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9558A - 记录介质排出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介质排出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59558A
CN103359558A CN2013101181423A CN201310118142A CN103359558A CN 103359558 A CN103359558 A CN 103359558A CN 2013101181423 A CN2013101181423 A CN 2013101181423A CN 201310118142 A CN201310118142 A CN 201310118142A CN 103359558 A CN103359558 A CN 1033595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cording medium
paper
distributing roller
gu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81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59558B (zh
Inventor
颖川圭介
能宗辉光
大西祥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359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9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59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95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2Means for discharging uncollated sheet copy material, e.g. discharging rollers, exit tr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记录介质排出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作业分类器具有:搬入口,该搬入口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纸搬运通道连通;排出口,该排出口在第二出纸盘侧开口;和翻转口,该翻转口在双面形成图像时用来使纸张回转。在出纸方向上的排出口及翻转口的上游侧配置有将纸张的搬运方向向排出口或翻转口切换的分岔导引。

Description

记录介质排出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排出纸页状的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排出装置以及具备该记录介质排出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
背景技术
在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一般采用以下的工序,即,通过显影剂使形成在感光鼓等的图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可视化,并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在纸(记录介质)上,然后在定影部通过加热和加压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纸上。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在纸张的双面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先于纸的一面形成图像,然后继续在纸的背面形成图像。这样,在纸张的双面形成图像之际,采以下方法,即,在纸的一面形成了图像后,使纸回转并让表面和背面翻转后返回图像形成部。
纸的回转是通过配置在出纸口的排出辊对而进行。这时,会有被回转的纸的前端碰擦到已堆存(积载)于出纸盘上的纸张的上面,使得已堆存的纸张向出纸口方向移动的情形。此情况下,会有纸张的堆存状态变乱、或者向出纸口方向移动的纸张与回转的纸张一起被卷入排出辊对等的不正常情形。
为此,进行了以下的探讨,即,从出纸口的上部朝向相对于出纸方向大致垂直向下的方向延设压纸部件,通过按压堆存的纸张,来提高纸张的排列整齐性和积载性。例如,具有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将作为按压单元的迈拉(mylar)的安装位置设置在最适当的范围,能够有效地按压尤其是容易产生卷曲的纸张的左右两端部。
此外,还对与满载检测部件同轴设置纸页按压部件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了检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对宽度窄的纸张仅以满载检测部件按压,而对宽度宽的纸张却以纸页按压部件及满载检测部件的双方按压,从而能以配合纸张宽度的适当的按压力按压纸张。
然而,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中,根据纸张的堆存量、堆存的纸张的种类,有时无法确实地抑制纸张的堆存状态的乱序或卷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介质排出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该记录介质排出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抑制记录介质的回转时的积载于出纸盘上的记录介质的积载状态变乱、或者朝排出辊对的卷入。
本发明的记录介质排出装置具备:排出口,该排出口排出记录介质;排出辊对,该排出辊对配置于排出口;翻转口,该翻转口设置在排出口的上方;和分岔导引,该分岔导引设置在向排出口搬运记录介质的搬运通道。分岔导引在向排出口导引记录介质的第一位置与向翻转口导引记录介质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将分岔导引配置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使排出辊对旋转而从排出口排出记录介质,在将分岔导引配置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使比排出辊对靠记录介质的排出方向上游侧的搬运辊对旋转而使记录介质的一部分从翻转口突出,并使搬运辊对逆旋转,从而使记录介质回转。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上述结构的记录介质排出装置;和图像形成部,该图像形成部在记录介质的排出方向被配置在记录介质排出装置的上游侧,且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记录介质排出装置;图像形成部,该图像形成部在记录介质的排出方向上配置在记录介质排出装置的上游侧,且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机内排出空间;第一出纸盘,该第一出纸盘形成在机内排出空间的底面;第一主体侧排出辊对,该第一主体侧排出辊对将记录介质排出在第一出纸盘上;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该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配置在第一主体侧排出辊对的上方,且配置在记录介质排出装置的上游侧;和第二出纸盘,该第二出纸盘能够拆卸组装式地设置在记录介质排出装置的下游侧。记录介质排出装置具备:排出口,该排出口排出记录介质;排出辊对,该排出辊对配置于排出口;翻转口,该翻转口设置在排出口的上方;和分岔导引,该分岔导引设置在向排出口搬运记录介质的搬运通道。分岔导引在向排出口导引记录介质的第一位置与向翻转口导引记录介质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将分岔导引配置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使排出辊对旋转而从排出口排出记录介质,在将分岔导引配置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使比排出辊对靠记录介质的排出方向上游侧的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旋转而使记录介质的一部分从翻转口突出,并使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逆旋转,从而使记录介质回转。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记录介质排出装置,使记录介质的一部分从设置在排出口上方的翻转口突出而进行记录介质的回转。由此,能够抑制回转的记录介质抽入图像形成装置内时造成堆存在第二出纸盘上的记录介质的积载状态变乱、或者堆存的记录介质与回转的记录介质一起被卷入排出辊对的不正常情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部结构的概略剖面图;
图2是搭载于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作业分类器25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作业分类器25的内部结构的侧面剖面图;
图4是从作业分类器25的排出口33排出纸张时的分岔导引37的支点37a周边的局部立体图;
图5是从图2的纸面里面侧看图4的状态的作业分类器25的侧面图;
图6是图4的状态的作业分类器25的侧面剖面图;
图7是示出使用翻转口35对纸张进行回转时的分岔导引37的支点37a周边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从图2的纸面里面侧看图7的状态的作业分类器25的侧面图;
图9是图7的状态的作业分类器25的侧面剖面图;
图10是图3的作业分类器25的排出口33周边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其他结构例的概略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部结构的概略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是所谓的机内出纸型的数字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主体外壳20;和配置在主体外壳20上部的上壳体21。在上壳体21设有后述的各种机构,这些机构用来读取原稿的图像而作为电信号。上壳体21的上部设有原稿搬运装置3。此外,在主体外壳20设有后述的各种机构,这些机构用来根据读取的原稿图像的电信号将图像转印在记录介质。再者,图像形成装置100内配置有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内的各个装置、各个部件的动作的控制部(CPU)80。以下,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个例子,对纸张P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主体外壳20是由下壳体20a和连结壳体20b所构成。连结壳体20b在下壳体20a的上方沿图1的右侧部配置,连结壳体20b连结于上壳体21。在下壳体20a设有供纸部4、图像形成部6和定影部7等。供纸部4供给纸张P。图像形成部6在纸张P上形成色调剂图像。定影部7供形成在纸张P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此外,在连结壳体20b设有出纸部,该出纸部用来搬运已定影了色调剂图像的纸张P而从主体外壳20排出纸张P。再者,在上壳体21的正下方的连结壳体20b的左侧形成有机内排出空间22。机内排出空间22至少面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正面敞开,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左侧面和正面敞开大的开口。
主体外壳20内具有供纸部4、纸搬运部5、图像形成部6和定影部7。供纸部4设置在主体外壳20的下部。纸搬运部5设置在供纸部4的侧面及上方。图像形成部6设置在供纸部4的上方。定影部7相对于图像形成部6设置在纸搬运方向的下游侧(图1的右侧)。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部配置有图像形成部6及定影部7,且该图像形成部6及定影部7的长度方向与和纸搬运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平行。
供纸部4设有多个供纸匣4a。供纸匣4a在纸搬运方向的下游侧处设有供纸辊等的分离送纸单元。载置于供纸匣4a的纸叠状的纸张P,通过供纸辊的旋转动作,从最上面的纸张P向纸搬运部5一页一页地送纸。纸搬运部5通过各搬运辊对5a将从供纸部4供给的纸张P朝向图像形成部6搬运。
图像形成部6通过电子照相方法在纸张P上形成规定的色调剂图像。图像形成部6具有:感光鼓10、带电装置11、曝光装置12、显影装置13、转印装置14、清洁装置15和未图示的除电装置。感光鼓10是被支持为能够对旋转轴旋转的图像载体。带电装置11、曝光装置12、显影装置13、转印装置14、清洁装置15和除电装置,沿感光鼓10的旋转方向设置在感光鼓10的周围。定影部7将在图像形成部6中形成于纸张P的未定影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纸张P上。具体而言,定影部7使纸张P夹在由加热辊及加压辊所构成的一对定影辊对7a间并加热和加压,从而将未定影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纸张P上。
上壳体21内设有图像读取部8。图像读取部8读取原稿的图像信息。在一页一页地手动放置原稿进行读取的情况下,翻开原稿搬运装置3将原稿放置在上壳体21的上面所设的稿台玻璃8a上。此外,在一页一页地自动读取原稿纸叠的情况下,将原稿纸叠放置在关闭状态的原稿搬运装置3的供纸盘3a上。在原稿纸叠放置在供纸盘3a上的情况下,原稿从该原稿纸叠一页一页地自动依序送入稿台玻璃8a上。任一的情况下,均从未图示的曝光灯向位在稿台玻璃8a上的原稿照射光。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借助未图示的反射镜和成像透镜等的光学系被作为图像光向光电转换部(CCD)导引。
以下,对像上述那样构成的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首先,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感光鼓10的表面通过带电装置11被同样带电。然后,基于由图像读取部8读取的图像信息,将来自曝光装置12(激光扫描单元等)的激光束照射在感光鼓10的外周面。由此,能够在感光鼓10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然后通过从显影装置13供给作为显影剂的墨粉在该静电潜像形成色调剂图像。
与色调剂图像的形成同时,从供纸部4向纸搬运部5送出纸张P,且在配准辊对9暂时停止。停止在配准辊对9的纸张P,以规定的时序向形成有色调剂图像的感光鼓10搬运。这里,通过由转印辊等构成的转印装置14将感光鼓10表面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在纸张P。然后,将转印了色调剂图像的纸张P从感光鼓10分离,并向定影部7搬运。利用使转印了色调剂图像的纸张P通过定影辊对7a给予加热加压处理,从而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纸张P上。
在感光鼓10完成了朝纸张P的色调剂图像的转印处理后,清洁装置15除去剩余在感光鼓10的外周面的剩余墨粉。再以除电装置(未图示)对感光鼓10进行除去剩余电荷的除电处理。然后,通过带电装置11再度在感光鼓10的外周面进行带电处理,之后以相同方式进行图像形成。
于是,通过定影部7的纸张P就直接沿朝向垂直上方的垂直搬运通道18被搬运至连结壳体20b内。垂直搬运通道18的上部在连结壳体20b内向左侧分成上下二个搬运通道。通过配置在分岔部的切换爪17来切换纸张P的搬运方向。
该连结壳体20b内设置有由第一主体侧排出辊对19a及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19b(搬运辊对)所构成的出纸部。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19b配置在第一主体侧排出辊对19a的上方。沿垂直搬运通道18所搬运的纸张P,通过切换爪17被向上方的搬运通道或下方的搬运通道导引。此外,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19b的下游侧连结有作为记录介质排出装置的作业分类器25。对作业分类器25的详细结构有待后述。
通过切换爪17被导向下方的搬运通道的纸张P,从第一主体侧排出辊对19a向左侧排出,并堆存在形成于机内排出空间22的底面的第一出纸盘24上。另一方面,通过切换爪17被向上方的搬运通道导引的纸张P,从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19b通过作业分类器25排出在第二出纸盘31上,该第二出纸盘31能够拆卸组装式地设置在作业分类器25的纸排出方向下游侧。切换爪17被构成为通过来自控制部80的控制信号来切换导引方向。
在纸张P的两面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利用切换爪17将通过定影部7的纸张P向上方的搬运通道导引。于是使纸张P的一部分暂时从作业分类器25突出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然后通过使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19b逆旋转来进行搬运方向的转换(回转)。于是,纸张P不是在垂直搬运通道18而是被分配至翻转搬运通道23,且沿翻转搬运通道23,在使图像面翻转的状态下再度被搬运至配准辊对9。然后,形成在感光鼓10上的下一个图像,通过转印装置14被转印在纸张P的未形成图像的一面。纸张P被搬运至定影部7且定影了色调剂图像后,借助第一主体侧排出辊对19a排出至第一出纸盘24。
通过构成使用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19b使在双面形成图像的纸张P回转的上述结构,能够在纸张P的回转动作中将后续的纸张P从第一主体侧排出辊对19a向第一出纸盘24上排出。因此,不需等到在两面形成图像的纸张P的回转动作结束,便能够进行后续的纸张P的图像形成处理及排出,从而能提高图像形成效率。此外,在根据作业的种类改变排出目的地的情况等,可根据用户的使用状况来拆卸或安装作业分类器25和第二出纸盘31。
此外,用户还能够在操作面板(未图示)上切换纸张P的导引方向。例如,能够将进行通常的图像形成处理的纸张P向第一出纸盘24排出,将印刷有来自传真功能的接收数据等的纸张P向第二出纸盘31上排出。
图2是图1的作业分类器25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作业分类器25的侧面剖面图。作业分类器25具有:纸搬入口32(以下也称为搬入口32),该纸搬入口32与连结壳体20b内的垂直搬运通道18连通;出纸口33(以下也称为排出口33),该出纸口33在第二出纸盘31侧开口;和翻转口35,该翻转口35在双面形成图像时用来使纸张回转。在排出纸张的出纸方向上的排出口33及翻转口35的上游侧(图3的右侧)配置有将纸张的搬运方向向排出口33或翻转口35切换的分岔导引37。
在排出口33沿纸宽方向配置有多个包括排出辊(也称为排出滚子)30a和从动辊(也称为从动滚子)30b的作业分类器侧排出辊对30(以下也称为排出辊对30)。本实施方式中,作业分类器25具有树脂框架39。从动辊30b支持在排出口33的上方的树脂框架39上,并以规定的按压力压接于排出辊30a。本实施方式中,从动辊30b位于排出辊30a的上侧,但从动辊30b也能够位于排出辊30a的下侧。
此外,作业分类器25具有配置在排出口33的上方的导引突条41和配置在排出口33的下方的压纸部件42。导引突条41在纸张的排出方向上从设有翻转口35的端缘向下游侧突出,用来支持从翻转口35突出的纸张的下面。压纸部件42按压堆存在第二出纸盘31(参照图1)上的纸张的后端。
此外,树脂框架39构成翻转口35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成为翻转口35的内壁面的树脂框架39的表面设有加强部件40,且加强部件40设在与纸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与图3的纸面垂直的方向)的整个范围。加强部件40是由金属板所形成,且形成沿树脂框架39的形状的弯曲形状。加强部件40的下端部设有除电刷44,该除电刷44用来除去从排出口33排出至第二出纸盘31(图1)上的纸张的静电。
图4是从作业分类器25的排出口33排出纸张时的分岔导引37的支点37a周边的局部立体图,图5是从图2的纸面里面侧看图4的状态的作业分类器25的侧面图,图6是图4的状态的作业分类器25的侧面剖面图。此外,图5中,出纸方向及排出辊30a的旋转方向与图4、图6相反。
作业分类器25具有臂部件47。臂部件47的一端支持在排出辊30a的旋转轴43的一端而能够作旋转。臂部件47的另一端接触于分岔导引37的一部分。在旋转轴43与臂部件47的连接部分设有转矩限制器50。而且,构成为只有在对臂部件47施加设定值以上的转矩的情况下,臂部件47才能相对于旋转轴43自由旋转。也就是说,臂部件47相对于排出辊30a的旋转轴43的旋转,被规定在所设定的旋转转矩以下。
分岔导引37具有支轴37a、导引部37b和突部37c。支轴37a具有在长度方向(与图5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延长的形状。支轴37a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处支持在作业分类器25的壳体25a的侧面上且能够作旋转。导引部37b从支轴37a向出纸方向的上游侧延设。突部37c从支轴37a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向出纸方向的上游侧延设。突部37c与导引部37b一起以支轴37a为支点进行摆动(以下也称支轴37a为支点)。如图5所示,突部37c的摆动端抵接在臂部件47的自由端的上面。
以下,依需要参照图1~图3,同时使用图4~图6对从作业分类器25向第二出纸盘31上排出纸张时的纸搬运作业顺序进行详细说明。纸张在图像形成部6被单面形成图像,且以定影辊对7a对图像定影。然后,纸张从下面朝向上方通过垂直搬运通道18,并借助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19b从纸搬入口32搬入作业分类器25内。
为了使排出辊30a向图4、图6的逆时针方向(图5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将纸从排出口33排出,借助旋转轴43从驱动输入齿轮45向排出辊30a传递旋转驱动力。这时,分岔导引37的自重借助臂部件47作为旋转负载作用在转矩限制器50上,然而,分岔导引37的自重产生的负载比转矩限制器50的旋转所需要的转矩更小,所以,臂部件47与旋转轴43的旋转联动向图4的逆时针方向(图5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旋转的臂部件47对分岔导引37的摆动端侧施力。如图5所示,分岔导引37的突部37c被臂部件47推升,分岔导引37以支点37a为中心向图4、图6的逆时针方向(图5的顺时针方向)摆动。臂部件47摆动到图6所示的大致水平位置后,接触于壳体25a的内侧顶面。然后,因作用在转矩限制器50的旋转转矩比转矩限制器50的旋转所需要的转矩大,所以,分岔导引37接触于壳体25a的内侧顶面后,旋转轴43、排出辊30a仍旧继续旋转,分岔导引37被保持为大致水平状态。
由此,分岔导引37移动到将从纸搬入口32搬入的纸导引至排出口33的位置(以下,称为第一位置)。通过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19b的纸张的前端,如在图6的虚线箭头所示,沿分岔导引37的下面被朝向排出辊对30导引。然后,通过与除电刷44的接触而除去纸张上的静电,并通过排出辊对30将纸排出在第二出纸盘31上。
图7是使用翻转口35对纸张进行回转时的分岔导引37的支点37a周边的局部立体图,图8是从图2的纸面里面侧看图7的状态的作业分类器25的侧面图,图9是图7的状态的作业分类器25的侧面剖面图。此外,图8中,纸排出方向以及排出辊30a的旋转方向与图7、图9相反。以下,依需要参照图1~图3,同时使用图7~图9对使纸张的一部分从作业分类器25的翻转口35突出而将纸回转时的纸搬运作业顺序进行详细说明。
在使用翻转口35将纸回转时,不需要使排出辊30a旋转。据此,旋转驱动力不会从驱动输入齿轮45输入旋转轴43,臂部件47也不旋转。因此,分岔导引37的突部37c也未被臂部件47推升,分岔导引37通过自重保持为在出纸方向上游侧向下方倾斜的姿势。
由此,使分岔导引37位在将从纸搬入口32搬入的纸导引至翻转口35的位置(以下,称为第二位置)。通过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19b的纸张的前端,如在图9的虚线箭头所示,沿分岔导引37的上面被朝向翻转口35导引。然后,纸张的一部分通过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19b从翻转口35突出。
再者,也有仅借助分岔导引37的自重,分岔导引37不能确实地移动到第二位置,而是停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不上不下的位置的可能性。因此,也可在刚要回转纸张前使排出辊30a瞬间(数10msec)逆旋转,而使分岔导引37移动到第二位置。此外,除了分岔导引37的自重、排出辊30a的逆旋转以外,还可考虑通过弹簧等的施力部件使分岔导引37移动到第二位置的方法。
然后,通过使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19b逆旋转,纸张被再度从翻转口35被抽入作业分类器25内,并沿分岔导引37的上面朝向翻转搬运通道23导引。
之后,通过翻转搬运通道23的纸在图像形成面朝向相反方向(图1的向下的方向)的状态下被搬运至配准辊对9的上游侧。于是,依规定的定时将纸搬运到感光鼓10与转印装置14之间。由此,在纸的未形成图像的一面转印形成在感光鼓10上的新色调剂图像。转印了色调剂图像的纸经由定影部7、第一主体侧排出辊对19a被排出在第一出纸盘24上,或者在经由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19b搬入作业分类器25,然后沿分岔导引37的下面被向排出辊对30导引,被排出在第二出纸盘31上。
根据上述结构,在双面形成图像时进行纸张回转的情况下使用翻转口35,所以,能够抑制使用排出辊对30对纸张进行回转时所产生的不正常(例如,堆存在第二出纸盘31上的纸张的积载状态变乱或者将纸张卷入排出辊对30的不正常)的情形。此外,从翻转口35突出的纸张的一部分被导引突条41所支持,从而能抑制纸张下垂。因此,能够抑制堆存的纸张的弯折,并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堆存在第二出纸盘31上的纸张的积载状态的乱序。而且,堆存在第二出纸盘31(参照图1)上的纸张的后端被压纸部件42所压抵,所以能够提高纸张的排列整齐性和积载性。
分岔导引37与排出辊对30的旋转或停止联动进行移动以切换为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所以,能够简化分岔导引37的摆动机构,也不需要用来使分岔导引37摆动的另外的机构(例如,螺线管等)。
图10是图3的排出辊对30周边的局部放大图。通过沿与树脂框架39的出纸方向正交的方向设置加强部件40,来提高树脂框架39的刚性。由此,能够抑制来自通过作业分类器25内的纸张的散热所引起的树脂框架39的热膨胀。结果是能够抑制树脂框架39的翘曲或弯挠所引起的翻转口35的变形。此外,树脂框架39支持构成排出辊对30的从动辊30b,从动辊30b对排出辊30a的按压力(由图10的箭头所表示)也保持一定,所以,还能够抑制排出辊对30的压印压力的变动所引起的搬运力的不一致。
此外,加强部件40配合构成翻转口35的内壁面的树脂框架39的形状而弯曲,所以纸张的前端顺着加强部件40的弯曲形状平滑地进入翻转口35。也就是说,加强部件40具有作为将纸张朝向翻转口35导引的搬运导引的功能,所以与将加强部件40和搬运导引分开形成的结构比较,能够削减零件数,且在成本面也有益。
再者,通过进入翻转口35的纸张接触在金属制的加强部件40上,以除去纸张上的静电。由此,还能够抑制带有静电的纸张在翻转搬运通道23内发生堵塞或者异物付在纸上的不正常情形。
此外,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是在未超出发明的实质内容的范围内,即可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的作业分类器25连结于具有第一主体侧排出辊对19a、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19b的机内出纸型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19b的结构进行了说明,然而也能够应用在例如图1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
图11中,图像形成装置100是黑白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排出口33,排出口33配置有排出辊对60。另外,排出辊对60的上方设有翻转口35,在排出纸张的出纸方向上的排出口33及翻转口35的上游侧配置有将纸的搬运方向向排出口33或翻转口35切换的分岔导引37。分岔导引37的摆动机构与图4~图9相同,故而省略说明。
根据图11的结构,在使排出辊对60停止的状态下,使用位于翻转口35及排出辊对60的上游侧的搬运辊对61将纸张回转。由此,与图1~图10相同,能够抑制堆存在第一出纸盘24上的纸张的积载状态变乱或者将纸张卷入排出辊对60的不正常情形。此外,分岔导引37与排出辊对60的旋转或停止联动进行移动以切换为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所以,还能够简化分岔导引37的摆动机构。
再者,本发明不局限于图1所示的黑白复合机、图11所示的黑白打印机,还能够应用在模拟方式的复印机、彩色复印机、黑白及彩色打印机、传真机等的其他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能够利用在将记录介质朝向出纸盘排出,并在记录介质的双面形成图像时进行记录介质的翻转的记录介质排出装置。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回转的记录介质被抽入图像形成装置时造成堆存在出纸盘上的记录介质的积载状态变乱、或堆存的记录介质与回转的记录介质一起被卷入排出辊对的不正常情形。

Claims (10)

1.一种记录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记录介质排出装置具备:
排出口,该排出口排出记录介质;
排出辊对,该排出辊对配置于该排出口;
翻转口,该翻转口设置在上述排出口的上方;和
分岔导引,该分岔导引设置在向上述排出口搬运上述记录介质的搬运通道,
上述分岔导引在向上述排出口导引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一位置与向上述翻转口导引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将上述分岔导引配置于上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使上述排出辊对旋转而从上述排出口排出上述记录介质,
在将上述分岔导引配置于上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使比上述排出辊对靠上述记录介质的排出方向上游侧的搬运辊对旋转而使上述记录介质的一部分从上述翻转口突出,并使上述搬运辊对逆旋转,从而使上述记录介质回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排出辊对静止的情况下,上述分岔导引位在上述第二位置,
通过使上述排出辊对旋转,从而使上述分岔导引移动到上述第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而具备臂部件,该臂部件具有支持在构成上述排出辊对的一个排出辊的旋转轴而能够作旋转的一端,和接触于上述分岔导引的一部分的另一端,
在该臂部件与上述旋转轴的连接部分设置有转矩限制器,该转矩限制器将该臂部件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旋转限制在所设定的旋转转矩以下,
上述分岔导引被支持为能够以在上述记录介质的排出方向上位于下游侧的支点,在上述第一位置与上述第二位置之间进行摆动,
在上述排出辊对静止的情况下,通过自重使上述分岔导引位在上述第二位置,
随着上述排出辊对的旋转,上述臂部件对上述分岔导引的摆动端侧施力,
上述分岔导引通过上述臂部件的施力移动到上述第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而具备树脂框架,该树脂框架构成上述翻转口的一部分,
在上述树脂框架上设置有金属制加强部件,该加强部件在与上述记录介质的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排出辊对的一个排出辊被支持在上述树脂框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框架构成上述翻转口的内壁面的至少一部分,
上述加强部件沿上述翻转口的上述内壁面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而具备导引突条,该导引突条在上述记录介质的排出方向从上述翻转口的边端向下游侧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而具备压纸部件,该压纸部件配置在上述排出口的下方。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排出装置;和
图像形成部,该图像形成部在上述记录介质的排出方向上配置在上述记录介质排出装置的上游侧,且在上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介质排出装置;
图像形成部,该图像形成部在记录介质的排出方向上配置在上述记录介质排出装置的上游侧,且在上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机内排出空间;
第一出纸盘,该第一出纸盘形成在该机内排出空间的底面;
第一主体侧排出辊对,该第一主体侧排出辊对将上述记录介质排出在该第一出纸盘上;
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该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配置在该第一主体侧排出辊对的上方,且配置在上述记录介质排出装置的上游侧;和
第二出纸盘,该第二出纸盘能够拆卸组装式地设置在上述记录介质排出装置的下游侧,
上述记录介质排出装置具备:
排出口,该排出口排出记录介质;
排出辊对,该排出辊对配置于该排出口;
翻转口,该翻转口设置在上述排出口的上方;和
分岔导引,该分岔导引设置在向上述排出口搬运上述记录介质的搬运通道,
上述分岔导引在向上述排出口导引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一位置与向上述翻转口导引上述记录介质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将上述分岔导引配置于上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使上述排出辊对旋转而从上述排出口排出上述记录介质,
在将上述分岔导引配置于上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使比上述排出辊对靠上述记录介质的排出方向上游侧的上述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旋转而使上述记录介质的一部分从上述翻转口突出,并使上述第二主体侧排出辊对逆旋转,从而使上述记录介质回转。
CN201310118142.3A 2012-04-06 2013-04-07 记录介质排出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595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87301 2012-04-06
JPJP2012-087301 2012-04-06
JP2012087301A JP5648013B2 (ja) 2012-04-06 2012-04-06 記録媒体排出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9558A true CN103359558A (zh) 2013-10-23
CN103359558B CN103359558B (zh) 2016-06-01

Family

ID=49292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814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59558B (zh) 2012-04-06 2013-04-07 记录介质排出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66357A1 (zh)
JP (1) JP5648013B2 (zh)
CN (1) CN10335955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5281A (zh) * 2015-07-02 2017-01-1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0368B2 (ja) * 2014-02-28 2018-12-19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JP6443181B2 (ja) 2015-03-31 2018-12-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43291A (ja) * 2021-09-16 2023-03-2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1722613B1 (en) * 2022-03-21 2023-08-08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66518A2 (en) * 1994-02-04 1995-08-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60017214A1 (en) * 2004-07-20 2006-01-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N1308152C (zh) * 2003-07-17 2007-04-04 佳能株式会社 纸张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20090224458A1 (en) * 2008-03-06 2009-09-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sheet conveying method, and program for sheet conveyance
EP2146256A2 (en) * 2008-07-17 2010-01-2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311006A (zh) * 2010-05-25 2012-01-11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06503Y2 (ja) * 1985-01-07 1996-08-14 ニスカ 株式会社 給紙用の搬送路切換装置
JPS63315456A (ja) * 1987-06-15 1988-12-23 Fujitsu Ltd 紙葉類のゲ−ト機構
JP4437536B2 (ja) * 2004-06-17 2010-03-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81668B (zh) * 2006-05-29 2010-10-13 株式会社理光 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片状物传送通路切换装置以及片状物传送装置
JP2008037528A (ja) * 2006-08-02 2008-02-21 Canon Inc シート積載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887054B2 (en) * 2008-03-28 2011-02-15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Sheet transport direction switch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ed with the same
JP5506331B2 (ja) * 2009-10-30 2014-05-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909124B2 (en) * 2009-10-30 2014-12-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38894B2 (ja) * 2011-12-22 2013-11-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66518A2 (en) * 1994-02-04 1995-08-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308152C (zh) * 2003-07-17 2007-04-04 佳能株式会社 纸张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20060017214A1 (en) * 2004-07-20 2006-01-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20090224458A1 (en) * 2008-03-06 2009-09-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sheet conveying method, and program for sheet conveyance
EP2146256A2 (en) * 2008-07-17 2010-01-2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311006A (zh) * 2010-05-25 2012-01-11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5281A (zh) * 2015-07-02 2017-01-1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CN106315281B (zh) * 2015-07-02 2018-04-2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48013B2 (ja) 2015-01-07
JP2013216419A (ja) 2013-10-24
US20130266357A1 (en) 2013-10-10
CN103359558B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5572B (zh) 成像设备
CN101962131B (zh) 纸张堆叠器及成像设备
CN100471683C (zh) 成像装置
CN103359558A (zh) 记录介质排出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75785B (zh) 片材翻转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90175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07787B (zh) 供纸装置、原稿运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JP2011046515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自動原稿送り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47678C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040145112A1 (en) Sheet delivery mechanism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0520612C (zh) 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
US7108261B2 (en) Sheet delivery mechanism
CN100558618C (zh) 记录介质排出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372172A (zh) 自动原稿传送装置、原稿传送方法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JP201106691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04695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526769B (zh) 后处理装置
JP5847265B2 (ja) 記録媒体排出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245562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25164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986795B2 (ja)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745685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6168972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012075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6514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排紙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