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3779A - 搅拌筒装置 - Google Patents

搅拌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3779A
CN103313779A CN201280004656XA CN201280004656A CN103313779A CN 103313779 A CN103313779 A CN 103313779A CN 201280004656X A CN201280004656X A CN 201280004656XA CN 201280004656 A CN201280004656 A CN 201280004656A CN 103313779 A CN103313779 A CN 103313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cylindrical shell
inlet seal
mentioned
open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46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13779B (zh
Inventor
境直人
Original Assignee
Kayab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yab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yaba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13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3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13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37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9/00Mixers with rotating receptacles
    • B01F29/60Mixers with rotating receptacle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or inclined axis, e.g. drum mix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9/00Mixers with rotating receptacles
    • B01F29/40Parts or components, e.g. receptacles, feeding or discharg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9/00Mixers with rotating receptacles
    • B01F29/60Mixers with rotating receptacle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or inclined axis, e.g. drum mixers
    • B01F29/63Mixers with rotating receptacle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or inclined axis, e.g. drum mixers with fixed bars, i.e. stationary, or fixed on the recepta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5/00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 B28C5/08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using driven mechanical means affecting the mixing
    • B28C5/0806Details; Accessories
    • B28C5/0818Charging or discharging gates or chutes; Seal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5/00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 B28C5/08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using driven mechanical means affecting the mixing
    • B28C5/18Mixing in containers to which motion is imparted to effect the mixing
    • B28C5/20Mixing in containers to which motion is imparted to effect the mixing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or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axis during mixing, e.g. without independent stirrers
    • B28C5/2045Parts or components
    • B28C5/2054Drums, e.g. provided with non-rotary mixing bla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5/00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 B28C5/42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mounted on vehicles with provision for mixing during transport
    • B28C5/4203Details; Accessories
    • B28C5/4234Charge or discharge systems therefor
    • B28C5/4237Charging, e.g. hop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5/00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 B28C5/42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mounted on vehicles with provision for mixing during transport
    • B28C5/4203Details; Accessories
    • B28C5/4268Drums, e.g. provided with non-rotary mixing blades

Abstract

搅拌容纳物的搅拌筒装置包括:筒体,其在一端具有开放的开口端并在内部容纳容纳物,且该筒体旋转自如;多个叶片,其以具有相位差的方式设置在筒体的内部,且形成为螺旋形状;以及入口密封件,其设置在筒的开口端并连接于叶片的一部分;该搅拌筒装置形成有利用位于叶片之间的入口密封件使容纳物通过的开口部。

Description

搅拌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搅拌预拌混凝土等容纳物的搅拌筒装置。
背景技术
JP8-40136A公开一种搭载于混凝土搅拌车的搅拌筒装置。该搅拌筒装置包括旋转的筒体、朝向筒体引导所投入的预拌混凝土的料斗、设置于筒体的开口端且连接于料斗的入口密封件、以及从筒体的开口端朝向搅拌车的前侧(筒体的里侧)呈螺旋状延伸的一对叶片。
入口密封件具有连接于料斗的出口的入口密封管以及从入口密封管朝向筒体的里侧延伸且接合于叶片的内周缘部的一对入口密封板。
入口密封管在投入预拌混凝土时朝向筒体的里侧引导被投入到料斗内的预拌混凝土。
在将预拌混凝土装载至最大装载量附近的状态下进行搅拌或者混匀时,入口密封板在筒体的开口端附近接收越过叶片的内周缘部的预拌混凝土,由此抑制从筒体的开口端排出预拌混凝土。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搅拌筒装置中,由于入口密封板在筒体的开口端附近遍布前后排列的一对叶片的内周缘部设置,因而前后排列的叶片之间的空间被入口密封板覆盖成隧道状。由此,不仅预拌混凝土容易附着在一对叶片之间,在清洗筒体内时,还难以清洗附着在叶片之间的预拌混凝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拌混凝土等容纳物难以附着在叶片之间并能够提高清洁性的搅拌筒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用于搅拌容纳物的搅拌筒装置,其中,该搅拌筒装置包括:筒体,其在一端具有开放的开口端并在内部容纳容纳物,且该筒体旋转自如;多个叶片,其形成为螺旋形状,且以具有相位差的方式设置在筒体的内部;以及入口密封件,其设置在筒体的开口端,且连接于叶片的一部分;该搅拌筒装置形成有利用位于叶片之间的入口密封件使容纳物通过的开口部。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混凝土搅拌车的侧视图。
图2是筒体的剖视图。
图3是从右斜后方观察筒体时的立体图。
图4是从左斜后方观察筒体时的立体图。
图5是入口密封件的展开图。
图6是入口密封件的立体图。
图7是从左斜后方观察第2实施方式中的筒体时的立体图。
图8是筒体的剖视图。
图9是入口密封件的展开图。
图10是入口密封件的立体图。
图11是第3实施方式中的入口密封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说明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混凝土搅拌车1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预拌混凝土装载用的混凝土搅拌车1在车身2上搭载有用于搅拌预拌混凝土的搅拌筒装置9。
搅拌筒装置9包括:支承装置3、4,其设置在车身2的前后;筒体10,其由支承装置3、4支承为绕旋转中心轴线O旋转自如;以及未图示的驱动装置,其向筒体10传递发动机的动力;驱动筒体10向正反两方向旋转。
中空纺锤状的筒体10具有:圆筒部17,其设置在该筒体10的中间;前方圆锥部16,其随着从圆筒部17朝向混凝土搅拌车的前方(图1的左侧)而缩小直径;以及后方圆锥部18,其随着从圆筒部17朝向混凝土搅拌车的后方(图1的右侧)而缩小直径。
在筒体10的后部设有用于投入和排出预拌混凝土的开口端11(投入排出口)。筒体10以其旋转中心轴线O相对于水平线倾斜的方式配置。由此,筒体10的开口端11朝向斜上方开放。
在筒体10的开口端11的后方上部设有用于投入预拌混凝土的料斗5。在筒体10的开口端11的内侧设有入口密封件40。被投入到料斗5中的预拌混凝土借助入口密封件40从筒体10的开口端11被引向筒体10内。
在筒体10的开口端11的后方下部设有铲斗6和卸料槽7。从开口端11排出的预拌混凝土借助铲斗6被引向卸料槽7,并利用卸料槽7向预定的方向排出。
在筒体10的内侧设有从该筒体10的内壁12突出并呈螺旋状延伸的带状的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一对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以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O彼此具有180度的相位差的方式呈螺旋带状延伸。
第一叶片20具有:外周缘部(基端)25,其呈螺旋状且接合于筒体10的内壁12;以及内周缘部(顶端)24,其呈螺旋状且从外周缘部25向筒体10内延伸设置。相同地,第二叶片30具有:外周缘部(基端)35,其呈螺旋状且接合于筒体10的内壁12;以及内周缘部(顶端)34,其呈螺旋状且从外周缘部35向筒体10内延伸设置。
在进行针对筒体10的预拌混凝土的投入、搅拌及混匀时,利用正向驱动使筒体10绕从后方(图1的右端侧)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筒体10内的预拌混凝土借助旋转的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从筒体10的后方朝向前方(从图1的右方向左方)输送。由此,进行预拌混凝土的搅拌和混匀,防止其固化。
在进行针对筒体10的预拌混凝土的排出时,利用逆向驱动使筒体10绕从后方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筒体10内的预拌混凝土借助旋转的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从筒体10的前方朝向后方输送,从筒体10的开口端11排出。
在图2中,用虚线表示第一叶片20,用实线表示第二叶片30。螺旋带状的第一叶片20具有朝向筒体10的开口端11的附近延伸的锥形状的第一叶片顶端部21,螺旋带状的第二叶片30具有朝向筒体10的开口端11的附近延伸的锥形状的第二叶片顶端部31。第一叶片顶端部21和第二叶片顶端部31的相对于筒体10的内壁12的高度随着从筒体10的前侧(里侧)朝向开口端11去而逐渐变低。
如图3、图4所示,在筒体10的开口端11的附近设有从该筒体10的内壁12延伸的一对辅助叶片29、39。辅助叶片29、39以彼此具有180度的相位差的方式配置为相对于第一叶片顶端部21和第二叶片顶端部31分别具有预定的相位差。
在筒体10逆转的排出预拌混凝土时,预拌混凝土利用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被输送至筒体10的开口端11的附近,利用锥形状的第一叶片顶端部21、第二叶片顶端部31和辅助叶片29、39从筒体10的开口端11向铲斗6压出。
以下,说明入口密封件40的结构。图5是入口密封件40的展开图,图6是入口密封件40的立体图。入口密封件40具有圆环状的入口密封管41、以及从入口密封管41呈弯曲的三角板状延伸的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
入口密封管41形成为以旋转中心轴线O为中心的圆环状。在入口密封管41的开口端连接料斗5的出口(未图示)。被划分为入口密封管41的内侧的入口空间28连通至料斗5而导入预拌混凝土。
在进行筒体10正转的投入预拌混凝土时,被投入到料斗5中的预拌混凝土借助入口密封管41而越过第一叶片顶端部21和第二叶片顶端部31,被引向筒体10的前侧(里侧)。
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以彼此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O具有180度的相位差的方式配置。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分别形成为以分别连接入口密封管41的前端与第一叶片20之间、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24、34之间的方式延伸的、弯曲的三角板状。
入口密封管41、第一入口密封板42以及第二入口密封板43利用金属板单独形成,通过熔接等彼此接合。此外,还可以将入口密封管41与第一入口密封板42、第二入口密封板43分别形成为一体。
在将预拌混凝土装载至最大装载量附近的状态下使筒体10正转来搅拌或混匀预拌混凝土时,在筒体10的开口端11的附近越过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24、34后的预拌混凝土覆盖到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之上,因而能够抑制预拌混凝土从筒体10的开口端11向铲斗6排出。
然而,在以往的混凝土搅拌车中,如图2中用双点划线所示,入口密封件的入口密封板142、143形成为直径沿着筒体的后方圆锥部扩大的圆锥状(锥形筒状),在筒体的开口端的附近前后排列的一对叶片的延伸高度形成为大致相等。因而,为了防止预拌混凝土越过叶片而排出,需要将入口密封板142、143设置在筒体的开口端附近的较广的范围内。由此,由于前后排列的叶片之间的空间被入口密封板142、143覆盖成隧道状,因此不仅预拌混凝土容易附着在叶片之间,在清洗混凝土搅拌车时,还难以清洗附着在叶片之间的预拌混凝土。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入口密封件40采用如下结构:使沿着筒体10的旋转中心轴线O方向排列的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开放,不将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覆盖成隧道状。
图4、图5所示的区域A、B分别以筒端的中心线Z为边界,设定在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O的180°的角度范围内。在区域A中,存在第一叶片20与入口密封管41分离的部分、亦即第一叶片顶端部21。在区域B中,存在第二叶片30与入口密封管41分离的部分、亦即第二叶片顶端部31。
环状的出口空间27被划分在入口密封管41与筒体10的开口端11之间。出口空间27通过第一叶片顶端部21和第二叶片顶端部31在区域A、B中与入口密封管41分离而相对于筒体10的外部开放。
第一入口密封板42配置为在区域A中不将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覆盖成隧道状。第二入口密封板43配置为在区域B中不将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覆盖成隧道状。
第一开口部26在区域B中由第一入口密封板42的第一密封件边部42a划分而成,使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开放(参照图3、图4)。
第二开口部36在区域A中由第二入口密封板43的第二密封件边部43a划分而成,使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开放(参照图3、图4)。
由此,由于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没有将前后排列的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覆盖成隧道状,因此,不仅预拌混凝土难以附着在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在清洗筒体10内时,还容易清洗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
入口密封管41具有与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顶端)24、34接合的第一叶片接合部24a和第二叶片接合部34a。
第一入口密封板42具有从入口密封管41朝向筒体10的里侧(前方)延伸并接合于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34的前侧密封件端部(前端部)42b。
相同地,第二入口密封板43具有从入口密封管41朝向筒体10的里侧(前方)延伸并接合于第一叶片20的内周缘部24的前侧密封件端部(前端部)43b。
筒端的中心线Z是与筒体10的旋转中心轴线O正交的直线。第一入口密封板42具有与筒端的中心线Z相切且与筒体10的旋转中心轴线O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第二密封件边部43a。第二入口密封板43具有与筒端的中心线Z相切且与筒体10的旋转中心轴线O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第二密封件边部43a。
图5的展开图用实线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若将从入口密封管41与筒体10的旋转中心轴线O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直线设为基准线L1、L2,则第一密封件边部42a和第二密封件边部43a形成为沿着基准线L1、L2延伸的大致直线状。
第一入口密封板42形成为以连接第一密封件边部42a、入口密封管41的前端41a以及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34之间的方式延伸的、弯曲的三角板状。第二叶片接合部34a成为第一入口密封板42的锐角状的顶端(顶点)。第一密封件边部42a相对于第二叶片接合部34a向第二叶片顶端部31偏移(参照图5)。由此,第一入口密封板42不封堵前后排列的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此外,第一密封件边部42a可以采用连接于第二叶片接合部34a的结构。
相同地,第二入口密封板43形成为以连接第二密封件边部43a、入口密封管41的前端41a以及第一叶片20的内周缘部24之间的方式延伸的、弯曲的三角板状。第一叶片接合部24a成为第二入口密封板43的锐角状的顶端(顶点)。第二密封件边部43a相对于第一叶片接合部24a向第一叶片顶端部21偏移(参照图5)。由此,第二入口密封板43不封堵前后排列的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此外,第二密封件边部43a也可以采用连接于第一叶片接合部24a的结构。
由于在第一开口部26和第二开口部36没有设置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因而前后排列的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的空间开放。
第一开口部26在第一入口密封板42的第一密封件边部42a、第一叶片20的内周缘部24、以及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34之间被划分成螺旋状。
第二开口部36在第二入口密封板43的第二密封件边部43a、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34、以及第一叶片20的内周缘部24之间被划分成螺旋状。
第一开口部26和第二开口部36以相对于筒体10的旋转中心轴线O彼此具有180度的相位差的方式排列设置在圆周方向上,且分别具有将以旋转中心轴线O为中心的半圆筒面切开成螺旋状的形状。
由于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在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没有形成隧道状的空间,因而预拌混凝土(容纳物)难以附着在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另外,由于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开放,因此在清洗筒体10内时,容易通过向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洒水来进行清洗。
图5的展开图用双点划线表示现有装置的入口密封板142、143。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使前后排列的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开放,相对于此,现有装置的入口密封板142、143以将前后排列的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覆盖成隧道状的方式设置。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与筒体10的旋转中心轴线O大致平行地延伸,且沿着与入口密封管41连接的圆筒面形成。
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相对于筒体10的内壁12的延伸高度根据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的形状而相应地设定,以使得第一入口密封板42、第二入口密封板43的前侧密封件端部(前端部)42b、43b和第一叶片20、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24、34无高度差地接合。
由此,在筒体10的开口端11的附近,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的远离开口端11的前侧(里侧)形成为比靠近开口端11的后侧高。由此,在筒体10的开口端11的附近,抑制预拌混凝土越过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24、34。
在装载预拌混凝土至最大装载量附近的状态下使筒体10正转来搅拌或混匀预拌混凝土时,越过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24、34后的预拌混凝土越向第一入口密封板42、第二入口密封板43及入口密封件40内,因而能够抑制预拌混凝土向筒体10的开口端11侧(出口空间27)下降。即,在没有设置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的区域中,越过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24、34的预拌混凝土下降到前后排列的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的空间,并利用转动的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向筒体10的前侧(里侧)返回,因而,能够防止预制混凝土向筒体10的开口端11侧(出口空间27)靠近。由此,筒体10能够确保与大型的具备入口密封件的现有装置相等的装载量。
接着,参照图7~图10说明第2实施方式。
图7是从左斜后方观察筒体时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搅拌筒装置9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图9是入口密封件40的展开图。图10是入口密封件40的立体图。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搅拌筒装置具有基本上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而只说明不同的部分。此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第一入口密封板42具有沿着前方的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24、34延长的第一延长部42e。第二入口密封板43具有沿着前方的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24、34延长的第二延长部43e。
第一入口密封板42具有第一密封件边部42c,其沿着基准线L1和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34弯曲并延伸。第二入口密封板43具有第二密封件边部43c,其沿着基准线L2和第一叶片20的内周缘部24弯曲并延伸。
第一延长部42e和第二延长部43e各自的后端42g、43g配置在入口密封管41的前端41a,各自的前端42h、43h配置在从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24、34的基准线L1、L2向前方(里侧)分离的部位。
第一延长部42e和第二延长部43e从基准线L1、L2向筒体10的旋转圆周方向延长的延长宽度随着从后端42g、43g朝向前方(里侧)去而逐渐变大。
第一延长部42e和第二延长部43e从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24、34向筒体10的旋转轴方向延长的延长宽度随着从前端42h、43h朝向后方(开口端11侧)而逐渐变大。
在进行搅拌或混匀时,越过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24、34的预拌混凝土覆盖在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的第一延长部42e和第二延长部43e之上,因而能够抑制预拌混凝土向筒体10的开口端11侧(出口空间27)靠近。由此,筒体10能够确保与大型的具备入口密封件的现有装置相等以上的装载量。
图9的展开图用实线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用双点划线表示现有装置的第一入口密封板1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143。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采用使前后排列的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开放的结构,因而与现有装置的第一入口密封板1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143相比,预拌混凝土(容纳物)难以附着在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另外,由于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开放,因此在清洗筒体10内时,容易在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洒水来进行清洗。
如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筒体10内的清洗比较容易,并且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能够增加装载量。而且,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装载量的情况下,能够使筒体10小型化。
接着,参照图11说明第3实施方式。
图11是入口密封件40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搅拌筒装置具有基本上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而只说明不同的部分。此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入口密封件40不具有第1实施方式的入口密封管41,仅由弯曲的三角板状的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构成。
第一入口密封板42形成为以连接第一叶片接合部24a和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34的方式延伸的、弯曲的三角板状。
第一入口密封板42具有:第一密封件边部42a,其从第一叶片接合部24a与筒体10的旋转中心轴线O大致平行地延伸;前侧密封件端部42b,其接合于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34;以及后侧密封件端部42c,其连结第一叶片接合部24a和第二叶片接合部34a。第一叶片接合部24a成为第二入口密封板43的锐角状的顶端(顶点)。
第二入口密封板43形成为以连接第二叶片接合部34a和第一叶片20的内周缘部24的方式延伸的、弯曲的三角板状。
第二入口密封板43具有:第二密封件边部43a,其从第二叶片接合部34a与筒体10的旋转中心轴线O大致平行地延伸;前侧密封件端部43b,其接合于第一叶片20的内周缘部24;以及后侧密封件端部43c,其连结第二叶片接合部34a和第一叶片20的叶片接合部24a。第二叶片接合部34a成为第一入口密封板42的锐角状的顶端(顶点)。此外,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可以是具有沿着前方的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24、34延长的第一延长部42e和第二延长部43e(参照图8)的结构。
由此,弯曲的三角板状的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没有分别将前后排列的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覆盖成隧道状,第一密封件边部42a划分出使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开放的第一开口部26,第二密封件边部43a划分出使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开放的第二开口部36。
在搅拌筒装置9进行搅拌或混匀时,在筒体10的开口端11的附近,越过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24、34的预拌混凝土覆盖到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之上,因而能够防止预拌混凝土朝向筒体10的开口端11侧(出口空间27)下降。即,在没有设置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的区域中,越过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24、34后的预拌混凝土下降到前后排列的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的空间,借助转动的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向筒体10的前侧(里侧)返回,因而,能够防止预拌混凝土向筒体10的开口端11侧(出口空间27)靠近。
在没有设置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的区域中,前后排列的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的空间开放。由此,第一入口密封板42和第二入口密封板43不会在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形成隧道状的空间,因而预拌混凝土难以附着在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另外,由于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开放,因此在清洗筒体10内时,容易在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之间洒水来进行清洗。
如上,由于第3实施方式不具有入口密封管,因而在投入预拌混凝土时,能够将设备侧的料斗插入到筒体10内,而能够与在筒体10的入口不具有料斗的规格对应。
说明各实施方式的主旨、作用、以及效果。
(A)用于搅拌容纳物的搅拌筒装置9包括:筒体10,其旋转自如且在一端具有开放的开口端11,且该筒体10在内部容纳物容纳;多个叶片20、30,其呈螺旋形状且以具有相位差的方式设置在筒体10的内部;入口密封件40,其设置在筒体10的开口端11并连接于叶片20、30的一部分;该搅拌筒装置9形成有利用位于叶片20、30之间的入口密封件40使容纳物通过的开口部26、36(参照图1~9)。
根据上述结构,在投入预拌混凝土时,被投入到筒体10内的预拌混凝土(容纳物)借助入口密封件40从叶片顶端部21、31被引向筒体10的前侧(里侧)。
在进行筒体10正转的搅拌或混匀预拌混凝土时,在筒体10的开口端11的附近,越过叶片20、30的内周缘部24、34后的预拌混凝土覆盖到入口密封件40之上,因而,能够抑制预拌混凝土从筒体10的开口端11排出。
另一方面,在进行筒体10逆转的排出预拌混凝土时,预拌混凝土利用旋转的叶片20、30从筒体10的前方向后方输送,从筒体10的开口端11排出。
由于利用入口密封件40形成的开口部26、36使沿筒体10的旋转中心轴线O方向排列的叶片20、30之间开放,因此,前后排列的叶片20、30之间的空间不会被入口密封件40覆盖成隧道状。由此,不仅预拌混凝土(容纳物)难以附着在沿筒体10的前后方向排列的叶片20、30之间,在清洗筒体10内时,还容易对沿筒体10的前后方向排列的叶片20、30之间进行清洗。其结果,能够防止搅拌筒装置9的搅拌和混匀性能、排出性能因附着于叶片20、30的附着物而劣化。
(B)入口密封件40具有划分出使沿筒体10的旋转中心轴线O方向(筒体10的前后方向)排列的叶片20、30之间开放的开口部26、36的密封件边部42a、43a,密封件边部42a、43a沿着与筒体10的旋转中心轴线O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基准线L1、L2呈大致直线状延伸(参照图5)。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利用密封件边部42a、43a使沿筒体10的前后方向排列的叶片20、30之间开放,因此不仅预拌混凝土(容纳物)难以附着在沿筒体10的前后方向排列的叶片20、30之间,在清洗筒体10内时,还容易对沿筒体10的前后方向排列的叶片20、30之间进行清洗。
由于密封件边部42a、43a与筒体10的旋转中心轴线O大致平行地延伸,因而,叶片20、30的远离开口端11的前侧(里侧)形成为比靠近开口端11的后侧高。由此,能够在筒体10的开口端11的附近抑制预拌混凝土越过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的内周缘部24、34。由此,筒体10能够确保与大型的具备入口密封件的现有装置相等的装载量。
(C)入口密封件40在筒体10的开口端11的附近具有接合于叶片20、30的叶片接合部24a、34a,且入口密封件40形成为从叶片接合部24a、34a朝向位于筒体10的里侧的叶片30、20延伸的、弯曲的三角板状(参照图11)。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弯曲的三角板状的入口密封件40不具有入口密封管,因而在投入预拌混凝土时,能够将设备侧的料斗插入到筒体10内,能够与在筒体10的入口不具有料斗的规格对应。
而且,由于入口密封件40不具有环状的入口密封管41,因而能够使结构简化。
(D)入口密封板42、43具有沿着密封件边部42a、43a(基准线L1、L2)和叶片20、30这两者形成的延长部42e、43e(参照图7~10)。
根据上述结构,在进行搅拌或混匀时,越过叶片20、30的内周缘部24、34后的预拌混凝土覆盖到入口密封板42、43的延长部42e、43e之上,因而,能够抑制预拌混凝土向筒体10的开口端11侧(出口空间27)靠近。由此,能够兼备筒体10的清洁性和装载性。
(E)入口密封件40在筒体10的开口端11的附近具有:环状的入口密封管41,其接合于叶片20、30;以及入口密封板42、43,其从入口密封管41朝向位于筒体10的里侧的叶片20、30延伸(参照图1~6)。
根据上述结构,被投入的预拌混凝土由入口密封管41引向筒体10内。而且,在进行搅拌或混匀时,在筒体10的开口端11的附近越过叶片20、30的内周缘部24、34后的预拌混凝土覆盖到入口密封板42、43之上,因而能够抑制预拌混凝土从筒体10的开口端11排出。
而且,由于叶片20、30之间借助入口密封板42、43而开放,因此前后排列的叶片20、30之间的空间不会被入口密封件40覆盖成隧道状。由此,不仅预拌混凝土(容纳物)难以附着沿筒体10的前后方向排列的叶片20、30之间,在清洗筒体10内时,还容易清洗叶片20、30之间。
以上,虽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上述实施方式只示出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并不主张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搅拌筒装置9包括成对的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但也可以是包括一个叶片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入口密封件具有一个入口密封板,该入口密封板具有划分出使沿旋转中心轴线O方向排列的一个叶片之间开放的开口部的密封件边部。
另外,搅拌筒装置9也可以包括三个以上叶片。在该情况下,入口密封件具有三个以上的入口密封板,这些入口密封板分别具有三个以上划分出使沿旋转中心轴线O方向排列的三个叶片之间开放的开口部的密封件边部。
而且,容纳于搅拌筒装置9的容纳物并不限于预拌混凝土,可以是其他材料。
本申请基于2011年11月25日在日本国特许厅提出申请的特愿2011-257640要求优先权,作为参考,该申请的所有内容被引入本说明书。

Claims (5)

1.一种搅拌筒装置,其搅拌容纳物,其中,
该搅拌筒装置包括:
筒体,其在一端具有开放的开口端并在内部容纳容纳物,且该筒体旋转自如;
多个叶片,其形成为螺旋形状,且以具有相位差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筒体的内部;以及
入口密封件,其设置在上述筒体的开口端,且连接于上述叶片的一部分;
该搅拌筒装置形成有利用位于上述叶片之间的上述入口密封件使容纳物通过的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筒装置,其中,
上述入口密封件具有密封件边部,该密封件边部划分出使沿上述筒体的旋转中心轴线方向排列的叶片之间开放的开口部,
上述密封件边部沿着与上述筒体的旋转中心轴线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基准线呈大致直线状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筒装置,其中,
上述入口密封件在上述筒体的开口端的附近具有接合于上述叶片的叶片接合部,上述入口密封件形成为从上述叶片接合部朝向位于上述筒体的里侧的上述叶片延伸的、弯曲的三角板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筒装置,其中,
上述入口密封件具有沿着上述密封件边部和上述叶片这两者形成的延长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搅拌筒装置,其中,
上述入口密封件具有在上述筒体的开口端附近接合于上述叶片的环状的入口密封管、以及从上述入口密封管朝向位于上述筒体的里侧的上述叶片延伸的入口密封板。
CN201280004656.XA 2011-11-25 2012-08-08 搅拌筒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137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57640A JP5883624B2 (ja) 2011-11-25 2011-11-25 ミキサドラム装置
JP2011-257640 2011-11-25
PCT/JP2012/070169 WO2013077033A1 (ja) 2011-11-25 2012-08-08 ミキサドラ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3779A true CN103313779A (zh) 2013-09-18
CN103313779B CN103313779B (zh) 2015-11-25

Family

ID=48469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465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13779B (zh) 2011-11-25 2012-08-08 搅拌筒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427714B2 (zh)
EP (2) EP2783745B1 (zh)
JP (1) JP5883624B2 (zh)
CN (1) CN103313779B (zh)
AU (1) AU2012341809B2 (zh)
WO (1) WO201307703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3184A (zh) * 2015-06-11 2018-02-09 Kyb株式会社 净化装置以及净化处理车
CN109291250A (zh) * 2018-11-22 2019-02-01 宁津县金宏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滚筒式搅拌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83624B2 (ja) * 2011-11-25 2016-03-15 Kyb株式会社 ミキサドラム装置
JP6139315B2 (ja) * 2013-07-23 2017-05-31 株式会社東芝 リン回収装置
CN105984039B (zh) * 2015-02-04 2018-04-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水泥浆搅拌装置
CN109621794A (zh) * 2019-01-08 2019-04-16 湖南德景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速高效水平型圆筒混合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88674B1 (de) * 1984-12-28 1991-07-03 Friedrich Wilh. Schwing GmbH Fahrmischer, vorzugsweise mit Gegenlaufentleerung für Baustoffe, insbesondere Beton
JP2006315466A (ja) * 2005-05-11 2006-11-24 Kayaba Ind Co Ltd ミキサドラム後端部の製造方法、治具およびミキサドラム後端部の製造装置
CN201471599U (zh) * 2009-08-28 2010-05-19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筒
CN201736340U (zh) * 2010-03-19 2011-02-09 上海华东建筑机械厂有限公司 一种砼车用搅拌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63474A (en) * 1953-12-21 1956-09-18 T L Smith Co Open end transit agitator or mixer
US2750164A (en) * 1954-08-27 1956-06-12 Oury Engineering Company Charging chute for transit concrete mixers
US2904318A (en) * 1957-02-11 1959-09-15 T L Smith Co Bib for preventing leakage from open end mixers
US2884235A (en) * 1957-02-11 1959-04-28 T L Smith Co Mixer charging chute telescoping over charging cone
US2902268A (en) * 1957-02-11 1959-09-01 T L Smith Co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leakage from open ended mixers or agitators
US2854224A (en) * 1957-02-11 1958-09-30 T L Smith Co Open end mixer with cone having a seal for charging chute
US2879978A (en) * 1957-05-24 1959-03-31 Worthington Corp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capactty of concrete mixer drums
US3061282A (en) * 1960-02-26 1962-10-30 Worthington Corp Self sealing charging hopper for high dump mixers
JPS5916182Y2 (ja) * 1980-03-21 1984-05-12 新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ミキサ−ドラム
JPS58101708U (ja) * 1981-12-30 1983-07-11 株式会社金剛製作所 コンクリ−トミキサ車のドラム
GB2263072B (en) * 1992-01-10 1994-06-15 Anthony Michael Humpish Concrete mixers and the like
JP3364730B2 (ja) 1994-07-29 2003-01-08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ミキサ車のドラム
JP5474668B2 (ja) 2010-06-10 2014-04-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883624B2 (ja) * 2011-11-25 2016-03-15 Kyb株式会社 ミキサドラ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88674B1 (de) * 1984-12-28 1991-07-03 Friedrich Wilh. Schwing GmbH Fahrmischer, vorzugsweise mit Gegenlaufentleerung für Baustoffe, insbesondere Beton
JP2006315466A (ja) * 2005-05-11 2006-11-24 Kayaba Ind Co Ltd ミキサドラム後端部の製造方法、治具およびミキサドラム後端部の製造装置
CN201471599U (zh) * 2009-08-28 2010-05-19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筒
CN201736340U (zh) * 2010-03-19 2011-02-09 上海华东建筑机械厂有限公司 一种砼车用搅拌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3184A (zh) * 2015-06-11 2018-02-09 Kyb株式会社 净化装置以及净化处理车
CN109291250A (zh) * 2018-11-22 2019-02-01 宁津县金宏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滚筒式搅拌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NZ613587A (en) 2016-06-24
EP3167955A1 (en) 2017-05-17
JP5883624B2 (ja) 2016-03-15
JP2013111789A (ja) 2013-06-10
AU2012341809B2 (en) 2015-11-26
WO2013077033A1 (ja) 2013-05-30
EP2783745A1 (en) 2014-10-01
EP2783745B1 (en) 2017-04-12
NZ720395A (en) 2016-11-25
US20130294191A1 (en) 2013-11-07
US9427714B2 (en) 2016-08-30
EP2783745A4 (en) 2015-07-29
CN103313779B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3779A (zh) 搅拌筒装置
CN203021048U (zh) 一种散料定量给料机
CN102806214A (zh) 扇叶式瓶片清洗设备
CN202621270U (zh) 适用于矿石粒度小于50mm的圆筒洗矿机
CN104801230A (zh) 一种农副产品搅拌装置
CN106334484A (zh) 肥料搅拌机
CN205238278U (zh) 一种混凝土配料斗
CN204768444U (zh) 肥料搅拌机
AU2020102980A4 (en) Anti-leakage continuous feeding apparatus used for cell slurry stirring-based production
US2883166A (en) Rotatable concrete mixing drum with improved discharge performance
CN203877253U (zh) 一种定量给料机
CN210914459U (zh) 用于粘湿散物料的防堵锁风下料装置
CN204748925U (zh) 螺旋搅拌机
CN210356894U (zh) 一种胶囊生产用化胶装置
CN208161846U (zh) 可保持固体物料出料通畅的卧式沉降离心机
CN207745789U (zh) 药粉混合设备
CN108102904A (zh) 一种具有出料控制功能的发酵罐
JP6767103B2 (ja) 混合飼料の撹拌装置
CN206442725U (zh) 一种360度可旋转式粮仓
CN202727111U (zh) 一种搅拌车v型出料溜槽
CN212942393U (zh) 一种具有定量加料机构的化工原料加工用混合装置
CN220741770U (zh) 铜箔涂胶生产线用树脂捏合机
CN215944949U (zh) 粉料填充机
CN115400639B (zh) 中心排料桨及洗涤过滤设备
CN207769605U (zh) 一种涂料过滤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KAYABA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Kayaba Industr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