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8537B - 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8537B
CN103128537B CN201110377904.2A CN201110377904A CN103128537B CN 103128537 B CN103128537 B CN 103128537B CN 201110377904 A CN201110377904 A CN 201110377904A CN 103128537 B CN103128537 B CN 1031285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rods
process support
vehicle body
transition mechanism
techniq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779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8537A (zh
Inventor
高峰
韩晓辉
刘成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7790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285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28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8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8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85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包括沿车体纵向设置的两排工艺撑杆过渡机构、多个横向连接杆、多个工艺拉杆及多个工艺斜撑,工艺撑杆过渡机构固定连接在车体底架上,横向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排工艺撑杆过渡机构连接,工艺拉杆设置于工艺撑杆过渡机构的两侧,工艺拉杆的一端与工艺撑杆过渡机构连接,工艺拉杆的另一端与车体侧墙连接,工艺斜撑的一端与工艺撑杆过渡机构连接,工艺斜撑的另一端呈对角线方向连接在车体侧墙的顶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由于焊焊及打磨对车体母材的损害,不权提高了车体的商品化程度,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及劳动强度也得到极大的改善。

Description

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时用的柔性工艺装置,属于轨道车辆车体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的车体大都采用碳钢,或者不锈钢材料,车体的侧墙、车顶、底架、地板等均是由几大块板材拼焊而成的,在前期的生产及下料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微小的变形,使得在后期的组装工序中,各工件之间不能很好地配合,达不到装配所要求的尺寸,所以在后期的组装工序中,都要采用一种工艺撑杆或工艺拉杆等工艺装置,以使需要焊接在一起的工件之间达到装配要求。
现有的工艺撑杆或工艺拉杆,都是将撑杆或拉杆的两端用焊接的方式与需要支撑或拉紧的工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以每次用完之后,还得使用电磨等工具将该撑杆或拉杆装置的两端从工件上给磨下来,这样对工件和拉杆都会造成较大的损伤,同时焊接过程及后来的打磨过程都会对母材造成较大的损害,并且费时,费力,同时也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生产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不适合现代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极大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的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包括沿车体纵向设置的两排工艺撑杆过渡机构、多个横向连接杆、多个工艺拉杆及多个工艺斜撑,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固定连接在车体底架上,所述横向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排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连接,所述工艺拉杆设置于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的两侧,所述工艺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连接,所述工艺拉杆的另一端与车体侧墙连接,所述工艺斜撑的一端与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连接,所述工艺斜撑的另一端呈对角线方向连接在所述车体侧墙的顶端。
进一步,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与所述车体底架之间通过过渡件连接,所述过渡件为燕尾型滑台结构,所述过渡件与所述车体底架上的燕尾型滑槽配合连接,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与所述车体底架上燕尾型滑槽再通过多个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车体底架的地板焊件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在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上相应设置有多个长螺母,通过所述螺栓与长螺母的配合将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与所述车体底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上设置有多个拉环,所述工艺斜撑和/或工艺拉杆和/或横向连接杆与所述拉环之间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工艺拉杆与所述车体侧墙之间通过挂钩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工艺斜撑与所述车体侧墙之间通过销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工艺斜撑、工艺拉杆及横向连接杆均为柔性连接结构。
进一步,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为一管状体,在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上开有滑槽,所述工艺斜撑、工艺拉杆、横向连接杆与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之间均为可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为一管状体,在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上开有滑槽,所述拉环与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之间为可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拉环的底部具有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在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上的滑槽内滑动,所述工艺斜撑、工艺拉杆与所述拉环之间通过所述定位销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横向连接杆的端部直接与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滑动连接,所述横向连接杆的两端具有向下突出的凸台,所述凸台在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上的滑槽内滑动。
综上内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组装车体时,只需要通过螺栓或销接,取代了传统车体工艺斜撑重复的焊接和打磨工作,避免了由于焊焊及打磨对车体母材的损害,不权提高了车体的商品化程度,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及劳动强度也得到极大的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艺装置与车体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工艺撑杆过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工艺撑杆过渡机构的俯向视图;
图4是本发明拉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与车体底架连接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发明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与车体底架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如图1至图6所示,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横向连接杆2,工艺拉杆3,工艺斜撑4,底架5,侧墙6,滑槽7,拉环8,T形滑块9,定位孔10,定位销11,销12,丝杆13,挂钩14,过渡件15,燕尾型滑槽16,固定螺栓17,地板焊件18,螺栓19,长螺母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轨道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包括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横向连接杆2、工艺拉杆3、工艺斜撑4。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为两排,沿车体底架5的纵向设置,因为底架5的纵向长度较长,每排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可以分为多段设置,这样是为了方便安装。在两排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的中间,并排设置有多个横向连接杆2,用于保证整个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的刚性。工艺拉杆3设置在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的两侧,工艺拉杆3的一端与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连接,另一端与车体侧墙6连接,用于固定侧墙6的组装位置,工艺拉杆3在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的两侧并排设置多个。工艺斜撑4的一端与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连接,另一端呈对角线的方向与侧墙6的顶部位置连接,同样用于固定侧墙6的组装位置,工艺斜撑4根据车体组装的工艺要求设置多个。
如图2所示,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为管状体,为了提高其整体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方管的结构,如图3所示,在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的上方开有滑槽7,在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的上方还设置有多个拉环8,拉环8的数量要足够多,以便用来固定多个工艺拉杆3和工艺斜撑4等。如图4所示,拉环8的底部具有一T形滑块9,T形滑块9在滑槽7内滑动,即拉环8可以沿滑槽7滑动,拉环8上开有一定位孔10。
工艺斜撑4的端部与拉环8的定位孔10之间通过定位销11固定连接,这样可以根据车体组装的工艺要求,随意调节工艺斜撑4的固定位置,操作简单方便,工艺斜撑4的另一端通过销12与侧墙6上的连接件可转动连接,工艺斜撑4采用丝杆13连接的柔性连接结构,在工艺斜撑4位置固定拉紧后,拉环8在拉力的作用下会锁定在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上。工艺斜撑4拉紧后对侧墙6的组装位置起到了限制定位的作用,同时也对侧墙6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
横向连接杆2的两个端部也可以通过定位销11与两侧拉环8上的定位孔1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横向连接杆2的两个端部直接与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滑动连接的方式,横向连接杆2的两端具有向下突出的凸台(图中未示出),凸台在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上的滑槽7内滑动。横向连接杆2采用丝杆13连接的柔性连接结构,当安装横向连接杆2时,将两端的凸台插入到两侧的滑槽7内,调整到工艺设计要求的位置时,通过旋转横向连接杆2上的丝杆13即可通过拉紧力固定住横向连接杆2的位置,同时横向连接杆2也通过拉紧力对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起到加强其整体刚度的作用。
工艺拉杆3的一端通过定位销11与相对应的拉环8上的定位孔10固定连接,工艺拉杆3的另一端则通过挂钩14与侧墙6上的连接件连接,这样可以方便安装和拆卸。工艺拉杆3也采用丝杆13连接的柔性连接结构,通过拉紧力对侧墙6的组装位置起到限制定位的作用,同时也是可以方便调节两侧侧墙6的宽度。
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的底部需要固定在车体底架5上,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与车体底架5之间通过过渡件15连接,过渡件15直接焊接在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的底部。过渡件15为燕尾型滑台结构,在底架5上设置有燕尾型滑槽16,在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上还设置有多个固定螺栓17,过渡件15从一侧插入至底架5上的燕尾型滑槽16内,再通过多个固定螺栓17与位于燕尾型滑槽16的螺栓孔固定连接,从而将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与车体底架5固定连接在一起。固定螺栓17可以在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上的滑槽7内滑动,这样可以方便根据底架5上燕尾型滑槽16的螺栓孔位置来调整固定螺栓17的位置,方便安装拆卸。
在进行车体最后的总组装时,先将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底部的过渡件插入到底架5上的燕尾型滑槽16内,调节固定螺栓17的位置,拧紧固定螺栓17,将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牢固固定在底架5上。按此方法将多段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分平行的两排沿底架5的纵向固定在底架5上。
再按工艺要求,在需要的位置上连接横向连接杆2,将每个横向连接杆2两端的凸台插入到两侧的滑槽7内,然后旋转横向连接杆2两端的丝杆13,将横向连接杆2固定连接在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上。
再按工艺要求,在需要的位置上连接工艺撑杆4,工艺撑杆4的一端通过销12与侧墙6顶部的连接件连接,调节拉环8到工艺撑杆4的固定位置,使工艺撑杆4的另一端通过定位销11与相应位置上的拉环8的定位孔10固定连接。然后旋转工艺撑杆4两端的丝杆13,以满足定位和支撑侧墙6的要求。
再按工艺要求,在需要的位置上连接工艺拉杆3,工艺拉杆3的一端直接通过挂钩14与侧墙6上的连接件连接,调节拉环8到工艺拉杆3的固定位置,使工艺拉杆3的另一端通过定位销11与相应位置上的拉环8的定位孔10固定连接。然后旋转工艺拉杆3两端的丝杆13,以满足定位侧墙6的要求。
在车体总组装结束后,只需要按相反顺序拆下工艺斜撑4、工艺拉杆3及横向连接杆2即可,取代了传统车体工艺斜撑重复的焊接和打磨工作,避免了由于焊焊及打磨对车体母材的损害,不权提高了车体的商品化程度,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及劳动强度也得到极大的改善。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在车体底架5的地板焊件18上设置有多个螺栓19,在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上相应设置有多个长螺母20,为了方便安装,长螺母20可以在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上的滑槽7内滑动,将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放置在地板焊件18上,根据螺栓19的位置来调整长螺母20的位置,将长螺母20与相对应的螺栓19拧紧,从而将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与车体底架5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的其它部件的安装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上不设置有滑槽7,拉环8直接固定在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上,在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上直接开有用于穿过固定螺栓17及长螺母20的通孔。采用这种结构时,需要事先计算好工艺斜撑4、工艺拉杆3、横向连接杆2与工艺撑杆过渡机构1的连接位置,从而将拉环8固定在这些位置处,同时,需要根据底架5上的螺栓19及燕尾型滑槽16上螺栓孔的位置,从而将通孔设置在这些位置处。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车体纵向设置的两排工艺撑杆过渡机构、多个横向连接杆、多个工艺拉杆及多个工艺斜撑,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固定连接在车体底架上,所述横向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排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连接,所述工艺拉杆设置于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的两侧,所述工艺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连接,所述工艺拉杆的另一端与车体侧墙连接,所述工艺斜撑的一端与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连接,所述工艺斜撑的另一端呈对角线方向连接在所述车体侧墙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与所述车体底架之间通过过渡件连接,所述过渡件为燕尾型滑台结构,所述过渡件与所述车体底架上的燕尾型滑槽配合连接,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与所述车体底架上燕尾型滑槽再通过多个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底架的地板焊件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在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上相应设置有多个长螺母,通过所述螺栓与长螺母的配合将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与所述车体底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上设置有多个拉环,所述工艺斜撑和/或工艺拉杆和/或横向连接杆与所述拉环之间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拉杆与所述车体侧墙之间通过挂钩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斜撑与所述车体侧墙之间通过销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斜撑、工艺拉杆及横向连接杆均为柔性连接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为一管状体,在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上开有滑槽,所述工艺斜撑、工艺拉杆、横向连接杆与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之间均为可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为一管状体,在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上开有滑槽,所述拉环与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之间为可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的底部具有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在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上的滑槽内滑动,所述工艺斜撑、工艺拉杆与所述拉环之间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杆的端部直接与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滑动连接,所述横向连接杆的两端具有向下突出的凸台,所述凸台在所述工艺撑杆过渡机构上的滑槽内滑动。
CN201110377904.2A 2011-11-24 2011-11-24 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 Active CN1031285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77904.2A CN103128537B (zh) 2011-11-24 2011-11-24 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77904.2A CN103128537B (zh) 2011-11-24 2011-11-24 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8537A CN103128537A (zh) 2013-06-05
CN103128537B true CN103128537B (zh) 2015-09-02

Family

ID=48489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77904.2A Active CN103128537B (zh) 2011-11-24 2011-11-24 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285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2209B (zh) * 2016-05-04 2018-02-0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体大部件更换的方法
AT521091B1 (de) * 2018-02-27 2022-11-15 Siemens Mobility Austria Gmbh Wagenkasten für ein Schienenfahrzeug
CN109175941A (zh) * 2018-11-12 2019-01-11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组对车顶的车体侧墙对中定位装置
CN113427426B (zh) * 2021-08-25 2021-11-16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复合材料车体拼装工装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34A (zh) * 1993-11-03 1996-10-23 普里西弗莱克斯体系公司 装配车身零件的方法和装置
CN201109026Y (zh) * 2007-11-13 2008-09-03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拉紧装置
CN201235473Y (zh) * 2008-06-26 2009-05-13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动车车体底架工装
CN201626416U (zh) * 2010-01-06 2010-11-10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顶珠装置
CN202377769U (zh) * 2011-11-24 2012-08-15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PI1001889A2 (pt) * 2009-04-15 2011-07-05 Antonio Vale Bele dispositivo para consertar extremo tubular de diferencial e método de conserto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34A (zh) * 1993-11-03 1996-10-23 普里西弗莱克斯体系公司 装配车身零件的方法和装置
CN201109026Y (zh) * 2007-11-13 2008-09-03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拉紧装置
CN201235473Y (zh) * 2008-06-26 2009-05-13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动车车体底架工装
CN201626416U (zh) * 2010-01-06 2010-11-10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顶珠装置
CN202377769U (zh) * 2011-11-24 2012-08-15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8537A (zh) 201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8537B (zh) 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
CN104526222B (zh) 轨道车辆底架组对装配系统
CN206200431U (zh) 一种客车侧围骨架焊接工装
CN201371341Y (zh) 高速动车组底架组焊装置
CN201109026Y (zh) 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拉紧装置
CN202192565U (zh) 用于固定工件的可调夹具
CN202377769U (zh) 轨道车辆车体组装柔性工艺装置
CN201792157U (zh) 摩托车车架通用焊接夹具
CN205604083U (zh) 用于钢管支架卸落的滑移楔块装置
CN112355539A (zh) 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及组焊系统
CN109333447B (zh) 适用于大型接头体的拔销器及拔销方法
CN201493783U (zh) 一种通用组合卧式装配夹具框架
CN201255693Y (zh) 可调可拆卸式有轨台车试验台
CN107175453A (zh) 适用于角钢塔安装的便携式辅助支撑架焊接夹具
CN103192219B (zh) 一种臂体焊接用夹紧装置
CN203622295U (zh) 煤矿井下调道专用扳手
CN210731479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定子支架焊接工装
CN206614176U (zh) 框架定位瞬变工装
CN202668069U (zh) 导轨在横梁上的安装装置
CN206326525U (zh) 通用型车架总装夹具
CN201354097Y (zh) 一种带调整机构的新型转向拉杆总成
CN202461923U (zh) 一种振动筛轴承装配装置
CN105297624B (zh) 拱桥检查车轨道装置
CN216188584U (zh) 通用型运输工装及盾构机后配套拖车平台
CN205171762U (zh) 一种单元式幕墙组装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Jihongtan town Chengyang District Shandong city Qingdao province Jinhong road 266111 No. 88

Patentee after: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Jihongtan town Chengyang District Shandong city Qingdao province Jinhong road 266111 No. 88

Patentee before: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