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06842A - 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及大气压推断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及大气压推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06842A
CN103306842A CN2013100669209A CN201310066920A CN103306842A CN 103306842 A CN103306842 A CN 103306842A CN 2013100669209 A CN2013100669209 A CN 2013100669209A CN 201310066920 A CN201310066920 A CN 201310066920A CN 103306842 A CN103306842 A CN 1033068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ometric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electric control
air inlet
throttl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69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仓岛芳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06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68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5/00Electrical control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D41/00 - F02D43/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1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by measuring intake air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002Controlling intake air
    • F02D41/0007Controlling intake air for control of turbo-charged or super-charged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00/00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 F02D2200/02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the parameters being related to the engine
    • F02D2200/04Engine intake system parameters
    • F02D2200/0406Intake manifol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00/00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 F02D2200/02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the parameters being related to the engine
    • F02D2200/10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engine output, e.g. engine torque or engine speed
    • F02D2200/101Engine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00/00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 F02D2200/70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said parameters being related to the vehicle exterior
    • F02D2200/703Atmospheric pressure
    • F02D2200/704Estimation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Air Or Fuel Supplied T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在配设于具备增压器的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的节气门开度成为大致全开的情况下,在增压器的增压开始的时刻,电子控制装置基于节气门下游的进气压推断大气压。在此,所谓节气门开度大致全开,不限于节气门开度成为100%(全开)的状态,还包括其开度成为规定开度以上的看作大致全开的状态。

Description

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及大气压推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及大气压推断方法。
背景技术
在山丘路等行驶的车辆中,空气密度随着高度进行变化,因此,进行根据大气压修正燃料喷射量等的发动机控制。因此,在具备增压器的发动机中,如日本特开2005-36733号公报所记载,提案有,在使节气门开度大致全开的增压后的稳定状态下,基于目标增压和进气压的比率推断大气压的技术。
但是,在具备作为增压器的涡轮增压机的发动机中,通过增压控制,进气压收敛成目标增压,目标增压和进气压的比率接近1,不能确保大气压的推断精度。
发明内容
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在配设于具备增压器的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中的节气门开度成为大致全开的情况下,基于增压器增压开始的时刻的、节气门下游的进气压而推断大气压。在此,所谓节气门开度大致全开,不限于节气门开度成为100%(全开)的状态,还包括其开度成为规定开度以上的看作大致全开的状态。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各方面,在对于与附图相关连的实施方式的如下说明中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用发动机系统的概略图;
图2是说明大气压推断处理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非增压的稳定状态下的节气门开度、进气压及发动机转速的相关关系的说明图;
图4是对计算大气压的平均值的期间进行确定的图的说明图;
图5是说明大气压推断处理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节气门开度、进气压的时间变化的时间图;
图6是说明大气压推断处理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大气压推断处理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是进气流量、发动机转速及进气压的相关关系的说明图;
图9是说明大气压推断处理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说明大气压推断处理的第四实施例中的节气门开度、进气压、进气流量的时间变化的时间图;
图11是说明大气压推断处理的第五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2是说明大气压推断处理的第五实施例中的节气门开度、进气压、进气流量的时间变化的时间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添加的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叙述。
图1表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控制装置的车辆用发动机的系统结构。
例如,发动机10是串联4缸汽油发动机,在用于向各气缸导入进气(吸入空气)的进气管12(进气系统)中,作为发动机10的负载的一个例子,安装有检测通过了空气过滤器14的进气的进气流量Q的进气流量传感器16。作为进气流量传感器16,例如可以使用空气流量计等热线式流量计。另外,作为发动机10的负载,不限于进气流量Q,可以使用与进气压、加速踏板开度等与扭矩密切相关的公知的状态量。
在位于进气流量传感器16的进气下游的进气管12中,沿着进气流通方向,依次配设有作为增压器的一个例子的涡轮增压机18的压缩机18A、冷却通过了涡轮增压机18的进气的中间冷却器20、与未图示的加速踏板连动进行开关的节气门22。涡轮增压机18不限于普通的涡轮增压机,可以设定为可变喷嘴涡轮增压机、双涡流涡轮增压机等各种涡轮增压机。中间冷却器20也可以是利用行驶风等的空冷式、利用发动机冷却水等的水冷式的任一种。节气门22不限于与加速踏板机械地连接而进行开关的机械式节气门,也可以是根据加速踏板的开度,电性地开关的电子控制式节气门。另外,图示的节气门22显示大致全闭状态。另外,在采用机械式节气门22的情况下,为了进行空转,并设有配设有怠速控制阀的旁通通路。
在向各气缸的燃烧室24导入进气的进气口26,配设有开关该开口的进气门28。在位于进气门28的进气上游的进气管12,具体地讲,在位于节气门22和进气门28之间的进气管12上,安装有向进气口26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30。燃料喷射阀30是当通过向电磁线圈通电而产生磁吸引力时,利用弹簧向关闭阀方向施力的阀体抬起而开阀,从而喷射燃料的电磁式燃料喷射阀。在燃料喷射阀30中,以喷射与其开阀时间成比例的燃料的方式,供给有被调节为规定压力的燃料。
从燃料喷射阀30喷射的燃料,经由进气口26和进气门28之间的间隙与进气一起被导入燃烧室24,通过火花塞32的火花点火而着火燃烧,其燃烧产生的压力将活塞34朝向曲轴(省略图示)压下,由此,使曲轴旋转驱动。
另外,在从燃烧室24导出排气的排气口36,配设有开关该开口的排气门38,通过排气门38开阀,排气经由排气口36和排气门38之间的间隙,排出至排气管40。在排气管40中,沿着排气流通方向,依次配设有涡轮增压机18的涡轮18B、催化剂转换器42。涡轮增压机18的涡轮18B利用在排气管40中流动的排气的能量而进行旋转驱动,使配设于进气管12的涡轮增压机18的压缩机18A旋转。催化剂转换器42是将排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成无害成分的装置,例如,由将排气中的CO(一氧化碳)、HC(碳化氢)及否x(氮氧化合物)同时净化的三元催化剂等构成。
燃料喷射阀30及火花塞32由内置有微型计算机(处理器)的电子控制装置44来控制。电子控制装置44输入各种传感器等的信号,按照预先存储的控制程序,确定及输出燃料喷射阀30及火花塞32的各操作量。在燃料喷射阀30的燃料喷射控制中,例如,执行对照各气缸的进气行程而进行个别的燃料喷射的所谓的“顺序喷射控制”。
在电子控制装置44中,除进气流量传感器16的信号以外,还输入检测节气门22的开度(节气门开度)TVO的开度传感器46、检测节气门22的进气下游的进气压P(绝对压力)的进气压传感器48、检测发动机10的冷却水温度(水温)Tw的水温传感器50、检测发动机10的转速Ne的转速传感器52的各信号。另外,进气流量Q、节气门开度TVO、进气压P、水温Tw及转速Ne,也可以代替从各传感器读入,而经由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区域的网络)等车载网络,从连接的其它电子控制装置读入。
电子控制装置44如下控制燃料喷射阀30及火花塞32。即,电子控制装置44从进气流量传感器16及转速传感器52分别读入进气流量Q及转速Ne,基于进气流量Q及转速Ne,计算与发动机运转状态对应的基本燃料喷射量。另外,电子控制装置44还从进气压传感器48读入进气压P,通过后述的处理推断大气压,并且,从水温传感器50读入水温Tw,计算由大气压及水温Tw等修正了基本燃料喷射量后的燃料喷射量。而且,电子控制装置44在与发动机运转状态相应的时刻,从燃料喷射阀30喷射与燃料喷射量对应的燃料,并使火花塞32适当动作,而使燃料和进气的混合气体点火燃烧。此时,电子控制装置44从省略图示的空燃比传感器读入空燃比,以排气中的空燃比接近理论空燃比的方式,对燃料喷射阀30进行反馈控制。
图2表示以电子控制装置44被启动为契机,电子控制装置44在每个规定时间Δt反复执行的大气压推断处理的第一实施例。
在步骤1(图中简记为“S1”。下面相同。)中,电子控制装置44从开度传感器46读入节气门开度TVO,判定该节气门开度TVO是否为规定开度以上。在此,规定开度是用于判定节气门开度是否成为大致全开的阈值,不限于节气门开度成为全开的100%,也包括可以看作节气门开度成为大致全开的开度。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节气门开度TVO为规定开度以上,则使处理进入步骤2(是)。另一方面,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节气门开度TVO不足规定开度,则使处理进入步骤9(否),详情进行后述,将计时器1及计时器2的计数值分别复位成0,并且,将进气压的平均值清0,并将更新标记复位成0。
规定开度也可以根据发动机转速进行变更。即,在未进行涡轮增压机18的增压的稳定状态下,相对于节气门开度的进气压成为如图3所示的特性。在发动机转速较低的情况下,在节气门开度较小的位置,进气压成为大气压。另外,在发动机转速较高的情况下,在节气门开度较大的位置,进气压成为大气压。这是通过节气门22的进气流量和导入于燃烧室24的进气流量的平衡造成的。这样,所谓节气门开度大致全开,是指进气压成为大气压的区域的节气门开度。这种大致全开位置通过适合或模拟预先求得,也可以通过将与发动机转速对应的规定开度在图中设定而进行计算。
在步骤2中,电子控制装置44将计时器1的计数值进行累计(カウントアップ),即,将节气门开度TVO成为规定开度以上的大致全开状态的持续时间推进规定时间Δt。
在步骤3中,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将计时器1的计数值乘以规定时间Δt的大致全开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为规定时间1以上。在此,规定时间1是用于判定从节气门开度TVO成为大致全开的时刻,节气门22下游的进气压是否上升到大气压附近的阈值,如图4所示,阈值具有随着发动机转速变大而非线形地变小的特性。具有这种特性的理由是因为,在节气门22的下游,存在进气管12及进气收集器(省略图示),因此,在此会产生延时,直到被填充进气,进气压上升。电子控制装置44从转速传感器52读入转速Ne,参照设定了图4所示的特性的图,求得与转速Ne相应的规定时间1。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节气门开度TVO成为大致全开状态的持续时间成为规定时间1以上,则使处理进入步骤4(是)。另一方面,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节气门开度TVO成为大致全开状态的持续时间不足规定时间1,则使处理进入步骤10(否),将用于对计算节气门22下游的进气压的平均值的期间(平均值计算期间)进行计时的计时器2的计数值复位成0。
在步骤4中,电子控制装置44将计时器2的计数值进行累计,即,将平均值计算期间推进规定时间Δt。
在步骤5中,在节气门开度TVO成为大致全开的情况下,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表示是否推断大气压的更新标记是否为0(不推断大气压)。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更新标记为0,则使处理进入步骤6(是),另一方面,如果判定为更新标记为1,则结束处理(否)。
在步骤6中,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将计时器2的计数值乘以规定时间Δt的平均值计算期间是否比从规定时间2减去规定时间1的值大。在此,规定时间2是用于判定从节气门开度TVO成为大致全开的时刻,通过增压,节气门22下游的进气压是否比大气压大的阈值,如图4所示,该阈值具有随着发动机转速变大而非线形地变小的特性。具有这种特性的理由是,由于随着节气门开度成为大致全开,进气流速上升,涡轮增压机18的涡轮18B的转速上升,但该涡轮18B的转速上升引起的增压上升会产生延时。电子控制装置44从转速传感器52读入转速Ne,参照设定图4所示的特性的图,求得与转速Ne相应的规定时间2。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平均值计算期间比从规定时间2减去规定时间1的值大,则使处理进入步骤7(是)。另一方面,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平均值计算期间为从规定时间2减去规定时间1的值以下,则使处理进入步骤11(否),基于从进气压传感器48读入的进气压P,计算(更新)进气压的平均值。在此,进气压的平均值可以通过例如相加平均、相乘平均、调和平均、加权平均等而求得。
在步骤7中,电子控制装置44通过将在步骤11中算出的进气压的平均值看作大气压而推断大气压。
在步骤8中,电子控制装置44将更新标记设定成1。
根据该大气压推断处理,若节气门开度TVO变为规定开度以上,且该状态持续规定时间1时,判断为节气门22下游的进气压P接近大气压,开始进气压P的平均值的计算。此时,由于规定时间1根据发动机转速Ne进行变更,因此,可以在考虑了向位于节气门22下游的进气管12及进气收集器填充进气的延时的时刻,开始进气压P的平均值的计算。
另外,在进气压P的平均值的计算开始后,当经过从规定时间2减去规定时间1的时间时,判断为节气门22下游的进气压P因增压而比大气压大,结束进气压P的平均值的计算。此时,由于规定时间2根据发动机转速Ne而变更,因此,可以在考虑了向位于节气门22下游的进气管12及进气收集器填充进气的延时的时刻,结束进气压P的平均值的计算。
而且,如图5所示,当从节气门开度TVO成为大致全开经过规定时间1时,节气门22下游的进气压P成为大致大气压,因此,从该时刻开始到经过从规定时间2减去规定时间1的时间,计算进气压P的平均值。在此,计算进气压P的平均值的理由是因为,例如,考虑因干扰等,进气压传感器48的输出值产生一些变动的可能性,使用平均值将输出值的变动平滑化。之后,通过将进气压P的平均值看作大气压,即使不进行特别的处理,也能够推断大气压。
即,在节气门开度TVO成为大致全开的情况下,节气门22下游的进气压横穿大气压而上升,因此,通过在横穿该大气压的时刻检测进气压P,即使是具备涡轮增压机18的发动机10,也能够提高大气压的推断精度。另外,在大气压的推断精度允许一些误差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在平均值计算期间的至少1点检测的进气压P推断大气压。
另外,在节气门开度TVO为大致全开的情况下,推断大气压时,更新标记成为1,因此,可防止直到节气门开度TVO不足规定开度为止,大气压被反复推断。即,规定时间1及2根据发动机转速Ne进行变更,因此,在节气门开度TVO成为大致全开的状态下,通过发动机转速Ne的变动,大气压的推断条件成立或不成立的情况被反复。在该情况下,大气压的推断反复多次,该推断精度可能降低,但通过导入更新标记,可抑制该降低。
图6表示以电子控制装置44被启动为契机,电子控制装置44在每个规定时间Δt反复执行的大气压推断处理的第二实施例。另外,对于与之前的实施例共同的处理,从排除重复说明的观点出发,简化其说明。如果需要,要参照之前的实施例的说明(下面相同)。
在步骤21中,电子控制装置44从开度传感器46读入节气门开度TVO,并判定节气门开度TVO是否为规定开度以上。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节气门开度TVO为规定开度以上,则使处理进入步骤22(是)。另一方面,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节气门开度TVO不足规定开度,则使处理进入步骤30(否),将计时器1及计时器2的计数值分别复位成0,并且,将进气压的平均值清0,并将更新标记复位成0。
在步骤22中,电子控制装置44将计时器1的计数值进行累计。
在步骤23中,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将计时器1的计数值乘以规定时间Δt的大致全开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为规定时间1以上。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节气门开度TVO成为大致全开状态的持续时间为规定时间1以上,则使处理进入步骤24(是)。另一方面,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节气门开度TVO成为大致全开状态的持续时间不足规定时间1,则使处理进入步骤31(否),将计时器2的计数值复位成0。
在步骤24中,电子控制装置44将计时器2的计数值进行累计。
在步骤25中,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更新标记是否为0。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更新标记为0,则使处理进入步骤26(是),另一方面,如果判定为更新标记为1,则结束处理(否)。
在步骤26中,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将计时器2的计数值乘以规定时间Δt的平均值计算期间是否比从规定时间2减去规定时间1的值大。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平均值计算期间比从规定时间2减去规定时间1的值大,则使处理进入步骤27(是)。另一方面,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平均值计算期间为从规定时间2减去规定时间1的值以下,则使处理进入步骤32(是),基于从进气压传感器48读入的进气压P,计算该平均值,并且,在步骤33中,更新进气压P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在步骤27中,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在步骤33中更新的从进气压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的值是否为规定值以下。在此,规定值是用于判定是否要推断大气压的阈值,例如,取与没有干扰时的进气压传感器48的压力检测精度相应的值。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从进气压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的值为规定值以下,则使处理进入步骤28(是),另一方面,如果从进气压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的值比规定值大,则结束处理(否)。
在步骤28中,电子控制装置44通过将在步骤32中算出的进气压的平均值看作大气压而推断大气压。
在步骤29中,电子控制装置44将更新标记设定为1。
根据该大气压推断处理,在之前的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依次更新在平均值计算期间检测的进气压P的最大值及最小值。而且,作为推断大气压的条件,加上从进气压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的值为规定值以下的条件,总而言之,加上进气压P的变动幅度为规定值以下的条件,因此,例如,在由于干扰等,传感器输出含有较大的误差的情况下,禁止大气压的推断。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大气压的推断精度。对于其它的作用及效果,与之前的第一实施例是一样的,因此,省略其说明(下面相同)。
另外,作为推断大气压的条件,也可以代替步骤27的处理,采用从进气压的最大值减去平均值的值为第一规定值以下,且采用从进气压的平均值减去最小值的值为第二规定值以下的条件。据此,相对于进气压的平均值,在其最大值及最小值分别在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推断大气压,例如,能够抑制干扰等引起的推断精度的降低。在此,第一规定值及第二规定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图7表示以电子控制装置44被启动为契机,电子控制装置44在每个规定时间Δt反复执行的大气压推断处理的第三实施例。
在步骤41中,电子控制装置44从进气流量传感器16读入进气流量Q,判定其是否为规定流量以下。在此,规定流量是用于判定是否利用涡轮增压机18进行增压的阈值,例如,如图8所示,根据进气流量、发动机转速及进气压的相关关系适当确定。即,在将发动机转速设定为一定的情况下,当进气流量超过某个点(规定流量)时,进气压随着进气流量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在进气压急剧增加的区域,考虑进行涡轮增压机18的增压,因此,通过在成为该区域之前推断大气压,能够确保大气压的推断精度。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进气流量Q为规定流量以下,则使处理进入步骤42(是)。另一方面,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进气流量Q比规定流量大,则使处理进入步骤50(否),将计时器1及计时器2的计数值分别复位成0,并且将进气压的平均值清0,并将更新标记复位成0。另外,规定流量也可以根据发动机转速进行变更。
在步骤42中,电子控制装置44从开度传感器46读入节气门开度TVO,判定节气门开度TVO是否为规定开度以上。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节气门开度TVO为规定开度以上,则使处理进入步骤43(是),另一方面,如果判定为节气门开度TVO不足规定开度,则使处理进入步骤50(否)。
在步骤43中,电子控制装置44将计时器1的计数值进行累计。
在步骤44中,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将计时器1的计数值乘以规定时间Δt的大致全开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为规定时间1以上。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节气门开度TVO成为大致全开状态的持续时间为规定时间1以上,则使处理进入步骤45(是)。另一方面,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节气门开度TVO成为大致全开状态的持续时间不足规定时间1,则使处理进入步骤51(否),将计时器2的计数值复位成0。
在步骤45中,电子控制装置44将计时器2的计数值进行累计。
在步骤46中,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更新标记是否为0。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更新标记为0,则使处理进入步骤47(是),另一方面,如果判定为更新标记为1,则结束处理(否)。
在步骤47中,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计时器2的计数值乘以规定时间Δt的平均值计算期间是否比从规定时间2减去规定时间1的值大。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平均值计算期间比从规定时间2减去规定时间1的值大,则使处理进入步骤48(是)。另一方面,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平均值计算期间为从规定时间2减去规定时间1的值以下,则使处理进入步骤52(否),基于从进气压传感器48读入的进气压P,计算进气压的平均值。
在步骤48中,电子控制装置44通过将在步骤52中算出的进气压的平均值看作大气压而推断大气压。
在步骤49中,电子控制装置44将更新标记设定为1。
根据该大气压推断处理,在之前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为大气压的推断条件,加上进气流量Q为规定流量以下的条件。即,在进气流量Q比规定流量大的情况下,由于涡轮增压机18产生的增压,与节气门22的下游的进气压相比,其上游的进气压可能上升,因此,可以通过禁止该状态下的大气压的推断,进一步提高大气压的推断精度。
图9表示以电子控制装置44被启动为契机,电子控制装置44在每个规定时间Δt反复执行的大气压推断处理的第四实施例。
在步骤61中,电子控制装置44从开度传感器46读入节气门开度TVO,判定节气门开度TVO是否为规定开度以上。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节气门开度TVO为规定开度以上,则使处理进入步骤62(是),另一方面,如果判定为节气门开度TVO不足规定开度,则使处理进入步骤63(否)。
在步骤62中,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将计时器3的计数值乘以规定时间Δt的进气流量不足规定流量的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为规定时间3以上。在此,规定时间3是用于判定是否残留有涡轮增压机18的涡轮18B的惯性旋转产生的增压的阈值,例如,考虑涡轮增压机18的特性等进行值的设定。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进气流量不足规定流量的状态的持续时间为规定时间3以上,则使处理进入步骤66(是)。另一方面,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进气流量不足规定流量的状态的持续时间不足规定时间3,则使处理进入步骤73(否),将计时器1及计时器2的计数值分别复位成0,并且,将进气压的平均值清0,并将更新标记复位成0。
在步骤63中,电子控制装置44从进气流量传感器16读入进气流量Q,判定其是否不足规定流量。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进气流量Q不足规定流量,则使处理进入步骤64(是),将计时器3的计数值进行累计,即,在将进气流量Q不足规定流量的状态的持续时间推进规定时间Δt之后,使处理进入步骤73。另一方面,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进气流量Q为规定流量以上,则使处理进入步骤65(否),在将计时器3的计数值复位成0之后,使处理进入步骤73。
在步骤66中,电子控制装置44将计时器1的计数值进行累计。
在步骤67中,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将计时器1的计数值乘以规定时间Δt的大致全开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为规定时间1以上。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节气门开度TVO成为大致全开状态的持续时间为规定时间1以上,则使处理进入步骤68(是)。另一方面,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节气门开度TVO为大致全开状态的持续时间不足规定时间1,则使处理进入步骤74(否),将计时器2的计数值复位成0。
在步骤68中,电子控制装置44将计时器2的计数值进行累计。
在步骤69中,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更新标记是否为0。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更新标记为0,则使处理进入步骤70(是),另一方面,如果判定为更新标记为1,则结束处理(否)。
在步骤70中,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将计时器2的计数值乘以规定时间Δt的平均值计算期间是否比从规定时间2减去规定时间1的值大。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平均值计算期间比从规定时间2减去规定时间1的值大,则使处理进入步骤71(是)。另一方面,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平均值计算期间为从规定时间2减去规定时间1的值以下,则使处理进入步骤75(否),基于自进气压传感器48读入的进气压P,计算进气压的平均值。
在步骤71中,电子控制装置44通过将在步骤75中算出的进气压的平均值看作大气压而推断大气压。
在步骤72中,电子控制装置44将更新标记设定为1。
根据该大气压推断处理,在之前的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大气压的推断条件,加上进气流量Q不足规定流量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3的条件。即,如图10所示,例如,在瞬间关闭节气门开度TVO之后设定为全开的情况下,由于残留有涡轮增压机18的涡轮18B的惯性旋转产生的增压,因此,节气门22上游的进气压可能接近大气压。在该情况下,在比平均值计算期间的开始时期更早的时刻,进气压就会比大气压增大。于是,通过进一步强加上述条件,禁止残留有涡轮增压机18产生的增压的状态下的大气压推断,抑制其推断精度的降低。
另外,作为大气压的推断条件,也可以代替(或加上)进气流量Q不足规定流量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3,将进气压P或节气门开度TVO不足规定值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作为条件。
图11表示以电子控制装置44被启动为契机,电子控制装置44在每个规定时间Δt反复执行的大气压推断处理的第五实施例。
在步骤81中,电子控制装置44从开度传感器46读入节气门开度TVO,判定节气门开度TVO是否为规定开度以上。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节气门开度TVO为规定开度以上,则使处理进入步骤82(是)。另一方面,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节气门开度TVO不足规定开度,则使处理进入步骤92(否),将计时器1及计时器2的计数值分别复位成0,并且,将进气压的平均值清0,并将更新标记复位成0。
在步骤82中,电子控制装置44从进气流量传感器16读入进气流量Q,基于规定的重量,计算进气流量的加权平均。
在步骤83中,电子控制装置44将计时器1的计数值进行累计。
在步骤84中,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上次处理的节气门开度TVO是否不足规定开度。而且,如果判定为上次处理的节气门开度TVO不足规定开度,则使处理进入步骤85(是),另一方面,如果判定为上次处理的节气门开度TVO为规定开度以上,则使处理进入步骤86(否)。
在步骤85中,电子控制装置44参照设定了与进气流量相应的大气压修正量的图,计算节气门开度TVO成为大致全开状态的时刻的与进气流量的加权平均值对应的大气压修正量。
在步骤86中,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计时器1的计数值乘以规定时间Δt的大致全开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为规定时间1以上。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节气门开度TVO成为大致全开状态的持续时间为规定时间1以上,则使处理进入步骤87(是)。另一方面,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节气门开度TVO成为大致全开状态的持续时间不足规定时间1,则使处理进入步骤93(否),将计时器2的计数值复位成0。
在步骤87中,电子控制装置44将计时器2的计数值进行累计。
在步骤88中,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更新标记是否为0。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更新标记为0,则使处理进入步骤89(是),另一方面,如果判定为更新标记为1,则结束处理(否)。
在步骤89中,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计时器2的计数值乘以规定时间Δt的平均值计算期间是否比从规定时间2减去规定时间1的值大。而且,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平均值计算期间比从规定时间2减去规定时间1的值大,则使处理进入步骤90(是)。另一方面,如果电子控制装置44判定为平均值计算期间为从规定时间2减去规定时间1的值以下,则使处理进入步骤94(否),基于自进气压传感器48读入的进气压P,计算进气压的平均值。
在步骤90中,电子控制装置44通过将在步骤94中算出的进气压的平均值加上大气压的修正量而推断大气压。
在步骤91中,电子控制装置44将更新标记设定为1。
根据该大气压推断处理,在之前的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基于节气门开度成为大致全开状态的时刻的进气流量的加权平均,修正平均值计算期间所算出的进气压的平均值。即,在从弱增压状态开始将节气门开度设定为大致全开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只是将节气门开度稍微打开就会成为大致全开。在该情况下,进气压会在短时间内超过大气压,因此,考虑禁止大气压的推断。但是,当禁止大气压的推断时,其推断频率就会降低。于是,鉴于涡轮增压机18的涡轮18B的旋转随着进气流量的增加而上升,节气门22的上游的进气压上升,通过基于进气流量的加权平均修正进气压的平均值,抑制大气压的推断频率的降低,并且进一步提高大气压的推断精度。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例1~实施例5中,在节气门开度TVO的大致全开状态持续了规定时间1的情况下,开始平均值计算期间的计时,但也可以在节气门开度TVO成为大致全开状态时,开始平均值计算期间的计时。另外,节气门开度TVO的大致全开状态及平均值计算期间,也可以不是通过计时器1及计时器2的计数值的计时,而是利用内置于微型计算机的时钟功能直接计时。另外,还可以置换各实施例中记载的事项的一部分,或适当组合各实施例中记载的事项。
在此,通过引用3月1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否.2012-058594,其全部内容一并被引入本发明。
虽然仅选择了特定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添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更和修改。
此外,以上描述只用于说明目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由添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定义的本发明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导出。

Claims (18)

1.一种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进气压传感器,其检测配设于具备增压器的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的节气门下游的进气压;
电子控制装置,其在所述节气门开度成为大致全开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增压器的增压开始的时刻的所述进气压而推断大气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基于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设定所述增压器的增压开始的时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压器为涡轮增压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基于从所述进气压成为大气压附近的时刻到通过增压成为大气压以上的时刻的所述进气压的平均值,推断大气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将所述进气压的平均值看作大气压,由此推断大气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在从所述进气压成为大气压附近的时刻到通过增压成为大气压以上的时刻的所述进气压的变动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推断大气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检测流过所述进气系统的进气流量的进气流量传感器,
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在所述进气流量为规定流量以下的情况下,推断大气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检测流过所述进气系统的进气流量的进气流量传感器,
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在所述节气门开度成为大致全开之前,在所述进气流量不足规定流量的状态持续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推断大气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检测流过所述进气系统的进气流量的进气流量传感器,
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基于所述节气门开度成为大致全开的时刻的进气流量的加权平均值,修正所述大气压。
10.一种大气压推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内置有微型计算机的电子控制装置,
在配设于具备增压器的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的节气门开度成为大致全开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增压器的增压开始的时刻的所述节气门下游的进气压而推断大气压。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大气压推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基于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设定所述增压器的增压开始的时刻。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大气压推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压器为涡轮增压机。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大气压推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基于从所述进气压成为大气压附近的时刻到通过增压成为大气压以上的时刻的所述进气压的平均值,推断大气压。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大气压推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将所述进气压的平均值看作大气压,由此推断大气压。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大气压推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在从所述进气压成为大气压附近的时刻到通过增压成为大气压以上的时刻的所述进气压的变动幅度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推断大气压。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大气压推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在流过所述进气系统的进气流量为规定流量以下的情况下,推断大气压。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大气压推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在所述节气门开度成为大致全开之前,在流过所述进气系统的进气流量不足规定流量的状态持续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推断大气压。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大气压推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基于所述节气门开度成为大致全开的时刻的进气流量的加权平均值,修正所述大气压。
CN2013100669209A 2012-03-15 2013-03-04 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及大气压推断方法 Pending CN1033068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58594 2012-03-15
JP2012058594A JP2013189964A (ja) 2012-03-15 2012-03-15 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06842A true CN103306842A (zh) 2013-09-18

Family

ID=49044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69209A Pending CN103306842A (zh) 2012-03-15 2013-03-04 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及大气压推断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45916A1 (zh)
JP (1) JP2013189964A (zh)
CN (1) CN103306842A (zh)
DE (1) DE10201320455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0078A (zh) * 2014-02-27 2016-10-12 法国大陆汽车公司 确定涡轮增压发动机在部分负荷状态下的操作期间的大气压力的方法
CN115163301A (zh) * 2022-05-30 2022-10-11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行车环境大气压力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38591A1 (en) 2014-09-12 2016-03-17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forced induction engine
FR3140908A1 (fr) * 2022-10-14 2024-04-19 Psa Automobiles Sa Procédé d’estimation de la pression de suralimention naturelle dans un moteur thermique essence équipé d’un turbocompresseur de type à géometrie variabl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64551A (ja) * 1989-11-20 1991-07-16 Nippondenso Co Ltd 過給機付内燃機関用制御装置
JPH06146991A (ja) * 1992-11-13 1994-05-27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高地判定装置
US5614667A (en) * 1995-02-02 1997-03-25 Unisia Jec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rottle valve contamination learning
US5631412A (en) * 1995-01-06 1997-05-20 Unisia Jec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atmospheric pressure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5036733A (ja) * 2003-07-15 2005-02-10 Hitachi Ltd エンジンの大気圧推定装置
US20090018783A1 (en) * 2007-07-05 2009-01-15 Magneti Marelli Powertrain S.P.A. Method for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of an intake pressure signal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out an intake manifold
US20090100834A1 (en) * 2007-10-18 2009-04-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essure Balanced Swing Valve for Engine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17740A (ja) * 1982-06-10 1983-12-17 Honda Motor Co Ltd 過給機を備える内燃エンジンの燃料供給制御方法
JP2973418B2 (ja) * 1987-03-05 1999-11-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吸気管圧力検出方法
JP2579936B2 (ja) * 1987-04-02 1997-02-12 マツダ株式会社 過給機付エンジンの空燃比制御装置
JPH01280662A (ja) * 1988-05-06 1989-11-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ンジン制御用大気圧検出装置
US5003950A (en) * 1988-06-15 1991-04-0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control and intake air amount prediction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4926335A (en) * 1988-07-25 1990-05-1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barometric pressure using a manifold pressure sensor
JP2969296B2 (ja) * 1991-07-15 1999-11-02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JP2930510B2 (ja) * 1993-11-04 1999-08-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制御用大気圧検出装置
US5845627A (en) * 1997-05-30 1998-12-08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neumatic state estimator
US5996553A (en) * 1998-02-17 1999-12-07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Idle actuator speed control
JP3535737B2 (ja) * 1998-04-30 2004-06-07 株式会社日立ユニシアオートモティブ 内燃機関の大気圧検出装置
US6430515B1 (en) * 1999-09-20 2002-08-06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Method of determining barometric pressure for use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6445996B1 (en) * 1999-12-22 2002-09-03 Cummins Engine Compan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estimating atmospheric air pressure ambient to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6366847B1 (en) * 2000-08-29 2002-04-0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estimating barometric pressure in an engine control system
JP2002364571A (ja) * 2001-06-08 2002-12-18 Nissan Motor Co Ltd 電動ポンプおよび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2003176749A (ja) * 2001-10-04 2003-06-27 Denso Corp 内燃機関の大気圧検出装置
TW559640B (en) * 2001-10-31 2003-11-01 Yamaha Motor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of engine
DE10206767A1 (de) * 2002-02-19 2003-09-11 Daimler Chrysler Ag Verfharen zur Ermittlung des Atmosphärendruckes auf der Basis des Druckes in der Ansaugleitung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41884B4 (de) * 2002-09-10 2013-04-11 Volkswagen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KR101032845B1 (ko) * 2003-01-30 2011-05-06 콘티넨탈 오토모티브 게엠베하 내연 기관 제어 방법
FR2853012B1 (fr) * 2003-03-26 2006-06-16 Siemens Vdo Automotive Mesure de la pression ambiante dans un moteur turbocompresse
JP2006022764A (ja) * 2004-07-09 2006-01-26 Denso Corp 過給機付き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DE102005045857B3 (de) * 2005-09-26 2006-11-23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Bestimmen des Umgebungsdrucks i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006033460B3 (de) * 2006-07-19 2007-10-31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stimmung des Umgebungsdrucks mit Hilfe eines Ladedrucksensors bei einem Turbomotor
US7413043B2 (en) * 2006-08-14 2008-08-1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imating barometric pressure in a hybrid vehicle
JP4267667B2 (ja) * 2007-02-23 2009-05-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監視装置
US7681442B2 (en) * 2007-06-22 2010-03-23 Denso Corporation Throttle upstream pressure estimating apparatus and cylinder charged air quantity calculating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525735B2 (ja) * 2007-11-06 2010-08-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過給機付きディーゼル機関のスロットル制御装置
JP2009150345A (ja) * 2007-12-21 2009-07-09 Hitachi Ltd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US7945373B2 (en) * 2008-08-06 2011-05-17 Am Gener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engine capable of operating on more than one type of fuel
CN102308075B (zh) * 2009-02-06 2014-11-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大气压估计装置
JP2012058594A (ja) 2010-09-10 2012-03-2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64551A (ja) * 1989-11-20 1991-07-16 Nippondenso Co Ltd 過給機付内燃機関用制御装置
JPH06146991A (ja) * 1992-11-13 1994-05-27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高地判定装置
US5631412A (en) * 1995-01-06 1997-05-20 Unisia Jec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atmospheric pressure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5614667A (en) * 1995-02-02 1997-03-25 Unisia Jec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rottle valve contamination learning
JP2005036733A (ja) * 2003-07-15 2005-02-10 Hitachi Ltd エンジンの大気圧推定装置
US20090018783A1 (en) * 2007-07-05 2009-01-15 Magneti Marelli Powertrain S.P.A. Method for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of an intake pressure signal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out an intake manifold
US20090100834A1 (en) * 2007-10-18 2009-04-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essure Balanced Swing Valve for Engine Syste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0078A (zh) * 2014-02-27 2016-10-12 法国大陆汽车公司 确定涡轮增压发动机在部分负荷状态下的操作期间的大气压力的方法
US10100756B2 (en) 2014-02-27 2018-10-1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Franc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tmospheric pressure during the operation, in a partial load state, of a turbocharged engine
CN106030078B (zh) * 2014-02-27 2019-09-06 法国大陆汽车公司 确定涡轮增压发动机在部分负荷状态下的操作期间的大气压力的方法
CN115163301A (zh) * 2022-05-30 2022-10-11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行车环境大气压力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63301B (zh) * 2022-05-30 2023-10-31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行车环境大气压力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45916A1 (en) 2013-09-19
DE102013204558A1 (de) 2013-09-19
JP2013189964A (ja) 201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61031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6194458B (zh) 带增压器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带增压器的内燃机的控制方法
JP5963927B1 (ja) 過給機付き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737188B (zh) 排气温度和压力建模系统和方法
CN101802373B (zh) 用于柴油机燃料的十六烷值确定装置及确定方法
CN102758687B (zh) 内燃机控制装置
CN101743392B (zh) 内燃机控制装置和方法
JP5865942B2 (ja)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吸入空気量推定装置および推定方法
CN101688497B (zh) 十六烷值推断装置及方法
CN103370520B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N104428511A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N102893003A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N105026722A (zh) 用于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US9938912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1424224A (zh) 电控天然气发动机工作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79068A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JP6320587B1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04583560A (zh) 排气旁通阀的控制装置
CN103608573A (zh) 发动机的控制装置
CN103306842A (zh) 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及大气压推断方法
US10612446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state of loading of a particle filter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1498250B (zh) 内燃机的运转控制装置
CN103321703A (zh) 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1490395A (zh) 用于直接喷射火花点火式内燃发动机的控制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03047039B (zh) 发动机的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