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0965B - 可挠式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可挠式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0965B
CN103150965B CN201310019240.1A CN201310019240A CN103150965B CN 103150965 B CN103150965 B CN 103150965B CN 201310019240 A CN201310019240 A CN 201310019240A CN 103150965 B CN103150965 B CN 1031509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e
encapsulation
display element
encapsulation ret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92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0965A (zh
Inventor
叶育姗
杨志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50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0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0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0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5Encapsulations multilayered coatings having a repetitive structure, e.g. having multiple organic-inorganic bi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可挠式显示面板,包含一可挠式基板、多个显示元件设置于可挠式基板上,以及至少一封装膜层覆盖显示元件。封装膜层的上表面具有多个沟槽,至少对应于部分相邻的显示元件之间。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封装膜层易产生裂痕的问题。

Description

可挠式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可挠式显示面板,尤指一种具有高度阻水氧效果的可挠式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可挠式显示面板由于具有类似纸张的特性,因此可预期将地将用来实现电子纸(Electronic Paper)或电子书的应用,而取代纸张成为数据的记录媒介。
请参考图1。图1绘示了现有可挠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可挠式显示面板10主要包含可挠式基板12、形成于可挠式基板12上的显示元件14,以及覆盖显示元件14的封装膜层16。封装膜层16的作用在于保护显示元件14并避免显示元件14因为接触到环境的水气而受损。然而,当可挠式显示面板10被挠曲时,封装膜层16会受到水平方向应力18的拉扯而产生裂痕20,形成水氧入侵的路径。裂痕20会进一步沿着平行于封装膜层16的表面的方向扩散(crack propagation),而扩大水氧入侵的影响范围。水氧入侵后将使得显示元件14的亮度降低,并严重影响显示元件14的元件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挠式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封装膜层易产生裂痕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挠式显示面板,包含一可挠式基板、多个显示元件设置于可挠式基板上,以及至少一封装膜层覆盖显示元件。封装膜层的上表面具有多个沟槽,至少对应于部分相邻的显示元件之间。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挠式显示面板,包含一可挠式基板、多个显示元件设置于可挠式基板上,以及至少一封装膜层覆盖显示元件。封装膜层具有一上表面,其中封装膜层的上表面具有多个沟槽,且沟槽内具有空气。
本发明的可挠式显示面板具有包覆显示元件的封装膜层,且封装膜层的上表面具有沟槽,可有效减少可挠式显示面板在被外力挠曲时所产生的水平方向应力,因此可避免封装膜层产生裂痕。如此一来,可大幅降低水氧入侵的机率,有效提升显示元件的元件寿命。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了现有可挠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3绘示了图2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4绘示了图3的可挠式显示面板在挠曲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与图6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7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化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8绘示了图7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9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0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1绘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可挠式显示面板  12  可挠式基板
14      显示元件        16  封装膜层
18      水平方向应力    20  裂痕
30      可挠式显示面板  22  可挠式基板
24      显示元件        26  封装膜层
22D     显示区          24R 红色显示元件
24G     绿色显示元件    24B 蓝色显示元件
t       厚度            28  沟槽
26S     上表面          d   深度
29      水平方向应力    30’ 可挠式显示面板
30”    可挠式显示面板  24U 显示单元
40      可挠式显示面板  261 第一封装膜层
262   第二封装膜层    261S 上表面
262S  上表面          50   可挠式显示面板
26A   最底层封装膜层  26B  中间层封装膜层
26C   中间层封装膜层  26D  最顶层封装膜层
26DS  上表面          td   厚度
60    可挠式显示面板  26X  多层封装结构
26X1  封装结构层      26X2 封装结构层
26X3  封装结构层      26X4 封装结构层
t2    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熟习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一般技艺者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文特列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
请参考图2与图3。图2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而图3绘示了图2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与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面板30包含可挠式基板22、多个显示元件24以及至少一封装膜层26。可挠式基板22可为例如塑胶基板,但不以此为限而可为各式具有可挠曲特性的基板。可挠式基板22具有一显示区22D,而显示元件24设置于可挠式基板22的显示区22D内。精确地说,显示元件24分别设置于显示区22D的次像素(图未示)内,用以分别提供对应的次像素所需的画面。显示元件24可包含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元件,但不以此为限而亦可为各类型的显示元件。另外,若可挠式显示面板30为主动矩阵式显示面板,则可挠式基板22上可进一步设置主动开关元件(例如薄膜晶体管元件)(图未示)。显示元件24可包含用以提供不同色画面的显示元件,例如红色显示元件24R、绿色显示元件24G与蓝色显示元件24B,但不以此为限。此外,红色显示元件24R、绿色显示元件24G与蓝色显示元件24B可为直条状排列,但不以此为限而可为其它适合的排列。相邻的显示元件24的间距大体上可介于15微米与20微米之间,但不以此为限。封装膜层26的面积大于显示区22D的面积,且封装膜层26的范围完全涵盖显示区22D的范围并覆盖显示元件24,用以保护显示元件24并阻隔水氧,以使得显示元件24不会受到外界的水气侵入而受损。封装膜层26的厚度t应大于3微米,例如较佳介于5微米与8微米之间,以获致较佳的阻水氧效果,但不以此为限。封装膜层26的上表面26S具有多个沟槽28,至少对应于部分相邻的显示元件24之间。封装膜层26将显示元件24完全包覆,而封装膜层26的上表面26S可暴露在外,因此沟槽28内可具有空气。在本实施例中,沟槽28的宽度小于相邻的显示元件24的间距,例如沟槽28的宽度大体上介于1微米与2微米之间,但不以此为限。另外,各沟槽28环绕对应的各显示元件24的周围。也就是说,任一个显示元件24的周围被一个对应的沟槽28所环绕,使得显示元件24与沟槽28在垂直投影方向上不重叠。如图2所示,由上视方向观看,各沟槽28可具有环状图案,例如口字型图案,且沟槽28分别为封闭型环绕图案,彼此互不连通。如图3所示,由剖面方向观看,相邻的两个显示元件24之间会有两个沟槽28。在本实施例中,封装膜层26为单一封装膜层,其可包含有机封装膜层、无机封装膜层或有机/无机混合膜层。一般而言,无机封装膜层的阻水氧效果优于有机封装膜层的阻水氧效果,但无机封装膜层的应力与其厚度呈正相关,而过大的应力会导致无机封装膜层破裂。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上,可视阻水氧效果的规格与封装膜层26的厚度的规格选用有机封装膜层、无机封装膜层或有机/无机混合膜层。封装膜层26可利用物理气相沉积(PVD)制程例如蒸镀(evaporation)制程或溅镀(sputtering)制程,化学气相沉积(CVD)制程、激光热转印(laser induced thermal image,LITI)制程、印刷(printing)制程与涂布(coating)制程等形成,而沟槽28可于形成封装膜层26的过程中一并形成,或者在形成封装膜层26之后再利用图案化制程例如激光切割制程或微影蚀刻制程加以形成。
请再参考图4。图4绘示了图3的可挠式显示面板在挠曲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可挠式显示面板30被外力所挠曲时,会产生水平方向应力29。根据材料力学原理,水平方向应力29会与封装膜层26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呈正相关。封装膜层26的上表面26S上的沟槽28可以减少封装膜层26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精确地说,对于封装膜层26上的任一点而言,水平方向应力29是由相邻的沟槽28之间的水平长度所造成,因此沟槽28可发挥减少水平方向应力29的效果,而使得封装膜层26不会因为水平方向应力29过大而产生裂痕。如此一来,可大幅降低水氧入侵的机率,有效提升显示元件24的元件寿命。沟槽28的深度d小于封装膜层26的厚度t。沟槽28的深度d过小时,对于减少水平方向应力29的效果有限;沟槽28的深度d过大时,可能造成封装膜层26的阻水氧效果不佳,因此在决定沟槽28的深度d时,应考量上述两项因素。举例而言,沟槽28的深度d与封装膜层26的厚度的比值大体上介于30%与40%之间,但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的可挠式显示面板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下文将依序介绍本发明的其它较佳实施例与变化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面板,且为了便于比较各实施例的相异处并简化说明,在下文的各实施例中使用相同的符号标注相同的元件,且主要针对各实施例的相异处进行说明,而不再对重复部分进行赘述。
请参考图5与图6。图5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6绘示了图5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与图6所示,不同于第一实施例,在本第一变化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面板30’中,相邻的沟槽28彼此连通,因此所有沟槽28会呈现网格状分布于封装膜层26的上表面26S。换言之,由剖面方向观看,相邻的两个显示元件24之间仅具有一个沟槽28。在本实施例中,网格状分布的沟槽28的制程较为简单,且沟槽28的宽度小于相邻的显示元件24的间距,例如沟槽28的宽度大体上介于5微米与9微米之间,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考图7与图8。图7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化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而图8绘示了图7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7与图8所示,在本第二变化实施例中,可挠式显示面板30’’的显示元件24可区分成数组显示单元24U。各显示单元24U由多个显示元件24所组成,各显示单元24U所包含的显示元件24的数目可视阻水氧需求或其它考量作变更,且各沟槽28环绕对应的显示单元24U的周围。在本第二变化实施例中,沟槽28分别为封闭型环绕图案,彼此互不连通,但不以此为限。在另一变实施例中,相邻的沟槽28亦可彼此连通,因此所有沟槽28会呈现网格状分布。
请参考图9。图9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挠式显示面板40的封装膜层26包含第一封装膜层261以及第二封装膜层262。第一封装膜层261设置于可挠式基板22上并包覆显示元件24。第二封装膜层262覆盖第一封装膜层261,且第二封装膜层262可进一步包覆第一封装膜层261的侧边,以增加侧边的阻水氧效果。第一封装膜层261的上表面261S大体上为平坦表面,且第二封装膜层262的上表面262S具有沟槽28。在本实施例中,沟槽28的深度d小于第二封装膜层262的厚度t2,但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变化实施例中,沟槽28的深度d可等于第二封装膜层262的厚度t2,或是大于第二封装膜层262的厚度t2而到达第一封装膜层261的内部。另外,第一封装膜层261与第二封装膜层262可分别包含有机封装膜层、无机封装膜层或有机/无机混合膜层。无机封装膜层的阻水氧效果优于有机封装膜层的阻水氧效果,但无机封装膜层的应力与其厚度呈正相关,而过大的应力会导致无机封装膜层破裂。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上,可视阻水氧效果的规格与封装膜层26的厚度的规格选用有机封装膜层、无机封装膜层或有机/无机混合膜层。较佳地,第一封装膜层261与第二封装膜层262可为相同或不同材质。举例而言,第一封装膜层261与第二封装膜层262可均为有机封装膜层或无机封装膜层。或者,第一封装膜层261为无机封装膜层,且第二封装膜层262为有机封装膜层;或是第一封装膜层261为有机封装膜层,且第二封装膜层262为无机封装膜层。无机封装膜层与有机封装膜层的搭配组合可以兼顾阻水氧效果与避免应力过大的优点。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各沟槽28环绕对应的各显示元件24的周围。在其它变化实施例中,显示元件24可区分为多组显示单元24U,其中各显示单元由多个显示元件24所组成,且各沟槽28环绕对应的显示单元24U的周围。
请参考图10。图10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挠式显示面板50的封装膜层26包含多层封装膜层,设置于可挠式基板22上并包覆显示元件24。多层封装膜层可以进一步增加阻水氧效果。举例而言,封装膜层26包含最底层(bottommost)封装膜层26A、两层中间层封装膜层26B,26C以及最顶层(topmost)封装膜层26D。最底层封装膜层26A覆盖显示元件24,中间层封装膜层26B覆盖最底层封装膜层26A,并进一步包覆最底层封装膜层26A的侧边以增加侧边的阻水氧效果,中间层封装膜层26C覆盖中间层封装膜层26B,最顶层封装膜层26D覆盖中间层封装膜层26C,并进一步包覆中间层封装膜层26C的侧边以增加侧边的阻水氧效果。最顶层封装膜层26D的上表面26DS具有沟槽28。最底层封装膜层26A、两层中间层封装膜层26B,26C以及最顶层封装膜层26D可分别包含有机封装膜层、无机封装膜层或有机/无机混合膜层。最底层封装膜层26A、两层中间层封装膜层26B,26C以及最顶层封装膜层26D可为相同或不同材质。举例而言,最底层封装膜层26A、两层中间层封装膜层26B,26C以及最顶层封装膜层26D可均为有机封装膜层或无机封装膜层。或者,最底层封装膜层26A、两层中间层封装膜层26B,26C以及最顶层封装膜层26D可为有机封装膜层与无机封装膜层的堆垒结构。例如,最底层封装膜层26A为无机封装膜层,中间层封装膜层26B为有机封装膜层,中间层封装膜层26C为无机封装膜层,且最顶层封装膜层26D为有机封装膜层;或是最底层封装膜层26A为有机封装膜层,中间层封装膜层26B为无机封装膜层,中间层封装膜层26C为有机封装膜层,且最顶层封装膜层26D为无机封装膜层,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沟槽28的深度d小于封装膜层26D的厚度td,但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变化实施例中,沟槽28的深度d可等于封装膜层26D的厚度td,或是大于封装膜层26D的厚度td而到达封装膜层26C、封装膜层26B或封装膜层26A的内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封装膜层26包含四层封装膜层,而在其它变化实施例中,封装膜层26可视阻水氧需求或其它考量包含三层封装膜层或更多层封装膜层。另外,在其它变化实施例中,显示元件24可包含多组显示单元,其中各显示单元由多个显示元件24所组成,且各沟槽28环绕对应的显示单元的周围。
请参考图11。图11绘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挠式显示面板60的封装膜层26包含至少一第一封装膜层261以及多个多层封装结构26X。第一封装膜层261设置于可挠式基板22上并包覆显示元件24。多层封装结构26X位于第一封装膜层261上并对应于至少一显示元件24。第一封装膜层261的上表面261S大体上为平坦表面,且各沟槽28分别位于相邻的多层封装结构26X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多层封装结构26X例如包含四层封装结构层26X1,26X2,26X3,26X4,但不以此为限。第一封装膜层261可包含有机封装膜层、无机封装膜层或有机/无机混合膜层。多层封装结构26X的四层封装结构层26X1,26X2,26X3,26X4可分别包含有机封装膜层、无机封装膜层或有机/无机混合膜层。较佳地,四层封装结构层26X1,26X2,26X3,26X4可为相同或不同材质,例如,封装结构层26X1为无机封装膜层,封装结构层26X2为有机封装膜层,封装结构层26X3为无机封装膜层,且封装结构层26X4为有机封装膜层;或是封装结构层26X1为有机封装膜层,封装结构层26X2为无机封装膜层,封装结构层26X3为有机封装膜层,且封装结构层26X4为无机封装膜层,但不以此为限。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可挠式显示面板具有包覆显示元件的封装膜层,且封装膜层的上表面具有沟槽,可有效减少可挠式显示面板在被外力挠曲时所产生的水平方向应力,因此可避免封装膜层产生裂痕。如此一来,可大幅降低水氧入侵的机率,有效提升显示元件的元件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可挠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可挠式基板;
多个显示元件,设置于该可挠式基板上;以及
至少一封装膜层,覆盖所述显示元件,其中该至少一封装膜层的一上表面具有多个沟槽,至少对应于部分相邻的所述显示元件之间;
该至少一封装膜层包含:
一第一封装膜层,设置于该可挠式基板上并包覆所述显示元件;以及
一第二封装膜层,覆盖该第一封装膜层,该第一封装膜层的一上表面大体上为一平坦表面,该第二封装膜层的一上表面具有所述沟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沟槽的一深度小于或等于该至少一封装膜层的一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沟槽环绕对应的各该显示元件的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元件区分成多组显示单元,且各该沟槽环绕对应的该显示单元的周围。
5.一种可挠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可挠式基板;
多个显示元件,设置于该可挠式基板上;以及
至少一封装膜层,覆盖所述显示元件,其中该至少一封装膜层的一上表面具有多个沟槽,至少对应于部分相邻的所述显示元件之间;
该至少一封装膜层包含多层封装膜层,设置于该可挠式基板上并包覆所述显示元件,其中该多层封装膜层的一最底层封装膜层覆盖所述显示元件,且该多层封装膜层的一最顶层封装膜层的一上表面具有所述沟槽。
6.一种可挠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可挠式基板;
多个显示元件,设置于该可挠式基板上;以及
至少一封装膜层,覆盖所述显示元件,其中该至少一封装膜层的一上表面具有多个沟槽,至少对应于部分相邻的所述显示元件之间;
该至少一封装膜层包含:
一第一封装膜层,设置于该可挠式基板上并包覆所述显示元件;以及
多个多层封装结构,位于该第一封装膜层上并对应于至少一该显示元件,该第一封装膜层的一上表面大体上为一平坦表面,且各该沟槽分别位于相邻的所述多层封装结构之间。
7.一种可挠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可挠式基板;
多个显示元件,设置于该可挠式基板上;以及
至少一封装膜层,覆盖所述显示元件,该至少一封装膜层具有一上表面,其中该至少一封装膜层的该上表面具有多个沟槽,且所述沟槽内具有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挠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以网格状或口字型分布于该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挠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元件与所述沟槽在一垂直投影方向上不重叠。
CN201310019240.1A 2012-11-16 2013-01-18 可挠式显示面板 Active CN1031509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2863A TWI492436B (zh) 2012-11-16 2012-11-16 可撓式顯示面板
TW101142863 2012-11-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0965A CN103150965A (zh) 2013-06-12
CN103150965B true CN103150965B (zh) 2015-04-29

Family

ID=48548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9240.1A Active CN103150965B (zh) 2012-11-16 2013-01-18 可挠式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50965B (zh)
TW (1) TWI4924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3788B (zh) * 2014-04-02 2016-04-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封装方法
CN105047165A (zh) 2015-08-28 2015-11-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rgbw的驱动电路以及平面显示器
US9812667B2 (en) * 2015-11-04 2017-11-0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atterning of OLED display stacks
CN106935593B (zh) 2015-12-31 2019-10-11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JP2017147044A (ja) * 2016-02-15 2017-08-2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作製方法
KR102567547B1 (ko) * 2016-03-22 2023-08-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810845B (zh) 2016-05-17 2018-05-2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器件封装结构、oled器件及显示屏
US10217957B2 (en) * 2016-10-13 2019-02-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Organic 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rganic EL display device
CN106684256A (zh) * 2016-12-23 2017-05-17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8400138B (zh) * 2016-12-28 2020-11-03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柔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KR20180078859A (ko) * 2016-12-30 2018-07-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20210167044A1 (en) * 2017-05-23 2021-06-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isplay unit,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unit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7490892A (zh) * 2017-05-27 2017-12-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09004099B (zh) * 2017-06-07 2021-06-22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27248A (zh) * 2017-08-28 2019-03-05 霸州市云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427251B (zh) 2017-08-31 2021-08-1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覆盖膜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8198951A (zh) * 2017-12-29 2018-06-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oled显示器件及其封装方法、网状隔垫层制备方法
US20190252637A1 (en) * 2018-02-13 2019-08-15 Innolux Corporatio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TWI681555B (zh) * 2018-05-29 2020-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可撓曲微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CN109256484B (zh) * 2018-08-31 2021-08-1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器
CN109411625B (zh) 2018-10-24 2021-01-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635065B (zh) * 2019-09-26 2022-08-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943180A (zh) * 2019-11-18 2020-03-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oled器件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CN112331797B (zh) * 2019-12-31 2023-06-06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器件及其封装方法
CN113991000B (zh) * 2021-09-30 2023-06-30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局部拉伸的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50492A (ja) * 1991-01-10 1992-09-07 Fuji Electric Co Ltd 表示パネルの外部接続端子の組み込み方法
CN101241970A (zh) * 2003-03-21 2008-08-13 清华大学 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封装方法
CN100466328C (zh) * 2003-10-29 2009-03-04 铼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CN101133434B (zh) * 2005-02-22 2013-05-15 Udc爱尔兰有限公司 抑制塑性变形的挠性基材及挠性图像显示装置
CN101650894B (zh) * 2008-08-14 2012-09-05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1759A (zh) 2014-06-01
CN103150965A (zh) 2013-06-12
TWI492436B (zh) 2015-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0965B (zh) 可挠式显示面板
TWI634468B (zh) 透明顯示裝置
KR102654291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9947730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ackaging the same
CN104701341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TWI492374B (zh) 電激發光顯示面板
CN106384742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826350A (zh) 显示装置
US8866384B2 (en) OLED display
EP3477444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KR20160095312A (ko) 표시 장치
KR20190012186A (ko) Oled 장치 봉지 구조, oled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CN110165071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EP3872862B1 (en) Display device
US11258045B2 (en) Methods of forming stretchable encapsulation for electronic displays
WO2019201132A1 (zh) 封装结构、显示装置
US20220293888A1 (en) Encapsulation having polymer and dielectric layers for electronic displays
US20220028942A1 (en) Stretchable polymer and dielectric layers for electronic displays
CN109285964A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CN111276629A (zh) 柔性显示屏、柔性显示装置及柔性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KR20240009381A (ko) 디스플레이 기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20199891A1 (zh) 触控结构、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WO2004086530A1 (en) Flexible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KR20190083390A (ko)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KR102437027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