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0082B - 透镜镜框和透镜组装体 - Google Patents

透镜镜框和透镜组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0082B
CN103250082B CN201280003990.3A CN201280003990A CN103250082B CN 103250082 B CN103250082 B CN 103250082B CN 201280003990 A CN201280003990 A CN 201280003990A CN 103250082 B CN103250082 B CN 1032500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entral axis
bearing
face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39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50082A (zh
Inventor
水月直树
山崎仁
岩濑充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50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0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50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00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ens and mount having complementary engagement means, e.g. screw/threa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6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retaining rings or spr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透镜镜框具有:透镜支承面,其在与中心轴线交叉的交叉方向上延伸;侧框部,其在交叉方向上配置在透镜支承面的外侧,从透镜支承面沿中心轴线方向突出;以及多个铆接部,其形成在侧框部的突出方向的末端,由于外部压力而变形,从而在与透镜支承面之间铆接固定透镜,透镜支承面形成为关于中心轴线轴对称。

Description

透镜镜框和透镜组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镜镜框和透镜组装体。
本申请根据2011年02月22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1-035755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照相机等的光学设备中,使用通过热铆接而在由热塑性树脂形成的透镜镜框上固定透镜等光学元件而得到的透镜组装体。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这种透镜镜框,记载了由塑料材料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且具有透镜插入框部和铆接部的透镜框。透镜的插入框部在构成透镜框的大致圆筒形状的一个端部开口形成为凹状,在该端部开口中插入透镜,在光轴方向上对透镜进行定位。4个铆接部均在端部开口的周围从插入到该透镜插入框部中的透镜周缘的上表面突出而以规定间隔成为突起状。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的透镜组装体:在该透镜框中插入透镜后,使铆接部热变形,对透镜的周缘进行固定。
并且,在要求高精度的透镜组装体中,公知有如下技术:为了不使透镜由于振动等而在与透镜插入框部之间的间隙范围内移动,在透镜外缘的整周设置铆接部而牢固地进行固定。近年来,特别是照相机等的高像素化和小型化的要求更加强烈。为了实现该要求,需要使透镜与透镜框的固定精度更加高精度化。进而,为了实现小型化和镜框空间的有效利用,透镜多使用具有D切形状等的切口的透镜。
通常,如果铆接固定中不需要高精度,则在这种D形透镜的铆接中,也如圆形透镜那样,在透镜外缘中的圆弧状部分整体设置铆接部,进行透镜的铆接固定。但是,如果采用该构造,则由于热铆接时通过铆接部而作用的按压力,透镜容易向没有铆接部的一方移动,容易引起偏心。作为用于抑制该偏心的高精度化对策,在现有技术中,在隔着透镜的光轴和D切部对置的位置设置铆接部。
图10A、图10B、图10C、图10D示出这种现有的透镜组装体的形状的一例。图10A是示出现有技术的透镜组装体的结构的一例的示意立体图。图10B是图10A中的a向视俯视图。图10C、图10D是图10B中的b-b剖面图和c-c剖面图。
透镜组装体100是通过热铆接在透镜镜框102上固定透镜101而得到的组装体。该透镜101由透镜侧面为圆筒面状的透镜侧面101e和D切面101d构成,该D切面101d由与光轴o平行的平面构成。
透镜101是具有由凸球面构成的第1透镜面101a和由凹球面构成的第2透镜面101b的负弯月形透镜。在第2透镜面101b的外缘侧形成有用于进行透镜101的光轴方向的定位的安装基准面101c。安装基准面101c是与光轴o垂直的平面。
透镜镜框102具有透镜支承面102a,该透镜支承面102a使透镜101的安装基准面101c与在中心具有贯通孔102e的大致圆筒状的筒部102b的一个端部抵接。
透镜支承面102a是与筒部102b的中心轴线p垂直的平面,形成为在筒部102b的一端侧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但是,该凸缘部的侧面由圆筒面和D切面102f构成,形成与透镜101的安装基准面101c的外形状大致相同的D形形状。
在透镜支承面102a的外缘部,插入透镜101的透镜侧面101e并缓缓嵌合的具有部分圆筒面的一对框部102c沿着光轴o方向延伸。
这一对框部102c隔着光轴o对置配置,在中心角90°的范围内覆盖各个透镜侧面101e。因此,一对框部102c配置成关于平面s(参照图10B、图10C)和平面t(参照图10B、图10D)面对称、或关于中心轴p以180°轴对称。如图10B、图10C所示,平面s是通过筒部102b的中心轴线p和c-c线并与D切面102f垂直的面。如图10B、图10D所示,平面t是通过中心轴线p并与平面s垂直的面。
并且,在框部102c内插入透镜101后,通过热铆接装置使框部102c的末端部热变形。然后,形成沿着光轴o方向对第1透镜面101a的外缘部施力并保持透镜101的铆接固定部102d。
这样,在透镜组装体100中,透镜101在光轴o方向上被夹持在透镜支承面102a与铆接固定部102d之间。由此,安装基准面101c被按压到透镜支承面102a进行固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036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本申请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以更高精度对这种D切透镜进行铆接固定时,透镜框形状、特别是透镜框的透镜支承面的形状存在以下问题。
在上述说明的在透镜镜框102上对透镜101进行热铆接而形成透镜组装体100的情况下,透镜101伴随铆接固定部102d的热变形而按压到透镜支承面102a侧进行固定。此时,关于从第1透镜面101a侧作用于透镜101的按压力,分别作用关于平面s、t面对称的力。由此,与将铆接部形成为C字状的情况相比,透镜101的偏心减少。例如,可以使偏心量平均为大约5μm左右。
但是,近年来,高画质化的要求提高,存在以这种偏心量很难采用通过热铆接得到的透镜组装体的问题。因此,必须采用高精度的金属制的透镜镜筒或透镜按压环,存在透镜单元变贵、变重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铆接而高精度地固定透镜的透镜镜框和透镜组装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透镜镜框,该透镜镜框具有形成为切口状的第1侧面,其通过热铆接来固定透镜,从沿着光轴的方向观察,该透镜具有D形外形,该D形外形具备优弧形状的透镜侧面和呈直线状延伸的D切面,并且,该透镜在从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观察的外缘部具有至少沿所述透镜侧面连续的安装基准面,该安装基准面由与所述光轴垂直的平面构成,其中,该透镜镜框具有:透镜支承面,其与所述透镜的所述安装基准面抵接,在沿着所述透镜的光轴的方向上对所述透镜进行定位;侧框部,其具有以沿与所述透镜支承面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轴线的部分圆筒面状的内周面,并且该侧框部在关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径向上从比所述透镜支承面靠外侧的位置向沿着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突出,以便外嵌于所述透镜侧面,在与所述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对所述透镜进行定位;以及多个铆接部,其形成在所述侧框部的突出方向的末端,由于外部压力而热变形,从而在与所述透镜支承面之间铆接固定所述透镜,所述透镜支承面和所述多个铆接部分别设置成关于所述中心轴线呈除圆环形状外的轴对称,并且设置成关于包含所述中心轴线且与所述第1侧面平行或垂直的平面都面对称,从沿着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观察,所述透镜支承面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所述多个铆接部中的各铆接部和所述中心轴线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式,在所述第1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透镜支承面被设置成绕所述中心轴线的闭环状,关于所述透镜支承面的从沿着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观察的形状,内周为圆形,外周由沿着所述侧框部的所述内周面的圆弧和连接所述圆弧的端部的直线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式,在所述第1方式中,也可以是,在隔着所述中心轴线对置的位置形成多个所述透镜支承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式,在所述第1方式~所述第3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侧框部由隔着所述中心轴线对置配置的一对侧框部构成,所述侧框部的各外周面由从沿着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观察与所述中心轴线同轴的圆弧状的弯曲面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式,在所述第1方式~所述第4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透镜镜框由热塑性树脂形成,通过对所述铆接部进行热铆接而固定所述透镜。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式的透镜组装体,该透镜组装体具有:所述第1方式~所述第5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所述的透镜镜框;以及透镜,从沿着光轴的方向观察,该透镜具有D形外形,该D形外形具备优弧形状的透镜侧面和呈直线状延伸的D切面,并且,该透镜在从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观察的外缘部具有至少沿所述透镜侧面连续的安装基准面,该安装基准面由与所述光轴垂直的平面构成,该透镜被所述透镜镜框的所述铆接部铆接固定。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透镜镜框和透镜组装体,通过将透镜支承面设置成关于中心轴线轴对称,在铆接时作用于透镜的力的平衡良好。由此,例如发挥如下效果:在通过铆接来固定从沿着光轴的方向观察的外形由圆弧形状和直线形状形成的透镜的情况下,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组装体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1B是图1A的A-A剖面图。
图1C是图1A的B-B剖面图。
图2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镜框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2B是图2A的A’-A’剖面图。
图2C是图2A的B’-B’剖面图。
图3A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组装体的制造工序的示意工序说明图。
图3B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组装体的制造工序的示意工序说明图。
图4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透镜组装体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4B是图4A的C-C剖面图。
图4C是图4A的D-D剖面图。
图5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透镜镜框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5B是图5A的C’-C’剖面图。
图5C是图5A的D’-D’剖面图。
图6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透镜镜框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6B是图6A的E-E剖面图。
图7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透镜组装体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7B是图7A的F-F剖面图。
图7C是图7A的G-G剖面图。
图8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透镜镜框的结构的示意左侧视图。
图8B是该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8C是该变形例的右侧视图。
图8D是图8B的俯视图中的G’-G’剖面图。
图9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4变形例的透镜镜框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9B是示出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5变形例的透镜镜框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10A是示出现有技术的透镜组装体的结构的一例的示意立体图。
图10B是从a方向观察图10A的俯视图。
图10C是图10B的b-b剖面图。
图10D是图10B的c-c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镜框和透镜组装体进行说明。
图1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组装体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图1B、图1C分别是图1A中的A-A剖面图、B-B剖面图。图2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镜框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图2B、图2C分别是图2A中的A’-A’剖面图、B’-B’剖面图。
如图1A、图1B、图1C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透镜组装体10是通过如下方式形成的组装体:在透镜1的外缘部在厚度方向上对透镜1进行热铆接而将其固定在透镜镜框2上,该透镜1的从沿着光轴的方向观察的外形由圆弧形状和直线形状形成。铆接固定部2D是通过热铆接而热变形后的透镜镜框2的部分。
透镜组装体10单体或与其他透镜组装体组合而构成透镜单元。例如,在静止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扫描仪等的光学设备中,可以用作摄像光学单元、投影光学单元、读取光学单元等的透镜单元。
透镜1的透镜面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而采用适当形状,但是,下面,作为一例,以具备具有凸球面的第1透镜面1a和具有凹球面的第2透镜面1b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从沿着光轴O的方向观察透镜1而得到的外形成为具有优弧形状部和直线形状部的D字状。透镜1的侧面具有与优弧形状部对应的透镜侧面1e和与直线形状部对应的D切面1d。
透镜侧面1e构成透镜1的基准外形,是半径r的部分圆筒面。该部分圆筒面以与光轴O同轴的方式高精度地形成。因此,透镜侧面1e可以用于透镜1的径向定位。
D切面1d是与光轴O平行的平面,其形状是以在组装到使用透镜组装体10的光学设备中时避免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等为目的而设置的。
D切面1d与光轴O之间的距离d(其中d<r)可以根据需要而设定为适当尺寸。
如图1A所示,第1透镜面1a在外缘部处与透镜侧面1e和D切面1d交叉。
在第1透镜面1a的背面侧,在与第1透镜面1a同轴且半径d1(其中d1<d)的圆形的范围内形成有第2透镜面1b。
如图1B所示,在第2透镜面1b的外周到透镜侧面1e和D切面1d之间形成有安装基准面1c。该安装基准面1c由与第1透镜面1a的面顶之间的距离为一定值的与光轴O垂直的平面构成。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基准面1c是在周向上连续的闭环状的平面。
下面,如图1C所示,透镜侧面1e中的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的长度、即从安装基准面1c到第1透镜面1a的外周的距离用h表示,称为透镜1的缘厚h。
透镜1的材质可以采用适当的光学玻璃,以使得第1透镜面1a、第2透镜面1b不会由于热铆接而变形。透镜1的制造方法可以采用机械加工或玻璃模制加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镜框2在与中心轴线P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形成为最大半径的圆弧状的基准面和形成为比最大半径小的切口状的平侧面(第1侧面)2f,以使光轴沿着中心轴线P的方式固定透镜。下面说明具体结构。
如图2A、图2B、图2C所示,透镜镜框2具有:圆筒状的筒部2B,其在中心部形成有半径r3的贯通孔2e;一对凸缘部2A,其从筒部2B的轴向一端沿着1个径向延伸到两个外侧;以及透镜插入框部2C(侧框部),其具有为了外嵌于透镜1的透镜侧面1e而在轴向上从各凸缘部2A的外缘部向筒部2B的相反侧延伸的部分圆筒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筒部2B的外半径d2设定为d1<r3<d2<d的大小。
一对凸缘部2A的平面观察的外形具有由平侧面2f和部分圆筒面包围的形状。平侧面2f由与筒部2B的外形对齐且隔着中心轴线P的2个平行平面(第1侧面和第2侧面)构成。
并且,第1侧面和第2侧面弯曲成与侧框部2C同轴且同径的圆弧状。并且,部分圆筒面在与平侧面2f的对置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具有比透镜侧面1e的外半径r大的半径r1。在本实施方式中,高精度地形成平侧面2f与中心轴线P之间的距离、平行度,该平侧面2f可以用作将透镜组装体10安装在光学设备上时的安装或组装的基准面。
在凸缘部2A中设有透镜插入框部2C的一侧的表面(包含与筒部2B的末端重合的区域)由与中心轴线P垂直的平面构成。特别地,在以中心轴线P为中心的半径r2(其中r<r2<r1)的圆内形成有透镜支承面2a,该透镜支承面2a支承被插入到各透镜插入框部2C之间的透镜1的安装基准面1c。
透镜插入框部2C从凸缘部2A的圆筒状的外缘部延伸,具有关于通过中心轴线P且与平侧面2f垂直的平面S面对称的大致圆弧板状。
各透镜插入框部2C的周向的长度设定为与相对于中心轴线P的中心角分别为90°的圆弧的长度相等。
在透镜插入框部2C的内周侧,以具有间隙的方式外嵌透镜侧面1e的具有部分圆筒面的一对插入面2g形成为与中心轴线P同轴的位置关系。插入面2g的曲率半径设为半径r2。优选插入面2g与透镜侧面1e的外半径r之差为50μm左右以下。
在透镜插入框部2C的外周侧分别形成有与中心轴线P同轴的部分圆筒面即框部外周面2h。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框部外周面2h延长到凸缘部2A的侧方而兼作为凸缘部2A的圆筒状的外周面,构成透镜组装体10的最外侧的外周面。
框部外周面2h成形为曲率半径的尺寸精度、正圆度、与中心轴线P的同轴度等良好,可以用作进行透镜组装体10的光轴O的定位的基准面。
在透镜插入框部2C的沿着中心轴线P的方向的末端部,在第1透镜面1a的外缘部在厚度方向上对透镜1进行铆接而形成铆接固定部2D,所以,形成有多个铆接部2d。铆接部2d的从透镜支承面2a沿着中心轴线P测量到的高度设定在h~h1(其中h1>h)的范围内。铆接部2d的末端的高度h1被设定为如下尺寸:通过热铆接而形成的铆接固定部2D在热铆接时能够到达第1透镜面1a的透镜有效区域外。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铆接部2d设置在透镜插入框部2C的周向全体范围内,例如,为了易于进行铆接,对外周面赋予朝向末端缩小直径的锥形状。
根据这种结构,如图2A所示,在从中心轴线P观察时,透镜镜框2的外形状具有由与框部外周面2h对应的半径r1的圆弧和与一对平侧面2f对应的平行弦包围的形状。即,透镜镜框2的外形状在与中心轴线P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形成为最大半径的半径r1的圆弧状的基准面即框部外周面2h、以及形成为比半径r1小的切口状的侧面即平侧面2f。“切口状”是指,平侧面2f被拉入从框部外周面2h延长的圆筒面的径向内侧,具有与切削圆柱形状而得到的形状相同的形状。
并且,透镜插入框部2C在与中心轴线P交叉的交叉方向上配置在透镜支承面2a的外侧,构成从透镜支承面2a向与中心轴线P相同的方向突出的侧框部。
一对透镜插入框部2C和一对铆接部2d分别隔着中心轴线P对置,设置成关于包含中心轴线P且与平侧面2f平行的平面T面对称的形状和位置。
进而,一对透镜插入框部2C彼此和铆接部2d彼此均设置成关于包含中心轴线P且与平面T垂直的平面S面对称的形状和位置。
并且,透镜支承面2a绕着中心轴线P形成为闭环状的连续区域,构成分别关于平面T、S面对称的区域。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插入框部2C、铆接部2d、透镜支承面2a均以关于平面S、T面对称的方式形成在多个区域中,所以,形成为关于中心轴线P以180°轴对称(旋转对称)。
可以通过模具对适当的热塑性树脂例如聚碳酸酯树脂、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树脂)等进行成形来制造这种结构的透镜镜框2。
接着,关于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框2的作用,以透镜组装体10的制造工序中的作用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3A、图3B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组装体的制造工序的示意工序说明图。
在组装透镜1和透镜镜框2来制造透镜组装体10时,首先,在图3A所示的热铆接装置3上放置透镜镜框2。
热铆接装置3具有保持台3A和加热头3B。在该保持台3A上设有保持部3a,该保持部3a以使透镜镜框2的铆接部2d朝上的方式从下方侧保持筒部2B。并且,加热头3B设置成能够在保持台3A的上方进行升降,使保持部3a所保持的透镜镜框2的铆接部2d朝向与中心轴线P面对的内方且向下方热变形,进行热铆接。
保持部3a例如用于对透镜镜框2的框部外周面2h进行定位,由此,使中心轴线P与保持台3A的水平方向的基准位置对齐。
并且,加热头3B在覆盖保持台3A所保持的透镜镜框2的铆接部2d及其内周侧的圆弧状的区域中具有:加压面3b,其在下方侧且模仿透镜1的第1透镜面1a的外缘部的倾斜的方向上对铆接部2d进行加压;以及外周限制面3c,其在加压面3b对铆接部2d进行加压时限制铆接部2d向外周侧变形。
加热头3B的温度设定为使成为透镜镜框2的材质的合成树脂软化的温度,例如在聚碳酸酯树脂的情况下设定为250℃左右。
接着,在保持台3A所保持的透镜镜框2的透镜插入框部2C的内侧插入透镜1。
关于透镜1的插入姿势,保持安装基准面1c与透镜镜框2的透镜支承面2a对置、并且D切面1d与透镜镜框2的平侧面2f大致平行的位置关系,在透镜侧面1e被一对插入面2g夹持的状态下进行插入。
在插入透镜1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未图示的移动载置装置例如机械手或插入夹具,以使透镜1的光轴O与中心轴线P大致对齐的方式进行插入。由此,在透镜1的插入时,能够防止透镜1在与插入面2g之间的间隙范围内偏移的状态下被插入。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1在透镜侧面1e与插入面2g之间隔开大致均等的间隙的状态下被插入,安装基准面1c重合在透镜支承面2a上。
接着,如图3B所示,根据透镜镜框2的材质,使加热到例如250℃的加热头3B下降。
由加热头3B加热而软化的铆接部2d在通过外周限制面3c限制了向外周侧的倒塌变形的状态下,通过加压面3b向下方侧加压,向透镜1的内周侧折曲,并且,逐渐向第1透镜面1a的外缘部变形。
当加热头3B下降到预先决定的下降位置时,热变形的铆接部2d被夹持在第1透镜面1a的外缘部与加压面3b之间,与第1透镜面1a的外缘部紧密贴合。由此形成铆接固定部2D。
铆接固定部2D塑性(永久)变形,在成为均匀地与第1透镜面1a紧密贴合的状态后,解除加热头3B的加压,使加热头3B退避到上方。
铆接固定部2D冷却到某个程度,在铆接固定部2D的形状稳定后,从保持台3A上取下固定有透镜1的透镜镜框2。这样制造透镜组装体10。
在进行上述热铆接的工序中,由于隔着铆接固定部2D从加热头3B向下方对透镜1进行加压,所以,通过安装基准面1c按压透镜支承面2a。
由于透镜支承面2a远离加热头3B,所以难以由于热的影响而软化。因此,与铆接部2d的变形相比,变形量较少,但是,与玻璃相比,由于刚性较低,所以,根据按压力而大致弹性变形。并且,从透镜支承面2a对透镜1产生与按压力对应的反作用力分布。
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1的安装基准面1c具有关于包含光轴O且与D切面1d垂直的平面面对称、关于包含光轴O且与D切面1d平行的平面非对称的形状。由于在使光轴O与中心轴线P大致对齐的状态下将透镜1插入到透镜镜框2中,所以,安装基准面1c与透镜支承面2a的接触部位的形状关于平面S、T面对称、关于中心轴线P以180°轴对称。
因此,加压中的透镜支承面2a的变形和来自透镜支承面2a的反作用力分布也关于平面S、T面对称、关于中心轴线P以180°轴对称。
例如,如图3B中粗箭头所示,在与铆接固定部2D对置的透镜支承面2a上,以关于平面S对称的方式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另一方面,在远离铆接固定部2D的位置处的透镜支承面2a上,由于铆接固定部2D不位于正上方,所以反作用力较小,但是,如图1C中粗箭头所示,反作用力分布关于平面T对称。
这样,承受加压的透镜1通过铆接固定部2D和透镜支承面2a以分别关于平面S、T对称的方式被按压,并且,与铆接固定部2D和透镜支承面2a接触的接触位置以及透镜支承面2a的变形也分别关于平面S、T对称。由此,力学条件关于与平面S、T垂直的2轴方向对称。并且,力学条件关于中心轴线P旋转对称。
其结果,作用于透镜1的外力的平衡良好。因此,除了由于透镜1和透镜镜框2的微细形状误差等个体差异或加热头3B的动作偏差等偶然的误差因素而引起的微小位移以外,在承受加压的期间内,很难在破坏关于对称面或对称轴的对称性的沿着透镜支承面2a的方向上产生移动。
因此,根据透镜镜框2,能够通过铆接而高精度地固定透镜1。并且,抑制了透镜组装体10的偏心,使用透镜组装体10的透镜单元的光学性能良好。
这里,严格地讲,在光轴O与中心轴线P偏移的情况下,在几何学上不会完全面对称。但是,如果光轴O和中心轴线P是在透镜侧面1e与插入面2g之间的间隙范围内偏差的程度,则与安装基准面1c的形状所具有的非对称性相比,安装基准面1c与透镜支承面2a的接触面的非对称性足够小。因此,在透镜1容易移动的方向和非对称性较强的方向之间,没有发现明确的相关。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面对称”、“轴对称”的范围包含比几何学上的严格的面对称、轴对称宽的范围。
为了规定非对称性的大小,当设安装基准面1c与透镜支承面2a的“实际抵接面”的图心为C、图心C与平面S、T的距离分别表示为CS、CT时,|CS/r|、|CT/d|分别为5%以下,这是可视为面对称的非对称性的容许范围。并且,关于轴对称的容许范围,使应该相互对称的“实际抵接面”对称移动时的图心的偏移量除以半径r而得到的值最大为5%以下,这是可视为轴对称的非对称性的容许范围。
该非对称性的容许范围不仅可以应用于由于透镜1的插入位置的误差而产生的非对称性,还可以应用于由于应该面对称或轴对称的透镜支承面2a的形状误差的影响而在“实际抵接面”中产生的非对称性。即,在“实际抵接面”满足非对称性的容许范围的范围内,即使透镜支承面2a具有非对称性,也可以视为对称。
与此相对,如图10B、图10C、图10D所示的例子那样,在安装基准面101c、透镜支承面102a仅关于平面s对称的情况下,由于关于与平面s垂直的平面t非对称、且不是轴对称,所以,透镜支承面102a的变形和来自透镜支承面102a的反作用力分布也关于平面t和中心轴线p非对称。其结果,透镜101容易在进行热铆接的期间内向设有D切面101d的方向移动,即使使光轴o与中心轴线p对齐而开始进行热铆接,透镜101也容易向D切面101d方向偏心。因此,使用透镜组装体100的透镜单元的光学性能降低。
例如,在这种现有技术的透镜镜框102上对透镜1进行热铆接,在针对多个样本测定偏心量时,偏心量平均为大约5μm。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框2上对透镜1进行热铆接的情况下,偏心量平均可以为2μm以内,能够使偏心量减少大致一半。
并且,在透镜组装体10中,由于在热铆接时通过铆接固定部2D进行按压,所以,在透镜1中,特别是由铆接固定部2D和透镜支承面2a夹持的区域的附近的残留畸变增大。由于透镜1与透镜镜框2的抵接部分即铆接固定部2D和透镜支承面2a的对称性,该残留畸变也成为分别关于平面S、T面对称、关于中心轴线P轴对称的分布。
因此,即使由于残留畸变而产生像差劣化,也在2轴方向上成为面对称的像差劣化、轴对称的像差劣化,画质的平衡不会被破坏,所以很难变得醒目,与以相同量、非对称的方式产生的像差劣化相比,能够减少对画质的影响。
[第1变形例]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4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透镜组装体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图4B、图4C分别是图4A中的C-C剖面图、D-D剖面图。图5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透镜镜框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图5B、图5C分别是图5A中的C’-C’剖面图、D’-D’剖面图。
如图4A、图4B、图4C所示,本变形例的透镜组装体20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透镜组装体10中,代替透镜镜框2而具有透镜镜框12。
如图5A、图5B、图5C所示,本变形例的透镜镜框12构成为,设置从上述实施方式的透镜镜框2的一个平侧面2f向径向外侧伸出的D字状突起部12g。
下面,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D字状突起部12g从沿着中心轴线P的方向观察具有劣弧的D字状的外形,是在沿着中心轴线P的方向上具有适当厚度的突起。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D字状突起部12g的厚度设为与成形的平均壁厚相等的一定厚度。
D字状突起部12g的突出方向的末端面即突起部外周面12h是在周向上与构成框部外周面2h的部分圆筒面对齐的部分圆筒面,周向的两端部与框部外周面2h平滑地连续。因此,突起部外周面12h与框部外周面2h一起构成透镜组装体20的基准外形,能够用作透镜组装体20的径向定位的基准面或固定面。
根据这种结构,框部外周面2h和突起部外周面12h构成形成为优弧形状的圆弧状的基准面。
在D字状突起部12g中,透镜插入框部2C侧的表面形成有被拉入比透镜支承面2a更靠筒部2B侧的形状的阶梯状部12f,以使得不与由透镜支承面2a支承的透镜1的安装基准面1c接触。阶梯状部12f可以采用被拉入比透镜支承面2a更靠筒部2B侧的适当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阶梯状部12f由与透镜支承面2a平行的平面构成。
D字状突起部12g与透镜支承面2a之间的阶差部由平侧面2f形成。
阶梯状部12f构成溢出部,该溢出部用于不使被插入到透镜插入框部2C中的透镜1和D字状突起部12g接触。
这种结构的透镜镜框12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透镜镜框2同样,在将透镜1插入透镜插入框部2C后,通过热铆接装置3对铆接部2d进行热铆接而形成铆接固定部2D,由此,能够固定透镜1。
并且,由于D字状突起部12g的阶梯状部12f被拉入比透镜支承面2a更靠筒部2B侧,所以,即使在热铆接时按压透镜1,也不会与透镜1接触。因此,在热铆接时,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透镜1的安装基准面1c和透镜支承面2a抵接,所以,能够通过热铆接而高精度地固定透镜1。
并且,在透镜组装体20中,与框部外周面2h同样,D字状突起部12g的突起部外周面12h构成基准外形。因此,在透镜单元或光学设备上对透镜组装体20进行定位或装配时,除了框部外周面2h以外,突起部外周面12h也可以用作定位基准面或固定面。因此,与仅将框部外周面2h用作定位基准面或固定面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装配时的组装误差,并且能够容易地安装。
并且,从沿着中心轴线P的方向观察,D字状突起部12g以从安装基准面1c侧覆盖透镜1的方式伸出。由此,与透镜组装体10相比,透镜1的露出较少,所以,具有透镜保护的功能。即,能够减少在搬运等时人手、搬运装置、搬运夹具等与透镜1直接接触或碰撞的可能性。
[第2变形例]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6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透镜镜框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图6B是图6A中的E-E剖面图。
如图6A、图6B所示,本变形例的透镜镜框22构成为,代替上述第1变形例的透镜镜框12的透镜支承面2a、阶梯状部12f而具有一对透镜支承面22a、阶梯状部22f,追加了阶梯状部22i。透镜镜框22与透镜镜框12同样,能够对透镜1进行热铆接而构成透镜组装体。
下面,以与上述第1变形例的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一对透镜支承面22a是与中心轴线P垂直的平面,设置在一对透镜插入框部2C的各插入面2g与贯通孔2e之间、且相对于中心轴线P的中心角与透镜插入框部2C的圆弧中心角相等的扇形内侧的圆弧状区域中。
阶梯状部22f、22i均是溢出部,以使被插入到透镜插入框部2C中的透镜1的安装基准面1c仅与透镜支承面22a接触的方式,设置在D字状突起部12g和凸缘部2A的透镜插入框部2C侧的表面上。
在设有D字状突起部12g的一侧、即在周向由一对透镜支承面22a夹持的区域中,阶梯状部22f设置成被拉入比透镜支承面22a更靠筒部2B侧的形状。
在隔着中心轴线P而与阶梯状部22f对置的区域的凸缘部2A上、即在周向由一对透镜支承面22a夹持的区域中,阶梯状部22i设置成被拉入比透镜支承面22a更靠筒部2B侧的形状。
作为一例,本变形例的阶梯状部22f、22i由与透镜支承面22a平行的平面构成,但是,与上述第1变形例的阶梯状部12f同样,不限于该结构。
这样,透镜镜框22是具有多个透镜支承面22a、围绕中心轴线P设置成闭环状的情况下的例子。这种结构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透镜镜框2和上述第1变形例的透镜镜框12同样,形成在关于包含中心轴线P且相互垂直的平面S、T面对称的区域中,所以,能够通过热铆接而高精度地固定透镜1。
并且,根据本变形例,在固定透镜1时,与阶梯状部22f、22i对置的安装基准面1c未受到按压力,所以,很难在由一对透镜支承面22a夹持的区域的透镜1内产生残留畸变。
[第3变形例]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7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透镜组装体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图7B是图7A中的F-F剖面图,图7C是图7A中的G-G剖面图。图8A、图8B、图8C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透镜镜框的结构的示意左侧视图、俯视图、右侧视图。图8D是图8B中的G’-G’剖面图。
如图7A、图7B、图7C所示,本变形例的透镜组装体30是通过如下方式形成的组装体:在进一步减小了透镜1的D切面1d与光轴O之间的距离的透镜31的外缘部在厚度方向上对透镜31进行热铆接,并将其固定在透镜镜框32上。铆接固定部32D表示通过热铆接而热变形的透镜镜框32的部分。
即,透镜31构成为,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透镜1的D切面1d而具有与光轴O平行的平面,与光轴O之间的距离e设为e<d。距离e例如可以是安装基准面1c的内半径d1以下。在e<d1的情况下,安装基准面1c通过D切面31d在周向上被切断,所以,从沿着光轴O的方向观察成为C字状的形状。
对应于这种透镜31的外形,透镜镜框32构成为,代替上述第1变形例的透镜镜框12的一对凸缘部2A、筒部2B、D字状突起部12g、一对透镜插入框部2C,而具有一对凸缘部32A、一对凸缘支承框部32B、C字状突起部32g、一对透镜插入框部32C(侧框部),追加了D切插入框部32j(侧框部)。
下面,以与上述第1变形例的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8A、图8B、图8C、图8D所示,一对凸缘部32A具有使上述第1变形例的凸缘部2A的宽度在与平面T垂直的方向上变窄的形状。
即,在凸缘部32A中,在配置有透镜31的D切面31d的一侧,在与平面T之间的距离为距离e1(其中e<e1<d2)的位置,代替平侧面2f而形成有平侧面32n。
并且,在凸缘部32A的隔着平面T的相反侧,在与平面T之间的距离为距离e的位置,代替平侧面2f而形成有平侧面32m。
在各凸缘部32A上连接有圆弧板状的凸缘支承框部32B,该凸缘支承框部32B沿着上述第1变形例的贯通孔2e在周向上延伸,并且在被夹持在平侧面32m、32n之间的范围内沿着中心轴线P延伸。凸缘支承框部32B的形状相当于上述第1变形例的筒部2B中切除平侧面32m、32n的外侧的部分而得到的形状。
一对凸缘部32A在各个平侧面32m中通过C字状突起部32g而在周向上连结。C字状突起部32g成为从平侧面32m向径向外侧伸出的C字状,与上述第1变形例的D字状突起部12g同样,在沿着中心轴线P的方向上具有适当厚度。
C字状突起部32g的内周面是形成凸缘支承框部32B的内周面的贯通孔2e延长的半径r3的部分圆筒面。
在C字状突起部32g的突出方向的末端面(外周面)形成有与上述第1变形例的D字状突起部12g相同的突起部外周面12h。即,突起部外周面12h是与后述透镜插入框部32C的框部外周面2h对齐的半径r1的部分圆筒面。
因此,突起部外周面12h与后述透镜插入框部32C的框部外周面2h一起构成透镜组装体30的基准外形,可以用作透镜组装体30的径向定位的基准面或固定面。
并且,在一对凸缘部32A中,在设有凸缘支承框部32B的一侧的相反侧的表面,在与各平侧面32n对齐的位置架设有与平面T平行、中心轴线P与内周面32i之间的距离为距离e2(其中e2>e)、厚度为(e1-e2)的壁体即D切插入框部32j。D切插入框部32j的壁体高度成为比透镜31的缘厚h低的尺寸。
这里,距离e2设定为,(e-e2)成为与后述一对透镜插入框部2C和透镜31的透镜侧面1e之间的间隙(r2-r)相同的尺寸。
根据这种结构,一对凸缘部32A通过C字状突起部32g和D切插入框部32j在对置方向上连结。
因此,在透镜镜框32的内侧,从中心轴线P观察时,形成有由半径r3的优弧和与中心轴线P之间的距离为e2的内周面32i包围的D字状孔部。
在一对凸缘部32A中设有凸缘支承框部32B的一侧的相反侧的表面,一对透镜插入框部32C沿着中心轴线P延伸。
一对透镜插入框部32C构成为,使上述第1变形例的透镜插入框部2C的周向宽度尺寸缩短而收敛在凸缘部32A的范围内。在本变形例中,在设各透镜插入框部32C的周向尺寸相对于中心轴线P的中心角为θ时,成为r1cos(θ/2)≦e的设定,并且,配置在关于平面T面对称的位置。
在各透镜插入框部32C的末端部设有仅周向长度与上述第1变形例的铆接部2d不同的铆接部32d。由此,在进行热铆接时形成铆接固定部32D。
在凸缘部32A中设有透镜插入框部32C的一侧的表面(包含与凸缘支承框部32B的末端重合的区域)是与中心轴线P垂直的平面。特别地,在以中心轴线P为中心的半径r2(其中r<r2<r1)的圆内,在由平侧面32m和内周面32i夹持的区域内形成有一对透镜支承面32a,该一对透镜支承面32a支承被插入各透镜插入框部32C和D切插入框部32j之间的透镜31的安装基准面1c。各透镜支承面32a具有分别关于平面S、T面对称的形状,具有关于中心轴线P以180°轴对称的形状。
并且,与上述第1变形例的D字状突起部12g同样,C字状突起部32g构成针对透镜支承面32a的溢出部。并且,在透镜插入框部32C侧的表面形成有被拉入比透镜支承面32a更靠凸缘支承框部32B侧的形状的阶梯状部32f,以使得不与由透镜支承面32a支承的透镜1的安装基准面1c接触。阶梯状部32f可以采用被拉入比透镜支承面32a更靠凸缘支承框部32B侧的适当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阶梯状部32f由与透镜支承面32a平行的平面构成。
C字状突起部32g与透镜支承面32a之间的阶差部由平侧面32m形成。
这种结构的透镜镜框32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透镜镜框2同样,在将透镜1插入透镜插入框部32C后,通过热铆接装置3对铆接部32d进行热铆接而形成铆接固定部32D,由此,能够固定透镜31。
并且,C字状突起部32g的阶梯状部32f被拉入比透镜支承面32a更靠凸缘支承框部32B侧,所以,即使在热铆接时按压透镜31,也不会与透镜31接触。因此,透镜31的安装基准面1c与透镜支承面32a的抵接面的形状关于平面S、T面对称,关于中心轴线P以180°轴对称,所以,能够通过热铆接而高精度地固定透镜31。
并且,在透镜组装体30中,与上述第1变形例同样,与框部外周面2h同样,C字状突起部32g的突起部外周面12h构成基准外形。因此,在透镜单元或光学设备上对透镜组装体30进行定位或装配时,除了框部外周面2h以外,突起部外周面12h也可以用作定位基准面或固定面。因此,与仅将框部外周面2h用作定位基准面或固定面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装配时的组装误差,并且能够容易地安装。
并且,从沿着中心轴线P的方向观察,C字状突起部32g以从安装基准面1c侧覆盖透镜31的外缘部的方式伸出。由此,与透镜组装体10相比,透镜1的露出较少,所以,具有透镜保护的功能。即,能够减少在搬运等时人手、搬运装置、搬运夹具等与透镜31直接接触或碰撞的可能性。
[第4、第5变形例]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第4、第5变形例进行说明。第4变形例、第5变形例是与在透镜镜框上设置多个透镜支承面的情况下的配置有关的变形例。第4、第5变形例的各透镜镜框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透镜镜框2同样,能够良好地固定透镜1并形成透镜组装体。
下面,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9A、图9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4、第5变形例的透镜镜框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第4变形例的透镜镜框42如图9A所示,在具有1个部位的平侧面2f作为直线部的D字状的凸缘部42A上,在关于中心轴线P以90°轴对称的位置设有4个部位的透镜支承面42a。平侧面2f形成在被相邻的2个部位的透镜支承面42a夹持的位置。因此,各透镜支承面42a沿着凸缘部42A的优弧状的侧面配置。
在各透镜支承面42a之间,作为支承透镜1时的溢出部,分别形成有比透镜支承面42a更为凹陷的阶梯状部42f。
并且,在凸缘部42A上,以关于通过中心轴线P且与平侧面2f垂直的平面S面对称、即关于中心轴线P以180°轴对称的方式,设有弯曲成圆弧状的一对透镜插入框部42C。关于透镜插入框部42C的形状,仅周向长度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透镜插入框部2C不同,在本变形例中,具有能够从径向外侧覆盖相邻的2个部位的透镜支承面42a的周向长度。在透镜插入框部42C的突出方向的末端(图9A的纸面近前侧)设有与透镜插入框部2C相同的铆接部2d。
根据这种结构,透镜镜框42具有关于中心轴线P以180°轴对称的铆接部2d和以90°轴对称的透镜支承面42a,所以,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能够通过铆接而高精度地固定透镜1。
在第5变形例的透镜镜框52中,如图9B所示,在具有1个部位的平侧面2f作为直线部的D字状的凸缘部52A上,在关于中心轴线P以120°轴对称的位置设有3个部位的透镜支承面52a。平侧面2f形成在被相邻的2个部位的透镜支承面52a夹持的位置。因此,各透镜支承面52a沿着凸缘部52A的优弧状的侧面配置。
在各透镜支承面52a之间,作为支承透镜1时的溢出部,分别形成有比透镜支承面52a更为凹陷的阶梯状部52f。
并且,在凸缘部52A上,对应于透镜支承面52a的配置,以关于中心轴线P以120°轴对称的方式设有弯曲成圆弧状的3个透镜插入框部52C。关于透镜插入框部52C的形状,仅周向长度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透镜插入框部2C不同,在本变形例中,具有能够从径向外侧覆盖各透镜支承面52a的周向长度。在透镜插入框部52C的突出方向的末端(图9B的纸面近前侧)设有与透镜插入框部2C相同的铆接部2d。
根据这种结构,透镜镜框52具有关于中心轴线P以120°轴对称的铆接部2d和以120°轴对称的透镜支承面52a,所以,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能够通过铆接而高精度地固定透镜1。
本变形例是如下情况下的例子:透镜支承面设置在不关于相互垂直的2个平面面对称的、轴对称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以铆接固定部按压第1透镜面的外缘部的情况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透镜也可以构成为在外缘部形成具有基准外形的安装用凸缘部。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以在透镜镜框上固定1个透镜的情况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透镜镜框也可以构成为,在表背两面具有透镜支承面,从各个透镜支承面侧设置不同的透镜插入框部,将2个透镜固定在透镜镜框的表背两面。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以如下情况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作为从沿着光轴的方向观察的外形由圆弧形状和直线形状形成的透镜,具有透镜侧面被与光轴平行的平面在1个部位切除而得到的D形外形。这是在1个部位设置直线形状的情况的例子。直线形状的部分也可以是2个部位以上,切除形状不限于与光轴平行的平面,也可以采用不与光轴平行的平面。
并且,透镜的从沿着光轴的方向观察的外形可以是关于光轴而轴对称的形状,但是,本实施方式特别适用于不是轴对称的情况。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以在具有D字状突起部或C字状突起部的情况下将它们形成为板状并在其末端部设置基准外形的情况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形成沿着透镜镜框的中心轴线较长延伸的部分圆筒状的侧壁面,形成轴向较长的基准外形。即,在透镜镜框12、22、32中,也可以在各个D字状突起部12g、C字状突起部32g上,透镜插入框部2C、32C沿着周向延长且相互连结,构成从沿着中心轴线P的方向观察的形状为C字状的侧框部。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由于举出透镜的安装基准面由与光轴垂直的平面构成的情况的例子,所以,以透镜支承面形成为与中心轴线P垂直的平面的情况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透镜支承面只要根据透镜的安装基准面的形状而在与中心轴线P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即可,不限于与中心轴线P垂直的平面。
例如,在透镜的安装基准面为凸形状或凹形状的透镜面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作为透镜面的切平面的倾斜面或作为切曲面的圆锥面等的形状。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以透镜镜框的整体由热塑性树脂形成的情况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仅包含进行热铆接部分的一部分由热塑性树脂构成,其他部位由热固性树脂或金属等的不同材质构成。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不需要使平均壁厚固定,所以,能够提高形状的自由度。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以通过热铆接而在透镜镜框上固定透镜的情况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在能够容许针对透镜的负荷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金属铆接。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中说明的全部结构要素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适当组合或删除来实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透镜镜框和透镜组装体,通过将透镜支承面设置成关于中心轴线轴对称,在铆接时作用于透镜的力的平衡良好。由此,例如发挥如下效果:在通过铆接来固定从沿着光轴的方向观察的外形由圆弧形状和直线形状形成的透镜的情况下,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固定。
标号说明
1、31:透镜;1a:第1透镜面;1b:第2透镜面;1c:安装基准面;1d、31d:D切面;1e:透镜侧面(基准面);2、12、22、32、42、52:透镜镜框;2C、32C、42C、52C:透镜插入框部(侧框部);2D、32D:铆接固定部;2a、22a、32a、42a、52a:透镜支承面;2d、32d:铆接部;2g:插入面;2h:框部外周面(基准面);3:热铆接装置;3B:加热头;10、20、30:透镜组装体;12f、22f、22i、32f:阶梯状部;12g:D字状突起部;12h:突起部外周面(基准面);32g:C字状突起部;32i:内周面;32j:D切插入框部(侧框部);O:光轴;P:中心轴线;S、T:平面;h:缘厚。

Claims (6)

1.一种透镜镜框,该透镜镜框具有形成为切口状的第1侧面,其通过热铆接来固定透镜,从沿着光轴的方向观察,该透镜具有D形外形,该D形外形具备优弧形状的透镜侧面和呈直线状延伸的D切面,并且,该透镜在从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观察的外缘部具有至少沿所述透镜侧面连续的安装基准面,该安装基准面由与所述光轴垂直的平面构成,其中,该透镜镜框具有:
透镜支承面,其与所述透镜的所述安装基准面抵接,在沿着所述透镜的光轴的方向上对所述透镜进行定位;侧框部,其具有以沿与所述透镜支承面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轴线的部分圆筒面状的内周面,并且该侧框部在关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径向上从比所述透镜支承面靠外侧的位置向沿着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突出,以便外嵌于所述透镜侧面,在与所述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对所述透镜进行定位;以及
多个铆接部,其形成在所述侧框部的突出方向的末端,由于外部压力而热变形,从而在与所述透镜支承面之间铆接固定所述透镜,
所述透镜支承面和所述多个铆接部分别设置成关于所述中心轴线呈除圆环形状外的轴对称,并且设置成关于包含所述中心轴线且与所述第1侧面平行或垂直的平面都面对称,
从沿着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观察,所述透镜支承面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所述多个铆接部中的各铆接部和所述中心轴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框,其中,
所述透镜支承面被设置成绕所述中心轴线的闭环状,关于所述透镜支承面的从沿着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观察的形状,内周为圆形,外周由沿着所述侧框部的所述内周面的圆弧和连接所述圆弧的端部的直线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框,其中,
在隔着所述中心轴线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多个所述透镜支承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框,其中,
所述侧框部由隔着所述中心轴线对置配置的一对侧框部构成,所述侧框部的各外周面由从沿着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观察与所述中心轴线同轴的圆弧状的弯曲面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框,其中,
所述透镜镜框由热塑性树脂形成,通过对所述铆接部进行热铆接而固定所述透镜。
6.一种透镜组装体,其具有:
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框;以及
透镜,从沿着光轴的方向观察,该透镜具有D形外形,该D形外形具备优弧形状的透镜侧面和呈直线状延伸的D切面,并且,该透镜在从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观察的外缘部具有至少沿所述透镜侧面连续的安装基准面,该安装基准面由与所述光轴垂直的平面构成,该透镜被所述透镜镜框的所述铆接部铆接固定。
CN201280003990.3A 2011-02-22 2012-02-15 透镜镜框和透镜组装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500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5755 2011-02-22
JP2011035755A JP5802401B2 (ja) 2011-02-22 2011-02-22 レンズ鏡枠およびレンズ組立体
PCT/JP2012/053504 WO2012114956A1 (ja) 2011-02-22 2012-02-15 レンズ鏡枠およびレンズ組立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0082A CN103250082A (zh) 2013-08-14
CN103250082B true CN103250082B (zh) 2017-02-15

Family

ID=46720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399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50082B (zh) 2011-02-22 2012-02-15 透镜镜框和透镜组装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17399B2 (zh)
JP (1) JP5802401B2 (zh)
CN (1) CN103250082B (zh)
WO (1) WO20121149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99338A2 (en) 2013-06-13 2014-12-18 Corephotonics Ltd. Dual aperture zoom digital camera
CN105359006B (zh) 2013-07-04 2018-06-22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小型长焦透镜套件
US9857568B2 (en) 2013-07-04 2018-01-02 Corephotonics Ltd. Miniature telephoto lens assembly
US9392188B2 (en) 2014-08-10 2016-07-12 Corephotonics Ltd. Zoom dual-aperture camera with folded lens
CA162945S (en) * 2014-12-15 2016-04-04 Basler Ag Minicamera
WO2016108093A1 (en) 2015-01-03 2016-07-07 Corephotonics Ltd. Miniature telephoto lens module and a camera utilizing such a lens module
JP2017003736A (ja) * 2015-06-09 2017-01-0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の固定構造および固定方法
JP6806991B2 (ja) * 2016-08-30 2021-01-06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KR20240066298A (ko) 2017-02-23 2024-05-14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폴디드 카메라 렌즈 설계
KR102402614B1 (ko) * 2017-03-08 2022-05-2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액체 렌즈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기기
WO2019008517A1 (en) 2017-07-07 2019-01-10 Corephotonics Ltd PRISM DESIGN OF FOLDED CAMERA FOR PREVENTING PARASITE LIGHT
KR102140884B1 (ko) 2017-07-23 2020-08-04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큰 애퍼처를 갖는 컴팩터형 폴디드 렌즈
CN115561896A (zh) 2018-03-02 2023-01-03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用于缓和杂散光的间隔件、镜头模块及数码相机
JP7103819B2 (ja) * 2018-03-30 2022-07-2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
US11300802B2 (en) * 2018-11-30 2022-04-12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KR20220000948A (ko) 2019-01-03 2022-01-04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적어도 하나의 2 상태 줌 카메라를 갖는 멀티-애퍼처 카메라
CN117008281A (zh) 2019-02-25 2023-11-07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折叠式相机模块
US11668910B2 (en) 2019-08-21 2023-06-06 Corephotonics Ltd. Low total track length for large sensor format including seven lenses of +−+−++− refractive powers
KR20210052936A (ko) * 2019-11-01 2021-05-1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간격 유지 부재 및 카메라 모듈
US11656538B2 (en) 2019-11-25 2023-05-23 Corephotonics Ltd. Folded zoom camera module with adaptive aperture
WO2021140403A1 (en) 2020-01-08 2021-07-15 Corephotonics Ltd. Multi-aperture zoom digital camera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CN117518313A (zh) 2020-05-30 2024-02-06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用于获得超微距图像的系统
KR102657473B1 (ko) 2020-07-31 2024-04-12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폴디드 매크로-텔레 카메라 렌즈 설계
KR102583656B1 (ko) 2020-09-18 2023-09-27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팝-아웃 줌 카메라
WO2022118176A1 (en) 2020-12-01 2022-06-09 Corephotonics Ltd. Folded camera with continuously adaptive zoom factor
CN117425062A (zh) 2021-01-25 2024-01-19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用于紧凑型数码相机的镜头系统
CN118151353A (zh) 2021-03-22 2024-06-07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具有连续自适应缩放因子的相机和移动设备
KR102651831B1 (ko) * 2021-04-05 2024-03-2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조립체
KR102610118B1 (ko) 2021-11-02 2023-12-04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컴팩트형 더블 폴디드 텔레 카메라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13A (zh) * 1995-06-02 1997-04-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用于光盘器件的光传感器物镜安装结构
JP2725255B2 (ja) * 1987-08-04 1998-03-11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スリット走査型複写機のレンズ部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93840B2 (ja) * 1991-10-22 2000-10-03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レンズ保持方法
JP3300538B2 (ja) * 1994-08-15 2002-07-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ホルダー
JP3694586B2 (ja) * 1998-03-30 2005-09-14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枠加熱カシメ加工装置、及びレンズ枠加熱カシメ加工方法
JP4032291B2 (ja) * 2001-05-18 2008-01-1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2005114880A (ja) * 2003-10-06 2005-04-28 Canon Inc レンズおよびレンズユニット、ならびにレンズの芯取り方法
JP2007203625A (ja) * 2006-02-02 2007-08-16 Fujinon Corp 熱カシメ装置
CN101762858A (zh) * 2008-12-25 2010-06-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组件及应用该镜头组件的镜头模组
JP2010156788A (ja) * 2008-12-26 2010-07-1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レンズ用治具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25255B2 (ja) * 1987-08-04 1998-03-11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スリット走査型複写機のレンズ部材
CN1148713A (zh) * 1995-06-02 1997-04-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用于光盘器件的光传感器物镜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79032A1 (en) 2013-10-24
CN103250082A (zh) 2013-08-14
US8817399B2 (en) 2014-08-26
JP5802401B2 (ja) 2015-10-28
JP2012173527A (ja) 2012-09-10
WO2012114956A1 (ja) 201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0082B (zh) 透镜镜框和透镜组装体
EP3301493B1 (en) Lens un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lens unit
JP4679906B2 (ja) レンズ固定構造
US10775582B2 (en) Lens un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etal mold
US20060158748A1 (en) Lens device
CN102687051B (zh) 摄像透镜单元
US20110205642A1 (en) Plastic lens, lens module, and lens injection mold
US7833451B2 (en) Mold and molding method
JP6050087B2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レンズ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EP3422067A1 (en) Lens unit
US5798876A (en) Lens barrel with peripheral parts of first and second lenses in contact
JP7103818B2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
JP4695313B2 (ja) 鏡筒付き光学素子の成形型
JP2007101878A (ja) レンズ構造体
JP2006232619A (ja) 保持筒を一体化した成形ガラスレンズ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KR20100015209A (ko) 렌즈 모듈
US10996423B2 (en) Lens assembly
JP5425392B2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04287319A (ja) ホルダ付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13296220B (zh) 成像镜头
CN214954300U (zh) 透镜组件
JPH10123388A (ja) 複合レンズ及び複合レンズを備えた光学系
JP2004233697A (ja) レンズ鏡枠装置
US11402600B2 (en) Lens unit
JPS58178306A (ja) レンズ保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