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8392A - 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 - Google Patents

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8392A
CN103318392A CN2013102808282A CN201310280828A CN103318392A CN 103318392 A CN103318392 A CN 103318392A CN 2013102808282 A CN2013102808282 A CN 2013102808282A CN 201310280828 A CN201310280828 A CN 201310280828A CN 103318392 A CN103318392 A CN 1033183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marine
rail
entertainment
semisubmersible
horizonta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808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少波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BAOLONGW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BAOLONGW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BAOLONGWA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BAOLONGW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8082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183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318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83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包括娱乐潜艇艇体、水下驱动装置、水下行走装置和轨道,所述娱乐潜艇艇体包括艇身;所述轨道为双轨结构;所述水下驱动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套、分别与两条钢轨相配置,每套包括垂直轴、驱动车轮组件和减速电机,垂直轴竖直安装于艇身底部并可绕其轴线自由转动,驱动车轮组件包括水平轴及套装在水平轴上的驱动轮,水平轴通过轴承支设在垂直轴下端的支架上,水平轴的一端与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水下行走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套、分别与两条钢轨相配置,每套包括垂直轴和行走车轮组件,垂直轴竖直安装于艇身底部,行走车轮组件包括水平轴及套装在水平轴上的行走轮,水平轴通过轴承支设在垂直轴下端的支架上。

Description

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众娱乐设施,具体地指一种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虽已有一些娱乐用观光潜艇,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349129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半潜观光艇》,授权公告号为CN 2509083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导轨式观光袖珍潜艇》,以及公布号为CN 10198765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潜浮式有轨娱乐潜艇》等,但要么未公开导轨与潜艇艇体结合处具体结构,要么采用单轨进行导向,均未涉及采用双轨运行时防止潜艇出现倾覆、滑移及卡轨等问题的结构。由于在双轨上设置娱乐潜艇具有运行稳定、便于控制等优点近年来得到普遍应用,然而娱乐潜艇在转弯处因两侧的旋转半径不同,极易导致上述倾覆、滑移及卡轨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属于运行在双轨上的娱乐潜艇的重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通过潜艇艇体结构的设计和非差动式驱动装置的设置,简单、有效地实现了潜艇在水下双轨上的安全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包括娱乐潜艇艇体、水下驱动装置、水下行走装置和轨道,所述娱乐潜艇艇体包括艇身,所述水下驱动装置和水下行走装置分别安装于艇身底部并与轨道相配置,所述轨道为由两条与地基连接的钢轨构成的双轨结构,其特别之处在于:
所述水下驱动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套、分别与两条钢轨相配置,每套包括垂直轴、驱动车轮组件和减速电机,所述垂直轴竖直安装于艇身底部并可绕其轴线自由转动,所述驱动车轮组件包括水平轴及套装在水平轴上的驱动轮,水平轴通过轴承支设在垂直轴下端的支架上,水平轴的一端与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在减速电机的驱动下转动;
所述水下行走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套、分别与两条钢轨相配置,每套包括垂直轴和行走车轮组件,所述垂直轴竖直安装于艇身底部并可绕其轴线自由转动,所述行走车轮组件包括水平轴及套装在水平轴上的行走轮,水平轴通过轴承支设在垂直轴下端的支架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艇身上还设有防侧翻装置,防侧翻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艇身首半体和尾半体两侧的支座。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呈“八”字形布置或者垂直布置;所述支座的底端还设有滚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轮和行走轮的踏面均呈锥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轮和行走轮分别设有防侧滑轮缘。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轨道两侧还设有若干潜浮模拟装置,用于模拟艇身下潜或上浮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潜浮模拟装置为气泡发生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下驱动装置和水下行走装置之一设置于艇身的艇首半体底部,另一个设置于艇身的艇尾半体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水下驱动装置和水下行走装置中垂直轴的设置,一方面能够使驱动/行走车轮组件绕垂直轴转动,在潜艇转弯时可避免卡轨的出现;另一方面,使得潜艇能够利用普通驱动装置实现娱乐潜艇艇体在双轨结构上的运行,而避免了使用复杂的差动驱动装置,使整个潜艇的成本低、维护简单、安全性提高;
2)防侧翻装置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因潜艇转弯时的离心力、水的水平作用力等原因引起的潜艇倾覆,进一步地,当设置滚轮时还能够减小着基运动的阻力;
3)驱动轮和行走轮的踏面设置成锥面,能够确保车轮与钢轨的接触始终是线接触,可有效防止卡轨;防侧滑轮缘的设置,则对车轮起到了限位作用,防止了车轮在钢轨上产生侧向滑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放大图。
图中:1—娱乐潜艇艇体(其中:1.1—艇身、1.2—防侧翻装置),2—水下驱动装置(其中:2.1—垂直轴、2.2—驱动车轮组件、2.2.1—驱动轮、2.2.2—水平轴、2.2.3—防侧滑轮缘、2.3—减速电机),3—水下行走装置(其中:3.1—垂直轴、3.2—行走车轮组件、3.2.1—行走轮、3.2.2—水平轴、3.2.3—防侧滑轮缘),4—轨道(其中:4.1—钢轨、4.2—基座连接螺栓),5—潜浮模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包括娱乐潜艇艇体1、水下驱动装置2、水下行走装置3、轨道4和潜浮模拟装置5,具体如下。
娱乐潜艇艇体1包括艇身1.1和防侧翻装置1.2,本实施例的防侧翻装置1.2包括分别设置于艇身1.1两侧、呈“八”字形布置的两对支座,当潜艇因转弯时的离心力、水的水平作用力等原因引起倾覆可能时,支座起到支撑作用。此外,每一支座的底端还设有滚轮,能够减小着基运动时的阻力。
轨道4为由两条钢轨4.1构成的双轨结构,钢轨4.1通过基座连接螺栓与地基连接。
本实施例的水下驱动装置2设置于艇身1.1的艇尾半体底部,它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套、分别与上述两条钢轨4.1相配置。每套包括垂直轴2.1、驱动车轮组件2.2和减速电机2.3。垂直轴2.1竖直安装于艇身1.1底部并可绕其轴线自由转动,驱动车轮组件2.2包括水平轴2.2.2及套装在水平轴2.2.2上的驱动轮2.2.1,水平轴2.2.2通过轴承支设在垂直轴2.1下端的支架上,水平轴2.2.2的一端与减速电机2.3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在减速电机2.3的驱动下转动。一对减速电机2.3通过外部控制实现协同工作,完成潜艇的直行、转弯等动作。驱动轮2.2.1的踏面呈锥面,确保其与钢轨4.1的接触始终是线接触,可有效防止卡轨。此外,在一对驱动轮2.2.1的内侧设有防侧滑轮缘2.2.3,起限位作用,防止了一对驱动轮2.2.1在钢轨4.1上产生滑移。
本实施例的水下行走装置3设置于艇身1.1的艇首半体底部,它也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套、分别与两条钢轨4.1相配置。每套包括垂直轴3.1和行走车轮组件3.2,垂直轴3.1竖直安装于艇身1.1底部并可绕其轴线自由转动,行走车轮组件3.2包括水平轴3.2.2及套装在水平轴3.2.2上的行走轮3.2.1,水平轴3.2.2通过轴承支设在垂直轴3.1下端的支架上,在娱乐潜艇艇体1沿轨道4运行时,行走轮3.2.1被动地在钢轨4.1上滚动。与上述水下驱动装置2类似,此处行走轮3.2.1的踏面也呈锥面,确保其与钢轨4.1的接触始终是线接触,有效防止卡轨;一对行走轮3.2.1的内侧也设有防侧滑轮缘3.2.3,起限位作用,防止了一对行走轮3.2.1在钢轨4.1上产生滑移。
本实施例的潜浮模拟装置5靠近轨道4设置,包括多组可电控的气泡发生器,可模拟艇身1.1下潜或上浮的气泡效果。
上述装置使用时的工作过程大致为:
1、观众在专职服务员带领下通过码头栈桥进入娱乐潜艇艇体1的水密舱口到达乘客舱;
2、当所有乘客坐定后,专职服务员关闭乘客舱内水密舱口盖;
3、启动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水下驱动装置2的操作程序,水下驱动装置2通过一对减速电机2.3带动驱动轮2.2.1,进而也推动行走轮3.2.1沿轨道4前进;
4、在总控室监控下,当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行驶到下潜点时,启动轨道4附近的潜浮模拟装置5,在潜浮模拟装置5作用下,乘客感受到下潜至深海的感觉,直至进入观景大厅观赏深海奇景;
5、当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行驶到转弯处时,防侧翻装置1.2可确保娱乐潜艇在离心力作用下不会侧翻。而在首、尾垂直轴3.1、2.1和防侧滑轮缘3.2.3、2.2.3联合作用下,行走轮3.2.1和驱动轮2.2.1可沿轨道4的圆弧随动而不卡轨和脱轨;
6、当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行驶到上浮点时,启动轨道4附近的潜浮模拟装置5,在潜浮模拟装置5作用下,乘客感受到上浮至浅海的感觉;
7、当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行驶到初始位置后,由专职服务员给每位观众打开水密舱口盖,观众沿楼梯上到舱口通过栈桥回到码头。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娱乐潜艇艇体1中防侧翻装置1.2的设置、非差动式驱动装置结构的设置、以及防侧滑轮缘2.2.3、3.2.3的运用,使得能够用一组普通驱动装置代替复杂的差动驱动装置成为可能,且高效、安全、成本低廉。所以其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例如:防侧翻装置1.2既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八”字形,也可采用垂直形等,其结构可用桁架式也可用箱形结构;垂直轴2.1、3.1可用单轴也可用多轴;防侧滑轮缘2.2.3、3.2.3可置于双轨内侧也可置于双轨外侧等。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包括娱乐潜艇艇体(1)、水下驱动装置(2)、水下行走装置(3)和轨道(4),所述娱乐潜艇艇体(1)包括艇身(1.1),所述水下驱动装置(2)和水下行走装置(3)分别安装于艇身(1.1)底部并与轨道(4)相配置,所述轨道(4)为由两条与地基连接的钢轨(4.1)构成的双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下驱动装置(2)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套、分别与两条钢轨(4.1)相配置,每套包括垂直轴(2.1)、驱动车轮组件(2.2)和减速电机(2.3),所述垂直轴(2.1)竖直安装于艇身(1.1)底部并可绕其轴线自由转动,所述驱动车轮组件(2.2)包括水平轴(2.2.2)及套装在水平轴(2.2.2)上的驱动轮(2.2.1),水平轴(2.2.2)通过轴承支设在垂直轴(2.1)下端的支架上,水平轴(2.2.2)的一端与所述减速电机(2.3)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在减速电机(2.3)的驱动下转动;
所述水下行走装置(3)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套、分别与两条钢轨(4.1)相配置,每套包括垂直轴(3.1)和行走车轮组件(3.2),所述垂直轴(3.1)竖直安装于艇身(1.1)底部并可绕其轴线自由转动,所述行走车轮组件(3.2)包括水平轴(3.2.2)及套装在水平轴(3.2.2)上的行走轮(3.2.1),水平轴(3.2.2)通过轴承支设在垂直轴(3.1)下端的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艇身(1.1)上还设有防侧翻装置(1.2),防侧翻装置(1.2)包括分别设置于艇身(1.1)两侧的支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呈“八”字形布置或者垂直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的底端还设有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2.2.1)和行走轮(3.2.1)的踏面均呈锥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2.2.1)和行走轮(3.2.1)分别设有防侧滑轮缘(2.2.3、3.2.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2.2.1)和行走轮(3.2.1)分别设有防侧滑轮缘(2.2.3、3.2.3)。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4)两侧还设有若干潜浮模拟装置(5),用于模拟艇身(1.1)下潜或上浮的效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浮模拟装置(5)为气泡发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驱动装置(2)和水下行走装置(3)之一设置于艇身(1.1)的艇首半体底部,另一个设置于艇身(1.1)的艇尾半体底部。
CN2013102808282A 2013-07-05 2013-07-05 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 Pending CN1033183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08282A CN103318392A (zh) 2013-07-05 2013-07-05 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08282A CN103318392A (zh) 2013-07-05 2013-07-05 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8392A true CN103318392A (zh) 2013-09-25

Family

ID=49187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808282A Pending CN103318392A (zh) 2013-07-05 2013-07-05 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183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3269A (zh) * 2018-03-01 2018-07-13 张占平 一种潜水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68593A (ja) * 1987-12-24 1989-07-04 Kobe Steel Ltd 台船の移動装置
DE8907018U1 (zh) * 1989-05-24 1989-07-20 Josef Moebius Bau-Gesellschaft (Gmbh + Co), 2000 Hamburg, De
CN2140346Y (zh) * 1992-10-10 1993-08-18 郭长江 水下有轨道游艺潜艇
US5775226A (en) * 1994-12-08 1998-07-07 Koyo Engineering Company, Ltd. Underwater and land travel vehicle
CN2509083Y (zh) * 2001-07-16 2002-09-04 罗伯略 导轨式观光袖珍潜艇
KR200392454Y1 (ko) * 2005-05-26 2005-08-17 이시영 육상의 전기로 운행하는 궤도형 선박
CN2904174Y (zh) * 2006-04-17 2007-05-23 合肥安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海底探矿模拟演示装置
CN101987656A (zh) * 2010-10-15 2011-03-23 武汉金领湾实业有限公司 潜浮式有轨娱乐潜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68593A (ja) * 1987-12-24 1989-07-04 Kobe Steel Ltd 台船の移動装置
DE8907018U1 (zh) * 1989-05-24 1989-07-20 Josef Moebius Bau-Gesellschaft (Gmbh + Co), 2000 Hamburg, De
CN2140346Y (zh) * 1992-10-10 1993-08-18 郭长江 水下有轨道游艺潜艇
US5775226A (en) * 1994-12-08 1998-07-07 Koyo Engineering Company, Ltd. Underwater and land travel vehicle
CN2509083Y (zh) * 2001-07-16 2002-09-04 罗伯略 导轨式观光袖珍潜艇
KR200392454Y1 (ko) * 2005-05-26 2005-08-17 이시영 육상의 전기로 운행하는 궤도형 선박
CN2904174Y (zh) * 2006-04-17 2007-05-23 合肥安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海底探矿模拟演示装置
CN101987656A (zh) * 2010-10-15 2011-03-23 武汉金领湾实业有限公司 潜浮式有轨娱乐潜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3269A (zh) * 2018-03-01 2018-07-13 张占平 一种潜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288722T3 (es) Atraccion acuatica.
AU2020384235B2 (en) Amusement ride, in particular water amusement rid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an amusement ride
CN202185151U (zh) 一种娱乐骑乘中组成骑乘车行进路径的轨道结构
CN105059072B (zh) 一种水陆空三栖滑板车
CN202320303U (zh) 悬挂式架空游览车
WO2020072779A1 (en) Hybrid ride vehicle systems and methods
CN202892887U (zh) 飞舟冲浪游艺机
CN103318392A (zh) 半潜式有轨娱乐潜艇
JP6498690B2 (ja) 可変水位を有するウォータライド
CN107776837A (zh) 一种新型的水游乐设备
CN203681178U (zh) 一种两栖三体船结构
CN206510704U (zh) 水路潜三用推进器
CN103010409A (zh) 新型两栖子母船
CN207755765U (zh) 首尾封闭的串联式新型多自由度乘骑系统
CN103507584A (zh) 一种两栖三体船结构
CN209382195U (zh) 一种新型船
CN208429218U (zh) 一种具有多重体验功能的游轮
CN102442318A (zh) 悬挂式架空游览车
CN203634811U (zh) 环形滑水游乐设施
CN206511002U (zh) 一种单人行走车
CN203439239U (zh) 尾部开叉皮划艇
CN207913205U (zh) 一种双立环室内高速过山车
CN204223156U (zh) 助力式水上游乐车
CN201597742U (zh) 充电式水上跑步船
CN205707208U (zh) 水上旋转游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