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2473B - 用于车辆的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2473B
CN103162473B CN201210273533.8A CN201210273533A CN103162473B CN 103162473 B CN103162473 B CN 103162473B CN 201210273533 A CN201210273533 A CN 201210273533A CN 103162473 B CN103162473 B CN 1031624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radiator portion
gas
vehicle
super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735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62473A (zh
Inventor
金载然
赵完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03162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2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62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24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3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28D9/004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at least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 F28D9/00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at least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3Condensers made by assembling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4Condensers with an integrated receiver
    • F25B2339/0441Condensers with an integrated receiver containing a drier or a fil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其使用于具有膨胀阀、蒸发器和压缩机的空调,其设置在压缩机和膨胀阀之间,并且循环来自于散热器的冷却液,以通过冷却液和制冷剂的热交换而冷凝来自于压缩机的制冷剂。该冷凝器可以包括:主散热部分,其连接至散热器以循环冷却液,并且适于循环来自于压缩机的制冷剂,以通过与冷却液的热交换来冷凝制冷剂;接收器‑干燥器部分,其与主散热部分整体形成,以接收经冷凝的制冷剂,执行制冷剂的气液分离和除去水分;以及过冷却散热部分,其循环来自于蒸发器的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并且通过与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的热交换,而过冷却来自于接收器‑干燥器部分的制冷剂。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冷凝器
与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1年12月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1-0131299号的优先权,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这种引用的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凝器。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其为层叠板材的类型,其中整体形成接收器-干燥器,并且是水冷类型,其中通过使用冷却液而使制冷剂冷凝。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的空调维持合适的车厢温度不受周围温度影响,并且实现舒适的内部环境。
这样的空调包括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冷凝和液化由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的冷凝器,快速地膨胀由冷凝器冷凝和液化的制冷剂的膨胀阀,以及蒸发器,该蒸发器蒸发由膨胀阀膨胀的制冷剂,并通过利用蒸发潜热而将供至安装有空调的车厢的空气进行冷却。
在此,当行驶时,通过使用流入车辆内的外部空气,冷凝器冷却经压缩的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并且将其冷凝为低温的液体制冷剂。
这样的冷凝器通常通过管道连接至接收器-干燥器,该接收器-干燥器用于通过气液分离而提高冷凝效率,并且除去制冷剂中的水分。
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风冷型冷凝器主要用作车辆的冷凝器。由于这样的风冷型冷凝器具有销钉-管状结构,所以冷凝器的整体尺寸可以被增加从而提高冷却性能。因此,所述风冷型冷凝器可能难以安装于较小的发动机舱内。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使用冷却液作为制冷剂的水冷型冷凝器被用于车辆上。
然而,与风冷型冷凝器相比,水冷型冷凝器的制冷剂冷凝温度要低大约5-15℃,并因此冷凝温度和周围温度的差值较小。所以,由于小的温差冷却影响,冷凝效率可能恶化,并因此冷却效率也可能恶化。
此外,散热器的尺寸或冷却风扇的容量要被增加以增加用于车辆的水冷型冷凝器的冷凝效率或冷却效率。因此,成本和重量增加,并且接收器-干燥器与冷凝器之间的连接变得复杂。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上述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以包含的信息并不构成在本国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其具有与接收器-干燥器整体形成且层叠多个板材的优点。
根据该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可以最小化接收器-干燥器的波及不到的体积并且可以增加散热区域。因此,冷却效率可得到提高。
此外,该冷凝器将制冷剂分离为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并且通过使用冷却液冷凝该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并且由蒸发器提供的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通过在其中的热交换,该经冷凝的制冷剂被过冷却。由于可以省略用于过冷却该经冷凝的制冷剂的额外部件,所以可以降低部件数量,可以简化连接,并且可以降低成本和重量。
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其使用于具有膨胀阀、蒸发器和压缩机的空调,其设置在压缩机和膨胀阀之间,并且循环来自于散热器的冷却液,从而通过冷却液和制冷剂的热交换而冷凝来自于压缩机的制冷剂。
所述冷凝器可以包括:主散热部分,其由多个板材层叠而成,所述主散热部分连接至散热器以循环冷却液,并且适于循环来自于压缩机的制冷剂,以通过冷却液和制冷剂的热交换而冷凝制冷剂;接收器-干燥器部分,其与主散热部分整体形成,以接收来自于主散热部分的经冷凝的制冷剂,并且执行制冷剂的气液分离和除去水分,并且接收器-干燥器部分连接至主散热部分;以及过冷却散热部分,其整体形成在主散热部分的下部,其循环来自于蒸发器的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并且通过与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的热交换,来过冷却来自于接收器-干燥器部分的制冷剂。
所述主散热部分可以包括:第一制冷剂线路,其沿着长度方向在主散热部分的中间部分形成,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一制冷剂线路流入主散热部分的一个端部;气液分离部分,其形成在主散热部分另一端部,连接至第一制冷剂线路,并且适于将经过第一制冷剂线路流入其内的制冷剂分离为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至少一个第二制冷剂线路,其形成在第一制冷剂线路的上方,用于在气液分离部分分离的较轻的气体制冷剂流入其内;以及至少一个第三制冷剂线路,其形成在第一制冷剂线路的下方,用于在气液分离部分分离的较重的液体制冷剂流入其内。
气液分离部分可以连接至第二制冷剂线路和第三制冷剂线路中的接近于气液分离部分的上部和下部的第二制冷剂线路和第三制冷剂线路,并且可以通过板材不与其它第二制冷剂线路和第三制冷剂线路连接。
主散热部分可以通过冷却液和制冷剂逆流的方式,使得冷却热和制冷剂相互之间进行热交换。
主散热部分可以进一步包括:形成于主散热部分的上部的第一连接线路以与第二制冷剂线路连接,以及形成于主散热部分的下部的第二连接线路以与第三制冷剂线路连接,其中,主散热部分通过第一连接线路和第二连接线路向接收器-干燥器部分供给经冷凝的制冷剂。
过冷却散热部分可以使得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与来自于接收器-干燥器部分的制冷剂相互之间进行热交换,通过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与制冷剂的逆流的方式。
过冷却散热部分可以通过第三连接线路连接至接收器-干燥器部分,并且在接收器-干燥器部分执行了气液分离和除去水分的制冷剂可以通过第三连接线路流入过冷却散热部分。
过冷却散热部分可以包括制冷剂线路,来自于接收器-干燥器部分的制冷剂经过第三连接线路流入其内,以及气体制冷剂线路,其与制冷剂线路交替形成,来自于蒸发器的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流入所述气体制冷剂线路,其中过冷却散热部分适于通过与流入气体制冷剂线路的气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来过冷却流入制冷剂线路的经冷凝的制冷剂。
隔热部分用于防止经过主散热部分的制冷剂和经过过冷却散热部分的过冷却制冷剂的热交换,其可以形成于主散热部分和过冷却散热部分之间。
隔热部分可以在其内容纳氮气,在焊接的外壳中的主散热部分和过冷却散热部分之间沿着其长度方向形成多个硬钎焊孔,氮气可轻易穿过该孔。
冷凝器可以进一步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分别安装于主散热部分、接收器-干燥器部分和过冷却散热部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上盖可以设置有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入口和制冷剂入口,该冷却液出口形成在上盖的一个端部并且适于从主散热部分排出冷却液,该冷却液入口形成在上盖的另一个端部并且连接至散热器以从散热器接收冷却液,该制冷剂入口形成在上盖的所述一个端部并且连接至压缩机以接收来自于压缩机的制冷剂。
下盖可以设置有制冷剂出口、气体制冷剂入口和气体制冷剂出口,该制冷剂出口形成在对应于制冷剂入口的下盖的一个端部并且连接至膨胀阀,该气体制冷剂入口形成在下盖的所述一个端部并且连接至蒸发器,该气体制冷剂出口形成在下盖的另一端部并且连接至压缩机。
形成第二制冷剂线路的板材的一个端部可以被弯曲以形成壁。
第三制冷剂线路通过形成第三制冷剂线路的板材中的顶部板材而可以不与冷却液入口直接连通。
接收器-干燥器部分可以具有在其中形成的空间,可以在下盖相应于该空间形成插入孔。
干燥剂可以通过所述插入孔而插入所述空间。
在所述插入孔处可以安装有固定帽,该固定帽用于防止插入所述空间的干燥剂漏出,并且用于防止供给至接收器-干燥器部分的制冷剂泄漏。
散热器可以连接至储存箱,并且冷却风扇可以设置在散热器的后部。
所述冷凝器可以进一步包括由多个板材层叠而成的热交换器。
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或更为具体地得以阐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冷凝器的示例性的车辆空调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的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2的A-A线所获得的横截面图。
图4是沿着图2的B-B线所获得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详细地作出引用,这些实施方式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将与示例性实施方式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和附图仅表示本发明的一小部分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并不代表本发明的全部精神。所以,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申请日可以存在多种等同和变化。
图1是应用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的冷凝器的车辆空调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的立体图;图3是沿着图2的A-A线所获得的横截面图;以及,图4是沿着图2的B-B线所获得的横截面图。
参考附图,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100用于空调中,其包括膨胀阀101、蒸发器103和压缩机105,该膨胀阀101用于膨胀液体制冷剂,该蒸发器103用于通过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来蒸发由膨胀阀101膨胀的制冷剂,该压缩机105用于接收来自于蒸发器103的气态制冷剂并且将其压缩。
亦即,冷凝器100设置在压缩机105和膨胀阀101之间,并且配置为循环来自于散热器107的冷却液,并且通过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冷凝来自于压缩机105的制冷剂。
散热器107连接至储存箱108,并且冷却风扇109设置在散热器107的后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100中,接收器-干燥器整体地设置并且层叠多个板材。用于车辆的冷凝器100将制冷剂分离为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并通过使用冷却液进行冷凝,并且通过与来自于蒸发器103的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过冷却该冷凝的制冷剂。由于可以省略用于过冷却经冷凝的制冷剂的额外部件,所以可以减少部件数量,可以简化连接,并且可以降低成本和重量。此外,由于可以使接收器-干燥器的波及不到的体积(dead volume)最小化并且可以增加散热区域,所以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100的冷却效率可以提高。
为了这些目的,如图2至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100包括:主散热部分110、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以及过冷却散热部分140,并且这些部件将进行详细描述。
在此,上盖111和下盖113被分别安装于用于车辆的冷凝器100的上部和下部,并且主散热部分110、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以及过冷却散热部分140布置在上盖和下盖111和113之间。
主散热部分110由多个板材115层叠而成。
主散热部分110连接至散热器107以循环冷却液,并且循环来自于压缩机105的制冷剂以通过与冷却液的热交换而冷凝制冷剂。
在此,主散热部分110适于通过冷却液和制冷剂的逆流方式来执行热交换。
也就是说,多个板材115层叠于主散热部分110,制冷剂线路117和冷却液线路119交替地形成于多个板材115之间。由于制冷剂经过制冷剂线路117并且冷却液经过冷却液线路119,所以制冷剂和冷却液相互之间不会混合并且以相反方向流动,如图3和图4所示。在这一过程,制冷剂和冷却液进行热交换。
如附图3所示,主散热部分110包括第一制冷剂线路117a、第二制冷剂线路117b、第三制冷剂线路117c以及气液分离部分118。
多个第一制冷剂线路117a沿着长度方向在主散热部分110内的中间部分形成。供给至主散热部分110的一个端部的制冷剂流入该第一制冷剂线路117a。
气液分离部分118形成于主散热部分110的另一端部并且连接至第一制冷剂线路117a。气液分离部分118适于通过重力将流入第一制冷剂线路117a的制冷剂分离为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
如果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混合的制冷剂流入气液分离部分118,那么气液分离部分118通过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之间的重力差将制冷剂分离为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在这时,较轻的气体制冷剂位于气液分离部分118的上部并且较重的液体制冷剂位于气液分离部分118的下部。
根据多个实施方式,在第一制冷剂线路117a上方形成多个第二制冷剂线路117b。在气液分离部分118分离的较轻的气体制冷剂流入该第二制冷剂线路117b。
当在气液分离部分118分离的气体制冷剂流入其内时,第二制冷剂线路117b适于执行气体制冷剂和冷却液的热交换,从而再次冷凝气体制冷剂。
此外,在第一制冷剂线路117a下方形成多个第三制冷剂线路117c。在气液分离部分118分离的较重的液体制冷剂流入该第三制冷剂线路117c。
当在气液分离部分118分离的液体制冷剂流入其内时,第三制冷剂线路117c适于执行液体制冷剂和冷却液的热交换,从而冷凝液体制冷剂。
在此,气液分离部分118通过板材115分别与多个第二制冷剂线路117b和第三制冷剂线路117c中的接近于气液分离部分118的上部和下部的第二制冷剂线路117b和第三制冷剂线路117c连接,并且不与其它第二制冷剂线路117b和第三制冷剂线路117c连接。
亦即,板材115适于关闭气液分离部分118的上部和下部,从而使得,除了接近于气液分离部分118的上部和下部的第二制冷剂线路117b和第三制冷剂线路117c,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不流入第二和第三制冷剂线路117b和117c中。
根据多个实施方式,在上盖111的一个端部处形成冷却液出口123并且在上盖111的另一个端部处形成冷却液入口121。冷却液入口121和冷却液出口123连接至主散热部分110。因此,通过冷却液入口121将冷却液从散热器107供给至主散热部分110,并且经过主散热部分110的冷却液被通过冷却液出口123从主散热部分110排出。
此外,制冷剂入口125形成在上盖111的端部处,从压缩机105供给的制冷剂通过该制冷剂入口125。
也就是说,根据多个实施方式,由于在冷却液入口121的相对侧形成制冷剂入口125,并且制冷剂入口125形成在冷却液出口123的同侧,所以冷却液和制冷剂以相反方向流动。
在此,形成第二制冷剂线路117b的每个板材115的端部被弯曲以形成壁122。每个板材115的端部是位于接近于制冷剂入口125的端部。
壁122用于防止通过制冷剂入口125供给的制冷剂流入形成于主散热部分110的上部的第二制冷剂线路117b。
此外,通过形成第三制冷剂线路117c的板材115中的顶部板材115,而使第三制冷剂线路117c不与制冷剂入口125直接连通。
因此,通过制冷剂入口125供给的制冷剂通过形成第三制冷剂线路117c的板材115中的顶部板材115而被防止直接流入第三制冷剂线路117c,而是流入第一制冷剂线路117a。
根据多个实施方式,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适于接收来自于主散热部分110的经冷凝的制冷剂并且执行制冷剂的气液分离和除去水分。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整体形成于主散热部分110的另一端,并且连接至主散热部分110。
流入主散热部分110的制冷剂在气液分离部分118被分离为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并且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分别流经第二制冷剂线路117b和第三制冷剂线路117c,从而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并且被冷凝。
在那之后,通过第一连接线路126和第二连接线路123,经冷凝的制冷剂被排放至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该第一连接线路126形成在主散热部分110的上部并且被连接至第二制冷剂线路117b,该第二连接线路123形成在主散热部分110的下部并且被连接至第三制冷剂线路117c。
由于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使用具有与冷凝器100相同的形状的接收器-干燥器,所以与传统的圆柱形的接收器-干燥器相比,其中的波及不到的体积可以被最小化并且可以移除额外的连接管。
根据多个实施方式,在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内形成空间131,并且相应于空间131在下盖113形成插入孔133。
干燥剂135通过插入孔133而插入空间131内,并且除去在主散热部分110冷凝的制冷剂中的水分。
根据更换周期,可以通过插入孔133替换干燥剂135。也就是说,干燥剂135可替换地安装于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内。
同时,过滤器与干燥剂135整体形成,并且过滤器除去包含于供至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的制冷剂中的外来物质。
亦即,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通过干燥剂135除去存留在制冷剂中的水分,并且通过过滤器过滤制冷剂中包含的外来物质。因此,其防止存留在制冷剂中的外来物质流入膨胀阀101。
因此,其防止存留在制冷剂中的外来物质堵塞膨胀阀101。
固定帽137用于防止被插入空间131内的干燥剂135漏出,并且用于防止提供给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的制冷剂泄漏,该固定帽137可以被安装在插入孔133处。
此外,过冷却散热部分140整体形成在主散热部分110的下部。
来自于蒸发器103的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流入过冷却散热部分140。经过过冷却散热部分140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通过与来自于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过冷却制冷剂。
在此,过冷却散热部分140适于通过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和来自于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的制冷剂的逆流方式来执行热交换。
根据多个实施方式,过冷却散热部分140通过第三连接线路128连接至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过冷却散热部分140适于接收来自于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的、执行了气液分离和除去水分的制冷剂。
制冷剂线路117和气体制冷剂线路141交替地形成于过冷却散热部分140内。因此,通过第三连接线路128从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供给至过冷却散热部分140的制冷剂流入制冷剂线路117,并且来自于蒸发器103的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流入气体制冷剂线路141。在这个过程中,经冷凝的制冷剂和气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亦即,多个板材115层叠于过冷却散热部分140,并且制冷剂线路117和气体制冷剂线路141形成于多个板材115之间。由于经过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的经冷凝的制冷剂流入制冷剂线路117,并且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流入气体制冷剂线路141,所以经冷凝的制冷剂和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以相反方向流动,如图3和图4所示。在这个过程中,经冷凝的制冷剂和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在此,相应于制冷剂入口125,在下盖113的一个端部形成制冷剂出口129。该制冷剂出口129连接至膨胀阀101。
此外,在下盖113的该端部处形成气体制冷剂入口143,并且在下盖113的另一端部形成气体制冷剂出口145。气体制冷剂入口143连接至蒸发器103并且气体制冷剂出口145连接至压缩机105。
同时,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整体形成于主散热部分110和过冷却散热部分140的另一端部。除了第一、第二和第三连接线路126、127和128的位置之外,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不与主散热部分110和过冷却散热部分140流体连接。因此,除了第一、第二和第三连接线路126、127和128的位置,制冷剂不能通过其它位置流入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
根据多个实施方式,隔热部分150用于防止流入主散热部分110的制冷剂和流入过冷却散热部分140的过冷却的制冷剂的热交换,该隔热部分150形成于主散热部分110和过冷却散热部分140之间。
隔热部分150可以适于容纳氮气,在焊接的壳体中层叠多个板材115时形成多个硬钎焊孔151,氮气可轻易穿过该孔151。
硬钎焊孔151形成为:为了通过当多个板材115被层叠时产生气体排放而降低焊接次品率,并且为了容易地将氮气注入隔热部分150。
在用于形成隔热部分150的氮气被注入之后,封闭硬钎焊孔151。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的冷凝器100包括多个板材115层叠的热交换器。
在散热器107冷却的冷却液经过冷却液入口121流入主散热部分110。
冷却液在主散热部分110内沿着形成于多个板材115之间的冷却液线路119进行循环。之后,冷却液经过冷却液出口123从冷凝器100排出并且再次供供至散热器107。
在这时,来自于压缩机105的制冷剂经过制冷剂入口125被供给至主散热部分110,并且沿着与冷却液线路119交替形成的制冷剂线路117中的第一制冷剂线路117a,流至气液分离部分118。
在气液分离部分118处,制冷剂被分离为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分别流入第二制冷剂线路117b和第三制冷剂线路117c并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
在这时,在气液分离部分118处分离的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以与沿着冷却液线路119流动的冷却液相反的方向流动,并且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
此外,在主散热部分110冷却的经冷凝的制冷剂经过第一连接线路126和第二连接线路127流至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
经冷凝的制冷剂在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内循环。在这时,执行气液分离并且制冷剂中的水分由干燥剂135除去。之后,经冷凝的制冷剂经过第三连接线路128流向过冷却散热部分140。
流入过冷却散热部分140的制冷剂在过冷却散热部分140内沿着制冷剂线路117循环。
在这时,来自于蒸发器103的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经过气体制冷剂入口143流入过冷却散热部分140。
流入过冷却散热部分140的气体制冷剂沿着气体制冷剂线路141、以与沿着制冷剂线路117流动的制冷剂相反的方向流动。
因此,经过主散热部分110和接收器-干燥器130的制冷剂通过与流入过冷却散热部分140的气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过冷却。
亦即,流入过冷却散热部分140的制冷剂以与气体制冷剂相反的方向流动,并且通过与气体制冷剂的热交换而过冷却。之后,过冷却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出口129而被供给至膨胀阀101。
同时,在与沿着制冷剂线路117流动的制冷剂热交换之后,通过气体制冷剂入口143流入过冷却散热部分140的气体制冷剂通过气体制冷剂出口145被供给至压缩机105。
由于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与主散热部分110和过冷却散热部分140整体形成,可以移除用于将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与主散热部分110和过冷却散热部分140连接的额外连接管道。此外,由于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的接收器-干燥器具有与冷凝器100相同的形状,所述波及不到的体积可以被最小化。
此外,隔热部分150防止主散热部分110和过冷却散热部分140之间的热交换。因此,可以提高冷凝器100的冷凝效率和冷却效率。
作为示例但并不作为限制的是:主散热部分110、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和过冷却散热部分140通过上盖111和下盖113之间的多个板材115的层叠而形成。没有上盖111和下盖113的多个板材115可以形成主散热部分110、接收器-干燥器部分130和过冷却散热部分140。
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100与接收器-干燥器整体形成,通过层叠多个板材而形成,并且适于将制冷剂分离为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且冷凝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此外,冷凝器100适于通过与来自蒸发器103的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来过冷却经冷凝的制冷剂。因此,部件数量可以减少并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可以简化。此外,成本和重量可以降低。
由于在主散热部分110冷凝的制冷剂可以通过在过冷却散热部分140与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过冷却,所以可以移除用于过冷却制冷剂所需的额外部件或管道。因此,可以不消耗额外的成本。
冷凝器100在气液分离部分118将流入主散热部分110的制冷剂分离为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分别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并且被冷凝。因此,热交换效率可以被提高。
由于接收器-干燥器与主散热部分110和过冷却散热部分140整体形成,可以减少冷凝器100内的波及不到的体积。因此,可以增加冷凝器100的散热面积并且可以提高冷凝效率和冷却效率,而不增加冷凝器100的尺寸。因此,可以增加适销性。
为了便于在所附权利要求中解释和精确定义,术语上或下、前或后、内或外等等用于参考在图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的位置来对这些特征进行描述。
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式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是想要把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式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其各种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形式所限定。

Claims (18)

1.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其使用于具有膨胀阀、蒸发器和压缩机的空调,其设置在压缩机和膨胀阀之间,并且循环来自于散热器的冷却液,以通过冷却液和制冷剂的热交换而冷凝来自于压缩机的制冷剂,该冷凝器包括:
主散热部分,其包括多个层叠的板材,所述主散热部分连接至散热器以循环冷却液,并且适于循环来自于压缩机的制冷剂,以通过冷却液和制冷剂的热交换而冷凝制冷剂;
接收器-干燥器部分,其与主散热部分整体形成,以接收来自于主散热部分的经冷凝的制冷剂,并且执行制冷剂的气液分离和除去水分,并且所述接收器-干燥器部分连接至主散热部分;以及
过冷却散热部分,其在主散热部分的下部整体形成,其循环来自于蒸发器的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并且通过与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的热交换,来过冷却来自于接收器-干燥器部分的制冷剂;
其中,所述主散热部分包括:
第一制冷剂线路,其沿着长度方向在主散热部分的中间部分形成,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一制冷剂线路流入主散热部分的一个端部;
气液分离部分,其形成在主散热部分另一端部,连接至第一制冷剂线路,并且适于将经过第一制冷剂线路流入其内的制冷剂分离为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
至少一个第二制冷剂线路,其形成在第一制冷剂线路的上方,用于在气液分离部分分离的较轻的气体制冷剂流入其内;以及
至少一个第三制冷剂线路,其形成在第一制冷剂线路的下方,用于在气液分离部分分离的较重的液体制冷剂流入其内;
其中,散热器连接至储存箱,并且冷却风扇设置在散热器的后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其中,气液分离部分连接至第二制冷剂线路和第三制冷剂线路中的接近于气液分离部分的上部和下部的第二制冷剂线路和第三制冷剂线路,并且通过板材不与其它第二制冷剂线路和第三制冷剂线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其中,主散热部分通过冷却液和制冷剂逆流的方式,使得冷却热和制冷剂相互之间进行热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其中,主散热部分还包括:形成于主散热部分的上部以与第二制冷剂线路连接的第一连接线路,以及形成于主散热部分的下部以与第三制冷剂线路连接的第二连接线路,并且
主散热部分通过第一连接线路和第二连接线路向接收器-干燥器部分供给经冷凝的制冷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其中,过冷却散热部分使得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与来自于接收器-干燥器部分的制冷剂相互之间进行热交换,通过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与制冷剂的逆流的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其中,过冷却散热部分通过第三连接线路连接至接收器-干燥器部分,并且在接收器-干燥器部分执行了气液分离和除去水分的制冷剂经过第三连接线路流入过冷却散热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其中,过冷却散热部分包括:
制冷剂线路,来自于接收器-干燥器部分的制冷剂经过第三连接线路流入所述制冷剂线路;以及
气体制冷剂线路,其与制冷剂线路交替形成,来自于蒸发器的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流入所述气体制冷剂线路,并且
其中,过冷却散热部分适于通过与流入气体制冷剂线路的气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来过冷却流入制冷剂线路的经冷凝的制冷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其中,隔热部分用于防止经过主散热部分的制冷剂和经过过冷却散热部分的过冷却制冷剂的热交换,其形成于主散热部分和过冷却散热部分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其中,隔热部分在其内容纳氮气,在焊接的外壳中的主散热部分和过冷却散热部分之间沿着其长度方向形成多个硬钎焊孔,氮气能够轻易地穿过该硬钎焊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还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分别安装于主散热部分、接收器-干燥器部分和过冷却散热部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其中,上盖设置有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入口和制冷剂入口,该冷却液出口形成在上盖的一个端部并且适于从主散热部分排出冷却液,该冷却液入口形成在上盖的另一个端部并且连接至散热器以从散热器接收冷却液,该制冷剂入口形成在上盖的所述一个端部并且连接至压缩机以接收来自于压缩机的制冷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其中,下盖设置有制冷剂出口、气体制冷剂入口和气体制冷剂出口,该制冷剂出口形成在对应于制冷剂入口的下盖的一个端部并且连接至膨胀阀,该气体制冷剂入口形成在下盖的所述一个端部并且连接至蒸发器,该气体制冷剂出口形成在下盖的另一端部并且连接至压缩机。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其中,形成第二制冷剂线路的板材的一个端部被弯曲以形成壁。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其中,第三制冷剂线路通过形成第三制冷剂线路的板材中的顶部板材而不与冷却液入口直接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其中,接收器-干燥器部分具有在其中形成的空间,并且相应于该空间在下盖形成插入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其中,干燥剂经过所述插入孔而插入所述空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其中,在所述插入孔处安装有固定帽,该固定帽用于防止插入所述空间的干燥剂漏出,并且用于防止供给至接收器-干燥器部分的制冷剂泄漏。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包括由多个板材层叠而成的热交换器。
CN201210273533.8A 2011-12-08 2012-06-29 用于车辆的冷凝器 Active CN1031624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131299A KR101316858B1 (ko) 2011-12-08 2011-12-08 차량용 컨덴서
KR10-2011-0131299 2011-12-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2473A CN103162473A (zh) 2013-06-19
CN103162473B true CN103162473B (zh) 2017-08-18

Family

ID=48464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73533.8A Active CN103162473B (zh) 2011-12-08 2012-06-29 用于车辆的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46257A1 (zh)
JP (1) JP6041424B2 (zh)
KR (1) KR101316858B1 (zh)
CN (1) CN103162473B (zh)
DE (1) DE1020121058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60955B2 (ja) * 2010-12-03 2016-08-02 現代自動車株式会社Hyundai Motor Company 車両用コンデンサ
FR3000183B1 (fr) * 2012-12-21 2018-09-14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Condenseur avec reserve de fluide frigorigene pour circuit de climatisation
US10962307B2 (en) 2013-02-27 2021-03-30 Denso Corporation Stacked heat exchanger
JP6160385B2 (ja) * 2013-09-17 2017-07-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積層型熱交換器
DE102013011477A1 (de) 2013-07-09 2015-01-15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4279800B (zh) * 2013-07-09 2018-01-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电动汽车
KR101575315B1 (ko) 2013-10-14 2015-12-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열교환기
KR101918506B1 (ko) * 2013-12-18 2018-11-14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판형 열교환기
KR102173383B1 (ko) * 2014-07-24 2020-11-03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컨시스템
KR102131158B1 (ko) * 2014-07-24 2020-07-08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컨시스템
JP6305574B2 (ja) * 2015-01-22 2018-04-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プレート熱交換器及びヒートポンプ式室外機
DE102016001607A1 (de) 2015-05-01 2016-11-03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Flüssigkeit-zu-Kältemittel-Wärmetauscher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desselben
CN105737647B (zh) * 2016-03-22 2017-11-03 江苏远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水分离的板式换热器
JP6658242B2 (ja) * 2016-04-15 2020-03-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JP6911469B2 (ja) * 2017-03-31 2021-07-28 株式会社Ihi 熱処理装置
DE102018129988A1 (de) * 2018-07-09 2020-01-09 Hanon Systems Kompaktwärmeübertragereinheit und Klimaanlagenmodul, insbesondere für Elektrofahrzeuge
JP7400234B2 (ja) * 2019-07-16 2023-12-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JP7188376B2 (ja) * 2019-07-23 2022-12-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JP7207286B2 (ja) * 2019-07-23 2023-01-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WO2021014893A1 (ja) * 2019-07-23 2021-01-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CN112747613B (zh) * 2019-10-31 2023-06-13 丹佛斯有限公司 用于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和板式换热器
US20230173874A1 (en) * 2021-12-07 2023-06-08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Plate ihx as mounting plate for refrigerant modu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25861B2 (ja) * 1989-02-17 1998-11-1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水冷式インタークーラ付内燃機関
JPH06137726A (ja) * 1991-05-31 1994-05-20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の高低圧スイッチと溶栓の取付配置
GB2290130B (en) * 1994-06-01 1998-07-29 Ind Tech Res Inst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JPH0840054A (ja) * 1994-08-01 1996-02-13 Zexel Corp 車両用空調制御装置
JP2900898B2 (ja) * 1996-10-28 1999-06-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KR100264815B1 (ko) * 1997-06-16 2000-09-01 신영주 다단기액분리형응축기
JPH11287572A (ja) * 1998-03-31 1999-10-19 Hisaka Works Ltd ブレージング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KR100805424B1 (ko) * 2001-08-30 2008-02-20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이중 유로 응축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냉동장치
DE10164668A1 (de) * 2001-12-28 2003-07-10 Behr Lorraine S A R L Europole Gelöteter Kondensator
KR100872468B1 (ko) * 2002-05-24 2008-12-08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다단 기액분리형 응축기
FR2846733B1 (fr) * 2002-10-31 2006-09-15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Condenseur, notamment pour un circuit de cimatisatio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circuit comprenant ce condenseur
JP4334965B2 (ja) * 2003-09-30 2009-09-30 株式会社日阪製作所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JP4323307B2 (ja) * 2003-12-26 2009-09-02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車両用熱交換器システム
EP1616610B1 (en) * 2004-07-13 2012-07-25 Byeong-Seung Lee Plate heat exchanger with condensed fluid separating function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4367294B2 (ja) * 2004-09-02 2009-11-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水冷式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US7237406B2 (en) * 2004-09-07 2007-07-03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Condenser/separator and method
JP3812582B2 (ja) * 2005-01-20 2006-08-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受液器一体型冷媒凝縮器
US7753105B2 (en) * 2006-05-16 2010-07-1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Liquid cooled condenser having an integrated heat exchanger
JP2008064455A (ja) * 2007-11-23 2008-03-21 Denso Corp 冷却用熱交換器モジュール
CA2755716C (en) 2009-03-20 2016-12-13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s Sweden Ab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mpensation of i/q imbalance
KR101188226B1 (ko) * 2009-10-13 2012-10-05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판형 열교환기
KR101222590B1 (ko) * 2010-01-14 2013-01-16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차량용 냉각 시스템
CN201740318U (zh) * 2010-06-04 2011-02-09 上海恒安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
JP5960955B2 (ja) * 2010-12-03 2016-08-02 現代自動車株式会社Hyundai Motor Company 車両用コンデンサ
US20120291478A1 (en) * 2011-05-20 2012-11-22 Kia Motors Corporation Condenser for vehicle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vehicle
FR3001796A1 (fr) * 2013-02-07 2014-08-08 Delphi Automotive Systems Lux Agencement d’un condenseur et d’un sous-refroidisseur de climati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2105804A1 (de) 2013-06-13
JP6041424B2 (ja) 2016-12-07
KR101316858B1 (ko) 2013-10-10
CN103162473A (zh) 2013-06-19
US20130146257A1 (en) 2013-06-13
JP2013119382A (ja) 2013-06-17
KR20130064603A (ko) 2013-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2473B (zh) 用于车辆的冷凝器
CN103162474B (zh) 用于车辆的冷凝器
CN102788452B (zh) 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和用于车辆的空调系统
US10753686B2 (en) Condenser for vehicle
KR101461872B1 (ko) 차량용 응축기
CN105492232B (zh) 用于车辆的冷却模块和冷却系统
KR100893169B1 (ko) 열교환기 모듈
KR101461871B1 (ko) 차량용 응축기
KR101326841B1 (ko) 차량용 컨덴서
JP5200045B2 (ja) 熱交換器
KR101610075B1 (ko) 차량용 컨덴서
KR101619187B1 (ko) 차량용 컨덴서
KR101734281B1 (ko) 차량용 컨덴서
KR101002097B1 (ko) 증발기의 오일 분리 구조
KR20160092703A (ko) 응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