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0150A - 蒸馏塔系和使用该蒸馏塔系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 - Google Patents

蒸馏塔系和使用该蒸馏塔系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0150A
CN103170150A CN2012100279716A CN201210027971A CN103170150A CN 103170150 A CN103170150 A CN 103170150A CN 2012100279716 A CN2012100279716 A CN 2012100279716A CN 201210027971 A CN201210027971 A CN 201210027971A CN 103170150 A CN103170150 A CN 103170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destilling tower
monomer
destilling
vinylidene chlo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79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0150B (zh
Inventor
柴田修作
滨村隆史
池田司
折笠贵则
松崎光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re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re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reha Corp filed Critical Kure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70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0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0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01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17/00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C07C17/3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17/383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distill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以有效提高高纯度单体的回收率的蒸馏塔系和使用该蒸馏塔系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作为解决本发明课题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的蒸馏塔系1是用于对合成单体后得到的粗单体进行纯化的蒸馏塔系,其具有:第1蒸馏塔10,向其中供给粗单体,从塔顶部10a分离低沸点成分,从塔底部10b回收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单体;第2蒸馏塔20,向其中供给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单体,从塔顶部20a回收纯化后的单体,从塔底部20b回收高沸点成分;和第3蒸馏塔30,向其中供给高沸点成分,从塔顶部30a回收纯化后的单体,从塔底部30b分离出蒸馏残渣。

Description

蒸馏塔系和使用该蒸馏塔系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馏塔系和使用该蒸馏塔系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
背景技术
从包含多种成分的原液纯化得到目标成分是通过例如用于除去低沸点成分的蒸馏塔和用于除去高沸点成分的蒸馏塔分二阶段进行的。作为二阶段的纯化所使用的蒸馏塔系,提出了例如,具有一体型结构的蒸馏塔,其将用于除去高沸点成分的第1填充柱和用于除去低沸点成分的第2填充柱并联,将这2根填充柱在上部的填充部彼此连接,并且共用了冷凝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合成单体后得到的粗单体包含未反应物、副产物等杂质。高纯度的单体通常通过二阶段纯化而被取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790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果使用由第1蒸馏塔和第2蒸馏塔组成的两段蒸馏塔系将粗单体纯化,则作为蒸馏残渣而被分离出的含有高沸点成分的塔底液(以下,称为高沸点组分。)中包含未回收的单体。例如,在1,1-二氯乙烯单体的情况下,高沸点组分中包含未回收的1,1-二氯乙烯单体15~35质量%。因此,期望使高沸点组分中的单体的浓度降低,提高纯化单体的回收率。然而,由第1蒸馏塔和第2蒸馏塔组成的两段蒸馏塔系中,随着从高沸点组分回收单体的回收率增高,与单体一起蒸发的杂质(高沸点成分)的浓度也变高,单体的纯度降低。因此实际情况是,不得不放弃高沸点组分中的单体的进一步回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以有效率地提高高纯度单体的回收率的蒸馏塔系和使用该蒸馏塔系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蒸馏塔系,是用于对合成单体后得到的粗单体进行纯化的蒸馏塔系,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蒸馏塔、第2蒸馏塔和第3蒸馏塔,其中,向所述第1蒸馏塔中供给所述粗单体,从塔顶部分离出低沸点成分,从塔底部回收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单体,向所述第2蒸馏塔中供给所述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单体,从塔顶部回收纯化后的单体,从塔底部回收高沸点组分,向所述第3蒸馏塔中供给所述高沸点组分,从塔顶部回收纯化后的单体,从塔底部分离出蒸馏残渣。
在本发明涉及的蒸馏塔系中,优选上述第2蒸馏塔和上述第3蒸馏塔具有再分散板,并且,上述第3蒸馏塔的再分散板的数量少于上述第2蒸馏塔的再分散板的数量。由此可以减少第3蒸馏塔的部件数。
在本发明涉及的蒸馏塔系中,如果以所述第1蒸馏塔和与该第1蒸馏塔的下游侧连接的所述第2蒸馏塔为一对系统,则优选具有2对系统以上,还具有1座所述第3蒸馏塔,并且,所述系统成并联关系与所述第3蒸馏塔连接。这样可以容易地实现单体的合成量的增加。此外,可以容易地进行第2蒸馏塔的维护。
关于本发明涉及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是用于对合成1,1-二氯乙烯单体后得到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进行蒸馏纯化的1,1-二氯乙烯单体蒸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工序1~3:工序1,向第1蒸馏塔供给所述粗1,1-二氯乙烯单体,从塔顶部分离出低沸点成分,从塔底部回收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工序2,向第2蒸馏塔供给所述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从塔顶部回收纯化后的1,1-二氯乙烯单体,从塔底部回收高沸点组分,以及,工序3,向第3蒸馏塔供给所述高沸点组分,从塔顶部回收纯化后的1,1-二氯乙烯单体,从塔底部分离出蒸馏残渣。
本发明涉及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中,优选上述第3蒸馏塔的回流比大于上述第2蒸馏塔的回流比。可以进一步提高回收1,1-二氯乙烯单体的效率。
本发明涉及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中,优选上述第3蒸馏塔的塔底部温度高于上述第2蒸馏塔的塔底部温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回收1,1-二氯乙烯单体的效率。
本发明涉及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中,优选在供给至上述第2蒸馏塔的上述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中添加聚合抑制剂,并使聚合抑制剂的浓度高于将被供给至上述第3蒸馏塔的上述高沸点组分的浓度。可以减少第2蒸馏塔的维护次数。
本发明涉及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中,优选从上述第2蒸馏塔的塔底部回收得到的高沸点组分中的1,1-二氯乙烯单体浓度为35质量%以下,从上述第3蒸馏塔的塔底部分离出的蒸馏残渣中的1,1-二氯乙烯单体浓度为5质量%以下。可以进一步提高高纯度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回收率。
发明效果
本发明可以提供可以有效提高高纯度单体的回收率的蒸馏塔系和使用该蒸馏塔系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蒸馏塔系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蒸馏塔系的一例的系统图,是包含1对系统的形态。
图3是显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蒸馏塔系的一例的系统图,是包含2对系统的形态。
图4是显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蒸馏塔系的一例的系统图,是包含3对系统的形态。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显示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是不应理解为本发明受这些记载限定。只要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就可以对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形。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蒸馏塔系1,是用于对合成单体后得到的粗单体进行纯化的蒸馏塔系,具有第1蒸馏塔10、第2蒸馏塔20和第3蒸馏塔30,其中,向所述第1蒸馏塔10中供给所述粗单体,从塔顶部10a分离低沸点成分,从塔底部10b回收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单体,向所述第2蒸馏塔20中供给所述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单体,从塔顶部20a回收纯化后的单体,从塔底部20b回收高沸点组分,向所述第3蒸馏塔30中供给所述高沸点组分,从塔顶部30a回收纯化后的单体,从塔底部分30b离出蒸馏残渣。
第1蒸馏塔10,由多个塔段10c串联连接而形成塔体。塔段10c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再分散板(未图示)。第1蒸馏塔10的塔顶部10a介由管线L10与冷凝器12连接。从冷凝器12分支出管线L11a和管线L12,管线L11a与储存罐13连接,储存罐13介由管线L11b与第1蒸馏塔10的塔顶部10a连接,管线L12与气体处理部14连接。第1蒸馏塔10的塔底部10b设置有再沸器15。第1蒸馏塔10的塔底部10b介由管线L13与第2蒸馏塔20的进料口21连接。
第2蒸馏塔20,由多个塔段20c串联连接而形成塔体。优选塔段20c具有再分散板26。第2蒸馏塔20的塔顶部20a介由管线L20与冷凝器(回流冷凝器)24连接。第2蒸馏塔20可以具有未图示的回流管线。第2蒸馏塔20的塔底部20b设置有再沸器25。第2蒸馏塔的塔底部20b介由管线L23与第3蒸馏塔30的进料口31连接。
第3蒸馏塔30,由多个塔段30c串联连接而形成塔体。优选塔段30c具有再分散板36。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蒸馏塔系1中,优选第3蒸馏塔30的再分散板36的数量少于第2蒸馏塔20的再分散板26的数量。可以减少第3蒸馏塔的部件数。第3蒸馏塔30的塔顶部30a介由管线L30与回流冷凝器34连接。第3蒸馏塔30可以具有未图示的回流管线。第3蒸馏塔30的塔底部30设置有再沸器35。第3蒸馏塔30的塔底部30b介由管线L33与蒸馏残渣用罐52连接。第3蒸馏塔30的进料量例如为第2蒸馏塔20的进料量的1/10左右,因此第3蒸馏塔30的塔径可以小于第2蒸馏塔20的塔径。
图2是显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蒸馏塔系的一例的系统图,是包含1对系统的形态。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蒸馏塔系1,如图2所示,优选具有第1蒸馏塔10、第2蒸馏塔20和第3蒸馏塔30各1座,第1蒸馏塔10与第2蒸馏塔20与第3蒸馏塔30串联连接。
图3是显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蒸馏塔系的一例的系统图,是包含2对系统的形态。图4是显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蒸馏塔系的一例的系统图,是包含3对系统的形态。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蒸馏塔系1,如图3和图4所示,若以第1蒸馏塔10和连接在第1蒸馏塔10的下游侧的第2蒸馏塔20为一对系统,则优选具有对系统100、101、......,具有2对系统以上,还具有1座第3蒸馏塔30,并且对系统100、101、......成并联关系,并与第3蒸馏塔30连接。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蒸馏塔系1,通过增设第2对系统、第3对系统、第4对系统、··,可以进一步应对处理量的增加。作为具体例,图3显示具有第1对系统100和第2对系统101这2对系统的形态,图4显示具有第1对系统100、第2对系统101和第3对系统102这3对系统的形态。第2蒸馏塔20的每1座的处理量越多,所回收的单体的纯度倾向于越低,因此第2蒸馏塔20的座数增加,就会使每1座的处理量减少,可以抑制所回收的单体的纯度的降低。这里,第3蒸馏塔30的进料量比第2蒸馏塔20的进料量相对减少,因此可以采用1座第3蒸馏塔30进行处理。可是,如果在第2蒸馏塔20的塔底部20b生成低分子的聚合物,则塔底液的粘度增高、蒸馏效率降低,因此需要定期除去聚合物的保养操作。因此,通过具有2对系统以上,可以仅停止进行保养操作的系统(例如,第1对系统100),剩下的系统(例如,第2对系统101和/或第3对系统102)继续进行蒸馏操作。因此,在具有2对系统以上的情况下,优选在第3蒸馏塔30的前面设置各对系统100、101、··的切换装置110。以图3所示的2对系统的形态为例进行说明,切换装置110将对系统100、101与第3蒸馏塔30之间的通路进行下述4种模式的切换:仅开启第1对系统100或第2对系统101的任一方,开启第1对系统100和第2对系统101的两方,或关闭第1对系统100和第2对系统101的两方。于是,可以采用一边使第1对系统100进行蒸馏操作,一边仅停止第2对系统101进行保养操作,或一边仅停止第1对系统100进行保养操作,一边采用第2对系统101进行蒸馏操作。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蒸馏塔系1中,在第1蒸馏塔10与第2蒸馏塔20之间和/或在第2蒸馏塔20与第3蒸馏塔30之间可以设置缓冲罐(未图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蒸馏塔系1,无论有无缓冲罐(未图示),均可将粗单体以连续式蒸馏方式进行纯化。连续式蒸馏所使用的连续式蒸馏塔系是,第1蒸馏塔10与第2蒸馏塔20与第3蒸馏塔30同时运转,连续地供给粗单体,并且连续地回收纯化后的单体的蒸馏塔系。此外,关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蒸馏塔系1,通过设置缓冲罐(未图示),可以停止一部分蒸馏塔,维护变得容易。具体地说明,例如,图1的蒸馏塔系1,如果在第2蒸馏塔20的塔底部20b与第3蒸馏塔30的进料口31之间设置缓冲罐(未图示),则可以一边停止第3蒸馏塔30进行维护,一边使第2蒸馏塔20继续进行蒸馏操作,使回收的高沸点组分储存在缓冲罐(未图示)中。缓冲罐(未图示)除了设置在第2蒸馏塔20的塔底部20b与第3蒸馏塔30的进料口31之间以外,也可以设置在第1蒸馏塔10的塔底部10b与第2蒸馏塔20的进料口21之间。
接下来,关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的一例,参照图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是用于将合成1,1-二氯乙烯单体(1,1-二氯乙烯)后得到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进行蒸馏纯化的1,1-二氯乙烯单体蒸馏方法,具有下述工序1~3:工序1,向第1蒸馏塔10供给粗1,1-二氯乙烯单体,从塔顶部10a分离低沸点成分,从塔底部10b回收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工序2,向第2蒸馏塔20供给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从塔顶部20a回收纯化后的1,1-二氯乙烯单体,从塔底部20b回收高沸点组分;工序3,向第3蒸馏塔30供给高沸点组分,从塔顶部30a回收纯化后的1,1-二氯乙烯单体,从塔底部30b分离出蒸馏残渣。
1,1-二氯乙烯单体(以下,有时也称为VD。)通常如下合成:将氯乙烯(以下,有时也称为VC。)或1,2-二氯乙烷(以下,有时也称为EDC。)氯化,制成1,1,2-三氯乙烷(以下,有时也称为112TCE。),接着用碱进行脱氯化氢而合成。该合成得到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纯度例如为90质量%以上。杂质例如为VC、二氯乙烯(以下,有时也称为DCE。)三氯乙烯(以下,有时也称为Tricl。)、112TCE。低沸点成分是沸点低于VD的沸点(沸点31.7℃)的成分,例如为VC(沸点-13.7℃)。高沸点成分是沸点高于VD的成分,例如为DCE(沸点47.5~60.4℃)、Tricl(沸点86.6℃)、112TCE(沸点113.3℃)。
对VD的蒸馏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分成沸点低于31.7℃的成分和沸点31.7℃以上的成分(低沸点成分的除去)。接下来,分成沸点为31.7℃以下的成分和沸点超过31.7℃的成分(剩下高沸点成分而回收VD)。
依次说明各工序。
(工序1)
将粗1,1-二氯乙烯单体从进料口11供给至第1蒸馏塔10时,包含大量低沸点成分的蒸气移动至塔顶部10a,包含大量1,1-二氯乙烯单体和高沸点成分的液体移动至塔底部10b。包含大量低沸点成分的蒸气从塔顶部10a移动至冷凝器12。通过冷却而将变成了气体的低沸点成分分离至气体处理部14。此外,作为液体分离出的成分在被储存在储存罐13后一边调整流量一边作为回流液送回到第1蒸馏塔10。另一方面,移动至塔底部10b的液体(塔底液)由于再沸器15的加热而成为蒸气、向上升,冷却成为液体,再次回到塔底部10b。通过重复这些操作,从塔顶部10a分离出低沸点成分,从塔底部10b回收得到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中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纯度例如为91质量%以上。
第1蒸馏塔10的塔底部10b和塔顶部10a的温度设定为低于1,1-二氯乙烯单体的沸点(31.7℃)。塔底部10b的温度优选低于31.7℃。如果为31.7℃以上,则有时不能将低沸点成分与1,1-二氯乙烯单体分离。此外,塔顶部10a的温度优选为28℃以下。
(工序2)
将在第1蒸馏塔10的塔底部10b回收得到的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从进料口21供给至第2蒸馏塔20时,包含大量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气移动至塔顶部20a,包含大量高沸点成分的液体移动至塔底部20b。包含大量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气移动至回流冷凝器24而液化,储存在储存罐27中,然后一边调整流量一边回收至纯化单体用储存罐51。此外还可以使包含大量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气一边调整流量一边作为回流液而送回到第2蒸馏塔20。另一方面,移动至塔底部20b的液体由于再沸器25的加热而成为蒸气、向上升,冷却成为液体,再次回到塔底部20b。通过重复进行这些操作,从塔顶部20a回收得到纯化后的1,1-二氯乙烯单体,从塔底部20b回收高沸点组分。
这里,高沸点组分包含未回收的1,1-二氯乙烯单体,第2蒸馏塔20在不进行用于回收该未回收的单体的强制性蒸馏操作的情况下进行回收。高沸点组分中的1,1-二氯乙烯单体浓度优选为35质量%以下。这是因为,如果超过35质量%,则第3蒸馏塔30的负荷变大的缘故。
第2蒸馏塔20的塔底部20b的温度优选设定为高于DCE的沸点的下限值(47.5℃)。此外,第2蒸馏塔20的塔顶部20a的温度优选设定为高于VD的沸点(31.7℃)、并且低于DCE的沸点的下限值(47.5℃)。如果为DCE的沸点的下限值(47.5℃)以上,则有时DCE与VD一起从塔顶部20a被回收而纯度降低。
第2蒸馏塔20的回流比优选为3以下。如果超过3,则塔底部20a的温度上升,需要过大的能量用于冷却。这里,回流比为回流液的流量(回流R20)相对于供给至第2蒸馏塔20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的流量(进料量D20)的比例(R20/D20)。
(工序3)
将在工序2中回收得到的高沸点组分从进料口31供给至第3蒸馏塔30时,包含大量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气移动至塔顶部30a,包含大量高沸点成分的液体移动至塔底部30b。包含大量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气移动至回流冷凝器34而液化,储存在储存罐37中后,一边调整流量一边回收至纯化单体用储存罐51。此外还可以将纯化后的1,1-二氯乙烯单体一边调整流量一边作为回流液送回到第2蒸馏塔20。另一方面,移动至塔底部30b的液体由于再沸器35的加热而变成蒸气、向上升,冷却成为液体,再次回到塔底部30b。通过重复进行这些操作,从塔顶部30a回收得到纯化后的1,1-二氯乙烯单体,从塔底部30b分离出蒸馏残渣。
蒸馏残渣中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浓度低于高沸点组分中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浓度。蒸馏残渣中的1,1-二氯乙烯单体浓度优选为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质量%以下。
第3蒸馏塔30的塔底部30b的温度优选设定为高于DCE的沸点的下限值(47.5℃)。塔底部30b的温度优选为80℃以下。如果超过80℃,则需要过大的能量用于冷却。第3蒸馏塔30的塔底部30b的温度优选设定为高于第2蒸馏塔20的塔底部20b的温度。通过使第2蒸馏塔20的塔底部20b的温度相对较低,可以防止从第2蒸馏塔20的塔顶部20a回收的成分中含有DCE等杂质而造成VD的纯度降低。此外,即使使第3蒸馏塔30的塔底部30b的温度相对较大,由于第3蒸馏塔30的进料量少,因此可以保持所回收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纯度,并且可以提高回收率。第3蒸馏塔30的塔顶部30a的温度优选设定为高于VD的沸点(31.7℃)、并且低于DCE的沸点的下限值(47.5℃)。如果为DCE的沸点的下限值(47.5℃)以上,则有时DCE等杂质与VD一起从塔顶部20a被回收而纯度降低。
第3蒸馏塔30的回流比优选为10以下。这里,回流比是回流液的流量(回流R30)相对于供给至第3蒸馏塔30的高沸点组分的流量(进料量D30)的比例(R30/D30)。本实施方式涉及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中,优选第3蒸馏塔30的回流比大于第2蒸馏塔20的回流比。通过使第2蒸馏塔20的回流比相对较小,可以使回收1,1-二氯乙烯单体的效率进一步提高。此外,供给至第3蒸馏塔的高沸点组分中的VD的浓度低于供给至第2蒸馏塔的第1蒸馏塔10的塔底液中的VD的浓度,因此即使使第3蒸馏塔30的回流比相对较大,也可以高效地回收1,1-二氯乙烯单体。
在由第1蒸馏塔和第2蒸馏塔组成的两段蒸馏塔系中,作为提高第2蒸馏塔的分离效率、提高从高沸点组分回收VD的回收率的对策,必须采用提高第2蒸馏塔的塔底部的温度和/或增加回流比等处理。然而,如果第2蒸馏塔的塔底部的温度过高或回流比过大,则DCE等杂质也与VD一起蒸发,从塔顶部回收的成分的组成(以下,称为Top组成。)变差,因此VD的回收率的提高有限度。处理量越多,该Top组成的变差越显著。因此,牺牲高沸点组分中的VD的浓度而保持Top组成的VD的纯度。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蒸馏塔系在第2蒸馏塔20的下游设置有第3蒸馏塔30。即,第2蒸馏塔仅着眼于Top组成的VD的纯度而在和缓条件下进行蒸馏,在第3蒸馏塔30中进行高沸点组分的蒸馏。这样一来,第3蒸馏塔的进料液中的VD浓度低于第2蒸馏塔的进料液的VD的浓度,并且,第3蒸馏塔30的进料量少于第2蒸馏塔20的进料量,因此可以保持回收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纯度,并且最终的VD的回收率高于由第1蒸馏塔和第2蒸馏塔组成的两段蒸馏塔系的VD的回收率。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中,优选在供给至第2蒸馏塔20的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中添加聚合抑制剂,并使聚合抑制剂的浓度高于待供给至第3蒸馏塔30的高沸点组分的浓度。由此可以减少第2蒸馏塔的维护次数。
[实施例]
接下来,列举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例子。
(实验例1)
使用具有第1蒸馏塔、第2蒸馏塔、第3蒸馏塔各1座并且第1蒸馏塔与第2蒸馏塔与第3蒸馏塔串联连接的蒸馏塔系,进行粗1,1-二氯乙烯单体的纯化。将各蒸馏塔的塔底部的温度和塔顶部的温度示于表1。
(实验例2)
以第1蒸馏塔和第2蒸馏塔为1对系统,使用包含第1对系统、第2对系统、以及1座第3蒸馏塔的蒸馏塔系进行粗1,1-二氯乙烯单体的纯化,其中,第1对系统和第2对系统成并联关系与第3蒸馏塔连接。将各蒸馏塔的塔底部的温度和塔顶部的温度示于表1。
(实验例3)
以第1蒸馏塔和第2蒸馏塔为1对系统,使用包含第1对系统、第2对系统的蒸馏塔系,进行粗1,1-二氯乙烯单体的纯化。将各蒸馏塔的塔底部的温度和塔顶部的温度示于表1。
将实验例1~实验例3中的第1蒸馏塔的粗1,1-二氯乙烯的单体的进料量、回流量和回流比、第2蒸馏塔的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1,1-二氯乙烯的单体的进料量、回流量、回流比和高沸点组分(塔底液)中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浓度、实验例1和实验例2中的第3蒸馏塔的高沸点组分的进料量、回流量、回流比和蒸馏残渣(塔底液)中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浓度分别示于表2。
表1
Figure BDA0000134691070000111
※表中“-”表示蒸馏塔系不具有该蒸馏塔。
表2
Figure BDA0000134691070000121
※表中“-”表示蒸馏塔系不具有该蒸馏塔。
由表1可知,实验例1中,高沸点组分中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浓度为27质量%,实验例2中,高沸点组分中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浓度以第1对系统和第2对系统的平均值计为27质量%。与此相对,实验例3中,高沸点组分中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浓度以第1对系统和第2对系统的平均值计为19质量%。即,实验例1和实验例2的第2蒸馏塔的分离效率低于实验例3的分离效率。实验例1和实验例2的蒸馏塔系由于具有第3蒸馏塔,因此故意降低了第2蒸馏塔的分离效率,使第2蒸馏塔中的冷却介质和蒸气的使用量减少。此外,第3蒸馏塔的进料量由于为第2蒸馏塔的进料量的1/10左右,因此即使将第3蒸馏塔的塔底部的温度和回流比设定得高于第2蒸馏塔,也可以从塔顶部回收高纯度的1,1-二氯乙烯单体。
实验例1和实验例2中,最终未回收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浓度为蒸馏残渣中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浓度,为3质量%。另一方面,实验例3中,最终未回收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浓度为高沸点组分中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浓度,以第1对系统和第2对系统的平均值计为19质量%。综上所述,确认了本发明涉及的蒸馏塔系与由第1蒸馏塔和第2蒸馏塔组成的两段蒸馏塔系相比,可以提高1,1-二氯乙烯单体的回收率。
附图标记说明
1  蒸馏塔系
10  第1蒸馏塔
10a  塔顶部
10b  塔底部
10c  塔段
11  进料口
12  冷凝器
13  储存罐
14  气体处理部
15  再沸器
20  第2蒸馏塔
20a  塔顶部
20b  塔底部
20c  塔段
21  进料口
24  回流冷凝器
25  再沸器
26  再分散板
27  储存罐
30  第3蒸馏塔
30a  塔顶部
30b  塔底部
30c  塔段
31  进料口
34  回流冷凝器
35  再沸器
36  再分散板
37  储存罐
51  纯化单体用储存罐
52  蒸馏残渣用罐
100  第1对系统
101  第2对系统
102  第3对系统
110  切换装置
H  热水。

Claims (8)

1.一种蒸馏塔系,是用于对合成单体后得到的粗单体进行纯化的蒸馏塔系,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蒸馏塔、第2蒸馏塔和第3蒸馏塔,其中,
向所述第1蒸馏塔中供给所述粗单体,从塔顶部分离出低沸点成分,从塔底部回收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单体,
向所述第2蒸馏塔中供给所述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单体,从塔顶部回收纯化后的单体,从塔底部回收高沸点组分,
向所述第3蒸馏塔中供给所述高沸点组分,从塔顶部回收纯化后的单体,从塔底部分离出蒸馏残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馏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蒸馏塔和所述第3蒸馏塔具有再分散板,并且,所述第3蒸馏塔的再分散板的数量少于所述第2蒸馏塔的再分散板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馏塔系,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1蒸馏塔和连接在该第1蒸馏塔的下游侧的所述第2蒸馏塔作为一对系统,具有2对系统以上,还具有1座所述第3蒸馏塔,并且,所述成对的系统之间成并联关系,它们与所述第3蒸馏塔连接。
4.一种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是用于对合成1,1-二氯乙烯单体后得到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进行蒸馏纯化的1,1-二氯乙烯单体蒸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工序:
工序1,向第1蒸馏塔供给所述粗1,1-二氯乙烯单体,从塔顶部分离出低沸点成分,从塔底部回收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
工序2,向第2蒸馏塔供给所述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从塔顶部回收纯化后的1,1-二氯乙烯单体,从塔底部回收高沸点组分,以及
工序3,向第3蒸馏塔供给所述高沸点组分,从塔顶部回收纯化后的1,1-二氯乙烯单体,从塔底部分离出蒸馏残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蒸馏塔的回流比大于所述第2蒸馏塔的回流比。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蒸馏塔的塔底部温度高于所述第2蒸馏塔的塔底部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其特征在于,向供给至所述第2蒸馏塔的所述除去了低沸点成分的粗1,1-二氯乙烯单体中添加聚合抑制剂,并使聚合抑制剂的浓度高于将被供给至所述第3蒸馏塔的所述高沸点组分的浓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2蒸馏塔的塔底部回收得到的高沸点组分中的1,1-二氯乙烯单体浓度为35质量%以下,从所述第3蒸馏塔的塔底部分离出的蒸馏残渣中的1,1-二氯乙烯单体浓度为5质量%以下。
CN201210027971.6A 2011-12-21 2012-02-09 蒸馏塔系和使用该蒸馏塔系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 Active CN1031701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0146 2011-12-21
JP280146/2011 2011-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0150A true CN103170150A (zh) 2013-06-26
CN103170150B CN103170150B (zh) 2016-01-06

Family

ID=4737400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7971.6A Active CN103170150B (zh) 2011-12-21 2012-02-09 蒸馏塔系和使用该蒸馏塔系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
CN 20122004103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20759U (zh) 2011-12-21 2012-02-09 蒸馏塔系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04103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20759U (zh) 2011-12-21 2012-02-09 蒸馏塔系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3170150B (zh)
WO (1) WO201309422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59590A1 (ko) * 2017-09-25 2019-03-28 한화케미칼 주식회사 분리벽형 증류탑 및 이를 이용한 염화비닐리덴의 정제 방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0150B (zh) * 2011-12-21 2016-01-06 株式会社吴羽 蒸馏塔系和使用该蒸馏塔系的1,1-二氯乙烯单体的蒸馏方法
JP6063269B2 (ja) * 2013-01-18 2017-01-18 株式会社クレハ 充填塔用再分散器、充填塔及び塩化ビニリデンモノマーの蒸留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87273A (ja) * 1995-09-22 1997-03-31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ε−カプロラクトンの精製方法
CN1193620A (zh) * 1997-01-16 1998-09-23 空气液体美国公司 全氟化合物的分离及纯化方法和系统
EP1097741A2 (en) * 1999-11-08 2001-05-09 Nippon Shokubai Co., Ltd. Column treat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697793A (zh) * 2001-10-17 2005-11-16 阿托菲纳公司 从由1,2-二氯乙烷热解所得的粗产物出发制备可聚合的氯乙烯的方法
CN202620759U (zh) * 2011-12-21 2012-12-26 株式会社吴羽 蒸馏塔系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24414B2 (ja) * 1993-01-28 2000-03-21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ピロリドン類の製造方法
JPH08311058A (ja) * 1995-05-15 1996-11-26 Daicel Chem Ind Ltd ε−カプロラクトンの精製方法
JPH08311059A (ja) * 1995-05-17 1996-11-26 Daicel Chem Ind Ltd ε−カプロラクトンの精製法
TW200738602A (en) * 2006-02-01 2007-10-16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Industrial process for producing high-purity diol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87273A (ja) * 1995-09-22 1997-03-31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ε−カプロラクトンの精製方法
CN1193620A (zh) * 1997-01-16 1998-09-23 空气液体美国公司 全氟化合物的分离及纯化方法和系统
EP1097741A2 (en) * 1999-11-08 2001-05-09 Nippon Shokubai Co., Ltd. Column treat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295055A (zh) * 1999-11-08 2001-05-16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塔式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697793A (zh) * 2001-10-17 2005-11-16 阿托菲纳公司 从由1,2-二氯乙烷热解所得的粗产物出发制备可聚合的氯乙烯的方法
CN202620759U (zh) * 2011-12-21 2012-12-26 株式会社吴羽 蒸馏塔系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59590A1 (ko) * 2017-09-25 2019-03-28 한화케미칼 주식회사 분리벽형 증류탑 및 이를 이용한 염화비닐리덴의 정제 방법
CN111194300A (zh) * 2017-09-25 2020-05-22 韩华思路信(株) 分隔壁蒸馏塔和通过使用该分隔壁蒸馏塔精制偏二氯乙烯的方法
US11219840B2 (en) 2017-09-25 2022-01-11 Hanwha Solutions Corporation Dividing wall distillation column and method for refining vinylidene dichloride by using same
CN111194300B (zh) * 2017-09-25 2022-09-13 韩华思路信(株) 分隔壁蒸馏塔和通过使用该分隔壁蒸馏塔精制偏二氯乙烯的方法
US11707697B2 (en) 2017-09-25 2023-07-25 Hanwha Solutions Corporation Dividing wall distillation column and method for refining vinylidene dichloride by us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20759U (zh) 2012-12-26
CN103170150B (zh) 2016-01-06
WO2013094224A1 (ja) 201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04637B1 (ko) 증류 장치
US9919238B2 (en) Distillation apparatus
EP2475688B1 (en) Process for recycling product streams separated from a hydrocarbon-containing feed stream
CN103298531B (zh) 用于制备高纯度丙烯酸-2-乙基己酯的隔壁塔及使用其的制备方法
CN108473605B (zh) 用于聚合物的在线共混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74180A (zh) 用于制备高纯度丙烯酸的分隔壁蒸馏塔和使用该分隔壁蒸馏塔的分馏方法
KR20010075475A (ko) 방법
KR101810938B1 (ko) 스타이렌 단량체 정제 공정에서 에너지 소비를 감소시키는 방법
EP3214062B1 (en) Distillation method for the separation of n-butanal and iso-butanal
CN202620759U (zh) 蒸馏塔系
KR20160144102A (ko) 증류 장치
CN105658291A (zh) 用于蒸馏分离三种或多种组分混合物的方法和装置
US4261818A (en) Method for making separat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CN111194300B (zh) 分隔壁蒸馏塔和通过使用该分隔壁蒸馏塔精制偏二氯乙烯的方法
CN111892525A (zh) 一种液晶面板用n-甲基吡咯烷酮及其生产工艺
KR101804006B1 (ko) 증류 장치
US10640582B2 (en) Olefin polymerization process
KR101724072B1 (ko) 분리벽형 증류탑을 이용한 비닐 아세트산의 정제 방법
JP2009035540A (ja) マイクロチャンネル装置を使用した精製法
CN107311871A (zh) 一种甲胺合成系统中一甲胺二甲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
WO2019220249A1 (en) Optimization of 2-eh product recovery system using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CN114853607B (zh) 一种含单体溶剂精制系统及工艺
JP7354493B2 (ja) イソプロピルアルコールの製造方法
JP7354494B2 (ja) イソプロピルアルコールの製造方法
KR101278225B1 (ko) 2-하이드록시에틸메타아크릴레이트 정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