液;在50℃下减压浓缩甲醇、析晶、过滤、烘干,得到2.74g9α-羟基-雄烯二酮产品,经HPLC检测其纯度为97.4%,产品总收率为78.2%。
实施例3
(1)一级种子培养
步骤如同实施例1,但培养的条件改为:在旋转式摇床180rpm转速下,26℃培养15h。
(2)二级发酵培养
二级转化培养基:葡萄糖1.5g/100mL、蛋白胨1g/100mL、玉米浆5.0g/100mL、磷酸氢二钾0.08g/100mL、硫酸镁0.05g/100mL、水,初始pH为7.5,并灭菌。
将步骤(1)所得种子5mL接种于95mL转化培养基中【接种量为5%(V/V)】,在280rpm转速下,32℃震荡培养16h,得发酵液。
(3)底物雄烯二酮转化
在85℃下,用5mL甲醇溶清4.5g雄烯二酮,在无菌条件下,投入步骤(2)所得约100mL发酵液中,继续在280rpm转速下,32℃震荡培养72h,得到转化液。
其中,转化培养结束后,经HPLC测得的雄烯二酮的转化率(雄烯二酮转化为9α-羟基-雄烯二酮)为90.5%。
(4)产物分离提取
转化结束后,将转化液减压过滤,固形物滤饼加入50mL丙酮,80℃加热回流至澄清;然后,趁热过滤,保留滤液;滤饼再加入50mL丙酮重复以上步骤,经过3次丙酮回流萃取后,滤饼中基本没有产物,合并滤液;
在上述滤液中,加入6g活性碳,在80℃下搅拌脱色2h后,温度降至室温后,过滤去除活性炭,用15mL丙酮洗涤滤饼,合并丙酮溶液;在60℃下减压浓缩丙酮、析晶、过滤、烘干,得到3.5g9α-羟基-雄烯二酮产品,经HPLC检测其纯度为97.8%,产品总收率为77.8%。

Claims (7)

1.一种利用微生物转化制备9α-羟基-雄烯二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将红平红球菌作为生产菌种,并接种于含碳源和氮源的种子培养基中,在150~350rpm转速下,26~35℃培养12~30h,得适于接种的种子;
其中,红平红球菌为红平红球菌ATCC 14887;
2)将步骤1)所得种子接种于转化培养基中,在150~350rpm转速下,26~35℃培养12~30h,得发酵液;
所述转化培养基的配方为:水、葡萄糖0.5g/100mL~1.5g/100mL、蛋白胨0.2g/100mL~1g/100mL、玉米浆2.5g/100mL~5.0g/100mL、磷酸二氢钾0.02g/100mL~0.08g/100mL和硫酸镁0.01g/100mL~0.05g/100mL;
3)在步骤2)所得的发酵液中投入雄烯二酮溶液,继续在150~350rpm转速下,26~35℃培养48~96h,得到转化液,并检测转化液中的9α-羟基-雄烯二酮含量;
其中,雄烯二酮溶液中的第一溶剂选自甲醇、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或它们的组合;
雄烯二酮的投入量为20~45g/L发酵液;
4)分离和提取步骤3)所得的转化液中的9α-羟基-雄烯二酮;
其中,步骤4)的具体步骤包括:
A、转化结束后,将转化液减压过滤,滤饼加入第二溶剂,加热回流至澄清;然后,过滤,保留滤液;
其中,第二溶剂包括:甲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二氯甲烷或甲基异丁酮;
B、在步骤A所得滤液中,加入相当于投料底物雄烯二酮10wt~15wt%的活性碳,在55~105℃下搅拌脱色1~2h后,降至室温,过滤去除活性炭,得第一滤液,并用第二溶剂洗涤滤饼,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合并,然后,在40~60℃下减压浓缩、析晶、过滤、烘干,得9α-羟基-雄烯二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含碳源和氮源的种子培养基中,碳源为葡萄糖1.2g/100mL;氮源为蛋白胨0.5g/100mL,酵母膏1.3g/100mL~1.4g/100mL;种子培养基的pH为7.0~7.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接种量为5~8vol%。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化培养基的pH为6.8~7.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雄烯二酮的投入量为20~45g/L发酵液;雄烯二酮溶液的投入方法为:用溶剂将雄烯二酮在80~90℃溶解后,在无菌条件下,投入至发酵液中;
检测转化液中的9α-羟基-雄烯二酮含量的方法包括:通过薄层层析或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检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以雄烯二酮转化成9α-羟基-雄烯二酮的转化率达到90%以上时作为转化终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滤饼还能重复加入第二溶剂,以获得滤液。
CN201310342583.1A 2013-08-07 2013-08-07 利用微生物转化制备9α-羟基-雄烯二酮的方法 Active CN1033613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42583.1A CN103361394B (zh) 2013-08-07 2013-08-07 利用微生物转化制备9α-羟基-雄烯二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42583.1A CN103361394B (zh) 2013-08-07 2013-08-07 利用微生物转化制备9α-羟基-雄烯二酮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1394A CN103361394A (zh) 2013-10-23
CN103361394B true CN103361394B (zh) 2016-08-17

Family

ID=49363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42583.1A Active CN103361394B (zh) 2013-08-07 2013-08-07 利用微生物转化制备9α-羟基-雄烯二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13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0743B (zh) * 2013-10-25 2018-09-11 武汉光华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粉状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工艺方法
CN105734106A (zh) * 2014-12-10 2016-07-06 天津金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植物甾醇转化为9α-羟基雄烯二酮的方法
CN105734105A (zh) * 2014-12-10 2016-07-06 天津金耀集团有限公司 分支杆菌促进植物甾醇转化为9α-羟基雄烯二酮的方法
CN114292892A (zh) * 2022-01-05 2022-04-08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简单节杆菌发酵生产雄甾二烯二酮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106868A (zh) * 1986-10-10 1988-04-27 吉斯特·布罗卡德斯公司 9-α-羟基甾族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相应的9(11)-脱氢衍生物以及含有这些甾族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413260A (zh) * 1999-10-22 2003-04-23 阿克佐诺贝尔公司 类固醇的微生物9α-羟基化
CN101687903A (zh) * 2007-07-04 2010-03-31 里克特格登有限公司 用于合成9α-羟基甾体化合物的工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106868A (zh) * 1986-10-10 1988-04-27 吉斯特·布罗卡德斯公司 9-α-羟基甾族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相应的9(11)-脱氢衍生物以及含有这些甾族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413260A (zh) * 1999-10-22 2003-04-23 阿克佐诺贝尔公司 类固醇的微生物9α-羟基化
CN101687903A (zh) * 2007-07-04 2010-03-31 里克特格登有限公司 用于合成9α-羟基甾体化合物的工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1394A (zh)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1394B (zh) 利用微生物转化制备9α-羟基-雄烯二酮的方法
CN102586358B (zh) 一种提高埃博霉素b产率的生物合成方法
CN113185494B (zh) 一种r-硫辛酸的制备方法
CN100558905C (zh) 一种酶拆分制备(r)-6-羟基-8-氯辛酸乙酯的方法
CN101012474B (zh) 一种微生物转化法制备薯蓣皂素的方法
CN103255191A (zh) 双液相系统发酵法降解植物甾醇制备雄烯二酮
CN102618601B (zh) 利用生物发酵和固定化酶法制备蔗糖-6-乙酯的方法
NL2028177B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cetoin by utilizing wheat b-starch
CN103451124B (zh) 一株红球菌以及用于制备光学纯(r)-6-羟基-8-氯辛酸酯及其它光学活性手性醇的用途
CN102816825A (zh) 用微生物发酵制备去氢表雄酮的方法
CN107189949A (zh) 米根霉ljh3及在生物转化槐角苷制备染料木素中的应用
CN104031109B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纯化茶皂素的方法
CN104357526B (zh) 以低共熔物作为促溶剂利用静息细胞转化制备胆甾烯酮的方法
CN103665083B (zh) 一种分离纯化11α-羟基坎利酮的方法
CN108753626A (zh) 一株生物合成16β-羟基-19-去甲-4-雄烯二酮的菌株及其应用
CN101709322A (zh) 生物催化白桦脂醇合成白桦脂酸的方法
CN100371453C (zh) 葛根素羟基化的微生物转化方法
CN106319016A (zh) 一种制备11α,17α‑羟基黄体酮的方法
CN107058408A (zh) 一种利用细菌转化和提取白藜芦醇的方法
CN104046675B (zh) 利用含有羟化酶的发酵液生产11α-羟基坎利酮的方法
CN103525882B (zh) 9-甲基反式链霉戊二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20890A (zh) 11α‑羟基‑16α,17α‑环氧黄体酮脱氢物的制备方法
CN100338225C (zh) 通过6-取代-△6孕烷的真菌氧化产生19-去甲-10β-羧酸的方法
CN111925421B (zh) 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纽莫康定b0的方法与应用
CN101508714A (zh) 5-氟-2′-脱氧尿苷的芳酸酯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