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0216A -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0216A
CN103260216A CN2013100487817A CN201310048781A CN103260216A CN 103260216 A CN103260216 A CN 103260216A CN 2013100487817 A CN2013100487817 A CN 2013100487817A CN 201310048781 A CN201310048781 A CN 201310048781A CN 103260216 A CN103260216 A CN 1032602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mentioned
cac
radio communication
electric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487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0216B (zh
Inventor
中武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ffalo Inc
Original Assignee
Buffal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ffalo Inc filed Critical Buffal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260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02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02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02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Abstract

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以及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无线通信装置通过无线局域网进行无线通信,具备:通信部,其在执行使用第一信道的无线通信的过程中,多次执行用于在与第一信道不同的第二信道中检测规定电波的检测处理;以及设定部,其在由通信部执行的检测处理的时间的总和为第一规定时间以上并且在执行检测处理时没有检测出规定电波的情况下,将第二信道设定为可使用信道。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以及用于使无线通信装置执行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无线通信技术由于通信速度、使用方便性的提高而在家庭内、公司内、学校内等各种场所被广泛利用。提出一种不仅具备作为所谓接入点的功能,还具备宽带路由器等各种功能的无线通信装置。
伴随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扩宽能够作为无线通信的载波进行使用的频带范围的技术活动正在加强。具体来说,除了以往所使用的2.4GHz的频带以外,5GHz的频带的使用也逐渐被认可。在日本在2005年5.25~5.35GHz的频带(W53,信道52/56/60/64)能够在房屋内利用,在2007年5.47~5.725GHz的频带(作为W56,信道100/104/··/140的十一个信道)能够还包括在室外的使用地加以利用。
另外,W53、W56等频带一直以来被用作船舶用、飞机用、军用等移动雷达、气象用的固定雷达等各种雷达的频带,由于与无线通信装置共用,有可能产生电波干扰。为了防止或者抑制电波干扰,在无线通信装置中,有义务通过DFS(DynamicFrequency Selection:动态电波频率选择)功能来回避干扰。
在DFS功能中执行CAC(Channel Availability Check:信道可用性检测)、ISM(In Service Monitoring:在线监测),该CAC在使用信道之前监视预定使用的信道一分钟,在确认了没有检测出各种雷达的电波后开始使用预定使用的信道,该ISM在使用信道的过程中持续地监测雷达的电波。另外,在DFS功能中执行在正在使用的信道中检测出雷达的电波的情况下在十秒以内中止该信道的使用之类的回避动作。此外,这样的DFS功能在接入点等在无线通信时设定用于通信的信道的设备中为必须的功能。
实施这样的DFS功能意味着在该频带中优先使用雷达,在检测出各种雷达的电波的情况下,存在中断经由无线局域网交换数据的情况。这是由于当在无线局域网中正在使用的信道的频带中检测出各种雷达的电波则正在使用的信道变为不能使用,针对要新使用的信道,在对没有在该信道的频带中应用雷达这一情况进行确认的期间(实施CAC的过程中)不能进行通信。在该情况下,即使在要新使用的信道的频带中不存在各种雷达的电波,也在正在实施CAC的大约一分钟内中断无线局域网的通信。
另外,在作为欧洲标准的EN301893中,认可应用对没有用于通信的信道的频带事先监视一分钟的离线信道CAC(Offchannel CAC)。针对通过该离线信道CAC没有检测出各种雷达的电波的信道,若在从实施离线信道CAC起四个小时以内,则允许不实施普通的CAC就立刻开始使用。然而,还是存在在实施离线信道CAC的大约一分钟内不能利用作为监视对象的频带的信道进行无线通信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无线通信持续中断规定时间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能够采取以下的方式或者应用例。
第一方式提供一种通过无线局域网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第一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具备:通信部,其在执行使用第一信道的上述无线通信的过程中,多次执行用于在与上述第一信道不同的第二信道中检测规定电波的检测处理;以及设定部,其在由上述通信部执行的上述检测处理的执行时间的总和为上述第一规定时间以上并且在执行上述检测处理时没有检测出上述规定电波的情况下,该设定部将上述第二信道设定为可使用信道。根据该结构,分成比第一规定时间短的多个时间来执行第二信道的检测处理,因此能够抑制使用了第一信道的无线通信持续中断第一规定时间,并且能够将作为检测处理的对象的第二信道设定为可使用信道。
第一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可以具备信道变更部,在上述第一信道中检测出上述规定电波的情况下,该信道变更部将用于上述无线通信的信道从上述第一信道变更为被设定为上述可使用信道的上述第二信道。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检测出规定电波的情况下,使用被设定为可使用信道的第二信道来执行无线通信。
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中,上述设定部也可以在上述总计中使用的上述检测处理的执行时期包含在从当前时刻起追溯了第二规定时间的期间内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二信道设定为上述可使用信道。根据该结构,能够满足如下条件:从当前时刻起第二规定时间以内执行了第二信道的检测处理。
第一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可以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上述检测处理的执行间隔和上述检测处理执行一次的时间长度中的至少一方。根据该结构,能够控制检测处理结束的时刻,因此能够控制将第二信道设定为可使用信道的时刻。
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中,上述控制部也可以根据使用了上述第一信道的上述无线通信的内容来进行上述控制。根据该结构,能够根据无线通信的内容实现使无线通信优先的控制、使检测处理优先的控制。
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中,也可以上述信道是从5GHz频带中规定的频带范围W53和W56中选择出的一个信道,上述规定电波是雷达的电波。根据该结构,能够遵守W53(带宽:5250-5350MHz)、W56(带宽:5470-5725MHz)的通信标准。
第二方式提供一种通过无线局域网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第二方式所涉及的方法包括:步骤(a),在执行使用第一信道的上述无线通信的过程中,多次执行用于在与上述第一信道不同的第二信道中检测规定电波的检测处理;以及步骤(b),在所执行的上述检测处理的时间的总计时间为上述第一规定时间以上并且在执行上述检测处理时没有检测出上述规定电波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二信道设定为可使用信道。
第三方式提供一种用于使无线通信装置执行无线局域网的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具备:计算机可读取介质;被记录于计算机可读取介质、用于在执行使用第一信道的上述无线通信的过程中多次执行用于在与上述第一信道不同的第二信道中检测规定电波的检测处理的计算机指令;以及被记录于上述计算机可读取介质、用于在所执行的上述检测处理的时间总计为上述第一规定时间以上并且在执行上述检测处理时没有检测出上述规定电波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二信道设定为可使用信道的计算机指令。
此外,第二方式和第三方式能够与第一方式同样地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另外,本发明例如能够以如下各种方式实现: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无线通信系统、用于实现这些方法或者装置的功能的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存储了该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接入点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表的内容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接入点的电源接通后的处理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接入点的电源接通后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步骤S110和步骤S130中的离线信道CAC的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步骤S150中的CAC的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接入点的稳定状态下的处理(与ISM相关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接入点的稳定状态下的处理(分割离线信道CAC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步骤S310中的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根据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A.实施例: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的说明图。无线局域网系统10包括连接至外部的网络(在此为因特网)的宽带路由器15和有线连接至宽带路由器15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点21。接入点21能够与作为客户端终端而发挥功能的笔记本型计算机PC1、平板型计算机PC2、智能手机SP进行无线通信,通过这些接入点21和计算机PC1、PC2、智能手机SP来构成无线局域网20。
图2是表示接入点21的内部结构的框图。接入点21具备CPU22,其用于管理装置整体的控制;存储器24,其存储有程序等;LED25,其用于显示装置的状态;开关27,其进行各种设定;功率电路29,其进行电源供给;以及通信部30,其进行无线局域网的各种通信的处理。
CPU22通过展开并且执行存储于存储器24的程序来进行接入点21整体的控制,并且通过执行程序,还作为设定部22a、信道变更部22b、控制部22c而发挥功能。这些功能在后面说明。
存储器24具备:RAM24a,其用于程序的展开,能够随机访问;以及快闪ROM(FROM)24b,其非易失地存储接入点21进行动作时的程序、默认的设定值、固件等。作为接入点21动作时的默认的设定值,例如有在无线局域网20中使用的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密钥等。另外,在FROM24b中保存有用于设定信道的表24t。表24t的内容在后面说明。
通信部30具备用于进行2.4GHz频带的通信的系统a和用于进行5GHz频带的通信的系统b。2.4GHz频带的通信系统a和5GHz频带的通信系统b几乎具备相同的结构。各系统具备MAC/BBP模块31、36、RF模块32、37以及FE模块33、38。FE模块33、38连接至共用的天线39。在本实施例中,两个通信系统a、b连接至共用的天线39,但FE模块33、38也可以各自连接至专用的天线。此外,RF模块32、37、FE模块33、38也可以与MAC/BBP模块31、36构成为一体,也可以它们还与CPU22构成为一体。另外,MAC/BBP模块31、36中的MAC部也可以为作为CPU22中的固件功能而被实现的结构。
通信部30的MAC/BBP模块31、36是收纳了媒体访问控制器(MAC)和基带处理器(BBP)的各模块的单芯片元件,其中的MAC部位于数据链路层(第二层)的下层,进行以规定形式的帧为单位的发送接收、错误检测等。另外,BBP部是进行通信信号的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处理的电路。因而,MAC/BBP模块31、36进行对通信的信号附加MAC地址等头信息来打包之类的处理,即将数据加工为通信用的数据的处理。
对此,RF模块32、37进行通信信号的上变频/下变频、噪声去除处理等。FE模块33、38是位于天线39与RF模块32、37之间并且进行接收敏感度的调整、发送输出的调整、半双工的信号的切换的前端模块。此外,这些各模块管理各频率的通信系统的通信处理,5GHz频带用的通信系统b不仅具有处理普通的通信的功能,还具有检测雷达的电波的功能。此外,各种雷达包括固定雷达和移动雷达,作为固定雷达已知有气象用雷达、机场用雷达等,作为移动雷达已知有军用雷达、船舶用雷达、飞机用雷达等。
具备上述结构的接入点21在无线局域网20内使用5GHz侧的通信系统按照IEEE802.11n或者IEEE802.11a的标准进行基础结构模式下的通信。另外,作为客户端终端的计算机PC1、PC2、智能手机SP在仅具有2.4GHz下的通信功能的情况下,能够使用2.4GHz侧的通信系统a按照IEEE802.11n或者IEEE802.11g的标准进行基础结构模式下的通信。
图3是表示表24t的内容的说明图。表24t设定并且存储以下四种信道。
·通信用信道
·分割CAC对象信道
·可使用信道
·不可使用信道
通信用信道是在实际的数据通信中使用的信道。分割CAC对象信道是实施后面说明的分割的离线信道CAC的对象的信道。可使用信道是结束了实施CAC并且在CAC中没有检测出雷达的电波的信道,是能够立即使用的信道。不可使用信道是在CAC中检测出雷达的电波而无法在当前时刻使用的信道。在本实施例中,从5GHz频带中规定的频带W53和W56中选择这些信道。
在该图3所示的例子中,CH64被设定为通信用信道,CH60被设定为分割CAC对象信道和可使用信道,CH52被设定为不可使用信道。以下,说明接入点21使用5GHz频带的通信系统b进行通信的情况。
图4是表示接入点21的电源接通后的处理的时序图。当接入点21的电源接通时,通信部30(通信系统b)实施一分钟的离线信道CAC。如上所述,离线信道CAC是指在与被设定为通信用信道的信道不同的信道中检测雷达的电波的检测处理。在该图4所示的例子中,通信部30(通信系统b)对CH60实施一分钟的离线信道CAC。此外,发明中的第一规定时间例如是一分钟。
在实施一分钟的离线信道CAC的期间内没有检测出雷达的电波的情况下,CPU22的设定部22a将实施了离线信道CAC的信道设定为可使用信道。可使用信道的有效期限为从离线信道CAC起的四个小时,因此在从开始离线信道CAC起经过了四个小时后,CH60的有效期限结束。此外,发明中的第二规定时间例如是四个小时。
如后面说明的那样,在FROM 24b的表24t中设定有有效的可使用信道的情况下,通信部30(通信系统b)不实施一分钟的离线信道CAC。在此,“有效”表示从开始离线信道CAC起四个小时的有效期限没有结束的意思。
当结束了一分钟的离线信道CAC时,通信部30(通信系统b)对与实施了离线信道CAC的信道不同的信道实施一分钟的CAC。在该图4所示的例子中,通信部30(通信系统b)对CH64实施CAC。在实施一分钟的CAC的期间内没有检测出雷达的电波的情况下,CPU22的设定部22a将实施了CAC的信道设定为通信用信道。
当一分钟的CAC结束时,通信部30(通信系统b)使用实施了CAC的信道、即被设定为通信用信道的信道,来开始进行数据通信。在该图4所示的例子中,通信部30(通信系统b)使用CH64开始进行数据通信。
通信部30(通信系统b)当开始进行数据通信时,在执行数据通信的间隙,分成比一分钟短的多个期间来对与被设定为通信用信道的信道不同的信道实施离线信道CAC。在本实施例中,通信部30(通信系统b)以四十五秒的间隔对CH60实施200ms时长(期间)的离线信道CAC。通信部30(通信系统b)在没有对CH60实施离线信道CAC的期间,使用被设定为通信用信道的信道(在本实施例中为CH64)进行数据通信。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如时长为200ms的离线信道CAC那样,还将时长不满足一分钟时长的离线信道CAC称为“分割离线信道CAC”或者“分割CAC”。
CPU22的设定部22a在从当前时刻起向前追溯了四个小时的期间内实施离线信道CAC的期间(持续时间N)的总计时间为一分钟以上、并且在离线信道CAC中没有检测出雷达的电波的情况下,将实施了离线信道CAC的信道(在本实施例中为CH60)设定为可使用信道。
在本实施例中,在从电源接通后开始实施一分钟的离线信道CAC起经过四个小时前,200ms时长的分割离线信道CAC被实施300次以上,因此共计实施了一分钟以上的离线信道CAC。即,即使在电源接通后实施的一分钟的离线信道CAC的有效期限结束的时间点,在四个小时以内对CH60实施了一分钟以上的离线信道CAC这样的条件也成立。因此,CH60若在实施离线信道CAC的期间内没有检测出雷达的电波,即使在电源接通后实施的一分钟的离线信道CAC的有效期限结束后,依然为被设定成可使用信道的状态。
通信部30(通信系统b)在数据通信中,在通信用信道(在本实施例中为CH64)中实施ISM。在通信用信道中检测出雷达的电波的情况下,CPU22的信道变更部22b将通信用信道从CH64变更为被设定为可使用信道的CH60。其结果,接入点21能够继续进行数据通信。
CPU22的控制部22c控制200ms时长的离线信道CAC的实施间隔。具体来说,CPU22的控制部22c判断在数据通信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控制中是否正在处理优先级比规定值高的数据包(以下,还称为优先数据包。),在正在处理优先数据包的情况下,暂时地中止实施离线信道CAC。这样,优先进行数据通信,因此能够抑制数据通信中发生延迟。
当判断为优先数据包的处理结束时,CPU22的控制部22c再次开始实施200ms时长的离线信道CAC,并且将离线信道CAC的实施间隔缩窄以使从开始电源接通后实施的一分钟的离线信道CAC起经过四个小时前完成一分钟以上的离线信道CAC。以下,说明接入点21的电源接通后的具体处理的流程。
图5是表示接入点21的电源接通后的处理的流程图。当接入点21的电源接通时,CPU22的设定部22a参照FROM24b的表24t,判断是否设定有可使用信道(步骤S100)。在设定有可使用信道的情况下(步骤S100:“是”),CPU22的设定部22a将被设定为可使用信道的信道设定为通信用信道(步骤S102),消去被设定为可使用信道的信道(步骤S104)。
在步骤S110中,通信部30(通信系统b)实施一分钟的离线信道CAC。离线信道CAC的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后面说明。在步骤S120中,CPU22的设定部22a将实施了离线信道CAC的信道设定为分割CAC对象信道。在步骤S122中,CPU22的设定部22a将实施了离线信道CAC的信道设定为可使用信道。在步骤S170中,通信部30(通信系统b)使用被设定为通信用信道的信道开始进行通信。当开始进行通信时,接入点21转移成稳定状态。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0中,在没有设定可使用信道的情况下(步骤S100:“否”),通信部30(通信系统b)实施一分钟的离线信道CAC(步骤S130)。该步骤S130中的离线信道CAC的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后面说明。在步骤S140中,CPU22的设定部22a将实施了离线信道CAC的信道设定为分割CAC对象信道。在步骤S142中,CPU22的设定部22a将实施了离线信道CAC的信道设定为可使用信道。
在步骤S150中,通信部30(通信系统b)实施一分钟的CAC。CAC的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后面说明。在步骤S160中,CPU22的设定部22a将实施了CAC的信道设定为通信用信道。当设定了通信用信道时,转移到上述步骤S170的处理,通信部30(通信系统b)使用被设定为通信用信道的信道开始进行通信。
图6是表示步骤S110和步骤S130中的离线信道CAC的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在步骤S111中,CPU22的设定部22a参照FROM24b的表24t,从被设定为不可使用信道和通信用信道的信道以外的信道中确定作为离线信道CAC的对象的信道。在步骤S112中,通信部30(通信系统b)对作为离线信道CAC的对象的信道实施一分钟的离线信道CAC。
在实施离线信道CAC的一分钟内没有检测出雷达的电波的情况下(步骤S113:“否”),在步骤S114中,CPU22的设定部22a将离线信道CAC的开始时刻T和离线信道CAC的持续时间N(该情况下为一分钟)记录到FROM24b,并且转移到图5所示的下一个处理(步骤S120或者步骤S140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实施离线信道CAC的期间检测出雷达的电波的情况下(步骤S113:“是”),在步骤S115中,CPU22的设定部22a将实施了离线信道CAC的信道设定为不可使用信道,再次转移到步骤S111的处理。此外,被设定为不可使用信道的信道在经过规定时间后被消去,成为离线信道CAC的对象的候选。
图7是表示步骤S150中的CAC的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在步骤S151中,CPU22的设定部22a参照FROM24b的表24t,从没有被设定为不可使用信道和可使用信道的信道中确定成为CAC的对象的信道。在步骤S152中,通信部30(通信系统b)对成为CAC的对象的信道实施一分钟的CAC。在实施CAC的期间没有检测出雷达的电波的情况下(步骤S153:“否”),CPU22的设定部22a转移到图5所示的下一个处理(步骤S160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实施CAC的期间检测出雷达的电波的情况下(步骤S153:“是”),在步骤S154中,CPU22的设定部22a将实施了CAC的信道设定为不可使用信道,再次转移到步骤S151的处理。
图8和图9是表示接入点21的稳定状态下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8示出与ISM的处理相关的循环处理,图9示出与分割离线信道CAC的处理相关的循环处理。接入点21在执行使用通信用信道的数据通信的过程中,以规定的间隔反复执行图8所示的处理,并且在执行使用通信用信道的数据通信的间隙,以规定的间隔反复执行图9所示的处理。
说明图8所示的ISM的处理。在步骤S200中,通信部30(通信系统b)实施ISM。在通过实施ISM检测出雷达的电波的情况下(步骤S202:“是”),CPU22的设定部22a将被设定为通信用信道的信道设定为不可使用信道(步骤S204)。在步骤S206中,CPU22的设定部22a参照FROM24b的表24t,判断是否存在被设定为可使用信道的信道。
在存在被设定为可使用信道的信道的情况下(步骤S206:“是”),CPU22的设定部22a将被设定为可使用信道的信道设定为通信用信道。在步骤S210中,CPU22的设定部22a消去被设定为可使用信道的信道。在步骤S212中,CPU22的信道变更部22b使用被设定为通信用信道的信道开始进行通信,并且在经过规定期间后转移到步骤S200的处理,通信部30(通信系统b)实施ISM。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2中,在没有检测出雷达的电波的情况下(步骤S202:“否”),CPU22的设定部22a在经过规定期间后转移到步骤S200的处理,通信部30(通信系统b)实施ISM。
另外,在步骤S206中,在不存在被设定为可使用信道的信道的情况下(步骤S206:“否”),通信部30(通信系统b)对被设定为分割CAC对象信道的信道实施CAC(步骤S214)。实施该CAC直到存储于FROM24b的CAC数据中的开始时刻T离当前时刻四个小时以内的CAC数据所表示的持续时间N的总和为一分钟的时长为止。此外,CAC数据是指与CAC、离线信道CAC的开始时刻T、持续时间N等相关的数据。
在步骤S214的CAC中通信部30(通信系统b)没有检测出雷达的电波的情况下(步骤S216:“否”),CPU22的设定部22a将被设定为分割CAC对象信道的信道设定为通信用信道(步骤S218)。在步骤S220中,CPU22的设定部22a从没有被设定为不可使用信道和通信用信道的信道中新确定分割CAC对象信道,并且在经过规定期间后转移到步骤S200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216中通信部30(通信系统b)检测出雷达的电波的情况下(步骤S216:“是”),CPU22的设定部22a将被设定为分割CAC对象信道的信道设定为不可使用信道(步骤S222)。在步骤S224中,CPU22的设定部22a从没有被设定为不可使用信道的信道中新确定分割CAC对象信道,并且转移到步骤S214的处理。
说明图9所示的分割离线信道CAC的处理。在步骤S302中,CPU22的控制部22c在使用了通信用信道的数据通信中,判断是否正在处理QoS控制下的优先数据包。具体来说,CPU22的控制部22c通过确认包含在数据包的IP头信息中的TOS(Type OfService:服务类型),来判断是否正在处理优先数据包。
在没有正在处理优先数据包的情况下(步骤S304:“否”),通信部30(通信系统b)在实施了分割离线信道CAC(步骤S310)后,转移到步骤S340的处理。使用图10在后面详细说明该步骤S310的处理的详细情况。另一方面,在正在处理优先数据包的情况下(步骤S304:“是”),通信部30(通信系统b)不实施分割离线信道CAC就转移到步骤S340的处理。
在步骤S340中,CPU 22的控制部22c参照存储于FROM 24b的CAC数据中的有关离线信道CAC的开始时刻T和持续时间N的数据。在步骤S342中,CPU 22的控制部22c根据FROM 24b中存储的CAC数据,来确定待机时间(即,实施分割离线信道CAC的间隔)。
具体来说,CPU 22的控制部22c确定分割离线信道CAC的实施间隔,以使在被设定为可使用信道的信道的有效期限结束前,CAC数据中的持续时间N的总和为一分钟以上。但是,若分割离线信道CAC的实施间隔过短,则有可能导致实施数据通信的期间过短,因此CPU 22的控制部22c不将分割离线信道CAC的实施间隔设定得比规定的间隔短。在步骤S344中,CPU22的控制部22c在进行待机直到经过所确定的待机时间后,再次转移到步骤S302的处理。
图10是表示步骤S310中的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在步骤S312中,通信部30(通信系统b)对被设定为分割CAC对象信道的信道实施离线信道CAC。在步骤S312中实施离线信道CAC的过程中没有检测出雷达的电波的情况下(步骤S314:“否”),CPU22的控制部22c将有关该离线信道CAC的开始时刻T和持续时间N存储至FROM 24b(步骤S316)。
在步骤S318中,CPU 22的控制部22c丢弃在FROM 24b中存储的CAC数据(开始时刻T和持续时间N)中的开始时刻T离当前时刻超过了四个小时的CAC数据。在步骤S320中,CPU 22的控制部22c判断在FROM 24b中存储的CAC数据的持续时间N的总和是否为一分钟以上。
在CAC数据的持续时间N的总和为一分钟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20:“是”),CPU22的设定部22a将被设定为分割CAC对象信道的信道设定为可使用信道(步骤S322),转移到图9的步骤S340的处理。另一方面,在CAC数据的持续时间N的总和不为一分钟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20:“否”),CPU22的设定部22a消去被设定为可使用信道的信道(步骤S324),转移到图9的步骤S340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312中实施离线信道CAC的过程中检测出雷达的电波的情况下(步骤S314:“是”),CPU 22的设定部22a将被设定为分割CAC对象信道的信道设定为不可使用信道(步骤S330),消去被设定为可使用信道的信道(步骤S331)。在步骤S332中,CPU 22的设定部22a从没有被设定为不可使用信道和通信用信道的信道中确定分割CAC对象信道,转移到图9的步骤S340的处理。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在数据通信的间隙分割地实施离线信道CAC,即,以数据通信的后台方式实施离线信道CAC,因此能够一边抑制发生持续了一分钟的数据通信的中断,一边完成离线信道CAC。
B.变形例: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在各种方式下实施,例如还能够进行下面那样的变形。
B1.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例中,CPU 22的控制部22c控制实施分割离线信道CAC的间隔,但作为代替,也可以控制实施分割离线信道CAC的期间的时长(持续时间N)。另外,CPU 22的控制部22c还可以控制实施分割离线信道CAC的间隔和期间的时长这两者。例如,在执行优先级高的数据通信的情况下,CPU 22的控制部22c可以将分割离线信道CAC的实施间隔变长,或者,也可以将分割离线信道CAC的实施时间的长度(持续时间N)变短,另外,还可以将分割离线信道CAC的实施间隔变长并且将分割离线信道CAC的实施时间的长度(持续时间N)变短。即,CPU控制部22c伴随分割离线信道CAC的实施,进行控制,使得正在执行的无线通信的中断次数和中断时间的至少一方变少,由此能够使抑制或者防止正在执行的无线通信的品质下降得到实现。
B2.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例中,CPU 22的控制部22c根据是否存在优先数据包来控制实施分割离线信道CAC的间隔,但CPU 22的控制部22c也可以不论是否存在优先数据包,根据数据通信的内容来控制实施分割离线信道CAC的间隔和期间的时长。作为是否存在优先数据包以外的数据通信的内容,例如能够列举出端口编号、作为数据包的实体数据部分的有效载荷、作为在无线局域网用、被标准化的QoS控制的WMM(Wi-Fi Multimedia:无线多媒体)下的优先级、CPU空闲时间等。
具体来说,例如,在QoS控制下进行优先级高的数据通信(例如,动态图像传输)的情况下,CPU22的控制部22c也可以进行如下控制:暂时地设定为实施分割离线信道CAC的间隔长,当优先级高的数据通信结束时,将实施分割离线信道CAC的间隔恢复到原来的时长。另外,也可以进行如下的控制:在QoS控制下进行优先级高的数据通信(例如,动态图像传输)的情况下,CPU22的控制部22c暂时地停止实施分割离线信道CAC。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将实施各自的分割离线信道CAC的期间的时长设定为相等的值(200ms),将实施各自的分割离线信道CAC的间隔也设定为相等的值(45s),但也可以在控制实施分割离线信道CAC的间隔和期间的时长时,将实施各自的分割离线信道CAC的期间的时长设定为不同的值,另外,也可以将实施各自的分割离线信道CAC的间隔设定为不同的值。即,也可以以不定期并且不均等的期间的时长来实施分割离线信道CAC。
B3.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分割离线信道CAC的对象的信道与作为电源接通后实施的CAC的对象的信道为同一个信道,但也可以为作为分割离线信道CAC的对象的信道为与作为电源接通后实施的CAC的对象的信道不同的信道。
B4.变形例4:
在上述实施例中,接入点21与宽带路由器15进行有线连接,但也可以接入点21与宽带路由器15进行无线连接。另外,接入点21也可以与宽带路由器15为一体。
B5.变形例5:
在上述实施例中,接入点21具备一个5GHz带宽用的通信系统,但接入点21也可以具备两个以上的5GHz带宽用的通信系统。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ISM由通信部30的通信系统b来实施,但接入点21也可以另外具备用于实施ISM的通信系统。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2.4GHz带宽用的通信系统不一定需要,也可以省略。
B6.变形例6:
在上述实施例中,接入点21在离线信道CAC的有效期限为四个小时以内、离线信道CAC的时长(持续时间)需要一分钟以上这样的条件下构成,但在变更了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只要变更与CAC数据相关的处理的条件(例如,图10中的步骤S318、步骤S320的处理的条件)即可。
B7.变形例7:
在上述实施例中,接入点21在电源接通后实施一分钟的离线信道CAC,但接入点21也可以不实施该一分钟的离线信道CAC。另外,接入点21也可以监视被设定为可使用信道的信道的有效期限,在该有效期限低于规定时间(例如一小时)的情况下,实施离线信道CAC。
B8.变形例8: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软件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由硬件来实现,或者,由硬件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由软件来实现。

Claims (14)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通过无线局域网进行无线通信,该无线通信装置具备:
通信部,其在执行使用第一信道的上述无线通信的过程中,多次执行用于在与上述第一信道不同的第二信道中检测规定电波的检测处理;以及
设定部,在由上述通信部执行的上述检测处理的时间总计为第一规定时间以上并且在执行上述检测处理时没有检测出上述规定电波的情况下,该设定部将上述第二信道设定为可使用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信道变更部,在上述第一信道中检测出上述规定电波的情况下,该信道变更部将用于上述无线通信的信道从上述第一信道变更为被设定为上述可使用信道的上述第二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时间的总计中使用的上述检测处理的执行时期包含在从当前时刻起追溯了第二规定时间的期间内的情况下,上述设定部将上述第二信道设定为上述可使用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上述检测处理的执行间隔和上述检测处理执行一次的时间长度中的至少一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根据使用了上述第一信道的上述无线通信的内容来进行上述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通信的内容是通信的优先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信道和上述第二信道是从5GHz频带中规定的频带W53和W56中选择出的一个信道,
上述规定电波是雷达的电波。
8.一种通过无线局域网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在执行使用第一信道的上述无线通信的过程中,多次执行用于在与上述第一信道不同的第二信道中检测规定电波的检测处理;以及
步骤b,在所执行的上述检测处理的时间的总计时间为第一规定时间以上并且在执行上述检测处理时没有检测出上述规定电波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二信道设定为可使用信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步骤c,在该步骤c中,在上述第一信道中检测出上述规定电波的情况下,将用于上述无线通信的信道从上述第一信道变更为被设定为上述可使用信道的上述第二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步骤b中,在上述时间的总计中使用的检测处理的执行时期包含在从当前时刻起追溯了第二规定时间的期间内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二信道设定为上述可使用信道。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步骤d,在该步骤d中,控制上述检测处理的执行间隔和上述检测处理执行一次的时间长度中的至少一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步骤d中,根据使用了上述第一信道的上述无线通信的内容进行上述控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通信的内容是通信的优先级。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信道和上述第二信道是从5GHz频带中规定的频带W53和W56中选择出的一个信道,
上述规定电波是雷达的电波。
CN201310048781.7A 2012-02-17 2013-02-06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 Active CN1032602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2490A JP5609902B2 (ja) 2012-02-17 2012-02-17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を行なう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を無線通信装置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2-032490 2012-0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0216A true CN103260216A (zh) 2013-08-21
CN103260216B CN103260216B (zh) 2015-12-09

Family

ID=48963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48781.7A Active CN103260216B (zh) 2012-02-17 2013-02-06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17340A1 (zh)
JP (1) JP5609902B2 (zh)
CN (1) CN1032602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70031B2 (ja) * 2014-12-09 2017-07-26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16162971A1 (ja) 2015-04-08 2016-10-1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画像通信システム、画像受信装置、画像送信装置、画像受信方法、画像送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6162994A1 (ja) * 2015-04-09 2016-10-1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画像通信システム、画像受信装置、画像送信装置、画像受信方法、画像送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431930B (zh) * 2015-04-09 2021-03-2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图像通信系统、图像发送装置、图像发送方法和记录介质
US9843494B2 (en) 2015-09-01 2017-12-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hannel availability checks with device monitoring
US9622161B1 (en) 2015-10-23 2017-04-11 Belde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btaining available channels for fast channel switching
JP7160455B2 (ja) * 2021-04-05 2022-10-25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無線lan装置、チャネル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30217489A1 (en) * 2021-12-30 2023-07-06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zero-wait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6638A (ja) * 1999-06-30 2001-01-19 Nec Corp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の自動利得制御方法
US20080008147A1 (en) * 2006-07-07 2008-01-10 Nec Corporation Wireless st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01902768A (zh) * 2009-05-29 2010-12-01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2011146945A (ja) * 2010-01-15 2011-07-28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無線通信機器及びそのチャネル変更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6707A (ja) * 1999-12-01 2001-06-08 Toshiba Corp 移動通信装置
JP2001230756A (ja) * 2000-02-17 2001-08-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Cdma方式を適用したデータ送信装置及びデータ送信方法
JP3828546B2 (ja) * 2004-01-26 2006-10-04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JP4426898B2 (ja) * 2004-05-06 2010-03-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データ送信機、無線データ送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データ送信方法
JP2007134928A (ja) * 2005-11-10 2007-05-31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Rfアナログ信号処理ユニットと、それを搭載したモバイル端末装置
JP2009027667A (ja) * 2007-07-24 2009-02-05 Kenwood Corp 無線機、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898448B2 (en) * 2008-06-19 2014-1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rdware acceleration for WWAN technologies
JP2011109379A (ja) * 2009-11-17 2011-06-02 Kyocera Corp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対象端末決定方法
JP2012049923A (ja) * 2010-08-27 2012-03-08 Kyocera Corp 無線通信機器、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6638A (ja) * 1999-06-30 2001-01-19 Nec Corp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の自動利得制御方法
US20080008147A1 (en) * 2006-07-07 2008-01-10 Nec Corporation Wireless st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01902768A (zh) * 2009-05-29 2010-12-01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2011146945A (ja) * 2010-01-15 2011-07-28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無線通信機器及びそのチャネル変更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TSI: "《Final draft ETSI EN 301 893 v1.7.0》", 31 January 20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17340A1 (en) 2013-08-22
CN103260216B (zh) 2015-12-09
JP5609902B2 (ja) 2014-10-22
JP2013168904A (ja) 201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0216A (zh)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
EP2978259B1 (en) D2d switchover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US9743407B2 (en) Multiband central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multiband network operations
EP3637824B1 (en) Measurement gap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1647556B2 (en) Negotiation on bearer type configurations
US10244545B2 (en) Access point
US9538535B2 (en) Cross-band rate adaption
US949165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conges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7637150A (zh) 信道测量与测量结果上报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366638A1 (en) Lte network assisted power saving for access points with multiple clients
CN107889066B (zh) 一种小区重选方法、基站及终端
EP2947928A1 (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er terminal, and cellular base station
CN106993317B (zh) 一种基于双频无线路由器的ssid选择方法及其装置
US20170181071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antenna
CN107465446B (zh) 多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与模块
US20140287790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wave monitoring apparatus
US20210105632A1 (en) Assisted discovery of a local private 3gpp network via a local private non-3gpp wireless network
CN109076370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20190037460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hannel switch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36724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0911599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network status information of a basic service set for selective access point association
CN11387355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US20190082475A1 (en) Determining an antenna for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s based at least in part o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link quality information
US1163271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e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220264333A1 (en) Protection zones for use in centralized or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 (c-ra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