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70345A -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摩擦片润滑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摩擦片润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70345A
CN103270345A CN2012800042766A CN201280004276A CN103270345A CN 103270345 A CN103270345 A CN 103270345A CN 2012800042766 A CN2012800042766 A CN 2012800042766A CN 201280004276 A CN201280004276 A CN 201280004276A CN 103270345 A CN103270345 A CN 103270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portion
oiling agent
frictio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42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糟谷悟
鬼头昌士
关祐一
近藤亮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W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A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70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03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2Details not specific to one of the before-mentioned types
    • F16D25/123Details not specific to one of the before-mentioned types in view of cooling and 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67Elements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73Friction devices, e.g. clutches or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8Type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82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57/0484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2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comprising elements moved by fluid pressure
    • F16H63/30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comprising elements moved by fluid pressure comprisin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中,在滑动控制或轻微接合期间,润滑剂均匀地供应到多个摩擦片。具有与内摩擦片的内齿接合的花键(15)的毂部(13)具有形成在毂部(13)的内周上的类似的凹凸部分(26),在毂部(13)的内周侧设置有套筒(21),并且润滑剂从喷嘴(25)供应到毂部与套筒之间的间隙(a)。润滑剂(O)收集在凹凸部分的凹部(26a)中,并且从在轴向方向上形成于每个凹部的底部表面中的穿孔(27)、沿在多个摩擦片的整个周长上以及多个摩擦片的整个长度上均匀地供应。

Description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摩擦片润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优选地应用到自动变速器,尤其是用于具有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和电动马达的混合驱动系统的自动变速器,并且本发明具体地涉及将润滑剂供应到摩擦接合元件——例如用于自动变速器的制动器——的多个摩擦片的摩擦片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已经发明了将润滑剂从注射口(喷嘴)直接供应到用于自动变速器中的离合器或制动器(摩擦接合元件)的多个湿型摩擦片的摩擦片润滑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用于润滑剂的注射口设置在副传动齿轮的一侧处,其中副传动齿轮的一侧与多个摩擦片(多片离合器的摩擦片)所在的一侧相反。在车辆停止并且发动机以所选的驱动范围怠速运行时,优选的是,自动变速器中的至少一个摩擦接合元件(例如前进档离合器)滑动,从而吸收输入轴的旋转与输出轴的旋转之间的差异。由于在车辆停止的同时副传动齿轮停止,因此足够量的润滑剂从注射口穿过传动齿轮的通孔供应到多个摩擦片,并且在车辆行驶的同时通过旋转的副传动齿轮防止了润滑剂从注射口处的供应。
相关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告No.JP-A-2007-56909。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所描述的摩擦片润滑装置中,润滑剂从注射口经副传动齿轮的通孔供应到多个摩擦片中的最外部的固位(端)片部分。因此,难以将润滑剂均匀地供应到多个摩擦片,并且尤其是难以将足够量的润滑剂扩散到多个摩擦片的远离注射口的远侧。
除了发动机外还设置有电动马达以作为驱动源、并且将动力从驱动源通过自动变速器传送到驱动车轮的混合驱动系统通过驱动电动马达来起动,并且发动机通过电动马达的转矩按需要起动。需要增加电动马达的转矩,从而起动发动机,并且优选的是,预定的摩擦接合元件在自动变速器中滑动,从而吸收发动机起动时转矩的变化,使得防止了转矩的变化传送到车轮。在该混合驱动系统中,在发动机起动时对预定的摩擦接合元件的滑动的控制需要频繁地执行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即便在应用了摩擦片润滑装置——该摩擦片润滑装置包含有在朝向多个摩擦片的最外部的同时喷射润滑剂的注射口——时,仍然可能无法将足够量的润滑剂以均匀的方式、尤其是在多个摩擦片的整个长度上以及在多个摩擦片的整个周长上供应到多个摩擦片,并且因此可能影响摩擦片的耐久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摩擦片润滑装置,该摩擦片润滑装置能够将润滑剂均匀地供应到多个摩擦片,进而解决上述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用于自动变速器(1)的摩擦片润滑装置包括摩擦接合元件(B-2)和毂部(13),其中摩擦接合元件(B-2)包括多个摩擦片,在多个摩擦片中外摩擦片(12)和内摩擦片(16)交替地设置,毂部(13)具有与形成在内摩擦片(16)的内周上的齿接合的花键(15)。
毂部(13)在毂部(13)的外周上具有花键(15),并且毂部(13)具有形成在毂部(13)的内周上的凹凸部分(26)。
摩擦片润滑装置还包括将润滑剂排放到凹凸部分的喷嘴(25)。
凹凸部分(26)的凹部(26a)作为使润滑剂聚集的储油器,并且在凹部的底部表面中形成有通孔(27)。
从喷嘴(25)排放的润滑剂收集在由凹部(26a)形成的储油器中,从而经通孔(27)供应到摩擦接合元件(B-2)的多个摩擦片(12、16)。
例如参照图3和4,凹凸部分(26)的每个凹部(26a)具有在轴向方向上形成于凹部(26)的底部表面中的多个通孔(27)。
润滑剂经通孔(27)在多个摩擦片(12、16)的整个周长上以及在多个摩擦片在轴向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供应。
例如参照图3和4,套筒(21)以在套筒(21)与毂部(13)的内周侧之间设有预定间隙(a)的方式设置在毂部(13)的内周侧,从而与毂部(13)成一体。
润滑剂从喷嘴(25)供应到毂部(13)与套筒(21)之间的预定间隙(a)。
例如参照图3,在套筒(21)的内径侧设置有行星齿轮(PU)。
行星齿轮(PU)通过来自形成于轴(2、40)中的润滑剂通路(36a和36b)的润滑剂润滑。
例如参照图3,毂部(13)和套筒(21)在其第一端部处彼此一体地固定,使得预定间隙(a)封闭,并且套筒(21)的第二端部从毂部(13)的第二端部处以预定长度(b)突出。
喷嘴(25)设置成将润滑剂喷射到以预定长度突出的套筒(21)的在外径侧的空间(A).
例如参照图1、2和5,电动马达(3)和离合器(6)设置在自动变速器(1)的输入轴(2)的靠近发动机输出轴(5)侧的一侧。
摩擦接合元件是至少在自动变速器处于第一档时接合的制动器(B-2)。
当发动机由电动马达(3)起动时,在制动器(B-2)上执行滑动控制,使得吸收了自动变速器的输入单元的旋转与输出单元的旋转之间的差异。
润滑剂与制动器(B-2)的滑动控制的正时同步地从喷嘴(25)排放。
此处,括号内的附图标记和符号用于与附图对照,并且不以任何方式影响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的结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毂部具有形成在其外周上的花键以及形成在其内周上的凹凸部分,凹凸部分的凹部作为用于从喷嘴供应到凹凸部分的润滑剂的储油器,并且润滑剂经形成于凹部的底部表面中的通孔供应到摩擦接合元件的多个摩擦片。因此,润滑剂能够基本均匀地供应到多个摩擦片,并且在例如滑动控制和轻微接合期间,能够精确地控制多个摩擦片,同时还确保了摩擦片的耐久性。同时。润滑剂仅在需要时才能够适当地供应到多个摩擦片,这导致了拖动转矩的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2,凹凸部分的每个凹部具有在轴向方向上形成于凹部底部表面中的多个通孔。因此,润滑剂能够基本均匀地在多个摩擦片的整个周长上以及在多个摩擦片在轴向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供应。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3,套筒设置在毂部的的内周侧,并且润滑剂从喷嘴供应到毂部与套筒之间的预定间隙。因此,润滑剂能够保持在由凹部形成的储油器中,并且即便在例如离心力因毂部低速旋转而没有充分起作用时,仍然能够可靠地供应到多个摩擦片。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4,由来自形成在轴中的润滑剂通路的润滑剂润滑的行星齿轮设置在套筒的内径侧。尽管来自行星齿轮的润滑剂分散到位于行星齿轮的外径侧的多个摩擦片,并且此外,尽管从行星齿轮处供应的润滑剂的量因例如轴的旋转数而变化,套筒仍然防止了分散的润滑剂溅到多个摩擦片。因此,防止了来自行星齿轮的、流速变化的润滑剂供应到多个摩擦片,其中在例如滑动控制和轻微接合期间,多个摩擦片需要具有较高精确性的滑动控制,并且来自喷嘴的润滑剂以较高且稳定的可靠性供应到多个摩擦片。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5,套筒的端部从毂部的端部处突出,并且润滑剂从喷嘴朝向突出的套筒的外径侧的空间喷射。因此,来自喷嘴的润滑剂能够基本可靠地供应到相对狭窄的预定间隙,同时不会泄漏到外部,并且能够不浪费地、高效地供应到多个摩擦片。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6,当包含有自动变速器和电动马达的混合驱动系统使用电动马达来起动发动机时,对在第一档中接合的制动器执行滑动控制,使得输入单元的旋转与输出单元的旋转之间的差异得以吸收,并且润滑剂均匀地供应到在滑动控制下的制动器的多个摩擦片。据此,发动机能够有效地且精确地起动,并且能够降低起动时的震动。此外,润滑剂与滑动控制的正时同步地供应到制动器,也就是说,润滑剂仅在需要时才供应到制动器。这防止了润滑剂的浪费,并且导致了燃油经济性能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的概略图。
【图2】图2是该自动变速器的接合表。
【图3】图3是包括了在自动变速器中的根据本发明的摩擦片润滑装置的、部分切割的剖视图。
【图4】图4A是从上方观察的摩擦片润滑装置的剖视图,而图4B是其放大视图。
【图5】图5是摩擦片润滑装置的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自动变速器1的输入轴2联结到电动马达3的转子3a,并且离合器6和转矩减振器7设置在转子3a的轴与发动机输出轴5之间。因此,自动变速器1应用为单马达类型的混合驱动系统H。电动马达3作为车辆驱动源、驱动发动机的起动器(电池马达)、以及将发动机的动力或车辆的惯性力转换成电能的交流发电机(发电机)。设置在输入轴2与发动机输出轴5之间的离合器6和转矩减振器7可以由具有闭锁离合器的转矩转换器代替。在此情况下,闭锁离合器执行离合器6的功能。
自动变速器1的输入轴2设置成与电动马达3、离合器6、以及发动机输出轴5同轴。行星齿轮SP和行星齿轮单元PU连接到输入轴2。行星齿轮SP是包括太阳轮S1、行星齿轮架CR1、以及环形齿轮R1的所谓的单小齿轮行星齿轮,并且行星齿轮架CR1具有与太阳轮S1和环形齿轮R1啮合的小齿轮P1。
行星齿轮单元PU是包括作为四个旋转元件的太阳轮S2、太阳轮S3、行星齿轮架CR2、以及环形齿轮R2的所谓的拉威娜式(Ravigneaux)类型的行星齿轮,并且行星齿轮架CR2具有较长的小齿轮PL和较短的小齿轮PS,其中较长的小齿轮PL与太阳轮S2和环形齿轮R2啮合,较短的小齿轮PS与太阳轮S3啮合,同时较长的小齿轮PL与较短的小齿轮PS彼此啮合。
行星齿轮SP中的太阳轮S1连接到一体地固定至变速器壳体9的凸起(未示出),并且太阳轮S1的旋转得以固定。环形齿轮R1的旋转与输入轴2的旋转(以下称为“输入旋转”)相同。行星齿轮架CR1的旋转是由于旋转固定的太阳轮S1和随着输入旋转而旋转的环形齿轮R1而使输入旋转减速的减速旋转。行星齿轮架CR1连接到离合器C-1和离合器C-3。
行星齿轮单元PU中的太阳轮S2连接到制动器B-1,并且能够相对于变速器壳体9固定。此外,太阳轮S2连接到离合器C-3,并且行星齿轮架CR1的减速旋转可以通过离合器C-3输入到太阳轮S2。太阳轮S3连接到离合器C-1,并且行星齿轮架CR1的减速旋转能够输入到太阳轮S3。
行星齿轮架CR2连接到离合器C-2,其中输入轴2的旋转输入到离合器C-2,并且输入旋转通过离合器C-2能够输入到行星齿轮架CR-2。此外,行星齿轮架CR2连接到制动器(摩擦接合元件)B-2,并且行星齿轮架CR2的旋转能够通过制动器B-2固定。环形齿轮R2连接到中间齿轮11,并且中间齿轮11通过中间轴(未示出)和差动齿轮(未示出)连接到驱动车轮(未示出)。
具有上述结构的自动变速器1通过将图1的概略图中所示出的离合器C-1至C-3与制动器B-1和B-2根据图2的接合表所示出的组合接合或分离,实现了第一(1st)到第六(6th)前进档以及倒档(Rev)。
制动器B-2在第一档中和在倒档中致动。制动器B-2在起动时接合,并且当电动马达3起动发动机时对制动器执行滑动控制。也就是说,当离合器C-1和制动器B-2二者均接合时,车辆进入第一档状态。在第一档状态下,输入轴2的旋转传送到行星齿轮PU的太阳轮S3,同时通过离合器C-1的接合而被减速。由于制动器B-2将行星齿轮架CR2停止,因此从环形齿轮R2到中间齿轮11的旋转输出进一步减速。当车辆在第一档中起动时,由于离合器6通常分离且发动机停止,因此车辆由电动马达3驱动。
在车辆起动之后,发动机(附图示出了输出轴5)在第一档状态下起动。与此同时,对制动器B-2执行滑动控制,使得行星齿轮架CR2旋转进而吸收太阳轮S3的旋转与环形齿轮R2的旋转之间的差异。
在输入轴的旋转与输出轴之间的旋转的差异由制动器B-2的滑动控制吸收的同时,发动机通过逐渐增加电动马达3的转矩并通过接合离合器6而得以起动。
图3是示出了对其执行滑动控制的制动器B-2的部分视图。制动器(摩擦接合元件)B-2包括多个摩擦片12、16。多个摩擦片包括外摩擦片(制动摩擦片)12和内摩擦片(制动盘)16,其中外摩擦片(制动摩擦片)12具有形成在外摩擦片的外周上并与壳体9上的内花键9a接合的齿,内摩擦片(制动盘)16具有形成在内摩擦片的内周上并且与毂部13上的花键15接合的齿,外摩擦片12与内摩擦片16在轴向方向上交替地设置。由卡环19固定的端板12a设置在外摩擦片12的一侧,压力板12b设置在液压活塞的一侧。
毂部13通过例如焊接一体地固定到行星齿轮架CR2的壳体20。行星齿轮架CR2的小齿轮PL和PS设置在壳体20的内部,并且环形齿轮R2和太阳轮S2和S3与小齿轮啮合。套筒21在毂部13内部一体地固定到行星齿轮架壳体20,同时使得在套筒21与毂部13之间形成预定间隙,并且该预定间隙a在毂部13和套筒21的端部处——毂部13与套筒21在该端部处固定——封闭。也就是说,毂部13和套筒21由同轴设置的圆筒构件形成,并且外部的毂部13和内部的套筒21在轴向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延伸。套筒21的一端21a从毂部13的一端13a以预定长度b突出,并且在径向方向上向外轻微弯曲。喷射润滑剂的喷嘴25设置在壳体9中的预定位置处,使得喷嘴25的注射口25a面向具有预定长度b的空间A,从而将润滑剂排放到毂部13与套筒21之间的间隙中。
也就是说,构成行星齿轮PU的行星齿轮架CR2、环形齿轮R2、以及太阳轮S2和S3设置在套筒21的内径侧,并且行星齿轮PU由来自形成于例如输入轴2和较长的小齿轮轴40中的润滑剂通路36a和36b的润滑剂来润滑。
如图4A所示,毂部13具有通过以预定厚度t冲模而成形的花键15,并且毂部13的外周上的突部和凹部作为与内摩擦片16的齿接合的花键15。同时,类似的凹凸部分26沿着轴向方向在毂部13的整个周长上形成在毂部13的内周上。凹凸部分26的每个凹部26a具有在轴向方向上以规则间隔穿过每个凹部26a的底部表面形成的较大数量的小孔(通孔)27。如图4B所示,凹部26a作为使润滑剂O聚集的储油器,并且储油器26a中的润滑剂O经小孔27供应到制动器B-2的多个摩擦片12和16。如图3所示,毂部的端部13a弯曲,从而成为覆盖作为储油器的凹部26a的端部的环形凸缘部分。
喷嘴25在毂部13相对于直径(竖直)线v-v的正向方向(当车辆向前运动时的旋转方向)上设置在预定角度位置α处,其中角度位置α例如在100°到120°的范围内,且优选地在105°到112°的范围内。
如图5所示,液压回路包括与自动变速器1的输入轴(或发动机输出轴)2一起被驱动的机械油泵29和电动油泵30,并且由这些泵产生的液压通过由来自控制器的电子信号SUC所控制的调节阀31调节到润滑剂压力LP。由电磁阀So1进行切换的阀32将到油冷却器35的油通路E与引导到喷嘴25的用于润滑制动器B-2的油通路F之间的润滑剂压力LP进行转换。切换阀32在电磁阀So1关断时将润滑剂从油通路E经油冷却器35供应到用于自动变速器1的齿轮组的润滑通路36、并且供应到用于冷却电动马达3的润滑通路37,并且切换阀32在电磁阀So1接通时将润滑剂经油通路F供应到用于润滑制动器B-2的喷嘴25。电磁阀So1与指示出控制器执行对制动器B-2的滑动控制的电子信号——例如指示出用于起动发动机以及离合器6的连接的点火线圈通电的信号——相结合地开启。到油冷却器的油通路E与用于润滑制动器B-2的油通路F经由孔口39彼此连通。
由于摩擦片润滑装置具有上述结构,因此机械油泵29在车辆行进的同时产生液压,并且电动泵30在车辆停止的同时产生液压。由调节阀31调节的润滑剂压力在经由油通路E循环于油冷却器35中的同时将自动变速器1(36)润滑并且将电动马达3(37)冷却。与此同时,较小量的润滑剂经由孔口39供应到制动器B-2。当发动机在自动变速器1的第一档中被致动时,预定的低压供应到制动器B-2,使得执行滑动控制,并且离合器6被接合使得发动机由电动马达3起动。与此同时,电动马达3输出预定的转矩和预定的转数,使得发动机在离合器6滑动的同时平稳地起动。此时,对制动器B-2执行滑动控制,使得输入轴的旋转与输出轴的旋转之间的差异得以吸收,并且使得具有更小的起动震动的平稳转矩输出到中间齿轮11。
接下来,电磁阀So1与制动器B-2需要滑动控制时的正时同步地接通,并且润滑剂压力LP供应到用于润滑制动器B-2的油通路。油通路F中的润滑剂从喷嘴25的注射口25a排放到空间A中,并且在极少泄漏的情况下供应到毂部13与套筒21之间的相对狭窄的间隙。从喷嘴的注射口25a在图4A中示出的预定角度位置α处供应的润滑剂在毂部13的内周表面中聚集于由凹凸部分26的凹部26a形成的储油器中,并且由于重力以及毂部13和套筒21基于滑动控制的旋转而引起的离心力而在轴向方向上扩散。此外,润滑剂由于离心力而粘结到储油器26a,并且从小孔27处逐渐排放到多个摩擦片12和16。小孔27的直径设定成使得当毂部13在滑动控制期间基本旋转一圈时储油器26a的润滑剂变空。因此,足够量的润滑剂在制动器B-2的多个摩擦片12和16的整个周长上以及多个摩擦片12和16在轴向方向的整个长度上基本均匀地供应到制动器B-2的多个摩擦片12和16。即便在对制动器以相对较长的时间段频繁地执行滑动控制时,滑动控制也不影响多个摩擦片12和16的耐久性,并且能够没有任何问题地执行。
与此同时,作为储油器的凹部26a被端部13a覆盖,并且聚集在凹部26a中的润滑剂O即便在具有例如离心力的情况下也没有从端部处分散开,并且润滑剂在没有浪费的情况下高效地供应到制动器B-2的多个摩擦片12和16。即便在毂部13的转速较低并且没有充分的离心力作用于润滑剂O上时,分散到相对狭窄的间隙a中的润滑剂仍然从小孔27处供应到制动器B-2的多个摩擦片12和16,同时不从空间A处向外泄漏。
在制动器B-2的滑动控制期间,切换阀32被切换到用于润滑制动器B-2的油通路F,并且经由油通路E到用于齿轮系的润滑剂通路36的润滑剂的供应停止。但是,在停止供应之前,足够量的润滑剂已经供应到用于齿轮系的润滑剂通路36,并且从图3中示出的润滑剂通路36a和36b供应到行星齿轮PU的润滑剂即便在滑动控制期间仍然由于离心力而保持从径向油通路处在径向方向上向外分散。因例如旋转轴2和40的转速而改变流速的润滑剂被设置成覆盖行星齿轮PU的外径的套筒21所阻塞,并且不会供应到套筒21与毂部13之间的储油器26a。因此,仅来自喷嘴25的润滑剂经由油通路F供应到制动器B-2,对制动器B-2的多个摩擦片12和16执行滑动控制且同时适当量的润滑剂在多个摩擦片12和16的整个周长上以及多个摩擦片12和16的整个长度上均匀地扩散。
当完成了发动机的起动时,制动器B-2的滑动控制被解除,并且电磁阀So1关断。据此,通过来自喷嘴25的大量润滑剂对摩擦片的润滑停止,并且足够量的润滑剂供应到油通路E,而较小量的润滑剂经由孔口39供应到制动器B-2。在此方式中,切换阀32被切换到用于润滑制动器B-2的油通路F,使得仅当需要润滑时、例如仅在滑动控制期间,才致动摩擦片润滑装置。这防止了润滑剂的浪费,并且带来燃油经济的改进。
尽管以上已经描述了在发动机起动时制动器B-2的滑动控制,当电动马达3通过发动机而旋转从而充电同时车辆停止时,摩擦片润滑装置仍然可以以与上述方式类似的方式致动。也就是说,在车辆停止的同时,在第一档状态下,制动器B-2处于滑动控制(通过转矩)下或是处于用于起动的待机压力状态下。与此同时,足够量的润滑剂从喷嘴25处供应,使得通过制动器B-2的滑动吸收了输入轴的旋转与输出轴的旋转之间的差异。
在该实施方式中,套筒21设置在毂部13的内周侧,使得润滑剂在不散开的情况下可靠地供应到摩擦片。但是,摩擦片润滑装置可以不设置套筒,这是由于在毂部13于例如发动机起动时旋转的同时,润滑剂因离心力而被保持在储油器26a中。此外,摩擦片润滑装置不限于用于混合驱动系统的自动变速器,并且可以类似地应用到例如作为相关技术的专利文献1中所描述的、具有作为唯一驱动源的发动机的自动变速器中的轻微接合状态。
工业可应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适于汽车,尤其适于具有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和电动马达的混合驱动系统,并且可以用于润滑自动变速器中的制动器或类似装置的多个摩擦片——尤其是在发动机由电动马达起动时对其执行滑动控制的摩擦接合元件的多个摩擦片——的润滑装置。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自动变速器
2  (输入)轴
3  电动马达
5  发动机输出轴
6  离合器
B-2  摩擦接合元件(制动器)
9  壳体
12  外摩擦片(多个摩擦片)
13  毂部
15  花键
16  内摩擦片(多个摩擦片)
21  套筒
25  喷嘴
26  凹凸部分
26a  凹部(储油器)
27  通孔(小孔)
36  齿轮系润滑通路
36a、36b  润滑剂通路
40  (小齿轮)轴
PU  行星齿轮
a  预定间隙
b  预定长度

Claims (6)

1.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摩擦片润滑装置,所述摩擦片润滑装置包括摩擦接合元件和毂部,其中所述摩擦接合元件包括多个摩擦片,在所述多个摩擦片中,外摩擦片与内摩擦片交替地设置,所述毂部具有与形成在所述内摩擦片的内周上的齿接合的花键,其中:
所述毂部在所述毂部的外周上具有所述花键,并且所述毂部具有形成在所述毂部的内周上的凹凸部分;
设置有将润滑剂排放到所述凹凸部分的喷嘴;
所述凹凸部分的凹部作为聚集所述润滑剂的储油器,并且在所述凹部的底部表面中形成有通孔;以及
从所述喷嘴排放的所述润滑剂集中于由所述凹部形成的所述储油器中,从而经所述通孔被供应到所述摩擦接合元件的所述多个摩擦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摩擦片润滑装置,其中
所述凹凸部分的每个凹部具有在轴向方向上形成于所述凹部的底部表面中的多个所述通孔,以及
所述润滑剂经所述通孔在所述多个摩擦片的整个周长上以及在所述多个摩擦片在轴向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供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摩擦片润滑装置,其中
在所述毂部的内周侧设置有套筒并且套筒以在所述毂部的内周侧与所述套筒之间形成有预定间隙的方式与所述毂部成一体,以及
润滑剂从所述喷嘴供应到所述毂部与所述套筒之间的所述预定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摩擦片润滑装置,其中
在所述套筒的内径侧设置有行星齿轮,以及
所述行星齿轮由来自形成于轴中的润滑剂通路的润滑剂润滑。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摩擦片润滑装置,其中
所述毂部与所述套筒在所述毂部与所述套筒的第一端部处彼此一体地固定,使得所述预定间隙封闭,并且所述套筒的第二端部从所述毂部的第二端部以预定长度突出,以及
所述喷嘴设置成将所述润滑剂喷射到以所述预定长度突出的所述套筒的外径侧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摩擦片润滑装置,其中
在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的靠近发动机输出轴侧的一侧设置有电动马达和离合器,
所述摩擦接合元件是至少在所述自动变速器处于第一档时接合的制动器,
所述制动器被执行滑动控制,使得在所述发动机由所述电动马达起动时,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入单元的旋转与输出单元的旋转之间的差异得以吸收,以及
所述润滑剂与所述制动器的所述滑动控制的正时同步地从所述喷嘴处排放。
CN2012800042766A 2011-02-23 2012-01-23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摩擦片润滑装置 Pending CN1032703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7170A JP5382030B2 (ja) 2011-02-23 2011-02-23 自動変速装置の摩擦板潤滑装置
JP2011-037170 2011-02-23
PCT/JP2012/051339 WO2012114806A1 (ja) 2011-02-23 2012-01-23 自動変速装置の摩擦板潤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70345A true CN103270345A (zh) 2013-08-28

Family

ID=46651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42766A Pending CN103270345A (zh) 2011-02-23 2012-01-23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摩擦片润滑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15125B2 (zh)
JP (1) JP5382030B2 (zh)
CN (1) CN103270345A (zh)
DE (1) DE112012000267T5 (zh)
WO (1) WO201211480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3691A (zh) * 2015-11-24 2017-05-31 美国轮轴制造公司 有中央润滑剂供给和润滑剂排放能力的多片式摩擦离合器
CN107289118A (zh) * 2017-06-20 2017-10-24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用于制动器内毂的行星排齿圈润滑结构和润滑方法
CN111140646A (zh) * 2018-11-06 2020-05-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52414B2 (ja) * 2012-02-27 2015-01-14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DE102012010322A1 (de) * 2012-05-21 2013-11-21 Getrag Getriebe- Und Zahnradfabrik Hermann Hagenmeyer Gmbh & Cie Kg Kühlanordnung und Kühlverfahren für KFZ-Antriebsstrang
CN104100657B (zh) * 2013-04-11 2018-01-23 内蒙古欧意德发动机有限公司 齿毂、液力自动变速器及汽车
JP6289239B2 (ja) * 2014-04-17 2018-03-07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摩擦締結要素における潤滑構造
JP6265152B2 (ja) 2015-03-02 2018-01-2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グリース塗布方法及び塗布装置、並びに、ウォーム減速機の製造方法、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製造方法、自動車の製造方法及び産業機械の製造方法
DE102017203541B3 (de) 2017-03-03 2018-06-21 Audi Ag Antriebsvorrichtung und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Antriebsvorrichtung
JP6274342B1 (ja) * 2017-04-20 2018-02-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変速機
JP6384585B1 (ja) * 2017-12-13 2018-09-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変速機
JP2019129608A (ja) * 2018-01-24 2019-08-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CN111230010B (zh) * 2020-01-17 2020-09-08 荣成华东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压力机制动器润滑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45819A (ja) * 1998-11-06 2000-05-26 Nsk Warner Kk 湿式多板クラッチ
CN1712263A (zh) * 2004-06-21 2005-12-28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 转矩传递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动力传动系
DE102005007686A1 (de) * 2005-02-19 2006-08-31 Zf Friedrichshafen Ag Kühlölzuführung für ein nasslaufendes Schalt-bzw. Anfahrelement
CN101346554A (zh) * 2006-02-24 2009-01-14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摩擦接合装置
WO2009008192A1 (ja) * 2007-07-06 2009-01-15 Aisin Aw Co., Ltd. 自動変速機の潤滑油供給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13932A (en) * 1955-10-04 1959-11-24 Mcculloch Motors Corp Variable speed planetary type drive
JPS4517480Y1 (zh) * 1965-04-26 1970-07-17
US4630494A (en) * 1985-02-26 1986-12-23 Kemper Yves J Radially oriented nutational traction drive transmission
JP3661799B2 (ja) * 1995-03-07 2005-06-22 光洋精工株式会社 一方向クラッチの潤滑装置
JP2002031217A (ja) * 2000-07-12 2002-01-31 Dainatsukusu:Kk 湿式摩擦係合装置の冷却構造
JP4770331B2 (ja) * 2005-08-22 2011-09-14 マツダ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クラッチの潤滑構造
JP5155825B2 (ja) * 2008-11-14 2013-03-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筒状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摩擦係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45819A (ja) * 1998-11-06 2000-05-26 Nsk Warner Kk 湿式多板クラッチ
CN1712263A (zh) * 2004-06-21 2005-12-28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 转矩传递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动力传动系
DE102005007686A1 (de) * 2005-02-19 2006-08-31 Zf Friedrichshafen Ag Kühlölzuführung für ein nasslaufendes Schalt-bzw. Anfahrelement
CN101346554A (zh) * 2006-02-24 2009-01-14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摩擦接合装置
WO2009008192A1 (ja) * 2007-07-06 2009-01-15 Aisin Aw Co., Ltd. 自動変速機の潤滑油供給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3691A (zh) * 2015-11-24 2017-05-31 美国轮轴制造公司 有中央润滑剂供给和润滑剂排放能力的多片式摩擦离合器
CN106763691B (zh) * 2015-11-24 2019-07-12 美国轮轴制造公司 有中央润滑剂供给和润滑剂排放能力的多片式摩擦离合器
CN107289118A (zh) * 2017-06-20 2017-10-24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用于制动器内毂的行星排齿圈润滑结构和润滑方法
CN111140646A (zh) * 2018-11-06 2020-05-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
CN111140646B (zh) * 2018-11-06 2023-03-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11322A1 (en) 2012-08-23
JP2012172798A (ja) 2012-09-10
US8715125B2 (en) 2014-05-06
DE112012000267T5 (de) 2013-09-19
JP5382030B2 (ja) 2014-01-08
WO2012114806A1 (ja) 201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0345A (zh)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摩擦片润滑装置
WO2012132723A1 (ja) ハイブリッド駆動装置
US9933066B2 (en) Vehicle drive transfer apparatus
US9677646B2 (en) Drive device that transfers rotation of at least one of a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o an oil pump
US10160305B2 (en) Hybrid drive device
US8337171B2 (en) Pump drive system
DE102013201200B4 (de) Modulare Antriebsstrangkomponente für Hybridelektrofahrzeuge
JP5557044B2 (ja) ハイブリッド駆動装置
US7025704B2 (en) Planetary gear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02661377B (zh) 一种液力变矩器
KR20070100808A (ko) 플래니터리 기어의 윤활장치
CN104773060B (zh) 用于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的模块化动力传动系统组件
CN103711898A (zh) 用于为变速器控制元件供给流体的系统
JP2012180867A (ja) 自動変速装置の潤滑装置
JP3747913B2 (ja) 摩擦係合装置の潤滑構造
KR20070076818A (ko) 자동변속기 유성기어의 윤활유 공급장치
CN105473902A (zh) 动力传递装置
JP2013096559A (ja) 変速装置
US20210148416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US20180010650A1 (en) Transfer Case With Disconnect Lubrication
JP2010185557A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湿式摩擦係合装置
KR101836826B1 (ko) 자동 변속장치
JPS61184274A (ja) 自動変速機の潤滑装置
JP2001032915A (ja) 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構造
CN104500699B (zh) 湿式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