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9608A - 电缆线扣 - Google Patents

电缆线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9608A
CN103229608A CN2012800026462A CN201280002646A CN103229608A CN 103229608 A CN103229608 A CN 103229608A CN 2012800026462 A CN2012800026462 A CN 2012800026462A CN 201280002646 A CN201280002646 A CN 201280002646A CN 103229608 A CN103229608 A CN 103229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base component
rotation
cableties
fit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26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宍户哲夫
奈良公宽
幕田安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Densh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Densh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Densh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Densh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29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96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22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through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e.g. into build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6Hermetically-sealed casings
    • H05K5/069Other details of the casing, e.g. wall structure, passage for a connector, a cable, a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00Devices for use where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pass through walls or partitions
    • F16L5/02Sea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1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02G3/083Inle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Insulating Bodies (AREA)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 Flexible Shaf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线扣。该线缆线扣形成有切口(43)和凸部(53),从而限制基部构件(4)和电缆把持构件(5)的嵌合部(51)之间的转动。在基部构件(4)的外周表面上形成基部凸条(44),同时在盖构件(6)的后端一侧的内周表面上形成盖凸条(64),盖构件(6)能够被旋转推入到基部构件(4)上。在电缆把持构件(5)上形成卡合部(52),同时在盖构件(6)上形成卡合承受部(62),用于让卡合部(52)在转动方向和前后方向上与其卡合,这样就能够限制电缆把持构件(5)和盖构件(6)之间的转动,同时防止盖构件(6)从电缆把持构件(5)上脱落。

Description

电缆线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电缆穿通于壳体的电缆线扣。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有以下这种电缆线扣。该电缆线扣具有:从壳体突出的筒状的电缆引出筒;在贯穿有电缆的状态下插入到电缆引出筒内的密封构件;以及在电缆引出筒中插入了密封构件的状态下覆盖电缆引出筒开口部的衬套,在电缆引出筒上形成卡合孔的同时,在衬套的外周表面上形成与该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突起(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1-176982号公报的第8页第6行~第9页第3行及图1)。
然而,现有的电缆线扣中电缆引出筒的卡合孔和衬套的卡合突起之间的位置调整比较繁琐。即,为了使卡合孔和卡合突起卡合,首先需要让衬套相对电缆引出筒旋转,对准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然后将衬套推入电缆引出筒以调整前后方向上的位置。
因此,衬套相对电缆引出筒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没有完全对准的话,不管怎样推压衬套来调整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卡合孔和卡合突起之间没有发生卡合而有可能导致衬套和电缆脱落。
而且,即使在衬套相对电缆引出筒在旋转方向上位置被准确对准的情况下,在衬套按压不充分时,卡合孔和卡合突起没有发生卡合而有可能导致衬套和电缆的脱落。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简单地进行组装的同时,能够可靠地防止衬套和电缆脱落的电缆线扣。
第一发明的电缆线扣是一种让电缆穿通的电缆线扣,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该壳体设置有让所述电缆穿通的穿通孔;
基部构件,其呈筒状,以与所述穿通孔成同心圆的形式从所述壳体的外壁突出;
电缆把持构件,其呈筒状形状,其内周表面与所述电缆抵接,从而把持该电缆,在后端一侧的外周表面上具有嵌合部,该嵌合部与所述基部构件的内周表面嵌合;和,
盖构件,其被装设成:在所述电缆把持构件的嵌合部嵌合到所述基部构件的内周表面上的状态下,覆盖该基部构件的外周表面以及该电缆把持构件;
在所述基部构件和所述嵌合部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上形成转动限制部,从而限制所述基部构件和所述电缆把持构件的嵌合部之间的转动,
在所述基部构件的外周表面和所述盖构件的后端一侧的内周表面之间,形成旋转推入部,
在所述电缆把持构件上形成卡合部,在所述盖构件上形成用于让所述卡合部在转动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上进行卡合的卡合承受部。
根据所述第一发明的电缆线扣,由于基部构件和电缆把持构件因转动限制部而被限制了转动,通过将电缆把持构件的嵌合部嵌合到基部构件的内周表面上,电缆把持构件相对基部构件被固定。
在这种状态下,通过相对基部构件旋转并推压盖构件,因基部构件的外周表面和盖构件后端一侧的内周表面之间的旋转推入部的存在,盖构件被紧固到基部构件上。
并且,当盖构件被紧固在基部构件上时,电缆把持构件的卡合部与盖构件的卡合承受部卡合,电缆把持构件相对盖构件在转动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活动受到限制。
像这种通过让盖构件相对基部构件转动而使电缆把持构件的卡合部与盖构件的卡合承受部卡合的构成,可以省略盖构件相对基部构件在转动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对准。
而且,通过电缆把持构件的卡合部和盖构件的卡合承受部的卡合而同时限制转动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活动,能够可靠地使电缆把持构件的卡合部与盖构件的卡合承受部卡合,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盖构件以及电缆从壳体上脱落。
通过这种方式,根据第一发明的电缆线扣,可以简单地进行组装的同时,能够可靠地防止电缆等脱落。
第二发明的电缆线扣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发明中,在所述电缆把持构件的嵌合部外周表面上形成用于指示旋转基准位置的第一提示部;
在所述盖构件的外周表面上形成用于指示旋转基准位置的第二提示部;
所述卡合承受部形成在以下位置上:通过让所述第二提示部对准所述第一提示部,并使所述盖构件相对所述电缆把持构件转动一固定角度后的位置。
根据所述第二发明的电缆线扣,只要各构件在旋转方向上存在基准位置,则该电缆线扣的组装操作者就能够辅助性地利用该基准位置并顺利地进行组装操作。另外,通过第一提示部和第二提示部来提示旋转开始位置,能够让盖构件从旋转开始位置转动作为最小旋转角度的一固定角度,便能够将卡合部卡合到卡合承受部上。其中,所述旋转开始位置是指:将盖构件紧固到基部构件上,从而使卡合部卡合到卡合承受部上所需转动的最小的旋转角度的开始位置。
另一方面,即使不在意盖构件相对电缆把持构件的旋转开始位置的情况下,通过让盖构件相对电缆把持构件转动(虽然会比最小旋转角度大),总归能够将盖构件紧固到基部构件上,使卡合部卡合到卡合承受部上。
这样,根据第二发明的电缆线扣,在任意场合下都能够减轻操作负担,可以简单地进行组装的同时,能够可靠地防止电缆等脱落。
第三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二发明中,形成有切口和凸部作为所述转动限制部,所述切口形成于所述基部构件上,所述凸部即为所述第一提示部,形成于所述电缆把持构件的嵌合部的外周表面上,与所述切口嵌合,
所述固定角度为90度,所述旋转推入部形成于所述基部构件的外周表面和所述盖构件的后端一侧的内周表面中任一表面或两个表面上,并在旋转方向上从所述切口至少延伸90度。
根据第三发明的电缆线扣,通过在基部构件上设置切口来限制基部构件相对电缆把持构件发生转动的同时,将切口设置成旋转推入部的旋转开始位置,只需从该位置仅转动盖构件90度,就能够通过旋转推入部将盖构件紧固到基部构件上,从而将卡合部卡合到卡合承受部上。
而另一方面,即使不在意盖构件相对电缆把持构件的所述位置,仅随意相对基部构件旋转盖构件,直到旋转到旋转推入部的旋转开始位置。这样,总归能够是到达旋转推入部的旋转开始位置,并将盖构件紧固到基部构件上,从而将卡合部卡合到卡合承受部上。
这样,根据第三发明的电缆线扣,在任意场合下,都能够进一步减轻操作负担,能够简单地进行组装的同时,可靠地防止电缆等脱落。
第四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第三发明中的任一发明中,所述电缆把持构件具备支承部和电缆防脱部,所述支承部悬臂支承所述卡合部;所述电缆防脱部在与所述卡合部相反的方向上受所述支承部悬臂支承,并朝向电缆把持构件的内周表面一侧突出。
根据所述第四发明的电缆线扣,通过旋转推入部将盖构件推入到基部构件上时,盖构件的内周表面与电缆防脱部抵接,从而使得受支承部悬臂支承的电缆防脱部向内周表面移位。因此,向内周表面一侧突出的电缆防脱部咬住电缆并把持电缆。
在此基础上,卡合部通过支承部向外周表面一侧被施力,并卡合到形成于盖构件的内表面上的卡合承受部上时,支承部则构成跷跷板形式,在卡合部卡合到卡合承受部上时,相反一侧的电缆防脱部以支承部为中心更向内周表面一侧移位,从而更为牢固地把持电缆。
这样,根据第四发明的电缆线扣,在安装盖构件的过程中,能够防止电缆偏位。并且能够减轻操作负担,可以简单地进行组装的同时,能够可靠地防止电缆等脱落。
第五发明的电缆线扣的特征在于,在第一~第四发明中的任一发明中,所述电缆把持构件以其长度方向上的分割线为界被分割成左右两块。
由于电缆受电缆把持构件的内表面抵接而被把持,使电缆穿通于电缆把持构件中的操作比较繁琐。但是,根据所述第五发明的电缆线扣,通过将电缆把持构件以其长度方向上的分割线为界分割成左右两块,无需让电缆穿通电缆把持构件,只需在希望的位置上让两块被分割的电缆把持构件合在一起,就能够对电缆进行把持。
这样,根据所述第五发明的电缆线扣,能够减轻操作负担,从而可以在简单地进行组装的同时,能够可靠地防止电缆等脱落。
第六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第五发明的任一发明中,所述电缆把持构件的嵌合部的外周表面相对前端一侧的外周表面形成大径部分,在该嵌合部的内周表面上装设密封构件。
以下根据所述第六发明的电缆线扣,通过在嵌合部的内周表面上装设密封构件,即使在该电缆线扣被设置在屋外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雨水进入到壳体内。
这样,根据第六发明的电缆线扣,能够防止液体进入到壳体内,并同时能够简单地进行组装和可靠地防止电缆等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电缆线扣的分解图。
图2是表示从II方向看图1的电缆线扣时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电缆线扣组装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3的电缆线扣沿IV-IV线切开的剖面图。
图5(a)是表示图1的电缆线扣组装时安装盖构件前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b)是表示图1的电缆线扣组装时安装盖构件中途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c)是表示图1的电缆线扣组装时安装盖构件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壳体;2:电缆;3:穿通孔;4:基部构件;5:电缆把持构件;5A,5B:分块构件;6:盖构件;7:密封构件;40:小径部;41:大径部;43:切口;44:基部凸条(旋转推入部);50:把持构件主体;51:嵌合部;52:卡合部;53:凸部(第一提示部);56:支承部;57:电缆防脱部;60:盖主体;61:盖大径部;62:卡合承受部;64:盖凸条(旋转推入部);71: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缆线扣是一种让电缆2穿通于壳体1的衬套。该电缆线扣具备:穿通孔3;基部构件4;电缆把持构件5;盖构件6以及密封构件7。
壳体1是合成树脂制的外盒。内部例如容纳有电子零件以及安装有电子零件的电子基板。
电缆2与壳体1内的电子零件以及电子基板电连接,藉由该电缆线扣与外部器械连接。
穿通孔3是设置在壳体1的壁面上的孔,用于让电缆2穿通。穿通孔3的外径比电缆2的外径大,使得电缆2能够穿通而不与穿通孔3发生抵接。
基部构件4形成为与穿通孔3成同心圆的筒状体,其从壳体1的外壁突出。
在基部构件4的内表面,形成于前端的开口部一侧的大径部41比形成于后端一侧的小径部40的内径大。并且,在大径部41的端缘位置上分别形成彼此相对的一对切口43,43。
另外,在基部构件4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有在基部构件4的旋转方向上成螺旋状的基部凸条44,44。该基部凸条44,44分别从一对切口43,43起沿逆时针方向延伸90度范围。
电缆把持构件5具备把持构件主体50和嵌合部51。把持构件主体50具有将后述的两个分块构件5A以及5B组合后的筒状形状,并通过其内表面与电缆2抵接对该电缆2进行把持。嵌合部51在把持构件主体50的后端一侧嵌合到基部构件4的大径部41上。
把持构件主体50在其前端一侧相对的位置上形成向外周表面一侧突出的爪状的卡合部52,52。
具体来说,卡合部52设置在可动片的前端。该可动片是通过在把持构件主体50的长度方向上对把持构件主体50的前端进行切槽而形成。设置有卡合部52的可动片以其前端一侧部分能够向外周表面一侧变位的方式受支承部56悬臂支承。另外,以支承部56为中心的卡合部52的相反一侧形成有对把持构件主体50的一部分进行切槽的相同的可动片。该可动片上设置有向其内周表面一侧突出的电缆防脱部57。因此,电缆防脱部57也以其前端一侧部分能够向内周表面一侧变位的方式受支承部56悬臂支承。
嵌合部51的外径比把持构件主体50的外径大,使得嵌合部51的外周表面能够嵌合到基部构件4的大径部41上。而且,在嵌合部51的外周表面上,在相对的位置上形成一对凸部53,53(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提示部)。
一对凸部53,53与一对切口43,43分别嵌合,形成转动限制部。所以,在嵌合部51嵌合到大径部41上时,电缆把持构件5相对基部构件4的旋转受到限制。
另外,为了可靠地使一对凸部53,53和一对切口43,43嵌合,优选为:能够通过听觉或视觉来确认电缆把持构件5被充分推入到基部构件4内。例如,优选为:在凸部53和切口43之间设置卡合部,对应前后方向(推入方向)进行卡合,在电缆把持构件5被充分推入到基部构件4内时发出卡合音。
嵌合部51的内周表面的内径也比与电缆2抵接并把持该电缆2的把持构件主体50的外径大,在嵌合部51的外周表面嵌合到大径部41上的状态下,嵌合部51的内周表面与小径部40的内周表面齐平。
此处,电缆把持构件5以连接一对凸部53,53间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分割线为界被分成左右两块,分别为分块构件5A,5B。分块构件5A,5B形状完全相同,并且只要有两块,则不管种类如何均能够进行组合。
具体来说,分块构件5A,5B在两端缘处具有各凸部53自身被分成了两块的分块片,同时分别包含有卡合部52。此外,在分块构件5A,5B的分割面上分别形成组装时进行嵌合的洞穴部54以及突起部55。
附图中,分块构件5A,5B是分离的两个构件。但是,也可以设置让一个端缘彼此连接的连接片,并依靠该连接片进行简单的组装操作。
盖构件6被装设成:在电缆把持构件5的嵌合部51嵌合在基部构件4的内周表面上的状态下,能够覆盖基部构件4的外周表面以及电缆把持构件5。盖构件6具备外插于电缆把持构件5的把持构件主体50上的盖主体60和装设在基部构件4的外周表面上的盖大径部61。
在把持构件主体50穿通的盖主体60的穿通孔的前端,形成与把持构件主体50的卡合部52,52卡合的卡合承受部62,62。卡合承受部62为矩形凹部,与卡合部52卡合时,盖构件6相对电缆把持构件5在转动方向和前后方向的活动受到限制。另外,从图纸上看,在前后方向上,盖构件6相对电缆把持构件5仅限制盖构件6脱落方向上的活动。但是,也可以在推压方向上也进行限制。
在盖大径部61的外周表面上,在旋转方向上的与卡合承受部62,62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提示线63,63(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提示部)。
在盖大径部61的内周表面上形成有形成为螺旋状的盖凸条64(参照图2),能够与基部构件4的外周表面的基部凸条44进行螺合。盖凸条64在其旋转方向上从与提示线63对应的位置起以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而形成。另外,基部凸条44以及盖凸条64构成本发明的旋转推入部。
密封构件7例如是聚氨酯(urethane)等具有柔软性的树脂制材料,形成为厚度较大的圆筒状。密封构件7形成为其内径与电缆2的外径对应的形状,并且形成为其外径与基部构件4的大径部41以及电缆把持构件5的嵌合部51的内径对应的形状。此外,密封构件7的宽幅(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与基部构件4的大径部41的内周表面的宽幅(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以及电缆把持构件5的嵌合部51的内周表面的宽幅之和(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对应。
即,密封构件7形成为比空间上的尺寸要稍大的形状,使得通过相对盖构件6的基部构件4紧固而发生压缩变形,从而形成与上述各个构件对应的形状。
另外,在密封构件7的半径位置上形成槽口71。密封构件7能够通过该槽口71相对电缆2装卸自如(无需让电缆2穿通该密封构件)。
以上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电缆线扣构成的说明。
接着,参照图1~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缆线扣的组装方式。
首先,在图1中,进行组装的操作者把密封构件安装到电缆2上。在将密封构件7安装到电缆2上时,先把槽口71的端部彼此拉开留出空隙,通过该间隙将电缆2装设到密封构件7的内周表面上。
由于电缆2的密封构件7的装设位置成为该电缆线扣在电缆2上的固定位置,操作者根据需要滑动密封构件7,将其调整到电缆2上的装设位置上。
接着,操作者让电缆2和密封构件7向壳体1方向移动。将密封构件7嵌合到基部构件4的大径部41上。
这时,电缆2的壳体1一侧的端部连接固定在电子器件或电子基盘上时,则使密封构件7向电缆2滑动,将密封构件7嵌合到基部构件4的小径部40上。
然后,操作者让电缆2夹在电缆把持构件5被分割成了两块的分块构件5A,5B之间,然后使分块构件5A,5B的洞穴部54和突起55嵌合。并且,让电缆把持构件5相对电缆2滑动,将电缆把持构件5的嵌合部51嵌合到基部构件4的大径部41上。
这时,为了可靠地进行嵌合,通过让电缆把持构件5的一对凸部53,53与基部构件4的一对切口43,43对准并将电缆把持构件5的嵌合部51嵌合到基部构件4的大径部41上,凸部53和切口43之间会发出卡合音。
接着,操作者装设盖构件6,使得该盖构件6覆盖基部构件4以及电缆把持构件5。
这时,操作者在使电缆穿通盖构件6的盖主体60并使盖大径部61上的提示线63对准基部构件4的切口43以及电缆把持构件5的凸部53的基础上,将盖构件6的盖大径部61外插到基部构件4上。
按这种方式通过使盖构件6的提示线63与切口43(凸部53)相一致,能够让盖构件6的盖凸条64和基部构件4的基部凸条44处于螺合开始位置。
在该状态下,通过让盖构件6相对基部构件4沿顺时针转动,盖构件6的盖凸条64和基部构件4的基部凸条44螺合。
这时,随着盖凸条64和基部凸条44之间螺合的进行,电缆把持构件5的把持构件主体50向盖构件6的穿通孔行进。
并且,如图3及图4所示,让盖构件6相对基部构件4顺时针旋转90度时,把持构件主体50的卡合部52,52与盖构件6的卡合承受部62,62卡合。
通过这种方式,盖构件6相对电缆把持构件5在转动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上的活动受到限制。更确切地讲,在前后方向上,通过卡合部52,52和卡合承受部62,62的卡合,盖构件6相对电缆把持构件5在紧固方向以及松弛方向上的旋转受到限制;而在推入方向上,盖凸条64和基部凸条44之间的螺合受到限制。
电缆把持构件4从图5(a)所示的盖构件6装设前到如图5(b)所示盖构件6被紧固到基部构件4上后,盖主体60的内周表面与电缆防脱部57的外周表面抵接,受支承部56悬臂支承的电缆防脱部57向内周表面一侧移位,从而咬住电缆2并对该电缆2进行把持。另外,此时卡合部52处于被挤压在盖主体60的内周表面上的状态。
而且,如图5(c)所示,盖构件6被紧固到基部构件4上时,卡合部52和卡合承受部62发生卡合。这时,卡合部52以从盖主体60的内周表面被开放的方式向外周表面一侧移位。根据这种方式,支承部56构成跷跷板形式,当卡合部52卡合到卡合承受部62上时,相反一侧的电缆防脱部57以支承部56为中心向盖主体60的内周表面移位,从而牢固地把持电缆2,能够防止电缆2在盖构件6的装设过程中发生偏位。如上详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缆线扣,能够简单地进行组装并可靠地防止脱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缆线扣中,作为转动限制部,说明了在基部构件4上形成切口43的同时在电缆把持构件5上形成凸部53的一种情形。但是,转动限制部也可以是在基部构件4或电缆把持构件5中的任意一方设置凹凸等而形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缆线扣中,基部构件4的基部凸条44和盖构件6的盖凸条64的螺合开始位置是位于基部构件4的切口43的位置上,螺合结束位置是位于螺合旋转了90度后的位置上。但是,也不仅限于这种情形,也可以在任意位置上进行螺合。而且,也可以使卡合部52,52和卡合承受部62,62在90度以外的固定的角度上卡合。
在这种情形下,理想的是卡合部52,52和卡合承受部62,62卡合所需的最小旋转角度的旋转开始位置通过电缆把持构件5的凸部53等来进行提示。通过这种方式,操作者能够根据旋转开始位置转动盖构件一固定角度,将卡合部卡合到卡合承受部上。其中,所述固定角度是指从所述旋转开始位置到卡合部52,52和卡合承受部62,62卡合后所旋转的角度。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旋转推入部是基部构件4的螺旋状的基部凸条44和盖构件6的螺旋状的盖凸条64的情形。但是,并不仅限于这种形态,基部凸条44和盖凸条64中的任意一方只要形成突起的凸部即可。此外,还可以使用外螺纹和内螺纹来代替基部凸条44和盖凸条6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密封构件7是聚氨酯等具有柔软性的树脂制材料的情形。但是,也不仅限于此,密封构件7也可以是填充材料等。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具备密封构件7的情形,但是例如是设置在屋外的情况下等,也可以省略密封构件7。

Claims (6)

1.一种电缆线扣,用于让电缆穿通,该电缆线扣的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设置有使所述电缆穿通的穿通孔;
基部构件,其呈筒状,以与所述穿通孔成同心圆的形式从所述壳体的外壁突出;
电缆把持构件,其成筒状形状,其内周表面与所述电缆抵接从而把持该电缆,在后端一侧的外周表面上具有嵌合部,该嵌合部与所述基部构件的内周表面嵌合;
盖构件,其被装设成:在所述电缆把持构件的嵌合部嵌合到所述基部构件的内周表面上的状态下,覆盖所述基部构件的外周表面以及所述电缆把持构件;
在所述基部构件和所述嵌合部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上形成转动限制部,从而限制所述基部构件与所述电缆把持构件的嵌合部之间的转动,
在所述基部构件的外周表面和所述盖构件的后端一侧的内周表面之间,形成旋转推入部,
在所述电缆把持构件上形成卡合部,同时在所述盖构件上形成用于使所述卡合部在转动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上进行卡合的卡合承受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线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缆把持构件的嵌合部外周表面上形成用于指示旋转基准位置的第一提示部;
在所述盖构件的外周表面上形成用于指示旋转基准位置的第二提示部;
所述卡合承受部形成在以下位置上:通过使所述第二提示部对准所述第一提示部,并使所述盖构件相对所述电缆把持构件转动一固定角度后,在所述卡合部卡合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线扣,其特征在于,形成有切口和凸部作为所述转动限制部,所述切口形成于所述基部构件上,所述凸部为所述第一提示部,形成于所述电缆把持构件的嵌合部的外周表面上,与所述切口嵌合,
所述固定角度为90度,所述旋转推入部形成于所述基部构件的外周表面和所述盖构件的后端一侧的内周表面中任一表面或两表面上,并在旋转方向上从所述切口至少延伸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线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把持构件具备支承部和电缆防脱部,所述支承部悬臂支承所述卡合部;所述电缆防脱部在与所述卡合部相反的方向上受所述支承部悬臂支承,并朝向所述电缆把持构件的内周表面一侧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线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把持构件以其长度方向上的分割线为界被分割成左右两块。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线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把持构件的嵌合部外周表面相对前端一侧的外周表面形成大径部分,在所述嵌合部的内周表面上装设密封构件。
CN2012800026462A 2012-10-26 2012-10-26 电缆线扣 Pending CN1032296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77735 WO2013065598A1 (ja) 2012-10-26 2012-10-26 ケーブルブッシン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9608A true CN103229608A (zh) 2013-07-31

Family

ID=48191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26462A Pending CN103229608A (zh) 2012-10-26 2012-10-26 电缆线扣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19893B2 (zh)
EP (1) EP2615894A4 (zh)
JP (1) JP5238913B1 (zh)
CN (1) CN103229608A (zh)
CA (1) CA2807452A1 (zh)
WO (1) WO2013065598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7857A (zh) * 2013-10-25 2014-01-22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冷柜的压线卡和冷柜
CN104797113A (zh) * 2015-04-14 2015-07-22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线束固定机构
CN104812196A (zh) * 2015-05-19 2015-07-29 国家电网公司 通信机柜进出线封堵卡
CN105960122A (zh) * 2016-06-03 2016-09-21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线材防水固定模组
CN106716757A (zh) * 2014-08-20 2017-05-24 科世达接触系统有限公司 电气的装置
CN109873383A (zh) * 2017-12-05 2019-06-11 视野X亚洲有限公司 电缆与盒体的结合结构
CN112636061A (zh) * 2019-09-24 2021-04-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通信线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93668B2 (ja) * 2013-07-30 2017-09-06 日本電波工業株式会社 超音波診断装置用プローブ
US9899821B2 (en) * 2014-06-24 2018-02-20 Lear Corporation Cordset assembly
JP6454543B2 (ja) * 2014-12-26 2019-01-16 ニッタ株式会社 給電モジュール
JP6409717B2 (ja) * 2015-09-03 2018-10-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D824967S1 (en) * 2015-11-09 2018-08-07 Seal Ryt Corporation Bearing with integral diverted lantern ring for a rotary mechanical device
JP6512136B2 (ja) * 2016-03-01 2019-05-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グロメット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6698436B2 (ja) * 2016-06-14 2020-05-27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ブレードケース
JP2018195650A (ja) * 2017-05-15 2018-12-06 河村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機器収納ボックス
KR101917352B1 (ko) * 2017-08-25 2018-11-09 김영석 케이블용 아웃보드 엔진 서포트 튜브
JP6568287B1 (ja) * 2018-10-22 2019-08-28 星和電機株式会社 取付部材
CN111384635A (zh) * 2018-12-28 2020-07-07 江苏英曼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预理线紧固装置及采用该结构的电插塞连接器及其母座
JP7077979B2 (ja) * 2019-01-25 2022-05-3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力変換装置
USD944876S1 (en) * 2020-03-05 2022-03-01 Seal-Ryt Corp. Extractable cylindrical sealing element
USD944875S1 (en) * 2020-03-05 2022-03-01 Seal-Ryt Corp. Extractable cylindrical sealing element with lantern ring
GB2600950A (en) * 2020-11-12 2022-05-18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Electronic assembly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78374Y (zh) * 2008-10-09 2009-07-22 广州关键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线连接装置
JP2012089640A (ja) * 2010-10-19 2012-05-10 Nippon Tsushin Denzai Kk ケーブル挿通部の密閉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クロージャ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86409A (en) * 1958-05-02 1961-05-30 Thomas & Betts Corp Aluminum sheath cable connector
US3567843A (en) * 1968-11-06 1971-03-02 Grouse Hinds Co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waterproof jacketed armored cable
JPS50139281U (zh) 1974-04-30 1975-11-17
US4022966A (en) * 1976-06-16 1977-05-10 I-T-E Imperial Corporation Efcor Division Ground connector
JPS5744731Y2 (zh) * 1978-01-26 1982-10-02
US4481697A (en) * 1982-05-28 1984-11-13 General Signal Corporation Combined strain relief and cord grip
US4549755A (en) * 1983-06-16 1985-10-29 Efcor, Inc. Armored cable connector
US4692561A (en) * 1985-09-26 1987-09-08 Commander Electrical Materials, Inc. Cable connector
JPH06856Y2 (ja) 1988-06-06 1994-01-05 山武ハネウエル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のケーブル引出し装置
US5059747A (en) * 1989-12-08 1991-10-22 Thomas & Betts Corporation Connector for use with metal clad cable
US5021610A (en) * 1990-01-04 1991-06-04 Square D Company Strain relief connection
US5208427A (en) * 1992-01-31 1993-05-04 Thomas & Betts Corporation Connector for terminating electrical cable assemblies of multiple configurations
US5678866A (en) * 1995-12-08 1997-10-21 Appleton Electric Company Corrosion resistant hub with elastomeric seal
JP3047605U (ja) 1997-09-30 1998-04-24 徳聰 邱 ケーブル固定ヘッド
JP2001021066A (ja) 1999-07-06 2001-01-26 Toshiba Corp 防水型ケーブルクランプ構造
US6133529A (en) * 1999-12-29 2000-10-17 Arunction Industries, Inc. Liner assembly
US6737584B2 (en) * 2001-05-01 2004-05-18 Bridgeport Fittings, Inc.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JP2002340235A (ja) 2001-05-14 2002-11-27 D D K Ltd 防水ケーブルクランプ
US6616194B1 (en) * 2001-10-22 2003-09-09 Arlington Industries, Inc. Liquid tight connector
US7635816B1 (en) * 2007-04-20 2009-12-22 Sami Shemtov Connector / bushing assembly for electrical junction boxes
US8129633B1 (en) * 2010-03-17 2012-03-06 Sami Shemtov Connector assembly suited for wet locations
DE102011012566A1 (de) * 2011-02-26 2012-08-30 Pflitsch Gmbh & Co. Kg Verschraubung zur abgedichteten Durchführung von Leitungen
US8766109B2 (en) * 2011-06-27 2014-07-01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Inc. Cable connector with bushing element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78374Y (zh) * 2008-10-09 2009-07-22 广州关键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线连接装置
JP2012089640A (ja) * 2010-10-19 2012-05-10 Nippon Tsushin Denzai Kk ケーブル挿通部の密閉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クロージャ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7857A (zh) * 2013-10-25 2014-01-22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冷柜的压线卡和冷柜
CN103527857B (zh) * 2013-10-25 2015-10-21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冷柜的压线卡和冷柜
CN106716757A (zh) * 2014-08-20 2017-05-24 科世达接触系统有限公司 电气的装置
CN104797113A (zh) * 2015-04-14 2015-07-22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线束固定机构
CN104812196A (zh) * 2015-05-19 2015-07-29 国家电网公司 通信机柜进出线封堵卡
CN105960122A (zh) * 2016-06-03 2016-09-21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线材防水固定模组
CN105960122B (zh) * 2016-06-03 2019-03-29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线材防水固定模组
CN109873383A (zh) * 2017-12-05 2019-06-11 视野X亚洲有限公司 电缆与盒体的结合结构
CN109873383B (zh) * 2017-12-05 2021-01-08 视野X亚洲有限公司 电缆与盒体的结合结构
CN112636061A (zh) * 2019-09-24 2021-04-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通信线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65598A1 (ja) 2013-05-10
US8819893B2 (en) 2014-09-02
CA2807452A1 (en) 2014-04-26
JPWO2013065598A1 (ja) 2015-04-02
EP2615894A1 (en) 2013-07-17
EP2615894A4 (en) 2015-04-15
US20140115822A1 (en) 2014-05-01
JP5238913B1 (ja) 2013-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9608A (zh) 电缆线扣
CN104254955B (zh) 电缆夹
CN104767078B (zh) 设备用连接器
CN103155282A (zh) 天线单元
EP2882048B1 (en) Charging inlet device
US10128645B2 (en) Secured assembly electrical apparatus
US11177616B2 (en) Electrical plug with a protective conductor contact and protective conductor connector element formed integrally therewith for grounding exterior parts
US10270205B2 (en) Lever-type connector
CN108352651B (zh) 密封盖
EP2482388A1 (en) Device connecting connector
CN104701925A (zh) 电动车充电器
CN101931063A (zh) 电池盖结构
EP3561964A1 (en) Connector
CN104466837B (zh) 电气接线箱
JP2017017964A (ja) 電線収容プロテクタ
JP6908427B2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CN102217144A (zh) 电分区连接器
US20160355149A1 (en) Vehicle cord connection assembly and interior trim assembly
US10530103B2 (en)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casing
JP2003045554A (ja) 電線カバー付きコネクタ
CN108808991A (zh) 用于车窗调节器的水密组件
CN102623832B (zh) 防水型连接器
US9835167B2 (en) Blower housing, especially for a side channel blower
KR101383055B1 (ko) 멀티탭 설치장치
CN104724041A (zh) 气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