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3834A - 电梯的轿厢室及电梯的轿厢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轿厢室及电梯的轿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3834A
CN103153834A CN2010800694262A CN201080069426A CN103153834A CN 103153834 A CN103153834 A CN 103153834A CN 2010800694262 A CN2010800694262 A CN 2010800694262A CN 201080069426 A CN201080069426 A CN 201080069426A CN 103153834 A CN103153834 A CN 103153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supporting track
door
cage
anchor f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94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3834B (zh
Inventor
垂石圭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53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3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3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38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oors or g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 Support Devices For Sliding Doors (AREA)

Abstract

电梯的轿厢室具有:轿厢室主体,其设置有轿厢出入口;支承轨道,其固定于轿厢室主体;以及固定装置,其以能够移位的方式设置于支承轨道。在轿厢出入口的上方沿轿厢出入口的横宽方向配置有支承轨道。固定装置将用于开闭轿厢出入口的门装置固定于支承轨道。

Description

电梯的轿厢室及电梯的轿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有用于开闭轿厢出入口的门装置的电梯的轿厢室以及电梯的轿厢。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电梯的轿厢,其经由安装臂将门装置安装于用于支承轿厢室的轿厢架。在门装置设置有:多个定位螺栓,它们用于调整门装置相对于安装臂的位置;以及螺栓和螺母,它们用于将门装置固定于安装臂。在以往的电梯的轿厢中,利用各定位螺栓的操作来调整门装置相对于安装臂的位置,由此来调整门装置相对于设置于轿厢室的轿厢出入口的位置(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4-1751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由于在以往的电梯的轿厢中,门装置远离轿厢架,因此用于支承门装置的重量的安装臂的负担增大,安装臂大型化。由此,轿厢整体的重量增加。
此外,为了调整门装置的位置,在门装置设置有多个定位螺栓,因此,部件数量增多,成本增加。此外,由于必须在对各定位螺栓分别进行操作的同时调整门装置的位置,因此门装置的安装作业也较为费事。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电梯的轿厢室及电梯的轿厢,其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能够使门装置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的轿厢室具备:轿厢室主体,其设置有轿厢出入口;支承轨道,其在轿厢出入口的上方沿轿厢出入口的横宽方向配置,并固定于轿厢室主体;以及固定装置,其以能够移位的方式设置于支承轨道,该固定装置将用于开闭轿厢出入口的门装置固定于支承轨道。
本发明的电梯的轿厢具备:轿厢室,其具有轿厢室主体、支承轨道以及固定装置,轿厢室主体设置有轿厢出入口,支承轨道在轿厢出入口的上方沿轿厢出入口的横宽方向配置,并且支承轨道固定于轿厢室主体,固定装置以能够移位的方式设置于支承轨道;以及门装置,其具有悬吊器壳体和轿厢门,悬吊器壳体设置有供固定装置插入的贯通孔,并且悬吊器壳体以固定装置穿过了贯通孔的状态被固定装置固定于支承轨道,轿厢门被悬吊器壳体支承,用于开闭轿厢出入口。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电梯的轿厢室中,支承轨道固定于轿厢室主体,用于将门装置固定于支承轨道的固定装置以能够移位的方式设置于支承轨道,因此,能够将门装置经由支承轨道安装于接近门装置的轿厢室主体,而非远离门装置的轿厢架。由此,能够减轻用于支承门装置的重量的支承轨道的负担,能够实现轿厢室的轻量化。此外,由于能够将支承轨道直接固定在轿厢室主体,因此能够分别在轿厢室的进深方向和高度方向大幅减小门装置相对于轿厢出入口的位置的误差。由此,不需要设置定位螺栓等,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此外,由于固定装置能够相对于支承轨道移位,因此能够容易地沿轿厢出入口的横宽方向调整门装置相对于轿厢室主体的位置。因此,门装置的位置的调整变得容易,并能够使门装置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的电梯的轿厢中,支承轨道固定于轿厢室主体,用于将门装置的悬吊器壳体固定于支承轨道的固定装置以能够移位的方式设置于支承轨道,因此,能够减轻用于支承门装置的重量的支承轨道的负担,能够实现轿厢的轻量化。此外,由于能够将支承轨道直接固定在轿厢室主体,因此,不需要设置定位螺栓等,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此外,由于固定装置能够相对于支承轨道移位,因此对门装置的位置的调整变得容易,能够使门装置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此外,由于在悬吊器壳体设置有供固定装置插入的贯通孔,因此在对悬吊器壳体的位置进行调整时,固定装置难以从悬吊器壳体脱离,能够使对悬吊器壳体的位置的调整作业变得更为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轿厢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沿II-II线的剖视图。
图3为示出图1的轿厢上部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轿厢的主视图。在图中,在井道内移动的轿厢1具有:轿厢室2;门装置3,其设置于轿厢室2;以及轿厢架(未图示),其用于以包围轿厢室2的状态支承轿厢室2。
轿厢室2具有:轿厢室主体5,其设置有轿厢出入口4;以及安装装置6,其设置于轿厢室主体5,用于将门装置3安装于轿厢室主体5。
轿厢室主体5具有:轿厢底部5a;轿厢顶部5b,其位于轿厢底部5a的上方;一对轿厢侧面壁5c,它们在轿厢室2的宽度方向相互对置;以及轿厢正面壁5d和轿厢背面壁,它们在轿厢室主体5的进深方向相互对置。轿厢出入口4设置于轿厢正面壁5d。因此,轿厢出入口4的横宽方向(宽度方向)与轿厢室2的宽度方向一致。轿厢正面壁5d具有:一对翼墙部7,它们位于轿厢出入口4的左右两侧;以及上壁部8,其位于轿厢出入口4的上方。
安装装置6设置于上壁部8。因此,安装装置6配置在轿厢出入口4的上方。门装置3经由安装装置6被轿厢室主体5支承。
门装置3具有:悬吊器壳体9,其安装于安装装置6;以及一对轿厢门10,它们被悬吊器壳体9支承,用于开闭轿厢出入口4。
在悬吊器壳体9设置有沿着轿厢出入口4的横宽方向的门轨道11。门轨道11的长度尺寸比轿厢出入口4的横宽尺寸长。
各轿厢门10悬挂于共同的门轨道11。并且,各轿厢门10被门轨道11引导并能够沿轿厢出入口4的横宽方向移动。通过设置于悬吊器壳体9的未图示的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使各轿厢门10沿轿厢出入口4的横宽方向相互反向移动。轿厢出入口2通过各轿厢门10的沿轿厢出入口4的横宽方向的移动而开闭。
图2为图1的沿II-II线的剖视图。此外,图3为示出图1的轿厢1的上部的分解立体图。在图中,安装装置6具有:多个(在本例中为两个)支承轨道12,它们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以及多个(在本例中为4个)固定装置13,它们以能够移位的方式设置于支承轨道12,并将门装置3的悬吊器壳体9固定在各支承轨道12。
各支承轨道12通过例如螺栓或焊接等直接固定在上壁部8。此外,沿轿厢出入口4的横宽方向配置各支承轨道12。即,在轿厢出入口4的上方沿轿厢出入口4的横宽方向配置各支承轨道12,并将各支承轨道12固定于轿厢室主体5。在本例中,如图3所示,支承轨道12的长度尺寸与轿厢出入口4的横宽尺寸一致。此外,在本例中,如图2所示,上壁部8被螺栓31固定在轿厢顶部5b。
如图2所示,支承轨道12具有:板状的轨道基部12a,其与上壁部8接触;一对轨道对置部12b,它们设置于轨道基部12a的两缘部,并在支承轨道12的宽度方向相互对置;以及一对轨道突出部12c,它们从各轨道对置部12b的端部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突出。因此,支承轨道12的截面形状由轨道基部12a、各轨道对置部12b和各轨道突出部12c形成为大致C字状。由此,在支承轨道9设置有保持用槽14,保持用槽14由轨道基部9a、各轨道对置部9b以及各轨道突出部9c形成。保持用槽14沿支承轨道12的长度方向延伸。
如图3所示,在各支承轨道12分别设置有预先决定好数量的固定装置13。在本例中,在各支承轨道12分别设置有两个固定装置13。固定装置13具有:紧固螺栓15,其嵌入于保持用槽14;以及紧固螺母16,其螺合于紧固螺栓15。
紧固螺栓15被支承轨道12保持并能够沿支承轨道12移位。此外,如图2所示,紧固螺栓15为方颈螺栓,其具有:头部15a,其配置在保持用槽14内;截面为矩形状的止转部15b,其固定于头部15a,并嵌入于保持用槽14的开口部(即,各轨道突出部12c之间的空间);以及螺纹部15c,其从止转部15b向保持用槽14外突出。止转部15b被各轨道突出部12c引导,由此紧固螺栓15能够沿支承轨道12移位。
如图3所示,在悬吊器壳体9设置有多个(在本例中为4个)锁眼形孔(だるま穴)17,它们供各紧固螺栓15的螺纹部15c插入。各锁眼形孔17为贯通悬吊器壳体9的贯通孔。并且,各锁眼形孔17配置为与各支承轨道12之间的间隔相对应,并配置为沿门轨道11的长度方向相互隔开间隔。此外,锁眼形孔17具有大直径部和从大直径部突出的小直径部。在本例中,各锁眼形孔17以小直径部从大直径部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于悬吊器壳体9。锁眼形孔17的大直径部的直径为螺纹部15c和紧固螺母16均能通过的直径。锁眼形孔17的小直径部的直径为螺纹部15c和紧固螺母16中仅有螺纹部15c能通过的直径。
在紧固螺栓15的螺纹部15c从锁眼形孔17的小直径部通过的状态下,锁眼形孔17的内周部在轿厢出入口4的横宽方向与紧固螺栓15卡合。悬吊器壳体9以紧固螺栓15的螺纹部15c从锁眼形孔17的小直径部通过的状态,与轨道突出部12c一起被紧固在紧固螺栓15的头部15a和紧固螺母16之间,由此悬吊器壳体9被固定于支承轨道12。即,在悬吊器壳体9被夹在紧固螺栓15的头部15a和紧固螺母16之间的状态下,使紧固螺母16相对于紧固螺栓15紧固,由此将悬吊器壳体9固定于支承轨道12。
如图2所示,各轿厢门10具有:门板18;以及门悬吊器19,其设置于门板18的上部,并悬挂于门轨道11。门悬吊器19具有:悬吊板20,其被螺栓(未图示)固定在门板18的上部;多个悬吊滚轮21,它们设置于悬吊板20,并且沿门轨道11的长度方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并载置在门轨道11上;以及多个上迫滚轮22,它们设置于悬吊板20,并以与各悬吊滚轮21的位置对应的方式配置在门轨道11的下方。当各轿厢门10沿轿厢出入口4的横宽方向移动时,各悬吊滚轮21在门轨道11上滚动。
通过松开用于将悬吊板20固定于门板18的螺栓,能够分别在轿厢室2的进深方向和宽度方向调整门板18相对于悬吊板20的位置。因此,通过调整门板18相对于悬吊板20的位置,来分别进行对上壁部8与门板18之间的间隙的尺寸(间隙尺寸)、和关闭了轿厢出入口4时的门板18与轿厢出入口4的中心线之间的尺寸(JJ尺寸)的微调。
接着,对组装轿厢1时的步骤进行说明。轿厢室2以将各固定装置13预先安装于支承轨道12的状态从工厂运出。即,在轿厢室2从工厂运出时,各固定装置13以在嵌入于保持用槽14的紧固螺栓15紧固有紧固螺母16的状态安装于支承轨道12。并且,此时,各固定装置13以与悬吊器壳体9的各锁眼形孔17的位置相对应的方式安装于支承轨道12。
门装置3以从轿厢室2卸下的状态从工厂运出。在门装置3从工厂运出时,将各轿厢门10从悬吊器壳体9卸下。
在电梯的设置现场,在将悬吊器壳体9安装于轿厢室2之后,将各轿厢门10安装于悬吊器壳体9,由此完成轿厢1。
即,在组装轿厢1时,首先松开各紧固螺母16,使紧固螺母16与支承轨道12之间产生供悬吊器壳体9嵌入的缝隙。
其后,使紧固螺母16通过锁眼形孔17的大直径部,并将悬吊器壳体9压靠于支承轨道12。其后,使悬吊器壳体9一边压靠于支承轨道12一边向下方挪动,以使锁眼形孔17的小直径部移动到紧固螺栓15的螺纹部15c的位置。由此,将紧固螺栓15的螺纹部15c嵌入到锁眼形孔17的小直径部。
其后,一边使悬吊器壳体9与各固定装置13一起沿支承轨道12的长度方向移动,一边沿轿厢出入口4的横宽方向调整悬吊器壳体9相对于轿厢室主体5的位置。其后,将各紧固螺母16拧紧,来将悬吊器壳体9固定于支承轨道12。由此,将悬吊器壳体9安装于轿厢室2。
其后,将各轿厢门10悬挂于门轨道11,将各轿厢门10安装于悬吊器壳体9。其后,松开将悬吊板20固定于门板18的螺栓,一边使门板18相对于悬吊板20挪动,一边进行间隙尺寸和JJ尺寸的微调。其后,拧紧螺栓,将门板18重新固定于悬吊板20。其后,通过将附属部件安装于悬吊器壳体9,来完成门装置3,由此将门装置3安装于轿厢室2。这样就完成了轿厢1的组装。
在这样的电梯的轿厢室2中,支承轨道12固定于轿厢室主体5,用于将门装置3固定于支承轨道12的固定装置13以能够移位的方式设置于支承轨道12,因此,能够将门装置3经由支承轨道12安装于接近门装置3的轿厢室主体5,而非远离门装置3的轿厢架。由此,能够减轻用于支承门装置3的重量的支承轨道12的负担,能够实现轿厢室2的轻量化。此外,由于能够将支承轨道12直接固定在轿厢室主体5,因此能够分别在轿厢室2的进深方向和高度方向大幅减小门装置3相对于轿厢出入口4的位置的误差。由此,不需要设置用于调整门装置3的分别在轿厢室2的进深方向和高度方向的位置的定位螺栓等,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此外,由于固定装置13能够相对于支承轨道12移位,因此能够容易地沿轿厢出入口4的横宽方向调整门装置3相对于轿厢室主体5的位置。因此,门装置3的位置的调整变得容易,并能够使门装置3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此外,固定装置13具有:紧固螺栓15,其被支承轨道12保持并能够沿支承轨道12移位;以及紧固螺母16,其螺合于紧固螺栓15,利用紧固螺母16相对于紧固螺栓15的紧固,来将门装置3固定于支承轨道12,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门装置3固定于支承轨道12,能够容易地使门装置3相对于支承轨道12进行固定。
此外,在这样的电梯的轿厢1中,支承轨道12固定于轿厢室主体5,用于将门装置3的悬吊器壳体9固定于支承轨道12的固定装置13以能够移位的方式设置于支承轨道12,因此,与上述一样,能够减轻用于支承门装置3的重量的支承轨道12的负担,能够实现轿厢1的轻量化。此外,由于能够将支承轨道12直接固定于轿厢室主体5,因此不需要设置用于调整门装置3的分别在轿厢室2的进深方向和高度方向的位置的定位螺栓等,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此外,由于固定装置13能够相对于支承轨道12移位,因此对门装置3的位置的调整变得容易,能够使门装置3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此外,由于在悬吊器壳体9设置有供紧固螺栓15插入的锁眼形孔(贯通孔)17,因此在对悬吊器壳体9的位置进行调整时,紧固螺栓15难以从悬吊器壳体9脱离,能够使对悬吊器壳体9的位置的调整作业变得更为容易。
此外,由于设置于悬吊器壳体9的贯通孔为锁眼形孔17,因此即使在紧固螺母16螺合于紧固螺栓15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使紧固螺母16通过锁眼形孔17的大直径部,来使紧固螺栓15嵌入于锁眼形孔17的小直径部。由此,无需将紧固螺母16从紧固螺栓15卸下,就能够将悬吊器壳体9固定于支承轨道12,能够使门装置3的安装作业变得更为容易。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固定装置13具有紧固螺栓15和紧固螺母16,但固定装置13的结构只要以能够移位的方式设置于支承轨道12,并将门装置3固定于支承轨道12,则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固定装置也可以具有以能够移位的方式设置于支承轨道12的爪、和用于固定爪在支承轨道12的位置的销。此时,在爪设置有供销通过的销通过孔。此外,通过将从销通过孔通过后的销插入于设置在支承轨道12的预定的位置的定位孔,来固定爪在支承轨道12的位置。此外,在悬吊器壳体9嵌入于爪的状态下,固定爪在支承轨道12的位置,由此将悬吊器壳体9固定于支承轨道12。
此外,在上述例中,设置于悬吊器壳体9的贯通孔为锁眼形孔17,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圆孔或长孔等作为贯通孔设置于悬吊器壳体9。此时,一旦将紧固螺母16从紧固螺栓15脱开后,紧固螺栓15将通过悬吊器壳体9的贯通孔。此外,在将长孔作为贯通孔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将长孔沿上下方向配置的同时,仅开放长孔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中的任一方。由此,能够在紧固螺母16螺合于紧固螺栓15的状态下,将紧固螺栓15从长孔的开放部分插入到长孔中。
标号说明
1:轿厢;2:轿厢室;3:门装置;4:轿厢出入口;5:轿厢室主体;9:悬吊器壳体;10:轿厢门;12:支承轨道;13:固定装置;15:紧固螺栓;16:紧固螺母;17:锁眼形孔(贯通孔)。

Claims (4)

1.一种电梯的轿厢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的轿厢室具备:
轿厢室主体,其设置有轿厢出入口;
支承轨道,其在所述轿厢出入口的上方沿所述轿厢出入口的横宽方向配置,并固定于所述轿厢室主体;以及
固定装置,其以能够移位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支承轨道,该固定装置将用于开闭所述轿厢出入口的门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承轨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装置具有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栓被所述支承轨道保持并能够沿所述支承轨道移位,所述紧固螺母螺合于所述紧固螺栓,通过所述紧固螺母相对于所述紧固螺栓的紧固,来将所述门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承轨道。
3.一种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的轿厢具备:
轿厢室,其具有轿厢室主体、支承轨道以及固定装置,所述轿厢室主体设置有轿厢出入口,所述支承轨道在所述轿厢出入口的上方沿所述轿厢出入口的横宽方向配置,并且所述支承轨道固定于所述轿厢室主体,所述固定装置以能够移位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支承轨道;以及
门装置,其具有悬吊器壳体和轿厢门,所述悬吊器壳体设置有供所述固定装置插入的贯通孔,并且所述悬吊器壳体以所述固定装置穿过了所述贯通孔的状态被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承轨道,所述轿厢门被所述悬吊器壳体支承,用于开闭所述轿厢出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装置具有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栓被所述支承轨道保持并能够沿所述支承轨道移位,所述紧固螺母螺合于所述紧固螺栓,
所述贯通孔为锁眼形孔,
所述悬吊器壳体紧固于所述紧固螺母和穿过了所述锁眼形孔的所述紧固螺栓的头部之间,由此所述悬吊器壳体固定于所述支承轨道。
CN201080069426.2A 2010-10-04 2010-10-04 电梯的轿厢室及电梯的轿厢 Active CN1031538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67360 WO2012046289A1 (ja) 2010-10-04 2010-10-04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室、及びエレベータのか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3834A true CN103153834A (zh) 2013-06-12
CN103153834B CN103153834B (zh) 2015-02-11

Family

ID=45927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9426.2A Active CN103153834B (zh) 2010-10-04 2010-10-04 电梯的轿厢室及电梯的轿厢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626325B1 (zh)
JP (1) JP5452728B2 (zh)
KR (1) KR101410539B1 (zh)
CN (1) CN103153834B (zh)
WO (1) WO201204628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5125A (zh) * 2014-10-29 2016-05-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门的更新方法
CN112654576A (zh) * 2018-09-04 2021-04-13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将横梁紧固在电梯设备中的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08793B2 (ja) * 2012-05-30 2016-04-26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プラットホームスクリーンドア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51183U (ja) * 1982-04-06 1983-10-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かごのドア−装置
JP2009208870A (ja) * 2008-03-03 2009-09-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乗場ドア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の乗場ドア装置の設置方法
CN101795955A (zh) * 2007-08-30 2010-08-04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用于驱动电梯门的装置
CN101830385A (zh) * 2009-03-09 2010-09-15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轿厢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25162A (en) * 1966-05-04 1969-02-04 Williamsburg Steel Products Co Door hanger and track construction
JPS52150172U (zh) * 1976-05-10 1977-11-14
JPS5849334Y2 (ja) 1978-05-30 1983-11-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かごのドア装置
JPS5742070U (zh) * 1980-08-23 1982-03-06
JPS58151182U (ja) * 1982-04-01 1983-10-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かごのドア−装置
KR200266320Y1 (ko) 2001-01-20 2002-02-28 우봉일 실홈이 아래로 향한 승강기의 실(Sill)
US6845849B2 (en) * 2003-01-21 2005-01-25 Thyssen Elevator Capital Corp Height adjustment clip for an elevator door
JP2007137613A (ja) * 2005-11-18 2007-06-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ハンガーケース固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51183U (ja) * 1982-04-06 1983-10-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かごのドア−装置
CN101795955A (zh) * 2007-08-30 2010-08-04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用于驱动电梯门的装置
JP2009208870A (ja) * 2008-03-03 2009-09-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乗場ドア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の乗場ドア装置の設置方法
CN101830385A (zh) * 2009-03-09 2010-09-15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轿厢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5125A (zh) * 2014-10-29 2016-05-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门的更新方法
CN112654576A (zh) * 2018-09-04 2021-04-13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将横梁紧固在电梯设备中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3834B (zh) 2015-02-11
JP5452728B2 (ja) 2014-03-26
JPWO2012046289A1 (ja) 2014-02-24
KR101410539B1 (ko) 2014-06-20
EP2626325A1 (en) 2013-08-14
EP2626325B1 (en) 2017-03-22
WO2012046289A1 (ja) 2012-04-12
KR20130093628A (ko) 2013-08-22
EP2626325A4 (en)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20475B2 (en) Sliding-door closer set
EP2924212A1 (en) Sliding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US10246886B2 (en) Adjustable shim and pre-hung door with the same
CN103153834A (zh) 电梯的轿厢室及电梯的轿厢
KR20100016848A (ko) 3도어 접철문의 슬라이드식 이동장치
KR200424732Y1 (ko) 발코니 창틀 고정용 브래키트
KR101022816B1 (ko) 높낮이 조절이 가능한 슬라이딩 도어
KR101952261B1 (ko) 여닫이문의 피봇힌지
JP2016138426A (ja) 高耐震性間仕切装置におけるドア装置
JP538845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場ドア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の乗場ドア装置の設置方法
TWI652402B (zh) 用於滑動門之導引裝置
US20110296772A1 (en) Elevator system with guide rail bracket
WO2018173224A1 (ja) エレベータの出入口装置
JP4477462B2 (ja) 扉の密閉装置
KR20100090593A (ko) 힌지공의 위치 조정이 가능한 자동 닫힘 도어용 힌지고정구
JP4822805B2 (ja) ノンレール引戸の建て込み方法
CN110409945B (zh) 塞拉门装置以及车辆
EP2746209A1 (en) Mounting of guides for guide rails on an elevator car.
JP2017193821A (ja) 配線方法を有する引き戸装置
JP2017155480A (ja) 非常解除型開放ストッパー装置付引戸装置
JP4971897B2 (ja) 引戸装置
JP4847406B2 (ja) 引戸枠の連結装置
JP5214186B2 (ja) 引戸装置
JP2015003826A (j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調整装置及びドア調整方法
JP6092617B2 (ja) 上吊式の引戸の戸先振れ止め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