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9082A - 一种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9082A
CN103289082A CN2013102042697A CN201310204269A CN103289082A CN 103289082 A CN103289082 A CN 103289082A CN 2013102042697 A CN2013102042697 A CN 2013102042697A CN 201310204269 A CN201310204269 A CN 201310204269A CN 103289082 A CN103289082 A CN 1032890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gmented copolymer
formula
reaction
preparation
carboxyl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042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89082B (zh
Inventor
肖春生
张羽
李明强
丁建勋
庄秀丽
陈学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3102042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890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89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9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89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9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yethers (AREA)
  • Other Resins Obtained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REA)
  • Polyamides (AREA)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式I或式II结构的嵌段共聚物。所述嵌段共聚物中的聚乙二醇可增加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延长纳米粒子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聚氨基酸嵌段使产物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可随着在体内降解而排出体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式I或式II结构的嵌段共聚物的制备过程简单高效,产物安全无毒,利用得到的嵌段共聚物包载模型药物阿霉素,取得了很好的包封效果,在细胞实验中,有效抑制了癌细胞增殖。因此该类嵌段聚合物具有作为纳米药物载体的潜在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基酸类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可修饰性、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规整的二级结构,在生物医学领域,如生物分离、组织工程、基因治疗和药物控制释放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人们制备合成很多种人造的多肽或蛋白类似物,通过自组装制备成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纳米结构,为生物纳米技术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平台。但是,大多数聚氨基酸都是疏水性的,而且聚氨基酸的降解速度很难控制,因此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同时,因为聚乙二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蛋白吸附等优异性能,很多研究者致力于将多肽材料与人工合成的聚乙二醇结合起来。
相比于相同亲疏水链段比例的线形聚合物,Y形或哑铃形聚合物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往往可以形成粒径更小,更稳定,内核更为紧密的纳米粒子,因此该类聚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及纳米材料领域吸引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因此提供一种新方法制备基于聚乙二醇和聚氨基酸的Y形和哑铃形嵌段共聚物材料在聚合物科学,分子药剂学及生物纳米科技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Macromolecules(Volume42,page104-113,2009)公开了一种制备聚乙二醇-聚酰胺-胺-聚氨基酸Y形和哑铃形嵌段共聚物的方法,首先以丙炔胺为核制备出炔基功能化不同代数的聚酰胺-胺,然后利用炔基功能化聚酰胺-胺引发氨基酸-N-内羧酸酐聚合,再通过CuAAC催化的点击化学反应将其与叠氮化的聚乙二醇键合起来,从而得到聚乙二醇-聚酰胺-胺-聚氨基酸Y形和哑铃形嵌段共聚物。但是该方法需要多次过柱子提纯产物,步骤繁冗,不能量产,并且点击化学反应中的铜离子会残留在聚合物中,造成材料毒性,影响了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简单,并且制备得到的嵌段共聚物无毒性,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能,并在阿霉素传输中取得良好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式I或式II结构的嵌段共聚物:
Figure BDA00003262752400021
其中,R1为氢或烷基;R2为氢、烷基、取代烷基、芳香基、取代芳香基、芳香杂环基、酰胺基、羧基、氨基、巯基或胍基;R3为氢原子;n为聚合度,20≤n≤2000,m为聚合度,为1~200的整数。
优选的,所述R2为-CH2CH(CH3)2,-CH2Ph,-CH2CH2COOH或-CH2CH2CH2CH2NH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具有式III结构的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衍生物或具有式IV结构的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与丙烯酸甲酯混合,进行加成反应,得到加成产物;
Figure BDA00003262752400022
B)将步骤A)所述的加成产物与乙二胺混合,进行氨解反应,得到嵌段共聚物中间体;
C)将步骤B)所述嵌段共聚物中间体与氨基酸-N-内羧酸酐混合,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得到具有式I或式II的结构的嵌段共聚物,
Figure BDA00003262752400031
其中,R1为氢或烷基;R2为氢、烷基、取代烷基、芳香基、取代芳香基、芳香杂环基、酰胺基、羧基、氨基、巯基或胍基;R3为氢原子;n为聚合度,20≤n≤2000,m为聚合度,为1~200的整数。
优选的,所述氨基酸-N-内羧酸酐为ε-苄氧羰基-L-赖氨酸-N-羧酸酐或γ-苄基L-谷氨酸酯-N-内羧酸酐,所述步骤C)具体为:
C1)将所述ε-苄氧羰基-L-赖氨酸-N-羧酸酐或γ-苄基-L-谷氨酸酯-N-内羧酸酐与所述嵌段共聚物中间体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得到嵌段共聚物前驱体;
C2)将所述嵌段聚合物前驱体进行脱保护,得到具有式I或式II结构的嵌段共聚物。
优选的,所述具有式III或式IV结构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100000Dal。
优选的,所述具有式III或式IV结构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10000Dal。
优选的,所述具有式III结构的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衍生物或具有式IV结构的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与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30~120);
所述加成产物与乙二胺的摩尔比为1:(10~200);
所述嵌段共聚物中间体中的伯胺与氨基酸-N-内羧酸酐的摩尔比为1:(10~500)。
优选的,所述加成反应的温度为28~40℃,时间为24~72h。
优选的,所述氨解反应的温度为30~40℃,时间为70~100h。
优选的,所述开环聚合反应的温度为23~28℃,时间为60~100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嵌段共聚物具有式I或式II结构。本发明通过将聚乙二醇和聚氨基酸聚合形成嵌段共聚物,增大了嵌段共聚物的水溶性,保证了聚氨基酸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从而可以很好的控制嵌段共聚物的降解速度,同时,聚乙二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得本发明所提供的嵌段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能。并且,本发明在制备嵌段共聚物的方法简单,反应过程中避免使用铜离子,产物安全无毒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数均分子量为5000的氨基化聚乙二醇单甲醚的质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的MPEG5000D1.0的质谱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65制备的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L-谷氨酸)Y形嵌段共聚物在氘代水中的核磁谱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17制备的包封阿霉素的纳米粒子的流体力学半径分布图;
图5为实施例65所提供的Y型嵌段共聚物与PEI25K对MCF-7细胞的毒性考察结果;
图6为实施例117所提供的包封阿霉素的纳米粒子与未进行包封的阿霉素对MCF-7细胞的药效考察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式I或式II结构的嵌段共聚物:
Figure BDA00003262752400041
其中,R1为氢或烷基;R2为氢、烷基、取代烷基、芳香基、取代芳香基、芳香杂环基、酰胺基、羧基、氨基、巯基或胍基;R3为氢原子;n为聚合度,20≤n≤2000,m为聚合度,为1~200的整数。
在本发明中,R1优选为氢或烷基,所述烷基为可以被官能团取代的烷基,更优选为氢原子或甲基;R2优选为氢、烷基、取代烷基、芳香基、取代芳香基、芳香杂环基、酰胺基、羧基、氨基、巯基或胍基,更优选为-CH2CH(CH3)2,-CH2Ph,-CH2CH2COOH或-CH2CH2CH2CH2NH2;R3为氢原子。
其中,所述n为聚合度,优选的,20≤n≤2000,更优选的,100≤n≤1000;所述m为聚合度,优选为1~200的整数,更优选的,50≤m≤15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具有式III结构的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衍生物或具有式IV结构的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与丙烯酸甲酯混合,进行加成反应,得到加成产物;
Figure BDA00003262752400052
B)将步骤A)所述的加成产物与乙二胺混合,进行氨解反应,得到嵌段共聚物中间体;
C)将步骤B)所述嵌段共聚物中间体与氨基酸-N-内羧酸酐混合,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得到具有式I结构的嵌段共聚物,
Figure BDA00003262752400061
其中,R1为氢或烷基;R2为氢、烷基、取代烷基、芳香基、取代芳香基、芳香杂环基、酰胺基、羧基、氨基、巯基或胍基;R3为氢原子;n为聚合度,20≤n≤2000,m为聚合度,为1~200的整数。
本发明首先将具有式III结构的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衍生物或具有式IV结构的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与丙烯酸甲酯混合,进行加成反应,得到加成产物;
在本发明中,所述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衍生物具有式III结构,
Figure BDA00003262752400062
其中,所述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衍生物是将聚乙二醇衍生物末端的羟基改为氨基,得到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衍生物。所述具有式III结构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范围优选为1000~100000Dal,更优选为1500~80000Dal,最优选为2000~10000Dal。其中,所述聚乙二醇衍生物优选为聚乙二醇单甲醚,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2000~10000,更优选为5000~8000。本发明对所述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衍生物的来源并无特殊限制,一般市售即可。n为聚合度,优选的,20≤n≤2000,更优选的,100≤n≤1000。
本发明将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衍生物与丙烯酸甲酯混合,进行加成反应,得到加成产物的具体方法为:
将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衍生物溶解于甲醇中,得到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衍生物的甲醇溶液,在冰浴搅拌的条件下,向丙烯酸甲酯的甲醇溶液中滴加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衍生物的甲醇溶液,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搅拌、进行加成反应,反应结束后,去除甲醇以及未反应完全的丙烯酸甲酯,得到第一反应产物,将所述第一反应产物进行溶解于甲醇中,乙醚沉降后,去除甲醇和乙醚,得到加成产物。
本发明以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衍生物为核,通过与所述丙烯酸甲酯进行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加成产物。所述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衍生物与所述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优选为1:(30~120),更优选为1:(50~100)。所述向丙烯酸甲酯的甲醇溶液中滴加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衍生物的甲醇溶液的滴加时间优选为0.4~0.6h,更优选为0.45~0.55h。
在本发明中,所述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具有式IV结构,
Figure BDA00003262752400071
其中,所述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是将聚乙二醇末端的羟基改为氨基,得到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所述具有式IV结构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范围优选为1000~100000Dal,更优选为1500~80000Dal,最优选为2000~10000Dal。n为聚合度,优选的,20≤n≤2000,更优选的,100≤n≤1000。本发明对所述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的来源并无特殊限制,一般市售即可。
本发明将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与丙烯酸甲酯混合,进行加成反应,得到加成产物的具体方法为:
将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溶解于甲醇中,得到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的甲醇溶液,在冰浴搅拌的条件下,向丙烯酸甲酯的甲醇溶液中滴加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的甲醇溶液,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搅拌、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去除甲醇以及未反应完全的丙烯酸甲酯,得到第一反应产物,将所述第一反应产物进行溶解于甲醇中,乙醚沉降后,去除甲醇和乙醚,得到加成产物。
本发明以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为核,通过与所述丙烯酸甲酯进行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加成产物。所述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与所述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优选为1:(30~120),更优选为1:(50~100)。所述向丙烯酸甲酯的甲醇溶液中滴加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的甲醇溶液的滴加时间优选为0.4~0.6h,更优选为0.45~0.55h。
在本发明中,对所述第一混合溶液搅拌、进行加成反应的方式并无特殊限制,优选为在密封的条件下加热搅拌,所述加热的方式优选为油浴加热,所述加热的温度即为加成反应的温度,优选为28~40℃,更优选为30~35℃;所述加成反应的时间优选为24~72h,更优选为48~60h。本发明对所述去除甲醇以及未反应完全的丙烯酸甲酯的方式并无特殊限制,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式,在本发明中,优选为真空抽干或采用旋转蒸发仪蒸干。
得到加成产物后,本发明将所述加成产物与乙二胺混合,进行氨解反应,得到嵌段共聚物中间体,具体方法如下:
将所述加成产物溶解于甲醇中,得到加成产物的甲醇溶液,在冰浴搅拌的条件下,将所述加成产物的甲醇溶液滴加丙烯酸甲酯的甲醇溶液中,得到第二混合溶液;
将所述第二混合溶液加热、进行氨解反应,采用红外跟踪至酯键消失,停止反应,去除第二混合溶液中的甲醇以及未反应完全的乙二胺,得到第二反应产物,采用甲苯反复将所述第二反应产物进行溶解,并抽干,再用甲醇溶液溶解,乙醚沉降后,去除甲醇和乙醚,得到嵌段共聚物中间体。其中,所述嵌段共聚物中间体末端有两个伯胺或四个伯胺。
其中,所述加成产物与乙二胺的摩尔比优选为1:(10~200),更优选为1:(50~100)。所述氨解反应的温度优选为30~40℃,更优选为33~38℃;所述氨解反应的时间优选为70~100h,更优选为72~80h。
本发明将上述得到的嵌段共聚物中间体与氨基酸-N-内羧酸酐混合,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得到具有式I或式II结构的嵌段共聚物。
在本发明中,所述嵌段共聚物中间体与氨基酸-N-内羧酸酐混合,进行开环聚合反应的具体方法为:
将所述嵌段共聚物中间体共沸除水后,用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然后加入氨基酸-N-内羧酸酐,进行反应,得到第三反应产物;
采用乙醚对所述第三反应产物进行沉降,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嵌段共聚物,所述嵌段共聚物为聚乙二醇-聚酰胺-胺-聚氨基酸Y形嵌段共聚物或聚乙二醇-聚酰胺-胺-聚氨基酸哑铃形嵌段共聚物。
本发明对所述共沸除水的方式并无特殊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即可。在本发明中,以除水后的嵌段共聚物中间体作为引发剂与氨基酸-N-内羧酸酐进行反应,其中,所述引发剂中的伯胺与氨基酸-N-羧酸酐的摩尔比优选为1:(10~500),更优选为1:(50~100)。所述引发剂与氨基酸-N-内羧酸酐进行开环聚合反应的时间优选为60~100h,更优选为72~90h;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为23~28℃,更优选为24~26℃。
本发明采用乙醚对第三反应产物进行沉降,其中,所述第三反应产物与乙醚的体积比优选为1:(10~20),更优选为1:(12~15)。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优选为25~60℃,更优选为30~40℃,所述真空干燥的时间优选为18~48h,更优选为24~36h。
在本发明中,所述氨基酸-N-羧酸酐优选为ε-苄氧羰基-L-赖氨酸-N-羧酸酐、γ-苄基L-谷氨酸酯-N-内羧酸酐、L-亮氨酸-N-羧酸酐或L-苯丙氨酸-N-羧酸酐。其中,所述氨基酸-N-羧酸酐为ε-苄氧羰基-L-赖氨酸-N-羧酸酐或γ-苄基L-谷氨酸酯-N-内羧酸酐时,与所述嵌段共聚物中间体进行开环聚合反应的具体方法为:
C1)将所述ε-苄氧羰基-L-赖氨酸-N-羧酸酐或γ-苄基-L-谷氨酸酯-N-内羧酸酐与所述嵌段共聚物中间体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得到嵌段共聚物前驱体;
C2)将所述嵌段共聚物前驱体进行脱保护,得到具有式I或式II结构的嵌段共聚物。
在本发明中,所述氨基酸-N-羧酸酐为ε-苄氧羰基-L-赖氨酸-N-羧酸酐或γ-苄基L-谷氨酸酯-N-内羧酸酐时,得到的嵌段共聚物前驱体要进行脱保护,即脱除苄基保护基保护或脱除苄氧羰基保护。
其中,所述脱保护为脱除苄基保护的具体方法为:将所述嵌段共聚物前驱体溶解于二氯乙酸溶液中,然后与溴化氢和冰醋酸的混合溶液进行混合、搅拌、进行反应后,产物用乙醚沉降,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具有式I或式II结构的嵌段共聚物。
本发明将所述嵌段共聚物前驱体溶解于二氯乙酸溶液中,然后加入溴化氢和冰醋酸的混合溶液进行混合、搅拌,本发明对所述混合、搅拌的方式并无特殊限制,优选为在搅拌子的搅拌作用下进行混合,其中,所述溴化氢占所述溴化氢和冰醋酸的混合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优选为30%~40%,更优选为33%~35%。所述溴化氢与所述苄基的摩尔比优选为1:(3~7),更优选为1:(4~6)。所述反应的反应时间优选为1~3h,更优选为1.5~2.5h,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为23~28℃,更优选为24~26℃。
本发明所述脱保护为脱除苄氧羰基保护的具体方法为:将所述嵌段共聚物前驱体溶解于三氟乙酸溶液中,然后与溴化氢和冰醋酸的混合溶液进行混合、搅拌、进行反应后,产物用乙醚沉降,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具有式I或式II结构的嵌段共聚物。
本发明将所述嵌段共聚物前驱体溶解于三氟乙酸溶液中,然后加入溴化氢和冰醋酸的混合溶液进行混合、搅拌,本发明对所述混合、搅拌的方式并无特殊限制,优选为在搅拌子的搅拌作用下进行混合,其中,所述溴化氢占所述溴化氢和冰醋酸的混合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优选为30%~40%,更优选为33%~35%。所述溴化氢与所述苄基的摩尔比优选为1:(3~7),更优选为1:(4~6)。所述反应的反应时间优选为1~3h,更优选为1.5~2.5h,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为23~28℃,更优选为24~26℃。
将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式I或式II结构的嵌段共聚物作为载体,对药物进行包封,得到包封药物的纳米粒子,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载体与药物溶解于DMSO中,避光搅拌,滴加pH为7.4的PB缓冲溶液,搅拌、透析、冷冻干燥,得到包封药物的纳米粒子。
其中,所述载体与药物的质量比优选为(5~20):1,更优选为(7~15):1。所述避光搅拌的温度优选为22~28℃,更优选为24~26℃;所述避光搅拌的时间优选为18~36h,更优选为20~30h;所述透析的时间为18~36h,更优选为20~30h;所述透析的次数优选为4~7次,更优选为5~6次。
将所述包封药物的纳米粒子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制备的嵌段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显示一定的缓释功能。
本发明制备出Y形及哑铃形拓扑结构聚乙二醇-聚氨基酸嵌段共聚物,制备过程简单高效,产物安全无毒,聚乙二醇可增加所述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延长纳米粒子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聚氨基酸嵌段使嵌段共聚物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可随着在体内降解而排出体外,使得本发明所提供的嵌段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能。以本发明所制备的嵌段聚合物作为载体,对药物进行包封,得到包封药物的纳米粒子,所述包封药物的纳米粒子显示一定的缓释功能,可以很好的抑制癌细胞生长。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以下各实施例中,反应原料均为从市场上购得或者按照常规方法制得,反应产率=实际得到的产物质量/理论得到的产物质量×100%。
实施例1
将10.0g(0.116mol)丙烯酸甲酯,溶解于50mL甲醇中,加入反应瓶中,冰浴搅拌。再称取4.7g(0.0023mol)氨基化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单甲醚,用50mL甲醇溶解,缓慢滴加到反应瓶中,约半小时滴完。将反应瓶密封后移至30℃油浴中搅拌反应48h后,用旋转蒸发仪旋干反应瓶中的甲醇和未反应完全的丙烯酸甲酯,得到第一反应产物,将所述第一反应产物用20mL甲醇溶解,100mL无水乙醚沉降、抽滤,抽滤后得到固体物质,将所述固体物质利用真空油泵抽真空8h后,得白色固体,即为加成产物,将所述加成产物命名为MPEG2000D0.5,测定其产率为90.2%。
取10.0g(0.167mol)乙二胺溶解于50mL甲醇中,加入反应瓶中,冰浴搅拌。再称取3.3g(0.00167mol)上述制备的MPEG2000D0.5,溶解于50mL甲醇后,滴加到反应瓶中,约半小时滴加完毕。将反应瓶密封后移至35℃油浴中搅拌反应72h,红外跟踪发现酯键消失后,停止反应,将反应瓶抽真空2h,得到第二反应产物,向反应瓶中加入20mL甲苯将第二反应产物溶解,真空抽干,反复三次,再加入20mL甲醇溶解,真空抽干,反复三次,然后再加入20mL甲醇溶解,利用100mL无水乙醚沉降,将抽滤后得到的固体利用真空油泵抽真空8h后,得白色固体,即为嵌段共聚物中间体,也就是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合物,命名为MPEG2000D1.0,测定其产率为91.7%。实施例2
取10.0g(0.116mol)丙烯酸甲酯,溶解于50mL甲醇中,加入反应瓶中,冰浴搅拌。再称取11.6g(0.0023mol)数均分子量为5000的氨基化聚乙二醇单甲醚,用50mL甲醇溶解,缓慢滴加到反应瓶中,约半小时滴完。将反应瓶密封后移至30℃油浴中搅拌反应48h,用旋转蒸发仪旋干反应瓶中的甲醇和未反应完全的丙烯酸甲酯,得到第一反应产物,将所述第一反应产物用20mL甲醇溶解,100mL无水乙醚沉降、抽滤,抽滤后得到的固体物质,将所述固体物质利用真空油泵抽真空8h后,得白色固体,即为加成产物。命名为MPEG5000D0.5,产率为:91.2%。
取10.0g(0.167mol)乙二胺溶解于50mL甲醇中,加入反应瓶中,冰浴搅拌。再称取8.3g(0.00167mol)上述制备的MPEG5000D0.5,溶解于50mL甲醇后,滴加到反应瓶中,约半小时滴加完毕。将反应瓶密封后移至35℃油浴中搅拌反应72h,红外跟踪发现酯键消失后,停止反应,将反应瓶抽真空2h,得到第二反应产物。向反应瓶中加入20mL甲苯将第二反应产物溶解,真空抽干,反复三次,再加入20mL甲醇溶解,真空抽干,反复三次,然后再加入20mL甲醇溶解,利用100mL无水乙醚沉降,将抽滤后得到的固体利用真空油泵抽真空8h后,得白色固体,即为嵌段共聚物中间体,也就是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合物,命名为MPEG5000D1.0,产率为92.4%。
采用质谱测定实施例2中所述数均分子量为5000的氨基化聚乙二醇单甲醚,结果见图1,图1为数均分子量为5000的氨基化聚乙二醇单甲醚的质谱图。
采用质谱测定实施例2所制备的MPEG5000D1.0,结果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的MPEG5000D1.0的质谱图。
由图1和图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MPEG5000D1.0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相近,说明MPEG5000D1.0的成功制备。
实施例3
取10.0g(0.116mol)丙烯酸甲酯溶解于50mL甲醇中,加入反应瓶中,冰浴搅拌。再称取23.2g(0.0023mol)氨基化数均分子量为10000的聚乙二醇单甲醚,用50mL甲醇溶解,缓慢滴加到反应瓶中,约半小时滴完。将反应瓶密封后移至30℃油浴中搅拌反应48h后,用旋转蒸发仪旋干反应瓶中的甲醇和未反应完全的丙烯酸甲酯,得到第一反应产物,将所述第一反应产物用20mL甲醇溶解,100mL无水乙醚沉降、抽滤,抽滤后得到的固体物质,将所述固体物质利用真空油泵抽真空8h后,得白色固体,即为加成产物,将所述加成产物命名为MPEG10000D0.5,产率为:93.1%。
取10.0g(0.167mol)乙二胺溶解于50mL甲醇中,加入反应瓶中,冰浴搅拌。再称取16.7g(0.00167mol)上述制备的MPEG10000D0.5,溶解于50mL甲醇后,滴加到反应瓶中,约半小时滴加完毕。将反应瓶密封后移至35℃油浴中搅拌反应72h,红外跟踪发现酯键消失后,停止反应,将反应瓶抽真空2h,得到第二反应产物,向反应瓶中加入20mL甲苯将第二反应产物溶解,真空抽干,反复三次,再加入20mL甲醇溶解,真空抽干,反复三次,然后再加入20mL甲醇溶解,利用100mL无水乙醚沉降,将抽滤后得到的固体利用真空油泵抽真空8h后,得白色固体,即为嵌段共聚物中间体,也就是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合物,命名为MPEG10000D1.0,产率为92.5%。
实施例4
取10.0g(0.116mol)丙烯酸甲酯溶解于50mL甲醇中,加入反应瓶中,冰浴搅拌。再称取2.4g(0.0012mol)氨基化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用50mL甲醇溶解,缓慢滴加到反应瓶中,约半小时滴完。将反应瓶密封后移至30℃油浴中搅拌反应48h后,用旋转蒸发仪旋干反应瓶中的甲醇和未反应完全的丙烯酸甲酯,得到第一反应产物,将所述第一反应产物用20mL甲醇溶解,100mL无水乙醚沉降、抽滤,抽滤后得到的固体物质,将所述固体物质利用真空油泵抽真空8h后,得白色固体,即为加成产物。命名为PEG2000D0.5,产率为:90.3%。
取10.0g(0.167mol)乙二胺溶解于50mL甲醇中,加入反应瓶中,冰浴搅拌。再称取1.7g(0.00084mol)上述制备的PEG2000D0.5,溶解于50mL甲醇溶解后,滴加到反应瓶中,约半小时滴加完毕。将反应瓶密封后移至35℃油浴中搅拌反应72h,红外跟踪发现酯键消失后,停止反应,将反应瓶抽真空2h,得到第二反应产物。向反应瓶中加入20mL甲苯将第二反应产物溶解,真空抽干,反复三次,再加入20mL甲醇溶解,真空抽干,反复三次,然后再利用20mL甲醇溶解,利用100mL无水乙醚沉降,将抽滤后得到的固体利用真空油泵抽真空8h后,得白色固体,即为嵌段共聚物中间体,也就是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合物,命名为PEG2000D1.0,产率为91.4%。
实施例5
将10.0g(0.116mol)丙烯酸甲酯溶解于50mL甲醇中,加入反应瓶中,冰浴搅拌。再称取6.0g(0.0012mol)氨基化数均分子量为5000的聚乙二醇,用50mL甲醇溶解,缓慢滴加到反应瓶中,约半小时滴完。将反应瓶密封后移至30℃油浴中搅拌反应48h,用旋转蒸发仪旋干反应瓶中的甲醇和未反应完全的丙烯酸甲酯,得到第一反应产物,将所述第一反应产物用20mL甲醇溶解,100mL无水乙醚沉降、抽滤,抽滤后得到的固体物质,将所述固体物质利用真空油泵抽真空8h后,得白色固体,即为加成产物,将所述加成产物命名为PEG5000D0.5,产率为:91.3%。
取10.0g(0.167mol)乙二胺溶解于50mL甲醇中,加入反应瓶中,冰浴搅拌。再称取4.2g(0.00084mol)上述制备的PEG5000D0.5,溶解于50mL甲醇后,滴加到反应瓶中,约半小时滴加完毕。将反应瓶密封后移至35℃油浴中搅拌反应72h,红外跟踪发现酯键消失后,停止反应,将反应瓶抽真空2h,得到第二反应产物。向反应瓶中加入20mL甲苯将第二反应产物溶解,真空抽干,反复三次,再加入20mL甲醇溶解,真空抽干,反复三次,然后再加入20mL甲醇溶解,利用100mL无水乙醚沉降,将抽滤后得到的固体利用真空油泵抽真空8h后,得白色固体,即为嵌段共聚物中间体,也就是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合物,命名为PEG5000D1.0,产率为93.3%。
实施例6
取10.0g(0.116mol)丙烯酸甲酯溶解于50mL甲醇中,加入反应瓶中,冰浴搅拌。再称取12.0g(0.0012mol)氨基化数均分子量为10000的聚乙二醇,用50mL甲醇溶解,缓慢滴加到反应瓶中,约半小时滴完。将反应瓶密封后移至30℃油浴中搅拌反应48h,用旋转蒸发仪旋干反应瓶中的甲醇和未反应完全的丙烯酸甲酯,得到第一反应产物,将所述第一反应产物用20mL甲醇溶解,100mL无水乙醚沉降、抽滤,抽滤后得到固体物质,所述固体物质利用真空油泵抽真空8h后,得白色固体,即为加成产物。命名为PEG10000D0.5,产率为:90.9%。
取10.0g(0.167mol)乙二胺溶解于50mL甲醇中,加入反应瓶中,冰浴搅拌。再称取8.4g(0.00084mol)上述制备的PEG10000D0.5,溶解于50mL甲醇后,滴加到反应瓶中,约半小时滴加完毕。将反应瓶密封后移至35℃油浴中搅拌反应72h,红外跟踪发现酯键消失后,停止反应,将反应瓶抽真空2h,得到第二反应产物。向反应瓶中加入20mL甲苯将第二反应产物溶解,真空抽干,反复三次,加入20mL甲醇溶解,真空抽干,反复三次,然后再加入20mL甲醇溶解,利用100mL无水乙醚沉降,将抽滤后得到的固体利用真空油泵抽真空8h后,得白色固体,即为嵌段共聚物中间体,也就是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合物,命名为PEG10000D1.0,产率为92.4%。
实施例7~24
分别将0.0005mol,0.00017mol和0.000083mol实施例1~6中制备的六种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合物加入到18个干燥反应瓶中,用甲苯共沸除水后,再用30mL无水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然后称取18份3.06g(0.01mol)的ε-苄氧羰基-L-赖氨酸-N-羧酸酐单体,分别加入到这18个反应瓶中,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在25℃搅拌下继续反应72h,将反应结束后的反应体系用300mL乙醚沉降,过滤,用乙醚洗涤三次后,25℃下真空干燥24h,得到18种不同数均分子量的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ε-苄氧羰基-L-赖氨酸)Y形或哑铃形嵌段共聚物。表1为实施例7~24制备的嵌段共聚物的原料用量、分子量、平均聚合度以反应产率结果。
表1实施例7~24制备的嵌段共聚物的原料用量、分子量、平均聚合度以反应产率结果
Figure BDA00003262752400141
表1中,A/I为ε-苄氧羰基-L-赖氨酸-N-羧酸酐与实施例1~6中的六种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合物投料的摩尔比;Mn为Y形或哑铃形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由1H NMR测试得到;DP为由数均分子量得出的Y形或哑铃形嵌段共聚物的平均聚合度。实施例25~42
分别称取1g实施例7~24中所得的18种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ε-苄氧羰基-L-赖氨酸)Y形或哑铃形嵌段共聚物,在25℃下分别用10mL三氟乙酸溶解,然后在搅拌下加入3mL溴化氢质量含量为33%的溴化氢/冰醋酸溶液,得到反应混合液,所述反应混合液在25℃下搅拌1h,得到第三反应产物。所述第三反应产物用150mL乙醚沉降,过滤,用乙醚洗涤三次,25℃下真空干燥24h,得到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L-赖氨酸)Y形和哑铃形嵌段共聚物。表2为实施例25~42制备的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平均聚合度以反应产率结果。
表2实施例25~42制备的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平均聚合度以反应产率结果
Figure BDA00003262752400142
表2中,Mn为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L-赖氨酸)Y形和哑铃形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由1H NMR测试得到。
实施例43~60
分别将0.0005mol,0.00017mol和0.000083mol实施例1~6中制备的六种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合物加入到18个干燥反应瓶中,利用甲苯共沸除水后,利用30mL无水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然后称取18份2.63g(0.01mol)的γ-苄基L-谷氨酸酯-N-内羧酸酐单体,分别加入到这18个反应瓶中,将溶液在25℃搅拌下继续反应72h,反应结束后的反应体系用300mL乙醚沉降,过滤,用乙醚洗涤三次后,25℃下真空干燥24h,得到18种不同数均分子量的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γ-苄基L-谷氨酸酯)Y形和哑铃形嵌段共聚物。表3为实施例43~60制备的嵌段共聚物的原料用量、分子量、平均聚合度以反应产率结果。
表3为实施例43~60制备的嵌段共聚物的原料用量、分子量、平均聚合度以反应产率结果
Figure BDA00003262752400152
表3中,A/I为γ-苄基L-谷氨酸酯-N-内羧酸酐单体与实施例1~6中的六种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合物投料的摩尔比;Mn为Y形和哑铃形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由1H NMR测试得到;DP为由数均分子量得出的Y形和哑铃形嵌段共聚物的平均聚合度。
实施例61~78:
本别称取1g实施例43~60中所得的18种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γ-苄基L-谷氨酸酯)Y形或哑铃形嵌段共聚物,在25℃下分别用10mL二氯乙酸溶解,然后在搅拌下加入3mL溴化氢质量含量为33%的溴化氢/冰醋酸溶液,得到反应混合液,所述反应混合液在25℃下搅拌1h,得到第三反应产物。所述第三反应产物用150mL乙醚沉降,过滤,用乙醚洗涤三次,25℃下真空干燥24h,得到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L-谷氨酸)Y形和哑铃形嵌段共聚物。表4为实施例61~78制备的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平均聚合度以反应产率结果。
表4实施例61~78制备的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平均聚合度以反应产率结果
Figure BDA00003262752400161
表4中,Mn为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L-谷氨酸)Y形和哑铃形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由1H NMR测试得到。
采用核磁共振测定实施例65制备的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L-谷氨酸)Y形嵌段共聚物,结果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65制备的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L-谷氨酸)Y形嵌段共聚物在氘代水中的核磁谱图,其中,4.10ppm为主链上次甲基的信号峰,2.05ppm侧基上与羰基相连的亚甲基的信号峰,1.81ppm,1.71ppm为侧基上与主链相连的亚甲基的信号峰。由图3可知,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L-谷氨酸)Y形嵌段共聚物的成功合成。
实施例79~96:
分别将0.0005mol,0.00017mol和0.000083mol实施例1~6中制备的六种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合物加入到18个干燥反应瓶中,利用甲苯共沸除水后,利用30 mL无水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然后称取18份1.57g(0.01mol)的L-亮氨酸-N-羧酸酐单体,分别加入到这18个反应瓶中,将溶液在25℃搅拌下继续反应72h,反应结束后的反应体系用300mL乙醚沉降,过滤,用乙醚洗涤三次后,25℃下真空干燥24h,得到18种不同数均分子量的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L-亮氨酸)Y形或哑铃形嵌段共聚物。表5为实施例79~96制备的嵌段共聚物的原料用量、分子量、平均聚合度以反应产率结果。
表5为实施例79~96制备的嵌段共聚物的原料用量、分子量、平均聚合度以反应产率结果
Figure BDA00003262752400171
表5中,A/I为L-亮氨酸-N-内羧酸酐单体与实施例1~6中的六种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合物投料的摩尔比;Mn为Y形和哑铃形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由1H NMR测试得到;DP为由数均分子量得出的Y形和哑铃形嵌段共聚物的平均聚合度。
实施例97~114:
分别将0.0005mol,0.00017mol和0.000083mol实施例1~6中制备的六种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合物分别加入到18个干燥反应瓶中,利用甲苯共沸除水后,利用30mL无水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然后称取18份1.91g(0.01mol)的L-苯丙氨酸-N-羧酸酐单体,分别加入到这三个反应瓶中,将溶液在25℃搅拌下继续反应72h,反应结束后的反应体系用300mL乙醚沉降,过滤,用乙醚洗涤三次后,25℃下真空干燥24h,得到18种不同数均分子量的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L-苯丙氨酸)Y形和哑铃形嵌段共聚物。表6为实施例97~114制备的嵌段共聚物的原料用量、分子量、平均聚合度以反应产率结果。
表6为实施例97~114制备的嵌段共聚物的原料用量、分子量、平均聚合度以反应产率结果
Figure BDA00003262752400181
表6中,A/I为L-苯丙氨酸-N-内羧酸酐单体与实施例1~6中的六种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合物投料的摩尔比;Mn为Y形和哑铃形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由1H NMR测试得到;DP为由数均分子量得出的Y形和哑铃形嵌段共聚物的平均聚合度。
实施例115~120:
根据表7提供的原料用量,以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谷氨酸Y形嵌段共聚物作为载体,对阿霉素进行包封,得到包封阿霉素的纳米粒子,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分别将载体与阿霉素质量比为5:1和10:1的实施例62、实施例65和实施例68的聚乙二醇-聚酰胺-胺第1.0代-聚谷氨酸Y形嵌段共聚物与相应量的阿霉素溶解于DMSO中,室温避光搅拌24h,滴加pH7.4的PB缓冲液后搅拌4h,纯水透析24h,换水5次除去DMSO及溶液中的盐,避光-20℃冷冻,冷冻干燥至含水量小于3%,得到包封阿霉素的纳米粒子。表7为实施例115~120制备的包封阿霉素的纳米粒子的原料及其用量关系。
表7实施例115~120制备的包封阿霉素的纳米粒子的原料及其用量关系
Figure BDA00003262752400191
测定所述包封阿霉素的纳米粒子的包封效率(DLE)和包封量(DLC),具体测定方法如下:
阿霉素的浓度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在480nm的吸收测定,阿霉素在纳米粒子中的包封效率(DLE)通过式A所述的公式进行计算;
阿霉素在纳米粒子中的包封量(DLC)通过式B所述的公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8,表8为实施例115~120的药物担载结果和表面电位。
Figure BDA00003262752400192
Figure BDA00003262752400193
表8实施例115~120的药物担载结果和表面电位
Figure BDA00003262752400194
由表8可知,在载体材料与阿霉素质量比为(5~10):1的范围内,包封率几乎都在90%以上,载药量可通过投料比有效控制,可见载体对阿霉素具有良好的担载能力。
测定实施例117制备的包封阿霉素的纳米粒子的流体力学半径分布,结果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17制备的包封阿霉素的纳米粒子的流体力学半径分布图,由图4可知,本发明制备的包封阿霉素的纳米粒子粒径均一,为纳米级粒子。
实施例121:
以MCF-7细胞为模型,以实施例65所提供的Y型嵌段共聚物作为待检测物,采用细胞毒性试验,将所述待检测物作用于细胞后,观察细胞的存活率情况,以考察本发明所述的嵌段接枝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收集对数期MCF-7细胞,调整细胞浓度,接种入96孔板内,每孔细胞数为104个,加入培养基180μL;
2、用培养基稀释实施例65所提供的Y型嵌段共聚物,将实施例65所提供的Y型嵌段共聚物制成7个浓度梯度的混合溶液,其中,实施例65所提供的Y型嵌段共聚物的材料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10mg/mL,5mg/mL,2.5mg/mL,1.25g/mL,0.625mg/mL,0.3125mg/mL和0.15625mg/mL。将上述7个不同浓度的混合溶液加入到7个不同的孔中,每孔加入20μL,每个浓度做6个重复,得到42个试验样品;
3、将上述42个试验样品置于CO2浓度为5%的细胞培养箱中,在37℃,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48小时;
4、48h后,每孔加入20μL浓度为5mg/mL的MTT溶液,继续培养4h;
5、4h后终止培养,吸去孔内培养液,每孔加入150μL DMSO,低速振荡10分钟,用酶标仪检测各孔在492nm处的吸收值,将所述每个浓度的6个样品的吸光度值求平均值,实验结果见图5,图5为实施例65所提供的Y型嵌段共聚物与PEI25K对MCF-7细胞的毒性考察结果。其中,1为实施例65所提供Y形嵌段共聚物对MCF-7细胞的毒性考察结果。
对比例1
以MCF-7细胞为模型,采用细胞毒性试验,将PEI25K作用于细胞后,观察细胞的存活率情况,所述PEI25K为重均分子量为25000的聚乙烯亚胺,以考察PEI25K的生物相容性,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收集对数期MCF-7细胞,调整细胞浓度,接种入96孔板内,每孔细胞数为104个,每孔培养基180μL;
2、用培养基稀释PEI25K,制成7个浓度梯度的混合溶液,其中,PEI25K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10mg/mL,5mg/mL,2.5mg/mL,1.25mg/mL,0.625mg/mL,0.3125mg/mL和0.15625mg/mL。将上述7个不同浓度的混合溶液加入到7个不同的孔中,每孔加入20μL,每个浓度做6个重复,得到42个试验样品;
3、将上述42个试验样品置于CO2浓度为5%的细胞培养箱中,在37℃,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48小时;
4、48h后,每孔加入20μL浓度为5mg/mL的MTT溶液,继续培养4h;
5、4h后终止培养,吸去孔内培养液,每孔加入150μL DMSO,低速振荡10分钟,用酶标仪检测各孔在492nm处的吸收值,将所述每个浓度的6个样品的吸光度值求平均值,实验结果见图5,图5为实施例65所提供的Y型嵌段共聚物与PEI25K对MCF-7细胞的毒性考察结果。其中,2为PEI25K对MCF-7细胞的毒性考察结果。
实施例122:
以MCF-7细胞为模型,采用细胞毒性试验,将实施例117所提供的包封阿霉素的纳米粒子作用于细胞后,观察细胞的存活率情况,以考察本发明所述的嵌段接枝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载药粒子是否保持阿霉素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收集对数期MCF-7细胞,调整细胞浓度,接种入96孔板内,每孔细胞数为104个,每孔加入培养基180μL;
2、用培养基稀释实施例117所提供的包封阿霉素的纳米粒子,制成7个浓度梯度的混合溶液,其中,实施例117所提供的包封阿霉素的纳米粒子中阿霉素的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50.0μg/mL,25μg/mL,12.5μg/mL,6.3μg/mL,3.1μg/mL,1.6μg/mL,0.78μg/mL。将上述7个不同浓度的混合溶液加入到7个不同的孔中,每孔加入20μL,每个浓度做6个重复,得到48个试验样品;
3、将上述48个试验样品置于CO2浓度为5%的细胞培养箱中,在37℃,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24小时;
4、24h后,每孔加入20μL浓度为5mg/mL的MTT溶液,继续培养4h;
5、4h后终止培养,吸去孔内培养液,每孔加入150μL DMSO,低速振荡10分钟,用酶标仪检测各孔在492nm处的吸收值,将所述每个浓度的6个样品的吸光度值求平均值,实验结果见图6,图6为实施例117所提供的包封阿霉素的纳米粒子与未进行包封的阿霉素对MCF-7细胞的药效考察结果。其中,1为实施例117所提供的包封阿霉素的纳米粒子对MCF-7细胞的药效考察结果。
对比例2
以MCF-7细胞为模型,采用细胞毒性试验,将未进行包封的阿霉素作用于细胞后,观察细胞的存活率情况,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收集对数期MCF-7细胞,调整细胞浓度,接种入96孔板内,每孔细胞数为104个,每孔加入培养基180μL;
2、用培养基稀释未包封的阿霉素,制成7个浓度梯度的混合溶液,其中,未包封的阿霉素的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50.0μg/mL,25.0μg/mL,12.5μg/mL,6.3μg/mL,3.1μg/mL,1.6μg/mL,0.78μg/mL。将上述7个不同浓度的混合溶液加入到7个不同的孔中,每孔加入20μL,每个浓度做6个重复,得到48个试验样品;
3、将上述48个试验样品置于CO2浓度为5%的细胞培养箱中,在37℃,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24小时;
4、24h后,每孔加入20μL浓度为5mg/mL的MTT溶液,继续培养4h;
5、4h后终止培养,吸去孔内培养液,每孔加入150μL DMSO,低速振荡10分钟,用酶标仪检测各孔在492nm处的吸收值,将所述每个浓度的6个样品的吸光度值求平均值,实验结果见图6,图6为实施例117所提供的包封阿霉素的纳米粒子与未进行包封的阿霉素对MCF-7细胞的药效考察结果。其中,2为未包封的阿霉素对MCF-7细胞的药效考察结果。
由图5和图6可知,本发明所制备的载药的嵌段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载药的复合物胶束较好地保持了阿霉素的毒性,并显示一定的缓释功能,与DOX有相近的杀伤能力,同时还呈现明显的剂量-药效关系。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式I或式II结构的嵌段共聚物:
Figure FDA00003262752300011
其中,R1为氢或烷基;R2为氢、烷基、取代烷基、芳香基、取代芳香基、芳香杂环基、酰胺基、羧基、氨基、巯基或胍基;R3为氢原子;n为聚合度,20≤n≤2000,m为聚合度,为1~200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2为-CH2CH(CH3)2,-CH2Ph,-CH2CH2COOH或-CH2CH2CH2CH2NH2
3.一种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具有式III结构的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衍生物或具有式IV结构的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与丙烯酸甲酯混合,进行加成反应,得到加成产物;
Figure FDA00003262752300012
B)将步骤A)所述的加成产物与乙二胺混合,进行氨解反应,得到嵌段共聚物中间体;
C)将步骤B)所述嵌段共聚物中间体与氨基酸-N-内羧酸酐混合,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得到具有式I或式II的结构的嵌段共聚物,
Figure FDA00003262752300021
其中,R1为氢或烷基;R2为氢、烷基、取代烷基、芳香基、取代芳香基、芳香杂环基、酰胺基、羧基、氨基、巯基或胍基;R3为氢原子;n为聚合度,20≤n≤2000,m为聚合度,为1~200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氨基酸-N-内羧酸酐为ε-苄氧羰基-L-赖氨酸-N-羧酸酐或γ-苄基L-谷氨酸酯-N-内羧酸酐,所述步骤C)具体为:
C1)将所述ε-苄氧羰基-L-赖氨酸-N-羧酸酐或γ-苄基-L-谷氨酸酯-N-内羧酸酐与所述嵌段共聚物中间体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得到嵌段共聚物前驱体;
C2)将所述嵌段聚合物前驱体进行脱保护,得到具有式I或式II结构的嵌段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式III或式IV结构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100000Dal。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式III或式IV结构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10000Dal。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具有式III结构的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衍生物或具有式IV结构的端氨基化的聚乙二醇与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30~120);
所述加成产物与乙二胺的摩尔比为1:(10~200);
所述嵌段共聚物中间体中的伯胺与氨基酸-N-内羧酸酐的摩尔比为1:(10~50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成反应的温度为28~40℃,时间为24~72h。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解反应的温度为30~40℃,时间为70~100h。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环聚合反应的温度为23~28℃,时间为60~100h。
CN201310204269.7A 2013-05-28 2013-05-28 一种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2890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4269.7A CN103289082B (zh) 2013-05-28 2013-05-28 一种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4269.7A CN103289082B (zh) 2013-05-28 2013-05-28 一种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9082A true CN103289082A (zh) 2013-09-11
CN103289082B CN103289082B (zh) 2016-03-23

Family

ID=49090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4269.7A Active CN103289082B (zh) 2013-05-28 2013-05-28 一种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8908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2475A (zh) * 2014-05-06 2014-08-20 成都市绿科华通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相容性可降解多孔聚乙二醇材料
CN110642968A (zh) * 2019-09-18 2020-01-03 云南师范大学 双酶响应性哑铃形超两亲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979942A (zh) * 2021-03-11 2021-06-18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侧基可功能化的聚氨基酸嵌段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响应型可逆粘附性可注射水凝胶
CN115141375A (zh) * 2021-03-30 2022-10-04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酸敏感两亲性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9132A (zh) * 2009-08-13 2010-01-06 上海交通大学 聚氨基酸基三嵌段共聚物凝胶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9132A (zh) * 2009-08-13 2010-01-06 上海交通大学 聚氨基酸基三嵌段共聚物凝胶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ONG- MING PENG,ET AL.: "Dendron-like Polypeptide/Linear Poly(ethylene oxide) Biohybrids with Both Asymmetrical and Symmetrical Topologies Synthesized via the Combination of Click Chemistry and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MACROMOLECULES》 *
TAE-IL KIM,ET AL.: "PAMAM-PEG-PAMAM: Novel Triblock Copolymer as a Biocompatible and Efficient Gene Delivery Carrier", 《BIOMACROMOLECULES》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2475A (zh) * 2014-05-06 2014-08-20 成都市绿科华通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相容性可降解多孔聚乙二醇材料
CN110642968A (zh) * 2019-09-18 2020-01-03 云南师范大学 双酶响应性哑铃形超两亲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642968B (zh) * 2019-09-18 2021-07-06 云南师范大学 双酶响应性哑铃形超两亲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979942A (zh) * 2021-03-11 2021-06-18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侧基可功能化的聚氨基酸嵌段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响应型可逆粘附性可注射水凝胶
CN115141375A (zh) * 2021-03-30 2022-10-04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酸敏感两亲性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9082B (zh) 201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0921B (zh) 一种纳米颗粒-高分子可注射复合水凝胶双载药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4804B (zh) 一种聚乙二醇-聚酰胺-胺-聚氨基酸线形-树枝状嵌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91504B (zh) 共聚物、葡萄糖敏感胶束、葡萄糖敏感载药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Fan et al. Multi-responsive polypeptide hydrogels derived from N-carboxyanhydride terpolymerizations for delivery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CN103059291B (zh) 聚(γ-寡聚乙二醇单甲醚-L-谷氨酸酯)-聚氨基酸两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9082B (zh) 一种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2453B (zh) 一种pH响应6臂星型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550781A (zh) 树状大分子自组装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702454A (zh) 一种pH响应4臂星型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936337A (zh) 聚(γ-炔丙基-L-谷氨酸酯)-聚氨基酸嵌段共聚物、功能化嵌段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CN102863557A (zh) 乳糖酸修饰的脂肪酸-三甲基壳聚糖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788689A (zh) 一种可还原降解聚两性离子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81088B (zh) 一种响应性聚合物胶束载药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5483A (zh) 一种可还原降解超支化聚合物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67818B (zh) 聚(γ-丙炔基-L-谷氨酸酯)嵌段共聚物、其制备方法及水凝胶
CN104877092A (zh) 含有缩醛键的双重靶向的两亲共聚物及其制备和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应用
CN106432647B (zh) 基于叔氨基的pH响应嵌段聚合物及其混合胶束与应用
CN115417889A (zh) 一种l-4-二羟基硼苯丙氨酸-n-羧酸内酸酐单体和聚氨基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266384A (zh) 基于2‑氨基十六烷酸的n‑羧基内酸酐单体和聚氨基酸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33786B (zh) 基于两性离子及叶酸靶向的酸敏感性阿霉素前药的制备方法
CN106562926B (zh) 一种k+响应型两亲嵌段共聚物载药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JP4314229B2 (ja) 温度感応性及び生体適合性を有する両親媒性環状ホスファゼン三量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he et al.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CO 2-switchable Dex-g-PAHMA copolymers
CN104761732A (zh) 一种肿瘤细胞靶向的纳米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肿瘤细胞靶向的纳米凝胶载药颗粒
CN105330794B (zh) 具有主动‑被动双重靶向抗肿瘤活性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