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8916A - 真空吸嘴 - Google Patents
真空吸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58916A CN103158916A CN2011104078088A CN201110407808A CN103158916A CN 103158916 A CN103158916 A CN 103158916A CN 2011104078088 A CN2011104078088 A CN 2011104078088A CN 201110407808 A CN201110407808 A CN 201110407808A CN 103158916 A CN103158916 A CN 1031589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de mark
- vacuum slot
- barrel
- suction nozzle
- chass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吸嘴,其包括抽气筒、盖盘以及与盖盘相连接的底盘,所述抽气筒包括第一筒以及自第一筒沿抽气筒高度方向延伸而形成的第二筒,所述第二筒的直径小于第一筒的直径,所述底盘的边缘设置有胶圈,且所述底盘上靠近边缘处一圈设置有若干小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真空吸嘴通过设置为双层结构,且该双层结构之间留有间隙,同时,本发明的真空吸嘴在其底盘的边缘设置一圈胶塞,密封性好,使得吸附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嘴,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吸嘴。
背景技术
真空吸嘴是工业生产机械中十分常见的一个配件,其造型为一个扁平圆锥状橡皮吸嘴,吸嘴底部是一个链接真空泵的密封管,工作时通过密封管泵抽出吸嘴内的空气,使吸嘴牢牢吸附于物品表面,从而进行物品的搬运、传递。相对于其他机械搬运方式,真空吸嘴能在不伤害产品或原材料的前提下完成整个运送过程,因此真空吸嘴经常被用于纸类、泡沫塑料类产品的制造。
现有技术中的真空吸嘴,通常设置为单层结构,在将吸嘴内的空气抽出来时,总会多多少少留有一些空气于吸嘴内,不能完全抽尽吸嘴内的空气,从而导致吸嘴的真空效果不明显,吸附物品时,物品很容易掉落,进而影响机器设备的工作质量。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真空吸嘴作进一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吸嘴,该真空吸嘴为双层结构,且双层结构之间留有间隙,吸附效果明显。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真空吸嘴,包括抽气筒、盖盘以及与盖盘相连接的底盘,所述抽气筒包括第一筒以及自第一筒沿抽气筒高度方向延伸而形成的第二筒,所述第二筒的直径小于第一筒的直径,其中所述底盘的边缘设置有胶圈,且所述底盘上靠近边缘处一圈设置有若干小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真空吸嘴的盖盘与底盘之间留有间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孔洞,所述至少一个孔洞贯穿所述盖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至少一个孔洞包括用于收容所述抽气筒的第二筒的孔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至少一个孔洞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底盘相固定的螺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盘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盖盘相固定的螺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筒与所述第二筒都是空心的,且所述第一筒与所述第二筒是相连通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的真空吸嘴通过设置为双层结构,且该双层结构之间留有间隙,同时,本发明的真空吸嘴在其底盘的边缘设置一圈胶塞,密封性好,使得吸附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商标安装设备的立体安装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商标安装设备中工件台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商标安装设备中键盘抽屉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商标安装设备中门锁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商标安装设备中真空吸嘴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1所示商标安装设备中离子风嘴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商标安装设备中安装架的立体图。
图8是图1所示商标安装设备中底板的立体图。
图9是图1所示商标安装设备中拖链槽的安装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商标安装设备中张紧轮与基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11是图1所示商标安装设备中双视觉系统的安装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商标安装设备进行商标位置调整的流程图。
图13是图1所示商标安装设备中按压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商标安装设备的安装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商标安装设备100包括用于放置商标(未标号)的工件台10、启动该商标安装设备的双开关按钮111、控制并显示该商标安装设备运行状态的显示屏12和放置有键盘的键盘抽屉13、门锁14以及该商标安装设备的支架15。
如图2所示,所述工件台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凹设的开口槽101,于两侧开口槽101之间还设置有与商标尺寸相同的收容槽102以收容商标,所述工件台10上还设置有若干螺孔103,以将所述工件台10固定。
本实施方式中,工件台10通过在其两侧开设有开口槽101,从而可方便人工将商标放进收容槽102内。
如图3并结合图1所示,于所述工件台10的上方位置处还设置有显示屏12和键盘抽屉13。
所述显示屏12用于显示所述商标安装设备100的运行状态,所述键盘抽屉13用于存放控制所述商标安装设备100运行状态的键盘。
所述键盘抽屉13包括本体130以及自本体130四周沿键盘抽屉13高度方向延伸而形成的前板131、与前板131对应设置的后板132以及连接前板131和后板132的两侧板133。所述本体130表面为平坦面,所述前板131与后板132上各开设有一个长方形的凹槽1311、1321,所述两个凹槽1311、1321分别穿透所述前板131和后板132,所述前板131、后板132以及两侧板133上都设置有若干螺孔134,从而方便将键盘抽屉13固定于显示屏12的下方。
所述前板131上凹槽1311的长度应小于所述前板131的长度,从而不仅能够方便线缆穿过,同时还能防止键盘从内侧滑落;所述后板132上凹槽1321的长度与高度都应小于所述后板132的长度与高度,这样不仅可以方便打字,同时两侧所形成的挡板还能防止键盘滑落。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商标安装设备100包括一横梁11,所述横梁11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开关盒110,所述双开关按钮111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开关盒110上,所述双开关按钮111都呈圆柱体状。
本实施方式中,商标安装设备100需要在同时按下双开关按钮111的情况下才能启动,从而可以防止误操作。
所述商标安装设备100的支架15包括竖直方向的第一支架151以及水平方向的第二支架152,通过所述第一支架151与第二支架152的配合,整个商标安装设备100可以放置于地面上稳定运行。
所述第一支架151底部设置有防震件153,所述防震件153包括连接杆154。
本实施方式中,防震件153为塑胶防震件,连接杆154为螺丝,所述第一支架151底部设置有与螺丝相对应的螺孔,通过螺丝与螺孔的铆接,可使塑胶防震件153与第一支架151连接并固定,从而能够保证整个商标安装设备100处于平衡状态。
如图4并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的门锁14包括平板141以及自所述平板141两端沿其高度方向延伸而形成的两个U型卡槽142,所述两个U型卡槽142内都卡持有弹性撞珠143,所述两个弹性撞珠143之间还卡持有倒T型结构144。所述两个U型卡槽142平行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平板141一侧的两端,所述两个U型卡槽142与所述平板141一体成型。所述平板141与所述倒T型结构144上都设置有螺孔145。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商标安装设备100还包括真空吸嘴20,所述真空吸嘴20包括抽气筒21、盖盘22以及与盖盘22相连接的底盘23。
所述抽气筒21包括第一筒211以及自第一筒211沿其高度方向延伸而形成的第二筒212,所述第二筒212的直径小于第一筒211的直径。所述第一筒211与第二筒212相连通且都是空心的,所述第一筒211上还设置有气孔2111,所述气孔2111与所述第二筒212配合形成L型气路。
所述盖盘22上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二筒212的孔洞221,所述孔洞221贯穿所述盖盘22,所述盖盘22上还设置有若干螺孔222用以与所述底盘23相固定,所述底盘23上也对应设置有若干螺孔231。
所述底盘23的边缘设置有胶圈232,且靠近边缘处一圈还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底盘23的小孔233。通过在所述底盘23的边缘处设置一圈胶圈232和若干小孔233,可使得真空吸嘴20的密封性好,吸附效果显著。
组装时,所述盖盘22与底盘23之间需要留有0.3mm的间隙,从而在抽气或吹气时,能够保证L型气路畅通。
如图6所示,为对吸附于图5所示真空吸嘴20上的商标进行去静电处理的离子风嘴30,所述离子风嘴30包括呈圆柱体状的主体部31以及与主体部31相连接的风嘴32。
所述主体部31包括收容腔,所述收容腔与所述风嘴32是连通的,从而所述收容腔内收容的大量正负电荷可通过所述风嘴32释放。
所述风嘴32包括顶壁以及与顶壁对应设置的底壁,所述风嘴32底壁上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布的孔洞,使得风嘴32的结构为花洒型。
所述主体部31的顶端设置有4个呈一字型排列的螺孔311,且相邻两个螺孔311之间的间距相等,从而可以通过选择不同位置的螺孔311,调整离子风嘴30的位置,使用方便。
本实施方式中,离子风嘴30的收容腔与风嘴32呈圆环状连通,因而可通过花洒型的风嘴32将收容腔内的大量正负电荷释放,清除商标表面的全部静电。
如图7所示,为安装并固定离子风嘴30的安装架40。所述安装架40包括对接部41以及自所述对接部41沿安装架40高度方向延伸而形成的延伸部42,所述对接部41与所述延伸部42配合使得所述安装架40呈L型。
所述对接部41上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2个螺孔411,所述2个螺孔411用于与所述离子风嘴30的主体部31相固定;所述延伸部4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2个螺孔421,所述2个螺孔421用于与其他结构相固定。通过所述4个螺孔的作用,离子风嘴30可被固定安装于安装架40上,这样不仅能够稳定工作,而且还能避免与皮带轮64上的皮带641发生干涉。
如图8所示,于离子风嘴30同一平面上还安装有一挖槽的底板43。所述底板43包括基部431以及自基部431沿底板43高度方向延伸而形成的抵挡部432,所述基部431与所述抵挡部432的表面都为平坦面,且两者相配合使得所述底板43呈L型。
所述基部431上设置有一个孔洞(未图示)以被上述安装架40穿过,所述抵挡部432上设置有5个孔洞433,所述5个孔洞433分为3个一组和2个一组,所述两组孔洞433都沿所述抵挡部432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基部431上、靠近其与抵挡部432连接处开设有一个缺口434,所述缺口434可避免底板43与离子风嘴30发生干涉,从而能够提高离子风嘴30消除静电的效率。
如图9-10所示,商标在整个商标安装设备100中的移动都是在拖链54以及皮带641的作用下完成的,而拖链54是在拖链槽50上进行上下、前后运动的;皮带641则是在皮带轮64以及固定于基板63上的张紧轮60的控制下完成输送商标的任务的。
所述拖链槽50是由两块长度相同、厚度不同的钢板51、52组成的,所述两块钢板51、52上都设置有螺孔53,从而能够将它们相邻且并列固定于同一平面上。
放置拖链54的钢板51较低,旁侧钢板52较高,因而自然形成拖链槽50,该拖链槽50不仅能够满足拖链的运动需求,而且还能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同时还适合应用于大多数设备中。
如图10所示,所述张紧轮60包括轮体61,所述轮体61包括顶端以及与顶端对应设置的底端,所述顶端与底端都包括有半径大于所述轮体61半径的凸伸缘611。自所述顶端与底端分别向外延伸有半径小于所述轮体61半径的固定片612,所述固定片612与所述凸伸缘611形成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轮体61呈圆柱体状且其表面为平坦面,所述轮体61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贯穿轮体的槽道,所述槽道内可收容直杆613,所述直杆613的高度应大于所述槽道的深度,从而保证直杆613的两端露置于槽道外侧,进而只要将直杆613的两端与轮体61相固定,即可保证轮体61稳固。
使用时,所述张紧轮60被安装于安装板62上。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62上设置有3个螺孔,其中一个螺孔621用于安装所述张紧轮60,另外两个螺孔622用于与基板63上呈一字型的螺丝槽道631进行组装。所述基板63包括顶壁、与顶壁对应设置的底壁以及连接顶壁与底壁的侧壁,所述基板63上开设有若干自顶壁贯穿至底壁的孔洞632,所述底壁的四周边缘、对应所述若干孔洞632外一圈,还开设有直径大于所述若干孔洞632直径的槽,所述槽与所述孔洞632相配合,使其呈环状(与634类似),所述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槽相连通的开口633,所述开口633的高度与所述槽的高度一致。
所述基板63上通过设置有呈一字型的螺丝槽道631,从而当皮带轮64上的皮带641出现松动现象或者紧绷现象时,张紧轮60可在一字型螺丝槽道631内自由滑动,进一步调整皮带641的松紧度,保证商标在本商标安装设备100上能够安全且稳定的移动。
在商标的安装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进行商标的位置确定,以及通过按压装置80将商标紧紧贴附于机壳(未图示)上。
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的对商标和机壳进行分别拍照处理的双视觉系统70。所述双视觉系统70包括上壳体71以及与上壳体71对应设置的下壳体72,自所述上壳体71的顶端沿其高度方向延伸有第一竖杆711,自所述下壳体72的底端沿其高度方向延伸有第二竖杆721。所述第一竖杆711上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排列的两根凸柱712、713,所述第二竖杆721上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排列的两根凸柱722、723,每根凸柱上都连接有一个托盘,相机73和光源结构74就通过所述托盘分别与四根凸柱相固定。所述第一竖杆711上与光源结构74相连接的凸柱713跟与相机73相连接的凸柱712相比较,与相机73相连接的凸柱712更靠近所述上壳体71顶端;所述第二竖杆721上与光源结构74相连接的凸柱723跟与相机73相连接的凸柱722相比较,与相机73相连接的凸柱722更靠近所述下壳体72底端。通过设置相机73与光源结构74的位置关系,从而可防止相机73对光线的遮挡。
所述相机73与光源结构74平行排列,使得相机73的镜头与光源结构74的中心形成于一条直线上。所述光源结构74呈圆柱体状或圆环状,且第一竖杆711与第二竖杆721上分别连接光源结构74的两个托盘上都设置有直径大于相机73镜头直径的孔洞,进而避免托盘遮挡住光线。
在对商标和机壳进行分别拍照时,还需在商标和机壳相对于相机73与光源结构74的另一侧设置挡板来避免拍照时反光。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采用材质为亚克力材质、表面为磨砂面和/或颜色为黑色的挡板,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形状为方形,表面设置有若干螺孔,以便于将其固定。
对商标和机壳分别进行拍照处理之后,将两者的照片进行校准。若照片显示,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存在差异,则要对商标的位置进行调整,在对商标进行位置调整时,机壳的位置应保持不变。
如图10所示,以所述皮带轮64为原点,则将一字型螺丝槽道631的延伸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将与X轴垂直的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将同时垂直于X轴和Y轴的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将皮带轮64的转动方向定义为R轴方向。
如图12所示,商标的位置调整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若商标与机壳于X轴方向存在位置差异,则将商标进行前后位置调整,若否,则进入b;
b,若商标与机壳于Y轴方向存在位置差异,则将商标进行左右位置调整,若否,则进入c;
c,若商标与机壳于Z轴方向存在位置差异,则将商标进行上下位置调整,若否,则进入d;
d,若商标与机壳于R轴方向存在位置差异,则将商标进行左右旋转调整,若否,则进入e;
e,若商标与机壳之间不存在位置差异,则结束。
所述商标于X轴、Y轴、Z轴以及R轴方向上的位置调整,大多是通过皮带轮64上的皮带641和气缸(未图示)来配合实现的。
如图13所示,为将经过位置调整的商标紧紧粘附于机壳上的按压装置80。所述按压装置80的形状与商标的形状相同。所述按压装置80包括推杆81以及设置于推杆81一端的压头82,所述压头82包括主体821以及自所述主体821边缘沿压头82高度方向延伸而形成的凸伸部822,所述凸伸部822具有一定的宽度和高度。
所述主体821上设置有两个螺孔823,从而所述推杆81的一端也对应设置有两个螺孔,通过所述螺孔与螺丝的铆接,可将所述主体821与所述推杆81相连接。所述推杆81上设置有两个呈一字型的卡槽811,所述卡槽811穿透所述推杆81。
所述商标自其边缘向外延伸有具有一定宽度的扩展部,所述扩展部的宽度应小于等于所述凸伸部822的宽度。所述扩展部上涂有胶水,从而按压装置80在对商标进行按压时,只需将凸伸部822紧紧按压在扩展部上,即可使得商标紧紧粘附于机壳上。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商标安装设备,在使用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人工将商标放入工件台的收容槽内,按下双开关按钮,启动设备;
S2,真空吸嘴将工件台收容槽内的商标吸附;
S3,离子风嘴对吸附于真空吸嘴上的商标进行去静电处理;
S4,真空吸嘴带动经去静电处理的商标移动;
S5,双视觉系统分别对商标和机壳进行拍照,并对两者的照片进行校准,若照片显示,商标与机壳之间存在位置差异,则进入S6,若否,则进入S7;
S6,机壳位置固定不动,对商标进行位置调整,并重复步骤S5;
S7,将商标粘附于机壳上对应的位置处,由真空吸嘴吹气,使其破真空;
S8,按压装置对商标进行压合,使商标紧紧粘附于机壳上。
而步骤S6中,对商标进行位置调整的方法,具体步骤如图12所示。
本发明的商标安装设备100,通过在工件台10两侧设置开口槽101,便于人工放入商标,且通过设置双开关按钮111,可防止出现误操作。
同时,本发明的商标安装设备100,通过设置真空吸嘴20,将商标吸附,然后移动至离子风嘴30处,通过离子风嘴30对商标进行去静电处理,从而保证无静电商标能够紧紧粘附于机壳上。
最后,本发明的商标安装设备100,通过设置双视觉系统70,对商标和机壳分别进行拍照,在对两者的照片进行校准后,进一步对商标进行位置调整,最终再通过按压装置80对商标进行按压,从而使得商标能够精确且紧紧粘附于机壳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商标安装设备100,通过设置一系列装置,从而实现了商标的自动化安装,同时,商标安装质量提高,效果显著。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真空吸嘴,包括抽气筒、盖盘以及与盖盘相连接的底盘,所述抽气筒包括第一筒以及自第一筒沿抽气筒高度方向延伸而形成的第二筒,所述第二筒的直径小于第一筒的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边缘设置有胶圈,且所述底盘上靠近边缘处一圈设置有若干小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嘴的盖盘与底盘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孔洞,所述至少一个孔洞贯穿所述盖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孔洞包括用于收容所述抽气筒的第二筒的孔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孔洞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底盘相固定的螺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盖盘相固定的螺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与所述第二筒都是空心的,且所述第一筒与所述第二筒是相连通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078088A CN103158916A (zh) | 2011-12-09 | 2011-12-09 | 真空吸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078088A CN103158916A (zh) | 2011-12-09 | 2011-12-09 | 真空吸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58916A true CN103158916A (zh) | 2013-06-19 |
Family
ID=48582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4078088A Pending CN103158916A (zh) | 2011-12-09 | 2011-12-09 | 真空吸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5891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18077A (zh) * | 2022-06-28 | 2022-08-19 |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清胶机构及点胶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01348A (en) * | 1986-05-27 | 1989-01-31 | Fuji Seal Industry Co., Ltd. | Film supply apparatus |
JP2000286185A (ja) * | 1999-03-31 | 2000-10-13 | Nec Kansai Ltd | スピンチャック |
KR20090007031A (ko) * | 2007-07-13 | 2009-01-16 | 충북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편광필름 검사장치의 진공척 |
CN101502937A (zh) * | 2009-03-12 | 2009-08-12 | 嘉兴市峰佳吉晨实业有限公司 | 数控机床的真空吸盘装置 |
KR20100022601A (ko) * | 2008-08-20 | 2010-03-03 | 스테코 주식회사 | 인너 리드 본딩 장비의 본딩 툴 |
CN201673020U (zh) * | 2010-05-13 | 2010-12-15 | 东莞市海中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钢壳电池密封测试头 |
-
2011
- 2011-12-09 CN CN2011104078088A patent/CN10315891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01348A (en) * | 1986-05-27 | 1989-01-31 | Fuji Seal Industry Co., Ltd. | Film supply apparatus |
JP2000286185A (ja) * | 1999-03-31 | 2000-10-13 | Nec Kansai Ltd | スピンチャック |
KR20090007031A (ko) * | 2007-07-13 | 2009-01-16 | 충북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편광필름 검사장치의 진공척 |
KR20100022601A (ko) * | 2008-08-20 | 2010-03-03 | 스테코 주식회사 | 인너 리드 본딩 장비의 본딩 툴 |
CN101502937A (zh) * | 2009-03-12 | 2009-08-12 | 嘉兴市峰佳吉晨实业有限公司 | 数控机床的真空吸盘装置 |
CN201673020U (zh) * | 2010-05-13 | 2010-12-15 | 东莞市海中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钢壳电池密封测试头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18077A (zh) * | 2022-06-28 | 2022-08-19 |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清胶机构及点胶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14783B (zh) | 商标的安装方法 | |
CN104669788A (zh) | 一种平面图文打印机 | |
CN103158916A (zh) | 真空吸嘴 | |
CN215313452U (zh) | 一种电子产品外壳加工用喷涂装置 | |
CN105032658A (zh) | 一种局部喷涂治具 | |
CN204836818U (zh) | 柔性电路板固定治具 | |
CN204424120U (zh) | 键帽组装机 | |
CN205169826U (zh) | 一种新型平衡吸取装置 | |
CN103158918A (zh) | 真空吸嘴 | |
CN103158914A (zh) | 拖链槽 | |
CN103163709A (zh) | 相机组件 | |
CN103158917A (zh) | 商标的位置调整方法 | |
CN102514784A (zh) | 按压装置 | |
CN204610469U (zh) | 一种层叠状立体画自动粘贴设备 | |
CN102520564A (zh) | 双视觉系统 | |
CN103161897A (zh) | 张紧轮 | |
KR101222094B1 (ko) | 태양전지모듈을 이용한 led 정보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3158912A (zh) | 工件台 | |
CN206140815U (zh) | 一种便于内部定位的led支架注塑模具 | |
CN101767446A (zh) | 真空成型机和真空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 |
CN103162064A (zh) | 支架 | |
CN103158913A (zh) | 机台 | |
CN103161367A (zh) | 门锁 | |
CN103156416A (zh) | 键盘抽屉 | |
KR20150029276A (ko) | 라미네이트 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