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1615B -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1615B
CN103171615B CN201210551895.9A CN201210551895A CN103171615B CN 103171615 B CN103171615 B CN 103171615B CN 201210551895 A CN201210551895 A CN 201210551895A CN 103171615 B CN103171615 B CN 1031716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omer
bearing
outer ring
housing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518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1615A (zh
Inventor
坂东勇气
小俣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843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13298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073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14707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073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5375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71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16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1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16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42Conversion of rotational into longitudinal movement
    • B62D5/0445Screw drives
    • B62D5/0448Ball nu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7/00Elastic or yielding bearings or bearing support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27/06Elastic or yielding bearings or bearing support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by means of parts of rubber or like materials
    • F16C27/066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9/00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9/02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 F16C19/04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radial load mainly
    • F16C19/06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radial load mainly with a single row or b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9/00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9/02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 F16C19/14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 F16C19/18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two or more rows of balls
    • F16C19/181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two or more rows of balls with angular contact
    • F16C19/183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two or more rows of balls with angular contact with two rows at opposite angles
    • F16C19/184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two or more rows of balls with angular contact with two rows at opposite angles in O-arrang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26/00Articles relating to transporting
    • F16C2326/20Land vehicles
    • F16C2326/24Steering systems, e.g. steering rods or colum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具备:树脂制的环状的弹性体,该弹性体配设于壳体的内周面与轴承的外圈之间,并且将圆筒体支承为相对于壳体能够沿轴向移动,其中,上述轴承对与齿条轴同轴地旋转的圆筒体进行支承;以及保持体,该保持体将圆筒体的轴向上的移动限制在规定范围内,并且对弹性体朝径向内侧的移动进行限制。

Description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与齿条轴同轴地旋转的圆筒体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具备与齿条轴同轴地旋转的圆筒体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齿条轴与由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操作相应地沿其轴向进行往返运动,从而对车辆的转向操作轮的转向角、亦即车辆的行驶方向进行变更。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存在将来自马达的辅助力施加给齿条轴的结构。在此类装置中,齿条轴插通于其内部,并配设有螺纹槽形成于内周的滚珠丝杠螺母,通过马达的驱动而进行旋转。另外,在形成于作为圆筒体的滚珠丝杠螺母的螺纹槽、与形成于齿条槽的外周的螺纹槽之间的滚动路配置有多个滚珠。并且,伴随着马达的驱动的旋转运动经由滚珠丝杠螺母及多个滚珠而被转换成沿齿条轴的轴向的直线运动。
然而,在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在壳体与滚珠丝杠螺母之间配设有轴承,并将滚珠丝杠螺母支承于壳体。WO2008/017541A1提出有如下装置:配设有弹性支承机构,该弹性支承机构将轴承弹性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滚珠丝杠螺母的轴向进行移动(能够进行微动)。实现了通过抑制滚珠丝杠螺母的轴向上的振动而降低打齿音,并且提高开始转动方向盘时的转向操作感。
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在弹性支承机构90中,作为弹性体的环状橡胶体91与作为保持体的环状止挡件92配设成一对而对轴承93进行弹性支承。环状橡胶体91隔着环状止挡件92而被夹持于轴承93的外圈94的端面94a与壳体95的内侧端面95a之间,从而将轴承93的外圈94弹性支承于壳体95。
另外,环状止挡件92呈L字形状,形成为夹持于轴承93的外圈94的端面94a与环状橡胶体91的端面91a之间,并且在壳体95的内周面95b与环状橡胶体91的外周面91b之间延伸。当环状橡胶体91在轴向上未被规定载荷压缩时,环状止挡件92不与壳体95的内侧端面95a抵接,而是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另一方面,当环状橡胶体91在轴向上被规定载荷压缩时,环状止挡件92与壳体95的内侧端面95a抵接,从而能够防止对环状橡胶体91的过度的压缩。
然而,在这样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虽然在环状橡胶体91的外周面91b配设有环状止挡件92,但是例如环状橡胶体91会伴随着环状橡胶体91的压缩等而朝径向内侧滑动,其结果,环状橡胶体91不与压缩相应地进行变形,存在使得驾驶员的转向操纵感受损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动力转向装置,通过适当地配设对与齿条轴同轴地旋转的圆筒体进行支承的弹性体而能够抑制驾驶员的转向操作感的下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其特征在于,在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具备保持体,该保持体将所述圆筒体的轴向上的移动限制在规定范围内,并且对所述弹性体朝径向内侧的移动进行限制。
附图说明
从以下的参照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的说明能够清楚本发明的上述的和进一步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其中,对相同或相似的要素标注相同或相似的标号。
图1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机构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4A是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承机构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4B是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承机构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5是对第四、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机构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8A及图8B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9A及图9B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10A及图10B是对其它实施方式的弹性体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机构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第七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承机构的剖视图。
图15是对现有的弹性支承机构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相应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对将本发明具体化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作为车辆的转向操纵装置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是设置有马达11的齿条平行型的装置,其中,该马达11的旋转轴线P1与作为输出部件的齿条轴12的旋转轴线P2大致平行。在这样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设置有供转向轮13固定的转向轴14。该转向轴14经由齿条齿轮机构15而与齿条轴12连结。并且,利用齿条齿轮机构15而将伴随着转向操作的转向轴14的旋转转换为齿条轴12的往返直线运动。
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轴14通过将柱型轴(column shift)14a、中间轴14b以及小齿轮轴14c连结而成。并且,伴随着该转向轴14的旋转的齿条轴12的往返直线运动经由连结于齿条轴12的两端的转向横拉杆16而向未图示的转向节传递,由此对转向轮17的转向角、亦即车辆的行驶方向进行变更。
另外,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具备供齿条轴12插通的壳体18,在该壳体18安装有马达11。在这样的壳体18内收纳有用于将来自马达11的驱动力朝齿条轴12传递的减速机构20、以及作为转换机构的滚珠丝杠机构21等。
该马达11与齿条轴12的移动相应地进行驱动。也就是说,马达11与转向轴14的旋转相应地进行驱动。因此,马达11在刚开始对方向盘13进行操作之后并不进行驱动,例如当高速行驶时特别是在转向角较小的情况下不进行驱动。
本实施方式的减速机构20具备:固定于马达11而一体地旋转的驱动带轮22;能够以齿条轴12的旋转轴线P2为中心进行旋转的从动带轮24;以及架设装配于两带轮22、24的带23。驱动带轮22基于马达11的驱动而旋转。经由带23而将来自驱动带轮22的旋转向从动带轮24传递。从动带轮24与滚珠丝杠机构21螺合,并利用传递来的旋转而一体地旋转。
此处,参照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机构21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滚珠丝杠机构21具有:构成为能够与从动带轮24一体旋转的套筒状的滚珠丝杠螺母31;以及在以旋转轴线P2为中心的径向上配置于滚珠丝杠螺母31与齿条轴12之间的多个滚珠3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沿着旋转轴线P2的方向简单地表示为“轴向”。
滚珠丝杠螺母31在其内周螺旋刻设有螺纹槽31a。另外,齿条轴12在其外周螺旋刻设有螺纹槽12a。多个滚珠32配置于在形成于齿条轴12的外周的螺纹槽12a、与形成于滚珠丝杠螺母31的内周的螺纹槽31a之间所形成的滚动路。
这样,通过齿条轴12经由滚珠32与滚珠丝杠螺母31螺合而形成滚珠丝杠机构21。也就是说,齿条轴12同轴地插通于滚珠丝杠螺母31内,滚珠丝杠螺母31的旋转作为辅助力而经由多个滚珠32朝齿条轴12传递。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动带轮24及滚珠丝杠螺母31相当于圆筒体。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作为第一螺纹槽的螺纹槽31a的部分相当于第一螺纹部,形成有作为第二螺纹槽的螺纹槽12a的部分相当于第二螺纹部。
另外,滚珠丝杠螺母31经由轴承40而在旋转自如的状态下支承于壳体18。轴承40是包括内圈41、外圈42、以及夹装于内圈41与外圈42之间的球状的滚动体43的球轴承。
轴承40的内圈41在其内周面41a与滚珠丝杠螺母31抵接。另外,轴承40的内圈41在轴向上的一端面41b与从动带轮24抵接,另一方面,在另一端面41c与螺母33抵接。螺母33与滚珠丝杠螺母31的外周螺合。这样,轴承40的内圈41在其内周面41a将滚珠丝杠螺母31支承为能够旋转。
另外,轴承40的外圈42在其外周面42a与壳体18的内周面18a抵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8的内周面18a以与外圈42的外周面42a对置的方式形成有槽部18b,在该槽部18b配设有O型环O1、O2。这样,O型环O1、O2被夹持于壳体18的槽部18b与外圈42的外周面42a之间。
另外,轴承40的外圈42分别在轴向上的两端面42b、42c与弹性支承机构50抵接。该弹性支承机构50构成为包括树脂制的环状的保持体51、以及橡胶制的环状的弹性体52,将轴承40的外圈42弹性地支承为在轴向上能够进行位移。此外,轴承40的外圈42隔着滚动体43而与轴承40的内圈41设置为一体,轴承40的内圈41一体地固定于滚珠丝杠螺母31。也就是说,弹性支承机构50经由轴承40而将滚珠丝杠螺母31、从动带轮24支承为能够在轴向上进行位移。
另外,在轴承40的外圈42的端面42b侧,在弹性支承机构50的弹性体52与壳体18之间配设有环状的被夹持部件36。该被夹持部件36配设成从轴向与弹性体52的整周抵接,并与弹性体52的端面的整周对置。在壳体18的内周面18a形成有供带23插通使用的未图示的开口。形成于壳体18的开口配设成与弹性体52对置,通过将被夹持部件36夹持于该壳体18与弹性体52之间而能够在轴向上均匀地保持弹性体5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被夹持部件36也相当于技术方案中的壳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夹持部件36、保持体51形成为大于滚珠丝杠螺母31、从动带轮24的外径的内径。因此,即使在将滚珠丝杠螺母31、从动带轮24组装入壳体18以后,也能够容易地将被夹持部件36、保持体51以及弹性体52组装入上述壳体18。
此处,以下参照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承机构50进行说明。此外,与轴承40的外圈42的端面42c抵接的弹性支承机构50,同与端面42b抵接的弹性支承机构50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因此,主要对与轴承40的外圈42的端面42c抵接的弹性支承机构50进行说明,并省略对与端面42b抵接的弹性支承机构50的说明。
保持体51形成为略微小于壳体18的内径的外径。因此,如图3所示,保持体51的外周面51a配设成沿着壳体18的内周面18a而与该内周面18a抵接。
另外,在保持体51形成有在轴承40的外圈42侧具有抵接面51b的环状的被夹持部51c。该抵接面51b形成为与轴承40的外圈42的端面42c相同的平面形状。因此,抵接面51b与轴承40的外圈42的端面42c抵接,并保持轴承40的外圈42。这样,被夹持部51c被轴承40的外圈42与弹性体52夹持。
在保持体51形成有从被夹持部51c朝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c侧延伸的环状(圆筒形状)的限制部51d。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限制部51d形成于保持体51的整周。该限制部51d在其外周面51e与弹性体52的内周面52c抵接。这样,限制部51d因配设于弹性体52的径向的内侧而对弹性体52朝径向内侧的移动进行限制。
台阶部18d在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c形成为环状。该台阶部18d以与轴承40的外圈42的端面42c对置的方式形成于整周。另外,内侧端面18c构成为包括第一内侧端面18e与第二内侧端面18f。
对于第二内侧端面18f而言,其与弹性体52所抵接的第一内侧端面18e平行,并且,形成为比第一内侧端面18e更靠径向的内侧、且远离轴承40的外圈42。台阶部18d的内周面18g沿轴向形成,与保持体51的限制部51d的外周面51e抵接。
这样,由壳体18的内周面18a及第一内侧端面18e、被夹持部51c以及限制部51d包围的空间成为收纳弹性体52的收纳部53。该收纳部53设置于保持体51的径向外侧,不与弹性体52的径向内侧连通。因此,弹性体52不会从任何位置朝径向内侧移动。
在壳体18的内周面18a以与弹性体52对置的方式形成有呈凹形状的避让部18h,在该避让部18h与弹性体52的外周面52d之间形成有间隙55。形成该避让部18h的目的在于,当弹性体52在轴向上被压缩时,使该弹性体52以朝间隙55避让的方式进行变形。避让部18h形成于壳体18的内周面18a的整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避让部18h以在该轴承40的外圈42侧相对于径向倾斜的方式形成有倒角部18m。通过以该方式形成倒角部18m,易于使弹性体52以朝避让部18h的间隙55避让的方式进行变形,还易于此后使变形后的弹性体52进行变形以返回到收纳部53。另一方面,在避让部18h的壳体18的第一内侧端面18e侧不形成倒角部。通过以该方式有效地利用空间,能够确保避让部18h的间隙54的容量。
另外,在弹性体52收纳于收纳部53的状态下,当弹性体52在轴向上并未被规定载荷压缩时,弹性体52的一端面52a与保持体51的被夹持部51c抵接,弹性体52的另一端面52b与第一内侧端面18e抵接。并且,在保持体51的限制部51d的端面51f与台阶部18d的第二内侧端面18f之间形成有间隙54。
另一方面,在弹性体52收纳于收纳部53的状态下,当弹性体52在轴向上被规定载荷压缩时,弹性体52以朝避让部18h避让的方式朝径向外侧变形。另外,保持体51以下述方式沿轴向移动:与壳体18的内周面18a在被夹持部51c的外周面51a滑动接触,并且与台阶部18d的内周面18g在限制部51d的外周面51e滑动接触。并且,保持体51在其限制部51d的端面51f而与台阶部18d的第二内侧端面18f抵接,从而并未形成间隙54。这样,限制部51d通过在其端面51f与第二内侧端面18f抵接而能够将轴承40的外圈42的轴向上的移动限制在规定范围内,并且能够抑制对弹性体52过度的压缩。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限制部51d的端面51f到与其抵接的第二内侧端面18f的距离d1,形成为比从保持体51的被夹持部51c的外周面51a开始到避让部18h的倒角部18m为止的距离d2稍短。也就是说,即使保持体51沿轴向移动,被夹持部51c的外周面51a也会因限制部51d的端面51f与第二内侧端面18f抵接而无法到达避让部18h。
另外,限制部51d的外周面51e与台阶部18d的内周面18g抵接,从而在与台阶部18d的内周面18g之间并未形成间隙。另外,限制部51d的端面51f配置成比第一内侧端面18e更靠第二内侧端面18f侧。因此,即使在保持体51沿轴向移动而使得弹性体52在轴向上被压缩的情况下,弹性体52也会以被壳体18的第一内侧端面18e、轴承40的外圈42的端面42c、保持体51的限制部51d的外周面51e包围的方式而被保持。因此,弹性体52不会被夹入限制部51d的外周面51e与台阶部18d的内周面18g之间、限制部51d的端面51f与第一内侧端面18e之间。
弹性体52是具有弹性的部件,且是用于使轴承40的外圈42能够沿轴向进行位移的部件。弹性体52在一端面52a与被夹持部51c抵接,另一方面,在另一端面52b与第一内侧端面18e抵接,由此而被夹持于夹持部51c与第一内侧端面18e之间。
另外,弹性体52在其内周面52c与保持体51的限制部51d的外周面51e抵接,由此其朝径向内侧的变形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弹性体52在其外周面52d侧形成有避让部18h,因此当在轴向上被压缩时,会以朝避让部18h避让的方式进行变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并未利用粘结剂将保持体51与弹性体52粘接,保持体51与弹性体52被配设成一体。
(实施方式的作用)
此处,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在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中,在马达11固定有驱动带轮22。在各带轮22、24架设装配有带23。从动带轮24与滚珠丝杠螺母31螺合。通过轴承40的内圈41的内周面41a而将滚珠丝杠螺母31支承于壳体18。
轴承40的内圈41配设成在其一端面41b与从动带轮24抵接,在另一端面41c与螺母33抵接,从而能够与滚珠丝杠螺母31以及从动带轮24一起进行旋转。对于轴承40的外圈42而言,其外周面42a与壳体18的内周面18a抵接,并且在其两端面42b、42c被弹性支承机构50弹性地支承。
在弹性支承机构50中,弹性体52被收纳于由保持体51与壳体18形成的收纳部53。具体而言,弹性体52的一端面52a与保持体51的被夹持部51c抵接。弹性体52的另一端面52b与第一内侧端面18e抵接。弹性体52的内周面52c与限制部51d的外周面51e抵接。弹性体52在其外周面52d与避让部18h对置,并在其间形成有间隙55。保持体51的外周面51a与壳体18的内周面18a抵接。另外,限制部51d的外周面51e与台阶部18d的内周面18g抵接。
这样,弹性体52经由保持体51而对轴承40的外圈42的端面42b、42c进行弹性支承。此外,当弹性体52未在轴向上被规定载荷压缩时,限制部51d的端面51f不与第二内侧端面18f抵接。
当由驾驶员对方向盘13进行操作时,其旋转运动经由转向轴14而朝齿条齿轮机构15传递,从而使齿条轴12进行往返直线运动。
在以该方式刚开始对方向盘13进行操作不久后的所谓转动开始的时刻,马达11不进行驱动。因此,在并未施加齿条轴12的辅助力的状态下,通过由驾驶员对方向盘13的操作而使齿条轴12进行往返直线运动。
并且,在齿条轴12进行往返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在其与多个滚珠32之间产生摩擦,其中,该多个滚珠32配置于在齿条轴12的外周所形成的螺纹槽12a。并且,伴随与此,分别在多个滚珠32与滚珠丝杠螺母31之间、滚珠丝杠螺母31与轴承40之间、轴承40与弹性支承机构50之间产生摩擦。
齿条轴12进行往返直线运动时的沿轴向的力从轴承40的外圈42朝弹性支承机构50传递。在弹性支承机构50中,进行往返直线运动的沿轴向的力经由与轴承40的外圈42抵接的保持体51而朝弹性体52传递。并且,与壳体18的第一内侧端面18e抵接的弹性体52因在轴向上被压缩而进行变形,使得保持体51沿轴向移动。
保持体51以该方式沿轴向进行移动,由此主要使得轴承40、滚珠丝杠螺母31以及多个滚珠32沿齿条轴12进行往返直线运动的轴向进行移动。因此,在方向盘13的转动开始的时刻,通过减小与齿条轴12的往返直线运动对应的摩擦力而能够提高驾驶员的转向操纵感,并且能够抑制打齿音。
另外,对于弹性体52而言,即使在轴向上被压缩的情况下,由于在径向内侧与限制部51d的外周面51e抵接,因此能够抑制弹性体52朝径向内侧脱落。
另外,对于弹性体52而言,即使在轴向上被压缩的情况下,也能够以朝形成于径向外侧的避让部18h的间隙55避让的方式进行变形。特别地,由于在避让部18h形成有倒角部18m,因此能够使弹性体52顺畅地进行变形。
另外,保持体51在其外周面51a与壳体18的内周面18a抵接,在限制部51d的外周面51e与台阶部18d的内周面18g抵接。因此,保持体51能够沿壳体18的内周面18a、台阶部18d的内周面18g(轴向)顺畅地进行移动。
另外,保持体51在其限制部51d的外周面51e与台阶部18d的内周面18g抵接,从而在其间不存在间隙。因此,对于保持体51而言,即使在沿轴向进行移动的情况下,也不会在与壳体18之间夹入弹性体52。
另外,对于保持体51的限制部51d的端面51f而言,当弹性体52在轴向上未被规定载荷压缩时,不与第二内侧端面18f抵接,而当弹性体52在轴向上被规定载荷压缩时,与第二内侧端面18f抵接。因此,保持体51会限制轴承40、滚珠丝杠螺母31、从动带轮24等在轴向上的移动。由此,防止对弹性体52施加较大的载荷。
这样,若马达11进行旋转,则驱动带轮22进行旋转,进而借助带23而使得从动带轮24进行旋转。若从动带轮24进行旋转,则滚珠丝杠螺母31进行旋转,经由多个滚珠32而对齿条轴12的往返直线运动施加辅助力。
(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以上详述,本实施方式具有如下效果。
(1)弹性体52经由轴承40而将与齿条轴12同轴旋转的滚珠丝杠螺母31以及从动带轮24(圆筒体)支承为能够沿轴向移动。保持体51将轴承40、滚珠丝杠螺母31以及从动带轮24的沿轴向的移动限制在规定范围内,并且,对弹性体52的朝径向内侧的移动进行限制以使弹性体52不朝径向内侧脱落。因此,通过适当地配置弹性体52而能够抑制驾驶员的转向操纵感的下降。
(2)配设于弹性体52的径向内侧、且对弹性体52朝径向内侧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部51d的外周面51e,通过与台阶部18d的内周面18g滑动接触而使保持体51沿轴向移动。因此,能够防止弹性体52夹入到保持体51与壳体18的第一内侧端面18e之间。由此,通过适当地配置弹性体52而能够抑制驾驶员的转向操纵感的下降。
(3)形成有与弹性体52对置的凹形状的避让部18h。因此,能够使弹性体52顺畅地朝避让部18h避让。特别地,在避让部18h的轴承40的外圈42侧形成有倒角部18m。因此,以朝避让部18h避让的方式进行变形后的弹性体52易于返回到原来被配置的收纳部53。
(4)保持体51具有配设于轴承40的外圈42与弹性体52之间的环状的被夹持部51c,限制部51d形成为从被夹持部51c沿轴向延伸的圆筒形状。因此,保持体51能够利用被夹持部51c与限制部51d而容易地保持环状的弹性体52,并能够容易地将弹性体52与保持体51组装于壳体18。
(5)通过使限制弹性体52朝径向内侧移动的功能、以及限制保持体51朝轴向移动的功能一体地集中于保持体51的限制部51d,能够在配设保持体51、弹性体52的同时有效地使用空间。
(6)保持体51被组装成,其外周面51a与壳体18的内周面18a抵接,并且限制部51d的外周面51e与台阶部18d的内周面18g抵接,由此能够实现保持体51的稳定化。并且,保持体51易于沿轴向移动,从而能够使滚珠丝杠螺母31以及从动带轮24、轴承40顺畅地沿轴向进行移动。
(7)保持体51的内径大于滚珠丝杠螺母31、从动带轮24的外径。因此,即使在将滚珠丝杠螺母31、从动带轮24组装入壳体18以后,也能够容易地组装保持体51、弹性体52。
(8)构成为并未利用粘结剂将弹性体52与保持体51粘接,不会使弹性体52朝径向内侧脱落。因此。能够防止由粘结剂引起的弹性体的硬化。另外,能够省略进行粘接的工序,从而能够相对地减少组装时的工序数。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以下对将本发明具体化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中,针对与已经说明过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将其重复的说明省略或简化。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并非保持体51与弹性体52相互卡合的结构。与此相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4A所示,可以在弹性支承机构60中形成与保持体51和弹性体52之间相互卡合的卡合部。此外,主要对与轴承40的外圈42的端面42c抵接的弹性支承机构60进行说明,省略对与具有相同形状的端面42b抵接的弹性支承机构60的说明。
具体而言,遍及保持体61的限制部61d的外周面61e的整周地形成有凹部61g。并且,遍及在弹性体62的内周面62c的整周地形成有凸部62e。弹性体62的凸部62e与保持体61的凹部61g卡合,从而能够使保持体61与弹性体62构成为一体。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弹性体62相对于保持体61的定位,并且能够在使保持体61与弹性体62形成为一体以后再将其组装于壳体18,从而能够容易且更加可靠地进行组装。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以下对将本发明具体化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配设于弹性体52的径向内侧的保持体51的限制部51d对沿轴向的移动进行限制。与此相对,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4B所示,在弹性支承机构63中,配设于弹性体52的径向外侧的部件对沿轴向的移动进行限制。此外,主要对与轴承40的外圈42的端面42c抵接的弹性支承机构63进行说明,并省略对与具有相同形状的端面42b抵接的弹性支承机构63的说明。
具体而言,在保持体64中,第一限制部64d在径向内侧与被夹持部64c形成为一体,第二限制部64h在径向外侧与被夹持部64c形成于一体。这些限制部64d、64h遍及保持体64的整周地形成。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限制部51d相同,第一限制部64d对弹性体52朝径向内侧的移动进行限制。
在第二限制部64h的端面64m与第一内侧端面18e之间、第一限制部64d的端面64f与第二内侧端面18f之间分别形成有间隙65、66。另外,第二限制部64h的端面64m与第一内侧端面18e之间的距离d4构成为小于第一限制部64d的端面64f与第二内侧端面18f之间的距离d3。因此,在保持体64中,第二限制部64h对弹性体52沿轴向的移动进行限制。
另外,在第一限制部64d以与弹性体52对置的方式形成有凹形状的避让部64j,在第二限制部64h以与弹性体52对置的方式形成有凹形状的避让部64k。另外,这些避让部64j、64k并非形成于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c侧,而是形成于轴承40的外圈42侧。由此,弹性体52在轴向上被压缩的情况下以朝间隙67、68等避让的方式进行变形。
由此,能够使弹性体52顺畅地朝径向内侧的避让部64j以及径向内侧的外侧的避让部64k避让。另外,由于易于使弹性体52朝轴承40侧避让,因此能够使其难以朝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c侧避让,从而能够抑制弹性体52被夹入于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c与第二限制部64h的端面64m之间。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如下其它实施方式(其它例)进行具体化。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将保持体51的限制部51d形成于保持体51的整周,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至少不形成于整周,而是形成于其局部。另外,可以仅与整周上的一部分连续设置,也可以形成为隔开规定间隔。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可以在保持体61形成凸部,在弹性体62形成凹部。另外,可以形成与保持体61的被夹持部61c以及弹性体62的一端面62a相互卡合的卡合部。另外,这些凸部以及凹部可以不形成于保持体61、弹性体的整周,而是形成于整周中的局部。另外,可以仅与整周的一部分连续设置,也可以形成为隔开规定间隔。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限制部64d、第二限制部64h、避让部64j、64k中的至少任意部位可以不形成于保持体64的整周,而是形成于整周中的局部。另外,可以仅与整周的一部分连续设置,也可以形成为隔开规定间隔。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保持体51的被夹持部51c形成于保持体51的整周,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至少可以不形成于整周,而是形成于其局部。另外,可以仅与整周的一部分连续设置,也可以形成为隔开规定间隔。另外,保持体51本身也可以不是环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并未利用粘结剂等将保持体51与弹性体52粘接,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粘结剂等将保持体51与弹性体52粘接。这样,即使在使用粘结剂的情况下,虽然有可能伴随着长年的变化变化而导致保持体与弹性体的粘接剥离,但是通过以上述实施方式构成,即使在粘接剥离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弹性体的脱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滚珠丝杠螺母31的内周的整个区域形成有螺纹槽31a,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在滚珠丝杠螺母31的内周的局部区域形成螺纹槽。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齿条轴12的外周的局部区域形成有螺纹槽12a,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齿条轴12的外周的整个区域形成螺纹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减速机构20而具备架设装配于两带轮22、24的带23,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不具备带。在该情况下,可以设置中间带轮来取代带2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齿条同轴型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采用本发明。具体而言,在齿条同轴型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如图5所示,配设有通过马达70(定子27)的驱动而旋转的马达轴(转子)26,该马达轴26的旋转轴线配设成与齿条轴12的旋转轴线P同轴。另外,马达轴26与滚珠丝杠螺母31的外周螺合。由此,马达70的旋转经由马达轴26而朝滚珠丝杠螺母31传递。此外,在该情况下,滚珠丝杠螺母31以及马达轴26相当于圆筒体。另外,可以利用轴承将滚珠丝杠螺母31本身轴支承为能够滑动,也可以利用轴承将马达轴72本身轴支承为能够滑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c与轴承40的外圈42的端面42c之间配设有弹性体52,但是并不局限于此,除了壳体18以外,例如也可以在与轴承40的外圈42的端面42c、壳体18配设成一体的部件之间配设弹性体52。也就是说,用于将弹性体保持于轴承的外圈的端面的部件、齿条同轴型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中心螺母这样的部件也包含在技术方案中的壳体之内。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轴承40也可以是采用滚柱作为滚动体的滚柱轴承。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5~图8对将本发明具体化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作为车辆的转向操纵装置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是齿条同轴型的装置,将马达70设置成因马达70的驱动而旋转的马达轴26的旋转轴线P与作为输出部件的齿条轴12的旋转轴线P同轴。在这样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设置有供方向盘13固定的转向轴14。该转向轴14经由齿条齿轮机构15而与齿条轴12连结。并且,通过齿条齿轮机构15将伴随着转向操作的转向轴14的旋转转换成齿条轴12的往返直线运动。
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轴14通过将柱型轴14a、中间轴14b以及小齿轮轴14c连结而成。并且,伴随着该转向轴14的旋转的齿条轴12的往返直线运动经由连结于齿条轴12的两端的转向横拉杆16而向未图示的转向节传递,由此对转向轮17的转向角、亦即车辆的行驶方向进行变更。
另外,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具备供齿条轴12插入的壳体18,在该壳体18安装有马达70。在这样的壳体18内收纳有用于将来自配置在壳体18内的马达70的驱动力朝齿条轴12传递的作为转换机构的滚珠丝杠机构21等。马达轴26在其一端部与滚珠丝杠机构21螺合,通过传递来的旋转而与该滚珠丝杠机构21一体地旋转。
该马达70与齿条轴12的移动相应地进行驱动。也就是说,马达70与转向轴14的旋转相应地进行驱动。因此,马达70在刚开始对方向盘13进行操作不久时并不进行驱动,例如特别是当高速行驶时在转向角较小的情况不进行驱动。
此处,参照图6对本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机构21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滚珠丝杠机构21具有:构成为能够与马达轴26一体旋转的套筒状的滚珠丝杠螺母31;以及在以旋转轴线P为中心的径向上配置于滚珠丝杠螺母31与齿条轴12之间的多个滚珠32(图6中仅示出一个滚珠3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沿着旋转轴线P的方向简单地表示为“轴向”。
滚珠丝杠螺母31在其内周螺旋刻设有螺纹槽31a。另外,齿条轴12在其外周螺旋刻设有螺纹槽12a。多个滚珠32配置于在形成于齿条轴12的外周的螺纹槽12a、与形成于滚珠丝杠螺母31的内周的螺纹槽31a之间所形成的滚动路。
这样,通过齿条轴12插通于滚珠丝杠螺母31内、且经由滚珠32与滚珠丝杠螺母31螺合而形成滚珠丝杠机构21。也就是说,齿条轴12同轴地插通于滚珠丝杠螺母31内,滚珠丝杠螺母31的旋转作为辅助力而经由多个滚珠32朝齿条轴12传递。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轴26及滚珠丝杠螺母31相当于圆筒体。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作为第一螺纹槽的螺纹槽31a的部分相当于第一螺纹部,形成有作为第二螺纹槽的螺纹槽12a的部分相当于第二螺纹部。
另外,滚珠丝杠螺母31经由轴承40而在旋转自如的状态下支承于壳体18。轴承40是包括内圈41、外圈42、以及夹装于内圈41与外圈42之间的球状的滚动体43的球轴承。
轴承40的内圈41在其内周面41a与滚珠丝杠螺母31抵接。另外,轴承40的内圈41在轴向上的一端面41b与形成于滚珠丝杠螺母31的台阶部31b抵接,另一方面,在另一端面41c与螺母33抵接。螺母33与滚珠丝杠螺母31的外周螺合。这样,轴承40的内圈41在其内周面41a将滚珠丝杠螺母31支承为能够旋转。
另外,轴承40的外圈42在其外周面42a与壳体18的内周面18a抵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8的内周面18a以与外圈42的外周面42a对置的方式形成有槽部18b,在该槽部18b配设有O型环O1。这样,O型环O1被夹持于壳体18的槽部18b与外圈42的外周面42a之间。
另外,轴承40的外圈42分别在轴向上的两端面42b、42c与弹性支承机构150抵接。该弹性支承机构150构成为包括橡胶制的环状的弹性体152,将轴承40的外圈42弹性地支承为在轴向上能够进行位移。弹性支承机构50经由轴承40而将滚珠丝杠螺母31、马达轴26支承为能够沿轴向进行位移。
另外,以下参照图7对本实施方式的马达轴26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马达轴26在与螺合于滚珠丝杠螺母31(参照图6)的部位相反侧的敞开端26a附近,经由轴承45而在壳体18被支承为旋转自如。轴承45是包括内圈46、外圈47、以及夹装于内圈46与外圈47之间的球状的滚动体48的多列球轴承。
轴承45的内圈46在其内周面46a与马达轴26抵接。另外,轴承45的内圈46在轴向上的一端面46b与螺母34抵接,另一方面,在另一端面46c与形成于马达轴26的台阶部26b抵接。螺母34与马达轴26的外周螺合。这样,轴承45的内圈46在其内周面46a将马达轴26支承为能够旋转。
另外,轴承45的外圈47在其外周面47a与壳体18的内周面18a抵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8的内周面18a以与外圈47的外周面47a对置的方式形成有槽部18k,在该槽部18k配设有O型环O2、O3。这样,O型环O2、O3被夹持于壳体18的槽部18k与外圈47的外周面47a之间。
另外,轴承45的外圈47分别在轴向上的两端面47b、47c与弹性支承机构150抵接。此外,在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与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之间夹持有弹性支承机构150,在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c与螺旋刻设于壳体18的内表面的中央螺母35之间夹持有弹性支承机构150。另外,由于弹性支承机构150是与对轴承40进行弹性支承的部件相同的机构,因此省略其说明。此外,轴承45的外圈47隔着滚动体48而与轴承45的内圈46设置为一体,轴承45的内圈46一体地固定于马达轴26。也就是说,弹性支承机构150经由轴承45而将马达轴26支承为能够在轴向上进行位移。
此处,参照图8对本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承机构150进行说明。此外,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抵接的弹性支承机构150,同与端面47c的弹性支承机构150具有相同形状,还与轴承40的外圈42的弹性支承机构150具有相同结构。因此,主要对抵接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的弹性支承机构150进行说明,省略对抵接于端面47c的弹性支承机构150、轴承40的外圈42的弹性支承机构150的说明。
如图8A所示,台阶部18d在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形成为环状。该台阶部18d以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对置的方式形成于整周。另外,内侧端面18e构成为包括第一内侧端面18f与第二内侧端面18m。
在台阶部18d中,第二内侧端面18m与第一内侧端面18f平行,并且,形成为比第一内侧端面18f更靠径向外侧、且靠近轴承45的外圈47。台阶部18d的内周面18g与弹性体52的外周面52b抵接。
另外,弹性体52在其一端面52c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抵接,在另一端面52d与第一内侧端面18f抵接,在该状态下,间隙153形成于第二内侧端面18m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之间。
弹性支承机构150的弹性体152是具有弹性的部件,且是用于使轴承45的外圈47能够沿轴向进行位移的部件。弹性体152形成为比壳体18的台阶部18d的内周面18g的内径略小的外径,并以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的整周对置的方式配设。
另外,如图8B所示,轴承45的外圈47能够在轴向上朝第一内侧端面18f移动直至其端面47b与第二内侧端面18m抵接为止。换言之,通过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与第二内侧端面18m抵接而对轴承45、马达轴26的沿轴向的移动进行限制。
另外,如图8A所示,凹部52e在弹性体152的内周面52a形成为环状,从而形成有间隙49。该凹部52e是径向上的截面为矩形状的槽,并形成于弹性体152的内周面52a的整周。形成该凹部52e的目的在于,当弹性体152在轴向上被压缩时,使得弹性体152难以朝径向内侧变形,并且主要使弹性体152的腿部52f朝间隙49避让而能够使弹性体152变形。
另一方面,弹性体152在外周面52b形成有倒角部52g。该倒角部52g在外周面52b的两端部形成为环状,并形成于弹性体152的外周面52b的整周。形成该倒角部52g的目的在于,当弹性体152在轴向上被压缩时,易于使弹性体152的腿部52f以朝间隙49避让的方式进行变形。
另外,在弹性体152中,形成的凹部52e的宽度大于形成的倒角部52g的宽度。也就是说,对弹性体152而言,靠近内周面52a(内周缘)的内周部52h形成为,其厚度比靠近外周面52b(外周缘)的外周部52m的厚度薄,且其刚性低于该外周部52m的刚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并未利用粘结剂将弹性体152粘接于壳体18、轴承45的外圈47。
(实施方式的作用)
此处,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在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中,马达70的马达轴26与滚珠丝杠螺母31螺合。通过轴承40的内圈41的内周面41a将滚珠丝杠螺母31支承于壳体18。
轴承40的内圈41配设成,在其一端面41b与形成于滚珠丝杠螺母31的台阶部31b抵接,在另一端面41c与螺母33抵接,由此能够与滚珠丝杠螺母31以及马达轴26共同旋转。对于轴承40的外圈42而言,其外周面42a与壳体18的内周面18a抵接,并且在其两端面42b、42c被弹性支承机构150弹性支承。
另外,通过轴承45的内圈46的内周面46a而将马达轴26支承于壳体18。另外,轴承45的内圈46配设成,在其一端面46b与螺母34抵接,在另一端面41c与形成于马达轴26的台阶部26b抵接,由此能够与马达轴26共同旋转。对于轴承45的外圈47而言,其外周面47a与壳体18的内周面18a抵接,并且在其两端面47b、47c被弹性支承机构150弹性支承。
以对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进行弹性支承的弹性支承机构150为代表进行说明,弹性支承机构150的弹性体152在其一端面52c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抵接,在另一端面52d与第一内侧端面18f抵接。轴承45的外圈47在其端面47b不与第二内侧端面18m抵接,被弹性体152从轴向进行弹性支承。
若由驾驶员对方向盘13进行操作,则其旋转运动经由转向轴14而朝齿条齿轮机构15传递,进而使齿条轴12进行往返直线运动。
在以该方式刚开始对方向盘13进行操作不久后的所谓的转动开始时刻,马达70并不进行驱动。因此,在并未施加齿条轴12的辅助力的状态下,通过由驾驶员对方向盘13的操作而使齿条轴12进行往返直线运动。
并且,在齿条轴12进行往返直线运动的情况下,会在与配置于在齿条轴12的外周所形成的螺纹槽12a的多个滚珠32之间产生摩擦。并且,伴随与此,分别在多个滚珠32与滚珠丝杠螺母31之间、滚珠丝杠螺母31与轴承40之间、轴承40与弹性支承机构150之间分别产生摩擦。另外,在滚珠丝杠螺母31与马达轴26之间、马达轴26与轴承45之间、轴承45与弹性支承机构150之间也产生摩擦。
以对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进行弹性支承的弹性支承机构150为代表进行说明,齿条轴12进行往返直线运动的轴向上的力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朝弹性支承机构150的弹性体152传递。并且,抵接于第一内侧端面18f的弹性体152因在轴向上被压缩而产生变形,使得轴承45的外圈47沿轴向移动。
轴承45的外圈47以该方式沿轴向移动,从而主要使得轴承45的内圈46、马达轴26在齿条轴12进行往返直线运动的轴向上移动。因此,在方向盘13的转动开始时刻,通过减少与齿条轴12的往返直线运动对应的摩擦力而提高驾驶员的转向操纵感,并且能够抑制打齿音。
另外,由于弹性体52在其内周面52a形成有凹部52e,且内周部52h的刚性低于外周部54m的刚性,因此即使该弹性体52在轴向上被压缩,也能够抑制弹性体152朝径向内侧脱落。进而,由于弹性体152形成有凹部52e,因此即使在该弹性体152在轴向上被压缩,也能够容易地使弹性体152的腿部52f朝其凹部52e的间隙49等避让而进行变形。另外,弹性体152在其外周面52b的端部形成有倒角部52g。因此,弹性体152的腿部52f易于朝凹部52e的间隙49等避让,弹性体152易于产生变形。
另外,对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而言,当弹性体152在轴向上未被规定载荷压缩时,其与第二内侧端面18m不抵接,当弹性体152在轴向上被规定载荷压缩时,其与第二内侧端面18m抵接。因此,轴承45的外圈47对轴承45本身、马达轴26等的相对于轴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由此,防止对弹性体152施加较大的载荷。
这样,若开始进行齿条轴12的往返直线运动,则马达轴26因马达70的驱动而沿辅助齿条轴12的往返直线运动的方向进行旋转。若马达轴26旋转,则滚珠丝杠螺母31进行旋转,从而经由多个滚珠32而将辅助力施加给齿条轴12的往返直线运动。
(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以上详述,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效果。
(1)弹性体152经由轴承40、45而将与齿条轴12同轴地旋转的滚珠丝杠螺母31、马达轴26(圆筒体)弹性地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沿着旋转轴线P的方向)移动。另外,弹性体152形成为内周部52h的壁厚小于外周部52m的壁厚。因此,通过使弹性体152的内周部52h的刚性低于外周部52m而使弹性体152的刚性产生差异,由此使得弹性体152难以朝径向内侧移动,通过适当地配置弹性体152而能够抑制驾驶员的转向操纵感的下降。
(2)在弹性体152的内周面52a形成有凹部52e。因此,能够使弹性体52的腿部52f顺畅地朝凹部52e的间隙49避让,从而能够使弹性体52顺畅地变形。
(3)在弹性体152的外周面52b的两端部形成有倒角部52g。因此,能够使弹性体152的腿部52f朝凹部52e的间隙49避让,从而能够使弹性体52易于变形。
(4)弹性体52形成为内周部52h的壁厚小于外周部52m的壁厚,构成为并不利用粘结剂将弹性体52粘接于轴承45的外圈47、第一内侧端面18f,使得弹性体52不会朝径向内侧脱落。因此。能够防止由粘结剂引起的弹性体的硬化。另外,能够省略进行粘接的工序,从而能够相对地减少组装时的工序数。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以下对使本发明具体化后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对与已经说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等,并将其重复的说明省略或简化。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弹性体152的内周面52a形成凹部52e而形成为弹性体152的内周部52h的壁厚小于外周部52m的壁厚。与此相对,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通过在弹性支承机构160的弹性体154的内周54a形成凸部54e而形成为弹性体154的内周部54h的壁厚小于外周部54m的壁厚。
具体而言,如图9A所示,弹性体154在其内周54a形成有凸部54e。该凸部54e的径向的截面呈圆弧形状。另外,在弹性体154的外周面54b并未形成凹凸。因此,弹性体154的内周部54h的刚性低于外周部54m的刚性,因在轴向上被压缩而像图9B所示那样地进行变形,并且抑制了弹性体154朝径向内侧脱落。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具体化为以下这样的其它实施方式(其它例)。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为了减薄弹性体152的内周部52h的壁厚,以面对内周面52a的方式形成了凹部52e。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10A所示,可以使用如下弹性体55,该弹性体55的中空形状的中空部55b以不面对内周面55a的方式形成于内周部55h,内周部55h形成为壁厚小于外周部55m的壁厚。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弹性体154的内周部54h形成为薄壁,在内周54a形成有径向上的截面呈圆弧形状的凸部54e。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如图10B所示,也可以使用如下弹性体56,该弹性体56的径向上的截面呈梯形形状的凸部56e形成于内周面56a,且形成为内周部56h的壁厚小于外周部56m的壁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弹性体52、54的凹部52e、凸部54e形成于弹性体52的内周面52a、内周54a的整周,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形成于整周,而是形成于其局部。另外,可以仅与整周的一部分连续设置,还可以形成为隔开规定间隔。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配设于弹性体152、154的径向的外侧的第二内侧端面18h来限制沿轴向的移动,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通过设置于弹性体152、154的径向的内侧的壳体的内侧端面进行限制,也可以利用双方来进行限制。另外,并不局限于该情况,也可以构成为对弹性体152、154的朝径向内侧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部件(例如,壳体)抵接于弹性体152、154的径向的内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第一内侧端面18f)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之间配设有弹性体152,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除了壳体18以外,还可以在中央螺母35的内侧端面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之间配设弹性体152。该中央螺母35螺合装配于壳体18的内周面、内侧端面,并配设成与壳体18一体。也就是说,中央螺母这样的部件也包含在技术方案中的壳体之内。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并未利用粘结剂等而粘接于弹性体52,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弹性体52也可以通过粘结剂等而粘接于壳体18、轴承45等。这样,即使在使用粘结剂的情况下,虽然有可能伴随着长年的变化变化而导致保持体与弹性体的粘接剥离,但是通过以上述实施方式构成,即使在粘接剥离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弹性体的脱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滚珠丝杠螺母31的内周的整个区域形成有螺纹槽31a,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滚珠丝杠螺母31的内周的局部区域形成螺纹槽。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齿条轴12的外周的局部区域形成螺纹槽12a,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齿条轴12的外周的整个区域形成螺纹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与马达轴26螺合的滚珠丝杠螺母31的附近的轴承40、马达轴26的敞开端26a的附近的轴承45应用了本发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优选地,只要是配设马达轴26的中央部附近的轴承等其它轴承便应用本发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利用轴承40将滚珠丝杠螺母31本身轴支承为能够滑动,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轴承将马达轴26轴支承为能够滑动,从而间接地对滚珠丝杠螺母31进行轴支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齿条平行型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具体而言,在齿条平行型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如图1所示,配设成马达11的旋转轴线P1与齿条轴12的旋转轴线P2平行。另外,固定有作为减速机构20的驱动带轮22。带23与固定于滚珠丝杠螺母31的从动带轮24一起架设装配于该驱动带轮22。由此,利用马达70的驱动而将旋转朝驱动带轮22、带23、从动带轮24、滚珠丝杠螺母31传递。此外,在该情况下,滚珠丝杠螺母31以及从动带轮24相当于圆筒体。此外,可以设置中间带轮以取代带2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轴承40也可以是采用滚柱作为滚动体的滚柱轴承。
(第六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1~图13对将本发明具体化后的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由于作为车辆的转向操纵装置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具有与已经说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说明(参照图5)。
此处,以下参照图11对本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机构21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滚珠丝杠机构21具有:构成为能够与马达轴26一体旋转的套筒状的滚珠丝杠螺母31;以及在以旋转轴线P为中心的径向上配置于滚珠丝杠螺母31与齿条轴12之间的多个滚珠3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沿着旋转轴线P2的方向简单地表示为“轴向”。
滚珠丝杠螺母31在其内周螺旋刻设有螺纹槽31a。另外,齿条轴12在其外周螺旋刻设有螺纹槽12a。多个滚珠32配置于在形成于齿条轴12的外周的螺纹槽12a、与形成于滚珠丝杠螺母31的内周的螺纹槽31a之间所形成的滚动路(图11中仅示出一个滚珠)。
这样,通过齿条轴12插通于滚珠丝杠螺母31内、且经由滚珠32与滚珠丝杠螺母31螺合而形成滚珠丝杠机构21。也就是说,齿条轴12同轴地插通于滚珠丝杠螺母31内,滚珠丝杠螺母31的旋转作为辅助力而经由多个滚珠32朝齿条轴12传递。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轴26及滚珠丝杠螺母31相当于圆筒体。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作为第一螺纹槽的螺纹槽31a的部分相当于第一螺纹部,形成有作为第二螺纹槽的螺纹槽12a的部分相当于第二螺纹部。
另外,滚珠丝杠螺母31经由轴承40而在能够旋转的状态下支承于壳体18。轴承40是包括内圈41、外圈42、以及夹装于内圈41与外圈42之间的球状的滚动体43的球轴承。
轴承40的内圈41在其内周面41a与滚珠丝杠螺母31抵接。另外,轴承40的内圈41在轴向上的一端面41b与形成于滚珠丝杠螺母31的台阶部31b抵接,另一方面,在另一端面41c与螺母33抵接。螺母33与滚珠丝杠螺母31的外周螺合。这样,轴承40的内圈41在其内周面41a将滚珠丝杠螺母31支承为能够旋转。
另外,轴承40的外圈42在其外周面42a与壳体18的内周面18a抵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8的内周面18a以与外圈42的外周面42a对置的方式形成有槽部18b,在该槽部18b配设有O型环O1。这样,O型环O1被夹持于壳体18的槽部18b与外圈42的外周面42a之间。
另外,轴承40的外圈42分别在轴向上的两端面42b、42c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作为限制部的凸缘部42d、42e。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凸缘部42d、42e形成于轴承40的外圈42的两端面42b、42c的整周。
另外,轴承40的外圈42分别在轴向上的两端面42b、42c与弹性支承机构250抵接。该弹性支承机构250构成为包括橡胶制的环状的弹性体52,将轴承40的外圈42弹性地支承为在轴向上能够进行位移。另外,弹性体52配设于轴承40的凸缘部42d、42e的外周侧。此外,轴承40的外圈42经由滚动体43而与轴承40的内圈41一体地设置,轴承40的内圈41一体地固定于滚珠丝杠螺母31。也就是说,弹性支承机构250经由轴承40而将滚珠丝杠螺母31、马达轴26支承为能够沿轴向进行位移。
另外,以下参照图12对本实施方式的马达轴26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马达轴26在与螺合于滚珠丝杠螺母31(参照图11)的部位相反侧的敞开端26a附近,经由轴承45而在壳体18被支承为旋转自如。轴承45是包括内圈46、外圈47、以及夹装于内圈46与外圈47之间的球状的滚动体48的多列球轴承。
轴承45的内圈46在其内周面46a与马达轴26抵接。另外,轴承45的内圈46在轴向上的一端面46b与螺母34抵接,另一方面,在另一端面46c与形成于马达轴26的台阶部26b抵接。螺母34与马达轴26的外周螺合。这样,轴承45的内圈46在其内周面46a将马达轴26支承为能够旋转。
另外,轴承45的外圈47在其外周面47a与壳体18的内周面18a抵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8的内周面18a以与外圈47的外周面47a对置的方式形成有槽部18k,在该槽部18k配设有O型环O2、O3。这样,O型环O2、O3被夹持于壳体18的槽部18k与外圈47的外周面47a之间。
另外,轴承45的外圈47分别在轴向上的两端面47b、47c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凸缘部47d、47e。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凸缘部47d、47e一体地形成于轴承45的外圈47,并形成于轴承45的外圈47的两端面47b、47c。
另外,轴承45的外圈47分别在轴向上的两端面47b、47c与弹性支承机构250抵接。此外,在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与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之间夹持有弹性支承机构250,在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c与螺旋刻设于壳体18的内表面的中央螺母35之间夹持有弹性支承机构250。另外,由于弹性支承机构250是与对轴承40进行弹性支承的部件相同的机构,因此省略其说明。此外,轴承45的外圈47隔着滚动体48而与轴承45的内圈46设置为一体,轴承45的内圈46一体地固定于马达轴26。也就是说,弹性支承机构250经由轴承45而将马达轴26支承为能够在轴向上进行位移。
此处,参照图13对本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承机构250进行说明。此外,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抵接的弹性支承机构250,同与端面47c的弹性支承机构250具有相同形状,还与轴承40的外圈42的弹性支承机构250具有相同结构。因此,主要对抵接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的弹性支承机构250进行说明,省略对抵接于端面47c的弹性支承机构250、轴承40的外圈42的弹性支承机构250的说明。
如图13所示,弹性支承机构250的弹性体152是具有弹性的部件,且是用于使轴承45的外圈47能够沿轴向进行位移的部件。弹性体52形成为比轴承45的外圈的凸缘部47d外径略大的内径,并沿凸缘部47d的整周配设。因此,弹性体52的内周面52a配设成与凸缘部47d的外周面47f抵接。另一方面,弹性体52的外周面52b不与壳体18的内周面18a抵接,从而在弹性体52的外周面52b与上述内周面18a之间未形成间隙53。
另外,对于弹性体52而言,在其一端面52c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抵接,另一方面,在其另一端面与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抵接,从而被夹于上述外圈47的端面47b与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之间。另外,当弹性体52在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与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之间被沿轴向压缩时,该弹性体52以朝间隙253避让的方式进行位移。
另外,轴承45的外圈47在其凸缘部47d的端面47g不与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抵接,而是在与该内侧端面18e之间形成间隙254。因此,轴承45的外圈47能够沿轴向朝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进行移动直至其凸缘部47d的端面47g与壳体18的内侧端面抵接为止。换言之,轴承45的外圈47的凸缘部47d通过与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抵接而限制轴承45、马达轴26的沿轴向的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体并不通过粘结剂而与壳体18、轴承45的外圈47粘接,而是通过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凸缘部47d抵接而将轴承45的外圈47与弹性体52配设成一体。
(实施方式的作用)
此处,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在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中,马达70的马达轴26与滚珠丝杠螺母31螺合。通过轴承40的内圈41的内周面41a而将滚珠丝杠螺母31支承于壳体18。
轴承40的内圈41配设成在其一端面41b与形成于滚珠丝杠31的台阶部31b抵接,在另一端面41c与螺母33抵接,从而能够与滚珠丝杠螺母31以及马达轴26一起进行旋转。对于轴承40的外圈42而言,其外周面42a与壳体18的内周面18a抵接,并且在其两端面42b、42c被弹性支承机构250弹性地支承。
另外,利用轴承45的内圈46的内周面46a将马达轴26支承于壳体18。另外,轴承45的内圈46在其一端面46b与螺母34抵接,在另一端面41c与形成于马达轴26的台阶部72b抵接,由此配设成能够与马达轴26一起旋转。轴承45的外圈47的外周面47a与壳体18的内周面18a抵接,并且在其两端面47b、47c被弹性支承机构50弹性地支承。
以对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进行弹性支承的弹性支承机构250为代表进行说明,弹性支承机构250的弹性体52的内周面5与凸缘部47d的外周面47f抵接。另外,弹性体52在其一端面52c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抵接,在另一端面52d与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抵接。轴承45的外圈47在其凸缘部47d的端面47g不与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抵接,而是被弹性体52从轴向进行弹性支承。
若由驾驶员对方向盘13进行操作,则其旋转运动经由转向轴14而朝齿条齿轮机构15传递,进而使得齿条轴12进行往返直线运动。
在以该方式刚开始对方向盘13进行操作不久后的所谓的转动开始时刻,马达70并不进行驱动。因此,在并未施加齿条轴12的辅助力的状态下,通过由驾驶员对方向盘13的操作而使齿条轴12进行往返直线运动。
并且,在齿条轴12进行往返直线运动的情况下,会在与配置于在齿条轴12的外周所形成的螺纹槽12a的多个滚珠32之间产生摩擦。并且,伴随与此,分别在多个滚珠32与滚珠丝杠螺母31之间、滚珠丝杠螺母31与轴承40之间、轴承40与弹性支承机构250之间分别产生摩擦。另外,在滚珠丝杠螺母31与马达轴26之间、马达轴26与轴承45之间、轴承45与弹性支承机构250之间也产生摩擦。
以对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进行弹性支承的弹性支承机构250为代表进行说明,齿条轴12进行往返直线运动的轴向上的力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朝弹性支承机构250的弹性体52传递。并且,抵接于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的弹性体52因在轴向上被压缩而产生变形,使得轴承45的外圈47沿轴向移动。
轴承45的外圈47以该方式沿轴向移动,从而主要使得轴承45的内圈46、马达轴26在齿条轴12进行往返直线运动的轴向上移动。因此,在方向盘13的转动开始时刻,通过减小与齿条轴12的往返直线运动对应的摩擦力而提高驾驶员的转向操纵感,并且能够抑制打齿音。
另外,由于弹性体52在其内周面52a而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凸缘部47d的外周面47f抵接,因此即使该弹性体52在轴向上被压缩,也能够抑制弹性体52朝径向内侧脱落。进而,由于弹性体52在其外周面52b与壳体18的内周面18c之间形成有间隙253,因此能够使弹性体52朝上述间隙253等避让。
另外,对于轴承45的外圈47的凸缘部47d而言,当弹性体52在轴向上未被规定载荷压缩时,其与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不抵接,当弹性体52在轴向上被规定载荷压缩时,其与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抵接。因此,轴承45的外圈47对轴承45本身、马达轴26等的相对于轴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由此,防止对弹性体52施加较大的载荷。
这样,若开始进行齿条轴12的往返直线运动,则马达轴26因马达70的驱动而沿辅助齿条轴12的往返直线运动的方向进行旋转。若马达轴26旋转,则滚珠丝杠螺母31进行旋转,从而经由多个滚珠32而将辅助力施加给齿条轴12的往返直线运动。
(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以上详述,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效果。
(1)弹性体52经由轴承40、45而将与齿条轴12同轴地旋转的滚珠丝杠螺母31、马达轴26(圆筒体)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沿着旋转轴线P的方向)移动。轴承45的外圈47的凸缘部47d(限制部)对弹性体52的朝径向内侧的移动进行限制。因此,将轴承45的外圈47的凸缘部47d配设于弹性体52的径向内侧,从而借助凸缘部47d而使得弹性体52难以朝径向内侧移动,并通过适当地配置弹性体52而能够抑制驾驶员的转向操纵感的降低。
(2)凸缘部47d不仅对弹性体52朝径向内侧的移动进行限制,而且还通过与设置于轴承45的外圈47的轴向的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抵接而限制轴承的外圈沿轴向的移动,从而能够抑制圆筒体的过度的移动、相对于弹性体的过度的压缩。
(3)在弹性体52的径向外侧、且在于壳体18的内周面18a之间形成有间隙253。因此,能够使弹性体52顺畅地朝间隙253避让。
(4)弹性体52构成为并不通过粘结剂而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凸缘部47d粘接,而是通过与上述轴承45的外圈47的凸缘部47d抵接而使得弹性体52不会朝径向内侧脱落。因此。能够防止由粘结剂引起的弹性体的硬化。另外,能够省略进行粘接的工序,从而能够相对地减少组装时的工序数。
(第七实施方式)
接着,以下对使本发明具体化后的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对与已经说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等,并将其重复的说明省略或简化。
在第六实施方式中,配设有在轴向上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朝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突出的凸缘部47d。与此相对,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在弹性支承机构260中,配设有在轴向上从壳体18的第一内侧端面18f朝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突出的作为限制部的保持体251。
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台阶部18d在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c形成为环状,并构成为包括第一内侧端面18f与第二内侧端面18m。该台阶部18d以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对置的方式形成于整周。
在台阶部18d中,对于第二内侧端面18m而言,其与第一内侧端面18f平行,并且,形成为比第一内侧端面18f更靠径向外侧、且靠近轴承45的外圈47。台阶部18d的内周面18g与弹性体52的外周面52b抵接。
另外,弹性体52在一端面52c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抵接,在另一端面52d与壳体18的第一内侧端面18f抵接的状态下,在第二内侧端面18m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之间形成有间隙255。另外,当弹性体52在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与第一内侧端面18f之间在轴向上被压缩的情况时,能够以朝间隙255避让的方式进行位移。
在第一内侧端面18f形成有在轴向上呈环状的卡合槽18j。该卡合槽18j以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对置的方式形成于整周。
环状的树脂制的保持体251与该卡合槽18j卡合。保持体251与壳体18分体形成,以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的整周对置的方式配设。该保持体251在其一端部51g与卡合槽18j卡合的状态下,在其外周面51e与弹性体52的内周面52a抵接。
另外,在保持体251的一端部51g与卡合槽18j卡合的状态下,在保持体251的另一端部51h与该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之间形成有间隙256。另外,在保持体251的一端部51g与卡合槽18j卡合的状态下,保持体251的另一端部51h形成为与第二内侧端面18m相比更靠近轴承45的外圈47。因此,轴承45的外圈47能够朝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沿轴向进行移动,直至其端面47b与保持体251的另一端部51h抵接为止。换言之,保持体251通过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抵接而对轴承45、马达轴26的沿轴向的移动进行限制。
(实施方式的作用)
此处,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以对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进行弹性支承的弹性支承机构260为代表进行说明,限制部件251在其一端部51g与壳体18的卡合槽18j卡合。弹性体52在其内周面52a与保持体251的外周面51e抵接。另外,弹性体52在其一端面52c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d抵接,在另一端面52d与第一内侧端面18f抵接。轴承45的外圈47在其端面47b不与各内侧端面18f、18m、保持体251抵接,而是被弹性体52从轴向进行弹性支承。
当由驾驶员对方向盘13进行操作时,伴随着齿条轴12的往返直线运动,在马达轴26与轴承45之间、轴承45与弹性支承机构260之间也产生摩擦。并且,齿条轴12进行往返直线运动时所产生的轴向上的力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朝弹性支承机构260传递。并且,与第一内侧端面18f抵接的弹性体52因在轴向上被压缩而产生变形,使得轴承45的外圈47沿轴向进行移动。
另外,对于弹性体52而言,即使在轴向上被压缩的情况下,由于在其内周面52a与保持体251的外周面51e抵接,因此能够抑制弹性体52朝径向内侧脱落。进而,由于弹性体52在其外周面52b侧形成有间隙255,因此能够使弹性体52朝该间隙255等避让。
另外,当弹性体52在轴向上未被规定载荷压缩时,轴承45的外圈47的移动距离不足规定距离,从而保持体251不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抵接,而当弹性体52在轴向上被规定载荷压缩时,轴承45的外圈47的移动距离达到规定距离,从而保持体251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抵接。因此,保持体251对轴承45本身、马达轴26等的轴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由此,能够防止对弹性体52施加较大的载荷。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还可以具体化为如下其它实施方式(其它例)。
虽然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凸缘部47d一体地形成于轴承45的外圈47,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分体形成。
虽然在第六实施方式中沿轴承45的外圈47遍及整周地形成了轴承45的外圈47的凸缘部47d,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不形成于整周,而是形成于其局部。另外,也可以仅形成于整周的一部分,还可以形成为隔开规定间隔。
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通过配设于弹性体52的径向内侧的轴承45的外圈47的凸缘部47d来限制圆筒体的沿轴向的移动,而是通过配设于弹性体52的径向外侧的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来限制上述移动,当然也可以通过双方来限制上述移动。
虽然在第七实施方式中保持体251相对于壳体18分体形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为一体。
在第七实施方式中,虽然是壳体18的台阶部18g以及卡合槽18j以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对置的方式形成于整周,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不形成于整周,而是形成于其局部。另外,也可以仅形成于整周的一部分,还可以形成为隔开规定间隔。另外,保持体251本身也可以不是环状。
在第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通过配设于弹性体52的径向内侧的保持体251来限制圆筒体的沿轴向的移动,而是通过配设于弹性体52的径向外侧的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h来限制上述移动,当然也可以通过双方来限制上述移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构成为凸部形成于弹性体52,凹部形成于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并使上述凸部与凹部卡合。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凹部形成于弹性体52,凸部形成于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并使上述凸部与凹部卡合。当然,可以构成为弹性体52不与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卡合,而是与第六实施方式中的轴承45的外圈47的凸缘部47d卡合,还可以与第七实施方式中的限制部件51卡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之间配设弹性体52,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除了壳体18以外,也可以在中央螺母35的内侧端面与轴承45的外圈47的端面47b之间配设弹性体52。该中央螺母35螺合装配于壳体18的内周面、内侧端面,并与壳体18配设成一体。也就是说,中央螺母这样的部件也包含于技术方案中的壳体之内。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弹性体52在轴向上被压缩时能够供其避让的间隙253、255形成于弹性体52的外周面52b侧,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只要至少在弹性体52的内周面52侧配置有限制部,可以在弹性体52的内周面52a侧形成上述间隙253、255。另外,间隙可以形成于壳体18的内侧端面18e,也可以形成于轴承45的外圈447侧。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并未利用粘结剂而粘接于弹性体52,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粘结剂等而使弹性体52粘接于壳体18、轴承45等。这样,即使在使用粘结剂的情况下,虽然有可能伴随着长年的变化变化而导致弹性体的粘接剥离,但是通过以上述实施方式构成,即使在粘接剥离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弹性体的脱落。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螺纹槽31a形成于滚珠丝杠螺母31的内周的整个区域,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螺纹槽可以形成于滚珠丝杠螺母31的内周的局部区域。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螺纹槽12a形成于齿条轴12的外周的局部区域,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螺纹槽可以形成于齿条轴12的外周的整个区域。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与马达轴26螺合的滚珠丝杠螺母31的附近的轴承40、马达轴26的敞开端26a附近的轴承45应用了本发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优选地,只要是配设马达轴26的中央部附近的轴承等其它轴承便应用本发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利用轴承40将滚珠丝杠螺母31本身轴支承为能够滑动,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轴承将马达轴26轴支承为能够滑动,从而间接地对滚珠丝杠螺母31进行轴支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齿条平行型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具体而言,由于与已经说明的第五、第六实施方式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说明(参照图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轴承40也可以是采用滚柱作为滚动体的滚柱轴承。

Claims (12)

1.一种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所述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具备:
壳体;
圆筒体,该圆筒体收纳于所述壳体内,具有在内周形成有第一螺纹槽的第一螺纹部;
齿条轴,该齿条轴与所述圆筒体同轴地插通于所述圆筒体内,具有在外周形成有第二螺纹槽的第二螺纹部;
多个滚珠,该多个滚珠配置于由所述第一螺纹槽及所述第二螺纹槽构成的滚动路;
轴承,该轴承配设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与所述圆筒体的外周面之间,相对于所述壳体在径向上支承所述圆筒体;
树脂制的环状的弹性体,该弹性体配设于在所述轴承的轴向上设置的所述壳体的内侧端面与所述轴承的外圈之间,将所述圆筒体支承为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够沿轴向移动;以及
使所述圆筒体旋转的马达,
所述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动力转向装置还具备保持体,该保持体将所述圆筒体的沿轴向的移动限制在规定范围内,并且限制所述弹性体的朝径向内侧的移动,
所述保持体具有限制部,该限制部配设于所述弹性体的径向内侧,限制所述弹性体的朝径向内侧的移动,
所述壳体的内侧端面具有:第一内侧端面,在该第一内侧端面与所述轴承的外圈之间配置所述弹性体;以及第二内侧端面,该第二内侧端面形成为比所述第一内侧端面更靠径向内侧、且远离所述轴承的外圈,
在所述第一内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内侧端面之间具有形成有内周面的阶梯部,通过该内周面相对于所述限制部的外周面滑动而使所述保持体沿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的内周面形成有与所述弹性体对置的凹形状的避让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体具有配设于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弹性体之间的环状的被夹持部,
所述限制部形成为从所述被夹持部朝轴向延伸的圆筒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形成为内周部比外周部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弹性体的内周面形成有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弹性体的内周面形成有凸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从所述轴承的外圈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通过与所述壳体的内侧端面抵接而限制所述圆筒体的沿轴向的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从所述壳体的内侧端面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通过与所述轴承的外圈抵接而限制所述圆筒体的沿轴向的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的马达轴配置成与所述齿条轴的旋转轴线平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的马达轴配置于所述齿条轴的旋转轴线上。
CN201210551895.9A 2011-12-26 2012-12-18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716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4356A JP2013132988A (ja) 2011-12-26 2011-12-26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1-284356 2011-12-26
JP2012007390A JP2013147073A (ja) 2012-01-17 2012-01-17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2-007390 2012-01-17
JP2012007391A JP5953757B2 (ja) 2012-01-17 2012-01-17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2-007391 2012-01-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1615A CN103171615A (zh) 2013-06-26
CN103171615B true CN103171615B (zh) 2016-12-28

Family

ID=47681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5189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71615B (zh) 2011-12-26 2012-12-18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90199B2 (zh)
EP (1) EP2610134B1 (zh)
CN (1) CN1031716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03105A1 (de) * 2010-03-22 2011-09-22 Zf Lenksysteme Gmbh Servolenkung
GB2489021B (en) * 2011-03-16 2013-08-14 Flybrid Automotive Ltd High speed flywheel
JP6430119B2 (ja) * 2011-03-29 2018-11-2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3103696A (ja) * 2011-11-16 2013-05-30 Jtekt Corp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898638B2 (ja) * 2013-03-25 2016-04-0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ステ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0787195B2 (en) * 2013-05-22 2020-09-29 Jtekt Corporatio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JP2015042896A (ja) * 2013-07-22 2015-03-05 Thk株式会社 回転直動変換装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471411B2 (ja) * 2014-03-26 2019-02-2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6055830A (ja) * 2014-09-12 2016-04-21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操舵装置
WO2016125368A1 (ja) * 2015-02-03 2016-08-1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DE112016000953B4 (de) * 2015-02-27 2023-09-21 Hitachi Astemo, Ltd. Servolenkungsvorrichtung und Steuervorrichtung dafür
JP6420184B2 (ja) * 2015-03-06 2018-11-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9759307B1 (en) * 2016-03-14 2017-09-12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teering assembly having an injected isolator
JP6728974B2 (ja) 2016-05-23 2020-07-2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ボールねじ機構及び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0167009B2 (en) * 2016-05-25 2019-01-01 Jtekt Corporatio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DE102016211706B3 (de) * 2016-06-29 2017-12-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Getriebeeinhei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WO2018135107A1 (ja) * 2017-01-20 2019-12-1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8192955A (ja) * 2017-05-18 2018-12-06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0650884B (zh) * 2017-06-29 2022-07-01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车辆用转向装置
JP6985421B2 (ja) * 2018-01-11 2021-12-22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DE102018209543A1 (de) 2018-06-14 2019-12-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enkgetrieb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102098053B1 (ko) * 2018-09-20 2020-04-07 주식회사 만도 랙구동형 동력 보조 조향장치
CN113544043A (zh) * 2019-03-08 2021-10-22 株式会社万都 齿条驱动电动动力辅助转向装置
US10988171B2 (en) * 2019-04-04 2021-04-27 Honda Motor Co., Ltd. Steering rack stopper
CN111824247A (zh) * 2019-04-17 2020-10-27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滚珠丝杠装置和转向装置
US10991761B2 (en) 2019-05-13 2021-04-27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Three-dimensional cross-point memory device containing inter-level connection structure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10879313B2 (en) 2019-05-13 2020-12-29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Three-dimensional cross-point memory device containing inter-level connection structure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13874274A (zh) * 2019-05-22 2021-12-31 株式会社万都 齿条驱动型动力辅助转向装置
CN112032195A (zh) * 2020-08-21 2020-12-04 湖南美蓓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支撑轴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6348A (zh) * 2009-02-13 2010-08-18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滚珠丝杠装置以及电动转向装置
CN102001356A (zh) * 2009-08-31 2011-04-06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DE102010029767A1 (de) * 2010-06-08 2011-12-08 Zf Lenksysteme Gmbh Servolenk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45080A (ja) * 2000-11-10 2002-05-22 Nsk Ltd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6702060B2 (en) * 2001-06-27 2004-03-09 Nsk Lt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US6883635B2 (en) * 2001-06-29 2005-04-26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Ball-screw assembly isolator
GB0327457D0 (en) * 2003-11-26 2003-12-31 Goodrich Actuation Systems Ltd Linear actuator
DE102004034701A1 (de) 2004-07-17 2006-02-02 Zf Lenksysteme Gmbh Wälzlager
DE102006037479A1 (de) 2006-08-10 2008-02-14 Zf Lenksysteme Gmbh Servolenkung
KR101261093B1 (ko) * 2009-06-22 2013-05-06 주식회사 만도 랙 구동식 전동 파워 스티어링 장치
US8540258B2 (en) * 2009-11-30 2013-09-24 Mando Corporation Rack assist typ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US8307940B2 (en) * 2010-03-15 2012-11-13 Trw Automotive U.S. Llc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ssembly
DE102010044168A1 (de) 2010-11-19 2012-05-24 Zf Lenksysteme Gmbh Servolenk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EP2479084B1 (en) * 2011-01-21 2014-09-17 Jtekt Corporatio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JP5787080B2 (ja) * 2011-09-29 2015-09-3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6348A (zh) * 2009-02-13 2010-08-18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滚珠丝杠装置以及电动转向装置
CN102001356A (zh) * 2009-08-31 2011-04-06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DE102010029767A1 (de) * 2010-06-08 2011-12-08 Zf Lenksysteme Gmbh Servolenk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10134A2 (en) 2013-07-03
US20130161114A1 (en) 2013-06-27
US9290199B2 (en) 2016-03-22
EP2610134B1 (en) 2015-11-25
CN103171615A (zh) 2013-06-26
EP2610134A3 (en) 201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1615B (zh)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EP2479084B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US10787195B2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US6761244B2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CN102398628B (zh)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3797274B (zh) 无级变速器
US9683639B2 (en) Reaction force actuator and steering device
CN107031706B (zh) 齿条辅助式电动转向装置
US20110070997A1 (en) Frictional drive device and inverted pendulum type vehicle using the same
CN103129603A (zh)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2712335B (zh)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KR101749375B1 (ko) 유성 기어 장치
CN104417606A (zh) 转向设备
CN107176202A (zh) 转向装置
CN104791425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高刚性大速比摆线减速器
US20220364633A1 (en) Planetary roller screw drive
CN103269940B (zh)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JP2010247675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10004843A1 (ja) 減速装置
CN110920745B (zh) 齿条辅助电动转向设备
CN112219045A (zh) 固定比牵引或摩擦驱动装置
CN106364547B (zh) 齿条辅助型助力转向装置
US8517881B2 (en) Micro-traction drive
JP2013147074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KR101301702B1 (ko) 마찰구동을 이용한 감속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