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4816A - 表面保护片 - Google Patents

表面保护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4816A
CN103254816A CN2012100361640A CN201210036164A CN103254816A CN 103254816 A CN103254816 A CN 103254816A CN 2012100361640 A CN2012100361640 A CN 2012100361640A CN 201210036164 A CN201210036164 A CN 201210036164A CN 103254816 A CN103254816 A CN 103254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rotective plate
surface protective
substrate layer
adher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61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田公平
生岛伸祐
山户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03616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548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54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4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进行繁杂的脱模处理就能使防水性优异的、显示优异的耐气候性的表面保护片。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具备至少最外层为烯烃系聚合物层的基材层、和配置在该基材层的与该最外层相反一侧的粘合层,该基材层至少包含白色系层和黑色系层这两层,对于该基材层的最外层的表面,将40μL体积的水滴滴加在该表面上而该水滴从该滴加位置开始翻滚的最小倾斜角以水平面为基准,小于40°。

Description

表面保护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保护片。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例如在对光学部件、金属板、经涂饰的金属板、铝合金框、树脂板、装饰钢板、氯化乙烯层压钢板、玻璃板等部件进行搬运、加工、养护时等贴在这些部件的表面,用于保护表面的用途等。
背景技术
在对光学部件、金属板、经涂饰的金属板、铝合金框、树脂板、装饰钢板、氯化乙烯层压钢板、玻璃板等部件进行搬运、加工、养护时等,为了防止这些部件的表面受到污染或损伤,使用表面保护片。
例如报告了一种在对设置于电子部件上的引线框架金属板等进行镀覆处理时用于非镀覆部分的掩蔽用途(保护用途)的表面保护片(遮蔽胶带)(专利文献1)。另外,提出了一种聚乙烯系表面保护膜,用于在将光学制品用树脂膜卷成卷状或堆积保存时的保护该膜表面的目的(专利文献2)。另外,报告了一种光学部件用表面保护膜,用于长期保护作为在最表面具有硬膜层或抗反射层的光学部件的树脂板的表面的目的(专利文献3)。
表面保护片一般具备在贴于被粘附体上时构成该被粘附体的保护表面的基材和用于贴在被粘附体上的粘合层。只要需要对被粘附体进行表面保护的时期结束,就可以将这样的表面保护片从该被粘附体上剥离。因此,作为这样的表面保护片所要求的一般的性能,要求使下述两种性能相调和:在需要进行表面保护的时期可确实地粘在被粘附体上、以及只要度过需要进行表面保护的时期就能够容易地从该被粘附体的表面撕下。
除上述那样的一般的性能外,对表面保护片有时要求对应用途的特别的性能。例如,对于遮蔽胶带,出于在对设置在电子部件上的引线框架金属板等进行镀覆处理时掩蔽非镀覆部分的用途,特别要求实现优异的贴附精度。
在被粘附体为通过伴随有某些水处理的工艺来制造或使用的形态时,为了对抗该水处理,保护被粘附体的表面,对表面保护片要求高的防水性。如果防水性低,则由于水处理中使用的水或溶液长期残留在表面保护片的表面,所以在从被粘附体上撕下水处理结束后的表面保护片时残留水分有可能附着在被粘附体的表面。
用于液晶电视机等液晶显示装置的偏振板典型的是具有经碘或二色性染料染色的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构成的偏振片和贴在该偏振片的两侧或单侧的三乙酰纤维素膜(TAC膜)的层压结构体。有时用碱性水溶液对该TAC膜的一表面进行皂化处理。具体地说,将偏振板或TAC膜浸渍在碱性水溶液中,用碱性水溶液对TAC膜的一表面进行皂化处理。此时,在碱性水溶液难侵蚀的面上有时贴有表面保护片。作为这样的碱性水溶液难侵蚀的面,例如可举出防眩(AG)处理面、抗反射(AR)处理面等。要是用于这样的用途的表面保护膜的防水性低,则在表面保护片的表面残留有碱性水溶液的情况下,该碱性水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后,高浓度的碱性成分以点状残留在表面保护片的表面。这样,在从被粘附体撕下表面保护片时,残留碱性成分有可能附着在被粘附体的表面。
为了使表面保护片的基材表面的防水性提高,以往对基材表面实施各种脱模处理。例如,作为这样的脱模处理,可举出用硅酮系或氟系的防水剂进行处理的技术。但是,在进行这样的脱模处理时,表面保护片的制造工序变得繁杂,并且,仅进行其脱模处理的工序这部分的表面保护片的制造成本就很大了,所以不是优选的。
另外,现有的表面保护片不具备充分的耐气候性,在室外使用或高温下保存时,其粘合力经时性地增加,存在从被粘附体上剥离时的剥离性变差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491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8619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3046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进行繁杂的脱模处理就能使防水性优异的、显示优异的耐气候性的表面保护片。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具备:至少最外层为烯烃系聚合物层的基材层、和配置在该基材层的与该最外层相反一侧的粘合层,
该基材层至少包含白色系层和黑色系层这两层,
对于该基材层的最外层的表面,在该表面滴加40μL体积的水滴而该水滴从该滴加位置开始翻滚的最小倾斜角以水平面为基准时小于40°。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基材层的最外层的表面相对于水的接触角为90°以上,且相对于70vol%乙醇水溶液的接触角为41°以下。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基材层是通过模具温度设定为165℃以上所进行的挤出成型形成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粘合层是利用高分子成型材料形成的,所述高分子成型材料能够连同上述基材层一起在模具温度为165℃以上的设定下共挤出成型。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粘合层的对丙烯酸板的粘合力为1N/20mm以上。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用于保护被粘附体的表面,所述被粘附体通过伴随水处理的工艺来制造或使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被粘附体为偏振板或其构成膜。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水处理包含对上述被粘附体供给碱性水溶液的皂化处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不进行繁杂的脱模处理就能使防水性优异的、显示优异的耐气候性的表面保护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表面保护片的一构成例的截面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评价表面保护片的基材层表面的水滴附着性的过程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表面保护片
10第1基材层
20第2基材层
30第3基材层
40基材层
50粘合层
100PET膜
110表面保护片
120评价用样品
130水槽
140提升用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具备至少最外层为烯烃系聚合物层的基材层和配置在该基材层的与该最外层相反一侧的粘合层,该基材层至少包含白色系层和黑色系层这两层。即,作为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层压构成,只要具备基材层和粘合层、该基材层的最外层为烯烃系聚合物层、该基材层至少包含白色系层和黑色系层这两层,且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就可采用任意的适当的层压构成。例如,“烯烃系聚合物层/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烯烃系聚合物层/黑色系层/白色系层/粘合层”、“白色系层(还称为烯烃系聚合物层)/黑色系层/粘合层”、“黑色系层(还称为烯烃系聚合物层)/白色系层/粘合层”等,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就可采用任意的适当的层压构成。另外,白色系层和黑色系层的厚度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基材层至少包含白色系层和黑色系层这两层。即,基材层具有至少由两层构成的层压结构。在基材层所包含的至少两层中,至少最外层为烯烃系聚合物层。即,在基材层所包含的至少两层中,也可以全部的层为烯烃系聚合物层。
将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一个实施方式示于图1。在图1中,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1由第1基材层10、第2基材层20、第3基材层30和粘合层50构成。由第1基材层10、第2基材层20和第3基材层30这三层构成了基材层40。第1基材层10为基材层40的最外层,是烯烃系聚合物层。
在图1中,第2基材层20为白色系层,第3基材层30为黑色系层。也可以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不同,第2基材层20为黑色系层,第3基材层30为白色系层。
烯烃系聚合物层是含有聚烯烃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层。通过采用烯烃系聚合物层作为基材层的最外层,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能够表现出优异的防水性。
在烯烃系聚合物层中含有多种聚烯烃系树脂的情况下,优选采用相容性不降低的那样的组合。当为相容性降低的组合时,烯烃系聚合物层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增高,因而不是优选的。在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中,优选设定基材层的最外层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1μm以下。
烯烃系聚合物层中的聚烯烃系树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5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6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80重量%以上,最优选为90重量%以上。
作为聚烯烃系树脂,可采用任意的适当的聚烯烃系树脂。作为这样的聚烯烃系树脂,例如可举出聚丙烯、由丙烯成分和乙烯成分构成的嵌段系聚丙烯或无规系聚丙烯等丙烯系聚合物;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等乙烯系聚合物;乙烯-α烯烃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等乙烯成分与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等。这些聚烯烃系树脂既可以仅为1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
烯烃系聚合物层含有聚烯烃系树脂作为主成分,但为了防止劣化等,也可以含有任意的适当的添加剂。作为这样的添加剂,例如可举出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等光稳定剂、抗静电剂、填充剂(例如,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钛等)、颜料、防积料剂(目ヤニ防止剂)、润滑剂、防粘连剂等。
基材层中的最外层的厚度根据用途可采用任意的适当的厚度。基材层中的最外层的厚度优选为2~100μm,更优选为3~80μm,进一步优选为4~60μm,特别优选为5~50μm。
基材层至少包含白色系层和黑色系层这两层。通过使基材层至少包含白色系层和黑色系层这两层,能够设定为耐气候性非常优异的表面保护片。
白色系层是显示白色系色调的层,例如,JIS-L-1015规定的白色度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特别优选为85%以上。白色系层优选包含白色颜料。作为白色颜料,可采用任意的适当的白色颜料。作为这样的白色颜料,例如可举出氧化钛。白色系层含有白色颜料时,其含有比例相对于形成白色系层的树脂成分优选为0.1~50重量%,更优选为1~4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2~30重量%。
形成白色系层的树脂成分优选为聚烯烃系树脂,更优选为丙烯系聚合物、乙烯系聚合物。作为形成白色系层的树脂成分,具体可优选举出均聚丙烯、嵌段聚丙烯、无规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白色系层中的聚烯烃系树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6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85重量%以上,最优选为90重量%以上。这样的聚烯烃系树脂既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
白色系层的厚度根据目的可采用任意的适当的厚度。这样的厚度优选为2~100μm,更优选为3~80μm,进一步优选为4~60μm,特别优选为5~50μm。
黑色系层是显示黑色系色调的层。黑色系层优选包含黑色颜料。作为黑色颜料,可采用任意的适当的黑色颜料。作为这样的黑色颜料,例如可举出炭黑。黑色系层含有黑色颜料时,其含有比例相对于形成黑色系层的树脂成分优选为0.01~10重量%,更优选为0.1~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5~3重量%。
形成黑色系层的树脂成分优选为聚烯烃系树脂,更优选为丙烯系聚合物、乙烯系聚合物。作为形成黑色系层的树脂成分,具体可优选举出均聚丙烯、嵌段聚丙烯、无规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黑色系层中的聚烯烃系树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6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85重量%以上,最优选为90重量%以上。这样的聚烯烃系树脂既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
黑色系层的厚度根据目的可采用任意的适当的厚度。这样的厚度优选为2~100μm,更优选为3~80μm,进一步优选为4~60μm,特别优选为5~50μm。
当形成基材层时,只要适宜调整挤出成型条件以使最外层具有优异的防水性即可。例如,将模具温度设定为165℃以上,同时适宜调整挤出速度,由此将基材层的形成材料共挤出成型(典型的是T模头成型法和吹胀成型法),从而能够对基材层的最外层赋予更加优异的防水性。
对于基材层的最外层的表面,将40μL体积的水滴滴加在该表面上,该水滴从该滴加位置开始翻滚的最小倾斜角以水平面为基准,小于40°。通过设置这样的倾斜角不足40°的基材层的最外层,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不实施脱模处理就能表现出优异的防水性。这样的倾斜角优选为35°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下。在本发明中,上述最小的倾斜角是基于后述的方法测定的。
基材层的最外层的表面优选相对于水的接触角为90°以上且相对于70vol%乙醇水溶液的接触角为41°以下。上述那样的相对于水的接触角更优选为9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8°以上,特别优选为100°以上。上述那样的相对于70vol%乙醇水溶液的接触角更优选为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8°以下,特别优选为35°以下。基材层的最外层的表面相对于水的接触角不足90°、或相对于70vol%乙醇水溶液的接触角超过41°时,基材层的最外层的表面上液滴的接触面积增大,水处理后的残留液滴的除去效率(飞散性)有可能降低。在本发明中,上述各接触角是基于后述的方法测定的。
基材层在包含最外层的同时至少包含白色系层和黑色系层这两层。既可以最外层相当于白色系层,也可以最外层相当于黑色系层。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基材层也可以具有任意的适当的其他层。在基材层的背面侧根据需要也可以具备印刷层等各种功能层。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中,在基材层的与最外层相反一侧配置粘合层。
用于粘合层的粘合剂可采用任意的适当的粘合剂。作为这样的粘合剂,例如可举出公知的橡胶系粘合剂、丙烯酸系粘合剂、聚酯系粘合剂、聚氨酯系粘合剂、聚异丁烯系粘合剂、苯乙烯系粘合剂、烯烃系粘合剂等。用于粘合层的粘合剂既可以仅为1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
在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用于光学部件(偏振板等)的功能性表面(例如AG处理面、AR处理面)这样的表面活性度高的被粘附体表面的情况下,作为粘合剂,可优选举出非极性的天然橡胶系粘合剂、合成橡胶系粘合剂,更优选举出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和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由于相对于水处理所用的水系溶剂(例如碱性水溶液或清洗水)为疏水性,所以在形成了水系溶剂可从表面保护片侧面浸入被粘附体表面与粘合层表面之间的界面的状态时,也能够通过疏水性抑制水系溶剂浸入该界面。并且,由于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和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为热塑性的,所以受到常温以上的加热时粘合剂慢慢变形,将被粘附体表面与粘合层表面之间的界面填埋,从而也能够发挥防止液体浸入的效果。
粘合层的对丙烯酸板的粘合力优选为1N/20mm以上,更优选为1.2~10N/20mm,进一步优选为1.5~5N/20mm。通过具有这样的粘合力,从而在水处理工序时,例如在清洗液对被粘附体喷雾的状态下,或在水处理后的干燥工序时干燥用的空气(风)吹到被粘附体的这样的状态下,也能够保持足以防止空气或清洗液浸入被粘附体表面与粘合剂层表面之间的界面的粘合状态(密封性能)。在本发明中,粘合层的对丙烯酸板的粘合力基于后述的方法测定。
作为适于实现上述那样的粘合力的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例如可举出丙烯单体与其他烯烃单体的共聚物。具体地说,例如可举出丙烯单体与由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二碳烯、4-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构成的单体的共聚物。作为这样的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例如市面上销售NOTIO(注册商标(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VISTAMAXX(注册商标)(埃克森美孚社制造),能够容易地获得。
作为适于实现上述那样的粘合力的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例如可举出苯乙烯或α-甲基苯乙烯单体与二烯单体的共聚物的氢化物、苯乙烯或α-甲基苯乙烯单体与异丁烯单体的共聚物。具体地说,例如可举出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SEB)、苯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SEP)、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丁苯橡胶(SBR)、氢化丁苯橡胶(HSBR)、苯乙烯-1,4-丁二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BS)、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BS)。这样的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例如市面上销售TAFTEC(注册商标)(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制造)、SIBSTAR(注册商标)(株式会社Kaneka制造),能够容易地获得。
形成粘合层时,为了进行粘合特性的控制等,根据需要能够适宜添加添加剂,例如软化剂、烯烃系树脂、硅酮系聚合物、液态丙烯酸系共聚物、磷酸酯系化合物、增粘剂、抗老化剂、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聚亚乙基亚胺、脂肪酸酰胺、磷酸酯、填充剂或颜料(例如,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钛等)等。
对粘合层表面根据需要还能够实施例如电晕放电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火焰处理、等离子体处理、溅射蚀刻处理等以粘合性的控制或贴附作业性等为目的的表面处理。
增粘剂的配合对提高粘合力是有效的。但为了避免产生因凝集力的降低所导致的浆液残留问题,根据应用表面保护片的被粘附体来适宜决定增粘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粘合层所用的粘合剂,增粘剂的配合量优选为5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3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重量%以下。另外,在应用表面保护片的被粘附体为金属板的情况下,优选当形成粘合层时不添加增粘剂。
作为增粘剂,例如能够使用脂肪族系共聚物、芳香族系共聚物、脂肪族·芳香族系共聚物系或脂环系共聚物等石油系树脂、香豆酮-茚系树脂、萜烯系树脂、萜烯酚醛系树脂、聚合松香等松香系树脂、(烷基)酚系树脂、二甲苯系树脂、它们的氢化物等通常用于粘合剂的增粘剂,没有特别限制。增粘剂既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这些增粘剂中,从剥离性和耐气候性等方面考虑,优选氢化系的增粘剂。另外,增粘剂还能够使用作为与烯烃树脂的混合物的市售品。
软化剂的配合对提高粘合力是有效的。作为软化剂,例如可举出低分子量的二烯系聚合物、聚异丁烯、氢化聚异戊二烯、氢化聚丁二烯、它们的衍生物等。作为这样的衍生物,例如能够例示在一末端或两末端具有OH基、COOH基的物质,具体可举出氢化聚丁二烯二醇、氢化聚丁二烯一醇、氢化聚异戊二烯二醇、氢化聚异戊二烯一醇等。特别是出于抑制对被粘附体的粘合性上升的目的,优选氢化聚丁二烯或氢化聚异戊二烯等二烯系聚合物的氢化物、烯烃系软化剂等。作为这样的软化剂,具体可获得(株)KURARAY制造的商品名“Kuraprene LIR-200”等。这些软化剂既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软化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粘合层所用的粘合剂优选为4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2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重量%以下。软化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粘合层所用的粘合剂为40重量%以上时,高温或室外暴露时的浆液残留有可能变得显著。
软化剂的分子量能够适宜设定为任意的适当的量,但分子量减小时,有可能导致物质从粘合层向被粘附体转移或重剥离化等,另一方面,分子量增大时,具有缺乏粘合力的提高效果的倾向,因而软化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10万,更优选为1万~5万。
粘合层的厚度根据所要求的粘合力等适宜设定为任意的适当厚度即可。粘合层的厚度优选为1~50μm,更优选为2~40μm,进一步优选为3~20μm。在保护偏振板(偏光膜)等光学部件的表面的用途的情况下,粘合层的厚度特别优选为3μm~20μm。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可通过任意的适当的方法制造。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优选通过如下方式得到:使用形成上述基材层的形成材料和形成上述粘合层的形成材料,通过将基材层和粘合层共挤出的方法成膜。并且,通过将溶液型或乳液型的粘合剂涂布在基材层的单面的方法、将形成在分离板上的粘合层转移到基材层的单面的方法也可制造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粘合层是利用高分子成型材料形成的,所述高分子成型材料能够连同基材层一起在模具温度为165℃以上的设定下共挤出成型,优选使用形成基材层的形成材料和形成粘合层的高分子成型材料,通过将基材层和粘合层共挤出的方法成膜,来得到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
作为共挤出的方法,能够依据通常用于膜制造等的吹塑法、T模头法等进行。对基材层和粘合层根据需要能够实施上述表面处理。
根据需要,也可以将粘合层在供于实用之前的期间临时贴在分离板等上保护粘合层。另外,对基材层的不附设粘合层的面也可以向例如基材层添加脂肪酸酰胺或聚亚乙基亚胺等以形成容易开卷的卷绕体等。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由于不进行繁杂的脱模处理就能使防水性优异,并且显示优异的耐气候性,所以例如可用于保护被粘附体的表面,所述被粘附体通过伴随水处理的工艺来制造或使用。在这样的用途中,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例如可用于对被粘附体进行涂饰处理、镀覆处理、水洗处理、酸处理、碱处理等水处理时的表面保护。特别适合用于具有易于受水处理损害的表面的被粘附体的表面保护。作为这样的水处理,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例如适于包含对被粘附体供给碱性水溶液的皂化处理的水处理。
作为上述那样的被粘附体,例如可举出偏振板或其构成膜等光学部件、金属板、经涂饰的金属板、铝合金框、树脂板、装饰钢板、氯化乙烯层压钢板、涂饰钢板、高分子膜、硅基板或玻璃基板等陶瓷制品、磁盘等。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例如能够优选用于通过各种表面加工形成了功能性表面的光学部件、特别是作为水处理在制造工艺中进行了碱性皂化处理的偏振板或其构成膜的功能性表面(例如,上述的AG处理面、AR处理面)的保护用途。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定。
〔实施例1〕
将由230℃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9g/10min的密度为0.9g/cm3的嵌段聚丙烯构成的基材表面层形成用第1聚合物成型材料、在该嵌段聚丙烯中添加30重量%白色颜料(大日精化社制造、HCM2035W)而成的基材中间层形成用第2聚合物成型材料、和在该嵌段聚丙烯中添加2重量%炭黑(三菱化学制造,炭黑“#45”)而成的基材粘合剂侧层形成用第3聚合物成型材料用升温为240℃的T模头成型机共挤出成型,形成各层的厚度为13μm的总厚度为39μm的3层基材。其后,将预先调制的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株式会社Kaneka制造,SIBSTAR(注册商标)073T)的甲苯溶液涂布在上述共挤出成型得到的基材层的由基材粘合剂侧层形成用第3聚合物成型材料形成的层侧。将所得涂布膜干燥后而得到的粘合层的厚度为5μm。如上所示制作成由厚度13μm的基材表面层、厚度13μm的基材中间层(白色系层)、厚度13μm的基材粘合剂侧层(黑色系层)和厚度5μm的粘合层构成的表面保护片(1)。
〔实施例2〕
将由190℃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0g/10min的密度为0.924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构成的基材表面层形成用第1聚合物成型材料、在该低密度聚乙烯中添加30重量%白色颜料(大日精化社制造、HCM2035W)而成的基材中间层形成用第2聚合物成型材料、在该低密度聚乙烯中添加2重量%炭黑(三菱化学制造,炭黑“#45”)而成的基材粘合剂侧层形成用第3聚合物成型材料、和由苯乙烯-乙烯-丁烯无规共聚物(JSR株式会社制造、DYNARON(注册商标)2324P)构成的熔融的粘合层形成用高分子成型材料供给于T模头成型机,在模具温度200℃下进行共挤出成型。如上操作,制作成由厚度17μm的基材表面层、厚度17μm的基材中间层(白色系层)、厚度17μm的基材粘合剂侧层(黑色系层)和厚度10μm的粘合层构成的表面保护片(2)。
〔实施例3〕
将在190℃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0g/10min且密度为0.924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中添加30重量%的230℃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5g/10min且密度为0.90g/cm3的无规聚丙烯而成的基材表面层形成用第1聚合物成型材料、在190℃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0g/10min且密度为0.924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中添加30重量%白色颜料(大日精化社制造、HCM2035W)而成的基材中间层形成用第2聚合物成型材料、在190℃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0g/10min且密度为0.924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中添加2重量%炭黑(三菱化学制造,炭黑“#45”)而成的基材粘合剂侧层形成用第3聚合物成型材料、和由230℃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0g/10min且密度为0.86g/cm3的丙烯-丁烯共聚物(以重量比计,丙烯∶丁烯=85∶15),无规立构结构)构成的粘合层形成用高分子成型材料分别供给于模具温度为200℃的吹塑成型机,进行共挤出成型。如上操作,制作成由厚度5μm的基材表面层、厚度15μm的基材中间层(白色系层)、厚度15μm的基材粘合剂侧层(黑色系层)和厚度10μm的粘合层构成的表面保护片(3)。
〔比较例1〕
将在190℃的熔体流动速率为7.0g/10min且密度为0.918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中添加0.5重量%油酸酰胺(日本化成株式会社制造、Diamide(注册商标)O-200)而成的基材表面层形成用第1聚合物成型材料(190℃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0g/10min、密度0.924g/cm3)、在该聚合物中添加30重量%白色颜料(大日精化社制造、HCM2035W)而成的基材中间层形成用第2聚合物成型材料、在该聚合物中添加2重量%炭黑(三菱化学制造,炭黑“#45”)而成的基材粘合剂侧层形成用第3聚合物成型材料、和由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三井·杜邦聚合化学株式会社制造、Evaflex(注册商标)EV550)构成的熔融的粘合层形成用高分子成型材料分别供给于模具温度为150℃的吹塑成型机,进行共挤出成型。如上操作,制作成由厚度10μm的基材表面层、厚度10μm的基材中间层(白色系层)、厚度10μm的基材粘合剂侧层(黑色系层)和厚度10μm的粘合层构成的表面保护片(C1)。
〔比较例2〕
将由190℃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0g/10min且密度为0.919g/cm3的聚乙烯构成的基材表面层形成用第1聚合物成型材料、在该聚乙烯中添加30重量%白色颜料(大日精化社制造、HCM2035W)而成的基材中间层形成用第2聚合物成型材料、和在该聚乙烯中添加2重量%炭黑(三菱化学制造,炭黑“#45”)而成的基材粘合剂侧层形成用第3聚合物成型材料以模具温度160℃进行共挤出成型,形成各层的厚度为20μm的总厚度为60μm的3层基材层。其后,将预先调制的背面处理剂(一方社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造、Peeloil(注册商标)1010)的甲苯溶液以干燥后的厚度为100nm的方式涂布在上述共挤出成型得到的基材层的由基材表面层形成用第1聚合物成型材料形成的层侧。另一方面,在基材层的由基材粘合剂侧层形成用第3聚合物成型材料形成的层侧以干燥后的厚度为10μm的方式涂布作为粘合剂的丙烯酸粘合剂。在此使用的丙烯酸粘合剂是这样制备的:在由100重量份丙烯酸丁酯、8重量份丙烯酸羟乙酯、1500重量份甲苯构成的溶液中添加0.5重量份过氧化苯甲酰,于50℃一边进行氮气置换一边合成丙烯酸聚合物24小时,其后,相对于100重量份该丙烯酸聚合物添加4.0重量份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CORONET(注册商标)HX),制备丙烯酸粘合剂。如上操作,制作成由厚度100nm的背面处理层、厚度20μm的基材表面层、厚度20μm的基材中间层(白色系层)、厚度20μm的基材粘合剂侧层(黑色系层)和厚度10μm的粘合层构成的表面保护片(C2)。
〔比较例3〕
将苯乙烯-乙烯-丁烯无规共聚物(JSR株式会社制造、DYNARON(注册商标)2324P)的甲苯溶液涂布在市售的聚酯膜(东丽株式会社制造、Lumiror(注册商标)S-10、厚度38μm)上,干燥,制作由厚度为38μm的基材层和干燥后的厚度为5μm的粘合层构成的表面保护片(C3)。
〔比较例4〕
使用单面经硅酮处理的聚酯膜代替比较例3的聚酯膜,与比较例3同样地进行操作。由此,制作由具有经硅酮处理的表面部的厚度为38μm的基材层、和干燥后的厚度为15μm的粘合层构成的表面保护片(C4)。
〔比较例5〕
在实施例1中不向基材中添加白色颜料和炭黑,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制作表面保护片(C5)。
〔参考例1〕
对实施例2的表面保护片的基材层的表面部进行电晕放电处理,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操作,制作表面保护片(R1)。
〔评价试验〕
(水滴翻滚倾斜角试验)
在基材层的表面部为上面且水平配置的表面保护片的该表面部上使用注射器调制40μL的蒸馏水的液滴。其后,一边倾斜表面保护片一边改变倾斜角,目视观察水滴从上述滴加位置移动1cm以上的角度。在所述倾斜角试验中使用TESTER SANGYO株式会社制品滚珠粘着性测试仪(Ball Tack Tester),求出倾斜角。将结果列于表1。
(表面粗糙度试验)
用市售的光干涉式表面粗糙度测定器(Wyko社制造、RST-PLUS)测定表面保护片的基材层表面部的表面粗糙度,测定面积为2mm见方,计算出中心线表面粗糙度Ra。将结果示于表1。
(粘合力试验)
依据JIS-Z0237(2000)进行粘合力试验。即,将表面保护片以线压为78.7N/cm贴在市售的丙烯酸板(三菱丽阳株式会社制造、ACRYLITE(注册商标)L)上,贴附之后1小时用INSTRON型拉伸试验机在剥离角度180度、拉伸速度0.3m/min的条件下测定粘合力。将结果示于表1。
(接触角试验)
依据JIS-R3257(1999)进行接触角试验。即,依据JIS-R3257(1999)的“基板玻璃表面的浸湿性试验方法”的“6.静滴法”,测定相对于蒸馏水的接触角和相对于70vol%乙醇水溶液的接触角。测定环境为23℃、湿度50%。将结果示于表1。
(60℃液浸入试验)
依据日本特开2002-196116号公报的实施例1,制作经AG(防眩)处理的膜。即,在100重量份聚氨酯丙烯酸酯系单体(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折射率1.52)中加入3重量份二苯甲酮系聚合引发剂、14重量份平均粒径4μm的二氧化硅粉末、3.33重量份氟代烷基硅烷添加剂(折射率1.39),用甲苯稀释成固体成分为35重量%,制作涂布溶液。使用均化器将所得的该涂布溶液搅拌,使二氧化硅粉末完全分散。其中,(氟代烷基硅烷添加剂的折射率)-(树脂粘结剂的折射率)=-0.13。接下来,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PET膜)上用棒涂布机以干燥厚度为3μm的方式涂布上述涂布溶液。其后,进行紫外线照射,使涂膜固化,在PET膜上形成防眩(AG)层。所得AG层的透过雾度为26%。并且,中心线平均粗糙度为0.33μm,平均山谷间距为27μm。然后,在上述PET膜的AG层的表面贴上表面保护片,于常温(25℃)放置24小时。其后,将带有表面保护片的PET膜浸在60℃的温水中,放置2小时,目视研究水有无从表面保护片与AG层之间浸入。
用以下基准评价上述的结果。将结果示于表1。
○:没有发现水的浸入。
×:确认到水的浸入。
(水附着性)
如图2中的示意所示,在100mm×100mm的PET膜100(厚度150μm)的一表面贴上表面保护片110,制作评价用样品120。接着,使预先在端部安装有提升用具(例如线材)140的评价用样品120完全浸在水槽130所装的60℃的水中(图2的(A))。1分钟后用10m/min的拉伸速度以评价用样品120与水面呈垂直的方式从液面提升15cm左右(图2的(B))。其后,迅速将表面保护片110侧设定为上面(图2的(C))。目视确认在该状态下水D是否附着在表面保护片110的表面部。
用以下基准评价上述的结果。将结果示于表1。
○:水D的附着量不足表面保护片110的表面部的总面积的3%。
×:水D的附着量为表面保护片110的表面部的总面积的3%以上。
(耐气候性的测定)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表面保护片切成宽20mm的长条状,制作评价用样品。使2kg的辊往返一次,将该样品压接在SUS430BA板上后,投入太阳光碳弧耐候机(SUGA TEST INSTRUMENTS株式会社制品)中1000小时,接下来,以0.3米/分钟的拉伸速度在180°方向上从样品的一端剥离至100mm的长度。
用以下基准评价上述的结果。
○:样品没有破碎,能够极其良好地剥离。
×:因基材劣化,样品在中途破碎,或粘合剂残留在被粘附体上造成污染。
将这些试验结果归纳于表1。
【表1】
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不进行繁杂的脱模处理就能使防水性优异,显示优异的耐气候性。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例如在对光学部件、金属板、经涂饰的金属板、铝合金框、树脂板、装饰钢板、氯化乙烯层压钢板、玻璃板等部件进行搬运、加工、养护时等贴在这些部件的表面用于保护的用途等。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优选用于保护被粘附体的表面,所述被粘附体通过伴随水处理的工艺来制造或使用。

Claims (8)

1.一种表面保护片,其具备:至少最外层为烯烃系聚合物层的基材层;以及;配置在该基材层的与该最外层相反的一侧的粘合层,
该基材层至少包含白色系层和黑色系层这两层,
对于该基材层的最外层的表面,将40μL体积的水滴滴加在该表面上时该水滴从该滴加位置开始翻滚的最小倾斜角以水平面为基准小于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基材层的最外层的表面相对于水的接触角为90°以上,且相对于70vol%乙醇水溶液的接触角为41°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基材层是通过模具温度设定为165℃以上而进行的挤出成型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粘合层是由高分子成型材料形成的,所述高分子成型材料能够与所述基材层一起在模具温度设定为165℃以上的条件下共挤出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粘合层的对丙烯酸板的粘合力为1N/20mm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表面保护片用于保护被粘附体的表面,所述被粘附体通过伴随水处理的工艺来制造或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被粘附体为偏振板或其构成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水处理包含对所述被粘附体供给碱性水溶液的皂化处理。
CN2012100361640A 2012-02-15 2012-02-15 表面保护片 Pending CN1032548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61640A CN103254816A (zh) 2012-02-15 2012-02-15 表面保护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61640A CN103254816A (zh) 2012-02-15 2012-02-15 表面保护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4816A true CN103254816A (zh) 2013-08-21

Family

ID=48959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61640A Pending CN103254816A (zh) 2012-02-15 2012-02-15 表面保护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54816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71821A (ja) * 1993-03-23 1994-09-27 Lintec Corp 再剥離型粘着保護テープ
CN1470887A (zh) * 2002-07-08 2004-01-28 �ն��繤��ʽ���� 用于光学膜的表面保护膜
CN202671479U (zh) * 2012-02-15 2013-01-1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71821A (ja) * 1993-03-23 1994-09-27 Lintec Corp 再剥離型粘着保護テープ
CN1470887A (zh) * 2002-07-08 2004-01-28 �ն��繤��ʽ���� 用于光学膜的表面保护膜
CN202671479U (zh) * 2012-02-15 2013-01-1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7013B (zh) 表面保护片
CN102108265B (zh) 表面保护片
CN102046746B (zh) 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带或胶粘片
CN102079955B (zh) 表面保护片
CN101173154A (zh) 表面保护薄膜及带有表面保护薄膜的光学薄膜
KR20110010068A (ko) 점착 테이프
JP2014019777A (ja) 表面保護シート
CN101914351B (zh) 涂膜保护片及其制造方法
JP4855093B2 (ja) 表面保護用フィルム基材、ならびに、表面保護用粘着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10010069A (ko) 적층 필름 및 점착 테이프
CN103254819A (zh) 表面保护片
CN102933675A (zh) 粘合片
CN202671479U (zh) 表面保护片
JP3870995B2 (ja) 自動車塗装外板用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5116706B2 (ja) 表面保護シート
CN103254816A (zh) 表面保护片
JP5854860B2 (ja) 汚染防止方法
CN103254807A (zh) 粘合片
CN103254808A (zh) 粘合片
WO2014013791A1 (ja) 表面保護シート
CN203159521U (zh) 表面保护片
CN202808672U (zh) 表面保护片
CN202808673U (zh) 表面保护片
CN103254815A (zh) 表面保护片
JP2019077581A (ja) コンクリート養生テー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