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7911A - 电视机 - Google Patents

电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7911A
CN103227911A CN2013100389119A CN201310038911A CN103227911A CN 103227911 A CN103227911 A CN 103227911A CN 2013100389119 A CN2013100389119 A CN 2013100389119A CN 201310038911 A CN201310038911 A CN 201310038911A CN 103227911 A CN103227911 A CN 103227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main body
television set
heat transfer
additional elect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389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7911B (zh
Inventor
金成起
金容震
白秉周
李正鲁
印祐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0011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30088765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27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7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7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79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视机,包括:主体;安装在所述主体的外面的附加电子单元;至少一个端口,所述至少一个端口允许与附加电子单元连通的电缆的连接器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端口;和接收从所述端口传递的热量的至少一个传热部件。

Description

电视机
技术领域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设备涉及具有附加(外部)电子单元和改进的组装结构的电视机。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用来显示图像的电视机是最常见的显示装置之一。除了台式计算机的监视器,显示装置在实施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和个人数字助理(PDA)之类的便携式计算机和诸如手机之类的小型轻质系统中是必要的。
可用于电视机的显示器的类型包括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和场发射显示器(FED)。这些类型的显示器是引入注意的,因为它们具有比阴极射线管(CRT)高的清晰度,并且还具有比相同屏幕尺寸的CRT低的平均功耗和低的散热。
近年来,存在将附加电子单元连接至电视机的需求,并且通常将附加电子单元定位在电视机附近。进一步,随着智能电视机的发展,具有某些新的功能的这种附加电子单元已经被开发出来以安装在需要升级的过时的电视机处。对于这种过时的电视机,附加电子单元可能需要定位在电视机附近。
在相关技术中,当附加电子单元连接至电视机时,它通常定位在靠近电视机放置的诸如桌子之类的独立空间处,并且诸如连接电缆之类的单独的物件用来将附加电子单元连接至电视机。
此外,在将电视机安装在墙壁上的情况中,附加电子单元可能需要固定至将电视机保持在墙壁上的固定单元,或者可能需要将单独的部件添加至电视机,用于安装附加电子单元。
发明内容
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视机,其通过布置传热部件以接触端口而将热量从端口传递到电视机的外面,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视机,其允许将附加电子单元与该电视机的主体组合在一起。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视机,包括主体、被配为将外部电子单元的连接器连接至所述主体的至少一个端口、和被配置为接收和传递来自所述至少一个端口的热量的至少一个传热部件。
所述至少一个端口的至少一面可以接触所述至少一个传热部件。
所述至少一个传热部件可以一体地安装至所述至少一个端口。
所述传热部件可以包括用于接触所述端口的接触部和从接触部向外延伸的延伸部。
所述至少一个传热部件可以包括接触所述至少一个端口的接触部和从接触部向外延伸的延伸部。
所述至少一个传热部件可以包括插入部和从插入部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至少一个端口插入所述插入部中。
所述至少一个端口可以包括多个端口,所述至少一个传热部件包括多个插入部,其中所述多个端口中的每一个插入对应的插入部中。
所述多个插入部可以彼此形成一体。
定位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所述至少一个端口的一侧可以暴露到所述主体的外面。
外部电子单元的连接器可以包括连接突起,该连接突起被构造为将外部电子单元的连接器连接至所述主体。
连接突起可以设置在外部电子单元的一侧上,并且可以被构造为连接至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所述至少一个端口。
连接突起可以设置在连接至外部电子单元的连接部件上,并且可以被构造为连接至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所述至少一个端口。
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视机,包括主体、被支撑在所述主体的后侧上的外部电子单元、和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横向侧上并被配置为输入和输出信号的至少一个端口,其中外部电子单元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端口连接至所述主体。
所述至少一个端口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横向侧处的通孔暴露到所述主体的外面。
电视机还可以包括将外部电子单元连接至所述主体的连接突起,其中连接突起可以连接至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侧上的所述至少一个端口。
连接突起可以与外部电子单元形成一体。
电视机还可以包括连接至外部电子单元的连接部件,并且连接突起可以从连接部件的一侧延伸。
电视机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印刷电路板,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端口可以连接至印刷电路板的一侧。
电视机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传热部件,所述至少一个传热部件接触所述端口的至少一侧并被配置为接收和传递在所述至少一个端口处产生的热量。
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视机,包括主体、被配置为输入和输出数据的端口、和接触所述端口并散发在所述一个端口处产生的热量的传热部件。
传热部件可以设置在电视机的后盖和所述端口之间。
传热部件可以包括接触所述端口的接触部和从接触部向外延伸的延伸部。
传热部件可以包括所述端口插入其中的插入部和从插入部向外延伸的延伸部。
延伸部可以与接触部形成一体,并且延伸部可以不接触端口。
附图说明
根据接下来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将变得明显且更容易被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视机的前面的透视图;
图2为示出图1的电视机的后盖的透视图;
图3为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设置在电视机的底架上的多种部件的视图;
图4为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的A部分的印刷电路板的细节的视图;
图5A-5E为图示根据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传热部件的视图。
图6为图示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端口和传热部件的视图;
图7为图示定位在盖内的图6的端口和传热部件的剖视图;
图8为图示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的细节的视图;
图9为图示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定位在盖内的端口和传热部件的剖视图;
图10和11为图示根据其它示例性实施例的传热部件的视图;
图12为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彼此分开的附加电子单元和主体的透视图;
图13为图示图12的附加电子单元的视图;
图14为图示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彼此分开的附加电子单元和主体的透视图;
图15为图示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加电子单元的视图;
图16为图示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与电视机主体分开的附加电子单元的分解图;以及
图17为图示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加电子单元连接至电视机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说明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图示了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在全文中表示相似的元件。将给出站立型电视机的描述,但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设备还可以应用于壁装式电视机。
图1为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视机的前面的透视图,图2为示出图1的电视机的后盖的透视图。图3为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设置在电视机的底架上的多种部件的视图。
如图1,2和3所示,根据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视机包括主体100、用于支撑主体100的支架3、和用于将主体100固定至支架3的支撑夹具2。
主体100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模块(未示出)、前盖130和后盖110。印刷电路板140安装在主体100内的显示模块的后部上,以控制电视机的操作。显示模块和印刷电路板140设置在前盖130和后盖110之间。
此外,多个端口141、142和143设置在主体100的一部分上,以允许通过所述多个端口141、142和143输入和输出信号。所述多个端口141、142和143可以沿电路板140的横向方向布置。多个通孔111、112和113设置在后盖110的横向侧,使得可以在电路板140的横向方向上露出端口141、142和143。所述多个端口141、142和143可以包括HDMI端子以及USB端子。
在图示的例性实施例中,附加电子单元10设置在主体100的后侧上,与主体100平行地延伸,使得当从电视机1的前面观看时附加电子单元10由主体100遮盖,并且连接至所述多个端口141、142和143中的至少一个以被连接至主体100。将附加电子单元10连接至所述多个端口141、142和143中的至少一个的意图是,确保在不向主体100设置用于将附加电子单元10安装至电视机1的单独部件的情况下将附加电子单元10简单地连接至主体100。稍后将描述附加电子单元10至主体100的连接。
附加电子单元10允许用户使用新引入的、除电视机1本身设置的功能之外的功能。附加功能包括:例如,允许用户通过电视机1上网或拨打视频电话。
如图3所示,底架120包括驱动单元(未示出)、光学单元(未示出)、扬声器122和用于将电力供给至印刷电路板140上设置的各种元件的电源单元121。印刷电路板140处理外来广播信号以及从外部装置传输的图像、声音和升级数据的信号,并基于处理过的信号启动驱动单元(未示出)和光学单元(未示出)。此外,扬声器122基于来自印刷电路板140上设置的微计算机(未示出)的指令输出音频信号。扬声器122可以安装在电视机1的主体100的外面。
电源单元121将来自外部电源的交流电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流电,并将转换后的直流电流电的电压调整至适合施加至各个元件的电压电平。可以通过开关模式电源(SMPS)实施电源单元121。
印刷电路板140的调谐电路通过电缆或通过射频接收来自广播站或卫星的广播信号并解调该信号。印刷电路板140的信号处理器将接收到的广播信号分成包含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包含音频数据的音频信号、和包含辅助数据的辅助信号。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的分开信号被处理,随后辅助数据被传输至图形用户界面(GUI)发生器(未示出)。辅助数据包括电子节目指南(EPG)。
印刷电路板140上的微计算机控制驱动单元(未示出)和光源(未示出),以在显示模块(未示出)上显示由信号处理器处理过的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并允许通过扬声器122输出由信号处理器处理过的音频信号。
所述多个端口141、142和143可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40的一侧,以采用电缆将各种外部装置连接至印刷电路板140。
图4为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的A部分的印刷电路板的细节的视图。
图4详细地示出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40上的端口141和142,并且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两个端口。端口141和142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后盖110的通孔111和112暴露到外面,以便可以容易地将具有连接部232和塞绳部231的各种连接器230连接至端口141和142。具有端口141和142的印刷电路板140定位在主体100内。因而,可以由主体100保护印刷电路板140。
端口141和142中的每一个的一个表面接触印刷电路板140并与印刷电路板140进行电和机械连接。端口141和142中的每一个的另一个表面接触传热部件300,并且在通过端口141和142输入和输出数据期间从端口141和142产生的热量传递至传热部件300,以便将在端口141和142处产生的热量消散到外面。
根据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传热部件300具有对应于端口141和142的接触传热部件300的表面的板形形状,并且可以包括具有与端口141和142的该表面相同的尺寸的第一接触部301。传热部件300的第一接触部301可以连接至端口141和142中的每一个。也就是说,第一接触部301接触端口141和142的一个表面以接收在端口141和142处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到外面。
传热部件300可以包括从第一接触部301延伸至一定长度的延伸部302。延伸部302与第一接触部301形成一体,但不接触端口141和142。由于延伸部302可以增加传热部件300的整体尺寸,因此延伸部302可以增强通过传热部件300的传热速率,并且将热量从端口141和142传递到端口141和142的外面。
此外,当设置多个端口141和142时,通过将每个第一接触部301的接触端口141和142的一端彼此连接,可以设置用于集成多个第一接触部301的延伸部。
图5A-5E为图示根据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传热部件的视图。
如图5A所示,传热部件300可以由通过其可以发生导热传递的金属形成,如铝(Al)、银(Ag)、铜(Cu)、铁(Fe)、钨(W)和金(Au)。作为替换,传热部件300可以由可以发生热传递的诸如石墨之类的非金属材料形成。此外,传热部件300可以由导热树脂形成。
如图5B所示,通过层叠具有两种不同热界面材料的层可以形成传热部件310。
例如,传热部件310可以包括导热金属312和导热非金属311。传热部件310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包括层叠有碳材料的铝。
此外,传热部件310可以包括金属或非金属以及涂敷至金属或非金属的相变材料。
如图5C所示,传热部件320可以包括导热膜321和被容纳在导热膜321中的相变材料322。
导热膜321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形成,并密封相变材料322。
如图5D所示,传热部件330可以包括诸如铝之类的金属涂层331。金属涂层331形成在导热膜332的外表面上。
同样可能的是,传热部件330接触后盖110以传递到达后盖110的一部分热量。
相变材料333可以被容纳在后盖110中。在这种情况中,后盖110可以接触端口以接收来自端口的热量,并通过相变材料333分散热量。
传热部件330可以屏蔽在端口处产生的电磁干扰(EMI),并且可以消散从印刷电路板140辐射的热量。此外,传热部件330可以由可以屏蔽EMI的材料形成。
如图5E所示,传热部件300还可以包括粘合膜303,粘合膜303定位在端口141和142与传热部件300之间以允许传热部件300粘附至端口141和142。粘合膜303可以包括热油脂、间隙垫和双面胶带中的至少一种。
如果粘合膜303为双面胶带,则双面胶带允许传热部件300粘附至端口141和142。双面胶带可以由导热材料形成。
图6为图示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端口141和传热部件340的视图,图7为图示定位在盖内的图6的端口141和传热部件340的剖视图。
如图6所示,端口141包括壳体部141a和设置在壳体部141a中以被插入连接器230中的连接部141b。此外,端口141可以包括设置在连接部141b内但仍暴露到外面以接触连接器230中的插脚的多个插脚141c、用于固定连接器230并插入壳体部141a中的固定部141d、以及从壳体部141a向外部分地突出以允许将壳体部141a机械地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40上的安装部141e。
壳体部141a包括接触印刷电路板140的第一面、沿面对第一面的平行方向设置的第二面、从第一和第二面的两个侧向端垂直地延伸以将第一和第二面彼此连接的第三和第四面。
此外,壳体部141a设置有形成在壳体部141a的一侧处以允许将连接器230插入壳体部141a中的凹槽,设置在连接部141b内的多个插脚141c从定位成与具有壳体部141a的凹槽的面相对的面向外突出。插脚141c电连接至印刷电路板140。
传热部件340形成对应于端口141的形状。也就是说,传热部件340形成壳体部141a的第二、第三和第四面的形状。作为示例,传热部件340可以包括第一插入部342,第一插入部342设置有两端,这两端弯曲以形成支架形状并具有对应于壳体部141a的第二、第三和第四面的尺寸的尺寸。具体地,传热部件的弯曲部对应于壳体部141a的第三和第四面,并且支架形状中的其中所述两端弯曲的部分对应于壳体部141a的第二面。
第一插入部342包括容纳凹槽225,容纳凹槽225具有对应于端口141的尺寸的尺寸以允许将端口141插入容纳凹槽225中。当将端口141插入容纳凹槽225中时,作为传热部件的第一插入部342接触端口141的第二、第三和第四面以与端口141的第二、第三和第四面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第一插入部342围绕插入容纳凹槽225中的三个外面,以接收从端口141的这三个外面传递的热量。
传热部件340还可以包括从第一插入部342延伸的延伸部341。延伸部341的高度(a2)大于接触端口141的第二面的面的高度(a1),并沿垂直于接触端口141的第二面的所述面的高度(a1)的横向方向延伸。也就是说,延伸部341形成为从接触端口141的第二面的所述面的侧向长度(b1)进一步延伸至一定长度(b2)的板状形状。延伸部341通过将从端口141传递的热量分配至第一插入部342而可以改善热传导速率。
此外,第一插入部342可以被设置为允许将端口141和142容纳在传热部件340的容纳凹槽225中。第一插入部342的面积的尺寸对应于端口141和142的第二面的面积以及端口141和142之间的距离以容纳端口141和142。当第一插入部342设置有容纳部225,其尺寸对应于端口的尺寸以允许将端口一起插入容纳凹槽225中时,第一插入部342接触端口的外表面以连接至端口。
如图7所示,传热部件340以面对印刷电路板140的方式与印刷电路板140隔开一定距离,端口141定位在传热部件340和印刷电路板140之间。此外,传热部件340被定位成与后盖110隔开一定距离。
传热部件340接收从端口141传递的热量以散发热量。从而,可以防止从端口141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印刷电路板140和后盖110。因此,用户能够避免触摸加热的后盖110的不快。
此外,当允许通过传热部件340的延伸部341将来自端口141的热量散发至较宽的区域时,可以进一步减少热量至后盖110的传递。
图8为图示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140的细节的视图,以及图9示出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定位在后盖110内的端口141和142以及传热部件343的横截面。
如图8和9所示,传热部件可以包括能够同时传递来自多个端口141和142的热量的第二接触部343。
第二接触部343可以接触端口141和142的彼此隔开一距离的第二面。在如上所述的传热部件与端口141和142形成一体以接收来自端口141和142的热量的情况中,在通过端口141和142中的一个输入和输出数据期间,可以通过比第一接触部301的面积更宽的面积散发热量。
此外,由于通过第二接触部343传递在一个端口141处产生的热量,并且同时传递至第二接触部343的一些热量还传递至另一个端口142的壳体,因此还通过另一个端口142散发从端口141产生的热量,因此可以最大化热传导速率,并且可以最小化在通过其输入和输出数据的端口141处产的热量。
此外,后盖110可以包括将从第二接触部343产生的热量散发至外面的孔114。
图10为图示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传热部件350的视图。
如图10所示,传热部件350形成为可以容纳彼此隔开一定距离的多个端口141和142的形状。根据图10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传热部件350可以设置有第二插入部351,第二插入部351具有用于分别容纳端口141和142的多个容纳凹槽354。
通过弯曲板的两端形成支架形状的第二插入部351,并且第二插入部351设置有位于弯曲部之间的隔板以将内部空间分成多个子空间。从而,所述多个容纳凹槽354设置在第二插入部351中。因而,分别允许将端口141和142插入传热部件350中。
形成在第二插入部351中的容纳凹槽354的尺寸对应于端口141和142的相应尺寸。当将端口141和142分别插入第二插入部351的容纳凹槽354中时,第二插入部351接触端口141和142的第二、第三和第四面并与端口141和142形成一体。
传热部件350还可以包括延伸部352和353,延伸部352和353中的每一个从第二插入部351延伸至一定长度。延伸部352和353可以包括第一延伸部352和第二延伸部353。第一延伸部352形成为从第二插入部351的两端从第二插入部351的高度(c1)进一步延伸至一定长度(c2)的板的形状。第二延伸部353被设置为从第二插入部351的侧向长度(d1)沿横向方向延伸至一定长度(d2)。也就是说,如图10所示,如果设置第一延伸部352和第二延伸部353二者,则延伸部352和353设置在第二插入部351的除形成有允许将连接器230插入端口141和142中的凹槽的端部之外的所有端部处。通过第一延伸部352和第二延伸部353,可以沿多个方向传递在端口141和142处产生的热量,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热传导速率。
图11为图示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传热部件360的视图。
如图11所示,传热部件360可以包括多个第三插入部361和延伸部362,延伸部362从所述多个第三插入部361沿横向方向延伸以将第三插入部361彼此连接在一起。
所述多个第三插入部361中的每一个包括容纳凹槽363,该容纳凹槽363允许对应的端口插入容纳凹槽363中。当对应的端口插入容纳凹槽363中时,所述多个第三插入部361中的每一个连接至对应的端口,以接收从该端口传递的热量并将热量散发到外面。此外,当对应的端口插入容纳凹槽363中时,传热部件360的所述多个第三插入部361中的每一个接触对应的端口的第二、第三和第四面。通过围绕插入容纳凹槽363中的对应的端口的第二、第三和第四面,所述多个第三插入部361中的每一个接收来自该端口的第二、第三和第四面的热量。
每个第三插入部361彼此隔开对应于对应的端口彼此隔开的距离的距离(g),并通过安装在每个第三插入部361的一端处的延伸部362彼此连接。延伸部362沿高度方向延伸,使得延伸部362的高度(f2)大于每个第三插入部的高度(f1)和所述距离(g)之和,并且还形成为从第三插入部361的侧向长度(e1)沿横向方向延伸至一定长度(e2)的板的形状。当从该端口传递至第三插入部361的热量又传递至延伸部362时,可以改善热传导速率。传热部件360可以接触电子元件而不是端口,以接收和传递来自电子元件的热量。此外,对传热部件360来说同样可行的是同时接触端口和其它电子元件,以同时将来自端口和电子元件二者的热量散发到外面。
图12为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彼此分开的附加电子单元10和主体100的透视图,图13为图示图12的附加电子单元10的视图。
如图12和13所示,附加电子单元10包括具有用于控制附加电子单元10的操作的印刷电路板(未示出)的本体11、从本体11延伸的颈状部12、以及设置在颈状部12的前端以插入通孔111、112和113中的一个并连接至端口141、142和143中的一个的连接突起13。多个附加端口11a设置在本体11的一侧上以允许将信号输入至附加电子单元10和从附加电子单元10输出信号。
在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通孔111、112和113设置在主体100的横向侧中,如图12所示。为了沿与主体100平行的方向将附加电子单元10设置在主体100的后侧上,附加电子单元10的颈状部12适于以L形状从本体11的一端延伸至颈状部12的前端。从而,设置在颈状部12的前端处的连接突起13可以连接至主体100的通孔111、112和113。
连接突起13设置有允许附加电子单元10与端口141、142和143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的连接部13a。因而,连接突起13不仅用来将附加电子单元10连接至主体100,而且通过端口141、142和143将附加电子单元10电连接至主体100中的印刷电路板140。
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具有一个连接突起13和一个颈状部12,但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如果附加电子单元10重量超过一定水平,则附加电子单元10的本体11可以设置有平行布置的一对颈状部12,并且连接突起13分别设置在两个颈状部12的前端处,使得连接突起13连接至各个端口141、142和143,从而附加电子单元10的重量分布至这两个端口并由这两个端口支撑。
在图示的例性实施例中,端口141、142和143设置成面对主体100的横向方向,附加电子单元10的颈状部12适于以L形状从本体11的一端延伸至与端口141、142和143连接在一起的前端。然而,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端口141、142和143可以设置为背朝主体100的后侧,附加电子单元的颈状部可以适于从本体的下端向前面延伸。
图14为图示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彼此分开的附加电子单元20和主体100的透视图。
根据图14中示出的实施例,附加电子单元20通过单独设置的弹性支撑部件30连接至主体100。弹性支撑部件30将附加电子单元20压靠在主体100的后表面上,以便在附加电子单元20被支撑在主体100的后表面上的同时可以使用附加电子单元20。弹性支撑部件30为用于将附加电子单元20连接至主体100的连接部件。
附加电子单元20由弹性支撑部件30压靠在主体的后表面上,弹性支撑部件30连接至主体100的通孔111、112和113。由于附加电子单元20由弹性支撑部件30支撑在主体100的后表面上,因此允许在使用时将附加电子单元20保持为与主体100的后表面紧密接触,而不用在主体100中设置孔。
弹性支撑部件30包括用于挤压和支撑附加电子单元20的挤压部31、从挤压部31延伸的颈状部32、和设置在颈状部32的前端处以连接至端口141、142和143的连接突起33。
在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挤压部31由可弹性变形材料形成以向附加电子单元20施加作用力,并且当连接突起33连接至通孔111、112和113时,主体100的后盖110和挤压部31之间的距离小于附加电子单元20的厚度。当附加电子单元20插入主体100的后盖110和挤压部31之间时,挤压部31弹性地变形,并且通过挤压部31的弹性恢复力将附加电子单元20压靠在主体100的后盖110上,从而允许将附加电子单元20保持为被支撑在主体100的后表面上。
为了允许沿与主体100平行的方向将附加电子单元20设置在主体100的后侧上,弹性支撑部件30的颈状部32适于以L形状从挤压部31的一端延伸至前端。因而,允许设置在颈状部32的前端处的连接突起33连接至端口141、142和143。
允许附加电子单元20与端口141、142和143电连接的连接部(未示出)可以设置在弹性支撑部件30的连接突起33处,从而弹性支撑部件30和附加电子单元20可以通过该连接部(未示出)与主体100中的印刷电路板140电连接。通过其将信号输入至附加电子单元20和从附加电子单元20输出信号的附加端口32a可以设置在弹性支撑部件30的颈状部32处,以代替其上连接弹性支撑部件30的端口141、142和143。
从而,弹性支撑部件30不仅可以用来保持设置在主体100的后表面处的附加电子单元20,而且用作集线器。
根据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弹性支撑部件30设置有一个连接突起33。然而,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多个连接突起33可以形成在弹性支撑部件30处以被连接至端口141、142和143。
图15为图示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加电子单元20的视图。
根据图15中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安装支架40用来将附加电子单元20连接至主体100。
安装支架40包括用于容纳附加电子单元20的容纳部41、从容纳部41延伸的颈状部42、和设置在颈状部42的前端处以连接至端口141、142和143的连接突起43。
在图示的例性实施例中,容纳部41设置有一对引导狭槽41a,该对引导狭槽41a被设置为彼此面对并允许附加电子单元20可滑动地插入该对引导狭槽41a之间,并能够垂直地移动,使得附加电子单元20可拆卸地安装在容纳部41中。
颈状部42、设置在连接突起43处的连接部43a和附加端口41b的形状与在图12-14中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形状相同,并且因此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虽然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图示安装支架40设置有一个连接突起43,但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安装支架40可以设置有多个连接突起43,所述多个连接突起43设置在至少一个颈状部42上以分别连接至端口141、142和143。
图16为图示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彼此分开的附加电子单元50和主体100的分解图。
根据图16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连接突起51设置在附加电子单元50的后表面上。此外,端口151定位在其中的通孔111设置在后盖110的前表面处。从而,通孔111定位在主体100的后表面上,并且端口151定位在通孔111内,因此端口151的一部分暴露到外面。由于端口151定位在主体100的后表面上,因此附加电子单元50可以不需要像之前的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一样的连接至主体100的横向侧的颈状部。
此外,可以独立于连接突起51在附加电子单元50的一侧上设置突起52。突起52可以邻接连接突起51以引导连接突起51,以便连接突起51连接至主体100或从主体100上分离。也就是说,突起52由可弹性变形材料形成,因此通过挤压突起52,可容易地将附加电子单元50连接至主体100和从主体100上分离附加电子单元50。根据图16中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突起52设置在连接突起51的上侧上。
根据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连接突起51一体地设置在附加电子单元50上,因此可以容易地将附加电子单元50连接至主体100和从主体100上分离附加电子单元50。此外,包括连接突起51的联接部的结构与其它示例性实施例相比是简单的。
图17为图示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加电子单元70连接至电视机1的主体100的分解图。
如图17所示,附加电子单元70通过紧固部件80和90连接至主体100。紧固部件80和90包括第一紧固部件90和第二紧固部件80。第一紧固部件90和第二紧固部件80可以形成阴阳对。也就是说,第二紧固部件80可以紧固至第一紧固部件90。
为此目的,第一紧固部件90包括本体92和头部91,并且还可以包括允许第二紧固部件80连接至头部91的第一紧固凹槽93。头部91可以被设置为从本体92延伸并突出到本体92之外。第二紧固部件80也可以包括本体和头部。然而,第二紧固部件80不包括如在第一紧固部件90中的紧固凹槽。因而,第二紧固部件80连接至第一紧固部件90的第一紧固凹槽93。
根据图17中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二紧固部件90连接至设置在前盖130上的第一连接槽132。然而,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可以通过注射模制一体地形成第一连接槽132和前盖130。
印刷电路板1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耦合孔144,允许第一紧固部件90紧固至印刷电路板耦合孔144。如果印刷电路板140定位在后盖110和前盖130之间,则第一紧固部件90的本体92通过印刷电路板耦合孔144插入第一连接槽132中。在第一紧固部件90的本体92插入印刷电路板耦合孔144和第一连接槽132中的情况下,第一紧固部件90的头部91向着后盖110突出到印刷电路板140之外。因而,第一紧固部件90定位在后盖110与前盖130和印刷电路板140的组合件之间。
后盖110可以设置有允许第二紧固部件80紧固至第一紧固部件90的第一紧固凹槽93的至少一个后盖耦合孔112。此外,附加电子单元70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耦合孔71,其允许第二紧固部件80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孔71紧固至第一紧固凹槽93。因而,第二紧固部件80插入穿过附加电子单元70的第二耦合孔71,并通过后盖110的后盖耦合孔112紧固至第一紧固部件90的第一紧固凹槽93。
图17示出四个第一紧固部件90和四个第二紧固部件80,但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第一紧固部件90和第二紧固部件80。此外,对应于第一紧固部件90和第二紧固部件80的数量,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槽132、印刷电路板耦合孔144、后盖耦合孔112和第二耦合孔71。
由于第一紧固部件90定位在主体100内,因此可以通过第二紧固部件80实现附加电子单元70至主体100的连接。而且,由于第一紧固凹槽93设置在第一紧固部件90的头部91处,因此能够将附加电子单元70稳定地连接至主体100。
因此,能够通过诸如螺钉之类的紧固部件将附加电子单元70连接至电视机1的主体100,而不用改变电视机的内部结构。进一步,可以实现附加电子单元70定位在其中的空间的有效使用,而不用提供单独的空间。
图17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图示了使用两个不同的紧固部件,但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能够采用三种不同的紧固部件。也就是说,不仅通过第一和第二紧固部件,而且通过第二和第三紧固部件形成阴阳对。也就是说,第三紧固部件可以紧固至第二紧固部件。在该情况中,第一紧固部件为用于第二紧固部件的阴螺纹,而第二紧固部件是用于第一紧固部件的阳螺纹,并且第二紧固部件也是用于第三紧固部件的阴螺纹,而第三紧固部件是用于第二紧固部件的阳螺纹。
除了紧固部件,可以采用磁性部件将附加电子单元连接至主体的一部分。此外,可以采用诸如胶水和双面胶带之类的粘合部件将附加电子单元连接至主体。
如从上文描述明显看出的那样,可以散发在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的电子装置处产生的热量以冷却端口,从而可以防止由于所产生的热量对端口的损坏,并且可以阻止热量从端口传递至印刷电路板。从而,可以防止由于热量引起的印刷电路板的变形和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元件的故障,并且可以延长元件的使用寿命。
此外,可以最小化在端口处产生的热量通过外壳的传递,从而可以防止外壳的变形,可以减少用户触摸被加热的外壳时引起的不快。由于不需要单独的风扇或冷却装置来最小化端口处的温度增加,因此可以节省安装单独的装置的成本,并且可以实现无噪声和无振动的工作环境。
虽然已经在上文特别地示出和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构思的在接下来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进行多种改变。

Claims (11)

1.一种电视机,包括:
主体;
安装在所述主体的外面的附加电子单元;
至少一个端口,所述至少一个端口允许与附加电子单元通信的电缆的连接器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端口;和
接收从所述端口传递的热量的至少一个传热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机,其中所述端口的至少一个面接触所述传热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机,其中所述传热部件一体地安装至所述端口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机,其中所述传热部件包括接触所述端口的接触部和从所述接触部向外延伸的延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机,其中所述传热部件包括插入部和从所述插入部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端口插入所述插入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端口包括多个端口,并且所述传热部件包括多个插入部,所述多个端口中的每一个分别插入所述多个插入部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视机,其中所述插入部彼此形成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机,其中所述端口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使得所述端口的一侧暴露到所述主体的外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机,还包括将附加电子单元连接至主体的连接突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视机,其中所述连接突起设置在附加电子单元上,并连接至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视机,其中所述连接突起设置在连接至所述附加电子单元的连接部件上,并连接至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通孔。
CN201310038911.9A 2012-01-31 2013-01-31 电视机 Active CN1032279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09427 2012-01-31
KR20120009501 2012-01-31
KR10-2012-0009500 2012-01-31
KR20120009428 2012-01-31
KR10-2012-0009502 2012-01-31
KR20120009500 2012-01-31
KR10-2012-0009501 2012-01-31
KR20120009827 2012-01-31
KR20120009502 2012-01-31
KR20120009427 2012-01-31
KR10-2012-0009428 2012-01-31
KR20120010090 2012-01-31
KR10-2012-0009827 2012-01-31
KR10-2012-0010090 2012-01-31
KR1020130001110A KR20130088765A (ko) 2012-01-31 2013-01-04 텔레비전
KR10-2013-0001110 2013-01-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7911A true CN103227911A (zh) 2013-07-31
CN103227911B CN103227911B (zh) 2017-12-19

Family

ID=47843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38911.9A Active CN103227911B (zh) 2012-01-31 2013-01-31 电视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94707B2 (zh)
EP (1) EP2624542B1 (zh)
JP (1) JP6271131B2 (zh)
CN (1) CN1032279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750076S1 (en) * 2013-11-01 2016-02-23 Tongfang Global Limited Computer monito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25234A1 (en) * 2002-07-29 2004-07-01 Mi-Sun Kim Lighting apparatus of television
US20060063595A1 (en) * 2004-09-17 2006-03-23 Tetsujiro Kondo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CN201378649Y (zh) * 2009-02-17 2010-01-06 莫列斯公司 电连接器
CN101766028A (zh) * 2007-07-24 2010-06-30 索尼公司 用于为电视机添加功能的硬件模块
US20110136352A1 (en) * 2009-12-04 2011-06-09 Wistron Neweb Corp. Usb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87435A (en) * 1995-12-08 1999-03-30 Litton Systems, Inc. Environmentally protected module
JP3712318B2 (ja) * 1997-10-28 2005-11-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入力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US6990393B2 (en) * 1999-09-21 2006-01-24 Parker Phil A Service panel with utility controller
KR100358090B1 (ko) * 2001-02-26 2002-10-2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모듈라 텔레비젼용 하드디스크모듈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저장및 재생 방법
CN102290005B (zh) * 2001-09-21 2017-06-20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TW584372U (en) * 2002-03-13 2004-04-11 Cyber Internat Co Ltd A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with serial and parallel connection ports
JP2003329894A (ja) * 2002-05-13 2003-11-1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カードエッジ型光通信モジュール及び光通信装置
US7245487B2 (en) * 2003-02-25 2007-07-17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Cooling system,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external unit
US20050149767A1 (en) * 2003-12-29 2005-07-07 Dino Fei Video and audio control power interface card
JP4120637B2 (ja) * 2004-11-30 2008-07-1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流速測定装置
US7509508B2 (en) * 2005-08-10 2009-03-24 Topower Computer Industrial Co.,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for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s
JP4796457B2 (ja) * 2006-08-16 2011-10-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機器、演算装置および放熱部材
US20080055573A1 (en) * 2006-08-31 2008-03-06 James Chu Projector with build-in ipod insertion slot
US7545631B2 (en) * 2007-06-11 2009-06-09 Inventec Corporation Portable computer
JP4645706B2 (ja) * 2008-09-01 2011-03-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
US8394028B2 (en) * 2009-01-28 2013-03-12 Fujifilm Corporation Ultrasonic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ultrasonic probe
US7978472B2 (en) * 2009-06-10 2011-07-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iquid-cooled cooling apparatus, electronics rack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thereof
JP2011065616A (ja) * 2009-08-21 2011-03-31 Sony Corp 電子機器
KR101571396B1 (ko) * 2009-09-07 2015-1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표시장치 및 그 동작방법
JP2011181731A (ja) * 2010-03-02 2011-09-15 Molex Inc カード状部品用ソケット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US20120250735A1 (en) * 2011-03-29 2012-10-04 Cisco Technology, Inc. X2 Form Factor 10GBASE-T Transceiver Module
JP5785788B2 (ja) * 2011-06-10 2015-09-30 株式会社アイ・オー・データ機器 ユニバーサルシリアルバス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25234A1 (en) * 2002-07-29 2004-07-01 Mi-Sun Kim Lighting apparatus of television
US20060063595A1 (en) * 2004-09-17 2006-03-23 Tetsujiro Kondo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1766028A (zh) * 2007-07-24 2010-06-30 索尼公司 用于为电视机添加功能的硬件模块
CN201378649Y (zh) * 2009-02-17 2010-01-06 莫列斯公司 电连接器
US20110136352A1 (en) * 2009-12-04 2011-06-09 Wistron Neweb Corp. Usb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7911B (zh) 2017-12-19
JP6271131B2 (ja) 2018-01-31
EP2624542A3 (en) 2014-08-06
US9294707B2 (en) 2016-03-22
US20130222707A1 (en) 2013-08-29
EP2624542A2 (en) 2013-08-07
JP2013157986A (ja) 2013-08-15
EP2624542B1 (en) 2017-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26722B1 (en) Flat type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2661554B (zh) 背光模块及其散热设计
EP2816661B1 (en) Antenna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10225954B2 (en) Thermal transfer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ase
KR102467737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안테나 어셈블리
CN103227911A (zh) 电视机
WO2020199768A1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4007686A1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712853B (zh) 智能穿戴设备
US20060268171A1 (en) Plasma display module
CN210244901U (zh) 一种led显示屏
US9414527B2 (en) Thermal spreading for an externally pluggable electronic module
US10517175B2 (en) Bracket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 electronic component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US20170048954A1 (e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06118156U (zh) 印刷电路板和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CN110459872A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061220B (zh) 电子设备电路系统架构及激光影院设备
CN110492233A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KR20130088765A (ko) 텔레비전
CN215991037U (zh) 一种电视机
CN220895126U (zh) Led显示装置
CN211478771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头戴显示设备
CN101944687A (zh) 连接器
CN207021454U (zh) Usb公头连接器
CN107703700A (zh) 终端设备、电路板组件、闪光灯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