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72401U - 一种汽车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72401U
CN206972401U CN201720870882.6U CN201720870882U CN206972401U CN 206972401 U CN206972401 U CN 206972401U CN 201720870882 U CN201720870882 U CN 201720870882U CN 206972401 U CN206972401 U CN 206972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fuel
pipeline
votator
fuel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708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宪峰
徐彪
席文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08708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72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72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724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包括:排气排放管道,其与尾气管连通,用于尾气输送;螺旋式换热器,其套设在所述排气排放管道的外周,用于与所述排气排放管道内的气体进行热交换;换热输送管路,其一端与螺旋式换热器连通,另一端与油箱连通,用于将燃油由油箱输送至所述螺旋式换热器;换热回流管路,其一端与螺旋式换热器连通,另一端与油箱连通,用于将燃油由螺旋式换热器输送至所述油箱;其中,在所述油箱内设有燃油驱动泵,用于驱动燃油循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螺旋式换热器加热流经内部的燃油,合理利用排气余热能量,有效提高燃油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汽车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车辆的应用广泛分布于各种极端工况下,极端天气下燃油温度更是关系到车辆的运行性能。目前热管理方面主要侧重于解决车辆高强度运行当中的各种散热问题,对于车辆在极端天气下的燃油加热问题关注较少,尤其是各个子系统的加热需求与解决更有待探索完善。
尾气在汽车行驶中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其不仅成分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同时也带有大量热量,在进行汽车尾气的处理时往往只考虑到有害物质的处理办法而热量被排放到大气中。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汽车尾气产生的热量对燃油进行加热。
在实际生活中,低温环境下油箱燃油温度不适宜车辆运行,会造成发动机动力性不足、燃油汽化性能差,从而使耗油量增加、零件材料的性能变差。大多数燃油加热装置都采用利用外部介质对其加热的方法,其成本高、使用周期短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对汽车尾气加以利用采用螺旋换热装置对燃油进行加热,不仅成本低,而且安全性高,同时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汽车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利用汽车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利用汽车尾气对燃油进行加热,提高燃油气化和燃烧效率。
一种汽车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包括:
排气排放管道,其与尾气管连通,用于尾气输送;
螺旋式换热器,其以螺旋形式环绕布置在套设在所述排气排放管道的外周,用于与所述排气排放管道内的气体进行热交换;
换热输送管路,其一端与螺旋式换热器连通,另一端与油箱连通,用于将燃油由油箱输送至所述螺旋式换热器;
换热回流管路,其一端与螺旋式换热器连通,另一端与油箱连通,用于将燃油由螺旋式换热器输送至所述油箱;其中,在所述油箱内设有燃油驱动泵, 用于驱动燃油循环。
优选的是,所述排气排放管道与尾气管之间设有尾气控制阀,用于控制尾气进入排气排放管道内的流量。
优选的是,所述排气排放管道的内部管壁交替设有半月形隔板,用于汽车尾气导流。
优选的是,所述换热输送管路入口处安装温度传感器,用于燃油温度检测。
优选的是,所述排气排放管道的末端设有尾气处理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换热输送管路与换热回流管路的下端分别与油箱通过法兰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换热保温层,其包裹在螺旋式换热器外表面,用于燃油保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所述螺旋式换热器内部为螺旋结构,能够增大热交换面积,有效利用排气余热的能量,便于控制发动机排放;2、所述排气排放管道的内部管壁交替排列半月形隔板,能够减少尾气在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3、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合理利用尾气余热,便于监测油箱内燃油温度;4、所述尾气处理装置,能够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便于尾气的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的油箱端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的换热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形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排气排放管道120,内部交替排列着半月形隔板,由金属材料制成。排气排放管道120与尾气管2连通,用于尾气输送;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排气排放管道120由金属铜制成。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所述排气排放管道120内部交替排列半月形隔板用于汽车尾气导流。
螺旋式换热器110由金属材料制成,螺旋式换热器110套设在排气排放管道120的外周,用于与所述排气排放管道120内的气体进行热交换;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螺旋式换热器110内部采用螺旋式流道设计,能够增加燃油与尾气的换热面积、提高燃油与尾气的换热时间。
换热输送管路131由橡胶材料制成,换热输送管路131一端与螺旋式换热器110连通,换热输送管路131另一端与油箱3连通,用于将燃油由油箱3 输送至所述螺旋式换热器110;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换热输送管路131采用整体的橡胶管材,能够减少断口的接合以保证密封性。
换热回流管路130由橡胶材料制成,换热回流管路130一端与螺旋式换热器110连通,换热回流管路130另一端油箱3连通,用于将燃油由螺旋式换热器110输送至所述油箱3;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换热输送管路131采用整体的橡胶管材,能够减少断口的接合以保证密封性。
燃油驱动泵180设置在油箱3内,用于驱动燃油循环。
在使用过程中,当换热输送管路131入口处燃油温度传感器140检测到燃油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燃油驱动泵180驱动油箱3内燃油,燃油通过与油箱3相连的换热输送管路131送至螺旋式换热器110内,同时汽车尾气通过尾气控制阀进行过滤后流进排气排放管道120,过滤后的汽车尾气经过排气排放装置120的导流与螺旋式换热器110内燃油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的燃油由换热回流管路130回流至油箱3内,此时油箱3内的燃油温度上升,换热输送管路131入口处燃油温度传感器140检测到燃油温度达到设定值,燃油驱动泵180停止对油箱3内燃油的驱动,螺旋式换热器110内燃油经过换热回流管路130回流至油箱3内。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尾气控制阀为球阀开关,位于排气排放管道120 与尾气管2连通处,用于控制尾气进入排气排放管道120内的流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结构为半月形隔板依次排列在排气排放管道120的管壁内部,能够使汽车尾气稳定、均匀的通过排气排放管道12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输送管路131入口处安装燃油温度传感器 140,用于燃油温度检测。燃油温度传感器140对油箱3中待加热燃油温度进行检测,当油箱3内燃油温度高于所需温度,则燃油驱动泵180停止对油箱 3内燃油进行驱动,装置1内燃油自动流回油箱3;当油箱3内燃油温度低于所需温度,则燃油驱动泵180保持对油箱3内燃油进行驱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排放管道120的末端设有尾气处理装置,用于汽车尾气的过滤。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输送管路131与换热回流管路130的下端分别与油箱3通过法兰连接,用于装置1整体密封,保证使用安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裹在螺旋式换热器110外表面的换热保温层 170,用于燃油保温,减少热量损耗。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一种汽车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气排放管道,其与尾气管连通,用于尾气输送;
螺旋式换热器,其套设在所述排气排放管道的外周,用于供燃油通过与所述排气排放管道内的气体进行热交换;
换热输送管路,其一端与螺旋式换热器连通,另一端与油箱连通,用于将燃油由油箱输送至所述螺旋式换热器;
换热回流管路,其一端与螺旋式换热器连通,另一端与油箱连通,用于将燃油由螺旋式换热器输送至所述油箱;
其中,在所述油箱内设有燃油驱动泵,用于驱动燃油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排气排放管道与尾气管之间设有尾气控制阀,用于控制尾气进入排气排放管道内的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气排放管道的内部管壁交替设有半月形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输送管路入口处安装温度传感器,用于燃油温度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排气排放管道的末端设有尾气处理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输送管路与换热回流管路的下端分别与油箱通过法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换热保温层,其包裹在螺旋式换热器外表面,用于燃油保温。
CN201720870882.6U 2017-07-18 2017-07-18 一种汽车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72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70882.6U CN206972401U (zh) 2017-07-18 2017-07-18 一种汽车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70882.6U CN206972401U (zh) 2017-07-18 2017-07-18 一种汽车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72401U true CN206972401U (zh) 2018-02-06

Family

ID=61403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7088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72401U (zh) 2017-07-18 2017-07-18 一种汽车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724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6451A (zh) * 2021-05-27 2021-08-10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利用排气管废气进行燃油加热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6451A (zh) * 2021-05-27 2021-08-10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利用排气管废气进行燃油加热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92214U (zh) 一种综合利用发动机冷却液和尾气余热的汽车暖风系统
CN201116069Y (zh) 回收利用铁路工程车辆发动机尾气余热进行供暖的装置
CN202501759U (zh) 炭素煅烧炉余热供暖系统
CN206972401U (zh) 一种汽车排气余热利用式油箱加热装置
CN206035677U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温度控制装置
CN201377365Y (zh) 钻井柴油机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04192079A (zh) 生态洗浴系统
CN208222821U (zh) 卧式节能环保型锅炉
CN103322634B (zh) 一种船用主机冷却水余热利用装置
CN206223012U (zh) 一种乏风热源泵蒸发器冲洗融霜装置
CN206530390U (zh) 汽车余热回收装置
CN204902217U (zh) 一种环保锅炉
CN202263701U (zh) 催化燃烧热回收装置
CN203454397U (zh) 一种速热水供应装置
CN202707221U (zh) 智能型高效节能环保汽车水暖尾气加热器
CN206903784U (zh) 柴油设备环保节能工作系统
CN201729046U (zh) 一种机动车的液氮空调设备
CN205524919U (zh) 船舶用吸收式供暖装置
CN206256955U (zh) 汽车发动机水箱空气冷却装置
CN203441645U (zh) 一种水套式燃油箱燃油加热装置
CN207048851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回水管路
CN108501523A (zh) 一种用于水性油墨印刷干燥供热装置
CN219511253U (zh) 一种带有水循环结构的环保型炼钢锅炉
CN203298621U (zh) 一种明火加热热处理炉尾气回收利用装置
CN209027070U (zh) 废热利用两用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