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4746A - X 射线ct 装置、图像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X 射线ct 装置、图像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84746A CN103284746A CN2013100563045A CN201310056304A CN103284746A CN 103284746 A CN103284746 A CN 103284746A CN 2013100563045 A CN2013100563045 A CN 2013100563045A CN 201310056304 A CN201310056304 A CN 201310056304A CN 103284746 A CN103284746 A CN 1032847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y
- image
- scanning
- data
- contrast ag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2872 contrast media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591 computed tom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3480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203 pre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601 radi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3050 ax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02 inf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8980 Neopla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75 dy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60 hair shin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835 viscer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8—Diagnostic techniques
- A61B6/484—Diagnostic techniques involving phase contrast X-ray imag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5—Mechanical aspects of C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8—Diagnostic techniques
- A61B6/481—Diagnostic techniques involving the use of contrast ag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8—Diagnostic techniques
- A61B6/488—Diagnostic techniques involving pre-scan acquisi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45—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automatic set-up of acquisition parame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一种X射线CT装置、图像显示方法,能够防止使用了造影剂的摄影的摄影错误。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的收集部利用X射线对被检体进行扫描并收集数据。存储部预先存储包含被检体的预定部位的基准图像。控制部通过控制收集部,对投入了造影剂的被检体的预定部位反复执行使用了第1扫描条件的第1扫描。进而,控制部接受预定触发的输入,对被检体执行使用了第2扫描条件的第2扫描。图像生成部当进行第1扫描时基于收集的数据反复生成第1图像。进而,图像生成部生成第1图像与基准图像的差分图像。进而,图像生成部当进行第2扫描时基于收集的数据生成第2图像。
Description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2-036161(申请日:2012年2月22日)为基础,享受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X射线CT装置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X射线CT(Computed Tomography)装置利用X射线对被检体进行扫描,并利用计算机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由此,X射线CT装置使被检体的内部图像化。
具体而言,X射线CT装置从不同的方向对被检体照射多次X射线,利用X射线检测器对透射了被检体的X射线进行检测并收集多个检测数据。利用数据收集部对所收集到的检测数据进行A/D转换。之后,将A/D转换后的数据发送到控制台装置。控制台装置对该检测数据实施前处理等而制作投影数据。然后,控制台装置进行基于投影数据的重构处理。此外,X射线CT装置基于重构处理后的数据制作X射线CT图像。
X射线CT图像在包含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计划等较多的医疗行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在X射线CT装置中,能够在摄影时实时地重构图像。X射线CT装置通过实时地进行X射线CT图像的重构处理,能够与摄影大致同时地(实时地)显示X射线CT图像。
然而,在X射线CT装置中也进行使用了造影剂的摄影。在使用了造影剂的摄影中,通过朝被检体注入造影剂,而使造影剂流入被检体的确定的内脏器官等的预定部位。如果在造影剂流入到预定部位的状态下进行摄影,则能够借助对比度的差来强调显示该部位。通过强调显示,能够向用户提供更易于识别该部位的图像。基于造影剂的摄影例如有助于该部位处的肿瘤的有无等的诊断。但是,在使用了造影剂的摄影中,需要考虑自朝被检体注入造影剂起至到达预定部位的时间差。即,需要避免在造影剂到达预定部位之前就结束摄影。此外,需要避免造影剂通过预定部位之后开始摄影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存在进行实预备扫描(或者预备扫描、监视扫描、预扫描)的摄影方法。实预备扫描是用于在对包含预定的部位在内的关心区域进行摄影(以下有时记载为“主扫描”的情况)之前,在关心区域的附近监视造影剂的流入的摄影。例如如果造影剂流入实预备扫描的摄影位置、即比关心区域靠上游侧的位置,则在通过实预备扫描而得到的X射线CT图像中,强调显示受到了造影剂的影响的区域。通过以该造影图像为基准而满足预定的条件,预测造影剂朝关心区域的流入。在X射线CT装置中,通过实预备扫描而得到进行主扫描的契机,朝主扫描转移。
作为通过实预备扫描而得到朝主扫描的转移定时的方法的一例,X射线CT装置例如进行基于TDC(Time Density Curve)的控制。另外,TDC是表示实预备扫描执行时的预定的监视位置的造影剂的染浓的时间变化的曲线。
由于在刚朝被检体注入造影剂之后造影剂不会立即流入关心区域,所以关心区域内的CT值不变化。但是,当造影剂流入关心区域时,CT值变化(增加)。X射线CT装置存储预定的阈值,以监视位置处的CT值成为预定的阈值以上为契机,而朝主扫描转移。即,当在TDC中CT值成为阈值以上的时刻,造影剂也流入关心区域,开始主扫描。
在X射线CT装置中,通过经由实预备扫描而朝主扫描转移,也能够实时地显示通过主扫描而得到的关心区域的造影剂的流入。也就是说,也能够实时地进行借助造影剂对通过主扫描而得到的关心区域的强调显示。
但是,在X射线CT装置中,存在难以通过基于上述TDC等的控制朝主扫描转移的情况。例如,存在难以掌握包含预定部位在内的区域的血管的构造的情况。此外,存在无法根据实预备扫描的位置处的CT值的变化来预测造影剂朝关心区域的流入的状态的情况。此外,可以说在伴随着被检体的憋气的摄影的情况下、或者被检体在顶板上移动的情况下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与难以通过监视CT值而进行扫描切换的控制的状况相应地,存在在X射线CT装置显示通过实预备扫描而得到的X射线CT图像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通过参照该图像,该图像的阅览者获得主扫描的开始的定时。也就是说,图像的阅览者获得主扫描的开始的定时,与造影剂朝关心区域的流入一致地开始主扫描。
但是,在这样的X射线CT装置中,也存在因关心区域的周边的构造而难以在监视位置处掌握造影剂的流入状态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图像的阅览者难以掌握通过实预备扫描而得到的X射线CT图像的内容。在该情况下,终究存在难以获得主扫描的定时的忧虑。
发明内容
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使用了造影剂的摄影的摄影错误的X射线CT装置。
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具有收集部、存储部、控制部以及图像生成部。收集部利用X射线对被检体进行扫描并收集数据。存储部预先存储包含被检体的预定部位的基准图像。控制部通过控制收集部,对投入了造影剂的被检体的预定部位反复执行使用了第1扫描条件的第1扫描。进而,控制部接受预定触发的输入,对被检体执行使用了第2扫描条件的第2扫描。图像生成部,当进行第1扫描时,基于收集的数据反复生成第1图像。进而,图像生成部生成第1图像与基准图像的差分图像。进而,图像生成部,当进行第2扫描时,基于收集的数据生成第2图像。
本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CT装置,在第1扫描中,通过造影图像与基准图像的减影处理而生成减影图像。由此,与造影图像和基准图像共通的被检体内的构造物相比,相对地强调了造影剂的流入范围。因而,容易掌握所显示的图像中的造影剂的流入范围。结果,能够帮助用户对扫描的切换定时、病变部位的掌握,因此,能够防止使用了造影剂的X射线CT图像的生成中的摄影错误。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的动作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的动作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4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的框图。
图5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的动作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的动作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的动作的概要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7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对第1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CT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由于“图像”与“图像数据”一一对应,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同样对待图像和图像数据的情况。
(装置结构)
如图1所示,X射线CT装置1构成为包括架台装置10、诊视床装置20以及控制台装置30。
(架台装置)
架台装置10是对被检体E照射X射线,并对透射了被检体E的该X射线的检测数据进行收集的装置。架台装置10具有X射线产生部11、X射线检测部12、旋转体13、高电压产生部14、架台驱动部15、X射线约束部16、约束器驱动部17以及数据收集部18。
X射线产生部11构成为包括产生X射线的X射线管球(未图示)。X射线管球例如是产生圆锥状、角锥状的射线束的真空管。对被检体E照射所产生的X射线。X射线检测部12构成为包括多个X射线检测元件(未图示)。X射线检测部12利用X射线检测元件对表示透射了被检体E的X射线的强度分布的X射线强度分布数据(以下存在称作“检测数据”的情况)进行检测。此外,X射线检测部12将该检测数据作为电流信号予以输出。作为X射线检测部12,能够使用在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切片方向和通道方向)分别配置多个检测元件的二维的X射线检测器(面检测器)。在这样的结构中,多个X射线检测元件例如沿着切片方向设置320列。通过像这样使用多列的X射线检测器,能够通过旋转一周的扫描对在切片方向上具有宽度的三维的摄影区域进行摄影(体扫描)。另外,切片方向相当于被检体E的体轴方向,此外,通道方向相当于X射线产生部11的旋转方向。但是,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检测部12,不需要使用上述那样的多列的X射线检测器。
旋转体13是以隔着被检体E而使X射线产生部11和X射线检测部12对置的方式对X射线产生部11和X射线检测部12进行支承的部件。旋转体13具有在切片方向贯通的开口部13a。在架台装置10内,旋转体13配置成在以被检体E为中心的圆形轨道上旋转。
高电压产生部14对X射线产生部11施加高电压。X射线产生部11基于该高电压产生X射线。架台驱动部15驱动旋转体13而使之旋转。X射线约束部16具有预定宽度的间隙(开口),通过改变间隙的宽度,能够对从X射线产生部11照射的X射线的扇形角(通道方向的扩展角)和X射线的锥形角(切片方向的扩展角)进行调整。约束器驱动部17对X射线约束部16进行驱动,以使得由X射线产生部11产生的X射线成为预定的形状。
数据收集部18(DAS:Data Acquisition System)对来自X射线检测部12(各X射线检测元件)的检测数据进行收集。此外,数据收集部18将所收集到的检测数据(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此外,数据收集部18对该电压信号周期性地进行积分而将其放大,并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数据收集部18将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检测数据朝控制台装置30(处理部35(后述))发送。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基于由数据收集部18收集到的检测数据,重构处理部35b(后述)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重构处理,实时地取得CT图像。因而,数据收集部18缩短检测数据的收集率。
(诊视床装置)
诊视床装置20是载置、移动摄影对象的被检体E的装置。诊视床装置20具备诊视床装置20和诊视床驱动部22。诊视床装置20具备:用于载置被检体E的诊视床顶板23;以及支承诊视床顶板23的基台24。诊视床顶板23能够通过诊视床驱动部22而在被检体E的体轴方向以及与该体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即,诊视床驱动部22能够将载置有被检体E的诊视床顶板23相对于旋转体13的开口部13a进行插拔。基台24能够通过诊视床驱动部22使诊视床顶板23在上下方向(与被检体E的体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另外,在诊视床装置20中也可以使用不包含诊视床顶板23的结构。即,使架台装置10相对于诊视床装置20移动的结构也包含于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中。
(控制台装置)
控制台装置30用于对X射线CT装置1的操作输入。此外,控制台装置30具有根据通过架台装置10而收集的检测数据对表示被检体E的内部形态的CT图像数据(断层图像数据、体数据)进行重构的功能等。控制台装置30构成为包括输入部31、显示部32、条件设定部33、扫描控制部34、处理部35、存储部36、显示控制部37以及主控制部38。
<输入部>
输入部31用作对控制台装置30进行各种操作的输入设备。输入部31例如由键盘、鼠标、跟踪球、操纵杆等构成。此外,作为输入部31,也可以使用显示于显示部32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能够利用输入部31进行用户(操作者)对X射线CT装置1的任意的操作以及各种输入。例如,输入部31用于与基于架台装置10的扫描相关的任意的操作。在与该扫描相关的任意的操作中包含实预备扫描(real prepscan)、主扫描(main scan)的开始以及停止的指示操作。此外,输入部31利用于间歇的扫描的开始以及停止的指示操作。此外,输入部31用于扫描条件的设定操作等的在X射线CT装置1中使用的各种参数的设定操作。此外,输入部31用于由重构处理部35b进行的重构处理所使用的各种参数的设定操作。此外,输入部31用于X射线CT图像的窗位(WL/WindowLevel)、窗宽(WW/Window Width)的设定。此外,输入部31用于诊视床顶板23的手动操作、对被检体的呼吸指示的声音输出操作等。此外,输入部31用于X射线CT装置1的整体的维护等。此外,输入部31也可以用于造影剂注入器(注射器)的控制参数的设定。
<显示部>
显示部32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CRT(Cathode RayTube)显示器等的任意的显示设备构成。在显示部32显示各种X射线CT图像。例如,在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显示断层图像、体绘制图像、MPR图像等。此外,在显示部32也可以显示与MPR图像对应的看片灯。
此外,显示部32显示扫描条件的设定画面(未图示)。此外,显示部32显示与基于架台装置10的扫描相关的操作画面。此外,显示部32显示重构处理所使用的各种参数的设定画面。此外,显示部32显示窗位、窗宽的设定画面。此外,在利用输入部31进行造影剂注入器的控制参数的设定的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显示部32显示该设定画面。
此外,在输入部31的至少一部分由GUI构成的情况下,显示该GUI。例如,显示部32作为GUI显示扫描条件、重构处理、图像处理等的参数的设定画面。此外,显示部32作为GUI显示架台、诊视床的动作等的操作画面。
<控制部>
条件设定部33、扫描控制部34、处理部35、显示控制部37以及主控制部38例如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GPU(Graphic ProcessingUnit)或者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等的未图示的处理装置、以及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Memory)或者HDD(Hard Disc Drive)等的未图示的存储装置构成。在存储装置中存储有用于执行各部的功能的控制程序。CPU等的处理装置通过执行存储于存储装置的各程序来执行各部的功能。
<条件设定部>
条件设定部33例如存储由输入部31输入的、扫描条件、重构条件、窗位、窗宽的各种参数。此外,条件设定部33存储上述各种条件的设定画面的画面数据等。作为扫描条件,包含X射线照射条件、视野(Field ofView:FOV)、摄影(扫描)范围、扫描模式、切片厚度等。
在X射线照射条件中包含与照射的X射线相关的参数。该参数例如包含与照射的X射线相关的、管电流mA、管电压kV、X射线管(旋转体13)的旋转速度、扫描间隔等。在与视野相关的参数中包含与架台驱动部15控制的X射线约束部16的动作相关的控制参数。在重构条件中包含重构函数、重构间隔等。作为扫描模式,例如能够举出扫描方式(纵向扫描、螺旋扫描等)。螺旋扫描的情况包含螺距。螺距例如根据与基于诊视床驱动部22的诊视床顶板23的动作相关的条件(动作速度、移动量等)等而变更。
<扫描控制部>
扫描控制部34对与X射线扫描相关的各种动作进行控制。扫描控制部34接受经由主控制部38从输入部31等接受到的扫描开始的指示。根据该指示,开始基于架台装置10的扫描。也就是说,根据利用条件设定部33而预先设定的X射线照射条件、视野、摄影范围、扫描模式、切片厚度,对高电压产生部14、架台驱动部15、约束器驱动部17、诊视床驱动部22等进行控制。
例如,扫描控制部34基于经由主控制部38从条件设定部33接受到的X摄影范围,对诊视床驱动部22进行控制。由此,诊视床驱动部22根据预定的移动速度以及移动量使诊视床装置20移动。此外,扫描控制部34基于从条件设定部33接受到的X射线照射条件,对高电压产生部14进行控制。由此,高电压产生部14进行对X射线产生部11施加高电压等的控制。此外,扫描控制部34基于在条件设定部33中设定了的X射线管(旋转体13)的旋转速度的条件,对架台驱动部15进行控制。由此,架台驱动部15驱动旋转体13而使之以预定的速度旋转。此外,扫描控制部34基于在条件设定部33中设定的视野等对约束器驱动部17进行控制。由此,约束器驱动部17使X射线约束部16动作而对照射的X射线的范围进行控制。此外,扫描控制部34基于在条件设定部33中设定的扫描模式对诊视床驱动部22进行控制。由此,诊视床驱动部22根据预定的移动速度以及移动量使诊视床装置20移动。
<处理部>
处理部35对从架台装置10(数据收集部18)发送来的检测数据执行各种处理。处理部35构成为包括前处理部35a、重构处理部35b以及图像生成部35c。
前处理部35a进行相对于由架台装置10(X射线检测部12)检测出的检测数据的前处理,制作投影数据。前处理是指对数转换处理、偏离校正、灵敏度校正、射束硬化校正等。
重构处理部35b进行在前处理部35a制作的投影数据的重构处理。该重构处理是基于经由主控制部38从条件设定部33接受到的重构条件而进行的。在断层图像数据的重构中例如能够采用二维傅里叶变换法、卷积反投影算法等的、任意的方法。通过对重构了的多个断层图像数据进行插补处理而制作体数据。在体数据的重构中例如能够采用锥形束重构法、多切片重构法、扩大重构法等的、任意的方法。在如上述那样使用多列的X射线检测器的情况下,能够基于通过体扫描而得到的数据对宽广范围的体数据进行重构。
图像生成部35c进行相对于在重构处理部35b中制作的断层图像数据或者体数据的图像处理,生成X射线CT图像数据。例如,对于体数据,进行MPR(Multi Planar Reconstruction)、表面绘制(Surface Rendering:SR/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体绘制(Volume Rendering:VR)、MIP(Maximum Intensity Prej ection)、MinIP(Maximum IntensityPrejection)等的绘制处理。
此外,图像生成部35c对基于断层图像数据、体数据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图像处理例如是图像的清晰化、噪音的减少、抑制、S/N比的提高、轮廓的强调等。经由上述那样的处理,图像生成部35c生成X射线CT图像数据。作为X射线CT图像数据,例如举出表示造影剂注入前的被检体内的状态的非造影图像。此外,作为X射线CT图像,相当于表示造影剂注入后的被检体的状态的造影图像。此外,作为其他的例子,相当于被检体的摄影范围的设定所使用的摄影准备用的图像(以下有时记载为“扫描图”。)。此外,相当于非造影图像与造影图像的减影图像(差分图像)。此外,在造影图像或者减影图像中,也可以通过上述图像处理强调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轮廓。此外,也可以基于表示造影剂的CT值进行阈值处理,提取轮廓。另外,非造影图像相当于“基准图像”的一例。但是,作为基准图像的其他的例子,也包含造影剂注入后的图像。在以下记载为“非造影图像”的情况下,不仅包含造影剂注入前的被检体的图像,而且包含造影剂投入开始后(刚开始之后等)的图像。即,作为基准图像相当于表示成为被检体内的观察对象的预定部位(骨等)的图像。此外,成为观察对象的预定部位相当于通过造影剂强调的部位的周围的部位。
扫描图是基于以单一的X射线投影角度进行扫描而得到的被检体的断层图像数据的图像。扫描图显示于显示部32。存在用户基于扫描图设定实预备扫描的扫描位置、主扫描的扫描位置的情况。图像生成部35c通过进行非造影像等的基准图像与造影图像的减影(差分)处理而生成减影图像。以下,记载图像生成部35c中的减影处理。另外,实预备扫描相当于“第1扫描”的一例。此外,主扫描相当于“第2扫描”的一例。
图像生成部35c根据存储于存储部36的造影图像的图像数据对非造影图像等的基准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减影处理。另外,造影图像是基于通过借助架台装置10的反复的(连续的或者断续的)扫描而得到的收集数据的图像。另外,非造影图像是基于通过反复的或者单一的扫描而得到的收集数据的图像。这些图像存储于存储部36。图像生成部35c例如根据第1~n次扫描的造影图像的数据,对通过单一的扫描而收集到的基准图像的数据进行减影处理。此外,作为其他的例子,图像生成部35c根据第1~n次扫描的造影图像的数据,对以对应的间隔收集到的第1~n次扫描的基准图像的数据进行减影处理。以下以前者的例子进行说明。
例如,图像生成部35c从存储部36读出基于第1次扫描的收集数据的造影图像、以及非造影图像等的基准图像,在此基础上,利用任意的方法实施减影处理。图像生成部35c也对基于第2~n次扫描的收集数据的造影图像反复依次实施该处理。结果,生成与基于第1~n次扫描的造影图像对应的减影图像。
在减影图像中,通过造影图像与基准图像的减影处理,与两图像所共通的被检体内的构造物相比,相对地强调了造影剂的流入范围。因而,容易掌握所显示的图像中的造影剂的流入范围。例如,在基于实准备扫描、主扫描的图像中,对用户想要关注的部位进行强调并显示。结果,能够帮助用户对扫描的切换定时、病变部位的掌握。如上所述,图像生成部35c生成的X射线CT图像数据经由主控制部38依次存储于存储部36。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于重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减影处理。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即使针对重构处理前的投影数据,也与扫描位置建立对应地进行减影处理。在该情况下,存储于存储部36的例如是通过非造影扫描而得到的投影数据。但是,在该例子中,并不限定于通过非造影扫描而得到的投影数据,也可以是通过朝被检体的造影剂注入后(刚注入之后等)的扫描而得到的投影数据。
此外,也可以在所生成的造影图像与在此之前的时刻生成的造影图像(“第2造影图像”的一例)之间进行基于图像生成部35c的上述减影处理。例如,图像生成部35c对通过之前(前一次)的扫描而生成的造影图像与当前生成的造影图像进行减影处理。在该例子中,在扫描进行了1~n次的情况下,图像生成部35c在通过第2次扫描而得到的造影图像与通过第1次的扫描而得到的造影图像之间进行减影处理。进而,图像生成部35c在通过第3次的扫描而得到造影图像与通过第2次的扫描而得到的造影图像之间进行减影处理。像这样反复依次进行该处理,在通过第n次的扫描而得到的造影图像与通过第n-1次扫描而得到的造影图像之间进行减影处理。
<存储部、显示控制部>
存储部36由RAM、ROM等的半导体存储装置构成。存储部36存储检测数据、投影数据或者X射线CT图像数据等。显示控制部37进行与图像显示相关的各种控制。例如,基于上述的各种X射线CT图像数据的显示指示,从存储部36接受该图像数据,并通过预定的格式加以显示。此外,显示控制部37接受上述的各种设定画面的图像数据,并通过预定的格式显示于显示部32。此外,显示控制部37在显示部32显示在通过图像生成部35c依次生成的图像中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轮廓的经时变化。
<主控制部>
主控制部38通过对架台装置10、诊视床装置20以及控制台装置30的动作进行控制来进行X射线CT装置1的整体控制。例如,主控制部38通过对扫描控制部34进行控制,对架台装置10执行预备扫描以及主扫描,收集检测数据。此外,主控制部38通过对处理部35进行控制,进行相对于检测数据的各种处理(前处理、重构处理、MPR处理等)。或者,主控制部38通过对显示控制部37进行控制,基于存储于存储部36的图像数据等,在显示部32显示X射线CT图像。
(动作)
接着,参照图2以及图3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处,对经过扫描图的生成到从实预备扫描到基于主扫描的图像的生成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作为用于进行减影处理的基准图像,对使用非造影图像的情况进行说明。
<S01>
当开始使用了造影剂的扫描时,X射线CT装置1生成扫描图。即,基于预先设定的扫描条件,扫描控制部34对架台装置10的高电压产生部14、架台驱动部15、约束器驱动部17以及诊视床驱动部22等进行控制而进行扫描图的摄影。例如,扫描控制部34对诊视床驱动部22进行控制而使诊视床顶板23和架台装置10的位置相对地变位,结果使被检体朝扫描位置移动。此外,扫描控制部34对架台驱动部15进行控制而使旋转体13移动。此外,扫描控制部34对高电压产生部14进行控制,以单一的X射线投影角度对被检体进行扫描。数据收集部18基于透射了被检体的X射线对检测数据进行收集。该收集数据被朝控制台装置30发送。基于控制台装置30接受到的收集数据,处理部35生成扫描图。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扫描范围设定画面并不限定于基于扫描图的画面。因而,存在省略扫描图的生成工序的情况。此外,可以基于在与主扫描对应的非造影扫描时收集的检测数据生成扫描图,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一并执行与扫描图生成相关的扫描和与主扫描对应的非造影扫描。
<S02>
显示控制部37基于扫描图以及从条件设定部33接受到的预定的格式,生成扫描范围设定画面并将其显示于显示部32。
<S03>
在S02中显示于显示部32的扫描范围设定画面上,由用户等经由输入部31设定实预备扫描以及主扫描的扫描范围。如果像这样在扫描范围设定画面上设定各扫描范围,则将该扫描范围从显示控制部37经由主控制部38存储于条件设定部33。
<S04>
基于所设定的扫描条件,扫描控制部34对架台装置10的高电压产生部14、架台驱动部15、约束器驱动部17以及诊视床驱动部22等进行控制而进行用于生成非造影图像的扫描。在非造影图像中存在与实预备扫描对应地生成的非造影图像和与主扫描对应地生成的非造影图像。例如针对注入造影剂前的被检体,在与实预备扫描同样的扫描条件(例如第1扫描条件)下生成与实预备扫描对应的非造影图像。在与主扫描同样的扫描条件(例如第2扫描条件)下生成与主扫描对应的非造影图像。但是,存在与实预备扫描、主扫描不同,不是基于反复扫描而是基于单一的扫描生成非造影图像的情况。此外,存在在其他的定时进行该S04中的非造影图像的扫描的情况。例如存在从下一造影剂注入(S05)的工序到实预备扫描的开始工序(S06)的期间进行非造影图像的扫描的情况。
<S05>
利用控制台装置30的输入部31或者其他的操作部,发出指示以使从造影剂注入器朝被检体注入造影剂。另外,也可以在从S05到S06进行S04中的用于生成非造影图像的扫描的情况下,进行灌注解析。
<S06>
如果经由控制台装置30的输入部31发出实预备扫描的开始指示,则基于预定的扫描条件(例如第1扫描条件),在扫描控制部34的控制下开始实预备扫描。例如,诊视床驱动部22使被检体朝设定的扫描位置移动。此外,架台驱动部15使旋转体13旋转而使X射线管等旋转移动。此外,利用高电压产生部14在预定的X射线照射条件下对被检体反复进行扫描。数据收集部18基于透射了被检体的X射线对检测数据进行收集。在本实施方式中,取得旋转一周的量的检测数据。该收集数据被朝控制台装置30发送。
<S07>
将在S06中通过实预备扫描而收集到的收集数据朝控制台装置30发送。控制台装置30基于该收集数据,由处理部35生成造影图像。
<S08>
如果处理部35在S07中生成造影图像,则从存储部36读出与实预备扫描对应的非造影图像。图像生成部35c执行读出的非造影图像与造影图像的减影处理。通过该减影处理而生成减影图像。经由显示控制部37在显示部32显示减影图像。
通过显示减影图像,能够帮助用户对主扫描的开始的判断。即,即便是难以掌握造影剂的流入状态的部位,由于强调所显示的图像中的造影剂的流入区域,所以用户也参照减影图像而容易地推测主扫描的定时。
<S09>
架台装置10的主控制部38判断是否存在经由输入部31朝主扫描的切换指示。主控制部38,在尚未输入该指示的时刻(S09;否),例如在由条件设定部33设定的实预备扫描的扫描条件(第1扫描条件等)下反复进行S07~S09的工序。也就是说,X射线CT装置1继续进行实预备扫描。另外,“第1扫描条件”也可以不仅包含扫描条件,而且包含重构条件、摄影范围、扫描模式等的、与X射线CT图像数据的生成相关的其他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S10>
主控制部38如果接受经由输入部31朝主扫描的切换指示(S09;是),则从条件设定部33读出第2扫描条件。主控制部38朝扫描控制部34发送第2扫描条件。第2扫描条件例如相当于与X射线照射相关的管电流mA、照射间隔(X射线产生部11的动作)、照射范围(X射线约束部16的约束范围)等。另外,“第2扫描条件”也可以不仅包含扫描条件,而且包含重构条件、摄影范围、扫描模式等的、与X射线CT图像数据的生成相关的其他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S11>
扫描控制部34基于从主控制部38接受到的第2扫描条件,开始主扫描。在主扫描中,变更摄影条件。例如,变更管电流mA、照射间隔、照射范围等。由此,在扫描控制部34的控制下,基于第2扫描条件开始主扫描。
<S12>
在S11中基于通过主扫描而由控制台装置30接受到的收集数据,处理部35生成造影图像。
<S13>
如果处理部35在S12中生成造影图像,则从存储部36读出与主扫描对应的非造影图像。图像生成部35c执行非造影图像与造影图像的减影处理。通过该减影处理而生成减影图像。经由显示控制部37在显示部32显示减影图像。
<S14>
架台装置10的主控制部38判断是否存在经由输入部31的主扫描的结束指示。主控制部38在尚未输入该指示的时刻(S14;否),例如在由条件设定部33设定的主扫描的扫描条件(第2扫描条件等)下反复进行S12~S14的工序。也就是说,X射线CT装置1继续进行主扫描。主控制部38在判断为存在主扫描的结束指示时(S14;是),结束扫描。
(作用效果)
对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CT装置1不论是在实预备扫描中还是在主扫描中,都通过造影图像与基准图像的减影处理生成减影图像。由此,与造影图像和基准图像共通的被检体内的构造物相比,相对地强调了造影剂的流入范围。因而,容易掌握所显示的图像中的造影剂的流入范围。例如,在基于实准备扫描或主扫描的图像中,对用户想要关注的部位进行强调并显示。结果,能够帮助用户对扫描的切换定时、病变部位的掌握,因此,能够防止使用了造影剂的X射线CT图像的生成中的摄影错误。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进行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较,主控制部38的控制、处理部35的结构等不同。此外,存在与这些不同对应的各部的动作、处理内容也不同的情况。其他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相同。以下,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概要)
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中,也通过控制台装置30的各种控制部驱动架台装置10。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基于实预备扫描生成减影图像。但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果依次生成基于实预备扫描的减影图像,则针对每个图像算出造影剂所示出的区域的面积。进而依次算出面积,在算出了最大面积的时刻,与X射线CT图像的生成相关地进行预定的控制。预定的控制例如是与朝主扫描的切换相关的控制。在X射线CT装置1中,为了进行这样的动作而如图4所示那样处理部35具有算出部35d。
<算出部>
如图4所示,处理部35具有算出部35d,算出部35d接受基于实预备扫描而由图像生成部35c生成的减影图像的图像数据。此外,算出部35d预先存储在X射线CT图像中造影剂所示出的CT值(HU:Haunsfield Unit)或者像素值的预定值α。预定值α也可以是具有预定范围的参数。算出部35d在减影图像的图像数据中,将每个像素中的各CT值或者像素值与预定值α进行比较。
这样,算出部35d根据基于实预备扫描的减影图像的像素(pixel)确定具有造影剂所示出的CT值的部分,由此确定造影剂流入的范围。算出部35d通过求出该确定的范围的面积,求出减影图像中的造影剂的流入范围的面积。
例如算出部35d根据图像中的像素数算出图像内的流入范围的面积。进而,算出部35d也可以基于诊视床顶板23的实际大小与图像的比例尺而将图像内的面积置换成实际的面积。这样,算出部35d依次求出依次生成的减影图像的该范围的面积。例如,在面积持续增加的状态下,算出部35d还不判断最大面积。在该情况下,算出部35d在面积的增加停止的时刻或者在面积开始减小的时刻,判断为减影图像中的造影剂的流入区域为最大面积。
算出部35d在判断为图像中的造影剂的流入区域为最大面积的情况下,朝主控制部38发送实预备扫描的停止指示。主控制部38基于该指示使架台装置10的实预备扫描停止。例如,使X射线产生部11、架台驱动部15、约束器驱动部17的动作停止。
(动作)
接着,参照图5~图7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处,主要对算出部35d的动作以及基于该动作的控制进行说明。
<S21~S28>
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中,图5的扫描图的生成(S21)、扫描范围设定画面的生成(S22)、扫描范围的设定(S23)、非造影图像的生成(S24)、造影剂的注入(S25)、实预备扫描的开始(S26)与第1实施方式(S01~S06)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此外,在图6中,基于实预备扫描的造影图像的生成(S27)、减影图像的生成(S28)也与第1实施方式(S07、S08)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S29>
算出部35d通过对基于实预备扫描而依次生成的减影图像的各像素的CT值与预先设定的预定值α进行比较,确定图像中的造影剂的流入区域。
<S30>
算出部35d算出在图像中确定了的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面积。
<S31>
算出部35d判断所算出的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面积是否是最大值。例如,通过与1帧前的图像中的该面积进行比较来加以判断。处理部35在到判断为算出了最大值为止(S31;否),反复进行S27~S31的动作。
<S32>
在判断为算出部35d算出了面积的最大值的情况下(S31;是),算出部35d朝主控制部38发送实预备扫描的停止的指示。主控制部38经由扫描控制部34使架台装置10的实预备扫描停止。
<S33~S38>
在图6以及图7中,对于主扫描开始的判断(S33)、第2扫描条件的读出(S34)、主扫描的开始(S35)、造影图像的生成(S36)、与主扫描对应的减影图像的生成(S37)、主扫描结束的判断(S38),与第1实施方式(S09~S14)相同,因此省略说明。但是,主控制部38等也可以构成为与S32的实预备扫描的停止对应地开始主扫描。
(作用效果)
对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CT装置1,不论是在实预备扫描中还是在主扫描中,都通过造影图像与非造影图像的减影处理来生成减影图像。由此,与造影图像和基准图像共通的被检体内的构造物相比,相对地强调了造影剂的流入范围。因而,容易掌握所显示的图像中的造影剂的流入范围。例如,在基于实准备扫描或主扫描的图像中,对用户想要关注的部位进行强调并显示。结果,能够帮助用户对扫描的切换定时、病变部位的掌握,因此,能够防止使用了造影剂的X射线CT图像的生成中的摄影错误。
此外,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在基于实预备扫描的减影图像中算出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面积,进而判断该面积是否是最大值。进而,X射线CT装置1的控制部等基于该判断使实预备扫描停止。因而,能够减轻X射线CT装置1的操作者的作业负担。
[第1变形例]
接着,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的第1变形例进行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中,与判断为算出部35d算出了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面积的最大值对应地使实预备扫描停止。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与判断为算出部35d算出了最大值对应地,朝主控制部38输入实预备扫描的停止(S32)以及朝主扫描的切换指示(S33)。在该结构中,在朝主控制部38输入了朝主扫描的切换指示之后,与第1实施方式的X射线CT装置1的动作相同。
在第1变形例中也能够达成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能够进一步减轻X射线CT装置1的操作者的作业负担。
[第2变形例]
接着,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的第2变形例进行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中,构成为算出部35d算出在基于实预备扫描的减影图像中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面积。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算出部35d也可以算出在基于实预备扫描的造影图像中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面积。在该结构中,存在能够同时进行算出部35d的面积的算出处理和基于图像生成部35c的减影处理的情况。此外,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存在在实预备扫描中不进行减影处理的情况。
[第3变形例]
接着,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的第3变形例进行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中,算出部35d构成为将图像中的全部像素的CT值与预定值α进行比较。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算出部35d也可以不是选择图像中的全部像素而是选择一部分的像素,并将该像素的CT值与预定值α进行比较。例如,也可以预先将作为算出部35d进行的该比较的对象的像素预先确定为在从图像的中央朝向图像的端部的预定的范围内。此外,也可以由操作者通过输入部31指定任意的范围。
在第3变形例中也能够达成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此外,能够减轻算出部35d的处理负担。
[第4变形例]
接着,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的第4变形例进行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中,算出部35d构成为依次算出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面积。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算出部35d也可以构成为算出基于实预备扫描的减影图像的像素的CT值的平均值,并算出该最大值。此外,也可以不是平均值而是其他的统计值(标准偏差等)。
在第4变形例中也能够达成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5变形例]
接着,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的第5变形例进行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中,算出部35d构成为依次算出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面积。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不是算出面积的最大值(或者上述那样的统计值(第4变形例)的最大值),而是算出造影剂的流入区域占整体的比例,在该比例超过了阈值的情况下朝主控制部38发送控制信号。在预先设定第4变形例那样的统计值的阈值的结构中也是同样的。
在第5变形例中也能够达成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进行说明。在第3实施方式中,与第2实施方式相比较,以算出部35d为主的处理部35的结构等不同。此外,存在与这些不同对应的各部的动作、处理内容也不同的情况。其他部分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相同。以下以与第2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在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中,也通过控制台装置30的各种控制部驱动架台装置10。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生成基于实预备扫描的减影图像。但是,在第3实施方式中,算出部35d从重构处理部35b接受体数据,算出体数据的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体积。
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处理部35具有算出部35d。在第3实施方式中,如果重构处理部35b对基于实预备扫描的投影数据进行重构处理而生成体数据,则算出部35d接受该体数据。此外,算出部35d预先存储在X射线CT图像中造影剂所示出的CT值(HU:Haunsfield Unit)或者像素值的预定值α。预定值α也可以是具有预定的范围的参数。算出部35d在体数据中将每个体素的各CT值或者各像素值与预定值α进行比较。
这样,算出部35d根据体数据确定具有造影剂所示出的CT值或者像素值的部分,由此确定造影剂流入的区域。算出部35d求出该区域的体积。进而,算出部35d依次求出依次生成的体数据的该体积。例如,在体积继续增加的状态下,算出部35d尚不判断体积的最大值。在该情况下,算出部35d在体积的增加停止且体积开始减小的时刻,判断为体数据的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体积为最大值。
算出部35d在判断为图像中的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体积为最大值的情况下,朝主控制部38发送实预备扫描的停止指示。主控制部38基于该指示使架台装置10的实预备扫描停止。例如,使X射线产生部11、架台驱动部15、约束器驱动部17的动作停止。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利用主控制部38等与实预备扫描的停止对应地开始主扫描。
(作用效果)
对上述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CT装置1,不论是在实预备扫描中还是在主扫描中,都通过造影剂流入的体数据与基准体数据(非造影的体数据等)图像的减影处理生成减影图像。由此,与造影图像和基准图像共通的被检体内的构造物相比,相对地强调了造影剂的流入范围。因而,容易掌握所显示的图像中的造影剂的流入范围。例如,在基于实准备扫描或主扫描的图像中,对用户想要关注的部位进行强调并显示。结果,能够帮助用户对扫描的切换定时、病变部位的掌握,因此,能够防止使用了造影剂的X射线CT图像的生成的摄影错误。
此外,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算出在基于实预备扫描的体数据中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体积,进而判断该体积是否是最大值。进而,X射线CT装置1的控制部等基于该判断使实预备扫描停止。因而,能够减轻X射线CT装置1的操作者的作业负担。
另外,对于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1变形例、第3变形例~第5变形例,在第3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将“图像的面积”替换成“体数据的体积”而加以应用。
[第4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进行说明。第4实施方式与第2实施方式或者第3实施方式相比较,以算出部35d为主的处理部35的结构等不同。此外,存在与这些不同对应的各部的动作、处理内容也不同的情况。其他部分与第2实施方式或者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相同。以下,以与第2实施方式或者第3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与第2实施方式或者第3实施方式相同,在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中,也通过控制台装置30的各种控制部驱动架台装置10,生成基于实预备扫描的减影图像。此外,判断算出部35d是否算出了图像或者体数据中的、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最大值(面积或者体积)的结构也是相同的。但是,在第4实施方式中,算出部35d在算出了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最大值(面积或者体积)的时刻朝主控制部38发送重构处理的停止指示这一点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或者,算出部35d与造影剂的流入状态对应地发送重构条件的变更指示这一点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
在判断为算出部35d算出了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最大值(面积或者体积)的情况下,朝主控制部38发送重构条件的变更指示或者重构处理的停止指示。主控制部38接受该指示而对基于重构处理部35b的处理进行变更。例如主控制部38将基于重构处理部35b的重构处理的间隔、或者重构函数变更为预先设定的条件。或者,主控制部38接受该指示而停止基于重构处理部35b的重构处理。或者,主控制部38与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算出值的推移、该区域占整体的比例的推移、CT值的平均值的推移对应地将重构处理的间隔、重构函数变更为预先设定的条件。
(作用效果)
对上述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CT装置1,不论是在实预备扫描中还是在主扫描中,都通过造影图像与基准图像的减影处理生成减影图像。由此,与造影图像和基准图像共通的被检体内的构造物相比,相对地强调了造影剂的流入范围。因而,容易掌握所显示的图像中的造影剂的流入范围。例如,在基于实准备扫描或主扫描的图像中,对用户想要关注的部位进行强调并显示。结果,能够帮助用户对扫描的切换定时、病变部位的掌握,因此,能够防止使用了造影剂的X射线CT图像的生成中的摄影错误。
此外,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判断算出部35d是否算出了图像或者体数据中的、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最大值(面积或者体积)。进而,X射线CT装置1的主控制部38接受该指示而停止基于重构处理部35b的重构处理。或者,根据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算出值的推移、该区域占整体的比例的推移、CT值的平均值的推移将重构处理的间隔、重构函数变更为预先设定的条件。因而,存在能够减轻X射线CT装置1的操作者的作业负担的情况。此外,存在能够减轻控制台装置30的处理负担的情况。
[第5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进行说明。第5实施方式与第2实施方式或者第3实施方式相比较,主控制部38的结构等不同。此外,存在与这些不同对应的各部的动作、处理内容也不同的情况。其他部分与第2实施方式或者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相同。以下,以与第2实施方式或者第3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与第2实施方式或者第3实施方式相同,在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中,也通过控制台装置30的各种控制部驱动架台装置10。此外,在第5实施方式中,也生成基于实预备扫描的减影图像。此外,判断算出部35d是否算出了图像或者体数据中的、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最大值(面积或者体积)的结构也是相同的。但是,在第5实施方式中,在算出部35d算出了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最大值(面积或者体积)的时刻对图像数据(动态图像数据)附加附带信息这一点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
在判断为算出部35d算出了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最大值(面积或者体积)的情况下,例如主控制部38将成为最大值的时刻的信息作为可供用户参照的信息加以附加。作为具体例,对成为最大值的时刻的图像的帧附加表示该意旨的信息(文字信息等)。此外,也可以对所生成的动态图像的数据附加从扫描开始到算出最大值为止的经过时间。
仅算出部35d算出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面积或者体积这一点是共通的,但算出部35d也可以使用不判断是否算出了最大值的结构。算出部35d也可以通过图表等表示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算出值的推移、该区域占整体的比例的推移、CT值的平均值的推移。
(作用效果)
对上述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CT装置1,不论是在实预备扫描中还是在主扫描中,都通过造影图像与基准图像的减影处理生成减影图像。由此,与造影图像和基准图像共通的被检体内的构造物相比,相对地强调了造影剂的流入范围。因而,容易掌握所显示的图像中的造影剂的流入范围。例如,在基于实准备扫描或主扫描的图像中,对用户想要关注的部位进行强调并显示。结果,能够帮助用户对扫描的切换定时、病变部位的掌握,因此,能够防止使用了造影剂的X射线CT图像的生成中的摄影错误。
此外,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作为参照信息向用户提供算出部35d的算出值。因而,存在能够减轻X射线CT装置1的操作者的作业负担的情况。
追加实施例
[第6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进行说明。第5实施方式与第2实施方式或者第3实施方式相比较,主控制部38的结构等不同。此外,存在与这些不同对应的各部的动作、处理内容也不同的情况。其他部分与第2实施方式或者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相同。以下,以与第2实施方式或者第3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第6实施方式中,与第2实施方式或者第3实施方式不同,不进行从实预备扫描朝主扫描的切换控制,而进行间歇的扫描的切换控制。
例如,在第6实施方式中,在被检体的扫描中预定间歇的多次扫描。主控制部38当经由输入部31等进行扫描开始的操作时读出扫描条件。在第6实施方式中,在经由输入部31等发出进行间歇的多次扫描的指示的情况下,读出预先存储的针对该间歇的扫描的设定。
<图像生成部、算出部>
图像生成部35c基于第1扫描生成减影图像。算出部35d预先存储在X射线CT图像或者体数据中造影剂所示出的CT值、或者像素值的预定值α。算出部35d从图像生成部35c接受该图像数据,在减影图像的图像数据中,将每个像素的各CT值或者像素值与预定值α等进行比较。
这样,算出部35d根据基于第1扫描的减影图像的像素(pixel)确定具有造影剂所示出的CT值的部分,由此确定造影剂流入的范围。算出部35d求出该确定的范围的面积或者体积,由此求出减影图像中的造影剂的流入范围的面积或者体积。
算出部35d在判断为图像中的造影剂的流入区域为最大面积的情况下,朝主控制部38发送第1扫描的停止指示。主控制部38基于该指示使架台装置10的第1扫描停止。
接着,主控制部38根据在上述中读出的间歇的扫描条件使第2扫描开始。例如在自第1扫描停止起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时刻使第2扫描开始。在第2扫描中,也可以设定与第1扫描不同的扫描条件。另外,对于扫描条件的定义与上述说明相同。
另外,在第6实施方式中,能够应用第2实施方式的各变形例。此外,能够将各实施方式适当组合而构成。
(作用效果)
对上述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CT装置1,在第1扫描中,通过减影处理算出造影剂的流入区域的面积或者体积,进而,判断该面积或者体积是否是最大值。进而,X射线CT装置1的控制部等基于该判断将第1扫描切换成第2扫描。因而,能够减轻X射线CT装置1的操作者的作业负担。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作为例子而示出,并不意图对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加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及主旨中,并同样包含于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和与其等同的范围中。
Claims (18)
1.一种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收集部,利用X射线对被检体进行扫描并收集数据;
存储部,预先存储包含所述被检体的预定部位的基准图像;
控制部,通过控制所述收集部,对投入了造影剂的所述被检体的所述预定部位反复执行使用了第1扫描条件的第1扫描,进而,接受预定触发的输入,对所述被检体执行使用了第2扫描条件的第2扫描;以及
图像生成部,当进行所述第1扫描时,基于反复收集的数据依次生成第1图像,生成所述第1图像与所述基准图像的差分图像,并且,当进行所述第2扫描时,基于收集的数据生成第2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扫描是预备扫描,且所述第2扫描是主扫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示部,显示所述差分图像;以及
输入部,用于进行输入所述预定触发的操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X射线CT装置具备诊视床装置,该诊视床装置设置有载置所述被检体的顶板,
所述第1扫描条件以及所述第2扫描条件包含X射线的照射条件和照射范围、及所述收集部与所述顶板的相对位置的变位的有无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X射线CT装置具备算出部,该算出部在由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所述造影图像或者所述差分图像中,基于各像素所示出的CT值求出所述造影剂所表示出的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算出部依次求出表示所述造影剂的部分的面积,由此求出该面积的最大值。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集部通过所述主扫描来收集所述被检体的体数据,
所述X射线CT装置具备算出部,该算出部求出所述体数据中的表示造影剂的部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算出部依次求出表示所述造影剂的部分的体积,由此求出该体积的最大值。
9.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算出部求出了所述最大值对应地,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收集部的所述预备扫描停止。
10.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算出部求出了所述最大值对应地,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收集部的所述主扫描开始。
11.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生成部对从所述收集部接受到的所述数据进行重构处理,由此生成所述造影图像以及所述基准图像,
与所述算出部求出了所述最大值对应地,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图像生成部的所述重构处理停止。
12.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生成部对从所述收集部接受到的所述数据进行重构处理,由此生成所述造影图像以及所述基准图像,
与所述算出部求出了所述最大值对应地,所述控制部加长所述图像生成部进行所述重构处理的间隔。
13.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生成部基于从所述收集部反复接受到的所述数据来生成所述造影图像或者所述差分图像的动态图像,
与所述算出部求出了所述最大值对应地,所述控制部对对应的所述动态图像的帧附加附带信息,该附带信息示出表示所述造影剂的部分为最大的情况。
14.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生成部基于从所述收集部反复接受到的所述数据来生成所述造影图像或者所述差分图像的动态图像,
与所述算出部求出了所述最大值对应地,所述控制部作为附带信息对所述动态图像的图像数据附加表示所述最大值的数值的信息。
15.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生成部基于从所述收集部反复接受到的所述数据来生成所述造影图像或者所述差分图像的动态图像,
所述控制部作为附带信息而附加如下信息,该信息表示由所述算出部求出的表示所述造影剂的部分的所述面积的变化状态。
16.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生成部基于从所述收集部反复接受到的所述数据来生成所述造影图像或者所述差分图像的动态图像,
所述控制部作为附带信息而附加如下信息,该信息表示由所述算出部求出的表示所述造影剂的部分的所述体积的变化状态。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通过使所述收集部执行所述第1扫描以及所述第2扫描而执行间歇的扫描。
18.一种图像显示方法,是基于X射线CT装置的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利用收集部对注入造影剂之前的被检体进行扫描,并通过该扫描收集表示该被检体内的状态的基准图像数据的步骤;
基于所述基准图像数据,利用图像生成部生成基准图像的步骤;
进行利用所述收集部对注入了造影剂的被检体反复进行扫描的第1扫描,并通过该第1扫描收集表示该被检体内的状态的造影图像数据的步骤;
基于通过所述第1扫描而反复收集的所述造影图像数据,利用所述图像生成部依次生成造影图像的步骤;
利用所述图像生成部依次生成所述造影图像与所述基准图像的差分图像的步骤;
显示依次生成的所述差分图像的步骤;
接受预定触发的输入,从第1扫描切换为使用了第2扫描条件的第2扫描的步骤;以及
基于通过第2扫描而收集的数据生成第2图像的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36161 | 2012-02-22 | ||
JP2012036161A JP2013169392A (ja) | 2012-02-22 | 2012-02-22 | X線ct装置、画像表示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84746A true CN103284746A (zh) | 2013-09-11 |
Family
ID=48982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563045A Pending CN103284746A (zh) | 2012-02-22 | 2013-02-22 | X 射线ct 装置、图像显示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30216019A1 (zh) |
JP (1) | JP2013169392A (zh) |
CN (1) | CN10328474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0061612A1 (en) | 2015-08-31 | 2017-03-0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97528B (zh) * | 2014-04-21 | 2018-03-27 |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拍摄装置以及拍摄条件设定辅助装置 |
JP2017205138A (ja) * | 2016-05-16 | 2017-11-24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放射線撮影装置 |
JP2018038500A (ja) * | 2016-09-06 | 2018-03-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11317886B2 (en) * | 2017-01-25 | 2022-05-03 |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oration | X-ray CT apparatus and imaging management apparatus |
US20200337668A1 (en) * | 2018-01-19 | 2020-10-29 | Koninklijke Philips N.V. | Scan parameter adaption during a contrast enhanced scan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59769A (en) * | 1994-11-09 | 1995-10-17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Procedure for monitoring contrast agent application in a CT imaging system |
CN1426762A (zh) * | 2001-12-20 | 2003-07-02 | 株式会社东芝 | X线ct设备 |
JP2004073578A (ja) * | 2002-08-20 | 2004-03-11 | Toshiba Corp |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及び撮影支援装置 |
CN1488317A (zh) * | 2002-09-05 | 2004-04-14 | 株式会社东芝 | X射线ct装置以及测量ct值的方法 |
JP2004201873A (ja) * | 2002-12-25 | 2004-07-22 |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 Llc |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CN1526360A (zh) * | 2002-12-17 | 2004-09-08 | 株式会社东芝 | X射线诊断装置和x射线摄影方法 |
JP2007021006A (ja) * | 2005-07-20 | 2007-02-01 | Hitachi Medical Corp | X線ct装置 |
JP2007195633A (ja) * | 2006-01-24 | 2007-08-09 | Toshiba Corp | X線診断装置及び画像データ生成方法 |
US20080085034A1 (en) * | 2006-10-09 | 2008-04-10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Method and imaging system to compensate for patient movements when recording a series of medical images |
CN101204330A (zh) * | 2006-12-18 | 2008-06-25 |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 X射线ct设备 |
CN101889872A (zh) * | 2009-05-18 | 2010-11-24 | 株式会社东芝 | 医用图像摄影装置、以及医用图像摄影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59544B2 (ja) * | 1993-11-26 | 2004-09-02 | 東芝医用システム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 |
JP2007289297A (ja) * | 2006-04-23 | 2007-11-08 |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 Llc | X線ct装置 |
JP5670065B2 (ja) * | 2010-02-25 | 2015-02-18 | 株式会社東芝 |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 |
JP2011245048A (ja) * | 2010-05-27 | 2011-12-08 |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 Llc | X線ct装置 |
-
2012
- 2012-02-22 JP JP2012036161A patent/JP2013169392A/ja active Pending
-
2013
- 2013-02-21 US US13/772,798 patent/US2013021601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3-02-22 CN CN2013100563045A patent/CN10328474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59769A (en) * | 1994-11-09 | 1995-10-17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Procedure for monitoring contrast agent application in a CT imaging system |
CN1426762A (zh) * | 2001-12-20 | 2003-07-02 | 株式会社东芝 | X线ct设备 |
JP2004073578A (ja) * | 2002-08-20 | 2004-03-11 | Toshiba Corp |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及び撮影支援装置 |
CN1488317A (zh) * | 2002-09-05 | 2004-04-14 | 株式会社东芝 | X射线ct装置以及测量ct值的方法 |
CN1526360A (zh) * | 2002-12-17 | 2004-09-08 | 株式会社东芝 | X射线诊断装置和x射线摄影方法 |
JP2004201873A (ja) * | 2002-12-25 | 2004-07-22 |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 Llc |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JP2007021006A (ja) * | 2005-07-20 | 2007-02-01 | Hitachi Medical Corp | X線ct装置 |
JP2007195633A (ja) * | 2006-01-24 | 2007-08-09 | Toshiba Corp | X線診断装置及び画像データ生成方法 |
US20080085034A1 (en) * | 2006-10-09 | 2008-04-10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Method and imaging system to compensate for patient movements when recording a series of medical images |
CN101204330A (zh) * | 2006-12-18 | 2008-06-25 |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 X射线ct设备 |
CN101889872A (zh) * | 2009-05-18 | 2010-11-24 | 株式会社东芝 | 医用图像摄影装置、以及医用图像摄影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0061612A1 (en) | 2015-08-31 | 2017-03-0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
CN106485691A (zh) * | 2015-08-31 | 2017-03-08 | 佳能株式会社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 |
US10304182B2 (en) | 2015-08-31 | 2019-05-2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3169392A (ja) | 2013-09-02 |
US20130216019A1 (en) | 2013-08-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61391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mputed tomography | |
CN105101879B (zh) | X射线ct装置及ct图像显示方法 | |
CN103415254B (zh) | X射线ct装置 | |
CN103284746A (zh) | X 射线ct 装置、图像显示方法 | |
CN101889872B (zh) | 医用图像摄影装置、以及医用图像摄影方法 | |
US9251560B2 (en) | Medical image diagnosis apparatus and phase determination method using medical image diagnosis apparatus | |
CN106108928B (zh) | 根据ct扫描参数来确定时间依存的造影剂注射曲线 | |
JP2013094272A (ja) | X線ct装置および被曝線量計算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
US8633945B2 (en) | X-ray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 |
JP2016054999A (ja)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x線診断装置 | |
CN102946807A (zh) | X射线ct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9313816A (zh) | 深度增强的断层合成重建 | |
JP2013081527A (ja) | X線診断装置 | |
JP2013172825A (ja) | X線ct装置、画像表示方法 | |
JP6563442B2 (ja) | X線ct装置、画像表示方法 | |
JP6165438B2 (ja) | X線ct装置 | |
CN104039231B (zh) | X射线ct装置 | |
CN109984766A (zh) | X射线ct装置、x射线ct系统 | |
JP6109479B2 (ja) | X線ct装置 | |
WO2011055741A1 (ja) | X線ct装置及びx線ct撮影方法 | |
JP5238893B1 (ja) | X線ct装置、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方法 | |
JP2011092547A (ja) | 医療用画像処理装置及び医療用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
CN104337537A (zh) | 在螺旋扫描期间拍摄投影的方法、建立图像的方法和设备 | |
JP5722984B2 (ja) | 医療用画像処理装置及び医療用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
CN104159517B (zh) | X射线ct装置、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