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0610A - 复合材料轮组及其制法 - Google Patents

复合材料轮组及其制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50610A
CN103350610A CN2013103272291A CN201310327229A CN103350610A CN 103350610 A CN103350610 A CN 103350610A CN 2013103272291 A CN2013103272291 A CN 2013103272291A CN 201310327229 A CN201310327229 A CN 201310327229A CN 103350610 A CN103350610 A CN 103350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ke
ring
net
outer positioning
composit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272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50610B (zh
Inventor
李绍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igantex Composite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igantex Composit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gantex Composit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igantex Composit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272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506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50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0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50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06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复合材料轮组,包含一个具有一个左端部与一个右端部的轮毂单元、一个具有一个左环面与一个右环面的轮圈单元、一个具有一个固设于该左端部的内定位环、一个固设于该右环面的外定位环与数根分别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之间的左辐条的左辐网,及一个具有一个固设于该右端部的内定位环、一个固设于该左环面的外定位环与数根分别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之间的右辐条的右辐网,该左、右辐网的至少其中一者的内定位环分隔成数个定位块,任两相邻的定位块之间分别形成一个缝隙,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任一根左辐条与任一根右辐条相向地倾斜交错,以提高结构强度便于制造并有效地输出扭力。本发明另包括前述复合材料轮组的制法。

Description

复合材料轮组及其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的轮组,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轮组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自行车轮组(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M431072号)具有一个花毂1、一个轮圈2,及数根辐条3,该轮圈2具有一个轮圈座201,及二个侧板202,该轮圈座201具有数个分别对应于互相倾斜交叉的辐条3的凹槽203,此种车轮组在制造时,是先将所述辐条3的内端部分别安装于该花毂1;接着,再将所述辐条3一根一根地延拉至其外端部组入该轮圈座201的凹槽203;接着,再将所述侧板202盖上黏合;最后,再进行加热加压作业,以让所述辐条3与该轮圈座201连结在一起。然而,此种将所述辐条3一根一根地与该轮圈座201连结的制造方式不但麻烦,而且,不易稳定控制每一根辐条3的张力,此外,由于每一根辐条3与该轮圈座201之间的结合面积相当有限,因此,造成所述辐条3与该轮圈座201之间的结构强度并不佳,同时,也导致所述辐条3无法有效地将扭力输出传递至该轮圈座201。如图2所示,现有另一种自行车轮组(美国专利公告US7883157B2号),则是先利用一个设置于一个轮圈4外侧的外侧固定件5的辅助,将每一根辐条6从一个中央固定件7拉紧至该轮圈4;接着,再将一块外层8包覆于该轮圈4;然后,再进行硬化处理,此种轮组的制造方式也是将所述辐条6一根一根地与该轮圈4进行结合,同样会产生上述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稳定控制辐条张力并有效传递输出扭力的复合材料轮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轮组制造的复合材料轮组的制法。
本发明复合材料轮组,包含一个轮毂单元、一个轮圈单元、一个左辐网,及一个右辐网。该轮毂单元具有沿一个轴向相反设置的一个左端部及一个右端部,该轮毂单元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该轮圈单元绕该轴向环绕该轮毂单元,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左端部的左环面,及一个对应于该右端部的右环面,该轮圈单元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该左辐网具有一个固设于该左端部的内定位环、一个固设于该右环面的外定位环,及数根分别间隔角度地一体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之间的左辐条,该左辐网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该右辐网具有一个固设于该右端部的内定位环、一个固设于该左环面的外定位环,及数根分别间隔角度地一体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之间的右辐条,该右辐网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该左、右辐网的至少其中一者的内定位环分隔成数个定位块,任两相邻的定位块之间分别形成一个缝隙,所述定位块分别与所对应的左辐条或所对应的右辐条连接,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任一根左辐条与任一根右辐条相向地倾斜交错。
本发明复合材料轮组,包含一个轮毂单元、一个轮圈单元、一个左辐网,及一个右辐网。该轮毂单元具有沿一个轴向相反设置的一个左端部及一个右端部,该轮毂单元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该轮圈单元绕该轴向环绕该轮毂单元,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左端部的左环面,及一个对应于该右端部的右环面,该轮圈单元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该左辐网具有一个固设于该左端部的内定位环、一个固设于该右环面的外定位环,及数根分别间隔角度地一体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之间的左辐条,该左辐网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该右辐网具有一个固设于该右端部的内定位环、一个固设于该左环面的外定位环,及数根分别间隔角度地一体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之间的右辐条,该右辐网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该左、右辐网的至少其中一者的外定位环分隔成数个定位块,任两相邻的定位块之间分别形成一个缝隙,所述定位块分别与所对应的左辐条或所对应的右辐条连接,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任一根左辐条与任一根右辐条相向地倾斜交错。
本发明复合材料轮组,所述定位块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左、右辐条的宽度,所述缝隙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左、右辐条的宽度。
本发明复合材料轮组,该左、右辐网的内定位环均分隔成所述定位块。
本发明复合材料轮组,该左、右辐网的外定位环均分隔成所述定位块。
本发明复合材料轮组,该轮圈单元的左环面具有一个左环槽,及一个环绕该左环槽的煞车面部,该轮圈单元的右环面具有一个右环槽,及一个环绕该右环槽的煞车面部,该左辐网的外定位环固设于该右环槽,该右辐网的外定位环固设于该左环槽。
本发明复合材料轮组的制法,包含:(A)准备一个轮毂单元、一个轮圈单元、一个左辐网,及一个右辐网,该轮毂单元具有沿一个轴向相反设置的一个左端部及一个右端部,该轮圈单元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左端部的左环面,及一个对应于该右端部的右环面,该左辐网具有一个内定位环、一个外定位环,及数根分别间隔角度地一体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之间的左辐条,该右辐网具有一个内定位环、一个外定位环,及数根分别间隔角度地一体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之间的右辐条,该左、右辐网的至少其中一者的内定位环分隔成数个定位块,任两相邻的定位块之间分别形成一个缝隙,所述定位块分别与所对应的左辐条或所对应的右辐条连接,该轮毂单元、该轮圈单元与该左、右辐网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B)将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任一根左辐条与任一根右辐条相向地倾斜交错,让该左、右辐网的内定位环互相间隔并呈左、右相对关系,且让该左、右辐网的外定位环互相间隔并呈右、左相对关系。(C)将该轮圈单元安装于该左、右辐网的外定位环之间,对该左、右辐网的外定位环与该轮圈单元进行硬化处理,让该左、右辐网的外定位环分别固设于该轮圈单元的右、左环面。(D)将该轮毂单元安装于该左、右辐网的内定位环之间,对该左、右辐网的内定位环与该轮毂单元进行硬化处理,让该左、右辐网的内定位环分别固设于该轮毂单元的左、右端部。
本发明复合材料轮组的制法,包含:(A)准备一个轮毂单元、一个轮圈单元、一个左辐网,及一个右辐网,该轮毂单元具有沿一个轴向相反设置的一个左端部及一个右端部,该轮圈单元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左端部的左环面,及一个对应于该右端部的右环面,该左辐网具有一个内定位环、一个外定位环,及数根分别间隔角度地一体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之间的左辐条,该右辐网具有一个内定位环、一个外定位环,及数根分别间隔角度地一体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之间的右辐条,该左、右辐网的至少其中一者的外定位环分隔成数个定位块,任两相邻的定位块之间分别形成一个缝隙,所述定位块分别与所对应的左辐条或所对应的右辐条连接,该轮毂单元、该轮圈单元与该左、右辐网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B)将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任一根左辐条与任一根右辐条相向地倾斜交错,让该左、右辐网的内定位环互相间隔并呈左、右相对关系,且让该左、右辐网的外定位环互相间隔并呈右、左相对关系。(C)将该轮毂单元安装于该左、右辐网的内定位环之间,对该左、右辐网的内定位环与该轮毂单元进行硬化处理,让该左、右辐网的内定位环分别固设于该轮毂单元的左、右端部。(D)将该轮圈单元安装于该左、右辐网的外定位环之间,对该左、右辐网的外定位环与该轮圈单元进行硬化处理,让该左、右辐网的外定位环分别固设于该轮圈单元的右、左环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所述左、右辐条分别通过所述外定位环与该轮圈单元连结成一体,以便于轮组的制造,且让该左、右辐网与该轮圈单元之间形成良好的结构强度,及让所述左、右辐条可通过所述外定位环有效地将扭力输出传递至该轮圈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自行车轮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现有另一种自行车轮组的制造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复合材料轮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4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6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左辐网的平面视图;
图7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右辐网的平面视图;
图8是图3中Ⅷ-Ⅷ剖切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9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制法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一立体图,说明将该左、右辐网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任一根左辐条与任一根右辐条相向地倾斜交错的操作过程;
图11是一类似于图10的视图,说明所有的左辐条与所有的右辐条均已相向地倾斜交错;
图12是一类似于图8的视图,说明将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轮圈单元与一个轮毂单元分别安装于该左、右辐网之间,进行硬化处理;
图13是本发明的复合材料轮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14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5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左辐网的平面视图;
图16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右辐网的平面视图;
图17是图13中ⅩⅦ-ⅩⅦ剖切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8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制法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9是一立体图,说明将该左、右辐网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任一根左辐条与任一根右辐条相向地倾斜交错的操作过程;
图20是一类似于图17的视图,说明将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个轮圈单元与一个轮毂单元分别安装于该左、右辐网之间,进行硬化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3、4,为本发明复合材料轮组10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复合材料轮组100包含:一个轮毂单元10、一个轮圈单元20、一个左辐网30,及一个右辐网40。
如图4、5所示,该轮毂单元10具有一个本体11,及二个侧盖12。该轮毂单元10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该本体11具有沿一个轴向X相反设置的一个左端部13及一个右端部14,在本实施例中,该左端部13具有一个容槽131,及数个分别与该容槽131连通的径向缺口132,该右端部14具有一个容槽141,及数个分别与该容槽141连通的径向缺口142,所述侧盖12分别定位于该左、右端部13、14,以在该轴向X上封闭所述容槽131、141。
如图4、8所示,该轮圈单元20绕该轴向X环绕该轮毂单元10,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左端部13的左环面21,及一个对应于该右端部14的右环面22,该轮圈单元20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在本实施例中,该左环面21具有一个左环槽211,及一个环绕该左环槽211的煞车面部212,该右环面22具有一个右环槽221,及一个环绕该右环槽221的煞车面部222。
如图5、6、8所示,该左辐网30具有一个固设于该左端部13的容槽131内的内定位环31、一个固设于该右环面22的右环槽221的外定位环32,及数根分别间隔角度地一体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31、32之间的左辐条33。该左辐网30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在本实施例中,该内定位环31分隔成数个定位块311,任两相邻的定位块311之间分别形成一个缝隙312,所述定位块311分别与所对应的左辐条33连接,所述定位块311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W1大于所述左辐条33的宽度W,所述缝隙312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W2小于所述左辐条33的宽度W,当该内定位环31固设于该容槽131内时,两相交叉的左辐条33从同一个径向缺口132穿出。
如图5、7、8所示,该右辐网40具有一个固设于该右端部14的容槽141内的内定位环41、一个固设于该左环面21的左环槽211的外定位环42,及数根分别间隔角度地一体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41、42之间的右辐条43,该右辐网40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在本实施例中,该内定位环41分隔成数个定位块411,任两相邻的定位块411之间分别形成一个缝隙412,所述定位块411分别与所对应的右辐条43连接,所述定位块411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W1大于所述右辐条43的宽度W,所述缝隙412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W2小于所述右辐条43的宽度W,当该内定位环41固设于该容槽141内时,两相交叉的右辐条43从同一个径向缺口142穿出。
如图3、8所示,当该左、右辐网30、40分别固设于该轮毂单元10与该轮圈单元20之间时,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任一根左辐条33与任一根右辐条43相向地倾斜交错。
参阅图9,本发明上述复合材料轮组10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制法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10:如图4、9所示,准备该轮毂单元10、该轮圈单元20、该左辐网30,及该右辐网40。该轮毂单元10、轮圈单元20、左辐网30,及右辐网40被制成如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构造。更佳地,该左辐网30与该右辐网40的内定位环31、41是分别均分隔成数定位块311、411。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该内定位环31是在该左辐网30成型时即预形成所述定位块311与所述缝隙312,该内定位环41也是在该右辐网40成型时即预形成所述定位块411与所述缝隙412。
步骤120:如图9、10、11所示,将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任一根左辐条33与任一根右辐条43相向地倾斜交错,让该左、右辐网30、40的内定位环31、41互相间隔并呈左、右相对关系,且让该左、右辐网30、40的外定位环32、42互相间隔并呈右、左相对关系。在本实施例中,可先将该左辐网30摆置定位,并将该右辐网40置于该左辐网30左侧,此时,所述外定位环32、42即会互相间隔成右、左相对;接着,将每一根右辐条43与所连接的定位块411依序从两相邻的左辐条33之间穿过,直至所述右辐条43所连接的定位块411均位于该内定位环31的右侧,并重组成该内定位环41,此时,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任一根左辐条33与任一根右辐条43即会相向地倾斜交错,同时,所述内定位环31、41也会互相间隔成左、右相对。要说明的是,在此情形下,其实只需将该右辐网40的内定位环41分隔成所述定位块411,就可顺利地进行上述的交错操作。此外,先将该右辐网40摆置定位,并将该左辐网30置于该右辐网40右侧,再将所述左辐条33与所连接的定位块311依序从两相邻的右辐条43之间穿过,也可以产生相同的结果,类似地,在此情形下,其实只需将该左辐网30的内定位环31分隔成所述定位块311,就可顺利地进行上述的交错操作。
步骤130:如图9、11、12所示,将该轮圈单元20安装于该左、右辐网30、40的外定位环32、42之间,具体而言,可借由左右辐网的可挠性,将该轮圈单元20从该左、右辐网30、40的一侧边套入,而后对该左、右辐网30、40的外定位环32、42与该轮圈单元20进行硬化处理,让该左、右辐网30、40的外定位环32、42分别固设于该轮圈单元20的右、左环面22、21,所述硬化处理具体而言是通过硬化热处理让该外定位环32、42与该轮圈单元20彼此的复合材料结合在一起,或是利用胶剂受热固化,让该外定位环32、42与该轮圈单元20结合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定位环32、42分别固设于该右、左环面22、21的右、左环槽221、211,如此,所述外定位环32、42在圆周方向上即可分别与该轮圈单元20产生大面积且连续不断的连接关系。
步骤140:如图9、11、12所示,将该轮毂单元10的本体11安装于该左、右辐网30、40的内定位环31、41之间,对该左、右辐网30、40的内定位环31、41与该轮毂单元10进行硬化处理,让该左、右辐网30、40的内定位环31、41分别固设于该轮毂单元10的左、右端部13、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定位环31、41是分别被所述侧盖12遮蔽于该左、右端部13、14的容槽131、141(见图5)内。
藉此,利用本发明的制法即可方便地制造出由该轮毂单元10、该轮圈单元20、该左辐网30与该右辐网40一体连接而成的复合材料轮组100。
经由以上的说明,可再将本发明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本发明左、右辐网30、40的左、右辐条33、43在轮组进行制造之前,即分别与各自的外定位环32、42连接成一体,本发明的制法在将该左、右辐网30、40的外定位环32、42分别与该轮圈单元20固接时,即同时完成了每一根左、右辐条33、43与该轮圈单元20之间的连结,也就是说,本发明不用再费时地将辐条一根一根地与轮圈进行连结,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制法不但方便,且快速。
二、本发明左、右辐条33、43是分别通过所述外定位环32、42与该轮圈单元20连结,每一根左、右辐条33、43与该轮圈单元20之间可形成一致的连接关系,因此,本发明可稳定控制每一根左、右辐条33、43与该轮圈单元20之间的张力关系。
三、本发明左、右辐网30、40是分别通过所述外定位环32、42与该轮圈单元20连结成一体,所述外定位环32、42在圆周方向上可分别与该轮圈单元20产生大面积且连续不断的连接关系,相较于现有技术,该左、右辐网30、40与该轮圈单元20之间不但可形成良好的结构强度,而且,所述左、右辐条33、43更可通过所述外定位环32、42有效地将扭力输出传递至该轮圈单元20。
参阅图13、14,为本发明复合材料轮组100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该第二较佳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该复合材料轮组100也包含:一个轮毂单元10、一个轮圈单元20、一个左辐网30,及一个右辐网40,该轮毂单元10与该轮圈单元20的构造相同于上述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在此,不再详细地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差异在于:
如图15、17所示,该左辐网30具有一个固设于该左端部13的内定位环31、一个固设于该右环面22的外定位环32,及数根分别间隔角度地一体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31、32之间的左辐条33。在本实施例中,该内定位环31是呈连续环圈状,该外定位环32分隔成数个定位块321,任两相邻的定位块321之间分别形成一个缝隙322,所述定位块321分别与所对应的左辐条33连接,所述定位块321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W3大于所述左辐条33的宽度W,所述缝隙322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W4小于所述左辐条33的宽度W。如图16、17所示,该右辐网40具有一个固设于该右端部14的内定位环41、一个固设于该左环面21的外定位环42,及数根分别间隔角度地一体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41、42之间的右辐条43。在本实施例中,该内定位环41是呈连续环圈状,该外定位环42分隔成数个定位块421,任两相邻的定位块421之间分别形成一个缝隙422,所述定位块421分别与所对应的右辐条43连接,所述定位块421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W3大于所述右辐条43的宽度W,所述缝隙422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W4小于所述右辐条43的宽度W。如图13、17所示,当该左、右辐网30、40分别固设于该轮毂单元10与该轮圈单元20之间时,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任一根左辐条33与任一根右辐条43也是相向地倾斜交错。
参阅图18,本发明上述复合材料轮组100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制法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210:如图14、18所示,准备该轮毂单元10、该轮圈单元20、该左辐网30,及该右辐网40。该轮毂单元10、轮圈单元20、左辐网30,及右辐网40被制成如前述第二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构造。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16所示,该外定位环32是在该左辐网30成型后进行切割,以形成所述定位块321与所述缝隙322,该外定位环42也是在该右辐网40成型后进行切割,以形成所述定位块421与所述缝隙422。更佳地,该左辐网30与该右辐网40的外定位环32、42是分别均分隔成数定位块321、421。
步骤220:如图18、19、20所示,将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任一根左辐条33与任一根右辐条43相向地倾斜交错,让该左、右辐网30、40的内定位环31、41互相间隔并呈左、右相对关系,且让该左、右辐网30、40的外定位环32、42互相间隔并呈右、左相对关系。在本实施例中,可先将该左辐网30摆置定位,并将该右辐网40置于该左辐网30右侧,此时,所述内定位环31、41即会互相间隔成左、右相对;接着,将每一根右辐条43与所连接的定位块421依序从两相邻的左辐条33之间穿过,直至所述右辐条43所连接的定位块421均位于该外定位环32的左侧,并重组成该外定位环42,此时,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任一根左辐条33与任一根右辐条43即会相向地倾斜交错,同时,所述外定位环32、42也会互相间隔成右、左相对。要说明的是,在此情形下,其实只需将该右辐网40的外定位环42分隔成所述定位块421,就可顺利地进行上述的交错操作。可以理解的是,先将该右辐网40摆置定位,并将该左辐网30置于该右辐网40左侧,再将所述左辐条33与所连接的定位块321依序从两相邻的右辐条43之间穿过,也可以产生相同的结果,类似地,在此情形下,其实只需将该左辐网30的外定位环32分隔成所述定位块321,就可顺利地进行上述的交错操作。
步骤230:如图18、20所示,将该轮毂单元10的本体11安装于该左、右辐网30、40的内定位环31、41之间,对该左、右辐网30、40的内定位环31、41与该轮毂单元10进行硬化处理,让该左、右辐网30、40的内定位环31、41分别固设于该轮毂单元10的左、右端部13、14。
步骤240:如图18、20所示,将该轮圈单元20安装于该左、右辐网30、40的外定位环32、42之间,对该左、右辐网30、40的外定位环32、42与该轮圈单元20进行硬化处理,让该左、右辐网30、40的外定位环32、42分别固设于该轮圈单元20的右、左环面22、21。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外定位环32、42分别固设于该右、左环面22、21时,两两相邻的定位块321是互相抵接,两两相邻的定位块421也是互相抵接,如此,所述外定位环32、42在圆周方向上即可分别与该轮圈单元20产生大面积且接续不断的连接关系。
如此,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左、右辐网30、40与轮圈单元20之间也可形成良好的结构强度,而且,所述左、右辐条33、43也可分别通过大面积的所述定位块321、421有效地将扭力输出传递至该轮圈单元2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复合材料轮组及其制法,不但可便于轮组的制造,且可稳定控制辐条张力并有效地将输出扭力传递至轮圈,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复合材料轮组,其特征在于:
该复合材料轮组,包含:
一个轮毂单元,具有沿一个轴向相反设置的一个左端部及一个右端部,该轮毂单元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
一个轮圈单元,绕该轴向环绕该轮毂单元,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左端部的左环面,及一个对应于该右端部的右环面,该轮圈单元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
一个左辐网,具有一个固设于该左端部的内定位环、一个固设于该右环面的外定位环,及数根分别间隔角度地一体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之间的左辐条,该左辐网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及
一个右辐网,具有一个固设于该右端部的内定位环、一个固设于该左环面的外定位环,及数根分别间隔角度地一体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之间的右辐条,该右辐网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该左、右辐网的至少其中一者的内定位环分隔成数个定位块,任两相邻的定位块之间分别形成一个缝隙,所述定位块分别与所对应的左辐条或所对应的右辐条连接,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任一根左辐条与任一根右辐条相向地倾斜交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左、右辐条的宽度,所述缝隙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左、右辐条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轮组,其特征在于:该左、右辐网的内定位环均分隔成所述定位块。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复合材料轮组,其特征在于:该轮圈单元的左环面具有一个左环槽,及一个环绕该左环槽的煞车面部,该轮圈单元的右环面具有一个右环槽,及一个环绕该右环槽的煞车面部,该左辐网的外定位环固设于该右环槽,该右辐网的外定位环固设于该左环槽。
5.一种复合材料轮组,其特征在于:
该复合材料轮组,包含:
一个轮毂单元,具有沿一个轴向相反设置的一个左端部及一个右端部,该轮毂单元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
一个轮圈单元,绕该轴向环绕该轮毂单元,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左端部的左环面,及一个对应于该右端部的右环面,该轮圈单元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
一个左辐网,具有一个固设于该左端部的内定位环、一个固设于该右环面的外定位环,及数根分别间隔角度地一体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之间的左辐条,该左辐网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及
一个右辐网,具有一个固设于该右端部的内定位环、一个固设于该左环面的外定位环,及数根分别间隔角度地一体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之间的右辐条,该右辐网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该左、右辐网的至少其中一者的外定位环分隔成数个定位块,任两相邻的定位块之间分别形成一个缝隙,所述定位块分别与所对应的左辐条或所对应的右辐条连接,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任一根左辐条与任一根右辐条相向地倾斜交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材料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左、右辐条的宽度,所述缝隙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左、右辐条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材料轮组,其特征在于:该左、右辐网的外定位环均分隔成所述定位块。
8.如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复合材料轮组,其特征在于:该轮圈单元的左环面具有一个左环槽,及一个环绕该左环槽的煞车面部,该轮圈单元的右环面具有一个右环槽,及一个环绕该右环槽的煞车面部,该左辐网的外定位环固设于该右环槽,该右辐网的外定位环固设于该左环槽。
9.一种复合材料轮组的制法,其特征在于:
该复合材料轮组的制法,包含:
(A)准备一个轮毂单元、一个轮圈单元、一个左辐网,及一个右辐网,该轮毂单元具有沿一个轴向相反设置的一个左端部及一个右端部,该轮圈单元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左端部的左环面,及一个对应于该右端部的右环面,该左辐网具有一个内定位环、一个外定位环,及数根分别间隔角度地一体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之间的左辐条,该右辐网具有一个内定位环、一个外定位环,及数根分别间隔角度地一体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之间的右辐条,该左、右辐网的至少其中一者的内定位环分隔成数个定位块,任两相邻的定位块之间分别形成一个缝隙,所述定位块分别与所对应的左辐条或所对应的右辐条连接,该轮毂单元、该轮圈单元与该左、右辐网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
(B)将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任一根左辐条与任一根右辐条相向地倾斜交错,让该左、右辐网的内定位环互相间隔并呈左、右相对关系,且让该左、右辐网的外定位环互相间隔并呈右、左相对关系;
(C)将该轮圈单元安装于该左、右辐网的外定位环之间,对该左、右辐网的外定位环与该轮圈单元进行硬化处理,让该左、右辐网的外定位环分别固设于该轮圈单元的右、左环面;及
(D)将该轮毂单元安装于该左、右辐网的内定位环之间,对该左、右辐网的内定位环与该轮毂单元进行硬化处理,让该左、右辐网的内定位环分别固设于该轮毂单元的左、右端部。
10.一种复合材料轮组的制法,其特征在于:
该复合材料轮组的制法,包含:
(A)准备一个轮毂单元、一个轮圈单元、一个左辐网,及一个右辐网,该轮毂单元具有沿一个轴向相反设置的一个左端部及一个右端部,该轮圈单元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左端部的左环面,及一个对应于该右端部的右环面,该左辐网具有一个内定位环、一个外定位环,及数根分别间隔角度地一体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之间的左辐条,该右辐网具有一个内定位环、一个外定位环,及数根分别间隔角度地一体连接于该内、外定位环之间的右辐条,该左、右辐网的至少其中一者的外定位环分隔成数个定位块,任两相邻的定位块之间分别形成一个缝隙,所述定位块分别与所对应的左辐条或所对应的右辐条连接,该轮毂单元、该轮圈单元与该左、右辐网的材质具有复合材料;
(B)将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任一根左辐条与任一根右辐条相向地倾斜交错,让该左、右辐网的内定位环互相间隔并呈左、右相对关系,且让该左、右辐网的外定位环互相间隔并呈右、左相对关系;
(C)将该轮毂单元安装于该左、右辐网的内定位环之间,对该左、右辐网的内定位环与该轮毂单元进行硬化处理,让该左、右辐网的内定位环分别固设于该轮毂单元的左、右端部;及
(D)将该轮圈单元安装于该左、右辐网的外定位环之间,对该左、右辐网的外定位环与该轮圈单元进行硬化处理,让该左、右辐网的外定位环分别固设于该轮圈单元的右、左环面。
CN201310327229.1A 2013-07-31 2013-07-31 复合材料轮组及其制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50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27229.1A CN103350610B (zh) 2013-07-31 2013-07-31 复合材料轮组及其制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27229.1A CN103350610B (zh) 2013-07-31 2013-07-31 复合材料轮组及其制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0610A true CN103350610A (zh) 2013-10-16
CN103350610B CN103350610B (zh) 2016-01-13

Family

ID=49307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2722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50610B (zh) 2013-07-31 2013-07-31 复合材料轮组及其制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5061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33200A1 (de) * 1983-09-14 1985-03-28 Bürk Automation GmbH & Co KG, 7022 Leinfelden-Echterdingen Gegossenes laufrad
CN2429351Y (zh) * 2000-05-17 2001-05-09 亚猎士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刹车功能强的自行车轮圈
US6520595B1 (en) * 1998-12-14 2003-02-18 Raphael Schlanger Vehicle wheel
CN201800439U (zh) * 2010-09-16 2011-04-20 航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
CN102458973A (zh) * 2009-05-26 2012-05-16 迈德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复合纤维自行车车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33200A1 (de) * 1983-09-14 1985-03-28 Bürk Automation GmbH & Co KG, 7022 Leinfelden-Echterdingen Gegossenes laufrad
US6520595B1 (en) * 1998-12-14 2003-02-18 Raphael Schlanger Vehicle wheel
CN2429351Y (zh) * 2000-05-17 2001-05-09 亚猎士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刹车功能强的自行车轮圈
CN102458973A (zh) * 2009-05-26 2012-05-16 迈德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复合纤维自行车车轮
CN201800439U (zh) * 2010-09-16 2011-04-20 航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辐丝与花毂的组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0610B (zh) 2016-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687146T3 (es) Rueda con centro de radios y procedimiento de producción adecuado.
KR101356326B1 (ko) 각선재 구조의 구조 보강물을 가지는 비공기입 타이어
CN201781995U (zh) 模制罩杯及包括所述罩杯的组件和胸罩
TWI527715B (zh) 複合式腳踏車輪
CN205768385U (zh) 非充气轮胎和车轮
CN112236049A (zh) 用于提供垫料的方法
WO2015032752A3 (de) Composite-bauteil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sowie fahrzeugsitz
JP2016520016A (ja) 厚紙をベースとするユニット
CN107405832A (zh) 用于加压柔性结构的多层密封外层和使用这种外层的柔性结构
CN102431395A (zh) 全钢型钢子午线免充气轮胎的设置方法
CN103350610A (zh) 复合材料轮组及其制法
KR20150057630A (ko) 이중 h-형강 단면 구조를 갖는 비드 코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입 타이어
WO2008136159A1 (ja) 模様付き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415541B (zh) 线/纤维环状物及其制造方法
ITVI20120174A1 (it) Realizzazione di supporti tubolari per le perle diamantate di un filo di taglio per materiale lapideo
TW201410502A (zh) 複合材料輪圈之製法及其結構
JPH01278801A (ja) レール車輪
WO2002058926A8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curved sandwich structures and a curved sandwich structure
CN203818910U (zh) 汽车轮毂
CN206841085U (zh) 镂空式结构轮胎
CN102431380A (zh) 越野车用全表面钢制车轮
CN202294042U (zh) 越野车用全表面钢制车轮
WO2008032213A3 (en) Hybrid steering whee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CN103434341B (zh) 轮组的制造方法、该轮组及调整该轮组的张力的治具模组
CN109109573A (zh) 一种具有钢丝圈/胎体编织骨架材料的橡胶轮胎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

Termination date: 2016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