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8899A -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8899A
CN103318899A CN2013102529335A CN201310252933A CN103318899A CN 103318899 A CN103318899 A CN 103318899A CN 2013102529335 A CN2013102529335 A CN 2013102529335A CN 201310252933 A CN201310252933 A CN 201310252933A CN 103318899 A CN103318899 A CN 103318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dioxide
particle diameter
dioxide microsphere
teos
tetraethox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529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九蓬
赵长杰
豆书亮
潘磊
李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2529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188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318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88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它涉及一种控制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方法。它要解决现有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控制方法无法实现连续制备以及制备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球粒径小的问题。控制方法:一、制备无水乙醇和氨水混合液;二、制备TEOS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三、TEOS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滴加到无水乙醇和氨水混合液中,反应3小时后使用激光分析仪测量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根据公式分批加入正硅酸乙酯和水直至溶液中的二氧化硅微球粒径达到目标粒径。本发明不必将二氧化硅微球从反应器中取出,实现了连续制备,并能够制备出大粒径的二氧化硅微球,且粒径偏差≦5%。

Description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建立在半导体材料基础之上的微电子技术具有物理技术上的限制,如果将光子作为半导体的载体,会具有独特优势,将不存在上述电子作为载体所存在的问题,光子晶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子信息功能材料,引起巨大关注。SiO2是一种无毒,无味,无污染的非金属材料,由于其许多奇异功能特性,如特殊光电特性,高磁阻现象,非线性电阻现象,高温下仍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稳定性好等优点,使得制备单分散性高和粒径大小可控的SiO2颗粒尤为重要。
传统制备二氧化硅颗粒的方法是1968年由等人提出的,它是在醇介质中用氨作催化剂,水解TEOS(正硅酸乙酯)得到二氧化硅。但
Figure BDA00003397145800012
法主要有两个缺点:一是
Figure BDA00003397145800013
法制得单分散SiO2胶体颗粒,反应过程分为成核和核生长两个阶段,水解产物浓度达到临界值后自发产生核心,条件不同,体系核心数不同,成核过程对反应条件非常敏感,导致粒径可控性和实验重复性差;二是
Figure BDA00003397145800014
法制得二氧化硅直径在0~300nm范围内,粒径较小,不能满足某些大粒径(如几百纳米甚至微米级)的需求,且单分散性难以达到粒径偏差≦5%。因此人们对法进行改进,采用种子法,即在
Figure BDA00003397145800016
法制备二氧化硅的基础上,添加TEOS,使其二次生长,又称二次种子法。二次种子法的缺点是第一次反应后,需分离出SiO2,制样测SEM后,再重新投入到反应体系中,补加TEOS进行二次生长,但这样生长周期较长,且浪费原料,另外,其制得最终产品的粒径与预测值偏差较大。
纪志勇等人在公开号:CN101993086A,专利名称为“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中记载了利用
Figure BDA00003397145800017
法制备二氧化硅微球,洗涤分离后,再以上述微球作为种子,重新配置溶液,以此制备二氧化硅微球,反应周期长且浪费原料。刘立营等人在2008年12月《材料导报》中“改进法制备光子晶体用SiO2微球”记载的改进
Figure BDA00003397145800019
法只是在
Figure BDA000033971458000110
法基础上进行改进,不能连续制备二氧化硅微球,不能制备大粒径二氧化硅微球,且所制备微球单分散性不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工业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控制方法无法实现连续制备以及制备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球粒径小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
一、调节反应器温度至0~78.4℃,将148~152ml无水乙醇和40~44ml氨水溶液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得到无水乙醇和氨水混合液;
二、将16~16.2g的TEOS(正硅酸乙酯)溶于19~21ml的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到恒压滴液漏斗中得到TEOS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
三、打开恒压滴液漏斗将TEOS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滴加到步骤一中的无水乙醇和氨水混合液中,反应3小时后得到种子溶液,取一滴种子溶液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种子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分下列情况进行反应,
1、若二氧化硅微球粒径达到目标粒径,反应即停止;
2、若二氧化硅微球粒径小于目标粒径,根据公式d=d0(C/C01/3每隔1h分批加入正硅酸乙酯和水,每加一批正硅酸乙酯和水后均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再根据公式d=dn(C/Cm1/3每隔1h分批加入正硅酸乙酯和水直至最终溶液中的二氧化硅微球粒径达到目标粒径;其中公式中的d为二氧化硅微球的目标粒径,d0为种子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dn为每加入一次正硅酸乙酯和水后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粒径,C为最终溶液中TEOS的物质的量浓度,C0为种子溶液中TEOS物质的量浓度,Cm为每加入一次正硅酸乙酯和水后溶液中TEOS物质的量浓度,Cm不超过0.5mol/L。
本发明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是使用
Figure BDA00003397145800021
法制备二氧化硅微球,不必从反应器中取出,直接作为种子,分批加入正硅酸乙酯,用动态激光分析法测量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与单分散性,在达到目标粒径后,即停止加入正硅酸乙酯,实现了连续制备。
通过本发明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可制备粒径在200nm~10000nm范围内的二氧化硅微球,且二氧化硅微球粒径偏差≦5%。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得到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SEM图;
图2是实施例二得到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SEM图;
图3是实施例三得到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
一、调节反应器温度至0~78.4℃,将148~152ml无水乙醇和40~44ml氨水溶液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得到无水乙醇和氨水混合液;
二、将16~16.2g的TEOS(正硅酸乙酯)溶于19~21ml的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到恒压滴液漏斗中得到TEOS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
三、打开恒压滴液漏斗将TEOS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滴加到步骤一中的无水乙醇和氨水混合液中,反应3小时后得到种子溶液,取一滴种子溶液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种子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分下列情况进行反应,
1、若二氧化硅微球粒径达到目标粒径,反应即停止;
2、若二氧化硅微球粒径小于目标粒径,根据公式d=d0(C/C01/3每隔1h分批加入正硅酸乙酯和水,每加一批正硅酸乙酯和水后均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再根据公式d=dn(C/Cm1/3每隔1h分批加入正硅酸乙酯和水直至最终溶液中的二氧化硅微球粒径达到目标粒径;其中公式中的d为二氧化硅微球的目标粒径,d0为种子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dn为每加入一次正硅酸乙酯和水后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粒径,C为最终溶液中TEOS的物质的量浓度,C0为种子溶液中TEOS物质的量浓度,Cm为每加入一次正硅酸乙酯和水后溶液中TEOS物质的量浓度,Cm不超过0.5mol/L。
本实施方式每加一次正硅酸乙酯和水,即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通过公式d=dn(C/Cm1/3计算得到溶液所需TEOS物质的量浓度,但如果TEOS浓度过高将导致二次成核,单分散性不好,所以为了控制TEOS在反应器中的浓度低于0.5mol/L,而采用TEOS多次分批添加的方法。
本实施方式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是在
Figure BDA00003397145800031
法和二次种子法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对反应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可控制二氧化硅粒径,且该控制方法经济简便,可操作性好,易于工业化。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调节反应器温度至60℃。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氨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5%。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搅拌的速度为200~1000r/min。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分批加入正硅酸乙酯和水直至最终溶液中的二氧化硅微球粒径达到目标粒径,其中正硅酸乙酯与水的摩尔比为1:2。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分批加入少于10.5g的正硅酸乙酯。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制备420nm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
一、调节反应器温度至60℃,将150ml无水乙醇和42ml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溶液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得到无水乙醇和氨水混合液;
二、将16.12g的TEOS(正硅酸乙酯)溶于20ml的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到恒压滴液漏斗中得到TEOS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
三、打开恒压滴液漏斗将TEOS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滴加到步骤一中的无水乙醇和氨水混合液中,反应3小时后得到种子溶液,取一滴种子溶液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种子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365nm,根据公式d=d0(C/C01/3隔1h加入10g的正硅酸乙酯和1.72g水反应1h后得到目标粒径的二氧化硅微球。
TEOS(正硅酸乙酯)的相对密度(水=1)为0.93,相对分子质量为208.33,通过公式d=d0(C/C01/3,当二氧化硅微球的目标粒径d=420nm,种子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d0=365nm,种子溶液中TEOS物质的量浓度C0=0.337mol/L时,计算得到最终溶液中TEOS的物质的量浓度C=0.513mol/L。使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本实施例最终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419.76nm,粒径偏差为0.0572%。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SEM图如图1所示。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制备530nm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
一、调节反应器温度至60℃,将150ml无水乙醇和42ml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溶液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得到无水乙醇和氨水混合液;
二、将16.12g的TEOS(正硅酸乙酯)溶于20ml的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到恒压滴液漏斗中得到TEOS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
三、打开恒压滴液漏斗将TEOS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滴加到步骤一中的无水乙醇和氨水混合液中,反应3小时后得到种子溶液,取一滴种子溶液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种子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366.9nm,根据公式d=d0(C/C01/3隔1h第一次加入10g的正硅酸乙酯和1.72g水反应1h,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422.92nm,再根据公式d=dn(C/Cm1/3第二次加入10g的正硅酸乙酯和1.72g水反应1h后,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464.4nm,第三次加入10g的正硅酸乙酯和1.72g水反应1h后,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498.7nm,第四次加入10g的正硅酸乙酯和1.72g水反应1h后,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521.4nm,第五次加入3.8g的正硅酸乙酯和0.6536g水反应1h,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533nm,达到目标粒径,反应停止。
本实施例得到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SEM图如图2所示,使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本实施例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533nm,粒径偏差为0.566%。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制备620nm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
一、调节反应器温度至60℃,将150ml无水乙醇和42ml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溶液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得到无水乙醇和氨水混合液;
二、将16.12g的TEOS(正硅酸乙酯)溶于20ml的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到恒压滴液漏斗中得到TEOS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
三、打开恒压滴液漏斗将TEOS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滴加到步骤一中的无水乙醇和氨水混合液中,反应3小时后得到种子溶液,取一滴种子溶液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种子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364.5nm,根据公式d=d0(C/C01/3隔1h第一次加入10g的正硅酸乙酯和1.72g水反应1h,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419.2nm,再根据公式d=dn(C/Cm1/3第二次加入10g的正硅酸乙酯和1.72g水反应1h后,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464.3nm,第三次加入10g的正硅酸乙酯和1.72g水反应1h后,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495.2nm,第四次加入10g的正硅酸乙酯和1.72g水反应1h后,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517nm,第五次加入10g的正硅酸乙酯和1.72g水反应1h后,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539.8nm,第六次加入10g的正硅酸乙酯和1.72g水反应1h后,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556.41nm,第七次加入10g的正硅酸乙酯和1.72g水反应1h后,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569.3nm,第八次加入10g的正硅酸乙酯和1.72g水反应1h后,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578.7nm,第九次加入10g的正硅酸乙酯和1.72g水反应1h后,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584.5nm,第十次加入10g的正硅酸乙酯和1.72g水反应1h后,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593.8nm,第十一次加入10.32g的正硅酸乙酯和1.72g水反应1h,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609.6nm,达到目标粒径,反应停止。
本实施例得到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SEM图如图3所示,使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本实施例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609.6nm,粒径偏差为1.68%。

Claims (5)

1.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
一、调节反应器温度至0~78.4℃,将148~152ml无水乙醇和40~44ml氨水溶液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得到无水乙醇和氨水混合液;
二、将16~16.2g的TEOS溶于19~21ml的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到恒压滴液漏斗中得到TEOS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
三、打开恒压滴液漏斗将TEOS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滴加到步骤一中的无水乙醇和氨水混合液中,反应3小时后得到种子溶液,取一滴种子溶液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种子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分下列情况进行反应,
1、若二氧化硅微球粒径达到目标粒径,反应即停止;
2、若二氧化硅微球粒径小于目标粒径,根据公式d=d0(C/C01/3每隔1h分批加入正硅酸乙酯和水,每加一批正硅酸乙酯和水后均用动态激光分析仪测量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再根据公式d=dn(C/Cm1/3每隔1h分批加入正硅酸乙酯和水直至最终溶液中的二氧化硅微球粒径达到目标粒径;其中公式中的d为二氧化硅微球的目标粒径,d0为种子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dn为每加入一次正硅酸乙酯和水后溶液中二氧化硅微球粒径,C为最终溶液中TEOS的物质的量浓度,C0为种子溶液中TEOS物质的量浓度,Cm为每加入一次正硅酸乙酯和水后溶液中TEOS物质的量浓度,Cm不超过0.5mol/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调节反应器温度至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氨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搅拌的速度为200~1000r/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分批加入正硅酸乙酯和水直至最终溶液中的二氧化硅微球粒径达到目标粒径,其中正硅酸乙酯与水的摩尔比为1:2。
CN2013102529335A 2013-06-24 2013-06-24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33188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529335A CN103318899A (zh) 2013-06-24 2013-06-24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529335A CN103318899A (zh) 2013-06-24 2013-06-24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8899A true CN103318899A (zh) 2013-09-25

Family

ID=49188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529335A Pending CN103318899A (zh) 2013-06-24 2013-06-24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18899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3409A (zh) * 2014-06-11 2014-08-2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可控单分散球形大粒径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CN104724713A (zh) * 2015-03-19 2015-06-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
CN107400501A (zh) * 2017-08-31 2017-11-28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化学机械研磨剂、单分散纳米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7399741A (zh) * 2017-08-18 2017-11-28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尺寸较小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8262071A (zh) * 2018-01-25 2018-07-10 河南科技大学 催化剂载体用三维多孔聚吡咯修饰钛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10491751A (zh) * 2019-05-27 2019-11-22 南京理工大学 垂直发射GaAs纳米线阵列光电阴极及制备方法
CN111298732A (zh) * 2020-03-16 2020-06-19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控核壳结构微球粒径的制备方法
CN112624131A (zh) * 2021-01-13 2021-04-09 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 一种单分散大粒径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4804120A (zh) * 2021-01-29 2022-07-2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二氧化硅微、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571887A (zh) * 2022-09-20 2023-01-06 中谱科技(福州)有限公司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6689A (zh) * 1985-09-25 1987-05-27 默克专利股份公司 球形二氧化硅粒子
CN101993086A (zh) * 2010-12-20 2011-03-30 纪志勇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6689A (zh) * 1985-09-25 1987-05-27 默克专利股份公司 球形二氧化硅粒子
CN101993086A (zh) * 2010-12-20 2011-03-30 纪志勇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立国等: "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自组装",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vol. 29, no. 1, 29 February 2012 (2012-02-29), pages 99 - 105 *
董鹏: "由硅溶胶生长单分散颗粒的研究", 《物理化学学报》, vol. 14, no. 2, 28 February 1998 (1998-02-28), pages 109 - 114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3409B (zh) * 2014-06-11 2016-01-20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可控单分散球形大粒径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CN104003409A (zh) * 2014-06-11 2014-08-2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可控单分散球形大粒径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CN104724713A (zh) * 2015-03-19 2015-06-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
CN104724713B (zh) * 2015-03-19 2017-06-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
CN107399741A (zh) * 2017-08-18 2017-11-28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尺寸较小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7400501B (zh) * 2017-08-31 2019-04-02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化学机械研磨剂、单分散纳米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7400501A (zh) * 2017-08-31 2017-11-28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化学机械研磨剂、单分散纳米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8262071A (zh) * 2018-01-25 2018-07-10 河南科技大学 催化剂载体用三维多孔聚吡咯修饰钛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8262071B (zh) * 2018-01-25 2021-01-29 河南科技大学 催化剂载体用三维多孔聚吡咯修饰钛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10491751A (zh) * 2019-05-27 2019-11-22 南京理工大学 垂直发射GaAs纳米线阵列光电阴极及制备方法
CN111298732A (zh) * 2020-03-16 2020-06-19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控核壳结构微球粒径的制备方法
CN112624131A (zh) * 2021-01-13 2021-04-09 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 一种单分散大粒径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4804120A (zh) * 2021-01-29 2022-07-2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二氧化硅微、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04120B (zh) * 2021-01-29 2023-11-28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二氧化硅微、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571887A (zh) * 2022-09-20 2023-01-06 中谱科技(福州)有限公司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8899A (zh)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
CN101492164A (zh)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1993086A (zh)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1707106A (zh) 一种核壳结构的二氧化硅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1575463B (zh) 二氧化硅与聚合物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及制备方法
US20200216328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rodlike magnetic ferroferric oxide material and use thereof
CN106395834B (zh) 一种一步可控合成单峰多分散纳米、亚微米二氧化硅颗粒的方法
CN102716702A (zh) 一种蛋黄-蛋壳结构层次多孔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4003408B (zh) 一种连续式可控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2600773A (zh) 一种壳层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665506A (zh) 一种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58415A (zh) 高分散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CN103896284A (zh)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43731A (zh) 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炭黑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73190A (zh) 一种磁致变色光子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4528B (zh) 磁性高分子核壳结构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948097A (zh) 一种球形二氧化铈
CN113856573B (zh) 一种用于dPCR法核酸检测的光响应性凝胶微球及其在奇异变形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CN101891208A (zh) 一种亚微米二氧化硅球体颗粒的制备方法
JP2011081241A5 (zh)
CN109970069A (zh) 一种高催化效率多级孔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CN112499634B (zh) 一种硅溶胶的制备方法
CN105921742B (zh) 一种制备六方氮化硼包裹纳米镍颗粒的方法
CN104724713A (zh)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
CN107867720A (zh) 单分散空心结构紫色TiO2材料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