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10709B - 铁氧体夹具 - Google Patents

铁氧体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10709B
CN103210709B CN201180053183.8A CN201180053183A CN103210709B CN 103210709 B CN103210709 B CN 103210709B CN 201180053183 A CN201180053183 A CN 201180053183A CN 103210709 B CN103210709 B CN 1032107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arts
magnetic core
strain portion
strapping
s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31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10709A (zh
Inventor
川合秀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10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0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10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0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01F27/26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01F27/263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6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substantially closed in itself, e.g. toroid
    • H01F2017/065Core mounted around conductor to absorb noise, e.g. EMI filter

Abstract

一种铁氧体夹具,其具有一对分别形成为开环形状的分割磁芯以及一对分别保持所述分割磁芯的壳体部件,当所述壳体部件彼此处于组合状态时,被所述壳体部件所保持的所述一对分割磁芯构成为具有用于使电线穿过的插通孔的环状磁体磁芯,所述壳体部件中保持所述分割磁芯的外周面的部分具有向外侧凸的突出部。

Description

铁氧体夹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国际申请要求2010年11月4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第2010-247320号的优先权,该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氧体夹具,例如,其可被安装在电子装置等的电线上,用于吸收当电线成为天线时拾取的噪音电流或者在外部产生的并经由电线流入至电子装置的噪音电流等。
背景技术
将铁氧体夹具作为吸收电线中流动的噪音的装置已经是广为所知的。该铁氧体夹具具有能够安装在电线周围的铁氧体磁芯。铁氧体磁芯为磁体。通过该铁氧体磁芯来吸收电线中流动的噪音电流。
上述铁氧体夹具具有,例如,由塑料制成的一对壳体部件。铁氧体磁芯被固定于上述一对壳体部件内。具体而言,筒状的铁氧体磁芯沿轴向被分割为两半(以下将分割后的单个的磁芯称为分割磁芯),分割磁芯被嵌入通过铰链连接的一对壳体部件中。分割磁芯以及壳体部件从电线的外侧夹持该电线。即,上述种类的铁氧体夹具可以安装于电线的中途上(参照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第4-58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第3-596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当铁氧体夹具被安装在电线上时,为了使得该铁氧体夹具所具有的一对壳体部件不分离,如图8所示,可以用捆扎带P5固定壳体部件P1、P3的外周部。使用捆扎带P5的固定操作如下:
(1)将捆扎带P5的一端插入到捆扎带P5的另一端上设置的锁扣部件P7中。
(2)将铁氧体夹具的壳体部件P1、P3插入由捆扎带P5形成的环中。
(3)通过拉捆扎带P5中与锁扣部件P7相反一侧的端部缩小该捆扎带P5的环,从而用捆扎带P5紧固壳体部件P1、P3的外周部。
此时,壳体部件的外周形状一般为圆形,壳体部件的外周面没有棱角。在这种情况下,当拉捆扎带的端部时,捆扎带的环将沿着壳体部件的外周转动,导致操作的不便。
此外,为了使一对分割磁芯维持接合状态,在壳体部件的内部设置有使每个分割磁芯向相反侧的分割磁芯偏压的树脂弹簧。为了长期保持一对分割磁芯牢固接合的状态,需要提高树脂弹簧的强度(板的压力)。当闭合一对壳体部件时,需要与树脂弹簧的板的压力相抵抗压制树脂弹簧,如果树脂弹簧的板的压力较高,则在闭合一对壳体部件时需要较大的力。例如,用一只手闭合一对壳体部件将会变得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当闭合一对壳体部件时的操作性低下。
因此,人们希望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解决问题的手段
(1)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是,一种铁氧体夹具,其具有一对分别形成为开环形状的分割磁芯以及一对分别保持所述分割磁芯的壳体部件,当所述壳体部件彼此处于组合状态时,被所述壳体部件所保持的所述一对分割磁芯构成为具有用于使电线穿过的插通孔的环状磁体磁芯,所述壳体部件中保持所述分割磁芯的外周面的部分具有向外侧凸的突出部。
本发明的铁氧体夹具的壳体部件中保持分割磁芯的外周面的部分具有向外侧凸的突出部。因此,当用捆扎带紧固被组合的一对壳体部件时,突出部与在捆扎带上形成的齿状凹凸相咬合。其效果为,当束紧捆扎带时,由于能够防止捆扎带在一对壳体部件的外周面上打滑转动,从而提高操作性。
所述突出部形成于壳体部件的外表面上。例如,像图1、图3中的突出部19a以及图6、图7中的突出部41a一样,该突出部可以构造为与周围相比向壳体部件的外侧突出的凸部。此外,突出部不限于上述凸部。例如,只要具有能够进入在捆扎带上形成的齿状凹凸中凹部的形状(或者构造)的话,便可采用其作为突出部。例如,突出部也可以构造为如图5中所示的端部37a(板形部件的端面上的棱角)。
(2)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一种铁氧体夹具,其具有一对分别形成为开环形状的分割磁芯以及一对分别保持所述分割磁芯的壳体部件,当所述壳体部件彼此处于组合状态时,被所述壳体部件所保持的所述一对分割磁芯构成为具有用于使电线穿过的插通孔的环状磁体磁芯,在所述壳体部件中,在保持所述分割磁芯的外周面的部分上形成有与周围相比向外侧突出且可以向内侧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当所述弹性变形部向内侧弹性变形时,所述弹性变形部将一个所述分割磁芯压向另外一个所述分割磁芯。
本发明的铁氧体夹具也可以具有上述弹性变形部。当用捆扎带从外侧紧固弹性变形部时,弹性变形部被压向内侧,从而使一个分割磁芯压向另外一个分割磁芯。其效果为,能够维持一对分割磁芯的接合压力,从而提高长期的可靠性。
由于通过上述构造能够维持一对分割磁芯的接合压力,因此即使不在一对壳体部件的内部设置产生使分割磁芯相互推压的压力的弹簧构造亦可。此外,即使设置弹簧构造,也不需要较大的弹簧压力。其效果为,当组合一对壳体部件时,与弹簧构造的弹簧压力相抵抗以闭合一对壳体部件时所需要的力可以较小。
(3)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一种铁氧体夹具,其为所述弹性变形部在其外周面上具有向外侧凸的突出部的第二方面的铁氧体夹具。
本发明的铁氧体夹具在弹性变形部的外周面上具有向外侧凸的突出部。因此,当用捆扎带紧固被组合的一对壳体部件时,突出部与在捆扎带上形成的齿状凹凸相咬合。其效果为,当束紧捆扎带时,由于能够防止捆扎带在一对壳体部件的外周面上打滑转动,从而提高操作性。
例如,像图1、图3中的突出部19a以及图6、图7中的突出部41a一样,该突出部可以构造为与周围相比向壳体部件的外侧突出的凸部。此外,突出部不限于上述凸部。例如,只要具有能够进入在捆扎带上形成的齿状凹凸中凹部的形状(或者构造)的话,便可采用其作为突出部。例如,突出部也可以构造为如图5中所示的端部37a(板形部件的端面上的棱角)。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一种铁氧体夹具,其为在所述壳体部件的外周面上还具有引导部的第二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铁氧体夹具,所述引导部引导捆扎带以使所述捆扎带通过经由所述弹性变形部的路径。
本发明的铁氧体夹具通过设置引导部,能够引导捆扎带使其位于适当的位置(例如,通过弹性变形部,且环绕一对壳体部件的外周一周的位置)。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铁氧体夹具1整体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壳体部件5b以及分割磁芯3b的侧剖面图。
图3是铁氧体夹具1的側剖面图。
图4A是示出用捆扎带31紧固铁氧体夹具1的方法的说明图,其为示出尚未用捆扎带31将铁氧体夹具1紧固的状态下的说明图。
图4B是示出用捆扎带31紧固铁氧体夹具1的方法的说明图,其为示出用捆扎带31将铁氧体夹具1紧固的状态下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弹性变形部11a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弹性变形部11a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弹性变形部11a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以往的铁氧体夹具的固定方法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铁氧体夹具,3a、3b:分割磁芯,
5a、5b:壳体部件,6a、6b:突起,
7a、7b:侧壁部,8a、8b:槽部,
9a:开口部,10a、10b:外周面,
11a、13a、11b、13b:弹性变形部,
12:贯穿孔,15a:切口,
17a:连接边,19a、20a、19b、20b:突出部
21a、23a:引导板,25:插通孔,
27:磁体磁芯,29:电线,
31:捆扎带,33a:倾斜部,
35a:平坦部,37a:端部,
39a:突出部,41a:突出部,
43a:捆扎带通孔,P1、P3:壳体部件,
P5:捆扎带,P7:锁扣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1.铁氧体夹具1的构造
下面将基于图1至图3对铁氧体夹具1的构造进行说明。
铁氧体夹具1具有一对分割磁芯3a、3b和一对壳体部件5a、5b,一对分割磁芯3a、3b分别形成为开环形状,一对壳体部件5a、5b分别保持分割磁芯3a、3b。
壳体部件5a、5b的整体为圆筒形的箱体。壳体部件5a、5b由壁薄的部件形成。该部件采用具有弹性的树脂。此外,壳体部件5a、5b的上述圆筒形箱体形成为沿着包含该圆筒形中心轴的平面可分割的构造。
在壳体部件5a、5b中分别嵌入分割磁芯3a、3b。在壳体部件5a、5b的内周面上分别形成有突起6a、6b。在分割磁芯3a、3b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壳体部件5a、5b的突起6a、6b相对应的槽部8a、8b。当将分割磁芯3a嵌入壳体部件5a中时,突起6a与槽部8a相配合,从而使得分割磁芯3a的位置稳定。此外,当将分割磁芯3b嵌入壳体部件5b时,突起6b与槽部8b相配合,从而使得分割磁芯3b的位置稳定。
在壳体部件5a、5b的轴向(图2、图3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与轴向相垂直的侧壁部7a、7b。在该侧壁部7a、7b上分别设有半圆形的开口部9a、9b。如图1所示,当壳体部件5a、5b闭合时,开口部9a、9b形成为略圆形的贯穿孔12。
在壳体部件5a的外周面10a上设置有弹性变形部11a、13a。外周面10a为保持分割磁芯3a外周面的部分。在壳体部件5b的外周面10b上设置有弹性变形部11b、13b。外周面10b为保持分割磁芯3b外周面的部分。弹性变形部11a、13a、11b、13b的构造基本相同。在此,以弹性变形部11a为例进行说明。
弹性变形部11a通过在壳体部件5a上设置略呈U字形的切口15a来形成。即,由切口15a所规定的部分构成弹性变形部11a。弹性变形部11a只在连接边17a与壳体部件5a的主体相连接。弹性变形部11a整体为板形并且是可弯曲的。连接边17a与壳体部件5a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相平行。而且,与切口15a相比,该连接边17a位于与壳体部件5a和壳体部件5b的抵接部较近的位置。在弹性变形部11a中,与连接边17a相反的一侧上形成有向外侧凸的突出部19a。如图3的剖面所示,突出部19a的位置在壳体部件5a的顶点(图3中最上侧的部分)和与壳体部件5b相抵接的部分之间。
当从壳体部件5a外侧向内侧按压该突出部19a时,弹性变形部11a被压向壳体部件5a的内部(弹性变形)。突出部19a的尺寸为能进入下述捆扎带31上设置的齿状的凹凸中,并卡在该凹凸中的尺寸。弹性变形部13a、11b、13b也以与弹性变形部11a相同的方式形成。弹性变形部13a、11b、13b分别具有与突出部19a相同的突出部20a、19b、20b。
此外,在壳体部件5a中竖立设置有将弹性变形部11a的连接边17a以及突出部19a夹在中间的一对引导板21a、23a。
如图1、图3所示,当保持分割磁芯3a的壳体部件5a和保持分割磁芯3b的壳体部件5b处于组合状态时,分割磁芯3a、3b构成为具有用于使电线穿过的插通孔25的环状磁体磁芯27。此外,壳体部件5a、5b构成为一体的壳体,并且在其内部收容磁体磁芯27。磁体磁芯27的插通孔25与在壳体部件5a、5b上形成的贯穿孔12同轴排列。而且,电线能够穿过插通孔25以及贯穿孔12。
分割磁芯3a、3b的材质为公知的铁氧体。分割磁芯3a、3b能够通过公知的成形方法形成上述形状。
2.铁氧体夹具1的使用方法
以下将基于图4A以及图4B对铁氧体夹具1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保持分割磁芯3a的壳体部件5a以及保持分割磁芯3b的壳体部件5b从分离状态组装成如图4A所示状态的铁氧体夹具1。
具体而言,组合壳体部件5a、5b以使得电线29穿过插通孔25。然后,沿着壳体部件5a的外周面10a以及壳体部件5b的外周面10b将捆扎带31环绕一周。
接下来,如图4B所示,缩小捆扎带31的环。具体而言,通过捆扎带31将壳体部件5a、5b从其外侧紧固。此时,捆扎带31的路径为经由弹性变形部11a、13a、11b、13b,且绕壳体部件5a的外周面10a以及壳体部件5b的外周面10b一周的路径。此外,捆扎带31能够被配设成使其通过设置在弹性变形部11a、13a、11b、13b两侧的一对引导板(弹性变形部11a中的引导板21a、23a)之间。
捆扎带31为亦被称作束线带、尼龙扎带的众所周知的物品。捆扎带31可以是,例如,Ty-Rap(注册商标)、INSULOK(注册商标)等的制品。捆扎带31包括带状的扎带31a以及在该扎带31a的一端设置的锁扣部件31b。随着将扎带31a的另一端(没有锁扣部件的一端)穿过锁扣部件31b,可以缩小由扎带31a形成的环。在扎带31a表面上,沿着扎带31a的长度方向以一定的间隔形成有多数的齿状凹凸(未在图中示出)。该齿状凹凸使得通过锁扣部件31b的扎带31a不能向原来的方向返回。
当用捆扎带31紧固壳体部件5a、5b时,如图4B所示,弹性变形部11a的突出部19a由于捆扎带31的紧固力被压向内侧。此时,弹性变形部11a向内侧弹性变形且抵接分割磁芯3a,从而使分割磁芯3a压向分割磁芯3b。同样地,弹性变形部13a也由于捆扎带31的紧固力向内侧弹性变形且抵接分割磁芯3a,从而使分割磁芯3a压向分割磁芯3b。此外,弹性变形部11b、13b也由于捆扎带31的紧固力向内侧弹性变形且抵接分割磁芯3b,从而使分割磁芯3b压向分割磁芯3a。
3.铁氧体夹具1所产生的效果
(1)铁氧体夹具1具有在壳体部件5a、5b的外周面10a、10b上向外侧凸的突出部19a、20a、19b、20b。当用捆扎带31紧固壳体部件5a、5b时,突出部19a、20a、19b、20b与在捆扎带31上形成的齿状凹凸相咬合。其效果为,当束紧捆扎带31时,由于能够防止捆扎带31在壳体部件5a、5b的外周面10a、10b上打滑转动,从而提高操作性。
(2)当用捆扎带31紧固壳体部件5a、5b时,如图4B所示,弹性变形部11a、弹性变形部13a被压向内侧,从而使分割磁芯3a压向分割磁芯3b。此外,当弹性变形部11b、弹性变形部13b被压向内侧,从而使分割磁芯3b压向分割磁芯3a。其效果为,能够维持分割磁芯3a、3b的接合压力,从而能够确保长期的可靠性。
此外,由于通过上述构造能够维持分割磁芯3a、3b的接合压力,因此即使不在壳体部件5a、5b内部设置产生使分割磁芯3a、3b相互推压的压力的弹簧构造(例如,树脂弹簧、金属弹簧等)亦可。此外,即使设置弹簧构造,也不需要较大的弹簧压力。其效果为,当组合壳体部件5a、5b时,与弹簧构造的弹簧压力相抵抗以闭合壳体部件5a、5b时所需要的力可以较小。
(第二实施方式)
1.铁氧体夹具1的构造以及使用方法
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铁氧体夹具1的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铁氧体夹具1基本相同。但是,两者的弹性变形部11a、13a、11b、13b的构造并不相同。以下将以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并省略或者简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部分的说明。
下面将基于图5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弹性变形部11a的构造。而且,弹性变形部13a、11b、13b的构造与弹性变形部11a的构造相同。此外,弹性变形部11a、13a、11b、13b被设置的位置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弹性变形部11a通过在壳体部件5a上设置略呈U字形的切口15a来形成。即,由切口15a所规定的部分构成弹性变形部11a。弹性变形部11a只在连接边17a与壳体部件5a的主体相连接。弹性变形部11a整体为板形并且是可弯曲的。连接边17a与壳体部件5a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相平行。而且,与切口15a相比,该连接边17a位于与壳体部件5a和壳体部件5b的抵接部较近的位置。弹性变形部11a包括倾斜部33a以及平坦部35a。倾斜部33a是在弹性变形部11a中,以连接边17a为起点且从壳体部件5a逐渐离开的方式形成的部分。平坦部35a是与倾斜部33a相连接且平坦地形成的部分。平坦部35a配设于从壳体部件5a看去向外侧突出的位置。平坦部35a中与连接边17a相反的一侧的端部37a形成有尖锐棱角,并且与在捆扎带31上形成的齿状凹凸相咬合。此外,平坦部35a背面中的端部37a一侧形成有向下突出的突出部39a。当通过捆扎带31的紧固力从外侧向内侧按压平坦部35a时,弹性变形部11a被压向壳体部件5a的内部(弹性变形)。而后,突出部39a将分割磁芯3a压向分割磁芯3b。而且,弹性变形部13a、11b、13b也以与弹性变形部11a相同的方式形成。
此外,壳体部件5a中竖立设置有将弹性变形部11a夹在中间的一对引导板21a、23a。引导板21a、23a引导捆扎带31,以使得该捆扎带31通过弹性变形部11a。
2.铁氧体夹具1所产生的效果
(1)在壳体部件5a、5b的外周面10a、10b上,铁氧体夹具1不仅具有弹性变形部11a的端部37a,还具有弹性变形部13a、11b、13b中设置的未在图中示出的,与该端部37a相同的端部。以下将这些端部称为弹性变形部11a、13a、11b、13b的端部。
当用捆扎带31紧固壳体部件5a、5b时,弹性变形部11a、13a、11b、13b的端部与在捆扎带31上形成的齿状凹凸相咬合。其效果为,当束紧捆扎带31时,由于能够防止捆扎带31在壳体部件5a、5b的外周面10a、10b上打滑转动,从而提高操作性。
(2)当用捆扎带31紧固壳体部件5a、5b时,弹性变形部11a、弹性变形部13a被压向内侧,从而使分割磁芯3a压向分割磁芯3b。此外,弹性变形部11b、弹性变形部13b被压向内侧,从而将分割磁芯3b压向分割磁芯3a。其效果为,能够维持分割磁芯3a、3b的接合压力,从而能够确保长期的可靠性。
此外,由于通过上述构造能够维持分割磁芯3a、3b的接合压力,因此即使不在壳体部件5a、5b内部设置产生使分割磁芯3a、3b相互推压的压力的弹簧构造亦可。此外,即使设置弹簧构造,也不需要较大的弹簧压力。其效果为,当组合壳体部件5a、5b时,与弹簧构造的弹簧压力相抵抗以闭合壳体部件5a、5b时所需要的力可以较小。
(第三实施方式)
1.铁氧体夹具1的构造以及使用方法
第三实施方式中的铁氧体夹具1的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铁氧体夹具1基本相同。但是,两者的弹性变形部11a、13a、11b、13b的构造并不相同。以下将以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并省略或者简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部分的说明。
下面将基于图6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弹性变形部11a的构造。而且,弹性变形部13a、11b、13b的构造与弹性变形部11a的构造相同。此外,弹性变形部11a、13a、11b、13b被设置的位置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弹性变形部11a通过在壳体部件5a上设置略呈U字形的切口15a来形成。即,由切口15a所规定的部分构成弹性变形部11a。弹性变形部11a只在连接边17a与壳体部件5a的主体相连接。连接边17a与壳体部件5a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相平行。而且,与切口15a相比,该连接边17a位于与壳体部件5a和壳体部件5b的抵接部较近的位置。弹性变形部11a包括倾斜部33a以及平坦部35a。倾斜部33a是在弹性变形部11a中,以连接边17a为起点且从壳体部件5a逐渐离开的方式形成的部分。平坦部35a是与倾斜部33a相连接且平坦地形成的部分。平坦部35a配设于从壳体部件5a看去向外侧突出的位置。平坦部35a中与连接边17a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向外侧凸的突出部41a。当从外侧向内侧按压该突出部41a时,弹性变形部11a被压向壳体部件5a的内部(弹性变形)。突出部41a的尺寸为能进入设置在捆扎带31上的齿状凹凸中,并且卡在该凹凸中的尺寸。弹性变形部13a、11b、13b也以与弹性变形部11a相同的方式形成。此外,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引导板21a、23a设置在平坦部35a的两侧。引导板21a、23a将在平坦部35a上通过的捆扎带31夹在中间,以引导该捆扎带31。
当通过捆扎带31从外侧向内侧按压平坦部35a时,弹性变形部11a弹性变形并被压向壳体部件5a的内部,从而将分割磁芯3a压向分割磁芯3b。而且,弹性变形部13a、11b、13b也以与弹性变形部11a相同的方式形成。
2.铁氧体夹具1所产生的效果
(1)在壳体部件5a、5b的外周面10a、10b上,铁氧体夹具1具有弹性变形部11a的突出部41a。此外,还具有弹性变形部13a、11b、13b中未在图中示出的,与该突出部41a相同的突出部。以下将这些突出部称为弹性变形部11a、13a、11b、13b的突出部。
当用捆扎带31紧固壳体部件5a、5b时,弹性变形部11a、13a、11b、13b的突出部与在捆扎带31上形成的齿状凹凸相咬合。其效果为,当束紧捆扎带31时,由于能够防止捆扎带31在壳体部件5a、5b的外周面10a、10b上打滑转动,从而提高操作性。
(2)当用捆扎带31紧固壳体部件5a、5b时,弹性变形部11a、弹性变形部13a被压向内侧,从而将分割磁芯3a压向分割磁芯3b。此外,弹性变形部11b、弹性变形部13b被压向内侧,从而将分割磁芯3b压向分割磁芯3a。其效果为,能够维持分割磁芯3a、3b的接合压力,从而能够确保长期的可靠性。
此外,由于通过上述构造能够维持分割磁芯3a、3b的接合压力,因此即使不在壳体部件5a、5b内部设置产生使分割磁芯3a、3b相互推压的压力的弹簧构造亦可。此外,即使设置弹簧构造,也不需要较大的弹簧压力。其效果为,当组合壳体部件5a、5b时,与弹簧构造的弹簧压力相抵抗以闭合壳体部件5a、5b时所需要的力可以较小。
(第四实施方式)
1.铁氧体夹具1的构造以及使用方法
第四实施方式中的铁氧体夹具1的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铁氧体夹具1基本相同。但是,两者的弹性变形部11a、13a、11b、13b的构造并不相同。以下将以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并省略或者简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部分的说明。
下面将基于图7说明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弹性变形部11a的构造。而且,弹性变形部13a、11b、13b的构造与弹性变形部11a的构造相同。此外,弹性变形部11a、13a、11b、13b被设置的位置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弹性变形部11a通过在壳体部件5a上设置略呈U字形的切口15a来形成。即,由切口15a所规定的部分构成弹性变形部11a。弹性变形部11a只在连接边17a与壳体部件5a的主体相连接。连接边17a与壳体部件5a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相平行。而且,与切口15a相比,该连接边17a位于与壳体部件5a和壳体部件5b的抵接部较近的位置。弹性变形部11a包括倾斜部33a以及平坦部35a。倾斜部33a是在弹性变形部11a中,以连接边17a为起点且从壳体部件5a逐渐离开的方式形成的部分。平坦部35a是与倾斜部33a相连接且平坦地形成的部分。平坦部35a配设于从壳体部件5a看去向外侧突出的位置。在平坦部35a的中心附近形成有向外侧凸的突出部41a。当从外侧向内侧按压该突出部41a时,弹性变形部11a弹性变形并被压向壳体部件5a的内部。突出部41a的尺寸为能进入并且卡在设置在捆扎带31上的齿状凹凸中的尺寸。此外,在平坦部35a中与倾斜部33a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门形的捆扎带通孔43a。捆扎带通孔43a使在平坦部35a上通过的捆扎带31穿过其中以引导捆扎带31。
当通过捆扎带31从外侧向内侧按压平坦部35a时,弹性变形部11a弹性变形并被压向壳体部件5a的内部,从而将分割磁芯3a压向分割磁芯3b。而且,弹性变形部13a、11b、13b也以与弹性变形部11a相同的方式形成。
2.铁氧体夹具1所产生的效果
(1)在壳体部件5a、5b的外周面10a、10b上,铁氧体夹具1具有弹性变形部11a的突出部41a。此外,还具有弹性变形部13a、11b、13b中未在图中示出的,与该突出部41a相同的突出部。以下将这些突出部称为弹性变形部11a、13a、11b、13b的突出部。
当用捆扎带31紧固壳体部件5a、5b时,弹性变形部11a、13a、11b、13b的突出部与在捆扎带31上形成的齿状凹凸相咬合。其效果为,当束紧捆扎带31时,由于能够防止捆扎带31在壳体部件5a、5b的外周面10a、10b上打滑转动,从而提高操作性。
(2)当用捆扎带31紧固壳体部件5a、5b时,弹性变形部11a、弹性变形部13a被压向内侧,从而将分割磁芯3a压向分割磁芯3b。此外,弹性变形部11b、弹性变形部13b被压向内侧,从而将分割磁芯3b压向分割磁芯3a。其效果为,能够维持分割磁芯3a、3b的接合压力,从而能够确保长期的可靠性。
此外,由于通过上述构造能够维持分割磁芯3a、3b的接合压力,因此即使不在壳体部件5a、5b内部设置产生使分割磁芯3a、3b相互推压的压力的弹簧构造亦可。此外,即使设置弹簧构造,也不需要较大的弹簧压力。其效果为,当组合壳体部件5a、5b时,与弹簧构造的弹簧压力相抵抗以闭合壳体部件5a、5b时所需要的力可以较小。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可以实施各种方式。
例如,弹性变形部也可以只设置在壳体部件5a、5b中的一方之上。
此外,在壳体部件5a上设置的弹性变形部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例如,也可以是1个、3个、5个等。对于壳体部件5b也是一样的。
此外,壳体部件5a、5b既可以是能够完全分离的部件,也可以是通过铰链接合且可以打开和闭合的部件。

Claims (3)

1.一种铁氧体夹具,包括:
一对分割磁芯,分别形成为开环形状,以及
一对壳体部件,分别保持所述分割磁芯,
当所述壳体部件彼此处于组合状态时,被所述壳体部件所保持的所述一对分割磁芯构成为具有用于使电线穿过的插通孔的环状磁体磁芯,
在所述壳体部件中保持所述分割磁芯的外周面的部分上形成有与周围相比向外侧突出且可以向内侧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
所述弹性变形部在平行于所述壳体部件轴向的一条边与所述壳体部件相连接,而除所述一条边之外与所述壳体部件分离,并且,
当所述弹性变形部向内侧弹性变形时,所述弹性变形部将一个所述分割磁芯压向另外一个所述分割磁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氧体夹具,其中,所述弹性变形部在其外周面上具有向外侧凸的突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氧体夹具,其中,在所述壳体部件的外周面上还具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引导捆扎带以使所述捆扎带通过经由所述弹性变形部的路径。
CN201180053183.8A 2010-11-04 2011-11-02 铁氧体夹具 Active CN1032107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47320A JP5552639B2 (ja) 2010-11-04 2010-11-04 フェライトクランプ
JP2010-247320 2010-11-04
PCT/JP2011/075336 WO2012060422A1 (ja) 2010-11-04 2011-11-02 フェライトクラン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0709A CN103210709A (zh) 2013-07-17
CN103210709B true CN103210709B (zh) 2016-03-02

Family

ID=46024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3183.8A Active CN103210709B (zh) 2010-11-04 2011-11-02 铁氧体夹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02036B2 (zh)
EP (1) EP2637490B1 (zh)
JP (1) JP5552639B2 (zh)
CN (1) CN103210709B (zh)
WO (1) WO20120604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16459B2 (ja) * 2012-06-05 2016-10-26 竹内工業株式会社 ノイズ吸収装置の支持構造
JP2013258335A (ja) * 2012-06-13 2013-12-26 Seiwa Electric Mfg Co Ltd フェライトコア
US9797384B2 (en) * 2013-02-27 2017-10-24 Ocean Renewables Limited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storage
JP6191080B2 (ja) * 2013-11-22 2017-09-06 北川工業株式会社 保持具
DE102014112614A1 (de) * 2014-09-02 2016-03-03 Schaffner Emv Ag Filterbauteil mit wicklungslosen magnetischem Ringkern
JP2016092274A (ja) * 2014-11-06 2016-05-23 北川工業株式会社 保持具及び雑音電流吸収具
JP2017004886A (ja) * 2015-06-15 2017-01-0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プロテクタ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607400B2 (ja) * 2015-08-10 2019-11-2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磁性体コアの固定構造
WO2017026235A1 (ja) * 2015-08-10 2017-02-1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磁性体コアの固定構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9693U (zh) * 1989-10-14 1991-06-12
JPH07273485A (ja) * 1994-03-31 1995-10-20 Kitagawa Ind Co Ltd 雑音電流吸収ブッシュ
CN1501769A (zh) * 1997-03-14 2004-06-02 Tdk株式会社 噪音吸收器
CN1983475A (zh) * 2005-11-29 2007-06-20 Tdk股份有限公司 噪声滤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4875Y2 (zh) * 1986-08-29 1990-09-19
JPH0184494U (zh) 1987-11-26 1989-06-05
JPH0321970U (zh) 1989-07-07 1991-03-06
JPH0359693A (ja) 1989-07-28 1991-03-14 Seiko Epson Corp トナー回収装置
US5003278A (en) * 1990-03-01 1991-03-26 Ferrishield, Inc. Ferrite suppressor case with retaining fingers
JP2721026B2 (ja) * 1990-04-23 1998-03-04 日幸工業株式会社 Emc用コアケース
JPH0983175A (ja) * 1995-09-08 1997-03-28 Fujitsu Ltd Emi防止フイルタの装着構造
JP2842428B2 (ja) * 1996-07-10 1999-01-06 義夫 山本 ノイズ吸収装置
JP2000173827A (ja) * 1998-12-04 2000-06-23 Tdk Corp フェライトコア収納ケース、ノイズ対策部品、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電子機器
JP4137895B2 (ja) * 2005-02-02 2008-08-20 Tdk株式会社 ノイズ吸収装置
JP5633008B2 (ja) 2009-10-22 2014-12-03 北川工業株式会社 保持具および雑音電流吸収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9693U (zh) * 1989-10-14 1991-06-12
JPH07273485A (ja) * 1994-03-31 1995-10-20 Kitagawa Ind Co Ltd 雑音電流吸収ブッシュ
CN1501769A (zh) * 1997-03-14 2004-06-02 Tdk株式会社 噪音吸收器
CN1983475A (zh) * 2005-11-29 2007-06-20 Tdk股份有限公司 噪声滤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02036B2 (en) 2014-12-02
EP2637490B1 (en) 2016-12-07
EP2637490A4 (en) 2014-04-16
JP2012099707A (ja) 2012-05-24
JP5552639B2 (ja) 2014-07-16
US20130222103A1 (en) 2013-08-29
WO2012060422A1 (ja) 2012-05-10
EP2637490A1 (en) 2013-09-11
CN103210709A (zh) 2013-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0709B (zh) 铁氧体夹具
CN105359382B (zh) 旋转电机
US7293757B2 (en) Electromagnetic fuel injection valve
JP2017059428A (ja) 電線カバー
US20110260821A1 (en) Coil component
EP2528074A2 (en) Ignition coil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O2007091356A1 (ja) アンテナ用コイル
CN103312115A (zh) 线性马达的电枢、线性马达以及电枢的制造方法
US10069361B2 (en) Rotor securing arrangement and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JP6186924B2 (ja) アンテナ用コイル装置およびコイルボビン
WO2014061618A1 (ja) 電線保持構造
US20090151436A1 (en) Non-contact type rotational angle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2163206B1 (ko) 면실장 인덕터의 제조 방법
US9525278B2 (en) Electrical-wire-protecting member using tying member
US20120297634A1 (en) Relative angle sensing device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CN104205284B (zh) 电磁继电器
WO2008062588A1 (fr) Enroulement d'antenne
US9721704B2 (en) Wire cover
JP2010232543A (ja) コイル部品
CN203784425U (zh) 电磁阀
WO2015019847A1 (ja) コネクタ
CN203192696U (zh) 电磁继电器
EP3441991A1 (en) Solenoid
JP4737229B2 (ja) インバータトランス
CN104917304A (zh) 预制冲片、定子冲片、定子铁芯及其制造方法和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