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1632A - 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1632A
CN103161632A CN2011104182240A CN201110418224A CN103161632A CN 103161632 A CN103161632 A CN 103161632A CN 2011104182240 A CN2011104182240 A CN 2011104182240A CN 201110418224 A CN201110418224 A CN 201110418224A CN 103161632 A CN103161632 A CN 103161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oil sprayer
fuel engine
cooling system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182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61632B (zh
Inventor
黄猛
辛强之
陈山
范崇华
穆振仟
高先理
闫丽
张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BO DIESEL ENGINE PAREN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DIESEL ENGINE PARENT Co filed Critical ZIBO DIESEL ENGINE PARENT Co
Priority to CN2011104182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61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61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1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61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1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包括:与所述喷油器套设相连的气缸盖,该气缸盖内设置有进口通道、出口通道和与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均相连通的冷却通道,该冷却通道与喷油器的油嘴冷却腔相连通;用于贮存冷却介质的贮存箱,该贮存箱与进口通道相连;设于贮存箱和进口通道之间的循环泵。本发明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在气缸盖内部形成了密封冷却结构,无需采用进油管和出油管,直接通过设置在气缸盖内的进口通道、冷却通道和出口通道即可实现冷却介质的输送,避免了采用进油管和出油管产生的泄露,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密封性能,进而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缓解能源危机的加剧、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双燃料发动机逐渐被应用。在双燃料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喷油器进行引燃。
双燃料发动机的热负荷相对于其他的发动机的热负荷较高,即喷油器的油嘴的热负荷较高,减少了喷油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了喷油器使用的可靠性。
为了增加喷油器的使用寿命,提高喷油器的使用可靠性,现有技术采用外接式滑油强制冷却系统,对喷油器的油嘴进行冷却,如图1所示。外接式滑油强制冷却系统的气缸盖11部分结构,如图2所示,即采用进油管13将滑油输送至位于气缸盖11内部的喷油器12的油嘴冷却腔,对油嘴进行冷却,然后通过出油管14将冷却了油嘴的滑油输送至气缸盖11外。
但是,现有的外接式滑油强制冷却系统中,进油管13和出油管14易发生泄露,导致滑油浪费,最终降低了冷却效果,也容易造成污染;同时进油管13和出油管14与油嘴冷却腔的连接处密封性较低,容易使滑油泄露,导致滑油浪费,降低了冷却效果。
另外,现有技术采用滑油作为冷却介质,需要对滑油进行精滤处理,除去滑油中的杂质,避免滑油中的杂质造成喷油器12的冷却油道污堵,使得喷油器12能够正常工作。同时,为了防止滑油温度过高而导致滑油发生碳化、失效,需要另设冷却器15对滑油进行冷却,从而保证滑油对喷油器12的冷却。现有技术需要另设精滤装置和冷却器15,使得喷油器12的冷却系统管路布置较复杂,即使得喷油器12的冷却系统的结构较复杂。
另外,现有技术需要另设精滤装置和冷却器15,使得喷油器12的冷却系统管路布置较复杂,必然导致滑油的泄露,使得冷却系统的密封性能较差。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以提高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密封性能,进而提高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密封性能,进而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包括:
与所述喷油器套设相连的气缸盖,所述气缸盖内设置有进口通道、出口通道和与所述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均相连通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喷油器的油嘴冷却腔相连通;
用于贮存冷却介质的贮存箱,所述贮存箱与所述进口通道相连;
设于所述贮存箱和所述进口通道之间的循环泵。
优选的,上述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所述冷却通道的两端端口分别与所述进口通道的出口和所述出口通道的进口相连。
优选的,上述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所述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关于所述喷油器的轴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上述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所述进口通道、出口通道和冷却通道均为直通道。
优选的,上述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所述冷却介质为柴油。
优选的,上述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所述出口通道与所述双燃料发动机的燃油箱相连。
本发明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通过贮存冷却介质的贮存箱,设于贮存箱和进口通道之间的循环泵,设置在双燃料发动机的气缸盖内的进口通道、出口通道和与喷油器的油嘴冷却腔相连通的冷却通道,在气缸盖内部形成了密封冷却结构,使得气缸盖和冷却系统为一体式。
本发明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在气缸盖内部形成了密封冷却结构,使得气缸盖和冷却系统为一体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采用进油管将冷却介质输送至喷油器的油嘴冷却腔,无需采用出油管将冷却介质送出气缸盖,直接通过设置在气缸盖内的进口通道、冷却通道和出口通道即可实现冷却介质的输送,从而避免了采用进油管和出油管产生的泄露,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密封性能,进而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外接式滑油强制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外接式滑油强制冷却系统的气缸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的气缸盖沿喷油器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的气缸盖沿垂直于喷油器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上图1-4中:
气缸盖11、喷油器12、进油管13、出油管14、冷却器15、气缸盖21、进口通道22、喷油器23、出口通道24、冷却通道2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密封性能,进而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附图3-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的气缸盖沿喷油器轴线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的气缸盖沿垂直于喷油器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包括与喷油器23套设相连的气缸盖21,气缸盖21内设置有进口通道22、出口通道24和与进口通道22和出口通道24均相连通的冷却通道25,冷却通道25与喷油器23的油嘴冷却腔相连通;用于贮存冷却介质的贮存箱,贮存箱与进口通道22相连;设于贮存箱和进口通道22之间的循环泵。
本发明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通过贮存冷却介质的贮存箱,设于贮存箱和进口通道22之间的循环泵,设置在双燃料发动机的气缸盖21内的进口通道22、出口通道24和与喷油器23的油嘴冷却腔相连通的冷却通道25,在气缸盖21内部形成了密封冷却结构,使得气缸盖21和冷却系统为一体式。
本发明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在气缸盖21内部形成了密封冷却结构,使得气缸盖21和冷却系统为一体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采用进油管将冷却介质输送至喷油器23的油嘴冷却腔,无需采用出油管将冷却介质送出气缸盖21,直接通过设置在气缸盖21内的进口通道22、冷却通道25和出口通道24即可实现冷却介质的输送,从而避免了采用进油管和出油管产生的泄露,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密封性能,进而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
同时,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将进口通道22、出口通道24和冷却通道25设置在气缸盖21内,使得气缸盖21和该冷却系统为一体式,无需采用进油管和出油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部件,使得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结构较简单;无需采用进油管和出油管,也避免了因冷却介质泄漏造成的污染。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对进口通道22和出口通道24的具体位置不作具体地限定,只要能够保证冷却介质能够流入喷油器23的油嘴冷却腔和流出气缸盖21即可。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冷却通道25的两端端口分别与进口通道22的出口和出口通道24的进口相连,充分利用了冷却介质,避免了部分冷却介质存积在冷却通道25的端头,避免了冷却介质不必要的浪费,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
为了便于冷却介质对喷油器23进行冷却,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进口通道22和出口通道24关于喷油器23的轴线对称分布。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进口通道22、出口通道24和冷却通道25均为直通道,便于冷却介质进入喷油器23的油嘴冷却腔,也便于将冷却介质排出气缸盖21。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冷却介质为柴油,因为柴油粘度较小,流动性较好,利于热交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也避免了采用滑油发生碳化、失效的现象,进而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可靠性。
同时,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采用柴油作为冷却介质,无需在另设精滤装置和冷却器,减少了该冷却系统的管路,进而使得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结构较简单,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减少了管路的布置,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冷却介质的泄漏量,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密封性能,进而提高了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
为了更好地利用柴油,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中,出口通道24与双燃料发动机的燃油箱相连,冷却了喷油器23的柴油流入双燃料发动机的燃油箱,作为燃料燃烧,使得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成为闭式循环系统。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所述喷油器(23)套设相连的气缸盖(21),所述气缸盖(21)内设置有进口通道(22)、出口通道(24)和与所述进口通道(22)和出口通道(24)均相连通的冷却通道(25),所述冷却通道(25)与所述喷油器(23)的油嘴冷却腔相连通;
用于贮存冷却介质的贮存箱,所述贮存箱与所述进口通道(22)相连;
设于所述贮存箱和所述进口通道(22)之间的循环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25)的两端端口分别与所述进口通道(22)的出口和所述出口通道(24)的进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通道(22)和出口通道(24)关于所述喷油器(23)的轴线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通道(22)、出口通道(24)和冷却通道(25)均为直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为柴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通道(24)与所述双燃料发动机的燃油箱相连。
CN201110418224.0A 2011-12-14 2011-12-14 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 Active CN103161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18224.0A CN103161632B (zh) 2011-12-14 2011-12-14 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18224.0A CN103161632B (zh) 2011-12-14 2011-12-14 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1632A true CN103161632A (zh) 2013-06-19
CN103161632B CN103161632B (zh) 2015-05-13

Family

ID=48585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18224.0A Active CN103161632B (zh) 2011-12-14 2011-12-14 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616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2987A (zh) * 2022-03-04 2022-06-07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气缸盖及发动机冷却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8945A (ja) * 1998-06-22 2000-01-11 Toyota Motor Corp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ヘッド冷却構造
JP2007205295A (ja) * 2006-02-03 2007-08-16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ガスエンジン用パイロット燃料噴射弁の冷却装置
JP4193246B2 (ja) * 1998-10-28 2008-12-1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DE102007062347A1 (de) * 2007-12-22 2009-06-25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Brennkraftmaschine
CN201778905U (zh) * 2010-08-17 2011-03-30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柴油机气缸体
CN102135048A (zh) * 2010-01-26 2011-07-27 航空机动化公司 包括冷却回路的内燃机的气缸盖
CN202417766U (zh) * 2011-12-14 2012-09-05 淄博柴油机总公司 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8945A (ja) * 1998-06-22 2000-01-11 Toyota Motor Corp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ヘッド冷却構造
JP4193246B2 (ja) * 1998-10-28 2008-12-1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2007205295A (ja) * 2006-02-03 2007-08-16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ガスエンジン用パイロット燃料噴射弁の冷却装置
DE102007062347A1 (de) * 2007-12-22 2009-06-25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Brennkraftmaschine
CN102135048A (zh) * 2010-01-26 2011-07-27 航空机动化公司 包括冷却回路的内燃机的气缸盖
CN201778905U (zh) * 2010-08-17 2011-03-30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柴油机气缸体
CN202417766U (zh) * 2011-12-14 2012-09-05 淄博柴油机总公司 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2987A (zh) * 2022-03-04 2022-06-07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气缸盖及发动机冷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1632B (zh) 2015-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7260B (zh) 钢丝绳绳股喷油装置
CN102720578A (zh) 防爆柴油机排气管
CN103161632B (zh) 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
CN108165284A (zh) 一种无氧炭化炉
CN202417766U (zh) 双燃料发动机喷油器的冷却系统
CN103352741A (zh) 主冷器总成
CN203442482U (zh) 储气罐的安全防护装置
CN115621613A (zh) 一种储能电池液冷箱体结构
CN203082504U (zh) 选粉机加油系统
CN202579368U (zh) 一种液压油箱及工程机械
CN205049541U (zh) 烧蚀试验机试样冷却盒装置
CN201288709Y (zh) 一种掘进机用的液压油箱冷却装置
CN204060868U (zh) 一种游艇发动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4563706U (zh) 一种工业用油过滤筒
CN210462403U (zh) 一种高速大轴承及用于其的油气润滑结构
CN206987946U (zh) 一种具有除气功能的分体式散热器总成
CN203570419U (zh) 高密封性中冷器
CN207212520U (zh) 一种电控egr的废气冷却装置
CN206257452U (zh) 一种液氮的回收装置
CN205190033U (zh) 一种新型汽车水箱
CN203441645U (zh) 一种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
CN202813364U (zh) 一种轻油加热装置
CN104251553A (zh) 原油集输加热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与减排装置
CN212005657U (zh) 适用于高粘度燃料用气化烧嘴
CN204563707U (zh) 二次用油初级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18, Yumin Road, Zibo high tech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ichai Pow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5000 28 Huguang Road, Hutian Town, Zhangdian District, Zib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Zibo Diesel Engine Parent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