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3572B - 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和形成其装接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和形成其装接槽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3572B
CN103133572B CN201210507177.1A CN201210507177A CN103133572B CN 103133572 B CN103133572 B CN 103133572B CN 201210507177 A CN201210507177 A CN 201210507177A CN 103133572 B CN103133572 B CN 1031335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portion
recess
torque receiving
insertion part
supporting sl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071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3572A (zh
Inventor
石黑勋
若林一哉
横山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kebono Brak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kebono Brak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7257606&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3133572(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Akebono Brak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kebono Brake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33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3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35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35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05Components of axially engaging brak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3/00Milling particular work; Special milling operations; Machine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04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2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axially-engaging brakes, e.g. disc brakes
    • F16D65/095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7Resilient means interposed between pads and supporting members or other brake parts
    • F16D65/0972Resilient means interposed between pads and supporting members or other brake parts transmitting brake reaction force, e.g. elements interposed between torque support plate and pa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04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2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axially-engaging brakes, e.g. disc brakes
    • F16D65/095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7Resilient means interposed between pads and supporting members or other brake parts
    • F16D65/0973Resilient means interposed between pads and supporting members or other brake parts not subjected to brake forces
    • F16D65/0974Resilient means interposed between pads and supporting members or other brake parts not subjected to brake forces acting on or in the vicinity of the pad rim in a direction substantially transverse to the brake disc axis
    • F16D65/0977Springs made from sheet metal
    • F16D65/0978Springs made from sheet metal acting on one pad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2055/0004Parts or details of disc brakes
    • F16D2055/0016Brake cali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250/00Manufacturing; Assemb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250/00Manufacturing; Assembly
    • F16D2250/0092Tools or machines for producing li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0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 F16D55/2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9/00Gear cutting, milling, or planing
    • Y10T409/30Milling
    • Y10T409/303752Process
    • Y10T409/303808Process including infee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该保护夹被装配到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块的突耳部插入其中的制动钳体的转矩承受部的凹部中。该保护夹包括第一防分离爪和第二防分离爪。第一防分离爪从凹部的外周侧壁面朝着转矩承受部的上装接面弯曲,并且被构造为待装配到在凹部的开口的上方形成的一对凹槽中的一个中。第二防分离爪从转矩承受部的下装接面朝着凹部弯曲,并且被构造为待装配到一对凹槽中的另一个中。

Description

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和形成其装接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由盘式制动器构成的制动钳体的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以及装接于该保护夹的装接槽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性能增强、车重增加以及制动片尺寸的增大,由盘式制动器构成的制动衬块的面积增大,并且其重量也增加。此外,随着轮胎性能的改善,制动器的制动转矩升高。
因此,在诸如由铝部件承受铝制动转矩的对置式制动钳的机构中,需要利用诸如衬块夹这样的高强度部件,防止铝部件和制动衬块的转矩承受部的接触面受到制动衬块的振动和高加速度的制动转矩的影响。此外,衬块夹通常用作用为:使在转子的轴向上在转子与制动衬块之间用于产生摩擦力的制动衬块滑动的引导部,并且用于稳定保持制动衬块。
关于采用高强度部件来保护制动衬块的转矩承受部的接触面的技术,专利文献1至3公开了盘式制动器的结构。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车辆盘式制动器,其具有支承摩擦衬块的转矩传递面并且在盘的轴向上引导摩擦衬块的衬块保持器。衬块保持器通过螺丝装置装接于制动钳体,使得其能够在盘的径向和轴向上运动。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具有装接在制动钳的转矩承受面上的保持器的盘式制动器,该保持器在盘的轴向上引导制动衬块。对于该保持器,通过螺栓将其装接部固定于保持器装接凹部,该保持器的装接部具有对应于保持器装接凹部的V形截面的V形截面,该装接部形成于转矩承受面在径向上的中心部分处。
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在制动钳的转矩承受部与制动衬块之间具有衬垫的对置式盘式制动器。该衬垫具有固定于转矩承受部的固定部,并且能够通过利用插入固定部的孔内的紧固部件以预定转矩紧固而固定于转矩承受部的端面。
[专利文献1]JP-B-3198397
[专利文献2]JP-A-2010-159818
[专利文献3]JP-A-2007-321844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该保护夹被装配到制动钳体的转矩承受部的凹部中,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块的突耳部插入该凹部中,所述保护夹包括:
第一防分离爪,该第一防分离爪从所述凹部的外周侧壁面朝着所述转矩承受部的上装接面弯曲,并且被构造为待装配到在所述凹部的开口上方形成的一对凹槽中的一个凹槽内;以及
第二防分离爪,该第二防分离爪从所述转矩承受部的下装接面朝着所述凹部弯曲,并且被构造为待装配到所述一对凹槽中的另一个凹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所述保护夹包括:
插入部,该插入部被装配到制动钳体的转矩承受部的凹部中,被构造为使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块的突耳部插入该凹部中,并且在转子的径向上接触所述凹部的外周侧壁面和内周侧壁面;
压力承受部,该压力承受部从所述插入部的一端弯曲,并且沿所述转矩承受部的下装接面延伸;
第一防分离爪,该第一防分离爪从接触所述外周侧壁面的所述插入部的另一端朝着所述转矩承受部的上装接面弯曲,并且被构造为待装配到在所述凹部的开口上方形成的一对凹槽中的一个凹槽内;
第二防分离爪,该第二防分离爪从所述下装接面朝着所述凹部弯曲,被布置于所述插入部与所述压力承受部之间,并且被构造为待装配到所述一对凹槽中的另一个凹槽内;以及
夹紧爪,该夹紧爪沿所述外周侧壁面从所述插入部的所述另一端凸出。
在保护夹中,可以在位于所述插入部的所述另一端的位置处形成所述一对夹紧爪;并且将所述第一防分离爪夹在所述一对夹紧爪之间。
所述插入部可以具有接触所述外周侧壁面的第一支承片、接触所述内周侧壁面的第二支承片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承片和所述第二支承片的连接片。
可以满足关系α<β<γ,其中α是连接片的长度,β是从第二支承片到夹紧爪的尖端的长度,γ是凹部的开口宽度。
在第一支承片插入凹部内的状态下,第一支承片可以被弯曲,以减小第一支承片与外周侧壁面之间的间隙。
第一防分离爪可以在第一防分离爪的尖端与凹槽中的一个的底面之间形成间隙。
第二防分离爪可以在第二防分离爪的尖端与凹槽中的另一个的底面之间形成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形成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装接到其的装接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制动钳体的转子侧的开口,在转子的径向上插入具有旋转刀片的切割器;
使所述旋转刀片通过形成于转矩承受部的凹部的开口在所述转子的周向上运动,以在所述凹部的所述开口上方的位置处形成一对凹槽。
旋转刀片可以在径向和周向运动,以形成凹槽。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其压力承受部的下方观看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的透视图。
图2是从其插入部的上方观看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的组装状态的透视图。
图4是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的插入部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5是转矩承受部的凹部的透视图。
图6A和6B示出了转矩承受部的凹部的凹槽的形成方法。图6A是沿图6B的线A-A取的剖视图,而图6B是侧剖视图。
图7A和7B示出了插入部的弯曲设定范围。图7A对比了凹部和插入部,而图7B是第一支承片的局部放大图。
图8A和8B示出装接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的盘式制动器。图8A是示出装接了制动衬块状态下的侧剖视图,而图8B是其中省略了制动衬块的透视图。
图9是装接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的第一修改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的透视图。
图10A和10B示出第一修改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图10A是示出装接了制动衬块的状态下的侧剖视图,而图10B是制动钳体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如专利文献1至3所公开的在其中利用诸如螺丝的紧固装置装接高强度部件的结构,需要在转矩承受部中形成阴孔。此外,紧固螺栓应当被螺丝接合在狭窄的地方,这样产生了关于组装的问题。特别是,在转子的轴向装接高强度部件的结构中,用于固定的阴螺丝处于狭窄地方,因此,其处理非常困难。此外,当转矩承受部的衬块夹的形状在转子的内侧和外侧不同时,应当处理衬块夹,以分别具有专用形状。与此类似,通过紧固装置将高强度部件装接到转矩承受部的构造增加了部件的数量和制造工序的数量。
除了利用紧固装置来组装高强度部件外,高强度部件还能够采用夹紧式组装到转矩承受部,即,利用弹簧力的保持装置。对于夹紧式,由于与紧固装置相比保持力小,所以高强度部件在转子的轴向颤动。此外,考虑到组装能力,需要在高强度部件与制动钳体之间设置小间隙。此外,对于夹紧式,与紧固装置相比,高强度部件容易因为制动衬块的振动而被磨损或者破坏。
因此,做出了本发明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安装并且保持组装姿态的用于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以及一种用于形成其装接槽的方法。
将参考附图来具体描述用于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和形成其装接槽的方法的实施例。
图1是从其压力承受部的下方观看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的透视图。图2是从其插入部的上方观看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的组装状态的透视图。图4是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的插入部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首先,描述装接于本发明的用于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的盘式制动器70。图8A和8B示出装接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的盘式制动器。图8A是示出装接了制动衬块的状态的侧剖视图,而图8B是其中省略了制动衬块的透视图。图5是转矩承受部的凹部的透视图。
如图8A和8B所示,盘式制动器70具有制动钳体72、制动衬块80和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10。
制动钳体72支承制动衬块80和用于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10。制动钳体72具有:转矩承受部74,其分别布置在转子100的上方位于转子100的转动输入侧处和转动输出侧处;以及装接孔76,其用于将转矩承受部74固定到支承部件(未示出)。
装接于本实施例的保护夹10的转矩承受部74具有凹部75。凹部75用作用于支承将于下面描述的制动衬块80的支承部。此外,本实施例的凹部75具有凹槽90。凹槽90在转子100的径向上在凹部75的上装接面74a与下装接面74b之间的开口77上,即,在垂直于制动衬块80的滑动方向的方向上在转矩承受部74的上装接面74a和下装接面74b上具有弧形。同时,当被施加制动转矩时,下装接面74b是压力承受面。
图6A和6B示出形成转矩承受部74的凹部的凹槽的方法。图6A是沿图6B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而图6B是侧剖视图。如图所示,利用作为切割装置的切割夹具92形成凹槽90。切割夹具92被构造为:使得旋转刀片98可旋转地装接到形成于主体94的尖端处的刀片支承部96。在主体94中,多个齿轮(未示出)在纵向接合。刀片支承部96的旋转刀片98被可拆卸地支承,使得其能够装接具有任意切割宽度的旋转刀片98。同时,关于切割夹具92,采用具有小于制动钳体72的开口宽度D的宽度的夹具。
切割夹具92以箭头B所示的转子的径向穿过制动钳体72的转子侧(内侧)的开口。此时,如图6A所示,由于片刀支承部96和旋转刀片98具有比制动钳体72的开口宽度D小的宽度,所以能够容易地将切割夹具插到凹部75。然后,如图6B所示,旋转刀片98通过凹部75的上装接面74a与下装接面74b之间的开口77以凹部75的深度方向运动。凹部75的深度方向是箭头C所示的转子的周向。旋转刀片98在以周向运动的同时以径向运动。旋转刀片98的厚度被设置为凹槽90的厚度,使得可以容易地形成凹槽90。与此类似,仅通过在凹部75的深度方向移动切割夹具92的旋转刀片98,就可以在凹部75的上装接面74a与下装接面74b之间的开口77的上方形成弧形凹槽90。因此,能够在抑制加工时间和加工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率。
同时,在附图中,切割夹具92具有一个旋转刀片98装接于主体的构造。然而,可以采用具有一个旋转刀片装接到主体而另一个旋转刀片装接到主体的背面的两个旋转刀片的切割夹具92。换句话说,可以采用布置在把主体的齿轮夹在它们之间的位置处的两个旋转刀片。利用这种类型的切割夹具,能够在一个形成加工中在转子的内侧和外侧共同地形成凹槽90或采用轻微的移动形成凹槽,从而显著降低加工时间。
制动衬块80具有由金属构成的压力板82和在转子100与衬片之间导致摩擦力的衬片84。制动衬块80布置在转矩承受部74之间,转矩承受部74与衬片84相对,被布置在转子100的内侧处和外侧处并且被设置在转子100的转动输入侧处和转动输出侧处。压力板82由被称为突耳部86的凸形部形成。当突耳部86被插入转矩承受部74的凹部75中时,其被将在后面描述的保护夹10保持。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10具有:插入部20,其被装配到制动钳体72的转矩承受部74的凹部75中,盘式制动器70的制动衬块80的突耳部86插入其内,并且在转子的径向接触凹部75的外周和内周侧相对壁面75a、75b;压力承受部30,其从插入部20的一端弯曲,并且沿转矩承受部74的下装接面74b延伸;第一防分离爪,其从接触外周侧壁面75a的插入部20的另一端朝着转矩承受部74的上装接面74a延伸并且装配到在凹部75的上装接面74a与下装接面74b之间的开口77的上方形成的一对凹槽90中的一个中;第二防分离爪50,其从下装接面74b朝着插入部20与压力承受部30之间的凹部75弯曲并且装配到一对凹槽90中的另一个中;以及夹紧爪60,其沿凹部75的外周侧壁面75a从插入部20的另一端凸出。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能够通过压制加工诸如不锈钢的高强度防锈金属板,一体形成保护夹10。此外,保护夹10的宽度被设置为与转矩承受部74的上装接面74a和下装接面74b的宽度基本相同。
插入部20是装配到转矩承受部74的凹部75内的零件。当被装接于转矩承受部74的凹部75中时,插入部20支承制动衬块80的突耳部86,并且有助于制动衬块80在转子的轴向滑动。插入部20具有:第一支承片22,其接触外周侧壁面75a;第二支承片24,其接触内周侧壁面75b;以及连接片26,其连接第一支承片22和第二支承片24,并且具有基本上U形形状的截面。第一支承片22是接触凹部75的外周侧壁面75a的零件。第二支承片是接触凹部75的内周侧壁面75b的零件。连接片26具有比凹部75的开口宽度,即,转子的径向长度稍小的长度。利用连接片26,能够减小插入部20与凹部75之间的间隙。
插入部20的第二支承片24和连接片26以它们之间基本上为直角弯曲。第一支承片22和连接片26以预定倾角弯曲。图7A和7B示出插入部20的弯曲设置范围。图7A比较凹部和插入部,而图7B是第一支承片22的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当插入部20的第二支承片24与转矩承受部74的凹部75的下表面匹配时,满足关系α<β<γ,其中α是连接片26的长度。α是弯曲部分之间的连接片26的端部的长度,β是从第二支承片24到夹紧爪60的尖端之间的长度,γ是凹部75的开口宽度。此外,当被插入凹部75中时,第一支承片22被弯曲,以减小第一支承片与凹部75的外周侧壁面75a之间的间隙。此外,在相对的第二支承片24的相对对侧形成第一支承片22,使得其具有如弓一样弯曲的形状。利用设置上述范围,在第一支承片22与第二支承片24之间产生的施加在向两侧宽展的方向上的弹性支承力,因此,能够通过宽展稳定支承第一支承片和第二支承片。从而,能够在第一和第二支承片22、24与凹部75的相对的外周侧壁面和内周侧壁面75a、75b之间稳定保证组装能力。此外,由于第一支承片22形成于相对的第二支承片24的相对对侧,使得具有如弓一样弯曲的形状,所以能够对凹部75的外周侧壁面75a均匀施加横向压力。因此,可以沿凹部75的外周侧壁面75a布置第一支承片22,并且因此能够显著减小第一支承片22与外周侧壁面75a之间的间隙(缝隙)。因此,即使当对制动衬块80产生振动时,仍能够防止破坏该夹,从而可以显著改善保护夹10的耐久性。
压力承受部30是沿转矩承受部74的下装接面74b从插入部20的第二支承片24的端部延伸的平板。具体地说,压力承受部30从第二支承片24的端部以锐角弯曲,然后,再以钝角弯曲,由此使其沿下装接面74b延伸。第二支承片24与压力承受部30之间的弯曲部形成为朝着制动衬块80的布置方向凸出。因此,在保护夹已经被组装的状态下,第二支承片24与压力承受部30之间的弯曲部不接触凹部75的上装接面74a与下装接面74b之间的开口77的角部。因此,当组装保护夹10时,能够防止因为尺寸容差导致的不均匀组装能力。
第一支承片22的自由端22a形成有第一防分离爪40和夹紧爪60。
第一防分离爪40是从接触壁面的插入部20的尖端朝着转矩承受部74的上装接面74a弯曲并且被装配到在凹部75的上装接面74a与下装接面74b之间的开口77的上方形成的一对凹槽90中的一个中。第一防分离爪40的固定端40b形成于第一支承片22的自由端22a的中心部分处。第一防分离爪40的自由端40a具有朝着第二支承片24的相对方向弯曲的钩状。此外,第一防分离爪40的宽度基本上等于或者稍小于凹槽90的宽度,并且在转子的轴向形成小间隙。图4是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的插入部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如图所示,当未施加制动转矩时,第一防分离爪40在第一防分离爪40的尖端与凹槽90之间形成间隙,从而防止尖端接触凹槽90。利用这种构造,在保护夹已经组装到转矩承受部74的凹部75的状态下,第一防分离爪40的尖端(自由端40a)不接触凹槽90。因此,能够防止当组装保护夹10时因为尺寸公差导致的不均匀的组装能力。
夹紧爪60是沿凹部75的外周侧壁面75a从插入部20的第一防分离爪40的尖端凸出的零件。一对夹紧爪60形成于将第一防分离爪40在中心处夹在其间的第一支承片22的自由端22a的位置处。与此类似,一对夹紧爪60形成于第一支承片22的自由端22a的两个角部处。因此,即使当制动衬块80以滑动方向运动或者使制动衬块80振动时,也能够使保护夹10的姿态稳定。此外,能够长时间保持保护夹10的组装能力。
压力承受部30和第二支承片24之间的弯曲部形成有第二防分离爪50。
第二防分离爪50是从下装接面74b朝着插入部20与压力承受部30之间的凹部75弯曲并且装配在一对凹槽90中的另一个中的零件。第二防分离爪50的固定端50b形成于与第二支承片24连接的压力承受部30一侧处。第二防分离爪50的自由端50a具有朝着压力承受部30和第二支承片24的弯曲位置弯曲的钩形。此外,第二防分离爪50的宽度基本上等于或者稍许小于凹槽90的宽度,并且在转子的轴向形成小间隙。如图4所示,当未施加制动转矩时,第二防分离爪50在爪的尖端和凹槽90之间形成间隙,从而防止尖端接触凹槽90。利用这种构造,在保护夹10已经被组装的状态下,第二防分离爪50的尖端(自由端50a)不接触凹槽90。因此,能够防止当组装保护夹10时因为尺寸公差导致的组装能力不均匀。
此外,第一和第二防分离爪40、50分别装配于在凹部75的上装接面74a与下装接面74b之间的开口77的上方形成的各个凹槽90中。因此,在制动时,使爪的侧面与凹槽90的侧面发生接触,使得保护夹10不分离。因此,可以长时间使保护夹10保持组装状态。
利用具有上述构造的用于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10,在组装时,通过凹部75的上装接面74a和下装接面74b之间的开口77,沿凹部75的外周侧壁面和内周侧壁面75a、75b,以转子的周向插入插入部20。事先在转子的径向具有凹槽90的开口77上方的位置处形成位于凹部75的上装接面74a与下装接面74b之间的开口77。插入部被插入并且对齐,直到第一和第二防分离爪40、50被装配到凹槽90。在保护夹10装配在凹部75中的情况下,第一防分离爪40在第一防分离爪40的尖端与凹槽90之间形成间隙,并且第二防分离爪50在第二防分离爪50的尖端与凹槽90之间形成间隙,从而防止尖端接触凹槽90。插入部020的第一支承片22被构造为满足α<β<γ,其中α是连接片26的长度(弯曲部分之间的连接片26的端部的长度),β是从第二支承片24到夹紧爪60的尖端之间的长度,γ是凹部75的开口宽度。此外,当被插入凹部75中时,第一支承片22被弯曲,以减小第一支承片与凹部75的外周侧壁面75a之间的间隙。
根据保护夹10,利用插入部20、凹部75、夹紧爪60和凹槽90的装配结构,能够容易地将保护夹组装到凹部75。第一和第二防分离爪40、50分别装配到在凹部75的上装接面74a与下装接面74b之间的开口77的上方形成的相应凹槽90中。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对齐。此外,在制动时,使爪的侧面与凹槽90的侧面接触,使得保护夹10不分离。因此,能够长时间保持保护夹的组装状态。特别是,对于对置式盘式制动器,因为布局的原因难以对转矩承受部设置夹紧式衬块夹,并且在凹槽与防分离爪之间有效地形成间隙,因此,可以将防分离爪轻易地装配在凹槽内。
图9是装接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10的第一修改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的透视图。图10A和10B示出第一修改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70A。图10A是示出制动衬块被装接状态下的侧视剖视图,而图10B是制动钳体的侧视剖视图。如图所示,第一修改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70A具有能够装接支承片(未示出)的构造,其具有:制动钳体72A、制动衬块80A和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10,并且还具有用于固定到支承部件(未示出)、固定到转矩承受部74A的下表面的装接孔99的装接孔。第一修改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70A具有与图8A和8B所示的盘式制动器70相比,制动钳体72A的开口在支承部上变窄的构造。然而,能够插入切割夹具并且容易形成凹槽90A。此外,能够容易地将保护夹10装接到凹槽75A并由此获得相同的工作效果。
根据上述构造,利用装配在凹槽中第一和第二防分离爪,防分离爪被装配并固定于凹槽的横向壁,使得夹在轴向不偏离。因此,能够防止夹颤动。
根据上述构造,利用插入部和夹紧爪,可以容易地将夹组装到凹部。第一和第二防分离爪分别装配于在凹部的开口上方形成的各个凹槽内。因此,在制动时,使爪的侧面与凹槽的侧面发生接触,使得保护夹不分离。因此,可以长时间保持保护夹的组装状态。
根据上述构造,能够沿凹部的外周侧壁面从两侧支承装配于凹槽中的第一防分离爪的基底,从而使保护夹的组装姿态稳定。
根据上述构造,能够沿凹部的外周侧壁面布置第一支承片,因此,可以显著减小第一支承片与外周侧壁面之间的间隙(空隙)。因此,即使当导致制动衬块振动时,也能够防止破坏保护夹,从而显著改善保护夹的耐久性。
在爪尖端接触凹槽的底表面的构造中,当组装保护夹时,爪尖端可以接合也可以不接合凹槽的底表面。因此,组装能力不稳定。然而,根据上述构造,在已经将保护夹组装到转矩承受部的凹部的状态下,第一和第二防分离爪的尖端不接触凹槽的底表面,而与尺寸公差的不均匀性无关。因此,能够防止因为尺寸公差导致的组装能力不均匀。
根据上述构造,能够仅通过在凹部的深度方向(转子的周向)使切割夹具的旋转刀片运动,在凹部的开口的上方形成凹槽。因此,可以在抑制加工时间和加工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率。
因此,可以在垂直方向缓和地形成凹槽的曲面。因此,不需要在凹槽的深度方向进行深度处理。
根据用于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和形成其装接槽的方法,能够容易地装接保护夹并且可以长时间稳定保持组装状态。
此外,由于不需要利用紧固装置将保护夹固定于转矩承受面上,所以能够抑制加工处理和处理成本的增加。由于能够通过压制加工一体地形成保护夹,所以能够简化制造过程。
尽管参考特定实施例具体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显而易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范围的情况下,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和修改。
本申请基于2011年11月30日提交的第2011-262755号日本专利申请,在此通过引用包括该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

Claims (7)

1.一种盘式制动器(70),包括制动衬块(80)、保护夹(10)和制动钳体(72),所述制动钳体(72)包括转矩承受部(74),该转矩承受部(74)具有所述保护夹(10)装配到其中的凹部(75),其中
所述制动钳体(72)的所述转矩承受部(74)包括:上装接面(74a)和下装接面(74b),该上装接面(74a)和下装接面(74b)在所述盘式制动器(70)的转子(100)的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
所述凹部(75)配置于所述上装接面(74a)和所述下装接面(74b)之间,该凹部(75)包括外周侧壁面(75a)和内周侧壁面(75b),该外周侧壁面(75a)和内周侧壁面(75b)在所述上装接面(74a)和下装接面(74b)的所述延伸方向的相反方向上延伸;
并且其中,所述保护夹(10)包括:
插入部(20),该插入部(20)包括:第一支承片(22),该第一支承片(22)接触外周侧壁面(75a);第二支承片(24),该第二支承片(24)接触内周侧壁面(75b);以及连接片(26),该连接片(26)连接所述第一支承片(22)和所述第二支承片(24),以使插入部(20)具有基本上U形形状;以及
第一爪部(40)和第二爪部(50),该第一爪部(40)和第二爪部(50)用于防止所述保护夹(10)的分离;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钳体(72)的所述转矩承受部(74)进一步包括一对凹槽(90),该一对凹槽(90)形成于所述上装接面(74a)和下装接面(74b)内,并在所述转子轴的径向方向上延伸,其中
所述第一爪部(40)和所述第二爪部(50)插入到所述一对凹槽(9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70),其中:
所述插入部(20)装配到所述制动钳体(72)的所述转矩承受部(74)的所述凹部(75)中,所述插入部(20)被构造为插入所述盘式制动器(70)的所述制动衬块(80)的突耳部(86);
并且其中,所述保护夹(10)进一步包括:压力承受部(30),该压力承受部(30)从所述插入部(20)的一端弯曲,并且沿所述转矩承受部(74)的所述下装接面(74b)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爪部(40)从接触所述外周侧壁面(75a)的所述插入部(20)的另一端弯曲;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爪部(50)被布置在所述插入部(20)与所述压力承受部(3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式制动器(70),其中
所述保护夹(10)进一步包括夹紧爪(60),该夹紧爪(60)沿所述外周侧壁面(75a)从所述插入部(20)的所述另一端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式制动器(70),其中:
沿所述外周侧壁面(75a)从所述插入部(20)的所述另一端凸出的一对夹紧爪(60)形成在位于所述插入部(20)的所述另一端的位置处;
所述第一爪部(40)向所述转矩承受部(74)的所述上装接面(74a)弯曲,并且
所述第一爪部(40)夹在所述一对夹紧爪(6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盘式制动器(70),
其中,满足关系α<β<γ,其中α是所述连接片(26)的长度,β是从所述第二支承片(24)到所述夹紧爪(60)的尖端的长度,γ是所述凹部(75)的开口宽度,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支承片(22)插入所述凹部(75)中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承片(22)弯曲,以减小所述第一支承片(22)与所述外周侧壁面(75a)之间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式制动器(70),其中
所述压力承受部(30)从所述第二支承片(24)的端部以锐角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2~4和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盘式制动器(70),其中
所述第一爪部(40)在所述第一爪部(40)的尖端与一个凹槽(90)的底表面之间形成间隙,并且
所述第二爪部(50)在所述第二爪部(50)的尖端与另一个凹槽(90)的底表面之间形成间隙。
CN201210507177.1A 2011-11-30 2012-11-30 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和形成其装接槽的方法 Active CN1031335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2755A JP5492176B2 (ja) 2011-11-30 2011-11-30 キャリパボディ、キャリパボディのトルク受け部の溝加工方法
JP2011-262755 2011-1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3572A CN103133572A (zh) 2013-06-05
CN103133572B true CN103133572B (zh) 2016-01-06

Family

ID=47257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07177.1A Active CN103133572B (zh) 2011-11-30 2012-11-30 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和形成其装接槽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88178B2 (zh)
EP (2) EP2600023B2 (zh)
JP (1) JP5492176B2 (zh)
CN (1) CN1031335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84437B1 (fr) 2011-12-15 2014-01-17 Bosch Gmbh Robert Organe de guidage a verrou d'un patin de frein a disque et frein a disque equipe de tels organes de guidage
JP5858244B2 (ja) * 2013-04-25 2016-02-10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DE102015205819A1 (de) * 2015-03-31 2016-10-06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Innenumgriffene Festsattelscheibenbrems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6115176A1 (de) * 2016-08-16 2018-02-22 Bpw Bergische Achsen Kg Verfahren zur Innenbearbeitung eines Bremssattels einer Scheibenbremse
ES2912423T3 (es) 2016-11-30 2022-05-25 Saint Gobain Performance Plastics Rencol Ltd Conjunto de par de torsión ajustable
KR102139554B1 (ko) 2018-11-30 2020-08-11 김경인 청소용 지지대 및 청소 기구
EP3835612B1 (de) * 2019-12-10 2022-08-24 ZF CV Systems Europe BV Scheibenbremse, insbesondere für nutzfahrzeuge und fahrzeug mit einer scheibenbremse, insbesondere nutzfahrzeug mit einer scheibenbremse
CN112685860B (zh) * 2021-01-08 2021-08-31 深圳睿晟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姿态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4554A (zh) * 2005-04-28 2006-11-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盘式制动器
FR2925634A1 (fr) * 2007-12-21 2009-06-26 Bosch Gmbh Robert Systeme de montage de patin de frein a disque.
EP1709341B1 (en) * 2003-12-30 2010-10-13 Freni Brembo S.p.A. Brake pad, spring and caliper body for a disc brak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54340A (ja) 1987-12-11 1989-06-16 Toshiba Corp ビデオテープレコーダ
JP2712231B2 (ja) 1988-02-23 1998-02-1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H0611361Y2 (ja) * 1988-04-19 1994-03-23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3198397B2 (ja) 1994-07-06 2001-08-13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H09229112A (ja) 1996-02-26 1997-09-02 Aisin Seiki Co Ltd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US20040188188A1 (en) 2003-03-24 2004-09-30 Manuel Barbosa One piece sliding brake caliper
EP1649185B1 (en) * 2003-07-31 2008-04-23 Freni Brembo S.p.A. Spring member for disc-brake calipers and disc-brake caliper
US7168529B2 (en) * 2003-09-24 2007-01-30 Kelsey-Hayes Company Brake caliper for disc brake assembly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ame
DE60317116T2 (de) * 2003-12-30 2008-08-07 Freni Brembo S.P.A., Curno Bremsbelag und -sattel für scheibenbremse
FR2870907B1 (fr) 2004-05-27 2008-07-11 Bosch Gmbh Robert Ressort de maintien et de guidage d'un moyen de friction et frein a disque muni d'au moins un tel ressort
DE102004053026B4 (de) 2004-11-03 2007-07-05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Belagträgerplatte einer Scheibenbremse
JP4653010B2 (ja) 2006-04-28 2011-03-1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4631803B2 (ja) 2006-05-31 2011-02-16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対向型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4650400B2 (ja) 2006-11-20 2011-03-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US20080190715A1 (en) 2007-02-08 2008-08-14 Seoungil Kang Disc Brake
JP5126786B2 (ja) 2008-07-11 2013-01-23 曙ブレーキ工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用パッドクリップ
DE102008035753A1 (de) * 2008-07-31 2010-02-04 Wabco Radbremsen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Bremssattels, Bearbeitungswerkzeug zum Ausführen des Verfahrens, mit d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r Bremssattel sowie Scheibenbremse mit einem solchen Sattel
JP2010060080A (ja) * 2008-09-05 2010-03-18 Akebono Brake Ind Co Ltd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64986B2 (ja) 2009-01-08 2012-02-01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ピストン対向型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KR20110034885A (ko) 2009-09-29 2011-04-06 주식회사 만도 차량용 디스크 브레이크
JP5837343B2 (ja) * 2011-06-30 2015-12-2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09341B1 (en) * 2003-12-30 2010-10-13 Freni Brembo S.p.A. Brake pad, spring and caliper body for a disc brake
CN1854554A (zh) * 2005-04-28 2006-11-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盘式制动器
FR2925634A1 (fr) * 2007-12-21 2009-06-26 Bosch Gmbh Robert Systeme de montage de patin de frein a disqu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88178B2 (en) 2015-11-17
EP2600023A2 (en) 2013-06-05
CN103133572A (zh) 2013-06-05
EP2600023B2 (en) 2020-06-03
EP2799735A2 (en) 2014-11-05
US20130133999A1 (en) 2013-05-30
EP2600023A3 (en) 2013-12-04
JP2013113417A (ja) 2013-06-10
JP5492176B2 (ja) 2014-05-14
EP2600023B1 (en) 2017-01-04
EP2799735B1 (en) 2017-01-11
EP2799735A3 (en) 2014-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3572B (zh) 转矩承受部的保护夹和形成其装接槽的方法
US9568059B2 (en) Disc brake
US8869950B2 (en) Floating disc brake,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and 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pad clips and return springs
CN104271977B (zh) 盘式制动器的摩擦垫组件
JP6261289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パッドスプリング
CN103797266B (zh) 盘式制动器衬块总成
US9759277B2 (en) Shim assembly for disk brake
JP2012189188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パッドの戻し装置
US10480600B2 (en) Disc brake and set of brake pads
JP2015524905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のパッドの取り付け及び保持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5308348A (zh) 车辆用盘式制动器
JP2013061011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パッド組立体
CN113195920B (zh) 至少两个制动衬垫和至少一个弹簧的组件
JP3939304B2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キャリパ型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03249960B (zh) 盘式制动器装置
JP2007271064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5789312B2 (ja) 保護クリップとキャリパボディによる組立体の加工方法
JP4880250B2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5684658B2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5789311B2 (ja) 保護クリップとキャリパボディによる組立体
WO2012077754A1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5514160B2 (ja) ピンスライド型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214837926U (zh) 传动机构及轴承传动结构
JP2014070652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及びパッドサポート
CN116517980A (zh) 盘式制动系统的具有垫片的制动衬块组件及盘式制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