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9574B - 工程设计工具及可编程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工程设计工具及可编程控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39574B CN103339574B CN201280007339.3A CN201280007339A CN103339574B CN 103339574 B CN103339574 B CN 103339574B CN 201280007339 A CN201280007339 A CN 201280007339A CN 103339574 B CN103339574 B CN 10333957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ameter
- sending
- subordinate
- network
- link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17—Configur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select between sever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87—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ing cross-functional networking aspects
- H04L67/1093—Some peer nodes performing special fun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工程设计工具及可编程控制器具有生成单元,该生成单元通过基于在现场网络中的主控及从属之间彼此不同的变换法则,将控制器网络中的链路设备的发送/接收区域的参数变换为所述现场网络中的接收用链路设备的接收区域的参数和发送用链路设备的发送区域的参数,从而生成所述现场网络中的所述链路设备的发送/接收区域的参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设计工具及可编程控制器。
背景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具有控制器网络和现场网络。控制器网络是在可编程控制器之间以进行控制信号及数据的发送/接收为主要目的的网络。现场网络是在可编程控制器和远程输入/输出单元等现场装置之间,以进行控制信号及数据的发送/接收为主要目的的网络。在该可编程控制器系统中,通过定期地更新网络上的共享存储器和各可编程控制器的内部存储器,从而实现控制信号及数据的发送/接收。
在控制器网络中,在网络上的共享存储器上分配各节点的发送范围。各节点通过向共享存储器的分配给本节点的区域中写入控制信号及数据,从而向网络整体发送数据。另外,通过参照共享存储器的分配给其他节点的发送范围的区域,从而接收来自其他节点的控制信号及数据。
现场网络是在主节点和从属节点之间进行控制信号及数据的发送/接收的网络。作为从属节点的种类,包含远程输入/输出装置和可编程控制器等。在此,对可编程控制器为从属的情况进行说明。将作为从属而连接的可编程控制器,相对于主站点而称为本地站点。主站点通过将控制信号及数据写入至共享存储器上的以各本地站点为目标的数据发送区域,从而使写入的控制信号及数据存储在各本地站点的数据接收区域中,并发送控制信号及数据。另外,各本地站点通过将控制信号及数据写入至共享存储器上的分配给各节点的数据发送区域,从而使写入的控制信号及数据存储在主站点的从各本地站点接收数据的数据接收区域中,主站点接收来自各本地站点的控制信号及数据。
现场网络在可编程控制器之间也能够进行控制信号及数据的发送/接收。在此情况下,在成为主控的可编程控制器和除了主控之外的可编程控制器之间,以上述方法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在除了主控之外的可编程控制器之间,用于数据的发送/接收的区域不同。例如,在除了主控之外的可编程控制器A和除了主控之外的可编程控制器B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情况下,可编程控制器A将控制信号及数据写入至作为可编程控制器A的数据发送区域而分配的区域中。可编程控制器B通过参照可编程控制器A的数据发送区域,从而接收由可编程控制器A写入的控制信号及数据。如上所述,在通过现场网络进行可编程控制器之间的数据发送/接收的情况下,在成为主控的可编程控制器和除了主控之外的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情况、和在除了主控之外的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情况中,用于数据的发送/接收的区域不同。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159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268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控制器网络和现场网络均能够作为在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网络使用,但为了进行数据发送/接收而使用的数据发送区域、接收区域的思路不同。因此,例如在将经由控制器网络在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发送/接收的网络系统,替换为经由现场网络在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发送/接收的网络系统的情况下,难以沿用梯形图程序。
另外,在习惯使用经由控制器网络在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发送/接收的网络系统的用户,构建经由现场网络在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发送/接收的网络系统的情况下,由于必须强烈地意识到控制器网络和现场网络的规格差异,因此麻烦。
例如,对于现场网络,在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情况下,在成为主控的可编程控制器和除了主控之外的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情况、和在除了主控之外的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情况中,用于数据的发送/接收的区域不同。因此,在用户构建经由现场网络在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发送/接收的网络系统时,必须意识到与控制器网络的规格差异而进行参数设定及梯形图编程。由此,难以高效地开发网络系统。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无需意识到控制器网络和现场网络的规格差异,就能够构建网络系统的工程设计工具及可编程控制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工程设计工具及可编程控制器的特征在于,具有生成单元,该生成单元通过基于在现场网络中的主控及从属之间彼此不同的变换法则,将控制器网络中的链路设备的发送/接收区域的参数,变换为所述现场网络中的接收用链路设备的接收区域的参数和发送用链路设备的发送区域的参数,从而生成所述现场网络中的所述链路设备的发送/接收区域的参数。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用户使用现场网络进行控制器间通信的情况下,能够指定控制器网络的链路设备。由此,无需意识到控制器网络和现场网络的规格差异,就能够构建网络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工程设计工具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参数自动变换的流程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网络范围分配的变换法则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刷新参数生成法则(主站点)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刷新参数生成法则(本地站点)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可编程控制器及工程设计工具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可编程控制器及工程设计工具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可编程控制器及工程设计工具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工程设计工具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受本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
使用图1,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工程设计工具4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工程设计工具400的内部结构(功能结构)的图。
工程设计工具400在例如可编程控制器(主控:主站点)和多个可编程控制器(从属:本地站点)经由控制器网络及现场网络连接而成的可编程控制器系统中,安装在与各可编程控制器以可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未图示))中。信息处理装置使用工程设计工具400而生成参数(例如,后述的现场网络用参数421),将生成的参数写入至各可编程控制器中。
工程设计工具400具有第1设定部431、生成部(生成单元)401、第2设定部432及切换部(切换单元)433。上述结构要素例如是在信息处理装置中执行工程设计工具400时,在信息处理装置内生成的结构要素。此外,上述结构要素可以在信息处理装置中执行工程设计工具400时一次性生成各结构要素,也可以在各结构要素开始处理的定时(timing)逐个生成。
第1设定部431在本身处于后述的第1设定模式的状态下,接受用户通过键盘或鼠标等输入部设定的控制器网络用参数411的一部分、即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412的设定指示。此外,将用户能够向第1设定部431设定控制器网络用参数411的状态称为第1设定模式。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412包含例如指定链路继电器LB的发送/接收区域的参数和指定链路寄存器LW的发送/接收区域的参数。第1设定部431在第1设定模式中,按照来自用户的设定指示来设定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412,并将该设定出的设定信息供给至生成部401。
生成部401在第1设定部431处于第1设定模式的状态的情况下,接受通过第1设定部431作为控制器网络用参数411而设定的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412。然后,生成部401基于图3所示的变换法则,将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412变换为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422。图3所示的变换法则是在现场网络的主控(主站点)和从属(本地站点)之间彼此不同的变换法则。即,图3所示的变换法则被确定为链路设备的指定方法在进行通信的2个可编程控制器为主控-从属的关系的情况和从属-从属的关系的情况中相同。
在上述生成部401中进行变换而得到的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422包含例如指定接收用链路设备的接收区域的参数和指定发送用链路设备的发送区域的参数。接收用链路设备的接收区域的参数包含例如指定远程输入RX的接收区域的参数和指定远程寄存器RWr的接收区域的参数。指定发送用链路设备的发送区域的参数包含例如指定远程输出RY的发送区域的参数和指定远程寄存器RWw的发送区域的参数。如上所述,生成部401生成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422作为现场网络用参数421的一部分。
另外,生成部401在第1设定部431处于第1设定模式的状态的情况下,使用变换后的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422,基于图4或图5所示的生成法则,作为现场网络用参数421的另一部分而生成链路设备和定序器CPU的自动刷新参数423,即,用于例如周期性地自动更新链路设备和定序器CPU设备的参数。图4或图5所示的生成法则分别是在现场网络的主控(主站点)和从属(本地站点)之间彼此不同的生成法则。即,图4或图5所示的生成法则被确定为链路设备的指定方法在进行通信的2个可编程控制器为主控-从属的关系的情况和从属-从属的关系的情况中相同。另外,图4所示的生成法则用于工程设计工具400生成可编程控制器(主站点)的参数的情况中,图5所示的生成法则用于工程设计工具400生成可编程控制器(本地站点)的参数的情况中。
第2设定部432在本身处于后述的第2设定模式的状态下,接受用户通过键盘或鼠标等输入部设定的现场网络用参数421的设定指示。此外,将用户能够向第2设定部432设定现场网络用参数421的状态称为第2设定模式。第2设定部432在第2设定模式中,按照来自用户的设定指示设定现场网络用参数421,并将该设定信息供给至生成部401。
与其相对,生成部401接受并保存在第2设定模式中由第2设定部432设定的现场网络用参数421。本次生成部401所接受到的现场网络用参数421由于是作为现场网络用参数而由用户预先输入的参数,因此可以直接使用。
切换部433通过切换第1设定部431和第2设定部432,从而切换第1设定模式和第2设定模式。第1设定模式是与控制器网络的参数有关的设定模式,是通过第1设定部431按照来自用户的设定指示对控制器网络用参数411进行设定的模式。第2设定模式是与现场网络的参数有关的设定模式,是通过第2设定部432按照来自用户的设定指示对现场网络用参数421进行设定的模式。用户使用工程设计工具400(通过切换部433从用户接受来自用户的切换指示),能够任意地切换上述2个模式。
并且,关于用户在工程设计工具400的与控制器网络用参数411有关的设定模式(第1设定模式)下,作为控制器网络用参数411进行设定,并由工程设计工具400而变换为现场网络用参数421的参数,能够使用工程设计工具400而再次变换为控制器网络用参数411。
另外,用户能够通过切换部433任意地切换第1设定模式、第2设定模式而对从可编程控制器读取的现场网络用参数421进行设定。
下面,使用图6,对可编程控制器及工程设计工具40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可编程控制器及工程设计工具400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1中,工程设计工具400使信息处理装置的显示部(例如显示器装置)显示出用于询问是否使用控制器网络用的参数设定方式的对话框画面。并且,工程设计工具400在通过信息处理装置的输入部(例如键盘或鼠标)而接收到使用控制器网络用的参数设定方式的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1为“是”),使处理进入步骤S2。工程设计工具400在通过信息处理装置的输入部而接收到不使用控制器网络用的参数设定方式的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1为“否”),使处理进入步骤S5。
在步骤S2中,工程设计工具400识别出用户已选择“使用控制器网络用的参数设定方式”,并将该识别内容向切换部433通知。切换部433根据该通知,如果当前的设定模式是第1设定模式则保持不变,如果当前的设定模式是其他设定模式(例如第2设定模式)则从当前的设定模式切换为第1设定模式。切换部433将当前的设定模式成为第1设定模式这一情况向第1设定部431通知。
在步骤S3中,第1设定部431根据表示成为第1设定模式这一情况的通知,成为能够从用户接受控制器网络用参数411的状态。由此,第1设定部431接受控制器网络用参数411的设定指示。例如,第1设定部431接受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412的设定指示。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412包含例如指定链路继电器LB的发送/接收区域的参数和指定链路寄存器LW的发送/接收区域的参数。第1设定部431按照来自用户的设定指示而设定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412,并将该设定信息供给至生成部401。
在步骤S4中,生成部401接受由第1设定部431作为控制器网络用参数411而设定的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412。生成部401基于图3所示的变换法则,将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412变换(自动变换)为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422。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422包含例如指定接收用链路设备的接收区域的参数和指定发送用链路设备的发送区域的参数。接收用链路设备的接收区域的参数包含例如指定远程输入RX的接收区域的参数和指定远程寄存器RWr的接收区域的参数。指定发送用链路设备的发送区域的参数包含例如指定远程输出RY的发送区域的参数和指定远程寄存器RWw的发送区域的参数。如上所述,生成部401生成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422作为现场网络用参数421的一部分。
另外,生成部401使用所生成的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422,基于图4或图5所示的生成法则,作为现场网络用参数421的另一部分而生成链路设备和定序器CPU的自动刷新参数423,即用于例如周期性地自动更新链路设备和定序器CPU设备的参数。
在步骤S5中,工程设计工具400识别出用户选择了“使用现场网络用的参数设定方式”,并将该识别内容向切换部433通知。切换部433根据该通知,如果当前的设定模式是第2设定模式则保持不变,如果当前的设定模式是其他设定模式(例如第1设定模式)则从当前的设定模式切换为第2设定模式。切换部433将当前的设定模式成为第2设定模式这一情况向第2设定部432通知。
在步骤S6中,第2设定部432根据表示成为第2设定模式这一情况的通知,成为能够从用户接受现场网络用参数421的状态。由此,第2设定部432接受现场网络用参数421的设定指示。例如,第2设定部432接受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422的设定指示。或者,例如第2设定部432接受链路设备和定序器CPU的自动刷新参数423的设定指示。第2设定部432按照来自用户的设定指示设定现场网络用参数421,并将该设定信息供给至生成部401。
与其相对,生成部401接受由第2设定部432设定的现场网络用参数421。生成部401也可以直接使用接受到的现场网络用参数421。
在步骤S7中,生成部401经由通信接口及通信线路,将生成(或直接使用)的现场网络用参数421和其写入命令发送至各可编程控制器。
在步骤S8中,各可编程控制器经由通信线路接收现场网络用参数421和其写入命令,并写入至内部存储器的规定区域。由此,现场网络用参数421写入至各可编程控制器中。
下面,对工程设计工具400的生成部401中的参数自动变换功能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工程设计工具的参数自动变换功能将由用户设定的控制器网络用参数变换为现场网络用参数的流程的图。在图2中,以站点编号0(主站点)301、站点编号α(本地站点)311、站点编号β(本地站点)321的3站点结构为例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站点编号0作为主站点,但主站点并不限定于站点编号0,也可以是相对于本地站点即站点编号α、站点编号β能够成为升序或降序的基准的站点编号。
在此,设为0<α<β。站点编号0(主站点)301具有控制器网络的发送区域302至304、现场网络的接收区域305、306、发送区域307、308。站点编号α(本地站点)311具有控制器网络的发送区域316至318、现场网络的接收区域312、313、发送区域314、315。站点编号β(本地站点)321具有控制器网络的发送区域326至328、现场网络的接收区域322、323、发送区域324、325。
对站点编号0(主站点)301中的参数变换方法进行说明。用户对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进行设定而作为控制器网络的参数,其中,该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用于确定网络上的各节点的发送范围。在图2的3站点结构的例子中,设定了站点编号0的发送区域302、站点编号α的发送区域303、站点编号β的发送区域304。工程设计工具400基于图3所示的变换法则,将已设定的控制器网络的参数变换为现场网络的参数即链路设备的范围分配的参数。并且,工程设计工具400基于图4所示的生成法则,使用链路设备的范围分配的参数,生成用于例如周期性地自动更新链路设备和定序器CPU设备的自动刷新参数。
下面,对站点编号α(本地站点)311中的参数变换方法进行说明。工程设计工具400按照图5所示的变换法则,基于在站点编号0(主站点)301中设定的控制器网络的参数,生成用于例如周期性地自动更新链路设备和定序器CPU设备的自动刷新参数。
对站点编号β(本地站点)321中的参数变换方法进行说明。与站点编号α(本地站点)311相同地,工程设计工具400按照图5所示的变换法则,基于在站点编号0(主站点)301中设定的控制器网络的参数,生成用于例如周期性地自动更新链路设备和定序器CPU设备的自动刷新参数。
下面,对在使用了上述的参数变换的情况下,在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接收/发送时的流程进行说明。
对站点编号0(主站点)301向其他站点发送数据的情况进行说明。如果站点编号0(主站点)301将数据写入至控制器网络参数的发送区域302,则成为将数据写入至现场网络参数的向站点编号α(本地站点)311的发送区域307。并且,站点编号α(本地站点)311通过现场网络参数的接收区域312接收数据。将接收到的数据变换至控制器网络参数的站点编号0(主站点)301用的发送区域316。
如上所述,站点编号0(主站点)301写入至本站点的发送区域302中的数据,由站点编号α(本地站点)311通过站点编号0(主站点)301用的发送区域316接收。相同地,站点编号0(主站点)301写入至控制器网络参数的发送区域302中的数据,由站点编号β(本地站点)321通过站点编号0(主站点)301用的发送区域326接收。
对站点编号α(本地站点)311向其他站点发送数据的情况进行说明。如果站点编号α(本地站点)311将数据写入至控制器网络参数的发送区域317,则成为将数据写入至现场网络参数的从站点编号α(本地站点)311进行发送的发送区域314。因此,站点编号0(主站点)301通过现场网络参数的接收区域305接收数据。将接收到的数据变换至控制器网络参数的站点编号α(本地站点)311用的发送区域303。
如上所述,站点编号α(本地站点)311写入至本站点的发送区域317中的数据,由站点编号0(主站点)301通过站点编号α(本地站点)311用的发送区域303接收。相同地,站点编号α(本地站点)311写入至控制器网络参数的发送区域317中的数据,由站点编号β(本地站点)321通过现场网络参数的站点编号α(本地站点)311的发送区域327接收。
对站点编号β(本地站点)321向其他站点发送数据的情况进行说明。如果站点编号β(本地站点)321将数据写入至控制器网络参数的发送区域328,则成为将数据写入至现场网络参数的从站点编号β(本地站点)321进行发送的发送区域325中。因此,站点编号0(主站点)301通过现场网络参数的接收区域306接收数据。将接收到的数据变换至控制器网络参数的站点编号β(本地站点)321用的发送区域304。
如上所述,站点编号β(本地站点)321写入至本站点的发送区域328中的数据,由站点编号0(主站点)301通过站点编号β(本地站点)321用的发送区域304接收。相同地,站点编号β(本地站点)321写入至控制器网络参数的发送区域328中的数据,由站点编号α(本地站点)311通过现场网络参数的站点编号β(本地站点)321用的发送区域318接收。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工程设计工具中的参数自动变换功能,进行将由用户作为使用控制器网络的情况下的数据发送/接收区域而指定的区域,自动分配为使用现场网络的情况下的数据发送/接收区域的变换,自动生成现场网络的参数。即,对于作为使用控制器网络的情况下的数据发送/接收区域而设定出的参数,基于在成为主站点的可编程控制器和除了主控之外的可编程控制器之间彼此不同的变换法则,进行参数的变换。换言之,利用将参数写入至可编程控制器中的工程设计工具,将链路设备LB/LW和发送用/接收用链路设备RWw/RWr进行关联,自动生成参数,由此,在用户使用现场网络而进行控制器间通信的情况下,能够指定控制器网络的链路设备LB/LW。由此,在使用现场网络进行控制器间通信的情况下,与用户使用控制器网络的情况相同地,能够进行参数设定、编程。其结果,无需意识到控制器网络和现场网络的规格的差异,就可以构建网络系统。
另外,无需在可编程控制器侧进行固件的变更,因此仅通过可编程控制器中的工程设计工具的升级,就能够使用上述功能。
并且,由用户作为控制器网络的参数而新设定的参数,能够通过工程设计工具进行追加或更新而变换为现场网络的参数。由此,通过系统的追加/变更等,在成为作为现场网络进行管理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应对。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工程设计工具中的参数自动变换功能,使用所生成的现场网络的参数,基于在成为主站点的可编程控制器和除了主站点之外的可编程控制器之间彼此不同的生成法则而生成自动刷新参数,该自动刷新参数是用于周期性地自动更新链路设备和定序器CPU设备的参数。即,用户使用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和自动刷新参数这2个参数,利用定序器CPU设备,通过指定使用控制器网络的情况下的参数的发送/接收区域,从而能够进行可编程控制器间的数据发送/接收。
此外,虽然未在图1中示出,但生成部401也可以在变换为现场网络的参数后,再次变换为控制器网络的参数。由此,在作为控制器网络进行管理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应对。
此外,作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可以将生成部501加入至可编程控制器内。该情况的结构例在图7中示出。在该情况下,将由工程设计工具500的第1设定部531接收到的控制器网络用参数511供给至可编程控制器510的生成部501。生成部501基于图3、图4、图5所示的变换法则,将供给来的控制器网络用参数511变换为现场网络用参数521。在此,在可编程控制器510中具有生成部501的情况下,作为现场网络用参数521而生成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522、链路设备和内部存储器的转发用参数523。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522的变换法则与图3所示的算式相同。另外,链路设备和内部存储器的转发用参数523的变换法则与图4、图5所示的算式相同。切换部533在切换第1设定模式和第2设定模式这点上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
如上所述,通过形成为在可编程控制器510中具有生成部501的方式,即使在使用不具有生成部401(参照图1)的工程设计工具的情况下,使用可编程控制器内的生成部501,也能够使用进行控制器网络的参数和现场网络的参数变换的功能。
另外,在此情况下,可编程控制器及工程设计工具500的动作如图8所示,在以下方面与实施方式不同。
在步骤S13中,第1设定部531进行与步骤S3相同的处理,然后,将控制器网络用参数511的设定信息经由通信接口及通信线路向各可编程控制器发送。
在步骤S14中,各可编程控制器经由通信线路接收包含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512在内的控制器网络用参数511的设定信息。各可编程控制器将接收到的控制器网络用参数511的设定信息供给至生成部501。生成部501基于图3、图4、图5所示的变换法则,将供给来的控制器网络用参数511变换为现场网络用参数521。在此,作为现场网络用参数521而生成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522、链路设备和内部存储器的转发用参数523。
在步骤S16中,第2设定部532进行与步骤S6相同的处理,然后,将现场网络用参数521的设定信息经由通信接口及通信线路向各可编程控制器发送。
在步骤S18中,在各可编程控制器经由通信线路接收到现场网络用参数521的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将接收到的现场网络用参数521的设定信息供给至生成部501。生成部501将在步骤S14中生成的、或接收到的现场网络用参数521写入至内部存储器的规定区域。由此,将现场网络用参数521写入至各可编程控制器中。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由于无需从工程设计工具(信息处理装置)向各可编程控制器发送写入命令,因此,与实施方式相比能够降低发送的信息量。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工程设计工具及可编程控制器在可编程控制器系统中是有效的。
标号的说明
301站点编号0(主站点)
302至304控制器网络的发送区域
305、306现场网络的接收区域
307、308现场网络的发送区域
311站点编号α(本地站点)
312、313现场网络的接收区域
314、315现场网络的发送区域
316至318控制器网络的发送区域
321站点编号β(本地站点)
322、323现场网络的接收区域
324、325现场网络的发送区域
326至328控制器网络的发送区域
400工程设计工具
401生成部
411控制器网络用参数
412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
421现场网络用参数
422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
423链路设备和定序器CPU设备的自动刷新参数
431第1设定部
432第2设定部
433切换部
500工程设计工具
501生成部
510可编程控制器
511控制器网络用参数
512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
521现场网络用参数
522链路设备的网络范围分配
523链路设备和内部存储器的转发用参数
531第1设定部
532第2设定部
533切换部
Claims (10)
1.一种工程设计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生成单元,该生成单元通过基于在现场网络中的主控及多个从属之间彼此不同的变换法则,将控制器网络中的链路设备的发送/接收区域的参数变换为所述现场网络中的接收用链路设备的接收区域的参数和发送用链路设备的发送区域的参数,从而生成所述现场网络中的所述链路设备的发送/接收区域的参数,
所述变换法则是指以如下方式进行变换:
所述主控在与所述多个从属各自之间发送/接收数据的情况下,将数据的发送/接收所用的发送/接收区域的参数,以基于所述多个从属各自的发送/接收区域的量来确定的量进行偏移而实施变换,
所述从属各自在与所述主控或其他所述从属之间发送/接收数据的情况下,将与所述主控或其他所述从属对应的数据的发送/接收所用的发送/接收区域的参数,以与所述主控或其他所述从属对应的量进行偏移而实施变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设计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换法则确定为,链路设备的指定方法在所述现场网络中的主控及从属之间的通信、和从属及从属之间的通信中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设计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单元使用所述生成的参数,基于所述变换法则,生成用于自动更新链路设备和定序器CPU的设备的刷新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设计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法则确定为,链路设备的指定方法在所述现场网络中的主控及从属之间的通信、和从属及从属之间的通信中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设计工具,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用于切换第1设定模式和第2设定模式,其中,该第1设定模式用于设定所述控制器网络中的链路设备的发送/接收区域的参数,该第2设定模式用于设定所述现场网络中的链路设备的发送/接收区域的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设计工具,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用于切换第1设定模式和第2设定模式,其中,该第1设定模式用于设定所述控制器网络中的链路设备的发送/接收区域的参数,该第2设定模式用于设定所述现场网络中的链路设备的发送/接收区域的参数。
7.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生成单元,该生成单元通过基于在现场网络中的主控及多个从属之间彼此不同的变换法则,将控制器网络中的链路设备的发送/接收区域的参数变换为所述现场网络中的接收用链路设备的接收区域的参数和发送用链路设备的发送区域的参数,从而生成所述现场网络中的所述链路设备的发送/接收区域的参数,
所述变换法则是指以如下方式进行变换:
所述主控在与所述多个从属各自之间发送/接收数据的情况下,将数据的发送/接收所用的发送/接收区域的参数,以基于所述多个从属各自的发送/接收区域的量来确定的量进行偏移而实施变换,
所述从属各自在与所述主控或其他所述从属之间发送/接收数据的情况下,将与所述主控或其他所述从属对应的数据的发送/接收所用的发送/接收区域的参数,以与所述主控或其他所述从属对应的量进行偏移而实施变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换法则确定为,链路设备的指定方法在所述现场网络中的主控及从属之间的通信和从属及从属之间的通信中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单元基于所述变换法则,生成用于自动更新链路设备和定序器CPU的设备的刷新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法则确定为,链路设备的指定方法在所述现场网络中的主控及从属之间的通信和从属及从属之间的通信中相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23236 | 2011-02-04 | ||
JP2011023236 | 2011-02-04 | ||
PCT/JP2012/050038 WO2012105277A1 (ja) | 2011-02-04 | 2012-01-04 | 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ツール、及び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39574A CN103339574A (zh) | 2013-10-02 |
CN103339574B true CN103339574B (zh) | 2015-11-25 |
Family
ID=46602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0733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39574B (zh) | 2011-02-04 | 2012-01-04 | 工程设计工具及可编程控制器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30275605A1 (zh) |
JP (1) | JP5414916B2 (zh) |
KR (1) | KR101445997B1 (zh) |
CN (1) | CN103339574B (zh) |
DE (1) | DE112012000671T5 (zh) |
TW (1) | TWI473464B (zh) |
WO (1) | WO201210527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09313B (zh) * | 2016-02-24 | 2017-12-21 |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 工程工具程式及工程工具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1851A (zh) * | 1994-12-29 | 1998-01-28 | 西门子能量及自动化公司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用户定义端口和协议方案 |
CN1605187A (zh) * | 2001-12-18 | 2005-04-06 | 西门子能量及自动化公司 | 利用在plci/o总线上的调制解调器进行plc到plc通信 |
CN1778069A (zh) * | 2003-02-26 | 2006-05-24 | 西门子能量及自动化公司 | 用于网络向导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8510808D0 (en) * | 1985-04-29 | 1985-06-05 | Automation & Computer Systems |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2611388B2 (ja) * | 1988-10-24 | 1997-05-21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データ処理装置 |
JPH0566814A (ja) * | 1991-09-06 | 1993-03-19 | Hitachi Ltd | 通信モジユール |
JPH06188850A (ja) * | 1992-10-23 | 1994-07-08 | Fujitsu Ltd | データ転送方式及びデータ転送装置 |
JPH06138917A (ja) * | 1992-10-30 | 1994-05-20 | Omron Corp |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 |
US5491771A (en) * | 1993-03-26 | 1996-02-13 |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 Real-time implementation of a 8Kbps CELP coder on a DSP pair |
JPH0736374A (ja) * | 1993-07-21 | 1995-02-07 | Omron Corp | データリンクシステム |
JPH08123520A (ja) * | 1994-10-25 | 1996-05-1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駆動制御指令装置と複数台の駆動制御指令装置の同期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同期制御方法 |
JPH11296211A (ja) * | 1998-04-14 | 1999-10-29 | Yaskawa Electric Corp | 入出力装置 |
US6301610B1 (en) * | 2000-02-11 | 2001-10-09 | Union Switch & Signal, Inc. |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054279B2 (en) * | 2000-04-07 | 2006-05-30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signal transformation in a frame-bas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6842454B2 (en) * | 2001-03-14 | 2005-01-11 | Schneider Automation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vice addressing on a computer network |
DE60135505D1 (de) * | 2001-10-02 | 2008-10-02 | Hitachi Ltd | Vorrichtung zum transfer serieller daten |
JP3988605B2 (ja) | 2002-09-30 | 2007-10-10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設定ツール装置 |
JP4001093B2 (ja) * | 2003-09-18 | 2007-10-31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二重化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JP4567982B2 (ja) | 2004-01-29 | 2010-10-27 | 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 | 制御機器のリンク設定装置 |
JP2006310928A (ja) * | 2005-04-26 | 2006-11-09 | Yokogawa Electric Corp | ゲートウェイシステム |
EP2110754B1 (de) * | 2005-06-23 | 2019-02-13 | Hilscher Gesellschaft Für Systemautomation 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ynchronisation von Busteilnehmern eines Automatisierungssystems |
US20070192764A1 (en) * | 2005-12-02 | 2007-08-16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An application comprising a network setting |
US20070263531A1 (en) * | 2006-05-09 | 2007-11-15 | Media Tek, Inc. | System,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networks and method therefor |
US8254253B2 (en) * | 2006-07-05 | 2012-08-28 | Nokia Corporation | Conditional utilization of private short-range wireless networks for service provision and mobility |
JP2009063360A (ja) | 2007-09-05 | 2009-03-26 | Kiyoko Shimizu | Plc通信を用いたエネルギー消費原単位監視システム |
WO2009111325A2 (en) * | 2008-02-29 | 2009-09-11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Scalable, cross-platform method for multi-tile display systems |
JP2010165403A (ja) * | 2009-01-14 | 2010-07-29 | Zoom Corp | マルチトラックレコーダ、及び複数台のマルチトラックレコーダによる同期録音方法 |
-
2012
- 2012-01-04 WO PCT/JP2012/050038 patent/WO201210527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1-04 KR KR1020137023169A patent/KR101445997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2-01-04 JP JP2012555769A patent/JP541491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1-04 CN CN201280007339.3A patent/CN10333957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1-04 DE DE112012000671T patent/DE112012000671T5/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01-04 US US13/993,906 patent/US2013027560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2-01-30 TW TW101102821A patent/TWI47346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1851A (zh) * | 1994-12-29 | 1998-01-28 | 西门子能量及自动化公司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用户定义端口和协议方案 |
CN1605187A (zh) * | 2001-12-18 | 2005-04-06 | 西门子能量及自动化公司 | 利用在plci/o总线上的调制解调器进行plc到plc通信 |
CN1778069A (zh) * | 2003-02-26 | 2006-05-24 | 西门子能量及自动化公司 | 用于网络向导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39574A (zh) | 2013-10-02 |
KR20130124371A (ko) | 2013-11-13 |
TWI473464B (zh) | 2015-02-11 |
KR101445997B1 (ko) | 2014-09-29 |
WO2012105277A1 (ja) | 2012-08-09 |
TW201240385A (en) | 2012-10-01 |
DE112012000671T5 (de) | 2013-12-19 |
JP5414916B2 (ja) | 2014-02-12 |
JPWO2012105277A1 (ja) | 2014-07-03 |
US20130275605A1 (en) | 2013-10-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89578B (zh) | 用于在无线个域网(wpan)中分配装置地址的方法及wpan装置 | |
CN102427482B (zh) | 用于配置现场总线用户的方法 | |
CN103048959B (zh) | 用于配置控制或自动化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5136960A1 (ja) | コントローラ | |
US20120023277A1 (en) |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Automation Device | |
CN102833141A (zh) | 一种基于DSP28335的CANopen从站系统 | |
CN107533328A (zh) | 可互操作的远程终端单元 | |
CN103339574B (zh) | 工程设计工具及可编程控制器 | |
CN105393241B (zh) | 控制系统、主控站点以及远程站点 | |
JP5611158B2 (ja) | データ中継制御装置、リンク間転送設定支援装置およびリンク間転送設定方法 | |
JP6009057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空調システム、中継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06318367A (ja) | バス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バス管理装置 | |
WO2020195516A1 (ja) |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管理方法、管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
CN102752804B (zh) | 通信资源分配系统 | |
JP2015012753A (ja) | オンデマンド型電力制御システム、オンデマンド型電力制御方法及びオンデマンド型電力制御プログラム | |
CN111971630B (zh) | 管理装置及管理系统 | |
JP2013183202A (ja) | 計測情報収集システム、無線ノード、無線ノード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1491267A (zh) | 一种网关及数据传输方法 | |
CN102200773B (zh) | 沥青搅拌站无线网络控制方法和系统 | |
JP5752087B2 (ja) | 制御装置、データ出力制御ユニット、データ入力制御ユニット、および制御ユニット | |
CN110573974A (zh) | 用于监控自动化技术系统的装置、现场总线接入单元和方法 | |
JP2014060636A (ja) | 通信インタフェース変換装置 | |
CN105005374A (zh) | 控制设备和通信系统 | |
IT201900009351A1 (it) | Sistema di controllo in remoto per vibroalimentatori | |
JP5895871B2 (ja) | 管理装置、管理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1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