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9477B - 通信接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接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9477B
CN103329477B CN201180066073.5A CN201180066073A CN103329477B CN 103329477 B CN103329477 B CN 103329477B CN 201180066073 A CN201180066073 A CN 201180066073A CN 103329477 B CN103329477 B CN 1033294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bauds
data
bauds
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60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29477A (zh
Inventor
远藤聪
小泉吉秋
樋熊利康
向井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29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9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9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94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6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the data rate of an incoming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4Hybri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6418Hybrid trans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5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of signals before transmitting or retransmitting for chang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9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L25/4906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binary codes
    • H04L25/4908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binary codes using mBnB codes
    • H04L25/491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binary codes using mBnB codes using 1B2B c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采样部(12)进行经由专用通信线(L2)接收到的接收信号的采样。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根据接收信号中包含的起始比特的采样数来测定数据传输速度。比特判定部(14)以由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进行接收信号的比特判定,取得接收信号中包含的串行数据。发送部(11)经由专用通信线(L2)发送包括从MPU发送的串行数据的发送信号。MPU通信部(10)将从MPU发送的串行数据输出到发送部,将由比特判定部(14)取得的串行数据输出到MPU。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根据从发送部(11)发送了数据传输速度不同的多个发送信号时的响应信号的接收状态,调整数据传输速度。

Description

通信接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了使用串行接口的采样技术的通信功能的空调设备间的通信接口装置。
背景技术
提出了根据所接收到的串行数据来探测数据传输速度、并以与数据传输速度对应的最佳的频率进行采样的通信处理系统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例如,专利文献2公开的通信处理系统从通信用信号探测数据传输速度,生成与该探测的数据传输速度对应的采样时钟。进而,该通信处理系统从频率特性不同的多个采样滤波器电路中,选择与所探测的数据传输速度对应的采样滤波器电路,以与输入信号的数据传输速度对应的最佳的频率进行采样。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1996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039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以往已知这样从通信用信号探测数据传输速度、并以与数据传输速度对应的最佳的频率进行采样的技术。但是,根据所接收的串行数据来决定数据传输速度、并且根据通信环境使数据传输速度自适应化的技术尚未确立。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情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通信环境使数据传输速度自适应化的通信接口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通信接口装置是处理器的通信接口装置,采样部进行经由通信线接收到的接收信号的采样。数据传输速度测定部根据接收信号中包含的起始比特的采样数,测定数据传输速度。比特判定部以由数据传输速度测定部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进行接收信号的比特判定,取得接收信号中包含的串行数据。发送部以由数据传输速度测定部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经由通信线发送包括从处理器发送的串行数据的发送信号。处理器通信部将从处理器发送的串行数据输出到发送部,将由比特判定部取得的串行数据输出到处理器。调整部根据从发送部发送了数据传输速度不同的多个发送信号时的响应信号的接收状态,调整数据传输速度。
根据本发明,调整部根据从发送部发送了数据传输速度不同的多个发送信号时的响应信号的接收状态,调整数据的传输速度。由此,能够根据实际的数据的发送接收的状态来决定数据传输速度,所以能够根据通信环境使数据传输速度自适应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嵌入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通信接口装置的空调单元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通信接口装置的概要性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接收到接收信号时的处理的流程的时序图(其1)。
图4是示出接收到接收信号时的处理的流程的时序图(其2)。
图5是示出发送发送信号时的处理的流程的时序图(其1)。
图6是示出发送发送信号时的处理的流程的时序图(其2)。
图7(A)以及图7(B)是示出作为传送路径上的符号方式的RZ(Return to Zero,归零)方式的信号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数据传输速度测定处理的示意图。
图9是用于说明在空调单元间调整数据传输速度的情形的时序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通信接口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1(A)是示出刚刚发送之后的信号波形的图。图11(B)是示出即将接收之前的信号波形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通信接口装置在空调单元间调整数据传输速度的情形的时序图。
(符号说明)
1:通信接口(I/F)装置;2:MPU;3:电平变换电路;10:MPU通信部;11:发送部;12:采样部;13: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4:比特判定部;15:错误判定部;16:发送数据寄存器;17:接收数据寄存器;18:错误状态寄存器;20:命令解析部;21:响应部;22:中断生成部;30:信号波形;50:日志管理部;51:采样日志寄存器;60、61:信号波形;100、100a、100b:空调单元;L1:专用通信线;L2、L3:专用通信线;L4:通信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
在该实施方式中,空调单元是指,空调机的室内机、室外机或者遥控器。
图1示出该实施方式的空调单元100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空调单元100中,嵌入了通信接口(I/F)装置1。通信I/F装置1通过例如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而被安装。
更具体而言,空调单元100具备通信I/F装置1、MPU2、以及电平变换电路3。
通信I/F装置1和MPU2通过作为串行传送路径的专用通信线L1而连接。另外,通信I/F装置1和电平变换电路3通过作为串行传送路径的专用通信线L2、L3而连接。另外,电平变换电路3经由作为串行传送路径的通信线L4而与其他空调单元(未图示)连接。另外,专用通信线L2、L3连接,专用通信线L2的信号电平的变化与专用通信线L3的信号电平始终相同。
MPU2对空调单元100整体进行总体控制,并且与经由通信线L4连接的其他空调单元的MPU进行数据通信,进行空调单元间的协调动作。
电平变换电路3变更经由专用通信线L2从通信I/F装置1输出的信号的电压而输出到通信线L4。另外,电平变换电路3将经由通信线L4输入的信号变更为适合于通信I/F装置1的电压,输出到通信I/F装置1。
通信I/F装置1经由电平变换电路3,作为MPU2的外部通信接口而发挥功能。
图2概要地示出该实施方式的通信接口(I/F)装置1的结构。如图2所示,通信I/F装置1具备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单元)通信部10、发送部11、采样部12、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比特判定部14、错误判定部15、发送数据寄存器16、接收数据寄存器17、以及错误状态寄存器18。
MPU通信部10与MPU2通过专用通信线L1而连接。MPU通信部10与MPU2之间发送接收命令、响应、中断信号。MPU通信部10具备命令解析部20、响应部21、以及中断生成部22。MPU通信部10将从MPU2发送的串行数据输出到发送部11,将由比特判定部14取得的串行数据输出到MPU2。
命令解析部20对经由专用通信线L1从MPU2接收的命令进行解析。响应部21根据命令的解析结果,经由专用通信线L1将响应数据回送到MPU2。中断生成部22经由专用通信线L1向MPU2输出中断信号。
发送部11与电平变换电路3通过专用通信线L2连接。发送部11经由专用通信线L2向电平变换电路3发送包括从MPU2发送的串行数据的发送信号。
采样部12与电平变换电路3通过专用通信线L3连接。采样部12是以所设定的采样间隔进行经由专用通信线L3接收的接收信号的采样的硬件电路。另外,该采样的频率被设定为比接收信号的比特率充分大。
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作为根据由采样部12采样的接收信号中包含的起始比特(start bit)的采样数来测定数据传输速度的数据传输速度测定部而发挥功能。而且,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还作为根据从发送部11发送了数据传输速度不同的多个发送信号时的其响应信号的接收状态来调整数据传输速度的调整部而发挥功能。
比特判定部14以由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进行经由专用通信线L3接收的接收信号的比特判定。由此,比特判定部14取得接收信号中包含的串行数据。
错误判定部15判定有没有发生由比特判定部14取得的串行数据的接收错误。
在发送数据寄存器16中,储存从发送部11发送的串行数据。在接收数据寄存器17中,储存由比特判定部14进行比特判定的结果得到的串行数据。在错误状态寄存器18中,储存由错误判定部15进行错误判定的结果。
另外,虽然在图2中未示出,但通信I/F装置1具备进行计时的计时部。
图3示出直至通信I/F装置1接收来自电平变换电路3的接收信号并对MPU2送出串行数据为止的流程。
如果从电平变换电路3经由专用通信线L3接收到接收信号Sig1,则采样部12对所接收的接收信号Sig1进行采样(步骤S1)。根据由计时部计时的时刻,定期地进行采样。所采样的接收信号被输出到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和比特判定部14。另外,该采样周期越短越好。
此处,接收信号Sig1由起始比特1比特、数据比特8比特、奇偶校验比特(parity bit)1比特、停止比特(stop bit)1比特构成,将共计11比特设为1帧。
接下来,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根据由采样部12采样的起始比特的比特宽度(采样数)来测定数据传输速度(步骤S2)。所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被输出到比特判定部14。
比特判定部14针对接着起始比特的比特(数据比特、奇偶校验比特、停止比特),以由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进行比特判定(步骤S3)。如果所指定的比特数量的比特的值被确定,则通过比特判定得到的串行数据被储存到接收数据寄存器17,并且被输出到错误判定部15。
错误判定部15对比特判定的结果进行错误判定(步骤S4)。在错误判定中未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错误判定部15将该意思输出到比特判定部14。
比特判定部14接收该意思,向MPU通信部10(中断生成部22)输出中断命令(步骤S5)。MPU通信部10(中断生成部22)接收该中断命令,对MPU2输出接收中断信号Sig2(步骤S6)。此处,将1帧部分的11比特设为接收中断信号Sig2中的指定比特数。
接收到接收中断Sig2的MPU2将接收数据取得命令Sig3发送到MPU通信部10(命令解析部20)(步骤S7)。接收到接收数据取得命令Sig3的MPU通信部10(命令解析部20)进行了解析的结果,抽出接收数据取得要求(步骤S8)。MPU通信部10(响应部21)将从接收数据寄存器17读出的串行数据作为响应数据Sig4发送到MPU2(步骤S9)。
此处,在通信I/F装置1与MPU2之间发送接收的命令、响应、中断信号是通过时钟同步型的串行通信进行发送接收的。以8比特单位来发送接收这些信号。
图4示出在错误判定部15的错误判定中检测到错误的情况的处理的流程。如图4所示,错误判定部15如果检测到错误,则将错误状态存储到错误状态寄存器18(步骤S4)。接下来,错误判定部15向MPU通信部10(中断生成部22),输出错误中断命令(步骤S11)。
MPU通信部10(中断生成部22)对MPU2发送错误中断信号Sig12(步骤S12)。接收到错误中断信号Sig12的MPU2将错误取得命令Sig13发送到MPU通信部10(命令解析部20)(步骤S13)。
MPU通信部10(命令解析部20)解析所接收的错误取得命令Sig13,抽出错误取得要求(步骤S14)。MPU通信部10(响应部21)将错误状态寄存器18中存储的错误状态作为响应数据Sig15发送到MPU2(步骤S15)。此时,错误状态寄存器18的内容被清零。
另外,在错误判定中,进行奇偶校验比特并非正常值的奇偶校验错误、停止比特并非正常值的停止比特错误等的判定。
如果由错误判定部15判定了发生接收错误,则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也可以减小数据传输速度。
接下来,参照图5,说明直至通信I/F装置1从MPU2接收发送信号、并向电平变换电路3发送发送信号为止的流程。
在通信I/F装置1中,如果能够从MPU2接收发送信号,则从MPU通信部10(中断生成部22)对MPU2发送可发送中断信号Sig21(步骤S21)。接收到可发送中断信号Sig21的MPU2将发送命令和发送数据Sig22发送到MPU通信部10(命令解析部20)(步骤S22)。
MPU通信部10(命令解析部20)通过命令解析抽出发送要求(步骤S23)。此处,发送数据(串行数据)被储存到发送数据寄存器16。MPU通信部10(命令解析部20)向发送部11输出发送要求。
发送部11对发送数据寄存器16中储存的发送数据8比特,附加起始比特、奇偶校验比特、停止比特(步骤S24)。所附加的发送数据被输出到错误判定部15。
另外,关于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同样地,将起始比特1比特、数据比特8比特、奇偶校验比特1比特、停止比特1比特设为1帧。
另外,从MPU2发送到通信接口装置1的发送命令和发送数据的数据大小分别是8比特,关于它们的发送,与接收同样地通过时钟同步型的串行通信来进行。
接下来,发送部11以初始设定或者由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调整了的数据传输速度,向电平变换电路3依次串行发送包括串行数据的发送信号Sig23(步骤S25)。
专用通信线L2、L3的信号电平相同,所以采样部12能够接收发送信号Sig23。采样部12对该发送信号Sig23进行采样(步骤S26)。由比特判定部14对通过采样得到的发送信号Sig23进行比特判定(步骤S27)。由此,取得以由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设定的数据传输速度接收的串行数据。将该接收的串行数据经由比特判定部14,送到错误判定部15。
错误判定部15比较所发送的串行数据和所接收的串行数据(步骤S28)。比较的结果,在这些串行数据一致的情况下,错误判定部15向MPU通信部10(中断生成部22)输出发送完成中断命令(步骤S29)。MPU通信部10(中断生成部22)将发送完成中断信号Sig26发送到MPU2(步骤S30)。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比较的结果,在所发送的串行数据和所接收的串行数据不同的情况下,错误判定部15判定为引起了数据冲突错误,将错误状态存储到错误状态寄存器18,并且将错误中断命令输出到MPU通信部10(中断生成部22)(步骤S28)。
MPU通信部10(中断生成部22)对MPU2发送错误中断信号Sig31(步骤S31)。接收到错误中断信号Sig31的MPU2将错误取得命令Sig32发送到MPU通信部10(命令解析部20)(步骤S32)。MPU通信部10(命令解析部20)解析错误取得命令Sig32而抽出错误取得要求(步骤S33)。MPU通信部10(响应部21)将错误状态寄存器18中存储的错误状态作为响应数据Sig34发送到MPU2(步骤S34)。此时,错误状态寄存器18的内容被清零。
接下来,参照图7(A)、图7(B)以及图8,说明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中的数据传输速度设定处理。
图7(A)以及图7(B)示出作为传送路径上的符号方式的RZ(Return to Zero)方式的信号波形30。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发送信号以及接收信号的所有比特中,至少起始比特是通过该方式来表现的。
比特值为1的起始比特的信号波形30成为图7(A)所示。在该信号波形30中,前半的半比特长部分成为高电平,后半的半比特长部分成为低电平。此处,半比特长为1比特长的一半。
另一方面,比特值是0的起始比特的信号波形30成为图7(B)所示。在该信号波形30中,在1比特长的期间成为低电平。
在该实施方式中,设为起始比特的比特值是1,停止比特的比特值是0。而且,设为在未进行数据发送的期间,专用通信线L2、L3的信号电平维持为低电平。
通过在起始比特中使用RZ方式,即使接着起始比特的接下来的比特是1,也能够实现起始比特和接着起始比特的接下来的比特的切分,所以能够测定起始比特长。
图8示意地示出数据传输速度计算处理。如图8所示,通过采样部12,针对1比特部分的接收信号,以规定采样周期进行多次的采样。首先,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计算由采样部12采样的值连续地为1(高电平)的采样数n。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计算出n=32。
接下来,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使用以下的式(1)计算数据传输速度R[bps]。
R=1/(2×n×T)[bps]   …(1)
此处,T[s]是采样周期。n是如上所述连续地成为1(高电平)的采样数。式(1)的分母(2×n×T)[s/bit]是1比特长。
接下来,参照图9,说明与该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环境对应的数据传输速度的自适应化。
通过将空调单元100a设定为数据传输速度设定模式,而开始空调单元100a、100b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的设定。空调单元100a的通信I/F装置1从MPU2接收数据传输速度设定模式设定要求命令,从而设定数据传输速度设定模式。此时,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开始数据传输速度的调整。
首先,空调单元100a以预先设定的初始数据传输速度X[bps]将发送信号发送到空调单元100b(步骤S50)。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根据起始比特测定数据传输速度,在所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下的发送信号的接收成功了(即无错误)的空调单元100b中,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将该数据传输速度设定为自身发送接收时的数据传输速度,发送部11将响应信号发送到空调单元100a(步骤S51)。
在空调单元100a中,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根据起始比特测定数据传输速度,如果在所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下响应信号的接收成功,则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将自身发送接收时的数据传输速度设为比当前的数据传输速度X[bps]大的X+d[bps],发送部11再次将发送信号发送到空调单元100b(步骤S52)。
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根据起始比特测定数据传输速度,如果在所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下发送信号的接收成功,则在空调单元100b中,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将所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设定为自身发送接收时的数据传输速度,发送部11将响应信号发送到空调单元100a(步骤S53)。
这样,关于空调单元100a、100b,只要发送信号的发送和响应信号的接收成功,就将数据传输速度每次提高d[bps],同时重复进行发送信号的发送接收和响应信号的发送接收。
此处,设为在空调单元100b中,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根据起始比特测定数据传输速度,由错误判定部15判定为错误,设为在所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下发送信号的接收失败(步骤S54)。在该情况下,空调单元100b不回送响应信号,所以在空调单元100a中发生超时。
如果发生了超时,则空调单元100a将1个阶段前的数据传输速度(例如,如果当前的数据传输速度是X+2d[bps],则是X+d[bps])设定为数据传输速度,再次将发送信号S20发送到空调单元100b(步骤S55)。在空调单元100b中,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根据起始比特测定数据传输速度,如果在所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下发送信号的接收成功,则以当前的数据传输速度(X+d[bps]),向空调单元100b发送响应信号(步骤S56)。
在针对发送信号的响应信号的接收成功了的情况下,空调单元100a将数据传输速度决定为当前的速度,结束数据传输速度设定模式。
换言之,在数据传输速度设定模式中,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在所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下针对从发送部11发送的发送信号的响应信号的接收成功了的情况下,以比所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大的速度,从发送部11再次发送发送信号。另一方面,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在响应信号的接收失败了的情况下,以比所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小的速度,从发送部11再次发送发送信号,在其响应信号的接收成功了的情况下,将此时的数据传输速度设定为发送接收时的数据传输速度。
如以上详细说明那样,根据该实施方式的通信I/F装置1,不会对MPU2附加负荷,而能够以与接收信号对应的数据传输速度接收接收信号,并且实现与通信环境对应的数据传输速度的自适应化。其结果,空调单元间的通信速度和通信质量提高。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将起始比特的信号波形设为RZ方式。更具体而言,关于起始比特的信号波形,使前半的半比特成为高电平,使后半的半比特成为低电平。但是,也可以使前半的半比特成为低电平,使后半的半比特成为高电平。此时,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也可以根据起始比特的采样值的低电平的连续数,测定数据传输速度。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数据传输速度设定时,使得在空调单元100a、100b间发送接收的发送信号、响应信号包括表示当前的数据传输速度的信息。
另外,该实施方式的通信I/F装置1也可以通过从MPU2接收数据传输速度设定命令,使得能够变更数据传输速度。
实施方式2.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
图10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通信I/F装置1的结构。如图10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1不同的点在于,通信I/F装置1为了存储采样部12通过采样得到的值,还具备日志管理部50和采样日志寄存器51。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同一符号,省略说明。
日志管理部50将采样部12通过采样得到的值存储到采样日志寄存器51。在采样日志寄存器51中,存储一定数量的采样值。在采样日志寄存器51中,如果采样值的大小超过一定数量,则从旧的采样值起进行改写。
日志管理部50也可以无需将所采样的所有值存储到采样日志寄存器51,例如,将几次中的1次的采样的值进行存储。另外,日志管理部50也可以重复进行如下处理:例如以一定数量连续地存储了采样值之后,丢弃一定数量的采样值。
如果从MPU2向通信I/F装置1发送了采样日志取得命令,则通信I/F装置1的命令解析部20解析命令,响应部21将采样日志寄存器51中存储的值作为响应数据而发送到MPU2。
MPU2将所接收的时序列的采样值的日志数据用于通信错误的解析。参照图11(A)、图11(B),说明其解析例。图11(A)示出从发送侧的空调单元100a发送的刚刚发送之后的信号波形60。另外,图11(B)示出由接收侧的空调单元100b接收的即将接收之前的信号波形61。
如比较图11(A)和图11(B)可知,即将接收之前的信号波形61由于噪声的影响、电压从高电平降低至低电平的延迟等而变形。
这样,如果所接收的信号波形变形,则在接收侧的空调单元根据起始比特的半比特宽度计算数据传输速度时,难以计算出正确的数据传输速度。
因此,MPU2通过将采样日志取得命令发送到通信I/F装置1,取得时序列的采样值的日志数据。这样,MPU2能够识别接收波形成为与设想不同的形状的情形,阐明错误原因,寻求其对策。例如,通过使数据传输速度变慢、或者使比特判定中使用的采样的位置偏移,从而能够实现与接收波形的失真对应的数据接收。MPU2经由MPU通信部10向比特判定部14发送比特判定的定时调整信息。比特判定部14能够根据该比特判定的定时调整信息,调整比特判定的定时。
如以上详细说明那样,根据该实施方式的通信I/F装置1,能够存储采样日志,而且还能够通过MPU2取得该日志。由此,在MPU2中,能够实现通信错误的原因的阐明和对策。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在采样日志寄存器51中仅存储了采样值,但也可以还同时存储由计时部测量的采样时间、错误判定结果等,能够从MPU2取得这些信息。
实施方式3.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
该实施方式的通信I/F装置1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1的通信I/F装置1的结构相同。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同一符号,省略说明。
参照图12,说明与该实施方式中的空调单元间的通信环境对应的数据传输速度的自适应化处理。作为前提,设为在空调单元100a、100b中设定了数据传输速度设定模式。
空调单元100a对空调单元100b,以预先设定的初始数据传输速度X[bps]发送发送信号(步骤S60)。在空调单元100a中,从MPU2对通信I/F装置1发送数据传输速度设定的开始要求的命令,从而开始最初的发送信号的发送。
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根据起始比特测定数据传输速度,在所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下发送信号的接收成功了的空调单元100b中,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对发送部11设定比所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大的速度(X+d[bps])。发送部11以该数据传输速度,将发送信号发送到空调单元100a(步骤S61)。
在空调单元100a中,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根据起始比特测定数据传输速度,如果在所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下发送信号的接收成功,则以进一步相加后的数据传输速度(X+2d[bps]),进行与空调单元100b同样的动作(步骤S62)。以后,只要发送信号的接收成功,空调单元100a、100b就重复进行相同的处理。通过该重复,数据传输速度逐渐变高。
在该重复中,例如设为空调单元100a在发送信号的接收中失败(步骤S63)。在该情况下,空调单元100a不发送向空调单元100b的发送信号。因此,在空调单元100b中发生超时。如果发生了超时,则空调单元100b将数据传输速度减小1个阶段(例如,如果当前的数据传输速度是X+3d[bps],则设为X+2d[bps]),并将确定信号发送到空调单元100a(步骤S64)。
数据传输速度调整部13根据起始比特测定数据传输速度,如果在所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下确定信号的接收成功,则空调单元100a将该数据传输速度(例如,X+2d[bps])设定为自身发送接收时的数据传输速度,以所设定的数据传输速度,向空调单元100b发送确定响应信号(步骤S65)。空调单元100b接收确定响应信号,由此结束数据传输速度的设定处理。
如果发送了确定信号的空调单元100a引起超时而在确定响应信号的接收中失败了的情况下,该空调单元100b进一步将前1个阶段的数据传输速度(例如,如果当前的数据传输速度是X+2d[bps]则是X+d[bps])设定为自身发送接收时的数据传输速度,再次向空调单元100a发送确定信号即可。
在图12所示的序列中,由空调单元100a开始了数据传输速度处理,但也可以从空调单元100b开始数据传输速度处理。
另外,在图12所示的序列中,在空调单元100b中发生了超时,但也有时在空调单元100a中发生超时。
如以上详细说明,根据该实施方式的通信I/F装置1,能够以更短的时间进行数据传输速度的自适应化。由此,能够实现通信I/F装置1的初始设定的时间缩短。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数据传输速度设定时,在空调单元100a、100b间进行了发送信号、确定信号、确定响应信号的发送接收,但也可以使这些信号包括表示当前的数据传输速度的信息。
本发明能够不脱离本发明的广义的精神和范围而实现各种实施方式以及变形。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即,本发明的范围并非由实施方式示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并且,在权利要求书内以及与其等同的发明的意义的范围内实施的各种变形被视为本发明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空调单元间的数据通信。更具体而言,如果在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遥控器与室内机之间的数据通信中采用本发明的通信接口装置,则不会对各设备的处理器附加负荷而能够实现与通信环境对应的数据通信速度的自动设定。

Claims (12)

1.一种通信接口装置,是处理器的通信接口装置,具备:
采样部,进行经由通信线接收到的接收信号的采样;
数据传输速度测定部,根据所述接收信号中包含的起始比特的采样数,测定数据传输速度;
比特判定部,以由所述数据传输速度测定部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进行所述接收信号的比特判定,从而取得所述接收信号中包含的串行数据;
发送部,以由所述数据传输速度测定部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经由通信线发送包括从所述处理器发送的串行数据的发送信号;
处理器通信部,将从所述处理器发送的串行数据输出到所述发送部,将由所述比特判定部取得的所述串行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器;以及
调整部,根据将所述发送信号以多个数据传输速度中的每个数据传输速度从所述发送部发送了时的响应信号的接收状态,调整所述数据传输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调整部中,
在由所述数据传输速度测定部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下,针对从所述发送部发送的所述发送信号的响应信号的接收成功了的情况下,以比所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大的速度,从所述发送部再次发送所述发送信号,
在所述响应信号的接收失败了的情况下,以比所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小的速度,从所述发送部再次发送所述发送信号,在其响应信号的接收成功了的情况下,将此时的数据传输速度设定为发送时的数据传输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调整部中,
在由所述数据传输速度测定部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下,所述接收信号的接收成功了的情况下,以比所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大的速度,从所述发送部发送所述发送信号,
在发送了所述发送信号之后,未接收到所述接收信号而发生了超时的情况下,以比所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小的数据速度,从所述发送部再次发送确认信号,在该确认信号的响应信号的接收成功了的情况下,将此时的数据传输速度设定为发送时的数据传输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部在经由所述处理器通信部而从所述处理器输入了数据传输速度设定命令时,开始所述数据传输速度的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错误判定部,该错误判定部判定由所述比特判定部取得的所述串行数据有没有发生错误,
所述处理器通信部在由所述错误判定部判定为发生了接收错误的情况下,将该接收错误的内容输出到所述处理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采样日志存储部,该采样日志存储部存储由所述采样部采样的数据的日志,
所述处理器通信部根据来自所述处理器的要求,将由所述采样日志存储部存储的所述数据的日志输出到所述处理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特判定部根据由所述采样日志存储部存储的所述数据的日志,调整比特判定的定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样部将从所述发送部发送的所述发送信号作为所述接收信号进行采样,
所述错误判定部在所述串行数据与所述比特判定部的串行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数据冲突错误,
所述处理器通信部在由所述错误判定部判定为发生了数据冲突错误的情况下,将该数据冲突错误的内容输出到所述处理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传输速度测定部根据所述接收信号中包含的起始比特的采样数,测定数据传输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传输速度测定部根据所述采样部的所述接收信号的采样结果,测定与RZ(归零)方式的起始比特的半比特宽度相当的采样数,并根据所测定的采样数,计算所述接收信号的数据传输速度。
11.一种空气调节器,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接口装置。
12.一种通信控制方法,是使用了处理器的通信接口装置的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采样工序,进行经由通信线接收到的接收信号的采样;
数据传输速度测定工序,根据所述接收信号中包含的起始比特的采样数,测定数据传输速度;
比特判定工序,以在所述数据传输速度测定工序中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进行所述接收信号的比特判定,从而取得所述接收信号中包含的串行数据;
发送工序,以在所述数据传输速度测定工序中测定的数据传输速度,经由通信线发送包括从所述处理器发送的串行数据的发送信号;
处理器通信工序,在所述发送工序中输出从所述处理器发送的串行数据,将在所述比特判定工序中取得的所述串行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器;以及
调整工序,根据将所述发送信号以多个数据传输速度中的每个数据传输速度在所述发送工序中发送了时的响应信号的接收状态,调整所述数据传输速度。
CN201180066073.5A 2011-01-27 2011-01-27 通信接口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294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51670 WO2012101808A1 (ja) 2011-01-27 2011-01-27 通信インターフェイス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9477A CN103329477A (zh) 2013-09-25
CN103329477B true CN103329477B (zh) 2015-09-30

Family

ID=46580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607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29477B (zh) 2011-01-27 2011-01-27 通信接口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73607B2 (zh)
EP (1) EP2670079B1 (zh)
JP (1) JP5595526B2 (zh)
CN (1) CN103329477B (zh)
ES (1) ES2752742T3 (zh)
WO (1) WO20121018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6649B2 (ja) * 2014-10-10 2019-01-23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装置、及びシリアル通信速度調整方法
JP6345090B2 (ja) * 2014-11-19 2018-06-20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6302696A (zh) * 2016-08-11 2017-01-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机组通信速率的确定装置及方法
CN106452671B (zh) * 2016-09-28 2020-09-18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多联机内外机通信方法
CN107333159A (zh) * 2017-06-19 2017-11-0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视按键信息处理方法及电视
JP7035391B2 (ja) * 2017-09-08 2022-03-15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産業用通信システム、産業機器、及び産業用通信方法
JP6963107B2 (ja) * 2018-06-28 2021-11-05 株式会社Fuji ロギング装置及びサンプリングの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0218A (zh) * 2001-12-07 2003-07-16 株式会社理光 摆频信号检出电路以及光盘装置
CN101286963A (zh) * 2008-05-30 2008-10-15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编程器件的宽带自适应数字预失真引擎装置
CN101551787A (zh) * 2009-02-25 2009-10-07 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从通讯中自适应数据传输的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1800A (en) * 1987-03-02 1988-08-02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At&T Bell Laboratorie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 rate of data transmission
JP3602233B2 (ja) * 1995-11-30 2004-12-15 パナソニック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Atコマンド解析装置
JPH10336264A (ja) * 1997-06-03 1998-12-18 Nec Software Ltd 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と携帯端末間通信における自動 通信速度設定方法
JP3199666B2 (ja) * 1997-08-06 2001-08-20 松下電送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シリアルインタフェイス装置
US6101216A (en) * 1997-10-03 2000-08-08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plitterless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201829B1 (en) * 1998-04-03 2001-03-13 Adaptec, Inc. Serial/parallel GHZ transceiver with pseudo-random built in self test pattern generator
KR100525548B1 (ko) * 2000-12-29 2005-10-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범용 비동기화 송수신기의 전송률 검출회로
US7035201B2 (en) * 2001-04-20 2006-04-25 Mediatek Inc. Programmable transceiver structure of multi-rate OFDM-CDMA for wireless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US7069037B2 (en) * 2003-04-11 2006-06-27 Qualcom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luid power control of a reverse link communication
US7668274B2 (en) * 2005-04-06 2010-02-23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Eye center retraining system and method
JP2006303928A (ja) * 2005-04-20 2006-11-02 Sharp Corp フィルタ装置、通信処理装置、通信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フィルタリング方法。
US7466247B1 (en) * 2007-10-04 2008-12-16 Lecroy Corporation Fractional-decimation signal process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0218A (zh) * 2001-12-07 2003-07-16 株式会社理光 摆频信号检出电路以及光盘装置
CN101286963A (zh) * 2008-05-30 2008-10-15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编程器件的宽带自适应数字预失真引擎装置
CN101551787A (zh) * 2009-02-25 2009-10-07 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从通讯中自适应数据传输的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2101808A1 (ja) 2014-06-30
ES2752742T3 (es) 2020-04-06
EP2670079A1 (en) 2013-12-04
JP5595526B2 (ja) 2014-09-24
CN103329477A (zh) 2013-09-25
US8873607B2 (en) 2014-10-28
US20130287075A1 (en) 2013-10-31
EP2670079B1 (en) 2019-10-02
EP2670079A4 (en) 2017-05-17
WO2012101808A1 (ja) 201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9477B (zh) 通信接口装置
CN109075742B (zh) 波特率校准电路及串口芯片
CN107431614B (zh) 用于自动偏移补偿的方法和装置
US9678919B2 (en) Collision detection in EIA-485 bus systems
JP3357397B2 (ja) ビットエラー率の測定の間のスリップ検出
US9172235B2 (en) Shutdown protection for bus line drivers
US10911086B2 (en) Receiver, method for detecting an error in a signal comprising a datum,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datum and a method for detecting an error in a signal
US20050175133A1 (en) Method and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synchronizing a function unit with a predetermined clock frequency
US9323605B2 (en) Measured value transmitting device
CA2990940C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he receiver-side determination of a scanning instant
US20200244481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7294762B (zh) 用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电信系统
JP5981027B2 (ja) 車両用制御装置のpsi5受信ユニットの作動検査方法、並びに、対応するpsi5受信ユニット
CN100438350C (zh) 接收消息信号的接收电路
CN104144035A (zh) 串行通信控制电路
WO1993023940A1 (en) Method and means for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and correcting a polarity error in twisted-pair media
US6567487B1 (en) Method for the sampling of biphase coded digital signals
US7199989B2 (en) Digital protection relay with time sync function
US20080123778A1 (en) Data receiving apparatus
CN109802761B (zh) 一种故障识别方法及装置
JP2005509867A (ja) 音響距離測定のための不規則なパルスシーケンス
JP4586492B2 (ja) 一線式データ通信方法、及びこの通信方法を用いた一線式データ送受信機
CN117590364A (zh) 用于向上级计算机系统及时传输回波数据的uart接口和方法
RU1798793C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сопр жени двух ЭВМ
CN116257483A (zh) 异步串口通信波特率自适应方法及装置、异步串口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