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7450B - 分光结构及具有该分光结构的光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光结构及具有该分光结构的光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7450B
CN103257450B CN201210036712.XA CN201210036712A CN103257450B CN 103257450 B CN103257450 B CN 103257450B CN 201210036712 A CN201210036712 A CN 201210036712A CN 103257450 B CN103257450 B CN 1032574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sm
light
light beam
lens group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67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57450A (zh
Inventor
王裕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121003671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574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57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7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57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74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光结构及具有该分光结构的光机系统。分光结构包含一第一棱镜、一第二棱镜、一第三棱镜及一第四棱镜。第一棱镜具有一第一出光面、一第一反射面、一第一凹陷部及一第二凹陷部,且第二棱镜设置于该第二凹陷部以邻接第一棱镜。第三棱镜具有一第二出光面、一第二反射面、一第三凹陷部及一第四凹陷部,且第四棱镜设置于该第四凹陷部以邻接第三棱镜及第一棱镜。其中,第一棱镜利用第一反射面与第四棱镜邻接,且第三棱镜利用第二反射面与第二棱镜邻接,使第一棱镜、第二棱镜、第三棱镜及第四棱镜彼此依序接合。

Description

分光结构及具有该分光结构的光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分光结构及具有该分光结构的光机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以产生多个视域的立体影像的分光结构及光机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追求更为拟真的视觉体验与享受细致的影像品质,传统的2D显示技术已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高画质影像的需求,相反地,通过3D显示技术的发展,其不仅可提供较传统平面显示技术更为细腻的画质表现,更能带给人们恍若置身其中的空间感受。
现阶段所使用的3D显示技术,主要可以区分为“眼镜式显示技术”及“裸眼式显示技术”两类。
“眼镜式显示技术”,顾名思义需配戴特殊规格的眼镜,如红绿眼镜、偏光眼镜或快门式眼镜等,才得以让使用者的左、右眼看到不同角度的影像,进而出现视差并产生立体感。
“裸眼式显示技术”可进一步区分为“空间多工”及“时间多工”两种。“空间多工”将不同角度的影像分别投射于空间中的不同位置,供使用者的左眼及右眼分别接收相异角度的影像,并在大脑中融合以形成该影像的立体信息,但受限于硬件设备与光路减损效应的影响,所以其影像的解析度往往仅有原先显示器的一半,故“空间多工”所产生的3D影像的解析度较为不佳。“时间多工”则采用提高显示器的显示频率,并利用背光元件来控制光线的方向,也就是“指向式背光3D膜(directional back light unit 3D film)”的方法。其是以不同时间间隔交替显示左右眼影像信号,并相应开启置于两侧的背光模块的其中一组。此两组背光模块分别给左眼和右眼使用,且背光模块具有特别的设计,因此当不同的背光模块在运作时,光线的行进方向也会有所差异,进而能分别将左右画面投射到观赏者的左右眼中。由于“时间多工”是利用时间差,以交错地发射出欲显示予左右眼的影像,所以使用者的两眼所看到的影像皆为全解析度的影像。因而,“时间多工”虽不会影响影像的解析度,但却无法同时显示多个视域,故须正对于荧幕正面,才可观赏到3D影像,一旦荧幕旋转特定角度,使用者便无法正常观赏到该3D影像。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能产生多个视域影像的分光结构及光机系统,以便使用者能由各个角度皆可观赏3D影像,乃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光结构及具有该分光结构的一光机系统,并通过该分光结构及该光机系统产生多视域的立体影像,以维持影像的解析度并增加多个视域供使用者观看。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使用于一投影装置的一光机系统的一种分光结构包含一第一棱镜、一第二棱镜、一第三棱镜以及一第四棱镜。第一棱镜具有一第一出光面、一第一反射面、一第一凹陷部及一第二凹陷部,且第二棱镜设置于该第二凹陷部以邻接第一棱镜。第三棱镜具有一第二出光面、一第二反射面、一第三凹陷部以及一第四凹陷部,且第三棱镜邻接第二棱镜,并相对第一棱镜设置。第四棱镜设置于该第四凹陷部,并同时邻接第三棱镜及第一棱镜。其中,第一棱镜可以利用第一反射面与第四棱镜邻接,且第三棱镜可以利用第二反射面与第二棱镜邻接,使第一棱镜、第二棱镜、第三棱镜及第四棱镜彼此依序接合。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使用于一投影装置的一光机系统除包含如上所述的分光结构外,更进一步具有一合光棱镜总成、至少二反射透镜组及一成像透镜组。合光棱镜总成具有至少二棱镜、至少二全反射棱镜、至少二数字微型反射镜,且合光棱镜总成相对分光结构设置。至少二反射透镜组设置于分光结构及合光棱镜总成间的二相对位置。其中,至少二反射透镜组可以将该分光结构所射出的一第一光束、一第二光束、一第三光束及一第四光束分别反射至合光棱镜总成,且合光棱镜总成于接收第一光束、第二光束、第三光束及第四光束后,可以将该等光束入射至成像透镜组。
为了让上述的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本领域的人士所知悉并应用,下文以本发明的数个较佳实施例以及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机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分光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分光结构的第一棱镜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分光结构的第三棱镜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的第一光束及第二光束于分光结构中的光路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的第三光束及第四光束于分光结构中的光路示意图;以及
图5为本发明光机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光机系统;
200分光结构;
201第一夹层面;
202第二夹层面;
203第三夹层面;
204第四夹层面;
210第一棱镜;
211第一出光面;
212第一反射面;
213第一凹陷部;
214第二凹陷部;
215第一入光面;
220第二棱镜;
221第二入光面;
230第三棱镜;
231第二出光面;
232第二反射面;
233第三凹陷部;
234第四凹陷部;
235第三入光面;
240第四棱镜;
241第四入光面;
310第一发光装置;
311第一光导管;
312第一光源;
320第二发光装置;
321第二光导管;
322第二光源;
330第三发光装置;
331第三光导管;
332第三光源;
340第四发光装置;
341第四光导管;
342第四光源;
410第一光束;
411第一光束的第一部份;
412第一光束的第二部份;
420第二光束;
421第二光束的第一部份;
422第二光束的第二部份;
430第三光束;
431第三光束的第一部份;
432第三光束的第二部份;
440第四光束;
441第四光束的第一部份;
442第四光束的第二部份;
450第五光束;
460第六光束;
500合光棱镜总成;
510第五棱镜;
520第六棱镜;
530接合面;
540第一全反射棱镜;
550第二全反射棱镜;
560第一数字微型反射镜;
570第二数字微型反射镜;
610第一反射透镜组;
611第一中继透镜;
612第二中继透镜;
613第一反射镜;
620第二反射透镜组;
621第三中继透镜;
622第四中继透镜;
623第二反射镜;
630第三反射透镜组;
631第五中继透镜;
632第六中继透镜;
633第三反射镜;
640第四反射透镜组;
641第七中继透镜;
642第八中继透镜;
643第四反射镜;
644第五反射镜;
700成像透镜组;
710镜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分光结构200使用于一投影装置(图未示出)的一光机系统100,藉此分光结构200的特殊设计,将使其内部所发射的四光束得以分别经过一第一反射透镜组610、一第二反射透镜组620、一第三反射透镜组630及一第四反射透镜组640,并汇整于一合光棱镜总成500后,射出形成多个视域的立体影像供使用者观赏。
如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分光结构200包含一第一棱镜210、一第二棱镜220、一第三棱镜230及一第四棱镜240,且该多个棱镜相应设置有一第一发光装置310、一第二发光装置320、一第三发光装置330及一第四发光装置340。
请参阅图3A,如图所示,第一棱镜210具有一第一出光面211、一第一反射面212、一第一凹陷部213及一第二凹陷部214。其中,第一出光面211与第一反射面212间可以夹设一第一夹角θ1,第一凹陷部213位于第一出光面211且远离第一夹角θ1设置,第二凹陷部214位于第一反射面212且远离第一夹角θ1设置。同时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角θ1较佳地为一锐角。此时,请一并参阅图2,第二棱镜220可以设置于第一棱镜210的第二凹陷部214,使第二棱镜220邻接于第一棱镜210,且两者间夹设有一第一夹层面201。
相似地,如图3B所示,第三棱镜230具有一第二出光面231、一第二反射面232、一第三凹陷部233及一第四凹陷部234。其中,第二出光面231与第二反射面232可以夹设一第二夹角θ2,第三凹陷部233位于第二出光面231且远离第二夹角θ2设置,第四凹陷部234位于第二反射面232且远离第二夹角θ2设置,且第二夹角θ2较佳地为一锐角。请一并参阅图2,此时,第三棱镜230的第二反射面232可以用以与第二棱镜220邻接,第四棱镜240可以设置于第三棱镜230的第四凹陷部234中,使第四棱镜240邻接于第三棱镜230,且两者间夹设有一第三夹层面203。同时,第四棱镜240更可用以邻接第一棱镜210的第一反射面212。是以,第一棱镜210、第二棱镜220、第三棱镜230及第四棱镜240便可通过此种配置,而彼此依序接合形成如图2所示的方式。
如图4A所示,第一棱镜210更进一步具有一第一入光面215。第一入光面215设置于第一凹陷部213中,且第一发光装置310可以装置于第一入光面215上,用以发射一第一光束410至第一入光面215。第二棱镜220亦进一步具有一第二入光面221。第二入光面221相对第一棱镜210设置于第二棱镜220的他侧,且第二发光装置320可以装置于第二入光面221上,用以发射一第二光束420至第二入光面221。
如图4B所示,第三棱镜230更进一步具有一第三入光面235。第三入光面235设置于第三凹陷部233,且第三发光装置330可以装置于第三入光面235上,用以发射一第三光束430至第三入光面235。第四棱镜240亦进一步具有一第四入光面241。第四入光面241相对第三棱镜230设置于第四棱镜240的他侧,且第四发光装置340可以装置于第四入光面241上,用以发射一第四光束440至第四入光面241。
前述的第一发光装置310可以由一第一光导管311及一第一光源312所形成,第二发光装置320可以由一第二光导管321及一第二光源322所形成,第三发光装置330可以由一第三光导管331及一第三光源332所形成,且第四发光装置340可以由一第四光导管341及一第四光源342所形成。此外,第一光源312、第二光源322、第三光源332及第四光源342分别设置于第一光导管311、第二光导管321、第三光导管331及第四光导管341远离第一棱镜210、第二棱镜220、第三棱镜230及第四棱镜240的相对侧,且第一光源312、第二光源322、第三光源332及第四光源342可分别采用单一发光二极管(白光)或多个发光二极管(红、蓝、绿三原色光)进行发光作业,于此并不加以限制。
需特别说明的是,除第一棱镜210与第二棱镜220间所夹设的第一夹层面201,以及第三棱镜230与第四棱镜240间所夹设的第三夹层面203外,第二棱镜220与第三棱镜230间亦夹设有一第二夹层面202,且第四棱镜240与第一棱镜210间亦夹设有一第四夹层面204。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夹层面201、第二夹层面202、第三夹层面203及第四夹层面204较佳分别为一空气夹层面。
以下将分别针对第一光束410、第二光束420、第三光束430及第四光束440于分光结构200内所行进的光路进行介绍。
请再次参阅图4A,第一发光装置310所发射的第一光束410在经由第一入光面215入射至第一棱镜210后,第一光束410即会分为一第一部份411及一第二部份412。其中,第一光束410的第一部份411可以为第一夹层面201反射至第一反射面212,再为第一反射面212反射后,由第一出光面211射出于第一棱镜210。第一光束410的第二部份412可以依序穿透第一夹层面201及第二夹层面202,并由第二出光面231射出于第三棱镜230。
第二发光装置320所发射的第二光束420在经由第二入光面221入射至第二棱镜220后,第二光束420会分成一第一部份421及一第二部份422。如图所示,第二光束420的第一部份421可以穿透第一夹层面201至第一反射面212,再为第一反射面212反射后,由第一出光面211射出于第一棱镜210。第二光束420的第二部份422可以为第一夹层面201反射至第二夹层面202,且穿透第二夹层面202后,由第二出光面231射出于第三棱镜230。
请接续参考图4B,第三发光装置330所发射的第三光束430经由第三入光面235入射至第三棱镜230后,第三光束430将分成一第一部份431及一第二部份432。第三光束430的第一部份431可以为第三夹层面203反射至第二反射面232,再为第二反射面232反射后,由第二出光面231射出于第三棱镜230。第三光束430的第二部份432可以依序穿透第三夹层面203及第四夹层面204,由第一出光面211射出于第一棱镜210。
第四发光装置340所发射的第四光束440经由第四入光面241入射至第四棱镜240后,第四光束440亦分成一第一部份441及一第二部份442。第四光束440的第一部份441可以穿透第三夹层面203至第二反射面232,再为第二反射面232反射后,由第二出光面231射出于第三棱镜230。第四光束440的第二部份442可以为第三夹层面203反射至第四夹层面204,且穿透第四夹层面204后,由第一出光面211射出于第一棱镜210。
请合并参阅图1与图5,于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光机系统100除包含上述的分光结构200外,更进一步具有合光棱镜总成500、第一反射透镜组610、第二反射透镜组620、第三反射透镜组630、第四反射透镜组640及一成像透镜组700。
详细而言,合光棱镜总成500相对分光结构200设置,且合光棱镜总成500包含一第五棱镜510、一第六棱镜520、一第一全反射棱镜540、一第二全反射棱镜550、一第一数字微型反射镜560及一第二数字微型反射镜570。其中,第五棱镜510及第六棱镜520间夹设一接合面530,第一全反射棱镜540邻设于第五棱镜510,第二全反射棱镜550邻设于第六棱镜520,第一数字微型反射镜560相对第五棱镜510设置于第一全反射棱镜540外侧,且第二数字微型反射镜570相对第六棱镜520设置于第二全反射棱镜550的外侧。
另一方面,第一反射透镜组610较佳具有一第一中继透镜611、一第二中继透镜612及一第一反射镜613,第二反射透镜组620具有一第三中继透镜621、一第四中继透镜622及一第二反射镜623,第三反射透镜组630具有一第五中继透镜631、一第六中继透镜632及一第三反射镜633,以及第四反射透镜组640具有一第七中继透镜641、一第八中继透镜642、一第四反射镜643及一第五反射镜644。
当第一光束410的第一部份411、第二光束420的第一部份421、第三光束430的第二部份432及第四光束440的第二部份442自第一棱镜210的第一出光面211射出后,其可以定义为一第五光束450,并依序通过第一反射透镜组610的第一中继透镜611、第二中继透镜612,而遭第一反射镜613反射至第三反射透镜组630,并在依序通过第三反射透镜组630的第五中继透镜631、第六中继透镜632后,为第三反射镜633反射至合光棱镜总成500的第一全反射棱镜540。第五光束450接着为第一全反射棱镜540全反射至第一数字微型反射镜560,第一数字微型反射镜560在将第五光束450进行适当地处理后,会将其射至第五棱镜510中并为第五棱镜510及第六棱镜520间的接合面530所反射。
相似地,当第一光束410的第二部份412、第二光束420的第二部份422、第三光束430的第一部份431及第四光束440的第一部份441自第三棱镜310的第二出光面231射出后,其可以定义为一第六光束460,并依序通过第二反射透镜组620的第三中继透镜621、第四中继透镜622,而遭第二反射镜623反射至第四反射透镜组640。第四反射透镜组640的第四反射镜643在反射第六光束460后,第六光束460将依序穿透第七中继透镜641及第八中继透镜642,并为第五反射镜644反射至合光棱镜总成500的第二全反射棱镜550。第六光束460接着为第二全反射棱镜550全反射至第二数字微型反射镜570,第二数字微型反射镜570在将第六光束460进行适当处理后,会将其射至第六棱镜520并使其穿透第五棱镜510及第六棱镜520间的接合面530。
接着,第五光束450及第六光束460可以自合光棱镜总成500射出至成像透镜组700的一镜头710并投射至一荧幕(图未示出)上。最后,由第五光束450及第六光束460所合成的光束在依序通过荧幕上的第一微透镜结构、第一圆柱透镜及第二圆柱透镜(图皆未示出)后,将得以形成八个视域的立体影像,以供使用者观赏。当然,前述的第一微透镜结构、第一圆柱透镜及第二圆柱透镜等透镜亦可具有其他型态的摆设,以与第五光束450及第六光束460所合成的光束配合形成多个视域的立体影像,在此并不加以限制。此外,前述的第一反射透镜组610、第二反射透镜组620、第三反射透镜组630、第四反射透镜组640及一成像透镜组700亦可依不同需求增加或减少各自透镜组的数量,在此同样不加以限制。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所揭示的分光结构及具有该分光结构的光机系统,将得以仅利用四光源便产生多达八个视域的立体影像,且不会对原解析度及影像品质造成影响。此外,由于本发明的分光结构的特殊光学配置,亦有助于缩小光机系统的体积,从而达到节省使用空间的目的。
上述的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及阐释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发明所主张的权利要求范围,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应以申请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为准。

Claims (27)

1.一种分光结构,使用于一投影装置的光机系统,包含:
一第一棱镜,具有:
一第一出光面及一第一反射面,且该第一出光面及该第一反射面间夹设一第一夹角;
一第一凹陷部,位于该第一出光面且远离该第一夹角设置;
一第二凹陷部,位于该第一反射面且远离该第一夹角设置;
一第二棱镜,设置于该第一棱镜的该第二凹陷部,且邻接该第一棱镜;
一第三棱镜,邻接该第二棱镜且相对该第一棱镜设置,具有:
一第二出光面及一第二反射面,且该第二出光面及该第二反射面间夹设一第二夹角;
一第三凹陷部,位于该第二出光面且远离该第二夹角设置;
一第四凹陷部,位于该第二反射面且远离该第二夹角设置;以及
一第四棱镜,设置于该第三棱镜的该第四凹陷部,且同时邻接该第三棱镜及该第一棱镜;
其中,该第一棱镜利用该第一反射面与该第四棱镜邻接,且该第三棱镜利用该第二反射面与该第二棱镜邻接,使该第一棱镜、该第二棱镜、该第三棱镜及该第四棱镜彼此依序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结构,其中该第一棱镜及该第二棱镜分别具有一第一入光面及一第二入光面,该第一入光面设置于该第一凹陷部,且该第二入光面相对该第一棱镜设置于该第二棱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光结构,还包含一第一发光装置及一第二发光装置,分别用以发射一第一光束及一第二光束,该第一发光装置设置于该第一入光面,且该第二发光装置设置于该第二入光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光结构,其中该第三棱镜及该第四棱镜分别具有一第三入光面及一第四入光面,该第三入光面设置于该第三凹陷部,且该第四入光面相对该第三棱镜设置于该第四棱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光结构,还包含一第三发光装置及一第四发光装置,分别用以发射一第三光束及一第四光束,该第三发光装置设置于该第三入光面,且该第四发光装置设置于该第四入光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光结构,还具有一第一夹层面、一第二夹层面、一第三夹层面及一第四夹层面,分别形成于该第一棱镜与该第二棱镜间、该第二棱镜与该第三棱镜间、该第三棱镜与该第四棱镜间及该第四棱镜与该第一棱镜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光结构,其中该第一光束经由该第一入光面入射至该第一棱镜后,该第一光束的一第一部份能够依序为该第一夹层面及该第一反射面反射,且自该第一出光面射出,而该第一光束的一第二部分能够依序穿透该第一夹层面和该第二夹层面,自该第二出光面射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光结构,其中该第二光束经由该第二入光面入射至该第二棱镜后,该第二光束的一第一部份能够穿透该第一夹层面,并为该第一反射面反射后,自该第一出光面射出,而该第二光束的一第二部分能够为该第一夹层面反射后,穿透该第二夹层面,自该第二出光面射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光结构,其中第三光束经由该第三入光面入射至该第三棱镜后,该第三光束的一第一部份能够依序为该第三夹层面及该第二反射面反射,且自该第二出光面射出,而该第三光束的一第二部分能够依序穿透该第三夹层面和该第四夹层面,自该第一出光面射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光结构,其中该第四光束经由该第四入光面入射至该第四棱镜后,该第四光束的一第一部份能够穿透该第三夹层面,并为该第二反射面反射后,自该第二出光面射出,而该第四光束的一第二部分能够为该第三夹层面反射后,穿透该第四夹层面,自该第一出光面射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光结构,其中该第一夹层面、该第二夹层面、该第三夹层面及该第四夹层面皆为空气夹层面。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光结构,其中该第一发光装置、该第二发光装置、该第三发光装置及该第四发光装置各具有一第一光导管及一第一光源、一第二光导管及一第二光源、一第三光导管及一第三光源、以及一第四光导管及一第四光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光结构,其中该第一光源、该第二光源、该第三光源及该第四光源由单一发光二极管或多个发光二极管所构成。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结构,其中该第一夹角及该第二夹角皆为一锐角。
15.一种光机系统,使用于一投影装置,包含: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结构;
一合光棱镜总成,相对该分光结构设置;包含
至少二棱镜;
至少二全反射棱镜,分别邻设于该至少二棱镜;以及
至少二数字微型反射镜,相对该至少二棱镜,设置于至少二全反射棱镜外侧;
至少二反射透镜组,设置于该分光结构及该合光棱镜总成间的二相对位置;以及
一成像透镜组;
其中,该至少二反射透镜组能够将该分光结构所射出的一第一光束、一第二光束、一第三光束及一第四光束分别反射至该合光棱镜总成,且该合光棱镜总成于接收该第一光束、该第二光束、该第三光束及该第四光束后,能够将该第一光束、该第二光束、该第三光束及该第四光束入射至该成像透镜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机系统,其中该至少二棱镜为一第五棱镜及一第六棱镜,且该第五棱镜与该第六棱镜间夹设有一接合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机系统,其中该至少二全反射棱镜为一第一全反射棱镜及一第二全反射棱镜,该第一全反射棱镜邻设于该第五棱镜,且该第二全反射棱镜邻设于该第六棱镜。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机系统,其中该至少二数字微型反射镜为一第一数字微型反射镜及一第二数字微型反射镜,该第一数字微型反射镜相对该第五棱镜设置,且该第二数字微型反射镜相对该第六棱镜设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机系统,其中该至少二反射透镜组为一第一反射透镜组以及一第二反射透镜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机系统,其中该第一反射透镜组具有一第一中继透镜、一第二中继透镜及一第一反射镜,且由该分光结构的该第一出光面射出的该第一光束的一第一部份、该第二光束的一第一部份、该第三光束的一第二部分及该第四光束的一第二部分在依序通过该第一中继透镜、该第二中继透镜后,为该第一反射镜反射至该合光棱镜总成。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机系统,其中该第二反射透镜组具有一第三中继透镜、一第四中继透镜及一第二反射镜,且由该分光结构的该第二出光面射出的该第一光束的一第二部分、该第二光束的一第二部分、该第三光束的一第一部份及该第四光束的一第一部份在依序通过该第三中继透镜、该第四中继透镜后,为该第二反射镜反射至该合光棱镜总成。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机系统,其中该至少二反射透镜组还具有一第三反射透镜组及一第四反射透镜组。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机系统,其中该第三反射透镜组具有一第五中继透镜、一第六中继透镜及一第三反射镜,且该第一光束的该第一部份、该第二光束的该第一部份、该第三光束的该第二部分及该第四光束的该第二部分所形成的一第五光束在通过该第五中继透镜、该第六中继透镜后,为该第三反射镜反射至该合光棱镜总成。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机系统,其中该第四反射透镜组具有一第七中继透镜、一第八中继透镜、一第四反射镜及一第五反射镜,且该第一光束的该第二部分、该第二光束的该第二部分、该第三光束的该第一部份及该第四光束所形成的第六光束在通过该第四反射镜、该第七中继透镜及该第八中继透镜后,为该第五反射镜反射至该合光棱镜总成。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机系统,其中该合光棱镜总成的该第一全反射棱镜于接收该第五光束后,能够经由该第一数字微型反射镜全反射至该第五棱镜及该接合面,并利用该接合面将其反射至该成像透镜组。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光机系统,其中该合光棱镜总成的该第二全反射棱镜于接收该第六光束后,能够经由该第二数字微型反射镜全反射至该第六棱镜并穿透该接合面到达该成像透镜组。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光机系统,其中该成像透镜组具有一镜头,且相对于该合光棱镜总成设置。
CN201210036712.XA 2012-02-17 2012-02-17 分光结构及具有该分光结构的光机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574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6712.XA CN103257450B (zh) 2012-02-17 2012-02-17 分光结构及具有该分光结构的光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6712.XA CN103257450B (zh) 2012-02-17 2012-02-17 分光结构及具有该分光结构的光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7450A CN103257450A (zh) 2013-08-21
CN103257450B true CN103257450B (zh) 2015-03-25

Family

ID=48961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671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57450B (zh) 2012-02-17 2012-02-17 分光结构及具有该分光结构的光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574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3301A (zh) * 2018-10-31 2019-02-15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CN110031851B (zh) * 2019-04-12 2020-10-30 武汉大学 一种小角度分光光机装置及快速装调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2721A (zh) * 2002-03-05 2003-09-17 吕和 投影显示器的光学系统
CN1904666A (zh) * 2005-07-28 2007-01-31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棱镜三分光系统
CN101162296A (zh) * 2007-09-24 2008-04-16 昂纳明达数字显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偏振分光器及使用该偏振分光器的lcos液晶立体投影系统
CN101191902A (zh) * 2006-11-24 2008-06-04 上海飞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三色光直六棱柱合色棱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80275B2 (en) * 2005-08-01 2007-10-09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High efficiency beam distribution with independent wavefront correction
US7551359B2 (en) * 2006-09-14 2009-06-2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Beam splitter apparatus and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2721A (zh) * 2002-03-05 2003-09-17 吕和 投影显示器的光学系统
CN1904666A (zh) * 2005-07-28 2007-01-31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棱镜三分光系统
CN101191902A (zh) * 2006-11-24 2008-06-04 上海飞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三色光直六棱柱合色棱镜
CN101162296A (zh) * 2007-09-24 2008-04-16 昂纳明达数字显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偏振分光器及使用该偏振分光器的lcos液晶立体投影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7450A (zh) 2013-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14419B1 (ko) 다층 디스플레이
JP3151347B2 (ja) 自動立体方向性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9715117B2 (en) Autostereoscopic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y
CN100595669C (zh) 一种双面显示屏及其三维显示装置
CN104380177A (zh) 定向显示装置中的偏振恢复
JP2001066547A (ja) 立体表示装置
CN102572477A (zh) 三维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WO2015043098A1 (zh) 一种多视角裸眼立体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
US8836755B2 (en) Two dimensional media combiner for creating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ys
US911642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multiple images of viewing angles
JP2955327B2 (ja) 三次元画像表示装置
JP2014115447A (ja) 画像表示装置
KR20140096661A (ko) 무안경식 반사형 3차원 칼라 디스플레이
US9549171B2 (en) Time-multiplexed multiple view projection apparatus
WO2018168086A1 (ja) 表示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2262346A (zh) 用以显示多重视角影像的显示装置
JPH09318911A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KR102130133B1 (ko) 백 라이트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3차원 영상 표시 장치
CN103257450B (zh) 分光结构及具有该分光结构的光机系统
JPH06311537A (ja)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KR101579072B1 (ko) 3차원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TWI442089B (zh) 分光結構及具有該分光結構之光機系統
JPH08149520A (ja)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JPH0287792A (ja) 投写型立体テレビジョン装置
JP3463960B2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