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2509A - 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 - Google Patents
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32509A CN103332509A CN2013102951581A CN201310295158A CN103332509A CN 103332509 A CN103332509 A CN 103332509A CN 2013102951581 A CN2013102951581 A CN 2013102951581A CN 201310295158 A CN201310295158 A CN 201310295158A CN 103332509 A CN103332509 A CN 1033325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
- oil cylinder
- delaying unloading
- end plate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包括托车梁及其两端设置的端盘,所述托车梁与翻车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翻车机还包括靠车梁与压车梁,靠车梁、压车梁、托车梁两两相互平行设置,且靠车梁上设置的压车臂通过压车油缸与压车梁上设置的压车机构相连接;所述靠车梁的两端与端盘相连接,靠车梁的中部通过上靠车油缸、下靠车油缸与靠板的背部相连接,靠板的侧部通过支撑杆与翻车平台的顶部相连接。本设计不仅采用液压压车靠车对系统冲击小,而且本设计土建深度浅、安装成本低,可应用于地下水丰富地区或老式翻车机更新换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敞车散料翻卸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具体适用于减小翻车机系统的冲击。
背景技术
翻车机是一种用来翻卸铁路敞车散料的大型机械设备。可将有轨车辆翻转或倾斜使之卸料的机械,适用于运输量大的港口和冶金、煤炭、热电等工业部门。现有的侧倾式翻车机主要由回转组件、夹车机构、锁紧装置、平台、驱动装置、传动装置组成。这类翻车机采用机械压车、平台移动靠车,无液压系统,转动部件少、基础工作量低。但是,采用机械压车、平台移动靠车的做法对于不同型号敞车的适应性差,现有翻车机将靠车与压车同步进行,在靠车过程中对车体冲击力大,翻卸时释放的压力会造成车体晃动;平台移动靠车的结构,使靠车时端盘与靠车板的位置发生相对变化,导致整个系统的刚度无法达到理想要求。
现有的C型及O型翻车机虽然能保证较好的刚度与良好的稳定性,但是配套的基础土建工程量较大,在使用旧的侧倾式翻车机基础或再建新的特殊状况下运行的翻车机项目时,尤其是应用在地下水较充沛的南方或港口项目上时,深挖基础极易造成地下水渗漏,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的侧倾式翻车机服役年限普遍已在10年以上,部分甚至已达20年,侧倾式翻车机的更新与改造已势在必行。随着对翻车机翻卸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式C80车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双翻乃至三翻应用需求越来越多,旧的侧倾式翻车机已不能满足现有车况,借用原车型与基础改造成双翻的可能性极低,新的侧倾式翻车机的应用与技术更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在一些受场地、成本限制的地方,发明一种能减缓系统冲击、减少土建工作量、适应新的车体型号、可拓展性强的侧倾式翻车机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268517Y,授权公告日为2009年7月8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侧倾式翻车机,在翻车平台的两端设置有端盘,两端盘之间设置有托车梁,所述的托车梁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夹车臂,所述夹车臂的上端铰接有夹车梁,夹车臂的下端固定有配重块,在夹车臂的下部系固有链条或钢绳,链条或钢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托车梁上。虽然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适应多种型号敞车,但其仍有以下缺陷:
1、该实用新型传统的机械压车、平台移动靠车的做法对于不同车型的适应性不高,其靠车与压车同步进行,在靠车过程中对整个系统造成很大的冲击,翻卸时释放压力时会造成车体晃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翻车机系统对敞车冲击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翻车机系统对敞车冲击小的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包括托车梁及其两端设置的端盘,所述托车梁与翻车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翻车机还包括靠车梁与压车梁,靠车梁、压车梁、托车梁两两相互平行设置,且靠车梁上设置的压车臂通过压车油缸与压车梁上设置的压车机构相连接;
所述靠车梁的两端与端盘相连接,靠车梁的中部通过上靠车油缸、下靠车油缸与靠板的背部相连接,靠板的侧部通过支撑杆与翻车平台的顶部相连接。
所述端盘的中部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包括相互连接的外端轴和内端轴,所述外端轴通过其外部套设的球面滚子轴承与主轴承座旋转配合,主轴承座通过主轴承支撑座固定于土建基座上;所述内端轴通过靠车梁端部法兰与端盘固定连接,所述内端轴通过其外部套设的胀紧联接套与端盘内侧设置的胀紧套环相配合。
所述压车油缸的活塞推杆与压车机构的顶部垂直连接,压车油缸的缸体与压车臂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压车机构的顶部与辅助悬臂的一端相绞连,辅助悬臂的另一端与压车臂的中部相绞连,所述压车臂的顶部与压车油缸的缸体相绞连,压车油缸的活塞推杆与辅助悬臂的顶部相绞连。
所述端盘通过托车梁固定板与托车梁固定连接,所述端盘的边沿设置有钢轨,所述钢轨的末端与托车梁固定板底部近靠车梁处相接触,钢轨的轨道与托车梁下方的传动装置相配合。
所述两端盘之间还设置有平衡梁,所述平衡梁为中空矩形梁,平衡梁与端盘之间采用箱式连接,所述端盘外侧的顶部近钢轨处设置有配重块。
所述端盘内侧的顶部设置有挡料板。
所述靠车梁中部的顶面与上靠车油缸的缸体固定连接,上靠车油缸的活塞推杆与靠板的背部旋转配合,所述靠车梁中部的底面与下靠车油缸的缸体固定连接,下靠车油缸的活塞推杆与靠板的背部旋转配合,所述靠板的正面设置有缓冲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中的靠车梁、托车梁均与端盘固定连接,这样的设计使靠车梁、托车梁端盘结构一体,减小了翻车机翻转过程中的由于相对位置变化造成的系统冲击;同时由于靠车梁固定牢固,在靠车梁中部设置液压的压车、靠车装置,压车臂通过压车油缸与压车梁上设置的压车机构相连接,靠车梁的中部通过上靠车油缸、下靠车油缸与靠板的背部相连接,液压方式靠车、压车对敞车车体的冲击小,且敞车与翻车机之间固定更贴合,进一步减小了翻车时的系统冲击。因此,本设计采用液压压车靠车、结构牢固系统冲击小。
2、本发明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中的端盘的中部设置有主轴,主轴的外端轴通过其外部套设的球面滚子轴承与固定于地基上的主轴承座旋转配合,主轴的内端轴通过靠车梁端部法兰与端盘固定连接,内端轴通过其外部套设的胀紧联接套与端盘内侧设置的胀紧套环相配合;由于翻车机为大型机械设备,其左右两个端盘在现场安装时对两个转动中心的同轴度要求较高,但是由于端盘尺寸较大、焊接变形或其他原因,安装孔的同轴度无法达到要求的精度,针对这一问题,使用球面轴承作为主轴的承装置,使主轴可以有一定的转动空间,在主轴的内端轴处套设胀紧联接套来调整主轴位置,给端盘的加工精度留下一定余量,使内端轴与靠车梁端部法兰能够对准连接。上述设计使靠车梁与两端盘内的主轴成为一体的轴承,而翻车机以该一体的轴承为轴旋转,相对与无法与主轴固定连接的靠车梁,本设计的结构合理,靠车梁的承压能力更强,翻车时的系统震动更小。因此,本设计的靠车梁与主轴固定连接,承压能力强,翻车的系统震动小。
3、本发明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中的压车装置可采用直压和斜压两种压车方式,针对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压车方式,使翻车机的适应性更强。因此,本设计适应性强。
4、本发明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中的端盘外部钢轨的末端与托车梁固定板底部近靠车梁处相接触,这样的设计在保证了翻车平衡的同时,减小了端盘直径,从而使翻车机的土建深度更浅,减小了土建工作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土建深度较浅,使本设计可用于老式翻车机的更新换代,可将原有地基改进后安装新的翻车机,同时本设计还适用于地下水丰富的地区,较浅的深度降低了施工难度、避免翻车机受到地下水侵蚀,有利于延长翻车机的使用寿命。因此,本设计土建深度浅、适用范围广、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靠车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端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主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配重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靠车梁1、上靠车油缸11、下靠车油缸12、靠车梁端部法兰13、压车臂2、压车油缸21、压车机构22、辅助悬臂23、压车梁24、托车梁3、端盘4、钢轨41、平衡梁42、配重块43、托车梁固定板44、挡料板45、翻车平台5、翻车机液压站51、靠板6、支撑杆61、主轴7、球面滚子轴承71、胀紧联接套72、主轴承座73、主轴承支撑座74、胀紧套环75、外端轴76、内端轴77、传动装置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7,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包括托车梁3及其两端设置的端盘4,所述托车梁3与翻车平台5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翻车机还包括靠车梁1与压车梁24,靠车梁1、压车梁24、托车梁3两两相互平行设置,且靠车梁1上设置的压车臂2通过压车油缸21与压车梁24上设置的压车机构22相连接;
所述靠车梁1的两端与端盘4相连接,靠车梁1的中部通过上靠车油缸11、下靠车油缸12与靠板6的背部相连接,靠板6的侧部通过支撑杆61与翻车平台5的顶部相连接。
所述端盘4的中部设置有主轴7,所述主轴7包括相互连接的外端轴76和内端轴77,所述外端轴76通过其外部套设的球面滚子轴承71与主轴承座73旋转配合,主轴承座73通过主轴承支撑座74固定于土建基座上;所述内端轴77通过靠车梁端部法兰13与端盘4固定连接,所述内端轴77通过其外部套设的胀紧联接套72与端盘4内侧设置的胀紧套环75相配合。
所述压车油缸21的活塞推杆与压车机构22的顶部垂直连接,压车油缸21的缸体与压车臂2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压车机构22的顶部与辅助悬臂23的一端相绞连,辅助悬臂23的另一端与压车臂2的中部相绞连,所述压车臂2的顶部与压车油缸21的缸体相绞连,压车油缸21的活塞推杆与辅助悬臂23的顶部相绞连。
所述端盘4通过托车梁固定板44与托车梁3固定连接,所述端盘4的边沿设置有钢轨41,所述钢轨41的末端与托车梁固定板44底部近靠车梁1处相接触,钢轨41的轨道与托车梁3下方的传动装置8相配合。
所述两端盘4之间还设置有平衡梁42,所述平衡梁42为中空矩形梁,平衡梁42与端盘4之间采用箱式连接,所述端盘4外侧的顶部近钢轨41处设置有配重块43。
所述端盘4内侧的顶部设置有挡料板45。
所述靠车梁1中部的顶面与上靠车油缸11的缸体固定连接,上靠车油缸11的活塞推杆与靠板6的背部旋转配合,所述靠车梁1中部的底面与下靠车油缸12的缸体固定连接,下靠车油缸12的活塞推杆与靠板6的背部旋转配合,所述靠板6的正面设置有缓冲橡胶。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
1、胀紧联接套72:参见图4,胀紧联接套72为Z2型胀紧联接套,通过调节胀紧联接套72上的螺栓来调整主轴7位置使其与靠车梁1连接,在上述过程中球面滚子轴承71,可适应主轴小范围的偏移,而不影响翻车机翻转。
2、液压控制:上靠车油缸11、下靠车油缸12和压车油缸21均与翻车机液压站51相通,翻车机液压站51控制三者的动作。
3、由于本设计端盘4的半径较小,为满足翻转时受力平衡的要求,设计了平衡梁42与配重块43。
平衡梁42:平衡梁42为中空矩形梁,其内可填充散料,如钢砂、水泥平衡重力;平衡梁42、靠车梁1、托车梁3的两端均与端盘4固定连接,使翻车机的翻转部分组成一个整体,受力更加合理,稳定性更好。平衡梁42与端盘4之间采用箱式连接,连接牢固可靠。另外,端盘4外侧的顶部近钢轨41处设置有配重块43。
4、挡料板45:端盘4内侧的顶部设置有挡料板45,挡料板45为弧形钢板,在翻车机翻转卸车时起到引导散料的作用。
5、缓冲橡胶:靠板6上设置的缓冲橡胶对靠车翻车起到缓冲作用。
6、传动装置8:传动装置8包括电机、联轴器、减速机、传动齿轮部件,动力沿电机——联轴器——减速机——传动齿轮部件——端盘齿条的方向传动。
实施例1:
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包括托车梁3及其两端设置的端盘4,所述托车梁3与翻车平台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翻车机还包括靠车梁1与压车梁24,靠车梁1、压车梁24、托车梁3两两相互平行设置,且靠车梁1上设置的压车臂2通过压车油缸21与压车梁24上设置的压车机构22相连接,压车油缸21的活塞推杆与压车机构22的顶部垂直连接,压车油缸21的缸体与压车臂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靠车梁1的两端与端盘4相连接,靠车梁1中部的顶面与上靠车油缸11的缸体固定连接,上靠车油缸11的活塞推杆与靠板6的背部旋转配合,所述靠车梁1中部的底面与下靠车油缸12的缸体固定连接,下靠车油缸12的活塞推杆与靠板6的背部旋转配合,所述靠板6的正面设置有缓冲橡胶;所述端盘4的中部设置有主轴7,所述主轴7包括相互连接的外端轴76和内端轴77,所述外端轴76通过其外部套设的球面滚子轴承71与主轴承座73旋转配合,主轴承座73通过主轴承支撑座74固定于土建基座上;所述内端轴77通过靠车梁端部法兰13与端盘4固定连接,所述内端轴77通过其外部套设的胀紧联接套72与端盘4内侧设置的胀紧套环75相配合;所述端盘4通过托车梁固定板44与托车梁3固定连接,所述端盘4的边沿设置有钢轨41,所述钢轨41的末端与托车梁固定板44底部近靠车梁1处相接触,钢轨41的轨道与托车梁3下方的传动装置8相配合;所述两端盘4之间还设置有平衡梁42,所述平衡梁42为中空矩形梁,平衡梁42与端盘4之间采用箱式连接,所述端盘4外侧的顶部近钢轨41处设置有配重块43;所述端盘4内侧的顶部设置有挡料板45。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压车机构22的顶部与辅助悬臂23的一端相绞连,辅助悬臂23的另一端与压车臂2的中部相绞连,所述压车臂2的顶部与压车油缸21的缸体相绞连,压车油缸21的活塞推杆与辅助悬臂23的顶部相绞连。
Claims (8)
1.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包括托车梁(3)及其两端设置的端盘(4),所述托车梁(3)与翻车平台(5)的底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车机还包括靠车梁(1)与压车梁(24),靠车梁(1)、压车梁(24)、托车梁(3)两两相互平行设置,且靠车梁(1)上设置的压车臂(2)通过压车油缸(21)与压车梁(24)上设置的压车机构(22)相连接;
所述靠车梁(1)的两端与端盘(4)相连接,靠车梁(1)的中部通过上靠车油缸(11)、下靠车油缸(12)与靠板(6)的背部相连接,靠板(6)的侧部通过支撑杆(61)与翻车平台(5)的顶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盘(4)的中部设置有主轴(7),所述主轴(7)包括相互连接的外端轴(76)和内端轴(77),所述外端轴(76)通过其外部套设的球面滚子轴承(71)与主轴承座(73)旋转配合,主轴承座(73)通过主轴承支撑座(74)固定于土建基座上;所述内端轴(77)通过靠车梁端部法兰(13)与端盘(4)固定连接,所述内端轴(77)通过其外部套设的胀紧联接套(72)与端盘(4)内侧设置的胀紧套环(75)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车油缸(21)的活塞推杆与压车机构(22)的顶部垂直连接,压车油缸(21)的缸体与压车臂(2)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车机构(22)的顶部与辅助悬臂(23)的一端相绞连,辅助悬臂(23)的另一端与压车臂(2)的中部相绞连,所述压车臂(2)的顶部与压车油缸(21)的缸体相绞连,压车油缸(21)的活塞推杆与辅助悬臂(23)的顶部相绞连。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盘(4)通过托车梁固定板(44)与托车梁(3)固定连接,所述端盘(4)的边沿设置有钢轨(41),所述钢轨(41)的末端与托车梁固定板(44)底部近靠车梁(1)处相接触,钢轨(41)的轨道与托车梁(3)下方的传动装置(8)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端盘(4)之间还设置有平衡梁(42),所述平衡梁(42)为中空矩形梁,平衡梁(42)与端盘(4)之间采用箱式连接,所述端盘(4)外侧的顶部近钢轨(41)处设置有配重块(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盘(4)内侧的顶部设置有挡料板(45)。
8.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车梁(1)中部的顶面与上靠车油缸(11)的缸体固定连接,上靠车油缸(11)的活塞推杆与靠板(6)的背部旋转配合,所述靠车梁(1)中部的底面与下靠车油缸(12)的缸体固定连接,下靠车油缸(12)的活塞推杆与靠板(6)的背部旋转配合,所述靠板(6)的正面设置有缓冲橡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95158.1A CN103332509B (zh) | 2013-07-15 | 2013-07-15 | 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95158.1A CN103332509B (zh) | 2013-07-15 | 2013-07-15 | 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32509A true CN103332509A (zh) | 2013-10-02 |
CN103332509B CN103332509B (zh) | 2016-02-24 |
Family
ID=49240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95158.1A Active CN103332509B (zh) | 2013-07-15 | 2013-07-15 | 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32509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5212190A1 (de) | 2015-06-30 | 2017-01-05 | Takraf Gmbh | Wagonkipper |
CN109850604A (zh) * | 2019-04-08 | 2019-06-07 |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铁路顶开式集装箱及敞车两用翻车机及翻卸方法 |
CN110790043A (zh) * | 2019-12-09 | 2020-02-14 |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铁路平车运输集装箱翻车机压持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68517Y (zh) * | 2008-09-09 | 2009-07-08 | 武汉电力设备厂 | 一种侧倾式翻车机 |
DE102008047716B3 (de) * | 2008-09-18 | 2010-04-15 | ThyssenKrupp Fördertechnik GmbH | Verfahren und Drehkipper zum Entleeren von oben offenen Eisenbahnwaggons |
CN101717022A (zh) * | 2009-11-10 | 2010-06-02 | 王枭 | 单端驱动的c型转子式翻车机 |
CN203372854U (zh) * | 2013-07-15 | 2014-01-01 | 武汉电力设备厂 | 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 |
-
2013
- 2013-07-15 CN CN201310295158.1A patent/CN1033325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68517Y (zh) * | 2008-09-09 | 2009-07-08 | 武汉电力设备厂 | 一种侧倾式翻车机 |
DE102008047716B3 (de) * | 2008-09-18 | 2010-04-15 | ThyssenKrupp Fördertechnik GmbH | Verfahren und Drehkipper zum Entleeren von oben offenen Eisenbahnwaggons |
CN101717022A (zh) * | 2009-11-10 | 2010-06-02 | 王枭 | 单端驱动的c型转子式翻车机 |
CN203372854U (zh) * | 2013-07-15 | 2014-01-01 | 武汉电力设备厂 | 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5212190A1 (de) | 2015-06-30 | 2017-01-05 | Takraf Gmbh | Wagonkipper |
CN109850604A (zh) * | 2019-04-08 | 2019-06-07 |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铁路顶开式集装箱及敞车两用翻车机及翻卸方法 |
CN109850604B (zh) * | 2019-04-08 | 2024-03-19 |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铁路顶开式集装箱及敞车两用翻车机及翻卸方法 |
CN110790043A (zh) * | 2019-12-09 | 2020-02-14 |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铁路平车运输集装箱翻车机压持装置 |
CN110790043B (zh) * | 2019-12-09 | 2023-10-24 |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铁路平车运输集装箱翻车机压持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32509B (zh) | 2016-0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53071U (zh) | 举升平衡装置及安装有该举升平衡装置的前顶自卸车 | |
CN103963845B (zh) | 一种自卸车车架 | |
CN204263875U (zh) | 矿用自卸车防翻平衡悬架 | |
CN201730127U (zh) | 弯臂回转移动式碎石机 | |
CN203372854U (zh) | 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 | |
CN103332509A (zh) | 侧倾式液压压靠车翻车机 | |
CN202063146U (zh) | 一种新型渣土车 | |
CN102490751B (zh) | 铁路货车轴箱悬挂摆动式转向架 | |
CN201730128U (zh) | 小型移动式碎石机 | |
CN203319303U (zh) | 一种适应高低敞车的多功能靠板系统 | |
CN104742683B (zh) | 一种重载荷平衡轴总成 | |
CN203173537U (zh) | 一种新型翻车机压车机构 | |
CN216836237U (zh) | 无基坑液压翻板卸车装置 | |
CN210854467U (zh) | 悬臂平煤机 | |
CN101920833B (zh) | 一种侧立升降式地下垃圾站设备 | |
CN110510381B (zh) | 矿用机车可升降式挡板装置 | |
CN202863061U (zh) | 一种车桥限位系统 | |
CN111059193B (zh) | 一种具有高效的工矿车用减震装置 | |
CN102923426A (zh) | 用于垂直式垃圾中转站的垃圾容器转运车架 | |
CN204196631U (zh) | 一种钢板弹簧式前悬架用三次限位装置 | |
CN208198580U (zh) | 一种新型自卸车副车架 | |
CN201457398U (zh) | 20吨气动自翻车转向架 | |
CN111252576A (zh) | 悬臂平煤机 | |
CN201842445U (zh) | 一种侧立升降式地下垃圾站设备 | |
CN216709130U (zh) | 一种矿用自卸车举升缸支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430064 Wuchang District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City Baishazhou special No. 1 Patentee after: China Electric Construction Group Wuhan heavy industry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64 Wuchang District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City Baishazhou special No. 1 Patentee before: Wuhan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Pl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