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40020B -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40020B
CN103340020B CN201280006503.9A CN201280006503A CN103340020B CN 103340020 B CN103340020 B CN 103340020B CN 201280006503 A CN201280006503 A CN 201280006503A CN 103340020 B CN103340020 B CN 1033400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mentioned
gas
plasma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65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40020A (zh
Inventor
实松涉
斋藤亮彦
成田宪二
町昌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40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0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400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00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7/00Clean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single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B08B7/0035Clean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single group in this subclass by radiant energy, e.g. UV, laser, light beam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7/00Shaving accessories
    • A45D27/46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shavers or raz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2/14Plasma, i.e. ionised g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13/00Oxygen; Ozone; Oxides or hydroxides in general
    • C01B13/10Preparation of ozone
    • C01B13/11Preparation of ozone by electric discharg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1/00Generating plasma; Handling plasma
    • H05H1/24Generating plasma
    • H05H1/2406Generating plasma using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 i.e. with a dielectric interposed between th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1/00Generating plasma; Handling plasma
    • H05H1/24Generating plasma
    • H05H1/247Generating plasma using discharges in liquid media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1/00Generating plasma; Handling plasma
    • H05H1/24Generating plasma
    • H05H1/4697Generating plasma using glow discharg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1/00Preparation of ozone by electrical discharge
    • C01B2201/60Feed streams for electrical dischargers
    • C01B2201/64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1/00Preparation of ozone by electrical discharge
    • C01B2201/90Control of the proce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with ozo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 Cleaning Or Drying Semi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具备:第一电极(12),其被配置于气体容纳部(5);以及第二电极(13),其被配置成至少与第一电极(12)成对的一侧的部分与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相接触。然后,通过使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3)之间产生放电,来在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内的气体区域产生等离子体,基于液体(17)中含有的水和气体中含有的氧来产生羟基自由基。电压控制部(60)根据液体(17)的状态来控制等离子体电源部(15)所施加的电压。

Description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通过在含有气泡的液体中进行放电来使气泡产生自由基等以重整液体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111858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然而,由于被作为处理对象的液体的状态发生变动,因此存在即使在电极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也不会高效地大量产生自由基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高效地大量产生自由基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具备:液体容纳部,其容纳含水的液体;气体容纳部,其容纳气体;隔离壁部,其将上述液体容纳部与上述气体容纳部隔开,形成有用于将上述气体容纳部中的气体引导到上述液体容纳部的气体通路;第一电极,其被配置于上述气体容纳部;第二电极,其被配置成与上述第一电极隔开距离,且至少与上述第一电极成对的一侧的部分与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相接触;气体供给部,其以经由上述气体通路向上述液体容纳部加压输送上述气体容纳部的气体的方式,来向上述气体容纳部供给含氧的气体;以及等离子体电源部,其在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来使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产生放电,由此使导入到上述气体容纳部的气体等离子体化,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设置有电压控制部,该电压控制部根据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状态来控制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所施加的电压。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为在上述方式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具备感测部,该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阻抗进行感测,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阻抗越大,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高的电压,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阻抗越小,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低的电压。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为在上述方式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具备感测部,该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温度进行感测,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温度越高,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高的电压,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温度越低,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低的电压。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为在上述方式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具备感测部,该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PH值进行感测,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PH值越大,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低的电压,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PH值越小,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高的电压。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为在上述方式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具备感测部,该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中是否存在气泡进行感测,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仅在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有气泡的情况下由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电压。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所涉及的清洗净化装置具备上述任一种方式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所涉及的小型电器设备具备上述任一种方式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或上述方式的清洗净化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结构的局部截面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第一电极侧的电位与第二电极侧的电位的关系的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动作的一个状态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图3所示的状态之后的状态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5是包含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洗净化装置的结构的局部截面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小型电器设备的具体例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小型电器设备的侧截面图。
图8是图7的A-A截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小型电器设备的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具备大致圆筒状的壳体部件2。此外,壳体部件的形状并不限于圆筒状,例如也可以为方筒状。
而且,如图1所示,在壳体部件2的内侧配置有陶瓷部件3,由该陶瓷部件3对壳体部件2的内部空间进行上下分割。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部件2的内部空间中的陶瓷部件3的上侧的区域成为容纳含水的液体17的液体容纳部4,并且,下侧的区域成为容纳气体的气体容纳部5。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陶瓷部件3相当于将液体容纳部4和气体容纳部5隔开的隔离壁部。
另外,在液体容纳部4的外周端部安装有堵塞壳体部件2与陶瓷部件3之间的间隙的环状的密封构件6,使得液体容纳部4内的液体17不会从壳体部件2与陶瓷部件3之间的间隙漏出到气体容纳部5内。
而且,在壳体部件2的顶壁部(液体容纳部4侧的壁部)2a设置有向液体容纳部4导入液体17的液体导入口7,并且设置有将导入到液体容纳部4内的液体17送出到外部的液体排出口8。
另外,在壳体部件2的侧壁2b的下部设置有将气体容纳部5与外部连通的气体导入口9,在该气体导入口9中贯穿有配管(气体导入路径)10。而且,经由配管10将气体容纳部5与气体供给部11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至少含氧(O2)的气体从气体供给部11供给到气体容纳部5内。
并且,在陶瓷部件3上形成有气体通路3a,从气体供给部11导入到气体容纳部5内的气体等经过该气体通路3a而被送出到液体容纳部4内。
这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体供给部11具有以下的功能:以经由气体通路3a向液体容纳部4加压输送气体容纳部5的气体的方式向气体容纳部5供给至少含氧的气体。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气体通路3a的孔径设为约1μm~10μm左右,使得液体容纳部4所容纳的液体17不会从气体通路3a漏出到气体容纳部5内。
另外,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具备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13,该第一电极12被配置于气体容纳部5,该第二电极13被配置成与第一电极12隔开距离,且至少与第一电极12成对的一侧的部分与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相接触。
具体地说,将环状的第一电极12以及环状的第二电极13分别配置在气体容纳部5以及液体容纳部4中。
如图1所示,环状的第一电极12在陶瓷部件3的气体容纳部5侧的表面3b被配置成中心为气体通路3a。该第一电极12的表面被电介质(未图示)所覆盖。
另外,第二电极13以至少与第一电极12成对的一侧的部分与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相接触的方式配置于液体容纳部4。该第二电极13也被配置成中心为气体通路3a。即,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13被配置成同心状。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中,通过将环状的第一电极12配置于气体容纳部5,使得第一电极12不与被导入到液体容纳部4的液体17相接触。
另一方面,通过将环状的第二电极13配置于液体容纳部4,使得第二电极13(至少包括与第一电极12成对的一侧的部分)与被导入到液体容纳部4的液体17相接触。
而且,第一电极12以及第二电极13分别经由引线14与等离子体电源部15(参照图1)电连接,来在该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3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此外,如图2所示,通过使位于液体17中的第二电极13侧的电位低于位于气体中的第一电极12侧的电位,能够避免触电的危险性。
接着,对上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的动作以及羟基自由基的生成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以经由气体通路3a向液体容纳部4加压输送气体容纳部5的气体的方式将含氧的气体供给到气体容纳部5(供给气体的步骤)。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将以空气为基础而含氧的气体(流量约0.01L/min~1.0L/min(10cc/min~1000cc/min))从气体供给部11经由配管10送入到气体容纳部5。此时,送入气体的压力约为0.0098MPa~0.49MPa(0.1kgf/cm2~5kgf/cm2)左右。
这样,气体供给部11具备供给大气中的气体(空气)的功能。此外,气体的供给流量是由设置于气体供给部11的流量控制部来控制的。另外,也可以使气体供给部11具有不仅能够供给大气中的气体还能够供给其它种类的气体(例如,氧浓度不同的气体)的功能,并且在该气体供给部11中设置气体种类控制部,以能够从各种气体中选择性地供给一种或者多种气体。
然后,通过将气体供给到气体容纳部5,气体容纳部5的压力变为大气压加上该压力的约0.11MPa~0.59MPa(1.1kgf/cm2~6kgf/cm2)左右,成为正压状态。这样,通过使气体容纳部5为正压,形成了从气体容纳部5经过气体通路3a流向液体容纳部4的气流。此外,通过使气体容纳部5为正压,也抑制了液体容纳部4所容纳的液体17从气体通路3a漏出到气体容纳部5内。
然后,通过如上所述那样供给含氧的气体,如图3所示,在气体通路3a的液体容纳部4侧(图1的上侧)的开口端3c,含氧的气泡16生长(生长气泡的步骤)。
接着,由等离子体电源部15对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13施加规定的电压。作为电压,优选能够在大气压下辉光放电的电压(功率:约10W~100W左右)。
在此,液体17的阻抗、液体17的温度、液体17的PH值、液体17中是否存在气泡等液体17的状态随时间经过而发生变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这种液体17的状态来控制等离子体电源部15所施加的电压。
例如,感测部61随时间经过对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的阻抗进行感测,将其结果通知给电压控制部60。由此,由感测部61感测出的液体17的阻抗越大,电压控制部60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高的电压。反之,由感测部61感测出的液体17的阻抗越小,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低的电压。阻抗的大小是与时间上的前一阻抗进行比较来进行判断的。这样,如果对液体17的阻抗进行感测并将其信息反馈到电压控制部60,则能够控制电压使其与液体17的阻抗成比例。
或者,感测部61也可以随时间经过对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的温度进行感测,将其结果通知给电压控制部60。在这种情况下,由感测部61感测出的液体17的温度越高,电压控制部60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高的电压。反之,由感测部61感测出的液体17的温度越低,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低的电压。温度的高低是与时间上的前一温度进行比较来进行判断的。这样,如果对液体17的温度进行感测并将其信息反馈到电压控制部60,则能够控制电压使其与液体17的温度成比例。
或者,感测部61也可以随时间经过对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的PH值进行感测,将其结果通知给电压控制部60。在这种情况下,由感测部61感测出的液体17的PH值越大,电压控制部60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低的电压。反之,由感测部61感测出的液体17的PH值越小,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高的电压。PH值的大小是与时间上的前一PH值进行比较来进行判断的。这样,如果对液体17的PH值进行感测并将其信息反馈到电压控制部60,则能够控制电压使其与液体17的PH值成反比。
或者,感测部61也可以随时间经过对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中是否存在气泡进行感测,将其结果通知给电压控制部60。在这种情况下,电压控制部60进行控制使得仅在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有气泡的情况下由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电压。只要基于规定的基准值来判断是否存在气泡即可。这样,如果对液体17中是否存在气泡进行感测并将其信息反馈到电压控制部60,则能够根据液体17中是否存在气泡来对电压进行接通/断开(ON/OFF)控制。
然后,通过对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13施加规定的电压,来在大气压或者大气压以上的压力的气体环境下,在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3之间产生放电。此外,关于在大气压下生成等离子体的技术,例如在文献A(岡崎幸子,“大気圧グロー放電プラズマとその応用”,评论演讲:20thJSPFAnnualMeeting)中有所报告。
然后,通过该放电,在液体容纳部4的液体17中的气体区域生成等离子体,基于液体中含有的水、气体中含有的氧来生成臭氧、羟基自由基等(生成羟基自由基的步骤)。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气泡16内的气体(液体容纳部4的液体17中的气液边界面附近的气体)产生电位差来生成等离子体。这样,通过使易于生成羟基自由基的气液边界面的附近(气体通路3a的面向液体17的开口端3c附近)产生电位差,能够生成更多的臭氧、羟基自由基等。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只是在气体通路3a的面向液体17的开口端3c附近的气泡16处,在送出到液体容纳部4的气泡16内也能够生成臭氧、羟基自由基等。
这样生成的臭氧、羟基自由基等随着上述的气流而被送出到液体容纳部4。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液体容纳部4内的液体17的流动,将含有羟基自由基等的气泡16从陶瓷部件(隔离壁部)3切断来释放到液体17中(气泡释放步骤)。
具体地说,在气泡16生长的液体容纳部4中,通过导入液体17来产生液体17的流动(参照图3和图4的箭头18)。如图4所示,当沿箭头18方向流动的液体17撞上生长的气泡16时,液体17的流动作为切断力作用于气泡16,使气泡16从开口端3c释放到液体17中。
被释放到液体17中的气泡16是微小气泡,因此不会立即被释放到大气中而会扩散到液体17的各个角落。而且,扩散后的微小气泡16的一部分容易溶解到液体17中。此时,气泡16中含有的臭氧等溶解到液体17中,由此液体的臭氧浓度会直线上升。
另外,根据文献B(高橋正好,“マイクロバブルとナノバブルによる水环境の改善”,Aqua网络,2004.6),报告了以下内容:通常含有臭氧、各种自由基的微小气泡16大多带负电。因此,气泡16的其它一部分容易吸附于液体17中含有的有机物、油脂物、染料、蛋白质、细菌等(未图示)。液体17中的有机物等被溶解于液体17中的臭氧或者各种自由基、吸附在有机物等上的气泡16所含有的臭氧或者各种自由基等分解。
例如,羟基自由基等具有约120kcal/mol左右的比较大的能量。该能量超过了氮原子和氮原子的双键(N=N)、碳原子和碳原子的双键(C=C)或者碳原子和氮原子的双键(C=N)等的键能(~100kcal/mol)。因此,由氮、碳等键合而成的有机物等会被该羟基自由基等容易地切断其键而分解。此外,有助于这种有机物等的分解的臭氧、羟基自由基等没有氯等那样的残留性而会随着时间消失,因此也是照顾到环境的物质。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中,具备根据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的状态来控制等离子体电源部15所施加的电压的电压控制部60。由此,无论液体17的状态如何变动都能够稳定地产生放电,平均每个电力量的OH自由基产生量升高,因此能够高效地大量产生OH自由基。
具体地说,液体17的阻抗越大,电压控制部60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高的电压,反之,液体17的阻抗越小,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低的电压。这样,在液体17的阻抗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跟随该变动高效地大量产生OH自由基。
另外,液体17的温度越高,电压控制部60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高的电压,反之,液体17的温度越低,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低的电压。这样,在液体17的温度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跟随该变动高效地大量产生OH自由基。
另外,液体17的PH值越大,电压控制部60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低的电压,反之,液体17的PH值越小,进行控制使得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越高的电压。这样,在液体17的PH值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跟随该变动高效地大量产生OH自由基。
另外,电压控制部60进行控制使得仅在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有气泡的情况下由等离子体电源部15施加电压。这样,能够根据液体17中是否存在气泡来对电压进行接通/断开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电极12配置于气体容纳部5,并且将第二电极13配置成至少与第一电极12成对的一侧的部分与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相接触。然后,通过使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3之间产生放电,来在液体容纳部4中的液体17内的气体区域处生成等离子体,基于液体17中含有的水和气体中含有的氧来生成羟基自由基。根据这种结构和方法,能够不那么受液体17的电阻的影响地使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3之间产生放电,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将气体等离子体化,能够更稳定地大量生成臭氧、自由基等。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对液体容纳部4导入液体17,在通过陶瓷部件3划分出的气体容纳部5中配置用于生成等离子体的第一电极12。因此,第一电极12完全不与液体17接触,不会受到液体17的电阻的影响。由此,能够使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3之间稳定地产生放电,能够将被导入到气体容纳部5的含氧的气体可靠地等离子体化,来基于水和氧稳定地生成臭氧或者羟基自由基等。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含氧的气体导入到气体容纳部5来使气体容纳部5为正压,形成从气体容纳部5经过气体通路3a流向液体容纳部4的气流。而且,在随着该气流而在气体通路3a的面向液体17的开口端3c处生长的气泡16内,生成臭氧、羟基自由基等。然后,利用液体17的流动切断生长到规定大小的气泡16来将其释放到液体17中。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气泡16内的气体(液体容纳部4的液体17中的气液边界面附近的气体)中生成臭氧、羟基自由基等。然后,含有臭氧、羟基自由基等的气体作为微小气泡16扩散到液体17中。由此,能够在产生臭氧、各种自由基之后且它们消失之前极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将该臭氧、各种自由基送入到液体17中。
而且,含有臭氧、各种自由基的微小气泡16扩散到液体17中,由此液体17的臭氧浓度提高并且气泡16吸附在液体17中含有的有机物等上。由此,能够利用溶解在液体17中的臭氧等、吸附的气泡16中含有的各种自由基来有效地分解有机物、细菌等。
并且,通过使用环状的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13作为用于生成等离子体的电极,能够压缩除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的等离子体电源部15、气体供给部11以外的主体部分的大小。其结果是,能够易于组装到现有的装置中。另外,在新装载于装置中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其占用空间抑制到最低限度。
另外,如果气体供给部11具有控制气体的种类的气体种类控制部,则能够对臭氧、羟基自由基等的生成量等进行调整。
此时,如果气体供给部11具有供给大气中的空气的功能,则能够更简便地供给气体。
另外,如果通过流量控制部来控制气体的供给流量,则能够更稳定地生成等离子体。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使用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的清洗净化装置的一例。
如图5所示,清洗净化装置20具备上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而且,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洗净化装置20中,在容纳陶瓷部件3的壳体部件2的液体导入口7处连接有用于将完成处理的液体17从被清洗处理对象部30导入到液体容纳部4的配管(液体导入路径)21。另外,在液体排出口8处连接有用于将液体容纳部4内的液体向被清洗处理对象部30输送的配管(液体排出路径)22。
接着,说明上述的清洗净化装置20的动作。
首先,如图5所示,将以空气为基础而含氧的规定流量的气体从气体供给部11经由配管(气体导入路径)10送入到气体容纳部5内。然后,气体容纳部5成为正压状态,形成从该气体容纳部5经过气体通路3a流向液体容纳部4的气流。
此时,从被清洗处理对象部30将完成处理的液体17从配管(液体导入路径)21经过液体导入口7导入到液体容纳部4。
接着,通过对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13施加规定的电压,来在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3之间产生放电。通过该放电,来在液体容纳部4的液体17中的气体区域处生成等离子体,基于液体17中含有的水、气体中含有的氧生成臭氧、羟基自由基等(参照图3)。
然后,所生成的臭氧、各种自由基随着上述的气流被向液体容纳部4送出。此时,生长的气泡如上所述那样被液体17的流动切断,作为微小气泡16从开口端3c释放到液体中。
被释放到液体中的微小气泡16扩散到液体的各个角落。此时,扩散的微小气泡16的一部分与气泡16中含有的臭氧、羟基自由基等一起容易地溶解到液体17中,臭氧浓度上升。另外,一部分气泡16以含有臭氧、羟基自由基等的状态容易地吸附在液体17中含有的有机物等上。并且,气泡16的一部分吸附微小的有机物。
这样,液体17中的有机物等被溶解在液体17中的臭氧或者自由基、吸附在有机物等上的气泡16中含有的臭氧或者自由基等有效地分解。然后,分解了有机物等而净化后的液体17从液体排出口8经过配管(液体排出路径)22返回到被清洗处理对象部30,被再次使用。
此外,在上述内容中,作为清洗净化装置20,例示了在壳体部件2内清洗净化液体17的使用方式(使用方式A),除此以外,也能够是将微小气泡扩散的液体17作为清洗液供给到规定的装置的使用方式(使用方式B)。
在这种情况下,清洗净化装置20如下那样进行动作。
首先,含有臭氧、羟基自由基等的微小气泡16扩散到被导入到壳体部件2内的液体17中,并且,微小气泡16中含有的臭氧、自由基被溶解。此时,气泡16的一部分吸附微小的有机物。
接着,将该液体17作为清洗液供给到被清洗处理对象部30。在被清洗处理对象部30中,有机物等会被溶解在液体17中的臭氧或者自由基、吸附在有机物等上的气泡16中含有的臭氧或者自由基等有效地分解。
此外,在以使用方式A使用清洗净化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将该清洗净化装置应用于例如浴盆中蓄积的水、雨水、污水、下水等各种液体的净化。另外,在以使用方式B来使用的情况下,能够作为清洗液使用于在例如洗衣机、洗碗机等各种家电产品、口腔清洗机等健康家电产品、厕所等卫生设备等中使用的水。另外,除了家电产品等以外,能够广泛地应用于例如食品的清洗、工业产品的制造工艺中的清洗等行业。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清洗净化装置20具备上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能够得到能够高效地大量产生自由基的清洗净化装置20。
另外,如果在清洗净化装置20中设置对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的位置进行调整的位置调整部,则能够使等离子体更稳定。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6~8来说明使用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的小型电器设备的一例。下面,例示了对作为脱毛装置的电动剃须刀的头部进行清洗的清洗净化装置。
作为图6~8所示的小型电器设备的清洗净化装置40用于对作为脱毛装置的一种的电动剃须刀50的头部51进行清洗。即,清洗净化装置40是以上述的使用方式B来使用的清洗净化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电动剃须刀50的头部51相当于被清洗处理对象部30。
如图6~8所示,清洗净化装置40具备:机壳41,其具有用于插入头部51朝下的电动剃须刀50的开口41a;以及托盘42,其容纳通过开口41a插入的头部51。
另外,清洗净化装置40具备:罐43,其存储液体;溢出部44,其与托盘42连通;以及泵45,其将罐43内的液体循环供给到液体导入口7。还具备:滤筒46,其具有对液体进行过滤的过滤器46a;开闭阀47,其用于对罐43内的气密状态进行控制;以及循环路径,其用于使液体循环。
该循环路径包括:配管(液体导入路径)21,其将罐43中存储的液体引导到液体导入口7;配管(液体排出路径)22,其将从液体排出口8排出的液体引导到托盘42;路径23(排出路径),其将从托盘42排出的液体引导到滤筒46;路径24,其将从溢出部44排出的液体引导到滤筒46;路径25,其将从滤筒46排出的液体引导到泵45;以及路径26,其将从泵45送出的液体引导到罐43。另外,罐43经由气密路径27与开闭阀47连接。下面,对各结构部件进行说明。
机壳41在其后部具有与电动剃须刀50的把持部52抵接的支架部41b,与托盘42一起保持从开口41a插入的电动剃须刀50。如图6所示,在支架部41b的前表面设置有触点部件41c,该触点部件41c用于检测已在清洗净化装置40中安装了电动剃须刀50。触点部件41c根据与设置于把持部52背面的端子52a的接触来检测电动剃须刀50的安装,除了这种检测功能以外,同时还具有将各种控制信号、驱动电力输出到电动剃须刀50的功能。
在机壳41的前部上方容纳有风扇48,该风扇48用于在清洗后使头部51干燥。在机壳41前表面设置有风扇48用的通气窗41d、用于执行清洗动作的动作按钮41e、显示动作状态的灯41f等。在机壳41的后表面侧具有连接口41g、41h、41i,该连接口41g、41h、41i为装配罐43的装配部,用于与罐43的各口43a、43b、43c相连接。连接口41g与配管(液体导入路径)21连接,连接口41h与路径26连接,连接口41i与气密路径27连接。
托盘42被设为沿着头部51的形状的凹形状,在底壁部的背面侧设置有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此外,也可以在清洗净化装置40中设置对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的位置进行调整的位置调整部。例如,能够在底壁部的背面侧设置臂部,并且通过该臂部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安装为可摆动,使得能够通过位置调整部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调整为水平配置。这样,能够使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始终水平配置,能够更稳定地生成等离子体。
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具有与配管(液体导入路径)21连接的液体导入口7以及与配管(液体排出路径)22连接的液体排出口8。而且,在托盘42的底壁部设置有与配管(液体排出路径)22连接的供给口41j,并且设置有与路径23连接的排出口41k。
另外,在托盘42的底部壁背面侧设置有加热器49(参照图8)。该加热器49与风扇48联动地进行头部51的干燥。
而且,在托盘42的前方设置有溢出部44,在本实施方式中,托盘42与溢出部44形成为一体。溢出部44的入口与托盘42连接,出口与路径24连接。路径24从溢出部44的出口经由设置在托盘42后部的中继口42a而到达滤筒46。
罐43在前表面具有喷出口43a和流入口43b、以及用于开放气密状态的通气口43c,通过通气口43c的开闭来控制液体从喷出口43a的喷出。罐43装卸自如地设置在机壳41后表面侧,在安装于机壳41的状态下,喷出口43a与连接口41g相连接,通过配管(液体导入路径)21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的液体导入口7连接,流入口43b与连接口41h相连接,通过路径26与泵45的送出口45a连接,通气口43c与连接口41i相连接,通过气密路径27与开闭阀47连接。
滤筒46是在内部容纳有过滤器46a的大致箱状体,在上部具有流入口46b,在前部具有流出口46c。该滤筒46装卸自如地设置在机壳41的下部后方,在安装于机壳41的状态下,流入口46b通过路径23(排出通路)与排出口41k连接,并且通过路径24与溢出部44的出口连接。而且,流出口46c通过路径25与泵45的吸入口45b连接。
通过设为所述结构,使含有臭氧、羟基自由基等的微小气泡16扩散到从罐43导入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的液体中而生成的清洗液会从供给口41j供给到托盘42内。即,所生成的清洗液会被供给到作为被清洗处理对象部30的头部51。然后,利用溶解在液体(清洗液)中的臭氧或者自由基、气泡16中含有的臭氧或者自由基等,能够使附着在头部51上的有机物等有效地分解。
此外,在作为上述的使用方式A使用清洗净化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9所示那样,开放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的壳体部件2的顶壁部,将头部51浸入在壳体部件2内进行了清洗净化后的液体17。这样也与使用方式B的情况同样地,能够使附着在头部51上的有机物等有效地分解。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清洗净化装置(小型电器设备)40具备上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能够得到能够高效地大量产生自由基的小型电器设备。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形成有气体通路的隔离壁部,例示了陶瓷部件,但隔离壁部的材料并不限于陶瓷部件。例如,也能够使用以下部件:使用将气体和液体隔离的如玻璃板等的适当部件并通过对该部件实施光刻和蚀刻而形成有细孔径约为1μm~10μm左右的微小孔。
另外,也可以在隔离壁部设置多个气体通路。
另外,清洗净化装置、小型电器设备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装置和设备,例如,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电动牙刷的清洗净化装置、净水装置、将含有洗涤剂等的水在排水前进行净化的装置等。
另外,液体容纳部、气体容纳部、其他细节的规格(形状、大小、布局等)也能够适当地改变。
在此引用日本特愿2011-024933号(申请日:2011年2月8日)的全部内容。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需要高效地大量产生自由基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
附图标记说明
1:等离子体发生装置;3:陶瓷部件(隔离壁部);3a:气体通路;4:液体容纳部;5:气体容纳部;10:配管(气体导入路径);11:气体供给部;12:第一电极;13:第二电极;15:等离子体电源部;20:清洗净化装置;21:配管(液体导入路径);22:配管(液体排出路径);40:清洗净化装置(小型电器设备);60:电压控制部;61:感测部。

Claims (6)

1.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具备:
液体容纳部,其容纳含水的液体;
气体容纳部,其容纳气体;
隔离壁部,其将上述液体容纳部与上述气体容纳部隔开,形成有用于将上述气体容纳部中的气体引导到上述液体容纳部的气体通路;
第一电极,其被配置于上述气体容纳部;
第二电极,其被配置成与上述第一电极隔开距离,且至少与上述第一电极成对的一侧的部分与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相接触;
气体供给部,其以经由上述气体通路向上述液体容纳部加压输送上述气体容纳部的气体的方式,来向上述气体容纳部供给含氧的气体;以及
等离子体电源部,其在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来使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产生放电,由此使导入到上述气体容纳部的气体等离子体化,
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有:
电压控制部,其根据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状态来控制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所施加的电压,以及
感测部,其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阻抗进行感测,
其中,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阻抗越大,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高的电压,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阻抗越小,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低的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温度进行感测,
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温度越高,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高的电压,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温度越低,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低的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的PH值进行感测,
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PH值越大,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低的电压,由上述感测部感测出的液体的PH值越小,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越高的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感测部随时间经过对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中是否存在气泡进行感测,
上述电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仅在上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有气泡的情况下由上述等离子体电源部施加电压。
5.一种清洗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6.一种小型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或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洗净化装置。
CN201280006503.9A 2011-02-08 2012-01-25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400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24933 2011-02-08
JP2011024933A JP5793661B2 (ja) 2011-02-08 2011-02-08 プラズマ発生装置、当該プラズマ発生装置を用いた洗浄浄化装置および電器機器
PCT/JP2012/051516 WO2012108260A1 (ja) 2011-02-08 2012-01-25 プラズマ発生装置、当該プラズマ発生装置を用いた洗浄浄化装置および小型電器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0020A CN103340020A (zh) 2013-10-02
CN103340020B true CN103340020B (zh) 2016-07-06

Family

ID=46638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650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40020B (zh) 2011-02-08 2012-01-25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92680B2 (zh)
EP (1) EP2675251A4 (zh)
JP (1) JP5793661B2 (zh)
CN (1) CN103340020B (zh)
RU (1) RU2013135489A (zh)
WO (1) WO20121082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64557A (ja) * 2011-02-08 2012-08-30 Panasonic Corp プラズマ発生装置、当該プラズマ発生装置を用いた洗浄浄化装置および小型電器機器
JP5362934B2 (ja) 2011-05-17 2013-12-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発生装置およびプラズマ発生方法
JP2013022475A (ja) * 2011-07-15 2013-02-04 Panasonic Corp 洗浄装置
EP2762453B1 (en) 2012-07-24 2017-03-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Liquid treatment device and liquid treatment method
JP6099007B2 (ja) * 2012-12-17 2017-03-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発生装置およびプラズマ発生装置を用いた洗浄装置
CN106166301A (zh) * 2015-05-18 2016-11-3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液体处理方法、液体处理装置及洗衣机
BR112017025249B1 (pt) * 2015-05-29 2021-02-2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dispositivo para tratamento de pele com o uso de plasma não-térmico, e método para esterilizar um eletrodo de interface com a pele de um dispositivo
JP6744618B2 (ja) * 2016-04-19 2020-08-19 不二越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ノズルおよびワーク研磨装置
TWI601694B (zh) * 2016-06-06 2017-10-11 拜普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漿液產生裝置
WO2018012242A1 (ja) * 2016-07-14 2018-01-1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オゾン発生装置
US11052557B2 (en) * 2016-11-04 2021-07-06 Heated Blades Holding Company, Llc Heating blades of razor using RF energy
CN106622068B (zh) * 2016-11-30 2019-09-27 深圳市厚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油添加剂发生装置
CN110092446A (zh) * 2018-01-29 2019-08-06 西安交通大学 制备用于腔体内灭菌的等离子体活化水的系统及其方法
US11904366B2 (en) 2019-03-08 2024-02-20 En Solució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a concentration of microbubbles and nanobubbles of a solution for treatment of a product
US11877378B2 (en) * 2021-10-08 2024-01-16 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 Plasma fine bubble liquid generating apparatu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92933A (en) * 1969-02-24 1972-10-18 Martin Marietta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urifying a natural body of water
JPH0372995A (ja) * 1989-08-11 1991-03-28 Senichi Masuda オゾン水製造装置
JP2004202454A (ja) * 2002-12-26 2004-07-22 Ebara Corp 液体中パルス放電を用いるろ過膜及びろ材の洗浄方法と装置
JP2008178870A (ja) * 2006-12-28 2008-08-07 Sharp Corp プラズマ発生装置、ラジカル生成方法および洗浄浄化装置
JP5295485B2 (ja) * 2006-02-01 2013-09-18 株式会社栗田製作所 液中プラズマ型被処理液浄化方法及び液中プラズマ型被処理液浄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90695B2 (ja) 1992-04-23 2002-06-10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疲労特性と局部変形能に優れた良加工性高強度鋼板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111858B2 (ja) * 2003-03-06 2008-07-02 正之 佐藤 水中放電プラズマ方法及び液体処理装置
JP4322728B2 (ja) * 2004-03-16 2009-09-02 株式会社東芝 水処理システム
US20050189278A1 (en) 2004-02-03 2005-09-01 Takanori Iijima Apparatus for decomposing organic matter with radical treatment method using electric discharge
US9123508B2 (en) * 2004-02-22 2015-09-01 Zond,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puttering hard coatings
JP4678718B2 (ja) * 2005-03-14 2011-04-27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プラズマ発生装置
JP5360966B2 (ja) * 2009-01-28 2013-12-04 国立大学法人愛媛大学 液中プラズマ発生装置および液中プラズマ発生方法
US9287086B2 (en) * 2010-04-26 2016-03-15 Advanced Energy Industries,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on energy distribu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92933A (en) * 1969-02-24 1972-10-18 Martin Marietta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urifying a natural body of water
JPH0372995A (ja) * 1989-08-11 1991-03-28 Senichi Masuda オゾン水製造装置
JP2004202454A (ja) * 2002-12-26 2004-07-22 Ebara Corp 液体中パルス放電を用いるろ過膜及びろ材の洗浄方法と装置
JP5295485B2 (ja) * 2006-02-01 2013-09-18 株式会社栗田製作所 液中プラズマ型被処理液浄化方法及び液中プラズマ型被処理液浄化装置
JP2008178870A (ja) * 2006-12-28 2008-08-07 Sharp Corp プラズマ発生装置、ラジカル生成方法および洗浄浄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93661B2 (ja) 2015-10-14
JP2012164559A (ja) 2012-08-30
EP2675251A1 (en) 2013-12-18
RU2013135489A (ru) 2015-03-20
US9392680B2 (en) 2016-07-12
US20130291794A1 (en) 2013-11-07
CN103340020A (zh) 2013-10-02
EP2675251A4 (en) 2014-10-29
WO2012108260A1 (ja) 201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0020B (zh)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
CN102960073B (zh)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自由基生成方法、使用了该装置和方法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
CN103648986A (zh)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
CN106061903B (zh) 电解液体生成装置、液体改性装置以及电气设备
JP5067802B2 (ja) プラズマ発生装置、ラジカル生成方法および洗浄浄化装置
KR100734987B1 (ko) 공기 청정기
CN103404236A (zh)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
JP4740813B2 (ja) 脱臭・殺菌装置
CN103619360B (zh) 气体灭菌设备
CN103329632A (zh)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使用了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清洗净化装置以及小型电器设备
CN103648667A (zh) 清洗装置
JP2012164560A (ja) プラズマ発生装置、当該プラズマ発生装置を用いた洗浄浄化装置および小型電器機器
JP2012164558A (ja) プラズマ発生装置、当該プラズマ発生装置を用いた洗浄浄化装置および小型電器機器
JP2021119012A (ja) 電解水の生成方法、生成噴霧器及び生成噴霧装置
CN111685698A (zh) 一种洗碗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1700560A (zh) 一种洗碗机及其控制方法
JP6672248B2 (ja) 飲料水生成装置
CN204428483U (zh) 一种化工酸臭废气集成处理设备
JP2014124601A (ja) 電解水生成装置
CN113925432A (zh) 一种电离水箱及洗碗机
KR101020717B1 (ko) 실내공기의 살균정화 방법 및 살균정화 장치
WO2013011727A1 (ja) プラズマ発生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洗浄浄化装置
JP2007136381A (ja) オゾン水洗浄装置
KR200428787Y1 (ko) 살균 및 세척을 위한 라디칼 발생장치
JP2005245843A (ja) 金属イオン水処理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