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3419A - 二甲双胍与5-甲基四氢叶酸药物组合物的新用途 - Google Patents

二甲双胍与5-甲基四氢叶酸药物组合物的新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3419A
CN103263419A CN2013102078985A CN201310207898A CN103263419A CN 103263419 A CN103263419 A CN 103263419A CN 2013102078985 A CN2013102078985 A CN 2013102078985A CN 201310207898 A CN201310207898 A CN 201310207898A CN 103263419 A CN103263419 A CN 103263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formin
group
mtf
rat
diabe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078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磊
陈光亮
徐希平
徐欣
田敏卿
秦献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SA PHARMED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SA PHARME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SA PHARMED Ltd filed Critical AUSA PHARMED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078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634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63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34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有药用剂量的二甲双胍、药用剂量5-甲基四氢叶酸的药物组合物用于制备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并发症中的用途;其中,二甲双胍剂量为250~1000mg,5-甲基四氢叶酸剂量为0.4~1.6mg。本发明的优点是:在有效降血糖的基础上,该药物组合物具有明显的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有益效果,因此有利于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降低病残、病死率。

Description

二甲双胍与5-甲基四氢叶酸药物组合物的新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用剂量的二甲双胍、5-甲基四氢叶酸所组成的药物组合物用于制备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并发症中的用途。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据调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推算全国糖尿病患者约有9240万人【Yang W,et al.Prevalence ofdiabetes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N Engl JMed.2010;362:1090-1101】。可见,糖尿病已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随着病程延长,容易并发全身神经、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等,并可导致心、脑、肾、神经及眼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患者从葡萄糖糖耐量正常、经过糖耐量减低进入糖尿病,往往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期(约7~11年)。由于长期高血糖而没有临床症状,待确诊时大约半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存在。一般认为,糖耐量减低患者虽然不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但是已有血管病变的迹象,而一旦进入糖尿病阶段,微血管、大血管和神经病变发生率随着病程迁延而迅速发展。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来自各种并发症。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的报道,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依次为:肾脏病(微血管病变)33.6%、高血压31.9%、视网膜病变(微血管病变)24.3%、心血管病15.9%、脑血管病12.2%、下肢血管病(微血管病变)5.0%,总患病率73.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慢性并发症调查组.全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10年回顾性调查分析.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232-237】。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糖尿病症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二甲双胍(metformin)属于双胍类降血糖药物,该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胰岛外组织,增强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肝脏内糖异生,增加靶细胞中胰岛素受体数目和对胰岛素的亲和力,从而产生降血糖作用。该类药物还包括苯乙双胍(phenformin)、丁二胍(bufonamin),但二者易致乳酸酸中毒,现已基本淘汰。美国糖尿病学会颁布的“糖尿病临床指南(2007年版)”强调高血糖的控制策略: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应用二甲双胍作为起始治疗,二甲双胍作为一线治疗药物贯穿治疗全程,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作为最终治疗。
在几十年的临床应用中,二甲双胍突出的问题仍旧是它的副作用。二甲双胍虽然较少引起乳酸酸中毒,但胃肠道反应十分明显,常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引起腹泻,在长期治疗中会导致肠内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吸收障碍,导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叶酸水平降低。专利“叶酸二甲双胍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0610149044.6)主要针对二甲双胍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问题,其组合物用途为降血糖、多囊卵巢综合症和减肥;本发明人申报的另一专利“预防或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制剂”(专利号:CN200510082929.4)涉及含有双胍类降糖药物和B族维生素的化合物,其用途是预防或治疗代谢综合征,两个专利的用途均未涉及糖尿病血管病变。从另一角度看,目前市场上治疗糖尿病的降糖药物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但大多侧重于纠正高血糖状态和代谢紊乱,忽略了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防治。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特征是基底膜增厚并有透明样物质沉积,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脏、神经组织及下肢末端等。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形成的大致过程为:微循环功能性改变→内皮损伤→基底膜增厚→血液粘滞及血小板聚集→微血栓形成和血管闭塞。其中,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一种较早表现。当基底膜增厚严重时,受累微细血管可部分或全部阻塞,引起组织缺氧。糖尿病性肾病的基底膜增厚可引起弥漫性结节性肾小球硬化,或完全性玻璃样变,最终导致尿毒症。视网膜微血管基底膜增厚会引起出血、增殖以至双目失明。内皮细胞损伤在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中也起重要作用:反复的内皮细胞死亡和再生可引起基底膜增厚,血管口径缩小,内壁粗糙,弹性及收缩力减弱,结果导致微循环血流动力学障碍及组织缺氧。
5-甲基四氢叶酸是叶酸的天然活性形式,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经人体肠道吸收,并可由尿排出体外,在体内很少蓄积,也不会因此而发生中毒。由于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的储存很少,所以必须经常从体外摄取,才能满足机体营养和代谢需要。流行病学调查【Hao L,et al.High prevalence of hyperhomocysteinemia in Chinese adults isassociated with low folate,vitamin B-12,and vitamin B-6status.J.Nutr.2007,137:407-413】显示,我国成年人群中存在血液同型半胱氨酸高水平、叶酸低水平的现象,而研究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血管栓塞性疾病的危险性升高有关,补充叶酸可能减少血管事件的发生【Wang X,et al.Efficacy of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in strokeprevention:a meta analysis.Lancet,2007,369:1876-1882】。
如前述,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是防止或延缓各种并发症,尤其是血管并发症,从而降低病残、病死率。糖尿病并发症重在预防,寻找既能降血糖又能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是目前最理想的选择。因此,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积极干预与糖尿病并存的血管病变危险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二甲双胍药效的不足,选择药用剂量的二甲双胍与5-甲基四氢叶酸的药物组合物用于制备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并发症中的用途。该药物组合物在降血糖和血管保护方面均优于二甲双胍单独使用。
所述的“药用剂量”是指具有协同、预防或治疗的药理作用的量。
在本发明中,二甲双胍的药用剂量为250~1500mg,更佳的剂量为250~1000mg。
在本发明中,5-甲基四氢叶酸(5-methyltetrahydrofolate,5-MTF)的药用剂量为0.1~5mg,更佳的剂量是0.4~1.6mg。
发明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5-MTF单用有轻度降血糖作用,当与二甲双胍合用时,能增强后者的降血糖作用。这一结果提示,在该药物组合物中可以适当减少二甲双胍的用量,从而可以降低其胃肠道副作用。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普通片剂、双层片剂、多层片剂、缓释片剂、单室控释片剂、双室控释片剂、微孔型控释片剂、舌下含片、口腔速崩片、分散片、肠溶片、颗粒剂、丸剂、肠溶胶囊、延迟释放片、定时/位释放片、普通胶囊、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含有微丸或小片的胶囊、含有微丸或小片的pH依赖型胶囊、口服液、膜剂或贴剂,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将含有二甲双胍和5-MTF的药物组合物制成片剂或胶囊。
术语“药用剂量”是指为达到有效控制或治疗疾病目的,临床医生根据患病个体病情严重程度对患病个体施与药物的剂量。应当理解本发明提供的药物药用剂量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是对本发明的优选,通常情况下,在该剂量优选范围内,该药物能够对患病个体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患病个体是指患有疾病的独立存在的生命体,
在本发明中,生命体尤指人类。应当理解,现有技术中,人类药用剂量或药用剂量范围可与哺乳动物,如大鼠、小鼠等,进行换算以得出适合相应动物适用的药用剂量或剂量范围。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含有药用剂量的二甲双胍、5-MTF的药物组合物的新用途。二甲双胍与5-MTF的联合效果并不是各个活性物质的各自作用的简单加和,而是在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更佳控制的基础上能够防治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并发症的发生,还可减少二甲双胍的用量和副作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凡依照本发明内容进行的任何本领域的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3 制备不同剂量配比的复方二甲双胍5-MTF片(1000片量)
表1 实施例1~3片剂处方组成
Figure BSA00000903881700041
制备工艺:
(1)将原辅料分别过100目筛后备用;
(2)按照表1称取处方量的原辅料混匀备用;
(3)加入粘合剂适量制软材,24目筛制粒,40~45℃干燥;
(4)20目筛整粒;
(5)干颗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含量测定后压片。
实施例4 制备复方二甲双胍5-MTF胶囊(1000粒量)
配方:
Figure BSA00000903881700042
Figure BSA00000903881700051
制备工艺:
(1)将原辅料分别过100目筛后备用;(2)按照上述称取处方量的原辅料混匀备用;(3)加入粘合剂适量制软材,24目筛制粒,40~45℃干燥;(4)20目筛整粒;(5)干颗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含量测定后填充胶囊。每粒含250mg二甲双胍、0.2mg5-MTF。
实施例5 制备复方二甲双胍5-MTF肠溶片(1000片量)
配方:
Figure BSA00000903881700052
制备工艺:
(1)将原辅料分别过100目筛后备用;(2)按照上述称取二甲双胍,聚维酮K30,吐温-80与氢氧化钠溶解于无水乙醇中,作为粘合剂溶液;(3)按照上述称取微晶纤维素(型号pH101)与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加入粘合剂,40~45℃干燥;(4)24目筛整粒;(5)干颗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与滑石粉混匀,含量测定后压素片,然后依次进行隔离层包衣与肠溶包衣。每片含250mg二甲双胍、0.2mg5-MTF。
实施例6 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和血管保护作用
方法:SD大鼠80只,体重200~230g,雌雄各半,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70只分别给予链脲佐菌素(STZ)30mg/kg单次腹腔注射,14d后大鼠尾静脉采血测定血糖水平,大于11.1mmoL/L确定为糖尿病造模成功,取52只,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5-MTF组、二甲双胍+5-MTF组,每组13只,后3组每日给予二甲双胍100mg/kg/d、5-MTF0.08mg/kg/d、二甲双胍+5-MTF(100+0.08mg/kg/d),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按每日2次灌喂,用药或处理时间为8周。8周后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动物,腹主动脉取血测血糖,并按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内皮素(ET)试剂盒说明书分别测定血清SOD、CAT、ET水平。除去中途死亡大鼠,每组测得结果及统计见表2。
结果:见表2。给与糖尿病大鼠药物治疗8周后,二甲双胍、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组大鼠FPG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5-MTF组大鼠FPG无显著性差异,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大鼠的降糖作用强于二甲双胍单用,表明二甲双胍与5-MTF合用有协同降血糖作用。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ET水平升高、SOD、CAT水平降低,提示糖尿病模型合并血管内皮损伤,二甲双胍、5-MTF和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均显示有降低血清ET、升高SOD、CAT的效应,提示二甲双胍与5-MTF合用有协同改善大鼠抗氧化及抗内皮损伤的作用。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以基底膜增厚为基础,血管内皮损伤是基底膜增厚的始动环节之一,且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可进一步促进内皮损伤。血液中ET是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活性物质,是强烈的血管收缩剂,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据文献报道,随糖尿病进展,ET水平逐渐升高,是反映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良好指标。氧自由基是导致内皮损伤的重要因素,而血液中SOD、CAT是清除氧自由基的重要蛋白酶。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初步得出结论:5-MT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不仅具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还具有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
表2-1 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大鼠血糖的作用
Figure BSA00000903881700061
Figure BSA00000903881700062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二甲双胍组比较,P<0.05。
表2-2 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大鼠血管的保护作用
Figure BSA00000903881700071
Figure BSA00000903881700072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二甲双胍组比较,P<0.05。
实施例7 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糖尿病大鼠血管舒张功能的作用
方法:SD大鼠用高脂饮食饲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佐霉素(30mg/kg),4周后测FPG确认大鼠2型糖尿病诱导成功,继续饲以高脂饮食。将56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二甲双胍(75mg/kg/d)组、5-MTF(0.04mg/kg/d)组、二甲双胍+5-MTF(75+0.04mg/kg/d)组,另设正常对照大鼠10只(始终进食普通饲料),每日2次给药。给药10周后复测FPG,腹腔注射30mg/kg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打开腹腔,分离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在腹主动脉分出肠系膜上动脉的上方和下方分别结扎,将一“Y”形管插入肠系膜上动脉,结扎动脉并固定在“Y”形管上,然后沿肠管将肠系膜完整剪下。“Y”形管一端连接于恒温水浴的蠕动泵灌流系统,可交替恒速灌流Krebs液(平衡和冲洗肠系膜血管床)或含药物的Krebs液(给药)。“Y”形管的另一端连接于四道生理记录仪,记录肠系膜血管床内压力(反映血管张力变化)。肠系膜血管舒张反应测定:在Krebs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μmol/L的去甲肾上腺素(NE),肠系膜血管收缩达最高并稳定后(血管床内压升高),再加入终浓度为1μmol/L的乙酰胆碱(ACh)或1μmol/L的硝普钠(SNP),血管舒张,肠系膜血管床内压下降。以肠系膜血管对ACh或SNP的松弛率百分比[(NE肠系膜血管内压力-ACh或SNP肠系膜血管内压力)/NE肠系膜血管内压力×100%]表示肠系膜血管床对ACh或SNP的舒张反应性。去内皮细胞血管舒张反应测定:在Krebs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μmol/L的皂素去内皮(约灌流20mL,皂素破坏血管内皮而对血管平滑肌无影响),用Krebs液灌流冲洗30min,再重复上述步骤,观察去内皮细胞后肠系膜血管对ACh或SNP的舒张反应性。
结果:数据见表3-1和表3-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糖显著升高,表明造模成功。给予糖尿病大鼠药物治疗后,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5-MTF组大鼠FPG均显著降低,5-MTF组大鼠血糖亦有降低(P<0.05),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提示二甲双胍与5-MTF合用有协同降糖作用。
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初始原因是血管内皮细胞损害。本研究利用离体血管灌流技术观察本组合物对糖尿病大鼠肠系膜血管内皮细胞是否有保护作用。ACh的舒张率可反映内皮细胞功能。结果发现,糖尿病模型大鼠肠系膜血管ACh舒张率为(31.9±6.8)%,较正常对照组(79.4±8.9)%明显降低,二甲双胍组、5-MTF组、二甲双胍+5-MTF组血管ACh舒张率均较模型组有显著改善,并且二甲双胍+5-MTF组的改善程度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强烈提示5-MTF有内皮保护作用。用皂素去内皮后,3个治疗组肠系膜血管对ACh舒血管的反应性均明显降低,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去内皮处理前后,各组肠系膜血管对SNP(释放一氧化氮,直接松弛平滑肌,属于非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的反应性无显著变化,间接说明糖尿病大鼠早期血管病变主要是损害血管内皮。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我们认为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表3-1 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大鼠血糖的作用
Figure BSA00000903881700081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二甲双胍组比较,P<0.05。
表3-2 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903881700082
Figure BSA00000903881700091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二甲双胍组比较,P<0.05。
实施例8 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糖尿病大鼠肾、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方法:Wistar大鼠(雄性,体重200-250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mg/kg),辅以基础饲料喂养,自由饮水,2周后眶后采血测血糖筛选出糖尿病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50mg/kg/d)、5-MTF组(0.1mg/kg/d)、二甲双胍+5-MTF组(50+0.1mg/kg/d),每组12只,灌胃给药;每天2次,连续8周;另设立正常对照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均喂以高热量饲料。实验期间动物饮水及饲料不加限制,实验结束时采血测血糖和一氧化氮(NO)含量,代谢笼法接取24h尿液,测定24h尿蛋白量。统计方法: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配对t检验。
结果及讨论:见表4。①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血糖的影响:模型组血糖显著升高,二甲双胍单用可显著降低血糖,5-MTF单用对血糖有轻微作用,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有显著降糖作用,优于任一单药。②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24h尿蛋白的影响:模型组尿蛋白显著升高,二甲双胍组大鼠尿蛋白显著下降,而5-MTF组大鼠尿蛋白有下降的趋势,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尿蛋白下降作用明显,且作用强于二甲双胍,可见二甲双胍与5-MTF合用对肾功能的保护有显著的协同作用。③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长期高血糖状态易引起血管病变,早期常表现有血管内皮功能改变,而血浆NO水平可间接反映血管内皮功能。本实验中,模型组血浆NO显著降低,5-MTF组NO有轻度升高,提示5-MTF自身对内皮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二甲双胍5-MTF组NO显著升高,提示两个药物间具有协同或相加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表4 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血糖、24h尿蛋白和血浆NO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903881700092
Figure BSA00000903881700093
Figure BSA00000903881700101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二甲双胍组比较,△P<0.05。
实施例9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方法:大鼠适应性饲养后测空腹血糖低于7mmol/L者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用链脲佐菌素(STZ,0.1mmol/L柠檬酸缓冲液配成1%浓度,经微孔滤膜过滤灭菌)按30mg/kg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72小时后取尾血测血糖,血糖值≥11.1mmoL/L即为糖尿病大鼠。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4只:糖尿病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组(50mg/kg/d)、5-MTF治疗组(0.08mg/kg/d)、二甲双胍+5-MTF治疗组(50+0.08mg/kg/d),每天2次灌胃给药。血糖升高后第12周,每组取10只大鼠,取双侧眼球,置于冰生理盐水中,取出视网膜组织,精密天平称重,冰浴下制成10%组织匀浆,30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进行一氧化氮合酶(NOS)和醛糖还原酶(AR)活性测定(NOS用每毫克组织蛋白每分钟生成1mmol NO为一个酶活力单位表示;AR活性的测定用紫外测定法),蛋白测定用考马斯亮兰比色法。AR单位酶活性为每mg匀浆蛋白每分钟消耗1umolNADPH。每组10只大鼠测得的上述结果以均值±标准差
Figure BSA00000903881700102
表示,统计学检验方法采用t检验。
结果:见表5。
表5 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的保护作用(n=10)
Figure BSA00000903881700104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01;与二甲双胍组比较,P<0.05
研究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中AR活性增强,NOS表达亦增强。在本实验中,糖尿病大鼠血糖升高后第12周,模型组大鼠眼组织匀浆NOS和AR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表明该糖尿病大鼠模型已有视网膜血管受累。二甲双胍组糖尿病大鼠与5-MTF组糖尿病大鼠的NOS和AR值与模型组糖尿病大鼠没有显著的差异,而二甲双胍/5-MTF组糖尿病大鼠的NOS和AR值无论是与模型组相比、还是与二甲双胍组大鼠相比,都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表明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具有潜在的协同预防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的作用。
实施例10 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管及内皮保护作用
方法:Wistar大鼠(雄性,体重200-250g)高脂饲料喂养12周。大鼠造模前禁食12小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mg/kg),2周后眶后采空腹血,测血糖≥11.1mmoL/L为糖尿病造模成功,将52只糖尿病大鼠按血糖值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50mg/kg/d)、5-MTF组(0.06mg/kg/d)、二甲双胍+5-MTF组(50+0.06mg/kg/d),每组13只,灌胃给药,每天2次,连续12周;另设立正常对照组大鼠10只,以普通饲料喂养(模型对照及正常对照大鼠每日灌胃蒸馏水)。糖尿病大鼠各组均继续喂以高热量饲料,实验期间动物饮水及饲料不限制,实验12周结束时采血,测血糖以及按试剂盒说明书测定NO(硝酸还原酶法)、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和总SOD活力;放免法测定血清中血栓素(TXB2)、前列腺素(6-keto-PGF1α,简称PGF1α)和血浆ET。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配对t检验。
结果:见表6-1、表6-2和表6-3。
①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血糖的影响:模型组血糖显著升高,二甲双胍单用可显著降低血糖,5-MTF单用对血糖有轻微作用,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有显著降糖作用,优于任一单药。
②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NO、T-NOS、ET和NO/ET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浆NO略有降低,血清T-NOS活力有下降趋势,ET含量升高,NO/ET比值显著降低,给药各组NO均有升高,T-NOS活力值上升,ET含量下降,NO/ET比值显著增高,与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其中,与二甲双胍组或5-MTF组比较,二甲双胍5-MTF组NO、T-NOS升高更明显,NO/ET比值增高亦更显著,提示两个药物间具有协同或相加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③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TXB2、PGF1α及两者比值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浆TXB2显著升高,PGF1α变化不明显,TXB2/PGF1α比值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各组TXB2均有较明显下降,PGF1α变化幅度不大,TXB2/PGF1α比值多数有所下降。与二甲双胍组或5-MTF组比较,二甲双胍5-MTF组TXB2下降更为显著,提示两个药物合用具有协同防治血管栓塞作用。
④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血清中总SOD活力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总SOD活力显著降低,给药各组SOD活力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与二甲双胍组或5-MTF组比较,二甲双胍5-MTF组SOD活力升高更明显,提示两个药物间具有协同的血管保护作用。
表6-1 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大鼠血糖的作用
Figure BSA00000903881700121
Figure BSA00000903881700122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二甲双胍组比较,P<0.05。
表6-2 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大鼠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Figure BSA00000903881700123
Figure BSA00000903881700124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6-3 二甲双胍5-MTF组合物对大鼠血管的保护作用
Figure BSA00000903881700126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糖尿病血管病变、尤其是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病理基础,其中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重要原因之一,而一氧化氮/内皮素(NO/ET)和血栓素/前列腺素是两组血管活性物质,均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两组动态平衡对维持内皮细胞的正常功能及对血流动力学等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与单方相比,二甲双胍与5-MTF联合应用更有利于维持NO/ET和血栓素/前列腺素的稳态平衡,有利于协助调节微血管的舒缩、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因此具有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药理作用。

Claims (4)

1.药用剂量的二甲双胍、药用剂量的5-甲基四氢叶酸所组成的药物组合物用于制备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并发症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甲双胍剂量为250~1500mg,优选250~1000m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5-甲基四氢叶酸剂量为0.1~5mg,优选0.4~1.6m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性肾病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CN2013102078985A 2013-05-27 2013-05-27 二甲双胍与5-甲基四氢叶酸药物组合物的新用途 Pending CN1032634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78985A CN103263419A (zh) 2013-05-27 2013-05-27 二甲双胍与5-甲基四氢叶酸药物组合物的新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78985A CN103263419A (zh) 2013-05-27 2013-05-27 二甲双胍与5-甲基四氢叶酸药物组合物的新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3419A true CN103263419A (zh) 2013-08-28

Family

ID=49007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78985A Pending CN103263419A (zh) 2013-05-27 2013-05-27 二甲双胍与5-甲基四氢叶酸药物组合物的新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6341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0205A (zh) * 2015-06-03 2015-09-30 华中科技大学 蝶酰谷氨酸在防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致子代糖尿病中的应用
CN111658721A (zh) * 2020-07-17 2020-09-15 无锡紫杉药业有限公司 5-mthf用于制备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药品的用途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1229A (zh) * 2005-07-07 2007-01-10 北京华安佛医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预防或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制剂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1229A (zh) * 2005-07-07 2007-01-10 北京华安佛医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预防或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制剂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S.DE VRIESE ET AL.: "The impaired renal vasodilator response attributed to endothelium-derived hyperpolarizing factor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 is restored by 5-methyltetrahydrofolate", 《DIABETOLOGIA》 *
李有佳等: "维生素B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中国药物经济学》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0205A (zh) * 2015-06-03 2015-09-30 华中科技大学 蝶酰谷氨酸在防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致子代糖尿病中的应用
CN111658721A (zh) * 2020-07-17 2020-09-15 无锡紫杉药业有限公司 5-mthf用于制备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药品的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69745B (zh) 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5582028A (zh) 樟芝用于治疗疾病的用途
CN103622946A (zh) 淫羊藿苷元的医药用途
CN103263419A (zh) 二甲双胍与5-甲基四氢叶酸药物组合物的新用途
CN103417971A (zh) 二肽基肽酶抑制剂和b族维生素的药物组合物及用途
CN101121004B (zh) 含有胰岛素增敏剂和米格列醇的药物组合物
CN102716135B (zh) 羽扇豆酮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糖尿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03230594A (zh)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B族维生素的药物组合物
CN102406656A (zh) 碳酸氢钠肠溶片及制备方法
CN102266388A (zh) 一种用于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预防和治疗的药物组合物
CN113648380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组合物
CN101406642B (zh) 一种降糖的复方制剂
CN101347511B (zh) 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CN106943408B (zh) 四甲基尿酸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应用
CN104840480B (zh) 二甲双胍/叶酸/维生素b12药物组合物的新用途
CN103599540A (zh) 含有格列奈类药物和b族维生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1214641A (zh)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
US8703213B2 (en) Anti-diabetic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plant extract of Englerina lecardii
CN103393707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66443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3398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1584705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1869567A (zh) 含有双胍类降糖药物和沙坦类降压药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0363000C (zh) 含罗格列酮的中西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44770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代谢类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