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9004A - 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9004A
CN103289004A CN2013102107954A CN201310210795A CN103289004A CN 103289004 A CN103289004 A CN 103289004A CN 2013102107954 A CN2013102107954 A CN 2013102107954A CN 201310210795 A CN201310210795 A CN 201310210795A CN 103289004 A CN103289004 A CN 1032890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nyl chloride
vinyl acetate
weight part
vinyl
acetate co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107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89004B (zh
Inventor
汤鸿
徐心海
任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qian Guanghe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GUANGHE 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GUANGHE 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GUANGHE 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1079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890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89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9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890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90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溶胀微悬浮聚合,有利于共聚树脂组成的控制,提高含羧酸(酐)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结合率;采用低温与添加扩链剂相结合的方法,可获得无凝胶组分的高分子量共聚物。本发明是将长链脂肪醇、阴离子乳化剂和去离子水在反应器中升温搅拌得到均化液,冷却后将部分氯乙烯、全部的醋酸乙烯和含羧酸(酐)基乙烯基单体、扩链剂、氧化-还原引发剂加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聚合,出现压降后,补加剩余氯乙烯单体,氯乙烯单体补充完成后,继续聚合得到共聚物乳液,经凝聚等步骤得到改性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

Description

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用途广泛、市场容量大的聚合物品种。采用其它一种或二种以上单体与氯乙烯共聚得到的聚合物统称为氯乙烯共聚树脂。氯乙烯共聚树脂的性能和用途因采用的共聚单体品种和用量的变化而不同,如用醋酸乙烯(VAc)共聚改性的PVC树脂(俗称氯醋树脂)是最主要的共聚改性PVC树脂品种,由于VAc的内增塑作用而具有较低的塑化温度和熔体黏度,可用于塑料地板、唱片、信用卡片等制品的生产。VAc链节的共聚引入,还可提高聚合物在极性较小的有机溶剂(如丙酮、丁酮、乙酸乙酯等)中的溶解性和聚合物涂层与金属等基体的黏接性能,满足其在油墨和涂料应用中的需要。作为一种重要的改性聚合物品种,氯醋树脂已在国内外许多公司中生产和应用,典型的产品有日本信越化学的Solbin系列、德国Wacker的Vinnol系列产品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氯醋共聚树脂的溶解和黏接性能,在二元共聚树脂基础上还发展了包含第三单体的多元氯醋共聚树脂,主要包括用含羧酸的乙烯基单体改性的氯醋树脂(如VC-VAc-马来酸共聚树脂、VC-VAc-丙烯酸共聚树脂等)、用含羟基的单体改性的氯醋树脂(如VC-VAc-乙烯醇共聚树脂、VC-VAc-丙烯酸羟烷基酯共聚树脂等),这些多元氯醋共聚树脂应用于油漆、油墨等领域,性能更加优异。
由于氯醋树脂具有力学强度较大、耐腐蚀、易成膜等优点,而且价格低廉,因此氯醋树脂也逐渐应用到高分子功能膜(如中空过滤膜)的生产中。与油墨、涂料用氯醋树脂不同的是,用作过滤膜材料的氯醋共聚树脂通常需要高的分子量,以保证膜材料的力学强度。同时分子链上足够多羧基等亲水基团的存在,可以提高过滤膜的亲水性、膜通量和抗污染性。高分子量和高羧酸含量的多元氯醋共聚树脂可以单独或与普通PVC复合而应用于过滤膜的生产。
目前,羧基改性的氯醋共聚树脂主要采用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方法生产。溶液聚合方法由原美国联碳化学公司(后被美国陶氏化学兼并) 开发,在共聚物组成控制上较为便利,产物的溶解性能优异,但该方法使用大量的溶剂作为反应介质,后处理复杂,产品的生产成本高,目前已淘汰使用。国内含羧基氯醋共聚树脂的生产多采用水相悬浮聚合方法,如无锡洪汇公司专利(CN 101402701.B)公开了一种水相悬浮聚合生产VC-VAc-马来酸共聚树脂的方法,针对马来酸水溶性大、竞聚率远小于氯乙烯、共聚结合率低等特点,提出了聚合体系中加入架桥剂(异丙醇等)的方法,但大量架桥剂的存在增加了聚合成本和废水处理的难度;而且该专利主要针对油墨和涂料黏结用氯醋共聚的生产,聚合温度高(64oC左右),共聚树脂的分子量较低。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CN101338003.B) 公开了悬浮聚合制备羧酸改性氯醋树脂的生产方法,通过使用竞聚率较大的不饱和二元羧酸单烷基酯和丙烯酸单体,提高了含羧基单体的共聚结合率。由于悬浮聚合中形成的单体液滴和树脂颗粒的尺寸较大(几十-上百微米),聚合开始前大量溶于水相的含羧基单体和聚合过程中补加的氯乙烯单体难以扩散进入聚合物颗粒中,造成反应场所(单体液滴和树脂颗粒)中单体浓度的变化,共聚物组成均匀性不易控制,进而影响氯醋共聚树脂的溶解等应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聚合开始前大量溶于水相的含羧基单体和聚合过程中补加的氯乙烯单体难以扩散进入聚合物颗粒中,造成反应场所中单体浓度的变化,共聚物组成均匀性不易控制,进而影响氯醋共聚树脂的溶解等应用性能等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的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
a.将200重量份去离子水、0.5-2重量份阴离子乳化剂、2-5重量份单一或复合长链脂肪醇、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升温后恒温搅拌,冷却至室温得到均化液;
b.将40-50重量份氯乙烯单体、10-20重量份醋酸乙烯酯单体、5-10重量份含羧酸基或含羧酸酐基的乙烯基单体、0.01-0.1重量份扩链剂、0.1-0.5重量份由氧化剂和还原剂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加入到所述均化液中,搅拌溶胀,升温开始聚合,当反应出现压降后,以维持聚合体系压力基本不变为原则连续补加35-45重量份氯乙烯单体,补加结束后,继续聚合至反应体系压力下降0.1-0.2MPa, 得到氯乙烯共聚物乳液;采用凝聚、分离、洗涤、干燥方法得到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
本发明提出了采用溶胀微悬浮聚合制备组成均匀的含羧基氯醋共聚树脂的新方法。微悬浮聚合(对于氯乙烯以外的单体,更惯用的称法为细乳液聚合)是氯乙烯聚合的重要方法之一,可得到稳定的聚合物乳液,干燥后的树脂与氯乙烯乳液聚合产物一起被称为PVC糊树脂,主要以增塑糊形式加工应用。微悬浮聚合是通过主乳化剂/助乳化剂复合使用,降低单体与水相的界面张力,再通过高速剪切形成尺寸为几百纳米到几微米的单体液滴,由单体液滴直接成核,聚合得到稳定乳液。由于单体液滴和聚合物乳胶粒子的尺寸较小,比表面积大,当乳胶粒子内水溶性较大的单体逐渐聚合消耗后,水相溶解的单体易向胶乳粒子扩散,提高水溶性单体的共聚结合率;同时,补加的氯乙烯单体也易溶胀进入乳胶粒子中,这样只有根据聚合速率控制合适的氯乙烯单体补加速度,就可以得到总转化率高、共聚物组成均匀、溶解等性能良好的羧基改性氯醋共聚树脂。
为了满足过滤膜生产对氯醋树脂高分子量的要求,本专利还提出了低温与添加扩链剂相结合来提高氯醋树脂分子量的方法。以氯乙烯单体为主的自由基聚合具有大分子活性链向单体链转移显著、聚合物分子量主要决定于聚合温度的特点,聚合温度越低,链转移常数越小,得到的氯乙烯聚合物的分子量就越大。但聚合温度太低,聚合速率过小,聚合釜传热能力也会因为反应物料与冷却介质的传热温差减少而降低,导致聚合时间的延长,同时引发剂的用量也会增加。添加扩链剂是提高氯乙烯聚合物分子量的另一重要方法,扩链剂分子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乙烯基双键,扩链剂的双键都可参于与氯乙烯等单体的共聚,起到把不同分子链连接在一起、增加分子链长度即提高分子量的作用。扩链剂提高氯乙烯聚合物分子量的作用首先与扩链剂的结构有关,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DAP)和马来酸二烯丙基酯(DAM)都是氯乙烯聚合有效的扩链剂。其次,扩链剂提高氯乙烯聚合物分子量的作用还于其浓度有关,当扩链剂浓度小于某一临界浓度(该临界浓度与扩链剂品种、聚合温度等有关)时,氯乙烯聚合物分子量随扩链剂用量增加而增加;而当扩链剂浓度大于临界浓度后,扩链剂会把多个分子链连接在一起,形成一部分分子量无限大、具有交联结构的产物,即凝胶组分,同时可溶部分氯乙烯聚合物的分子量反而出现下降趋势。对于过滤膜(尤其是中空纤维形式的过滤膜)生产应用的氯醋共聚树脂而言,凝胶的存在会造成喷丝口堵塞等问题,因此树脂中应避免出现不溶性的凝胶组分。因此,适当降低聚合温度与添加适当浓度的扩链剂,即可使聚合速率不过于降低,聚合时间不过长,同时又可得到不含凝胶组分、分子量高、高羧酸含量的氯醋树脂。
主乳化剂为乳液聚合的常用乳化剂,主要是阴离子乳化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助乳化剂为单一或复合的长链多元醇,常用的是单一的十六醇或十八醇、十六醇/十八醇复合物。主乳化剂/助乳化剂的摩尔比通常在1/2-1/4之间。在主乳化剂/助乳化剂存在下,直接加入氯乙烯等单体,通过高速剪切可以直接得到稳定的单体均化液,但对均化设备要求较高,能耗较大。另一方法是在中等强度的搅拌条件下先将主/助乳化剂水分散液加热到助乳化剂的熔点以上并维持一定时间,冷却得到复合乳化剂均化液,然后再加入氯乙烯等单体,单体扩散溶胀进入复合乳化剂形成的胶束,并可以溶胀胶乳为核进行聚合,是为溶胀微悬浮聚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阴离子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作为优选,所述的长链脂肪醇为十六醇或十八醇。
作为优选,所述的含羧酸基或含羧酸酐基的乙烯基单体为马来酸酐、马来酸、马来酸单甲酯、马来酸单乙酯、马来酸单丁酯的其中一种。 氯醋共聚树脂改性用的含羧酸(酐)乙烯基单体为马来酸酐、马来酸、马来酸单甲基酯、马来酸单乙基酯和马来酸单丁酯,它们与氯乙烯共聚的竞聚率都小于氯乙烯,因此可以采用聚合前一次加入的方法。醋酸乙烯酯的竞聚率也小于氯乙烯,因此,也采用一次加入的方法。氯乙烯是所有参加聚合反应的单体中竞聚率最大的单体,为了控制共聚物的均匀性,采用分批加入氯乙烯的方法,初始投入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的质量比维持在3/1。聚合开始后,聚合体系压力在恒温条件下保持稳定,当聚合一定时间后,由于氯乙烯消耗较快,聚合体系压力出现降低,这时可以用高压泵连续补加氯乙烯单体,通过调节氯乙烯单体补加速度,维持聚合体系压力基本不变。当氯乙烯单体补充结束后,继续恒温聚合至体系压力下降0.1-0.2MPa(与恒压期压力比较得出)时,结束聚合。经氯乙烯单体回收、凝聚、洗涤、干燥可得到羧酸改性的氯醋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的扩链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或马来酸二烯丙基酯。
作为优选,所述的氧化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和叔丁基过氧化氢的其中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还原剂为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雕白块的其中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的黏数大于100,酸值为25-50mg KOH/g 树脂。采用工业上常用的黏数指标可以定量说明氯醋共聚树脂的分子量,黏数测定可按国标GB/T 3401进行。改性氯醋树脂中羧基含量可采用滴定法测定。本发明所述的羧酸改性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的黏数大于100,酸值为25-50mg KOH/g 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a中搅拌升温的温度为70-80 oC,恒温搅拌的时间为0.5-1.0h。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b中的搅拌溶胀,升温至30-45℃,开始聚合。为了得到高分子量的氯醋树脂,采用低温与添加扩链剂相结合的方法,聚合温度在30-45 oC之间。为了获得足够的聚合速率,采用与该温度段相适应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氧化剂(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钾、过硫酸铵和叔丁基过氧化氢。还原剂为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雕白块。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摩尔比为1/1。 
因此,本发明采用溶胀微悬浮聚合方法,并选择合适的初始氯乙烯/醋酸乙烯酯投料比和聚合过程连续补加氯乙烯单体,可得到羧酸单体含量高、组成均匀的羧酸改性氯醋共聚树脂,共聚树脂在醋酸乙酯等溶剂中溶解性良好。通过低温与添加扩链剂相结合,并采用与聚合温度相适应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可实现较高的聚合速率,得到分子量大、无凝胶组分的改性氯醋树脂,满足超滤膜生产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本例的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方法为:
a.将200重量份去离子水、1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3重量份十六醇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升温至70oC,恒温搅拌0.5h,冷却至室温得到均化液;
b.将45重量份氯乙烯单体、15重量份醋酸乙烯酯单体、10重量份马来酸酐、0.1重量份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0.1重量份由摩尔比为1:1的过硫酸铵-亚硫酸钠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加入到均化液中,搅拌溶胀,升温到45℃,开始聚合,当反应出现压降后,以维持聚合体系压力基本不变为原则连续补加40重量份氯乙烯单体,补加结束后,继续聚合至反应体系压力下降0.2MPa, 得到氯乙烯共聚物乳液;采用凝聚、洗涤、分离、干燥方法得到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 
实施例2:本例的一种超滤膜专用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方法为:
a.将200重量份去离子水、0.5重量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0重量份质量比为1:1的十六醇-十八醇复合物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升温至75 oC以上,恒温搅拌0.5h,冷却至室温得到均化液;
b.将45重量份氯乙烯单体、15重量份醋酸乙烯酯单体、10重量份马来酸、0.05重量份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0.2重量份由摩尔比为1:1的过硫酸铵-亚硫酸钠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加入到均化液中,搅拌溶胀,升温到40℃,开始聚合,当反应出现压降后,以维持聚合体系压力基本不变为原则连续补加40重量份氯乙烯单体,补加结束后,继续聚合至反应体系压力下降0.15MPa, 得到氯乙烯共聚物乳液;采用凝聚、洗涤、分离、干燥方法得到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
实施例3:本例的一种超滤膜专用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方法为:
a.将200重量份去离子水、2重量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重量份十八醇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升温至80 oC,恒温搅拌1h,冷却至室温得到均化液;
b.将45重量份氯乙烯单体、15重量份醋酸乙烯酯单体、10重量份马来酸单甲酯、0.02重量份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0.35重量份由摩尔比为1:1的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加入到均化液中,搅拌溶胀,升温到35℃,开始聚合,当反应出现压降后,以维持聚合体系压力基本不变为原则连续补加40重量份氯乙烯单体,补加结束后,继续聚合至反应体系压力下降0.15MPa, 得到氯乙烯共聚物乳液;采用凝聚、洗涤、分离、干燥方法得到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
实施例4:本例的一种超滤膜专用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方法为:
a.将200重量份去离子水、1.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4.5重量份十六醇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升温至75 oC,恒温搅拌1h,冷却至室温得到均化液;
b.将45重量份氯乙烯单体、15重量份醋酸乙烯酯单体、10重量份马来酸单甲酯、0.01重量份马来酸二烯丙酯、0.5重量份由摩尔比为1:1的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加入到均化液中,搅拌溶胀,升温到30℃,开始聚合,当反应出现压降后,以维持聚合体系压力基本不变为原则连续补加40重量份氯乙烯单体,补加结束后,继续聚合至反应体系压力下降0.1MPa, 得到氯乙烯共聚物乳液;采用凝聚、洗涤、分离、干燥方法得到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
实施例5:本例的一种超滤膜专用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方法为:
a.将200重量份去离子水、1.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4.5重量份十八醇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升温至75 oC,恒温搅拌1h,冷却至室温得到均化液;
b.将45重量份氯乙烯单体、15重量份醋酸乙烯酯单体、10重量份马来酸单乙酯、0.02重量份马来酸二烯丙酯、0.50重量份由摩尔比为1:1的叔丁基过氧化氢-雕白块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加入到均化液中,搅拌溶胀,升温到30℃,开始聚合,当反应出现压降后,以维持聚合体系压力基本不变为原则连续补加40重量份氯乙烯单体,补加结束后,继续聚合至反应体系压力下降0.1MPa, 得到氯乙烯共聚物乳液;采用凝聚、洗涤、分离、干燥方法得到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
实施例6:本例的一种超滤膜专用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方法为:
a.将200重量份去离子水、1.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4.5重量份十八醇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升温至75 oC,恒温搅拌1h,冷却至室温得到均化液;
b.将45重量份氯乙烯单体、15重量份醋酸乙烯酯单体、10重量份马来酸单丁酯、0.02重量份马来酸二烯丙酯、0.50重量份由摩尔比为1:1的叔丁基过氧化氢-雕白块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加入到均化液中,搅拌溶胀,升温到30℃,开始聚合,当反应出现压降后,以维持聚合体系压力基本不变为原则连续补加40重量份氯乙烯单体,补加结束后,继续聚合至反应体系压力下降0.1MPa, 得到氯乙烯共聚物乳液;采用凝聚、洗涤、分离、干燥方法得到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
实施例7:本例的一种超滤膜专用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方法为:
a.将200重量份去离子水、1.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4.5重量份十八醇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升温至75 oC,恒温搅拌1h,冷却至室温得到均化液;
b.将45重量份氯乙烯单体、15重量份醋酸乙烯酯单体、10重量份马来酸酐、0.02重量份马来酸二烯丙酯、0.5重量份由摩尔比为1:1的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加入到均化液中,搅拌溶胀,升温到35℃,开始聚合,当反应出现压降后,以维持聚合体系压力基本不变为原则连续补加40重量份氯乙烯单体,补加结束后,继续聚合至反应体系压力下降0.12MPa, 得到氯乙烯共聚物乳液;采用凝聚、洗涤、分离、干燥方法得到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
实施例8:本例的一种超滤膜专用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方法为:
a.将200重量份去离子水、1.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4.5重量份十八醇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升温至80 oC,恒温搅拌1h,冷却至室温得到均化液;
b.将45重量份氯乙烯单体、15重量份醋酸乙烯酯单体、5重量份马来酸、0.02重量份马来酸二烯丙酯、0.25重量份由摩尔比为1:1的过硫酸铵-亚硫酸钠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加入到均化液中,搅拌溶胀,升温到40℃,开始聚合,当反应出现压降后,以维持聚合体系压力基本不变为原则连续补加40重量份氯乙烯单体,补加结束后,继续聚合至反应体系压力下降0.2MPa, 得到氯乙烯共聚物乳液;采用凝聚、洗涤、分离、干燥方法得到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
实施例9:本例的一种超滤膜专用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方法为:
a.将200重量份去离子水、2重量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5重量份十六醇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升温至80 oC,恒温搅拌1h,冷却至室温得到均化液;
b.将45重量份氯乙烯单体、15重量份醋酸乙烯酯单体、8重量份马来酸、0.05重量份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0.35重量份由摩尔比为1:1的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加入到均化液中,搅拌溶胀,升温到35℃,开始聚合,当反应出现压降后,以维持聚合体系压力基本不变为原则连续补加40重量份氯乙烯单体,补加结束后,继续聚合至反应体系压力下降0.2MPa, 得到氯乙烯共聚物乳液;采用凝聚、洗涤、分离、干燥方法得到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
实施例10:本例的一种超滤膜专用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方法为:
a.将200重量份去离子水、1.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4.5重量份十八醇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升温至80 oC,恒温搅拌1h,冷却至室温得到均化液;
b.将45重量份氯乙烯单体、15重量份醋酸乙烯酯单体、8重量份马来酸酐、0.02重量份马来酸二烯丙酯、0.50重量份由摩尔比为1:1的过硫酸铵-亚硫酸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加入到均化液中,搅拌溶胀,升温到40℃,开始聚合,当反应出现压降后,以维持聚合体系压力基本不变为原则连续补加40重量份氯乙烯单体,补加结束后,继续聚合至反应体系压力下降0.2MPa, 得到氯乙烯共聚物乳液;采用凝聚、洗涤、分离、干燥方法得到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
实施例11:本例的一种超滤膜专用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方法为:
a.将200重量份去离子水、1.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4.5重量份质量比为1:1的十六醇、十八醇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升温至80 oC,恒温搅拌1h,冷却至室温得到均化液;
b.将45重量份氯乙烯单体、15重量份醋酸乙烯酯单体、5重量份马来酸、0.05重量份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0.25重量份由摩尔比为1:1的过硫酸铵-亚硫酸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加入到均化液中,搅拌溶胀,升温到45℃,开始聚合,当反应出现压降后,以维持聚合体系压力基本不变为原则连续补加40重量份氯乙烯单体,补加结束后,继续聚合至反应体系压力下降0.2MPa, 得到氯乙烯共聚物乳液;采用凝聚、洗涤、分离、干燥方法得到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
a.将200重量份去离子水、0.5-2重量份阴离子乳化剂、2-5重量份单一或复合长链脂肪醇、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升温后恒温搅拌,冷却至室温得到均化液;
b.将40-50重量份氯乙烯单体、10-20重量份醋酸乙烯酯单体、5-10重量份含羧酸基或含羧酸酐基的乙烯基单体、0.01-0.1重量份扩链剂、0.1-0.5重量份由氧化剂和还原剂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加入到所述均化液中,搅拌溶胀,升温开始聚合,当反应出现压降后,以维持聚合体系压力基本不变为原则连续补加35-45重量份氯乙烯单体,补加结束后,继续聚合至反应体系压力下降0.1-0.2MPa, 得到氯乙烯共聚物乳液;采用凝聚、分离、洗涤、干燥方法得到高分子量、高羧酸含量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离子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链脂肪醇为十六醇或十八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羧酸基或含羧酸酐基的乙烯基单体为马来酸酐、马来酸、马来酸单甲酯、马来酸单乙酯、马来酸单丁酯的其中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链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或马来酸二烯丙基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叔丁基过氧化氢的其中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剂为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雕白块的其中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的黏数大于100,酸值为25-50mg KOH/g 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搅拌升温的温度为70-80 oC,恒温搅拌的时间为0.5-1.0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的搅拌溶胀,升温至30-45℃,开始聚合。
CN201310210795.4A 2013-05-31 2013-05-31 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2890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0795.4A CN103289004B (zh) 2013-05-31 2013-05-31 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0795.4A CN103289004B (zh) 2013-05-31 2013-05-31 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9004A true CN103289004A (zh) 2013-09-11
CN103289004B CN103289004B (zh) 2016-01-20

Family

ID=49090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10795.4A Active CN103289004B (zh) 2013-05-31 2013-05-31 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8900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4098A (zh) * 2013-11-28 2016-07-27 韩化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用于制备基于氯乙烯的树脂的方法
CN110894250A (zh) * 2018-09-12 2020-03-20 浙江大学 一种阴离子型含氯两亲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41603A (zh) * 2023-01-16 2023-05-02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高含量氯醋共聚树脂悬浮聚合生产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36510A (en) * 1972-12-27 1974-09-17 Hooker Chemical Corp Vinyl halide terpolymer and bulk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CN101402701A (zh) * 2008-10-22 2009-04-08 无锡市洪汇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氯乙烯-醋酸乙烯-马来酸共聚树脂的方法
CN102417556A (zh) * 2011-11-22 2012-04-18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制备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糊树脂的方法
CN102807644A (zh) * 2012-08-29 2012-12-05 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性能共聚糊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36510A (en) * 1972-12-27 1974-09-17 Hooker Chemical Corp Vinyl halide terpolymer and bulk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CN101402701A (zh) * 2008-10-22 2009-04-08 无锡市洪汇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氯乙烯-醋酸乙烯-马来酸共聚树脂的方法
CN102417556A (zh) * 2011-11-22 2012-04-18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制备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糊树脂的方法
CN102807644A (zh) * 2012-08-29 2012-12-05 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性能共聚糊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潘祖仁等主编: "《塑料工业手册 聚氯乙烯》", 31 August 1999, article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 pages: 327 *
潘祖仁等主编: "《高分子化学》", 30 April 2007, article "《高分子化学》", pages: 72 - 143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4098A (zh) * 2013-11-28 2016-07-27 韩化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用于制备基于氯乙烯的树脂的方法
US9637580B2 (en) 2013-11-28 2017-05-02 Hanwha Chemica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eparing vinyl chloride-based resin
CN105814098B (zh) * 2013-11-28 2018-06-12 韩华化学株式会社 用于制备基于氯乙烯的树脂的方法
CN110894250A (zh) * 2018-09-12 2020-03-20 浙江大学 一种阴离子型含氯两亲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41603A (zh) * 2023-01-16 2023-05-02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高含量氯醋共聚树脂悬浮聚合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9004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0334B (zh) 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02604006A (zh) 一种酸性硅溶胶原位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方法
CN1939946B (zh) 改性糊料及其印花色浆的生产方法
CN105567050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改性聚脲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3289004B (zh) 一种超滤膜专用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8084948A (zh) 一种纺织用超支化聚酯热熔型聚氨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9316A (zh) 双自交联弹性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2417556A (zh) 制备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糊树脂的方法
CN104672741B (zh) 高固含量阴离子型自乳化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3915A (zh) 一种乙烯基单体反应挤出共聚合的方法
CN103570881A (zh) 一种聚丙烯酸酯接枝氯乙烯复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2154B (zh) 氯乙烯-异丁基乙烯基醚-丙烯酸环氧丙酯共聚树脂及制备方法
CN104884550A (zh) 水性喷墨墨用丙烯酸类树脂乳液、和使用其的水性喷墨墨组合物
US6362296B1 (en) Continuous bulk polymerization process
CN101158060A (zh) 一种二元丙烯腈共聚物纺丝液及制备方法
CN107488246A (zh) 一种微交联叔醋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938397B (zh) 一种棉织物用强耐水洗、耐摩擦型水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18061A (zh) 一种改性pc/pp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2566B (zh) 密封胶用高固含量低粘度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5885743B (zh) 一种改性聚乙烯醇粘合剂
CN113969091A (zh) 一种水性eva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87977B (zh) 苯乙烯改性羧基丁腈胶乳的生产方法
CN102311515A (zh) 共聚树脂悬浮法生产中加料及温度控制方法
CN108003272B (zh) 纳米纤维素/含氟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的制备方法
US2671065A (en) Polyvinyl acetate dispers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utilizing polyacrylic acid and monomer soluble and monomer insoluble catalys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27

Address after: 223700 Wujiang Road, Jinji Lake Road, Suqian County, Siy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atentee after: Suqian Guanghe New Mate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Lin Jia Dai Cun Pu Zhen Tan Xiaoshan District of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251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Guanghe 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