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42793B - 一种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42793B
CN103342793B CN201310213998.9A CN201310213998A CN103342793B CN 103342793 B CN103342793 B CN 103342793B CN 201310213998 A CN201310213998 A CN 201310213998A CN 103342793 B CN103342793 B CN 1033427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isocyanate
photosensitive resin
methyl
reaction
fluorine sili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139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42793A (zh
Inventor
郑嘉杰
郑贵章
郑学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PENGZHOU LYRE POLYM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PENGZHOU LYRE POLYM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PENGZHOU LYRE POLYM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PENGZHOU LYRE POLYM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139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427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42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2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42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27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Silicon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的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具有以下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特别是一种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氟原子的原子半径小,电负性最强,氟碳键键能大,内聚能低,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高。因此,氟碳聚合物具有表面能极低,耐热、耐候、耐化学介质性优良、折射率低等特性。聚四氟乙烯(PTFE)是氟碳聚合物的典型代表,分子对称,其相邻氟原子相互排斥,使氟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沿碳链呈螺旋状分布将中间的碳链严密包裹,具有很好地屏蔽保护作用。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中含氟侧链Rf包裹着主链,具备与PTFE类似的特性,广泛用作材料表面改性剂,赋予憎水憎油性、防污性、自润滑性、脱模性、耐候性、耐腐蚀性、耐热性等。Rf链节与碳氢链节之间因界面张力差异极大导致相容性差,具有表面自取向能力,即表面迁移特性。从理论上讲,而且研究结果也证实,通过科学可行的手段使表面有效覆盖上-CF3和-CF2基团,就可以在保持材料本体特征的同时,赋予氟碳聚合物的特性。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由于其分子结构和性能的特殊性,在织物、皮革、纸张等领域已获得广泛应用。无论是表面处理(如织物涂层、皮革涂饰、纸张表面施胶)还是内部纤维处理(如织物浸扎、皮革鞣后湿整理、纸张内部施胶)主要是利用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在基材(纤维)表面形成的膜具有极低的表面自由能这一特性。一般地,基材的表面自由能降低至20mN/m以下就具有疏水疏油性,而且能保持良好的手感、透气性和透湿性。
有机硅是第一个获得广泛应用的元素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而具有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涂料工业中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硅树脂由于具有类似石英的网状化学结构,不同于普通涂料通过形成连续致密的膜来阻止液态水的吸收,而是通过赋予多孔基材憎水性和增强基材来达到保护目的,因此涂膜具有良好的呼吸功能和更为优异的耐候性。有机硅涂料是以有机硅聚合物或有机硅改性聚合物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它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寒、电绝缘、耐电晕、耐辐射、耐潮湿和憎水、耐候、耐沾污及耐化学腐蚀等性能,近年来在产品性能改进及应用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综上所述,氟化树脂所形成的的固化膜具有超低的表面能,防污防粘性能非常优秀,与其他合成树脂涂料相比,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久性、耐污染性、耐化学品性,尤其用于建筑物的外部装饰具有其他涂料无法相比的特点,而且表面十分滑爽,摩擦系数低,耐刮伤性能也相当卓越,是一类非常诱人的涂料树脂;聚硅氧烷含无机主链,固化产物耐热稳定,又含有众多的有机基团,赋予分子链足够的柔顺性和可变形性,表现为耐低温性能良好,宽广的适用温度范围;聚合物耐腐蚀能力和耐候性强;对极性物质强烈排斥,防潮性好,电绝缘性能优异;同时固化表面自由能较低,也有优异的防沾污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该树脂结合了有机、无机材料、氟树脂、硅树脂的多重优点,具有良好的耐候性、柔韧性、防腐性、自清洁性、防沾污性、低摩擦系数、憎水、憎油、抗粘、耐低温、耐湿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无副产物,反应温度以中低温为主,反应条件温和,反应产物精确可控,具有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环保的特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它具有如下分子结构:
其中,n为1~6。
所述光敏树脂重量平均分子量为900~9000,平均不饱和双键官能度为2~6。
所述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的制备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S1.含端丙烯酰氧基和乙烯基的羧基聚酯的合成:
将酸酐和(甲基)丙烯酸羟基酯加入反应器中,摩尔比为1~1.5:1,于80~120℃下反应1~2h,至酸值降至体系初始酸值的1/2以下时停止反应,冷却,生成产物A;
S2.含氟代烷烃链节和端丙烯酰氧基、乙烯基的羟基预聚物的合成:
将氟代(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加入到产物A中,摩尔比为1:1~1.5,加入阻聚剂、催化剂,用量分别为总加成物摩尔用量的0.1~0.5%、0.1~0.5%,保持反应温度100~120℃,反应3~4h,产物的酸值为1~2mgKOH/g,冷却,生成产物B;
S3.引入聚硅氧烷,催化反应得到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
所述酸酐为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四氯邻苯二甲酸酐、四溴邻苯二甲酸酐、桥亚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六氯桥亚甲基邻苯二甲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甲基)丙烯酸羟基酯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化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阻聚剂为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醚、对苯醌、吩噻嗪、β-苯基萘胺、对叔丁基邻苯二酚、亚甲基蓝、氯化亚铜、三氯化铁、硫磺、1,1-二甲基-2-苦肼、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催化剂为乙醇钠、氢化钠、氨基钠、有机碱中的一种。
上述S3可以为以下步骤:
(1)端羟基硅烷与异氰酸酯按摩尔比为1:1.5~2.5投入四口圆底烧瓶中,加入催化剂、溶剂,用量分别为总加成物摩尔用量的0.1~0.5%、0.1~0.5%,在通入氮气保护的情况下于70℃反应1~3h,再在50℃反应1~2h,至NCO%降低到10±0.5%,冷却,合成以硅烷为主链的端异氰酸酯基预聚体;
其中,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或辛酸亚锡的一种;溶剂为乙酸丁酯或碳酸二甲酯的一种;端羟基硅烷为端羟基聚醚型三烷氧基硅烷、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单端羟基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己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己二异氰酸酯、四甲基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己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2)将以硅烷为主链的端异氰酸酯基预聚体加入到产物B中,摩尔比为1~1.5:1,加入催化剂、溶剂,用量分别为总加成物摩尔用量的0.1~0.5%、10~20%,于70℃下反应1~3h,再在50℃反应1~2h,至NCO%降低到10±0.5%,冷却,得到有机氟硅烷杂化光敏树脂;
其中,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或辛酸亚锡的一种;溶剂为乙酸丁酯或碳酸二甲酯的一种。
上述S3又可以为以下步骤:
(1)将硅烷偶联剂投入到产物B中,摩尔比为1:4~8,加入催化剂、甲醇,用量分别为总加成物摩尔用量的0.1~0.5%、0.1~0.5%,于25~40℃下反应3h,至反应器中温度稳定且不增长为止,得到以有机氟硅烷为主链的含羟基的丙烯酸酯预聚物;
其中,催化剂为乙醇钠、氢化钠、氨基钠或有机碱中的一种;硅烷偶联剂为氨基烷氧基硅氧烷偶联剂、硫氰基丙基烷氧基硅氧烷偶联剂、巯基丙基烷氧基硅氧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2)将异氰酸酯加入到以有机氟硅烷为主链的含羟基的丙烯酸酯预聚物中,摩尔比为1~1.5:1,加入催化剂、溶剂,用量分别为总加成物摩尔用量的0.1~0.5%、10~20%,于70℃下反应1~3h,再在50℃反应1~2h,至NCO%降低到10±0.5%,冷却,得到有机氟硅烷杂化光敏树脂;
其中,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或辛酸亚锡的一种;溶剂为乙酸丁酯或碳酸二甲酯的一种;异氰酸酯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己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己二异氰酸酯、四甲基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己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S3再可以为以下步骤:
将含异氰酸酯基团的有机硅氧烷加入到产物B中,摩尔比为1~1.5:1,加入催化剂、溶剂,用量分别为总加成物摩尔用量的0.1~0.5%、10~20%,于70℃下反应1~3h,再在50℃反应1~2h,至NCO%降低到10±0.5%,冷却,得到有机氟硅烷杂化光敏树脂;
其中,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或辛酸亚锡的一种;溶剂为乙酸丁酯或碳酸二甲酯的一种;含异氰酸酯基团的有机硅氧烷为巯基硅氧烷改性二异氰酸酯缩二脲或三聚体、羟基聚醚改性硅烷改性的二异氰酸酯缩二脲或三聚体、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单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的制备方法,采用了酸酐与羟基加成、缩水甘油酯与羧基聚酯开环共聚、羟基与异氰酸酯反应、迈克尔加成等反应类型,反应过程无副产物,反应温度以中低温为主,反应条件温和,反应产物精确可控;采用多种类型的反应形式,可以大范围选择多种不同种类的原材料制备得到以氟代烷烃、硅氧烷、乙烯基、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酰氧基为主链节的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可以有机结合有机氟、无机硅烷的双重优点,通过乙烯基和氨基甲酸酯基调节树脂性能,并能利用多官能度(甲基)丙烯酰氧基实现快速的自由基UV固化成型,有望为UV涂料的户外耐候、耐久、耐沾污以及独特的斥水、斥油、阻燃、耐刮擦等高性能要求领域提供新的应用,从而为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科技强国梦做出贡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1:一种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的制备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S1.含端丙烯酰氧基和乙烯基的羧基聚酯的合成:
将酸酐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加入反应器中,摩尔比为1.02:1,于80℃下反应1h,至酸值降至体系初始酸值的1/2以下时停止反应,冷却,生成产物A;
S2.含氟代烷烃链节和端丙烯酰氧基、乙烯基的羟基预聚物的合成:
将氟代(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加入到产物A中,摩尔比为1:1,加入阻聚剂对苯二酚、催化剂有机碱,用量分别为总加成物摩尔用量的0.1%,保持反应温度100℃,反应3h,产物的酸值为1mgKOH/g,冷却,生成产物B;
S3.引入聚硅氧烷,催化反应得到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
S31.端羟基聚醚型三烷氧基硅烷与四甲基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按摩尔比为1:1.5投入四口圆底烧瓶中,加入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溶剂乙酸丁酯,用量分别为总加成物摩尔用量的0.1%,在通入氮气保护的情况下于70℃下反应1h,再在50℃反应1h,至NCO%降低到10±0.5%,冷却,合成以硅烷为主链的端异氰酸酯基预聚体;
S32.将以硅烷为主链的端异氰酸酯基预聚体加入到产物B中,摩尔比为1:1,加入催化剂辛酸亚锡、溶剂碳酸二甲酯,用量分别为总加成物摩尔用量的0.5%、20%,于70℃下反应3h,再在50℃反应2h,至NCO%降低到10±0.5%,冷却,得到有机氟硅烷杂化光敏树脂。
实施例2:一种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的制备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S1.含端丙烯酰氧基和乙烯基的羧基聚酯的合成:
将酸酐和(甲基)丙烯酸羟基酯加入反应器中,摩尔比为1.5:1,于120℃下反应2h,至酸值降至体系初始酸值的1/2以下时停止反应,冷却,生成产物A;其中酸酐为邻苯二甲酸酐、四氯邻苯二甲酸酐、四溴邻苯二甲酸酐,摩尔比为1:1:2,(甲基)丙烯酸羟基酯为(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化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摩尔比为2:1:1;
S2.含氟代烷烃链节和端丙烯酰氧基、乙烯基的羟基预聚物的合成:
将氟代(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加入到产物A中,摩尔比为1:1.5,加入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对苯醌、吩噻嗪,催化剂乙醇钠,用量分别为总加成物摩尔用量的0.5%,保持反应温度120℃,反应4h,产物的酸值为2mgKOH/g,冷却,生成产物B;其中,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对苯醌、吩噻嗪的摩尔比为1:1:1;
S3.引入聚硅氧烷,催化反应得到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
S31.将氨基烷氧基硅氧烷偶联剂投入到产物B中,摩尔比为1:4,加入催化剂乙醇钠、溶剂甲醇,用量分别为总加成物摩尔用量的0.5%,于25℃下反应3h,至反应器中温度稳定且不增长为止,得到以有机氟硅烷为主链的含羟基的丙烯酸酯预聚物;
S32.将异氰酸酯加入到以有机氟硅烷为主链的含羟基的丙烯酸酯预聚物中,摩尔比为1.5:1,加入催化剂辛酸亚锡、溶剂乙酸丁酯,用量分别为总加成物摩尔用量的0.1%、20%,于70℃下反应3h,再在50℃反应1.5h,至NCO%降低到10±0.5%,冷却,得到有机氟硅烷杂化光敏树脂;其中,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摩尔比为1:3:2。
实施例3:一种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的制备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S1.含端丙烯酰氧基和乙烯基的羧基聚酯的合成:
将六氯桥亚甲基邻苯二甲酸酐和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加入反应器中,摩尔比为1.05:1,于100℃下反应1.5h,至酸值降至体系初始酸值的1/2以下时停止反应,冷却,生成产物A;
S2.含氟代烷烃链节和端丙烯酰氧基、乙烯基的羟基预聚物的合成:
将氟代(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加入到产物A中,摩尔比为1:1.2,加入阻聚剂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催化剂氢化钠,用量分别为总加成物摩尔用量的0.3%、0.2%,保持反应温度115℃,反应3.5h,产物的酸值为1.5mgKOH/g,冷却,生成产物B;
S3.引入聚硅氧烷,催化反应得到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
S31.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异氰酸酯按摩尔比为1:2投入四口圆底烧瓶中,加入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溶剂乙酸丁酯,用量分别为总加成物摩尔用量的0.2%、0.4%,在通入氮气保护的情况下于70℃下反应2.5h,再在50℃反应1.5h,至NCO%降低到10±0.5%,冷却,合成以硅烷为主链的端异氰酸酯基预聚体;其中异氰酸酯为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己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摩尔比为3:2:1;
S32.将以硅烷为主链的端异氰酸酯基预聚体加入到产物B中,摩尔比为1.2:1,加入催化剂辛酸亚锡、溶剂碳酸二甲酯,用量分别为总加成物摩尔用量的0.2%、13%,于70℃下反应2h,再在50℃反应1.5h,至NCO%降低到10±0.5%,冷却,得到有机氟硅烷杂化光敏树脂。
实施例4:一种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的制备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S1.含端丙烯酰氧基和乙烯基的羧基聚酯的合成:
将桥亚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酯加入反应器中,摩尔比为1.5:1,于120℃下反应2h,至酸值降至体系初始酸值的1/2以下时停止反应,冷却,生成产物A;
S2.含氟代烷烃链节和端丙烯酰氧基、乙烯基的羟基预聚物的合成:
将氟代(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加入到产物A中,摩尔比为1:1.3,加入阻聚剂1,1-二甲基-2-苦肼、催化剂氨基钠,用量分别为总加成物摩尔用量的0.5%、0.2%,保持反应温度120℃,反应3.5h,产物的酸值为1~2mgKOH/g,冷却,生成产物B;
S3.将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单异氰酸酯加入到产物B中,摩尔比为1.5:1,加入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溶剂碳酸二甲酯,用量分别为总加成物摩尔用量的0.5%、16%,于70℃下反应3h,再在50℃反应2h,至NCO%降低到10±0.5%,冷却,得到有机氟硅烷杂化光敏树脂。
实施例5:性能测试
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UV辊涂氟硅哑光光油:
氟硅光敏树脂             50  四氢呋喃丙烯酸酯  10
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15  UV光固化消光粉    12
长兴聚氨酯丙烯酸酯DR037  8   光引发剂184       4
紫外光吸收剂UV-33        0.2 抗氧剂CIBA292     0.3
消泡剂BYK066             0.3 流平剂EFKA3660N   0.2
将制得的UV氟硅哑光光油通过精密顺逆辊辊涂机涂布于已完成UV渗透、UV底涂、UV白色中涂和UV饰层(实色、金属、转印)的水泥纤维板上,再通过中压汞灯、碘化镓灯和碘化亚铁灯集成的复合UV光源固化,能量密度为1500mj/cm2,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以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为原料,采用UV固化后,其测试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耐湿、耐冷热性、耐污性、耐酸碱性、耐盐雾性、耐砂浆性和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Claims (5)

1.一种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的制备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S1. 含端丙烯酰氧基和乙烯基的羧基聚酯的合成:
将酸酐和(甲基)丙烯酸羟基酯加入反应器中,摩尔比为1~1.5:1,于80~120℃下反应1~2h,至酸值降至体系初始酸值的1/2以下时停止反应,冷却,生成产物A;
S2. 含氟代烷烃链节和端丙烯酰氧基、乙烯基的羟基预聚物的合成:
    将氟代(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加入到产物A中,摩尔比为1:1~1.5,加入阻聚剂、催化剂,用量分别为总加成物摩尔用量的0.1~0.5%、0.1~0.5%,保持反应温度100~120℃,反应3~4h,产物的酸值为1~2mg KOH/g,冷却,生成产物B;
    S3. 引入聚硅氧烷,催化反应得到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端羟基硅烷与异氰酸酯按摩尔比为1:1.5~2.5投入四口圆底烧瓶中,加入催化剂、溶剂,用量分别为总加成物摩尔用量的0.1~0.5%、0.1~0.5%,在通入氮气保护的情况下于70℃反应1~3h,再在50℃反应1~2h,至NCO%降低到10±0.5%,冷却,合成以硅烷为主链的端异氰酸酯基预聚体;
    其中,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或辛酸亚锡的一种;溶剂为乙酸丁酯或碳酸二甲酯的一种;端羟基硅烷为端羟基聚醚型三烷氧基硅烷、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单端羟基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己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己二异氰酸酯、四甲基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己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2) 将以硅烷为主链的端异氰酸酯基预聚体加入到产物B中,摩尔比为1~1.5:1,加入催化剂、溶剂,用量分别为总加成物摩尔用量的0.1~0.5%、10~20%,于70℃下反应1~3h,再在50℃反应1~2h,至NCO%降低到10±0.5%,冷却,得到有机氟硅烷杂化光敏树脂;其中,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或辛酸亚锡的一种;溶剂为乙酸丁酯或碳酸二甲酯的一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酐为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四氯邻苯二甲酸酐、四溴邻苯二甲酸酐、桥亚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六氯桥亚甲基邻苯二甲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基)丙烯酸羟基酯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化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聚剂为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醚、对苯醌、吩噻嗪、β-苯基萘胺、对叔丁基邻苯二酚、亚甲基蓝、氯化亚铜、三氯化铁、硫磺、1,1-二甲基-2-苦肼、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乙醇钠、氢化钠、氨基钠中的一种。
CN201310213998.9A 2013-05-31 2013-05-31 一种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Active CN1033427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3998.9A CN103342793B (zh) 2013-05-31 2013-05-31 一种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3998.9A CN103342793B (zh) 2013-05-31 2013-05-31 一种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2793A CN103342793A (zh) 2013-10-09
CN103342793B true CN103342793B (zh) 2015-08-05

Family

ID=49277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13998.9A Active CN103342793B (zh) 2013-05-31 2013-05-31 一种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427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7325A (zh) * 2014-11-12 2015-03-25 洞头县恒立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紫外光固化耐黄变环氧丙烯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0442B (zh) * 2015-01-19 2018-02-16 广东希贵光固化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氟硅树脂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80999A (zh) * 2016-08-29 2017-01-04 无锡市宝来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耐候抗老化的电池板防尘涂料
CN107759793A (zh) * 2017-10-16 2018-03-06 广州五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光固化有机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58026A (zh) * 2017-10-16 2018-03-30 广州五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氟碳uv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22218A (zh) * 2017-10-16 2018-02-23 德清舒华泡沫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氟硅树脂改性聚氨酯泡沫
CN109734450B (zh) * 2019-02-26 2021-09-28 天津大学 一种用于光固化增材制造的光敏陶瓷液的制备方法
CN110452361B (zh) * 2019-07-09 2021-09-21 广东德美精细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无氟防水剂的合成方法及防水剂
CN114106333B (zh) * 2021-08-27 2023-01-03 江南大学 一种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多臂星形硅树脂、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6840A (zh) * 2005-03-23 2008-03-19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全氟聚醚聚氨酯添加剂以及硬涂料
CN101885815A (zh) * 2009-05-14 2010-11-17 Dic株式会社 含氟聚合性聚合物及使用它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组合物
CN101910345A (zh) * 2008-01-11 2010-12-08 Lg化学株式会社 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偏光片和包括该偏光片的液晶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27725B1 (ko) * 2009-02-03 2016-06-0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광경화형 화합물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6840A (zh) * 2005-03-23 2008-03-19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全氟聚醚聚氨酯添加剂以及硬涂料
CN101910345A (zh) * 2008-01-11 2010-12-08 Lg化学株式会社 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偏光片和包括该偏光片的液晶显示器
CN101885815A (zh) * 2009-05-14 2010-11-17 Dic株式会社 含氟聚合性聚合物及使用它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2793A (zh) 2013-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2793B (zh) 一种有机氟硅杂化光敏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Yu et al. Preparation and UV aging of nano-SiO2/fluorinated polyacrylate polyurethane hydrophobic composite coating
TW294711B (zh)
CN101395191B (zh) 高能射线固化性组合物
CN101970587B (zh) 涂布剂用组合物
CN105331259A (zh) 含氟化合物表面处理剂以及用其处理的制品
JP2009513748A (ja) フッ素変性された1成分又は2成分ポリウレタン樹脂、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使用
CN109369880A (zh) 一种可光固化的甲基苯基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770498B (zh) 太阳能集热用反射镜用的涂料组合物、以及太阳能集热用反射镜及其制造方法
WO2002062910A2 (en) Silicone resin composition for water repellent coating
KR20160089361A (ko) 개선된 내구성을 가지는 투명한 소수성 코팅 물질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WO2020062970A1 (zh) 一种有机硅改性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880773B (zh) 一种水性环氧改性硅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EP2463325B1 (en) Coat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ane-terminated polysiloxanes
WO2001060920A1 (fr) Dispersion aqueuse, son procede de production et substances revetues
JPWO2013054877A1 (ja) 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膜
CN114836129A (zh) 一种环保型隔热保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JP4985460B2 (ja) 有機−無機ハイブリッド樹脂水性分散体、塗料および塗装物
US20140170403A1 (en) Inorganic polymer material,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and inorganic polymer coating produced therefrom
Naghash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hydroxy terminated polydimethylsiloxan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waterborne polysiloxane–urethane dispersion for potential marine coatings
WO2012091178A1 (en) Additive for a coating agent and coating agent containing same
JP2011111509A (ja) 撥水撥油性樹脂組成物及び塗装品
JP2009035711A (ja) 有機−無機ハイブリッド樹脂水性分散体、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塗料および塗装物
CN109423100A (zh) 颜料复合粒子、包含其的耐候涂料及耐候结构
KR102117999B1 (ko) 고내열, 소수성 코팅용 폴리실록산계 폴리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코팅용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