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9528B - 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9528B
CN103269528B CN201310162366.4A CN201310162366A CN103269528B CN 103269528 B CN103269528 B CN 103269528B CN 201310162366 A CN201310162366 A CN 201310162366A CN 103269528 B CN103269528 B CN 1032695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heating
composite electric
polymer composite
macromolecule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623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9528A (zh
Inventor
李春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9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95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95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95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其用途。本发明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特征在于,包括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和承载这种涂料的基材,所述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包括100重量份的高分子树脂基料、1~50重量份的导电填料、1~30重量份的助剂和100~600重量份的溶剂,所述导电填料选自导电碳黑、导电石墨、碳纤维、金属粉、金属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基材为薄的、柔性的且适合于涂覆涂料性物体的材料;所述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适合在0~160℃以内的低温加热领域内应用,尤其适合应用于建筑物供暖、动植物的加热和保温、物品烘烤干燥以及远红外理疗保健等方面。

Description

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其用途
本申请是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1年8月12日,申请号为201110231697.X,发明名称为《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其用途》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其用途。这种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属于低温电热材料,在0~160℃以内的低温加热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电热材料应用领域利用电热合金丝进行加热已具有相当长的历史了。但因其电热转换效率低,仅50%~70%、易氧化变脆而断裂、抗震性能差等缺点,加之其功率密度极大,只适合在高温加热或中高温加热领域应用,且只适合在加热空间相对较小、加热目的物相对固定和电热材料易于维护和更换的场合。
为了克服电热合金丝的缺点,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开发出了多种电热材料,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尤其在有机化学领域,结构型高分子导电材料和复合型高分子导电材料的发现,使电加热领域得以迅猛、快速发展,且应用范围迅速扩大,甚至发展并触及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结构型高分子导电材料是以具有共轭双键的高分子材料,经掺杂制备的高性能导电材料,其导电率、性能优异,有些材料的电导率甚至超过金属材料,但其成本昂贵、加工困难,大规模商品化应用仍存在众多技术难题。
复合型高分子导电材料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连续相,以无机导电粉末(碳黑、石墨、金属等)、导电纤维(碳纤维、金属纤维)、碳纳米管等为分散相,按不同的原材料及配方,经过相应的加工工艺制造而成的。它大概可以表现为导电橡胶、导电塑料、导电油墨、导电涂料、导电粘接剂等形式。上述形式的复合导电材料有其各自的特点以及适用性。例如,导电橡胶和导电塑料主要用作抗静电和电磁屏蔽制品,当作为电热材料使用时,由于这两种材料的耐温性能有限,致使其只适合在0~100℃以内的范围工作,且极易因过热而使电气性能衰减;众所周知任何材料的热阻是与其厚度成正比的,由于导电橡胶和导电塑料很难加工成薄膜状,因此,其电热转换效率必然会随材料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导电粘接剂是为了高性能电气连接而制备的,它具备的特性应是高电导率、高导热性和高粘接性能。导电油墨非常适合制作膜状电热材料,但它由于制作工艺(印刷方式)及其材料结构的原因,使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承载基材表面的平整度要求较严、有效发热区域非100%、导电油墨的印刷量可调范围较窄使其产品电热性能的可调性较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复合型高分子导电材料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厚度为0.2~2mm、电阻值范围易于调整、适用电压(交流、直流)范围广泛、电热转换率高、适用于0~160℃范围以内的低温加热应用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和承载这种涂料的基材,所述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包括100重量份的高分子树脂基料、1~50重量份的导电填料、1~30重量份的助剂和100~600重量份的溶剂;所述基材为薄的、柔性的且适合于涂覆涂料性物体的材料。
所述基材为塑料薄膜、玻璃纤维布、无纺布、化纤布或棉本色布。
所述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包括的高分子树脂基料选自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
所述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包括的导电填料选自导电碳黑、导电石墨、碳纤维、金属粉、金属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的导电碳黑为导电填料中的必要成分(在本发明中也称作主导电填料),其余均为辅助导电填料。
所述的导电碳黑为特导电碳黑、超导电碳黑或乙炔碳黑,且在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中的配合量为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高分子树脂基料不得少于3重量份,优选的配合量为3~3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的配合量为5~28重量份。
所述的辅助导电填料中的导电石墨平均粒径是介于1~50μm之间,其在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中的配合量为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高分子树脂基料为0~45重量份,优选的配合量为0~32重量份,进一步优选的配合量为0~25重量份。
所述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包括的助剂为偶联剂、增塑剂、稳定剂、分散剂、润滑剂和其它助剂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的偶联剂为KH550、KH570、A151、OFS-6020、DL60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其在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中的配合量为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高分子树脂基料为0.1~10重量份,优选的配合量为0.3~6重量份,进一步优选的配合量为0.5~3重量份。
所述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或二苯甲酸二乙二醇酯,其在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中的配合量为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高分子树脂基料为0.1~20重量份,优选的配合量为1~1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的配合量为3~12重量份。
所述的分散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Tween20、Tween40、Tween60或Tween80,其在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中的配合量为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高分子树脂基料为0.1~10重量份,优选的配合量为0.1~6重量份,进一步优选的配合量为0.3~3重量份。
本发明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主导电填料、辅助导电填料和所述其它助剂的金属氧化物有着非常好的润湿和分散作用,在与润滑剂如硬脂酸的配合作用下,既能缩短制备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时间,也能使电热涂料均匀分布的状态保持更长的时间。详细情况可见实施例1和对比例1。
所述的润滑剂为石蜡、聚乙烯蜡或硬脂酸,其在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中的配合量为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高分子树脂基料为0.1~10重量份,优选的配合量为0.5~7重量份,进一步优选的配合量为0.8~5重量份。
所述的其它助剂为钙、镁、铝、锡、锌、钛、钡金属氧化物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其纯度应为95%以上,在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中的配合量为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高分子树脂基料为0.1~20重量份,优选的配合量为0.5~1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的配合量为1~8重量份。
上述其它助剂的金属氧化物借助其具备半导体的特性,在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中可协同配合主、辅导电填料,提高本发明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电性能。详细情况可见实施例4和对比例2。
所述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包括的溶剂选自甲苯、二甲苯、丙酮、甲乙酮、乙醇、丙醇、醋酸乙酯、醋酸丁酯。
所述基材中,玻璃纤维布、化纤布或棉本色布可以是预织入电极基材,所述预织入电极基材在其织布过程中,用导电细丝成组取代上述织物指定位置的经向纤维而成;所述导电细丝选自金属纤维、金属丝复合棉纱或金属细丝,直径为0.03~0.5mm;所述成组为5~100棵导电细丝紧邻并排组成一组,每一组导电细丝构成所述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一条导电电极;所述导电电极的宽度为3~15mm,在所述预织入电极基材上是以2的倍数成对出现,每对电极外沿的距离(右侧电极的右边与左侧电极的左边之间的距离)为30~600mm。具有预织入电极基材的结构可见图1。
本发明通过对预织入电极基材结构的灵活调整,如,改变每对电极外沿的距离,即可使把一种配方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以同样的涂布量施加在相同面积所述基材上,而获得具有不同电阻值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此外,对预织入电极基材纤维直径、导电细丝直径的调整以及上述织物经向和纬向纤维密度的调整,可方便获得不同厚度以及不同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承载量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
本发明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是纯电阻性材料,通电时流经材料的电流几乎全部转化为焦耳热,并无光能和电感性损耗;此外,本发明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厚度大大小于导电橡胶和导电塑料,发出的热量能更有效地散发出来,再者,其有效发热区域为100%,因此,具有更高的电热转换率。
上述若干特点再加上对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配方的灵活调整,更能充分体现了本发明所述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电阻值范围便于调整、材料厚度易于改变、适用电压范围广泛、电热转换率高的多种优势,使之适用于0~160℃范围以内的低温加热的广泛应用。
所述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确称取导电填料置于容器中,并依次加入经准确称量的助剂和足以充分浸润上述导电填料和助剂的量的部分溶剂;
b)经充分浸润后,准确加入成溶液状态的高分子树脂基料,并进行适当地搅拌;
c)加入剩余的溶剂,进行充分搅拌,使各组分得于充分混合;
d)用高剪切分散乳化机对上述混合物进行高速分散与研磨,时间15~30分钟,制得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
e)将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均匀地涂覆在所述的基材上,涂覆量以湿重计为50~600g/m2,经60~120℃温度的烘烤,时间3~30分钟,即得到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
为了使测试本发明不同型号规格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标准化,本发明把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测试样品尺寸统一定为10×10cm,并使用如图2所示的方式进行电阻值测量。
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产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以及方便、易调的电气性能,特别适合于0~160℃范围以内低温加热的应用。其主要技术指标为:
a)宽度:20~600mm;
b)长度:50~8000mm;
c)厚度:0.2~2.0mm;
d)正常工作温度:0~160℃;
e)电阻值:100~40000Ω/10×10c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预织入电极基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测试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试样电阻值的示意图。
图3为600W/m2样品膜片(100×25cm)通电温升变化图。
图4为150W/m2样品膜片(50×50cm)通电温升变化图。
图5为250W/m2样品膜片(50×25cm)通电温升变化图。
图6为200W/m2样品膜片(100×25cm)持续通电阻值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及对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在以下各实施例中,各组分的配合量均为重量份。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内容对本发明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发明的预织入电极基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预织入电极基材1为玻璃纤维布、化纤布或棉布,电极带2为金属纤维、金属丝复合棉纱或金属细丝。
图2为测试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试样电阻值以及通电温升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试样4为涂覆了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基材,尺寸为100×100mm;电极5、6、7、8为紫铜板镀锡或锌,尺寸为100×6×3mm,电极5和6以及7和8通过导线11做可靠的电气连接并夹住4的相对两侧的边沿,且其外沿与4外沿平齐;导线9、10用于测试试样4电阻值的引线。
实施例1
1)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方按重量份计如下所示:
聚氨酯树脂(NIPPOLAN2301,NipponPolyurethaneIndustryCo.,Ltd.)100份,乙炔碳黑5.3份,氧化镁(纯度≥95%)3.5份,氧化锌(纯度≥95%)3.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9份,硬脂酸1.8份,分散剂(Tween20)0.8份,溶剂(醋酸乙酯,纯度≥95%)270份。
2)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制方法如下:
a)准确称取导电填料(乙炔碳黑)、其它助剂(氧化镁、氧化锌)、分散剂(Tween20)、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润滑剂(硬脂酸)置于容器中;
b)称取约三分之二溶剂(醋酸乙酯),加入上述容器中;
c)上述物料经充分浸润后,准确称量并加入高分子树脂基料(聚氨酯树脂);
d)加入剩余三分之一溶剂,进行充分搅拌,使各组分得于充分混合;
e)用高剪切分散乳化机对上述混合物进行高速分散与研磨,时间25分钟,制得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
3)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制作方法如下:
将上述电热涂料均匀地涂覆在作为基材的21支纱棉本色布上,干燥前的涂覆量即以湿重计的涂覆量约为300g/m2,经约80℃温度的烘烤约10分钟,即得到厚度约为0.5mm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
4)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试样阻值的测试方法如下:
a)将步骤3)制成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裁成10×10cm规格;
b)按图2的方法,用电极5和6、7和8夹住电热材料两端的位置;
c)用准确度不低于0.5%的数字万用表测量导线9、10之间的电阻值并记录。
测试结果:阻值R=35.5kΩ。
电热涂料放置一周后无明显分层现象。
对比例1
对比例1的配方与实施例1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中润滑剂(硬脂酸)和分散剂(Tween20)的配合量均为0份。
结果: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制方法中e)项需用约40分钟的时间才将涂料分散均匀。电热涂料放置24小时后已能明显观察到分层现象。
实施例2至实施例5
实施例2至实施例5的配方与实施例1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中乙炔碳黑的配合量为6份;实施例3中,乙炔碳黑为6份,导电石墨为6份;实施例4中,乙炔碳黑为6份,导电石墨为10.5份;实施例5中,乙炔碳黑为8份。
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制方法和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制作方法以及试样阻值的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测试结果:
实施例2,阻值R=10.8kΩ;实施例3,阻值R=4310Ω;实施例4,阻值R=3660Ω;实施例5,阻值R=3560Ω。
对比例2
对比例2的配方与实施例4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2中其它助剂(氧化镁、氧化锌)的配合量为0份。
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制方法和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制作方法以及试样阻值的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测试结果:
对比例2,阻值R=3750Ω。其阻值比实施例4的阻值大90Ω。
实施例6、实施例7和实施例8
实施例6、实施例7和实施例8的配方与实施例1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6中乙炔碳黑的配合量为8份,导电石墨为12份;实施例7中,乙炔碳黑为20份,导电石墨为4份;实施例8中,乙炔碳黑为18份,导电石墨为8份;此外,这三个实施例中,其它助剂(氧化镁、氧化锌)的配合量为4份,溶剂(醋酸乙酯)的配合量为260份。
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制方法和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制作方法以及试样阻值的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测试结果:
实施例6,阻值R=1310Ω;实施例7,阻值R=440Ω;实施例8,阻值R=400Ω。
实施例9
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方按重量份计如下所示:
聚氨酯树脂(WHT-6320,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100份,乙炔碳黑21.5份,导电石墨14份,氧化镁(纯度≥95%)3.2份,氧化锌(纯度≥95%)3.2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份,硬脂酸1.6份,分散剂(Tween20)0.7份,溶剂(甲乙酮)350份。
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制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9中的烘烤温度为120℃,时间约20分钟。
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制方法和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制作方法以及试样阻值的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测试结果:阻值R=350Ω。
实施例10
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方按重量份计如下所示:
聚氨酯树脂(NIPPOLAN2301)100份,乙炔碳黑8.3份,氧化镁(纯度≥95%)3.3份,氧化锌(纯度≥95%)3.3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7.5份,硬脂酸1.5份,分散剂(Tween20)0.6份,溶剂(醋酸乙酯,纯度≥95%)240份。
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制方法和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制作方法以及试样阻值的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测试结果:阻值R=2630Ω。
实施例11和实施例12
实施例11和实施例12的配方与实施例10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1中导电石墨为6.5份;实施例12中,导电石墨为13.3份;实施例12中,溶剂(醋酸乙酯)的配合量为200份。
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制方法和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制作方法以及试样阻值的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测试结果:
实施例11,阻值R=1320Ω;实施例12,阻值R=860Ω。
实施例13
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方按重量份计如下所示:
聚氨酯树脂(NIPPOLAN2301)100份,乙炔碳黑8.6份,氧化镁(纯度≥95%)2.8份,氧化锌(纯度≥95%)2.8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7份,硬脂酸1.5份,分散剂(Tween20)0.6份,溶剂(醋酸乙酯,纯度≥95%)165份。
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制方法和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制作方法以及试样阻值的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测试结果:阻值R=1930Ω。
实施例14、实施例15和实施例16
实施例14、实施例15和实施例16的配方与实施例13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4中导电石墨为2.9份;实施例11中导电石墨为6份;实施例12中导电石墨为11.5份。
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制方法和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制作方法以及试样阻值的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测试结果:
实施例14,阻值R=1290Ω;实施例15,阻值R=1000Ω;实施例16,阻值R=730Ω。
实施例17
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方按重量份计如下所示:
聚氨酯树脂(IROSTICS6558,HUNTSMAN)100份,乙炔碳黑16份,导电石墨17份,氧化镁(纯度≥95%)2.8份,氧化锌(纯度≥95%)2.8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6份,硬脂酸1.2份,分散剂(Tween20)0.5份,溶剂(甲乙酮)360份。
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制方法和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制作方法以及试样阻值的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测试结果:阻值R=420Ω。
实施例18
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方按重量份计如下所示:
聚氨酯树脂(NIPPOLAN2301)100份,乙炔碳黑19份,导电石墨13.5份,氧化镁(纯度≥95%)2.5份,氧化锌(纯度≥95%)2.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6份,硬脂酸1.2份,分散剂(Tween20)0.5份,溶剂(醋酸乙酯,纯度≥95%)260份。
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制方法和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制作方法以及试样阻值的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测试结果:阻值R=260Ω。
实施例19
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方按重量份计如下所示:
聚氨酯树脂(NIPPOLAN2301)100份,乙炔碳黑15份,导电石墨15份,氧化镁(纯度≥95%)2.5份,氧化锌(纯度≥95%)2.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6份,硬脂酸1.2份,分散剂(Tween20)0.5份,溶剂(醋酸乙酯,纯度≥95%)260份。
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制方法和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制作方法以及试样阻值的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测试结果:阻值R=330Ω。
实施例20、实施例21和实施例22
实施例20、实施例21和实施例22的配方与实施例19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这三个实施例中乙炔碳黑的配合量为17.5份;导电石墨的配合量,在实施例20中为0份,实施例21为5份;实施例22中为10份。
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的配制方法和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制作方法以及试样阻值的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测试结果:
实施例20,阻值R=560Ω;实施例21,阻值R=450Ω;实施例22,阻值R=360Ω。
从以上实施例可以确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容易地获得电阻值范围易于调整的电热材料。由于采用电热涂料涂布到基材上的方式获得电热材料,因此可以调整电热膜的厚度,从而获得电热转换率高的电热材料。
下面,采用实施例5和实施例11的涂料,涂布在基材上,测定特定条件下的发热温度。
通电温升实验
本实验采用以预织入电极基材作为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基材来实现。预织入电极基材的基本结构如下:织物纤维为21支棉纱线,经纱和纬纱的密度均为200根/10cm;导电电极由36棵直径为0.08mm的细铜丝构成,电极宽度约6mm;电极外沿之间距离有两种规格,一种是22cm,另一种是44cm。
将与实施例11相同的涂料,涂布在电极外沿之间距离为22cm的基材上,取长100cm的一片为样品,通入220V的电压,形成功率密度约为600W/m2的电热膜。在25℃室温条件下测定温度的结果,经过10分钟温度达到90℃,一直通电24小时,结果温度一直稳定在95度左右。结果见图3。
将与实施例11相同的涂料,涂布在电极外沿之间距离为44cm的基材上,调取长50cm的一片为样品,通入220V的电压,形成功率密度约为150W/m2的电热膜。在25度室温条件下测定温度的结果,经过10分钟温度达到42度,一直通电24小时,结果温度一直稳定在40度左右。结果见图4。
将与实施例5相同的涂料,涂布在电极外沿之间距离为22cm的基材上,取长50cm的一片为样品,通入220V的电压,形成功率密度约为250W/m2的电热膜。在25度室温条件下测定温度的结果,经过10分钟温度达到50度,一直通电24小时,结果温度一直稳定在52度左右。结果见图5。
持续通电实验
本实验采用的基材与通电温升实验的相同。
将与实施例3相同的涂料,涂布在电极外沿之间距离为22cm的基材上,取长100cm的一片为样品,通入220V的电压,形成功率密度约为200W/m2的电热膜。将样品膜片平放保温材料上,持续不间断通电,实验前样品膜片的电阻值为:1045Ω,在持续通电600天后测量其电阻值为:1014Ω。结果见图6。

Claims (18)

1.一种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和承载这种涂料的基材,所述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高分子树脂基料含有1~50重量份的导电填料、1~30重量份的助剂和100~600重量份的溶剂;所述基材为薄的、柔性的且适合于涂覆涂料性物体的材料;
所述溶剂为甲苯、二甲苯、丙酮、甲乙酮、乙醇、丙醇、醋酸乙酯或醋酸丁酯;
所述高分子树脂基料选自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
所述导电填料选自导电碳黑、导电石墨、碳纤维、金属粉、金属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的导电碳黑为导电填料中的必要成分,其余均为辅助导电填料;
所述导电碳黑为特导电碳黑、超导电碳黑或乙炔碳黑;其配合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高分子树脂基料为3重量份以上;
所述辅助导电填料的配合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高分子树脂基料为0~4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塑料薄膜、玻璃纤维布、无纺布、化纤布或棉本色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电填料为导电石墨,该导电石墨的平均粒径为1~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偶联剂、增塑剂、稳定剂、分散剂、润滑剂和其它助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KH550、KH570、A151、OFS-6020、DL60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偶联剂在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中的配合量为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高分子树脂基料为0.1~10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或二苯甲酸二乙二醇酯;所述增塑剂在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中的配合量为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高分子树脂基料为0.1~20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Tween20、Tween40、Tween60或Tween80;所述分散剂在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中的配合量为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高分子树脂基料为0.1~10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石蜡、聚乙烯蜡或硬脂酸;所述润滑剂在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中的配合量为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高分子树脂基料为0.1~10重量份。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助剂为钙、镁、铝、锡、锌、钛、钡的氧化物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其它助剂在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中的配合量为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高分子树脂基料为0.1~20重量份。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是作为织物的玻璃纤维布、化纤布或棉本色布,并且是预织入电极基材,所述预织入电极基材是在其织布过程中,用导电细丝成组取代上述织物指定位置的经向纤维而成;所述导电细丝选自金属纤维、金属丝复合棉纱或金属细丝,直径为0.03~0.5mm;所述成组为5~100棵导电细丝紧邻并排组成一组,每一组导电细丝构成所述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一条导电电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电极的宽度为3~15mm,在所述预织入电极基材上是以2的倍数成对出现,每对电极外沿的距离为30~60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11的任一项所述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适合在0~160℃以内的低温加热应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11的任一项所述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适合应用于建筑物供暖、动植物的采暖及保温、粮食的烘烤干燥以及远红外理疗保健。
14.权利要求1~11的任一项所述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在0~160℃以内的低温加热领域的应用。
15.权利要求1~11的任一项所述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在建筑物供暖、动植物的采暖及保温、粮食的烘烤干燥以及远红外理疗保健中的应用。
16.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导电填料置于容器中,加入助剂和部分溶剂;
b)经充分浸润后,加入高分子树脂基料,并进行搅拌;
c)加入剩余溶剂,进行搅拌至各组分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
d)用高剪切分散乳化机对上述混合物进行高速分散与研磨,时间为15~30分钟,最终制得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
e)将高分子复合电热涂料均匀地涂覆在基材上,涂覆量以湿重计为50~600g/m2,在60~120℃温度烘烤3~30分钟,得到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
17.一种预织入电极基材作为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基材的应用,该预织入电极基材是在织物的织布过程中,用导电细丝成组取代织物的指定位置的经向纤维而成;所述导电细丝选自金属纤维、金属丝复合棉纱或金属细丝,直径为0.03~0.5mm;所述成组为5~100棵导电细丝紧邻并排组成一组,每一组导电细丝构成所述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一条导电电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预织入电极基材作为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的基材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电极的宽度为3~15mm,在所述预织入电极基材上是以2的倍数成对出现,每对电极外沿的距离为30~600mm。
CN201310162366.4A 2011-08-12 2011-08-12 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其用途 Active CN1032695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31697XA CN102300346B (zh) 2011-08-12 2011-08-12 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其用途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31697XA Division CN102300346B (zh) 2011-08-12 2011-08-12 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9528A CN103269528A (zh) 2013-08-28
CN103269528B true CN103269528B (zh) 2016-05-18

Family

ID=4536042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62366.4A Active CN103269528B (zh) 2011-08-12 2011-08-12 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其用途
CN201310160492.6A Active CN103281811B (zh) 2011-08-12 2011-08-12 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其用途
CN201110231697XA Active CN102300346B (zh) 2011-08-12 2011-08-12 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其用途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60492.6A Active CN103281811B (zh) 2011-08-12 2011-08-12 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其用途
CN201110231697XA Active CN102300346B (zh) 2011-08-12 2011-08-12 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32695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2179B (zh) * 2012-03-15 2016-06-29 唐致远 高分子远红外电致发热布及其加热系统
CN102952438B (zh) * 2012-11-13 2014-12-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碳纤维接地网防腐涂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KR20140105640A (ko) 2013-02-22 2014-09-02 (주)엘지하우시스 복사열을 이용한 자동차용 면상 발열체
CN103146324B (zh) * 2013-03-22 2015-01-2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粘接不锈钢和铝合金的导电压敏胶及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3642292B (zh) * 2013-12-03 2016-07-13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一种导电油漆的制备方法、导电油漆及其应用
CN103773239A (zh) * 2014-01-20 2014-05-07 南通钰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电热板用电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7831B (zh) * 2014-04-18 2018-09-07 新材料与产业技术北京研究院 水性电热纳米涂料用组合物及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59340B (zh) * 2014-08-18 2016-04-13 上海热丽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面状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44474B (zh) * 2014-09-15 2016-05-25 王宇 一种远红外电热膜
CN104470004A (zh) * 2014-11-04 2015-03-25 大连果壳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柔性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40249B (zh) * 2015-01-23 2016-06-15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致发热功能复合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4119B (zh) * 2015-02-12 2017-01-11 蒋军闽 一种远红外电热线的生产工艺
CN104774512B (zh) * 2015-04-07 2017-09-1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高性能环保型导电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8184507A (zh) * 2015-04-21 2018-06-22 吴昊 一种农业育苗大棚
CN104837222B (zh) * 2015-05-06 2016-11-16 南京格林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导电发热胶膜制成的导电发热复合板材和其制备方法以及用该复合板材制成的制品
CN105275183B (zh) * 2015-09-10 2018-05-15 浙江康辉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微纳米碳素远红外理疗地板
GB201601370D0 (en) 2016-01-26 2016-03-09 Haydale Graphene Ind Plc Heater
CN105778382A (zh) * 2016-04-11 2016-07-20 苏州甫众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纤维复合发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07493A (zh) * 2016-05-12 2016-10-12 上海朵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基自发热地坪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31981B (zh) * 2016-06-22 2019-04-09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高温电热板的制备方法
CN106189085A (zh) * 2016-07-12 2016-12-07 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电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85959A (zh) * 2018-09-03 2019-01-11 盐城市裕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电热布电采暖系统
CN111549991A (zh) * 2020-05-12 2020-08-18 山东中亿烯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发热墙板模块生产工艺
CN111818675B (zh) * 2020-07-25 2023-05-12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12175B (zh) * 2020-12-16 2022-08-09 深圳市光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投影幕布及其制备工艺
CN115305614A (zh) * 2021-05-07 2022-11-08 浙江南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面料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
CN113099562B (zh) * 2021-05-24 2023-02-07 广东温道百镒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膜、电热板及相应的制造方法
CN114232173A (zh) * 2021-11-23 2022-03-25 余绍芬 一种高压试验大厅电场屏蔽帘及制备工艺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97A (zh) * 1996-01-24 1997-07-30 赵东林 新型防潮、防静电包装材料
CN2600999Y (zh) * 2003-03-04 2004-01-21 朱龙吉 导电纤维发热布
CN101090586A (zh) * 2006-06-16 2007-12-19 清华大学 纳米柔性电热材料及包括该纳米柔性电热材料的加热装置
CN101148549A (zh) * 2006-09-20 2008-03-26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基于TiB2的导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35175B1 (ko) * 2004-03-29 2005-12-09 주식회사 센테크 카본유연성 발열구조체 제조용 전도성 조성물과 이를 이용한 카본유연성 발열구조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97A (zh) * 1996-01-24 1997-07-30 赵东林 新型防潮、防静电包装材料
CN2600999Y (zh) * 2003-03-04 2004-01-21 朱龙吉 导电纤维发热布
CN101090586A (zh) * 2006-06-16 2007-12-19 清华大学 纳米柔性电热材料及包括该纳米柔性电热材料的加热装置
CN101148549A (zh) * 2006-09-20 2008-03-26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基于TiB2的导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9528A (zh) 2013-08-28
CN102300346A (zh) 2011-12-28
CN103281811B (zh) 2016-03-23
CN103281811A (zh) 2013-09-04
CN102300346B (zh) 2013-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9528B (zh) 高分子复合电热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其用途
Wang et al. Electrical actuation and shape memory behavior of polyurethane composites incorporated with printed carbon nanotube layers
Chu et al. Smart conducting polymer composites having zero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ance
Celle et al. Highly flexible transparent film heaters based on random networks of silver nanowires
Rahman et al. Conductive cotton textile from safely functionalized carbon nanotubes
CN106700113B (zh) 一种透明加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94596B1 (ko) 탄소나노튜브를 포함하는 면상 발열체 페이스트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108906B (zh) 利用炭纳米管的ntc特性减少的ptc元件用导电性聚合物组合物
Xia et al. A low-cost and high-efficiency electrothermal composite film composed of hybrid conductivity fillers and polymer blends matrix for high-performance plate heater
Heo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n black/pitch-based carbon fiber paper composites for gas diffusion layers
CN107592685B (zh) 一种制备双发热层石墨烯电热膜的方法
KR20080030410A (ko) 면상발열체용 도전성 잉크조성물 및 이 조성물을 이용한면상발열체
Lee et al. Cost-effective and highly efficient surface heating elements using high thermal conductive carbon fibers
Xiao et al. Polybenzimidazole/conductive carbon black composite driven at low voltage for high-temperature heaters
CN202276478U (zh) 用于电热体的预织入电极基材、电热体
Li et al. Electrospun carbon nanofiber-based flexible films for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with adjustable resistance, ultrafast heating rate, and high infrared emissivity
CN102268165A (zh) 一种碳纳米管/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KR20140114187A (ko) 표면이 평탄화된 코팅원단시트를 적용한 면상발열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Li et al. Flexible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with enhanced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mechanical performance for thermal management
Liu et al. Glass fiber reinforced graphite/carbon black@ PES composite films for high-temperature electric heaters
Wang et al. Utility of whiskerized carbon fabric surfaces in resistive heating of composites
Wang et al.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expanded graphite/poly (styrene-co-acrylonitrile) composites
CN112888095B (zh) 一种无机复合电热膜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Yu et al. Studies on preparation and thermal control behavior of hybrid fillers/binary-polymer composites with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characteristic
CN111542140B (zh)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膜的便携式电热元件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