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48056A - 家用干衣机 - Google Patents
家用干衣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48056A CN103348056A CN2011800665546A CN201180066554A CN103348056A CN 103348056 A CN103348056 A CN 103348056A CN 2011800665546 A CN2011800665546 A CN 2011800665546A CN 201180066554 A CN201180066554 A CN 201180066554A CN 103348056 A CN103348056 A CN 1033480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rigerant
- cold
- producing medium
- heat exchanger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6—Heat pump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6/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condenser circuits
- F25B6/0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condenser circuits arranged in seri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9—Calculation of paramet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11—Fan speed control
- F25B2600/111—Fan speed control of condenser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3—Pressures of the compressor
- F25B2700/1933—Suction pressur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7—Pressures of the evaporat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3—Temperatures near a heat exchang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1—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suction side of the compress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6—Temperatures of a condenser
- F25B2700/21163—Temperatures of a condenser of the refrigerant at the outlet of the condens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7—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 F25B2700/21174—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of the refrigerant at the inlet of the evaporat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7—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 F25B2700/21175—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of the refrigerant at the outlet of the evaporat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0/00—Subcoolers, desuperheaters or superhea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干衣机(1),包括封闭回路式热空气发生器(5),所述热空气发生器(5)设置有热泵组件(11),所述热泵组件(11)则包括:蒸发器(13)和冷凝器(14);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其设计成调节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检测装置,其能够测量与所述干衣机(1)的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以及最后还包括辅助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其同时被导向制冷剂膨胀装置(16)的高压制冷剂和离开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的低压制冷剂穿过,并且设计成将热量从高压制冷剂传递到低压制冷剂,以加热所述低压制冷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干衣机。
特别地,本发明涉及旋转滚筒式热泵型家用干衣机,下文的描述仅通过示例的方式结合该家用干衣机进行描述而不意味着普适性的缺失。
背景技术
如已知的,当今的旋转滚筒式家用干衣机包括:大致长方体形的外部箱状壳体,其设计成搁置在地面上;大致圆筒形的中空旋转滚筒,其设计成在内部容纳要被干燥的衣物,并且其以轴向旋转的方式容纳在壳体内以绕壳体的水平定向的纵向轴线旋转,直接面对设置在壳体的前壁中的衣物取放贯通开口;门,其铰接于壳体的前壁以旋转到关闭位置以及从关闭位置旋转离开,其中在该关闭位置中,门完全靠在壳体的前壁上,以封闭衣物取放开口并且气密地密封旋转滚筒;以及电动马达组件,其设计成驱动旋转滚筒绕其纵向轴线在壳体内旋转。
上述类型的旋转滚筒式家用干衣机还设置有封闭回路式热空气发生器,其设计成使具有低水分含量的热空气流在旋转滚筒内循环,并且使该热空气流流动通过旋转滚筒并且在滚筒内的衣物上流过,以快速地干燥所述衣物;并且所述旋转滚筒式家用干衣机还设置有电子中央控制单元,其控制马达组件和热空气发生器,以执行存储在同一个中央控制单元中的用户可选择的干燥循环中的一个。
在该热泵型家用干衣机中,封闭回路式热空气发生器包括:空气再循环管道,该空气再循环管道的两端在旋转滚筒的相反侧连接于旋转滚筒;离心式电风扇,其沿着空气再循环管道设置,以在空气再循环管道内产生流动通过旋转滚筒的气流;以及最后,热泵组件,其具有沿着空气再循环管道一个接一个设置的两个热交换器。
更具体地,热泵组件包括: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其提供来自旋转滚筒的气流的快速冷却,以冷凝并抑制气流中过多的水分;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其提供来自第一热交换器并且被引导回至旋转滚筒的气流的快速加热,使得重新进入旋转滚筒的气流被快速地加热到高于或等于离开滚筒的气流的温度的温度;以及电动制冷剂压缩装置,其设置在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口与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入口之间,并且其设计成对被导向第二热交换器的气态制冷剂连续地进行压缩,使得第二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压力和温度比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压力和温度高得多。
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被传统地称为“蒸发器”,并且其设计成使得来自旋转滚筒的气流和被引导至制冷剂压缩装置的吸入侧的低压低温制冷剂能够同时地流动通过该蒸发器,从而允许温度低于气流温度的制冷剂从气流中吸收热量,因而导致来自旋转滚筒的气流中的过多的水分的冷凝;而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被传统地称为“冷凝器”,并且其设计成使得被引导回至旋转滚筒的气流和来自制冷剂压缩装置的输出侧的高压高温制冷剂能够流动通过该冷凝器,从而允许温度高于气流温度的制冷剂向气流释放热量,因而快速地加热被引导回至滚筒中的气流。
最后,热泵组件设置有制冷剂膨胀装置,其设置在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与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之间,并且其设计成导致被导向蒸发器的制冷剂的快速膨胀,使得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压力和温度比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压力和温度高得多。
如已知的,当前,使用热泵组件是对在旋转滚筒内循环的气流进行连续除湿的能效最高且最成本有效的方式。
尽管如此,关于热泵组件与在干衣机的空气再循环管道内循环的气流之间的相关作用,存在诸多技术问题,这导致能效的轻微降低。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每个热泵系统的典型表现。
首先,所有的热泵系统都具有非常长的热机时间,这显著了延长了干燥循环。特别地,与电阻器直接向被引导回至旋转滚筒中的气流传热的传统的封闭回路式热空气发生器相比,在热泵型热空气发生器中,要被供给至被引导回至旋转滚筒中的气流的热量通过同一气流的上游除湿来回收。然而,空气除湿在干燥循环的开始阶段非常低(从空气提取的水分量低)并且随着干燥循环进行而增加,因此热泵组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来达到稳态全功率工作状态,在该稳态全功率工作状态中,循环进入旋转滚筒中的气流的温度达到最高值并且保持基本恒定于所述最高值。
应对热泵组件的长热机时间的一种可能的方案是沿着空气再循环管道插入辅助电阻器,以加速热机时间。显然,使用该电阻器增加了电能消耗。
与热泵型热空气发生器的使用相关联的第二个问题是,当热空气发生器处于稳态全功率工作状态时,从蒸发器中(即,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中)的气流吸收的热量与供给至冷凝器中(即,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中)的气流的热量之间的固有不平衡的能量差。
实际上,在稳态全功率工作状态中,沿着热空气发生器的空气再循环管道流动的空气应当散发和吸收几乎相同大小的热量以在离开旋转滚筒时返回到相同的温度。
然而,这种状态与热泵组件配合得比较差,因为冷凝器处的空气加热功率始终高于蒸发器处的空气冷却功率。实际上,冷凝器必须还要耗散由制冷剂压缩装置自身产生的热量。
这导致被导向滚筒的空气的温度连续升高,以及制冷剂压缩装置的输出侧的制冷剂压力和温度的连续升高。
一方面,这种性能在干燥循环的开始时是有用的——因为其加速了热机阶段,那么另一方面,当热空气发生器达到稳态全功率工作状态时,这实际上变成为不利的。
实际上,在稳态工作阶段,冷凝器中(即,第二热交换器中)的空气/制冷剂热交换是有限的,因为空气与制冷剂之间的温差相对较低。由于制冷剂也在蒸发器中(即,在第一热交换器中)以闭环流通,所以减小的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容量随之导致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空气冷却容量的限制,其中在蒸发器中,由于除湿过程,大得多的能量可以被交换。水(即水分)的冷凝潜热实际上非常高。
显然,蒸发器(即,第一热交换器)处的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容量的这种限制显著地降低了除湿过程效率并且不利地影响干衣时间。
另外,制冷剂压缩装置的吸入侧和输出侧的制冷剂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对制冷剂压缩装置自身而言是危险的,并且缩短了其工作寿命。
鉴于上述热泵性能,已经研制了多种方案以在热空气发生器达到所需的稳态全功率工作状态时耗散热空气发生器的冷凝器处的过多热量。
最初,申请人试图通过借助于辅助电风扇从干衣机的外部抽吸的冷气流冷却制冷剂压缩装置的主体而克服这些缺点。然而,这种方案的能效并不足够高。
申请人的另一个方案设想的是就在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即,冷凝器)的下游使用与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串联的第三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该第三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被辅助电风扇从干衣机的外部抽吸的冷气流冷却,从而轻微地冷却被导向制冷剂膨胀装置的高温高压制冷剂。
该第二方案显著地增加了热泵组件的高压侧的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容量,并且因而显著地增加了第一热交换器中(即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可用空气冷却容量。
该第二方案的主要缺点在于,蒸发器中(即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空气冷却容量受到如下事实的严格限制,即:在制冷剂压缩装置的吸入侧,制冷剂必须完全蒸发,也就是说,完全处于气态;并且,第三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使用可能导致制冷剂在离开蒸发器(即离开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被导向制冷剂压缩装置的吸入侧时仍然部分地处于液态,具有所有所担心的问题。
更具体地,如果第三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使冷却剂降温太多,那么从来自旋转滚筒的气流吸收的热量不足以使沿着蒸发器流动的制冷剂完全蒸发。因此,热泵组件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过度冷却能够使制冷剂压缩装置的吸入侧的制冷剂“蒸气质量”变差,以致不能挽回地损坏制冷剂压缩装置的结构完整性。
换言之,使制冷剂降温太多的第三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可能导致制冷剂压缩装置的吸入侧的制冷剂“蒸气质量”低于1。制冷剂压缩装置的吸入侧的制冷剂“蒸气质量”实际上是在制冷剂压缩装置的吸入侧确定的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即,液体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蒸气质量”等于1意味着所有的制冷剂都处于气态(饱和蒸气制冷剂或过热制冷剂),而“蒸气质量”等于0则意味着所有的制冷剂都处于液态(饱和液体制冷剂或过冷却制冷剂)。
显然,优选的是,不要使制冷剂压缩装置的吸入侧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低于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当前的旋转滚筒式干衣机的热泵型热空气发生器的效率和性能以及消除上述缺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家用干衣机,其包括:设计成搁置在地面上的外部箱状壳体;在壳体内部的衣物容器,其设计成容纳要被干燥的衣物;以及封闭回路式热空气发生器,其设计成使热空气流循环通过衣物容器;
热空气发生器则又包括:空气再循环管道,其两端连接于衣物容器;空气循环装置,其设计成在空气再循环管道内产生流动通过所述衣物容器的气流;以及热泵组件,其设计成冷却从衣物容器流出的气流以使所述气流中的水分冷凝,以及然后加热返回到衣物容器中的气流;
所述热泵组件包括: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其沿着空气再循环管道设置,并且设计成将热量从来自衣物容器的气流传递至制冷剂,以使气流中的水分冷凝;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其沿着空气再循环管道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的下游,并且设计成将热量从制冷剂传递至被引导回至衣物容器中的气流,从而加热所述气流;制冷剂压缩装置,其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口与第二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入口之间,并且设计成对被导向第二热交换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使得第二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压力和温度比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压力和温度高得多;以及制冷剂膨胀装置,其设置在第二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口与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入口之间,并且设计成产生制冷剂的膨胀;
其中,所述热泵组件另外还包括:
辅助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其包括高压侧和低压侧,并且设计成使得高压侧与低压侧彼此可换热地相连,从而允许从高压高温制冷剂向低压低温制冷剂的热传递;
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其设计成调节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
检测装置,其能够检测与热泵组件和/或与气流相关联的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
中央控制单元,其设计成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时间进程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是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入口或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和/或流动通过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温升或温降。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是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侧的低压制冷剂入口或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和/或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高压侧的高压制冷剂入口或高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和/或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和/或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是所述制冷剂压缩装置的吸入侧和/或输出侧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是所述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入口或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是进入或离开所述衣物容器的气流的温度和/或潮湿度。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中央控制单元设计成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以选择性地保持所述比值低于或等于1。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中央控制单元设计成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以将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保持在0.80至0.99之间。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包括高压制冷剂冷却装置,其设计成选择性地冷却从第二热交换器流向制冷剂膨胀装置的高压制冷剂。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所述高压制冷剂冷却装置包括与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串联的第三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所述高压制冷剂冷却装置另外还包括辅助通风装置,该辅助通风装置设计成向所述第三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主体输送冷却空气流。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包括制冷剂流速调节装置,该制冷剂流速调节装置设计成改变流动通过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制冷剂的流速。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所述制冷剂流速调节装置包括可变速制冷剂压缩装置、或者电动制冷剂膨胀装置、或者电动多毛细管膨胀系统。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装置,该传感器装置设计成检测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和/或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和/或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高压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和/或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
另外,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干衣机的操作方法,该干衣机包括:设计成搁置在地面上的外部箱状壳体;在壳体内部的衣物容器,其设计成容纳要被干燥的衣物;以及封闭回路式热空气发生器,其设计成使热空气流循环通过衣物容器;
热空气发生器设置有热泵组件,该热泵组件设计成冷却从衣物容器流出的气流以使所述气流中的水分冷凝,然后加热返回到衣物容器中的气流;
所述热泵组件包括: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其设计成将热量从来自衣物容器的气流传递至低压制冷剂,以使气流中的水分冷凝;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其设计成将热量从高压制冷剂传递至被引导回至衣物容器中的气流,从而加热所述气流;
其中所述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测量与热泵组件和/或与气流相关联的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时间进程控制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设计成调节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
–向辅助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高压侧和低压侧供给制冷剂,以将热量从流动通过高压侧的高压高温制冷剂传递至流动通过低压侧的低压低温制冷剂。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被控制为选择性地保持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低于或等于1。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被控制为选择性地保持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在0.80至0.99之间。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是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入口或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和/或流动通过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温升或温降。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是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侧的低压制冷剂入口或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和/或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高压侧的高压制冷剂入口或高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和/或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和/或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是所述制冷剂压缩装置的吸入侧和/或输出侧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是所述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入口或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是进入或离开所述衣物容器的气流的温度和/或潮湿度。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压力和温度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步骤包括基于当前制冷剂压力计算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的步骤以及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以保持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处在位于所述制冷剂饱和温度之下的预定第一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当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与在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口处测得的制冷剂温度之间的差值超过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时,增大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或者
–当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与所述测得的制冷剂温度之间的差值在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下限之下时,减小所述比值。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辅助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压力和温度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步骤包括基于当前制冷剂压力计算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的步骤以及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以保持辅助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处在位于所述制冷剂饱和温度之上的预定第二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当在辅助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测得的制冷剂温度与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之间的差值在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之下时,增大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或者
–当在辅助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测得的制冷剂温度与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之间的差值超过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时,减小所述比值。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的步骤以及测量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以保持在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与在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之间的差值处于预定第三温度范围内。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当在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比在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超过预定第一容限值时,减小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或者
–当在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比在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超过预定第二容限值时,增大所述比值。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中的低压侧中的制冷剂的温升在大于零的预定第三容限值之下时,增大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流动通过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温升或温降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以保持流动通过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温升或温降处于刚刚好高于0℃的预定较窄第四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所述第四温度范围包括在0℃至5℃之间。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当流动通过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温升或温降在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下限之下时,增大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或者
–当流动通过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温升或温降超过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上限时,减小所述比值。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还包括测量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以保持流动通过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处于上端点和下端点都高于0℃的第五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当流动通过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温升或温降超过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以及当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在所述第五阈值的下限之下时,减小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或者
–当流动通过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温升或温降在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下限之下时以及当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超过所述第五阈值的上限时,增大所述比值。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还包括测量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以保持流动通过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处在上端点和下端点都位于所述第四温度范围之上的第六温度范围的步骤。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当流动通过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温升或温降超过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以及当流动通过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超过所述第六阈值的上限时,减小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或者
–当流动通过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温升在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下限之下时以及当流动通过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在所述第六阈值的下限之下,增大所述比值。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以保持流动通过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处于上端点和下端点都高于0℃的第七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以保持流动通过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处于上端点和下端点都高于0℃的第八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以保持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处于预定第九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温度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以保持所述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处于预定第十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制冷剂压缩装置的输出侧的制冷剂温度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以保持所述制冷剂压缩装置的输出侧的制冷剂温度处于预定第十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高压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温度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以保持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高压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处于预定第十一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以保持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处于预定第十二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进入衣物容器的气流的温度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以保持所述气流的温度处于预定第十三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教导的旋转滚筒式家用干衣机的侧视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移除了一些部件且一些部件以截面图示出;
图2示出了图1的旋转滚筒式家用干衣机的封闭回路式热泵型热空气发生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在图2的热空气发生器的热泵组件中使用的制冷剂的压焓图,并且公开了由图2的热空气发生器的热泵组件执行的封闭热力循环的第一工作曲线;
图4是在图2的热空气发生器的热泵组件中使用的制冷剂的压焓图,并且公开了由图2的热空气发生器的热泵组件执行的封闭热力循环的第二工作曲线;以及
图5是在图2的热空气发生器的热泵组件的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制冷剂的压焓图,并且公开了由热泵组件的所述第二实施例执行的封闭热力循环的第三工作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数字1表示整个热泵型家用干衣机,其包括:
–优选地但非必须地,长方体形外部箱状壳体2,其设计成搁置在地面上;
–衣物容器3,其设计成在内部容纳要被干燥的衣物,并且设置在外部壳体2内,直接面对衣物取放贯通开口2a,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贯通开口2a设置在壳体2的前壁中;
–舷窗式门4,其铰接于壳体2的前壁以便绕优选但非必须地竖直定向的基准轴线转动到关闭位置或者从关闭位置转动离开,其中在该关闭位置中,门4完全靠在前壁上,以封闭衣物取放开口2a并且气密地密封衣物容器滚筒3;以及
–热泵型封闭回路式热空气发生器5,其设置在外部壳体2内,优选地但非必须地位于衣物容器3的下方,并且其设计成使具有低湿度的热空气流循环通过衣物容器3,所述热空气流流过留在衣物容器3中的衣物并且快速地干燥衣物。
换言之,热泵型封闭回路式热空气发生器5提供如下操作:从衣物容器3逐渐地抽吸空气;提取并保持来自从衣物容器3抽吸的热空气的过剩的水分(surplus moisture);将被除湿的空气加热到预定温度——通常高于或等于来自衣物容器3的空气的温度;以及将被加热、被除湿的空气供给回到衣物容器3中,空气在衣物容器3中从容器内的衣物上流过以快速地干燥衣物。
因此,热空气发生器5提供对在衣物容器3内循环的空气的连续除湿和加热,以快速地干燥容器内的衣物。
参照图1,在所示的示例中,特别地,干衣机1优选是旋转滚筒式热泵型家用干衣机,因此衣物容器3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的中空旋转滚筒3,其设计成在内部容纳要被干燥的衣物,并且以轴向旋转的方式固定在外部壳体2内,直接面对形成在壳体2的前壁中的衣物取放贯通开口2a。
在外部壳体2内部,旋转滚筒式家用干衣机1另外还包括:电动马达组件6,其设计成驱动旋转滚筒3绕其纵向轴线旋转;和电子中央控制单元7,其控制电动马达组件6和热空气发生器5,以执行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存储在同一个中央控制单元中的用户可选择的干燥循环中的一个。
参照图1,在所示的示例中,旋转滚筒3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壳体2内与大致水平定向的纵向轴线L同轴地延伸,并且优选地但非必须地,旋转滚筒3由大致圆筒形的刚性管状体3构成,刚性管状体3在壳体2内部大致水平地搁置在多个大致水平定向的支撑辊8上,其中支撑辊8位于管状体3的两个轴向端处,并且刚性管状体3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固定于壳体2,从而允许刚性管状体3在外壳内绕其水平定向的纵向轴线L自由地旋转。
管状体3的前缘以基本气密的方式和可轴向旋转的方式连接于外部壳体2的前壁,从而围绕位于该前壁上的衣物取放开口2a;而管状体3的后缘优选地但非必须地以基本气密的方式和可轴向旋转的方式连接于与外部壳体2的后壁平行且隔开的内部隔离壁(bulkhead)。
参照图1和图2,热泵型封闭回路式热空气发生器5包括:
–空气再循环管道9,其两端在旋转滚筒3的相反侧连接于旋转滚筒3;
–电动离心式风扇10或其他类型的空气循环泵,其沿着空气再循环管道9设置,以在空气再循环管道9内产生流动通过旋转滚筒3并且流过位于滚筒3的内部的衣物的气流f;以及
–热泵组件11,其能够快速地冷却来自旋转滚筒3的气流f以冷凝和保持气流f中的过剩的水分,并且然后快速地加热返回到旋转滚筒3中的气流f,使得再次进入旋转滚筒3的气流f被快速地加热到高于或等于离开滚筒的气流f的温度的温度。
参照图1,在所示的示例中,特别地,与管状体3的后缘对齐的隔离壁部分被穿孔,或者允许空气以任何适当速率通过,以允许空气进入管状体3的后缘,并且空气再循环管道9的第一端以气密的方式直接连接于内部隔离壁的穿孔部分。空气再循环管道9的第二端则一体地设置在舷窗式门4中,并且在门4置于关闭位置时面对管状体3的前缘。
离心式风扇10则设计成产生气流f,气流f沿着空气再循环管道9从门4流动到壳体2的内部隔离壁的穿孔部分。
参照图1,优选地但非必须地,热空气发生器5还设置有能够手动移除的过滤装置12,过滤装置12沿着空气再循环管道9设置在热泵组件11的上游并且优选地也设置在离心式风扇10的上游,并且过滤装置12设计成阻止热泵组件11或者甚至离心式风扇10的上游的绒毛和/或棉绒颗粒。
参照图1和图2,热泵组件11包括:
–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其沿着空气再循环管道9设置,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设置在离心式风扇10的下游,并且设计成快速地冷却来自旋转滚筒3的气流f,以冷凝和保持气流f中过剩的水分;
–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其沿着空气再循环管道9设置在热交换器13的下游,并且设计成快速地加热来自热交换器13并且被引导回至旋转滚筒3的气流f,使得再次进入旋转滚筒3的气流f被快速地加热到高于或等于流出旋转滚筒3的空气的温度的温度;
–电动制冷剂压缩装置15,其设置在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与热交换器14的制冷剂入口之间,并且设计成对被导向热交换器14的气态制冷剂进行压缩,使得热交换器14的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压力和温度比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压力和温度高得多;以及
–膨胀阀16或类似的无源/有源制冷剂膨胀装置(例如,毛细管、恒温阀或电控膨胀阀),其设置在热交换器14的制冷剂出口与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入口之间,并且设计成导致被导向第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快速膨胀,使得热交换器14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压力和温度比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压力和温度高得多。
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被传统地称为热泵组件的“蒸发器”或“气体加热器”(在制冷剂在超临界压力下工作的情况下,称为“气体加热器”),并且其设计成使得来自旋转滚筒3的气流f和被引导至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的低压低温制冷剂能够同时流动通过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从而允许温度低于气流f的温度的制冷剂从气流f吸收热量,因而导致来自旋转滚筒3的气流f中的过剩的水分冷凝。
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4则被传统地称为热泵组件的“冷凝器”或“气体冷却器”(在制冷剂在超临界压力下工作的情况下,称为“气体冷却器”),并且其设计成使得被引导回至旋转滚筒3中的气流f和来自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输出侧的高压高温制冷剂能够同时流动通过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4,从而允许温度高于气流f的温度的制冷剂向气流f释放热量,因而快速地加热被引导回至旋转滚筒3中的气流f。
除了之上部件之外,与当前的家用干衣机不同,热泵组件11另外包括:
–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其设计成调节离开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即,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以及
–辅助内部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其具有高压侧和低压侧,其中被导向制冷剂膨胀阀16的高压制冷剂流动通过高压侧,从第一热交换器13出来并且被引导至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的低压制冷剂流动通过低压侧,并且辅助内部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设计成使得高压侧和低压侧彼此可换热地相连,以允许从高压高温制冷剂向低压低温制冷剂的热传递。
换言之,内部热交换器18优选地同时被导向制冷剂膨胀阀16的高压高温制冷剂和从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出来并且被引导至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的低压低温制冷剂穿过,并且内部热交换器18设计成在低压低温制冷剂到达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之前将热量从高压高温制冷剂传递到低压低温制冷剂,以加热所述低压低温制冷剂。
因此,内部热交换器18设计成将热量从热泵组件11的高压侧传递到同一个热泵组件11的低压侧。
特别地,内部热交换器18优选地设计成使得在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和在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以逆向流动的形式流动。
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则设计/编程为根据在干衣机1内测量的至少一个物理量的时间进程而另外地控制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从而连续地调节/改变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即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蒸气质量”。
特别地,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优选地设计/编程为控制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以选择性地保持离开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的平均值低于1,并且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9之间的范围内。
内部热交换器18的尺寸设定为最终完成离开蒸发器13的低压制冷剂的蒸发,使得离开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并且被导向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的制冷剂始终完全处于气态,即位于压焓图中的制冷剂饱和蒸气曲线F’’的右侧。
参照图1和图2,在所示的示例中,特别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包括与冷凝器14(即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串联的制冷剂冷却装置17以供来自冷凝器14的高压高温制冷剂穿过,并且制冷剂冷却装置17设计成除了冷却冷凝器14之外进一步选择性地冷却高压制冷剂。
特别地,在所示的示例中,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包括:
–第三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9,其与冷凝器14(即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串联,以供来自冷凝器14的制冷剂出口的高压高温制冷剂穿过,并且第三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9设计成冷却被导向膨胀阀装置16的高压制冷剂,从而将热量消散到外部环境中;以及
–电动辅助冷却风扇20或其他通风装置,其设置在壳体2内,靠近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9,并且设计成产生冷却空气流w并朝向辅助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9的主体输送冷却空气流w,从而选择性地最大化或最小化被引导至内部热交换器18和制冷剂膨胀阀16的高压高温制冷剂的热损失/冷却。
在未示出的不同实施例中,辅助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9可以设置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与制冷剂膨胀阀16之间。
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控制制冷剂冷却装置17,即控制冷却风扇20的启用和停用,以选择性地最大化或最小化被导向制冷剂膨胀阀16的制冷剂的冷却,从而持续地调节/改变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即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
在所示的示例中,特别地,辅助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9优选地设置在冷凝器14的下游,即设置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4的制冷剂出口与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之间。
从上文的描述中,能够清楚地推理出该旋转滚筒式家用干衣机1的一般操作,无需进一步的论述。
关于热泵组件11的操作,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控制冷却风扇20的启用和/或当前旋转速度,从而在热空气发生器5优选地处于稳态工作状态时选择性地保持蒸发器13处于满液状态(floodedcondition)。
换言之,中央控制单元7控制冷却风扇20的启用和/或当前旋转速度,以保持沿着蒸发器13流动的低压制冷剂一直到同一个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为止至少部分地处于液态,即一直到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为止,制冷剂“蒸气质量”都低于1。这意味着在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低压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也可以等于1。
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设计成顺序地加热从蒸发器13(即来自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出来的部分液态的低压低温制冷剂,以在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执行被导向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的制冷剂的完全蒸发和随后的过加热。
鉴于以上所述,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优选地设计/编程为首先判断热空气发生器5是处于热机阶段还是处于稳态工作阶段。这种操作可以例如通过进入旋转滚筒3(即,冷凝器14的出口上)的气流f的温度的连续控制来执行,或者通过冷凝器14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和/或制冷剂压力的时间进程的控制来执行。另外,进入或者离开旋转滚筒3的气流f的湿度可以用于判断热空气发生器5是处于热机阶段还是处于稳态工作阶段。
实际上,在稳态工作阶段,流动通过旋转滚筒3的气流f的温度达到最高值,并且在数分钟的时间内保持大致恒定于所述最高值,直至干燥循环结束。
因此,直到冷凝器14的空气出口处的气流f的温度达到低于给定的第一阈值(例如,低于50℃)之前,或者直到冷凝器14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达到低于给定的第二阈值(例如,低于40℃)之前,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假定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热机阶段并且保持冷却风扇20停止工作或者将冷却风扇20保持在最低旋转速度,以在蒸发器13(即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和辅助内部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两者中执行制冷剂的强烈过加热,从而快速地升高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的制冷剂温度。
相反,当冷凝器14的空气出口处的气流f的温度升高到高于所述第一阈值时(例如,高于50℃),或者当冷凝器14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升高到高于所述第二阈值时(例如,高于40℃),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假定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并且控制冷却风扇20的启用和停用或者改变冷却风扇20的旋转速度,以优选地将蒸发器13保持在满液状态,即,保持沿着蒸发器13流动的低压制冷剂至少部分地处于液态,直到同一个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为止。
换言之,中央控制单元7控制冷却风扇20的启用和/或当前旋转速度,以选择性地保持离开蒸发器13的低压制冷剂的“蒸气质量”的平均值低于1,直到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为止。
特别地,在所示的示例中,中央控制单元7优选地连续使冷却风扇20工作和停止工作,或者改变冷却风扇20的旋转速度,使得离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具有处于0.40至1的范围内的制冷剂“蒸气质量”,并且特别地,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制冷剂“蒸气质量”在0.80至0.99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设计成对来自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的低压低温制冷剂进行加热,以将制冷剂“蒸气质量”升高到1,然后对被导向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的气态制冷剂进行过加热。
图3示出了当冷却风扇20停止工作时由热泵组件11执行的封闭热力循环。
参照图3,当离开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输出侧时,高压高温制冷剂进入冷凝器14中,即进入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中,其中高压高温制冷剂向进入旋转滚筒3中的气流f释放热量。然后,高压高温制冷剂进入辅助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9中,但是由于冷却风扇20是停止工作的,所以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9对从冷凝器14的制冷剂出口向制冷剂膨胀阀16流动的制冷剂基本上没有冷却效果。
这意味着,在热泵组件11的高压侧,制冷剂仅仅向进入旋转滚筒3中的气流f释放热量而基本上没有压力降低,因此其沿着大致恒定的压力线从压焓图的a点(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输出侧)移动到b点(辅助热交换器19的制冷剂入口),然后沿着同一条大致恒定压力线移动到压焓图的c点(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
显然,由于辅助热交换器19对在热泵组件11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没有冷却效果,所以压焓图的b点(热交换器19的制冷剂入口)基本上与压焓图的c点(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重合。
然后,高压高温制冷剂流动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内而基本上没有压力降低,其中高压高温制冷剂向流向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的低压低温制冷剂释放热量,因而再次沿着恒定压力线从压焓图的c点(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移动到d点(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和制冷剂膨胀阀16的入口)。当离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9或者离开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时,制冷剂完全处于液态并且因此位于压焓图中的制冷剂饱和液体曲线F’的左侧。
这意味着压焓图的至少d点位于制冷剂饱和液体曲线F’的左侧。
当离开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时,高压高温制冷剂流动通过制冷剂膨胀阀16,制冷剂膨胀阀16使制冷剂经历基本绝热的快速膨胀,从而导致制冷剂压力和制冷剂温度的快速降低,并且还导致一部分制冷剂的蒸发。在这种情况下,制冷剂沿着与制冷剂饱和液体曲线F’相交的基本恒定的焓线从压焓图的d点(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和制冷剂膨胀阀16的入口)移动到e点(制冷剂膨胀阀16的出口和蒸发器13的制冷剂入口)。
在离开膨胀阀16之后,低压低温制冷剂在蒸发器13内流动,即流动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内,其中低压低温制冷剂从离开旋转滚筒3的气流f吸收热量而基本上没有压力降低。换言之,在蒸发器13内,低压低温制冷剂被允许从来自旋转滚筒3的气流f吸收足以执行使得被导向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的制冷剂完全蒸发和略微过加热的热量。
在热力学中,当制冷剂的温度高于当前制冷剂压力下的制冷剂饱和温度时,制冷剂被定义为处于过热状态。这意味着过热状态下的制冷剂是完全处于气态并且在压焓图上位于制冷剂饱和蒸气曲线F’’的右侧。
因此,当流动到蒸发器13内时,制冷剂沿着基本恒定压力线从压焓图的e点(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入口)移动到f点(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入口),并且压焓图的f点(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入口)位于制冷剂饱和蒸气曲线F’’的右侧。
当离开蒸发器13时,即离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时,气态的低压低温制冷剂再次流动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内而基本上没有压力降低,在此,气态的低压低温制冷剂从朝向制冷剂膨胀阀16的入口流动的高压高温制冷剂吸收热量,从而继续其过加热过程。当流动到内部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内时,气态的制冷剂再次沿着恒定压力线从压焓图的f点(内部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入口)移动到g点(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
在离开热交换器18之后,气态的低压低温制冷剂进入制冷剂压缩装置15中,其中气态的低压低温制冷剂被压缩而封闭热力循环,并且沿着倾斜的压力和焓均升高的线从压焓图的g点(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移动回到a点(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输出侧)。
图4示出了当冷却风扇20工作时,即制冷剂冷却装置17冷却从冷凝器14移动到制冷剂膨胀装置16的制冷剂时,由热泵组件11执行的封闭的热力循环。
参照图4,与前面的热力循环类似,当离开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输出侧时,高压高温制冷剂进入冷凝器14中,即进入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中,其中高压高温制冷剂向被引导到旋转滚筒3中的气流f释放热量而基本上没有压力降低。因此,与前面的情况相似,制冷剂沿着恒定压力线从压焓图的a点(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输出侧)移动到b点(辅助热交换器19的制冷剂入口)。
然后,高压高温制冷剂进入辅助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9中,其中,由于冷却风扇20是工作的,制冷剂被来自壳体2的外部的冷却空气流w冷却。因此,制冷剂沿着同一条恒定压力线从压焓图的b点(热交换器19的制冷剂入口)移动到c点(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
由于增加的热损失,当离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9时,制冷剂完全处于液态并且远离压焓图中的制冷剂饱和液体曲线F’的左侧。因此,c点远离制冷剂饱和液体曲线F’的左侧。
然后,高压高温制冷剂流动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内而基本上没有压力降低,其中高压高温制冷剂向朝向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流动的低压低温制冷剂释放热量,因此同样沿着恒定压力线从压焓图的c点(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移动到d点(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和制冷剂膨胀阀16的入口)。
当离开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时,液态的高压高温制冷剂流动通过制冷剂膨胀阀16,制冷剂膨胀阀16使制冷剂经历基本绝热的快速膨胀,从而导致制冷剂压力和制冷剂温度的快速降低,并且还导致一部分制冷剂的蒸发。参照图4,制冷剂因此沿着与制冷剂饱和液体曲线F’相交的基本恒定的焓线从压焓图的d点(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和制冷剂膨胀阀16的入口)移动到e点(制冷剂膨胀阀16的出口和蒸发器13的制冷剂入口)。
在离开膨胀阀16之后,低压低温制冷剂流动到蒸发器13内,即流动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内,其中低压低温制冷剂从离开旋转滚筒3的气流f吸收热量而基本上没有压力降低。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和制冷剂“蒸气质量”都显著地低于图3的封闭热力循环的情形,所以沿着蒸发器13流动的低压低温制冷剂能够从来自旋转滚筒3的气流f吸收增加的热量,然而该增加的热量不足以执行被导向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的制冷剂的完全蒸发。
因此,当离开蒸发器13时,即离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时,低压低温制冷剂仍然部分地处于液态,即具有低于1的制冷剂“蒸气质量”,并且其位于压焓图中的制冷剂饱和蒸气曲线F’’的左侧。
参照图4,因此,当流动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内时,制冷剂沿着基本恒定压力线从压焓图的e点(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入口)移动到f点(内部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入口),但是f点位于压焓图中的制冷剂饱和蒸气曲线F’’的左侧。
当离开蒸发器13时,气液双相的低压低温制冷剂再次流动到内部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内而基本上没有压力降低,其中气液双相的低压低温制冷剂从朝向制冷剂膨胀阀16的入口流动的高压高温制冷剂吸收热量,吸收的热量大小足以完成制冷剂的完全蒸发以及然后执行被导向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的制冷剂的过加热。
参照图4,当在热交换器18内流动时,制冷剂因此沿着恒定压力线从压焓图的f点(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入口)移动到g点(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在这种情况下,该恒定压力线与压焓图中的制冷剂饱和蒸气曲线F’’相交。
实际上,在压焓图的g点,制冷剂完全处于气态并且被过加热,从而对于制冷剂压缩装置15没有危险地到达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
与前面的封闭热力循环相似,在离开热交换器18之后,气态的低压低温制冷剂进入制冷剂压缩装置15中,在制冷剂压缩装置15中被压缩以封闭热力循环,并且气态的低压低温制冷剂沿着倾斜的压力和焓均升高的线从压焓图的g点(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移动回到a点(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输出侧)。
关于中央控制单元7的操作,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设计/编程为驱动制冷剂冷却装置17,即使冷却风扇20工作和停止工作,以强迫热泵组件11选择性地以及替代性地执行图3的封闭热力循环或图4的封闭热力循环,其中图3的封闭热力循环在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产生具有等于1的“蒸气质量”的制冷剂,而图4的封闭热力循环在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产生具有明显小于1的“蒸气质量”的制冷剂。
图3的热力循环与图4的热力循环封闭之间的切换被特意地控制为保持蒸发器13处于满液状态,即保持沿着蒸发器13流动的低压制冷剂部分地处于液态,直到同一个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为止。
换言之,中央控制单元7特意地控制冷却风扇20的启用和/或旋转速度,以保持离开蒸发器13的低压制冷剂的“蒸气质量”的平均值低于1,直到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为止。
在所示的示例中,特别地,中央控制单元7设计/编程为使冷却风扇20工作和停止工作,或者改变冷却风扇20的旋转速度,以保持离开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的平均值在0.40到1之间的范围内,并且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9之间的范围内。
对于制冷剂非共沸混合物,由于直接测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蒸气质量”在技术上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在所示的示例中,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优选地实施如下控制策略: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所述中央控制单元7保持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低于相应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使得离开热交换器13的一部分低压制冷剂仍然毫无疑问地处于液态。否则,中央控制单元7最多可以保持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大致等于相应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使得低压制冷剂保持至少部分地处于液态,直到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为止。
特别地,根据公知的热力学定律,制冷剂饱和温度是这样的制冷剂温度:对于给定的制冷剂压力,在该温度下完成制冷剂的液态到气态的相变。因此,如果在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测得的制冷剂温度低于相同制冷剂压力下的制冷剂饱和温度,那么这意味着在蒸发器13中没有完成制冷剂的液态到气态的相变,并且因此在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一部分制冷剂仍然处于液态。
鉴于以上所述,考虑到制冷剂饱和温度是严格地取决于使用的制冷剂的类型的标量物理量,并且能够容易地基于所述制冷剂的压焓图计算出,所以当热空气发生器5优选地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通过基于在蒸发器13(即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测得的制冷剂温度和制冷剂压力而选择性地启用和停用冷却风扇20来保持热交换器13处于满液状态。
换言之,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首先测量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然后基于测得的当前制冷剂压力计算精确的制冷剂饱和温度,最后将测得的制冷剂温度与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进行比较以判断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是否大于测得的制冷剂温度。
假定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大于测得的制冷剂温度,则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设计/编程为使冷却风扇20工作和停止工作,以将蒸发器13(即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平均温度保持在刚刚好低于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的给定温度范围内。该温度范围的上端点和下端点能够被有利地选择为使得离开热交换器13(即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在0.40到1之间的范围内,并且特别地,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9之间的范围内。
在所示的示例中,特别地,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优选地但非必须地保持在比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低0.1℃至4℃的范围内。这意味着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与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测量的制冷剂温度之间的差值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大致0.1℃至4℃之间的范围内。
鉴于以上所述,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设计/编程为:
–当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与测得的制冷剂温度之间的差值超过所述温度范围的上限(在所示的示例中为4℃)时,增大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时意味着在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有太多的液态制冷剂;以及
–当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与测得的制冷剂温度之间的差值低于所述温度范围的下限(在所示的示例中为0.1℃)时,减小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时意味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液态制冷剂太少。
显然,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执行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的这种主动控制。
换言之,考虑到冷却风扇20的启用将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驱动到低于1,即,使“蒸气质量”降低,并且冷却风扇20的停用使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返回到1,即,使“蒸气质量”升高,所以当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超过预定的第一阈值(在所示的示例中等于4℃)时,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停用冷却风扇20,以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蒸气质量”,并且当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达到低于所述第一阈值的预定的第二阈值(在所示的示例中等于0.1℃)时,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启用冷却风扇20,以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蒸气质量”。
显然,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被有利地选择为确保离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低于1,并且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9之间的范围内。
换言之,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当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低于相应的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太多时,中央控制单元7则停用冷却风扇20,以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蒸气质量”,并且当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太接近于相应的制冷剂饱和温度时,中央控制单元7则启用冷却风扇20,以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蒸气质量”。
显然,只有在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如果在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测量的制冷剂温度大于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即,在蒸发器中正在发生制冷剂过加热),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便启用冷却风扇20以使热交换器19内部的制冷剂的冷却最大化,以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
显然,可变速冷却风扇20允许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即,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的更精确的控制。
为了执行上述控制策略,干衣机1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未示出)和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未示出),这两种传感器都位于蒸发器13(即,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用于连续地测量制冷剂局部压力和温度。
考虑到蒸发器13的出口处的制冷剂压力基本上等于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处或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压力,压力传感器也可以设置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或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处。
根据对纯制冷剂和制冷剂混合物都有效的替代性控制策略,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能够通过直接测量在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压力和温度来判断蒸发器13(即,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是否处于满液状态。因此,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状态时,中央控制单元7通过基于在热交换器18的制冷剂出口处测量的制冷剂温度和制冷剂压力而选择性地启用和停用冷却风扇20来将热交换器13保持在满液状态。
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压力的测量可以由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压力的测量来替代——这是因为在制冷剂沿着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时,基本上没有压力降低发生;或者,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压力的测量可以由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处的制冷剂的当前压力的测量来替代。
如前所述,制冷剂饱和温度是严格地取决于制冷剂类型及其压力的标量物理量,因此,中央控制单元7首先测量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压力,或者测量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处的制冷剂的当前压力,或者测量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当前压力;然后基于测量的当前制冷剂压力计算精确的制冷剂饱和温度;最后将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测量的制冷剂温度与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进行比较,以判断离开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是否被过加热并且判定这种过加热的当前量。
如果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测量的制冷剂温度与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之间的差值非常高(例如,大于12℃),这意味着低压制冷剂被深度过加热,因此低压制冷剂在制冷剂蒸发已经完成时的情况下离开蒸发器13。因此,蒸发器13处于非满液状态。
相反,如果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测量的制冷剂温度与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之间的差值非常低(例如,低于1℃),这意味着低压制冷剂仅仅被轻微地过加热,因此低压制冷剂仍然部分地处于液态地离开蒸发器13。因此,蒸发器13在满液状态下工作。
假定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温度始终高于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到达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的制冷剂必须至少稍微地被过加热),那么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可以设计/编程为使冷却风扇20工作和停止工作,以将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温度与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之间的差值(即当前制冷剂的过加热)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该预定温度范围位于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上方并且取决于内部热交换器18的结构。
显然,该温度范围的上端点和下端点被有利地选择为使得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低于1,并且在0.40到1之间的范围内。特别地,该温度范围的上端点和下端点被有利地选择为使得离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至0.99之间的范围内。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例如,干衣机1的中央控单元7可以设计/编程为将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温度与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之间的差值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该预定温度范围优选地但非必须地为1℃到20℃。
鉴于以上所述,干衣机1的中央控单元7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设计/编程为:
–当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温度与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之间的差值低于所述温度范围的下限(在所示的示例中为1℃)时,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在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有太多的液态制冷剂;以及
–当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温度与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之间的差值超过所述温度范围的上限(在所示的示例中为20℃)时,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液态制冷剂太少。
同样,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执行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的这种主动控制。
换言之,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当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低于预定的第一阈值(在所示的示例中为1℃)时,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停用冷却风扇20,以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蒸气质量”,并且当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超过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预定的第二阈值(在所示的示例中为20℃)时,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启用冷却风扇20,以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蒸气质量”。实际上,冷却风扇20的启用将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驱动到低于1,即,使其降低,而冷却风扇20的停用将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返回到1,即,使其升高。
显然,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被有利地选择为确保离开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低于1,并且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9之间的范围内。
换言之,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如果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太接近于相应的制冷剂饱和温度,则中央控制单元7使冷却风扇20保持停止工作,以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并且如果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相对于相应的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太高,则中央控制单元7保持冷却风扇20工作,以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
同样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可变速冷却风扇20允许热交换器13(即,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的更精确的控制。
为了执行上述控制策略,干衣机1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未示出)和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未示出),这两种传感器都位于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用于连续地测量制冷剂局部压力和温度。
考虑到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压力基本上等于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处或蒸发器13的出口处的制冷剂压力,压力传感器也可以设置在蒸发器13的出口处或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处。
根据考虑了制冷剂非共沸混合物的不同的热力学方法,如果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压力低于相同的制冷剂压力下的制冷剂饱和温度,那么这意味着在蒸发器13内部正在发生负制冷剂过加热。与前面的方法类似,这种状态是必需的并且足以确保一部分制冷剂在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处于液态,因此热交换器13处于满液状态。
因此,中央控制单元7能够替代性地通过直接测量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降低和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升高并将两者比较来检查热交换器13是否处于满液状态。
如果热交换器13不处于满液状态,则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仅仅被过加热,并且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测量的制冷剂的温升显著高于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测量的制冷剂的温降。这是由于以下事实:几乎完全处于液态的制冷剂(即,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具有显著高于所有气态制冷剂(即,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热容量的热容量(即,比热)。
相反,如果热交换器13处于满液状态,那么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必须首先完全蒸发,然后被过加热,因此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测量的制冷剂的温升与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测量的制冷剂的温降之间的差值较小。这是由于以下事实: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平均热容量变得接近于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液态制冷剂的热容量。
因此,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可以设计/编程为:
–当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比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超过预定的第一容限值(例如,低压制冷剂的温升比高压制冷剂的温降超过10℃)时,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液态制冷剂太少;以及
–当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比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超过预定的第二容限值(例如,高压制冷剂的温降比低压制冷剂的温升超过3℃)时,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在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有太多的液态制冷剂。
显然,第一容限值显著地大于零(例如,10℃),而第二容限值优选地但非必须地低于第一容限值。
另外,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可以设计/编程为:
–当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在大于零的第三容限值之下时(例如,该第三容限值等于5℃),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以确保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处的制冷剂始终被略微过加热,从而确保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最佳工作。
换言之,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如果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比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超过预定的第一容限值(例如,低压制冷剂的温升比高压制冷剂的温降大10℃),那么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启用冷却风扇20,以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蒸气质量”。另外,如果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比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超过预定的第二容限值时(例如,高压制冷剂的温降比低压制冷剂的温升大3℃),或者,如果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在预定的第三阈值之下(例如,在5℃之下),那么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停用冷却风扇20,以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蒸气质量”。
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设计/编程为:测量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以及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以及驱动制冷剂冷却装置17(即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从而将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与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之间的差值保持在预定容限范围内,该预定容限范围的上端点和下端点被有利地选择为使得离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低于1,并且优选地在0.40到1之间的范围内。
该容限范围的上端点和下端点被有利地选择为使得离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9之间的范围内。
在该第三实施例中,特别地,中央控制单元7被设计/编程为使冷却风扇20工作和停止工作,以将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与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之间的差值保持在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3℃到15℃之间的容限范围内。
换言之,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当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与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之间的差值超过所述容限范围的上限(例如,该上限等于15℃)时,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启用冷却风扇20,以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相反,当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与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之间的差值低于所述容限范围的下限(例如,该下限等于-3℃)时,或者,当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低于预定阈值(例如,在5℃之下)时,中央控制单元7就停用冷却风扇20,以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
显然,该阈值大于零,以确保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低压低温制冷剂在到达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之前被至少略微过加热。
为了执行该第三控制策略,干衣机1设置有四个温度传感器(未示出),每个传感器设置在热交换器18的相应的入口或出口处,以测量相应的制冷剂温度。
在第四实施例中,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中央控制单元7通过基于在蒸发器13(即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差而选择性地启用和停用冷却风扇20来保持热交换器13处于满液状态。
事实上,在理论上,纯液体/理想流体的液态到气态的完全相变在恒温下发生。这意味着,如果蒸发器13处于满液状态,那么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降应当为零,这是因为在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没有完成制冷剂的液态到气态的相变。
实际上,当制冷剂流动通过蒸发器13时,发生些许的压力降低,因此即使离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仍然部分地处于液态,通常也能够测量到略微大于0℃的温降。相反,如果在蒸发器13内部发生制冷剂过加热,那么在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具有显著的升高。
鉴于以上所述,假定蒸发器13处于满液状态,那么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能够测量在蒸发器1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并且当热空气发生器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中央控制单元7能够连续地使冷却风扇20工作和停止工作,以将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降尽可能恒定地保持在刚刚好位于0℃上方的给定较窄温度范围内。
显然,该较窄温度范围的上端点和下端点被有利地选择为使得离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低于1并且在0.40到1之间的范围内,并且特别地,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9之间的范围内。
在所示的示例中,特别地,中央控制单元7被设计/编程为连续地使冷却风扇20工作和停止工作,以将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降保持在给定的较窄温度范围内,该较窄温度范围在大约0℃到3℃之间,或者甚至在0℃到5℃之间,并且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2℃到0.8℃之间。
因此,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设计/编程为:
–当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降低于所述温度范围的下限时(例如,在0.2℃之下时),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在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有太多的液态制冷剂;以及
–当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降超过所述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例如,超过0.8℃时),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液态制冷剂太少。
换言之,考虑到冷却风扇20的启用将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驱动到低于1,即,使其降低,并且冷却风扇20的停用将使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返回到1,即,使其升高,所以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只要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降超过第一阈值(例如,0.8℃),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启用冷却风扇20,以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另外,只要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降在低于所述上阈值的第二阈值(例如,0.2℃)之下,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停用冷却风扇20,以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
为了执行该第四控制策略,干衣机1设置有两个温度传感器,这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蒸发器13的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处,以测量相应的制冷剂温度。
可选地,中央控制单元7可以通过对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的附加控制来提高上述第四控制策略的精度。如果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降略微大于0℃,并且同时在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显著较高,那么这意味着内部热交换器18正在完成低压制冷剂的蒸发,因此蒸发器13处于满液状态。
当在热泵组件1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表现行为是纯液体/理想液体的表现行为时,这种组合控制策略是特别有用的。
换言之,在第五实施例中,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通过基于在蒸发器13中流动(即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以及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而选择性地启用和停用冷却风扇20来保持热交换器13处于满液状态。
事实上,如在前面的实施例中所论述的,对于纯液体,当蒸发器13处于满液状态时,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降非常接近于零,这是因为制冷剂的液态到气态的相变在恒温下发生并且在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并未完成。
相反,当蒸发器13处于满液状态时,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显著地较高,这是因为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温高压制冷剂需要向流动通过同一个热交换器的低压制冷剂传递足以完成蒸发和过加热的热量。
事实上,制冷剂的蒸发潜热传递系数显著高于同样的制冷剂的显热传递系数。
鉴于以上所述,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能够测量在蒸发器1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和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并且当热空气发生器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中央控制单元7能够连续地使冷却风扇20工作和停止工作,以将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尽可能恒定地保持在刚刚好位于0℃之上的第一较窄温度范围内,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该第一较窄温度范围为0℃到5℃;并且同时,中央控制单元7将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保持在上端点和下端点都显著高于0℃的第二温度范围内。
优选地,在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温度范围优选地但非必须地为0.2℃到0.8℃,而第二温度范围优选地但非必须地为10℃到20℃,因而确保了在内部热交换器18内部发生制冷剂的完全蒸发和随后的制冷剂过加热。
因此,中央控制单元7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设计/编程为:
–当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降超过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例如,0.8℃)并且同时当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在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例如,10℃)之下时,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液态制冷剂太少;以及
–当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降在第一温度范围的下限(例如,0.2℃)之下并且同时当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超过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时,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在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有太多的液态制冷剂。
换言之,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只要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降超过第一阈值(例如,0.8℃)并且只要同时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在第二阈值(例如,10℃)之下,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启用冷却风扇20,以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并且,只要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降在低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第三阈值(例如,0.2℃)之下并且只要同时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超过高于所述第二阈值的第四阈值(例如,20℃),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停用冷却风扇20,以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
事实上,冷却风扇20的启用将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驱动到低于1,即,使其降低,并且冷却风扇20的停用将使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返回到1,即,使其升高。
在第一种情况下,在蒸发器13内(即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内)发生不期望的完全制冷剂蒸发,并且热交换器18仅仅是完成制冷剂的过加热。在第二种情况下,离开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液态部分过多,并且内部热交换器18不能够完成低压制冷剂的蒸发以及随后过加热被导向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的制冷剂。
为了执行该第五控制策略,干衣机1设置有四个温度传感器,这四个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蒸发器13的制冷剂入口处、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处以及最后位于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处,以测量相应的制冷剂温度。
在第六实施例中,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状态时,中央控制单元7通过基于在蒸发器13中流动(即在热交换器1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以及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而选择性地启用和停用冷却风扇20来将蒸发器13(即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保持在满液状态。
与前面的实施例类似,当在热泵组件1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表现是纯液体/理想液体时,这种组合控制策略是特别有用的。
如前所述,当蒸发器13处于满液状态时,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降非常接近于零,这是因为制冷剂的液态到气态的相变在恒温下发生并且在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并未完成。
相反,当蒸发器13不处于满液状态时,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高得多,即显著地大于零,这是因为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将仅被过加热。
鉴于以上所述,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能够测量在蒸发器1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和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并且当热空气发生器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中央控制单元7能够使冷却风扇20工作和停止工作(即调节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以将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降尽可能恒定地保持在刚刚好位于0℃之上的第一较窄温度范围内,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该第一较窄温度范围为0℃到5℃;并且同时,中央控制单元7将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保持在始终高于第一温度范围的第二较宽温度范围内,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该第二较宽温度范围为3℃到20℃。
因此,中央控制单元7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设计/编程为:
–当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降超过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例如,0.8℃)并且同时流动通过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超过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例如,20℃)时,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液态制冷剂太少;以及
–当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降在第一温度范围的下限(例如,0.2℃)之下并且同时流动通过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在所述第二阈值的下限(例如,3℃)之下时,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在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有太多的液态制冷剂。
换言之,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只要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降超过第一阈值(例如,0.8℃)并且只要同时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超过第二阈值(例如,20℃),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启用冷却风扇20,以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并且,只要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降在低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第三阈值(例如,0.2℃)之下并且只要同时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在低于所述第二阈值的第四阈值(例如,3℃)之下,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停用冷却风扇20,以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事实上,冷却风扇20的启用将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驱动到低于1,即,使其降低,并且冷却风扇20的停用将使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返回到1,即,使其升高。
第四阈值始终大于第二阈值。
在第一种情况下,在蒸发器13内(即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内)发生不期望的完全制冷剂蒸发,并且热交换器18仅仅完成制冷剂的过加热。在第二种情况下,离开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液态部分过多,并且内部热交换器18不能够完成低压制冷剂的蒸发以及随后过加热被导向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的制冷剂。
为了执行该第六控制策略,干衣机1设置有三个温度传感器,这三个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蒸发器13的制冷剂入口处、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以及最后位于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以测量相应的制冷剂温度。事实上,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温度被认为等于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
考虑到制冷剂非共沸混合物的液态到气态的完全相变在升高的温度下发生,上述控制策略也适于处理制冷剂非共沸混合物。这意味着当蒸发器13处于满液状态时,即使在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没有完成液态到气态的相变,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也经历大于零的温升。
鉴于以上所述,假定蒸发器处于满液状态,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能够测量在蒸发器1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并且当热空气发生器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中央控制单元7能够连续地使冷却风扇20工作和停止工作,以将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尽可能恒定地保持在略微高于0℃的给定较窄温度范围内。
显然,该较窄温度范围的上端点和下端点被有利地选择为使得离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低于1并且在0.40到1之间的范围内(不包括上限1),并且特别地,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9之间的范围内。
在所示的示例中,特别地,中央控制单元7被设计/编程为连续地使冷却风扇20工作和停止工作,以将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保持在给定的较窄温度范围内,该较窄温度范围在大约1℃到5℃之间,或者甚至在0℃到5℃之间,并且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2℃到4℃之间。
因此,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设计/编程为:
–当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在所述温度范围的下限之下时(例如,当在2℃之下时),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在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有太多的液态制冷剂;以及
–当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超过所述温度范围的上限时(例如,当超过4℃时),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液态制冷剂太少。
换言之,考虑到冷却风扇20的启用将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驱动到低于1,即,使其降低,并且冷却风扇20的停用将使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返回到1,即,使其升高,所以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只要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超过第一阈值(例如,4℃),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启用冷却风扇20,以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另外,只要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在低于所述上阈值的第二阈值(例如,2℃)之下,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停用冷却风扇20,以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
为了执行该控制策略,干衣机1同样设置有两个温度传感器,这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蒸发器13的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处,以测量相应的制冷剂温度。
同样,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控制单元7可以通过对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的附加控制来可选地提高最后这一种控制策略的精度。如果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略微大于0℃,并且同时在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显著较高,那么这意味着内部热交换器18正在完成低压制冷剂的蒸发,因此蒸发器13处于满液状态。
换言之,在该实施例中,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通过基于在蒸发器13中流动(即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以及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而选择性地启用和停用冷却风扇20来保持热交换器13处于满液状态。
事实上,如前所述,当蒸发器13处于满液状态时,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略微高于零。
相反,当蒸发器13处于满液状态时,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显著地较高,这是因为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温高压制冷剂需要向流动通过同一个热交换器的低压制冷剂传递足以完成蒸发和过加热的热量。
事实上,制冷剂的蒸发潜热传递系数显著高于同样的制冷剂的显热传递系数。
鉴于以上所述,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能够测量在蒸发器1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和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并且当热空气发生器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中央控制单元7能够连续地使冷却风扇20工作和停止工作,以将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尽可能恒定地保持在刚刚好位于0℃之上的第一较窄温度范围内,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该第一较窄温度范围为1℃到5℃;并且同时,中央控制单元7将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保持在上端点和下端点都显著高于0℃的第二温度范围内。
优选地,在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温度范围优选地但非必须地为2℃到8℃,而第二温度范围优选地但非必须地为10℃到20℃,因而确保了在内部热交换器18内部发生制冷剂的完全蒸发和随后的制冷剂过加热。
因此,中央控制单元7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设计/编程为:
–当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超过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例如,4℃)并且同时当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在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例如,10℃)之下时,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液态制冷剂太少;以及
–当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在第一温度范围的下限(例如,2℃)之下并且同时当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超过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时,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在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有太多的液态制冷剂。
换言之,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只要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超过第一阈值(例如,4℃)并且只要同时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在第二阈值(例如,10℃)之下,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启用冷却风扇20,以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并且,只要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在低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第三阈值(例如,2℃)之下并且只要同时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超过高于所述第二阈值的第四阈值(例如,20℃),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停用冷却风扇20,以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事实上,冷却风扇20的启用将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驱动到低于1,即,使其降低,而冷却风扇20的停用将使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返回到1,即,使其升高。
在第一种情况下,在蒸发器13内(即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内)发生不期望的完全制冷剂蒸发,并且热交换器18仅仅完成制冷剂的过加热。在第二种情况下,离开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液态部分过多,并且内部热交换器18不能够完成低压制冷剂的蒸发以及被导向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的制冷剂的随后的过加热。
为了执行这种改进的控制策略,干衣机1同样设置有四个温度传感器,这四个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蒸发器13的制冷剂入口处、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处以及最后位于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处,以测量相应的制冷剂温度。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状态时,中央控制单元7通过基于在蒸发器13中流动(即在热交换器1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以及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而选择性地启用和停用冷却风扇20来将蒸发器13(即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保持在满液状态。
如前所述,在制冷剂非共沸混合物的情况下,当蒸发器13处于满液状态时,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略微高于零。
相反,当蒸发器13不处于满液状态时,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显著地较高,即显著地大于零,这是因为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必须仅仅被过加热。
鉴于以上所述,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能够测量在蒸发器1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和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并且当热空气发生器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中央控制单元7能够使冷却风扇20工作和停止工作(即调节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以将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尽可能恒定地保持在刚刚好位于0℃之上的第一较窄温度范围内,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该第一较窄温度范围为1℃到5℃;并且同时,中央控制单元7将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保持在始终高于第一温度范围的第二较宽温度范围内,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该第二较宽温度范围为3℃到20℃。
因此,中央控制单元7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设计/编程为:
–当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超过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例如,4℃)并且同时流动通过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超过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例如,20℃)时,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液态制冷剂太少;
–当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在第一温度范围的下限(例如,2℃)之下并且同时流动通过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在所述第二阈值的下限(例如,3℃)之下时,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在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有太多的液态制冷剂。
换言之,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只要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超过第一阈值(例如,4℃)并且只要同时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超过第二阈值(例如,20℃),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启用冷却风扇20,以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并且,只要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在低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第三阈值(例如,2℃)之下并且只要同时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在低于所述第二阈值的第四阈值(例如,3℃)之下,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停用冷却风扇20,以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事实上,冷却风扇20的启用将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驱动到低于1,即,使其降低,而冷却风扇20的停用将使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返回到1,即,使其升高。
第四阈值始终大于第二阈值。
在第一种情况下,在蒸发器13内(即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内)发生不期望的完全制冷剂蒸发,并且热交换器18仅仅完成制冷剂的过加热。在第二种情况下,离开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液态部分过多,并且内部热交换器18不能够完成低压制冷剂的蒸发以及随后过加热被导向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的制冷剂。
为了执行这种修改的控制策略,干衣机1同样设置有三个温度传感器,这三个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蒸发器13的制冷剂入口处、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以及最后位于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以测量相应的制冷剂温度。事实上,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温度被认为等于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
在第七实施例中,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状态时,中央控制单元7通过基于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而选择性地启用和停用冷却风扇20来将热交换器13保持在满液状态。
事实上,如前所述,当蒸发器13处于满液状态时,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非常高,这是因为流动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必须向流动通过同一个热交换器的低压制冷剂传递足以完成制冷剂的蒸发和过加热的热量。
换言之,考虑到双相制冷剂的平均热容量显著高于同样的制冷剂在气态下的热容量,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在蒸发器13没有在自身内部完成制冷剂的蒸发时(即,当热交换器13处于满液状态时)比蒸发器13在自身内部完成制冷剂的蒸发时要高得多。
鉴于以上所述,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能够测量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并且当热空气发生器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中央控制单元7能够使冷却风扇20工作和停止工作(即调节离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以将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保持在上端点和下端点都高于0℃的预定温度范围内。该温度范围确保了在内部热交换器18内发生制冷剂的完全蒸发和过加热,并确保了离开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低于1并且在0.40到1之间的范围内。
该温度范围的上端点和下端点被有利地选择为确保离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9之间的范围内。在所示的示例中,特别地,该温度范围优选地但非必须地为3℃到20℃。
鉴于以上所述,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设计/编程为:
–当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在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下限(例如,3℃)之下时,减小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液态制冷剂太少;以及
–当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超过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例如,20℃)时,增大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在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有太多的液态制冷剂。
换言之,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只要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在第一阈值(例如,3℃)之下,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启用冷却风扇20,以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并且,只要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超过高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例如,20℃),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停用冷却风扇20,以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
为了执行该第七控制策略,干衣机1设置有两个温度传感器,这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处和高压制冷剂出口处,以测量相应的制冷剂温度。
在第八实施例中,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状态时,中央控制单元7通过基于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而选择性地启用和停用冷却风扇20来将热交换器13保持在满液状态。
事实上,当蒸发器13完成制冷剂蒸发时,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比蒸发器13没有完成制冷剂蒸发并因此在满液状态下工作时要高得多。这是由于以下事实:双相制冷剂的平均热容量比同样的气态制冷剂的热容量高得多。
换言之,当蒸发器13完成制冷剂的蒸发并因此在非满液状态下工作时,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仅仅经历过加热。相反,当蒸发器13没有完成制冷剂的蒸发并因此在满液状态下工作时,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首先经历完全蒸发,然后经历过加热。
由于双相制冷剂的热容量高得多于气态制冷剂的热容量,这意味着来自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等量的热在流动通过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中产生制冷剂的温升,这种温升在蒸发器13完成制冷剂的蒸发时要比在蒸发器13没有完成制冷剂的蒸发时高得多。
因此,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能够测量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并且当热空气发生器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中央控制单元7能够连续地使冷却风扇20工作和停止工作,以将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保持在两端都都高于0℃的给定温度范围内。该温度范围的上端点和下端点被适当地选择为确保在内部热交换器18内完成制冷剂的蒸发以及离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低于1并且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0之间的范围内。
在所示的示例中,特别地,该温度范围优选地但非必须地为3℃到20℃。
鉴于以上所述,中央控制单元7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设计/编程为:
–当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超过所述温度范围的上限(例如,20℃)时,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液态制冷剂太少;以及
–当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在所述温度范围的下限(例如,3℃)之下时,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在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有太多的液态制冷剂。
换言之,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只要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在第一阈值(例如,20℃)之上,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启用冷却风扇20,以减小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并且,只要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在低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例如,3℃)之下,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停用冷却风扇20,以增大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
事实上,冷却风扇20的启用将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驱动到低于1,即,使其降低,而冷却风扇20的停用将使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返回到1,即,使其升高。
显然,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被有利地选择为确保离开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低于1,并且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9之间的范围内。
为了执行该第八控制策略,干衣机1设置有两个温度传感器,这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处和高压制冷剂出口处,以测量相应的制冷剂温度。
在简化的第九实施例中,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状态时,中央控制单元7通过基于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或者在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处测量的制冷剂温度而选择性地启用和停用冷却风扇20来将热交换器13保持在满液状态。事实上,制冷剂温度在这两个位置是大致相同的。
事实上,离开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的温度太低意味着内部热交换器18不能够充分地过加热来自蒸发器13的制冷剂。这进而意味着来自高压制冷剂的过量的热被用于完成低压制冷剂的蒸发,因而有太多的液态制冷剂离开蒸发器13。
相反,离开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的温度太高则意味着在内部热交换器18内正在发生低压制冷剂的过度过加热。这意味着来自高压制冷剂的过低量的热被用于完成低压制冷剂的蒸发,因而离开蒸发器13的液态制冷剂太少。
鉴于以上所述,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可以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设计/编程为测量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以及连续地使冷却风扇20工作和停止工作,以将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处的制冷剂的温度或者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保持在给定温度范围内,该给定温度范围的上端点和下端点通过试验来确定,以确保在内部热交换器18内完成制冷剂的蒸发并且离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低于1并且在0.40到1之间的范围内。
该温度范围的上端点和下端点严格地取决于热泵组件11的结构,即取决于热交换器13和18的结构,并且被有利地选择为使得离开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9之间的范围内。
在所示的示例中,特别地,该温度范围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20℃到40℃之间的范围内。
鉴于以上所述,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设计/编程为:
–当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处的制冷剂温度超过所述温度范围的上限(例如,35℃)时,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液态制冷剂太少;以及
–当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处的制冷剂温度在所述温度范围的下限(例如,30℃)之下时,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在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有太多的液态制冷剂。
换言之,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只要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处的制冷剂温度在预定的第一阈值(例如,35℃)之上,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启用冷却风扇20,以减小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并且,只要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处的制冷剂温度在低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给定的预定第二阈值(例如,30℃)之下,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停用冷却风扇20或者使冷却风扇20的旋转速度最小化,以增大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事实上,冷却风扇20的启用将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驱动到低于1,即,使其降低,而冷却风扇20的停用将使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返回到1,即,使其升高。
如前所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被有利地选择为确保离开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低于1,并且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9之间的范围内。
换言之,如果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状态,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则设计/编程为在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处的制冷剂温度变得太热(例如,达到35℃之上)时保持冷却风扇20工作,并且在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处的制冷剂温度变得太冷(例如,达到30℃之下)时保持冷却风扇20停止工作。
为了执行这种第九控制策略,干衣机1设置有位于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处的温度传感器(未示出)。
在简化的第十实施例中,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中央控制单元7通过基于在冷凝器14(即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4)的制冷剂入口处或者在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输出侧测量的制冷剂温度而选择性地启用和停用冷却风扇20来将蒸发器13保持在满液状态。事实上,制冷剂温度在这两个位置是相同的。
该第十控制策略基于如下事实:在制冷剂压缩装置15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与制冷剂在制冷剂压缩装置15内受到的热力压缩严格地相关联。该热力压缩则又取决于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某些机械特性,即压缩比,因而在冷凝器14的制冷剂入口处或者在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输出侧测量的制冷剂温度取决于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的制冷剂的温度。
由于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的制冷剂的温度大致等于离开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的温度,所以所有关于离开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的温度的考虑能够参考在冷凝器14的制冷剂入口处或者在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输出侧测量的制冷剂温度来重复。
换言之,离开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制冷剂的温度太低意味着内部热交换器18不能够充分地过加热来自蒸发器13的制冷剂,因此有太多的液态制冷剂离开蒸发器13;而离开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制冷剂的温度太高则意味着在内部热交换器18内正在发生低压制冷剂的过度的过加热,因此离开蒸发器13的液态制冷剂太少。
鉴于以上所述,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设计/编程为测量冷凝器14的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以及连续地使冷却风扇20工作和停止工作,以将冷凝器14的制冷剂入口处或者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输出侧的制冷剂的温度保持在给定温度范围内,该给定温度范围的上端点和下端点通过试验来确定,以确保在内部热交换器18内完成制冷剂的蒸发并且离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低于1并且在0.40到1之间的范围内。
显然,该温度范围的上端点和下端点严格地取决于热泵组件11的结构,即取决于热交换器13和18的结构以及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结构,并且被有利地选择为使得离开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9之间的范围内。
在所示的示例中,特别地,该温度范围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60℃到120℃之间的范围内。
鉴于以上所述,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设计/编程为:
–当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输出侧或者冷凝器14的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温度超过所述温度范围的上限(例如,95℃)时,减小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液态制冷剂太少;以及
–当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输出侧或者冷凝器14的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在所述温度范围的下限(例如,90℃)之下时,增大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在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有太多的液态制冷剂。
换言之,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只要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输出侧处的制冷剂温度在预定的第一阈值(例如,95℃)之上,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启用冷却风扇20,以减小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并且,只要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输出侧处的制冷剂温度在低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给定的预定第二阈值(例如,90℃)之下,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停用冷却风扇20或者使冷却风扇20的旋转速度最小化,以增大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事实上,冷却风扇20的启用将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驱动到低于1,即,使其降低,而冷却风扇20的停用将使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返回到1,即,使其升高。
显然,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被有利地选择为使得离开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低于1,并且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9之间的范围内。
换言之,如果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状态,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则设计/编程为在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输出侧或者冷凝器14的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变得太热(例如,达到95℃之上)时保持冷却风扇20工作,并且在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输出侧或者冷凝器14的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变得太冷(例如,达到90℃之下)时保持冷却风扇20停止工作。
为了执行这种简化的第十控制策略,干衣机1设置有位于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输出侧或者冷凝器14的制冷剂入口处的温度传感器(未示出)。
在简化的第十一实施例中,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中央控制单元7通过基于在辅助热交换器19的制冷剂出口处或者在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处测量的制冷剂温度而选择性地启用和停用冷却风扇20来将蒸发器13保持在满液状态。
与在前一个实施例中论述的原因相同,离开辅助热交换器19的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的温度与离开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度严格地相关联。
事实上,如果制冷剂在热交换器18中被深度地过加热,那么制冷剂以非常高的温度进入制冷剂压缩装置15。因此,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输出侧和冷凝器14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也将非常高。相应地,辅助热交换器19的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温度也将非常高。
因此,离开辅助热交换器19的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的温度太低意味着内部热交换器18不能够充分地过加热来自蒸发器13的制冷剂并且太多的液态制冷剂正在离开蒸发器13;而离开辅助热交换器19的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的温度太高则意味着在内部热交换器18内正在发生低压制冷剂的过度的过加热并且离开蒸发器13的液态制冷剂太少。
鉴于以上所述,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设计/编程为测量辅助热交换器19的制冷剂出口处或者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温度,以及连续地使冷却风扇20工作和停止工作,以将辅助热交换器19的制冷剂出口处或者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保持在给定温度范围内,该给定温度范围的上端点和下端点通过试验来确定,以确保在内部热交换器18内完成制冷剂的蒸发并且离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低于1并且在0.40到1之间的范围内。
显然,该温度范围的上端点和下端点严格地取决于热泵组件11的结构,并且都显著地高于0℃,并且被有利地选择为使得离开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9之间的范围内。
在所示的示例中,特别地,该温度范围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40℃到70℃之间的范围内。
因此,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被设计/编程为:
–当辅助热交换器19的制冷剂出口处或者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超过所述温度范围的上限(例如,60℃)时,减小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液态制冷剂太少;以及
–当辅助热交换器19的制冷剂出口处或者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在所述温度范围的下限(例如,55℃)之下时,增大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在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有太多的液态制冷剂。
换言之,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只要辅助热交换器19的制冷剂出口处或者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在预定的第一阈值(例如,60℃)之上,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启用冷却风扇20,以减小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并且,只要辅助热交换器19的制冷剂出口处或者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在低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给定的预定第二阈值(例如,55℃)之下,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停用冷却风扇20或者使冷却风扇20的旋转速度最小化,以增大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事实上,冷却风扇20的启用将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驱动到低于1,即,使其降低,而冷却风扇20的停用将使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返回到1,即,使其升高。
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被有利地选择为确保离开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低于1,并且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9之间的范围内。
换言之,如果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状态,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则设计/编程为在辅助热交换器19的制冷剂出口处或者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变得太热(例如,达到60℃之上)时保持冷却风扇20工作,并且在辅助热交换器19的制冷剂出口处或者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变得太冷(例如,达到55℃之下)时保持冷却风扇20停止工作。
为了执行这种简化的第十一控制策略,干衣机1设置有位于辅助热交换器19的制冷剂出口处或者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处的温度传感器(未示出)。
在简化的第十二实施例中,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通过基于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处测量的制冷剂温度而选择性地启用和停用冷却风扇20来将热交换器13保持在满液状态。
事实上,与在前述实施例中论述的原因相同,离开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的温度与离开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温度严格地相关联。因此,离开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的温度太低意味着内部热交换器18不能够充分地过加热来自蒸发器13的低压制冷剂并且太多的液态制冷剂正在离开蒸发器13;而离开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的温度太高则意味着在内部热交换器18内正在发生低压制冷剂的过度的过加热,因此离开蒸发器13的液态制冷剂太少。
鉴于以上所述,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可以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设计/编程为测量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以及连续地使冷却风扇20工作和停止工作,以将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保持在给定温度范围内,该给定温度范围的上端点和下端点通过试验来确定,以确保在内部热交换器18内完成制冷剂的蒸发并且离开蒸发器13(即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低于1并且在0.40到1之间的范围内。
显然,该温度范围的上端点和下端点严格地取决于热泵组件11的结构,并且都显著地高于0℃,并且被有利地选择为使得离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9之间的范围内。
在所示的示例中,特别地,该温度范围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25℃到65℃之间的范围内。
因此,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被设计/编程为:
–当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超过所述温度范围的上限(例如,40℃)时,减小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液态制冷剂太少;以及
–当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在所述温度范围的下限(例如,35℃)之下时,增大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在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有太多的液态制冷剂。
换言之,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只要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在预定的第一阈值(例如,40℃)之上,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启用冷却风扇20,以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并且,只要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在低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给定的给定的预定第二阈值(例如,35℃)之下,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停用冷却风扇20或者使冷却风扇20的旋转速度最小化,以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事实上,冷却风扇20的启用将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驱动到低于1,即,使其降低,而冷却风扇20的停用将使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返回到1,即,使其升高。
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被有利地选择为确保离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低于1,并且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9之间的范围内。
换言之,如果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状态,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则设计/编程为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变得太热(例如,达到40℃之上)时保持冷却风扇20工作,并且在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变得太冷(例如,达到35℃之下)时保持冷却风扇20停止工作。
为了执行这种简化的第十一控制策略,干衣机1设置有位于内部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处的温度传感器(未示出)。
在简化的第十三实施例中,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通过基于被引导回到旋转滚筒3中的离开冷凝器14(即,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4)的气流f的当前温度而选择性地启用和停用冷却风扇20来将热交换器13保持在满液状态。
事实上,进入旋转滚筒3的气流f的温度与进入热泵组件11的冷凝器14的高压制冷剂的温度严格地相关联。
因此,与在前述实施例中论述的原因相同,进入旋转滚筒3的气流f的温度的过度降低意味着内部热交换器18不能够充分地过加热来自蒸发器13的低压制冷剂,因此太多的液态制冷剂正在离开蒸发器13;而进入旋转滚筒3的气流f的温度的过度升高则意味着在内部热交换器18内正在发生低压制冷剂的过度的过加热,因此离开蒸发器13的液态制冷剂太少。
鉴于以上所述,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优选地但非必须地设计/编程为使冷却风扇20工作和停止工作,以将离开冷凝器14的空气出口的气流f的温度保持在给定温度范围内,该给定温度范围的上端点和下端点通过试验来确定,以确保在内部热交换器18内完成制冷剂的蒸发并且离开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低于1并且在0.40到1之间的范围内。
显然,该温度范围的上端点和下端点严格地取决于热泵组件11的结构,并且都显著地高于0℃,并且被有利地选择为使得离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9之间的范围内。
在所示的示例中,特别地,离开冷凝器14的气流f的温度范围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50℃到80℃之间的范围内。
因此,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被设计/编程为:
–当离开冷凝器14的气流F的空气温度超过所述温度范围的上限(例如,70℃)时,减小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液态制冷剂太少;以及
–当离开冷凝器14的气流F的空气温度在所述温度范围的上下限(例如,65℃)之下时,增大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因为这意味着在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有太多的液态制冷剂。
换言之,当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只要离开冷凝器14的气流F的空气温度在预定的第一阈值(例如,70℃)之上,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启用冷却风扇20,以减小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并且,只要离开冷凝器14的气流F的空气温度在低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给定的给定的预定第二阈值(例如,65℃)之下,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就停用冷却风扇20或者使冷却风扇20的旋转速度最小化,以增大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
显然,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被有利地选择为使得离开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蒸气质量”低于1,并且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9之间的范围内。
换言之,如果热空气发生器5处于稳态工作状态,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则设计/编程为在离开冷凝器14的气流F的空气温度变得太热(例如,达到70℃之上)时保持冷却风扇20工作,并且在离开冷凝器14的气流F的空气温度变得太冷(例如,达到65℃之下)时保持冷却风扇20停止工作。
为了执行这种简化的第十三控制策略,干衣机1设置有位于冷凝器14(即,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4)的空气出口处的温度传感器(未示出)。
显然,中央控制单元7可以使用其他物理量来判断蒸发器13是处于满液状态还是处于非满液状态,这些物理量例如为蒸发器13的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温度、或者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温度、或者冷凝器14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温度、或者辅助热交换器19的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温度。
无论如何,明确的是,在前述所有实施例中,中央控制单元7控制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即辅助热交换器19和辅助冷却风扇20)来连续地调节/改变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蒸气质量”,从而在热空气发生器5优选地处于稳态工作阶段时,将所述“蒸气质量”保持低于1,并且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0.80到0.99之间。
进而,制冷剂/制冷剂内部热交换器18的尺寸设定为完成低压制冷剂的蒸发并且确保进入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制冷剂为气态,即位于制冷剂蒸气饱和曲线F’’的右侧,并且具有高于相应的制冷剂饱和温度的温度,即,被过加热。
与热泵组件11的该特定结构相关的优点数量众多。
首先,由于双相态制冷剂具有高于气态制冷剂的热容量的热容量,因此将空气/制冷剂内部热交换器13保持在满液状态能够使热交换器13的空气冷却容量最大化,因而改善除湿过程。
内部制冷剂/制冷剂内部热交换器18的潜在缺点因此在于,在稳态阶段,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的制冷剂温度可能比用于干衣机的传统的热泵组件高,因此制冷剂压缩装置15需要更多的功率来压缩制冷剂和完成封闭的热力循环。
无论如何,在稳态工作阶段期间将蒸发器保持在满液状态明显地限制了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的温度水平,因而热泵组件11不会因为制冷剂/制冷剂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使用而受到不利影响。
另外,对于诸如R134a或R407C之类的当前的制冷剂,蒸发器13中的空气冷却容量比制冷剂压缩装置15所需的功率增加的多,因此显著地提高了热泵组件11的总能效。
除了以上所述之外,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9和制冷剂/制冷剂内部热交换器18是具有非常简化的结构的“无源”部件,因此制造起来非常低廉,并且将其结合到热泵组件中并不显著地增加旋转滚筒式热泵型家用干衣机的制造成本。
最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和14现在能够将尺寸设定为无论热空气发生器5是在稳态工作状态工作时还是在热机工作状态下工作时,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和14都具有最佳的性能。这对于传统的热泵型封闭回路式热空气发生器是不可能的。
显然,可以对本文描述的干衣机1的热泵组件11以及操作方法进行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例如,热泵组件11可以不借助设计成选择性地冷却从冷凝器14流动到制冷剂膨胀阀16的高压制冷剂的装置(即辅助热交换器19和辅助冷却风扇20)、而是借助设计成选择性地改变流动通过蒸发器13和内部热交换器18(即沿着热泵组件11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速来控制蒸发器3(即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蒸气质量”(即“气-液比”)。
这些用于改变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低压制冷剂的流速的装置可以例如包括:
a)代替恒速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电动可变速制冷剂压缩装置,其设计成改变压缩装置的输出侧的制冷剂的流速;
b)代替无源膨胀阀16的电动制冷剂膨胀器,其设计成改变经历基本绝热的快速膨胀的制冷剂在进入热交换器13之前的流速;或者
c)代替无源膨胀阀16的电动多毛细管膨胀系统,其设计成改变经历基本绝热的快速膨胀的制冷剂在进入热交换器13时的流速。
当辅助热交换器19及其冷却风扇20被上述用于改变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制冷剂的流速的装置中的一种代替时,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控制所述制冷剂流速改变装置,以在之前所有要求启用冷却风扇20的工作状态下增大流入蒸发器13中(即流入热交换器13中)的制冷剂的流速,以及在之前所有要求停止使用冷却风扇20的工作状态下减小流入蒸发器13中的制冷剂的流速。
事实上,流动通过蒸发器13的低压制冷剂的流速的增大导致在热交换器13中(即在热泵组件的蒸发器内)流动的制冷剂的当前压力的快速升高。在蒸发器13的制冷剂入口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当前压力的这种升高进而导致热泵组件11的低压侧的制冷剂压力的整体升高。
参照图5,假定蒸发器13先前在非满液状态下工作(在图5的压焓图中以虚线示出了之前的封闭热力循环),热泵组件11的低压侧的制冷剂压力的整体升高意味着压焓图的e点(对应于蒸发器13的制冷剂入口)和f点(对应于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和内部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入口)相对于压焓图上的先前位置向上移动了。
由于压焓图的f点(蒸发器13的制冷剂出口)最初位于制冷剂饱和蒸气曲线F’’的右侧,但是非常靠近于所述制冷剂饱和蒸气曲线F’’,所以压焓图上的e点和f点的向上移位导致点f爬升到制冷剂饱和蒸气曲线F’’之上并且自身定位在制冷剂饱和蒸气曲线F’’的左侧(在图3的压焓图中以实线示出了新的/当前的封闭热力循环)。
鉴于制冷剂饱和蒸气曲线F’’的这种“超越”,离开蒸发器13的低压制冷剂的当前温度此时低于相应的制冷剂饱和温度。这意味着离开蒸发器13的低压制冷剂的一部分仍然处于液态,因此蒸发器13此时在满液状态下工作。
显然,流入蒸发器13中的低压制冷剂的流速的随后减小导致热泵组件11的低压侧的制冷剂压力的降低以及压焓图的f点再次返回到制冷剂饱和蒸气曲线F’’的右侧。热交换器13因此将再次在非满液状态下工作。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干衣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7可以设计/编程为在干燥循环期间改变“蒸气质量”目标值。换言之,在干燥循环期间,中央控制单元7可以例如最初将目标“蒸气质量”保持在0.8,然后将目标“蒸气质量”升高到0.90,最后将目标“蒸气质量”升高到0.99或1,以使干燥循环的性能逐步最大化。
Claims (44)
1.一种干衣机(1),包括:设计成搁置在地面上的外部盒状壳体(2);在所述壳体(2)内部的衣物容器(3),所述衣物容器设计成容纳要被干燥的衣物;以及封闭回路式热空气发生器(5),所述热空气发生器设计成使热空气流通过所述衣物容器(3)而循环;
所述热空气发生器(5)包括:空气再循环管道(9),所述空气再循环管道的两端连接于所述衣物容器(3);空气循环装置(10),所述空气循环装置设计成在所述空气再循环管道(9)内产生流动通过所述衣物容器(3)的气流(f);以及热泵组件(11),所述热泵组件设计成冷却离开所述衣物容器(3)的气流(f)以使所述气流(f)中的水分冷凝,然后加热返回到所述衣物容器(3)中的气流(f);
所述热泵组件(11)包括:
–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沿着所述空气再循环管道(9)设置,并且设计成将热量从来自所述衣物容器(3)的气流(f)传递至制冷剂,以使气流(f)中的水分冷凝;
–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4),所述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沿着所述空气再循环管道(9)设置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3)的下游,并且设计成将热量从制冷剂传递至被引导回至所述衣物容器(3)中的气流(f),从而加热所述气流(f);
–制冷剂压缩装置(15),所述制冷剂压缩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4)的制冷剂入口之间,并且设计成对被导向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4)的制冷剂进行压缩,使得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4)的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压力和温度比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压力和温度高得多;以及
–制冷剂膨胀装置(16),所述制冷剂膨胀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4)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入口之间,并且设计成产生制冷剂的膨胀;
所述干衣机(1)的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组件(11)另外还包括:
–辅助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所述辅助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包括高压侧和低压侧,并且设计成使得高压侧与低压侧彼此可换热地相连,从而允许从高压高温制冷剂向低压低温制冷剂的热传递;
–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设计成调节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
–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能够测量与所述热泵组件(11)和/或与气流(f)相关联的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
–中央控制单元(7),所述中央控制单元(7)设计成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时间进程来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是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入口或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和/或流动通过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或温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是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低压制冷剂入口或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和/或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高压制冷剂入口或高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和/或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和/或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是所述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和/或输出侧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是所述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入口或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是进入或离开所述衣物容器(3)的气流(f)的温度和/或湿度。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7)设计成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以选择性地保持所述比值低于或等于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7)设计成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以将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保持在0.80至0.99之间。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包括高压制冷剂冷却装置(19、20),所述高压制冷剂冷却装置(19、20)设计成选择性地冷却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4)流向所述制冷剂膨胀装置(16)的高压制冷剂。
10.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制冷剂冷却装置(19、20)包括与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串联的第三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9)。
11.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制冷剂冷却装置(17)另外还包括辅助通风装置(20),所述辅助通风装置设计成向所述第三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9)的主体输送冷却空气流(w)。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包括制冷剂流速调节装置,所述制冷剂流速调节装置设计成改变流动通过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低压制冷剂的流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流速调节装置包括可变速制冷剂压缩装置、或者电动制冷剂膨胀装置、或者电动多毛细管膨胀系统。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装置,所述传感器装置设计成检测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和/或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和/或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和/或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
15.一种干衣机(1)的操作方法,所述干衣机包括:设计成搁置在地面上的外部盒状壳体(2);在所述壳体(2)内部的衣物容器(3),所述衣物容器(3)设计成容纳要被干燥的衣物;以及封闭回路式热空气发生器(5),所述热空气发生器设计成使热空气流循环通过所述衣物容器(3);所述热空气发生器(5)设置有热泵组件(11),所述热泵组件设计成冷却离开所述衣物容器(3)的气流(f)以使所述气流(f)中的水分冷凝,然后对返回到所述衣物容器(3)中的气流(f)进行加热;
所述热泵组件(11)包括: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设计成将热量从来自所述衣物容器(3)的气流(f)传递至低压制冷剂,以使所述气流(f)中的水分冷凝;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4),所述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设计成将热量从高压制冷剂传递至被引导回至所述衣物容器(3)中的气流(f),从而加热所述气流(f);所述操作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测量与所述热泵组件(11)和/或与气流(f)相关联的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时间进程来控制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设计成调节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
–向辅助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和低压侧供给制冷剂,以将热量从流动通过高压侧的高压高温制冷剂传递至流动通过低压侧的低压低温制冷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被控制为选择性地保持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低于或等于1。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被控制为选择性地保持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在0.80至0.99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5、16或17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是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入口或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和/或流动通过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或温降。
19.根据权利要求15、16或17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是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低压制冷剂入口或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和/或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高压制冷剂入口或高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和/或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和/或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
20.根据权利要求15、16或17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是所述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吸入侧和/或输出侧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
21.根据权利要求15、16或17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是所述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4)的制冷剂入口或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
22.根据权利要求15、16或17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是进入或离开所述衣物容器(3)的气流(f)的温度和/或湿度。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压力和温度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的步骤包括基于当前制冷剂压力计算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的步骤以及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以保持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处在低于所述制冷剂饱和温度的预定第一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当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与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出口处测得的制冷剂温度之间的差值超过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上限时,增大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或者
–当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与所述测得的制冷剂温度之间的差值低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下限时,减小所述比值。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所述辅助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当前压力和温度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的步骤包括基于当前制冷剂压力计算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的步骤以及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以保持所述辅助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处在大于所述制冷剂饱和温度的预定第二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当在所述辅助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测得的制冷剂温度与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之间的差值低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下限时,增大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或者
–当在辅助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测得的制冷剂温度与计算出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之间的差值超过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上限时,减小所述比值。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的步骤以及测量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以保持在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与在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之间的差值处于预定第三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当在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比在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超过预定第一容限值时,减小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或者
–当在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降比在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升超过预定第二容限值时,增大所述比值。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中的低压侧中的制冷剂的温升低于大于零的预定第三容限值时,增大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
3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流动通过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或温降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以保持流动通过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或温降处于刚刚好高于0℃的预定较窄第四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温度范围在0℃至5℃的区间内。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当流动通过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或温降低于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下限时,增大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或者
–当流动通过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或温降超过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上限时,减小所述比值。
33.根据权利要求19以及权利要求30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还包括测量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以保持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处于上端点和下端点都高于0℃的第五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当流动通过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或温降超过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上限、并且当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低于所述第五阈值的下限时,减小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或者
–当流动通过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或温降低于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下限、并且当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超过所述第五阈值的上限时,增大所述比值。
35.根据权利要求19以及权利要求30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还包括测量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以保持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处在上端点和下端点都大于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上端点和下端点的第六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当流动通过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或温降超过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上限、且当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超过所述第六阈值的上限时,减小气态制冷剂的量与制冷剂的总量之间的比值;或者
–当流动通过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温升低于所述第四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当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低于所述第六阈值的下限时,增大所述比值。
3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以保持流动通过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侧的制冷剂的温降处于上端点和下端点都高于0℃的第七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38.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以保持流动通过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的温升处于上端点和下端点都高于0℃的第八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39.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以保持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低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处于预定第九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40.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所述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4)的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温度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以保持所述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4)的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处于预定第十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4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所述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输出侧的制冷剂温度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以保持所述制冷剂压缩装置(15)的输出侧的制冷剂温度处于预定第十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4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温度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以保持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入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处于预定第十一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4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以保持所述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18)的高压制冷剂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处于预定第十二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4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干衣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物理量的当前值的步骤包括测量进入所述衣物容器(3)的气流(f)的温度的步骤;并且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的步骤包括驱动所述制冷剂蒸气质量调节装置(17)以保持所述气流(f)的温度处于预定第十三温度范围内的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10197041.6A EP2468944B1 (en) | 2010-12-27 | 2010-12-27 | Home laundry dryer with heat pump assembly |
EP10197041.6 | 2010-12-27 | ||
PCT/EP2011/073604 WO2012089585A1 (en) | 2010-12-27 | 2011-12-21 | Home laundry dryer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48056A true CN103348056A (zh) | 2013-10-09 |
Family
ID=44147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665546A Pending CN103348056A (zh) | 2010-12-27 | 2011-12-21 | 家用干衣机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40082960A1 (zh) |
EP (1) | EP2468944B1 (zh) |
CN (1) | CN103348056A (zh) |
AU (1) | AU2011351627A1 (zh) |
BR (1) | BR112013016443A2 (zh) |
RU (1) | RU2013135232A (zh) |
WO (1) | WO2012089585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91642A (zh) * | 2021-12-08 | 2022-01-04 | 浙江飞旋科技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及冷板散热系统 |
CN114892371A (zh) * | 2022-06-15 | 2022-08-12 | 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洗衣机蒸汽发生器的控制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140396B2 (en) | 2013-03-15 | 2015-09-22 | Water-Gen Ltd. | Dehumidification apparatus |
WO2014146704A1 (en) * | 2013-03-20 | 2014-09-25 | Electrolux Appliances Aktiebolag | Appliance for drying laundry |
AU2013396776B2 (en) * | 2013-06-24 | 2018-12-06 | Electrolux Appliances Aktiebolag | Heat pump laundry dryer |
JP2016104111A (ja) * | 2014-11-19 | 2016-06-09 |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 乾燥機 |
JP6616594B2 (ja) * | 2015-06-11 | 2019-12-04 |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 衣類乾燥機 |
US20220057127A1 (en) * | 2020-08-19 | 2022-02-24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Vapor cycle cooling system for high powered devices |
EP4170262A1 (en) * | 2021-10-20 | 2023-04-26 |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 Heat pump, methods of operation and simulation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44428A (en) * | 1994-04-27 | 1996-08-13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Clothes drier with drying termination determining function |
JPH0928770A (ja) * | 1995-07-14 | 1997-02-04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気機器 |
JP2001120898A (ja) * | 1999-10-27 | 2001-05-0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ガス衣類乾燥機 |
JP2003075065A (ja) * | 2001-09-04 | 2003-03-1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ヒートポンプ式乾燥機 |
JP2004313765A (ja) * | 2003-04-02 | 2004-11-1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乾燥装置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
CN1667178A (zh) * | 2004-03-10 | 2005-09-14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干燥机 |
EP1983095A2 (de) * | 2008-08-08 | 2008-10-22 | V-Zug AG | Wäschetrockner mit Heizung im Wärmepumpenkreislauf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434205A1 (de) * | 1994-08-31 | 1996-03-07 | Joerg Sdrojewski | Wäschetrockner |
EP1664647B1 (en) * | 2003-09-25 | 2011-06-08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Heat pump type drying apparatus drying apparatus and drying method |
US7698911B2 (en) * | 2005-11-30 | 2010-04-20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dryness of clothes in an appliance |
DE102005062939A1 (de) * | 2005-12-29 | 2007-07-05 |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 Hausgerät zur Pflege von Wäschestücken |
CA2702068C (en) * | 2007-10-09 | 2015-06-23 | Advanced Thermal Sciences Corp. | Thermal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
EP2284310B1 (en) * | 2009-08-12 | 2014-07-09 |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 A tumble dryer with a heat pump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heat pump system for a tumble dryer |
-
2010
- 2010-12-27 EP EP10197041.6A patent/EP2468944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1
- 2011-12-21 US US13/997,907 patent/US2014008296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1-12-21 WO PCT/EP2011/073604 patent/WO2012089585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12-21 RU RU2013135232/12A patent/RU2013135232A/ru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1-12-21 CN CN2011800665546A patent/CN103348056A/zh active Pending
- 2011-12-21 BR BR112013016443A patent/BR112013016443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1-12-21 AU AU2011351627A patent/AU201135162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44428A (en) * | 1994-04-27 | 1996-08-13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Clothes drier with drying termination determining function |
JPH0928770A (ja) * | 1995-07-14 | 1997-02-04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気機器 |
JP2001120898A (ja) * | 1999-10-27 | 2001-05-0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ガス衣類乾燥機 |
JP2003075065A (ja) * | 2001-09-04 | 2003-03-1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ヒートポンプ式乾燥機 |
JP2004313765A (ja) * | 2003-04-02 | 2004-11-1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乾燥装置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
CN1667178A (zh) * | 2004-03-10 | 2005-09-14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干燥机 |
EP1983095A2 (de) * | 2008-08-08 | 2008-10-22 | V-Zug AG | Wäschetrockner mit Heizung im Wärmepumpenkreislauf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91642A (zh) * | 2021-12-08 | 2022-01-04 | 浙江飞旋科技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及冷板散热系统 |
CN113891642B (zh) * | 2021-12-08 | 2022-03-04 | 浙江飞旋科技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及冷板散热系统 |
CN114892371A (zh) * | 2022-06-15 | 2022-08-12 | 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洗衣机蒸汽发生器的控制方法 |
CN114892371B (zh) * | 2022-06-15 | 2023-08-25 | 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洗衣机蒸汽发生器的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112013016443A2 (pt) | 2016-09-20 |
EP2468944A1 (en) | 2012-06-27 |
US20140082960A1 (en) | 2014-03-27 |
EP2468944B1 (en) | 2019-02-20 |
AU2011351627A1 (en) | 2013-04-11 |
WO2012089585A1 (en) | 2012-07-05 |
RU2013135232A (ru) | 2015-0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48056A (zh) | 家用干衣机 | |
CN105671902B (zh) | 冷凝式衣物烘干机及其控制方法 | |
EP3040470B1 (en) | Clothes treating apparatus | |
CN103403247A (zh) | 家用衣物烘干机 | |
US9834882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heat pump based clothes dryer | |
CN103392036B (zh) | 热泵衣物干燥机 | |
Mancini et al. | Thermodynamic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 CO2 household heat pump dryer | |
EP2060671B1 (en) | Home laundry drier | |
CN102652245A (zh) | 空气调节机、膨胀阀的开度控制方法以及存储有膨胀阀的开度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 |
CN102272373A (zh) | 洗衣、干衣机 | |
KR102364677B1 (ko) | 의류처리장치의 제어방법 | |
KR20110068616A (ko) | 건조 장치 | |
CN102656314A (zh) | 包括膨胀系统的家用电器 | |
EP3031975A1 (en) | Condensing type clothes dryer having a heat pump cycle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ondensing type clothes dryer having a heat pump cycle | |
JP2008067742A (ja) | 衣類乾燥機 | |
CN105466078A (zh) | 一种热泵系统、洗干一体机及干衣机 | |
EP2692940A1 (en) | Method for drying laundry in a laundry drying machine and laundry drying machine | |
CN109338688B (zh) | 一种除湿烘干机 | |
US11142863B2 (en) | Controlling refrigerant and air mass flow rate based on moisture extraction rate in a dryer appliance | |
JP2006204548A (ja) | 乾燥装置 | |
CN105121730A (zh) | 用于干燥衣物的器具 | |
EP2147999A1 (en) | Home laundry drier | |
WO2013060435A1 (en) | A laundry dryer with a heat pump system | |
KR20140123029A (ko) | 축냉제습기를 활용한 건조장치 | |
US20230220607A1 (en) | Dryer applian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