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8347A - 用于旋转印刷机的输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旋转印刷机的输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8347A
CN103158347A CN2012105184182A CN201210518418A CN103158347A CN 103158347 A CN103158347 A CN 103158347A CN 2012105184182 A CN2012105184182 A CN 2012105184182A CN 201210518418 A CN201210518418 A CN 201210518418A CN 103158347 A CN103158347 A CN 1031583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solator
ink
storage device
ink storage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184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格雷戈里·西蒙尼奥克斯
阿诺·朱利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demia France SAS
Original Assignee
Oberthur Technologies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berthur Technologies SA filed Critical Oberthur Technologies SA
Publication of CN103158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83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18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inking selected parts of printing forme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输墨装置(1)。输墨配置(A)靠近油墨托架(B),油墨托架(B)与印刷机一体或能够连接到印刷机。输墨装置和油墨托架与滚筒(C)合作,滚筒(C)转动并且接收来自输墨装置的油墨用于印刷。油墨托架(B)用于支撑油墨储存配置(A),使油墨储存配置(A)可以供应油墨到滚筒(C)。输墨装置包括油墨储存器(5),油墨储存器(5)具有弹性部件8以在对角方向上施加作用力到隔离器,使得隔离器被压靠在滚筒(C)上。

Description

用于旋转印刷机的输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旋转印刷机(rotary printing press)的输墨装置(ink feed),特别地但不是排他地,本发明涉及压力控制装置,用于通过这个输墨装置调节供应到墨辊的油墨。
背景技术
对于旋转印刷机,油墨通过也被称为墨斗(ink fountain)的输墨装置供应到墨辊。在使用旋转印刷机印刷时,形成印刷图案的印版(plate)可以仅在其表面的一些上具有印刷图案,因此油墨到该印版的控制是重要的。如果太多的油墨被供应到印版,则有可能浸没印版,这将危及印刷质量而且油墨也可能被浪费,这增加了印刷成本。为了控制油墨流动,设置油墨储存器或屏障以控制油墨流动和彩印,在彩印中一次印刷几种颜色并且其中不同颜色的油墨沿着印版滚筒的整个长度提供到适当的部分,为每种颜色设置油墨屏障(ink dam),从而相邻的油墨不相互混合。
日本实用新型公开No.6-46675中描述了油墨屏障。该文献讨论了中间油墨屏障单元,该中间油墨屏障单元能够在轴向方向上移动,位于平行墨斗墨辊延伸的支架轴上。中间油墨屏障单元固定在轴上,并且存在用于挤压中间油墨屏障的边缘以抵靠着刮墨刀的弹簧。中间油墨屏障与墨斗辊的外表面紧密接触,并且采用枢转作用力施加部件,整个中间油墨屏障枢转,使得中间油墨屏障与墨辊接触。
在这种已知的油墨屏障中,存在这样的问题:整个装置在连接到印刷机的轴上枢转,并且因此在需要从印刷机上移除支架和屏障以更换零件时,难以移除和更换单个油墨屏障,这是耗时和昂贵的。而且,油墨屏障压靠在刮墨刀上的方式仍可能导致刮墨刀和墨辊之间的泄漏。
通过提供容易更换的输墨装置同时还在刮墨刀和旋转印刷机之间提供良好的接触以避免油墨流出,本发明试图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用于旋转印刷机的输墨装置,所述输墨装置具有:
油墨储存器和油墨隔离器,油墨储存器能够在第一端部处连接到油墨托架,油墨储存器在轴向方向上延伸,以便在使用中,所述油墨储存器的第二端部抵靠在油墨隔离器上,油墨储存器和油墨隔离器两者都沿着相同的轴向方向延伸,油墨隔离器具有抵接油墨储存器的第一端部和抵接用于旋转印刷机的墨辊C的表面的第二端部,其特征在于,油墨储存器包括弹性部件(8),弹性部件(8)沿在与油墨储存器(5)和油墨隔离器(11)相同的垂直轴线上但与油墨储存器的轴向方向成一角度的纵向方向延伸,以使弹性体部件(8)能够在油墨隔离器(11)上提供与墨辊C的周向表面(14)相切的作用力。
弹性部件/装置在隔离器11上提供对角线作用力(diagonal force),而不是如在大部分现有技术中那样提供轴向作用力,因为这个作用力在隔离器的主体上,它推压隔离器的下部靠着墨辊的圆周。这又推动刮墨刀与墨辊更紧密地接触,并且因而对油墨的流动提供更多的控制,并且防止泄漏通过隔离器。此外,由于在隔离器上的对角线作用力,能够通过一个部件(即弹性部件8)将油墨储存器和隔离器保持在合适的位置,并且因此,这避免对用于将储存器和隔离器保持在一起螺钉固定件,这使得整个装置更容易更换,如果需要的话。
优选地,弹性部件是允许油墨隔离器朝向或远离墨辊C的表面运动的弹性部件。借助于弹性,这意味着存在一定程度的间隙,使得施加到滚筒的作用力可以根据墨辊的表面的不同轮廓而变化。
设想弹性部件是压缩弹簧。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延伸到油墨储存器的外壁,以便允许调节由弹性部件施加的作用力。布置的简单性允许在无需拆除输墨装置的情况下操纵弹性部件,而拆除输墨装置是使用已知系统不得不做的。
优选地油墨储存器具有上表面和面向油墨托架的下表面,该上表面具有孔以允许调节弹性部件从而改变在墨辊C的表面上的作用力。
设想,弹性部件终止在抵靠在隔离器的表面上的按压部件中。
优选地,按压部件具有抵靠在隔离器的表面上的圆形端面。
据设想,按压部件是圆形或圆柱形的。
在优选的布置中,按压部件沿着油墨储存器中的细长引导孔行进。该引导孔是有角度的以允许定向作用力被施加到隔离器。
在优选的布置中,油墨储存器具由孔分开的两个臂,隔离器的端部可以定位在所述孔中,以使隔离器的表面抵靠在按压部件上。
优选地,隔离器的表面具有切口,在油墨储存器和隔离器彼此抵靠时,按压部件可以定位在所述切口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油墨储存器,适于用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输墨装置中,所述油墨储存器具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与油墨储存器和油墨隔离器的轴向方向成一角度地延伸,所述角度在到所述轴向方向的25度和45度之间,更具体地说,在30度和40度之间,并且甚至更特别地为35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器,适于用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输墨装置中,其中,隔离器是适于抵靠在油墨储存器和转动滚筒C的圆周表面上的部件,隔离器具有切口,切口在使用中能够定位按压部件。
优选地,隔离器具有具有刮墨刀,刮墨刀连接到隔离器的面对油墨托架的支撑体的边缘,使得在滚筒C朝向隔离器转动时,滚筒的表面在经过刮墨刀之前经过隔离器的表面。
优选地,刮墨刀由具有肖氏硬度为60至70的弹性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适于容纳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输墨装置的印刷机。
附图说明
现在通过仅参考和在附图中示出的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旋转印刷机的在原位的输墨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用于如在图1中所示的输墨装置的压力控制装置的视图;
图3是如在图1中所示的输墨装置的透视图;
图4是其中隔离器已经从支架上移除的输墨装置的侧视图;以及
图5示出了在隔离器已经返回到其操作位置的情况下的图4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在图中一般示为1的输墨装置。输墨配置A接近油墨托架B,油墨托架B与印刷机一体或能够连接到印刷机。输墨装置和油墨托架(inkcarriage)与滚筒C协作,滚筒C转动并且接收来自输墨装置的油墨用于印刷。存在油墨托架B以支撑油墨储存配置A,使得其可以将油墨输送到滚筒C。如图2所示的油墨托架一般是三角形的形状,并有具有倾斜表面3,倾斜表面3大致垂直于输墨装置A。倾斜表面3的下端邻近滚筒C终止。在基底2顶点处具有支撑臂4,用于输墨装置的支架(holder)可以固定到支撑臂4。
输墨装置A由油墨储存器5和油墨隔离器11这两部分形成。油墨储存器是细长主体,具有主体和从主体延伸的两个壁7,并且这两个壁7彼此平行和通过空间(如图3所示)隔开。油墨储存器5在一端部处通过固定部件6固定到油墨托架B的支撑臂4,固定部件典型地是螺钉固定。油墨储存器5的另一端部邻近隔离器11,隔离器11定位在支架的壁7之间。隔离器是大致矩形轮廓,矩形的一个短端100稍微弯曲,并且该短端定位在壁7之间并抵接储存器5在两个臂之间的部分。隔离器120的另一端是弯曲的,使其匹配滚筒C的弯曲轮廓14。沿着隔离器的一个边缘(面对油墨托架2的边缘)有刮墨刀12,刮墨刀12通过诸如销13之类的固定件固定到隔离器11。该销位于隔离器11的最靠近滚筒C的端部处。刮墨刀12典型地是塑性材料,如聚氨酯或其他弹性复合材料,该聚氨酯或其他弹性复合材料提供一部件,该部件可以承受通过弹性部件8在隔离器11上的作用力施加在该部件上的压力。实际上,在朝向墨辊推动隔离器的情况下,刮墨刀上的作用力是间接作用力,并且因为刮墨刀被连接到隔离器,因此刮墨刀更接近墨辊。此外,只要刮墨刀12能够承受压力,刮墨刀具有足够柔性以在墨辊C朝向刮墨刀12运动的情况下允许刮墨刀运动。通常情况下,刮墨刀的肖氏硬度为60至70。
油墨储存器5和隔离器11彼此抵靠在储存器的定位在两个臂7a和7b之间的表面10处(在图3中所示)。在储存器5和隔离器11相交处具有按压部件9,按压部件可以是圆筒形或圆形的部件,并且按压部件连接到诸如弹簧装置的弹性部件8,弹性部件以与储存器的纵向轴线成角度地延伸。
弹性部件被设置成使得它与油墨储存器5的纵向轴线成角度地延伸。该角度通常在到通常为直线形状的油墨储存器的纵向轴线的20度和45度之间,更典型地是30度和40度之间,并且更特别地是约35度。到油墨储存器的纵向轴线的特定的角度是20度至25度,并且特别地是20度。
正如在图2中所示,隔离器11油墨储存器的在臂7a和7b(参见图3)之间的表面10处抵靠在油墨储存器5上。在隔离器的抵靠在油墨储存器5上的端部100处存在轻微的弯曲,并且由于这个弯曲面,在储存器5和隔离器11的抵接面之间的空间存在变化。在其中刮墨刀被连接到隔离器11的方向上有较大间隙。实际上,在油墨储存器配置位于印刷机上的原位时,在按压部件9下方具有比在其上方大的间隙。按压部件9被包含在细长孔20中,细长孔20为按压部件在沿着细长孔的轴线的线性方向上提供一定程度的运动。弹簧部件8包括弹簧80,弹簧80典型地是按压在按压部件9上的压缩盘簧。虽然示出压缩盘簧,但也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具有足够弹性以推动隔离器靠在墨辊的表面14上的弹性部件。按压部件9依次按压在隔离器11上,隔离器抵接滚筒/墨辊C。弹簧上的压缩力可以由调节器81改变,调节器81通常是螺杆装置,该螺杆装置根据隔离器11定位在滚筒C的弯曲表面14上的紧密程度压缩或释放弹簧。按压部件9具有孔,该孔可以在按压部件相对于表面14被正确地定位时容纳固定部件以将其保持在所需位置。
油墨储存器5通过连接件4间接地位于与它连接到油墨托架的位置相反的一端处。储存器由油墨托架2的在刮墨刀12下面的倾斜表面3支撑。
如在图中可以看出,油墨储存器的两个臂或壁7a和7b由表面10分离,并且隔离器11定位在壁7a和7b之间并且抵接油墨储存器的连接两个壁7a和7b的表面10。隔离器用于隔离在旋转印刷机上的两种不同的油墨颜色X和Y,使得通过按压敷设的颜色可以被控制。滚筒在朝向输墨装置的方向转动,以从刮墨刀12拾取油墨。为了在输墨装置A的前缘和滚筒C之间建立密封接触,由弹簧部件8供应的压力被调节。下述事实意味着可以为不同的印刷条件、油墨类型的和不同的滚筒容易地调节整个配置:在能够接近调节装置以改变弹簧8的压缩的情况下,弹簧类型部件在支架中是倾斜。对弹簧8的接近是经由在油墨储存器5的上表面中的孔82进行。
在图4中显示可以调节本发明的装置的容易性。油墨储存器5被固定到包括在印刷机中的喷墨装置的支撑臂4。按压部件9可以从隔离器11的抵接油墨储存器5的表面10的表面100上卸下,并且这又允许隔离器的与滚筒的弯曲表面14接触的弯曲表面120远离该弯曲表面14,以便允许隔离器抬升离开臂7。如果隔离器已经被损坏或磨损,则隔离器可能需要被移除用于清洗或更换。隔离器11可以包括切口101,切口101是在隔离器的端部100中的小缺口,并且这个切口在隔离器11位于合适的位置并且抵靠在油墨储存器5的表面10上时提供用于按压部件9的就座位置。切口还将作为定位器,以使操作者知道何时已经正确地定位隔离器11,因为隔离器在最小运动的情况下将正确地靠着按压部件9定位。具有物理停止件以定位按压部件和切口的事实意味着这提供了输墨装置被正确安装用于操作的快速和方便的指示,这再次考虑到本发明的特征。
如在图5中所示,同样是在移除隔离器11时,可以很容易地定位隔离器用于使用。隔离器的远离靠着滚筒的表面14的端部120的端部100稍微弯曲。端部100的弯曲在更换隔离器时是有利的,因为端部100可以推靠在按压部件9的圆形端部上,并且导致端部100通过弹簧部件8的压缩而缩回,并且在弯曲表面经过按压部件9的表面时,弹簧部件然后强制按压部件回到合适的位置。隔离器11的接近滚筒的弯曲表面14的端部120也移动越过滚筒的表面14,以便隔离器11可以围绕滚筒的中心轴线转动以沿朝向臂7的弧形移动隔离器11,同时保持隔离器近端的相对于滚筒的位置。当隔离器的弯曲端面100围绕滚筒移动通过弧形时,隔离器的弯曲端面100与油墨储存器5接触,并且当表面100移动进入臂7a、7b之间的位置时,隔离器11压靠在按压部件9上。隔离器11的弯曲表面100压靠在按压部件9上,并且因为由于弹簧部件8而存在一定程度的行进,按压部件9可以在缩回到其引导孔中,以允许隔离器11到达它在支架5的臂7a和7b之间的最终位置。一旦处于合适的位置,则可以调节弹簧8,以便将隔离器定位成设置在滚筒C的表面14上。
在印刷机中,例如在使用多种颜色的用于印刷钞票的印刷机中,存在轴向地定位在一对框架(图中未显示)之间的多个墨斗,该对框架被设置成成通过预定距离彼此相对。当驱动电动机(图中未显示)时,在变为靠近和远离墨斗墨辊C的外表面的方向上调节隔离器11的远端的孔径比(aperture ratio)。
通常情况下,支架5由薄钢板形成,或者它们也可以是聚合物材料,例如聚氯乙烯。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并且隔离器可以由任何弹性材料制成,只要其具有耐磨损性。正如上面已经描述的,根据本发明,油墨储存器支架和隔离器与墨斗辊的外表面之间的紧密接触状态被局部地调节,使得紧密接触作用力被提高并且可以防止油墨的部分流出。因此,消耗的油墨量减少,并且提高彩印的印刷质量。
应理解,仅以本发明的如下文描述的示例的方式提供了上述实施例,并且如对于本领域中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明显的其它修改和改进被视为落在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宽广范围和界限内。此外,在讨论个别实施例的情况下,本发明也意在涵盖这些实施例的组合。

Claims (16)

1.一种用于旋转印刷机的输墨装置(1),所述输墨装置包括:
油墨储存器(5)和油墨隔离器(11),油墨储存器(5)能够在第一端部处连接到油墨托架(2),油墨储存器(5)在轴向方向上延伸,以便在使用中,所述油墨储存器(5)的第二端部抵靠在油墨隔离器(11)上,油墨储存器(5)和油墨隔离器两者都沿着相同的轴向方向延伸,油墨隔离器具有抵接油墨储存器(5)的第一端部(100)和抵接用于旋转印刷机的墨辊C的表面(14)的第二端部(120),其特征在于,
油墨储存器(5)包括弹性部件(8),弹性部件(8)沿在与油墨储存器(5)和油墨隔离器(11)相同的垂直轴线上但与油墨储存器的轴向方向成一角度的纵向方向延伸,以使弹性部件能够在油墨隔离器(11)上提供与墨辊C的圆周表面(14)相切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墨装置(1),其中,弹性部件(8)是允许油墨隔离器(11)朝向或远离墨辊C的表面(14)运动的弹性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墨装置(1),其中,弹性部件(8)是压缩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输墨装置(1),其中,弹性部件(8)延伸到油墨储存器的外壁,以便允许调节由弹性部件(8)施加的作用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墨装置(1),其中,油墨储存器(5)具有上表面和面向油墨托架(2)的下表面,上表面具有孔(2),以允许调节弹性部件(8)从而改变在墨辊C的表面(14)上的作用力。
6.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输墨装置(1),其中,弹性部件(8)终止在抵靠在油墨隔离器(11)上的表面(100)上的按压部件(9)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墨装置(1),其中,按压部件(9)具有抵靠在油墨隔离器(11)的表面(100)上的圆形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墨装置(1),其中,按压部件是圆形或圆柱形的。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输墨装置(1),其中,按压部件(9)沿着细长引导孔(20)行进。
10.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1的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输墨装置(1),其中,油墨储存器(5)具有由孔分开的两个臂(7a,7b),油墨隔离器(11)的端部(100)能够定位在所述孔中,以使油墨隔离器的表面(100)抵靠在按压部件(9)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墨装置(1),其中,油墨隔离器(11)的表面(100)具有切口(101),在油墨储存器(5)和隔离器(11)彼此抵靠时,按压部件(9)能够定位在所述切口(101)中。
12.一种油墨储存器(5),适于用在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输墨装置中,所述油墨储存器具有弹性部件(8),弹性部件(8)与油墨储存器(5)和油墨隔离器(11)的轴向方向成一角度地延伸,与所述轴向方向成的所述角度在20度和40度之间,更具体地说,在25度和35度之间,并且甚至更特别地为30度和更具体地在20度至25度之间。
13.一种隔离器(11),适于用在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输墨装置(1)中,其中,隔离器是适于抵靠在油墨储存器(5)和转动滚筒C的圆周表面(14)上的部件,隔离器具有切口(101),切口(101)在使用中能够定位按压部件(9)。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隔离器(11),该隔离器具有刮墨刀(12),刮墨刀(12)连接到隔离器的面对油墨托架的支撑体(2)的边缘,使得在滚筒C朝向隔离器转动时,滚筒的表面(14)在经过刮墨刀(12)之前经过隔离器(11)的表面(12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隔离器(11),其中,刮墨刀由具有肖氏硬度为60至70的弹性材料制成。
16.一种印刷机,适于容纳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的一个或多个输墨装置。
CN2012105184182A 2011-12-09 2012-12-05 用于旋转印刷机的输墨装置 Pending CN1031583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161378 2011-12-09
FR1161378A FR2983774B1 (fr) 2011-12-09 2011-12-09 Encrier pour une presse rotative d'impress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8347A true CN103158347A (zh) 2013-06-19

Family

ID=47226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184182A Pending CN103158347A (zh) 2011-12-09 2012-12-05 用于旋转印刷机的输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602112B1 (zh)
CN (1) CN103158347A (zh)
FR (1) FR2983774B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68246A (ja) * 1998-03-25 1999-10-0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印刷機のインキ貯留装置
CN1502467A (zh) * 2002-11-25 2004-06-09 滨田印刷机械株式会社 输墨裝置的输墨量调节裝置
CN1618605A (zh) * 2003-11-19 2005-05-25 小森公司 用于转轮式印刷机的墨斗装置
CN2931112Y (zh) * 2006-06-23 2007-08-08 柳本旺 一种分体式直线往复供墨调整装置
EP2204284A1 (de) * 2008-12-23 2010-07-07 manroland AG Farbkastentrennung
CN102138559A (zh) * 2011-01-24 2011-08-0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含斑蝥素的灭蝇毒饵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97937B2 (ja) 1992-06-26 1995-10-25 東芝プラント建設株式会社 花卉苗の生産方法
JP4373147B2 (ja) * 2003-07-17 2009-11-25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印刷機のインキ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68246A (ja) * 1998-03-25 1999-10-0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印刷機のインキ貯留装置
CN1502467A (zh) * 2002-11-25 2004-06-09 滨田印刷机械株式会社 输墨裝置的输墨量调节裝置
CN1618605A (zh) * 2003-11-19 2005-05-25 小森公司 用于转轮式印刷机的墨斗装置
CN2931112Y (zh) * 2006-06-23 2007-08-08 柳本旺 一种分体式直线往复供墨调整装置
EP2204284A1 (de) * 2008-12-23 2010-07-07 manroland AG Farbkastentrennung
CN102138559A (zh) * 2011-01-24 2011-08-0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含斑蝥素的灭蝇毒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02112A1 (fr) 2013-06-12
FR2983774B1 (fr) 2014-11-28
EP2602112B1 (fr) 2015-01-07
FR2983774A1 (fr) 2013-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4318A (zh) 印刷机的其壳面上具有多个沿着其轴向相继的区段的印版滚筒以及带有该印版滚筒的印刷装置
US9669614B2 (en) Printing unit
TW200626372A (en) Printing machine
CN103158347A (zh) 用于旋转印刷机的输墨装置
GB2266272A (en) Doctor blade bar for rotary printing press
JP2000052625A (ja) インキ着けロ―ラ、印刷帰および印刷方法
CN201784245U (zh) 一种柔性版印带机用的可调节式墨盒
US3587458A (en) Rolling contact screen printing machine with deformable counterpressure member
CN106573267B (zh) 流体施加
JP2007190916A (ja) 印刷機
CN100348414C (zh) 用于印刷机的墨斗装置
CN105667072A (zh) 一种内控温可变套筒印刷机
CN1268489C (zh) 加墨装置及其侧板
CN105073425A (zh) 传墨辊及其制造方法
CN104842632A (zh) 加工页张形或带形承印材料的机器的组件
RU2091237C1 (ru) Рак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JP2011062964A (ja) 輪転式凸版印刷機のインキ供給装置
CN211106325U (zh) 一种印刷机匀墨辊的安装结构
JP2007237638A (ja) インキ供給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印刷機
JP2009262489A (ja) 印刷機のインキ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印刷機
CN104955647A (zh) 液体转印装置
CN204845085U (zh) 一种改进型版尾夹
CA2884507C (en) Inking device for printing machines
JP5588736B2 (ja) 液溜装置
KR200262929Y1 (ko) 마대 인쇄기의 잉크 공급부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