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5203A - 碳纤维-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尺度增强体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碳纤维-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尺度增强体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5203A
CN103225203A CN2013101696468A CN201310169646A CN103225203A CN 103225203 A CN103225203 A CN 103225203A CN 2013101696468 A CN2013101696468 A CN 2013101696468A CN 201310169646 A CN201310169646 A CN 201310169646A CN 103225203 A CN103225203 A CN 103225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fiber
graphene oxide
carbon fibers
carbon
fiber bu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696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5203B (zh
Inventor
李克智
宋强
张磊磊
李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Bozhi Composite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16964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252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25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5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5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52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尺度增强体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碳纤维表面经氧化石墨烯涂覆改性后原位生长碳纳米管,制备多尺度增强体的制备方法。将氧化石墨烯涂覆在碳纤维表面,在不损失碳纤维的前提下改善了其表面活性,进而降低了催化剂在碳纤维表面均匀加载的难度,改善了碳纳米管在碳纤维表面分布的均匀性,同时避免了金属催化剂粒子与碳纤维的直接接触,进而避免了高温条件下炉内气氛对碳纤维的冲蚀和催化剂对碳纤维的固溶侵蚀,所制备的多尺度混杂增强体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

Description

碳纤维-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尺度增强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尺度增强体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碳纤维表面经氧化石墨烯涂覆改性后原位生长碳纳米管,制备多尺度增强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CNT)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将CNT弥撒于传统碳纤维层状复合材料中可弥补碳纤维在增强复合材料基体上的不足。碳纤维和CNT的配合应用:碳纤维为主要增强体、CNT弥散在其间作为辅助增强体,可实现了对基体多尺度上的混杂强化,进而可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如层间剪切强度和压缩强度等(H.Qian,E.S.Greenhalgh,M.S.P.Shaffer,et al.Carbon nanotube-based hierarchical composites:a reviewJ.Mater.Chem.20(2010)4751–4762.)。在碳纤维表面原位生长CNT是将CNT引入复合材料的首要方法,该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如CNT分散液浸渍、电泳沉积,可实现CNT分布上的均匀性和取向可控性。
碳纤维表面原位生长CNT需要借助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来完成,生长温度一般都大于720℃。高温环境的气氛侵蚀和CNT生长过程中金属催化剂对碳纤维的固溶侵蚀,都会降低碳纤维的拉伸强度(P.Lv,Y.Feng,P.Zhang,et al.Increasing the interfacialstrength in carbon fiber/epoxy composites by controlling the orientation and length ofcarbon nanotubes grown on the fibers.Carbon49(2011)4665–4673.)。这导致了以碳纤维-CNT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在受平行于碳纤维轴向拉应力时,强度显著下降。另一方面,为了使得CNT在碳纤维表面均匀的分布,催化生长前,往往要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化学处理(如强酸环境浸泡处理:H.Qian,A.Bismarck,E.Greenhalgh,et al.HierarchicalComposites Reinforced with Carbon Nanotube Grafted Fibers:The Potential Assessed at theSingle Fiber Level Chem.Mater.20(2008)1862–1869.),以提高其表面活性。针对碳纤维的表面化学处理也会大大降低碳纤维的拉伸强度,进而影响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因此,如何制备具备优良拉伸性能的多尺度增强体成为该研究领域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碳纤维-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尺度增强体的制备方法,利用氧化石墨烯在碳纤维表面涂覆改善碳纤维表面活性,再在氧化石墨烯上原位生长碳纳米管,制备具有优异拉伸性能的多尺度增强体的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碳纤维-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尺度增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于蒸馏水中,控制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0.01~0.15g/L;
步骤2:将碳纤维束浸泡于丙酮中2~12h后取出晾干,以去除碳纤维束上的胶质和杂质;
步骤3:然后浸泡于步骤1的水分散液中浸泡后取出,在室温下阴干;浸泡时间为4~24h;
步骤4:再浸泡在七水硝酸镍的丙酮溶液中,浸泡时间控制在20s~12h之间,之后将样品取出,在室温下阴干;所述七水硝酸镍的丙酮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1~2.0%的七水硝酸镍丙酮溶液;
步骤5:将经过七水硝酸镍溶液浸泡的涂覆有氧化石墨烯的碳纤维束放置于充填有高纯氮气的化学气相沉积炉中,在400~450度煅烧10~40分钟,然后通入流量为80~120L/h的氢气进行还原反应,还原时间为10~30分钟;然后升温至720~780度,通入流量为8~10L/h的丙烯、流量为80~100L/h的氢气和流量为40~60L/h的氮气混合气体,沉积10~30分钟后将化学气相沉积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者碳纤维-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尺度增强体。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碳纤维-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尺度增强体的制备方法,将氧化石墨烯涂覆在碳纤维表面,在不损失碳纤维的前提下改善了其表面活性,进而降低了催化剂在碳纤维表面均匀加载的难度,改善了碳纳米管在碳纤维表面分布的均匀性,同时避免了金属催化剂粒子与碳纤维的直接接触,进而避免了高温条件下炉内气氛对碳纤维的冲蚀和催化剂对碳纤维的固溶侵蚀,所制备的多尺度混杂增强体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制备的碳纤维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尺度增强体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
图2:实施例1制备的碳纤维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尺度增强体的拉伸强度与其他增强体的拉伸强度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1)将购买的氧化石墨超声分散于蒸馏水中,控制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0.1g/L;
(2)将1k碳纤维束浸泡于丙酮中10h,以去除碳布上的胶质和杂质;
(3)将1k碳纤维束从丙酮中取出晾干,之后放置于准备好的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中,浸泡时间为10h;
(4)将1k碳纤维束从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中取出,在室温下阴干;
(5)配置质量分数为0.5%的七水硝酸镍丙酮溶液。将经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浸泡后的1k碳纤维束浸泡于七水硝酸镍的丙酮溶液中,浸泡时间控制为20s,之后将样品取出,在室温下阴干;
(6)将经过硝酸镍溶液浸泡的涂覆有氧化石墨烯的1k碳纤维束放置于充填有高纯氮气(纯度为99.999%)的化学气相沉积炉中,在450度煅烧30分钟,然后通入流量为80L/h的氢气进行还原反应,还原时间为10分钟;然后升温至760度,通入流量为8L/h的丙烯、流量为100L/h的氢气和流量为40L/h的氮气混合气体,沉积15分钟后将化学气相沉积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1k碳纤维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尺度增强体。
实施例2:
(1)将购买的氧化石墨超声分散于蒸馏水中,控制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0.05g/L;
(2)将1k碳纤维束浸泡于丙酮中5h,以去除碳布上的胶质和杂质;
(3)将1k碳纤维束从丙酮中取出晾干,之后放置于准备好的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中,浸泡时间为7h;
(4)将1k碳纤维束从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中取出,在室温下阴干;
(5)配置质量分数为0.5%的七水硝酸镍丙酮溶液。将经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浸泡后的1k碳纤维束浸泡于七水硝酸镍的丙酮溶液中,浸泡时间控制为2h,之后将样品取出,在室温下阴干;
(6)将经过硝酸镍溶液浸泡的涂覆有氧化石墨烯的1k碳纤维束放置于充填有高纯氮气(纯度为99.999%)的化学气相沉积炉中,在450度煅烧30分钟,然后通入流量为80L/h的氢气进行还原反应,还原时间为10分钟;然后升温至760度,通入流量为8L/h的丙烯、流量为100L/h的氢气和流量为40L/h的氮气混合气体,沉积15分钟后将化学气相沉积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1k碳纤维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尺度增强体。
实施例3:
(1)将购买的氧化石墨超声分散于蒸馏水中,控制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0.15g/L;
(2)将1k碳纤维束浸泡于丙酮中7h,以去除碳布上的胶质和杂质;
(3)将1k碳纤维束从丙酮中取出晾干,之后放置于准备好的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中,浸泡时间为15h;
(4)将1k碳纤维束从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中取出,在室温下阴干;
(5)配置质量分数为0.5%的七水硝酸镍丙酮溶液。将经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浸泡后的1k碳纤维束浸泡于七水硝酸镍的丙酮溶液中,浸泡时间控制为3h,之后将样品取出,在室温下阴干;
(6)将经过硝酸镍溶液浸泡的涂覆有氧化石墨烯的1k碳纤维束放置于充填有高纯氮气(纯度为99.999%)的化学气相沉积炉中,在450度煅烧30分钟,然后通入流量为80L/h的氢气进行还原反应,还原时间为10分钟;然后升温至760度,通入流量为8L/h的丙烯、流量为100L/h的氢气和流量为40L/h的氮气混合气体,沉积15分钟后将化学气相沉积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1k碳纤维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尺度增强体。

Claims (1)

1.一种碳纤维-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尺度增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于蒸馏水中,控制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0.01~0.15g/L;
步骤2:将碳纤维束浸泡于丙酮中2~12h后取出晾干,以去除碳纤维束上的胶质和杂质;
步骤3:然后浸泡于步骤1的水分散液中浸泡后取出,在室温下阴干;浸泡时间为4~24h;
步骤4:再浸泡在七水硝酸镍的丙酮溶液中,浸泡时间控制在20s~12h之间,之后将样品取出,在室温下阴干;所述七水硝酸镍的丙酮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1~2.0%的七水硝酸镍丙酮溶液;
步骤5:将经过七水硝酸镍溶液浸泡的涂覆有氧化石墨烯的碳纤维束放置于充填有高纯氮气的化学气相沉积炉中,在400~450度煅烧10~40分钟,然后通入流量为80~120L/h的氢气进行还原反应,还原时间为10~30分钟;然后升温至720~780度,通入流量为8~10L/h的丙烯、流量为80~100L/h的氢气和流量为40~60L/h的氮气混合气体,沉积10~30分钟后将化学气相沉积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者碳纤维-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尺度增强体。
CN201310169646.8A 2013-05-09 2013-05-09 碳纤维-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尺度增强体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2252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9646.8A CN103225203B (zh) 2013-05-09 2013-05-09 碳纤维-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尺度增强体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9646.8A CN103225203B (zh) 2013-05-09 2013-05-09 碳纤维-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尺度增强体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5203A true CN103225203A (zh) 2013-07-31
CN103225203B CN103225203B (zh) 2014-12-31

Family

ID=48835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69646.8A Active CN103225203B (zh) 2013-05-09 2013-05-09 碳纤维-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尺度增强体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25203B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5536A (zh) * 2013-10-22 2014-01-29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碳纤维负载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79003A (zh) * 2014-08-11 2014-12-03 中北大学 碳纳米球-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的制备方法
CN106024410A (zh) * 2016-07-25 2016-10-1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高容量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7952A (zh) * 2015-07-23 2017-02-01 徐海波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为涂层的碳纤维表面处理法及复合材料
CN106987925A (zh) * 2017-05-05 2017-07-28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离子交换的功能化石墨烯制备方法
CN107059403A (zh) * 2017-02-28 2017-08-18 杭州超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增强增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815789A (zh) * 2017-11-18 2018-03-20 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石英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12822A (zh) * 2018-07-23 2019-01-01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制备碳纤维原位生长石墨烯复合载体的方法
CN110258106A (zh) * 2019-07-19 2019-09-20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碳纤维织物、金属镍纳米颗粒和石墨烯的夹层式柔性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886089A (zh) * 2019-11-19 2020-03-17 杭州超探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原位生长共修饰增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1085236A (zh) * 2019-12-30 2020-05-01 西北工业大学 碳布负载硼掺杂石墨相氮化碳柔性可回收光催化膜的制备方法
CN111636196A (zh) * 2020-06-12 2020-09-08 武汉纺织大学 纳米网状和花状结构的柔性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34197A (zh) * 2020-09-08 2021-01-15 中南大学 一种无定形碳-硅-碳纳米纤维-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42273A (zh) * 2020-11-25 2021-03-05 界首市兴隆渔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碳纤维鱼竿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18039A (zh) * 2021-09-29 2021-12-2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三维碳材料/二硒化钼电催化析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00310A (zh) * 2022-11-18 2023-02-07 惠州学院 一种镍金属烯修饰的复合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1951A (zh) * 2009-09-23 2010-03-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炭纳米管对中国产聚丙烯腈基炭纤维界面的改性方法
CN102409528A (zh) * 2011-08-08 2012-04-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氧化石墨烯接枝碳纤维增强体的制备方法
CN102552978A (zh) * 2012-02-20 2012-07-11 西北工业大学 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2787488A (zh) * 2012-07-30 2012-11-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氧化石墨烯接枝表面改性碳纤维的方法
CN102839534A (zh) * 2012-08-30 2012-12-26 西北工业大学 碳纤维等离子体处理涂覆纳米石墨烯的表面改性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1951A (zh) * 2009-09-23 2010-03-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炭纳米管对中国产聚丙烯腈基炭纤维界面的改性方法
CN102409528A (zh) * 2011-08-08 2012-04-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氧化石墨烯接枝碳纤维增强体的制备方法
CN102552978A (zh) * 2012-02-20 2012-07-11 西北工业大学 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2787488A (zh) * 2012-07-30 2012-11-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氧化石墨烯接枝表面改性碳纤维的方法
CN102839534A (zh) * 2012-08-30 2012-12-26 西北工业大学 碳纤维等离子体处理涂覆纳米石墨烯的表面改性的方法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5536A (zh) * 2013-10-22 2014-01-29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碳纤维负载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79003A (zh) * 2014-08-11 2014-12-03 中北大学 碳纳米球-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的制备方法
CN104179003B (zh) * 2014-08-11 2016-06-01 中北大学 碳纳米球-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的制备方法
CN106367952A (zh) * 2015-07-23 2017-02-01 徐海波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为涂层的碳纤维表面处理法及复合材料
CN106024410A (zh) * 2016-07-25 2016-10-1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高容量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24410B (zh) * 2016-07-25 2018-02-1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高容量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9403A (zh) * 2017-02-28 2017-08-18 杭州超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增强增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987925B (zh) * 2017-05-05 2020-06-12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离子交换的功能化石墨烯制备方法
CN106987925A (zh) * 2017-05-05 2017-07-28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离子交换的功能化石墨烯制备方法
CN107815789A (zh) * 2017-11-18 2018-03-20 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石英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12822A (zh) * 2018-07-23 2019-01-01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制备碳纤维原位生长石墨烯复合载体的方法
CN110258106A (zh) * 2019-07-19 2019-09-20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碳纤维织物、金属镍纳米颗粒和石墨烯的夹层式柔性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258106B (zh) * 2019-07-19 2021-07-09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碳纤维织物、金属镍纳米颗粒和石墨烯的夹层式柔性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886089A (zh) * 2019-11-19 2020-03-17 杭州超探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原位生长共修饰增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0886089B (zh) * 2019-11-19 2022-01-07 杭州超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原位生长共修饰增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1085236A (zh) * 2019-12-30 2020-05-01 西北工业大学 碳布负载硼掺杂石墨相氮化碳柔性可回收光催化膜的制备方法
CN111636196A (zh) * 2020-06-12 2020-09-08 武汉纺织大学 纳米网状和花状结构的柔性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36196B (zh) * 2020-06-12 2022-10-04 武汉纺织大学 纳米网状和花状结构的柔性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34197A (zh) * 2020-09-08 2021-01-15 中南大学 一种无定形碳-硅-碳纳米纤维-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42273A (zh) * 2020-11-25 2021-03-05 界首市兴隆渔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碳纤维鱼竿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18039A (zh) * 2021-09-29 2021-12-2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三维碳材料/二硒化钼电催化析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00310A (zh) * 2022-11-18 2023-02-07 惠州学院 一种镍金属烯修饰的复合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5203B (zh) 2014-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5203B (zh) 碳纤维-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尺度增强体的制备方法
CN104882613B (zh) 一种柔性高导电复合碳纤维布的制备方法
CN109206146B (zh) 碳纤维/纳米纤维协同强韧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2548A (zh) 一种碳纤维表面原位生长碳纳米管的方法
CN104030716B (zh) 溶胶凝胶法原位合成SiC纳米线改性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体的方法
CN102021817B (zh) 原位生长有碳纳米管的碳化硅纤维立体织物及其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7393725A (zh) 一种多孔导电的碳材料负载NiCo2O4复合材料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10148760B (zh) 一种多孔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19934A (zh) 碳化硅纳米线原位增强的碳化硅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6239B (zh) 一种碳纳米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9759117A (zh) 一种利用碳纤维制备氮掺杂碳包覆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7570192A (zh) 一种镍填充掺氮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67952A (zh)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为涂层的碳纤维表面处理法及复合材料
Qin et al. Preparation carbon nanotube-decorated carbon fibers under low pressure for epoxy-based unidirectional hierarchical composites with enhanced interlaminar shear strength
CN108218457A (zh) 一种含纳米增强体的SiCf/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375041A (zh) 一种碳纳米管-过渡金属-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763319B (zh) 一种基于硫掺杂改性催化剂在pan基碳纤维表面催化生长碳纳米管的工艺方法
CN108264038A (zh) 一种简捷批量制备大尺寸碳纳米管/石墨烯杂化体的方法
CN105523536A (zh) 一种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113564913B (zh) 一种用于高性能碳纤维表面的改性处理方法
CN106987925B (zh) 一种基于离子交换的功能化石墨烯制备方法
CN104888785B (zh) 用于CNTs制备的催化剂浆料及在不同纤维基底上制备CNTs的方法
CN110820322B (zh) 一种使用木质素磺酸钠与双金属催化剂共同作用在碳纤维上生长碳纳米管的方法
CN109957860A (zh) 粘胶高温石墨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5133289A (zh) 表面包覆氧化锌纳米线的碳纤维及制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9

Address after: No. 25, Yangbei Road, Luoshe Town, Hu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154

Patentee after: Wuxi Bozhi Composite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72 No. 127 Youyi West Road, Shaanxi, Xi'an

Patentee befor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