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9170A - 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59170A CN103359170A CN2013103168457A CN201310316845A CN103359170A CN 103359170 A CN103359170 A CN 103359170A CN 2013103168457 A CN2013103168457 A CN 2013103168457A CN 201310316845 A CN201310316845 A CN 201310316845A CN 103359170 A CN103359170 A CN 1033591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lision prevention
- prevention girders
- plate
- vehicle frame
- attaching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2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所述车架包括:防撞梁;绞盘支架,所述绞盘支架固定在所述防撞梁上;左纵梁和右纵梁,其中所述防撞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至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架,可安装绞盘且结构强度高、安全性能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安装绞盘时,会在车辆前部安装越野护杠,并在越野护杠上部安装绞盘。现有的这种绞盘安装形式,使绞盘整体外露,影响车辆的美观性。同时,加装越野护杠后车辆的整车质量增加,车辆前部尺寸加长,使整车通过性降低。此外由于车辆前部空间减少无法加装行人保护装置,使车辆的安全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安装绞盘、结构强度高且安全性能高的车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所述车架的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架。所述车架包括:防撞梁;绞盘支架,所述绞盘支架固定在所述防撞梁上;左纵梁和右纵梁,其中所述防撞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至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上。
所述绞盘支架固定在所述防撞梁上(例如,所述绞盘支架可以焊接在所述防撞梁上),使所述绞盘支架与所述防撞梁集成于一体形成防撞梁组件。这样,不仅可以安装绞盘,且使所述车架在所述防撞梁处的结构强度更高。同时,现有车辆需要安装绞盘时,只需将现有车架上的防撞梁拆卸下来,然后将根据本发明的防撞梁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至左纵梁和右纵梁上。由此使所述车架的组装、所述防撞梁的更换更方便,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此外,这种结构还使所述车架在高速碰撞实验时对碰撞力的分析更加接近实际碰撞情况,使碰撞试验结果更准确,从而有利于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车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撞梁包括:防撞梁本体;左连接件,所述左连接件的后端与所述左纵梁可拆卸地相连,其中所述防撞梁本体的左端固定至所述左连接件的内侧;和右连接件,所述右连接件的后端与所述右纵梁可拆卸地相连,其中所述防撞梁本体的右端固定至所述右连接件的内侧。这样使所述防撞梁的装配和拆卸更容易、更方便。
优选地,所述防撞梁本体构造成向下向前弯曲的弧形。这样,不但可以预留充足的空间安装绞盘,还可以避让车辆内部的散热模块。同时,增大了碰撞时所述防撞梁向后变形的空间,提升了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左连接件和所述右连接件中的每一个均包括:连接件本体;和连接基座,所述连接基座形成为板状且固定至所述连接件本体的后端,且所述连接基座适于与所述车架的吸能盒可拆卸地相连。这样,不仅方便所述防撞梁的装配和拆卸,而且有利于所述车架吸收碰撞能量,提高所述车架的安全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绞盘支架形成为L形板状,且包括:第一板,所述第一板固定在所述防撞梁上,所述第一板上设有沿其厚度贯穿其的第一通孔;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从所述第一板的上表面向上延伸,且所述第二板的下沿与所述第一板的前沿相连,所述第二板上设有沿其厚度贯穿其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还包括多个吊耳,多个所述吊耳设置在所述第一板的下表面上且位于所述防撞梁本体的两侧,每个吊耳与防撞梁本体通过焊接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架还包括导绳器,所述导绳器可拆卸地设在第二板上,所述导绳器上设有过绳孔,所述过绳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至少部分重叠。由此可以避免缆绳直接与所述第二板接触以减少缆绳的摩擦,延长缆绳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还包括绞盘挂钩架,所述绞盘挂钩架固定至所述防撞梁上,用来悬挂和固定绞盘的拖钩,防止拖钩在车辆行驶时与周围零部件撞击产生噪音以及造成其它零部件的损坏。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车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整车通过性以及燃油经济性好且外形更美观、安全性高。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架的防撞梁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架的左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架的绞盘挂钩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架1。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架1包括防撞梁10、绞盘支架20、左纵梁(图未示出)和右纵梁(图未示出)。绞盘支架20固定在防撞梁10上。防撞梁10的两端分别固定至左纵梁和右纵梁上。绞盘支架20用于安装绞盘。绞盘(图中未示出)是一种通过外来动力转化成缆绳的拉力,从而把车辆拉出困境,或者帮助驾驶员移除路上障碍的工具。绞盘(图未示出)与绞盘支架20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以方便拆装和维护。
防撞梁10的左端固定至左纵梁上,防撞梁10的右端固定至右纵梁上。绞盘支架20固定在防撞梁10上(例如,绞盘支架20可以焊接在防撞梁10上),使绞盘支架20与防撞梁10集成于一体形成防撞梁组件。这样,不仅可以安装绞盘,且使车架1在防撞梁10处的结构强度更高。同时,现有车辆需要安装绞盘时,只需将现有车架上的防撞梁拆卸下来,然后将根据本发明的防撞梁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至左纵梁和右纵梁上。由此使车架1的组装、防撞梁10的更换更方便,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此外,这种结构还使车架1在高速碰撞实验时对碰撞力的分析更加接近实际碰撞情况,使碰撞试验结果更准确,从而有利于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绞盘支架20的长度小于防撞梁10的长度,因此防撞梁组件的两端为防撞梁10的两端。其中,绞盘支架20的长度方向与防撞梁10的长度方向都与车架1的宽度方向平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防撞梁10可以包括防撞梁本体110、左连接件120和右连接件130。左连接件120的后端可以与左纵梁(图未示出)可拆卸地相连,其中防撞梁本体110的左端可以固定至左连接件120的内侧。右连接件130的后端可以与右纵梁(图未示出)可拆卸地相连,其中防撞梁本体110的右端可以固定至右连接件130的内侧。这样使防撞梁10的装配和拆卸更容易、更方便。其中,前后方向为车辆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为车辆的高度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防撞梁本体110可以包括上防撞梁本体111和下防撞梁本体112。上防撞梁本体111和下防撞梁本体112的横截面均为U形。上防撞梁本体111和下防撞梁本体112相对设置且彼此焊接固定以在上防撞梁本体111和下防撞梁本体112之间限定出空腔。这样使防撞梁本体110的结构强度更高。防撞梁本体110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至左纵梁和右纵梁上。
优选地,防撞梁本体110可以构造成向下向前弯曲的弧形。也就是说,防撞梁本体110的形状为向下弯曲和向前弯曲的弧形。这样,不但可以预留充足的空间安装绞盘,还可以避让车辆内部的散热模块。同时,增大了碰撞时防撞梁10向后变形的空间,提升了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可选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左连接件120和右连接件130中的每一个均可以包括连接件本体121和连接基座122。连接基座122可以形成为板状。连接基座122可以固定至连接件本体121的后端,例如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基座122适于与车架1的吸能盒(图未示出)可拆卸地相连,例如通过螺栓相连。这样,不仅方便防撞梁10的装配和拆卸,而且有利于车架1吸收碰撞能量,提高车架1的安全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基座122可以通过5个螺栓与吸能盒(图未示出)可拆卸地连接。其中,连接基座122的外侧一端设置有3个螺栓安装孔1222。3个螺栓安装孔1222沿上下方向并排设置,由此可以节省车架1宽度空间,使车架1宽度不至于过宽。连接基座122的内侧一端设置有2个螺栓安装孔1222。2个螺栓安装孔1222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分别设在可以避开防撞本体的位置处。这样可以避免连接基座122与防撞梁本体110干涉,使防撞梁10的安装更方便。此外,连接基座122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减重的减重孔1221,从而降低连接基座122的质量,降低制造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绞盘支架20可以形成为L形板状。绞盘支架20可以包括第一板210和第二板220。第一板210可以固定在防撞梁10上,例如通过焊接固定。第一板210上可以设有沿第一板210的厚度贯穿第一板210的第一通孔211。第二板220可以从第一板210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第二板220的下沿可以与第一板210的前沿相连,第二板220上可以设有沿第二板220的厚度贯穿第二板220的第二通孔221。
有利地,第二板220上还可以设有用于减重的第三通孔222。第一板210和第二板220可以一体形成。
第一通孔211不仅起到减重作用,同时第一板210可以通过第一通孔211的边沿与防撞梁本体110焊接在一起,也就是说,第一板210与防撞梁本体110的焊缝可以布置在第一通孔211的边沿处。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车架1还可以包括多个吊耳230。多个吊耳230可以设置在第一板210的下表面上,且多个吊耳230可以位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10的两侧,每个吊耳230可以与防撞梁本体110通过焊接相连。这样,可以使绞盘支架20更牢固地固定在防撞梁本体110上。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每个吊耳230上还设有通孔231,该通孔231为焊接定位孔。在绞盘支架20与防撞梁本体110焊接时起到定位绞盘支架20的作用,这样可以使绞盘支架20与防撞梁本体110的位置更准确。
也就是说,绞盘支架20与防撞梁本体110焊接既包括第一通孔211边沿处的焊接又包括四个吊耳230内侧处的焊接,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撞梁10组件的结构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述,车架1还可以包括导绳器30。导绳器30可拆卸地设在第二板220上,例如通过螺栓连接。导绳器30上设有过绳孔310,过绳孔310可以与第二通孔221至少部分重叠。绞盘工作时,缆绳可以从第二通孔221与过绳孔310重叠的部分穿过导绳器30。由此可以避免缆绳直接与第二板220接触以减少缆绳的摩擦,延长缆绳的使用寿命。
有利地,导绳器30的外表面可以加工成光滑的表面,进一步减小缆绳的摩擦。第二通孔221还可以减轻绞盘支架20的重量。
如图1和图5所示,车架1还可以包括绞盘挂钩架40。绞盘挂钩架40用于悬挂和固定绞盘的拖钩,防止拖钩在车辆行驶时与周围零部件撞击产生噪音以及造成其它零部件的损坏。绞盘挂钩架40可以固定至防撞梁10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绞盘挂钩架40可以焊接固定至防撞梁本体110的上表面上。绞盘挂钩架40可以形成为板状且在绞盘挂钩架40的上部形成有用于固定拖钩的固定部以及与固定部相对设置的用于固定缆绳的凹槽部420。这样绞盘挂钩架40可以同时固定拖钩和缆绳,整体固定效果更好。绞盘挂钩架40已广泛应用于本领域内,因此上述仅对绞盘挂钩架40的结构做简单说明。对于绞盘挂钩架40的详细结构,在此不再详细叙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车架1。绞盘支架20集成在车架1的防撞梁10上,可以提高防撞梁10处的结构强度。同时,车辆前部的可以不安装越野护杠,从而降低车辆的整车质量,节省车辆的前部空间。由此有利于提升车辆的整车通过性以及燃油经济性。此外,绞盘不外漏,使车辆的外形更美观。绞盘也可以隐藏于车辆的前保险杠内侧,这样车辆的前部仍可以加装行人保护装置,进一步提升车辆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架1的其它构成例如横梁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撞梁;
绞盘支架,所述绞盘支架固定在所述防撞梁上;
左纵梁和右纵梁,其中所述防撞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至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包括:
防撞梁本体;
左连接件,所述左连接件的后端与所述左纵梁可拆卸地相连,其中所述防撞梁本体的左端固定至所述左连接件的内侧;和
右连接件,所述右连接件的后端与所述右纵梁可拆卸地相连,其中所述防撞梁本体的右端固定至所述右连接件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构造成向下向前弯曲的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件和所述右连接件中的每一个均包括:
连接件本体;和
连接基座,所述连接基座形成为板状且固定至所述连接件本体的后端,且所述连接基座适于与所述车架的吸能盒可拆卸地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盘支架形成为L形板状,且包括:
第一板,所述第一板固定在所述防撞梁上,所述第一板上设有沿其厚度贯穿其的第一通孔;
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从所述第一板的上表面向上延伸,且所述第二板的下沿与所述第一板的前沿相连,所述第二板上设有沿其厚度贯穿其的第二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吊耳,多个所述吊耳设置在所述第一板的下表面上且位于所述防撞梁本体的两侧,每个吊耳与防撞梁本体通过焊接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绳器,所述导绳器可拆卸地设在第二板上,所述导绳器上设有过绳孔,所述过绳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至少部分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绞盘挂钩架,所述绞盘挂钩架固定至所述防撞梁上。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168457A CN103359170A (zh) | 2013-07-25 | 2013-07-25 | 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168457A CN103359170A (zh) | 2013-07-25 | 2013-07-25 | 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59170A true CN103359170A (zh) | 2013-10-23 |
Family
ID=49361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168457A Pending CN103359170A (zh) | 2013-07-25 | 2013-07-25 | 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59170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92989A (zh) * | 2013-12-03 | 2014-04-02 | 山西华纳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保险杠 |
GB2537890A (en) * | 2015-04-30 | 2016-11-02 | Jaguar Land Rover Ltd | Winch mounting apparatus |
CN108516483A (zh) * | 2018-06-25 | 2018-09-11 | 唐刚 | 一种绞盘导绳口 |
CN111573546A (zh) * | 2019-02-19 | 2020-08-25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绞盘装置及具有该绞盘装置的车辆 |
CN115417335A (zh) * | 2022-08-23 | 2022-12-02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隐藏式可调节出绳的电动绞盘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345552A (ja) * | 1992-06-16 | 1993-12-27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車両牽引装置の取付構造 |
JP2003220909A (ja) * | 2002-01-31 | 2003-08-05 | Om Kogyo Kk | バンパ補強材 |
US6702347B1 (en) * | 2003-02-26 | 2004-03-09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Integrated mounting system for the bumper, recovery rings and winch of a motor vehicle |
CN201530353U (zh) * | 2009-09-28 | 2010-07-21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汽车绞盘安装支架 |
CN202624126U (zh) * | 2012-06-05 | 2012-12-26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
CN202863353U (zh) * | 2012-07-31 | 2013-04-10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防撞梁结构 |
CN103213548A (zh) * | 2013-04-28 | 2013-07-24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前防撞梁、车架和具有其的汽车 |
-
2013
- 2013-07-25 CN CN2013103168457A patent/CN10335917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345552A (ja) * | 1992-06-16 | 1993-12-27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車両牽引装置の取付構造 |
JP2003220909A (ja) * | 2002-01-31 | 2003-08-05 | Om Kogyo Kk | バンパ補強材 |
US6702347B1 (en) * | 2003-02-26 | 2004-03-09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Integrated mounting system for the bumper, recovery rings and winch of a motor vehicle |
CN201530353U (zh) * | 2009-09-28 | 2010-07-21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汽车绞盘安装支架 |
CN202624126U (zh) * | 2012-06-05 | 2012-12-26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
CN202863353U (zh) * | 2012-07-31 | 2013-04-10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防撞梁结构 |
CN103213548A (zh) * | 2013-04-28 | 2013-07-24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前防撞梁、车架和具有其的汽车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92989A (zh) * | 2013-12-03 | 2014-04-02 | 山西华纳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保险杠 |
CN103692989B (zh) * | 2013-12-03 | 2016-01-20 | 山西华纳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保险杠 |
GB2537890A (en) * | 2015-04-30 | 2016-11-02 | Jaguar Land Rover Ltd | Winch mounting apparatus |
WO2016174035A1 (en) * | 2015-04-30 | 2016-11-03 | Jaguar Land Rover Limited | Winch mounting apparatus |
CN107531203A (zh) * | 2015-04-30 | 2018-01-02 | 捷豹路虎有限公司 | 绞盘安装装置 |
GB2537890B (en) * | 2015-04-30 | 2019-03-13 | Jaguar Land Rover Ltd | Winch mounting apparatus |
CN108516483A (zh) * | 2018-06-25 | 2018-09-11 | 唐刚 | 一种绞盘导绳口 |
CN111573546A (zh) * | 2019-02-19 | 2020-08-25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绞盘装置及具有该绞盘装置的车辆 |
CN115417335A (zh) * | 2022-08-23 | 2022-12-02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隐藏式可调节出绳的电动绞盘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306575U (zh) | 双层前防撞梁总成 | |
CN103359170A (zh) | 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 | |
CN105730511A (zh) | 一种汽车车身骨架 | |
CN211196115U (zh) | 一种分段式汽车后保险杠总成 | |
CN105151064A (zh) | 轨道车辆底架端部结构 | |
CN204736923U (zh) | 一种汽车水箱上横梁总成 | |
CN211731303U (zh) | 汽车后防撞梁总成 | |
CN201021235Y (zh) |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 |
CN204895358U (zh) | 汽车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 |
CN102371881A (zh) | 动力总成支撑系统 | |
CN104477240B (zh) | 前纵梁加强板、右前纵梁以及汽车 | |
CN103770803A (zh) | 轨道车辆拖车转向架构架 | |
CN103522968A (zh) | 前防撞梁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
RU2668779C2 (ru) |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в частности автомобиль промышленн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 с передним противоподкатным брусом | |
CN204713207U (zh) | 用于车辆的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 | |
CN202624126U (zh) | 一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 |
CN203047132U (zh) | 一种商用车前下防护装置 | |
CN202098368U (zh) | 一种汽车后防撞横梁总成 | |
CN111573546A (zh) | 绞盘装置及具有该绞盘装置的车辆 | |
CN211107144U (zh) | 前大灯支架及车辆 | |
CN112896316B (zh) | 车架总成和车辆 | |
KR101399336B1 (ko) | 차량용 범퍼 빔 유닛 | |
CN201317404Y (zh) | 一种汽车直流交换器的固定支架 | |
JP2017171133A (ja) | 車両用バンパ構造 | |
CN222538768U (zh) | 前防撞梁总成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