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5708B - 具备安全装置的带手动操作件的电磁阀 - Google Patents

具备安全装置的带手动操作件的电磁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5708B
CN103225708B CN201310028564.1A CN201310028564A CN103225708B CN 103225708 B CN103225708 B CN 103225708B CN 201310028564 A CN201310028564 A CN 201310028564A CN 103225708 B CN103225708 B CN 1032257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slide member
slip
solenoid valve
manual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85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5708A (zh
Inventor
成田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C Corp filed Critical SM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25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57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57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57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03Housing formed from a plurality of the same valve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75Electromagnet aspects, e.g. electric supply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1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with additional mechanism between armature and closure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1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 F16K31/4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by means of electrically-actuated members in the supply or discharge conduits of the fluid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5/00Means to prevent accidental or unauthorised actuation
    • F16K35/02Means to prevent accidental or unauthorised actuation to be locked or disconnected by means of a pushing or pulling action
    • F16K35/022Means to prevent accidental or unauthorised actuation to be locked or disconnected by means of a pushing or pulling action the locking mechanism being actuated by a separate actuating element
    • F16K35/025Means to prevent accidental or unauthorised actuation to be locked or disconnected by means of a pushing or pulling action the locking mechanism being actuated by a separate actuating element said actuating element being operated manually (e.g. a push-button located in the valve actua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8593Systems
    • Y10T137/86493Multi-way valve unit
    • Y10T137/86574Supply and exhaust
    • Y10T137/86622Motor-oper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Actuation Of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安全装置的带手动操作件的电磁阀,在电磁阀主体的外表面,沿所述外表面可横向滑动操作地配设手动操作件,且可在与所述手动操作件的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滑动操作地配设滑动部件,该滑动部件能够向锁止位置和非锁止位置移动,在所述锁止位置,该滑动部件与所述手动操作件卡定,将该手动操作件锁止在非切换位置,在所述非锁止位置,通过该滑动部件解除对所述手动操作件的锁止,能够使该手动操作件向切换位置移动。

Description

具备安全装置的带手动操作件的电磁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用于通过手动来切换操作阀部件的手动操作件和用于防止该手动操作件的误操作的安全装置的电磁阀。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电磁阀被构成为通过电磁力的作用,对切换流体的流路的阀部件进行切换操作,但是,为了能够在停电时、紧急时或者维护时等,通过手动来切换操作前述阀部件而具备手动操作机构。该手动操作机构具有推入型、滑动型等。其中,推入型是通过对配设在电磁阀的外表面的操作部件进行推入操作,来将设置在电磁阀的内部的切换轴推入,据此,对前述阀部件进行切换。与此相对,前述滑动型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通过使配设在电磁阀的外表面的操作部件沿前述外表面横向滑动,利用形成在该操作部件的下表面的倾斜面等,将前述切换轴推入,对前述阀部件进行切换,与推入型相比具有容易操作的优点。
另外,为了防止前述操作部件的误操作,通常在电磁阀安装有安全装置。前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用于防止前述滑动型的操作部件(操作片)的误操作的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是具备覆盖前述操作片的罩,将该罩以支轴为中心转动自由地连结在电磁阀的安全装置,是在由该罩覆盖前述操作片的情况下,不能进行该操作片的移动操作,通过将前述罩开放,能够进行前述操作片的移动操作的安全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2850号公报
但是,由于前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安全装置是将前述罩的一端由支轴连结在电磁阀,通过使前述罩以该支轴为中心转动,来覆盖前述操作片或使其露出在外部的安全装置,所以,需要用于转动操作前述罩的宽大的操作空间,该罩的转动操作也麻烦。而且,由于前述罩在前述操作片处于操作位置时,与该操作片抵接,成为倾斜地竖起的半开状态、半闭状态等姿势,所以,还存在前述操作片根据角度可看见或看不见,难以确认该操作片的操作状态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具备滑动型的手动操作件的电磁阀中,将防止前述手动操作件的误操作的罩设置成即使没有宽大的操作空间,也能够操作,同时,提高该罩的操作性,且还容易进行该罩以及前述手动操作件的操作状态的确认。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具备内置了对流体的流路进行切换的阀部件的主阀部、通过电磁力的作用切换操作前述阀部件的电磁操作部、和通过手动切换操作前述阀部件的手动操作部的电磁阀主体,安装防止被设置在前述手动操作部的手动操作件的误操作的安全装置的电磁阀。
前述手动操作件可横向滑动操作地被配设在前述电磁阀主体,能够向非切换位置和切换位置移动,前述安全装置具有被固定在前述电磁阀主体上的底座部件、可在与前述手动操作件滑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滑动操作地被保持在该底座部件上的滑动部件,该滑动部件能够向锁止位置和非锁止位置移动,在前述锁止位置,该滑动部件通过与前述手动操作件抵接,而将该手动操作件锁止在前述非切换位置,在前述非锁止位置,该滑动部件通过从前述手动操作件离开,能够使该手动操作件向前述切换位置移动。
在本发明中,优选前述滑动部件具有在与前述手动操作件滑动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滑动横框、和与该滑动横框呈直角地相连的滑动纵框,在前述滑动横框形成锁止面,在前述滑动部件处于前述锁止位置时,该锁止面与前述手动操作件抵接,在前述滑动部件处于前述非锁止位置时,该锁止面从前述手动操作件离开。
在这种情况下,希望被构成为在前述滑动部件处于前述非锁止位置,且前述手动操作件处于前述切换位置时,前述滑动部件因该手动操作件的一部分进入前述滑动横框之下,而不能向前述锁止位置移动,在前述手动操作件处于前述非切换位置时,前述滑动部件因前述手动操作件从前述滑动横框之下完全退出,而能够在前述非锁止位置和锁止位置之间移动。
在本发明中,前述底座部件具有由前述滑动部件可滑动地进行嵌合的嵌合槽,该嵌合槽具有由前述滑动横框进行嵌合的横槽部和由前述滑动纵框进行嵌合的纵槽部。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前述底座部件以及前述滑动部件的一方和另一方形成定位孔和与该定位孔嵌合的定位突起,在前述滑动部件从锁止位置移动到非锁止位置时,通过前述定位突起卡定在前述定位孔,而将该滑动部件定位在前述非锁止位置。
同样,也可以在前述滑动部件以及前述底座部件的一方和另一方形成在前述滑动部件处于前述锁止位置以及非锁止位置时弹力地卡合在一起的弹性突起和卡合部。
希望前述定位孔和定位突起以及前述弹性突起和卡合部形成在前述底座部件中的纵槽部的槽侧壁以及前述滑动部件中的滑动纵框的侧面的一方和另一方。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在前述滑动部件以及底座部件的至少一方设置在该滑动部件占据前述锁止位置或非锁止位置的任意一方的位置时,能够从外部目视的识别标记。
希望前述识别标记通过将前述滑动部件的一部分上色而形成,前述识别标记在前述滑动部件占据前述锁止位置时,由前述底座部件覆盖而被隐藏,若前述滑动部件向前述非锁止位置移动,则前述识别标记从前述底座部件露出。
根据本发明,因为通过使滑动部件向锁止位置和非锁止位置滑动,能够将手动操作件锁止在非切换位置或解除锁止,使其向切换位置移动,所以,没有必要使前述滑动部件像以往那样大幅转动,因此,不需要用于使该滑动部件转动的宽大的操作空间,其操作与转动操作相比也简单。另外,由于前述滑动部件是在与手动操作件的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滑动的部件,所以,在前述锁止位置和非锁止位置,该滑动部件和前述手动操作件相对于电磁阀的外表面的高度方向的位置关系明显不同,不仅容易进行该滑动部件的操作位置的判别,还容易确认前述手动操作件的操作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电磁阀的侧视图,是表示滑动部件占据锁止位置,将两个手动操作件锁止在非切换位置的状态。
图2是图1的电磁阀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将图1的电磁阀分解,从电磁操作部侧看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主阀部侧看图4的电磁阀的立体图。
图6是有关本发明的电磁阀的侧视图,是表示滑动部件占据非锁止位置,且一个手动操作件移动到切换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7是图6的电磁阀的俯视图。
图8是从电磁操作部侧看图6的电磁阀的立体图。
图9是从主阀部侧看图6的电磁阀的立体图。
图10是图7的X-X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11是图1的XI-XI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图6的XII-XII线的放大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电磁阀主体;11:主阀部;12:电磁操作部;13:手动操作部;16:阀部件;31A、31B:手动操作件;50:安全装置;51:底座部件;52:滑动部件;52a:滑动纵框;52b:滑动横框;52c:锁止面;55:嵌合槽;55a:纵槽部;55b:横槽部;56:槽侧壁;62:定位孔;63:定位突起;65:识别标记;70:卡合部;71:弹性突起;X:非切换位置;Y:切换位置;M:锁止位置;N:非锁止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具备安全装置的带手动操作件的电磁阀的一实施方式。从图1、图4以及图5可知,该电磁阀是在电磁阀主体10上安装了用于防止手动操作件31A、31B的误操作的安全装置50的电磁阀。
前述电磁阀主体10具有内置着用于对空气等主流体流动的流路进行切换的阀部件16的主阀部11、通过电磁力的作用切换操作前述阀部件16的电磁操作部12、通过手动切换操作前述阀部件16的手动操作部13,在该手动操作部13设置前述手动操作件31A、31B。前述主阀部11、手动操作部13和电磁操作部12在前述阀部件16的中心轴线L方向被连续设置成一列。
前述电磁阀主体10的主阀部11具有成四方块形的主阀部壳体18,在该主阀部壳体18的内部的阀孔19内,在中心轴线L方向滑动自由地内置滑阀式的前述阀部件16,且在该阀部件16的两端配设与该阀部件16一体或分体的先导活塞20a、20b,再有,在该先导活塞20a、20b设置用于使先导流体压作用的压力作用室21a、21b,通过前述先导活塞20a、20b的动作,使前述阀部件16向图1的左右方向移动,据此,将形成在前述主阀部壳体18上的多个端口P、A、B、EA、EB连结的流路被切换。但是,这样的主阀部11的构造是周知的构造,由于与本发明的主旨没有直接关系,所以,省略针对该构造的更详细的说明。
前述电磁操作部12具有电磁操作式的两个先导阀25a、25b,通过使该先导阀25a、25b交替地通·断,将来自前述端口P的先导流体交替地向前述压力作用室21a、21b供给排出,使前述先导活塞20a、20b交替地动作,切换前述阀部件16。
例如,若使上侧的第一先导阀25a导通,使下侧的第二先导阀25b断开,则向前述阀部件16的左侧的第一压力作用室21a供给先导流体,右侧的第二压力作用室21b向外部开放,因此,前述阀部件16被第一先导活塞20a向图1的右方向驱动。
若与之相反,使上侧的第一先导阀25a断开,使下侧的第二先导阀25b导通,则向前述阀部件16的右侧的第二压力作用室21b供给先导流体,左侧的第一压力作用室21a向外部开放,因此,前述阀部件16被第二先导活塞20b向左方向驱动,成为图1的切换状态。
前述两个先导阀25a、25b具有相互相同的结构,被构成为三端口电磁阀,被安装在电磁部壳体26中。
前述电磁部壳体26成纵向细长地延伸的四棱柱那样的形状,其纵方向长度比前述主阀部壳体18的纵方向长度长。虽然该电磁部壳体26的上端被对齐在与前述主阀部壳体18的上端大致相同的位置,但下端与前述主阀部壳体18的下端相比向下方延伸出来。
另外,前述电磁部壳体26具有朝向前述主阀部11侧的内侧端面26a和朝向其相反侧的外侧端面26b,在该外侧端面26b将前述两个先导阀25a、25b以长度方向的一端彼此相互对接的状态排列安装成上下一列。在前述内侧端面26a的中间位置,朝向前述主阀部11横向地形成台部26c,在该台部26c上安装前述手动操作部13的手动部壳体30,在该手动部壳体30处连接前述主阀部壳体18。
虽然前述电磁部壳体26的横向宽度(厚度)与前述手动部壳体30以及主阀部壳体18的横向宽度是大致相同的程度,但是,前述先导阀25a、25b的横向宽度比该电磁部壳体26的横向宽度小一些。
从图1-图5可知,前述手动操作部13具有两个前述手动操作件31A、31B和与各手动操作件31A、31B对应的两个切换轴32,该切换轴32的上端与前述手动操作件31A、31B的下表面抵接。而且,通过由该手动操作件31A、31B对对应的切换轴32进行推入操作,来切换先导流体的流路的连通状态,向前述压力作用室21a、21b直接供给先导流体,据此,将前述阀部件16向右方向或左方向切换。
因为前述手动操作部13的结构以及作用除前述手动操作件31A、31B为滑动式以外,与用于公知的电磁阀的手动操作部实质上相同,所以,在下面的说明中,主要详细阐述与前述手动操作件31A、31B和切换轴32相关的结构以及作用,省略此外的结构以及作用的说明。
前述两个手动操作件31A、31B是在前述中心轴线L方向细长的俯视长方形状的部件,具有相互相同的结构,被相互平行地配设在前述手动部壳体30的外表面,即,上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能够沿该上表面横向(与中心轴线L平行的方向)地滑动操作。因此,从图9以及图10也可以看出,在前述手动部壳体30的上表面平行地形成有两个操作槽33,在该操作槽33内滑动自由地收容前述手动操作件31A、31B,向内形成在该操作槽33的槽壁上端的导轨34与前述手动操作件31A、31B的侧面的导槽35嵌合。据此,前述手动操作件31A、31B不会从前述操作槽33向上方脱开地被滑动操作。
前述手动操作件31A、31B具有主阀部11侧的第一端31a和电磁操作部12侧的第二端31b,在上表面的靠近前述第一端31a的位置,向上方突出地设置用于滑动操作的搭指部36。
另外,从图3以及图10可知,在该手动操作件31A、31B的下表面,从前述第二端31b侧朝向第一端31a侧在途中形成槽状的凹部37,在该凹部37的顶壁形成用于使前述切换轴32上下运动的第一操作面38、第二操作面39和倾斜面40。
前述第一操作面38被形成在与前述第二操作面39相比靠近第二端31b的位置,从该第一操作面38到手动部壳体30的上表面的距离比从前述第二操作面39到手动部壳体30的上表面的距离大,另外,前述倾斜面40在前述第一操作面38和第二操作面39之间被形成为从前述第一操作面38侧朝向第二操作面39侧,逐渐向接近前述手动部壳体30的上表面的方向倾斜的状态。
前述手动操作件31A、31B通过滑动操作,能够占据移动到前述主阀部11侧的非切换位置X(图3)和移动到电磁操作部12侧的切换位置Y(图10)。前述非切换位置X如图3所示,虽然前述第一操作面38与切换轴32的上端相向,但是,是不将该切换轴32下推的位置。而且,若使手动操作件31A、31B从该非切换位置X向前述切换位置Y滑动,则逐渐由前述倾斜面40将切换轴32下推,若该手动操作件31A、31B到达前述切换位置Y,则如图10所示,前述切换轴32的上端与前述第二操作面39抵接,该切换轴32被完全下推,先导流路被切换,前述阀部件16被切换。
若使前述手动操作件31A、31B从前述切换位置Y向非切换位置X恢复,则前述切换轴32也上升,向图3的位置恢复。
前述切换轴32在上下方向滑动自由地被收容于在前述手动部壳体30的内部沿与前述中心轴线L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孔41中,上端向前述手动部壳体30的上表面突出,总是由恢复弹簧42向上弹压。
前述两个手动操作件31A、31B中的第一手动操作件31A和由该第一手动操作件31A操作的切换轴(未图示)与前述第一先导阀25a对应,第二手动操作件31B和由该第二手动操作件31B操作的切换轴32与前述第二先导阀25b对应。因此,若使前述第一手动操作件31A向切换位置Y移动,则来自端口P的先导流体向前述第一压力作用室21a内供给,前述阀部件16向图1的右方向移动,若使前述第二手动操作件31B如图10那样向切换位置Y移动,则前述先导流体向前述第二压力作用室21b内供给,前述阀部件16向图1的左方向移动。
图1中的符号43是从前述手动部壳体30的下表面向下突出的空心的受电用连接器,在该受电用连接器43的内部内置与前述先导阀25a、25b导通的销状的端子。通过在该受电用连接器43连接来自控制装置的供电用连接器,向前述先导阀25a、25b供电。
从图4以及图5和其它的图可以看出,前述安全装置50具有底座部件51和滑动部件52。前述底座部件51被固定在前述电磁阀主体10,前述滑动部件52可在与前述手动操作件31A、31B滑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图的上下方向)滑动操作地被保持在该底座部件51上。
前述底座部件51是由合成树脂、铝合金等具有刚性的非磁性材料形成为侧视コ字形的部件,具有在纵向延伸并将两个先导阀25a、25b的端面整体覆盖的细板状的底座纵框51a、从该底座纵框51a的上端横向延伸,并将上方的先导阀25a的上侧面覆盖的细板状的底座上横框51b、从前述底座纵框51a的下端横向延伸,并将下方的先导阀25b的下侧面覆盖的细板状的底座下横框51c。该底座部件51在前述底座纵框51a和底座上横框51b的位置,由固定螺钉53固定在前述先导阀25a的端面和前述电磁部壳体26的上表面。
图中54a是设置在底座纵框51a的背面的定位销,是在将前述底座部件51向前述电磁阀主体10固定时嵌入定位孔54b,进行该底座部件51的定位的部件。
在前述底座部件51的上半部外表面形成有前述滑动部件52在上下方向能够移动地进行嵌合的L字形的嵌合槽55,该嵌合槽55从底座纵框51a的上半部跨在底座上横框51b上地延伸。该嵌合槽55是形成在被向外突出地设置在前述底座纵框51a以及底座上横框51b的宽度方向两侧端部的左右的槽侧壁56之间的槽,由沿前述底座纵框51a延伸的纵槽部55a和沿前述底座上横框51b延伸的横槽部55b构成。
在前述纵槽部55a中的左右的槽侧壁56的内侧面,在上下方向细长地形成由前述滑动部件52的侧面的突条58滑动自由地进行嵌合的导槽56a,在前述横槽部55b的前端形成从前述底座上横框51b向上竖起的四方卡合突起57,该卡合突起57的内部被空心状地减重。
另外,前述底座部件51如图5中点划线所示,也可以具有将上下两个先导阀25a、25b的左右的侧面整体覆盖的左右的底座侧面框51d,具有该底座侧面框51d的底座部件的形状与将书插入进行保护的书套的形状相似。
前述滑动部件52是由合成树脂、铝合金那样的具有刚性的非磁性材料形成为L字形的部件,具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滑动纵框52a和与该滑动纵框52a的上端部呈直角地相连的滑动横框52b,该滑动横框52b在与前述手动操作件31A、31B滑动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
在前述滑动纵框52a的左右两侧面沿上下方向形成与前述底座部件51的导槽56a嵌合的前述突条58,由这些导槽56a和突条58引导前述滑动部件52的上下运动。
前述滑动横框52b的前端的锁止面52c朝向前述手动操作件31A、31B的第一端31a侧,在该滑动横框52b中的靠近前述锁止面52c的位置,形成由前述底座部件51的卡合突起57嵌合的四方卡合孔59。而且,如图3所示,在前述滑动部件52处于下降的位置(锁止位置M)时,通过前述卡合突起57嵌合、卡定在前述卡合孔59的内部,限制前述滑动部件52的向横方向(沿着中心轴线L的方向)的移动。
在前述滑动部件52的外表面,在前述滑动横框52b的位置和前述滑动纵框52a的位置,形成用于在滑动操作该滑动部件52时,使手指不会打滑的防滑件60。该防滑件60由平行地形成的多个突条形成。
在前述滑动横框52b的下表面的从前述锁止面52c略微后退的位置形成在该滑动横框52b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挡块61,如图10所示,在使前述手动操作件31A、31B移动到切换位置Y时,通过该手动操作件31A、31B的第二端31b与该挡块61抵接,使该手动操作件31A、31B停止在前述切换位置Y。但是,前述手动操作件31A、31B也可以通过与前述切换轴32抵接而停止在前述切换位置Y。
前述滑动部件52能够向锁止位置M和非锁止位置N这两个位置移动。
前述锁止位置M如图1-图3所示,是在使该滑动部件52下降,使前述滑动横框52b接近电磁阀主体10的上表面的情况下的动作位置。在该锁止位置M,形成在前述滑动横框52b的下表面的肋状的挡块61的下表面与前述底座部件51的底座上横框51b的上表面抵接,据此,前述滑动部件52停止并被定位在该锁止位置M。而且,在该锁止位置M,前述滑动横框52b的前述锁止面52c相对于电磁阀主体10的上表面占据与前述手动操作件31A、31B相同的高度,通过与该手动操作件31A、31B的第二端31b抵接,而将该手动操作件31A、31B锁止在前述非切换位置X。因此,两个手动操作件31A、31B均不能向切换位置Y进行移动操作。
另外,前述非锁止位置N如图6-图10所示,是在使前述滑动部件52上升,使前述滑动横框52b远离电磁阀主体10的上表面的情况下的动作位置。在该非锁止位置N,从前述滑动横框52b的锁止面52c到挡块61之间的前端部分52d占据与前述手动操作件31A、31B相比为上方的位置,据此,成为与该手动操作件31A、31B非接触的状态,因此,该手动操作件31A、31B的锁止被解除,两个手动操作件31A、31B成为能够向切换位置Y移动的状态。在图6-图10中,表示滑动操作第二手动操作件31B,使之向前述切换位置Y移动,第一手动操作件31A没有滑动操作,而是被保持在前述非切换位置X的状态。
若使前述手动操作件31B向前述切换位置Y移动,则如图10所示,该手动操作件31B的第二端31b侧进入前述滑动横框52b的前述前端部分52d之下,并在与前述挡块61抵接的位置停止,成为与该滑动横框52b局部地重合的状态。此时,该手动操作件31B的具有搭指部36的第一端31a侧维持露出在前述滑动横框52b的外侧的状态,露出的该第一端31a侧的部分从哪个角度都能辨别,因此,能够切实地判别该手动操作件31B处于切换位置Y的情况。
虽然优选前述手动操作件31B在切换位置Y进入前述滑动横框52b之下的长度为全长的40-50%左右,但是,若是能够从外部辨别的长度,则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长度。
这样,在前述两个手动操作件31A、31B中的至少一方处于前述切换位置Y时,处于非锁止位置N的前述滑动部件52由于滑动横框52b的前端部分52d位于处于前述切换位置Y的手动操作件31A、31B的上方,所以,即使欲将它下推,也与该手动操作件31A、31B的上表面抵接,不能向锁止位置M下推。因此,能够切实地防止该滑动部件52的误操作。
在前述底座部件51以及滑动部件52设置有用于使前述滑动部件52在前述非锁止位置N停止并定位的定位机构和用于使该滑动部件52分别卡定在前述锁止位置M和非锁止位置N的弹性卡定机构。
前述定位机构由设置在前述底座部件51的定位孔62和设置在前述滑动部件52的定位突起63形成。即,从图4、图5、图11、图12可以看出,在前述底座部件51中的纵槽部55a的左右任意一方的槽侧壁56形成上下细长的前述定位孔62,在前述滑动部件52的滑动纵框52a的一方的侧面形成有与前述定位孔62嵌合的前述定位突起63。
为了形成前述定位突起63,在形成于前述滑动纵框52a的背面的框状部52e的侧面的一部分形成上端与该框状部52e相连,且侧面和下端从该框状部52e分离的上下细长的臂64,在具有弹性的该臂64的下端以向该滑动纵框52a的侧方突出的姿势形成有前述定位突起63。该定位突起63的上端面是横向平的平面,该定位突起63的下端面是随着去向该定位突起63的突出端侧而逐渐向接近前述上端面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而且,在前述滑动部件52处于前述锁止位置M时,前述定位突起63如图1、图11所示,占据前述定位孔62的中间的位置,若前述滑动部件52从前述锁止位置M朝向非锁止位置N向上方移动,则如图6、图12所示,通过前述定位突起63的上端面抵接并卡定于前述定位孔62的上方的孔端,该滑动部件52在前述非锁止位置N停止,并被定位在该位置。
另外,前述弹性卡定机构如图4、图5、图11、图12清楚地所示的那样,由形成在前述底座部件51的纵槽部55a的槽侧壁56上的卡合部70和形成在前述滑动部件52的滑动纵框52a的侧面的弹性突起71构成。
前述卡合部70具有两个卡合孔72和两个卡合凹部73,该两个卡合孔72和两个卡合凹部73被上下交替地配置在形成有前述定位孔62的槽侧壁56的与该定位孔62相比靠下方的位置。前述卡合孔72被形成为将前述槽侧壁56贯通,前述卡合凹部73以不将前述槽侧壁56贯通的状态分别形成在将上方的卡合孔72和定位孔62分隔的壁部分的内面、和将上下的卡合孔72、72之间分隔的壁部分的内面。
前述弹性突起71在前述滑动部件52中的滑动纵框52a的背面的前述框状部52e的一部分形成有两个。即,在与形成有前述框状部52e的前述定位突起63的位置相比靠下方的位置,将该框状部52e的一部分形成得薄,且使除上下两端以外的侧面部分从该框状部52e分离,据此,形成上下细长的两个弹性片74,在各弹性片74的中央部形成有弯曲成朝向侧方突出的形状的前述弹性突起71。该两个弹性突起71的中心间的距离与前述两个卡合孔72的中心间的距离以及前述两个卡合凹部73的中心间的距离相等。
根据该结构,在前述滑动部件52处于前述锁止位置M时,如图11所示,前述两个弹性突起71分别与两个卡合孔72卡合,据此,将前述滑动部件52保持在前述锁止位置M。
而且,在使前述滑动部件52从前述锁止位置M朝向前述非锁止位置N向图11的上方移动时,前述两个弹性突起71通过弹性片74的弹性变形而从前述卡合孔72弹力地脱离,越过卡合凹部73的边缘向该卡合凹部73侧移动,若前述滑动部件52完全结束向前述非锁止位置N移动,则如图12所示,嵌合在前述卡合凹部73内,将滑动部件52保持在前述非锁止位置N。
另外,在使前述滑动部件52从图12的前述非锁止位置N朝向图11的前述锁止位置M向下方移动时,前述两个弹性突起71通过弹性片74的弹性变形,越过前述边缘,从前述卡合凹部73弹力地脱离,若前述滑动部件52完全结束向前述锁止位置M移动,则如图11所示,与前述卡合孔72嵌合,将滑动部件52保持在前述锁止位置M。
这样,前述滑动部件52被前述弹性卡定机构切实地保持在前述锁止位置M以及非锁止位置N。另外,由于在将前述滑动部件52在前述锁止位置M以及非锁止位置N之间滑动操作时,通过使前述弹性突起71相对于前述卡合孔72以及卡合凹部73弹力嵌合或者脱离来向手传递其感触,所以,能够切实地感觉前述滑动部件52移动到前述锁止位置M以及非锁止位置N的情况。
再有,因为仅通过前述滑动部件52向前述锁止位置M和非锁止位置N滑动,就能够将前述手动操作件31A、31B锁止或进行锁止的解除,所以,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切实地防止手动操作件31A、31B的误动作。而且,由于没有必要像以往的安全装置的罩那样转动,所以,不需要用于转动操作该滑动部件52的宽大的操作空间。
另外,在前述滑动部件52处于锁止位置M时,滑动横框52b的上表面处于与前述手动操作件31A、31B的上表面实质上相同的高度,没有在该手动操作件31A、31B之间形成阶梯差,若使前述滑动部件52向非锁止位置N移动,则前述滑动横框52b占据与前述手动操作件31A、31B相比靠上方的位置,在与该手动操作件31A、31B之间形成阶梯差,由于像这样在前述锁止位置M和非锁止位置N,使该滑动部件52和手动操作件31A、31B的相对于电磁阀的外表面的位置关系明显不同,所以,能够简单且切实地从外部确认该滑动部件52的操作位置。另外,由于无论前述滑动部件52以及手动操作件31A、31B处于怎样的位置,也不存在该手动操作件31A、31B被滑动部件52完全覆盖的情况,所以,还容易判别该手动操作件31A、31B的位置。
由于能够更简单且明确地识别前述滑动部件52是处于锁止位置M还是处于非锁止位置N这样的情况,所以,能够在该滑动部件52以及底座部件51的任意一方,设置仅在该滑动部件52移动到前述锁止位置M或非锁止位置N的任意一方的位置时能够从外部目视的识别标记65。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以及图5所示,通过在前述滑动横框52b的左右两侧面和该滑动横框52b的前端的前述锁止面52c,标注上色成橙色、红色那样的与该滑动部件52不同的颜色,而且容易显眼的颜色的线状的标识,由此形成前述识别标记65。而且,在前述滑动部件52下降,占据前述锁止位置M时,如图1所示,前述识别标记65被底座部件51完全地覆盖隐藏,不能从外部目视,但是,若前述滑动部件52上升,向前述非锁止位置N移动,则如图6所示,前述识别标记65从底座部件51露出,能够从外部目视,据此,能够识别该滑动部件52处于非锁止位置N的情况。
前述识别标记65能够由直线、曲线、点、记号、花纹等形成,或者,也可以通过上色成前述那样的容易显眼的颜色来形成前述滑动横框52b的左右两侧面的全部或一部分、以及/或者前述锁止面52c的全部或一部分。
另外,替代将前述识别标记65设置在前述滑动部件52,也可以将前述识别标记65设置在前述底座部件51,或者前述识别标记65在设置在该滑动部件52的同时,也可以设置在前述底座部件51。在将识别标记设置在该底座部件51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在该底座部件51中的底座纵框51a的在使前述滑动部件52向锁止位置M和非锁止位置N上下运动时,被该滑动部件52覆盖隐藏或露出在外部的部分设置该识别标记65。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前述定位机构的臂64以及定位突起63形成在滑动部件52的滑动纵框52a上,定位孔62形成在底座部件51中的纵槽部55a的槽侧壁56,但是,也可以与之相反,将前述臂64以及定位突起63形成在前述底座部件51中的纵槽部55a的槽侧壁56,将前述定位孔62形成在前述滑动部件52的滑动纵框52a。
另外,也可以使前述弹性卡定机构中的弹性突起71和卡合部70的配置与前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反,将前述弹性突起71形成在底座部件51的纵槽部55a的槽侧壁56,将前述卡合部70形成在滑动部件52的滑动纵框52a侧。
再有,也可以构成为由一个弹性突起71和两个卡合孔72或两个卡合凹部73形成前述弹性卡定机构,在前述滑动部件52处于锁止位置M时,前述弹性突起71与一方的卡合孔72或卡合凹部73卡合,在前述滑动部件52处于非锁止位置N时,前述弹性突起71与另一方的卡合孔72或卡合凹部73卡合。
或者,也可以与之相反,构成为由两个弹性突起71和一个卡合孔72或一个卡合凹部73形成前述弹性卡定机构,在前述滑动部件52处于锁止位置M时,一方的弹性突起71与前述卡合孔72或卡合凹部73卡合,在前述滑动部件52处于非锁止位置N时,另一方的弹性突起71与前述卡合孔72或卡合凹部73卡合。
另外还有,前述弹性卡定机构也可以不仅形成在前述底座部件51以及滑动部件52的左右任意一侧,还形成在左右两侧。
另外,图示的实施方式是具备两个先导阀25a、25b和两个手动操作件31A、31B的双先导式的电磁阀,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具备一个先导阀和一个手动操作件的单先导式的电磁阀。
在前述单先导式的电磁阀中,电磁阀主体10的电磁部壳体26的纵方向长度以及安全装置50的底座部件51的纵方向长度通常被形成为与一个先导阀的尺寸相匹配的长度,但是,也可以通过未加改变地利用图示的双先导式的电磁阀主体10的电磁部壳体26以及底座部件51,留下任意一方的先导阀25a和一方的手动操作件31A,省略另一方的先导阀25b和另一方的手动操作件31B来形成单先导式的电磁阀。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替代省略的先导阀25b,安装具有与该先导阀25b相同的形状以及大小的模型部件,或替代省略的手动操作件31B,设置将手动部壳体30的上表面的操作槽33堵塞的盖部件。

Claims (12)

1.一种具备安全装置的带手动操作件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在电磁阀主体中安装用于防止被设置在手动操作部的手动操作件的误操作的安全装置,所述电磁阀主体具备内置了对流体的流路进行切换的阀部件的主阀部、通过电磁力的作用切换操作所述阀部件的电磁操作部、和通过手动切换操作所述阀部件的所述手动操作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动操作件能够横向滑动操作地被配设在所述电磁阀主体,能够向非切换位置和切换位置移动,
所述安全装置具有被固定在所述电磁阀主体上的底座部件、和能够在与所述手动操作件滑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滑动操作地被保持在该底座部件上的滑动部件,该滑动部件能够向锁止位置和非锁止位置移动,在所述锁止位置,该滑动部件通过与所述手动操作件抵接,而将该手动操作件锁止在所述非切换位置,在所述非锁止位置,该滑动部件通过从所述手动操作件离开,而能够使该手动操作件向所述切换位置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具有在与所述手动操作件滑动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滑动横框、和与该滑动横框呈直角地相连的滑动纵框,在所述滑动横框形成锁止面,在所述滑动部件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时,该锁止面与所述手动操作件抵接,在所述滑动部件处于所述非锁止位置时,该锁止面从所述手动操作件离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部件处于所述非锁止位置,且所述手动操作件处于所述切换位置时,所述滑动部件因该手动操作件的一部分进入所述滑动横框之下,而不能向所述锁止位置移动,在所述手动操作件处于所述非切换位置时,所述滑动部件因所述手动操作件从所述滑动横框之下完全退出,而能够在所述非锁止位置和锁止位置之间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件具有供所述滑动部件能够滑动地进行嵌合的嵌合槽,该嵌合槽具有供所述滑动横框进行嵌合的横槽部和供所述滑动纵框进行嵌合的纵槽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部件以及所述滑动部件的一方形成定位孔,在所述底座部件以及所述滑动部件的另一方形成与该定位孔嵌合的定位突起,在所述滑动部件从锁止位置移动到非锁止位置时,通过所述定位突起卡定于所述定位孔,从而将该滑动部件定位在所述非锁止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被形成在所述底座部件中的纵槽部的槽侧壁以及所述滑动部件中的滑动纵框的侧面的一方,所述定位突起被形成在所述底座部件中的纵槽部的槽侧壁以及所述滑动部件中的滑动纵框的侧面的另一方。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部件以及所述底座部件的一方形成弹性突起,在所述滑动部件以及所述底座部件的另一方形成卡合部,所述弹性突起和卡合部在所述滑动部件处于所述锁止位置以及非锁止位置时弹力地卡合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突起被形成在所述底座部件中的纵槽部的槽侧壁以及所述滑动部件中的滑动纵框的侧面的一方,所述卡合部被形成在所述底座部件中的纵槽部的槽侧壁以及所述滑动部件中的滑动纵框的侧面的另一方。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部件以及所述底座部件的一方形成弹性突起,在所述滑动部件以及所述底座部件的另一方形成卡合部,所述弹性突起和卡合部在所述滑动部件处于所述锁止位置以及非锁止位置时弹力卡合在一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突起被形成在所述底座部件中的纵槽部的槽侧壁以及所述滑动部件中的滑动纵框的侧面的一方,所述卡合部被形成在所述底座部件中的纵槽部的槽侧壁以及所述滑动部件中的滑动纵框的侧面的另一方。
11.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部件以及底座部件的一方或两方上设置在该滑动部件占据所述锁止位置或非锁止位置时,能够从外部目视的识别标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标记通过将所述滑动部件的一部分上色而形成,所述识别标记在所述滑动部件占据所述锁止位置时,由所述底座部件覆盖而被隐藏,若所述滑动部件向所述非锁止位置移动,则所述识别标记从所述底座部件露出。
CN201310028564.1A 2012-01-26 2013-01-25 具备安全装置的带手动操作件的电磁阀 Active CN1032257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14309A JP5533902B2 (ja) 2012-01-26 2012-01-26 安全装置を備えた手動操作子付き電磁弁
JP2012-014309 2012-01-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5708A CN103225708A (zh) 2013-07-31
CN103225708B true CN103225708B (zh) 2015-05-20

Family

ID=48783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8564.1A Active CN103225708B (zh) 2012-01-26 2013-01-25 具备安全装置的带手动操作件的电磁阀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10375B2 (zh)
JP (1) JP5533902B2 (zh)
KR (1) KR101490832B1 (zh)
CN (1) CN103225708B (zh)
DE (1) DE102013100526B4 (zh)
TW (1) TWI5252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6076B (zh) * 2017-05-22 2018-11-02 东莞市皓奇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混水阀的使用方法
US10344889B2 (en) * 2017-09-28 2019-07-09 Seagate Technology Llc Control valves with safety guards
JP7089242B2 (ja) * 2018-09-21 2022-06-22 Smc株式会社 電磁弁
JP7041414B2 (ja) * 2018-10-31 2022-03-24 Smc株式会社 電磁弁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600A (zh) * 1996-05-23 1998-02-18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设置有开关的电磁阀
JPH1122850A (ja) * 1997-05-09 1999-01-26 Ckd Corp 電磁弁の手動装置
JPH1151231A (ja) * 1997-08-06 1999-02-26 Konan Denki Kk 電磁弁手動押ボタンのロック用キャップ
JPH11201305A (ja) * 1998-01-13 1999-07-30 Koganei Corp 電磁弁
CN1266954A (zh) * 1999-03-12 2000-09-20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防止误操作用罩子的液压机械
CN1469069A (zh) * 2002-06-11 2004-01-21 Smc��ʽ���� 带手动操作装置的电磁阀
CN1659396A (zh) * 2002-06-06 2005-08-24 株式会社小金井 电磁阀
CN1690493A (zh) * 2004-04-22 2005-11-02 Smc株式会社 带手动按钮的电磁阀
CN1690492A (zh) * 2004-04-22 2005-11-02 Smc株式会社 连接式电磁阀
JP2009174645A (ja) * 2008-01-24 2009-08-06 Ckd Corp パイロット形電磁弁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47579B2 (ja) 2004-10-15 2009-04-02 Smc株式会社 外部ポート付きマニホールド形電磁弁
JP4122500B2 (ja) * 2004-10-15 2008-07-23 Smc株式会社 電磁弁
DE102008005834B4 (de) 2008-01-24 2014-01-23 Festo Ag & Co. Kg Ventileinrichtung mit Handhilfsbetätigungseinrichtung
EP2479465B1 (de) 2011-01-12 2013-04-17 FESTO AG & Co. KG Ventileinrichtung mit Handhilfsbetätigungsein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600A (zh) * 1996-05-23 1998-02-18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设置有开关的电磁阀
JPH1122850A (ja) * 1997-05-09 1999-01-26 Ckd Corp 電磁弁の手動装置
JPH1151231A (ja) * 1997-08-06 1999-02-26 Konan Denki Kk 電磁弁手動押ボタンのロック用キャップ
JPH11201305A (ja) * 1998-01-13 1999-07-30 Koganei Corp 電磁弁
CN1266954A (zh) * 1999-03-12 2000-09-20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防止误操作用罩子的液压机械
CN1659396A (zh) * 2002-06-06 2005-08-24 株式会社小金井 电磁阀
CN1469069A (zh) * 2002-06-11 2004-01-21 Smc��ʽ���� 带手动操作装置的电磁阀
CN1690493A (zh) * 2004-04-22 2005-11-02 Smc株式会社 带手动按钮的电磁阀
CN1690492A (zh) * 2004-04-22 2005-11-02 Smc株式会社 连接式电磁阀
JP2009174645A (ja) * 2008-01-24 2009-08-06 Ckd Corp パイロット形電磁弁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关于对1.6吨米电磁阀式和手动阀式电动液压舵机的一点粗浅看法;李荣全;《河北渔业》;19880131(第1期);第70-7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86987A (ko) 2013-08-05
JP5533902B2 (ja) 2014-06-25
US20130193358A1 (en) 2013-08-01
US9010375B2 (en) 2015-04-21
JP2013155759A (ja) 2013-08-15
KR101490832B1 (ko) 2015-02-06
CN103225708A (zh) 2013-07-31
TWI525276B (zh) 2016-03-11
DE102013100526A1 (de) 2013-08-01
TW201346161A (zh) 2013-11-16
DE102013100526B4 (de) 2021-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5708B (zh) 具备安全装置的带手动操作件的电磁阀
US9880361B2 (en) Field changeable fiber optic connector polarity keying with color coding
CN207217954U (zh) 操作舒适的旅行转换插头
DE10173063T1 (de) Datenkarte
TW201703953A (zh) 組合式美工刀
US20160002958A1 (en) Water-dust-proof case for lock
US9028006B2 (en) Safety bow assembly and child seat including the same
CN109314341A (zh) 连接器结构
CN102588652B (zh) 带有手助操纵装置的阀装置
US10928008B2 (en) Valve for pressurized fluid
US20160121235A1 (en) Snap-Fit Connector and Toy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EP3494828B1 (en) Watch strap connecting piece, watch strap and watch
EP3487011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am actuated terminal lock
SE175044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20080128441A1 (en) Hideable toolbox handle
US6406308B1 (en) Safety device and dust protection for a power strip
CN207217824U (zh) 可接地的简洁型旅行转换插头
CN108011266A (zh) 可安全运送的旅行转换插头
CN105655207A (zh) 组合的线路-和故障电流保护开关
CN109715980A (zh) 长条物的导引装置以及分隔构件
ES2783375T3 (es) Toma hembra de conector que comprende un medio de bloqueo
CN107914608B (zh) 儿童拘束座椅
CN204605573U (zh) 解锁杆装置
CN203996370U (zh) 一种锁定机构及采用该锁定机构的儿童推车
CN104916993B (zh) 电子卡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