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41645U - 一种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41645U
CN203441645U CN201320518459.1U CN201320518459U CN203441645U CN 203441645 U CN203441645 U CN 203441645U CN 201320518459 U CN201320518459 U CN 201320518459U CN 203441645 U CN203441645 U CN 203441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water jacket
water
fuel tank
j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184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连起
张效勋
董晓燕
杨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184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416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41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416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包括发动机总成和燃油箱,所述燃油箱内置有燃油加热交换水套,所述燃油加热交换水套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发动机总成,所述燃油加热交换水套的进水口与液体加热器的出水管连通,所述液体加热器的进水管与发动机总成连通。所述燃油加热交换水套为空心圆柱形水套。所述燃油加热交换水套内置有带有导流孔的水套中心隔水板。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燃油箱内燃油的快速预热,从而改善燃油粘度、并增强燃油的流动性,使低温下的燃油能够顺利通过油箱出油管,解决低温燃油析蜡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的问题,使发动机冷启动顺利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冷启动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适用于汽车及各种工程机械上的柴油发动机。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的冷启动装置主要是靠火焰预热系统加热,由预热塞升温达到一定点火温度,便于点燃进气道混合气体。但该技术解决不了燃油低温条件下的粘度增高的问题,其在低温条件下,流动性和蒸发性变差、喷雾特性降低,往往造成启动困难。在严冬和高寒地区,使用柴油发动机的汽车及工程机械,由于燃油箱内与通往发动机的燃油管路中,会析出大量蜡质,使之不能顺利通过油箱出油管,妨碍供油,不但启动困难,严重时会中断供油,造成汽车行驶无力、排烟度增大,既不利于节能减排,又影响设备及人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能够实现对燃油箱内燃油的快速预热,从而改善燃油粘度、并增强燃油的流动性,使低温下的燃油能够顺利通过油箱出油管,解决低温燃油析蜡造成的发动机启动困难的问题,使发动机冷启动顺利实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包括发动机总成和燃油箱,所述燃油箱内置有燃油加热交换水套,所述燃油加热交换水套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发动机总成,所述燃油加热交换水套的进水口与液体加热器的出水管连通,所述液体加热器的进水管与发动机总成连通。
其中,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液体加热器为喷射式燃油液体加热器。
其中,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燃油加热交换水套为空心圆柱形水套。
其中,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燃油加热交换水套内置有带导流孔的水套中心隔水板。水套中心隔水板可以减缓燃油加热交换水套内热水的流速,从而增加热水滞留的时间,进而增强对燃油箱燃油的预热效果。
其中,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水套中心隔水板与燃油加热交换水套的竖壁垂直连接。
其中,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水套中心隔水板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各水套中心隔水板上导流孔的位置相错。
使用时,可以将所述吸油管置于燃油加热交换水套的中心线上,以确保燃油箱供给发动机总成的燃油均能够得到充分预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燃油箱内置有燃油加热交换水套,且燃油加热交换水套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发动机总成,所述燃油加热交换水套的进水口与液体加热器的出水管连通,所述液体加热器的进水管与发动机总成连通,并将该燃油加热交换水套与液体加热器串联在冷却系的水路中,当接通开关后,液体加热器开始工作,可使发动机冷却水快速升温,发动机小循环水温会很快加热上升,开始预热油箱燃油,化解低温燃油析出的蜡质,解决冷启动问题;
(2)本实用新型在燃油加热交换水套内置有带导流孔的水套中心隔水板,水套中心隔水板可以减缓燃油加热交换水套内热水的流速,从而增加热水滞留的时间,进而增强对燃油箱燃油的预热效果;
(3)本实用新型在燃油加热交换水套内置有多个水套中心隔水板,进一步减缓了燃油加热交换水套内热水的流速,进一步增加了热水的滞留时间,使对燃油箱内燃油的预热效果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且各水套中心隔水板上的导流孔位置相错,对水流有导向作用,使热水由上而下循环到位,确保水循环顺利实现;
(4)本实用新型利用独立的液体加热器为热源,进行流体间的热量交换,不但能够解决发动机冷启动困难问题,还能够降低发动机磨损、油耗和废气排放问题,延长发动机寿命,实用性强。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燃油加热交换水套的剖视图示意图。
其中:1、液体加热器;2、燃油箱;3、燃油加热交换水套;4、进水口;5、出水口;6、油位传感器;7、滤清器;8、燃油管;9、发动机总成; 10、进水管;11、出水管,12、出油口, 13、吸油管,14、水套中心隔水板,15、导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包括发动机总成9和燃油箱2,所述燃油箱2内置有燃油加热交换水套3,所述燃油加热交换水套3的出水口5通过管道连接发动机总成9,所述燃油加热交换水套3的进水口4与液体加热器1的出水管11相连通,所述液体加热器1的进水管10与发动机总成9相连通。
其中,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加热器为喷射式燃油液体加热器。
其中,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燃油加热交换水套3为空心圆柱形水套。
其中,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燃油加热交换水套3内置有多个带有导流孔15的水套中心隔水板14,各所述水套中心隔水板14与燃油加热交换水套3的竖壁垂直连接,且各所述水套中心隔水板14上的导流孔15的位置相错。
其中,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燃油加热交换水套3内部空腔内置有燃油箱2内的吸油管13,所述吸油管13通过燃油管8连接发动机总成9。
其中,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油管13置于燃油加热交换水套3的中心线上。
其中,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燃油箱2内置有油位传感器6。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燃油箱2内吸油管13的出油口12通过燃油管8与发动机总成9相连,且所述吸油管13采用滤网吸油管;且所述燃油管8上置有用于过滤燃油的滤清器7。
使用时,将该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串联在车辆冷却系的水路中,当接通开关后,喷射式液体加热器开始工作,其内的水泵将该发动机冷却水通过进水管10进入喷射式液体加热器进行加热,同时可使发动机冷却水快速升温至60度;加热后的热水通过喷射式液体加热器的出水管11、经进水口4流入燃油加热交换水套3内,经由各水套中心隔水板14上的导流孔15再流到出水口5,通过管道流至发动机总成9,完成循环交换加热,使升温的燃油顺利通过燃油管8进入滤清器7至发动机总成9,从而解决车辆在低温冷启动时困难的问题;且受热后的柴油燃烧较为充分,不但节约了燃油,同时也增强了发动机的动力,且改变了燃油的燃烧条件,不会有黑烟出现,净化了空气环境。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燃油箱2内置有燃油加热交换水套3,在燃油加热交换水套3在其进水口4一端通过出水管11连接有液体加热器1,并将所述燃油加热交换水套3与液体加热器1串联在冷却系的水路中,启动时实现对燃油箱2内燃油的预热,从而化解低温燃油析出的蜡质,解决了车辆的冷启动问题;且本实用新型利用独立的液体加热器为热源,进行流体间的热量交换,不但能够解决发动机冷启动困难问题,还能够降低发动机磨损、油耗和废气排放问题,延长发动机寿命,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包括发动机总成和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内置有燃油加热交换水套,所述燃油加热交换水套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发动机总成,所述燃油加热交换水套的进水口与液体加热器的出水管连通,所述液体加热器的进水管与发动机总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器为喷射式燃油液体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加热交换水套为空心圆柱形水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加热交换水套内置有带导流孔的水套中心隔水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中心隔水板与燃油加热交换水套的竖壁垂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中心隔水板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中心隔水板的导流孔的位置相错。
CN201320518459.1U 2013-08-23 2013-08-23 一种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416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18459.1U CN203441645U (zh) 2013-08-23 2013-08-23 一种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18459.1U CN203441645U (zh) 2013-08-23 2013-08-23 一种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41645U true CN203441645U (zh) 2014-02-19

Family

ID=50092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18459.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41645U (zh) 2013-08-23 2013-08-23 一种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416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6257A (zh) * 2020-07-27 2020-10-30 重庆交通大学 飞行器燃油箱惰化系统及燃油箱防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6257A (zh) * 2020-07-27 2020-10-30 重庆交通大学 飞行器燃油箱惰化系统及燃油箱防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5312A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EP2775134A1 (en) Method for heating cooling liquid to start preheating and heating system
CN105402071A (zh) 一种基于相变蓄热的发动机预热装置
CN100427733C (zh) 内燃机尾气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CN202100318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
CN203441645U (zh) 一种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
CN102278230B (zh) 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柴油机动车
CN201021649Y (zh) 柴油车低温启动燃油加热装置
CN201339530Y (zh) 大中型柴油机冬季预热装置
CN208310929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供油系统预热装置及工程机械
CN203374417U (zh) 气化循环式汽车发动机预热器
CN103835844A (zh) 一种水暖式燃油加热装置
CN201772473U (zh) 重油锅炉供油装置
CN203412640U (zh) 石油钻机柴油机组桥式循环预热节能装置
CN201326500Y (zh) 一种发动机低温起动的双预热装置
CN108952997B (zh) 基于仿生均热板和脉动热管技术的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
CN204003213U (zh) 一种柴油机喷油泵燃油加热节油装置
CN206972401U (zh) 一种汽车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
CN202946269U (zh) 一种水暖式燃油加热装置
CN103362592B (zh) 石油钻机柴油机组桥式循环预热节能装置
CN204299762U (zh) 一种发动机预热装置
CN202140206U (zh) 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柴油机动车
CN205524919U (zh) 船舶用吸收式供暖装置
CN204419405U (zh) 柴油机车的柴油加热器、柴油机车
CN204827723U (zh) 用于发动机的汽油高温多点喷射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