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6225A - X射线ct装置以及x射线ct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X射线ct装置以及x射线ct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56225A
CN103356225A CN2013101205979A CN201310120597A CN103356225A CN 103356225 A CN103356225 A CN 103356225A CN 2013101205979 A CN2013101205979 A CN 2013101205979A CN 201310120597 A CN201310120597 A CN 201310120597A CN 103356225 A CN103356225 A CN 1033562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ata collection
ray
top board
su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205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56225B (zh
Inventor
大岛规志
渡边孝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56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6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56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62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61B6/0407Supports, e.g. tables or beds, for the body or parts of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27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data acquisition trajectory, e.g. helical or spir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61B6/0487Motor-assisted positio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在螺旋穿梭扫描中正确地对摄像对象区域进行摄像的X射线CT装置及X射线CT装置的控制方法。该X射线CT装置具备:被检体所躺卧的顶板;X射线照射器,朝向此顶板上的被检体照射X射线;X射线检测器,对从顶板上的被检体透射的X射线进行检测;数据收集部,收集此X射线的透射数据;移动驱动部,使顶板和X射线照射器在作为顶板上的被检体的体轴方向的一个方向的去程方向上相对移动,并在作为此体轴方向的另一个方向的回程方向上相对移动;位置检测部,检测顶板与X射线照射器的相对位置;数据收集控制部,根据此顶板与X射线照射器的相对位置,对数据收集部的数据收集开始以及数据收集停止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X射线CT装置以及X射线CT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2-88401(申请日:2012年4月9日)为基础,享受该申请的优先利益。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来包含同一申请的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X射线CT装置以及X射线CT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X射线CT装置(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像装置)对患者等的被检体照射X射线,对从此被检体透射的X射线进行检测,通过数据收集装置对基于所检测的X射线量的X射线透射数据进行收集。其后,X射线CT装置对X射线透射数据进行重构处理,并生成被检体的切片图像(断层图像)。
作为该X射线CT装置,例如,开发了使X射线照射器以及X射线检测器隔着顶板(日文:天板)上的被检体相对置,并使此X射线照射器和X射线检测器一边绕被检体的体轴旋转一边进行摄像的X射线CT装置。在该X射线CT装置中进行通过螺旋穿梭扫描(日文:シャトルヘリカルスキャン)进行的摄像。螺旋穿梭扫描是一边使被检体所躺卧的顶板在此顶板上的被检体的体轴方向,即,从脚到头的方向以及从头到脚的方向的两个方向交替移动,一边进行上述摄像。
该螺旋穿梭扫描中,在对相对于顶板上的被检体的规定摄像对象区域进行摄像时,将顶板的移动速度设为一定速度(允许范围内的速度),基于由视图(View)数所决定的时间(视图数换算的时间)进行X射线透射数据的数据收集。另外,视图数是根据X射线照射器及X射线检测器绕被检体的体轴旋转的旋转量求出的。
但是,在上述的螺旋穿梭扫描中,由于顶板的往复移动,容易产生移动不均,因此,有时在同一时间内移动的顶板的距离(移动速度)会产生偏差。此外,有时X射线照射器以及X射线检测器的旋转速度也产生偏差,一个视图的宽度发生变化。因此,在通过视图数(时间)进行的控制中,摄像对象区域,即收集X射线透射数据的数据收集区域并不总是一定的。
例如,数据收集的结束通常是由从收集开始的视图数(时间)来控制的,但在仅对作为被检体的一部分的规定部位(规定的摄像对象区域)进行摄像的情况下,若数据收集的结束定时变快,则数据收集区域变窄,所需要的X射线透射数据变得不足。相反,若数据收集的结束定时变慢,则数据收集区域变广,将会收集不需要的X射线透射数据。由于像这样地收集X射线透射数据的收集区域并不总是一定的,所以,很难正确地对摄像对象区域进行摄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螺旋穿梭扫描中正确地对摄像对象区域进行摄像的X射线CT装置以及X射线CT装置的控制方法。
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具备:被检体所躺卧的顶板;X射线照射器,朝向上述顶板上的被检体照射X射线;X射线检测器,对透射了上述顶板上的被检体的X射线进行检测;数据收集部,收集由上述X射线检测器检测出的X射线的透射数据;移动驱动部,使上述顶板和上述X射线照射器在作为上述顶板上的被检体的体轴方向的一个方向的去程方向上相对移动,并在作为该体轴方向的另一个方向的回程方向上相对移动;位置检测部,检测上述顶板与上述X射线照射器的相对位置;以及数据收集控制部,根据由上述位置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顶板与上述X射线照射器的相对位置,对上述数据收集部的数据收集开始以及数据收集停止进行控制。
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对X射线CT装置进行控制,该X射线CT装置具备:被检体所躺卧的顶板;X射线照射器,朝向上述顶板上的被检体照射X射线;X射线检测器,对透射了上述顶板上的被检体的X射线进行检测;数据收集部,收集由上述X射线检测器检测出的X射线的透射数据;以及移动驱动部,使上述顶板和上述X射线照射器在作为上述顶板上的被检体的体轴方向的一个方向的去程方向上相对移动,并在作为该体轴方向的另一个方向的回程方向上相对移动,该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通过位置检测部对上述顶板和上述X射线照射器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的步骤;和根据所检测出的上述顶板和上述X射线照射器的相对位置,通过数据收集控制部对上述数据收集部的数据收集开始以及数据收集停止进行控制的控制步骤。
根据上述的X射线CT装置或X线CT装置的控制方法,能够在螺旋穿梭扫描中正确地对摄像对象区域进行摄像。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的示意构成的图。
图2为表示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所具备的诊台以及摄像装置的一部分和控制部的示意构成的图。
图3为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螺旋穿梭扫描中的顶板的往复移动的说明图。
图4为表示实施方式的螺旋穿梭扫描中的顶板的去程移动速度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5为表示实施方式的螺旋穿梭扫描中的顶板的回程移动速度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6为表示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所进行的摄像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像装置)1具备:患者等的被检体P所躺卧的诊台2、对此诊台2上的被检体P进行摄像的摄像装置3、以及对这些诊台2以及摄像装置3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4。
诊台2具备承载被检体P的长方形的顶板2a和支撑此顶板2a并使其沿水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升降方向)移动的移动驱动部2b。移动驱动部2b具有顶板2a移动用的移动机构和供给用于此移动的驱动力的驱动源等。该诊台2通过移动驱动部2b使顶板2a移动至所希望的高度,并使此顶板2a沿水平方向移动,使顶板2a上的被检体P移动至所希望的位置。
摄像装置3具备:可旋转地设于作为框体的架台A的旋转体3a;使此旋转体3a旋转的旋转驱动部3b;照射X射线的X射线照射器3c;向此X射线照射器3c供给高电压的高电压产生部3d;对透射了顶板2a上的被检体P的X射线进行检测的X射线检测器3e;收集由此X射线检测器3e所检测的X射线来作为X射线透射数据(X射线量分布数据)的数据收集部3f。
旋转体3a为支撑X射线照射器3c和X射线检测器3e等并旋转的圆环状的旋转框。该旋转体3a通过架台A被可旋转地保持。以相对置的方式在旋转体3a设有X射线照射器3c以及X射线检测器3e,这些X射线照射器3c以及X射线检测器3e将顶板2a上的被检体P夹于其间,绕着被检体P的体轴在此被检体P的周围旋转。
旋转驱动部3b被设于摄像装置3的架台A内。该旋转驱动部3b根据由控制装置4进行的控制,进行旋转体3a的旋转驱动。例如,旋转驱动部3b基于从控制装置4发送的控制信号,使旋转体3a沿一个方向以规定的旋转速度旋转。
X射线照射器3c具备射出X射线的X射线管3c1和对从此X射线管3c1射出的X射线进行限束的准直器等的X射线限束器3c2,并被固定于旋转体3a。该X射线照射器3c通过X射线管3c1射出X射线,通过X射线限束器3c2对此X射线进行限束,并对顶板2a上的被检体P照射具有锥角的扇束形状,例如,角锥形状的X射线。
在此,作为X射线限束器3c2,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X射线限束器。例如,可以使用使铅这样的二张X射线遮断板彼此沿接触/分离方向移动,并适当地变更由这些X射线遮断板形成的开口(间隙)的大小这种类型的X射线限束器。通过这样的X射线限束器3c2,能够调整X射线的照射域(照射范围)。
高电压产生部3d设于摄像装置3的架台A内。该高电压产生部3d为产生向X射线照射器3c的X射线管3c1供给的高电压的装置,对从控制装置4被赋予的电压进行升压及整流,并将此电压向X射线管3c1供给。另外,为了通过X射线管3c1产生所希望的X射线,控制装置4对向高电压产生部3d赋予的电压的波形、即振幅或脉冲宽度等的各种条件进行控制。
X射线检测器3e与X射线照射器3c对置并被固定于旋转体3a。该X射线检测器3e将从顶板2a上的被检体P透射的X射线变换成电信号并发送至数据收集部3f。作为X射线检测器3e,可以使用多列多通道的X射线检测器。该多列多通道的X射线检测器被构成为对X射线进行检测的X射线检测元件排列成格子状。另外,通道列为多个(例如,数百之数千左右)X射线检测元件在通道方向(绕被检体P的体轴的方向)上排列的列,此通道列沿列方向(被检体P的体轴方向)被配置多列(例如,16列或64列等)。
数据收集部3f设于摄像装置3的架台A内。该数据收集部3f将从X射线检测器3e发送的电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收集作为数字数据的X射线透射数据(X射线量分布数据),并将此X射线透射数据发送至控制装置4。
控制装置4具备:对各部分进行控制的控制部4a、对X射线透射数据进行各种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部4b、存储各种程序和各种数据等的存储部4c、由用户(利用者)进行输入操作的操作部4d、对图像进行显示的显示部4e。这些控制部4a、图像处理部4b、存储部4c、操作部4d以及显示部4e通过总线4f电连接。
控制部4a基于存储于存储部4c的各种程序和各种数据,对诊台2的移动驱动部2b、摄像装置3的旋转驱动部3b以及高电压产生部3d等的各部分进行控制。此外,控制部4a还对X射线照射器3c的X射线限束器3c2进行控制,而且还进行在显示部4e对切片图像(断层图像)或扫描图像(定位图像)等的各种图像进行显示的显示控制。作为该控制部4a,例如,可以使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
图像处理部4b进行如下各种图像处理:将从数据收集部3f发送的X射线透射数据设为投影数据的预处理;对此投影数据进行图像重构的图像重构处理;或者,生成扫描图像的扫描图像生成处理等。作为该图像处理部4b,例如,可以使用阵列处理器等。
存储部4c为对各种程序和各种数据等进行存储的存储装置,例如,作为各种数据,存储切片图像和扫描图像等。作为该存储部4c,例如,可以使用R0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储器),此外,也可使用硬盘(磁盘装置)或闪速存储器(硅磁盘装置)等。
操作部4d为受理通过用户进行的输入操作的输入部,例如,受理摄像指示或图像显示、图像的切换、各种设定等的各种输入操作。作为该操作部4d,例如,可以使用键盘或鼠标、摇杆等的输入设备。
显示部4e为对被检体P的切片图像或扫描图像、操作画面等的各种图像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作为该显示部4e,例如,可以使用液晶显示器或CRT(显像管)显示器等。
在此,上述的X射线CT装置1中存在各种摄像模式,例如,存在对扫描图像进行摄像的扫描摄像模式或对切片图像进行摄像的断层摄像模式等。作为该断层摄像模式,例如,可以列举出通常的多切片扫描模式(一般CT)或螺旋扫描模式(螺旋CT)、可变螺距扫描模式、螺旋穿梭扫描模式等。
扫描摄像模式为在通过断层摄像模式进行的摄像之前,对用于设定定位或摄像范围(扫描范围)的扫描图像进行摄像的摄像模式。例如,在扫描计划中,事先对扫描图像进行摄像,并通过显示部4e来显示此扫描图像。用户确认此扫描图像,并对操作部4d进行输入操作来设定摄像范围。
在扫描图像的摄像中,以规定位置,即规定的视图角度(例如,0度或90度)来固定X射线照射器3c和X射线检测器3e,使诊台2的顶板2a沿被检体P的体轴方向移动至规定位置移动的同时,通过X射线照射器3c照射X射线并通过X射线检测器3e来检测透射了顶板2a上的被检体P的X射线,进行X射线透射数据的收集。此后,通过图像处理部4b对所收集的X射线透射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扫描图像,将此所生成的扫描图像保存于存储部4c,并显示于显示部4e。
螺旋扫描模式为使顶板2a以一定速度(允许范围内的速度)沿被检体P的体轴方向的一个方向(例如,从脚到头的方向)移动的同时,对切片图像进行摄像的摄像模式,而使顶板2a的速度根据摄像时摄像对象部位等而变化的摄像模式为可变螺距扫描模式。此外,使顶板2a的移动方向在被检体P的体轴方向的两个方向(例如,从脚到头的方向和从头到脚的方向的两个方向)上交替切换来对切片图像进行摄像的摄像模式为螺旋穿梭扫描模式。这样,X射线CT装置1能够以各种摄像模式进行借助于X射线的摄像。
在切片图像的摄像中,通过旋转驱动部3b使X射线照射器3c以及X射线检测器3e绕顶板2a上的被检体P的体轴旋转的同时,进一步通过移动驱动部2b使顶板2a沿被检体P的体轴方向移动,同时,通过X射线照射器3c照射X射线并通过X射线检测器3e检测透射了顶板2a上的被检体P的X射线,进行X射线透射数据的收集(扫描)。此后,通过图像处理部4b对所收集的X射线透射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切片图像,将此已生成的切片图像保存于存储部4c,并显示于显示部4e。
另外,以在顶板2a上的被检体P的摄像对象区域内多次往复的方式重复上述扫描,执行螺旋穿梭扫描。即,顶板2a的移动方向在被检体P的体轴方向上的两个方向(例如,从脚到头的方向和从头到脚的方向的两个方向)之间交替切换,顶板2a上的被检体P的摄像对象区域被摄像规定次数(例如,数十次)。
接着,参照图2,对上述控制部4a详细地加以说明。
如图2所示,控制部4a具备:对通过X射线照射器3c进行的照射进行控制的照射控制部11、对诊台2的移动驱动部2b进行控制的移动控制部12、对通过数据收集部3f进行的数据收集进行控制的数据收集控制部13。
另外,移动驱动部2b具有对作为移动的移动体的顶板2a的位置进行检测的位置检测部14。该位置检测部14将所检测的顶板2a的位置信息输出至控制部4a。作为位置检测部14,例如,可以使用编码器。该编码器被装配于移动驱动部2b所具有的电机等的驱动源。
照射控制部11基于通过位置检测部14所检测的顶板2a的位置信息,向X射线照射器3c指示照射开始或照射停止。在该指示中,例如,照射开始信号或照射停止信号被输出至X射线照射器3c,X射线照射器3c据此开始或者停止X射线的照射。
移动控制部12基于通过位置检测部14所检测的顶板2a的位置信息,向移动驱动部2b指示顶板2a的移动开始、移动停止。在该指示中,例如,移动开始信号或移动停止信号被输出至移动驱动部2b,移动驱动部2b据此开始或者停止顶板2a的移动。
数据收集控制部13基于通过位置检测部14所检测的顶板2a的位置信息,向数据收集部3f指示X射线透射数据的数据收集开始或数据收集停止等的关于数据收集的命令。在该指示中,例如,数据收集开始信号或数据收集停止信号被输出至数据收集部3f,数据收集部3f据此开始或者停止X射线透射数据的收集。
另外,上述的照射控制部11、移动控制部12以及数据收集控制部13可以由电路等的硬件构成,或者,也可以通过执行这些功能的程序等的软件构成。此外,也可以通过硬件以及软件的双方的组合来构成。
在此,参照图3至图5,对摄像模式为螺旋穿梭扫描模式的情况的摄像加以说明。
如图3所示,在螺旋穿梭扫描模式中,顶板2a在此顶板2a上的被检体P的体轴方向上重复规定次数(例如,数十次)的往复动作,该往复动作是先沿从脚到头的去程方向(去程)移动,接着沿从头到脚的回程方向(回程)移动。由此,顶板2a与X射线照射器3c以仅对摄像对象区域R1进行摄像的方式沿往复方向相对移动。另外,往复动作的次数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定。
如图4所示,在去程中,顶板2a的移动速度是根据时间的经过而变化的。该顶板2a的移动速度逐渐增加至一定的最高速度值(规定的设定值),在变为最高速度值并经过规定时间之后逐渐减少。
首先,基于顶板2a的位置信息,照射开始信号A1从照射控制部11被输出至X射线照射器3c,接着,顶板2a的移动开始信号A2从移动控制部12被输出至移动驱动部2b。由此,X射线照射器3c开始照射,并且,顶板2a开始移动。另外,关于照射开始信号A1以及移动开始信号A2,也可以使这些信号的输出定时相反。
此后,若顶板2a到达摄像开始位置(数据收集开始位置),则数据收集开始信号A3据此从数据收集控制部13被输出至数据收集部3f。由此,X射线透射数据的收集开始。另外,基于顶板2a的位置信息输出数据收集开始信号A3,接受了此数据收集开始信号A3的数据收集部3f开始收集X射线透射数据。在该数据收集部3f中,并不执行基于时间的数据收集,而是执行基于顶板2a的位置信息的数据收集。
接着,若顶板2a到达摄像停止位置(数据收集停止位置),则照射停止信号A4据此从照射控制部11被输出至X射线照射器3c,并且,数据收集停止信号A5从数据收集控制部13被输出至数据收集部3f。由此,X射线透射数据的收集结束。另外,基于顶板2a的位置信息来输出照射停止信号A4以及数据收集停止信号A5,接受了照射停止信号A4的X射线照射器3c停止X射线的照射,接受了数据收集停止信号A5的数据收集部3f停止X射线透射数据的收集。
另外,在上述的数据收集中,例如,在将开始数据收集的收集开始位置设为Omm,并在检测到摄像对象区域R1(mm)的量的移动的时刻,输出照射停止信号A4以及数据收集停止信号A5。在由用户所指定的摄像范围R1a的前后加上规定范围R1b,将摄像对象区域R1设定为R1=R1a+R1b+R1b。另外,规定范围R1b为用于对图像重构所需的数据进行收集的范围(可变螺距重叠宽度(日文:可変ヘリカルピッチのりしろ))。此外,摄像范围R1a是根据用户对操作部4d的输入操作而预先设定的。
此后,基于顶板2a的位置信息,顶板2a的移动停止信号A6从移动控制部12被输出至移动驱动部2b。由此,顶板2a的移动驱动被停止,顶板2a在由惯性产生的移动之后完全停止。最后,顶板2a的停止被移动控制部12确认。
如图5所示,在回程,顶板2a的移动速度也是根据时间的经过而变化的。该顶板2a的移动速度与上述去程同样地,逐渐增加至一定的最高速度值(规定的设定值),并在成为最高速度值并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逐渐减少。
首先,基于顶板2a的位置信息,照射开始信号B1从照射控制部11被输出至X射线照射器3c,接着,顶板2a的移动开始信号B2从移动控制部12被输出至移动驱动部2b。由此,X射线照射器3c的照射开始,进而,顶板2a的移动开始。另外,关于照射开始信号B1以及移动开始信号B2,也可以使这些信号的输出定时相反。
此后,若顶板2a到达摄像开始位置(数据收集开始位置),则数据收集开始信号B3据此从数据收集控制部13被输出至数据收集部3f。由此,X射线透射数据的收集开始。另外,数据收集开始信号B3是基于顶板2a的位置信息被输出的,接受了此数据收集开始信号B3的数据收集部3f使X射线透射数据的收集开始。在该数据收集部3f中,并不执行基于时间的数据收集,而是执行基于顶板2a的位置信息的数据收集。
接着,若顶板2a到达摄像停止位置(数据收集停止位置),则照射停止信号B4据此从照射控制部11被输出至X射线照射器3c,并且,数据收集停止信号B5从数据收集控制部13被输出至数据收集部3f。由此,X射线透射数据的收集结束。另外,照射停止信号B4以及数据收集停止信号B5是基于顶板2a的位置信息被输出的,接受了照射停止信号B4的X射线照射器3c使X射线的照射停止,接受了数据收集停止信号B5的数据收集部3f使X射线透射数据的收集停止。
另外,上述的数据收集与上述的去程同样地将使数据收集开始了的收集开始位置设为Omm,并在检测到摄像对象区域R1(mm)的量的移动的时刻,输出照射停止信号B4以及数据收集停止信号B5。因此,即使在发生了顶板2a的移动不均或旋转体3a的旋转不均的情况下,摄像对象区域R1也将成为与上述相同的大小并且是一定的。
此外,因为执行基于顶板2a的位置信息的数据收集,所以,各视图的位置总是一定的。
此后,基于顶板2a的位置信息,顶板2a的移动停止信号B6从移动控制部12被输出至移动驱动部2b。由此,顶板2a的移动驱动被停止,顶板2a在由惯性产生的移动之后完全停止。最后,顶板2a的停止被移动控制部12确认。
在这样的控制之下,往复动作被重复规定次数,执行螺旋穿梭扫描。此时,在数据收集的结束由从收集开始的视图数(时间)来控制的情况下,若数据收集的结束定时(照射停止以及收集停止的定时,参照图4的A4以及A5、图5的B4以及B5)变快,则数据收集区域(摄像对象区域R1)变窄,所需要的X射线透射数据不足。相反,若数据收集的结束定时变慢,则数据收集区域变宽,将收集不必要的X射线透射数据。即,在通过视图数(时间)进行的控制中,对X射线透射数据进行收集的数据收集区域并不总是一定的。
因此,如上所述,根据顶板2a的位置信息,X射线透射数据的数据收集开始或数据收集停止的指示被输出至数据收集部3f。像这样地以顶板2a的位置信息为基准来进行数据收集的控制,由此,能够不受到顶板2a的移动不均或旋转体3a的旋转不均的影响地使数据收集区域总是保持一定。因此,根据基于顶板2a的位置信息的数据收集控制,能够使数据收集区域,即摄像对象区域R1总是保持一定。
此外,在数据收集时,执行基于顶板2a的位置信息的数据收集,由此,能够不受到顶板2a的移动不均或旋转体3a的旋转不均的影响地在去程及回程均于相同位置收集数据,所以,能够获得正确的图像。
此外,在反复进行同一区域的数据收集,并对所拍摄的图像数据的随时间的变化进行观察的螺旋穿梭扫描模式中,若限于去程和回程,则同一视图内的收集数据总是对同一诊台位置进行摄像,因此,能够进行正确的图像比较。
接下来,参照图6,对上述的X射线CT装置1所进行的摄像处理加以说明。另外,作为摄像模式,设为螺旋穿梭扫描模式。
如图6所示,首先,对扫描图像进行摄像(步骤S1),根据用户对操作部4d的输入操作,指定对于此扫描图像的被检体P的摄像范围R1a(步骤S2)。此时,扫描图像通过显示部4e来显示,用户一边确认此扫描图像一边对操作部4d进行输入操作并指定摄像范围R1a。向该被指定的摄像范围R1a的前后赋予规定范围R1b,摄像对象区域R1被设定为R1=R1a+R1b+R1b。
另外,在步骤S1中,扫描图像在例如O度(平面位置)和90度(侧面位置)的视图角度位置被摄像,并被存储于存储部4c。此时,照射域被设为最大。另外,在0度的平面位置中,向顶板2a上的被检体P的上面照射X射线,透射了该被检体P的X射线被检测出来,作为被检体P的平面图像,对AP方向(前后方向)的扫描图像进行摄像。此外,在90度的侧面位置中,向顶板2a上的被检体P的侧面照射X射线,从此被检体P透射的X射线被检测出来,作为被检体P的侧面图像,对1R方向(左右方向)的扫描图像进行摄像。
在步骤S2的处理后,基于已设定的摄像对象区域R1,开始对此摄像对象区域R1的螺旋穿梭扫描(步骤S3)。如上所述,该螺旋穿梭扫描是使顶板2a的移动方向在被检体P的体轴方向上的两个方向(例如,从脚到头的方向和从头到脚的方向的两个方向)交替切换,并在使顶板2a移动的同时对切片图像进行摄像的扫描。
在步骤S3中,若螺旋穿梭扫描开始,则根据顶板2a的移动,由位置检测部14对此顶板2a的位置进行检测(步骤S4),根据此被检测到的顶板2a的位置信息,执行X射线照射、顶板移动以及数据收集的控制(步骤S5)。
在步骤S5中,如上所述(参照图4以及图5),通过照射控制部11,照射开始或照射停止等的指示基于顶板2a的位置信息被输出至X射线照射器3c。此外,通过移动控制部12,顶板2a的移动开始或移动停止等的指示基于顶板2a的位置信息被输出至移动驱动部2b。并且,通过数据收集控制部13,X射线透射数据的数据收集开始或数据收集停止等的指示基于顶板2a的位置信息被输出至数据收集部3f。
在步骤S5的处理后,判断摄像是否已完成(步骤S6),若判断为摄像未完成(步骤S6为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4,步骤S4以后的处理被重复。另一方面,若判断为摄像已完成(步骤S6为是),则处理结束。
在该步骤S6中,对摄像是否已完成的判断例如是通过判断顶板2a是否到达规定的摄像完成位置并变为停止状态来进行的。即,摄像模式为螺旋穿梭扫描模式,由此,判断规定次数的往复是否结束且顶板2a是否到达规定的摄像完成位置并变为了停止状态,在判断为顶板2a到达规定的摄像完成位置并变为了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判断为摄像已完成。
根据这样的摄像处理,检测顶板2a的位置,并基于此位置信息控制数据收集。由于像这样地以顶板2a的位置信息为基准来进行数据收集的控制,所以,能够不受到顶板2a的移动不均或旋转体3a的旋转不均的影响地使对X射线透射数据进行收集的数据收集区域,即摄像对象区域R1总是一定。另外,在螺旋穿梭扫描中,顶板2a往复移动,因此,容易产生机械性偏差,通过基于顶板2a的位置信息的数据收集控制,能够应对此偏差。
如以上说明地,根据实施方式,对顶板2a的位置进行检测,并根据此所检测的顶板2a的位置信息,对通过数据收集部3f进行的数据收集开始以及数据收集停止进行控制。由此,能够以顶板2a的位置信息为基准来进行数据收集的控制,所以,能够不受到顶板2a的移动速度或旋转体3a的旋转速度等的不均,即机械性偏差的影响地,使对X射线透射数据进行收集的数据收集区域,即摄像对象区域R1总是一定。结果,在螺旋穿梭扫描中,总是能够正确地对同一摄像对象区域R1进行摄像。
特别是,根据顶板2a的位置信息,以使得对顶板2a上的被检体P的X射线透射数据进行收集的数据收集区域在去程方向以及回程方向上一致的方式,对数据收集开始以及数据收集停止进行控制,由此,能够可靠地使对X射线透射数据进行收集的数据收集区域,即摄像对象区域R1一定,所以,在螺旋穿梭扫描中,能够更可靠地对摄像对象区域R1正确地进行摄像。
此外,根据顶板2a的位置信息,在从数据收集开始到数据收集停止之间也对数据收集进行控制,例如,以使得顶板2a上的被检体P的收集X射线透射数据的位置在去程方向以及回程方向一致的方式来对数据收集进行控制,由此,能够不受到顶板2a的移动不均或旋转体3a的旋转不均的影响地,在去程以及回程均于相同位置对数据进行收集,所以,能够获得正确的图像。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检测并使用在摄像过程中移动的顶板2a的位置,但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检测并使用顶板2a与X射线照射器3c的相对位置即可。例如,在使用摄像过程中通过移动驱动部(例如,具有导轨机构或驱动源、位置检测部等)使架台A移动而不是使顶板2a移动的X射线CT装置作为X射线CT装置1的情况下,包括X射线照射器3c和X射线检测器3e、旋转体3a等的架台A成为移动的移动体,因此,检测并使用此架台A的位置。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公开的,其意图并不在于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其他的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或主旨中,并包含于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范围内。

Claims (12)

1.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被检体所躺卧的顶板;
X射线照射器,朝向上述顶板上的被检体照射X射线;
X射线检测器,对透射了上述顶板上的被检体的X射线进行检测;
数据收集部,收集由上述X射线检测器检测出的X射线的透射数据;
移动驱动部,使上述顶板和上述X射线照射器在作为上述顶板上的被检体的体轴方向的一个方向的去程方向上相对移动,并在作为该体轴方向的另一个方向的回程方向上相对移动;
位置检测部,检测上述顶板与上述X射线照射器的相对位置;以及
数据收集控制部,根据由上述位置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顶板与上述X射线照射器的相对位置,对上述数据收集部的数据收集开始以及数据收集停止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收集控制部根据由上述位置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顶板与上述X射线照射器的相对位置,以使得上述顶板上的被检体的收集上述透射数据的数据收集区域在上述去程方向以及上述回程方向上一致的方式,对上述数据收集部的数据收集开始以及数据收集停止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收集控制部根据由上述位置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顶板与上述X射线照射器的相对位置,在从上述数据收集开始至上述数据收集停止之间,对上述数据收集部的数据收集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收集控制部根据由上述位置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顶板与上述X射线照射器的相对位置,在从上述数据收集开始至上述数据收集停止之间,对上述数据收集部的数据收集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收集控制部根据由上述位置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顶板与上述X射线照射器的相对位置,以使得上述顶板上的被检体的收集上述透射数据的位置在上述去程方向以及上述回程方向上一致的方式,对上述数据收集部的数据收集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收集控制部根据由上述位置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顶板与上述X射线照射器的相对位置,以使得上述顶板上的被检体的收集上述透射数据的位置在上述去程方向以及上述回程方向上一致的方式,对上述数据收集部的数据收集进行控制。
7.一种X射线CT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对X射线CT装置进行控制,该X射线CT装置具备:被检体所躺卧的顶板;X射线照射器,朝向上述顶板上的被检体照射X射线;X射线检测器,对透射了上述顶板上的被检体的X射线进行检测;数据收集部,收集由上述X射线检测器检测出的X射线的透射数据;以及移动驱动部,使上述顶板和上述X射线照射器在作为上述顶板上的被检体的体轴方向的一个方向的去程方向上相对移动,并在作为该体轴方向的另一个方向的回程方向上相对移动,该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
通过位置检测部对上述顶板和上述X射线照射器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的步骤;和
根据所检测出的上述顶板和上述X射线照射器的相对位置,通过数据收集控制部对上述数据收集部的数据收集开始以及数据收集停止进行控制的控制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X射线CT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控制步骤中,根据所检测出的上述顶板和上述X射线照射器的相对位置,以使得上述顶板上的被检体的收集上述透射数据的数据收集区域在上述去程方向以及上述回程方向上一致的方式,对上述数据收集部的数据收集开始以及数据收集停止进行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X射线CT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控制步骤中,根据所检测出的上述顶板和上述X射线照射器的相对位置,在从上述数据收集开始至上述数据收集停止之间,对上述数据收集部的数据收集进行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X射线CT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控制步骤中,根据所检测出的上述顶板和上述X射线照射器的相对位置,在从上述数据收集开始至上述数据收集停止之间,对上述数据收集部的数据收集进行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X射线CT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控制步骤中,根据所检测出的上述顶板和上述X射线照射器的相对位置,以使得上述顶板上的被检体的收集上述透射数据的位置在上述去程方向以及上述回程方向上一致的方式,对上述数据收集部的数据收集进行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X射线CT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控制步骤中,根据所检测出的上述顶板和上述X射线照射器的相对位置,以使得上述顶板上的被检体的收集上述透射数据的位置在上述去程方向以及上述回程方向上一致的方式,对上述数据收集部的数据收集进行控制。
CN201310120597.9A 2012-04-09 2013-04-09 X射线ct装置以及x射线ct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3562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88401A JP2013215392A (ja) 2012-04-09 2012-04-09 X線診断装置及びx線診断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2-088401 2012-04-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6225A true CN103356225A (zh) 2013-10-23
CN103356225B CN103356225B (zh) 2015-09-02

Family

ID=49292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20597.9A Active CN103356225B (zh) 2012-04-09 2013-04-09 X射线ct装置以及x射线ct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02589B2 (zh)
JP (1) JP2013215392A (zh)
CN (1) CN10335622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9521A (zh) * 2016-01-18 2017-08-08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X射线诊断装置以及x射线检测器
CN112043296A (zh) * 2020-07-24 2020-12-08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外科手术中的脊柱透射影像精准拍摄和制图方法和使用的专用手术床
CN113331853A (zh) * 2020-03-03 2021-09-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X射线ct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77287A1 (ja) * 2012-11-14 2014-05-22 株式会社 東芝 X線ct装置
CN107518913B (zh) * 2013-10-29 2020-10-16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扫描床位置控制方法
JP6462232B2 (ja) * 2014-04-22 2019-01-30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及び医用寝台装置
US11317886B2 (en) * 2017-01-25 2022-05-03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oration X-ray CT apparatus and imaging management apparatus
CN114081629B (zh) * 2021-11-22 2023-08-29 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位置检测装置、移动位置检测方法及系统配准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36275A (ja) * 2006-08-09 2008-02-21 Toshiba Corp X線ct装置
CN101419178A (zh) * 2007-10-25 2009-04-29 株式会社东芝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
JP2010269042A (ja) * 2009-05-25 2010-12-02 Hitachi Medical Corp X線ct装置
CN102100564A (zh) * 2009-12-17 2011-06-22 株式会社东芝 X射线ct装置以及x射线ct装置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13501A (ja) * 1994-05-30 1995-12-05 Shimadzu Corp X線ct装置
DE60332283D1 (de) * 2003-02-05 2010-06-02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Zweifach-funktions ct-scan
JP4342274B2 (ja) * 2003-11-04 2009-10-14 ジーイー・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グローバル・テクノロジー・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X線ct装置
JP2006320523A (ja) * 2005-05-19 2006-11-30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 Llc シャトルモードヘリカルスキャンのスキャンパラメータ設定方法およびx線ct装置
JP5022632B2 (ja) 2006-05-24 2012-09-12 ジーイー・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グローバル・テクノロジー・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X線ct装置
JP5542370B2 (ja) * 2009-05-19 2014-07-09 株式会社東芝 X線ct装置およびx線ct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631569B2 (ja) * 2009-09-18 2014-11-26 株式会社東芝 X線ct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36275A (ja) * 2006-08-09 2008-02-21 Toshiba Corp X線ct装置
CN101419178A (zh) * 2007-10-25 2009-04-29 株式会社东芝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
JP2010269042A (ja) * 2009-05-25 2010-12-02 Hitachi Medical Corp X線ct装置
CN102100564A (zh) * 2009-12-17 2011-06-22 株式会社东芝 X射线ct装置以及x射线ct装置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9521A (zh) * 2016-01-18 2017-08-08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X射线诊断装置以及x射线检测器
CN113331853A (zh) * 2020-03-03 2021-09-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X射线ct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31853B (zh) * 2020-03-03 2023-08-15 富士胶片医疗健康株式会社 X射线ct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43296A (zh) * 2020-07-24 2020-12-08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外科手术中的脊柱透射影像精准拍摄和制图方法和使用的专用手术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02589B2 (en) 2016-08-02
JP2013215392A (ja) 2013-10-24
US20130266117A1 (en) 2013-10-10
CN103356225B (zh) 201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56225A (zh) X射线ct装置以及x射线ct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3239252B (zh) X射线诊断装置以及控制x射线诊断装置的方法
US8184768B2 (en) X-ray C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X-ray tube
WO2010101208A1 (ja) X線ct装置及び断層像撮影方法
US8903041B2 (en) X-ray diagnostic apparatus
JP6571313B2 (ja)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2007144047A (ja) X線ct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727277B2 (ja) X線ct装置
JP2011143239A (ja) X線ct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5813571B (zh) 扫描x射线成像设备和用于操作其的方法
US20100166138A1 (en) X-ray ct apparatus
JP5308862B2 (ja) 医用寝台装置及び医用画像撮影装置
JP2007267787A (ja) X線撮影装置
CN107157504B (zh) 一种螺旋ct扫描的控制方法
CN103126709B (zh) X射线图像诊断装置
CN103315759A (zh) X射线ct装置及x射线ct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13192750A (ja) X線診断装置及びx線診断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7282740A (ja) X線ct装置
JP4417619B2 (ja) X線ct装置
JP5597364B2 (ja)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4036871A (ja) X線ct装置
JP5954784B2 (ja) X線診断装置及びx線診断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449415B2 (ja) X線ct装置
JP2023006563A (ja) X線診断装置、x線診断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030666A (ja) X線ct装置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29

Address after: Japan Tochigi

Patentee after: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