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9727A - 自适应静电放电(esd)保护电路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静电放电(esd)保护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39727A
CN103339727A CN2011800663748A CN201180066374A CN103339727A CN 103339727 A CN103339727 A CN 103339727A CN 2011800663748 A CN2011800663748 A CN 2011800663748A CN 201180066374 A CN201180066374 A CN 201180066374A CN 103339727 A CN103339727 A CN 1033397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pmos
integrated circuit
transistorized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63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39727B (zh
Inventor
菲利普·德瓦尔
尼古拉斯·富雷尔
巴尔特·德耶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339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9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39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97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0203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 H01L27/0248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electrical or thermal protection, e.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 H01L27/0251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electrical or thermal protection, e.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for MOS devices
    • H01L27/0266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electrical or thermal protection, e.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for MOS devices usin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as protective elements
    • H01L27/0285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electrical or thermal protection, e.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for MOS devices usin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as protective elements bias arrangements for gate electrode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e.g. RC networks, voltage partitioning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9/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 H02H9/04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voltage
    • H02H9/045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voltage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an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2H9/046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voltage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an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responsive to excess voltage appearing at terminals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bstract

为了进行自适应静电放电ESD保护,一种具有自适应静电放电ESD保护的集成电路装置具有:受保护免于ESD的外部连接引脚;外部接地连接引脚;自适应静电放电ESD保护电路,所述自适应静电放电ESD保护电路具有:ESD保护N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OS晶体管,所述ESD保护N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OS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外部连接引脚的漏极以及连接到接地的源极及本体;电阻器,所述电阻器耦合于所述NMOS晶体管的栅极与接地之间;第一PMOS晶体管,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具有耦合到所述NMOS晶体管的栅极的源极及连接到接地的漏极;第一电容器,所述第一电容器具有连接到所述外部连接引脚的第一端子及与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耦合的第二端子,其中所述自适应ESD保护电路内的所述第一电容器是连接到所述外部连接引脚的唯一电容器。

Description

自适应静电放电(ESD)保护电路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案主张2010年12月21日申请的标题为“自适应静电放电(ESD)保护电路(ADAPTIVE 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PROTECTION CIRCUIT)”的第61/425,552号美国临时申请案的权益,所述申请案全文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集成电路装置中的自适应静电放电保护电路,所述集成电路装置能够(例如)介接到例如汽车电子设备中使用的区域互连网络(LIN)总线及类似物,且更特定来说,本发明涉及当处置、插入所述LIN总线及类似物或从其移除时实现高静电放电(ESD)稳健性,且涉及在对所述LIN总线及类似物操作时具有高电磁干扰(EMI)抗扰性。
背景技术
汽车中的电子设备的不断增长的重要性本身带来对于需要与传感器及致动器介接的输入-输出装置的低成本、可靠电子系统及子系统的不断增长的挑战及需求。这些系统及子系统并非隔离,且必须彼此通信。
就历史观点而言,汽车电子设备一直使用离散、较小集成电路来建立。所述集成电路依赖于专有、专用有线电通信方案(至少对于许多传感器系统而言),且直接将功率输出布线到致动器。此导致印刷电路板(PCB)较大、引擎控制单元(ECU)外壳大小较大及布线束过多。布线本身带来其它问题,因为其消耗空间、增加重量及费用、易受运载工具电磁噪声的影响,且可能难以排除故障且难以维修。
幸运的是,运载工具联网标准及混合信号半导体工艺的进展正解决这些问题并引入新的可能性使智能型系统分布遍及运载工具。运载工具联网标准化的趋势包含控制器局域网络(CAN)及区域互连网络(LIN)架构(现在在版本2.1中)的广泛应用。
这些网络标准在跨汽车系统的性能及成本优化之间提供平衡。CAN对底盘、动力传动系及主体-主链通信提供高速网络,LIN则合乎用于传感器及致动器子系统的简单网络对通过标准化减小成本并改进稳健性的需求。CAN的广泛使用及LIN的可用性与混合信号半导体工艺技术的进展一致,可将较小汽车系统所需要的全部功能性一起放在单一集成电路(IC)或用于更先进系统的数个IC上。
虽然LIN最初是针对运载工具本体电子设备的,但是其以新的方式用本体电子设备外部的许多实施方案证明其价值。在可用的汽车电子总线标准中,LIN对通常为单一系统专用的大部分传感器及致动器的通信需求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法。所述传感器及致动器可被视为子系统且通过经定义以满足运载工具中的子网络角色的LIN充分伺服。每秒20KB(kbps)的最大LIN规定数据速率足以用于大部分传感器及致动器。LIN为时间触发、主从网络,消除在同时报告的装置中进行仲裁的需求。LIN使用单一有线通信总线实施,如此减小布线及线束需求且因此有助于节省重量、空间及成本。
通过LIN联盟特别为运载工具子网络应用的低成本实施方案定义,LIN标准充分符合当今混合信号半导体工艺的整合能力。LIN协议实现显著的成本减小,因为其相当简单且经由异步串行接口(UART/SCI)操作,且从节点为自同步且可使用芯片上RC振荡器来代替晶体或陶瓷谐振器。因此,硅实施方案是便宜的,使得LIN极适合用于通常用以制造汽车子系统的信号调节及输出IC的混合信号工艺技术。
LIN主节点通常为LIN子网络到CAN网络的桥接节点,且每一运载工具将通常具有若干LIN子网络。主LIN节点具有较高复杂度及控制,而从LIN节点通常较为简单,使其能够在单一IC子系统中进行整合。通过使用标准化运载工具联网架构,可建构仅需要三根导线(LIN、电池及接地)的富含特征及诊断系统。
出于可靠性及安全操作的明显原因,全部LIN模块需要对静电放电(ESD)及电磁干扰(EMI)两者的极高抗扰性。此高ESD及EMI抗扰性特别应用于连接到外界的LIN模块的引脚(例如,电池引脚、LIN引脚等等)。
连接到所述系统(外界)的LIN模块的引脚在所述模块被处置或插入所述系统时高度暴露于ESD放电。LIN模块必须能够由任何人安全地安装或移除。因此对于全部所述LIN模块引脚而言,所述ESD抗扰性必须极高(大于几千伏),因为汽车产业中不可能适当实施用于处置电模块的标准产业规定。
此外一旦安装,连接到所述LIN系统的任何引脚可面临来自其它通信总线及/或电源线的高电平干扰。原因在于,出于成本原因,所述通信总线及电源线不可能以有效屏蔽或差动信号线(除CAN外)布线。因此汽车电及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高干扰电平不能影响所述LIN总线上传送的所要数据的完整性。
因此直接路由到LIN模块的连接器的芯片的任何引脚需要对ESD及EMI两者的极高抗扰性。用于ESD保护的常用装置为其栅极通过ESD保护电阻器接地的接地栅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GGMOS)晶体管。增强用于相应外部连接(引脚)的ESD保护的GGMOS晶体管的ESD稳健性的常见技术是在GGMOS晶体管保护装置的漏极与栅极之间具有一些电容耦合。
不幸的是,此ESD保护技术显著增加引脚对噪声干扰或EMI的敏感度。漏极与栅极之间的电容耦合允许高频到达保护装置的栅极并使所述栅极接通。此破坏所要数据流。因此,所述电容耦合使高EMI稳健性显著降级。因此,标准ESD保护技术并非充分适用于实现对EMI及类似物的高噪声及干扰抗扰性。
参看图1及2,描绘常规ESD及EMI优化电路的示意框图及更详细电路图。集成电路100包括例如通过驱动器104a(可为开路漏极晶体管、三态驱动器等等)并通过接收器104b(可为电平检测器)与外部引脚118及222耦合的电路功能106。接收器104b及/或驱动器104a也耦合到信号接地220,所述信号接地220连接到可位于集成电路装置100的集成电路封装上的外部接地或共同连接件222。集成电路装置100可用于例如(但不限于)LIN模块实施方案。
I/O连接件118是由ESD保护电路108保护,ESD保护电路108包括以接地栅极配置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装置224且用作ESD保护装置。ESD保护MOS装置224源极耦合到ESD接地或共射极120、漏极耦合到待保护的I/O连接件118,且栅极通过栅极电阻器226返回到ESD接地或共射极120。ESD接地或共射极120可进一步耦合到外部接地或共同连接件(例如,连接件222)。
ESD增强电容器112在其耦合于ESD保护MOS装置224的源极与栅极之间时将改进ESD保护并减小MOS装置224的骤回电压。MOS装置228在其栅极上实质上未存在电压时将通常断开,借此允许ESD增强电容器112耦合于MOS装置224的源极与栅极之间,借此最大化ESD稳健性。此发生于不存在高频EMI信号/扰动之时,例如,当LIN部分脱离所述系统或实质上不存在EMI信号/扰动时。数据信号在频率上比所述EMI信号/扰动(噪声)低得多,且借此通过HPF116阻断,因此仅当存在高频EMI噪声时,MOS装置228方可接通。
低值电阻230也可与ESD增强电容器112串联耦合。当施加电压于切换MOS装置228的栅极时,ESD增强电容器112有效地旁通到ESD接地或共射极120,借此消除可能对MOS装置224产生的任何影响。低值电阻230改进切换(旁通)MOS装置228的功效。
ESD电容器控制110从MOS装置224的栅极及/或漏极解耦ESD增强电容器112。ESD电容器控制110也可为通过在MOS装置228的线性范围中操作MOS装置228而非作为开关的ESD电容器衰减器。衰减变为电阻器230的电阻值与MOS装置228的等效电阻的函数。因此MOS装置228可用以调整ESD增强电容器112的漏极到栅极耦合,使得可根据I/O连接件118上的EMI信号的强度提供成比例的ESD保护。因此所述衰减适应于EMI电平,且所述漏极到栅极电容耦合一直维持为防止ESD保护MOS装置224被非所要地接通的电平。
施加于切换装置228的栅极的电压通过信号振幅检测器114供应。信号振幅检测器114可包括信号整流二极管238、低通滤波器电阻器234及低通滤波器电容器232。高通滤波器116可包括耦合/高通滤波器电容器126及负载/高通滤波器电阻器236。高通滤波器116使扰动(高频)信号到达信号振幅检测器114的输入,但是阻断数据(低频)信号。高通滤波器116的阶取决于需要到达信号振幅检测器114的输入的最低EMI频率与最大数据频率之间的差。根据本发明的教示,需要通过信号振幅检测器114检测的最小EMI频率可为1MHz(HF),而20千波特的最大数据速率诱发(例如)10KHz的最大数据频率(LF)。因此第一阶高通滤波器116足以使所述EMI扰动到达信号振幅检测器114的输入,同时阻断数据信号。因此存在或不存在数据信号的仅EMI扰动信号将从HPF116传递到信号振幅检测器114。如果实质上不存在EMI扰动信号(HF),即使存在强数据信号(LF),信号振幅检测器114也将不会激活ESD电容器控制110。因此当实质上不存在EMI扰动噪声时,电容器112在接收数据信号期间仍保留在ESD电路中。然而,如果在数据发射/接收上叠加强EMI信号,那么将检测到EMI信号,且将解耦电容器112以防止或实质上减小可能的数据破坏。
当I/O连接件118上的扰动信号(例如,接通及断开电压的脉冲列)通过高通滤波器116耦合到信号振幅检测器114时,二极管238整流所接收的信号以产生在包括电阻器234及电容器232的低通滤波器中经平滑化并滤波的脉动直流(DC)电压。所述低通滤波器引入从所接收的信号的第一检测到产生用于切换MOS装置228的栅极的控制电压的延迟。此延迟并不重要,因为所述延迟比通常通过电路功能106处理并在I/O连接件118处发射或接收的数据信号的脉冲持续宽度短得多。
双极性晶体管240通过减小等效开关电阻进一步改进ESD电容器控制110的操作。双极性装置240将所述切换装置的电阻减小因子β(β为双极性装置240的电流增益)。借此在小裸片面积中实现低切换电阻。而且双极性装置240的非线性特性诱发在施加于ESD保护装置224的栅极的电压上增加负DC分量的整流效应。施加于ESD保护装置224的栅极的电压上的此负DC分量有助于将所述电压置于截止。然而,引入双极性装置240增加与开关的等效电阻串联的Vbe(0.7伏)偏压电压。因此此技术仅可应用于具有高于双极性装置240的Vbe电压的阈值电压的ESD MOS装置224。用于MOS装置224的阈值电压的下限是在1伏的范围中。然而,对于此阈值电压,装置228及240必须极强且因此极宽。因此对于MOS装置224而言,1.5伏或更大的范围中的阈值将为优选的。
通过信号振幅检测器114的低通滤波器(电阻器234及电容器232)引入的延迟允许发生ESD事件时的充分保护。ESD事件为含有许多高频的瞬变现象。因此在ESD事件后在信号振幅检测器114的输出处建立电压。在无信号振幅检测器114延迟的情况下,此电压将瞬时建立且通过ESD增强电容器112的电容耦合将借此实质上旁通。但是ESD事件的情况中的斜坡时间是在纳秒(ns)范围中,而所述低通滤波器的延迟是在数百纳秒的范围中。因此ESD事件的斜坡边缘不受影响地耦合到ESD保护MOS装置224的栅极。因此ESD保护MOS装置224的触发阈值保持不变。此意味着所述ESD保护以与本文上文更完整论述的基本电容耦合技术相同的方式精确地作出反应。或在变动的情况中,与通过振幅检测器114检测的信号成比例的ESD增强电容器112对ESD保护MOS装置224的影响将借此一直维持防止ESD保护MOS装置224被非所要地接通的电平。
此常规保护电路需要通过电容器112及126的两个分离AC耦合。而且,如上所解释的ESD晶体管以及极快速PNP晶体管240需要中间或高电压阈值(大于1.5伏)ESD装置。半导体制造中的某些工艺可能不允许产生此类装置。
发明内容
因此,需要可通过各种半导体制造工艺产生的装置的改进的ESD保护。
根据一实施例,具有自适应静电放电(ESD)保护的集成电路装置可包括受保护免于ESD的外部连接引脚;外部接地连接引脚;自适应静电放电(ESD)保护电路,所述自适应静电放电(ESD)保护电路包括:ESD保护N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所述ESD保护N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外部连接引脚的漏极及连接到接地的源极及本体;电阻器,所述电阻器耦合于所述NMOS晶体管的栅极与接地之间;第一PMOS晶体管,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具有耦合到所述NMOS晶体管的栅极的源极及连接到接地的漏极;及第一电容器,所述第一电容器具有连接到所述外部连接引脚的第一端子及与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耦合的第二端子,其中所述自适应ESD保护电路内的第一电容器是连接到所述外部连接引脚的唯一电容器。
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集成电路装置可进一步包括第二P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的漏极、连接到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的源极及本体以及连接到接地的栅极,其中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源极及本体连接到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且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到接地;及滤波器,其耦合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之间。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滤波器可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第二电阻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源极与所述栅极之间的第二电容器。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滤波器的时间常数可为约400纳秒。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滤波器的时间常数可为约400纳秒。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集成电路装置可进一步包括耦合到外部连接件的数据总线接口;耦合到所述数据总线接口的电路功能。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数据总线接口可为数据总线接收器及数据总线驱动器的至少一者。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电路功能可为数字逻辑功能。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电路功能可为模拟电路功能或混合信号电路功能。
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集成电路装置可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二电容器并联耦合的第三电阻器。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集成电路装置可进一步包括第三PMOS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的漏极与栅极、连接到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本体的本体以及连接到接地的源极。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集成电路装置可进一步包括第三PMOS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的漏极与栅极、连接到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所述本体及源极的本体及源极。
根据另一实施例,待连接到所述外部连接件的数据总线可为区域互连网络(LIN)总线或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集成电路装置可进一步包括第二P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的漏极、连接到接地的源极及本体,其中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源极及本体连接到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且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到接地;及滤波器,其耦合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之间。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可与接地耦合。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集成电路装置可进一步包括耦合于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与接地之间的第二电容器。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可与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耦合。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滤波器可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第二电阻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源极与所述栅极之间的第二电容器。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集成电路装置可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二电容器并联耦合的第三电阻器。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集成电路装置可进一步包括第三PMOS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的漏极与栅极、连接到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所述本体的本体及连接到接地的源极。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集成电路装置可进一步包括第三PMOS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的漏极与栅极、连接到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本体及源极的本体及源极。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滤波器的时间常数可为约400纳秒。
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集成电路装置可进一步包括第二P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的漏极、连接到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的本体及连接到接地的源极与栅极,其中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源极及本体连接到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且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漏极连接到接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第二电阻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源极与所述栅极之间的第二电容器,及第三PMOS晶体管,所述第三PMOS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的源极与栅极、连接到所述接地的漏极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所述本体的本体。
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集成电路装置可进一步包括第二P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其具有耦合到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的漏极、连接到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本体的本体及源极以及连接到接地的栅极,其中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到接地。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集成电路装置可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与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漏极之间的第二电阻器。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NMOS晶体管的栅极-漏极电容可形成所述第一电容器。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集成电路装置可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与接地之间的第二电容器。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集成电路装置可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与所述第一电阻器之间的第二电阻器。
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电阻器可通过晶体管形成。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电阻器可通过晶体管形成。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NMOS晶体管的栅极-漏极电容可形成所述第一电容器。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本体及栅极可连接到接地。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源极可通过第二电阻器与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连接。
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本体及栅极可连接到接地。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源极可通过第二电阻器与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连接。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集成电路装置可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源极之间的第三电阻器。
根据又一实施例,机动运载工具可包括选自由区域互连网络(LIN)总线及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组成的群组的数据总线;具有自适应静电放电(ESD)保护的集成电路装置,所述集成电路装置包括:经由外部连接引脚与所述数据总线耦合的数据总线接口;耦合到所述数据总线接口的电路功能;外部接地连接引脚;ESD保护N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OS)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外部连接引脚的漏极及连接到接地的源极及本体;耦合于所述NMOS晶体管的栅极与接地之间的电阻器;具有连接到所述外部连接引脚的第一端子的第一电容器;第一P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端子的漏极、连接到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的源极及本体以及连接到接地的栅极;第二PMOS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的源极及本体以及连接到接地的漏极;及滤波器,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第二电阻器,及连接于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所述源极与所述栅极之间的第二电容器。
附图说明
可通过参考下列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获取对本发明的更完整理解,附图中:
图1为ESD及EMI优化电路的常规实施方案的示意框图;
图2为ESD及EMI优化电路的常规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电路图;
图3A到3C展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实施方案的电路图。
图4A到4C展示根据另外实施例的实施方案的电路图。
图5为根据又一实施例的实施方案的电路图。
图6A到6F展示根据另外其它实施例的实施方案的电路图。
图7及8展示用晶体管结构取代电阻器340及326的替代性实施例。
虽然本发明可以有各种修改及替代性形式,但是本发明的特定实例实施例已在所述图式中予以展示且在本文中予以详细描述。然而,应明白,本文对特定实例实施例的描述并不希望将本发明限于本文揭示的特定形式,而是相反,本发明将涵盖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全部修改及等效物。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看图式,示意说明特定实例实施例的细节。在所述图式中相同的元件将由相同的数字表示,且类似的元件将由具有不同的小写字母下标的相同数字表示。
如上文提及,根据各种实施例的保护电路可用以保护例如汽车电子设备中使用的区域互连网络(LIN)总线连接引脚及类似物,且更特定来说,用以在处置、插入所述LIN总线及类似物或从其移除时实现高静电放电(ESD)稳健性,且在对所述LIN总线及类似物操作时具有高电磁干扰(EMI)抗扰性。因此,以下描述的技术及相关联的电路图是针对LIN引脚而设计。然而各个实施例及相关联的技术可应用于集成电路装置的任何引脚。
图3A展示改进的保护电路的示范性实施例。如图1及2中所示,集成电路300包括例如通过驱动器104a(可为开路漏极晶体管、三态驱动器等等)及通过接收器104b(可为电平检测器)与外部引脚118及222耦合的电路功能106,例如LIN功能性。依据所述功能性,所述电路可包括仅一接收器104b或仅一驱动器104a或两者。接收器104b及/或驱动器104a也耦合到信号接地220,信号接地220连接到可位于集成电路装置300的集成电路封装上的外部接地或共同连接件222。如上文提及,集成电路装置300可用于例如(但不限于)LIN模块或CAN实施方案。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可使用遭遇类似问题的其它总线系统。
所述保护电路包含耦合于外部引脚118与接地120之间的NMOS晶体管224,其中电阻器226耦合于NMOS晶体管224的栅极与接地之间。单一AC路径由通过第一端子耦合到外部引脚118的电容器310提供。电容器310的第二端子与第一PMOS晶体管320的漏极及电阻器340耦合。PMOS晶体管320的源极及本体与MOS晶体管224的栅极耦合,而PMOS晶体管320的栅极连接到接地。提供漏极耦合到接地且源极及本体也与NMOS晶体管224的栅极耦合的第二PMOS晶体管330。串联耦合于电容器310与NMOS晶体管224的栅极之间的电阻器340与电容器350一起形成低通滤波器。电阻器340与电容器350之间的节点与第二PMOS晶体管330的栅极耦合。根据一些实施例,PMOS晶体管330的栅极电容可足够大以确保此低通功能。根据另外的实施例,可使用针对类似功能性而提供的其它滤波器电路。
根据图3A中展示的提出的实施例,不需要中间到高阈值电压(大于1.5伏)ESD装置,也不需要如图2中以PNP晶体管240所示的快速PNP装置。因此图3A中展示的实施例不具有工艺限制。而且,其使用单一电容路径以执行EMI检测及ESD耦合两者,而如图1中所示的常规实施方案需要两个分离AC路径。
在实践中,当EMI消失时可能不存在使LP滤波电容350放电的路径。因此所述ESD耦合电容可长时间保持旁通到接地,诱发到全ESD能力的长恢复时间。如通过图3A中的虚线指示,可增加与电容器350并联的电阻器360实现此放电路径。但是此电阻必须大且可能需要显著面积。因此,根据如图3B及3C中所示的另一实施例,此也可使用与电容器350并联的二极管连接的晶体管365或370来完成。
图3B中展示第一可能的解决方法,其中提供额外的PMOS晶体管365。此PMOS晶体管365的漏极与电阻器340与电容器350之间的节点耦合。PMOS晶体管365的源极连接到接地。PMOS晶体管365的栅极与其漏极连接,且本体与PMOS晶体管320的本体连接。
在如图3C中所示的第二可能解决方法中,可增加PMOS晶体管370的形式的额外的区域箝位及放电电路以改进如图3A中所示的此新的保护原理。在此实施例中,PMOS晶体管370的源极及本体同电容器350与PMOS晶体管330的源极及本体之间的节点耦合,而栅极及漏极同电阻器340与电容器350之间的节点耦合。当EMI消失时,可针对所述EMI箝位的快速复位而提供用于如图3B及3C中所示的电容器350的此放电路径。
漏极到栅极耦合电容器310通过其栅极连接到接地(共同栅极配置)的PMOS开关晶体管320连接到ESD装置224的栅极。发生在ESD装置224的漏极上的正修正被转移到此PMOS开关320的源极且上拉所述源极。此使开关320接通且使ESD电容器310耦合到ESD装置224的栅极,且因此改进ESD稳健性。
当施加EMI时,开关320的非线性行为诱发在跨电容器310及开关320的波形上产生负DC分量的整流效应。此负DC分量通过低通滤波器340、350提取,且施加于第二PMOS晶体管330的栅极,使其接通并因此将NMOS ESD晶体管224的栅极强接地。因此,到达NMOS ESD装置224的栅极的EMI波形被旁通到接地。而且NMOS ESD装置224处的栅极上的剩余电压具有使其强断开的负分量。
AM低通滤波器340、350的延迟在EMI施加于总线上时延迟旁通开关的“接通”。因此,在EMI扰动开始时可在所述总线上出现短主导脉冲。为最小化所述总线上的此寄生主导状态的持续时间,低通滤波器时间常数必须为短。然而,此时间常数也必须足够大以适当地对低频EMI进行低通滤波。400纳秒的典型的时间常数因此可被视为好的折衷。所述时间常数足够长以滤除1MHz EMI且足够短以在所述总线上产生瞬态,所述瞬态将通过所述接收器的低通/抗尖峰脉冲滤波器滤除且因此不会为系统所察觉。LIN总线的最大数据速率是20KB(最小位持续时间为50微秒)。
如图3A到3C中所示的保护电路可在所述外部连接引脚上实现高ESD稳健性(大于6千伏)及高EMI抗扰性(大于36dBm)。如前文提及,在处置含有所述集成电路的模块期间或当此模块插入汽车总线系统或从汽车总线系统拔除时需要ESD稳健性。当此模块连接到所述汽车总线系统时,不再存在到所述集成电路装置的ESD放电的直接路径。因此所述ESD需求显著较低。然而,连接到所述集成电路的总线线路针对所述汽车周围的电磁场形成好的天线,且可在总线信号上叠加高电平HF电压(EMI)。图3A到3C中展示的电路确保叠加在所述总线信号上的此类高频信号不影响所述总线上的发射的精确度。所述保护电路形成智能型漏极到栅极耦合。因此,可避免漏极到栅极耦合以达到高EMI稳健性。所述保护电路检测外部连接引脚上的任何EMI。如果存在所述EMI,那么ESD装置的漏极到栅极电容被切断或旁通到接地,因此未在所述ESD装置的栅极上注入能量且防止所述ESD保护破坏数据通信。然而,当不存在EMI时,连接所述漏极到栅极电容,因此改进ESD稳健性。
在一些工艺中,所述ESD晶体管的固有漏极到栅极电容311(虚线)足够大以在ESD事件期间耦合所述栅极上的所需能量。因此可能不需要额外的耦合电容器。然而,当线路上存在EMI时,所述固有漏极到栅极电容器311必须接地以防止破坏数据通信。在对图3A到3C中提出的解决方法作出细小的改变的情况下可容易地实现此功能。如展示图3B的经修改电路的图4A中所示,耦合PMOS晶体管320通过PMOS晶体管325取代,PMOS晶体管325现在与ESD晶体管224的栅极断开连接,且现在接地以用作整流器。可对如图3A及3C中所示的电路提供相同改变。
在一些工艺中,ESD晶体管的固有漏极到栅极电容311可能太大而不能在ESD事件期间耦合所述栅极上的最佳能量。此可根据另一实施例借助通过图4A中用虚线展示的额外的栅极到源极/本体电容424增加ESD晶体管224的栅极电容而解决。
当存在EMI时,在晶体管325的漏极上形成具有负分量的脉动电压。此负分量通过电阻器340及电容器350低通滤波器施加于EMI旁通晶体管330的栅极以将其接通。最后将ESD晶体管224的栅极强接地,且所述电路处于类似于根据图3A到3C的先前示意图的情况中,即,ESD晶体管224维持为“断开”。
当发生ESD事件时,EMI旁通晶体管330的栅极上未形成电压,因此所述栅极断开。ESD晶体管224的栅极因此通过电阻器226而弱接地。因此ESD事件通过ESD晶体管224的固有漏极到栅极电容而耦合到ESD晶体管224的栅极。此处所述电路再次处于类似于如图3A到3C中所示的先前示意图的情况中。
应注意,晶体管325及330需要形成于分离阱中。晶体管325的阱(本体)现在接地,而晶体管330的阱(本体)仍连接到ESD晶体管224的栅极。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在此配置中,整流效应主要是归因于晶体管325的固有漏极到阱(本体)二极管425。图4A中用虚线展示此固有二极管425。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4B中所示,整流晶体管326的栅极可连接到ESD晶体管224的栅极。此处整流效应再次主要归因于整流晶体管326的固有漏极到阱(本体)二极管426(虚线)。然而,可稍微修改此二极管的整流效应,从而使所述整流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到ESD晶体管224的栅极而非接地。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4C中所示,使全部PMOS晶体管保持在相同的阱中将会通过晶体管327的固有二极管427维持ESD晶体管224的栅极与电容器310之间的耦合。此处,来自图4A中展示的电路的晶体管325被晶体管327取代,其中晶体管327的漏极再次与电容器310耦合,而源极与栅极接地。用虚线展示寄生二极管427。晶体管327的本体与ESD晶体管224的栅极连接。因此,如图4C中所示的电路将在某种程度上以与图3A到3C的电路相同的方式表现。
当ESD晶体管224具有大于接地装置330的VT(至少大500毫伏)时,可根据又一实施例使用图5的简化解决方法。此处可移除通路晶体管320、LP电容器350及放电晶体管360/365/370,ESD耦合电容310可直接耦合到ESD晶体管224的栅极,且取代前一晶体管330的晶体管335的栅极接地。然而,维持电阻器340有助于保护ESD晶体管224的栅极。当施加EMI时,旁通装置335的非线性在ESD晶体管224的栅极上形成负电压,使其维持“断开”。
当ESD事件发生时,其通过电容器310耦合到ESD晶体管224的栅极。此“接通”旁通装置335。因此旁通装置335大小必须定为中等到弱的旁通装置以允许足够的能量转移到ESD晶体管224的栅极。必须增加晶体管380以确保对旁通装置335的本体施加适当偏压。如图5中所示的所提出的电路可能不如图3A到3C及4A到4B中提出的电路一样作出快速反应,但是另一方面如图5中所示的所提出的电路极为简单且需要的面积小。
当ESD晶体管224的固有漏极到栅极电容311足够大而不需要耦合电容310时,所述电路可极为紧密。因此,图6A展示另一实施例,其中耦合电容器310通过ESD晶体管224的固有漏极到栅极电容取代。对于图5及6A,值得维持弱下拉电阻器226。此确保ESD晶体管224在其保护的引脚上未发生特殊事件时完全断开。
类似于图4A中所示的实施例,当所述固有漏极到栅极电容太大时,可增加额外的栅极到接地电容424,如图6A中的虚线所示。
在一些应用中,对于实施ESD装置224,HV栅极装置或场装置可能是优选的。装置224的阈值电压变得极高,其有益于EMI抗扰性。然而栅极接地装置335在ESD事件期间可将装置224的栅极电压箝位到其阈值电压以下。因此在ESD事件期间装置224中未产生通道,且所述ESD功效将降级。如图6B中所示,此可通过在ESD装置224的栅极与接地网络226、335及380之间增加串联电阻器624来避免。
在此条件下,固有漏极到栅极电容311通常足够大以在ESD事件期间接通所述通道,因此不需要额外的漏极到栅极耦合电容器。如图6C中的实施例所示,当所述固有漏极到栅极电容311太小而不能转移ESD装置224上所需电压时,可增加额外的漏极到栅极耦合电容器610。
在相反的情况下,当固有漏极到栅极电容311太大时,如图6D中所示可增加额外的栅极到接地电容424。而且也可尝试通过接地电阻器值限制栅极电压,然而此解决方法可能不佳,因为箝位效应将取决于ESD事件的斜率,且在慢ESD事件期间可能太强,而在快ESD事件期间可能太弱。在此提醒,应选取电阻器226值以与ESD装置224的栅极电容一起提供约30纳秒RC时间常数。与ESD事件的上升时间相比,此时间常数较长,且因此在ESD事件期间对ESD装置224的栅极上形成的电压产生的影响不大。
如上文提及,ESD装置的栅极上的触发电压可为大且显著超过标准LV装置的漏极/源极允许电压。因此,装置335可能必须配置为HV装置。许多工艺需要用于其HV装置的单一源极/本体节点。因此,如图6A到6D中所示,不再可能对装置335的本体进行分离存取,且如图6E中的实施例所示可移除晶体管380。装置335的本体/源极节点现在连接到接地。有经验的设计者将注意到,装置335的漏极到本体固有二极管将对装置335的整流效应产生显著影响。
如图6F中所示,在ESD晶体管224的漏极与整流晶体管335之间增加耦合电容310或电阻器-电容器组合340、310将改进EMI稳健性。电阻器340如用虚线指示可为任选的。此修改对根据各种其它实施例的图6A到6E也是有效的。
在一些应用中,用户可能偏爱使用MOS或JFET晶体管来代替电阻器。图7中展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其中电阻器226及340通过NMOS晶体管726及740替代。此处,一旦存在Vdd供应电压,晶体管726就“接通”,同时晶体管740将电容器310的第二端子处存在的负交流转移到晶体管330的栅极。如图8中所示,此类晶体管也可为耗尽或JFET装置。当可用时,耗尽或JFET装置826及840的使用是优选的,因为其在零栅极电压下就已“接通”。因此装置224的栅极将一直接地,而不仅仅在存在Vdd时接地。图7及8中提出的解决方法并非详尽的且混合解决方法(例如,取代仅一个电阻器)也是可能的。因此,预期对所述电阻器的其它等效替换。
虽然已参考本发明的实例实施例描绘、描述并定义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此类参考并未暗示对本发明的限制,且不应推断出此限制。如相关领域的且从本发明获益的一般技术人员将想到,所揭示的标的物能够在形式及功能上容许相当大的修改、变更及等效物。本发明的所描绘及描述的实施例仅为实例,且并非本发明的详尽范围。

Claims (38)

1.一种具有自适应静电放电ESD保护的集成电路装置,其包括:
受保护免于ESD的外部连接引脚;
外部接地连接引脚;
自适应静电放电ESD保护电路,其包括:
ESD保护N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OS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外部连接引脚的漏极以及连接到接地的源极及本体;
电阻器,其耦合于所述NMOS晶体管的栅极与接地之间;
第一PMOS晶体管,其具有耦合到所述NMOS晶体管的栅极的源极及连接到接地的漏极;
第一电容器,其具有连接到所述外部连接引脚的第一端子及与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耦合的第二端子,其中所述自适应ESD保护电路内的所述第一电容器是连接到所述外部连接引脚的唯一电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包括
第二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的漏极、连接到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的源极及本体以及连接到接地的栅极,其中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源极及本体连接到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且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到接地;及
滤波器,其耦合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电路,其中所述滤波器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第二电阻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源极与所述栅极之间的第二电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电路,其中所述滤波器的时间常数为约400纳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电路,其中所述滤波器的时间常数为约400纳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其进一步包括
耦合到外部连接件的数据总线接口;
耦合到所述数据总线接口的电路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中所述数据总线接口为数据总线接收器及数据总线驱动器中的至少一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中所述电路功能为数字逻辑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中所述电路功能为模拟电路功能或混合信号电路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二电容器并联耦合的第三电阻器。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进一步包括第三PMOS晶体管,所述第三PMOS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的漏极与栅极、连接到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本体的本体,以及连接到接地的源极。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进一步包括第三PMOS晶体管,所述第三PMOS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的漏极与栅极、连接到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所述本体及源极的本体及源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中待连接到所述外部连接件的数据总线为区域互连网络LIN总线或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包括
第二P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的漏极、连接到接地的源极及本体,其中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源极及本体连接到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且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到接地;及
滤波器,其耦合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中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与接地耦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进一步包括耦合于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与接地之间的第二电容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中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与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耦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路布置,其中所述滤波器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第二电阻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源极与所述栅极之间的第二电容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二电容器并联耦合的第三电阻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进一步包括第三PMOS晶体管,所述第三PMOS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的漏极与栅极、连接到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所述本体的本体及连接到接地的源极。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进一步包括第三PMOS晶体管,所述第三PMOS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的漏极与栅极、连接到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本体及源极的本体及源极。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路布置,其中所述滤波器的时间常数为约400纳秒。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包括
第二P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的漏极、连接到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的本体以及连接到接地的源极与栅极,其中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源极及本体连接到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且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漏极连接到接地;
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第二电阻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源极与所述栅极之间的第二电容器,及
第三PMOS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的源极与栅极、连接到所述接地的漏极及连接到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所述本体的本体。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包括
第二P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其具有耦合到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的漏极、连接到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本体的本体及源极以及连接到接地的栅极,其中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到接地。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与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所述漏极之间的第二电阻器。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中所述NMOS晶体管的栅极-漏极电容形成所述第一电容器。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与接地之间的第二电容器。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与所述第一电阻器之间的第二电阻器。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中所述电阻器由晶体管形成。
3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阻器由晶体管形成。
3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阻器由晶体管形成。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中所述NMOS晶体管的栅极-漏极电容形成所述第一电容器。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本体及栅极连接到接地。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源极通过第二电阻器与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连接。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本体及栅极连接到接地。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源极通过第二电阻器与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连接。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集成电路装置,其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所述源极之间的第三电阻器。
38.一种机动运载工具,其包括
数据总线,其选自由区域互连网络LIN总线及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组成的群组;
集成电路装置,其具有自适应静电放电ESD保护,所述集成电路装置包括:
数据总线接口,其经由外部连接引脚与所述数据总线耦合;
电路功能,其耦合到所述数据总线接口;
外部接地连接引脚;
ESD保护N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OS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外部连接引脚的漏极及连接到接地的源极及本体;
电阻器,其耦合于所述NMOS晶体管的栅极与接地之间;
第一电容器,其具有连接到所述外部连接引脚的第一端子;
第一P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端子的漏极、连接到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的源极及本体以及连接到接地的栅极;
第二PMOS晶体管,其具有连接到所述NMOS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的源极及本体以及连接到接地的漏极;及
滤波器,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第二电阻器,及连接于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所述源极与所述栅极之间的第二电容器。
CN201180066374.8A 2010-12-21 2011-12-09 自适应静电放电(esd)保护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397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061425552P 2010-12-21 2010-12-21
US61/425,552 2010-12-21
US13/288,080 US8462473B2 (en) 2010-12-21 2011-11-03 Adaptive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circuit
US13/288,080 2011-11-03
PCT/US2011/064180 WO2012087614A1 (en) 2010-12-21 2011-12-09 Adaptive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circui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9727A true CN103339727A (zh) 2013-10-02
CN103339727B CN103339727B (zh) 2016-03-23

Family

ID=46234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637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39727B (zh) 2010-12-21 2011-12-09 自适应静电放电(esd)保护电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62473B2 (zh)
EP (1) EP2656386A1 (zh)
CN (1) CN103339727B (zh)
TW (1) TWI544602B (zh)
WO (1) WO2012087614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7306A (zh) * 2014-03-05 2014-06-25 晶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电压开漏极静电放电(esd)保护装置
CN107547076A (zh) * 2016-06-24 2018-01-05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集成电路和系统
CN109922394A (zh) * 2017-12-13 2019-06-2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偏置电压输出电路及驱动电路
CN109937366A (zh) * 2016-11-18 2019-06-25 法国大陆汽车公司 用于保护电子计算机免于短路的装置
CN111490697A (zh) * 2019-01-28 2020-08-04 意法半导体国际有限公司 具有动态耦合到漏极的本体的nmos晶体管
CN112074065A (zh) * 2020-08-31 2020-12-11 上海法雷奥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 静电防护方法、设备、计算机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29967B2 (en) * 2012-06-27 2014-09-09 Triquint Semiconductor, Inc. Body-contacted partially depleted silicon on insulator transistor
US8817437B2 (en) * 2013-01-03 2014-08-26 Amazing Microelectronics Corp. High voltage open-drai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device
US9214932B2 (en) 2013-02-11 2015-12-15 Triquint Semiconductor, Inc. Body-biased switching device
US9203396B1 (en) 2013-02-22 2015-12-01 Triquint Semiconductor, Inc. Radio frequency switch device with source-follower
US9130562B2 (en) 2013-03-13 2015-09-08 Alpha And Omega Semiconductor Incorporated Active ESD protection circuit
US9373612B1 (en) * 2013-05-31 2016-06-21 Altera Corporatio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circuits and methods
JP2014241497A (ja) 2013-06-11 2014-12-25 ローム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
US9153958B2 (en) * 2013-08-15 2015-10-06 Nxp B.V. Bias-insensitive trigger circuit for bigFET ESD supply protection
US9379698B2 (en) * 2014-02-04 2016-06-28 Triquint Semiconductor, Inc.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switching circuit
CN107945829A (zh) * 2016-10-13 2018-04-2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忆导值可调的门极可控三端口忆阻器模拟电路
US10749337B2 (en) 2017-02-09 2020-08-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Integrated ESD event sense detector
TWI729493B (zh) * 2019-09-12 2021-06-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陣列基板
DE102020103706A1 (de) * 2020-02-13 2021-08-1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Halbleiterschalter mit esd-schutzschaltung
US10938387B1 (en) 2020-06-24 2021-03-02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 (LIN) driver circui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90845A1 (en) * 2001-11-15 2003-05-15 Ming-Dou Ker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for a mixed-voltage device using a stacked-transistor- triggered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US20030201457A1 (en) * 2002-04-30 2003-10-30 Shi-Tron Lin Gate-coupled MOSFET ESD protection circuit
US7102862B1 (en) * 2002-10-29 2006-09-05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circuit
US20080232019A1 (en) * 2007-03-22 2008-09-25 Todd Ronald C Decoupling capacitor control circuit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ESD performan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96439B (en) * 2005-08-08 2008-05-01 Silicon Integrated Sys Corp Esd protection circuit
US7885047B2 (en) 2007-11-21 2011-02-08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Adaptive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of device interface for 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 (LIN) bus and the like
US8345396B2 (en) * 2010-03-08 2013-01-01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ors having increased RC delay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90845A1 (en) * 2001-11-15 2003-05-15 Ming-Dou Ker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for a mixed-voltage device using a stacked-transistor- triggered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US20030201457A1 (en) * 2002-04-30 2003-10-30 Shi-Tron Lin Gate-coupled MOSFET ESD protection circuit
US7102862B1 (en) * 2002-10-29 2006-09-05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circuit
US20080232019A1 (en) * 2007-03-22 2008-09-25 Todd Ronald C Decoupling capacitor control circuit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ESD performance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7306A (zh) * 2014-03-05 2014-06-25 晶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电压开漏极静电放电(esd)保护装置
CN103887306B (zh) * 2014-03-05 2017-03-01 晶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电压开漏极静电放电(esd)保护装置
CN107547076A (zh) * 2016-06-24 2018-01-05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集成电路和系统
CN109937366A (zh) * 2016-11-18 2019-06-25 法国大陆汽车公司 用于保护电子计算机免于短路的装置
US11300633B2 (en) 2016-11-18 2022-04-12 Continental Automotive France Device for protecting an electronic computer against a short circuit
CN109937366B (zh) * 2016-11-18 2022-05-17 法国大陆汽车公司 用于保护电子计算机免于短路的装置
CN109922394A (zh) * 2017-12-13 2019-06-2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偏置电压输出电路及驱动电路
CN111490697A (zh) * 2019-01-28 2020-08-04 意法半导体国际有限公司 具有动态耦合到漏极的本体的nmos晶体管
CN112074065A (zh) * 2020-08-31 2020-12-11 上海法雷奥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 静电防护方法、设备、计算机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54963A1 (en) 2012-06-21
TW201232749A (en) 2012-08-01
TWI544602B (zh) 2016-08-01
EP2656386A1 (en) 2013-10-30
US8462473B2 (en) 2013-06-11
CN103339727B (zh) 2016-03-23
WO2012087614A1 (en) 201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9727B (zh) 自适应静电放电(esd)保护电路
CN101842955B (zh) 用于本地互连网络(lin)总线和类似物的装置接口的自适应静电放电(esd)保护
WO2009048619A1 (en) Ground fault detection circuit for use in high voltage motor drive applications
US9112351B2 (e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circuit
JPH1175320A (ja) 過電圧保護回路
US6377434B1 (en) Individual secondary protection device
CN216215876U (zh) 信号端口的静电浪涌防护电路及电子设备
US7130175B2 (en) Monolithic integratable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 transient voltage
US8373951B2 (en) Universal serial bus protection circuit
US9729141B2 (en) Electronic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use in an explosive area
US7518844B1 (en) Over-voltage tolerant ESD protection circuit
JP2003151794A (ja) 自動車用電子制御装置
US696815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devices from interference signals
KR20130143703A (ko) 적응형 정전방전 보호회로
Lepkowski et al. EMI/ESD protection solutions for the CAN bus
JPH04367139A (ja) 出力保護回路付き信号送信回路
JP3060951U (ja) サ―ジ電圧吸収回路
Circuits AND8230/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8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