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40206U - 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柴油机动车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柴油机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40206U
CN202140206U CN201120231774U CN201120231774U CN202140206U CN 202140206 U CN202140206 U CN 202140206U CN 201120231774 U CN201120231774 U CN 201120231774U CN 201120231774 U CN201120231774 U CN 201120231774U CN 202140206 U CN202140206 U CN 202140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radiator
plastic tube
responsible
tub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31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231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40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40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4020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包括电热油杯和塑料管网散热器,电热油杯的出油口与输油泵的吸入侧连接,电热油杯的外表或夹层内设置有电热元件,电热元件通过控制开关与汽车电瓶连接,电热油杯的进油口通过输油管道与油箱连通,塑料管网散热器安装在油箱内,输油管道设置在塑料管网散热器的夹层套管内,塑料管网散热器经过上、下行管道与汽车水箱对接,连成循环管路系统,该循环管路系统上设置有循环泵,循环泵启动后,利用汽车水箱中的热水或防冻液作为传导介质,为油箱和输油管道加温。本装置能够使机动车在寒冷的冬季正常使用0号柴油。降低运行、运营成本,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Description

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柴油机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降耗技术领域,涉及高寒地区行驶作业的柴油机动车辆,尤其涉及机动车油箱加热装置和加装了塑料管网散热器的高寒地区行驶作业的柴油机动车辆。 
背景技术
熟悉机动车的人都知道,机动车辆油箱及输油管道内的0号柴油由于气温降低而凝固挂蜡,发动机无法正常运转工作,因而机动车在冬季随着气温的日渐降低,机动车辆要使用负10号、负20号柴油,在一些高寒地区甚至还要使用负35号柴油。油号越低价格越贵,每增加一个油号导致每公里增加0.1元左右的成本,大大提高了机动车辆使用的成本。另一方面,在东北、西北、西南等高寒地区,到了冬季,平均气温经常都在零下30-40°左右,机动车辆临时熄火停驶或长时间在室外熄火停放时,油箱及输油管道内的0号柴油就会彻底凝固挂蜡,重新启动时,发动机点火系统无法启动,通常很多司机会用汽油喷灯烘烤输油管道和发动机使柴油液化,才能使发动机点火启动。这种做法存在火灾隐患,容易导致车辆自燃,并且烘烤时间过长,耽误大量的时间。 
相反,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发动机高速运转,缸体与活塞摩擦产生大量热能,为使发动机降温,目前是靠汽车水箱和风扇来降温,发动机产生的热能大量流失在空气中,白白浪费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机动车油箱及输油管道内0号柴油在严寒冬季凝固挂蜡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柴油机动车,在机动车的运行过程中,利用塑料管网散热器蓄热调温原理,将机动车发动机产生的多余热量通过塑料管网散热器传导到输油管道和油箱内部,使输油管道和油箱内0号柴油升温液化。如果机动车在严寒冬季临时熄火停驶或在室外长时间停放导致输油管道和油箱内0号柴油挂蜡甚至彻底凝固时,利用加载在机动车内的电热油杯(可以依据车型的不同设计电热油杯的大小),依靠汽车电瓶的电力通过电热元件融化电热油杯内柴油,确保发动机正常点火启动和怠速运转。在电热油杯内柴油将要燃尽时,汽车水箱内温度也已逐步升高到30℃左右,通过塑料管网内的传导介质(热水或防冻液) 将汽车水箱内热量传导到输油管道和油箱,液化输油管道和整个油箱内柴油,确保柴油机动车发动机、输油管道、油箱全线畅通,保证在寒冷的冬季能够正常使用0号柴油。降低运行、运营成本,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包括输油泵,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塑料管网散热器和电热油杯,所述电热油杯的出油口与输油泵的吸入侧连接,电热油杯的外表或夹层内设置有电热元件,电热元件通过控制开关与汽车电瓶连接,电热油杯的进油口通过输油管道与油箱连通,所述塑料管网散热器安装在油箱内,塑料管网散热器经过上行管道、下行管道与汽车水箱对接,连成循环管路系统,该循环管路系统上设置有循环泵,循环泵启动后,利用汽车水箱中的热水或防冻液作为传导介质,为油箱和输油管道加温。 
所述上行管道的末段为双层套管结构,所述输油管道由该双层套管的内层穿过。所述塑料管网散热器由进液主管、出液主管以及多个分支管道组成,这些分支管道并排布置,每个分支管道的一端连接在进液主管上、每个分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在出液主管上,进液主管、出液主管都由直管构成,进液主管的端部设置有进液口,出液主管的端部设置有出液口,进液口、出液口的位置相交错,所述分支管道为环形,分支管道的环绕方向与油箱横断面轮廓相符,油箱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上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与开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进液主管、出液主管固定在密封盖上。所述各个分支管道之间通过卡扣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塑料管网散热器以内衬或内胆的形式安装在机动车油箱内,塑料管网散热器通过上行管道、下行管道与汽车水箱对接。由于塑料管网散热器是一个循环整体并与汽车水箱相通,汽车水箱内的热能通过塑料管网散热器内的传导介质(热水或防冻液)传导到油箱内,从而液化油箱内0号柴油,顺畅地供应发动机燃烧。如此循环往复,既能为发动机降温,又能利用发动机产生的热能使油箱内的0号柴油始终保持液化,使机动车在冬季和高寒地区加0号柴油也能正常行驶,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冬季高寒地区柴油机动车临时熄火停驶或在室外长时间熄火停放,会导致柴油在低温下凝固挂蜡,无法点火启动和正常行驶,为解决该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根据车型的不同,在发动机外部适当位置,加装一个不同型号的电热油杯(油杯外表或夹层内设置有电热元件,电热元件可以是电阻丝)。依靠汽车电瓶电力预热、液化电热油杯内的柴油,使发动机正常点火怠速运转。当电热油杯内的柴油快要用尽时,发动机产生的热能刚好使汽车水箱温度升高至30℃左右,通过塑料管网散热器的循环传导,将发动机产生的热能传导到油箱和输油管道,使油箱和输油管道内的0号柴油液化,确保发动机有连续的油料供应而持续工作。为了保证输油管道中的柴油不会因气温低而冷凝,在实施时,可以将上行管道的末段(靠近油箱的一段)改为双层套管结构,输油管道由该双层套管的内层穿 过,防冻液由双层套管的外层流过,这样在汽车水箱向油箱内的塑料管网散热器传导热量过程中顺路连同输油管道一起加热了,从而使油箱与电热油杯之间输油管道内0号柴油在严寒低温下不存在凝固挂蜡问题。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管网散热器,并辅以电热油杯。利用塑料管网散热器蓄热调温原理,将柴油机动车发动机运转产生的热能采集起来,通过塑料管网散热器传导到输油管道和油箱内部,使输油管道和油箱内柴油升温液化,确保在寒冷季节使用0号柴油,降低了使用成本。在机动车柴油挂蜡甚至彻底凝固时,通过小型电热油杯,利用机动车电瓶电力融化电热油杯内柴油来启动机动车辆,通过塑料管网内的传导介质(热水或防冻液)将热量传导到输油管道和油箱,实现液化输油管道和整个油箱内柴油,降低运行、运营成本,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3是油箱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油箱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分解图。 
图6是图4的分解图。 
图7是图5中塑料管网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塑料管网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标号 
1电热油杯     2塑料管网散热器   3输油泵 
4电热元件     5控制开关         6汽车电瓶 
7输油管道     8进液主管         9出液主管 
10分支管道    11上行管道        12下行管道 
13循环泵      14卡扣            15汽车水箱 
16缸体        17水套            18进液口 
19出液口      20油箱            21喷油泵 
22油管        23油管            24喷油器 
25回油管      26开口            27密封盖 
28密封圈      29螺栓            30机动车 
31双层套管    32活塞            33防冻液 
34凹槽        35油管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柴油机动车,利用塑料管网散热器2对机动车30的油箱20进行加热,该装置包括电热油杯1和塑料管网散热器2,电热油杯1的出油口与输油泵3的吸入侧连接,电热油杯1的外表或夹层内设置有电热元件4,电热元件4可以是电阻丝,电热元件4通过控制开关5与汽车电瓶6连接,电热油杯1的进油口通过输油管道7与油箱20连通,塑料管网散热器2安装在油箱20内,塑料管网散热器2的进液口18、出液口19分别经过上、下行管道11、12与汽车水箱15连接成循环管路系统,该循环管路系统上设置有循环泵13。循环泵13启动后,利用汽车水箱15中的热水或防冻液作为传导介质,为油箱20和输油管道7加温。 
请参照图7、图8,塑料管网散热器2由进液主管8、出液主管9以及多个分支管道10组成,分支管道10并排布置,每个分支管道10的一端连接在进液主管8上、每个分支管道10的另一端连接在出液主管9上。进液主管8、出液主管9都由直管构成,进液主管8一端封闭,另一端设置有进液口18,出液主管9一端设置有出液口19,另一端封闭,进液口18、出液口19的位置相交错,位置相交错是指:若进液主管8的进液口18设置在右端,则出液主管9的出液口19设置在左端,若进液主管8的进液口18设置在左端,则出液主管9的出液口19设置在右端,让两个开口远离,当循环泵13启动后,可以实现各分支管道10内的传导介质整体循环。进液主管8、出液主管9分别通过上、下行管道11、12与汽车水箱15连接成循环管路系统,该循环管路系统上设置有循环泵13。 
分支管道10为环形,分支管道10的环绕方向与油箱20横断面轮廓相符。 
在图3、图5、图7所示实施例中,油箱20横断面轮廓为方形,所以分支管道10的环绕方向(走向)也是方形。 
在图4、图6、图8所示实施例中,油箱20横断面轮廓为圆形,所以分支管道10的环绕方向(走向)也是圆形。 
油箱20上设置有开口26,开口26上安装有密封盖27,密封盖27与开口26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8,进液主管8、出液主管9固定在密封盖27的下方,密封盖27、密封圈28与开口26的边缘通过螺栓29连接。 
各个分支管道10之间通过卡扣14进行固定,卡扣14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分支管道10的凹槽34如图7所示。 
汽车水箱15是汽车冷却系统中主要机件;其功用是散发热量,汽车水箱15主要是由散热芯子、软管、散热片、上水罐及下水罐组合而成。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燃油燃烧推动活塞32做功,会产生大量余热,缸体16与活塞32摩擦也会产生热量,这些多余的热量传递给缸体外部的水套17,循环泵13启动后,防冻液在水套17中循环流动,吸收水套17中的热量。冬季高寒地区柴油机动车临时熄火停驶或在室外长时间熄火停放,会导致柴油在低温下凝固挂蜡,无法点火启动,为解决该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 是根据车型的不同,在发动机外部适当位置,加装一个不同型号的电热油杯1(电热油杯外表或夹层内设置有电热元件,电热元件可以是电阻丝)。依靠汽车电瓶6的电力预热、液化电热油杯1内的柴油,为了保证输油管道7中的柴油不会因气温低而冷凝,在实施时,可以将上行管道11的末段(靠近油箱20的一段)改为双层套管结构,输油管道7由该双层套管31的内层穿过。防冻液33由双层套管31的外层流过,这样在汽车水箱15向油箱20内的塑料管网散热器2传导热量过程中顺路连同输油管道7一起加热了,从而使油箱20与电热油杯1之间的输油管道7内0号柴油在严寒低温下不存在凝固挂蜡问题。输油泵3将柴油从油箱吸出,经油管23泵入喷油泵21,输油泵3的作用是保证向喷油泵21输送一定压力的柴油。喷油泵21将燃油加压后泵出,经油管22输送给喷油器24,现在很多柴油车辆的输油泵3与喷油泵21是连为一体的,所以油管23可以取消,将输油泵3的出口与喷油泵21的入口直接对接,以防止油管23中有柴油,在低温条件下凝固而阻塞油管。电热油杯1的出口与输油泵3的入口之间的油管35也可以取消,将电热油杯1的出口与输油泵3的入口直接对接,以防止油管35中有柴油,在低温条件下凝固而阻塞油管。喷油泵21与喷油器24之间的油管22中不会有柴油,因为没有经喷油器24喷出的柴油从回油管25返回到油箱20中。喷油器24的作用是将喷油泵21送来的高压柴油以雾状形式喷入燃烧室。使发动机正常点火怠速运转。当电热油杯1内的柴油快要用尽时,发动机产生的热能使汽车水箱15温度迅速升高至30℃左右,通过塑料管网散热器2的循环传导,将发动机产生的热能传导到油箱20和输油管道7,使油箱20和输油管道7内的0号柴油液化,确保发动机有连续的油料供应而持续工作。由于塑料管网散热器2通过循环管路与汽车水箱15对接,汽车水箱15内的热能通过塑料管网散热器2内的传导介质(热水或防冻液33)传导到油箱20内,从而液化油箱20内0号柴油,顺畅地供应发动机燃烧。如此循环往复,既能为发动机降温,又能利用发动机产生的热能使油箱20内的0号柴油始终保持液化,使机动车在冬季和高寒地区加0号柴油也能正常行驶,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Claims (5)

1.一种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包括输油泵,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塑料管网散热器和电热油杯,所述电热油杯的出油口与输油泵的吸入侧连接,电热油杯的外表或夹层内设置有电热元件,电热元件通过控制开关与汽车电瓶连接,电热油杯的进油口通过输油管道与油箱连通,所述塑料管网散热器安装在油箱内,塑料管网散热器经过上行管道、下行管道与汽车水箱对接,连成循环管路系统,该循环管路系统上设置有循环泵,循环泵启动后,利用汽车水箱中的热水或防冻液作为传导介质,为油箱和输油管道加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管道的末段为双层套管结构,所述输油管道由该双层套管的内层穿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网散热器由进液主管、出液主管以及多个分支管道组成,这些分支管道并排布置,每个分支管道的一端连接在进液主管上、每个分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在出液主管上,进液主管、出液主管都由直管构成,进液主管的端部设置有进液口,出液主管的端部设置有出液口,进液口、出液口的位置相交错,所述分支管道为环形,分支管道的环绕方向与油箱横断面轮廓相符,油箱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上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与开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进液主管、出液主管固定在密封盖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分支管道之间通过卡扣进行固定。
5.一种柴油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
CN201120231774U 2011-07-01 2011-07-01 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柴油机动车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40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31774U CN202140206U (zh) 2011-07-01 2011-07-01 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柴油机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31774U CN202140206U (zh) 2011-07-01 2011-07-01 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柴油机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40206U true CN202140206U (zh) 2012-02-08

Family

ID=45551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3177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40206U (zh) 2011-07-01 2011-07-01 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柴油机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402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8230A (zh) * 2011-07-01 2011-12-14 李永清 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柴油机动车
CN103939247A (zh) * 2013-01-18 2014-07-2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柴油机燃油加热辅助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8230A (zh) * 2011-07-01 2011-12-14 李永清 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柴油机动车
CN102278230B (zh) * 2011-07-01 2014-02-19 李永清 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柴油机动车
CN103939247A (zh) * 2013-01-18 2014-07-2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柴油机燃油加热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2062B (zh) 机动车用低温预热装置
CN109795312A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CN102278230B (zh) 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柴油机动车
CN105402071A (zh) 一种基于相变蓄热的发动机预热装置
CN204646487U (zh) 一种柴油机恒温供油装置
CN102425514A (zh) 汽车的组合式燃油油箱及其混合式分步供油的方法
CN202140206U (zh) 机动车油箱塑料管网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柴油机动车
CN201694024U (zh) 发动机低温启动预热及驾驶室采暖系统
CN103075276A (zh) 利用发动机散热器水温的车辆油路防冻装置及方法
CN201339530Y (zh) 大中型柴油机冬季预热装置
CN201021649Y (zh) 柴油车低温启动燃油加热装置
CN202017560U (zh) 柴油车用发动机、油箱加热及驾驶室停车取暖装置
CN208778075U (zh) 使用润滑油的智能缸套热管理系统
CN201723338U (zh) 一种汽车柴油加热系统
CN208089434U (zh) 水循环加热装置
CN208333201U (zh) 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的热管型相变储热换热装置
CN206513469U (zh) 柴油箱及柴油车
CN208053045U (zh) 一种纯电动车用电加热系统
CN203756382U (zh) 一种燃油加热装置
CN207609491U (zh) 一种双腔油箱新型加热装置
CN201162597Y (zh) 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
CN107762705B (zh) 一种装载机极寒预热系统
CN101975126B (zh) 一种柴油油箱用循环水式升温装置
CN203252550U (zh) 一种越野车用热水淋浴装置
CN201358857Y (zh) 柴油发动机系统高效预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219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