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4149A - 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4149A
CN103314149A CN2011800637546A CN201180063754A CN103314149A CN 103314149 A CN103314149 A CN 103314149A CN 2011800637546 A CN2011800637546 A CN 2011800637546A CN 201180063754 A CN201180063754 A CN 201180063754A CN 103314149 A CN103314149 A CN 103314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hing machine
tank
vibrationproof member
cylinder
s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37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14149B (zh
Inventor
大江宏和
船见慎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14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41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14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41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0Mountings, e.g. resilient mountings, for the rotary receptacle, motor, tub or casing;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s
    • D06F37/22Mountings, e.g. resilient mountings, for the rotary receptacle, motor, tub or casing;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s in machines with a receptacle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衣机,该洗衣机包括具有结构相同的两个防振构件以及洗涤槽、水槽,能够抑制洗衣机转动时包含洗涤槽和水槽的系统的振动复杂化。洗衣机(1)包括:滚筒(20)、水槽(40)、外箱(10)、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滚筒(20)以转动轴线(R)为中心转动,该转动轴线(R)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水槽(40)覆盖滚筒(20)。外箱(10)收容水槽(40)和滚筒(20)。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具有相同的结构。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之间沿前后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

Description

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洗涤槽的转动轴线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洗涤槽的转动轴线在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方向上延伸的洗衣机。这种洗衣机包括:覆盖洗涤槽的水槽;以及防振构件,从下方支撑水槽。通过支撑水槽,防振构件至少可以抑制包含洗涤槽和水槽的系统的振动。在转动轴线延伸的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洗衣机中,在衣物等洗涤物投入洗涤槽前后,至少包含洗涤槽和水槽的系统重心沿洗涤槽的前后方向移动。由此,在重心的移动前后系统振动变化,系统振动复杂化。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第4334499号(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两个防振构件的洗衣机。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第4334499号(专利文献1)的洗衣机中,两个防振构件沿该洗衣机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相互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此时,两个防振构件分别配置在沿前后方向与系统重心大体一致的位置上。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第4334499号
但是,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第4334499号(专利文献1)的洗衣机中,从侧面观察,沿该洗衣机的前后方向(进深方向)在相同位置上配置有两个防振构件。即,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第4334499号(专利文献1)的洗衣机中,水槽沿前后方向被一个防振构件支撑。因此,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第4334499号(专利文献1)的洗衣机中,很难讲考虑到了包含洗涤槽和水槽的系统的重心移动的情况。
此外,当洗涤槽以较高速度转动时,有时在系统中产生偏心负荷。考虑重心移动时和产生偏心负荷时系统的振动与重心完全不移动时或不产生偏心负荷时相比,系统的振动复杂化。
另一方面,与防振构件的数量为两个时相比,当防振构件的数量增加时,相对于振动可以使系统容易稳定。但是,由于防振构件的成本以及洗衣机的成本,所以增加防振构件的数量不是优选方式。因此,期望不增加防振构件的数量,就能够提高相对于振动的系统的稳定性。此外,由于当两个防振构件结构彼此相同时,可以不必考虑各防振构件结构的不同点,所以可以抑制防振构件的成本和洗衣机的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在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该洗衣机包括具有相同结构的两个防振构件、洗涤槽和水槽,能够抑制洗涤槽转动时包含洗涤槽和水槽的系统的振动复杂化。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衣机,其包括:洗涤槽、水槽、外箱、前侧防振构件和后侧防振构件。洗涤槽为有底筒状,其具有朝向前方开口的开口部和与开口部相对配置的底部。此外,洗涤槽以转动轴线为中心转动,该转动轴线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水槽覆盖洗涤槽。外箱收容水槽和洗涤槽。前侧防振构件和后侧防振构件分别朝向上方支撑水槽。此外,前侧防振构件和后侧防振构件具有相同的结构。此外,前侧防振构件和后侧防振构件之间沿前后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上述前后方向是连接洗涤槽的开口部和底部的方向中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
按照本发明,洗涤槽的转动轴线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因此,在该洗衣机中,至少在向洗涤槽投入洗涤物前后,包含洗涤槽和水槽的系统的重心位置沿洗涤槽的前后方向变化。但是,支撑水槽的前侧防振构件和后侧防振构件之间沿前后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由此,水槽沿前后方向被前侧防振构件和后侧防振构件稳定地支撑。因此,即使在系统的重心沿洗涤槽的前后方向移动时,也可以利用沿前后方向隔开规定间隔配置的前侧防振构件和后侧防振构件,降低洗涤槽转动时系统的振动。其结果,可以抑制洗涤槽转动时系统的振动复杂化。
因此,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洗衣机,该洗衣机具有结构彼此相同的前侧防振构件和后侧防振构件以及洗涤槽、水槽,能够抑制洗涤槽转动时包含洗涤槽和水槽的系统的振动复杂化。此外,前侧防振构件和后侧防振构件具有彼此相同的结构。因此,按照本发明,能够抑制防振构件的成本和洗衣机的成本。
在本发明的洗衣机中,优选的是,前侧防振构件和后侧防振构件的规定的间隔包含在所述洗衣机无负载状态和所述洗衣机以额定负载运转的状态之间、系统的重心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范围,所述系统包括所述水槽和所述洗涤槽。
按照这种结构,即使在该洗衣机无负载状态时和在额定负载状态下该洗衣机运转时期间、系统的重心沿前后方向移动时,由于重心位于前侧防振构件和后侧防振构件之间,所以可以抑制系统的振动复杂化。
在本发明的洗衣机中,优选的是,转动轴线倾斜成转动轴线的后侧位于比前侧更靠向下方的位置上。此外,该洗衣机脱水时,在该洗衣机的主视图中洗涤槽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外,优选的是,从正面观察该洗衣机时,前侧防振构件配置在左侧且后侧防振构件配置在右侧。
按照这种结构,在从正面观察该洗衣机的情况下洗涤槽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由将洗涤槽向下方按压的离心力产生的负荷施加于系统整体的左侧。此外,转动轴线倾斜成转动轴线的后侧位于比前侧更靠向下方的位置上。因此,从正面观察该洗衣机时,系统整体左侧的前侧部分与左侧的后侧部分相比,易于向下方产生大的位移。但是,在该洗衣机中,从正面观察该洗衣机时,前侧防振构件配置在左侧且后侧防振构件配置在右侧。因此,即使在该洗衣机的主视图中洗涤槽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也可以利用主视图中配置在左侧的前侧防振构件稳定地支撑水槽。由此,可以降低洗涤槽转动时系统的振动。其结果,可以抑制洗涤槽转动时系统的振动复杂化。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洗衣机,该洗衣机包括:具有结构彼此相同的前侧防振构件和后侧防振构件的两个防振构件、洗涤槽以及水槽,能够抑制洗涤槽转动时包含洗涤槽和水槽的系统的振动复杂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洗衣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透视本发明洗衣机的外箱内部一部分后的状态下的洗衣机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洗衣机的局部断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洗衣机,10:外箱,20:滚筒,21:开口部,22:底部,40:水槽,61:前侧防振构件,62:后侧防振构件,R:转动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申请的发明者考虑在洗涤槽的转动轴线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洗衣机中,通过具有结构相同的两个防振构件,有效地抑制包含洗涤槽和水槽的系统的振动。在此,本申请的发明者考虑到沿洗衣机的前后方向、隔开规定间隔配置有具有结构相同的前侧防振构件和后侧防振构件。由此,在本申请发明者深入的研究下,终于得到本发明。
如图1所示,洗衣机1包括外箱10。此外,如图3所示,洗衣机1包括水槽40和滚筒20。洗衣机1是全自动滚筒式洗衣机。其中,洗衣机1也可以具有对收容在滚筒20内的衣物等洗涤物进行干燥的功能。如图1所示,外箱10具有大体长方体形状。此外,外箱10具有底盘11、主体部12和顶板13。底盘11形成洗衣机1的底部。主体部12从底盘11向上方延伸。此外,主体部12具有前面121、右侧面122、左侧面123(参照图2)和背面124(参照图3)。顶板13是主体部12的一部分,形成洗衣机1的顶部。
另外,在图1~图3中,附图标记Fr、Rr、Up、Dn、Ri、Le分别表示洗衣机1的前方、后方、上方、下方、右方、左方。如图1所示,可以将左右方向称为宽度方向W。此外,可以将前后方向称为进深方向D,并且可以将上下方向称为高度方向H。在高度方向H上,比外箱10的中央更靠向上方的部分是外箱10的上部,比外箱10的中央更靠向下方的部分是外箱10的下部。
如图1所示,在前面121的上部配置有洗涤剂容器16。洗涤剂容器16能够自由拉出地收容在外箱10内。洗衣机1的使用者可以向洗涤剂容器16内投入洗涤剂、漂白剂和柔软剂等。此外,在外箱10的前面121的上部以与洗涤剂容器16沿宽度方向W并列的方式设置有操作部17,该操作部17具有操作按钮(未图示)和显示面板(未图示)。
如图3所示,洗衣机1包括:作为洗涤槽的滚筒20、液体平衡器30、覆盖滚筒20的水槽40、作为驱动部的电动机5。此外,洗衣机1包括未图示的控制部。水槽40和滚筒20收容在外箱10内。
滚筒20为有底筒状,具有开口部21和底部22。开口部21朝向前方开口。底部22配置成与开口部21相对。滚筒20以转动轴线R为中心转动。滚筒20的转动轴线R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底部22沿转动轴线R的大体垂直方向延伸。连接滚筒20的开口部21和底部22的方向中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是洗衣机1的前后方向。在滚筒20中,沿以转动轴线R为中心的圆的半径方向、在开口部21的边缘27的外侧安装有液体平衡器30。
一般来说,滚筒20的材质采用不锈钢板。在滚筒20的周壁23和底部22上形成有多个小孔24,用于供水、排水和通气。周壁23是滚筒20中的筒状部分。在洗衣机1中,周壁23为大体圆筒状。此外,周壁23沿与转动轴线R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另外,省略了形成在底部22上的小孔的图示。
在周壁23上配置有多个挡板26。挡板26与转动轴线R大体平行地延伸。此外,挡板26朝向以转动轴线R为中心的圆的半径方向的内侧、从周壁23突出。
水槽40为有底筒状,具有开口部41和底部42。滚筒20收容在形成于水槽40内部的空间内。开口部41朝向前方开口。底部42与开口部41相对配置。在洗衣机1中,水槽40的周壁48为大体圆筒状(参照图2)。水槽40的周壁48是水槽40中的筒状部分。此外,周壁48沿与转动轴线R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
在水槽40的下部安装有平衡锤28。具体地说,平衡锤28配置在筒状的水槽40的周壁48中、外箱10的前面121附近且在面向底盘11的位置上。另外,为了保持水槽40整体的平衡,也可以将多个平衡锤28安装在水槽40上。此外,平衡锤28也可以安装在水槽40的上部。
如图3所示,在滚筒20的底部22的外侧面上固定有驱动轴25。驱动轴25与电动机5连接。电动机5安装在水槽40的底部42的外侧面上。电动机5具有:转子51、定子52和电动机外壳53。转子51、定子52和驱动轴25的一部分收容在电动机外壳53内。转子51具有永磁体。此外,转子51固定在驱动轴25上。定子52通过将转子51包围在以驱动轴25为中心的圆的半径方向内侧的方式,配置在电动机外壳53的内部。此外,定子52具有线圈。通过由控制部控制向电动机5提供的电力,可变控制转子51的转速和转动方向。由此,滚筒20以规定的转速在规定的方向上转动。
如图1所示,在外箱10的前面121安装有外门18。开口部15配置在比滚筒20的开口部21更靠向前方、且比水槽40的开口部41更靠向前方的位置。外门18开关形成在前面121的开口部15。外门18与外箱10的开口部15一起开关水槽40的开口部41。通过打开外门18,就能通过外箱10的开口部15和水槽40的开口部41向滚筒20投入洗涤物,或者从滚筒20中取出洗涤物。
外门18具有透明状的窗81。由此,洗衣机1的使用者可以从外箱10的外侧视觉识别滚筒20的内部。此外,外门18具有突出部82。突出部82具有容器形状。突出部82从前方朝向后方凹陷。
在水槽40的开口部41的边缘43上安装有衬垫44,该衬垫44由橡胶等弹性体形成。衬垫44配置在开口部15和开口部41之间。当使用者关闭外门18时,通过衬垫44与突出部82的周向边缘83紧密接触,利用突出部82和衬垫44来封闭水槽40。由此,通过外门18封闭外箱10的开口部15,突出部82的周向边缘83封闭水槽40的开口部41。
当通过外门18封闭外箱10的开口部15而使突出部82的周向边缘83封闭水槽40的开口部41时,突出部82从前方向后方突出。外门18关闭时、即外门18封闭外箱10的开口部15和水槽40的开口部41时,突出部82的一部分配置在水槽40的内部。另外,突出部82的形状除了从洗衣机1的前方向后方突出、且在外门18封闭外箱10的开口部15和水槽40的开口部41时突出部82的一部分配置在水槽40的内部以外,没有特别限定。
洗衣机1包括具有多个防振构件的防振机构6。水槽40由多个防振构件支撑,使得滚筒20能够在水槽40的内部以转动轴线R为中心转动。防振机构6在外箱10内配置在水槽40的下方。防振机构6具有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作为多个防振构件。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从外箱10的底盘11朝向上方支撑水槽40。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具有相同的结构。
如图2所示,洗衣机1的主视图、即从正面观察洗衣机1时,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分别配置在洗衣机1的左侧和右侧。前侧防振构件61具有减振器63和压缩螺旋弹簧64。在防振机构6中,减振器63的下端形成前侧防振构件61的下端。前侧防振构件61的下端与底盘11连接。此外,减振器63具有从减振器63向上方突出的杆65。减振器63对作用于杆65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压缩螺旋弹簧64以缠绕在杆65上的方式配置在杆65的外周上。利用凸缘状的连接件66相互连接杆65的上端和压缩螺旋弹簧64的上端。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后侧防振构件62的结构与前侧防振构件61的结构相同,所以省略了后侧防振构件62结构的说明。
在水槽40下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台座45和台座46。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分别安装在台座45和台座46上。当前侧防振构件61安装在台座45上时,由橡胶等弹性构件形成的衬套67配置在连接件66和台座45之间。
台座45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大于台座46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台座45的下端和台座46的下端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相同的位置上。前侧防振构件61沿上下方向配置在底盘11和台座45之间,并且从底盘11向上方支撑水槽40。同样,后侧防振构件62沿上下方向配置在底盘11和台座46之间,并且从底盘11向上方支撑水槽40。另外,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的结构并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是其他结构。
前侧防振构件61的上端和后侧防振构件62的上端分别配置成比其下端更靠向宽度方向W(参照图1)上的内侧。由此,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在洗衣机1的主视图中以由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描绘大体倒V形的方式,配置在外箱10的内部。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之间沿前后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在洗衣机1中,当从侧方观察洗衣机1时、即在洗衣机1的侧视图中,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以沿大体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支撑水槽40。由此,前侧防振构件61的中心线C1和后侧防振构件62的中心线C2分别沿大体垂直方向延伸。
规定的间隔、即沿前后方向的中心线C1和中心线C2之间的距离L,包含在洗衣机1无负载状态时和额定负载状态下洗衣机1运转时之间、系统的重心移动的范围。上述系统至少由滚筒20、水槽40、电动机5、液体平衡器30和平衡锤28构成。
另外,洗衣机1的无负载状态是指滚筒20内完全没有洗涤物、且水槽40内完全没有加入水的状态。此外,额定负载是指例如放入滚筒20内的洗涤物的重量中容许的最大重量。额定负载状态是指至少额定负载重量的洗涤物收容在滚筒20内的状态。另外,当洗衣机1具有干燥功能时,干燥时的额定负载也可以与洗涤时和脱水时的额定负载不同。这种情况下优选干燥时的额定负载比洗涤时和脱水时的额定负载小。洗涤时是指在后述的洗涤过程和漂洗过程中至少在洗涤过程中洗衣机1运转时,脱水时是指在脱水过程中洗衣机1运转时。
例如,假设洗衣机1的额定负载为10kg。当洗衣机1的额定负载为10kg时,洗涤时40kg左右(洗涤物的重量为10kg、包含在洗涤物中的水的重量约为10kg、储存在水槽40和滚筒20内的水的重量约为20kg)的重量由洗衣机1承担。此外,当洗衣机1的额定负载为10kg时,脱水时(特别是脱水开始时)20kg左右(洗涤物的重量为10kg、包含在洗涤物中的水的重量约为10kg)的重量由洗衣机1承担。由此,当额定负载的洗涤物收容在滚筒20内时,洗涤时由作为支撑构件的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承担的重量大于脱水时承担的重量。
在洗衣机1中,转动轴线R延伸的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但是,由于转动轴线R大体沿水平方向延伸,所以在洗涤物和水加入水槽40和滚筒20内前后,包含滚筒20和水槽40的系统的重心位置在前后方向上变化。此外,由于洗涤物和水的重量越大,洗涤物和水所处的区域扩展到滚筒20的更前方的部分,所以系统的重心位置向前方位移。但是,在洗衣机1中,洗衣机1无负载状态下的重心G0、额定负载状态中在滚筒20和水槽40内储存有水的状态(即洗涤时)下的重心GW、以及额定负载状态中脱水时的重心GH,沿前后方向配置在中心线C1和中心线C2之间。
另外,图3所示的重心G0、重心GW和重心GH的位置表示沿前后方向的各个位置的顺序。因此,例如中心线C2分别与重心G0、重心GW或重心GH沿前后方向的间隔并不限于图3所示的间隔。此外,重心G0、重心GW或重心GH中,重心GW也可以位于比中心线C1更靠向前方的位置。
洗衣机1脱水时,在洗衣机1的主视图中,滚筒2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外,洗衣机1洗涤时,在洗衣机1的主视图中,滚筒20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转动。
洗衣机1包括上部施力部70和作为下部施力部的螺旋弹簧73。上部施力部70与水槽40的上部和外箱10的上部连接。水槽40的上部是指沿高度方向H比水槽40的中央更靠向上方的部分。在洗衣机1中,上部施力部70与水槽40的周壁48和支撑部12a连接。支撑部12a安装在主体部12上、且配置在顶板13的内表面上。上部施力部70具有螺旋弹簧71和螺旋弹簧72。螺旋弹簧71的一端安装在周壁48的前端,另一端安装在支撑部12a上。螺旋弹簧71对水槽40施加朝向后斜上方的力。螺旋弹簧72的一端安装在水槽40后部的周壁48上,另一端安装在支撑部12a中螺旋弹簧71另一端的附近。螺旋弹簧72对水槽40施加朝向前斜上方的力。由此,上部施力部70对水槽40施加朝向前方和后方的作用力。另外,在洗衣机1中,支撑部12a为板状。但是,支撑部12a的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定,支撑部12a的材质也没有特别限定。
螺旋弹簧73与水槽40的前方下部和配置在外箱10的前面121内侧的构件连接。螺旋弹簧73的一端安装在与外箱10的前面121连接的金属板75上,另一端安装在台座74上,该台座74设置在水槽40下部的周壁48上。金属板75配置在前面121的后方、且在比水槽40的开口部41更靠向下方的位置上。由此,螺旋弹簧73以通过金属板75朝向外箱10向前斜上方牵引水槽40的方式,配置在外箱10的内部。另外,螺旋弹簧71、72、73并不限定于螺旋弹簧,也可以是普通的其他施力装置。
在洗衣机1中,在洗涤过程、漂洗过程、脱水过程中,水槽40的姿势基于加入水槽40和滚筒20内的洗涤物和水的量而变化。此外,当滚筒20转动时,至少向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施加基于洗涤物和水的重量产生的负荷。
例如当像系统的重心位于比中心线C1更靠向前方时那样、系统的重心位于比较前方的位置时,图3所示的水槽40和滚筒20倾向于以前侧防振构件61和台座45的连接位置附近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外,例如当像系统的重心位于比中心线C2更靠向后方时那样、系统的重心位于比较后方的位置时,图3所示的水槽40和滚筒20倾向于以后侧防振构件62和台座46的连接位置附近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此外,当向系统施加重量时,通过使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的杆65沉入减振器63中,水槽40和滚筒20向下方位移。但是,在洗衣机1中,通过螺旋弹簧73以朝向前斜上方牵引水槽40的方式施力,即使在水槽40和滚筒20具有向下方位移的倾向时,也可以抑制水槽40和滚筒20的姿势变化。由此,通过抑制水槽40的前部向下方位移,可以抑制衬垫44变形且防止损伤。
另一方面,在洗衣机1中,例如在洗衣机1无负载状态时和额定负载状态中脱水时之间,系统重心移动的范围沿前后方向在中心线C1的位置和中心线C2的位置之间。由此,在洗衣机1中,无论洗涤物和水的量如何变化,都可以防止水槽40的姿势变化。此外,即使当系统的重心沿前后方向移动时,由于也可以通过沿前后方向相互隔开规定间隔配置的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使系统的重心位置始终位于作为系统支撑构件的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之间,所以可以抑制滚筒20转动时系统的振动复杂化。因此,可以降低滚筒20转动时系统的振动。此外,通过螺旋弹簧73以沿前斜上方牵引水槽40的方式施力,可以与防振机构6一起、降低包含水槽40和滚筒20的系统的振动。
此外,通过螺旋弹簧73以向前斜上方牵引水槽40的方式施力,与从水槽40的下方以推举水槽40的方式施力的情况相比,可以在水槽40的前方下部和外箱10的前部之间,有效地对水槽40的前方下部施力。此外,由于不需要在水槽40的前方下部和外箱10的底盘11之间配置从下方对水槽40施力的其他构件,所以可以有效地利用水槽40前方下部和外箱10的底盘11之间的空间。
下面参照图3对洗衣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者在打开外门18并从开口部15向滚筒20内投入洗涤物之后,关闭外门18。将用于洗涤的洗涤剂加入洗涤剂容器16(参照图1)内。根据需要,使用者向洗涤剂容器16加入柔软剂。使用者也可以在洗涤过程或漂洗过程的中途加入柔软剂。此外,在洗衣机1中,柔软剂用的容器(未图示)可以区别于洗涤剂容器16单独设置。
接着,使用者对操作部17进行操作,选择洗涤条件和干燥条件。基于由使用者对操作部17进行的操作,操作部17向控制部发送控制信号,由此,控制部控制洗衣机1的各构件。按照使用者选择的洗涤条件和干燥条件,通过控制部执行例如洗涤过程、漂洗过程、脱水过程。
首先,对洗涤过程进行说明。使用者通过按压操作部17的启动按钮,由控制部控制外门18和供水阀(未图示)。由此,锁定外门18,并且通过打开供水阀向水槽40内提供自来水。此时,向水槽40内提供收容在洗涤剂容器16内的混合有洗涤剂的水。
当由水位传感器(未图示)检测出向水槽40内提供的水到达规定水位时,关闭供水阀。接着,驱动循环泵(未图示)。经由水槽40向滚筒20内提供的水利用循环泵的驱动从水槽40通过规定的流道、再从朝向滚筒20内的循环水出口(未图示)呈喷淋状喷射到滚筒20内,从而返回滚筒20内。此外,滚筒20内的水再次通过小孔24在水槽40和规定的流道之间循环。在驱动循环泵期间,当经过了规定时间时,控制部进行控制,停止循环泵的驱动。
接着,滚筒20利用电动机5按照洗涤过程用的规定滚筒20转速的图转动。在洗衣机1中,滚筒20例如以50rpm左右的转速转动。另外,滚筒20的规定滚筒20转速的图根据洗涤过程、漂洗过程、脱水过程的过程不同、或者是根据洗涤物的种类和洗涤干燥的程序,预先设定转动速度、转动周期、反转周期等不同的多个规定滚筒20转速的图。规定滚筒20转速的图以由使用者进行选择的方式、或自动选择的方式来进行编程。
如果电动机5进行正反转,则滚筒20也同样进行正反转。即,在洗衣机1的主视图中,滚筒20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滚筒20转动,滚筒20内的洗涤物被挡板26抬起。但是,洗涤物不会转动一周而在转动的中途离开滚筒20的内周壁面而向下方落下。这种动作在滚筒20转动期间反复进行。由此,在滚筒20的内部搅拌洗涤物。由此,搅拌洗涤物称为翻滚。翻滚持续10分种左右。由此,洗涤过程利用所谓的拍洗效果来进行洗涤。另外,在进行上述洗涤过程时,也可以驱动循环泵。如果洗涤过程结束,则水槽40内的水通过排水部(未图示)排出到外箱10的外部。
在排水结束后,进行中间脱水过程。在该过程中,滚筒20按照中间脱水过程用的规定滚筒20转速的图以高速转动。在中间脱水过程中,利用基于滚筒20的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将包含在洗涤物中的水通过小孔24从滚筒20排出到水槽40。排出到水槽40的水沿水槽40的内壁面流向下方,并通过排水部排出到外箱10的外部。
中间脱水过程结束后,程序从中间脱水过程转移至漂洗过程。在漂洗过程中,打开供水阀,向水槽40提供自来水。当由水位传感器检测出向水槽40内提供的水到达规定水位时,关闭供水阀。在供水阀关闭之后,控制部对循环泵进行控制,以规定的时间驱动循环泵。当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后,控制部使循环泵的驱动停止。此后,滚筒20按照漂洗过程用的规定滚筒20转速的图转动。另外,上述漂洗过程时也可以驱动循环泵。
在反复进行中间脱水过程和漂洗过程之后,程序从漂洗过程转移至最终漂洗过程。在最终漂洗过程中,打开供水阀,向水槽40提供包含有柔软剂的水。
在进行了规定次数的漂洗过程之后,进行脱水过程。最终漂洗过程结束后,漂洗液从水槽40向外箱10的外部排出。在排水结束后,滚筒20以按照最终脱水过程用的规定滚筒20转速的图、例如以1000rpm的高速转动的方式,进行最终脱水过程。在最终脱水过程中,与中间脱水过程相同,利用基于滚筒20的转动产生的离心力、通过小孔24向水槽40排出包含在洗涤物中的漂洗液。从开始脱水过程起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之后,控制部切断向电动机5的通电,使处理停止。
如上所述,由于液体平衡器30与滚筒20一体地以转动轴线R为中心转动,在中间脱水过程和最终脱水过程中,当滚筒20以较高速度转动时,液体平衡器30也与滚筒20一起以较高速度转动。
如上所述,洗衣机1包括:滚筒20、水槽40、外箱10、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有底筒状的滚筒20具有:开口部21,朝向前方开口;以及底部22,与开口部21相对配置。此外,滚筒20以转动轴线R为中心转动,该转动轴线R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水槽40覆盖滚筒20。外箱10收容水槽40和滚筒20。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分别朝向上方支撑水槽40。此外,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具有相同的结构。此外,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之间沿前后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
按照洗衣机1,转动轴线R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因此,在洗衣机1中,至少在将洗涤物投入滚筒20内前后,由滚筒20、水槽40、电动机5和液体平衡器30构成的系统的重心位置沿前后方向变化。但是,支撑水槽40的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之间沿前后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由此,水槽40沿前后方向被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稳定地支撑。因此,即使系统的重心沿前后方向移动时,由于也可以利用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始终使系统的重心位置位于作为系统支撑构件的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之间,所以能够抑制滚筒20转动时系统的振动复杂化。因此,能够降低滚筒20转动时系统的振动。
因此,按照本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洗衣机1,该洗衣机1具有结构相同的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滚筒20以及水槽40,能够抑制滚筒20转动时系统的振动复杂化。此外,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按照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具有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的防振机构6的成本和洗衣机1的成本。
在洗衣机1中,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之间的规定间隔,包含在洗衣机1无负载状态时和在额定负载状态下洗衣机1运转时期间、系统的重心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范围。
按照这种结构,即使在洗衣机1无负载状态时和在额定负载状态下洗衣机1运转时期间,在系统的重心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由于重心位于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之间,所以可以抑制系统的振动复杂化。此外,与洗涤、漂洗等其他过程相比,洗衣机1脱水时滚筒20高速转动。因此,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抑制滚筒20以较高速度转动时系统的振动复杂化。
如图3所示,在洗衣机1中,转动轴线R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以使转动轴线R的后侧位于比前侧更靠向下方的位置。在洗衣机脱水时,滚筒20在洗衣机1的主视图中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外,在洗衣机1的主视图中,前侧防振构件61配置在左侧且后侧防振构件62配置在右侧。
当在洗衣机1的主视图中滚筒2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由将滚筒20向下方按压的离心力产生的负荷施加于系统整体的左侧。此外,转动轴线R倾斜,以使转动轴线R的后侧位于比前侧更靠向下方的位置。因此,在洗衣机1的主视图中,系统整体左侧的前方部分与左侧的后方部分相比、易于向下方产生大的位移。但是,在洗衣机1中,在洗衣机1的主视图中,前侧防振构件61配置在左侧且后侧防振构件62配置在右侧。因此,即使在洗衣机1的主视图中滚筒2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也可以利用在主视图中配置在左侧的前侧防振构件61稳定地支撑水槽40。由此,可以降低滚筒20转动时系统的振动。其结果,可以抑制滚筒20转动时系统的振动复杂化。
此外,洗衣机1包括:滚筒20、水槽40、外箱10、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上部施力部70以及螺旋弹簧73。上部施力部70具有螺旋弹簧71和螺旋弹簧72。滚筒20为有底筒状,具有朝向前方开口的开口部21。此外,滚筒20以转动轴线R为中心转动。转动轴线R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水槽40具有开口部41,该开口部41配置在比滚筒20的开口部21更靠向前方的位置。此外,水槽40覆盖滚筒20。外箱10收容水槽40和滚筒20。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从外箱10的底盘11朝向上方支撑水槽40。螺旋弹簧71的一端安装在周壁48的前端,另一端安装在支撑部12a上。螺旋弹簧71对水槽40施加朝向后斜上方的作用力。螺旋弹簧72的一端安装在水槽40后部的周壁48上,另一端安装在支撑部12a中螺旋弹簧71另一端的附近。螺旋弹簧72对水槽40施加朝向前斜上方的作用力。螺旋弹簧73与水槽40的前方下部和配置在外箱10的前面121内侧的构件连接,对水槽40施加朝向前斜上方的作用力。
按照洗衣机1,可以利用上部施力部70、螺旋弹簧73以及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抑制水槽40的姿势变化。因此,按照洗衣机1,可以抑制配置在外箱10和水槽40之间的部件在洗衣机1运转过程中变形。在洗衣机1中,在外箱10和水槽40之间配置有上部施力部70、螺旋弹簧73以及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即,按照洗衣机1,由于可以抑制上部施力部70、螺旋弹簧73、以及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在洗衣机1运转过程中变形,所以能够进一步适当地保持水槽40的姿势。
此外,通过螺旋弹簧73对水槽40的前方下部施加朝向前斜上方的作用力,可以抑制水槽40的前方下部向下方移动那样的姿势变化。因此,由于在包含滚筒20和水槽40的系统中,抑制了转动轴线R的倾斜度变化,所以重心不易向前方移动。由此,通过抑制转动轴线R的倾斜度变化且重心不易移动,系统的振动难以变得复杂。因此,可以容易地检测系统的振动,可以针对振动容易地控制洗衣机1。
在洗衣机1中,外箱10具有开口部15,该开口部15配置成比水槽40的开口部41更靠向前方的位置。此外,洗衣机1还包括外门18,该外门18与外箱10的开口部15一起、开关水槽40的开口部41。此外,外门18具有突出部82。突出部82在外门18关闭外箱10的开口部15和水槽40的开口部41时从前方朝向后方突出。突出部82的一部分在外门18关闭外箱10的开口部15和水槽40的开口部41时配置在水槽40的内部。
按照这种结构,外门18与外箱10的开口部15一起、开关水槽40的开口部41。此外,外门18具有突出部82,该突出部82在外门18关闭外箱10的开口部15和水槽40的开口部41时从前方朝向后方突出。突出部82的一部分在外门18关闭外箱10的开口部15和水槽40的开口部41时配置在水槽40的内部。另一方面,洗衣机1可以抑制配置在外箱10和水槽40之间的部件在洗衣机1运转过程中变形。此外,通过螺旋弹簧73对水槽40的前方下部施加朝向前斜上方的作用力,能够抑制下述现象:洗涤物位于水槽40和外门18之间时因洗涤物被压向外门18而使水槽40向后方移动、从而使得外箱10的开口部15和水槽40的开口部41之间的前后方向的空间进一步扩大。因此,能够防止因洗涤物进入外箱10的开口部15和水槽40的开口部41之间前后方向的空间、或洗涤物被夹持在突出部82和水槽40的开口部41之间、而导致洗涤物或洗衣机1的部件损伤,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洗涤。
洗衣机1还包括衬垫44,该衬垫44配置在外箱10的开口部15和水槽40的开口部41之间。
按照洗衣机1,可以抑制配置在外箱10和水槽40之间的部件在洗衣机1运转过程中变形。因此,可以避免配置在外箱10的开口部15和水槽40的开口部41之间的衬垫44损伤。
以上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内容均为举例说明,而不限定于此。本发明的范围不限定于以上的实施方式,而是由权利要求来表示,并包括与权利要求等同的内容、以及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修改和变形。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洗衣机,该洗衣机包括具有结构相同的前侧防振构件和后侧防振构件的两个防振构件、洗涤槽以及水槽,可以抑制洗涤槽转动时包含洗涤槽和水槽的系统的振动复杂化。

Claims (3)

1.一种洗衣机(1),其特征在于,包括:
有底筒状的洗涤槽(20),具有朝向前方开口的开口部(21)以及与所述开口部(21)相对配置的底部(22),所述洗涤槽(20)以转动轴线(R)为中心转动,所述转动轴线(R)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
水槽(40),覆盖所述洗涤槽(20);
外箱(10),收容所述水槽(40)和所述洗涤槽(20);以及
具有相同结构的前侧防振构件(61)和后侧防振构件(62),分别朝向上方支撑所述水槽(40),
所述前侧防振构件(61)和所述后侧防振构件(62)之间沿前后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所述前后方向是连接所述洗涤槽(20)的所述开口部(21)和所述底部(22)的方向中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防振构件(61)和所述后侧防振构件(62)的所述规定的间隔包含在所述洗衣机(1)无负载状态和所述洗衣机(1)以额定负载运转的状态之间、系统的重心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范围,所述系统包括所述水槽(40)和所述洗涤槽(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洗涤槽(20)的转动轴线(R)倾斜成后侧位于比前侧更靠向下方的位置上,
所述洗衣机(1)脱水时,从正面观察所述洗衣机(1)时所述洗涤槽(2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从正面观察所述洗衣机(1)时,所述前侧防振构件(61)配置在左侧,
从正面观察所述洗衣机(1)时,所述后侧防振构件(62)配置在右侧。
CN201180063754.6A 2011-01-07 2011-11-09 洗衣机 Active CN1033141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01851A JP5269917B2 (ja) 2011-01-07 2011-01-07 洗濯機
JP2011-001851 2011-01-07
PCT/JP2011/075779 WO2012093520A1 (ja) 2011-01-07 2011-11-09 洗濯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4149A true CN103314149A (zh) 2013-09-18
CN103314149B CN103314149B (zh) 2015-11-25

Family

ID=46457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3754.6A Active CN103314149B (zh) 2011-01-07 2011-11-09 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269917B2 (zh)
CN (1) CN103314149B (zh)
WO (1) WO201209352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0696A (zh) * 2016-02-17 2017-08-25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洗衣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24898B1 (en) 2013-07-25 2017-11-08 OMG UK Technology Limited Encapsulated catalysts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42826A1 (en) * 2002-03-04 2003-09-10 Primus N.V. System for managing out-of-balance of loads in a laundry apparatus
CN1730783A (zh) * 2004-08-06 2006-02-08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滚筒洗衣机
CN1746397A (zh) * 2004-09-08 2006-03-15 Lg电子株式会社 洗衣机
CN1833065A (zh) * 2003-02-17 2006-09-13 Lg电子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机
JP2006346270A (ja) * 2005-06-17 2006-12-28 Toshiba Corp 洗濯機
US20070039104A1 (en) * 2005-08-19 2007-02-22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sensing type of unbalance of washing machine and method thereof
JP2007209502A (ja) * 2006-02-09 2007-08-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ドラム式洗濯機
CN201012979Y (zh) * 2007-01-23 2008-01-30 许继海 一种斜卧式滚筒洗衣机的减振支撑结构
US20080066238A1 (en) * 2006-09-19 2008-03-20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nsing vibration of washing machine
JP2008183297A (ja) * 2007-01-31 2008-08-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機
JP2010069293A (ja) * 2008-08-22 2010-04-02 Panasonic Corp 洗濯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13924A (ja) * 2006-05-23 2007-12-06 Nok Corp マウントシステム
JP2007319172A (ja) * 2006-05-30 2007-12-13 Sharp Corp 洗濯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42826A1 (en) * 2002-03-04 2003-09-10 Primus N.V. System for managing out-of-balance of loads in a laundry apparatus
CN1833065A (zh) * 2003-02-17 2006-09-13 Lg电子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机
CN1730783A (zh) * 2004-08-06 2006-02-08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滚筒洗衣机
CN1746397A (zh) * 2004-09-08 2006-03-15 Lg电子株式会社 洗衣机
JP2006346270A (ja) * 2005-06-17 2006-12-28 Toshiba Corp 洗濯機
US20070039104A1 (en) * 2005-08-19 2007-02-22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sensing type of unbalance of washing machine and method thereof
JP2007209502A (ja) * 2006-02-09 2007-08-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ドラム式洗濯機
US20080066238A1 (en) * 2006-09-19 2008-03-20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nsing vibration of washing machine
CN201012979Y (zh) * 2007-01-23 2008-01-30 许继海 一种斜卧式滚筒洗衣机的减振支撑结构
JP2008183297A (ja) * 2007-01-31 2008-08-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機
JP2010069293A (ja) * 2008-08-22 2010-04-02 Panasonic Corp 洗濯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0696A (zh) * 2016-02-17 2017-08-25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洗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69917B2 (ja) 2013-08-21
WO2012093520A1 (ja) 2012-07-12
CN103314149B (zh) 2015-11-25
JP2012143288A (ja) 201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7063368A1 (en) Household appliance with at least one lifter comprising means for containing washing agents
JP5469102B2 (ja) 洗濯機
KR20130091101A (ko) 세탁장치의 제어방법
CN202247395U (zh) 滚筒式洗衣机
CN108474165B (zh) 洗衣机
JP5945719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CN103314149A (zh) 洗衣机
CN105274771A (zh) 滚筒式洗衣机
US9453297B2 (en) Laundry treating appliance with a dynamic balancer
JP5686614B2 (ja) 洗濯機
CN102587083B (zh) 洗衣机
JP5568124B2 (ja) 洗濯機
JP5531048B2 (ja) 洗濯機
JP6025264B2 (ja) 洗濯機
JP3754377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およびドラム式洗濯機における脱水時の振動低減方法
EP2966211B1 (en) Washing machine and washing method thereof
CN201232127Y (zh) 具有水平仪的洗衣机
CN219690102U (zh) 一种用于洗衣机的平衡结构及洗衣机
JP2014237061A (ja) 洗濯機
JP2003251093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2007117138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H081748Y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5860717B2 (ja) 洗濯機
CN116635585A (zh) 洗衣机
JP2005052417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のバラストタンク搭載回転ドラム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