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9564A - 阵列元件的装配部件、系统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阵列元件的装配部件、系统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9564A
CN103329564A CN2011800599756A CN201180059975A CN103329564A CN 103329564 A CN103329564 A CN 103329564A CN 2011800599756 A CN2011800599756 A CN 2011800599756A CN 201180059975 A CN201180059975 A CN 201180059975A CN 103329564 A CN103329564 A CN 1033295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
array element
connecting rod
array
contigu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99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29564B (zh
Inventor
艾伦·布洛克·艾德森
本·卡伯特
尤恩·詹姆士·麦克唐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AMSON SYSTEMS ENGINEER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ADAMSON SYSTEMS ENGINEER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AMSON SYSTEMS ENGINEERING Inc filed Critical ADAMSON SYSTEMS ENGINEERING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329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9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9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95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6Supports for loudspeaker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3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4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combining a number of identical transducers
    • H04R1/403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combining a number of identical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7/00Public address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文中公开了用于连接阵列中的扬声器阵列元件的装配部件。装配部件配置为通过能够从壳体滑动延伸的连接杆,将一个阵列元件可释放地附接到另一阵列元件。壳体包括用于接纳邻近的装配部件的连接杆的通道。还提供了用于将邻近的装配部件的连接杆保持在通道内的锁止装置。所公开的装配部件还可以包括额外的锁止装置,其用于将装配部件的连接杆可释放地锁定在用于控制邻近的阵列元件的相对分离的一个或多个位置。

Description

阵列元件的装配部件、系统以及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Adamson等人于2010年10月13日提交的第12/903,925号名为“ARRAY ELEMENT RIGGING COMPONENT,SYSTEM ANDMETHOD(阵列元件的装配部件、系统以及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用于专业扬声器系统中的阵列元件的装配硬件,具体地,本公开涉及阵列元件的装配部件、系统以及方法。
近几十年来,扬声器箱体的大型阵列已经广泛地用于在演唱会制作和舞台表演设备中产生高等级的声压,并且已经开发出了各种阵列配置。在过去的十年中,优选的大型阵列已经演变成被称为线性阵列的单个竖直阵列箱体。类似的线性阵列也可以水平地安装,但在本领域中并不称为线性阵列。
随着扬声器箱体的复杂性增加,关于完整的组装件的术语也出现了的转变。每个扬声器组装件可以包括音频换能器、限定用于相关的低频和中频换能器的空气量的箱体、喇叭形或波形音腔和相关的换能器、装配硬件(通常被称之为吊挂硬件)、放大器、散热器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硬件或网络硬件、或者这些部件的一些组合。因为这些组装件被连结起来形成具有期望的几何形状、功能及性能的阵列,所以更复杂的扬声器箱体现在常被称为阵列元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应用于阵列的组装概念同样适用于更简单的组装应用。
阵列元件通常通过直接附接至箱体的、通过结构设计的装配系统相互连接以形成阵列。装配系统通常包括允许阵列的元件之间成期望角度关系的可调节金属部分。通常使用锁定结构销固定由该角度关系所限定的阵列元件的角度。
执行悬置系统及地面堆放系统都需要装配系统。利用附接至诸如建筑物的屋顶、起重机或临时打桩架系统的顶部结构的升降装置,在最大型的阵列上实施悬置功能。地面堆放功能通常实施在更小型的阵列上,并且阵列元件被手动地操纵。阵列可以放置在地面上或者放置在舞台或平台的边缘上。
装配系统是由多种材料、紧固件,并通过各种加工如焊接组装的。这些组装件包括结构承载构件并因此由世界上某些地方的专业工程师协会进行结构工程认证。因为巡回演出扬声器和固定安装扬声器的任何品牌将使用在许多国家,所以所有装配系统通常设计为满足最严格的工程管辖区标准。被认为是最严格的欧洲的管辖区标准要求用于剧场及演出应用的装配系统的结构设计的安全系数为8。此外,还有关于装置连接和锁定方法的管理限制以及用于安全带的额外要求。
与娱乐业的严格的限制相比,建筑工业要求用于设备如起重机和脚手架的安全系数为3。
由于应用的高安全系数比,装配组装件的重量与明显的起重要求似乎不成比例。因此,装配系统大大增加了阵列元件的重量。
为了实现弯曲阵列,装配系统通常设有两组部件,一对前装配部件安装在箱体的前部附近,一个或两个后装配部件安装在箱体的后部或后部附近。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形成稳定的弯曲阵列。
可得到的阵列元件有两种横截面形状:矩形和梯形。为了利用矩形阵列元件形成并调节弯曲阵列,将在阵列元件的前端之间形成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前装配部件长度可调节,后装配部件为长度固定。为了利用梯形阵列元件形成并调节弯曲阵列,将在阵列元件的后端之间形成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后装配部件为长度可调节,前装配部件为长度固定。
期望的阵列几何形状和需要的阵列元件的角度通常是由预测听音环境中阵列的可能的声学行为的专用模拟软件确定。基于模拟软件,在阵列组装件之前优化几何形状,从而当竖立(或吊挂)的各个阵列元件指向听音区域中的确切规定的位置时其产生均匀的声压分布。由于阵列的有限长度和通常的听音环境的几何形状,阵列的形状通常为弯曲的,并且很多时候弯曲度朝向阵列的下部逐渐增加。因此,元件之间精确且可预测的角度设定是非常重要的。
利用以下设备执行组装和竖立(或吊挂)线性阵列。典型地,被称为装配框架的焊接的金属结构由一个或多个链式起重装置从地面升起。阵列元件附接至装配框架的下侧,并且链式起重装置通过钢缆附接到合适的顶部结构。在屋顶高度为100至200英尺的一些情况下,为了带有音频及照明设备的演出,构建大型临时网格框架。该网格利用钢缆以类似的方式悬置。包括链式起重装置及用于将其从地面升起的框架的最大的阵列重达7000lbs。
材料的弹性会引起安全问题。当负载重物的链式起重装置停止和启动时,钢支承缆的拉伸及网格材料的弯曲结合装配系统的弹性,将引起显著的跳动运动。数吨的重物将快速地上下移动数英寸。这是重大的压伤性危险,经常会发生手指和手的严重受损。
大约有三类用于吊挂以及地面堆放线性阵列的不同方法。第一类方法包括将阵列元件朝下地设置在形成运输设备的一部分的移动轮式台架上。后装配部件首先连结起来以形成链。然后阵列元件的链被起重装置拉起,允许阵列元件摆动就位以及前装配部件连结。通常通过将锁定销根据需要插入到前装配部件或后装配部件而建立阵列元件的角度。这种过程被称为履带方法(caterpillar),并在线性阵列的实施的前些年中占据了主导位置。压伤性危险限于当元件接近以连结前装配部件时元件的剪夹式动作。
第二类方法是履带方法危险的变型,并且该方法现在仍旧在使用。该实施是将前装配部件及后装配部件都进行附接以及设置阵列元件的角度,并且所有的阵列元件朝下地设置于地面的滑动台架上。装配框架附接至阵列的顶端,链式起重装置连接至装配框架。这样的阵列的长度可以达到20英尺,重量可以超过3000lbs。
然后马达开始使阵列的顶端升起。这样使得整个阵列一端由起重装置支承,另一端在接近水平的位置由地板支承。虽然这种情况短暂地存在,但其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是不稳定,而在最坏的情况下则是危险的。阵列元件和装配部件通常适于形成竖直的阵列,而不是形成水平的阵列。
第三类方法的出现是因为一些人认为履带方法过于缓慢。新形式滑动台架变得流行,通过该台架可以以竖直方式堆放四个或更多阵列元件并且可以保证运输安全。所有元件可以始终保持连接,并且可以作为一组阵列元件直接从滑动台架上升起到阵列中。阵列元件的角度在升起之前预设并且成组的阵列元件与其在阵列设计中的位置一致。该成组的阵列元件被技术人员称之为“分包肉(meat pack)”。
已经开发了利用金属部分和结构销设置阵列元件的角度的多种方法。在附接额外的成组元件和设定阵列元件的角度时,需要将已经吊挂到设置在地面上的另一组元件上的重的阵列降下。在这一活动中,压伤性危险非常高。
当阵列的长度限制整个阵列显著的向后倾斜时,大型的弯曲阵列中出现了进一步的问题。阵列吊挂部分的固定角度不能移动。吊挂阵列的最下方的弯曲度导致底部构件向前倾斜的角度经常超过45度。附接另外的分包肉就非常危险。目前,经常可以看到技术人员通过两个前装配部件附接四个为一包的阵列元件,然后将其翻到,该四个为一包的阵列元件位于滑动台架上时,其重量超过900lbs。之后,通过起重装置使阵列下降,直至后装配部件可以连结至倾斜的包,之后将其从地面升起。
通过利用在表演场地演出中常见的叉车将元件的组放置在升高的表面上,或通过手动方式将元件升起放入元件堆中而实现地面堆放功能。地面堆放通常为四到六个构件高。
在一个限制时间的巡演环境中,演出空间的特性是可以提前知道的,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在到达演出地点之前,运行仿真软件。一旦知道了所需的阵列元件角度,所需的角度调节必须快速且高效地执行以不致使阵列装配的开始延迟。
当今的最佳实施允许在吊挂过程开始之前在装配部件中设置阵列角度。但在装配过程开始后,技术人员依然需要到达危险位置,并将结构承载销插入到装配部件中以在结构上确保阵列重量方面的安全。
这种过程需要许多人将手放置在危险区域移动和定位成组的元件以完成结构连接。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并需要非常小心,从而增大了时间本来就有限制的巡演环境中产生延迟的可能性。所有的装配系统受到以一种形式或另一种形式的这些限制。
在演出之后的阵列下降中存在进一步的安全隐患。极重的吊挂阵列需要非常小心地下降,以从连接阵列元件的结构锁定销释放重量,从而允许销的释放和移除。因为装配部件大多数情况下设置在阵列元件的端部或端部附近,所以需要两个技术人员协作努力以移除销,并使元件降低至其休止位置。在该阶段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压伤性危险。
除了现有技术的装配系统的状态的安全限制和过程限制之外,依然存在着许多其他限制。
尽管已经保留了显著的安全余量,但是在从卡车到演出地点的移动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损坏。成组的阵列元件非常重并且经常在演唱会环境中由叉车移动,阵列部件通常安装在阵列元件的外部。除了简单的物理损坏、磨损以及撕裂之外,阵列元件的弯曲应力和错误使用还会导致装配部件的配合不适当。不适当的配合会导致大量的时间损失并且增加安全隐患。
当在巡演环境中从一个城市移动到另一个城市时,装配部件的变形不容易修复。通常不会立刻维修,而使用多种临时措施以使阵列配合起来。这种工作是在“演出必须继续(the show must go on)”这种历史格言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文中所公开的是用于连接阵列中的扬声器阵列元件的装配部件。该装配构件配置成用于通过能够从壳体滑动延伸的连接杆将阵列元件可释放地附接至另一阵列元件。该壳体包括用于接纳邻近的装配部件的连接杆的通道。提供了用于将邻近的装配部件的连接杆保持在通道内的锁止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将装配部件的连接杆可释放地锁定在一个或多个位置的其它锁止装置,该一个或多个位置用于控制邻近的阵列元件的相对分离。
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用于将扬声器阵列元件连接至邻近的阵列元件的装配部件,该装配部件包括长型壳体、连接杆、通道、以及第一锁止装置。其中,壳体可连接至阵列元件;连接杆设置于壳体的一端内,并且能够从壳体的一端滑动延伸;通道从长型壳体的相对端延伸至长型壳体内,通道的尺寸能够接纳从邻近的阵列元件的邻近装配部件延伸的邻近连接杆。第一锁止装置与通道相关联并用于可释放地将邻近的连接杆保持在通道内。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用于将阵列元件连接至邻近的阵列元件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如上所述的装配部件。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连接至一个或多个装配部件的阵列元件,其中该一个或多个装配部件是根据上文所述提供。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互连的阵列元件的阵列,其中阵列中的每个阵列元件是根据上文所述提供。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用于将第一阵列元件与第二阵列元件相互连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于第一阵列元件和第二阵列元件的每个:
将至少一个第一装配部件附接至每个阵列元件,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一装配部件是根据上文所述提供从而连接杆可以锁定在单个延伸位置;
将至少一个第二装配部件附接至每个阵列元件,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二装配部件是根据上文所述提供从而连接杆可以锁定在一个或多个固定的距离;
延伸附接至第二阵列元件的至少一个第二装配部件的连接杆延伸并且将附接至第二阵列元件的至少一个第二装配部件的连接杆锁定在选择的固定的距离;
延伸附接至第一阵列元件的至少一个第一装配部件的连接杆延伸并且锁定附接至第一阵列元件的至少一个第一装配部件的连接杆;以及
使第一阵列元件朝向第二阵列元件移动,直到相应的第一装配部件与相应的第二装配部件互连以使第一阵列元件与第二阵列元件相互连接。
本公开的装配部件、系统以及方法提高了形成阵列元件的阵列的速度、并提高了安全性以及准确性。
参照下面的详细说明及附图,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功能和有利方面。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仅通过示例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是固定装配部件的等距视图;
图2是固定装配部件的端部剖视图;
图3是固定装配部件的等距分解视图;
图4是固定装配部件的部分的等距剖视图;
图5a是锁止机构的右手等距分解图;
图5b是锁止机构的左手等距分解图;
图6是单独的锁止机构的部分的等距视图;
图7a至图7c是在固定装配部件的结构壳体上处于各个位置的锁止机构的侧视图;
图8是锁止机构的剖视图;
图9a是锁止机构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0a是锁止机构的等距剖视图,图10b至图10e是处于各个位置的锁止机构的侧剖视图;
图11a至11d是连接至邻近的固定装配部件的固定装配部件的等距剖视图;
图12是可调节装配部件的等距视图;
图13是可调节装配部件的端部剖视图;
图14是可调节装配部件的部分的等距剖视图;
图15a是可调节装配部件的部分的等距分解图;
图15b是可调节的连接杆的等距视图;
图15c是可调节装配部件的结构壳体中的一组孔的单独视图;
图16a至16e是在自动锁止过程中连接至邻近的可调节装配部件的可调节装配部件的等距剖视图;
图17a至17f是在手动锁止过程中连接至邻近的可调节装配部件的可调节装配部件的等距剖视图;
图18是在地面堆放过程中连接至邻近的可调节装配部件的可调节装配部件的等距剖视图;
图19a至19c是附接有固定装配部件的阵列元件的组及其放大的独立部分的前侧等距视图;
图20a至20b是附接有可调节装配部件的阵列元件的组及其独立部分的后侧等距视图;
图21a、图21b、图22、图23a、图23b及图24是在阵列的吊挂过程中连接至邻近的阵列元件的组的阵列元件的组的侧视图;
图25a、25b、26a、26b、27a及27b是在阵列的吊挂过程中以可替代性方式连接至邻近的阵列元件的组的阵列元件的组的侧视图;
图28a是具有集成锁止机构的可替代性固定装配部件的等距视图;
图28b是图28a的可替代性固定装配部件的端视图;
图29是弹簧球式锁定销的等距视图;以及
图30是可替代性可调节的连接杆和锁止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个实施方式及其各个方面。下面的描述和附图是说明性的,而不应解释为限定本公开。虽然,为了能够全面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方式而描述了多个具体细节,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出于简洁描述的目的,未对公知或常规的细节进行描述。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comprises)”及“包括(comprising)”应解释为开放性的包括,而非排他性的。特别是,当用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s)”及“包括(comprising)”及其变型是指包括特定的特征、步骤或部件。这些术语不应理解为,排除其他特征、步骤或部件的存在。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示例性(exemplary)”是指“作为示例、实例或说明”,而不应解释为相比本文中公开的其他配置是优选或有利的。
当结合粒子的尺寸范围、混合物的成分或其他物理性质或特征使用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约(about)”和“近似(approximately)”意味着:涵盖可能存在于尺寸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中的微小变化,而不排除平均满足大多数尺寸、但在统计上可能存在于此区域外的尺寸的实施方式。本公开不排除诸如这些的实施方式。
固定装配部件
图1和图1a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固定装配部件10。该实施方式中的固定装配部件10配置成用于附接至阵列元件,并且还选择性地用于连接至多达两个其它的邻近的固定装配部件,该其它的邻近的固定装配部件附接至用于形成阵列的相应的其它阵列元件,这将在下文进行描述。因为当固定装配部件10与邻近的装配部件连接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固定,即,不可调节,因此固定装配部件10被称为固定装配部件。
在该实施方式中,固定装配部件10包括结构壳体12。结构壳体12形成为铝挤件,并且固定装配部件10具有设置成从第一端贯通至第二端的通道13。用于将固定装配部件10附接至阵列元件的附接界面与结构壳体12形成一体。在该实施方式中,附接界面成板16的形式,类似于凸缘,板16从结构壳体12的一侧延伸,并且板16具有用于接纳将固定装配部件10附接至阵列元件的紧固件,如穿过其中的螺钉或螺栓的安装孔18。
如图1和图3所示,固定装配部件10还包括通过相应的附接界面24、26连结在结构壳体1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附近的锁止机构20、22。
如图2和图3所示,由热处理的高强度钢形成、并且起到用于铝挤结构壳体12的加强件和引导件的作用的两个杆32、34在通道13内成间隔平行关系地固定。杆32、34都包括螺纹孔40,并且通过机械螺丝36固定在其在通道13内的平行位置,机械螺丝36通过结构壳体12中的通孔38并穿入孔40。
利用作为加强件的热处理的高强度钢杆32、34的加强作用,允许使用铝制造非常紧凑且轻质的固定装配部件,该固定装配部件还具有显著的荷载能力。此外,热处理钢提供用于在通道13内引导其他部件的低摩擦、低磨损表面,这将在下文进行描述。在没有有损于固定装配部件10的尺寸精度的过度弯曲或其他磨损的情况下,这简化了操作并延长了装配部件的使用寿命。此外,铝制结构壳体12包围硬化的钢杆32、24,保护其不直接暴露于碰撞。
固定连接杆42设置成朝向结构壳体12的第一端并且设置在固定装配部件10的杆32、34之间,并被配置成用于插入并连接至邻近的固定装配部件。保持装置56设置成朝向结构壳体12的第二端并且设置在结构壳体12的杆32与杆34之间,并用于当邻近的固定装配部件的固定连接杆插入第二端时,与该固定连接杆相互作用,这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固定连接杆42由硬化钢杆形成,并且可滑动地设置在引导杆32、34之间。由引导杆32、34引导的固定连接杆42进出结构壳体12的滑动移动由结构销44限定。特别是从图4可以看出,结构销44延伸穿过结构壳体12中的相配的孔46、平行的加强杆32、34中相配的孔48以及固定连接杆42中的长槽50。固定连接杆42还具有孔52,孔52的尺寸能够接纳来自邻近的固定装配部件的锁止机构22的锁止销76以将固定连接杆42,进而将固定装配部件10连接至邻近的固定装配部件。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穿过固定连接杆42的锁定孔54允许固定连接杆42通过锁止机构22的锁止销76选择性地被维持在延伸位置或收回位置(即,基本上位于结构壳体12内)。
保持装置56也由硬化钢杆形成,并且可滑动地设置在杆32、34之间。保持装置56在结构壳体12内由引导杆32、34引导的滑动移动由穿过长槽62、孔66、以及孔68的叉形销60(或其他适当的销)和弹簧58的组合控制。如将在下面所描述的那样,保持装置56与锁止机构20相互作用,该锁止机构20本身通过结构壳体12的与杆32、34中的孔69对准的孔68安装至附接界面24。更具体地,保持装置56由弹簧58偏压以延伸,从而处于阻挡锁止机构20的锁止销76进入并穿过通道13的位置。然而,当保持装置56由邻近的固定装配部件的固定连接杆42朝向其收回位置推时,在偏压的作用下挤压弹簧58。当保持装置56克服弹簧58的偏压而被推至收回位置时,其不再阻挡锁止销76通过,因此锁止销76可以穿过通道13。当锁止销76被准许穿过通道13时,其还可以穿过邻近的固定装配部件的固定连接杆42中的孔52,从而将固定装配部件10连接至邻近的装配部件。
如图5a和图5b所示并且如将在下面所描述的,锁止机构20、22可以装载有弹簧,以便于阵列元件的阵列的组装。尤其是,在条件有利的情况下,当锁止机构20、22在弹簧偏压下自动地锁止时,可以更快地完成阵列的组装。然而应当理解,虽然装载弹簧非常有用,但这并不是必需的。此外,用于准许将固定装配部件10连接至邻近的固定装配部件的其他装置也是可能的。然而,下文将继续描述本实施方式。
图5a和图5b示出弹簧负载式锁止机构20、22的分解图(组装图),为了便于描述,在以下段落中使用附图标记70表示。该机构包括主体72(如在图6以及在图8的横截面中所示)、锁止销76、锁止销弹簧78、把手80、锁止销锁定柱82以及锁止销锁定筒84,其中主体72具有用于安装至结构壳体12上的附接界面24、26的集成安装表面74,锁止销锁定柱82垂直地附接至锁止销76。该锁定筒具有槽86、内侧凹口90以及外端部88。
把手80允许操作人员接合锁止销76,以及使锁止销76脱离接合。通过旋转把手80使锁止销接合及脱离接合,进而使锁止机构70锁定和解锁。锁止销76在锁止机构主体72内轴向滑动,并且可以延伸超过主体72。弹簧78致使销76从主体72向外轴向地偏移。锁定柱82允许销76的轴向移动要么保持接合位置要么保持在脱离位置。
图7a示出锁止机构70的锁定位置。如可以看到,锁定柱82放置在内侧凹口90中防止锁止销76轴向移动。图7b示出了锁止机构70的解锁位置。在该位置时,锁定柱82位于锁定筒84的外端部88上。图7c示出锁止机构70的中立位置。在该位置时,锁定柱82放置在筒槽86中,其允许由操作人员手动地轴向移动或在锁止销弹簧78的偏压下轴向移动。
图9a及图9b进一步示出锁止销76的运动以及锁定柱82的作用。
如图10a至图10d所示,由于如上所述的结构,锁止机构70可以放置在的四个关键位置。
图10a示出锁止机构70可以位于的第一位置。当把手80旋转时,使锁止销76解锁以使锁定柱82从内侧凹口90移出并进入锁定筒84中的槽86中,从而实现该位置。然后锁止销76可以收回到脱离位置(参照箭头),并且旋转把手80以使锁定柱82停靠在锁定筒84的外端部88上。这样使得锁止机构70处于脱离且锁定的位置。
图10b示出锁止机构70可以位于的第二位置。通过旋转把手80以使锁定柱82移动至槽86内并与保持装置56相结合,从而实现该位置。然后把手被释放,并且锁止销76通过锁止销弹簧78向前偏压直至其与保持装置56接触。如上所述,除非保持装置56移动至收回位置,否则其将阻挡锁止销76穿过通道13。这样使得锁止机构70处于脱离且负载的位置。
图10c示出锁止机构70可以位于的第三位置。当已经使得保持装置56克服自身的弹簧偏压移动至收回位置(在该位置孔66、68不被阻挡)时,可以实现该位置。当这已经完成时,锁止机构70的锁止销76在弹簧78的偏压下(或操作人员手动地在把手80上施加压力)可以自由穿过孔66、68,从而使锁止销76轴向滑动并穿过锁止机构的主体72。随着锁止销76穿过孔66、68,锁止机构70处于接合且解锁的位置。
图10d示出锁止机构70可以位于的第四位置。当把手动旋转把手80使得锁定柱82牢固地定位在锁定筒84的内侧凹口90中时,可以实现该位置。这样使得锁止机构70处于接合且锁定的位置。
图10e示出锁止机构70可以位于的第五位置。在图10e中,锁止机构70处于接合且锁定的位置,然而把手80处于与图10d所示的朝上位置相反的朝下位置。应当理解,图10e中示出的把手80位置与图10d中示出的把手80的位置功能上等同,因为无论朝上或朝下,锁止机构70都处于接合且锁定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装载有弹簧的锁止机构70使用在固定装配部件10(本文中称为锁止机构20、22)和可调节的装配部件100(本文中称为锁止机构152)上。
在制造环境中,在不附接至阵列元件的情况下,上文所描述的固定装配部件10可以方便地组装和测试。此外,在现场中,可以轻易地从阵列元件拆卸结构壳体12,因此便于固定装配部件10的替换或修理。
固定装配部件的操作
下文是对两个固定装配部件的连接的描述,该一系列操作中具有四个主要步骤。为清晰起见,该一系列操作中的四个主要步骤将使用邻近的两个固定装配部件92、94的局部示图进行描述。固定装配部件92、94均与上文描述的固定装配部件10相同。在图11a至图11d中,固定装配部件的多个部分以剖面形式示出,从而露出通道13、平行的杆之一34、固定连接杆42、滑动保持装置56以及其相关联的弹簧58。
图11a示出定位在固定装配部件94之上,在即将接合和连接之前的固定装配部件92。锁止机构20的把手80定位成与固定装配部件94垂直,因此处于如上文中参照图10b所描述的脱离且负载的位置。
固定装配部件92的弹簧负载的锁止机构22的锁止销76插入固定连接杆42的锁定孔54。因此,固定装配部件92的固定连接杆42固定在延伸位置,从而暴露其连接孔52。
通过弹簧58使位于下方的固定装配部件94的滑动保持装置62偏向结构壳体12内的延伸位置,并且其由叉形销60保持在延伸位置。因此阻挡了固定装配部件94的锁止机构20的弹簧负载的锁止销20穿过通道13。
图11b示出固定装配部件92在沿由箭头所示的方向上朝向固定装配部件94向下移动。在示出的位置,固定装配部件92的延伸的连接杆42已经插入固定装配部件94的通道13中,位于杆32、34之间,并且克服弹簧58的偏压朝向保持装置56的收回位置将滑动保持装置56进一步推入通道13。在收回位置,固定装配部件94的弹簧负载的锁止机构20的锁止销76与连接杆42中的孔54对准。
图11c示出固定装配部件94的弹簧负载的锁止机构20的锁止销76,该锁止销已经在其弹簧偏压下向前移动并且还已经穿过通道13和固定装配部件92的连接杆42中的孔52。这是图10c所示的接合且解锁的位置。应当理解,当保持装置56如图11b所示收回时,在锁止机构20的弹簧78偏置下图11c所示的锁止销76的位置自动呈现。
图11d示出锁止机构20的把手80,其已经被旋转从而与位于下方的固定装配部件94的结构壳体12平行,使得其处于如图10d所示的接合且锁定的位置。
可调节装配部件
图12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可调节装配部件100。该实施方式中的可调节装配部件100配置成附接至阵列元件,并且选择性地用于连接至多达两个另外的邻近可调节装配部件,该两个另外的邻近可调节装配部件附接至用于形成阵列的其他阵列元件,如将在下文描述的。因为当可调节装配部件100与邻近的可调节装配部件连接时,两者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因此其被称为可调节装配部件。
在该实施方式中,可调节装配部件100包括形成为铝挤件结构壳体102,并且具有从第一端贯通至第二端的通道104。用于将可调节装配部件100附接至阵列元件的附接界面与结构壳体102形成一体。在该实施方式中,附接界面为板108的形式,其类似于凸缘,从结构壳体102的一侧延伸,并且具有安装孔110,该安装孔110用于接纳将可调节装配部件100附接至阵列元件的紧固件,如穿过其中的螺钉和螺栓。
如图14和图15a所示,由热处理的高强度钢形成并且起到用于铝挤结构壳体12的加强件和引导件的作用的两个杆112、114在通道104内成间隔平行关系地固定。杆112、114都包括螺纹孔118,并且在通道内其通过机械螺丝118固定在其平行的位置,机械螺丝118通过结构壳体102中的通孔120并穿入孔118。
如上文中参照固定装配部件10所描述的,固定装配部件100中的利用作为加强件的热处理的高强度钢杆112、114的加强允许使用铝制造非常紧凑且轻质的固定装配部件100,该固定装配部件100还具有显著的荷载能力。此外,热处理钢提供低摩擦、低磨损表面,用于在通道104内引导其他部件,这将在下面进行描述。在没有有损于固定装配部件10的尺寸精度的过度弯曲或其他磨损的情况下,这简化了操作并延长了装配部件的使用寿命。
可调节连接杆122设置成朝向结构壳体102的第二端并且设置在杆112、114之间,其配置成用于插入并连接至邻近的可调节装配部件。可旋转保持装置138设置在第一端中并且设置在杆112与杆114之间,其用于当邻近的可调节装配部件的可调节连接杆插入第一端时,与该可调节连接杆相互作用,这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可调节连接杆122由硬化钢杆形成,并且可滑动地设置在引导杆112、114之间。可调节连接杆122在图15b中单独示出。由引导杆112、114引导的可调节连接杆122进出结构壳体12的滑动移动可以使用定位把手124控制,该定位把手124附接至连接杆122并穿过结构壳体102中的槽128凸出。在该实施方式中,定位把手124具有穿过可调节连接杆122中的孔126的螺纹端部。可调节连接杆122具有位于其远端部附近的槽130,并通过结构销132防止其从通道104滑出,该结构销132穿过结构壳体102中的相配的孔134、平行的杆112、114中的相配的孔136以及可调节连接杆122中的槽130。槽130允许可调节连接杆122在通道104内滑动从而使可调节连接杆122延伸至结构壳体102之外并用于连接至邻近的可调节装配部件。
可转动的保持装置138由硬化钢形成,并能够在杆112、114之间绕叉形销140枢转,但由止动销144阻止其绕叉形销140的全旋转。叉形销140穿过壳体102中的孔146以及保持装置150中的孔。止动销144穿过壳体102中的孔150。可转动的保持装置138通过弹簧142被偏压以旋转至靠着止动销144的阻挡位置,该弹簧抵靠在结构壳体102上从而对弹簧起到支承的作用。
如图15所示,保持装置150与锁止机构152相互作用,其中锁止机构152通过附接界面154连结在结构壳体102的第一端部附近。更具体地,保持装置150由弹簧142偏压以阻挡孔154、160,从而阻挡锁止机构152的锁止销76进入孔154、160以及穿过通道104。然而,当保持装置150由邻近的可调节装配部件的可调节连接杆朝向收回位置向内推动时,可以克服弹簧142的偏压使弹簧142绕叉形销140旋转。当克服弹簧142偏压将保持装置138推至收回位置时,其不再阻挡锁止销76的通过,因此锁止销可以穿过通道104。当锁止销76被准许穿过通道104时,其还可以穿过邻近的可调节装配部件的可调节连接杆的槽130以将可调节装配部件连接至邻近的可调节装配部件。
附接界面154包括螺纹孔156和孔158,其中螺纹孔156用于将锁止机构152固定在结构壳体102的一侧上,孔158穿过结构壳体102以允许锁止销76通过穿过通道104和结构壳体102的壁。平行的杆上设有与锁止销76对准的相配的孔164。
因为可调节装配部件100与邻近的可调节装配部件连接时,两者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因此可调节装配部件100被称为可调节装配部件。如图15c详细示出,这种可调节性一部分由结构壳体102中的五个孔(166a到166e)构成的组166提供,并且平行杆上的由五个孔构成的对准的组168允许销,在该实施方式中为弹簧球式锁定销170,垂直地穿过可调节连接杆122上的八个孔(137a至137h)之一、通道104,以及壳体102,这将在下文进行详细描述。
两个额外的孔174、176通过结构壳体102和平行杆112、114,允许额外的弹簧球式锁定销178位于孔174、176的任一中,以将可调节连接杆122锁定在特定位置,从而组装元件的地面堆放阵列,这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可调节装配部件中的一组孔137(137a至137h)和穿过结构壳体102的一组孔166(166a至166e)用来当弹簧球式锁定销170插入时,将可调节连接杆122延伸至并固定在八个不同延伸长度之一。这两个孔的阵列设置成提供这种可调节性从而在阵列的架设(即,吊挂或地面堆放)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从一系列阵列元件之间可能的角度中选择一个角度。应当理解,虽然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八个长度,但是本公开并不要求如此多的固定长度,并且类似地本公开不限于该数量。
特别地,如从图15b可以看出,槽130设有加宽部分131,其提供当连接杆122处于完全收回位置时球式锁定销可以穿过可调节连接杆122并进入到壳体12的最下方的孔166e的区域。
同样如从图15b可以看出,可调节连接杆122的远端部设有凹进133。凹进133被确定尺寸并且定位成靠着邻近的可调节装配部件的弹簧球式锁定销,以如将在下文将描述的那样,限定可调节连接杆插入邻近的可调节装配部件内的范围。
可调节装配部件的操作
下文中,将描述两个可调节装配部件的连接。存在可以实现该连接的三种主要方法。前两种方法-自动锁止和手动锁止-与吊挂阵列相关。第三方法涉及阵列的地面堆放。为了使方法中的步骤清晰起见,将参照相邻的两个可调节装配部件180、182的局部示图进行描述。可调节装配部件180、182均与上文描述的可调节装配部件100相同。为了便于理解,在图16a至16e、图17a至17f、以及图18中,可调节装配部件180、182的部件以剖面形式示出。
自动锁止连接方法
图16a示出定位在可调节装配部件182之上且在接合和连接之前的可调节装配部件180。锁止机构152的把手80定位成与可调节装配部件180垂直,并处于上文中参照图10b和图7d所描述的脱离且负载的位置。更具体地,可转动的保持装置138定位成阻挡锁止销76穿过通道104。
在插入可调节装配部件180之前,使用把手124使可调节装配部件182的可调节连接杆122从上端部伸出,并通过将球式锁定销170插入结构壳体102并且插入连接杆122中的八个孔137之一将可调节装配部件182的可调节连接杆122固定在延伸位置。更具体地,根据与邻近的可调节装配部件180的相关的角度,选择这组孔137中球式锁定销170所要插入的孔。因此槽130被暴露。
图16b示出在沿箭头所示的方向上已经朝向可调节装配部件182向下移动的可调节装配部件180。在图16b所示的位置,可调节装配部件182的延伸的连接杆122已经插入可调节装配部件180的通道104内并且位于杆112、114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延伸的连接杆122已经致使可转动的保持装置138绕叉形销140以如弯曲箭头所示的方式向收回位置旋转。在该位置,连接杆的槽130与锁止机构152的锁止销76对准,并且结构壳体100中的孔158和杆112、114中的相应的孔不再被阻挡。在弹簧的偏压下,已经处于脱离且负载的位置的锁止销76能够穿过通道104及可调节装配部件182的可调节连接杆122中的槽130。
应当注意到,可调节装配部件182的可调节连接杆122可以经过有必要允许锁止销76进入槽130的点。事实上,可调节装配部件180、182可以持续无阻碍地接近,直至其各自的结构壳体102相互接触。
图16c示出可调节装配部件180的装载有弹簧的锁止机构20的锁止销76,其如箭头所示已经在其弹簧偏压下向前移动并穿过通道104及可调节装配部件182的可调节连接杆122的槽130。这是如图10c和图7d所示的接合且解锁的位置。应当理解,当可转动的保持装置138收回(如图16b所示)时,在锁止机构20的弹簧78偏压下图16c所示的锁止销76的位置自动呈现
图16d示出已经旋转至如图10e和图7a所示的接合且锁定的位置的锁止机构20的把手80。应当理解,如图10d、图10e及图7a、图7b所示的把手的接合且锁定的位置之间功能上没有区别;把手位于上方或下方仅是实用性和便利性的问题。
图16e示出在相反的箭头所示的方向上分离的可调节装配部件180、182的结构壳体102,并且其分离的距离由已经与可调节装配部件182的可调节连接杆122中的槽130的顶端接触的锁止销76限定。部件180、182之间的距离d由可调节连接杆122已经从可调节装配部件182延伸出的长度决定。两个部件180、182当前处于承受负载的位置。
手动锁止方法
手动锁止方法与上文中描述的自动锁止方法之间的区别为,手动锁止方法中,在可调节装配部件180、182的各自的结构壳体定位成相邻之前,可调节连接杆不延伸。
更具体地,如图17a所示,可调节装配部件180放置在可调节装配部件182附近并且与可调节装配部件182对准,可调节装配部件182的锁止机构的把手80处于如图10b及7d所示的脱离且负载的位置。在图17a中,球式锁定销170处于其存储位置,并由此穿过可调节连接杆122的加宽部分131。
在图17b中,球式锁定销170示为已经从其存储位置离开。由于球式锁定销170已经从其存储位置离开,可调节连接杆122可以在通道104内移动。
在图17c中,通过向上移动可调节装配部件182的连接杆调节把手124以将锁止机构152的锁止销76与可调节连接杆122的槽130的一部分对准,连接杆122沿箭头的方向从可调节装配部件182的通道104延伸出并延伸到可调节装配部件180的通道104内。
可调节连接杆122插入可调节装配部件180的通道104并且位于可调节装配部件180的杆112、114之间致使保持装置138绕叉形销140旋转至如上所述的收回位置。在该位置,连接杆的槽130与锁止机构152的锁止销76对准,并且结构壳体100中的孔158和杆112、114中的相应的孔不再被阻挡。处于脱离且负载的位置的锁止销76现在能够在弹簧偏压下穿过通道104并且穿过可调节装配部件182的可调节连接杆122的槽130。
图17d示出装载有弹簧的锁止机构20的锁止销76,其已经在其弹簧偏压下向前移动并穿过通道104和槽130。这是如图10c及7d所示的接合且解锁的位置。
图17e示出球式锁定销170已经插入穿过结构壳体102和可调节连接杆122的一组孔137中的一个孔137c。由于球式锁定销170已经以这种方式插入,可调节连接杆122以期望的距离d固定,以获得期望的阵列元件角度位置。
在图17e中,把手80已经被手动转动以使得锁止机构20处于接合且锁定的位置。
图17f示出在沿相反的箭头所示的方向上分离的可调节装配部件180、182的结构壳体102,并且其分离的距离由已经与可调节装配部件182的可调节连接杆122中的槽130的顶端接触的锁止销76限定。部件180、182之间的距离d由可调节连接杆122已经从可调节装配部件182延伸出的长度决定。两个部件180、182当前处于承受负载的位置。
阵列的地面堆放
用于地面堆放阵列元件的固定装配部件的过程与图11a至11d所示的相同。
除了一个附加过程外,用于地面堆放阵列元件的可调节装配部件的过程与图17a至17f所示的过程相同。
如上所述,在槽130内,可调节连接杆122可以在由锁止销76设置的范围内移动。如图16e和17f所示,当部件180、182拉伸且分离地放置时,距离d由处于一组孔137的一个孔中的弹簧球式锁定销170确定。在装配系统堆放或从下方支承的情况下,可调节装配部件180、182保持在如图16d及17e所示的位置。也就是说,可调节装配部件180、182的结构壳体102将正常地相互接触。
因此,为了确定用于提供当地面堆放时期望的角度的距离d,提供额外的特征。特别是,如图15a所示,设有穿过结构壳体102的额外的孔176,如杆112、114中的对应的孔184。
此外,可调节连接杆122的顶部设有凹进133,并且球式锁定销178存储在孔174中,当球式锁定销178不使用时,可以将其移除并穿过额外的孔176放置。
图18示出与球式锁定销178相连的可调节装配部件180、182的剖视图,其中球式锁定销178已经穿过部件180的结构壳体102。穿过结构壳体102的球式锁定销178与可调节装配部件182的可调节连接杆122相接触,具体是与凹进133相接触,并且阻挡可调节装配部件180进一步移动到通道104中。因此可调节连接杆122在球式锁定销178与锁止销76之间被固定就位,从而尺寸d被稳定以用于地面堆放。
利用梯形阵列元件的弯曲阵列的组装
下面将描述使用固定装配部件10和可调节装配部件100的弯曲阵列的组装。
图19a示出准备用于阵列组装的梯形阵列元件200的第一组212的前视图。固定装配部件10牢固地附接至分别的阵列元件200,并且如上所述地连接至与其邻近的固定装配部件。锁止机构20、22位于如图19b、图10e及图7a所示的分别的接合且锁定的位置。然而,位于阵列元件200的第一组212的最上方的阵列元件210上的锁止机构20的锁定把手80放置在如图19c、图10d及图7b所示的脱离且负载的位置。
升降机构,在该实施方式中为链式起重装置214,附接至装配框架216,装配框架216悬置在阵列元件200的第一组212之上。
图20a示出准备用于阵列组装的阵列元件200的第一组212的后视图。邻近的可调节装配部件100牢固地附接至分别的阵列元件200,邻近的可调节装配部件100的可调节连接杆122以分别的距离d设置并且邻近的可调节装配部件100连接至与其相邻的可调节装配部件。如图20b所示,相关联的锁止机构也放置在分别的接合且锁定的位置。根据自动锁止方法,用于附接至位于最上方的阵列元件210的可调节装配部件的可调节连接杆122被延伸,并且使用球式锁定销170固定在期望的距离d处,该距离d用于相应的期望的阵列元件角度。
图21a是在连接至装配框架216之前的阵列元件200的第一组212的侧视图。图21b示出已经连接至阵列元件200的第一组212的最顶端的阵列元件210的可调节装配部件100和固定装配部件10的装配框架216。
如图22所示,装配框架216由链式起重装置214升起,装配框架216继而使阵列元件200升起。当从其倒塌位置升起时,已经升起的阵列元件200的第一组212中的阵列元件200根据可调节装配部件100的可调节连接杆122被设置的距离d从前向后倾斜,使得阵列便于组装并且设置悬置的阵列的最终角度。应当理解,每个阵列元件200之间的距离d可以不必相同。由链式起重装置214进行的升起将继续到阵列元件200的第一组212完全离开阵列元件200的第二组224的顶部。
如图23b所示,当阵列元件200的第一组212完全离开阵列元件200的第二组224的顶部时,阵列元件的第一组212将朝向第二模块223下降。在下降过程中,阵列元件200的第一组212、阵列元件200的第二组224的固定装配部件10、可调节装配部件100保持对准,从而连接杆42、122可以插入邻近的结构壳体12、102中。当装载有弹簧的锁止机构70处于负载且脱离的位置时,一旦插入前进到保持装置56、138不阻挡锁止销76穿过分别的通道13、104的位置,装载有弹簧的锁止销76类似地穿过分别的槽130和孔52,以将阵列元件200的第一组212连接至阵列元件200的第二组224。
在大部分情况下,在弯曲的阵列的组装的准备中,将一组梯形元件200组装到放置在移动台架或地面上的组212、224将导致该组梯形元件的附接有固定装配部件10的前部高于该组梯形元件的附接有可调节部件100的后部。此外,悬置的阵列元件200的第一组212吊挂在竖直位置时,位于该组阵列元件前部的固定装配部件10比位于该组阵列元件后部的可调节装配部件100更低。因此,当固定装配部件10在阵列的前部放置在一起时,位于在阵列后部的相应的可调节装配部件100之间将存在相当大的距离D。
如图23b所示,当阵列元件200与阵列元件的组212、224的组合的几何形状允许时,悬置的阵列元件组可以进一步下降。这样准许阵列元件的第一组212的后部倾斜,从而封闭待连接的相应的可调节装配部件100之间的距离D。如图24所示,一旦连接,组合的阵列元件的组可以作为一个单元悬置。
应当理解,悬置的阵列元件组212能够进一步下降以及因此向后倾斜以连接至另一阵列元件组224的程度由阵列元件的组212、224的弯曲度、整个悬置的组装件的重心以及前升降装置214与装配框架216的连接点的位置确定。由于悬置的阵列元件组向后倾斜,阵列元件组的重量传递给前升降装置214。当重量完全由前升降装置214承受时,阵列元件组将不再倾斜。
根据上文描述,较短的阵列或具有有限弯曲度的阵列可以非常有效地组装和倾斜,但是为了使非常长的阵列或具有显著弯曲度的阵列倾斜,则需要额外的步骤。
图25a示出阵列元件220的长悬置组212,其被调节成切合实际地尽量向后倾斜,并且定位在位于其下方的另一阵列元件组224之上并且连接至该位于其下方的另一组阵列元件224。图25b示出当悬置组212下降至与阵列元件的下方组224邻近时,除非阵列元件的第一组以极限角度倾斜,否则阵列后方的距离D将无法完全封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悬置组212的底部阵列元件上的可调节装配部件100的锁定把手80被设置为位于如图10b所示的脱离且负载的位置。
接着,待升起的组224的顶部元件的可调节装配部件100的锁定把手80设置为位于如图10a所示的脱离且解锁的位置。将锁定把手80放置在如图10a所示的脱离且解锁的位置使得元件自由,从而该元件可以沿如图26a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绕固定的装配部件10手动地向上旋转。
如上所述,阵列元件的向上旋转致使附接至待升起的组224上方的最顶部阵列元件的可调节构件180的延伸的连接杆122进入组212的最底部阵列元件200的可调节构件100的通道104内。弹簧负载的锁止机构的锁止销76将元件锁止起来,然后锁定把手80旋转至如图10e和图7a所示的接合且锁定的位置。
如图26b、图27a及图27b所示,对各个阵列元件200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整个阵列完成并完全悬置。
利用矩形阵列元件的弯曲阵列的组装
许多制造商生产具有矩形横截面线性阵列元件。梯形横截面与矩形横截面的主要区别在于,由于阵列的弯曲度而产生空隙的位置:对于矩形阵列元件的阵列,空隙形成在矩形阵列元件的前端。然而,这种配置产生充分记载的声学干扰,并且至少因为该原因,其远没有梯形阵列元件流行。
因为空隙形成在这种阵列的前端,因此最可能的是可调节装配部件100位于阵列元件的前端或位于阵列元件的前端附近,并且固定装配部件10位于阵列元件的后端。这种几何形状导致当阵列元件组不使用时其呈矩形并且装配部件收回至其存储位置。
利用矩形阵列元件的直线阵列的组装
低频阵列元件的线性阵列通常设置成直线,即,没有角度。因此阵列元件在其前端和后端都具有固定装配部件10。
多组阵列元件准备用于阵列组装并且固定装配部件之间连接牢固地接合且锁定。每个成组的阵列元件通常放置在滑动台架上,以便于使用及运输。
第一步是利用阵列元件组的最上方的元件上的四个锁止机构20,将装配框架附接至阵列元件组的顶端。
然后,利用升降装置214将阵列元件组升起,直至其离开第二组阵列元件。
再之后,使悬置的阵列元件组的下部元件的固定装配部件的连接杆42向下延伸,由锁止机构70将其锁定就位并且把手80处于如图10e和图7a所示的接合且锁定的位置。
将阵列元件组的最上部元件上的锁止机构70的上锁定把手80放置在如图18c、图10d及图7b所示的脱离且负载的位置。
再之后通过升降装置214使悬置模块下降并且使第一组阵列元件的、第二组阵列元件的固定装配部件10小心地相互对准。
当位于悬置模块底部的延伸的连接杆42进入位于第二组阵列元件的顶部的固定装配部件10的通道13时,锁止机构70的锁止销76将被释放,由此使得阵列元件锁止起来。重复该过程直至阵列完成。
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做出多种修改和变型。
例如,如图28a和图28b所示,可替代结构壳体28可以铸造或模制成包括锁止机构的主体。可替代地,锁止机构可以是锁定在方杆中的通常的棘齿元件的形式。
此外,虽然锁止机构70的特征在于弹簧负载的锁止销76,但其中使用如图29所示的弹簧球式锁结构销57的可替代性布置也是可能的。这种销使用内部弹簧,其将轴56上两个球58向外推以将销57锁定在孔内的适当的位置。通过按压位于把手62中间的装载有弹簧的塞60,销57被释放。销57可以利用通过环64的缆绳附接至相关联的装配部件10或装配部件100。
可替代地,如图30所示,可延伸的连接杆可以是圆形或方形杆300的形式,其具有孔或凹口302以及相关联的壳体304,壳体304中设置有适当尺寸的通道306。锁止机构可以是棘齿杆308的形式,其具有类似地使用在工业棘齿机构中的锁齿303、杆308以及枢轴310。棘齿杆308可以安装成穿过壳体304的侧部并可以在壳体的壁中枢转,并且锁齿303延伸至通道306内,杆308延伸至壳体304外侧。杆308可以是装载有弹簧的(未示出),从而当方形杆300插入通道306时,锁齿303自动卡入杆300中的凹口302之一。除非杆308被压下使得锁齿303收回至壳体304的壁内,否则杆300不能从通道306收回。
可替代性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复合物或金属的铸造或模制材料的结构壳体,其允许锁止机构的主体包括在结构壳体中。
另一可替代性实施方式可以利用不包括封闭的通道而由平的杆或沟槽形成的壳体实现,并且通过提供允许暴露的组装件中的功能部件移动的销和孔的组合而使得连接杆和其它装置附接至所述平的杆。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暴露的组装件中的部件不能像本文中公开的封闭的组装件一样防止污染和损坏。
可替代的结构壳体还可以是铸造或模制的。可替代的结构壳体还可形成为其他通常的结构元件的组装件,例如,可以通过成形金属的平的背部中的孔分别地附接至阵列元件以准许由螺钉或螺栓接纳的L形钢或其他金属件。
在可替代性实施方式中,保持装置可以由可以阻挡棘齿机构向前移动方形杆形成。根据该实施方式,当由具有相同尺寸的方形杆制成的连接装置进入结构壳体并将壳体进一步推入保持装置时,棘齿式锁止机构可以被锁定在连接装置的凹口中。
以上通过示例的方式给出了特定的实施方式,但应该理解,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各种修改和替代。还应该理解,权利要求并不限于本文公开的特定形式,而是涵盖了落入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所有修改、等同和替代。

Claims (28)

1.一种用于将阵列元件连接至邻近的阵列元件的装配部件,包括:
长型壳体,可连接至所述阵列元件;
连接杆,设置于所述长型壳体的一端内,并且能够从所述壳体的一端滑动延伸;
通道,从所述长型壳体的相对一端延伸至所述长型壳体内,所述通道的尺寸能够接纳从所述邻近的阵列元件的邻近装配部件延伸的邻近连接杆;以及
第一锁止装置,与所述通道相关联,用于将所述邻近连接杆可释放地保持在所述通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部件,其中,
所述连接杆包括贯穿其中的至少一个孔,并且当所述连接杆从所述长型壳体的所述一端延伸时,所述至少一个孔被暴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部件,其中,
所述第一锁止装置包括销,所述销在锁止位置时穿过所述通道和所述邻近连接杆中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部件,其中,所述邻近连接杆中的所述开口为槽;以及
其中,所述装配部件还包括额外的销,所述额外的销用于将所述邻近连接杆锁定在所述长型壳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配部件,其中,
所述第一锁止装置还包括保持弹簧以朝向所述锁止位置偏置所述销。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部件,还包括可移动的保持装置,所述可移动的保持装置设置在所述通道中,用于阻挡所述销穿过所述通道,直至所述邻近连接杆插入所述通道中取代所述保持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部件,其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被偏置以在没有所述邻近连接杆的情况下将所述保持装置维持在阻挡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部件,其中,
所述通道从所述长型壳体的所述一端延伸至所述长型壳体的所述相对一端;以及
其中,所述连接杆能够在所述通道中滑动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部件,其中,所述连接杆能够在所述通道中的钢杆之间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部件,其中,所述长型壳体由铝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部件,其中,
所述连接杆还包括槽;以及
所述长型壳体还包括定位成延伸穿过所述槽并限制所述连接杆延伸的销。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部件,还包括:
用于将所述连接杆可释放地锁定在单个延伸位置的、与所述通道相关联的第二锁止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配部件,其中,所述单个延伸位置适于将所述连接杆插入另一邻近阵列元件的另一壳体中,并且利用所述另一邻近装配部件可释放地保持所述连接杆,所述另一邻近装配部件连接至所述另一邻近的阵列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配部件,其中,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第二锁止装置还配置成用于将所述连接杆可释放地锁定在所述长型壳体中的凹陷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配部件,其中,所述第二锁止装置包括在锁止位置时穿过所述通道和所述连接杆中的孔的销。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配部件,其中,所述第二锁止装置包括朝向所述锁止位置偏置所述销的保持弹簧。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部件,其中,所述延伸位置适于利用所述另一邻近装配部件可释放地保持所述连接杆,从而使得所述阵列元件与所述另一邻近的阵列元件能够在基本没有空隙的情况下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部件,还包括:
用于将所述连接杆可释放地锁定在一个或多个固定的距离的、与所述通道相关联的第二锁止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配部件,其中,所述固定的距离中的一个或多个距离适于可释放地保持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另一邻近装配部件,从而使得所述阵列元件与所述另一邻近的阵列元件能够以规定的空隙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装配部件,其中,所述第二锁止装置包括在锁止位置时穿过所述通道和所述连接杆中的孔的销;以及
其中,所述连接杆包括多个孔,所述多个孔用于接纳所述销以及用于将所述连接杆相对于所述长型壳体锁定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的距离。
21.根据权利要求12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部件,其中,所述第二锁止装置是弹簧球式锁止销。
22.一种用于将阵列元件连接至邻近的阵列元件的系统,其包括至少两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部件。
23.一种连接至一个或多个装配部件的阵列元件,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装配部件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提供。
24.一种互连的阵列元件的阵列,其中,每个阵列元件根据权利要求23提供。
25.一种用于将第一阵列元件与第二阵列元件相互连接的方法,其包括:
对于所述第一阵列元件和所述第二阵列元件的每个:
将至少一个第一装配部件附接至所述每个阵列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装配部件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提供;
将至少一个第二装配部件附接至所述每个阵列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装配部件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中任一项提供;
延伸附接至所述第二阵列元件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装配部件的连接杆并且将附接至所述第二阵列元件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装配部件的连接杆锁定在选择的固定的距离;
延伸附接至所述第一阵列元件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装配部件的连接杆并且锁定附接至所述第一阵列元件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装配部件的连接杆;以及
使所述第一阵列元件朝向所述第二阵列元件移动,直到相应的第一装配部件与相应的第二装配部件互连,以使所述第一阵列元件与所述第二阵列元件相互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相应的第二装配部件在所述相应的第一装配部件之前互连。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使所述第一阵列元件朝向所述第二阵列元件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阵列元件从所述第二阵列元件的上方朝向所述第二阵列元件下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装配部件已经互连之后的进一步下降使所述第一阵列元件与第二阵列元件以不期望的角度倾斜的情况下,绕所述第一装配部件与所述第二装配部件之间的互连向上旋转所述第二阵列元件。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二阵列元件已经连接至与所述第一阵列元件相对的第三阵列元件的情况下,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旋转之前,释放所述第二阵列元件的所述第二装配部件与所述第三阵列元件之间的互连;以及
在所述旋转之后,恢复所述第二阵列元件的所述第二装配部件与所述第三阵列元件之间的互连。
CN201180059975.6A 2010-10-13 2011-10-13 阵列元件的装配部件、系统以及方法 Active CN1033295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903,925 2010-10-13
US12/903,925 US8590666B2 (en) 2010-10-13 2010-10-13 Array element rigging component, system and method
PCT/CA2011/050646 WO2012048429A1 (en) 2010-10-13 2011-10-13 Array element rigging component, system and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9564A true CN103329564A (zh) 2013-09-25
CN103329564B CN103329564B (zh) 2016-09-28

Family

ID=45934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9975.6A Active CN103329564B (zh) 2010-10-13 2011-10-13 阵列元件的装配部件、系统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90666B2 (zh)
EP (1) EP2628311B1 (zh)
CN (1) CN103329564B (zh)
WO (1) WO201204842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5454A (zh) * 2019-05-02 2020-11-03 迪碧音响技术公司 扬声器箱的连接装置及彼此上下悬挂的扬声器箱布置结构
CN113574908A (zh) * 2019-03-29 2021-10-29 L-声学科技公司 外壳紧固模块
CN113692468A (zh) * 2019-04-17 2021-11-23 安东尼·安森 路面铺垫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88256B1 (fr) * 2012-03-16 2015-01-16 Nexo Enceinte acoustique avec un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mecanique a une autre enceinte et/ou un dispostif de reglage d'angle inter-enceintes
US9432757B2 (en) * 2013-01-23 2016-08-30 Mitek Corp., Inc. Adjustable speaker rigging system
US20160021445A1 (en) * 2014-07-16 2016-01-21 RedSonic Sound, Inc. Modular audio system
NL2014636B1 (en) * 2015-04-14 2016-12-20 Alcons Audio Bv A loudspeaker array suspension.
DE102015121519B4 (de) 2015-12-10 2018-05-24 D&B Audiotechnik Gmbh Verbindungsvorrichtung für Lautsprecherboxen, Anordnung von untereinander hängenden Lautsprecherboxen sowie Verfahren zum Aufbau der Anordnung
US9716929B1 (en) 2016-01-05 2017-07-25 Bose Corporation Relative positioning of speakers
US10334337B2 (en) 2016-02-18 2019-06-25 Bose Corporation Speaker
US9794662B1 (en) 2016-03-29 2017-10-17 Bose Corporation Connection apparatus
US10805719B2 (en) 2017-09-21 2020-10-13 Presonus Audio Electronics, Inc. Constant-directivity two way wedge loudspeaker system
US10954983B2 (en) 2018-12-14 2021-03-23 Raytheon Company Weight-triggered locking feature
FR3091447B1 (fr) * 2018-12-27 2021-01-22 Nexo Armature d’enceinte acoustique comprenant un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à une autre enceinte acoustique et enceinte acoustique comportant une telle armature
DE102019108618B3 (de) * 2019-04-02 2020-07-30 TWAUDIO GmbH Lautsprecher
DE102021100640B4 (de) 2020-01-17 2024-02-01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Verriegelungsmechanismus für aufhängungssystem
GB2591818A (en) 2020-02-10 2021-08-11 Funktion One Res Loudspeaker rigging apparatu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70070A1 (en) * 2002-03-08 2003-09-11 Mills John S. Quick install positive lock pin
US20060210095A1 (en) * 2004-01-13 2006-09-21 Meyer Sound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Loudspeaker rigging system having contained maneuverable connecting links
EP2172182A2 (en) * 2008-10-02 2010-04-07 F. Hoffmann-La Roche AG Manual filling aid with push button fill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98860B2 (en) * 2000-07-31 2007-11-20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Rigging system for line array speakers
ES2364817T3 (es) * 2001-02-20 2011-09-14 Meyer Sound Laboratories, Inc. Sistema de envoltura para altavoces.
US7206427B2 (en) * 2003-04-22 2007-04-17 Hpv Technologies Llc Flat panel surface array
US7328769B1 (en) * 2004-08-04 2008-02-12 Alan Brock Adamson Rigging system for loudspeaker arrays
US7261180B1 (en) * 2005-05-06 2007-08-28 Anthony R Faranda Rigging system for speaker cabinets
DE102008017507B4 (de) 2007-05-04 2012-09-06 Martin Kling Aus mehreren Lautsprechern mit Schnappverbindungen zusammengestellte Lautsprechergrupp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70070A1 (en) * 2002-03-08 2003-09-11 Mills John S. Quick install positive lock pin
US20060210095A1 (en) * 2004-01-13 2006-09-21 Meyer Sound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Loudspeaker rigging system having contained maneuverable connecting links
EP2172182A2 (en) * 2008-10-02 2010-04-07 F. Hoffmann-La Roche AG Manual filling aid with push button fill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4908A (zh) * 2019-03-29 2021-10-29 L-声学科技公司 外壳紧固模块
CN113692468A (zh) * 2019-04-17 2021-11-23 安东尼·安森 路面铺垫
CN113692468B (zh) * 2019-04-17 2023-10-20 安东尼·安森 路面铺垫
CN111885454A (zh) * 2019-05-02 2020-11-03 迪碧音响技术公司 扬声器箱的连接装置及彼此上下悬挂的扬声器箱布置结构
CN111885454B (zh) * 2019-05-02 2022-08-16 迪碧音响技术公司 扬声器箱的连接装置及彼此上下悬挂的扬声器箱布置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28311A4 (en) 2017-12-20
WO2012048429A1 (en) 2012-04-19
EP2628311A1 (en) 2013-08-21
EP2628311B1 (en) 2018-12-05
CN103329564B (zh) 2016-09-28
US20120093347A1 (en) 2012-04-19
US8590666B2 (en) 2013-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9564A (zh) 阵列元件的装配部件、系统以及方法
JP5848429B2 (ja) クレーンのためのカウンタウェイトブロック及びアセンブリ
US8302735B2 (en) Self-erecting suspension platform system
KR101251991B1 (ko) 고가 사다리차
EP1509473B1 (en) Safety fence at upper part of cab
CN101956452B (zh) 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多功能附墙支承座
US20040187426A1 (en) Structures and components thereof
US20050230194A1 (en) Safety fence at upper part of cab
CN210680788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
CN101468772A (zh) 电梯的平衡重
KR101283567B1 (ko) 고가 사다리차
CN214167101U (zh) 一种设备垂直运输吊笼
JP2001122591A (ja) 引越作業用高所作業車
CN201835516U (zh) 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多功能附墙支承座
CN215249120U (zh) 一种配重装置及平衡力矩抱杆
CN216736470U (zh) 倒片装置及玻璃倒片系统
JP2532329Y2 (ja) 車載式墜落防止用作業台
JP2006144234A (ja) パネル吊り込み方法
KR20180100643A (ko) 적어도 하나의 전기 에너지 저장 유닛을 저장하기 위한 고정식 쉘터
JP2006103832A (ja) クライミングクレーンの反力受け構造
JP2009147017A (ja) 電子機器用ラック
JP3100746U (ja) 機械式多段トランクボックス装置
JP2022020577A (ja) 架台、移動筐体システム、筐体自立支持方法および筐体積載方法
CN112319583A (zh) 一种消防窗生产运输装置
JPH0582914U (ja) 組立式クレーン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