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90104A - 网络节点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网络节点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90104A
CN103190104A CN2011800534747A CN201180053474A CN103190104A CN 103190104 A CN103190104 A CN 103190104A CN 2011800534747 A CN2011800534747 A CN 2011800534747A CN 201180053474 A CN201180053474 A CN 201180053474A CN 103190104 A CN103190104 A CN 103190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preading code
subscriber equipment
group
scramb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34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90104B (zh
Inventor
埃里克·B·朱莉
霍尔格·克劳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catel Lucent SAS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90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0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90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01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H04J13/18Allocation of orthogonal codes
    • H04J13/20Allocation of orthogonal codes having an 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 [OVS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4Reselecting a cell layer in multi-layered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布了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和网络节点。一种用于控制与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的传输的方法包括步骤:确定一组相邻基站,该组相邻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使用相同的载波和扰码,以支持与该基站的传输;为该组相邻基站中的基站分配不同的扩频码,用于与该等基站的传输。通过为共享相同载波和扰码的该组相邻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分配不同的扩频码,基站之间的传输中的干扰可以被控制。

Description

网络节点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背景技术
在蜂窝无线通信系统(cellular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system)中,无线覆盖由称为小区(cell)的区域提供。基站位于每个小区中,以提供无线覆盖区域。传统的基站提供相对比较大的地理区域的覆盖,这些小区通常被称为宏小区(macro cell)。通常在一个宏小区内,可以提供规模更小的小区。这种规模更小的小区有时被称为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或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一般来说,毫微微小区用来指所有这样的小型小区(small cell)。小型小区通常是通过提供小型小区基站来建立的,该小型小区基站,在宏小区的无线覆盖范围内,具有相对有限范围的无线覆盖。小型小区基站的传输功率相对较低,因此,与宏小区的覆盖区域相比,每个小型小区提供了一个更小的覆盖区域,并且覆盖,例如,办公室或家里。一组这样的小型小区基站可以一起提供一个无线小型小区网络(wireless small-cell network)。
这些小型小区通常会在宏小区提供的通信覆盖差的地方或用户希望使用本地提供的另一个通信链路时,通过小型小区基站,与核心网络进行通信。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问题,例如,用户有预先存在的通信网络,且用户希望,与核心网络进行通信时,相比宏网络提供的线路,优先利用预先存在的通信网络。通过使用多个小型小区基站分布在建筑中,这组提供无线小型小区网络的小型小区基站可以一起向用户设备提供扩展的本地覆盖来覆盖,例如一个家庭或一个办公大楼,这使得该等基站中的每个基站传输在一个较低的功率,相比在必须的情况下,若覆盖是由单个小型小区基站来提供的。
然而,这样的小型小区基站的部署的扩散,和在宏基站中任何不断增加的密度一样,可以引起不良后果。因此,希望提供改进的技术,以避免与这样的部署相关的问题。
发明概述
跟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与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的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确定一组相邻基站,该组相邻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使用相同的载波和扰码,以支持与该基站的传输;以及,为所述一组相邻基站中的基站分配不同的扩频码,用于与该等基站的传输。
一方面认识到,可由无线通信网络运营商使用的单独载波频率(separate carrier frequencies)的数量是有限的,载波需要能被复用。特别是当基站被部署的极为接近的情况下,不可能为每个单独的载波分配一个单独的频率,并且,随着部署密度的增加,基站之间干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增大。这是私人用户有时在密集区域中部署的小型小区基站,如公寓大楼或者商业楼宇,特别可能出现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基站的传输可能会干扰与另一个基站的传输。
虽然有可能通过调整来自基站的传输的功率电平来减轻干扰,但这可能显著减少基站的覆盖区域。此外,虽然有可能通过使用不同的扰码,在相同的载波上区分基站,但是随着部署密度的增加,相邻基站使用相同扰码的可能性也增加。
一方面认识到,使互相极为接近的基站使用相同的载波和扰码,会导致一个基站的传输干扰另一个基站的传输。
因此,一个集合或一组相邻基站被确定。该组基站可以包括彼此相邻(即它们有重叠或者相邻的覆盖区域)并使用相同的载波频率和扰码的基站。因此,这些基站提供重叠或者相邻的小区,使用相同的载波频率和扰码进行操作,以支持组中的每一个基站的传输。邻近基站使用相同的载波和扰码,将有可能引起相互干扰。因此,该组相邻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被分配一个与其组中其它基站使用的扩频码不同的扩频码,以在小区中传输。虽然每个基站可以独立地选择它自己的扩频码,但风险在于,相比通过控制组中的所有基站之间的扩频码的分配,仍可能发生更高电平的干扰。然而,通过为一组基站中的每个共享相同的载波和扰码的基站分配不同的扩频码,基站之间的传输中的干扰可以被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的步骤包括:基于一组相邻基站中的基站的操作特性,分配不同的扩频码。所分配的扩频码将影响每个基站可用的吞吐量。因此,可以通过寻求适应每个基站已知的任何操作需求的方法,来分配扩频码。例如,如果一个基站的操作特性表明,它具有相比其它基站较高的需求,那么可能会分配一个,相比组中的其它基站,偏向于该基站的扩频码。同样的,如果每个基站有类似的需求,那么有可能将分配同等地满足那些需求扩频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的步骤包括:基于一组相邻基站中的基站的流量需求,分配扩频码。因此,扩频码可能会基于每一个基站的相对流量需求来被分配。例如,有可能提供可以增强吞吐量的扩频码给一个具有较高流量需求的基站,以及,提供可以降低吞吐量的扩频码给一个具有较低流量需求的基站。因此,在实施例中,分配的步骤包括分配一组优化最低预期流量需求的实现(achievement)的扩频码。可以理解的是,这样的扩频码的分配可能需要折衷的解决办法,它可能不可能满足组内的每个基站的所有要求。因此,存在可用的扩频码的数量和信道上可达到的最大数据速率之间的权衡。因此,要求高数据速率的基站需要短码,但是短码是有限制数量的。为了支持多个基站,需要使用很多的码,一个码对应一个信道。因此,扩频码的仔细协商是必需的,以确保每个基站有足够的码来操作,并确保要求高数据速率的信道获取尽可能短的码。应当理解的是,扩频码可以被属于其他相邻基站组的其他基站复用,假定使用相同扩频码的两个基站不在彼此的范围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的步骤包括:基于一组相邻基站中的基站的最低预期流量需求,分配扩频码。因此,即使组中的基站没有指示流量需求,出于基站在未来可能具有这样的交流量需求的预期,扩频码仍可能被分配,以提供来自基站的最低流量需求。通过向基站预先分配扩频码来支持预期流量需求,如果这样的需求其后出现,基站立即可以为用户设备提供该层次上支持,而不需要去协商扩频码的分配。这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并降低了信令的要求。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的步骤包括分配一组优化最低预期流量需求的实现的扩频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的步骤包括:基于与一组相邻基站中基站的传输所要求的最低服务质量限制扩频码的分配。因此,实现最低服务质量的必要性可能会限制可能的扩频码的分配。例如,服务需求的质量可能要求传输被配置以确保数据传输被接收的保障优于数据带宽的必要性。这就是说,可能需要确保特定的数据传输总是可以被接收,即使这些数据传输的数据速率必须降低。因此,因可能会增加数据速率的扩频码的分配而导致数据丢失的风险是可以避免的,从而限制了那些扩频码的分配。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的步骤包括分配一组优化最低服务质量的实现的扩频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的步骤包括:基于该组相邻基站的大小分配扩频码。因此,扩频码可能基于该组相邻基站的大小被分配。通过这种方式,为组中每一个基站分配扩频码的能力可以被改善。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的步骤包括为该组中每一个基站分配不同的扩频码。应该理解的是,这应该是与每个基站独立地确定自己的扩频码以防止该等基站在传输上的最小干扰的安排相对比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的步骤包括分配至少组中基站的数目的扩频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的步骤包括:基于预期未来扩频码分配的扩频码预留需求,分配扩频码。因此,扩频码分配可以采用为未来使用预留扩频码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中,不是每一个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数据吞吐量的可能的扩频码都可以被分配,相反地,一些扩频码可能会被预留,以使那些扩频码可以在被需要的时候被分配。这使得那些预留扩频码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被快速分配,而不一定需要改变任何已分配的扩频码。再一次,这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并降低了响应网络变化时所需的信令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定的选择标准基于在特征中的改变重新选择扩频码。因此,如果在基站的操作特性中发生了变化,则可能要做出决定,是否已分配的扩频码的任何改变是需要的。只有在扩频码的分配中的改变是需要的,扩频码才会重新选择。再一次,这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且降低了响应网络变化时所需的信令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扩频码是正交扩频码。因此,为了降低干扰,扩频码可能会彼此正交。
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正交扩频码包括扩频正交码的层次树,扩频正交码的层次树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长度的正交扩频码,且扩频正交码的层次树的每一层提供若干具有相同长度的正交扩频码。提供层次树简化了分配过程,因为每当扩频码的长度增加一位,在远离根节点的方向上跟随一个树的分支。在树的叶子节点,码是最长的,且提供最低数据速率。在树的根节点,码是最短的,且提供最高数据速率。通过确保,如果树中的一个已知码被使用,在叶子节点的方向上从该码开始没有码能随之被使用,可以实现码的正交性。
根据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个网络节点,包括:确定逻辑,可操作以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组相邻基站,该组相邻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使用相同的载波和扰码,来支持与该基站的传输;以及分配逻辑,可操作以为该组相邻基站中的基站分配不同的扩频码,来与该等基站进行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节点包括基站和基站控制器中的一个。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基站包括毫微微基站。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基站控制器包括毫微微网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逻辑可操作以基于该组相邻基站中的基站的操作特征来分配不同的扩频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逻辑可操作以基于该组相邻基站中的基站的流量需求来分配扩频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逻辑可操作以基于该组相邻基站中的基站的最低预期流量需求,分配扩频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逻辑可操作以基于与该组相邻基站中基站的传输所要求的最低服务质量,限制扩频码的分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逻辑可操作以基于该组相邻基站的大小,分配扩频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逻辑可操作以基于预期未来扩频码分配的扩频码预留需求,分配扩频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的步骤包括:基于在所述操作特征中的改变,重新选择扩频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扩频码是正交扩频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正交扩频码包括扩频正交码的层次树,扩频正交码的层次树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长度的正交扩频码,且扩频正交码的层次树的每一层提供若干具有相同长度的正交扩频码。
根据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个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被执行以实现第一方面的步骤。
根据第四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性事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检测一组相邻多频基站使用共享扰码的导频(pilot);以及,当评估对于正在由共享扰码的相邻多频基站中的一个基站服务的用户设备,是否发生移动性事件时,忽略与共享扰码的导频相关的测量报告信息。
第四方面认识到,可由无线通信网络运营商使用的单独载波频率的数量是有限的,载波需要能被复用。特别是当基站被部署的极为接近的情况下,不可能为每个单独的载波分配一个单独的频率,并且,随着部署密度的增加,基站之间干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增大。这是私人用户有时在密集区域中部署的小型小区基站,如公寓大楼或者商业楼宇,特别可能出现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基站的传输可能会干扰与另一个基站的传输。
虽然有可能通过调整来自基站的传输的功率电平来减轻干扰,但这可能显著减少基站的覆盖区域。此外,虽然有可能通过使用不同的扰码,在相同的载波上区分基站,但是随着部署密度的增加,相邻基站使用相同扰码的可能性也增加。
第四个方面认识到,随着基站部署的密度增加,相邻基站使用相同载波和扰码的可能性也增加。第四个方面也认识到,当用户设备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在基站支持该等小区使用相同的载波和扩码时,会产生问题,因为用户设备使用扰码来确定哪个小区是其当前隶属的,因此,用户设备不能检测到其已经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外一个。然而,第四个方面也认识到,对于利用多频基站的部署,信息已存在于网络中,这将使网络能够确定移动性事件已经发生。特别的是,来自关于能够被其检测的其他导频的用户设备、且已提供给网络的信息,可被网络使用以帮助确定移动事件已发生。
因此,是否存在一组相邻基站的决定被做出,该等基站使用多频。该组相邻基站可能具有至少一个共享相同扰码的导频。也就是说,一个基站的导频可能与来自相邻基站的其中一个导频具有相同的扰码。在这些情况下,对于用户设备或者已存在的网络节点,移动性事件已发生可能并非是显见的,因为,由于来自相邻非服务基站的、使用相同扰码的导频的强度增加,正在服务的支持用户设备的基站的导频强度的下降并没有被认识到,故用户设备可能报告在具有共享扰码的导频强度内没有明显的改变。因此,当评估是否发生了移动性事件时,与相邻基站共享扰码的导频有关的测量报告信息是被忽略的。甚至当导频信号与用户设备和服务基站之间的主要通信链路有关时,这种信息的忽略仍可能发生。通过忽略这样的信息,错误地丢失移动性事件已发生的可能性显著降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评估的步骤包括:使用与不共享扰码的副导频相关的测量报告信息。因此,与来自服务基站的其他导频有关的信息可能被使用,而不是使用与共享扰码有关的导频的信息。该其他导频不与相邻基站的导频共享扰码。因此,可以避免错误地显示用户设备仍接收着来自服务基站的强烈信号,因为在附近只有一个基站可以使用该扰码传输。通过使用与副导频有关的信息,可以实现服务基站信号强度的更具代表性的指示,以帮助确定移动性事件正在发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包括步骤:当与副导频相关的测量报告信息未能达到预定阈值时,启动移动性事件。因此,一旦测量报告信息指示副导频未达到特定信号强度,则常规切换过程可能会被启动,以为了切换用户设备至新的基站。
根据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个网络节点,可操作以检测无线通信系统内的移动性事件,包括:检测逻辑,可操作以检测相邻多频基站使用共享扰码的导频的情况;以及,评估逻辑,可操作以,当评估对于正由共享扰码的相邻多频基站服务的用户设备,是否发生移动性事件时,忽略与共享扰码的导频相关的测量报告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评估逻辑可操作以使用与不共享扰码的副导频有关的测量报告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评估逻辑可操作以,当与副导频有关的测量报告信息未能实现预定阈值时,初始化移动性事件。
根据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一个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产品在计算机上被执行以实现第四方面的方法步骤。
根据第七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性事件的方法,包括步骤:检测使用共享扰码的导频的一组相邻基站;以及,周期性地指示该组相邻基站中的多个基站,向驻留在其上的用户设备传送请求,以重读与其相关联的广播信道。
第七方面认识到,可由无线通信网络运营商使用的单独载波频率的数量是有限的,载波需要能被复用。特别是当基站被部署的极为接近的情况下,不可能为每个单独的载波分配一个单独的频率,并且,随着部署密度的增加,基站之间干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增大。这是私人用户在密集区域中部署的小型小区基站,如公寓大楼或者商业楼宇,特别可能出现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基站的传输可能会干扰与另一个基站的传输。
虽然有可能通过调整来自基站的传输的功率电平来减轻干扰,但这可能显著减少基站的覆盖区域。此外,虽然有可能通过使用不同的扰码,在相同的载波上区分基站,但是随着部署密度的增加,相邻基站使用相同扰码的可能性也增加。
第七方面认识到,随着部署基站密度的增加,可能会出现问题,因为当用户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该用户设备可能无法检测到移动性事件已经发生。第七方面认识到,这是因为用户设备在空闲时仅继续监测它正在接收的导频信号的扰码。随着部署密度的增加,相邻基站使用相同载波和扰码的可能性也增加。因此,尽管用户设备已经从它所驻留的小区移至另一个小区,但是由于扰码没有改变,用户设备可能没有检测到该事件已经发生。并且,由于用户设备处于空闲模式,网络可能也没有察觉到移动性事件已经发生,所以不能采取任何改良性行动。如果这时来电发生,该来电可能不能被连接到用户设备,因为针对用户设备的寻呼消息将通过用户设备所驻留的原始服务基站被发送,其此时可能在用户设备范围之外。
因此,各自共享相同扰码的一组相邻基站可以被确定。这帮助确定可能发生未被检测到的移动性事件问题的基站。当网络意识到组内某个基站存在驻留其上的用户设备,组内的该基站可能会被周期性地指示,向用户设备传送请求,以使得用户设备重读与该基站相关的广播信道。用这种方法,任何驻留在基站上,且可能未检测到移动性事件发生的用户设备,周期性地被启动,以使得用户设备重读广播信道。使得用户设备重读广播信道促使用户设备执行只是简单地检查扰码保持不变的额外处理。相反,用这种方式启动用户设备使得用户设备去验证与广播信道相关的小区标示符。如果移动性事件已经发生,且用户设备已经从一个基站移动到另一个基站,则小区标示符将发生改变,并且用户设备将向网络指示移动性事件已经发生。之后,网络能够使用标准移动性事件进程,以传输用户设备到新的服务基站上。通过这种方式,如果出现来电,正确的基站被标识,从而使得寻呼消息能够被传送至用户设备以向用户设备提醒来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周期性指示的步骤包括:周期性地指示该组相邻基站中的每个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传送请求。因此,该组相邻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可能被指示向用户设备发送请求。如果用户设备已经移动至该组内任何一个基站,用户设备将接收该请求,然后将确定移动性事件已经发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步骤:当在请求响应中用户设备被检测到接入不同的基站时,缩短用于传送请求的每个周期性的指示之间的时间。因此,如果确定用户设备已经从一个基站移动到另一个,那么这可能指示了该用户设备是相对移动的且可能正在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用于传送请求的周期性的指示之间的时间可能被缩短,以增加另一移动性事件被检测的可能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步骤:当请求的响应中没有用户设备被检测到接入不同的基站时,延长用于传送请求的每个周期性的指示之间的时间。因此,当根据请求的结果,检测到没有发生用户设备的重新接入时,这可能表明,用户设备是相对静止的,并可能不太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经历移动性事件。在这些情况下,每个用于传送请求的周期性的指示之间的时间可能被增加,以减少通信的开销,并帮助维持用户设备的电池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相邻基站包括使用至少一个共享扰码的导频的多频基站。
根据第八方面,本发明提供一个网络节点,可操作以检测无线通信系统内的移动性事件,包括:检测逻辑,可操作以检测使用共享扰码的导频的一组相邻基站;以及,请求逻辑,可操作以周期性地指示该组相邻基站中的多个基站,来向驻留在其上的用户设备传送请求,以重读与其相关联的广播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求逻辑可操作以周期性地指示该组相邻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来向用户设备传送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响应于该请求,用户设备被检测到接入不同的基站时,请求逻辑可操作以缩短用于传送请求的每个周期性的指示之间的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响应于该请求,没有检测到用户设备接入不同的基站时,请求逻辑可操作以延长用于传送请求的每个周期性的指示之间的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相邻基站包括使用至少一个共享扰码的导频的多频基站。
根据第九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个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产品在计算机上执行时,可操作以执行第七方面的方法步骤。
在随附的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中,陈述了进一步详细的和优选的方面。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可以适当地与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结合,且该结合不同于该等明确地陈述在权利要求中的。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实施例将被进一步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
图2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一个宏小区内的常规毫微微小区部署;
图3示出了展示传输载波的组成和不同类型的码的影响的示例性配置;
图4示出了正交扩频码如图所示的示例性树网络;
图5示出了集中式控制方案;
图6示出了分布式控制方案;
图7示出了毫微微基站的示例性配置;
图8示出了基站的示例性配置;以及
图9示出了基站的示例性配置。
实施例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通常为10,的无线通信系统。用户设备44通过无线通信系统10漫游。支持各自宏小区24的基站22被提供。许多这种地理上分布式的基站被提供,以向用户设备44提供覆盖的广阔区域。当用户设备44位于由基站22支持的宏小区24中时,通信可能在用户设备44和在相关联的无线链路上的基站22之间被建立。每个基站典型地支持许多分区。通常,基站内不同的天线支持相应的分区。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图1示出了可能出现在典型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和基站的总数的一小部分。
无线通信系统10由无线网络控制器170管理。无线网络控制器170通过与在回程通信链路160上的基站22通信,控制无线通信系统10的运作。网络控制器170还通过独立的无线链路与用户设备44通信,以便有效地管理无线通信系统10。
无线网络控制器170维持包括与由基站支持的小区之间的地理关系相关的信息的邻区列表。此外,无线网络控制器170维持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提供无线通信系统10内的用户设备的位置上的信息。无线网络控制器170,可操作以通过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ed)和分组交换(packet-switched)网络传送流量。因此,移动交换中心250被提供,通过其无线网络控制器170能够通信。移动交换中心250与电路交换网络,如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210,通信。同样地,网络控制器170与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Service 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 Support Node)220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180通信。GGSN与分组交换核心190,如因特网,进行通信。
如图2所示,图中提供了小型小区基站,在本例中为毫微微小区基站FA至FC,每一个都在内部安装了相关联的毫微微小区基站的建筑物的附近,提供了毫微微小区A至C。毫微微小区A至C为该等建筑附近的用户提供本地通信覆盖。每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FA至FC通过毫微微小区控制器/网关230通信。当毫微微基站FA至FC进入范围内时,移动性事件,例如越区切换或驻留事件,发生在基站2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FA至FC之间。毫微微小区基站FA至FC通常使用用户的宽带互联网连接240(例如ADSL,电缆,以太网等)作为回程。
毫微微小区基站FA至FC是低功耗、低成本的、用户部署的基站,在住宅或企业环境中,提供了高蜂窝服务质量。当前宏小区的处理中,复杂和高度可靠的基站被部署在由网络所有者决定的战略位置,与该方式相比,毫微微小区基站FA至FC由客户在本地提供。这样的毫微微小区基站FA至FC在服务质量可能较低的宏网络区域内提供本地覆盖。因此,毫微微小区基站FA至FC为在对于网络运营商困难的区域提高服务质量做准备。毫微微基站可能是私有访问,或者可能是公共访问。在提供私有访问的毫微微基站中,访问只针对接入过的用户来被登记,例如家庭成员或特定的员工群体。在是公共访问的毫微微基站中,其他用户可能使用该毫微微基站,通常受到一定的限制,以保护首选用户接收到的服务质量。
为了降低毫微微基站FA至FC的成本,且降低宏小区内其它用户设备上的毫微微小区的复杂性和干扰影响,毫微微基站FA至FC的传输功率是相对较低的,从而将毫微微小区的大小限制在几十米或者更小的范围。毫微微小区基站FA至FC有广泛的自动配置和自我优化能力,来启用简单的即插即用(plug-and-play)部署。正因为如此,它们被设计为自动融入现有的宏蜂窝无线网络10。
毫微微小区通常被分为集群,并且,在现有的分组交换核心网络中与SGSN通信时,或者,在现有的电路交换核心网络中与MSC通信时,每一个毫微微小区集群表现得像单独的RNC。然而,假定RNC功能是在地理上分散的大量的网络元素,有必要为毫微微小区的每一个集群部署毫微微网关。该毫微微网关终止了传统的核心网络元素和毫微微小区集群之间的信号接口,从而产生单独的虚拟RNC的概念。该虚拟RNC将毫微微小区集群表示为整体。毫微微网关支持许多执行在毫微微基站本身上的程序。
图3概念性地示出了展示传输载波的组成和不同类型的码的影响的示例性配置。在该示例中,提供了两个宽频载波C1和C2,每个载波在不同的频率f1和f2上被传输。通常,对网络运营商可用的不同载波的数量是低的。因此,利用扰码,载波被分割,使载波能够支持多路传输。因此,多个通常是正交的扰码,被提供给B11至B1N和B21至B2N的多个载体。为了进一步支持多个传输,这些载体通过使用信道化码来被分成多个信道。在所示的例子中,载体B21被分割成多个信道,在本例中为下行信道CHD,上行信道CHU,控制信道CHC和多个其它信道(图未示)。
每个信道使用扩频码,来在存在来自其它信道的干扰下,使每个信道能够被解码。扩频码被接收器用于确定和提取原始数据。扩频码的作用是以更大的比特数有效地传播所传输的数据,以便降低其对干扰的敏感性,并且提高数据提取的可靠性。然而,这样做的结果是,扩频码的长度越大(且因此,重复的程度以及与数据丢失相关联的阻力越大),信道的有效数据传输速率越低。因此,存在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与提供能够可靠地提取原始数据的确定性之间的权衡。换言之,使用长扩频码增加了传输的可靠性,且使得在高量的干扰的存在下,弱信号能够被接收,但是这降低了信道的有效数据速率。相反,较短的扩频码减少了在信道内重复的数量,且能够实现更高的有效数据速率,但这是以干扰的敏感性和可能无法解码弱信号为代价的。
图4示出了正交扩频码如图所示的示例性树网络。从根扩频码SC1开始,每当扩频码的长度增加一位,在远离根节点的方向上跟随一个树的分支。也就是说,扩频码SC12的长度比扩频码SC1的长度大一,且扩频码SC122的长度比扩频码SC12的长度大一。因此,可以看出,朝向树的叶子节点,码是最长的,且因此提供最低有效数据传输速率。同样地,朝向树的根节点,码是最短的,且因此提供最高有效数据传输速率。
通过确保,如果树中的一个已知码被使用,那么从该扰码朝叶子节点的方向上没有码能随之被使用,可以实现码的正交性。例如,如果扩频码SC11被选择,然后朝向叶子节点的所有码(即扩频码SC111和SC112和他们的叶子扩频码)将不再是可用的。这意味着,需要仔细地控制扩频码的选择,因为扩频码的不恰当选择可导致其他扩频码的不可用。例如,如果扩频码SC11和SC12被选择,则没有其他的扩频码将是可用的。
随着基站的数量增加,相邻基站使用相同的载波频率和相同的扰码的可能性也增加。这是私人用户有时在密集区域,如公寓大楼或者商业楼宇,部署的毫微微基站特别可能出现的情况。
现在转向图5,其示出了集中式控制方案,其中中央控制器,例如毫微微网关230或RNC或移动管理实体(MME,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管理许多诸如毫微微基站FA至FC的基站。
网关230维持了指示每个毫微微基站的载体和扰码的邻区列表。从这些信息中,网关230能够获得共享相同载波和扰码的相邻毫微微基站的集合。
现在转向图6,该图示出了分布式控制方案。这样的配置,而非具有网关230,毫微微基站本身可以作为中央控制器,并且通过由用户设备测量报告提供的,由毫微微基站本身嗅探和/或由核心网络提供的信息中的任一信息,维持指示每个毫微微基站的载波和扰码的邻区列表。从这些信息中,每个毫微微基站能够获取一组共享相同载波和扰码的相邻毫微微基站。
尽管下面的例子描述了与毫微微基站相关的操作,但应该理解的是,相同的技术可以被应用于任何共享载波和扰码的相邻基站。
如上所提,如果每个基站被允许单独地选择它自己的扩频码,则非正交码可能被选择,或者阻止其它相邻基站可以选择无干扰扩频码的码可能被选择。因此,每个在相同载波上使用相同扰码的相邻基站之间的协作或协商,是必需的,以防止不必要的干扰的发生。特别是,扩频码的仔细分配是需要的,以确保每个毫微微小区有足够的扩频码来操作,并且要求高数据速率的信道获取尽可能短的扩频码。
现在转回图5,在本例中,毫微微基站FA需要扩频码来传送请求到网关230,该网关或者直接分配可用的扩频码,或者启动分配算法,该分配算法在当前需要扩频码的该等基站之中重新分配已经被分配过的扩频码。
网关230接收每个基站的操作特性的指示,诸如,如该基站必须满足的流量需求的指示,和/或基站可能需要满足的任何可能会限制可为该基站选择的信道化码的最小长度的最低服务质量要求的指示。因此,网关230将接收一个或多个以下输入:共享相同载波和扰码的相邻基站的数目,该等基站中每一个基站上的流量需求(可能是固定需求,可变需求,或者没有需求的指示),以及任何服务质量要求。网关230将同样被提供扩频码的树,如图4中所示。
一种算法,可以按照指定策略使用这些信息,来实现许多不同可能期望的结果中的任何一个。例如,该算法可以只考虑具备当前流量需求的该等基站,并寻求为该等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分配最小长度扩频码。或者,考虑到基站上限制的服务质量,该算法可能只分配具有最小长度的扩频码。同样地,该算法可以为没有活跃流量需求的基站预先分配扩频码,以便在需要时,这些码可以被迅速利用。通过预先分配扩频码,当流量需求发生时,或者当组内另一个基站被激活时,避免了重新执行分配算法的需要。
如果,由于毫微微基站中至少一个基站的操作特性中的改变不能满足扩频码的当前分配,扩频码需要被重新分配,则网关230可以从基站重新请求所需信息,重新运行该算法,并重新为每个基站分配扩频码。
以这种方式,可以看出,扩频码的分配可以以协调方式发生,以尝试满足组内所有基站的需求。当然,可是理解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可以被充分满足,但是通过使用这种方法,满足所有基站的较大需求的解决方案可能被实现。
现在回到图6,对于分布式方案,基站本身可以作为中央控制器,而不是利用网关230。例如,毫微微基站FB需要扩频码,且将开始与其邻区协商。因此,在这种配置中,毫微微基站FB被提供大部分与上述提到的网关230一样的相同功能。这样的分布式方案的优势是它提供了更好的可扩展性。
在用以分配扩频码的协商启动的时候,如果毫微微基站FB发现另一个毫微微基站FA已经开始了协商,则毫微微基站FB可能离开毫微微基站FA的协商的控制。如果两个毫微微基站同时发起协商,它们可能会运行分布式选举算法,以选择哪一个应该充当控制器,并随后执行工作。
图7更详细地示出了毫微微基站的示例性配置,通常F,合并扩频码分配功能。毫微微基站F具有天线300,可操作以支持与用户设备的通信,以及检测其它基站的存在。天线300与收发器310耦合,该收发器通过码控制器320被分配码。码控制器320使用通过天线300,收发器310,嗅探器330和检测单元340路线,或者通过回程收发器350汇集的信息,操作扩频码分配算法。
当建立与用户设备的连接时,合适的扩频码将需要被分配。码控制器320或者已经具有可用的扩频码,开始为其与相邻的毫微微基站协商,或者从网关230请求一个扩频码。可用的扩频码的划分按照特定的预定策略执行。例如,一个策略可能按流量需求的比例来分配码,以便,例如为使每个要求高负载信道的相邻基站均获得可用扩频码的约四分之一。另一个策略可以是有利于第一个基站的两个请求,以便之后的请求被给予较长的扩频码,从而减少数据带宽。然而,可以理解的是,任何用于分配这些扩频码的合适的策略和实施算法,都可以被使用。另一策略可以是,为了在未来需求中支持与用户设备传输的基站的未来分配,预先分配扩频码。另一策略可以是,用于防止小于最小长度的扩频码被分配,以确保传输中产生最低水平的冗余,来提高其对干扰的鲁棒性。另一策略可以是分配对每一个基站实现最低数据吞吐量的扩频码。
无论使用哪个方案,当基站接收到新的扩频码,它在预定的时间把这些码供给它的传输单元。这对基站在正确的时间实现码中的改变是很重要的,因为在使用中的真正的码是需要正交的,否则会造成干扰。最好的是,在宏小区内的基站可以使用该宏基站的导频同步它们的传输。或者,基站能够运行时间同步协议,如MTP,以通过它们的回程同步它们的时钟。
因此,可以看出,这种方式使用扩频技术分离不同基站的流量:基站协商一组正交扩频码,然后使用它们来避免干扰。正交扩频码可以描述为一棵树,其中,每当扩频码的长度增加一位,在远离根节点的方向上跟随一个树的分支;我们说向下,来表示这个方向,说向上,来表示朝着跟方向。在树的叶子节点,码是最长的,且提供最低数据速率。码的正交性按照如下被实现:如果树中给定的码被使用,它下面没有码能够被使用。这就有了可用码的数目与信道上可用的最大数据速率之间的权衡。因此,需要高数据速率的基站必须具有短码,但是短码有数量限制。为了支持多个基站,必须使用许多码-一个码对应一个信道。这意味着,这种方法需要码的仔细协商,以确保每个基站有足够的码来操作,并且要求高数据速率的信道获取尽可能短的码(以达到尽可能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扩频码可以由其他基站复用,只要使用相同信道码(或子码)的两个基站不在彼此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当基站的密度增加时,会出现的问题是,相邻基站共享相同载波和扰码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这会给核心网带来问题,因为用户设备在通话期间可能无法检测到移动性事件正在发生。这是因为,由于用户设备利用在扰码中的改变来检测小区内的改变正在发生,用户设备将不能检测到小区中的变化。然而,由于相邻小区可能使用相同的扰码,该用户设备是无法识别小区内的变化的。
因此,提供一种技术,其中核心网络检测相邻基站共享相同的载波和扰码,并且,针对该等相邻基站,与其它相邻导频信号共享相同扰码的导频信号的强度的有关的信息,其原来可能已被用于评估是否发生移动性事件,被忽略并且不被用于移动事件是否正在发生的评估中。相反,为了做出评估,核心网络使用了与同样通过该等基站被传输的任何进一步的导频信号有关的信息,该等导频信号的强度通过用户设备被报告。
图8示出了基站的示例性配置。在这种配置中,提供了三个毫微微基站FA,FB,FC,它们中的每个在宏基站22的覆盖区域内提供覆盖。毫微微基站FA至FC中的每个都利用双频传输。
网络节点,如网关230,在其控制下询问基站。网关230确定每个毫微微基站的邻区列表,也确定被每个导频用于传输的载波和扰码。在这个例子中,可以发现,对于毫微微基站FA至FC中的每个毫微微基站,导频1共享相同的载波和扰码。因此,毫微微网关将指定与该等导频有关的任意测量信息,指定为A-CS,作为与被共享的导频相关的信息,并会忽略该信息,以达到评估流动性事件是否已经发生的目的。相反,毫微微网关23将利用有关毫微微基站FA至FC中的每个毫微微基站的导频2的测量信息,分别指定为A2至C2
图8中可以看出,用户设备在t1时刻最初位于毫微微基站FB的附近。用户设备44检测它能够接收到的导频的强度,并且在给网关230的测量报告中提供该信息。然后网关230聚集所示的列表。可以看出,列表显示了用户设备接收到的最强信号是毫微微基站FB的导频B2的信号。被共享导频A-CS具有相同的强度。下一个最强的信号是来自宏基站22的导频M,然后是来自毫微微基站FA的第二导频A2,最后是来自毫微微基站FC的第二导频C2。因为来自毫微微基站FA和FC的其他导频共享与毫微微基站FB相同的载波和扰码,是不可能分别测量这些信号的。
在t2时刻,用户设备44已经移动到毫微微基站FC附近的位置。该用户设备44继续向毫微微网关23提供测量报告,且表按照指示被更新。可以看出,尽管该用户设备44已经离开毫微微基站FB,为被共享导频A-CS报告的信号强度实际上已经上升。这是由于用户设备44向毫微微基站FC的接近,该毫微微基站FC也在相同的载波上使用相同的扰码传送相同的导频信号。
可以从合并了与其他导频信号有关的测量报告的列表中看出,最强的导频信号是来自毫微微基站FC第二导频信号C2,然后是来自毫微微基站FA的第二导频信号A2,接着是来自宏基站22的第二导频信号M,最后是来自毫微微基站FB的第二导频信号B2
在这个例子中,来自毫微微基站FB的信号现在可能不足以支持与用户设备44的可靠通信。然而,由于共享导频A-CS的强度没有下降,事实上网络可能没有检测到,用户设备44不再是毫微微基站FB所能支持的,而不是用户设备44。
然而,网关230意识到其应该忽略测量报告中提供的与被共享的导频A-CS有关的信息。因此,相反,网关230监视由毫微微基站FB提供的第二导频B2的信号强度,并且注意到,当在t1时刻和t2时刻之间传输时,用户设备44报告与导频B2相关的信号强度开始下降。
当该导频B2的强度下降到低于预定阈值时,网关230将启动切换程序,以移交用户设备44。根据相邻毫微微基站是否是开放访问或私有访问,并且如果是私有访问,用户设备44是否为该毫微微基站的已接入用户,会影响越区切换程序是否会将用户设备44移交到另一个毫微微基站或者回到宏基站22。假设网关230确定毫微微基站可以用作切换的候选者,网关230将参照表来识别具有最强导频信号的候选者,在这种情况下,在t2时刻,该候选者是毫微微基站FC
因此,该技术为每个有关的基站使用第二导频信号,以便它们各自发送一个唯一的识别信号。用户设备44将挑选来自范围内的基站的副导频,且当从一个基站移动到另一个时,其会报告两个基站的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沿着主要的、用户设备认为来自服务基站的信号强度)。当来自服务基站的副导频信号变弱,且来自其他基站的副导频信号变强时,网络可以检测用户设备从该服务基站到另一个基站的切换需要。如果其他基站是私有访问,且用户设备是不被允许使用该基站的,那么该用户设备被移交到宏基站22作为替代。
如上文所述,由于随着基站的部署的密度增加,相邻基站使用相同的载波和扰码的可能性也增加,可能会出现问题。因此,如果用户设备44驻留在基站上,并且处于空闲模式,相邻基站对相同扰码的使用可能会导致问题,因为该用户设备44可能在没有检测到这一事件下从一个基站移动到另一个基站,因其继续接收相同的扰码。如果来电发生,用户设备44现在可能错过原始基站发送出去的寻呼消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网络检测到相邻基站共享相同的载波和扰码,且,对于该等相邻基站组,使得在该等组中的基站定期发送请求消息给驻留在该等基站上的所有用户设备,以使它们去重读广播信道。使得用户设备44去重读广播信道,迫使用户设备去检测小区内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因为用户设备也将解码小区标识符,如果用户设备已经经历了移动性事件,该小区标示符已经改变。
图9示出了毫微微基站的示例性部署,以更详细地说明该技术。如图所示,在宏基体站22提供的覆盖区域内部署了毫微微基站FA至FC。在t1时刻,用户设备44处于空闲模式,且驻留在毫微微基站FB上。该网关230已经被预先通知,用户设备44按照正常程序驻留在毫微微基站FB上。
如果用户设备44保持在由毫微微基站FB提供的覆盖区域内,则如果发生来电,网关230将指示毫微微基站FB在其寻呼信道上发送寻呼消息。毫微微基站FB范围内的用户设备44通过寻呼信道被提醒来电的存在,且随后该呼叫被连接。
然而,当用户设备在毫微微基站的FB以外的覆盖区域传输时,会产生问题。如图9所示,在t2时刻,用户设备44目前在毫微微基站FB的覆盖区域之外,所以将无法收到提醒其存在来电的寻呼消息。因为来自相邻毫微微基站FA和FC的导频信号上被共享的扰码,用户设备44不知道其已经移动到毫微微基站FB的覆盖区域之外。由用户设备在t2时刻提供的测量信息可以看出,该用户设备认为小区内没有变化已发生,因为被共享的导频信号A-CS的强度仍然指示为高。然而,这个导频信号A-CS目前主要由毫微微基站FC提供,而不是毫微微基站FB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网关230检测到相邻毫微微基站共享共同的载波和扰码。如果用户设备44驻留在这些毫微微基站中的任何一个,则网关230将指示用户设备44所驻留的毫微微基站,周期性地向用户设备44传送请求,以重读广播信道。尽管用户设备44仍然能够与毫微微基站进行通信,为了提高用户设备44接收到该请求的可能性,网关230可以指示组中所有相邻的毫微微基站来传送该请求。然后该请求激活用户设备44内的标准程序,以使其重读广播信道。在这样做时,用户设备44也将自动验证与广播信道相关联的小区标识符。如果用户设备44仍然在毫微微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则该用户设备44将不再采取进一步行动。然而,如果用户设备44检测到小区标识符已经改变,那么其会启动系统程序,以重定位到新的基站。
如果网关230没有接收到用户设备44已经发起重定位程序的指示,那么这可能表明,用户设备44仍驻留在预期的毫微微基站上。在这些情况下,网关230可能会延长被发送给用户设备44的周期性请求之间的时间,因为这可能表明该用户设备是相对静止的,且减少这些请求的发生,将有助于减少用户设备中的功率消耗。
然而,如果网关230检测到重定位已发生,那么这可能表明,用户设备44当前是移动的,且所以,向用户设备44发送请求消息的时间间隔可能会增加,以帮助改善移动性事件被检测到的概率。
尽管上述实施例涉及双频基站的使用,应该被理解的是,该技术也同样适用于使用单频的基站。
因此,该技术定期地向接入基站的所有用户设备发送请求消息,以让他们重读广播信道,并且从而检测到,尽管基站使用着相同的扰码,但其广播数据包含了不同的导致用户设备重新接入的位置代码。这种类型的请求消息已存在于UMTS标准中。优选地,每个基站以定期的间隔发送广播信息(BCCH读取消息),使得每个已接入的用户设备重读所有系统块并更新用户设备的参数。检测到自身在不同的小区中的用户设备将重定位至新的基站。即使已经漫游远离其所接入的基站的用户设备会获取广播信息,只要其收听到所关联的基站中的仅一个。如果其漫游在所关联的基站的区域之外,其会收听到不同的扰码(或根本没有),并尝试按照正常的UMTS协议重新接入。使用广播而不是个体消息减少了信号,因为广播可以取代一系列的个体消息。此外,已经移动到另一个小区的用户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个广播时,立即重新接入。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该等基站的密集部署,基站之间的干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上述技术允许许多基站在没有严重干扰或流动性事件检测问题下被部署的彼此接近。这将进一步允许不知道其他被部署基站的非技术用户对基站的部署。
不同于因为需要昂贵的许可频谱而过于昂贵的分频方案,或者可能太多地降低了基站的范围以至于他们不再提供所要求的覆盖的降低功率方案,该技术提供了覆盖——可能以较低的带宽为代价——但是低带宽的覆盖实质上优于没有覆盖,并且允许由不知情用户对基站的密集部署。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认识到,各种上述方法的步骤可以通过设计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在这里,一些实施例也意在包括程序存储设备,例如,机器或计算机可读的数字数据存储介质,以及机器可执行的编码或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的指令,其中所述指令执行部分或全部的上述方法的步骤。该程序存储设备可以是,例如,数字存储器,诸如磁盘和磁带的磁性存储介质,硬盘驱动器,或光读数字数据存储介质。所述的实施例也意在包括设计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的计算机。
图中所示的各种元素的功能,包括标记为“处理器”或“逻辑”的任何功能块,可以通过专用硬件以及能够执行与适当软件相关联的软件的硬件的使用来被提供。当由处理器提供时,这些功能可以由单独的专用处理器,由单独的共享处理器,或由其中一些可以被共享的多个独立的处理器所提供。此外,术语“处理器”或“控制器”或“逻辑”的显式使用,不应该被解释为专指能够执行软件的硬件,且可以隐式地包括,但不限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硬件,网络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用于存储软件的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传统的和/或定制的其他硬件,也可能被包括。同样地,图中所示的任何切换仅是概念性的。它们的功能可以通过程序逻辑执行,通过专用逻辑,通过程序控制和专用逻辑的相互作用,或甚至手动来实施,随着对上下文更具体地理解,特定技术由实施者选择。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的任意方框图表示了体现本发明原理的说明性电路的概念图。同样地,应当理解的是,任何流程图表,程序框图,状态转移图,伪代码,以及类似的各种进程,实质上被表现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以便由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不论是否这种计算机或处理器被明确表明。
说明书和附图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尽管在这里没有明确描述或表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设计出体现本发明原理,并且包括在其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配置。此外,此处叙述的所有实施例,主要目的明确在仅用于数导目的,以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以及发明人(等)用于促进本领域贡献的概念,以及被解释为不限于这些具体陈述的示例和情况。此外,本发明详述的原理,方面,以及实施例中所有的陈述,以及其中具体的示例,意在包括其等同物。

Claims (21)

1.一种用于控制与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的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确定一组相邻基站,所述一组相邻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使用相同的载波和扰码,来支持与该基站的传输;以及
为所述一组相邻基站中的基站分配不同的扩频码,用于与该等基站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配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一组相邻基站中的基站的操作特征,分配不同的扩频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配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一组相邻基站中的基站的流量需求,分配扩频码。
4.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配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一组相邻基站中的基站的最低预期流量需求,分配扩频码。
5.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配的步骤包括:
基于与所述一组相邻基站中基站的传输所要求的最低服务质量,限制扩频码的分配。
6.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配的步骤包括:
基于该组相邻基站的大小分配扩频码。
7.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配的步骤包括:
基于预期未来扩频码分配的扩频码预留需求,分配扩频码。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配的步骤包括:
基于在所述操作特征中的改变,重新选择扩频码。
9.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扩频码是正交扩频码。
10.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正交扩频码包括扩频正交码的层次树,扩频正交码的所述层次树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长度的正交扩频码,以及,扩频正交码的所述层次树的每一层提供若干具有相同长度的正交扩频码。
11.一个网络节点,包括:
确定逻辑,可操作以确定一个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组相邻基站,所述一组相邻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使用相同的载波和扰码,来支持与该基站的传输;以及
分配逻辑,可操作以为所述一组相邻基站中的基站分配不同的扩频码,来与该等基站进行传输。
12.一种检测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性事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检测一组相邻多频基站使用共享扰码的导频;以及
当评估对于正在由共享扰码的所述相邻多频基站中的一个基站服务的用户设备,是否发生移动性事件时,忽略与共享扰码的所述导频相关的测量报告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评估的步骤包括:
使用与不共享扰码的副导频相关的测量报告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当所述与副导频相关的测量报告信息未能达到预定阈值时,启动移动性事件。
15.一个网络节点,可操作以检测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性事件,包括:
检测逻辑,可操作以检测相邻多频基站使用共享扰码的导频的情况;以及
评估逻辑,可操作以,当评估对于正在由共享扰码的所述相邻多频基站中的一个基站服务的用户设备是否发生移动性事件时,忽略与共享扰码的所述导频相关的测量报告信息。
16.一种检测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性事件的方法,包括步骤:
检测使用共享扰码的导频的一组相邻基站;以及
周期性地指示所述一组相邻基站中的多个基站来向驻留在其上的用户设备传送请求,以重读与其相关联的广播信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周期性地指示的步骤包括:
周期性地指示所述一组相邻基站中的每一个基站来向用户设备传送所述请求。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当响应于所述请求,用户设备被检测到接入不同的基站时,缩短用于传送所述请求的每个周期性的指示之间的时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当响应于所述请求,没有用户设备被检测到接入不同的基站时,延长用于传送所述请求的每个周期性的指示之间的时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相邻基站包括使用至少一个共享扰码的导频的多频基站。
21.一个网络节点,可操作以检测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性事件,包括:
检测逻辑,可操作以检测使用共享扰码的导频的一组相邻基站;以及
请求逻辑,可操作以周期性地指示所述一组相邻基站中的多个基站向驻留在其上的用户设备传送请求,以重读与其相关联的广播信道。
CN201180053474.7A 2010-11-05 2011-11-02 网络节点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901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0360041.7A EP2451104B1 (en) 2010-11-05 2010-11-05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s
EP10360041.7 2010-11-05
PCT/EP2011/005507 WO2012059214A2 (en) 2010-11-05 2011-11-02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90104A true CN103190104A (zh) 2013-07-03
CN103190104B CN103190104B (zh) 2016-06-29

Family

ID=43799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347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90104B (zh) 2010-11-05 2011-11-02 网络节点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894530B2 (zh)
EP (2) EP2600550B1 (zh)
JP (1) JP5897022B2 (zh)
KR (1) KR20130090910A (zh)
CN (1) CN103190104B (zh)
PL (1) PL2451104T3 (zh)
WO (1) WO2012059214A2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7092A (zh) * 2014-12-04 2015-04-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异构网络的干扰抑制方法及系统
CN105940632A (zh) * 2014-01-31 2016-09-14 苹果公司 用于同步和小区测量的参考子帧
CN107148759A (zh) * 2014-08-27 2017-09-08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用于suda系统的控制器
WO2018119940A1 (zh) * 2016-12-29 2018-07-05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18119942A1 (zh) * 2016-12-29 2018-07-05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18119941A1 (zh) * 2016-12-29 2018-07-05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18119939A1 (zh) * 2016-12-29 2018-07-05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2105004A (zh) * 2020-09-15 2020-12-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价签网络检测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87262B2 (en) 2011-07-15 2014-07-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iving cell broadcast (CB) messages
US8838127B2 (en) * 2012-05-11 2014-09-16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method in cellular wireless network, and apparatus with the same
EP2739104A1 (en) * 2012-11-28 2014-06-04 Alcatel-Lucent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base station and a method of allocating a spreading code
EP3117541B1 (en) * 2014-03-14 2018-03-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mated, dynamic minimization of inter-cell site interference in cdma networks
KR102444038B1 (ko) 2014-08-07 2022-09-19 원 미디어, 엘엘씨 유연한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멀티플렉싱 물리 전송 데이터 프레임의 동적 구성 방법
CN107431583A (zh) 2014-08-07 2017-12-01 相干逻辑公司 多分区无线电帧
KR102250991B1 (ko) * 2015-04-16 2021-05-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종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기지국을 관리하는 제어기 및 그 관리 방법, 기지국 관리 시스템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4628A (zh) * 2001-04-30 2002-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中的码分配方法
CN1528100A (zh) * 2001-03-01 2004-09-08 无线码分多址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1052205A (zh) * 2006-04-04 2007-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切换控制方法
CN101540632A (zh) * 2008-03-20 2009-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系统中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58270B2 (ja) 1998-04-22 2000-07-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Cdma通信方法、スペクトラム拡散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端末装置
JP3039525B2 (ja) * 1998-07-16 2000-05-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拡散符号割当装置および方法
US6233231B1 (en) 1998-12-03 2001-05-15 Motorola, Inc. Data transmission within a spread-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398783B1 (ko) 1999-06-15 2003-09-19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도코모 인접 기지국 정보 갱신 방법,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이동국, 기지국 및 제어국
JP3741908B2 (ja) * 1999-08-16 2006-02-0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周辺基地局情報更新方法、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および基地局
JP2003517752A (ja) * 1999-09-07 2003-05-27 エリクソン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な変調コードの割当てを用いた無線通信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US6845087B1 (en) * 1999-09-20 2005-01-18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Wide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rchitecture
JP2001333458A (ja) * 2000-05-24 2001-11-30 Ntt Docomo Inc トラフィック監視移動体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JP2002247639A (ja) * 2001-02-15 2002-08-30 Ntt Docomo Inc 無線チャネル設定制御方法、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6930470B2 (en) 2001-03-01 2005-08-1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US6999720B2 (en) * 2001-09-14 2006-02-14 Atc Technologies, Llc Spatial guardbands for terrestrial reuse of satellite frequencies
US20050117548A1 (en) * 2002-02-22 2005-06-02 Hasan Cam Nonblocking ovsf codes for 3g wireless and beyond systems
US7787572B2 (en) * 2005-04-07 2010-08-31 Rambus Inc. Advanced signal processors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baseband receivers
JP4182345B2 (ja) * 2003-06-26 2008-11-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干渉キャンセルユニット及びマルチユーザ干渉キャンセラ
JPWO2006101168A1 (ja) * 2005-03-23 2008-09-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呼受付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呼受付制御方法
JP2006340051A (ja) * 2005-06-02 2006-12-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Cdma基地局
US8885628B2 (en) * 2005-08-08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in a 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FR2891423B1 (fr) * 2005-09-23 2007-11-09 Alcatel Sa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traitement de donnees par modulation de jeux de pseudo-codes d'etalement fonction des cellules destinataires des donnees, pour un satellite de communication multi-faisceaux
US8081686B2 (en) * 2006-05-16 2011-12-20 Alcatel Lucent Scalable spectrum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dynamic orthogonal code allocation
GB2445987B (en) * 2007-01-19 2011-09-28 Motorola Inc Reloc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446192B (en) * 2007-01-30 2009-03-18 Motorola Inc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for
US20090247157A1 (en) * 2008-03-28 2009-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mto cell system selection
US8325783B2 (en) * 2008-09-23 2012-12-04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Spreading code optimization based on quality factors
CN101772130A (zh) * 2009-01-07 201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检测信令发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8100A (zh) * 2001-03-01 2004-09-08 无线码分多址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384628A (zh) * 2001-04-30 2002-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中的码分配方法
CN101052205A (zh) * 2006-04-04 2007-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切换控制方法
CN101540632A (zh) * 2008-03-20 2009-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系统中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0632B (zh) * 2014-01-31 2019-11-19 苹果公司 用于同步和小区测量的参考子帧
CN105940632A (zh) * 2014-01-31 2016-09-14 苹果公司 用于同步和小区测量的参考子帧
US10972247B2 (en) 2014-01-31 2021-04-06 Apple Inc. Reference subframes for synchronization and cell measurements
US10693623B2 (en) 2014-01-31 2020-06-23 Apple Inc. Reference subframes for synchronization and cell measurements
CN107148759A (zh) * 2014-08-27 2017-09-08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用于suda系统的控制器
CN107148759B (zh) * 2014-08-27 2021-06-01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Suda系统控制器、系统及控制方法、用户设备、sudac系统、可读存储介质
CN104507092B (zh) * 2014-12-04 2017-11-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异构网络的干扰抑制方法及系统
CN104507092A (zh) * 2014-12-04 2015-04-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异构网络的干扰抑制方法及系统
WO2018119939A1 (zh) * 2016-12-29 2018-07-05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18119941A1 (zh) * 2016-12-29 2018-07-05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18119942A1 (zh) * 2016-12-29 2018-07-05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18119940A1 (zh) * 2016-12-29 2018-07-05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2105004A (zh) * 2020-09-15 2020-12-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价签网络检测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59214A3 (en) 2012-08-16
JP5897022B2 (ja) 2016-03-30
KR20130090910A (ko) 2013-08-14
WO2012059214A2 (en) 2012-05-10
CN103190104B (zh) 2016-06-29
EP2600550B1 (en) 2014-09-03
EP2600550A1 (en) 2013-06-05
US9894530B2 (en) 2018-02-13
US20130294364A1 (en) 2013-11-07
EP2451104B1 (en) 2017-06-28
EP2451104A1 (en) 2012-05-09
PL2451104T3 (pl) 2018-01-31
JP2013545390A (ja) 201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0104A (zh) 网络节点和方法
US8767645B2 (en) Method of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method of neighb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210593B (zh) 小区间干扰协调自组织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US8797975B2 (en) Scrambling code selection
US20100105395A1 (en) Method for the cell ID selection for femtocell basestation
US2010021647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igning regi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handovers utilizing ancillary cell feedback
WO2014087392A2 (en) A method for managing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US86940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two or more neighboring wireless network devices accessing a plurality of radio resources
JP2011510522A (ja) 移動体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へのアクセス制御方法
WO2009132561A1 (zh) 一种无线网络规划方法和装置
JP5467109B2 (ja) 無線セルラ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移動端末がアクセスできるように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JP5211159B2 (ja) 使用周波数設定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無線基地局
WO2008057658A2 (e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619282B2 (ja) 異種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干渉管理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2070074A (ja) 隣接セル処理装置および隣接セル処理方法
JP2012506659A5 (zh)
Teyeb et al. Physical cell identity assignment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6102076A (zh) 一种用于室内覆盖网络的自适应频率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06105283A (zh) 物理小区id分配
Prieb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s in the area of femtocell
KR20110029727A (ko) 펨토 기지국, 네트워크 컨트롤러 및 그의 주파수 대역 할당 방법
KR20100099605A (ko) Mac 스케쥴링을 이용하여 옥내용 기지국과 옥외용 기지국 간의 간섭을 감소하는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이동통신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